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行养老模式的思考

2024-12-02

对现行养老模式的思考(共8篇)

对现行养老模式的思考 篇1

对现行素质教育考试模式的思考(网友来稿)

黄浩鹏

说的是有这样一道历史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死于何年?最远征服到何地?同样的题材在美国的历史考试中是这样的: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不死,欧洲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等几个方面分析解答。再看看老是跟我纠缠不清的邻邦的日本的一道历史题吧:日本跟中国1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日中(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交战,你猜会是在什么时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假如我国打了胜仗,胜在什么地方上?输又输在什么上?请分析。从以上的考试出题不难看出,撇开政治层面的东西不谈,我们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是在考学生的原始记忆力,考知识的识记与再现,考的是死的东西。而人家考的是创新,是知识的再加工,是思维的发散,是活的东西。我们给学生灌输知识,人家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20多年来,我国一直在今进行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改革的道路上曲折前进,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制度不断革新,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理念不断更新,在借鉴前苏联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模式后,又汲取了美国的先进经验,近几年又实施了普及新课标的教改运动,应该说已经奠定了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网络的基本框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作为具体操作方面的考试模式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松绑 ”,特别是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方面,现有的考试模式明显不能适应新课标所提倡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目标和要求,“穿新鞋,走旧路”成为考试模式与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方向关系的真实写照。它虽然也关注学生的思维, 但是核心不在提高思维素质,却在于搭建适应考试模式的被动的思维定势。这样训练出来的被动的思维方式,长时间地消蚀着学生正在生长着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和创造力,严重地阻碍了人的全面 发展和健康成长。把学生引导并束缚到被动学习、被动思考的轨道上,造成了教什么就学什么,学什么就考什么,考得怎么样就获得怎么样的评价的划一呆板的局面。而学生的现阶段 的思维状况如何,将来的思维会如何,他们的思维素质将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重中之中的核心环节,反而成了我们熟视无睹的问题。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根本的改变,那么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就不可能得以真正实施。 长此以往,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远远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素质” 全面的根本目标。

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改革与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目的是紧密相连的。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就应进行什么样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具体在考试上就应协调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作出与之相宜的调整。尽管我们对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改革与发展做了巨大的努力,但不得不承认考试模式仍滞后落伍。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分割细化,使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终极目的是知识性强而人本性欠缺,学生接受的是各种门类繁多的知识点,并未能在价值观念及行为上进行自我改变。忽视了作为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最高目标的人格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这样的考试,严重的制约着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以及个性的自由发展,脱离了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人本主旨。

课改

[1][2]

对现行养老模式的思考 篇2

1 现行的动物疫病防治模式的弊端

1.1 防治体系欠合理

从行政管理方面看, 目前实行的动物防疫体系是从国家到省、市、县的分级管理体制, 并且在基层畜牧兽医是一家, 这种体制与相应的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利于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从防疫队伍看, 在基层防疫队伍中, 乡村兽医担当着检疫员、防疫员、治疗兽医等多重身份, 存在角色冲突。从行政执法看, 在动物防疫执法过程中又存在多个执法主体, 各自为政, 目前在实施与动物疫病和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中, 由多个部门所属机构人为地分割执法, 政府统一协调指挥的职能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 很难执行到位。

1.2 防治安排欠妥当

按照便于疫苗在户外保管利用, 防疫人员便于操作, 最适宜的疫苗免疫时间应该为室外气温在10℃左右。而现行的动物防疫安排基本是统一安排, 一般要求在春 (秋) 季节利用一个月时间完成集中免疫工作。然而, 我国幅员辽阔, 地形、地势复杂, 户外温差较大, 具体开展各种疫病的免疫时间也就不一致。对每个动物饲养户而言, 饲养动物的养殖日龄不一致, 具体饲养环境条件不一致, 集中免疫会使有些疫病错过了最佳免疫时间, 更容易造成免疫空白, 造成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所以, 最佳免疫注射时间不能强求统一, 防治安排要因地制宜, 科学化。

1.3 防治程序欠科学

科学的免疫程序包括接种的疫病种类、疫 (菌) 苗种类、接种时间、次数及间隔等内容。要根据动物的日龄、生产目的、防治疫病种类和当地疫病流行状况等因素来制定, 有时候还要根据该动物前期免疫的抗体来制定。另外, 由于同一阶段多次免疫的副作用较大, 养殖户抵触情绪也较大, 不利于免疫密度的提高。

1.4 防治措施欠综合

在基层往往是把免疫注射放在了动物防疫的首位去落实, 实行行政技术双规责任制, 而对消毒灭源、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检疫监测等环节抓得不严, 造成了动物传染病防治环节的疏漏。

1.5 防治类型欠系统

动物传染病不是单一的, 要保证安全就要按照免疫程序注射相应疫苗。而现在动物防疫部门受政策的限制, 向养殖户只能够提供强制免疫疫苗, 不能向养殖户提供全方位的疫苗保障, 使得其他疫病的防治不到位, 无形中造成了一些疫病的乘虚而入。

1.6 防治管理欠完善

动物传染病的防治措施要“早、快、严、小”, 对口蹄疫、禽流感等一些传播剧烈的传染病要由国家指定实验室确诊, 这个过程, 对疫点封锁、疫情控制造成困难, 延误了最佳防制时间。同时, 由于受动物疫情保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的影响, 一些地方政府考虑到政治影响、政府政绩、经济利益等因素, 在动物疫情的处置上不能很好地执行防治技术规范。

1.7 防治经费欠保障

动物防疫实行国家、省、市县分级负责制, 政府要承担巨大的防疫经费开支, 而大部分市、县政府由于财力紧张, 没有把动物疫病防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动物防疫部门又没有专门的防疫经费, 尤其是对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没有专项经费。

1.8 防治技术欠先进

现在使用的免疫疫苗保护期短, 多数疫苗为6个月, 并且多数疫苗为单苗, 对基层使用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 尤其对繁殖母畜来说一年可能要注射数十次疫苗, 有些疫苗在怀孕期不可用, 无形中造成免疫的缺失, 尤其是一些病毒性疫病, 病毒型号在不断变化, 而防治疫苗的研发跟不上毒株的变化, 从而使疫苗年年打, 疫情年年有。

