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现行中学德育管理体制的思考论文(精选7篇)
完善现行中学德育管理体制的思考论文 篇1
论文关键词:中学德育管理体制规划
论文摘要:完善现行的中学德育管理体制应首先考虑体制的运行环境,统一认识是前提:把德育管理新体制的建与校长负责制的实行紧密结合起来,整体规划学校德育管理体制改革是关键;明确党政的德育职责;德育管理模式要注重实效,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大胆改革和创新。
1.建立健全中学德育管理新体制的前提
正确理解了“新体制”的基本内涵,统一认识,是建立健全中学德育管理新体制的前提。中学德育管理新体制的基本内涵应包括:(t)学校党支部规划部署。所谓部署,即安排、布置。学校党支部要研究有关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文件法规,从总体上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出规划。这就意味着,学校党支部对德育的领导方式要从“直接实施德育”转向“宏观规划德育实施”0(2)校长统一领导与全面负责德育的实施工作。“校长要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负责”,实施德育是校长不容推卸的责任,不做或做得不好都是失职。权、责是统一的,既然明确了校长对德育工作的责任,就要赋予校长相应的权力。从隶属关系上看,共青团是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少先队则是在学校共青团的领导下开展活动。至于学生会则是在学校党组织、行政和上级学联领导下,在共青团的帮助下开展活动,主要是由学校党组织具体指导。但这并不表示共青团、少先队可以不受学校行政的领导,相反,团队工作如果要更好地发挥作用也必须取得行政系统的支持与指导。
2.建立健全中学德育管理新体制的关键
把德育管理新体制的建立与校长负责制的实行紧密结合起来,整体规划学校德育管理体制改革,是建立健全中学德育管理新体制的关键。学校内部的领导体制,是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根本制度,它支配着学校的全部管理工作。①因此,在学校整个管理体制改革中,学校领导体制的改革居于核心地位。校长负责制决定着德育管理新体制:而德育管理新体制作为中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方面,是校长负责制在德育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它不能违反或超越于校长负责制。确立校长在德育实施中的领导地位与负责作用,正是校长负责制的内在要求。
3.建立健全中学德育管理新体制的基本保证
明确党政的德育职责,理顺两者关系,是建立健全中学德育管理新体制的基本保证。建立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有人担心会削弱党对学校德育工作,甚至对学校的领导。如何理解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其中最根本的是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领导,而不是行政指挥,更不是什么都管。党的领导是个总体概念,党对学校的领导是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实现的。例如教育方针、教育体制是由党中央制定的;教学大纲、课程计划、教材以至各种重要的规章制度、工作条例,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对学校的领导。是否加强了党的领导,归根结底要以是否能更好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标准。
当然,建立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德育的管理体制,并不意味着学校党组织放弃了对一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相反,建立德育管理新体制,正是要提高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水平,对学校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说来,学校党组织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职责和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实施前的规划部署;二是实施中的保证监督。这样就明确了党(总支部)政(校长)双方在德育工作中的职责分工。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把德育放在首位,学校德育实施前的整体规划与部署,要以学校党支部为主。为了增强校长对党支部作出部署的理解,如果校长是党员,不论其是不是党支部成员,都应该吸纳其参与规划:如果校长是非党人士,则可以邀请他列席有关会议,研究了解规划过程。在学校党支部作出统一部署后,在实施过程中要以行政系统为主。必须确立校长的领导与负责地位,党支部不应该再直接对校长的工作安排进行干预。学校党组织这时的职能主要是保证监督。其涵义有两方面:一是提供支持。为校长及行政系统实施德育提供各种条件,放权是基本要求。此外,学校党组织还要教育党员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带动广大教职员工做好德育工作;动员共青团、少先队,工会等组织做好德育工作。二是进行监督。使校长及行政系统的工作不偏离部署。可见,建立德育管理新体制,从根本上说是党组织对学校德育工作领导方式上的一个重大转变,即由“具体实施”转为“整体规划”,由“直接负责”转为“保证监督”。②
4.建立健全中学德育管理新体制的必要外部条件
转变上级领导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方式,是建立健全中学德育新体制的必要外部条件。如前所述,中学德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是孤立进行的,它是教育体制整体改革中的一部分。从内部讲,是要与中学内部各种制度改革、机构改革配合进行的;从外部讲,也需要上级领导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相应的改革。有人说,下改上不改,依然照旧样;上下同步改,办学活力来。显然。如果只有学校内部体制的改革,而上级机关仍然用老办法管理学校,那么,德育管理新体制以至校长负责制都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只有这样,学校才有可能对德育工作进行切实可行的安排与布置,才有可能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常规化管理,德育管理新体制才能激发出内在的活力。
5.建立健全中学德育管理新体制的操作要求
(1)建立稳定而完善的德育内容体系。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们对德育内容的研究不够,总是突出以政治任务带动德育,有的学者曾经撰文称之为“政治思想教育模式”。这样的直接后果就使德育出现了泛政治化倾向,过分突出政治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及健康人格的培养;也导致了德育内容的不稳定,总是随着社会形势发生变化。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些年来,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在德育内容体系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2)结合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德育,加强德育与智育的整合。在以往学校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教学搞德育的现象。突出表现为;德育与各育各成体系,各自进行,形成了“两张皮”。④这既有工作中的偏差,更有体制的弊病。应当肯定,学校德育是有其特定内容体系和相对独立的特殊规律,需要有一定数量的专职队伍和专门化的教育形式或途径来进行。但是,如果缺乏必要的多种载体与手段作为支撑,不仅德育工作的任务很难完成,也会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课堂教学(包括思想政治课和其它各科的教学)是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建立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德育的管理新体制,为解决“两张皮”现象,加强德育与智育的结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也要求我们深人研究两者结合的有效途径。
(3)转变德育管理方式,实现德育管理的常规化。主要说来,就是要把学校德育从“突击”管理(出了问题或应付上级检查)转变为“常规”管理,为此要加强德育的制度建设。德育管理能否实现常规化,关键在校长。要把德育工作列人校长的任期目标,作为考核校长业绩的重要内容,从而增强校长管理德育的意识,这样才能实现德育管理由“软”到“硬”
