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模式多元化(共4篇)
养老模式多元化 篇1
关于失独者的养老问题, 首先, 应当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全方位需求, 不仅包括经济保障, 还有生活照顾、医疗护理以及精神慰藉。借鉴于我国失独老人养老问题, 失独家庭除了面临经济方面的困难, 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脆弱、社交能力受损、自我封闭以及社会排斥的现象。因此, 相比于对失独老人的经济补偿, 精神慰藉是更加迫在眉睫的。其次, 应当构建指标体系, 实现养老服务规范化、定量化、标准化管理;使用ADL量表IADL量表等量化指标, 将失独老人根据心理及健康状况进行分类, 根据老人的不同特征和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类型和水平的养老服务, 提高失独老人养老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最后, 我国也应当健全有关失独老人的相关法律体系, 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 明确政府应该承担何种保障责任, 明确权利义务主体, 不再让“失独群体”老无所依。
一、多元化养老模式的探索
对失独家庭而言,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不再适用。而应当采取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为主要方式的多元化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是指老人居住在家中, 由社会组织或机构 (1) 上门来提供日常护理照料的一种养老方式。而社区养老, 则类似于“托老所”, 老人白天可以在社区提供的专门活动室参加娱乐活动、接受日常护理和照料, 晚上可回到自己家中居住。另外, 机构养老, 比如宁波建立了专门针对失独老人的养老院, 从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 失独老人大多不愿意采取此种机构养老的方式, 认为不利于与亲属朋友的交流, 会导致精神压抑。
其他多元化养老模式还包括:1.互助养老, 失独老人面临的困境, 不仅是经济上的, 还有精神的空虚与脆弱。互助养老, 可以使相同经历的失独老人居住在同一个或者相近的社区中分户而居, 他们更能体会彼此的心情, 可以互相安慰。同时也方便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 集中统一地提供日常照料护理、配套设施、专门的心理干预等服务, 可以为失独老人提供“真正有效”的保障。2.以房养老, 又称作“倒按揭”的养老方式, 为了提高失独老人生前的生活质量, 同时很好地解决遗产继承问题, 失独老人可以选择将现有房屋抵押给银行等机构, 按照80岁左右为最高存活年限, 每月可获得一定的生活补助。3.乡村养老, “失独老人”往往很难走出失去子女的痛苦, 同时继续居住在城市中不仅生活成本高, 而且难免睹物思情, 若能移居乡村、亲近大自然, 改变原有的生活环境, 或许可以改变心情, 安度晚年。4.招租养老, 将空闲房间租给年轻的大学生, 为“失独老人”的家里带来朝气, 既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获得适当的生活照顾, 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失独老人的寂寞孤独。5.旅游养老, 专门针对一部分身体状况较好, 经济条件也颇佳, 但是因失去子女心情痛苦的“失独老人”, 可以根据气候特点到不同地区或国家旅游, 放松心情, 忘记痛苦。
二、鼓励并提倡失独老人自我养老的观念
根据经济学供求关系理论的分析, 独生子女父母在抚养子女期间是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对于失独父母更是如此, 他们可以在年轻时将过量的供给储蓄起来, 或者进行一定的投资, 作为自己年老时的一笔养老基金。发挥老年人自我保障、自我养老的功能, 包括储蓄、理财、锻炼、娱乐活动、再就业等, 强化从“依赖养老”向“独立养老”观念转变, 缓解失独老人养老困难。
另外, 根据失独家庭的特殊性, 失独父母在老年时没有子女为其提供经济帮助和日常照料, 去世后其遗产也没有子女能够继承。因此可以采取前文提到的“倒按揭”的以房养老模式, 也可以从社会支持的角度, 承诺将自己的遗产留给某个亲属、朋友或者邻居等, 相应的由将会继承遗产的人承担为其提供养老服务的义务, 也就是由继承遗产者扮演失独父母“子女”的角色。
三、对失独者养老问题的建议
通过以上关于失独老人养老模式的探讨, 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1) 要解决失独老人养老问题, 必须充分发挥社区的重要作用。要健全社区的相关活动设施、娱乐资源以及日常护理人员, 以便为失独老人提供最快捷方便的服务。 (2) 必须尽快构建专业性的养老服务队伍, 无论是社区养老、居家养老还是互助养老等方式, 都需要有专业的护理人员为其提供日常照料。 (3) 在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中要特别注意失独老人的精神关怀。因为经历了丧子之痛的失独老人, 往往精神比较脆弱和敏感, 很可能因为别人不经意的行为或者言语而受到深深的伤害 (2) 。因此在养老机构或者社区活动中, 要特别注意并给予更多的关怀, 避免冲突和伤害。
参考文献
[1]王安丽.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访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 11 (03) :007.