2 不断探索和完善动物疫病防治模式

动物防疫应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为重点, 以规模养殖场为重点, 以流通环节监管为重点, 从政府职能、体系设置、队伍建设、科研技术、资金保障、舆论宣传等全方位投入和综合配套, 才能达到防治的目的。

2.1 改革管理体制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建立垂直管理的官方兽医体制, 将畜牧和兽医两个行业彻底分离, 在各省建立国家兽医局分局, 省以下地方政府由兽医局分局派出垂直管理机构。把分散到畜牧、林业、内贸、工商、水产等各部门的动物疫病防治和动物卫生安全工作实行行业归口, 统一由兽医主管部门负责, 将国家对疫病防控、畜产品卫生安全与私人执业兽医的动物疾病的诊疗等市场行为分开, 解决条块分割、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矛盾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多种弊端。

2.2 科学安排免疫

在动物免疫上, 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免疫时间和免疫程序。对广大的散养户执行春秋两季集中强制免疫, 每月补针的免疫方式, 由当地县级动物疫病控制机构根据当地的气温情况确定集中免疫的时间和免疫的种类;对规模养殖场采取程序免疫, 免疫程序由当地县级动物疫病控制机构审定, 养殖场 (企业) 执行, 并由当地县级动物疫病控制机构随机进行免疫效价监测, 在法律、法规的规范下, 让养殖户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国家每年向县一级预算列支疫苗采购专项经费, 县乡动物防疫部门应该按照当地动物疫病流行特点和规律, 采购和预备疫苗, 确保广大养殖户的防疫需求。

2.3 加强综合防制

不断完善和制定科学详细的各种类型疫情的应急预案, 建立从疫情的快速监测和诊断, 疫情的快速报告, 疫情的分析和预警预报, 紧急疫情的发布、封锁等严厉措施的实施及应急处理预备队的快速反应等一整套应急反应机制, 探讨建立合理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和长效防控机制, 充分考虑到国家兽医体制、综合防控能力、财力、人力以及科技发展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提出比较科学的动物疫病综合防控策略。

2.4 快速打点灭源

改变动物疫情的诊断渠道与环节, 对临床症状典型, 发病和流行剧烈的动物疫情诊断, 要发现一处, 快速处置一处, 才能体现“早、快、严、小”的处置要求。取消疫情保密制度, 继续对动物疫情实行保密管理, 只会使各级政府对动物疫情的处置压力更大, 相反实行疫情透明化管理, 有利于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有利于动物疫病的防控和管理, 及时公布疫情, 通知周边地区和省份, 这些毗邻地区便可充分做好相应预防工作, 防患于未然。

2.5 加强投入保障

我国每年要对饲养的十几亿头牲畜和上百亿羽家禽进行多次免疫, 国家需要支付巨大的疫苗等费用和防疫人员工作经费, 而平时用于畜禽养殖场的消毒、疫情监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方面却没有足够的经费保证, 这些环节对动物防疫缺一不可, 需要国家加强投入, 全面保障。

2.6 建立有效的赔偿制度

赔偿制度对重大动物疫病的扑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果没有完善的赔偿机制, 特别是扑杀补贴明显低于市场价, 畜主会想方设法逃避兽医行政部门采取的种种应急措施, 并设法隐瞒疫情。严重影响了对疫情的快速处理。要逐步把国家拨疫苗采购经费以及动物防疫经费转向以保障疫情扑杀补贴、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疫苗保障经费为主的综合投入模式, 同时, 每年对扑杀的补贴标准进行调研, 适时调整, 利于全面落实各项防疫措施。

2.7 提高科研水平

组织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加大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新技术的研究, 尤其注重长效苗、联合苗、快速诊断试剂的开发利用, 组织开展疫病预警预报、疫病净化集成与示范等技术研究, 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基础研究, 摸清我国重大动物疫病的基本资料, 建立完整的疫病流行病学数据库和计算机模拟预测模型, 建立相应的技术平台, 全面提高我国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与水平。

摘要:动物疫病是影响畜牧业发展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动物疫病防治模式决定着防制成效。作者通过实践对现行的动物防疫模式的弊端进行了分析, 从动物疫病的诊断程序要简化、免疫程序要科学、资金投入要调整、技术保障要先行、防制体系要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系列化的改进建议。

对现行养老保险存在问题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

1我国现代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之间退休政策不统一,在分配上造成退休人员之间的不公平。

目前,企业养老保险实行的是统帐结合的模式,养老金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负担,参加统筹的职工必须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企业养老金待遇水平直接与个人的收入即缴费挂钩,个人收入高,则缴费就高,退休养老金就高。而机关、事业单位未实行养老保险统筹,则仍执行的是机关、事业退休政策(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个人不缴纳养老保险费,退休费由政府财政负担,而计发的退休费又高于企业同类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据了解我局学校、医院、幼儿园移交地方后退休的职工,其退休费高出省级企业统筹基本养老金300元至600元。为此,已在企业退休的教师、医务人员纷纷上访,要求移交地方管理,按地方同级同类人员退休费计发办法套改,以提高个人退休待遇水平。

由于退休政策上的不统一,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间退休待遇水平相差较大,企业退休人员产生攀比心理,他们认为同是一个中国公民、同是一名职工,同样为社会付出,但退休时享受的退休待遇政策却不一样,为什么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不实行养老保险统筹,个人不缴费,反而退休待遇比企业退休人员要高,国外有些国家全员实行社会保险,包括国家总统也要缴纳养老保险费。企业退休职工所反映的问题和他们的心态,从一个侧面也说明退休政策的不统一存在的问题。由于各地区、各行业养老保险金的筹集和支付水准不统一,给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流动也带来困难,使劳动力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配置。

(2)省与省企业养老保险统筹养老金计发政策不一致、导致退休职工相互攀比。

1998年9月行业养老保险统筹,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8]28号)文件精神,全部移交地方,实行省级养老保险统筹。移交后,1999年元月1日及以后退休的,均按照我国现行的企业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其养老金待遇。从现行养老金计发办法的结构上看,所有省级参保企业和参保人员的计发办法都是一样的,即由“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及“调剂金”等几部分组成。但是省与省间,这几部分养老金的计发政策存在一定的差别。如“基础养老金”部分的计发“基数”不一致,使省与省间出现一定差距,据了解有的省使用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作基数(河南等),有的使用省会所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作基数(湖北、江西等),基数越高此部分的待遇就越高。又如“过渡性养老金”部分中的计发“系数”不一致,使省与省间养老金待遇在这部分中又拉开差距,有的省系数为1.2%(湖北等),有的为1.3%(江西),有的为1.4%(河南),有的为1.9%(陕西),湖北省与陕西省相比系数相差较大,“系数”上的差距,也是省与省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水平差距较大的因素之一。由于政策的不一致,使制度本身缺乏严肃性,使人们产生养老保险是地区或行业的政策,而不是国家政策的错觉,有碍养老保险事业的顺利发展。

