多元的声乐教学新模式(共8篇)
多元的声乐教学新模式 篇1
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促使高校声乐表演的教学在不断改革和创新。新时期,高校教学大纲对于声乐表演的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这种形式下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势在必行。与传统意义上的改革教学模式不同,多元化教学模式更侧重转变教学观念、教学内容、结构模式,甚至是艺术实践方面,以形成具有复合型与创新型特点的多元化表演教学。
一、采用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多元化教学模式中适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主要是指利用科学的手段,按照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以及发展潜能等特点将水平相近的学生分组分类的进行指导教学。也因此,分层教学又被称之为分类指导、分组教学。目前,我国高校声乐专业的学生知识水平与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利用分层教学模式可以将所有学生中声乐水平和学习能力相差不远的学生分成各个等级的小组,从而使每个小组的同水平学生在不同教学策略的培养下得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在高校声乐表演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不仅会提高高校教师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可以更好的接受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便于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为其在今后的音乐道路上求学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高校声乐表演中成绩突出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其音乐表演唱歌方面进行单独培养,不断提升他们在声乐表演方面的能力,挖掘更多的潜力。声乐表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利用艺术实践的方式将课堂教学内容转换为实实在在的艺术成果。而采用分层教学模式不仅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在音乐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
二、扩大曲目学习范围
量变是引起事物发生质变的根本原因,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需要在量变的不断积累下形成。因此,高校声乐表演必需重视对音乐曲目的选择,只有不断积累学生音乐歌曲的数量和种类,使学生去了解更多的曲风,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在声乐方面的综合素质。通过这种选择多种曲目唱歌的方式既能使学生掌握不同风格歌曲的演唱方式,又能为其在音乐方面的造诣打下牢固的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选择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曲进行随堂练习,对于这种练习更注重的是学生在手势方面和眼神传达方面的表演。比如,教学中练习的曲目有《日月之恋》、《我爱你,中国》和《托斯卡》等,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唱歌表演的时候结合手势和眼神来进行声乐表演。
三、反复练习声曲
声曲的表演练习是高校声乐表演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对其进行反复的练习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声乐表演水平。高校声乐表演中声曲的练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纯元音;2)音乐节拍;3)带词练习声曲;4)音名。在进行声曲练习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对声曲练习的基本要求,然后利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来分类进行教学培养,这样才能循序渐进的完成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于声曲的练习需要由浅显易懂的部分逐渐过度到深奥难懂的部分。也就是说,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只需要练习三度音阶的歌曲,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练习五度音程和八度音程的连音。针对有一定声乐基础的学生,像大二到大四这一阶段的学生就可以适当的选择部分有难度的歌曲进行声曲的练习,比如说《阿勃特》、《西贝尔》、《帕诺夫卡》等大师级的歌曲进行声曲的练习。当然,教师也可以筛选一些歌曲的引子部分,单独摘出来使学生进行练习。对高校声乐表演的学生采用声曲练习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在声曲表演方面的学习效果。
四、完善评价机制
我国目前还有没形成一个系统的指导机制来践行声乐表演的学习。对于学生声乐表演的评价也只是在期末时设置声乐考试,并使学生现场演唱歌曲对其进行评定的。随着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这种单一且片面的评价机制显然不适用于评价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在高校声乐表演中推行多元化教学模式必然会涉及到对学生声乐学习效果评价,如果高校没有一个完善的评价机制,必定会影响声乐表演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所以,高校应当将声乐表演的考核范围扩大,要囊括学生的理论学习成果和声乐表演实践成果这两大内容。建立声乐表演实践评价机制可以打破常规方式,将学生声乐表演实践场次纳入考核范围,将其设置成绩比的10%来计入期末考核的总成绩。
总之,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声乐表演中是为了能不断优化实践教学,使学生们更加热爱声乐课程,使其对于歌曲的理解更加深入,不断提高自身的声乐素质。只有推行多元化教学才能挖掘学生的潜力,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高校声乐表演必需积极转变教学模式,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优化声乐教学内容。基于此,本文对高校声乐表演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学模式,声乐表演,多元化
新视角下高职声乐教学模式 篇2
【关键词】声乐教学 小组授课 大班实践
一、引言
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国内很多高职院校都设置了音乐表演专业,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属于高等专业音乐教育中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必修课程之一。由于受传统声乐教学模式的影响,国内诸多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模式基本沿袭了本科院校的指导思想和教学规律。随着科学方法的不断发展,以及越来越多创新的理念不断被提出,我们提倡时代创新、科技创新、学术创新等等。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汲取前者的精髓,开拓未来的改革创新中慢慢变革发展的,也就诞生了许多关于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创新成果。
本文基于丰富的文献研究史料和良好的社会实践平台,通过对国内本科和高职院校传统声乐教学模式的比较与梳理,以“宏观调研、微观分析”的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小组授课、大班实践”这一新视角下高职院校新型的声乐课程教育模式。
二、小组授课
(一)透析小组授课
小组授课也称“个别课”。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声乐小组课基本定位由三位学生构成,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通常课程总时间约在四十分钟左右,课程的教学模式基本沿袭了高等专业音乐艺术院校和本科综合类院校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模式。整个课程的规划大致为:十五分钟左右的发声练习,三十分钟左右的歌唱作品指导。应该说,基本遵循了常规的声乐授课模式。从理论层面来讲,并无大碍,通过学生的演唱,教师的指导,整个课程中规中矩、有序地进行着。但是,从当前教育模式的发展与创新,以及提倡推崇充分发挥学生主观学习能动性的各个角度来讲,传统的声乐学习模式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枯燥乏味。毕竟唱歌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能够陶冶情操,体验艺术,感悟心灵的美的享受!
