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管理体制

2024-06-23

现行管理体制(通用12篇)

现行管理体制 篇1

企业薪酬管理体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面,良好的企业和良好的薪酬管理体制是分不开的,企业活力的大小,在于企业薪酬管理体制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是否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这是企业在转轨变型重组改制过程中无法回避但又迫切需要取得突破的重大课题。随着现如今各企业改制工作的深入进行,企业薪酬管理体制的改革更是首当其冲。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一直实行的是以岗位技能工资制为主体的薪酬管理体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已经逐步被新的薪酬管理体制岗位绩效工资制所取代。

1 岗位技能工资制的起源和弊端

1.1 岗位技能工资制的由来

岗位技能工资制,是1993年根据国家要求在废除等级工资制后,以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基本劳动要素评价为基础,以岗位工资、技能工资为主要内容建立的工资制度,是在当时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工资制度。由于此种工资制度是建立在岗位测评的基础之上,岗位测评是以劳动者在不同劳动岗位的劳动为评价内容,综合运用劳动管理、劳动生理、劳动卫生、环境监测、数理统计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劳动者的劳动状况诸因素的定量测定和评定,把劳动者在生产岗位上所付出的智力、体力及劳动环境的影响抽象化、定量化,来反映劳动者的劳动负荷量和不同岗位之间的劳动差别,充分突出了工资中岗位与技能这两个结构单元的特点,更有利于贯彻按劳分配,调动企业员工努力学业务、提高业务能力的积极性。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岗位技能工资制在实际运行中己产生和暴露出不少的问题,缺陷越来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企业的内部分配机制,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和改革。

1.2 现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资单元划分过细,平衡有余,弹性不足。2)工资结构中“活”的部分比重小,工资的激励作用难以发挥。3)岗位工资标准过低,级差小,工资的导向作用难以体现。4)技能工资未能与员工实际技术等级挂钩。5)企业工资变成了补贴性工资。6)工资总额没有与企业的用工总量挂钩。7)工资分配没有与劳动力市场价格接轨。

2 岗位绩效工资制是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必然的发展趋势

1)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2)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3)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需要。4)是企业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需要。

3 岗位绩效工资制的定义和优点

3.1 岗位绩效工资制的内涵

岗位绩效工资制是以员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确定工资总量,以员工的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工资制度。

3.2 岗位绩效工资制的优点

1)从制度上破除了技能工资的潜能性,直观科学地发挥了工资的“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职能。2)减少了平均分配的项目,简化了工资单元,优化了工资结构,有利于发挥工资的调节职能。3)引入市场机制,调整了工资关系,使工资分配逐步向市场劳动力价位靠拢,强化了市场机制的基础调节作用。4)把员工工资与企业效益捆在一起,使员工和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3.3 岗位绩效工资制的管理办法

岗位绩效工资制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应在实践中运用多种手段,制订各种相应的制度配合进行。

1)科学分析评价企业工作岗位。

岗位分析和评价是岗位工资体系的核心。通过分析可以科学地区别岗位之间的劳动差别,合理确定岗位工资,理顺不同岗位之间的工资分配关系。科学分配薪酬,首先要获得员工所从事工作岗位的内容、责任、权利、任职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该岗位在企业中的价值。

2)建立公正的绩效考核体系。

岗位评估解决的是职位的相对价值,对岗不对人,而考核解决的是员工业绩,对人不对岗。没有一个科学、公正的业绩考核系统,工资的激励作用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要改变那些流于形式走过程的“考核”,各项考核指标应该可量化易操作,避免人为主观因素,让员工的能力和业绩在考核上集中体现,依据业绩来提升工资,用事实说话。

3)推行岗位职务聘任制。

根据市场变化和工作需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定编、定岗、设置岗位。各类人员都要实行竞争上岗,职称、学历、资历只能作为聘任的前提条件。签订上岗合同,明确岗位职责和上岗相应待遇。加强岗位工资的动态管理,实行定期考核,坚持岗变薪变,易岗易薪,岗位工资随职工岗位的变动而调整。同时建立规范的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的机制,以促使职工钻研科学技术,提高业务技能水平。

4 企业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需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4.1 存在的问题

1)没有具体的岗位分析。

许多企业从来没有进行过岗位分析,岗位责任文件中的内容都是原模原样的照搬其他企业的岗位职责内容,有些可能会进行一些修改,但这种修改大多是基于管理者的主观意愿进行的调整。这样草率的做法肯定不会得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岗位职责。

2)岗位分析没有更新。

有些企业在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初期做过岗位分析,但“一稿定终身”,企业并没有根据企业的变化来重新进行岗位分析,修订岗位职责的内容,造成岗位职责的内容与实际工作不相符合。岗位职责当然不会发挥它的作用。

3)缺乏认真的工作态度。

有些企业在进行岗位分析时,起初可能充满了热情,但由于工作繁琐,业务量大,渐渐的对岗位分析失去了认真的态度。这样就使岗位分析变得形式化了,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出岗位内容的信息,得出了不符合实际的岗位描述和岗位资格要求。

4)缺乏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岗位分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务性职务,它要求岗位分析人员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背景,并不是光靠工作热情就能做好。目前,我国企业现有的岗位职责描述的质量都不是很高。

5)缺乏对岗位资格要求的使用。

岗位职责只包含了岗位描述中的内容。岗位分析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职务资格要求并没有得到体现,更别说进行利用了。如果职位中的人员并不具备岗位的任职资格,那么,再精确的岗位职责,再好的管理制度也没有什么意义。

4.2 具体的对策

1)认真进行岗位分析。

没有进行岗位分析的企业,应该认真、细致地进行岗位分析,得到真正对企业有用的信息和成果文件。岗位分析的方法选择和步骤一定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岗位分析人员也要对岗位分析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使岗位分析的成果真正对企业有用。

2)及时地修改。

当企业涉及到岗位相关信息发生变化时,要进行相关的岗位分析,对发生变化的内容进行重新修改。使岗位职责能够随时适应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并使岗位责任制能够认真地贯彻下去。最好能建立一个岗位职责审核制度,每一个季度或每半年,对所有正在使用的岗位职责进行一次梳理,及时地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3)将职、权、责、利统一。

将岗位的工作内容与岗位的权利、责任和员工的收益统一起来,有工作就有相应的权力和责任,要把工作的好坏和奖惩挂钩。

4)进行人力资源盘点。

人力资源盘点是指对企业所有的员工进行摸底调查,清楚地了解员工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根据人力资源盘点的结果,参照岗位资格要求文件,将不符合上岗资格要求的员工进行转岗,或者进行岗位培训,最终使企业每位员工能够胜任自己的职务。

现行管理体制 篇2

我国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摘要】:公用事业是特殊的垄断产业,垄断产业有其独特的性质。在我国,公用事业作为自然垄断产业在管理体制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改革现行公用事业体制,打破垄断,政企分离,为不同区域企业的直接竞争创造条件已成为我国公用事业不可回避的问题。文章在分析我国公用事业体制现存问题、认识该产业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公用事业体制改革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公用事业、改革、垄断、民营化 【正文】:

所谓公用事业,是指电信、供电、供水、供气、供热和公共交通等为公众提供产品、服务的行业。公用事业通常都是自然垄断性比较显著的基础设施行业,同时又是具有明显公益性的行业。传统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公用事业都是由政府直接投资,垄断经营的。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英国等发达国家以民营化为导向对公用事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并形成了波及全球的改革浪潮。发达国家的改革经验和成效表明,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不仅有助于降低政府成本,而且能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我国的公用事业管理体制也急需改革。

公用事业改革自然会触及到包括政府、企业、消费、企业员工等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与敏感性,改革的难度也相当大。但是由于公用事业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而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是城市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证公用事业的稳定发展,确保生产和生活对其需求的满足,是保证城市社会稳定、秩序的前提。因此我国公用事业管理体制只有通过改革来逐步完善,真正起到其应该发挥的作用。

一、我国现行公用事业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公用事业管理体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政企不分及由此导致的低效亏损。目前,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实行的是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公用企业行政化现象严重。这种体制的必然结果是以行政区划为界限来划分公用企业的市场范围,由行政区划界限内的运营者垄断经营。这种划地为牢式的垄断虽然便于政府对所属企业的直接管理,但往往有悖于经济合理和规模经济的原则,造成经济上的低效率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城市公用事业的亏损问题也普遍存在。

2、垂直垄断导致各种限制竞争行为。由于我国城市公用事业长期采用区域性垂直一体化结构,地方公用事业管理部门所属企业分行业垄断本地区公用事业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输送、销售等所有环节。近年来各地的改革不仅没有削弱这种垂直垄断,而且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公用企业凭借垄断优势,限制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问题。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报告显示,公用企业利用独占地位侵权成为2001年消费者申诉举报的十大热点问题之一。其中供水、煤气等服务领域投诉达10670件,在国家计委划分的19个服务行业的37个小类中占第三位。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设置障碍,控制终端产品;利用审查申报,控制设计施工;捆绑交易,滥收费用等。

3、价格管理混乱,缺乏科学依据。各级政府物价部门确定公用事业产品或服务价格水平的依据,主要是被管制企业上报的成本,但这种成本是在特定行政区域内垄断经营企业的个别成本,而非合理的社会平均成本。按企业的个别成本定价,成本越大价格越高,不仅使企业失去降低成本的压力和动力,而且还会诱使企业虚报成本。而物价管理部门虽然对企业上报的成本资料进行审核,但由于没有象企业那样了解真实成本,故只能审核其合法性,难以审核其合理性。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对企业的调价幅度“砍一刀”,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价格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府与企业之间讨价还价能力和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协调程度。

4、投资能力不足,供求矛盾突出。根据联合国建议,发展中国家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比例应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5%或固定资产投资的10%-15%,以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起飞阶段的巨大需求。而我国历史上投资比例最高的1998年,以上两个数据只有1.8%和5%。投资不足,资金短缺,致使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化发展,难以满足经济高速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急剧膨胀所带来的巨大需求。目前我国城市平均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仅6辆,城市污水处理率不到26%,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6%。城市供气、供水和汽车停车场等都严重不足。

二、公用事业的特点及其影响

从经济学的角度观察,公用事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1.具有一定的自然垄断性质。公用事业对网络的依赖性决定了其自然垄断的特点:一方面,网络是公用事业固定成本的主要部分,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性;另一方面,公用事业生产的主要环节高度垂直相关,主要产品结合紧密,又具有明显的范围经济性。这两个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公用事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具有弱增性,即由一家企业生产全部产品或多种产品比由多家企业生产,成本更低。