(3)目前,养老保险统筹管理层次太多,一省多级统筹,各行其是,引起退休人员攀比。

笔者认为,一省多层统筹,不利于养老保险事业的正常发展、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湖北省目前有省级统筹、市级统筹、地区级统筹,养老保险统筹管理层次较多,在一省所出台的政策不能统一执行的情况下,就会引起同在一市居住,同在一个地区居住的退休人员因不能享受本市、本地区出台的某一政策,引起心里不平衡,到单位、上机关、跑省里频频上访,带来不稳定因素。如武汉市2005年出台的《关于执行鄂民政发[2005]26号文件有关问题的通知》(武民政[2005]92号)文件,即解决1953年底前参军复员转业到企业工作的退休人员生活困难问题,其在湖北省规定的150元标准的基础上,又自行规定再增加10%(即按月向参加武汉市养老保险统筹的1953年底前参军复员转业到企业工作的退休人员发放165元补助费),造成参加湖北省统筹的企业这部分人员攀比。一省多级统筹、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政策不协调,确实是一个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4)养老保险正常调整机制还不完善,导致退休人员生活水平提高较慢。

我国在养老金调整机制上,现行制度虽然取得了重大突破,建立了以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为参数的正常调整机制,但也存在着问题,反映在养老保险金计发调整参数选择上。通常养老保险金调整参数主要由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生活费价格指数和综合指数三种,而我国现行单纯以职TT资增长率为参数,未将生活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考虑。目前多数退休人员购买能力与高速增长的生活水平有一定差距(住房及日常应支付的水、电、煤气、菜、粮等生活必须的费用开支较大,若遇到身体欠佳就医费用仅靠微薄的养老金就更难以支撑),养老金待遇较低的退休人员,他们的生活水平在改革不断发展、物价不断上涨、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的年代中,增长缓慢,他们企盼养老金调整增长幅度更大一点。在我们平时的信访接待过程中,几乎所有退休人员提的第一条意见,就是反映养老金待遇偏低,养老金调整增长速度跟不上物价上涨速度。

2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

(1)积极探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当前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仍实行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人员在养老金待遇水平方面的差距呈逐步扩大的趋势,容易引起攀比,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

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应与企业职工一样实行参保,形成全社会全员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统一的养老保险管理体制、统一的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这样才能较好的体现公平,缩短因不同行业、从事不同工作而退休人员待遇相差悬殊的距离,降低退休人员攀比带来的不和谐的“音调”,这将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作用。

(2)养老保险统筹管理,要逐步由一省多级统筹发展到省级统筹,将市、地区级统筹并入省级统筹,全省养老保险统筹,形成一块牌子、一个机构、一种制度,一个政策。

这样便于全省统一调剂使用基金,解决基金短缺的问题;便于全省养老保险统筹形成一体化,减少省与市、省与地区间的工作矛盾和来往办理业务的环节;便于稳定全省退休人员不平衡的心理,减少因省、市政策不一致造成相互攀比。笔者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国家可能会考虑养老保险由“全省一盘棋”发展过渡到“全国一盘棋”的模式,制定统一的计发办法、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因为构建和谐社会,全国几亿退休人员是其中的一部分,退休人员队伍不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影响。

(3)拟定养老保险待遇最低保证数和以上年度物价上涨幅度为主要参考值确定每年养老金调整标准,是缩短退休人员之间差距、使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保持适当距离的有效途径。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从建立、发展到改革,经历了五十多年。在五十多年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退休政策也在不断变化和完善,不同时期退休的人员由于受当时退休政策的局限,即退休条件、退休计发办法不同,使退休养老待遇出现差距,尤其是企业省级养老保险统筹后,更为明显。如建国后参加工作、80年代退休的一般人员现在领取的退休费(含待遇调整),与目前退休的人员相比,相差几百元。据统计,我局现有一名退休职工月养老金仅有404.30元,1200元左右的退休职工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按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这部分退休人员生活确实存在一定困难。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六大制度建设,其中改革分配制度,强调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对现行会计等式理论缺陷的思考 篇4

会计恒等式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其过程,是会计核算的理论依据。由于现行会计等式是静态的,而企业经营活动是动态的,显然用一个静态等式反映企业动态的经营活动与客观现实产生矛盾,并且也缺乏科学性、逻辑性,因此最终使计量结果失去意义。那么,会计等式将如何变革?变革方向又在那里?我们还得从会计等式形成的历史源头及形成过程说起。

一、会计等式行成的渊源

会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纵观会计发展史,也就是会计等式不断演变、进步的历程。会计等式产生于15世纪末,由意大利数学家、近代会计奠基人“卢卡.巴其阿勒”首先提出,即“一个人所有的财产=其人所有权的总值”,这个公式被西方会计学者奉为会计的基本记账原则。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公司的组织形式,商业信用大大发展,资本筹措的方式日益多样化,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会计学者佩顿和凯恩斯根据“有财产存在必有财产来源”的基本思想,首次提出了“资产之形态=资产之来源”的会计等式。随后佩顿根据资产来源即资产支配权的理论,又提出了“资产、权益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凯恩斯又把支配权明确划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大类,提出了“资产=负债+ 资本”的会计等式理论。20世纪30年代,会计等式及理论基本成熟定性,该等式成为西方国家借贷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在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因此,我国将会计基本等式表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历史成本形成的会计等式理论建立在以历史成本法计量属性的基础之上,其会计报表反映的是以历史成本将不同时点的不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累加,从而产生相应的会计恒等式。在币值稳定,社会平均生产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上述会计等式永远保持平衡所以称“会计恒等式”,因此,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信息是可靠的、有用的。