传统的小组授课模式延续了多年以来国内大部分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学模式。其有利的一面,为学生带来了较为规范的课程学习体系,使学生明白或者完全接受声乐课程训练的模式。同时也存在不利的一面,譬如不能够完全充分的利用课堂时间,因为毕竟仅仅利用课堂上的40分钟左右的时间同时针对三个学生是完全不够的,因为声乐训练强调它的技术性,与其他课程是不同的。
(二)创新小组授课
本项目将结合“大班实践”的理论实际进行原有的小组课革新,提出模式为教师不再是课堂主导者,只是起到引领的作用,充分地把课堂交由小组成员自己独立完成。其基本模式如下。
1.引用“翻转课堂”模式
随着近几年教育界的教学创新、课堂创新等的兴起,“翻转课堂”一词对大家来讲已并不陌生了。“翻转课堂”一词翻译来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它是指重新调整课堂的结构,重置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这一模式从流传到现在,被冠以许多名称,如:高效课堂(杜郎口中学),翻转教学(美国迈阿密学的经济学入门学科教学实践)等等。尽管叫法不一,但是主旨思想是统一的,就是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当代课堂发展模式认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做到良好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有意义地“信息传递”
这一程序主要放在课前,提出一个有价值的课题让学生自主完成。依据“翻转课堂”的理念模式,将有意义的信息在课前传递给学生。如:欲解决歌唱中呼吸的问题。那么,在“信息传递”这层关系中,可以设计给学生一个考验他们歌唱中气息难度的作品,如《渔光曲》《我住长江头》等。这样学生在预习作品时就会发现演唱时的难度和所遇到的关于呼吸方面的棘手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来到课堂时,所要提出解决的问题也就一目了然了。
3.有效率地“吸收内化”
这一程序主要放在课堂进行中,学生带着对课前预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来到课堂,对相互之间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以自己掌握的知识与能力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几经尝试仍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引导和启发,最终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整个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大班实践
近年来,“学院派”的风气越来越重,往往一些在学校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难以适应工作。学校经过良好训练的,称得上演唱技术和功底非常好的专业音乐毕业生,有些时候竟然输给跑龙套的。出现这种情况给出的唯一解释就是——实践经验不够丰富。因此,“理论实践”活动不应该是放在毕业之后,而应该把它提前到学习过程中践行。
(一)与小组授课的关系
大班实践与小组授课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小组授课是大班实践的前提,大班实践则是小组授课的基础。大班实践充分展示了小组授课的学习内容,结合小组授课的内容构建校内外实践平台。
(二)具体实践方向
1.校内实践平台构建
主要是依靠校内的力量结合小组授课内容进行构建。可以采取许多院校流行的“英语角”模式,在校内构建一些“音乐角”场地,近年来我校举办的东广场演出一角,属于较为成功的案例,接下来可以发展一些梯田广场音乐角、樟树下音乐角等等。学期音乐会的实践展示,目前大部分专业院校几乎每个学期都会有许多场学生音乐会。其实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完全可以将期末考试变成一场依据歌唱风格或歌唱类别组成的音乐专场汇报。这样应该从更大意义上挖掘学生的潜力,锻炼学生的演唱能力。除了学期音乐会,还可以增加关于纪念意义的音乐实践,如青年节、大学生运动纪念日,各类庆典主题音乐节等等。校内实践还可以增加一些集体课实践,如:成立學校各种社团。近年来,我校推出的“学分制社团”发展较为成功,在原来由学生自主创建、自由发展社团的基础上,注入了指导教师的元素,每一个社团聘请一位教师为此指导,这样充分带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充分地指导了学生在学习期间的业余生活。
2.校外实践构建
主要依靠校外的社会力量结合小组授课内容进行构建。音乐专业的学生校外实践平台应该说是非常充分的,如:各类艺术培训班的实践平台。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国家实行全面素质教育的培养模式,关于小学生以及婴幼儿的教育家长们越来越重视了。然而有许多培训班所聘请的教师有全职和兼职,因此音乐专业的学生无论是在校还是毕业后,艺术培训班对他们来讲是首选的实践工作岗位;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往学前教育方向发展,因此,他们良好的音乐基础决定了去幼儿园工作的性质取向。另外,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学期的时间是学生去幼儿园等机构实践的机会。除此之外,校外实践平台还有文化馆演出、各类艺术比赛展演等等。
四、结语
多元的声乐教学新模式 篇3
一、采用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多元化教学模式中适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主要是指利用科学的手段,按照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以及发展潜能等特点将水平相近的学生分组分类的进行指导教学。也因此,分层教学又被称之为分类指导、分组教学。目前, 我国高校声乐专业的学生知识水平与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利用分层教学模式可以将所有学生中声乐水平和学习能力相差不远的学生分成各个等级的小组,从而使每个小组的同水平学生在不同教学策略的培养下得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在高校声乐表演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不仅会提高高校教师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可以更好的接受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便于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为其在今后的音乐道路上求学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高校声乐表演中成绩突出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其音乐表演唱歌方面进行单独培养,不断提升他们在声乐表演方面的能力,挖掘更多的潜力。声乐表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利用艺术实践的方式将课堂教学内容转换为实实在在的艺术成果。而采用分层教学模式不仅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在音乐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
二、扩大曲目学习范围
量变是引起事物发生质变的根本原因,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需要在量变的不断积累下形成。因此,高校声乐表演必需重视对音乐曲目的选择,只有不断积累学生音乐歌曲的数量和种类,使学生去了解更多的曲风,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在声乐方面的综合素质。通过这种选择多种曲目唱歌的方式既能使学生掌握不同风格歌曲的演唱方式,又能为其在音乐方面的造诣打下牢固的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选择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曲进行随堂练习,对于这种练习更注重的是学生在手势方面和眼神传达方面的表演。比如,教学中练习的曲目有《日月之恋》、《我爱你,中国》和《托斯卡》等,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唱歌表演的时候结合手势和眼神来进行声乐表演。