2.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公用事业产品与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生活质量直接相关;作为要素投入,公用事业产品还关系到其他行业能否正常、稳定地组织生产活动。也就是说,公用事业与生产生活的费用以及生产生活的普遍性、安全性、连续性、便捷性直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具有较强的公益性。

3.具有较强的资产专用性。公用事业需要巨额投资,这些投资形成的资产专用性很强,一旦投资就难以挪作他用,沉淀成本很大。所以,只有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建设网络才可能产生规模经济,这又使公用事业投资具有一定的区域特性。

公用事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需要同时承载相互矛盾的双重目标: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为了满足这两个目标,几乎所有国家都曾对公用事业都采取了公共企业垄断专营的模式。

然而,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传统上属于自然垄断的公用事业,开始呈现出非自然垄断的特征,譬如电信业,随着移动通讯、微波和卫星传输、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包括市话、长话在内的许多电信业务,在不另建网络的情况下就可实现经营。并且,在公用事业领域,也只有网络业务具有自然垄断性质,其它业务可以与网络分离。这些变化使公用事业具有了竞争的性质和特点,为私人企业的进入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与此同时,在很多国家,公用事业部门垄断性供给的效果普遍不好,服务差,成本高。因此,一些国家把公用事业中的竞争性部门和垄断性部门区分开来,让私人企业参与竞争性公用事业的生产和供给。

抛开各国公用事业改革的政治经济背景的具体差异,其实质诱因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和需求变化导致了部分行业领域自然垄断性质发生变化,出现了竞争性的特点。因此,各国公用事业的竞争领域日渐增长,而管制范围日渐缩小。这是全球公用事业发展的一般趋势。

三、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思路

我国的公用事业长期采用区域性垂直一体化结构,地方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垄断本地区公用事业的所有环节,服务效率极低。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通信、电力、供水、供气、交通等公用事业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原有公共部门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而政府一时又拿不出多少财力进行新的投资和建设,供需矛盾急剧恶化。为解决这个矛盾,广东、上海、浙江等地开始探索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中央政府也开始重视公用事业的改革,建设部于2002年12月发布了《 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从2003年开始对各类资本全面开放公用事业行业,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把推进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写进了党的决定,我国公用事业改革的步伐在加快。

(一)国外公用事业改革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以民营化为导向的公用事业改革,在我国还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有必要认真吸取国外的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少走弯路。英、美、日等国的改革经验,在以下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1、引入竞争机制与改革产权制度并行。由于英国公用事业改革是与民营化相伴进行的,这就容易给人们一种假象,似乎民营化本身就能促进经济效率。但从本质上分析,真正促进效率提高的是市场竞争。英国民营化改革之所以能促进公用事业的服务效率,主要是因为英国政府以促进竞争作为重要改革目标。虽然在某些产业、某个改革阶段,英国政府出于对政治因素的考虑,没有把提高市场竞争性放在首要地位,但从总体上分析,英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都是以增强竞争为主要内容的。更明确地说,所有制变革对提高公用事业经济效率的作用很不明显,经济效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所采取的促进竞争与改进管制效率的政策措施。日本和美国的经验也可证明这一点。

超产权理论的研究证明,在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上,企业私有化后的平均效益提高显著;而垄断市场上,企业私有化后平均效益提高并不明显。因此,对于以行政垄断为特征的我国公用事业来说,光有产权改革是不够的,再造一个竞争性的市场同样重要。

2、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为改革依据。发达国家公用事业改革都有一个共性:预先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使整个改革过程有法可依。我国目前的公用事业改革还只停留在地方政府和某些部门的探索上,在目的上也是以减轻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和减轻来自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投资压力为主,公用事业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鉴于改革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央政府有必要预先制定出相关的法律,至少是统一的政策,指导今后的改革。

3、在改革过程中引入激励制度。为了促进被管制企业提高效率,在仍需管制的领域,西方国家普遍引入激励性管制方式。实践证明,价格上限管制、区域间竞争、特许投标等激励制度的实行对于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率具有积极意义。美国、英国、日本在电信、电力、煤气等行业普遍采用了价格上限管制方式,企业在政府规定的最高限价下有利润最大化的自由,只要企业善于经营,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就能取得较多的利润。另一种激励方式就是建立稳定的长期契约,并在绩效衡量的基础上给予现行企业适度的优先签约权。今后,为形成公平和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我国政府有必要引入类似的激励机制,提高被管制企业的积极性,保障其合法权益。

4、设立独立的监管机构。在公用事业改革过程中,产权变更或放松管制都对原有监管机构存在的必要性及存在形式提出了挑战。针对这种新情况,各国都对原有的公用事业管制机构进行了调整,或设立新的管制机构以适应管制改革的需要。新管制机构的主要职能包括:制定有关政府管制法规;颁发和修改企业经营许可证;制定并监督执行价格管制政策;对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实行管制。这些做法体现了“管大放小”的原则,能提高政府监管效率,为转变我国政府公用事业监管职能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式。随着我国公用事业改革的深入,建立独立的管制机构似乎已成为必然之势。当前的主要工作是要理顺公用事业主管部门与供水、供热、供气等企业的政资关系、政企关系。

5、采用金边股等形式保持政府对企业的控制。尽管理论上讲,政府提供不等于政府直接生产,但要找到一个能有效兼顾公众利益和企业利益的机制并不容易,这也是制约我国公用事业产权改革的一个主要因素,而“金边股”这一特别股份形式,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金边股能够起到国家控股和国家独股的积极作用,同时又能克服国家控股和国家独股的不足。政府拥有金边股时,对公司的一般正常经营活动并不进行干涉,也无权干涉;国家不必派出自己的董事,只是在金边股所附的明确的特定的权利范围内对公司进行干预。它把国家对公司的有效的适当干预和保证公司的独立地位、独立经营妥善地结合起来,能满足我国公用事业改革的制度需求。在实施“金边股”的同时,要明确公共利益的目标和评判标准,要以立法形式规定政府的权力边界和实施方式,要强制企业真实地披露信息,使公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

(二)我国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思路

尽管在世界范围内,新的公共管理思想在批评公共服务官僚制供给方式的低效率时,强调了引进企业化管理模式来提供公共服务,如契约服务、公共服务市场化等。但中国目前的公共服务市场结构看,最大的问题与危险就是垄断经营带来的效率低下。

在不打破垄断经营的前提下,试图以改革产权的方式,或者以特许方式让私人资本来介入公共服务,虽然在表面上迎合了改革的潮流,但如果我们没有注意垄断对公共利益的侵害,那么我们既可能创造新的权钱交易空间与市场,同时还可能因此而扩大两级分化,妨碍竞争创造财富的积极价值观的培养。这样的公共事业民营化道路的危险与盲目,不仅违背了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为穷人提供服务》的主旨,公民作为委托人的话语权,也还有可能受到市场结构的制约,而被天然合理地藐视。因此,为什么要提供公共服务?由谁来提供公共服务?尽管在人类思想认识的不同阶段,产生了多样性选择,但就公共管理改革的新框架看,激励、责任、制度、选择、话语、竞争等基本价值倾向在今天已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市场经济的道路上,我们必须牢记与始终坚持的绝大多数人的公共福利最大化,反之以集团利益、少数私人资本为利益出发点,抛弃市场竞争原则,建立在垄断条件下的公共事业民营化,不仅得不到社会基本价值观的质疑,同时它还有将我们引向腐败的“官僚垄断资本”市场经济的危险。

根据我国公用事业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再结合国外公用事业改革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我国的公用事业管理体制可以通过以下五方面来进行改革。

1、政企分离,推动公用事业市场化。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和关键内容就是实现政企分离,从根本上改革不合理的政府管理模式。具体改革思路有两条:一是改革现有管理机构,根据有关法规确定其实际职能范围,解除其与企业间经营业务上的直接关系。这就需要精简现有城市公用事业管理机构,对目前分散在公用事业管理局、物价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的相关职能进行合并,建立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管理机构,以提高管理效率。二是把现有公用企业逐步改造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这要求切断现有城市公用事业管理部门与公用企业之间的“父子关系”,把公用企业改造成拥有独立生产经营决策权,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承担经营风险的独立法人和具有活力、动力、压力的市场竞争主体。

2、打破垄断,实现有效竞争。可设计以下改革思路:一是应用直接竞争理论区别公用事业领域不同性质的业务,重组市场结构;二是采用特许投标等间接竞争理论提高公用企业经营效率。根据自然垄断产业的直接竞争理论,城市公用产业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输送和销售等环节并非全都具有自然垄断性。例如自来水和煤气产业主要有生产、管道网络输送和供应三大类基本业务,其中管网输送具有自然垄断性,为保证规模经济,应该由一家企业垄断经营。为确保其效率,可根据自然垄断产业的特许投标理论引进间接竞争。地方政府可每隔若干年进行专营权投标,企业通过市场竞争以最低报价获得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权,并与政府公用事业管理部门签订合同,接受政府与社会监督。如果出现违约,企业将受到轻则罚款,重则解除合同等处分。除管网输送之外的生产和供应业务均属非自然垄断性业务,应实施垂直分离,放松进入管制,允许多家企业进行竞争性经营。这样,管网输送企业就成为自来水、煤气的唯一“批发商”,同时向多家生产企业采购然后再出售给多家“零售商”(供应企业)或最终用户。管网输送企业只采购符合质量要求且价格较低的自来水或煤气,这种竞争机制会自动促使生产企业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不断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为监督处于独占地位的“批发商”的行为,可令其以公开的方式竞争性招标采购,定期向社会公众公布向各生产企业的采购量和采购价格。此外,为防止管网输送企业采取交叉补贴等歧视性行为,排斥竞争企业,应严格规定管网输送企业不得经营生产业务。从长远看,自来水、煤气供应(零售)环节也应引入多家企业直接竞争,让消费者选择价格低、服务好的企业,但这需要达到较高的计量技术水平,近期仍可由管网输送企业垂直经营供应业务。