s.德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德育管理模式是德育管理体制在运行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新时期的德育管理模式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牢固树立质量观、效益观,明确目标和责任,切实解决当前中学德育实施难、效能差的问题,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大胆改革和创新。
学校采用哪种德育管理模式应视其具体情况而定。事实上,不少学校常常以一种管理模式为主,辅之以其他管理模式,以求获得最佳的德育效果。从落实当前德育工作“三性”(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的要求看,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构建“全员管理模式”的尝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该模式机制健全,即:依法管理、惊长负责、全员参与、合力育德、九大系统、四级运行、全面育人;领导指挥有力,目标、责任到位,系统运行流畅,因而在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完善现行中学德育管理体制的思考论文 篇2
一、城管体制的形成和权利来源
“城管”是中国城市综合管理行政执法的简称, 是随着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而建立的, 一直是在备受争议的环境中逐步发展起来的。1996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 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这是城管存在至今最高层级的法律依据, 也是国家法律层面唯一的法律依据。之后, 国务院法制办和地方相关部门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和理论论证, 确立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理论构架, 统一了试点机构名称, 以及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范围、内容等, 为城管执法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是经过几年的实践, 城管执法体制理论上的缺陷逐渐显现出来, 城管执法体制的调整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的现象, 引起全国一片反思之声, 城管制度的发展逐步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二、城管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依据不足
虽然《处罚法》规定国务院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可以将行政处罚权集中授予一个行政机关统一行使, 但是城管的主体地位还是很值得商榷的。因为并没有一个法律条款说明它是行政机关以及没有一部独立的法律法规明确对其主体地位、权力、职能范围、机构编制等作出规定。现阶段, 城管执法只是“借法执法”, 即从工商、公安等部门让渡过来权力, 并且导致的困境是有法律明确授权的行政机关并不能行使相关的处罚权, 普通老百姓也不清楚其权力归属或者身份, 对其执法产生畏惧、厌恶等心理状况。
2、执法程序不当
《处罚法》规定处罚决定在作出前应告知当事人事实、理由、依据以及其依法享有的权利。当事人享有申辩、陈述的权利。但是在实务操作中, 城管很有可能看到小摊贩就不由分说收缴其工具或货物, 他们不出示证件, 暂扣物品不制作单据, 也不给他们说话的权利, 甚至小贩提出反驳的意见, 城管可能认为他们是“刁民”, 妨碍了他们的工作。而在小摊贩眼中, 城管则是一副“穷凶极恶”的嘴脸。这成为城管和小摊贩发生冲突的导火线, 而依据我国的法律, 这种处罚是不能成立的。
3、人员素质不高
尽管国务院相关文件再三明确规定“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必须是公务员”, 而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 成为公务员要通过一定的考试考核等办法择优录取。但是由于缺少独立的法律规定, 我国城管执法人员基本不是公务员的编制。所以人员的业务素质偏低, 在执法时不能采取缓和的、较为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很多地方出现了暴力执法、野蛮执法的情况, 从而影响社会和谐, 使政府的公信力下降。
三、完善城管体制的构想
1、更新管理理念
城管, 顾名思义, 即城市管理。作为城市管理者应当顺应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摒弃“一刀切”、“简单化”的管理理念, 实行分类指导、分类管理。要改变执法人员的观念, 树立科学的执法理念, 革除简单粗暴的传统作风。“徒法不足以行”, 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把执法为民落实到每一项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 面对日愈复杂化的城市管理问题, 应当善于运用科学发展观, 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 根据城市发展实情, 围绕城市发展大局, 采取得当的方法和措施解决问题, 才能较好地避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敌对情绪, 增强城市管理意识, 做到文明执法、执法为民。
2、创新执法机制
现行的城管执法机构, 其职能都继受于其他部门, 且缺乏法律保障, 因而显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 影响了执法效果, 解决此问题必须创新执法机制。如原有执法机构的有些职能多由综合执法机构行使更便利、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就应彻底交由城管执法机构。并且在职权转移的同时也应考虑到编制、人员的转移, 否则就会导致机构的膨胀, 从而加重社会的负担, 这也与综合执法机构的建立初衷相悖。同时, 还应重视执法部门之间的协调与衔接。比如城管执法遇到暴力抗法时, 可与公安部门进行“联动式执法”。当然, 机制创新的目标是为了建立更加便民、高效、有权威的综合执法体制。
3、加快城管改革
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应该把城管这个部门从大城建的体系中独立出来, 可以设立国家行政管理执法局, 再在下面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下属的市县设立相关的城管综合行政执法局, 总体上框定城管组织机构设置体系, 从而地方城管执法局在国家执法局的统一领导、部署和监督下行使其法定职能, 让其真正地师出有名;同时, 国家应加快出台专门规定城管执法权限和人员编制的法律法规, 以立法的方式规定其体制、执法范围、执法权力依据和执法程序。有了法律的规定, 城管执法权限就会明晰, 不会造成混乱, 同时有了法律的公开, 老百姓就会清楚城管到底是怎样一个机构以及其具体的职能, 面对城管执法就会包容、理解, 从而营造和谐执法的环境。
4、强化监督体系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统一立法、法律法规的完善可以让老百姓加强对城管执法的有效监督, 这是外部监督。外部监督的主体可以是城管执法的有关当事人, 也可以是一般的老百姓, 还可以是新闻媒体。现在很多事件的报道、揭发都是新闻媒体、记者的功劳, 他们是现存一些焦点、热点问题的传感器, 有助于对执法的外部监督。同时, 从城管自身方面看, 可以用立法规定落实内部责任制, 即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有效落实城管执法的责任追究。创建内外联动的监督体系, 逐步完善和推行引咎辞职制度。
完善现行中学德育管理体制的思考论文 篇3
摘要:教材的使用和管理是一体的,管理在于根据实际进行的调整、补充和修订,在于不断改进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教学所需,适合学生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本文从管理学基本原理出发,结合现行技工院校德育教材的使用感受展开分析与思考,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假设;教材使用;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92-01
现行全国技工学校(第四版)德育课通用教材,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强调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从身边的事例入手,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价值标准和是非观念。同时,符合了教材改革要求,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教材过于理论化、成人化的问题,并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较好地把握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启发学生从调适自我开始,进而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