[2]于长永, 乐章.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风险及其规避[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9 (02) .
[3]毛慧琼.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责任及路径分析[J].法制与社会, 2011 (09) .
养老模式多元化 篇2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根据国家统计局1999年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已有60岁及以上的老人1.2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0%,按联合国规定的标准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国家,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压力将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而不断加重,并将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成为我国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南京就跨入老龄化城市行列,是继上海、北京、天津之后进入老龄化最早的城市之一。截止2011年末,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人已达111.16万人,人口老龄化率达20%,而江苏全省人口老龄化率为17%,全国是13.3%。南京市老龄人口呈现出基数大、比例大、增速快的现象,并伴随着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加剧等特征,对其未来的养老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0世纪中期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都相继步入了多元化养老模式之列,社会养老功能强大,并衍生出异地养老、旅游养老、以房养老(“倒按揭”模式)、自助养老等新型的养老方式。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强,而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过于单一的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因而,构建城市社区多元化养老模式已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 研究方法与信息采集
2.1 调研方法
首先,课题组采用文献资料法,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料和网络信息库,广泛搜集相关研究文献,对当前研究的社会保障研究理论和方法进行梳理和研究,以便于在我们社会调研中运用和借鉴。其次,运用调查问卷和访谈法相结合,采取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南京市老年群体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问卷169,回收率为93.9%,其中有效问卷161份。调查资料显示,有3.77%的人对本地区的养老模式是处于了解状态,而60.38%的人表示只知道一点,有35.85%的人对此并不了解。如图1:
经过调研发现,被调研人员对于南京市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状况了解甚少。对于机构养老的机构点、服务概况、质量、收费等并不知情,造成了一种养老无章可寻的情况。也有老人表示养老成本太大,家庭养老是成本最小的方式,虽然儿女没时间但也能自己照顾自己。部分老人由于受教育程度高,思想开放,已然接受机构服务,对自己养老有一定远见。在与调查对象的交谈中发现,有76.4%的对象表示能够接受社会养老,看来社会化养老是大势所趋的,也有其存在的市场价值和意义。针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种养老模式做了满意度调查分析,调查发现对居家养老的满意度最高为8.7分,而社区养老的满意度为6.4分,机构养老则为6.6分。
2.2 基本概念界定
2.2.1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2.2.2 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1]。
3 南京市社区养老存在主要问题
3.1 老龄化趋势日益凸现
截止2011年末,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人已达111.16万人,人口老龄化率达20%,而江苏全省口老龄化率为17%,全国是13.3%,高于全省和全国的比率。1981年,南京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24岁,1996年突破了75岁,2011年南京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为77.1岁,其中男性74.8岁,女性77.6岁。在近31年中,南京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了4.86岁。 预计到2015年,南京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将超过150万人。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将超过2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3.75%。可见,南京市的老龄化趋势不断扩大,并且高龄化现象严重,增长速度快。
3.2 家庭功能日益弱化