3、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机制。所谓科学、合理的公用事业价格机制必须具备三大特征:促进社会分配效率,刺激企业生产效率和维护企业发展潜力。建立这样一种机制必须以经济原理而非“政策需要”为基础,并借鉴先期改革国家的实践经验。具体改革思路包括:设计科学规范的定价模型,实行灵活的计价方式,完善公用事业价格听证会制度与优化政府补贴机制等。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设计定价模型。比较国外现行主要价格管制模型,可借鉴英国的最高限价模型(RPI-X),将零售价格指数RPI与企业生产效率增长率X挂钩,以刺激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运用这一模型的关键是要综合考虑各地区资源、公用基础设施和企业技术进步等因素,为每个公用企业确定一个合理的生产效率增长率(X值)。同时还要确定价格(实际上就是X值)的调整周期,例如自来水价格的调整周期一般不少于5年。在具体模型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几个指导原则:(1)成本约束原则。虽然政府不能观察企业成本的实际运行过程,但政府能发现成本的运行结果,通过控制成本的变化,促使企业自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2)经营性价格因素与政策性价格因素相分离原则。目的是明确在公用事业价格管理中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使政府在价格管理中抓住重点,增强针对性。同时,使企业专一于经营性因素,努力提高经营效率。(3)自来水与煤气生产、销售和管网输送分开原则。主要目标是将竞争性业务和自然垄断性业务相分离,为在自来水与煤气生产等领域实行产权制度改革,较充分地运用市场竞争机制创造条件。

4、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具体改革思路应包括:拓展投融资渠道,提高投资监管效率,建立投资可信性机制等。城市公用事业本身的特殊性质,决定了该领域投资体制改革的取向既要面向市场,又不能完全走市场化的道路,而是要充分考虑使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财政补偿与市场补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三大方面相平衡相结合。事实上,国家财政投入还应是城市公用事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在此基本上大胆引进多元化投融资渠道作为补充。其方式主要可以考虑:城市公用事业股票上市直接融资;地方政府发行城市公用事业建设债券筹资;大力推进BOT方式引进外资;利用TOT方式吸引外资投入;吸引国内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公用事业领域等。

5、建立投资监督机制。一是建立公用事业推荐项目资料库,使公用事业投资者拥有更多的投资选择范围。二是强化项目建设前可行性研究,包括通过立法明确公用事业项目立项必须通过专门资格认证的机构进行可行性论证;建立公用事业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基金,切断可行性研究机构与投资部门的利益关系以保证研究客观性;建立对公用事业项目资料跟踪系统,对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具体实施情况进行动态对比分析,提高可行性研究水平等。三是参考城市公用事业价格听证会制度,对公用事业投资项目开展社会听证,以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减少投资决策的失误。

6、政府还应设计比较可信的保障机制,确保投资者的长期收益。通过立法针对各类投融资方式明确规定政府对投资者在价格调整和回报水平方面作出合理承诺;各类城市公用事业融资项目中,在有关合同、协议中应明确规定企业在正常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投资回报率,否则就应以政府补贴进行补偿。

我国的公用事业改革要从改革国有企业、增加市场主体、增强市场竞争性、改革监管体系、转变监管方式、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综合推进,而不仅仅是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开放市场的问题。同时,在改革过程中要扩大民众参与,摒弃官僚集权式的改革。

现行管理体制 篇3

关键词:国省干线;条条管理;条块管理;块块管理;

一、公路管理体制概述

(一)公路管理体制涵义

公路管理体制是指政府在实施公路管理时在组织机构设置、上下隶属关系、职能职责划分等方面体系、制度、形式的总称。我国公路管理体制是在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建立的由中央、省、市(地)、县四级公路管理机构共同组成的管理体系。本文主要对我国现行国道、省道管理体制进行分析、研究,并不涉及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如何管理的问题。

(二)法律对公路管理体制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八条规定,对公路的管理分为中央管理和地方管理两个层次: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公路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公路工作;但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对国道、省道的管理、监督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二、我国现行国省干线公路管理体制

从上述法律规定可以看出,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公路工作,主要从法律法规、宏观政策上对全国各地公路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省级人民政府设立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公路的养护、建设和管理,具体事务工作由其下设的公路局、高速公路管理局等机构负责。但是关于县级以上政府行政区域内的国道、省道应该如何管理,法律并未作出详细说明。在具体实践中,各省市根据交通部的大政方针和自身特点,分别采取了“条条”管理、“块块”管理、“条块结合”的管理三种模式。

(一)“条条”管理模式

“条条”管理是指由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管理局,对全省范围内的国道、省道直接实施统一管理;市级公路管理分局和县级公路管理所均为省公路局的派出机构,在省公路管理局的指导下完成对国道、省道的建设、养护工作。

图1.注:实线表示直属关系;虚线表示业务指导,无隶属关系(下图同)。

这种模式优点在于它能够有效地克服管理过程中多头管理、政令不畅等问题,便于统一指挥,明晰权责关系。

当然,这种模式也有缺点:下级公路管理机构只能机械地服从上级的命令和指派任务,缺乏灵活性。

(二)“块块”管理模式

“块块”管理是指市、县的公路管理机构在本级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领导下,独立管理辖区内的国道、省道的部分管理、养护工作。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地市级以下的垂直管理、条块相结合的管理。

图2-1

图2—2

这种管理体制在实行初期能够提高地方投资公路建设的积极性。但是,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这种体制暴露出愈来愈多的弊端:1.各地市公路管理机构各施其政,破坏了公路行业管理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影响公路网整体效益的发挥。2.市、县公路管理分局的人、财、物均由地方政府管理,市、县公路管理分局工作会受到地方政府官员的的干预,上级官员强行安排人员进出,易导致机构臃肿,人员膨胀。

(三)“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

“条块结合”是指在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公路管理机构对辖区内国道、省道实施统一管理的条件下,市级交通主管部门的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辖区内的国道、省道的养护和部分路政管理工作,县公路管理所则是市公路管理分局的派出机构。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地级市以下的“条块管理”,市级公路管理机构主管县级公路管理机构的财权和计划,人事权则由县级政府部门主管;二是地级市以下的垂直管理,市级公路管理机构对县级公路管理机构的人、财、物进行统一的垂直管理。

图3—1

图3—2

这种模式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公路行业的统一管理,又能调动地方政府建设、养护公路的积极性。但是,这种模式也具有局限性,比如在许多实行条块结合的省份,资金计划、业务规划由省级下达,人员和管理责任却在地市,明显存在权责不清、主体不明的问题。同时,省级公路管理机构与市级交通主管部门之间极易出现目标不一致的情况。

三、未来国省干线公路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

从公路管理的现状和公路行业的特点来看,“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管理模式更能适应并促进公路的发展,应成为公路管理体制的主流模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够有效解决机构臃肿、人员庞大的现象

在以垂直管理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下,省公路管理局对省域范围内各级公路管理机构的人、财、物进行统一管理,能够降低市级、县级政府对本级公路管理机构工作的干涉程度。可以减少政府官员强行安排人员现象的发生,使公路管理机构人才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地方公路管理机构的财政支出和债务压力。

(二)有利于做到事权一致,明晰各部门权责

在这种模式下,资金计划、业务规划、人员配置及各级公路管理机构的职责都由省公路管理局明确规定,可以减少政出多门、权力交叉的现象发生,避免其它部门干扰公路管理机构业务,真正使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四、结语

公路管理体制与公路发展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能否相适应,对公路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选择合适的公路管理模式是公路行业发展的基础内容和重要环节。各省在选择公路管理体制模式的时候要权衡利弊,根据自己省域的特点及地区对公路发展的要求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公路管理模式,才能推动整个公路行业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红峰.我国公路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1.

[2]徐大庆.我国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03.

现行管理体制下企业政工工作初探 篇4

关键词:现代管理体制,企业政工工作,现状,对策

政工工作一直是企业发展的坚实后盾, 尤其是在企业的改革发展阶段, 迫切需要卓有成效的政工工作为其保驾护航。当前, 企业改革力度不断加大, 员工思想、价值取向等均发生了变化, 有些变化是有益的, 有些变化却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 甚至导致企业内部的混乱。对此, 必须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相匹配的政工管理制度, 打造一只优秀的政工队伍, 转变企业政工工作的方法, 充分发挥政工工作的作用。

一、现行管理体制下企业政工工作的现状

企业政工工作是指以企业精神、文化、发展为核心, 开展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使其认同企业的发展方向, 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在工作中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自我价值[1]。

(1) 目前政工工作管理模式落后, 考核评价等机制并不健全, 过于重视基础工作, 忽略了管理层面的政工工作, 致使政工工作无法满足现代管理机制的应用需求, 最终影响企业的整体运营管理效果。 (2) 现代管理体制逐渐推进, 企业为了降低管理成本, 各部门经费都有缩减, 部分政工人员甚至出现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同时, 由于政工人员的晋升通道较为狭窄, 导致企业很多员工对此职位具有抵触心理, 最终造成政工队伍十分不稳, 政工工作开展不顺。 (3) 企业中大部分政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不高, 其学历、文化、专业素质等方面都与现代管理制度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致使企业政工工作开展的效果不佳。

二、现行管理体制下企业政工工作的对策

1. 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相匹配的政工管理制度

第一,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 必须重视政工管理工作与企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明确政工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意义, 从而使整个企业从上到下都认识到政工工作的重要性, 愿意为此努力。

第二, 企业政工工作的顺利开展, 离不开一种完善的工作管理制度。政工管理制度应明确规定政工工作人员的职责, 并合理约束其工作行为。人性化的考核机制是保证企业政工工作质量的基础, 其能通过量化评估的方式分析政工人员的工作质量、工作效果, 注意需将考评结果与工作挂钩, 有效提升政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2. 认清企业员工思想的现状, 打造一只优秀的政工队伍

第一, 企业的领导者必须认识到现代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既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又给企业职工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不少矛盾日益凸显。例如, 传统薪酬制度的改变令不少老职工产生不满情绪, 其认为自己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 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工资在整个企业中处于垫底状态;一些企业的特殊群体, 如离退休人员、生活困难职工等, 对改革的接受度较低, 情绪波动大;各项社会保障开始与市场经济对接, 不再由企业统包负责, 部分员工对此项改革措施不满意, 抵触情绪严重。此类现象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的稳定, 若处理不当, 很有可能引发群体事件, 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2]。因此, 企业的领导者应充分发挥政工工作的优势, 打造一只优秀的政工队伍, 为改革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第二, 一只优秀的政工队伍需要满足以下两个要求。 (1) 高度的思想觉悟。企业政工工作人员应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素养, 以确保政工管理工作开展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同时, 企业政工工作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作风, 具有为大众服务的精神, 热爱自己的工作, 能够为之不断奋斗。只有这样, 才能使政工队伍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2) 专业工作素养。一方面, 企业需要积极引进专业人才, 如政工相关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具有政工专业资格和管理经验的人才, 以专业人才为核心, 带动整个工作队伍专业素质的有效提升;另一方面, 企业应健全政工队伍的培养体系, 通过在职培训的方式使兼职政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而且企业可定期开展政工工作交流大会, 使政工工作者一起探讨日常工作中的难题, 分析当前员工的思想现状, 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后期工作。