当然,这套教材还需要教师不但要在“课程标准”下依照授课,而且要实事求是地使用——这其实是一个管理教材的过程——既能够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又能够不断改进完善以更好地开展教学。而判断一套教材的好坏优劣应当以“是否适合使用的人”为基本标准,即以学生的需求为本,这与管理学中最基本的“对人性的假设”这个基本前提是一致的。
因此,本文将以笔者在长期的授课和教材使用实际中的经验总结为基础,从管理学基本原理的“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和“生态人”四个假设出发,对现行技工院校德育教材提出使用思考和建议。
一、从管理学原理谈教材使用感受及存在问题改进
目前的德育课教材不是按学科知识的系统,而是按生活中可能涉及到的问题进行编排,汇编了包括心理健康、法律、哲学、政治、经济、职业道德等在内的较多内容,因技校生学习基础和能力问题,处处只能点到为止而稍显庞杂。这样的编排除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工具书的需要,在避免将德育课学科化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却忽略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矛盾主线。同时,作为基础理论课程,大多数技校每周只设2课时,学时少、教学时间跨度大等问题,相对弱化了教材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展开与学习方法的引导。具体而言:
(一)第一册
“社会人假设”认为在社会上活动的人是作为某一个群体的一员有所归属的“社会人”,是社会存在,具有社会性需求,需要得到友谊、安全、尊重和归属等。
因此,针对本册主要含概的心理健康、法律和哲学内容,在具体的教材使用中,可将心理健康教育从专门的纯理论教学转化为“为职业服务的心理调试”,即为学生即将由“校园人”向“社会人”转变做好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道德有机结合,做到“文道合一”。法律基础部分应着重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及行为习惯进行法制观念的教育引导和强化,做到“懂法守法”,将教学重点转回对学生自己作为“犯罪人”的防范教育上。而哲学本身就是较难理解掌握的高端人类智慧,可将此部分融入之前的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中,以相应的“哲学思考”存在,既相辅相成又有针对性,便于学习掌握。
(二)第二册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但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我们虽然承认一个人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机会的社会现实,但是也要充分教育引导学生能够对自己、对身边的人、对社会负起管理的责任,即:能够遵守社会规则和公序良俗,能够克制情感欲望的冲动,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因此,针对本册主要含概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内容,在具体的教材使用中,首先应当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教育课区别对待,而应倾向于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引导,以政治和经济基本常识为基础开展“促使人的行为发生改变的学习”。
同时,“生态人假设”是指具备生态意识,在经济与社会活动中能够做到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约束个人与集体行为,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个人或群体。它是与“经济人”相对应而生的。这就要求在对社会政治和经济内容的授课中,还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以及由此而生的重视环保、追求公义、关怀弱势群体、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等基本价值(观)的教育引导。
(三)第三册
“复杂人假设”认为人在组织中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不断变化的,由于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于不同的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可以说,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任何个人的普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因此,针对本册主要含概的职业道德的知识内容,在具体的教材使用中,应当“轻理论、重体验”,增强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结合与培养,侧重行为导向,避免老生常谈。同时,可与当前大力开展的“工匠精神”教育课相配合,以人物和事例带动,将复杂的职业发展具体化、对象化,培养学生正确认知、感悟工匠精神的能力,使之具有践行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进而为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对现行德育教材的使用思考及建議
综上所述,第一,应该在充分尊重技校生知识能力现状的基础上,重视学生兴趣,努力建构“生活化”、“技能化”的课程。因此,教材在内容的调整和补充上应当以激发、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为基础的,选择一些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经济现象和心理问题等,如:校园暴力行为的处罚,智能手机与自媒体时代的生活,以及早恋、物价楼市、就业形势等。
第二,要正确处理知识理论与行为导向的关系,实现将德育课由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的转变。只有设法建构“身边的品德教育”,才能体现德育与人的密切关系,凸显人文价值。
第三,正确处理及使用教材中的各个栏目(环节),令授课丰富多彩。现行教材中设有“想一想”“议一议”“资料卡片”“案例链接”“探究与实践”等多个板块及栏目,都是对教材的有益补充,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尽可能多的开放性平台。
三、结语
任何一套教材都不是、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教材的使用和管理本就一体,管理则在于根据实际进行的调整、补充和修订,在于不断改进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所需,在于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职业活动;既体现课程标准精神,又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教师们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注意发现总结,不断提高教材的适用性。
参考资料:
完善现行中学德育管理体制的思考论文 篇4
对中学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目前,中学德育教育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德育工作难以取得最佳效果。本文从学校德育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关系,学校德育工作的形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尝试性的建议,强化德育效果。
关键词中学德育教育德育效果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继续和发展,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教育目标之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林崇德认为:‘‘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① 学校德育工作尽管常抓不懈,但效果不尽如人意。现代中学德育教育要想改变现状,必须找出原因,把握德育的方向,提出实现德育培养目标,取得最佳德育教育效果。
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步调不一