据南京市统计局统计,2010年,南京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7人,比全省平均水平(2.94)低0.17人,比全国平均水平(3.10)低0.3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2人减少0.15人。自1979年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城市中出现了一大批父母与孩子组成的两代人家庭,并且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每户的平均规模明显缩小。1人户、2人户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说明,空巢家庭、丁克家庭、单身家庭、单亲家庭等,正在构成我市城乡家庭结构的重要内容。在本次调查中,共收回有效问卷161份,如图2所示,在所调查对象中家庭规模小型化明显,多为三口之家,占了58.49%。
家庭结构日趋简单,表1是南京市2005年的家庭结构统计表,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南京市家庭户以二代户为主,占48.35%;其次是一代户,占36.91%;第三为三代户,占14.31%;四代户及四代以上户所占比例很小,仅为0.44%。可见代际关系一般化,家庭结构日趋简单。
资料来源:2005年南京市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3.3 机构养老发展严重不足
2012年南京市出台《关于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健全居家养老、社区照顾和机构供养相结合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立起基层组织健全、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社会参与广泛、合法权益有保障的老年社会管理体系。现今,南京市有98.4%的老人是居家养老,其中社区养老占1.8%,剩下1.6%为机构养老,如图一所示。统计资料显示南京市共有252家养老机构,其中民办养老机构有148家,公办养老机构104家,以保障三无、五保、高龄、空巢、失独、失能和低收入老人为重点,借助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服务。现有的机构照顾渐渐遭遇尴尬的处境,见图3。
首先,机构的床位紧张,成本过高。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加快,老年人口基数大,高龄人口多,老年人口的社会抚养和照料问题将更加突出。根据民政资料显示,到2011年底南京市共有252家养老机构,床位31606张,但是与之相对应的老年人口数却相当庞大,计算得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28.5张,截至第六次人口普查,南京市60岁以上老人为110万,处于“不健康”状态的60岁以上老人达12.8万人,处于“生活不能自理”严重不健康状态的60岁以上老人达到2.7万人,由此可见养老服务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其次,区域资源分布不均。养老机构床位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存在主城区和郊区之间需求失衡状况,在主城区需求膨胀,一些公办养老机构人满为患,主城区平均百名老人拥有床位仅1.3张,就如鼓楼区的社会福利院,一位难求,排队需要等上几年,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硬件设施相对齐全,业余生活内容丰富,收费适中,性价比高。而在郊区、落后等地,由于交通不便,医疗设施资源较少,加之人们对郊区等地排斥的思想观念,许多人不愿意去郊区养老院,造成需求过热和需求过冷两面现象存在;再次,专业人才匮乏,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不足。“据统计,南京全市各类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有3000余人,但一线的护理人员还不到2000人”,按照1.6%的老人在机构养老,这样算下来,共有不到1.8万老人,也就是说一个护理人员要照顾9-10名老人,在数量上就相当匮乏。其次,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在其专业水平,业务知识和服务素质上有待提高,在实际处理事项时上有许多不足之处,部分老年人思维缓慢,语言表达不清,对待老年人缺乏耐心和理解。工作比较劳累,清洁工作量大,护理人员易产生不满情绪,对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求大,还要面临工资待遇不高,社会认可度不高的挑战。
4 构建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多元化的必要性
社区养老不管是在服务发生的场所、运行机制、资金来源、专业化程度、信息获取程度和社会认同度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更为关键的是社区养老通过社区资源整合,加强政府与社区合作,弥补了家庭养老功能上的不足,减轻家庭照料压力,提升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水准,同时,社区居家养老通过吸纳下岗职工、失业者、刚毕业大学生等劳动力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服务业发展。此外,社区养老也可降低政府对养老机构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等。总之,社区居家养老具有网络功能完备、服务形式新颖、服务成本较低、服务体系庞大、信息来源充足、服务队伍稳定等优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养老模式之间的比较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城市社区模式多元化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第一,老人群体的扎根意识强烈,在一处地方待久后,不愿离开的情愫浓郁,大部分群体只愿意在他们熟悉的社区环境中生活。