三、反复练习声曲
声曲的表演练习是高校声乐表演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对其进行反复的练习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声乐表演水平。高校声乐表演中声曲的练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纯元音;2)音乐节拍;3)带词练习声曲;4)音名。在进行声曲练习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对声曲练习的基本要求,然后利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来分类进行教学培养,这样才能循序渐进的完成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于声曲的练习需要由浅显易懂的部分逐渐过度到深奥难懂的部分。也就是说,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只需要练习三度音阶的歌曲,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练习五度音程和八度音程的连音。针对有一定声乐基础的学生,像大二到大四这一阶段的学生就可以适当的选择部分有难度的歌曲进行声曲的练习,比如说《阿勃特》、《西贝尔》、、《帕诺夫卡》等大师级的歌曲进行声曲的练习。当然,教师也可以筛选一些歌曲的引子部分,单独摘出来使学生进行练习。对高校声乐表演的学生采用声曲练习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在声曲表演方面的学习效果。
四、完善评价机制
我国目前还有没形成一个系统的指导机制来践行声乐表演的学习。对于学生声乐表演的评价也只是在期末时设置声乐考试,并使学生现场演唱歌曲对其进行评定的。随着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这种单一且片面的评价机制显然不适用于评价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在高校声乐表演中推行多元化教学模式必然会涉及到对学生声乐学习效果评价,如果高校没有一个完善的评价机制,必定会影响声乐表演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所以,高校应当将声乐表演的考核范围扩大,要囊括学生的理论学习成果和声乐表演实践成果这两大内容。建立声乐表演实践评价机制可以打破常规方式,将学生声乐表演实践场次纳入考核范围,将其设置成绩比的10%来计入期末考核的总成绩。
五、结语
总之,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声乐表演中是为了能不断优化实践教学,使学生们更加热爱声乐课程,使其对于歌曲的理解更加深入,不断提高自身的声乐素质。只有推行多元化教学才能挖掘学生的潜力,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高校声乐表演必需积极转变教学模式,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优化声乐教学内容。基于此,本文对高校声乐表演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进行了探讨。
新时期声乐教学模式初探 篇4
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的教育活动, 它是一种特殊的教和学的双边互动。在声乐教学全过程中, 学生有自己的思想, 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教学本身既有科学性, 又有艺术性。因此, 这就涉及到教学模式的问题, 合理的声乐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师生之间密切配合, 挖掘学生对声乐艺术学习的潜质, 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声乐素养。
可以说, 声乐教学模式是在声乐艺术理论和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声乐教学活动框架, 是从宏观上把握声乐教学活动的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联系的功能活动程序。本文在分析了典型的传统声乐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提出了针对当前师生特点的声乐教学新模式, 以期引起同行的注意和思考。
一、传统声乐教学模式介绍
长期以来, 关于声乐教学模式的探讨, 主要集中在声乐课到底是该采用“一对一”、“小组课”、“集体课”, 还是混合起来使用的问题上?实际上,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 均在特定的时期和条件下有着不可替代的功效, 当然也有各自的不足和限制。下面, 我们将对这些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进行初步分析。
1、“一对一”的个别授课模式
在声乐教学中, 采取个别授课是发展学生嗓音特点, 提高歌唱技能的主要教学方式。这种授课模式有一定的好处, 诸如可以使导师责任心增强, 便于导师集中精力, 也加强了导师教学的计划性与针对性, 使导师在特定时间里, 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 随时发现学生的问题, 还便于学习和继承导师的风格。但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 由于是“一对一”的教学, 学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 不能博采所长, 对于其他教师的优点, 学生很难学习到。其次, 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切磋也相对减少。最后, 根据当前声乐教学学生多、老师少的现实情况, 如何继续采取“一对一”的个别授课模式, 会因为师资力量有限, 学校力不从心, 也会因为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 教师吃力不讨好。
2、10人以内的小组授课模式
在声乐教学中, 小组课教学模式通常是在一定时间内对2-10个学生教学。按照嗓音条件, 演唱程度分组, 每组所选练习曲要有共性, 从简到繁, 循序渐进。所唱曲目要篇幅小、音域适中, 结构较为简单。这样学生容易掌握, 有利于声音的连贯, 声区的统一。这样, 学生可通过逐个发声, 增强自己对各种声音的认识。小组授课能够使学生能在声乐学习中相互取长补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小组课教学要因材施教, 扬长避短, 及时将训练中带有普通性的问题分析、解决。这样, 才不至于被相互之间的缺点所影响。
3、由一定规模的学生组成的集体授课模式
声乐集体课教学作为声乐小课的补充形式, 也叫做声乐理论大课。它包括发声器官的生理构造和歌唱发声时的机能状态, 歌唱中的喉咙打开, 喉头的正确位置, 歌唱的正确姿势, 歌唱的合理呼吸等的学习, 从而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发声器官, 对歌唱发声过程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通过声乐集体课程的学习, 既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又增强学生分析各种声音特点和解决各种发音问题的能力。
二、新时期声乐教学模式初探
当前, 前文所述的几种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 仍然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占据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 也切实发挥着培养声乐专门人才的巨大作用。然而,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教学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 绝不会长期一成不变, 新的声乐教学模式在不断涌现。