3. 转变企业政工工作的方法, 提高政工工作开展的效果

第一, 企业政工工作应摒弃传统的宣教模式, 转而采取更加灵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即转变“自上而下、单向”的政工工作方式, 采取“多元互动、多管齐下”的方法。思想政治工作属于经常性工作, 因此必须长期坚持, 但是一味宣教往往会导致员工产生厌烦心理, 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 政工工作人员应积极深入职工的实际工作、生活中, 通过聊天、分享等方式真正了解员工关心的问题, 或者当在日常工作中遭遇问题时, 应以此为基础开展政工工作, 以有效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在政工工作中, 工作人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做到“耐心倾听、系统分析”, 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员工建立优质的沟通桥梁, 进而获得员工的认可, 通过潜移默化、渗透感召实现更佳的工作效果。

第二, 企业政工工作应转变传统的工作手段, 积极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当前, 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均是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 尤其是处于信息网络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 网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能, 企业政工工作人员应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宣传, 不仅方便、快捷, 更具有覆盖面广的优势, 可推动企业政工工作向程序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三、结语

现代管理体制下企业政工工作面临众多挑战, 对此企业领导者必须认识到政工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必须受到广泛的重视, 并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相匹配的政工管理制度。同时, 企业领导者还需认清企业员工的思想现状, 打造一只优秀的政工队伍, 为政工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 政工工作者应打入群众内部, 全面掌握员工的实际工作、生活情况, 确保政工工作高效、合理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周建峰.简论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J].求实, 2012, (S1) :227-228.

我国现行电价管理体系分析 篇5

华北电力大学成人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 我国现行电价管理体系分析 学生姓名: 张磊 学号 09301233 年级、专业、层次: 09级 电力专业: 高起专 函授站: 兰州电力技术学院

二○一一年八月 华北电力大学成人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电力市场的兴起使电价问题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电价在电力市场中起着优化资源配置、组织市场、促进流通、平衡利益等一系列重要作用,文章主要从电力市场的基本知识与制定电价的原则、理论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着重梳理和分析了国内上网电价、输电定价的各种定价方法和销售电价的各种类型进行了阐述。希望能给电力工作者以帮助,促进我国电力工业改革的进行。

目录

绪论┄┄┄┄┄┄┄┄┄┄┄┄┄┄┄┄┄┄┄┄┄┄┄┄┄┄┄┄┄2

一、我国目前的电价体系┄┄┄┄┄┄┄┄┄┄┄┄┄┄┄┄┄┄┄┄2

二、上网电价定义分析┄┄┄┄┄┄┄┄┄┄┄┄┄┄┄┄┄┄┄┄┄2

三、输配电价定义及分析┄┄┄┄┄┄┄┄┄┄┄┄┄┄┄┄┄┄┄┄3

四、销售电价定义及分析┄┄┄┄┄┄┄┄┄┄┄┄┄┄┄┄┄┄┄┄4

五、总结┄┄┄┄┄┄┄┄┄┄┄┄┄┄┄┄┄┄┄┄┄┄┄┄┄┄┄5 致谢┄┄┄┄┄┄┄┄┄┄┄┄┄┄┄┄┄┄┄┄┄┄┄┄┄┄┄┄┄5

华北电力大学成人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绪论

电能作为一种自然垄断产业的商品,对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特别是电价改革要组成部分,对建立和培育电力市场、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以及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中国电价体系的现状,针对近年来电价改革中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着重分析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环节的电价,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与设想。

一、我国目前的电价体系

包括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的改革,产业链从上到下涉及能源交通行业、发电公司、电网公司和终端用户,而终端用户又区分为工商业、农业和居民3类主要消费群体。

2002 年以来,我国陆续发布了关于电力体制改革与电价改革的多项政策文件。经过8 年多的探索,电价改革措施基本适应了电力体制改革的需要,电力体制改革也取得了初步成果:供需关系趋于平衡;厂网分开的目标基本完成,发电侧多家经营的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然而纵观国内电力体制改革的现状,电价改革方面尚存在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建立与发电环节竞争相适应的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出台开展电力双边交易所必须的输配电价,改革销售电价形成机制,实行有利于节能环保的电价政策是今后一段时期电价改革的主要目标。

二、上网电价定义及分析

1、上网电价

上网电价也称为发电电价,它是发电企业与购电方进行上网电能结算的价格。

2、上网电价分析

2004 年12 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煤电价格联动政策,即在上网电价及时反映电力供需关系的前提下,当煤炭价格涨落幅度较大时,上网电价与煤炭价格联动。上网电价与煤价联动后,销售电价再与上网电价联动,且工商业电价调整得多一点,但居民生活电价与农业生产电价要保持相对稳定。在2005 年5 月和2006 年6 月,国家发改委先后实施了2 次煤电联动,有效地保障了能源安全和缓解了煤电价格矛盾。能源市场与改革近年来,随着电煤价格的持续上涨,而上网电价保持不变,使发电企业普遍出现亏损,经营状况不断恶化。为了缓解电力企业经营困难并疏导电价矛盾,2008 年7 月和8 月,国家发改委对电价进行了2 次调整,全国上网电价平均提高了4.14 分/(kW•h),输配电价平均提高了0.36 分/(kW•h),而销售电价平均只提高了2.61 分/(kW•h),这让电网企业承担了巨大的经营压力。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2009 年前9 个月公司亏损160.50 亿元,虽然2009年11月国家发改委将全国销售电价提高2.8 分/(kW•h),但由于输配电价长期受到挤压,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由2005年的61.9%上升到2010年7月的65.7%,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较大影响。这些电价调整措施并没有从根华北电力大学成人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本上解决“市场煤和计划电”的问题,发电企业的燃料成本上升仍然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有效传导,电网公司也承担了巨大的政策性亏损。另一方面,这几次调价方案都对居民生活用电、农业和化肥生产用电价格不做调整,这也使销售电价的交叉补贴更加严重,显然不利于理顺电价结构、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创建节约型社会。煤电联动问题的实质还在于能源机制的定位,真正需要解决的是要形成煤电双方正确的交易机制,并通过市场供需关系来调节煤电矛盾,而不是煤价上涨引起电价上涨,而又导致煤价上涨的恶性循环。

从长远而言,只有理顺电价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煤电倒挂引发的电厂亏损和“电荒”困局。国内煤炭价格虽然已经逐步走向市场化,但上网电价仍受政府监管。为了促进煤电双方的协调发展和理顺煤电产业链的运作机制,煤电联营与煤电一体化成为缓解发电企业经营困境的有效途径。

三、输配电价定义及分析

1、输配电价

输配电价是指电网经营企业提供接入系统、联网、电能输送和销售服务的价格总称。2009 年全国平均输配电价约为0.125 元/(kW•h),占销售电价的23.45%。

2、输配电价分析

厂网分开后,我国的电价形成了由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2 个环节电价组成的体系,没有独立的输配电价,输配电价空间依赖于电网企业的购售电价价差。尽管已经出台了电价改革中有关输配电价的实施办法,但是独立的输配电价体系还远没有形成。输配电价作为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合理核定输配电价将有利于落实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和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联动机制,使销售电价能及时反映上网电价的变化,并形成各类用户各电压等级的合理销售电价水平,也可以减少用户间不合理的交叉补贴。

从长远来看,输电价和配电价需要分别进行核定。输电业务大致可分为点对点服务和网络服务2种类型,价格核定的方式有所不同,即输电价不仅可以体现按电压等级制定的网络服务,也可以体现输电业务的位置信号,以利于电网和电厂的协调与优化建设,并促进跨区输电,避免由于没有指导性的输电价造成存在跨区电网,却没有合理的输电价使电网企业不愿担负跨区输电成本而不跨区输电,致使能源格局陷入困境,电能有富余地区,有贫乏地区,造成大面积地区出现“电荒”。配电服务主要是网络服务,价格可以按照配电区域进行核定,且相同电压等级执行统一价格。近期在我国输配电网实行统一经营和管理的情况下,输配电价可以捆绑核定,但对于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的输配电价,可区分不同电网功能而采用适当的定价方法来制定价格。

四、销售电价定义及分析

1、销售电价

销售电价是指电网经营企业对终端用户销售电能的价格。销售电价由购电成本、输配电损耗、输配电价和政府性基金构成,对用户的销售电价是按照用户性华北电力大学成人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质和用电特性来分类的。

2009 年全国平均销售电价约为0.534 元/(kW•h)(不含政府性基金和附加),比2008 年增加2.07%[5]。从2009 年全国各省区的销售电价可以看出,各省区的销售电价水平呈现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明显特征。其中,广东、上海、北京、海南和浙江的平均销售电价位居全国前5 位,且这些地区的平均销售电价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从国内各行业的电价水平来看,工商业用户补贴居民和农业等用户的现象十分严重。大用户本身由于接入系统电压等级较高、用电量大、负荷率高,所以工商业电价应该低于居民电价。

2、销售电价分析

终端销售电价是整个电价体系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电价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改革目标是有利于公平负担,兼顾公共政策目标,便于与上网价格联动。改革方向是全部用户自由选择供电商,由市场竞争形成价格。就销售电价改革来说,外界最为关注的问题莫过于销售电价是涨还是降。目前我国的销售电价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并需要采取相应一些调整措施。

(1)销售电价结构与电价水平不合理,交叉补贴问题十分严重目前,我国的销售电价存在严重的交叉补贴,主要包括不同地区(城市补贴农村地区),不同行业(工商业用户补贴居民和农业等用户),不同电压等级(高电压等级用户补贴低电压等级用户)和不同负荷率(高负荷率用户补贴低负荷率用户)等类型的补贴。用户电价不能合理反映真实的供电成本,也起不到引导用户合理高效用电的作用。为了减少交叉补贴,应完善销售电价的形成机制,即让销售电价能有效反映供电成本与供需关系(包括用户的用电量、最大需量、受电电压、用电时间、负荷率、负荷同时率与供电可靠性等因素),具体措施包括:①将部分省电力公司的趸售电价水平调整到合理价位,以减少省电力公司对趸售县电力公司的补贴;②推进工商业用电同价,并适当降低工商业电价和提高居民电价,重新划分用户类别,逐步将现行非普工业、非居民照明、商业电价归并为工商业电价,并在此基础上将销售电价分为居民生活用电、农业生产用电和工商业及其他用电3类;③条件具备的地区可按用电负荷特性制定不同年用电小时或负荷率档次的价格,以便用户自行选择。实际上交叉补贴在许多国家都存在,它利用扭曲相对价格来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也包含了一定的普遍服务义务。目前我国短期内还难以完全取消交叉补贴,但随着电价改革的逐步推进,电价中的交叉补贴也应该逐步减少或取消。