因此社区养老可以满足于老年人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生活,避免了一个新环境对老年群体造成的不适应,从而避免了老年人因陌生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等负面情绪,甚至对生理健康造成的损害;第二,走正规照顾和非正规照顾相结合的道路,这是目前较合适,并且能够充分利用资源的道路。正式照顾是指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在机构内或在受照顾的老人家中提供的照顾。非正式照顾是指由家人、邻居等提供的照顾。两者可以相互补充,比如有时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并不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非正式照顾正好可以代替正式照顾。一方面成本低,服务便捷灵活,提供服务的人又多为熟悉的邻里朋友,较容易被老年人接受;另一方面,非正式照顾不仅能够增加社区的凝聚力、安全感和归宿感,而且还能培养社区成员的互助精神;第三,社区的资源丰富,可利用空间充足,利用社区闲置资源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提高社区资源利用率,营造社区形象。目前我国的各城市社区中,都有不少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下来的低龄老人和下岗工人,他们是社区照顾中的重要资源。以上海和天津率先试行的“时间储蓄”、宁波市试行的“义工银行”为例,这些都是利用社区闲置资源的一种有效尝试。这与机构养老相比,社区的优势大大节省了政府的养老成本。据南京市老龄委测算,政府投资建设社会养老机构,每增加一个床位,就要多增投资10万到15万元不等。而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政府每年才为受援助的老人支付1200元;第四,可以降低养老支出,减轻家庭负担。那些没有足够经济能力购买高价服务和进入福利院、敬老院的老年人,可以从本社区中得到帮助和关怀,从而也降低了家庭的养老负担。这些低收入阶层的老年人在过去为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在他们因年老不能照顾自己且家庭成员缺乏足够资源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的时候,让他们在社区内得到低费甚至免费的照顾,是他们的权利,也是全体社会成员的义务。
5 构建南京市多元化养老模式的政策建议
城市社区养老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应针对老人的不同需求,开展多种多样的社区照顾和养老服务。因此,针对构建南京市多元化养老模式提出政策性建议如下:
5.1 政府建立健全的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增设养老福利机构
在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减弱,且老年服务设施数量远少于老年人数量的今天,政府更需要承担起老人养老的重任。增设养老机构能有效解决福利机构提供床位数供不应求的问题,并吸引民营资本加入养老机构建设,并对机构养老新建床位提高补贴标准,如城区5000元/张、郊区4000元/张和县3000元/张。同时,养老机构不能完全是数量上的增加,更应各自发展,为不同的老人提供不同的服务,这就需要政府出面进行积极引导,完善养老服务网络体系。
5.2 重视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
只有专业的人才能了解老年人真正的需要,因此培养专业人才是当务之急。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需求与青年人相比更具多样性。对老人的照顾包括康复护理、文化满足、心理咨询等各个方面,养老人才应接受专业培训,才能肩负起照顾老人的重任。持证上岗,岗前培训,保证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
5.3 加强养老机构的管理与监督
目前,养老机构的收费还颇高,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进行内部管理,制定长远的经营策略,注重管理人员的能力培养和考核,定期进行成本核算,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在成本降低的同时,服务质量不能降低,这就需要严格的监督。
5.4 拓宽服务途径,实现服务内容的多样化
社区服务是指政府、社区居委会以及其他各方面力量直接为社区成员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其他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服务。我们要充分实现社区服务,丰富老龄人的生活。要加强对养老模式的宣传力度,提高老年人及准老年人对养老问题的重视程度,养老模式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老年人对于现行养老模式的认识不够清晰,准老人对自己未来养老问题没有合理规划。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加强对养老模式宣传力度是根本之法。各社区、养老机构应定期举办有关养老方式选择的宣传讲座,为老年人分析各养老方式的优缺点以及适用人群,以便老年人为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另一有效途径是在各社区设立有关咨询部门,对外提供专业的服务,方便满足老年人和家庭成员获得及时专业的信息需求。
致谢本论文在楚永生教授指导下完成,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张文范.社区养老社会化服务的战略意义[J].城市管理,2004,(6).
[2]黄黎若莲.祖国大陆和香港社区照顾模式比较[J].中国社会工作,1995,(5).
[3]李凤琴.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南京市鼓楼区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4]秦培艳.社区养老模式多元化探析——以南京市为例.[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6,(1).