新时期声乐教学模式的提出, 主要是基于当前学生不断增加、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现实情况, 以及随着新技术、新媒体、新手段的不断运用, 一批新的声乐教学方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教学效果的背景而提出来的。不过, 使用不同的教学手都要在一个原则下进行:即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力。
1、具有直观性、快速性、集成性、可控制性等诸多优点的多媒体声乐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 通过教学设计, 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 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 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 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 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 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我们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讲授音乐理论知识、声乐作品的鉴赏等理论知识, 它具有直观性、快速性、集成性、可控制性等诸多优点, 能够非常好地为教学服务。
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 开展多媒体教学是改革创新的重要手段。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开展。一是录音法, 学生用录音机把上课内容完整地记录下来, 通过听录音来判别自己声音, 了解自身演唱的优缺点, 扬长避短, 提高演唱技巧和听觉能力。二是录像法, 学生在考试时进行录像, 然后教师结合录像对学生加以点评、分析, 它除具备了录音法的特点外, 还可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表情和表现, 从而进一步提高声乐、演唱能力。
2、以培养和锻炼学生演唱实力的学生互相授课教学模式
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音乐教育人才, 作为教师, 仅仅向他们传授演唱技能是不够的, 还要培养他们“讲”和“教”的能力。要使他们的声乐演唱能力和教学能力都达到普通声乐教师的水准。
首先, 我们可以让老师制定授课表, 可以两人一组互相上课, 也可以穿插开上课。这时授课的老师和听课的“学生”要完全像师生一样的进行授课, 老师和其他同学可以作为旁听。其次, 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把上课的内容先准备好, 曲目和内容可以由老师来因人而定。最后, 学生授课时老师要注意他们的仪表, 讲课的语言逻辑是否规范, 语言表达能力是否正确, 把握歌曲风格和技巧是否准确, 其所讲内容是否有理论根据。
3、集体课, 小组课和个别课“三结合”的教学模式
如前所述, 当前音乐专业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是:既要解决学生增多, 教学任务激增, 导师供不应求这个矛盾, 又要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声乐教学效率。这靠传统的个别课形式是很难做到的, 必须在不违背声乐课教学规律的前提下, 加强声乐集体课;而单纯的集体课又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声乐实力。因此, 采取集体课, 小组课和个别课“三结合”的教学模式, 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三结合”的教学模式符合“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的教育规律, 符合“面向全体, 注重个性”的新理念。在关注全体学生的同时, 注重个性与特殊人才的培养。在提高每个学生音乐素质和技能的同时, 可以为具有音乐特长, 对有特殊爱好和更大潜力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结合”以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并重, 相对独立, 又相互渗透, 灵活运用, 不拘一格, 使共性教学和个性教学有机结合, 以群体性和合作性教学为主, 以个人特长发展为辅, 既体现了教学形式的针对性, 多样性, 又体现了教学形式的层次性, 个别性。
三、小结
综上所述, 声乐专业的教学要随着形势变化和实际情况, 及时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 从而提高声乐教育教学实际效率。
参考文献
[1]陈一帆.“三结合”教学模式在师范院校声乐课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0, 30 (2) .
[2]郭茜.对完善声乐教学模式的思考[J].黄河之声, 2009, (11) .
[3]江伟.高师声乐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的完善和调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9 (6) .
[4]康伟.高师声乐教学中多元化授课模式初探[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3 (3) .
多元的声乐教学新模式 篇5
一、传统的声乐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间的矛盾
(一) 传统的精英型培养模式
对于高校声乐专业而言, 其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精英型的培育模式, 目的在于为各个文艺团体培育较为专业的演奏员和歌唱演员。根据调查所得, 在二十世纪初, 我国某一高校音乐学院的招生简章上显示如下:管弦招生6人、民乐6人、声乐表演为5人……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 当时的人才培养将重心放在声乐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掌握上, 因而, 所培育出的人才往往在专业上表现较为优秀, 但是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 就业面单一, 但是, 当时社会对于声乐人才的市场需求量较小, 所以在供给和需求上能够基本上维持平衡, 声乐学生在毕业后也不会面对太大的就业压力。当时的声乐专业学生只要掌握好专业技能, 在毕业后进入文艺单位工作时间较为容易的事情。当今, 我国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各大高校的招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大, 大多的艺术院校声乐表演专业招生人数相比二十一世纪初有着大幅度的提高, 但是, 我国的文艺团体在数量上并没有在人才输出量上做出相应的补充, 这就导致声乐表演专业的毕业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越发严峻。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当今高校的声乐专业需要削减培养人数, 从而解决声乐艺术人才供大于需的情况, 我们可以从另一角度出发, 真正了解当今的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声乐人才, 解决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以探索出与市场相适应的人才培育模式的方法, 来解决声乐人才的就业问题。
(二) 市场对声乐人才的需求
从我国的整体社会发展来看, 我国的建设需要更多的各行各业的人才, 对于声乐人才的需求当然不会削减, 市场需要更多的声乐艺术人才能够投身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中, 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当今社会发展所带动的市场需求已经不能局限在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之上, 对于声乐人才的培育而言, 如果高校所做出的培育模式和培养方案不能够区别于十几年前的传统精英式培养类型, 那么, 则会导致高校声乐人才培育过程, 在社会文艺团体早已饱和的情况下, 每年从高校输出的声乐人才则会大量过剩。当今的市场对于声乐人才是有着大量的需求的, 这点毋庸置疑。然而, 需要更为明确的是, 我们需要对声乐人才有个重新的定义, 也就是说, 传统的声乐专才已经不能够完全地去适应市场, 发挥自我价值, 社会和市场更加青睐的是兼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声乐人才。高校所培育出的声乐艺术人才只有兼备了全面的素质, 才能做到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所以说, 声乐人才并非过剩, 而是高校培育出的声乐人才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需要解决的矛盾, 如果高校能够以正确的培养模式培育出用人单位需要的声乐人才, 那么用人单位需求和毕业生输出之间便可以达到平衡。