二、现行会计等式的理论缺陷

从会计等式产生到21世纪的今天,会计等式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此期间世界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财务会计确认范围也不断扩大,“纯粹”的历史成本模式已无法客观、公允地反映出被计量对象的现行价值。从历史成本发展到公允价值计量,当然是会计发展的进步,由于公允价值更强调现实价值,因而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比历史成本更可靠、更相关。但是开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也不是完美的,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充分暴露出公允价值的的致命缺陷,表现为顺周期性,其根源在于公允价值会计仍然沿用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等式,从而造成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失真和计量缺陷。现行会计等式的理论缺陷表现在:

1、依据的前提已经发生变化。现行的会计恒等式产生于15世纪末,成熟于20世纪30年代,其理论基础建立在以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之上,其会计报表反映的是以历史成本将不同时点上的不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累加,从而产生相应的会计恒等式。而历史成本法建立的基础的条件,一是币值稳定假设,二是社会平均生产率不变假设,二者共同构成历史成本原则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因此,资产的计价结果,是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格保持一致,即某项资产要求按其取得或者交换时的实际计价入账,入账后的账面价值在该资产存续期间一般不做调整。换而言之,历史成本法体现资产的属性就是过去形成资产投入的成本或者费用作为资产的价值。在资本主义初期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经贸繁荣,采用金本位货币结算体系下,名义货币稳定,生产率保持不变,采用历史成本法计量企业的经营活动,形成的会计恒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是可靠的、有效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名义货币发生变化,从根本上动摇了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由此以历史成本法基础上建立的会计恒等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净资产及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内涵不同。现行会计理论将净资产等同于所有者权益,并将所有者权益定义为资产扣除负债后有所有者应拥的剩余权益。但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在会计理论上应当不是同一概念,净资产是指企业全部的资产减去全部的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过去形成并已实现的应该由所有者享有的经济利益,说得更通俗一点,它包括企业过去形成自创的无形资产、所有者投入成本以及相应的机会成本。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净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因而净资产不等于所有者权益。事实上随着证券市场的出现,企业净资产从来就没等于所有者权益,这一点上在上市公司表现更为突出。从资本市场来看,几乎没有一家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等于股价,因此,我们不得不怀疑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性、可靠性。如果净资产不等于所有者权益的话,那么这种会计计量还有什么意义?相应的会计信息还真的可靠、相关吗?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与客观现实不符。财务会计对资产、负债计量的结果,最终归结为所有者权益的价值计量。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由于不考虑时间因素对会计计量的影响,形成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采用现行市价计量,由于其反应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现时真实价值,企业所有者权益来自资本市场交易的结果,其中供求关系是影响股价的决定性因素,其他因素影响股价也是通过供求关系发生作用,因此在现行市价计量下,企业的资产及负债不能决定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在现值计量下,企业所有者权益价值来源于未来的盈利水平,而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投入成本、现行市价、现行成本无关,因此,也得不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结论。

4、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会计等式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使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格严重背离,因此,凸显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优越性、必要性。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下,由于资产、负债是按照同一时点市场价格或者现值计量的,已经考虑到资产、负债计量的时点性,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市价存在的差异。与历史成本计量方法最大的不同是:公允价值将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视为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并形成公允价值的会计等式,也就是现行的会计等式:资产公允价值=负债公允价值+所有者权益。其缺陷在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所有者权益并非是该时点现行的市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所有者权益,对上市公司而言,该时点的所有者权益为股权价值即股权市价,对非上市公司而言,要采用技术评估法,确认所有者权益的真实价格,因此现行的公允价值计量反映的所有者权益价值可能与客观实际不符,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并不真实、有用。价值属性不清晰。公允价值到底是独立的计量方法,还是混合的计量方法,理论界尚未统一认识。根据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应是一种混合的计量方法,即采用多种计量方法计量资产、负债价值,包括历史成本、现行市价、现行成本、现值、可变现净值,因此其反应的所有者权益价值属性不清晰,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采用多种计量方法结果,必然导致资产价值属性上逻辑混乱和矛盾。现行会计计量所有者权益价值毫无意义。在生产率不断提高、名义货币发生变化的今天,历史成本计量条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失去理论基础,也与客观实际不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目的,是为了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更可靠、有用的的会计信息,以供决策服务。在公允价值计量下,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者各自发生变化,因此影响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因素也并非由资产和负债决定,因此,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仍然沿用历史成本计量形成的会计等式,并不是妥当的、科学的。事实上,上市公司的净资产从来不等于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价值变动也不是所有者权益自身的变动,那么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等式就没有依据了。

纵观科学发展史表明,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的,会计等式也应在不同条件下发生不同的变化,在历史成本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也应该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随着社会经济和财务会计学的发展,会计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现行会计恒等式也将发生变革。考虑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特点,会计等式应变革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价值变动,变革后的等式既符合客观实际,也体现科学逻辑,可以提供更为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便于投资决策,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绥芬河海融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 篇5

(一)个人账户制度设计欠合理,既不够公平,也缺乏效率

目前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设计欠合理,权利与义务不对等,效率与公平未能有效结合。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1.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指统筹部分进入个人账户的基金与个人所缴的基金的结合)的个人账户制度在结构上欠合理,即个人账户“统账”不分,不能体现个人账户的法律主体地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在制定养老保险政策时,必须制定责权明确,产权明晰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政府、企业和个人本是三个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个人账户中的“统账”不分既不能理顺职工个人与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也不能理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还不能理顺企业集团内部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严格来讲,企业按比例上缴的养老保险费应属于社会统筹基金,是一种公共财产;而个人账户应属于个人基金,是一种私人财产,这两种基金应严格区别开来,不能混淆。可是,目前,个人缴费比例是 5%,而个人账户的建账(或提取)比例为11%(即按本人缴费工资的11%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这样,个人账户增加了6个百分点,而社会统筹账户少收6个百分点。可见这样的个人账户不是一个正规的个人账户,而是一个公私混合账户,这里的“个人”就有一点名不符实。

2.按照现行“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规定执行的结果是一定比例的统筹基金(单位按比例划入个人账户的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结合形成的个人账户不但不能体现参保个人独立的经济法人地位,而且,一旦因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而在社会保障部门未按规定记足个人账户时,个人有权提出申诉,企业和政府就成了被告,形成被动的局面。不仅如此,由于企业全额缴费与企业欠缴(即由于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没有分开核算,所欠缴部分是统筹基金还是个人基金并不清楚)在记账上是一个样(即都按11%比例记账),从而形成了企业多缴或欠缴养老保险费在计算职工待遇上不受影响。因为,现行政策没有因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而扣职工个人账户的严格规定。这造成了吃社会统筹的“大锅饭”的现象。