[5]陈树强.老人日常生活照顾的另一种选择——支持家庭照顾者[N].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养老金投资多元化是多赢之举 篇3
养老金收益低, 养老保险甚至陷入收不抵支境地。“十几年来, 基本养老保险金年均收益不到2%, 低于CPI, 缩水惊人。”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曾向外界透漏。2014年, 审计署对全国社保基金的审计结果也佐证了郑秉文的观点, 由于负利率的侵蚀, “躺”在账户中高达2.7万亿元的养老金, 仅在2013年的损失就高达178亿元。有专家测算, 如果继续执行现行养老体系, 不对退休年龄等进行调整改革, 到2023年全国范围内职工养老保险将收不抵支。日前, 财政部公布的2015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数据显示, 社保基金收入43088.07亿元, 支出38463.97亿元, 剔除9741.75亿元的财政补贴, 社保基金“亏空”5117.65亿元。其中, 2015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 在剔除财政补贴后, 总收入减去总支出, “亏空”3115.33亿元。
养老金的保值增值迫在眉睫。但是, 由于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方案还未形成, 大部分养老金只能存银行或买国债。尽管已有山东等省市试点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但这种只“输血”不“造血”的做法恐怕不足以弥补养老金的亏空。一如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副秘书长齐传钧所言, “单纯靠国资划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金缺口的问题, 只是治标不治本, 因为靠财政补偿并不创造财富。”
养老金保值增值应借鉴国际经验。从国外看, 养老金的投资都是多元化的。比如, 在日本的养老金投资构成中, 有20%投入到国际股市, 20%投入到海外固定收益与欧美国债等领域。有数据显示, 截至2013年底, 芬兰养老金海外投资占比也达到七成, 其中25%投资于欧元区其他国家, 45%投资于欧元区外, 其本国项目占比只有30%。同时, 在基金管理上, 国外社会保障体系资金倾向于基金化管理的策略。比如美国401k条款中的养老金投资占比长期在90%以上, 其中投资于股票、风险投资 (VC) 、私募股权投资 (PE) 等权益类产品的比例高达60%。
养老模式多元化 篇4
一、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福利多元的概念起源于英国1978年的《沃尔芬徳的志愿组织的未来报告》, 这份报告主张将志愿组织也纳入到福利的提供者行列中 (彭华民, 黄叶青, 2006) 。2福利多元主义的兴起是基于对福利国家失灵的不满与反动。Johnson (1999, p5) 曾引过度负荷理论来诠释新右派批判政府介入经济和服务之无效率和无效能的失灵现象, 并视政府的茁壮是一种十足的灾难。对于福利多元主义的倡导者而言, 这种福利的利维坦必须以一种瘦身、竞争和多元的部门代替之 (Rao, 1996, p5) 。
Hatch&Mocroft (1983) 对福利多元主义作出如下定义:“福利多元主义是指社会与健康照顾的输送, 可由下列四个部分组成:政府部门、志愿部门、商业部门以及非正式部门。在一般用法上, 福利多元主义指政府较少支配角色, 且不再是福利服务集体供给的唯一媒介。”3Rao (1996) 则将福利多元主义描述为:“福利多元主义意味着福利服务的供给, 将由一个深受供给者影响的中央或地方政府独占的统一组织, 逐渐的趋于多样化, 并且导入竞争因子, 且在某些方案决定时, 能更接近最终使用者和消费者。”4因而, 分权化和民营化是多元福利主义理念的核心内涵。
本文采用黄源协 (2001) 的对福利多元主义的定义即在福利供给上, 志愿部门、商业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扮演更多的角色, 且要能借由竞争与监督机制, 以增进资源的使用效率, 回应民众需求, 并提高志愿部门的责信。亦即, 它并非意味着政府角色的完全撤退, 而是强调政府宜由服务直接供给转向着重于扮演财务、规制及监督评估的角色。5
二、居家养老的定义及兴起原因
居家养老又称社区居家养老。最初人们对居家养老的定义只是局限在养老地点的限制, 杨宗传 (2000) 认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分散居住在自己的家庭养老, 而不是集中居住在养老机构养老。6穆光宗 (2000) 认为居家养老只是一个地点的选择问题, 并没有涉及和反映问题的实质。从养老资源的来源看, 居家养老完全可以是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7后来学者将含义扩展到养老服务供给的社会化, 逐步将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结合, 杨雪 (2000) 认为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养老为主, 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8张志莹 (2004) 认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 但白天或短期需要生活照料的, 社区提供日常服务的一种新型的居家养老模式。9