我国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神户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当今的高等教育需要把人才的培育放在市场的需求之上。近些年,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基本上趋于稳定, 本科的教育目标是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因而, 对于任何高校所开设的任何专业而言, 都需要从国家的经济建设对于社会人才的需求出发, 把市场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导向, 探索出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声乐人才的培育也应当注重市场需求, 力求探索出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模式。
二、基于市场需求的高校声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虽然市场需求多样化强调高校声乐人才培养须多元化, 但是, 对于学习声乐表演的艺术生而言, 专业基本功和专业基础知识是基础, 只有做好基础的学习, 再附加以良好的综合素养, 才能提高声乐人才的市场竞争力, 才能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么, 在注重专业和基础的前提下, 如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改革落后的声乐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笔者将在下文加以论述。
(一) 优化课程设置
在声乐专业的课程设置上, 应当结合市场所需, 做进一步的优化工作。举例说明, 传统的声乐人才培养把意大利语纳入学生必修课程, 从事实上来看, 很多声乐专业学生更加愿意朝着中国歌唱的方向发展, 很少会去选唱意大利语歌曲。与此同时, 我们从就业市场方向出发, 中国市场更加愿意接受中国作品的演唱, 因而, 把意大利语作为声乐专业学生必修课程则没有过多必要性, 可以把其改为选修课程, 供有兴趣的学生选择;而对于乐理课和视唱练耳课, 也可做适当优化工作。因为当今的艺术高考对于乐理单科成绩已经做出要求, 因而, 进入高校的声乐专业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乐理基础。当然, 很多高校教师已经把乐理课和视唱练耳两门课结合在一起进行教授, 以使得教学工作进行地更加直观, 学生更加容易学习和理解;对于器乐专业的学生来说, 传统的培育工作只要求学生能够在台上演奏, 而当今的市场需求已经悄然发生变化, 观众要求器乐表演同时具备听觉享受和视觉享受。因而, 对于器乐专业而言, 开设形体训练课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总而言之, 人才的培养需要考虑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 只有做到以市场为育人的导向, 才能提升声乐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二) 明确培育方向
声乐专业学生进入高年级之后, 需要考虑以后的就业方向。根据市场需求划分就业方向, 然后在课程的选择上划分出不同的课程群, 每一课程群有着自己的就业方向。根据学生的专业条件和自身优势, 询问学生的个人意愿, 引导学生做出课程群的选择。根据声乐专业学科耳朵特点和市场对于声乐人才的需求, 可以划分出四个声乐表演就业方向。
1. 为文艺团体输送演员
对于这一课程群的学生进行培育前, 不仅需要考虑学生的专业技能, 还需考虑学生的外形条件和舞台表现能力。而在培育的过程中, 学校应当制定出相应的人才培育方案, 选用培优生培育模式, 锻炼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功底, 从而能够胜任日后的演员工作。每门课程内容需要结合专业特点, 认识到声乐表演的特点, 注意表演方式和普通表演方式的差异性, 形体训练也需要结合专业特色。在实践方面, 学校需要供给学生足够多的实践表演机会, 组织专家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指导, 让声乐学生真正成熟起来, 以适应毕业后的文艺团体艺术表演工作。
2. 为文化宣传和大众文化服务输送人才
从专业性的文艺团体对于声乐人才的需求来看, 仅有少量优异的声乐专业学生才有机会到专业文艺团体, 然而, 社会的发展扩大了对于声乐人才的需求, 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文化宣传部门以及大众文化服务宣传部门都需要声乐人才。从近些年学生的就业事情来看, 从事这些工作的声乐专业学生也逐年上升。这一部分学生的特点是进校时或者入学一段时间后仍表现出专业技能薄弱, 但是具备极好的综合素质的特点。因而, 对于这一部分的培育应当引导学生打好专业基础, 然后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高校需要搭建可以让这一部分学生表现个性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促进学生整体综合素养的提升, 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艺术类教师
教师工作的特点仍然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很多声乐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会愿意选择这一就业方向。这部分学生的特点为专业技能较好、音乐基础知识交扎实, 同时钟爱教育事业。因而, 高校需要引导这一部分学生打好专业基础, 然后提高学生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提供机会组织学生参加教师技能培训。心理学、教育学和音乐教学论是音乐教师的必修课程, 在选秀课程中可适当增设能够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实用课程。对于师范类艺术院校, 可以充分利用高效的师范背景和资源, 提升学生的教育就业机会。对于非师范类艺术院校, 则可寻找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实践、试讲等, 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4. 报考研究生
从严格意义上说, 报考研究生属于在学业上继续深造, 不属于市场就业。但是, 从本科毕业学生的输送来看, 考研的学生比例逐年增加, 也可以纳入解决就业的一个选择之一。这一部分学生的特点是专业基础扎实、文化修养高、就业期望也更加高。高校应当组织教师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专业化和系统化的辅导, 指导学生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一部分学生在完成学业后, 就业方向还是和上述三种相关, 只是知识深度有所提升, 因而, 就业层次相应得到提升。
三、结语
总之, 高校声乐人才的培养, 需要并重专业技能的教育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当今就业来看, 单纯的声乐表演岗位已经饱和, 高校只有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引导学生努力成为市场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才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发展繁荣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临友, 郭晓彤.浅谈二十一世纪高校的人才培养[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 2002.