3.从目前制度实际运行情况看,无论企业多缴费还是职工个人多缴费,按政策规定账户规模都为1l%,不能扩大,所以,企业和职工个人都不愿意多缴费,尤其是个人。实际上,个人账户只是计算待遇的一种方法,且目前为“空账”,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资本账户,这就会导致企业与职工产生信任危机,不利于基金征缴。

(二)养老保险制度总体设计不够合理,既损害了公平,也损害了效率

首先是制度分割,覆盖面窄。由于国家在设计养老保险制度方案时,没有把机关、事业单位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范围,因此,在城镇三大社会系统组织中的三类人群的养老保险制度各不一样。机关公务员及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仍实行由国家财政统包。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虽然实行了社会统筹,个人缴费,但在具体政策和业务操作上,与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性:(1)基本政策不统一,包括实施范围、缴费工资基数(双基数)、缴费比例。(2)与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衔接。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只处在社会统筹阶段,个人缴费未与计发待遇挂钩,还没有建立职工个人账户,人员流动频繁,而基金无法转移。(3)养老金计发办法与企业不一致,养老金调整也不一样。(4)退休审批权与业务经办相分离。即退休审批权在人事部门,而业务经办和养老金发放在社会保障部门等。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也存在着统筹层次低、覆盖面不高,待遇不统一等现象。部分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仍游离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充分发挥社会保险的“大数法则”在全社会分担风险的功能,存在着制度起点上的不公平,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

其次,上述三类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引出的三种不同的退休计发办法,以及在原行业企业“条条管理”体制下,行业企业的工资制度改革与计发比例不配套,即工资基数按新的工资结构,而计发比例按老的办法(国发104号)等,由此,造成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差距悬殊过大。具体地说,它引起了“五个差别”:(1)离休和退休之间的待遇差别;(2)在机关退休和在企业退休以及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之间的待遇差别;(3)先退休和后退休之间的待遇差别;(4)在效益好的企业退休和在效益差的企业退休之间的待遇差别;(5)在行业企业退休和在地方企业退休之间的待遇差别。而且,这些差别并没有体现“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这些待遇上的差别使退休人员相互之间心理不平衡,从而造成制度的公平性不够,最终导致制度效率受损。

(三)养老保险税(费)率、社会平均工资差别大,既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也影响基金收支平衡

首先,税(费)不统一,社会统筹的基础平台扭曲。从各地执行情况来看,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因在不同省份,同一城市的企业因在不同社保统筹管理体制下参保,其缴纳的费率各不相同(在16~30%之间不等),不能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此外,在建立个人账户的起步阶段,个人费率也不统一。在账户11%的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个人少缴多缴在计算待遇上一个样,从而导致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职工的不公平。

其次,社会平均工资确定不统一,也不够科学。目前,社会平均工资的确定是各个社保管理机构以各省、市、县统计部门提供当地本职工平均工资为依据自行确定的,这样,在同一城市里的企业,因在不同的管理体制下参保,由于统计口径、统计数据来源不同,社会平均工资也不同,从而使企业与职工的缴费工资基数及其退休待遇水平均不一样。

以上这些差别不仅造成了企业与企业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心理不平衡,挫伤了企业与职工的缴费积极性,是保险基金收支难以平衡原因之一,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公平与效率的实现。

(四)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水平的长期目标与近期需要相脱节

按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现行养老金实际替代率水平远超过当初制度设计时的60%的替代水平,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低水平、广覆盖”的初始目标难以实现。其原因有二:

第一,部分人员按老办法计算待遇高。老待遇由三块组成:(1)基础养老金,即按职工退休前的工资的一定比例进行计发(职工退休前一般工资都比较高,打折比例也高,多数人员按90~95%.有的达到了100%,因此基础养老金比较高):(2)津贴与补贴,即各种生活补贴和福利性补贴;(3)调整养老金。按老办法计算待遇高的原因:一是基数高,即在计发工资基数上,把岗位技能工资(各行业岗位技能工资水平都不一样,有的企业把职工在职期间的活工资部分带人了退休)作为退休费计发的基数;二是统筹项目繁多。一些福利性的项目如洗理、书报费等都纳入了退休金之中。三是待遇调整幅度大。1994—1999年期间,年年增调,上调幅度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年增长水平只有7~8%,而养老金增调一般按上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的40~80%进行调整。特别是在原行业“条条管理”体制下,行业企业之间的待遇调整水平差别大。有的增调高,有的增调低,有的年年调整,有的并非年年调整。总之,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与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没有做到有效衔接。

第二,部分行业企业退休人员(特别是在过渡期办理退休的人员)按新办法计算待遇亦高。其原因主要是计算指数(所谓指数是指职工历年缴费工资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平均比)的方法不合理。行业企业职工1996—1999年的缴费工资是按原行业职工平均工资进行封顶的,而计算指数时用地方的社会平均工资,这样分子大,分母小,得出的指数就高。国家政策规定,职工缴费工资不得超过社会平均工资的300%,这一规定就意味着指数不能超过3.0.但是有些地方在出台《并轨方案》时,规定按地方历年的社会平均工资计算指数,而对指数又不进行封顶和保底(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参保人员历年平均指数高达10;有的只有0.1,与国家政策规定的最高缴费封顶目标3.0、最低保底目标0.6相差甚远),忽视指数在计算待遇中的重要作用,于是,就出现了过渡性养老金“暴发户”现象。对此,我们可以从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来分析。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上月社平工资×1.2%缴费系数X指数X视同缴费年限(即工龄)。由此可知,缴费年限短,计算平均指数就高,如果指数不封顶,视同缴费的年限长,那么,退休金会高得离谱。如1999—2000年民航系统的飞行人员退休时,其指数均在8左右,按新的办法计算,其月养老金均为2000元左右。

资料来源: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上述因政策缺乏效率,且政策过渡没有作有效衔接,以及操作管理过程不规范等,使过渡期内的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普遍有所提高,有的甚至出现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高于在职职工工资水平的倒挂现象,使养老金替代水平近期需要与长期目标相脱节。但是,笔者做过预测,如按照新的计算方法,过渡期结束后办理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将大幅度下降,有些企业已经看到了这一发展趋势,于是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即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从表l中的数据情况看,目前替代率高似乎是一个全国性问题,大大高于西方发达国家25~50%的水平,这不仅严重影响在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亦不相适应。高替代率除违背了公平性原则和制约了国家的竞争力外,还有其他危害:(1)提前退休膨胀;(2)企业逃税或逃费;(3)在缴费率和替代率都较高的情况下,企业一般不愿或无力再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使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发展空间,导致“三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呈现“跛足”局面。