(2)两部制销售电价仍不完善,其主要表现为:①适用范围偏小,比重偏低;②两部制电价中基本电价长期偏低,基本电价和电度电价比例严重扭曲,失去了两部制电价的作用;③两部制电价中基本电价计价方式不科学,目前大部分用户实际上均按照变压器容量计费,不能促使其降低高峰负荷。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有:逐步将两部制电价的执行范围扩大至受电变压器容量在100 kVA 以下的工商业用户,并适当提高基本电价占销售电价的比重,鼓励基本电价按照最大需量计费。

(3)积极推行需求侧管理的电价机制,全面实行峰谷分时电价,根据各电网的供需情况与负荷特性因地制宜地划分峰谷时段和调整峰谷价差,并进一步扩大峰谷电价的执行范围。可考虑在负荷季节性强的地区试行季节性电价以平衡季节华北电力大学成人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性负荷;在水电比重大的地区试行丰枯电价以促进水火互济;在智能电网示范工程中试行实时电价;在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区,还可试行尖峰电价、高可靠性电价和可中断电价等电价形式,以增强用户的可选择性,引导和激励用户参与需求侧响应。实施需求侧管理需要政府性的基金支持,但目前国家尚无政策使其具备规范的资金来源。为了继续推进需求侧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和促进节能降耗,应给予地方政府筹集需求侧管理短期资金的适度空间,例如在设置尖峰电价的地区,电网公司由此增加的收入部分,就可用于支持需求侧管理。

五、总结

毕业设计是在完成了理论课程和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性的总结,是工科学生完成基础课程之后,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为期两个月的设计,终于完成了我国现行电价管理体系分析课题的设计任务,使自己把近三年函授学习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本人的设计水平,使自己在实际工作的专业知识更能有效的应用。在设计过程中,虽然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可供查阅,但对于一些具体问题,仍感觉吃不透,我将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实践,扬长避短,发扬严谨的科学态度,使所学的知识不断升华。

六、致谢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学习到了很多电价专业上的东西,我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在日后的工作中。在毕业设计完成之际,我衷心感谢学校老师给予我的悉心指导和建议,使得本课题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事业单位现行岗位管理的思考 篇6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岗位管理

一、概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事业单位的发展越来越凸显出与当今形势的不适应。2006年国家人事部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事业单位全面开展人事制度改革,以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加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也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需要,有利于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二、事业单位现行岗位管理存在问题

1.思想认识不深刻

有些单位一把手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人事改革的认识不够充分,不能真正将职称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导致某些岗位在分类上不清晰。由于其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目的、意义和目标了解不深入,加之对岗位设置、岗位管理和聘用制三者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正确,造成部分单位将岗位设置当作一项机械化任务去完成,聘用合同、岗位绩效等制约的管理措施跟不上,从而未能达到优化事业单位岗位体系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目的。

2.岗位设置不合理

当前事业单位编制实行了总量控制的管理办法,但尚未按照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和工作性质进行明确分编,没有明确各类岗位的编制数,使得“按需设岗”变成“因人设岗”;而随着单位规模的发展壮大,相关编制未能及时予以调整,出现了“人多岗少”、“岗多人少”的现象。现存的岗位与工作内容不匹配,高级岗位和低级岗位人员工作任务相同,更有甚者出现了工作任务和岗位等级倒置的现象,加之岗位设置管理缺乏公开、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出现“人情岗位”、“特殊岗位”等因人设岗现象,岗位设置管理的科学作用被大大削弱。

3.人员聘用不科学

由于现行聘用工作政策和机制不完善,部分单位采用领导安排或论资排辈的方法,使得岗位聘任工作缺少科学性、严谨性,导致大量有真才实学的骨干不能发挥所长;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才,严重打击了积极性。矛盾最为突出的当属专业技术岗位,论资排辈和福利化、人情化的泛滥,导致岗位聘用的竞争作用荡然无存。所从事岗位工作与得到的岗位待遇不成正比,高薪低效、高职低能现象和“后大锅饭”情况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员工能力的发挥。

4.聘后管理不到位

许多单位仍然沿用传统“终身聘任”的管理模式,在进行职务聘任时,只是按照职称资格比照工资待遇执行,而不考虑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从而使得职工将职称作为获取待遇的手段,而忽略本职工作;在业绩考核时,考核方法不科学,流于形式,考核标准与工作职责内容不匹配,考核结果难以真是放映工作成果,无法作为是否继续聘用的依据。

三、对策与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

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应引起各类人员的重视,并应深入领会岗位设置和聘用制度的沿革及内容,认真考虑单位和个人未来的改革发展方向,提高认识,端正观念,确立聘任制度为基本的用人制度,淡化身份管理,科学设定聘用等级及岗位要求,深化岗位管理。岗位管理不是简单的与薪酬对应,最重要的是通过岗位管理来实现岗位设置、聘任等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为有真才实学的职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肯定员工的能力和价值。

2.明确岗位设置要求

做好岗位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科学合理的设置岗位。岗位设置要按照单位三定方案中的主要职责,结合单位具体的实际,向主要的业务方向倾斜,适当的考虑辅助业务岗位设置数量,只有做到两类岗位的比例优化才能实现单位的有效运营;还要适当的考虑人员梯队结构,岗位设置要体现出对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绩效考核指标等多方面的内容,详细分析岗位特点、职位要求和工作责任,合理确定岗位层次和结构比例,并随时经行优化调整,做到有事有岗有责,合理区分规范岗位、职务等级,形成阶梯效能。

3.健全岗位聘用制度

在日常岗位聘任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并执行聘期制,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发挥才能的竞争机制。合理优化奖励制度,对贡献突出的员工可在绩效考核结果基础上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完善人才评价制度。重点创新职称评审、业绩评价制度,完善综合评价办法。建立量化评审办法,真正做到能者、优者上;力求公平、公正、公开,防止和避免人情、权钱交易等“暗箱操作”。

4.做好聘后管理

聘后的管理管理工作应当以聘期制为前提,以规范的聘用合同为基础。严格聘用行为和程序,破除人员和职称的“终身”聘用。在完成岗位的首聘工作后,严格按照对应岗位等发放薪酬,对于业绩较突出的职工,可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水平。根据单位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考核制度和标准,做到考核指标与工作内容紧密衔接,使考核成为一种激励机制,考核结果优秀的员工可以得到奖励或升职,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惩罚或降职、甚至解聘。

参考文献:

[1]崔阳.关于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的思考.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2,13

[2]李海岩.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思考.当代经济, 2011,11月下

浅谈我国现行地籍管理 篇7

1.1 地籍与地籍管理的概念

地籍和地籍管理的概念不尽相同。地籍指的是对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以及权属等基本情况做出的图簿册,一般用文字和平面图来记载。并分为薄册、清册、登记。简而言之,土地的地籍相当于土地的户籍。而地籍管理指的是国家为了统计地籍方面的信息,从而以科学的方法来管理土地所采取的以土地调差,为土地分等级、估价、登记、统计等的综合措施。

1.2 我国地籍的作用与地籍管理的任务

地籍的主要作用有:(1)提供土地管理所需的基础资料;(2)提供基础资料以维护土地产权权益;(3)为改革与完善土地使用制度提供基础资料;(4)为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等提供基础资料。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地籍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对土地所有者以及使用者的权益依法保护,为促进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对土地的年度计划以及总体规划进行合理的规范,并制定出土地政策、法律等来,不断更新各方面的信息,完善地籍管理。

1.3 我国地籍管理的原则

我国地籍管理也有一定的原则和要求,这是地籍管理要遵守的必要条件。首先地籍管理要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制度来执行,并且要严格遵守规定;其次,要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准确,保证其提供的信息准确无误;再次,地籍管理工作不能断断续续,必须要保证其连续性;最后,地籍资料要完整准确。

2 我国地籍管理现状及问题

2.1 地籍管理处于被动滞后状态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一部分,也是土地管理的根基,因此土地管理体制对地籍管理工作有着较大影响。我国的土地管理都是按照国家每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的相应的计划和管理要求,并根据不同使其的政策进而实施。而由于土地管理的特点,地籍管理也受到相应的影响,在不同时期要管理的事项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由于这种特点使得地籍管理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导致地籍管理具有滞后性。

2.2 地籍内容不完整并存在部分失真现象

地籍管理工作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由于我国地籍管理起步比较晚,因此想要使我国的地籍资料更加完善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而目前地籍管理工作相对处于滞后状态,这也为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地籍管理工作状态较为被动,对地籍测量的调查工作很多较为单一,仅是按照这一时期的政策来进行的,提供的地籍资料仅仅能满足一个时期的要求和土地管理任务,不能够全面地对某一地区进行土地登记、调查、评价以及土地的统计,使得工作任务较为艰巨。除此之外,一些地区的一线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态度不够积极,再加上一些地方的上级对地籍调查施压较大,不利于工作的开展,这也导致一些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存在问题。

2.3 地籍管理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我国地籍管理工作也受到了较好的影响,朝着信息化方向不断发展。在快速进步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虽然说地籍管理工作趋向信息化发展,地籍资料也都存储入电脑,但是一些地方仅仅将信息化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开展这项工作。资料存储之后对资源的共享工作,以及信息的更新工作都没有及时跟进。(2)地籍管理工作没有将“3S”技术熟练运用,对先进技术的掌握还远远不够,对技术的运用也不够熟练。(3)目前我国建立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并颁布了相应的行业标准,但数据的统一工作还不到位,缺少统一标准,这使得地籍管理信息化工作没有得到全面发展,地籍数据的共享工作尚不完善。

2.4 地籍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目前,土地管理工作人员绝大多数并不是土地管理专业毕业的,专业能力较弱。对我国几个省市的地籍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其中学历达到大学本科的人数占总人数不足五分之一,而所学专业与地籍管理相近的工作人员仅仅只占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并且这些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参差不齐,有一定差距。其中有一部分工作人员对电脑使用不熟练,对相关应用软件的掌握较差。