[2]张作怀.加强人才培养实现跨越式发展[A].科技进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讨会文集[C], 2003.
[3]于健慧.从人才市场需求的角度研究高校人才培养对策[N].中国人事报, 2005.
[4]闵光辉.我校音乐表演专业办学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01.
[5]郭建民, 赵世兰.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我国高师音乐学院 (系) 音乐表演专业的现状与思考[J].人民音乐, 2005, 06.
多元的声乐教学新模式 篇6
1 应用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形态学科, 只是听教师讲授没有图片作辅助教学, 学生觉得枯燥、抽象, 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以往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 常常存在理论内容与形态变化脱节的弊端, 突出表现在教学中一般都是运用挂图、幻灯片等辅助手段, 但这些图片大都是手工绘制的模式图或大体和镜下的病变图片, 虽然可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 但由于其与真实图片之间毕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因此很难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致使学生在上实验课时, 很难将实验与理论课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知道怎样观察病理切片, 找不出病变的特点, 与理论课上见到的图片差别很大。利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克服这些弊端。
多媒体教学是采用计算机技术, 将文本、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各种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表达方式, 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表现在计算机具有十分强大的存储能力, 使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方便地处理和编辑各种文字、图像资料, 同时教师能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料并结合互联网上的最新医学进展, 编排和讲授本学科最新的学术动态和进展;另外,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优化教学过程, 教师可以节约书写板书的时间, 并把节约的时间尽可能地用在讲解重点、难点上;最后, 多媒体教学可改善教学效果, 利用视听等媒体, 变抽象为形象, 将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理论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如在讲解大叶性肺炎时, 借助多媒体就可清楚和形象地讲授出肺组织正常结构和大叶性肺炎四期 (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和溶解消散期) 的镜下改变以及它们的异同点, 不但复习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 而且还掌握了肺炎双球菌感染引起大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通过观察肺组织的大体和组织学的变化, 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形象性, 可以便于学生记忆, 以后学生看到肺组织的此种改变, 就会想到大叶性肺炎。同时, 我们可以应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 讲解一些病理学中的难点、重点, 如骨折的愈合过程, 炎症的渗出过程, 恶性肿瘤的转移过程,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等。这些内容是理论课讲授中的难点, 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整个过程, 可以把微观的世界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轻松地掌握这些内容。而且还可增加教学的生动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趣味性, 活跃课堂气氛。
2 应用启发式教学, 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启发式教学法是充分发挥学生智慧的一种教学方法。同注入式教学法根本对立。其特点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提倡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取知识。
启发式教学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无论是理论课教学还是实验课教学, 应用启发式教学都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提高病理学的教学效果。在理论课教学中, 如在讲授炎症前, 首先让学生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炎症, 学生自然就会说出扁桃体炎、肝炎、肾炎、阑尾炎等许多器官的炎症, 然后让学生思考引起这些炎症的原因对机体来说是有益还是有害的, 最后总结出炎症的概念。这样可以应用具体的实例把炎症的概念讲解清楚, 使学生紧跟教师的思维, 对炎症的概念理解深刻、透彻, 同时还便于课后记忆。在实验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也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如在观察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切片时, 首先让学生辨认出此切片为何种组织, 学生看到肾小球、肾小管会说出是肾脏, 然后让学生观察肾小球、肾小管有什么变化, 学生通过观察就会发现肾小球体积增大, 细胞数增多, 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出现细胞水肿, 管腔中出现管型, 由此可以做出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诊断。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将显微镜下的改变与肉眼变化、临床表现联系起来, 这样学生不但轻而易举地掌握了此病变的特点, 同时与理论课内容也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并且为其以后的临床课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应用临床病例讨论, 增强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临床病例讨论是通过实际病例组织学生讨论, 有针对性地运用理论课内容去解决问题, 使学生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 从而可以深刻理解课堂所学的内容, 在病例的讨论中还能够发现已学理论的不足, 从而注意加以弥补。
通过临床病例讨论,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接受知识与主动思维并举, 学生将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 对教学病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分析和研究。例如某患者, 男, 30岁, 在8年前就有餐后不久胃痛、反酸、嗳气, 应用碱性药物便可缓解。这8年间反复发作, 病情逐渐加重, 住院前2天, 餐后突然呕血及便血, 继而出现面色苍白, 四肢厥冷, 口渴, 血压下降, 脉搏120次/分, 呼吸25次/分, 住院前1天出现意识模糊、烦躁, 尿量100毫升/天。通过上述病例可以给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本病例的原发病是什么?又继发哪些疾病?原发病与继发病是什么关系?本病例除了要学生学会认病征, 做出正确诊断外, 更主要的是要学生学会横向联系, 找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要学生掌握溃疡病合并出血-失血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 并理解其相互关系及发病机理。这样才能将已学过的病理知识, 具体应用到患者身上。病例讨论增强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把病理与临床紧密相连, 较好地发挥了病理学的桥梁作用, 是病理教学改革值得提倡的方法。