(五)管理体制不顺对公平与效率的影响

目前,在养老保险制度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体制分割、不顺,管理责任不明,管理事权不分,社会化管理程度不高,社会统筹割据等,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劳动力流动困难,养老基金难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剂,从而不仅影响社会公平的实现,也阻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由于统筹层次受地方“块块统筹”管理的限制,因此,养老基金不能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进行调剂,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其养老基金积累已达几百个亿,而老工业地区及一些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收不抵支;正因为统筹层次低的原因,有关养老保险具体的改革方案、政策制定和基金的调剂等问题都是由地方政府决定的,而各地在缴费和待遇标准等具体政策方面千差万别,致使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也存在诸多的困难。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养老保险管理体制与其改革要求不相适应。“十五计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的试点方案》均明确提出了这一体系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样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体系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目前经济体制改革不仅只是国有企业改革,而且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科研单位都在进行改革,这就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垂直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虽然中央10号文件和国务院28号文件对社保机构管理体制问题分别作出了“实行系统管理”和“实行省级垂直管理”的表述,但由于种种原因,垂直管理体系没建立起来。管理体制不顺不仅严重影响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社会保险管理的规范化,而且,对整个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也有着负面的影响。

2.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养老保险管理上的责任不够明晰。特别是在基金的管理上,从1998年以来,为了解决养老金的拖欠问题,中央财政多次以借款或转移支付的方式补助地方政府,但许多地方政府把向中央要求资金支持作为解决本地区资金不足的重要渠道,好像确保发放的责任在中央。在 1999年补拖欠的过程中,由于中央财政分配不均,还引起一些**,造成“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负面影响。有些地方甚至虚报养老基金缺口,以此骗取中央财政的支持。

3.养老保险制度上的“条块统筹”、“块块统筹”管理仍然存在。从“条块统筹”管理体制看,虽然国务院于1998年9月将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但这种管理是以省级为单位的“条块统筹”,也就是说,这种管理只不过是从行业过去的“条条统筹”过渡到了以“条”为主的“条块统筹”的管理模式罢了。即对省级社会保险部门来说是“块块”管理,对行业垂直管理的性质来说还是“条条”管理。如金融、邮政、电信等系统在市、县、区的职工,其养老统筹关系在省一级管理;部分交通、中建系统在外省(深圳、上海、厦门、重庆等)的职工,其养老统筹关系在湖北省。由此看来,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虽然系统统筹的范围缩小了,但其垂直统筹的性质没有多大的改变。从“块块统筹”管理体制看,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多数地区还停留在县、市级统筹,基金管理十分分散,抵御风险能力十分脆弱。90年代以来,尽管国务院多次提出养老保险逐步实行省级统筹,但是直到1997年仅有13个省市实行了省级统筹或建立了调剂金制度。在中央和国务院强有力推进下,1998年底,约有29个省区市实行省级统筹或建立省级调剂金制度,完成了从县市级统筹向省级统筹过渡的制度变迁。但是省级统筹并没有能够解决日益深化的全国性养老支付危机,除广东、上海等少数地区有节余外,几乎2/3以上省区市收不抵支,形成巨额的养老金赤字。尽管从全国来看,养老保险基金积累余额在逐年增长(从1995年的430亿元上升到2000年的800亿元),但是分布不均衡,70%集中在东南沿海几个省,由于地区利益刚性,使畸轻畸重的养老保险负担得不到有效的调节。特别是中央政府无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调配、调剂养老金,也就是说无法解决各地区养老基金收支能力的差异性和不公平性。这说明省级统筹仍然是“块块专政”,块块管理体制成为实现社会养老保险所要求社会公平的天然屏障。总之,“块块专政”和“条块专政”的弊端,不仅冲击了地方养老保险统筹的正常秩序,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人为分割,阻碍了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进程,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影响了整个社会保障事业的顺利进行,不利于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率两个目标的实现。

4.管理权过于集中。根据《社会保险费征收暂行条例》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既是养老保险费征收的主体,也是养老基金管理的主体,还是养老金发放的主体。特别是省一级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集行政管理职能和基金业务管理于一身,即养老保险政策的制定、行政管理与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用都由一个机构承担,致使养老保险费收缴漏洞多,不能足额收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养老保险管理权力集中在一个部门,必然会失去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这既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又影响工作效率。

对现行养老模式的思考 篇6

出处: 发布日期:2007-01-09

一、参保范围

(一)单位参保。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不含外籍人员和港、澳、台人员,外籍人员中签订了互免协议的除外)。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为之建立或形成劳动关系,且在2006年10月1日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非编制内临时人员。

(二)个人参保。具有本市城镇户口的企业失业职工、个体工商户业主和雇工(农村户口的应在城镇从事个体经营)、年满16周岁以上的灵活就业人员,本人申请参保时未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可以个人身份凭本人《居民身份证》、本市城镇户口等有关资料到其户口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缴费基数及缴费比例

(一)单位参保:由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企业(单位)申报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总额核定缴费工资基数。职工月平均工资低于市统计局公布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算缴费工资基数。超过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超过部分不计入缴费工资基数。企业(单位)缴费比例为20%,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8%。

(二)个人参保: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参保人员月缴费基数原则上为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20%。缴费确有困难的个人参保人员,月缴费基数可按以下办法实行5年过渡:

1.2006年度,可在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0%至100%之间自主选择;

2.2007年度,可以在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70%至100%之间自主选择;

3.2008年度,可以在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80%至100%之间自主选择;

4.2009年度,可以在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90%至100%之间自主选择;

5.从2010年1月1日起,统一以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月缴费基数。

三、个人账户

(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为企业(单位)参保职工和个人参保人员每人建立一个终生不变的个人账户。

(二)1996年1月1日前参加工作的参保职工和个人参保人员,个人账户从1996年1月起建立;1996年1月以后参加工作的参保职工和个人参保人员,个人账户从参保并按规定缴费之月起建立。1998年7月1日前已离退休(职)的人员,不再建立个人账户。