3 完善我国地籍管理的建议

3.1 完善地籍管理制度

(1)首先要将地基管理制度落实法制化,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使其归属清晰明了,责权明确。土地登记、土地调查等工作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使管理体系符合法律化。(2)规范地籍管理制度。地籍数据标准要统一化,对土地基层部门进行严格考核,落实国家统一标准,并不断更新数据。除此之外,对全球的地籍数据也要有一定了解,并将我国的地籍数据标准与其接轨。(3)地籍管理投资应政府化,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日常变更应该以国家为主足额解决,地籍基础建设所需耗资应由当地政府来解决。

3.2 实现地籍管理系统化、信息化以及管理信息的数字化

使数据资料更加全面,并具有科学价值,就需要不断扩大地籍覆盖,使其更加系统化。而要实现地籍管理的信息化,则要做好资源共享工作,不断更新技术,更新信息资料,做到能够与世界接轨。要恰当地运用3S技术,使土地资源调查准确无误。实现地籍管理信息数字化就需要从图斑着手,在现有的地籍系统基础上,将每块图斑所提供的信息要素按照规定的公式统一编排,并做好数字代码,以备更好地管理。数字化比信息化具有更多优点,可实现全国联网,可做到对全国的地籍信息一览无余。

3.3 提高地籍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大力培养专业型人才

首先,要加强地籍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对其进行相应培训。使其牢记地籍管理所需要用到的法律法规,并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定执行,还要培训其对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技能,使其能够熟练操作,熟练运用软件进行工作,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面和专业水平。其次,要使地籍管理工作更加规范,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并对地籍管理工作具有较高的责任感,了解自己的职责。这样才能够提高其工作效率,使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最后,还要开展奖罚制度。对工作认真,进步大的给予奖励,对工作懈怠,专业水平差的给予惩罚。这样可以调动起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较好地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还要建立专门的培养机构,来培养地籍管理方面的人才,并实行资格考试,这也从另一方面提高地籍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

3.4 加强群众对地籍管理的认识

地籍管理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这项工作是面向全社会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至关重要。要不断提高人们对地籍管理的认识水平,普及人们对土地权益的认识,从而做好对地籍管理的监督工作。

参考文献

[1]陆红生.土地管理学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李宏.完善我国地籍管理的思路[J].中国市场,2004(12):62-63.

[3]杨利民,何安国.湖南地籍管理现状报告[J].中国土地,2004(21):65-69.

辽宁省现行财政管理体制问卷调查 篇8

一、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基本运行情况和问题

1. 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运行整体上喜忧参半

56%的被调查者对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运行整体上满意, 其中25%的被调查者比较满意, 31%的被调查者基本满意, 44%的被调查者对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运行整体上不满意。

2. 近年来辽宁省对县乡实行的财政政策整体良好

61%的县乡级被调查者对辽宁省县乡实行的财政政策整体比较满意, 28%县乡级被调查者对辽宁省县乡实行的财政政策整体基本满意, 11%的县乡级被调查者对辽宁省县乡实行的财政政策整体不满意。

3. 辽宁省现行的各级财政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12%的被调查者认为, 辽宁省现在的本级财政财权与事权完全匹配匹配;22%的被调查者认为, 辽宁省现在的本级财政财权与事权匹配;12%的被调查者认为, 辽宁省现在的本级财政财权与事权基本匹配;66%的被调查者认为, 辽宁省现在的本级财政财权与事权极不匹配, 其中县级和乡级被调查者有81%认为本级财政财权与事权极不匹配。

4. 市级财政债务负担不沉重

15%的被调查者认为, 市级财政债务负担沉重;28%的被调查者认为, 市级财政债务负担适度;57%的被调查者认为, 市级财政债务负担较轻

5、县级财政债务沉重

72%的被调查者认为, 县级财政债务沉重, 21%的被调查者认为县级财政债务沉重适度, 7%的被调查者认为县级财政债务沉重较轻。

6. 辽宁省对各级财政局的扶持政策和补助资金基本及时到位

28%的被调查者认为, 辽宁省对本级财政局的扶持政策和补助资金完全及时到位, 54%的被调查者认为, 辽宁省对本级财政局的扶持政策和补助资金基本及时到位, 18%的被调查者认为, 辽宁省对本级财政局的扶持政策和补助资金基本不及时到位。

7. 辽宁省财政实行部门预算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78%的被调查者认为辽宁省财政实行部门预算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13%的被调查者认为, 辽宁省财政实行部门预算没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9%的被调查者对辽宁省财政实行部门预算情况不能从整体上作出评价。

8. 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模式应该继续推行

多项选择的结果显示, 8%的被调查者认为, 辽宁省财政可以在一定时间内继续保留集中核算, 待时机成熟再全面推行;51%的被调查者认为, 应直接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41%的调查对象认为可以采取集中核算与集中支付并行推进的模式。

9. 人大对财政的监督效果较差

6%的被调查者认为, 人大对财政的监督效果非常好;18%的被调查者认为, 人大对财政的监督效果一般;76%的被调查者认为, 人大对财政的监督效果较差。

1 0. 市级财政分割县级财源会影响基层财政收支和抑制基层政府发展的积极性

7%的被调查者认为, 市级财政分割县级财源不会影响基层财政收支和抑制基层政府发展的积极性, 其中市级赞同此观点的被调查对象占到89%;93%的被调查者认为, 市级财政分割县级财源一定会影响基层财政收支和抑制基层政府发展的积极性, 几乎所有的县级和乡级被调查者赞同此观点。

二、辽宁将来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可能出现的弊与利

1. 不同级别的财政对辽宁省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看法不同

98%的县乡级被调查者认为, 辽宁省应该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86%的市级被调查者认为, 辽宁省不应该将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

2. 辽宁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不会成为限制城市发展的障碍

79%的被调查者认为, 在省直管县体制下, 市与县分置或者分治, 不会成为限制城市发展的障碍;另有21%的被调查者认为, 会成为限制城市发展的障碍。

3. 辽宁省管县财政体制可能使省级财政成本增大

82%的被调查者认为, 辽宁省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将增大管理幅度, 可能使省级财政事务量剧增、成本增大完全;18%的人表示反对此观点。

4. 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市级财政发展本市辖区的积极性可能增强

85%的被调查者认为, 市级财政发展本市辖区的积极性可能增强, 因为面临着资金来源的压力;6%的被调查者认为, 积极性减弱;9%的被调查者认为, 积极性不变。

5. 省管县体制下的市县有可能会出现各自为政、恶性竞争、制造行政壁垒的情况

81%的被调查者认为, 省管县体制下的市县有可能会出现各自为政、恶性竞争、制造行政壁垒的情况;19%的被调查者认为, 不可能。

6. 省管县财政后, 省财政应该酌情对市财政予以补助

78%的被调查者认为, 辽宁省管县财政体制下, 市级财政收入可能受到较大影响, 省财政应该酌情对市财政予以补助;22%的被调查者表示反对。

7. 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 能够缓解县级财政困难的状况

83%的被调查者认为, 辽宁省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 能够缓解县级财政困难的状况;9%的被调查者认为, 不能缓解;另有8%的被调查者认为, 不确定, 应该依据不同的县级经济状况而定。

8. 省管县财政体制能够有效解决政府纵横向间的不均衡性

79%的被调查者认为, 辽宁省通过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能够有效解决政府纵横向间的不均衡性;21%的被调查者认为, 不能有效解决。

9. 总体来看, 辽宁省实行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利大于弊

在多项选择中, 86%以上的被调查者都认为, 辽宁省实行省管县可能具有如下优点:有利于发挥省级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现财政资源下移, 促进城乡和地区间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县级财政的理财能力;有利于充分利用专项资金解决县镇重点支出;有利于优化省、市财政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定位;有利于加快财政资金拨解速度, 提高了财政资金运行效率;有利于加强省对县和市的工作指导, 提高县和市的财政管理水平;淡化地、市一级政府的财政职能, 实行“省管县”, 相应减少了市级中间管理环节, 有效地避免管理效率的递减;避免了市与县在发展空间的竞争中可能出现的“以大压小”情况, 保障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可以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达到精简机构、减少财政供养人员的目的;有利于实现宪法所确定的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层级, 符合城乡分治的国际惯例, 符合世界行政史客观规律;有利于发挥财政分配机制的导向作用;有利于明确各级政府的经济发展责任;有利于推动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各项政策的落实;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巩固基层政权稳定, 维护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累初步经验。

在多项选择中, 42%以上的被调查者都认为, 辽宁省实行省管县可能具有如下弊端:省管县财政体制运行中可能减弱市财政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省管县财政体制与行政体制不配套, 县级人事任免权仍归市级政府, 会导致更大的问题;省管县财政体制由于管理幅度较大, 省财政能否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县财政的实际并迅速作出反应, 不如市管县来得及时;地方各级政府职能的划分不明确, 政策传递、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省以下分税制缺乏统一规范;地方税体系不科学, 会使现行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基础不牢;转移支付模式的缺陷会使财政均衡作用受到制约;省级财政对地方财政的支撑和管理压力大;县财政在新体制环境下, 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倾向;政府间职责划分和支出范围不明确使财政体制基点不稳

三、辽宁实行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保障措施

在多项选择中, 超过80%的被调查者认为, 辽宁省实行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保障措施应该包括:地方各级政府间的事权、财权关系应该法制化;为了确保事权、财权的统一, 应该对那些与财政有关的土地、金融、工商、税务等管理部门进行改革;辽宁省应从经济发达的强县开始实施省管县财政体制;不应对辽宁省全部的县都实施省管县财政体制, 而是应该区别对待, 只对个别的县实施, 其他的县暂不实施, 再选择适当的时机转变为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辽宁省实行省管县的步骤应该是先试行, 再推广, 因为目前辽宁省所进行的“省直管县”试点并没有真正实施, 本质上和以前的财政管理体制相同, 省政府不可能取得真正的试点经验, 所以首先切实进行试点是必然的路径;如果省直管县财政体制需要按照不同的区域特征来采取不同的模式, 辽宁省应采用“中心城市+卫星县”的市管县模式与“弱市+弱县”的省直管县模式以及“中等市+中等县”的省直管县模式这样几个模式的结合。

摘要:为了全面了解辽宁省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运行存在的问题, 对辽省宁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基本运行情况和问题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 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 总结了辽宁省将来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可能出现的弊与利以及保障措施。