现在学界对居家养老的定义基本达成一定共识, 即养老地点为家庭, 服务供给主体社会化和依托社区。不过对于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以及养老地点是否局限于家庭的问题依旧存在分歧。前者主要集中在是否将医疗纳入居家养老的体系之中, 后者主要集中在是否要将老年人“领出来”而不仅仅是将服务“送进去”的问题。笔者赞同将医疗照护纳入到传统的物质供给、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内容系统, 并且主张将老年人领出来参与社区活动作为居家养老的题中之意, 而不是将其作为非制度性安排来开展。鉴于此, 本文采用闫坤 (2000) 对居家养老的经典定义, “以家庭为核心, 以社区为依托, 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 以居住在家的老人为对象, 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和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的社会化养老服务。”10从居家养老的定义可以看出, 这种养老模式的选择正是中国福利多元主义的体现。
改革开放之后传统的单位保障体制逐步解体, 家庭养老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脆弱性日显的情况下矛盾日益突出。巨大的人口压力面前, 单纯由政府负担的机构养老显然杯水车薪。据中国老龄协会的统计资料表明, 我国现有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中养老的订位数仅占老年人口的0.78%。不仅数量不够, 而且从价格上看, 目前到养老院所花费的费用普遍较高, 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拿得出这些费用的。11于是, 从90年代起我国开始把目光转向了社区养老、社会化助老服务等方面, 逐步探索中国居家养老的发展道路。与其他两种方式相比, 居家养老能够充分调动社会资源, 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服务广、收益大、收费低、见效快等优势, 对于未富先老的中国来说很有诱惑力, 从2001年“星光计划”试点探索至今基本获得了学界和官方的认可。
三、基本主体功能定位
根据各地的居家养老的具体实践和老年人的基本需求, 供给内容主要包括了物质供给、精神慰藉、生活照料、医疗服务四个方面。由于养老服务所涉及的内容广泛, 如果只靠单一主体的供给很难满足的。根据多元福利主义的理论, 应该引入多元主体的供给, 通过明确各主体的供给职责, 让个主体通过相互的协调合作形成一种互补的多元供给主体模式。借鉴伊瓦斯福利多元主义四个部门的特征, 笔者对各地居家养老试点经验进行分类提炼, 评估主要供给主体的功能, 以期对于十二五期间居家养老模式在全国的推广提供借鉴。
中国居家养老服务的直接供给主体包括NGO、社区组织、企业和社区医院;监督规制主体为政府和社区居委会;福利资金供给主要来自政府财政和一些社会捐助。由此, 各个主体的功能定位如下图所示:
(1) 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是当前中国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主力, 比如北京市“无围墙的养老院”、大连市“家庭养老院”、宁波海曙区星光敬老协会、苏州市沧浪区“虚拟养老院”等。12NGO组织主要负责上门服务的供给, 服务人员主要来自公开的招募社会上的一些低收入或失业人员, 服务内容主要集中于上门家政服务, 也涉及物质供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 一般服务网络立足于社区, 能够掌握服务老人具体需求, 提供个性化服务。当服务需求超出民办非企业本身的供给范围时, 有些NGO组织还会通过加盟商的方式间接提供。提供上门服务避免NGO为寻找场地而增加的运行成本负担, 能使其把更多的力量投入到服务供给上, 更好的保证服务质量。NGO的运行会得到一定的政府补贴, 同时可以根据政府标准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作为日常运营经费。
(2) 社区居委会
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自组织机构, 能够提供、反馈老年人信息, 监督居家养老服务供给, 同时直接提供部分养老服务, 主要是精神慰藉。居委会一般与相关的NGO合作, 为达到福利标准的老人购买相关服务, 并将老年人具体的需求情况提供给NGO。通过建立的社区热线或信箱, 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的日常走访, 居委会及时搜集服务供给的状况以及老年人新的需求。此外, 社区也会通过老年人活动中心和组织志愿者活动来直接提供养老服务。老年人活动中心一般为娱乐活动的场地, 有助于老年人走出家庭, 融入社区;条件较好的社区还会建立老年人日托机构, 增加日间护理, 简单的医疗功能等。社区居委会也是助老志愿者活动的重要组织者, 通过在社区内公开召集或是与学校、单位合作的方式组织志愿者, 志愿服务的内容多样。