(三)参保职工和个人参保人员从1996年1月起按其缴费工资基数的11%建立个人账户。2006年1月1日及其以后,参保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11%调整为8%。

参加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的参保职工和个人参保人员,1993年3月至1995年12月期间个人缴纳3%的本金,一次性补记入个人账户。未参加市级统筹的参保职工和个人参保人员,1996年1月1日前已按有关规定记入个人账户的储存额予以保留。

(四)个人账户储存额从1996年1月起,按统一公布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计算利息。

四、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条件

(一)参加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按规定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费。

(二)企业(单位)的参保人员: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工人年满50周岁,干部年满55周岁;其中,从事特殊工种并符合相关条件,男年满55周岁及其以上、女年满45周岁及其以上的,可办理退休。个人参保人员: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1996年1月1日前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年满50

周岁,1996年1月1日及其以后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且无视同缴费年限的,年满55周岁。

(三)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累计满15年及其以上,其中:1996年1月1日以前参加工作(或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及其以上。

五、基本养老金计发

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并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退休的人员,按以下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

(一)1996年1月1日及其以后参加工作(或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06年1月1日及其以后退休的人员,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二)1996年1月1日以前参加工作(或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06年1月1日及其以后退休的人员,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调节金(2011年1月1日及其以后退休的人员,不再计发调节金)组成。

(三)不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条件的的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局将其个人账户中的全部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并按缴费年限每满1年加发2个月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后,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其中,个人参保人员经本人自愿申请,可延长缴费至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条件之月,按规定程序办理退休并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退休之月(即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条件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一经选择,不再变更。延长缴费期间缴费年限不得间断,延长缴费期间死亡的,按参保缴费人员死亡的有关规定处理。

(四)未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因病、非因工负伤经市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条件的,应办理病退休,并按

外贸转口业务现行模式的思考 篇7

关键词:转口贸易,跨境资全流动,业务模式

一、引言

转口贸易是一种主要的贸易形式,在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不可忽视。各国通过转口贸易获取价差,以此增加产品的利润额。在全球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众多的外贸企业已经开始通过一些创新的方法,发明创造出转口贸易业务的新的模式,例如通过有偿租借提单,但是却并不进行真正的贸易往来,通过在境内外的关联公司之间进行资金的往来以获取无风险套利的利润等。这些转口业务新模式的出现,引起了人民银行以及外汇管理局的关注,在监管层面的政策和法规之下,企业在接下来的经营过程中对这些经营模式如何取舍,是外贸企业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二、外贸转口业务的现行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外贸转口业务的现行模式

通过对现有的外贸转口业务模式进行梳理,可以将这些业务模式划分为以下的四种类型:

1.租借提单以虚构转口贸易,在境内外的关联企业之间进行套利交易。这种转口贸易业务模式需要外贸企业在境外拥有一级关联企业,境内的外贸企业通过向境外的贸易公司租借提单,以进行外贸转口业务为名向国内的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境外的贸易公司在收到信用证之后,并不会将信用证一直持有,而是会选择相应的银行以合适的利率进行贴现。国内的外贸公司在拿到提单之后需要将同时与境外的关联企业再进行一次转口贸易,将提单转卖给境外的关联公司。境外的关联公司在收到提单之后,以低于一定点数的价格再将提单卖给最开始出借提单的公司。这一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为5天,虽然在此次交易中,国内的外贸企业有少许的损失,然而因为周转时间短,国内的外贸企业通过不断地周转,累计企业质押存款规模,以获得银行的返点优惠,长期累积下来,也可以获得较高的盈利。

2. 以信用证为渠道引入境外资金,通过转口贸易积累外汇,赚取利差收入。这种交易模式主要是国内的外贸企业在进行贸易结算的时候,利用人民币资金“即收远付”的时间差,累积大量的外汇。外贸公司从境外收取人民币结算资金,然后用于支付其他外币项下的货款。外贸公司收到美元货款之后因为短期没有美元结算需求,就把这些资金用作开立信用证的保证金。国内的外贸公司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外汇的数额增长,当这些外汇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其利差收入就会非常可观。有的外贸公司依靠这种转口业务模式赚取的利润甚至已经超过了其主营业务的利润。

3. 借转口贸易进行外汇的收付,利用银行的对外币结构性存款与海外代付之间的利差进行无风险套利。这种转口贸易模式存在的基础是银行的外币结构性存款利率与海外代付贷款利率之间存在利差,给予了外贸企业进行套利的空间。转口贸易在这一套利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虽然十分重要,但是这一模式得以存在还是因为银行的存贷利差。

(二)外贸转口业务现行模式引发的问题

1. 国际收支波动因为套利活动的增加而日益频繁。外贸企业对收到的外汇货款进行延迟申报、通过外币结构性存款与海外代付之间的利差进行套利等行为增加了我国国际收支统计上的难度,也影响了我国国际收支统计情况对真实贸易情况进行反应的精确程度。套利行为的增加,使国际收支的规模也有所增大,因为这些套利行为的周期较短,因而加剧了我国国际收支的波动,这种波动的变化不是因为我国贸易情况发生了改变,而是因为套利行为短周期性导致的。

2. 外贸转口业务现行模式产生数倍于货权凭证的银行存贷款,干扰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现行模式下,外贸企业虽然使用真实的提单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申请海外代付等服务,但是却没有真实的贸易业务发生。外贸企业依靠这种凭证多次与银行进行业务往来,银行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数倍的存贷款,因为缺乏实体贸易业务的支撑,这些被创造出来的存款贷款在市场上会推高通货膨胀水平,国家出台的货币政策在这种背景下将面临重重阻碍,难以发挥出最初的效果。

3. 实体经济受到侵蚀,小微企业融资难度加大。从实体经济角度来考量转口贸易新模式的得与失,我们可以发现新模式是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的,主要是因为外贸企业在进行套利行为时往往是没有真实的贸易作为基础的,这样的行为会对那些正常从事转口业务的外贸企业造成一个不好的影响。新模式下有的外贸企业是可以通过无风险进行套利的,如果外贸企业都去进行套利,则实体经济则会受到严重的侵蚀。从小微企业的角度来看,它们在进行融资时,银行会更倾向于将资金投放到资金实力更强的外贸企业,这样一来会加大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

三、针对外贸转口业务现行模式所引发的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对外贸企业提单的监管,银行提高审单标准