现行医保制度加强收费管理探究 篇9

在现行医保制度执行过程中,收费管理是落实现行医保制度的关键。基于对现行医保制度的了解,加强收费管理是提高医保制度落实效果的关键。结合现行医保制度收费管理实际,要想加强收费管理,就要从加强对医保政策和制度的了解、合理运用报销政策以及提高准确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入手,确保现行医保制度的收费管理能够取得积极效果,满足医保制度需要,提高收费管理的整体效果。为此,我们应对收费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根据现行医保制度的实际需要,制定具体的收费管理措施。

2 现行医保制度下,收费管理应在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管理办法下进行

在现行医保制度下,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管理办法,是医院收费管理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推动医院收费管理工作有效进行的关键。基于对医院收费管理工作的了解,以及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管理办法的要求,医院所有的收费管理行为都必须在基本医疗付费总额控制管理办法下进行,同时还要符合管理办法的基本要求。所以,加强对医院收费管理依据的了解,并掌握收费管理依据是十分重要的。

2. 1 对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管理办法进行深入了解

为了更好的开展收费管理工作,医院收费部门应加强对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管理办法的了解,弄清楚收费核算内容的核心,以及收费核算工作的注意事项,为收费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指导,使医院收费管理工作能够掌握收费管理要点,提高收费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满足收费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因此,加强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管理办法的了解,是做好收费管理工作的前提。

2. 2 掌握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管理办法的特点

由于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在收费核算上进行了改革,医疗保险机构按照 “总额控制、科学发展”的原则,实行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建立激励机制,来引导医疗机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合理、有效利用医药卫生资源。总额控制实行预算管理。年初确定各定点医疗机构年度医疗费用预算额,年末结合医疗机构实行医疗费用发生情况、日常管理服务情况以及绩效评定结果进行年度决算。

为了更好的开展医疗保险工作,在医院收费核算工作中,应在了解收费管理工作内容的基础上,掌握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管理办法的特点,医院尽可能在向医疗机构的年度决算中减少损失( 扣款) ,并根据现行医疗保险制度中收费核算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收费管理措施,提高收费管理的实效性。因此,掌握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管理办法的特点十分重要。

2. 3 对比现行医疗保险制度与原有医疗保险的收费管理工作内容

现行医疗保险制度与原有医疗保险制度在具体收费核算报销方面有一定的区别,为了做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下的收费管理工作,应将现行医疗保险制度与原有医疗保险制度的收费管理工作内容进行对比,并找出两者的差异,便于在实际工作中总结收费管理工作经验,提高收费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因此,相较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和原有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工作,是做好收费管理工作的关键。

3 现行医保制度下,收费管理应严格执行医保管理制度规定

现行医保制度下,要想提高医院收费管理质量,就要加强对医保管理制度的了解,并根据医保管理制度的规定,指导医院收费管理工作进行,使医院收费管理工作能够符合医保管理制度规定,满足医保管理的实际需要,具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3. 1 加深对医保管理制度规定的理解

为了提高医院收费管理工作质量,在具体的收费管理工作中,应找准收费管理依据,并在收费管理依据的基础上,正确利用报销政策,科学核算报销费用,提高收费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做到在具体的收费管理执行现行医疗保险的报销政策。结合医院收费管理工作实际,找准收费管理依据是做好收费管理工作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学会有效利用报销政策是关键,对于医院收费管理工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我们应有正确认识。

3. 2 在医保管理制度的框架下,完善收费管理细则

在找准收费管理依据之后,应根据报销政策的实际要求,制定具体的收费管理细则,并在收费管理细则的指导下有效开展收费管理工作,使医院收费管理工作能够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达到预期目标,提高医院收费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因此,医院收费管理工作应对报销政策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并做好收费管理细则的制定,为医院收费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指导,保证医院收费管理工作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提高医院收费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

3. 3 根据医保管理制度规定,建立具体的收费管理方法

考虑到医院收费管理工作的特殊性,以及收费管理工作的影响因素较多,收费管理细则在制定之后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收费管理细则的适用性,对不合理之处进行有效调整,使医院收费管理工作能够在收费管理细则的指导下得到有效开展。因此,合理调整收费管理方法,并以收费管理细则为主要依据,是提高医院收费管理工作效果的关键。

4 现行医保制度下,收费管理应编制年度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一般费用总额控制管理预算表,掌握收费数据

为了提高医院收费管理的整体效果,掌握医院收费的整体数据,应在现行医保制度下,编制年度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一般费用总额控制管理预算表,掌握收费数据,保证医院的收费管理能够做到准确、有效。具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4. 1 对照年度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一般费用总额控制管理预算表,提高收费管理准确性

基于医院收费管理工作的特殊性,收费管理只有对准确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实际管理中加强准确性管理,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并确保医院收费管理工作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提高医院收费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益。因此,现行医保制度下,医院收费管理应加强对准确性的关注,并结合现有的医保制度以及收费管理细则,加强收费行为管理,按照标准规定操作,避免不合规问题的产生,提高医院收费管理的整体质量。

4. 2 根据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一般费用总额控制管理要求,加强人员管理

考虑到医院收费管理工作的专业性,以及医院在收费管理工作中,需要核对收费标准和执行政策,对收费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和岗位技能要求较高。基于这一工作需求,在现行医保制度下,收费管理工作只有加强人员管理,并选择适合岗位需要的专业人员开展收费管理工作,强化对医院收费窗口的管理,才能提高收费管理的整体效果,提升收费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加强人员管理是提高收费管理质量的关键。

4. 3 加强对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一般费用总额控制管理的了解,提高专业性

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调整,医院收费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较多的变化,如何在政策调整之后及时改变收费管理方式,提高收费管理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成为了医院收费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医院收费管理实际,以及现行医保政策的要求,收费管理应突出专业性和合理性特点,重点推行专业化管理制度,保证现行医保制度下的收费管理工作能够达到专业化要求,提高收费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

5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基于对现行医保制度的了解,加强收费管理是提高医保制度落实效果的关键。结合现行医保制度收费管理实际,要想加强收费管理,就要从加强对医保政策和制度的了解、合理运用报销政策以及提高准确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入手,确保现行医保制度的收费管理能够取得积极效果,满足医保制度需要,提高收费管理的整体效果。

摘要:随着我国医保制度的广泛实行,医保制度在管理上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使医保制度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为了提高医保制度的指导作用,现行的医保制度在收费管理上采取了直接报销的方式,省去了后期烦琐的核算,既减轻了患者的报销负担,也简化了报销流程。但是考虑到现行医保制度收费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现行医保制度中对收费工作的规定,加强收费管理,是提高现行医保制度落实效果的关键,对现行医保制度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应加强现行医保制度的收费管理工作。

关键词:现行医保制度,收费管理,方法和措施

参考文献

[1]王玉贵,王霞,潘杰,等.谈医院门诊收费的漏洞及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10).

[2]黄莉莉.上海东新区慈善医院运行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3]王娜.山东省循证卫生决策现状及循证决策网络中优先问题的确立[D].济南:山东大学,2014.

[4]邓国标.在医院门诊打造精益服务[J].中国医院管理,2015(7).

[5]易国庆,刘顺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15(10).

对我国现行预算体制的思考 篇10

(一) 部门预算改革

部门预算改革过程中, 改变了预算编制形式, 初步实现了“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加大了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力度, 推进综合预算进程;规范了预算编制方法, 按照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编制部门预算。但在改革进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各级预算单位的统筹力度较弱, 预算执行管理质量有待提高。

(二)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 财政资金的使用由各部门根据细化的部门预算自主决定, 由财政部门核定后准予支出, 财政资金将由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拨付给商品劳务的供应商, 而不必经过支出单位进行转账结算。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意义重大, 但也存在问题。例如它削弱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调控能力;它要求预算编制具体到最末级单位, 不利于各部门协调;上级预算单位很难对所属单位预算进行年中调整。

(三) 非税收入改革

非税收入, 是指除税收以外, 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经济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等取得的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资金, 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进行非税收入改革, 就是要将非税收入逐步纳入预算管理。但是这样可能会造成部门预算经费不足, 资金使用的自主性也受到影响。

(四) 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工作

从2004年开始, 财政部开始启动了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工作。一方面建立了相关制度, 另一方面采取具体措施加大结转和结余资金的统筹力度。由于下年经费预算按结余经费的一定比例重新下达指标, 为此应避免当年财政拨款经费结余在下年由财政部按比例重新下达的情况, 以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损失。

二、我国现行预算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 预算资金到账进度与实际支出进度不一致

国库集中支付年初下达的额度仅为按月平均的预拨数, 但部分单位经费支出尤其是部分项目经费, 不可能平均使用。这可能会影响各项工作的实施进度, 也可能会造成年底突击花钱的现象。

(二) 综合性项目的统筹安排不到位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 所有预算都必须具体到最末级单位, 但是有些综合性项目要由几个预算单位共同完成, 很难具体划分各级预算单位, 需要上级预算单位统筹安排。

(三) 降低了预算单位的应急能力

按照现行预算体制, 年中调整预算较困难且需要经过较多程序, 另外也不允许上级预算单位编制预留经费预算。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很难筹集到应急的经费, 这样就降低了单位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

(四) 上级预算单位对下级预算单位的调控管理力度下降

现在我国将所有的政策性财政资金全部集中到国库单一账户并规定所有的财政支出必须由国库直接支付。零余额用款额度直接下达最末级预算单位, 而上级预算单位不仅无法对下级预算额度进行调剂, 而且很多时候上级预算单位无法掌握下级预算单位的经费情况。

(五) 配套的信息系统建设还不完善

财政资金将由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拨付给商品劳务的供应商, 而不必经过支出单位进行转账结算。上级预算单位难以准确、全面地掌握下级预算单位的经费情况。这主要是由于配套的信息系统不完善造成的。

(六) 经费结余存在问题

由于下年经费预算按结余经费的一定比例重新下达指标, 各级预算单位都努力保持年底没有或仅有少量的结余资金。在这种情形下, 为国家努力节省预算资金可能会被认为预算执行不力, 而且下年的预算经费也可能被削减。

三、完善现行预算体制的对策

(一) 给予周转性预算资金和应急性经费

在我国现行的预算体制下, 各级预算单位的经费都按照预算核拨, 而预算都是提前编制的, 不可能与实际完全相符,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单位就会缺乏应急经费, 临时申报经费又需要一定时间。如果预算中有安排机动经费, 那么就能改善现状。