(3) 企业
老年人服务市场的竞争机制能够提升整个服务供给的质量, 这也符合十二五期间打造老年人服务产业链的方针。现阶段主要由民办非企业供给的。居家养老的试点大多对服务类型做了自费和非自费的区分, 与之对应, 政府对服务提供对象也做了区分, 明确了什么类型的群体可以享受什么类型的服务补贴。各试点比较而言, 上海市的服务产业化系统建设比较完善。上海市政府以“政府主导、中介组织、实体服务”为服务网络的运行机制, 基本建立了完善的三级 (市、区 (县) 、镇 (街道) ) 服务网络, 包括服务管理网络和服务实体组织。
(4) 社区医院
我国目前正在积极探索发展社区医院养老服务, 社区医院主要提供医疗健康服务, 但其服务的方式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社区医院的全面覆盖配合医疗保险来提供养老服务;也可以类似大连模式通过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医院的沟通, 让医院提供上门的医疗护理服务;也可以类似宁波市海曙区模式, 由养老服务中心提供专门的人员陪同老人到医院接受医疗服务;社区医院也可以与社区日间护理机构合作, 提供一定的医疗护理训练的, 以便在日常中能够配合医院对老人进行专业日常护理, 满足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
(5) 政府
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一方面扮演福利资金主要供给者的角色, 另一方面扮演规制与监督者的角色。资金供给方面可以是政府的直接财政预算支出, 也可以是政府公开发行的福利彩票收益等。监督与规制机制方面, 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法规条例对供给主体进行约束, 同时可以通过与国内外专业的评估机构建立合作项目, 共同开发评估机制, 建立起一套良好的监督评估系统进行监督。甚至可以专设一个监督评估组织, 主要专注于监督评估系统的建立和管理。在这方面实践中, 可借鉴上海与欧盟建立的“上海老年人照料评估体系”。通过建立评估体系, 全面的反馈养老福利模式的运行状况, 对其进行实时的监督, 成效显著。
四、结论
十二五规划中, 我国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整合社会和社区资源, 加快建立县 (区) 、乡镇 (街道) 和社区 (村) 居家养老三级服务网络, 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 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业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发展。”13推广过程中既需要结合本地实际, 也需要提炼试点经验, 对各个主体的基本职能定位有一个清晰了解, 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因地制宜的进行具体互动机制的搭建。
摘要:我国面临严峻的老龄化问题, 如何将有限的国家资源用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经过理论和实践探索后, 政府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全国推广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本文中笔者将对各地的居家养老实践经验进行总结, 结合福利多元主义提炼主要福利供给主体的职能定位, 以期为居家养老在全国推广提供借鉴。
关键词:居家养老,福利多元主义
参考文献
[1]陈德君, 2001,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保障体系》, 《人口研究》
[2]黄源协, 2001, 《台湾社区照顾的实施与冲击》, 《台大社工学刊》 (台北) 第5期
[3]穆光宗, 2000, 《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5期
[4]彭华明, 黄叶青, 2006, 《福利多元主义:福利提供从国家到多元部门的转型》, 《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6期
[5]闫坤, 2000, 《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杨雪, 2000,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人口学刊》第4期
[7]杨志莹, 2004, 《以人为本营造适合老年人的住宅》, 《中国建设信息》第7期
[8]杨宗传, 2000《居家养老与中国养老模式》, 《经济评论》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