中学生活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其中,家庭是社会环境中最主要的一种社会基本群体,是组成社会的分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家庭环境是孩子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与学校教育步调不一,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包办代替,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过分溺爱子女,把孩子逼上了“家庭小皇帝的宝座”甚至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的学生。随着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不断扩展,有些家长长期外出打工,单亲家庭的出现,使学生的成长脱离了家长的正面引导,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社会上的某些消极因素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前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不高,势必影响到学校德育功能的实现,即所谓的“5+2=0”(五天的学校道德教育加上两天的家庭社会教育,其效果等于零)。当前现实生活中社会主群体(指中年人是孩子们的榜样群体)的特殊历史经验,目前都有一种利益追逐和物质补偿的心理,对精神理想持一种冷漠或嘲弄的态度,从而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产生消极影响。有人认为,当前的一些影视作品的不正确价值导向,大众传媒的低级趣味也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产生消解作用。
因此,要取得德育工作的最佳效果,必须要处理好学校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关系,光凭学校单方面德育管理是不行的,必须实行社会全方位综合治理,使德育形式社会化。各行各业,校内校外,家庭、政府都要负责,齐抓共管,让全社会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从而实现德育培养目标。
二、学校德育教育应加强领导,坚持德育为首
学校工作坚持德育为首,已经喊了很多年,可在工作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没有引起领导的重视。德育处于智育的从属地位,评“三好”常常是“一好”代“三好”,德育工作总是流于形式,很少落实到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变上来。学校应成立德育领导小组,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要为德育工作提供有效保障。要改变评价体系不能以教学质量一方面来考核,要把德育工作优先考虑。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对人的培育,学校的各方面工
作都要体现以“德”育人,为育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学校德育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
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
现在学校的德育手段着重“说教”,生硬地“灌输式”的教学就成为知识化德育课程最简便易行的方式。学生无法产生真正的学习动机和热情,只能借助背诵、考试和其他强制性方法学习。这种灌输性说教与强制性的学习已经走向了道德的反面,是以不道德的方式进行的道德教育。石鸥指出“这种道德教育本质上不道德,从长远看则是无效乃至负效的。”②这样的道德教育难以取得最佳效果。我们要积极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各学科各显神通,德育进课堂形成大气候。各科老师要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
四、要把德育活动融于生活中,活动丰富多彩
德育教育要改变以往说教、灌输的方式,要把德育融于学生的生活中,倡导品德培养回归生活,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
劳动教育是一种综合教育,既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德育的重要途径。1990年,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明确要求,“各学校在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一定要周密计划、精心组织、严格要求,重视活动实效,真正使学生通过劳动和社会实践接触实际,接触工农,认识社会,了解乡情国情,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和建设家乡,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的表现,应作为操行评定的一项重要依据。”与抓好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直接相关的是建立社会性的教育基地,学校与企业、街道、博物院、历史纪念馆和名胜古迹等要建立牢固的联系,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德育活动,成为加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
主要参考文献:
①林崇德,《教育的智慧》,第19页,开明出版社,1999年。
搞好中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 篇5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普通中等学校的德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从外部环境和条件上看,问题主要表现在:(1)社会环境中消极因
素对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2)家庭、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错位与反差;(3)人、财、物等德育工作条件的欠缺等等。这些因素时刻都在影响、制约着学校的德育工作。
第二,从学校德育工作本身来看,问题主要表现在:(1)思想品德教育目标缺乏时代性和层次性,目标过高而不切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假、大、空”现象;(2)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有排斥和抛弃本民族传统的虚无主义倾向,使学生缺乏民族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3)德育实践往往迷信和囿于既往经验,缺乏改造和创新,滞留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水平,不善于提出和研究问题,以完成任务为满足;(4)德育评价的“后顾性”较为突出,评价的指标太多,太宽,难于操作,而且习惯用既定的德育标准衡量不断发展中的学生,当学生的言行与既定的德育标准不符时,总是先否定学生的新品德发展状态,既不重新审视既定的德育标准,也不去积极地激励引导学生,而是想方设法约束防范学生;
(5)德育方法简单、粗暴、成人化等等。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制约着学校的德育工作。
针对学校德育工作上述问题,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有义务、有权利参与并投入德育工作,拓宽德育途径,提高德育效益。从我做起,本人认为,应当在以下几方面切入学校德育工作。
一、让课堂教学充满德育的春风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正式启动,为构建充满灵性的语文课堂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应当让德育工作如同春风般充满课堂。既然是春风,就完全可以凭借它的效应和灵气而感受它的存在,无须高声大噪地强调或声张。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其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其着眼点也应该是以人为本。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具有以下特质:
(一)多一点智慧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是睿智之士,必须具有厚实的文化底蕴。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要求教师必须有思想。反复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就会发现一个关键词:对话。对话要充满思想。课堂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对话,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流淌着思想的清溪,折射着理性的光芒。师生在互教互学的同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一位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曾经历过这样的情形:他范读课文之后,忽然有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您读得不好。”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他没有压制,没有诘问,更没有恼羞成怒,而是和颜悦色地问道:“老师哪儿读得不够好?你能帮老师指出来吗?”接着,他又平心静气地说:“你肯定能读得比老师好!试试看!”可想而知,这位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智慧,而且确实是一种虚怀若谷的传统美德,他一方面将新课程理念娴熟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另一方面又以高尚的师德陶冶着学生们的思想品德。谁能说这位教师进行的单纯的语言教学,而不是恰到好处炉火纯青的德育工作呢?
(二)多一点情趣
现在有很多语言课,课堂上也有这感悟那体验,但总是让人感觉缺了点情趣。作为一门语言课,教学环节再严谨,教学内容再充实,如果课堂上缺乏生动、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如果没有师生情感的饱满投入和参与,那也绝对算不得是什么好课。语言课没有了情趣,就会陷入少慢差费的泥沼中原地打转,就会丧失或降低培养人教育人的功效。要想让语文课有情有趣,首先要求教师要有激情,要融课文之情、师生之情,创设课堂美妙情境感染学生。其次,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诗意,能给学生以美感,能让学生置身语言课堂,如沐春风。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和唤醒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减少“宣讲”的时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牵扶”。教师少量而必要的语言表述,其意旨在于启发、点拨和激励。再次,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多些趣味,多些“剧情”。例如教学《世纪宝鼎》这一课,可让学生竞选首席解说员,模拟中国代表(CEO)把世纪宝鼎赠送给联合国、并即席作“捐赠演说”。让学生在“竞选”的过程中把课文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种生动而带有竞争性的活动不但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而且能让学生在踊跃参与的学习过程中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多一点创意
有人说,在当今时代,能够迅速崛起的人是那些可以把创意和情感转化成产品的人。对语言教师而言,每节课都面临着这样的转化,这种转化,实际上就是抽象的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创新和发展,就是德育工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无声润物。在语文课堂上多一点创意,就会让语文教学多一点灵气,就会给学生以灵性的感染。在作文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同学们对美文进行讨论。语文课程其实不只是一本语文书,课外读物、影视文化、学校文化、社会文化,甚至语文教师的知识涵养,文学素养等等,都将成为全新的语文课程资源。
二、在人际关系教育中渗透德育
搞好人际关系,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人际关系教育是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广大青少年学生具备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他们才能在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理顺纷纭复杂的际关系,才能为实现其自身价值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我认为对中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教育,必须始终渗透德育工作。
(一)提高认识
提高学生对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认识,是搞好人际关系教育的前提。应使每个中学生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在逐步主宰社会的发展,人们社交活动的范围更加广阔,活动频率逐步加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从思想上重视人际关系,学会说话,学会处事、学会做人。
(二)有的放矢
针对现代中学生的特点,加强人际关系教育。现代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溺爱、娇惯,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往往表现为自私、任性、孤僻、脆弱,不愿与人交往,虚荣心强,易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许多中学生讲哥们儿义气,甚至拉帮结派。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不善于正确处理;有了错误、缺点不能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造成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不融洽,加重了心理负担。教育工作者在批评教育的时候,应积极地进行正面引导,让学生明白,在学校里学习和将来走向社会,都是群体生活。因此,在人际关系中,应建立和遵守正常的秩序。人际交往中也必须按道德规范去与人相处,搞好正常的人际关系,不能凭个人的意愿随心所欲。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矛盾要冷静思考,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心态。良好的情绪心态是保证人际交往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三)剖析典型
中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表现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老师与家长之间。在这些交往中,这样和那样矛盾,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加剧矛盾,甚至出现不良后果。因此,我们应该运用典型事例对学生加以教育、引导。使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和解决矛盾的方法。教师可以搞一些模拟演示活动,让学生从中领悟道理,提高认识。我们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做到既要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又要坚持原则,不圆滑世故;既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又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创设情境
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各项活动,是进行人际关系教育的广阔舞台。乐于表现自己是现代中学生的一大特点。因此,我们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里展现自己,锻造自我,培养搞好人际关系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召开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文体活动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广泛接触,增进了解,默契配合。在活动中,我们要因势利导,注意总结,肯定成绩,表扬先进,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自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一位教育家说得好:“给学生十次教育机会,不如给一次表现机会。给十次表现机会,不如给一次成功机会。”可见,学生成功的活动,会促进学生热爱集体,增进友情,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别人,调整心理行为,改善人际关系,创设出一个积极乐观、活泼向上、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氛围。
三、德育过程要彰显生命性
关注学生的生命本身,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过程。已日渐成为关系学校德育成败,左右学校整体教育质量乃至决定国民素质优劣的重要因素。