中国人民银行多次出台相关规定与文件对外贸转口业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同时要求银行让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料来辅助业务的真实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预见外贸企业依靠新模式的转口业务进行套利的难度将会日益增大。银行可以通过一些规定来降低使用提单来进行循环套利的行为的发生概率,如规定统一合同项下的业务必须为同一开户行才可办理相关的业务。企业为了应对监管的收紧,需要考虑模式的可操作性与适用性,对于租借提单、仓单等凭证以此进行套利交易的行为,企业应该不再出现。随着人民银行的规定出台,银行审核单证的要求也会日益严谨,企业通过这种一张提单反复循环使用的套利行为可以存活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对那些租借提单的外贸企业来说,需要规范企业的提单管理,不在进行此类租借业务。而对租借一方来讲,这种模式难以为继,不是可以持续进行获益的方式。

(二)减小存贷利差,从根本上破坏套利行为的生存空间

大多数采用现行模式进行套利的外贸企业之所以不遗余力的进行套利,是因为国内的银行在外币结构化存款的利率设置方面与海外代付的贷款利率之间存在可以套利的区间。而通过转口贸易进行套利,与外贸企业进行真实贸易活动所需要承担的风险相比,其投入产出比是远远高于进行真实贸易的。银行自身的利率设置是造成这种转口业务模式存在的根本原因,为了降低外贸企业进行套利行为的动力,我国已经逐步推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十分有效的处理方式。银行通过引入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手段,可以逐步缩小存贷利差。同时,国家还可以从转口贸易的征税条款以及汇率政策方面着手,通过增加外贸企业进行套利行为的成本,来压低套利空间,最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引导外贸企业踏踏实实的进行实体经济的贸易活动。

(三)规定银行对外贸企业的存贷款投放额度占比,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监管层面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对银行的资金投入方向进行合理的引导。外贸企业虽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忽略小微企业的发展。外贸企业进行套利行为,增加了我国国际收支的规模波动幅度,同时也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实施,这些都与银行为其提供资金来源支持其进行套利行为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外贸企业拿到源源不断的资金,进行套利活动,扰乱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小微企业缺乏资金支持苟延残喘。银行作为资金的提供者为这最后的结果的产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时,监管层面就需要及时的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进行合理的引导。这样既可以从资金来源上切断外贸企业进行套利的资金支持,又可以帮助国内小微企业的发展,对于平复我国的国际收支的规模波动、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都是十分有利的。

四、结语

外贸转口业务现行模式的产生,是多种原因综合导致的,只有通过监管层、商业银行以及外贸企业自身的合理自律,才能使我国的转口业务健康发展,利于对外贸易不断增长。

参考文献

[1]郎玉泉,施豪明.转口贸易套利新招式[J].中国外汇,2013(17).

[2]李伟.转口贸易融资套利分析[J].中国外汇,2014(17).

对现行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育;问题;可行性建议

本世纪初,教育部颁布推行小学英语教育的政策,规定小学生自三年级起要学习英语。自此,小学英语教育逐渐受到学校、家长方面的重视,相关的英语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发展起来。小学英语教育可谓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但是,就在小学英语繁荣景象的背后,教学对象问题、教学环境问题、师资队伍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尚未进行合理的解决,在小学英语教育中最初存在问题仍然遗留至今。

一、关键期假设(年龄问题)

根据“关键期假设”的内容,语言学习存在一个确定的年限范围,在此阶段内,语言能够自然而不费力气地被习得,而超过此学习阶段,学习效果就会降低。

教育部选择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也是根据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好处于这个假设的范围之内。研究证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学习英语在一定程度上比成人更具优势,他们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也从不害怕犯错误,心理上没有成人那样多的顾忌,再加上其较强的记忆能力,确实是推行英语教学最好的阶段。但是,处于小学三年级阶段的儿童缺乏相应的自控能力,也没有持久性的学习动力,因此而成为小学英语教育中的一大问题。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进行知识性的教授,更要把握课堂秩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而这些内容正是小学英语教育中所缺乏的认识。

二、语言学习环境问题

语言学习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小学英语教育主要依靠的是学校提供的语言环境,因此在教学效果上与母语比起来还具有很大的劣势,这也是小学英语教育的一大问题。

由于小学生认知程度的限制,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英汉相补的方法,而且倾向于采用母语和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接触英语的时间极其有限,在课后接触的机会更是渺茫。因此,在小学英语教育中,语言学习环境尚处于被动地位。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在小学英语的课堂中注意创造语言学习的环境,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程度,为学生创造出合适的稳定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找到在即的位置,积极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三、师资队伍问题

由于小学英语并非传统的教学学科,小学的师资队伍中尚缺乏专业的英语教师。据了解,有很多教师都是临时上岗,在教授英语方面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如,二语习得有哪些理论,英语教学方法有哪些,等等。此外,转行的英语教师由于没有受到专业的训练,在英语口语方面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由此而给学生造成终身性的影响。

因此,小学英语教育还应注意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通过提高薪资等方式,以吸引专业性较强的教师加入小学英语教育的队伍之中;此外,还可以开展英语知识竞赛等方式,以提升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

四、教学方法

英语的教学自上个世纪初已经在国内流行,因此,英语教学也积累的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这些教学经验基本针对成年人或者年龄较大的学生。而对于小学生的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沿用流传已久的经验教学便是行不通的。小学生无论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发展尚不成熟,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大大降低教学效果,既给学生增加了负担,又没有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英语基础知识。

因此,小学英语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也是应该注意的问题。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小学生易于接受的情景法、交际法等,让学生在正确的教学方法中得到提升。一方面,通过改变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引进国外优秀的适合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手段,从而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已经不适用,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注意转变教学观念,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到英语的相关基础性知识。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虽然在国内应经推行多年,但是仍然有部分问题尚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小学生语言学习年龄方面、语言学习环境方面、小学英语师资队伍方面以及小学英语教学方法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应采取适当措施解决,以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安琳,王蓓蕾.着眼国家战略、立足外语教学现实:首届“中国外语战略与外语教学改革”高层论坛纪实[J].外国语,2010,33(1).

[2]陆效用.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和“一条龙”英语教学[J].外语界,2004(1).

[3]王兴茹.现行小学英语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J].考试周刊,2010(35):150-151.

上一篇:学习银行员工行为守则心得体会下一篇:九年级二班班主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