多元的声乐教学新模式 篇7
一、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由主角转换为配角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了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能再做知识的传递者,照章行事的盲从者, 而应当成为发掘资源的向导, 寻求机会的组织者,以及思想和技术咨询的指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 把学生自身的发展置于教育的中心位置,为学生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原认知能力;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体验探索的艰辛,分享成功的喜悦。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是信息化和学习化社会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新要求,新课程将促使教师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催化剂。
二、适当减少师生间的纵向交流,增进学生间的横向交流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几十个学生整堂课面对一个老师,教师往往课前要精心策划教学过程的每一步,千方百计地在课堂上主导几十名学生的思想, 这种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过程有序的一面, 同时也有思维跳跃性等无序的一面,本身就是对学生主体思维活动的束缚,它的弊端日益突出,课堂形式还是师生间纵向交流模式。我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加强师生纵向交流外,还大力增进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形成纵横交错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在课堂上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 为引导和加强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彼此沟通,使完全没有必要由老师统一讲解的问题,在分组讨论中得以解决。课堂教学活动始终处于交流中,他们比被动学习时积极性更高,目的更明确,效率也更高了。
三、改变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积极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完全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带动“学生”,学生不再是聆听者 ,还可以做组织者与领导者。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变得灵动活泼,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守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挖掘其潜能。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对课堂的优化,它为学生提供了多彩逼真的教学情境,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一些抽象问题直观化,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新课程的课堂的灵动与鲜活不仅表现在表面上,内容、形式、情境上的“活”,还表现在实质上知识吸收,经验形成、智力活动、能力提高,情感体验、精神升华,生命发展的“活”。
自学课,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独立阅读材料,独立进行实验, 主动思考、探索来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新模式。但这种教学模式不是让学生单纯地自学,而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寓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中的教学模式。对于某些的教材的知识含量不太高,难度较低,学生通过阅读和简单的操作,能够理解和消化,并在一节课时内可以完成新授课或复习课,可选用这种模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树立自信心,终生受益
运用这种模式的具体程序:先引入课题,接着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是教师辅导、点评,再是以提问形式收集自学情况进行目标检测,最后是总结,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
教授课,抽象性比较强的概念课、规律课、理论课和习题课采用改进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
从传授知识而言,讲授式模式教学的效益是最高的,因为讲授式教学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较大,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使学生学习较多的知识, 这是其他教学模式所不能及的。但传统的讲授式模式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针对这一点,我们对传统讲授式模式进行了改造和补充。
传统的讲授式模式为三大主部: 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讲授内容,最后是通过运用巩固和加深对新内容的理解在改进的讲授式模式中,我们对这三个部分都作了充实。在复习部分,于提出新课题之前,加入了兴趣导入环节。在教师授新部分, 把教师单方面的注入讲授转化为学生参与的师生共同研究新内容的双向互动教学活动。具体做法是,视教材内容或增加课堂提问,或安排一定时间的课堂讨论,或角色对换让学生当十几分钟教师等。我们全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点,主要是按现行课本的章节顺序排列, 给出了每节课可作发散思维训练的知识点,以便展开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在运用和巩固部分则增加了教与学的反馈活动。这种反馈活动是当堂进行的,不是课外作业和单元测验的形式。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良好的教学方法 ,可以发挥教学智慧,不妥的方法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然而,教学又无定法,教学方法必须机动灵活。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教学模式时,应当不断进行研究与创新,从“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到“无法之法,乃为至法”,真正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收到实效。
新课改的模式并不是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形式, 而一味地追求形式的新,而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要遵循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家长的角度审视孩子,从孩子们的角度审视教学,处处以“学生为本”蹲下身子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使孩子们的应变能力、应试能力及思维敏锐性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摘要:文章针对新课改形势下教学模式的创新,从教师的角色转换、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三个方面对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高师声乐教学多元化探析 篇8