生命至上(生活的美、生存的美、生长的美),生活至上(风景美、经历美、经验美),体验至上等德育论题的加盟,使得德育过程显现出了传统德育过程显现出了传统德育所无法比拟的强劲生命力。
我们认为,学校德育应该是一个对于人的生活意义求索与生存质量提升的过程,是一个个体生命质量日趋完善日趋丰富的过程。
第一、回归学生的实际生活,也就是说,整个德育实施过程不再是拘泥既定的圈化范本,不再围绕教师的教鞭指引,而是实实在在地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可能是一次竞技,可能是一场对话,也可能是一种职业体验和公益劳动……教师要以学生的活动为活动,以学生的喜好为喜好,以学生的收获为收获。
第二、丰富学生的生存历练。生命教育的要义,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生存意识和生存技能,帮助他们体验生活,历练人生。所以,我们的德育过程就应该在“过四关,练四能”上多做文章,即过日常生活关,练实际生活能力;过合作交往关,练交往交际能力;过褒扬受挫关,练心理承受能力;过劳动体验关,练身体健康和劳动技勇。
我们既要加强对学生人生观的启蒙教育,也要把生命价值观的一些内容适时适度地传达给他们,谱写他们的生命乐章。具体包括三个意识:创造即快乐的意识,生活即尽责的意识,生存即奉献的意识:创造即快乐的意识,生活即尽责的意识,生存即奉献的意识。
因此,只有切实关注学生生命本体,把学生生命本身的全过程作为学校教育最直接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关注内容。那么,学校的德育工作才有可能走出固有的传统“茧式”怪图,真正回到生活化、人性化、人文化和科学化的轨道上来。
总而言之,由传统的“强迫服从”走向民主的尊重主体的、重视自我内化过程的“教会选择”,是学校德育的必由之路。
“教会选择”的德育是开放性的教育。“教育选择”的德育不是以封闭、禁锢学生的思想为目的,而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特别是独立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发展学生自己的道德观为目的。这就要求,作为德育内容的价值准则和规范系统必须向学生开放,接受学生理智的检验。学生的道德观点是经过自己的理智思考而自由选择来的。
“教会选择”就是回归生活。“教会选择”的学校德育,就是从片面的理想化的误区走出来,回归现实生活,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现代学校德育之所以重视学生的现实生活,重视学生现实生活中内心世界的种种复杂体验,是因为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中,内心世界不断产生冲突,这使他们的道德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回归现实生活,学校德育还可以不断为学生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活动和自我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道德思维、道德判断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升华。
完善现行中学德育管理体制的思考论文 篇6
取保候审制度在我国自古有之,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称谓和内涵,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不断充实和完善。反映现行的取保候审制度是根据1996年3月17日全国人大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下称刑事诉讼法)和1998年 6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最高法院的解释),在充分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确立的,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制措施。该制度主要由取保候审的条件(包括实体条件和程序条件)、形式(包括保证人和保证金)、提起程序、决定程序、执行程序及监督程序组成,相对于原来的规定,更趋近科学、民主。这对于正确执行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然而,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取保候审制度,又是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需要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试分析该制度在立法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完善取保候审制度谈谈看法,以供探讨。
一、取保候审制度立法缺陷
实行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司法机关可以不必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其能够照顾家庭或者从事原来的工作和劳动,体现了人性化;同时,也可减轻羁押场所的工作压力,减少国家财政用于在押人犯的生活、管理等方面的开支。司法实践表明,正确实施取保候审措施,对于司法机关严格依法办案,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顺利完成《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各项任务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施取保候审措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正确实施。笔者认为,这些问题与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在立法上存在的不足有关。
1、关于取保候审的条件。依据《刑事诉讼法》(第51条对刑事诉讼过程中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适用条件是:“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和最高法院的解释有关规定,结合司法实践,我们不难看出,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是:犯轻罪并能足以防止其再发生社会危害性,两者缺一不可。对犯重罪者,由于犯罪本身的严重性及其预计可能受到的惩罚程度决定了担保约束措施很难防止其再次危害社会或妨碍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对犯罪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重罪者,不应适用取保候审。但是,对“社会危险性”的内涵与外延,法律及司法解释缺乏准确的界定。从刑诉法51条的立法本意来看,判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其被判处刑期的长短并不是主要依据,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要结合犯罪的性质、犯罪嫌疑人的具体情况、案件的复杂程度、对社会的影响等因素综合考虑。由于《刑事诉讼法》中对社会危险性的 的规定不够明确,有可能出现应当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却被羁押,不应被取保候审的却脱离监管的情况,甚至造成一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长期外逃,出现继续危害社会的严重后果,这就违背了《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初衷。
2、申请取保候审主体资格的范围过窄。《刑事诉讼法》第52条规定: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这一规定既具有授权性,也具有排他性。这里将申请取保候审的主体资格授予了已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那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律师或者其他辩护人是否有权申请取保候
审,在这一问题上,司法机关的解释并不一一致。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9月2日《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68条规定:被羁押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律师有权申请取保候审。这一规定没有将“其他辩护人”列入有权申请取保候审主体资格的范围之内。但是《刑事诉讼法》第75条还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他们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这里已将“其他辩护人”列为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的主体范围。既然“其他辩护人”对超过法定期限的强制措施有权要求解除,那么为什么不能赋予他们申请取保候审的权利呢?
3、对“严重疾病”的内涵缺乏明确的规定。《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羁押期间患有严重疾病,可以解除羁押,变更为取保候审。然而,何为严重疾病,《刑事诉讼法》中并无明确的规定。司法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1990年12月31日联合下发的《罪犯保外就医疾病伤残范围》中,只列出了准予保外就医的30多种疾病,而对于什么是严重疾病,并没有做具体的限定。司法机关在落实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普遍感到不好*作,监督机关更难以监控。
二、取保候审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从法理学的角度看,取保候审制度作为刑事诉讼法的重要制度,其实施过程直接决定着其立法目的的实现及其积极作用的发挥。因此,笔者结合司法实务,提出该制度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法律宣传不够。法的实施需要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目前由于我国大部分民众法律知识比较贫乏,再加上有关部门对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法律宣传力度不够,从而使得我国有部分民众对保证金担保方式的适用产生误解,误认为取保候审是一种有利于有钱人的强制措施。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够妥善解决,那么保证金担保方式的继续适用无疑将动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我国民众固有的某些优秀传统法律观念,并且可能导致部分民众为追逐物质利益而不惜以身试法。
2、对被取保候审人的监管不力。在司法实践中,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翻供、串供、潜逃情形等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
(1)公、检、法机关对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适用把关不严。据刑诉法第五十一条、第六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公、检、法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第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第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第三,罪该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从上述规定可看出,我国刑诉法对取保候审适用条件的规定较原则化,再加上我国目前并无关于取保候审适用条件的细则规定,因而致使某些公、检、法在具体*作过程中对刑诉法关于取保候审适用条件的立法原意理解不
一、或因其他认为因素对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适用把关不严。
(2)对被取保候审人违反刑诉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行为打击力度薄弱。据刑诉法第五十六条规定,被取保候审人如违反规定进行潜逃,其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有:如被取保候审人潜逃后仍被抓获,则他可能被责令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供保证人或者被监视居住、逮捕。上述规定不足以防止被取保候审人进行潜逃行为,即使被取保候审人潜逃后被拘
捕归案,其潜逃行为也仅仅被视为是一种认罪、悔罪的不良表现而不是一种新的犯罪,打击不力。
三、完善取保候审制度的几点建议
1996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发展和充实了取保候审制度,加大了司法机关打击刑事犯罪的力度,也强化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标志着我国诉讼民主化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取保候审制度中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前面的章节中已经对此做出了一些粗浅的评价,下面将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英国的保释制度,从立法与实施的角度对完善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1、关于取保候审适用条件的立法完善。
(1)针对“社会危害性”界定含糊的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精神,建议有关部门对社会危险性的标准和适用条件作出限制性的规定,使得司法机关在处理取保候审问题时有法可依,确保“社会危险性”最小化。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列举的立法方法界定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例如: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以上刑罚的;危害国家安全的;严重暴力犯罪的;累犯、惯犯、流窜作案或犯罪集团的主犯;可能对证人、鉴定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或财产进行侵害的;可能逃跑、自残、自杀或者进行其他犯罪活动的。
(2)针对取保候审申请主体限制过窄的问题,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释中,将律师以外的“其他辩护人”列入有权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请取保候审主体资格的范围。
(3)针对有关法律、有权解释对“严重疾病”未作出严格界定的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在司法解释中,比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的有关规定,界定“严重疾病”为:精神病或者急性传染病的;其他严重疾病,在羁押中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疾病。
2、对于现行法律对保证形式的适用规定不明确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有关机关应该明确规定保证人担保与保证金担保是否可以并用。其次,在选用取保候审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案件性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经济情况、品质、信用、保证人的职业、身份、品质、信用及保证能力等因素,对于适合于保证人担保的则用保证人担保方式,适合于保证金担保的则用保证金担保方式。第三,明确保证金数额的决定权、收取权等问题,防止刑罚权的滥用和有损司法公正的现象发生。
3、严格规定保证人的资格,强化保证人的义务和法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保证人除符合刑事诉讼法第54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考虑以下条件:本人必须自愿,不能强迫;与被取保人具有重要的依赖关系,如亲朋好友等;守信用且道德良好。这是对被取保人产生一定约束力,使其不逃避、阻碍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笔者认为,单位不宜作为担保人。因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常常因种种原因产生人员变动,而后者很可能对前任遗留的某些事务进行推诿,加之单位是抽象的人格化的组织,从而无法使保证义务落到实处。关于保证人的义务与法律责任,目前许多国家的刑事诉讼法都有明确的规定,如英国的保释制度。我国在刑事诉讼法第55条和最高法院的解释中对被保证人规定了严格的义务与法律责任,因此,今后应该在司法实践中确实将保证人的义务落到实处,对保证人违反法定义务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法给予严厉的惩罚。