高师教学目标虽以中、小学教育为主, 但绝大数音乐学院、音乐系 (科) 都设有声乐表演专业。作为学校并不能完全掌握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 把握学生步入社会的命运航标。学生除大数当教师外, 还有一部分学生到文艺团体或文化单位等。因此, 培养能够在正确、自然的歌唱状态上表现歌曲的情感内涵、风格韵味, 将发声技巧与歌唱表现融为一体, 给听众以视听合一的美的享受的多元歌唱艺术人才, 是肩负在高师声乐教师身上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在高师声乐教学中, 由于对西方美声唱法的吸收与借鉴, 使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唱法发生了一些变化, 其优点是运用美声唱法的混合共鸣调整真假声比例的不同搭配, 使声带负担相对减少, 有利于嗓音保护。但和传统民族民间唱法相比, 缺少内容的丰富性和风格的多样化以及嗓音的个性化, 发声技巧的训练占据歌唱活动的主要比例, 以致学生用美声技巧唱中国声乐作品缺字少情, 远离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
那么, 是用美声唱法改造中国传统民族民间唱法, 还是以民族民间唱法融合美声唱法之优点呢?我想后者应该是肯定的。高师学生进校以前或多或少都已经跟一些老师学过声乐, 但因他们起点低、辨别能力差, 对许多声乐概念和问题一知半解, 难免会出现“盲人摸象”的现象。一些缺乏经验的教师对美声歌唱的学习与吸收是片面的, 甚至是歪曲的, 出现追求大音量、拔高音、撑喉咙等毛病, 培养的学生出现外国歌曲唱不好、中国歌曲不会唱的尴尬局面。虽然中西文化已融合了几十年, 但将其真蒂真正落实到基层教学的并不明显, 甚至把不该吸收的东西吸收进来了。这是因为我们忽视了“任何一种唱法体系均是建构在一定民族文化传统之上的, 而撇开民族文化和审美差异, 去空谈什么所谓世界上最科学的唱法, 显然缺乏历史的眼光, 其立论亦是没有说服力的, 其实践同样不会成功”这个道理。我们为了让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之一元在世界多元文化中找到其适当的运行轨道, 就应该加快对我们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 加强对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西方美声唱法良好的共鸣腔技巧训练方法为我所用, 来抒发中国人民浓郁的民族之情, 达到字正、腔美、韵更浓的“天人合一”的艺术效果。高师声乐教学应把处理好中西唱法兼融的“度”的把握的问题放在第一位, 所谓过犹不及。
鉴于以上认识和分析, 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师声乐教学多元化予以思考:
1.找准中西声乐发声训练的契合点。无论哪一种唱法, 歌唱者的嗓音构造大同小异, 歌唱中训练和强调的共鸣运用、气息支持、高位安放等要求是相同的, 在训练中应多加强调和练习, 以协调各共鸣腔的发声状态, 为演唱和表现歌曲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2.找准连接练声与歌曲演唱之间的纽带。有好多学生感觉练声用不到唱歌中去, 达不到练声为唱歌服务的目的。究其原因是没有找到练声与唱歌之间的纽带, 这个纽带就是教师将练声方法和状态总结后, 并引入到歌唱中的语言解释过程, 即练声与歌唱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练声如何运用到唱歌中去, 等等。
3.把握声乐作品的风格, 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有了良好的发声状态后, 如何运用到歌曲表现中去呢?在实践练习中发现真正发声的在咽喉, 咬字的嘴是前面看到的嘴, 即“前嘴”只做出了字的“造型”, “造型”做完后立即送入咽腔, 也就是沈湘先生认为的“打开腔体, 把字唱到腔体里”, 要敢于在呼吸与腔体里“念”字, 与传统唱论的“字在嘴, 声在喉”一脉相承。因此, 歌唱者只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把握声乐作品风格内涵能力, 适当调整歌唱共鸣的运用, 以作品风格决定采用合适的唱法, 便能够拓宽歌唱的路子, 达到“鱼和熊掌”能够兼得的多元歌唱风格, 吴碧霞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4.运用创造性思维, 进行声情并茂的歌唱创造。声与情的确是一对相互的矛盾体, 声音技术虽是感情表现的坚实基础, 而感情的贯穿和发展的才是歌唱艺术的灵魂。发声练习好比是学词组、造句子, 歌曲作品的表现则是写文章, 它应该包涵整体构思和语言应用的基本思路, 而这些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因为“音乐中使用的材料——声音, 是建立在创造性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既是非自然性的声音, 又是非语义性的声音, 其间蕴涵着模拟、所指、意味和传情等各种创造性思维的内质与外构。所以, 所谓音乐性就是声音的表现性, 没有表现性就没有音乐, 音乐作品的成功与否也完全取决于它的表现性程度如何。但这种表现性是建立在对声音创造性的基础上, 通过创造声音便具有丰富的表情性和感染力。可以说, 音乐材料的可创造性为音乐的构成提供了丰富多变的空间。”歌唱者的二度创作过程, 是依据歌唱发声规律和声乐作品的题材风格、内涵等不同进行创造性想象和思维的过程。
5.找准外文与汉字发音的契合点。高师声乐教学中, 有的教师在一年级就让学生用原文演唱歌曲, 这有些欠妥。因为学生本来对中国汉字的发音规律还未掌握, 却又要唱外文歌曲, 迫使他们只能用标汉字读音的办法去硬学。有的学生即使听音像资料学得也挺像, 但却不知其唱何意, 与中国歌曲的演唱有何异同。其结果只能是学生花费很多时间学原文, 一学期下来只能唱两、三首声乐作品, 而且还是“囫囵吞枣”。其实, 真要加入外文声乐作品, 我认为应在学生已掌握汉字发声的基本规律后, 在去练唱外文歌曲, 同时找出外文与汉字发音的相同之处, 可能会更容易体现中外不同声乐作品的发声技巧及演唱特点。
6.大众文化消费的多元性催生多元声乐文化形式和产品的产生。“文化消费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 选择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过程, 是文化社会性生产的主要环节。”随着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文化视野的日益开阔, 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生活日渐丰富, 人们已不满足以“单一的文化价值观”去消费也就促成了文化多样化和多元化倾向的形成。声乐文化当然亦不例外, 作为声乐文化的培养者更不能忽视这一重要环节。
总之, 高师声乐教学应该引领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航向, 辩证处理歌曲演唱风格与发声技巧主属的关系。在吸收美声唱法技术的同时, 一定要坚持我国人文主义的优秀传统, “既重视人文色彩, 又兼顾技艺色彩, 既重视教育性又重视娱乐性”, 演唱风格适应时代的需要, 充分发挥我国各民族语言特色。使高师声乐教学呈现多种形式、多种结合和多样化的多元化发展态势。音乐评论家田青认为“再好的东西也不能天天吃, 什么东西吃多了也会腻。艺术精致化之后, 尤其成为‘显学’之后, 容易变得规范化, 没有个性了。这就是一切艺术走向顶峰之后的必然, 也是开始走下坡路的征兆”。因此, 我们每个民族声乐教学工作者应积极思考, 结合声乐理论、生理知识, 音响和音韵学语言知识对民族声乐艺术进一步深入研究, 向民间传统音乐吸取营养, 探寻与本地区、本民族语言相适应的声乐教学切入点, 以我为主, 求同存异, 进一步明确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观和正确的发展方向, 防止成为世界文化殖民或同化, 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郭建民.声乐文化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79.
[2]郭克俭.声歌求道——中国声乐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文化艺术出版社.
[3]程建平.音乐与创造性思维.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161.
[4]郭建民.声乐文化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174.
[5]郑茂平.声乐语言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285.
【多元的声乐教学新模式】推荐阅读:
民办高校声乐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论文10-11
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形式07-17
多元化声乐05-29
声乐课教学模式12-26
高一年级声乐教学模式12-28
研究声乐教学模式改革01-25
创新教学模式活化声乐课堂09-22
多元文化教学模式06-01
多元合作教学模式12-26
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