4、加大对潜逃的被取保候审人的刑事惩罚力度。为督促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严格遵守刑诉法的有关规定,建议我国立法机关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增设逃保罪,以加大对潜逃的被取保候审人刑事打击力度。即规定:被取保候审人故意违反我国刑诉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在取保候审期间未经执行机关批准逃匿在外,长期不归,不能及时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审判,严重妨碍公、检、法机关顺利进行刑诉活动的行为为逃保罪。以此维护刑罚的威慑力,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
5、为了加大对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法律宣传力度,笔者建议各地公、检、法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后,可在被取保候审人日常活动范围内以召开群众大会或张榜公告等方式将被取保候审人获得取保候审的原因、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应遵守的规定以及违反规定后的处理方法等有关事项详告周围群众,并注明:被取保候审人交纳一定数额的金钱换取的是一种附加条件的暂时不羁押;保释期并不用来折抵刑期;保证金的适用并不涉及以钱赎刑等问题。此举既可避免群众对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适用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又可将被取保候审人的言行置于周围群众的监督之下,在一定程度上约束被取保候审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行为。
完善现行中学德育管理体制的思考论文 篇7
一、现行政府预算编制方法存在的不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政府职能日益多样化,建立健全政府预算编制方法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相比于传统的基数预算编制方法,现行的政府预算编制方法有长足性的发展,但在诸多方面仍存在不足与问题,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算分配权过于分散
当前,我国政府预算分配权相对比较分散,导致有预算分配权的部门、财政部门之间存在资金分配上的矛盾。这样一来,不仅造成项目确立滞后,而且不利于预算指标的及时到位,影响了政府预算编制的有效实施。此外,当前的预算编制方法表现出割裂式的显著特点,这就导致可供分配的资源无法进行有效核定,不利于零基预算编制方法的实施。
(二)预算支出缺乏有效制约
首先,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由于基础数据不完整,且数据源于各部门,其真实可靠性难以保证。且在方案的制定、选择上,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这也是当前预算编制存在的显著问题;其次,预算支出编制缺乏科学的评估方法,在软指标的确定、执行等方面存在不足;再次,一些部门单位申请额外专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预算分配的准确性、公正性,也不利于财政部门的综合平衡。
(三)预算编制的技术手段滞后
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由于编制过程比较繁琐,需要构建相关的数学模型,这就需要依托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预算编制的有效完成。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预算编制的技术手段比较滞后,缺乏成熟的系统软件,以及相对成形的模型,这就弱化了预算编制方法的可操作性。尤其是零基预算编制法、绩效预算编制法的技术比较复杂,对系统软件、成形模式的要求较高。
二、完善政府预算编制方法的策略
优化并调整政府预算编制方法,是新时期政府预算编制改革发展的重要的基础,具有显著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笔者看来,完善政府预算编制方法,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政府预算编制方法,逐步夯实改革发展的内外环境,狠抓落实关键环节,实施绩效预算与零基预算相结合,从本质上完善政府预算编制方法。
(一)夯实改革的内外环境,推进政府预算编制方法改革
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化政府预算编制方法的改革发展,是我国发展的必然需求。首先,建立科学的政府预算编制方法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强调依托完备的理论体系,确保预算编制方法的科学合理性;其次,预算编制的完善应基于“有效性”、“目标”和“效率”三大原则,指导建立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再次,确保相应配套措施到位。建立预算单位信息库,以便于及时了解其人员编制、收支等情况;建立数据库,对信息库中的信息情况进行量化,以便于计算机管理;建立健全考核指标体系,为预算编制方法的完善创造条件。
(二)抓住预算编制的关键环节,积极完善绩效考评制度
预算编制方法的完善,应注重关键环节的狠抓落实,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建立支出绩效管理专家数据库,逐渐打破传统行政关系的束缚,完善绩效预算编制方法;进一步明确绩效考评的实施主体,尤其是是在考评措施的设定方面,要遵循适用性和科学性;量化考核指标、完善考评组织方式。量化考核是完善绩效考评制度的重要内容,而绩效考评组织形式的完善,旨在强化考评制度的适应性,以确保制度有效执行。
(三)绩效预算与零基预算相结合,完善政府预算编制方法
无论是绩效预算,还是零基预算,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单一的方法实施存在一定的不足。但若实施绩效预算与零基预算相结合,博采众长,也是完善预算编制方法的有效措施。一方面,我国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实施绩效预算与零基预算相结合,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两者相结合,改进了预算编制的方法,提高了预算工作水平和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政府预算编制方法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强调发展内外环境的优化、抓好关键环节工作,这些都是预算编制方法改革发展的必然需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政府预算编制方法的完善,应注重预算编制方法的科学合理性,并逐步完善绩效考评制度、实施绩效预算与零基预算相结合,从本质上完善政府预算编制方法,突出预算编制方法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张莹.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的制度改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04
[2]李燕.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现存问题及其改革[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0;01
[3]刘虹.关于我国政府预算编制若干问题的思考[J].财政研究,2011;08
【完善现行中学德育管理体制的思考论文】推荐阅读:
浅谈我国现行预算法的完善08-30
我国现行科技决策机制的弊端及完善11-24
对现行养老模式的思考12-02
现行隐性德育教学改革08-20
完善我国税务管理的几点思考11-20
关于完善财政扶贫管理机制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的思考10-20
现行管理体制06-23
完善学分制的思考08-29
现行档案管理06-30
现行管理模式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