(二) 对于综合性项目, 预算编制不必具体到末级单位

综合性项目, 要由几个预算单位协同完成。应当适当给予上级单位一定的调控力度, 将经费在各单位之间按照实际情况具体安排。

(三) 完善对预算执行的考核

我国目前对预算执行进度相当重视, 但是在结余资金的处理方面仍存在问题。各级预算单位都努力让实际支出与预算相符, 少有结余资金。单位为国家财政节约资金并非坏事, 在适当的情况下, 应当鼓励单位节约资金。单位有结余资金时, 应当认真考核, 区分执行不力与节约的情况。

(四) 完善配套的信息系统建设

各地应加快信息化建设, 实现财政、税务、国库之间的信息共享。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软件, 使上级预算单位能够及时掌握下级预算单位的经费情况, 也便于国家对整个财政经费进行监督。

摘要:1999年, 财政部提出了《关于改进2000年中央预算编制的意见》, 开始着手实施部门预算改革。在此改革过程中, 我国还同时进行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和收支两条线改革。2004年财政部又启动了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工作。我国的预算体制不断完善, 建立了“二上二下”的基本流程。但随着改革的深入, 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文章指出这些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现行管理体制 篇11

[关键词] 大学入学考试 管理 社会化

一、中美大学现行入学考试管理的比较

1. 管理机构与职能

与美国政治体制相一致的是,美国教育行政是地方分权制。这一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导致了美国长期以来没有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也没有国家举行的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美国的考试以市场化和服务性为显著特征。 目前,承担美国大学入学考试重任的是两家民间考试机构——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和美国大学测验处,他们编制、组织的“学术能力测试”和“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等是美国各大学录取新生时的主要依据,也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美国“高考”。

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简称ETS)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间考试机构。ETS总部设在普林斯顿,现有专职雇员2 000多人。其内部设置为:总裁1人,常务副总裁2人,副总裁11人,共设11个部门。ETS组织开发的考试种类很多,与大学入学考试有关的主要是学术能力测试(Scholastic Aptitude Test,SAT)和学业成绩考试(Achievement Test,AT)。

美国大学测验处(American College Testing Program,简称ACT)也是一个非营利的、独立的教育考试研究和服务机构,成立于1959年9月。其经费主要来自考试收费和社会团体赞助。ACT共有正式雇员800多人,总部设在依阿华州,并在全国八个地区设有分部。

ACT向社会提供的服务项目很广,最主要的就是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merican College Testing,ACT)。另外还有入学考试预考、社区学院考试、自学水平考试、职业评价考试等。

目前,在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的市场占领上,SAT主要涵盖东、西海岸,ACT则占领中、南部分。

美国各高校自主招生,一般都设有招生办公室和招生委员会,招办主要负责具体招生事宜,如印发大学介绍资料,与高中进行联系,决定招生条件、标准等。此外,兼有学籍管理、学生分配等工作。招生委员会主要为审议机构,监督招办工作。

2. 考试的组织管理

无论是SAT还是ACT,其组织管理都是很严密的。从考前的发放材料到考后的成绩报告,整个过程都是非常严密而细致周到的。如SAT,在考前会向中学、大学、考生及工作人员发放很多有关考试的相关材料。考试时,各地考点按照统一的要求组织考试,ETS则派出巡视员到各地了解情况。由于SAT每年举行7次,ETS在向大学报告成绩时则选择一个最好的成绩报告。考试结果的报告单非常详尽周全。

3. 命题管理

命题管理是考试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之一,也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比如,ACT每次命题都经历一年半到两年时间,涉及成百上千的专家学者。其命题过程有五个基本步骤:(1)编制双向细目表,由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协助制定,是命题的指导蓝图。(2)命题,ACT每年向社会征集试题近3 300道,试题征集上来后,需经过学科专家们的审查与修正。(3)试题预测,即将审查合格的试题在能代表全体考生的考生样本中进行预测,以检测试题的难度、区分度等指标。(4)编制试卷。(5)等值,试卷在印刷前,要随机抽取四个部分各组成七套试卷。为消除七套题的难度差异,就必须经过分数等值过程。

4. 考务管理

以ACT为例,其考务管理工作的特点为:服务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管理严格。报名时,考生到指定考点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报名工作。考点的设立本着方便考生就近考试的原则,一般全美考点有数千个。在考试期间,ACT各部门均留有值班人员,负责监督和处理各考点的临时情况,并派巡视员到各地了解情况。考试结束后,全国各考点在规定日期内将试卷密封寄往ACT总部。全部试卷由机器阅读,并将分数输入报名时建立的考生档案。一般成绩单经机器阅读两遍后,还会有专人核对。考后两周将成绩通知考生,并按考生要求将分数免费寄给三所大学。

在我国,大学入学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国家教育部对整个考试起领导作用。新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一直是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改革历史。编写中国考试史,基本的线索就是国家教育行政方针的变迁。建国后至文革前统一高考制度的确立,文革中高考制度的废除,恢复高考后统一高考制度的改革进程,都很清楚地证明了这一事实。

我国的高考管理主要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事情。一年一度的高考,国家公布的录取分数线最受瞩目。各种考试改革,殚精竭虑的是教育考试机构,关心最多的是学校、考生和家长,但学校依然是把提高升学率作为追求的中心,而高等学校在这个过程中似乎无须多加考虑。

就考试的组织管理和命题管理,我国仍是以教育行政机构为主导,其过程还是相当细致的,考务管理也很严格,但服务性却比美国差很多,在自动化方面也要落后一些。

综合上述四个方面内容,中国与美国在大学入学考试管理方面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二、考试社会化:对我国大学入学考试管理的思考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与美国在大学入学考试的管理方面差别还是很大的。如果归纳到一点,笔者认为根本的差异在于考试是否社会化。那么,我国的大学入学考试管理是否可以借鉴美国的这种模式与经验,逐步推进考试社会化呢?在社会对我国高考改革讨论热烈的今天,这是一个值得思考与探究的问题。

我国的大学考试规模巨大,组织一次非常耗时、耗力。与我国行政管理机制相一致的是,每次大学入学考试都是由国家教育部牵头组织的。要实现各种改革设想(如一年多次考试),就必然要推进配套措施的改革,而在试点改革的基础上,谨慎地、逐步地推进考试社会化,是对考试次数等方面改革的有力保障。我国之所以没实行一年多次考试,主要原因之一是大规模考试太费时、费力。但如果引入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可以得到很大的补充。而且,考试社会化方向是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一致的,其优点体现在很多方面,特别是在引入竞争、分担财力物力投入、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等方面。当然,在我国当前国情下,它也可能存在一些水土不服的情况。

从美国看,它没有一般国家设置的官办考试机构如考试院或考试中心,因此考试是以商业化方式为基础来组织运作的。在美国设有多家提供评价服务的考试开发公司,这些公司既遵循市场竞争原则,同时又是不以赢利为直接目的的民间服务性机构。考试公司的专业水平、考试特点、信誉和服务以及各部门合作关系的好坏是客户选择其服务的关键因素。SAT和ACT都是由考试公司提供服务的,由于招生时没有全国统一考试,使用的考试公司因地域而有差异,有些专业入学考试是通过各州单独与公司签约进行,如密西根州立大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入学考试由州教师管理办公室与公司签约,单独开发符合本州要求的试题。大学招生考试的公司化是与美国中等教育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机构的市场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市场化紧密相关的。美国的分权特征使各州中等教育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考试与教学的松散关系为那些民间考试机构进行市场化竞争提供了基础,它们注重考试的高质量、高效率、公平性和周到的服务。目前在美国有较大影响的权威考试机构ETS和ACT都是以考试的质量和周到的服务招揽考生,争取大学招生部门的认可。同时,美国高等教育类型的多样性与市场机制的主导性为美国招生考试的公司化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可以根据不同要求开发不同类型的考试评价。

从美国大学来看,各大学招生都面向市场进行自主管理、自我负责。各高校都设有专门招生的业务机构。一般有招生委员会和招生办公室。招生办公室具有业务和行政双重性质,其中设有招生专职职员、顾问、教授和学生辅导员等。招生委员会作为大学的审议机构或咨询机构,由教授、招生办公室负责人和学生代表组成,负责研究、确定招生工作方针、新生入学条件和资格、入学手续和个别学生录取决定等工作。它实际是政策制定机构,并监督招生办公室的工作。

借鉴美国考试的社会化运作,我国可以实行招考分离,建立专门的服务机构主持高校招生事宜,为招生院校和考生提供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并切实加强国家各级招生管理部门对高校招生的监督指导。这样,既能有效地改善招生服务质量,促进招生活动价值最大化,也有利于招考工作互相监督,相互制衡,确保招考公平。

考试的市场要运行良好,也是要依赖许多条件的。美国的考试社会化运行良好,与其制度、法制、社会规范、信誉感等各种软硬条件是密切相关的。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尚有一定差距。而且,考试社会化也不是一步到位的,应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我国考试社会化的步子应该是谨慎的、逐步的,而且还应有试点改革。在考试管理方面,寻求现行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平衡和有机融合,应该是我国有关考试部门眼下的一项重要课题。

参考资料

1 http://www.ets.org

2 http://www.act.org

3 韩家勋,孙玲.中等教育考试制度比较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05

4 李占伦.高考制度改革的关键是分别责权[J].考试研究,2005(3):3

5 张志群.美国高校招生管理体制及运作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江西教育科研,2005(7):34

(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教育系)

关于完善现行城管体制的思考 篇12

一、城管体制的形成和权利来源

“城管”是中国城市综合管理行政执法的简称, 是随着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而建立的, 一直是在备受争议的环境中逐步发展起来的。1996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 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这是城管存在至今最高层级的法律依据, 也是国家法律层面唯一的法律依据。之后, 国务院法制办和地方相关部门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和理论论证, 确立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理论构架, 统一了试点机构名称, 以及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范围、内容等, 为城管执法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是经过几年的实践, 城管执法体制理论上的缺陷逐渐显现出来, 城管执法体制的调整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的现象, 引起全国一片反思之声, 城管制度的发展逐步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二、城管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依据不足

虽然《处罚法》规定国务院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可以将行政处罚权集中授予一个行政机关统一行使, 但是城管的主体地位还是很值得商榷的。因为并没有一个法律条款说明它是行政机关以及没有一部独立的法律法规明确对其主体地位、权力、职能范围、机构编制等作出规定。现阶段, 城管执法只是“借法执法”, 即从工商、公安等部门让渡过来权力, 并且导致的困境是有法律明确授权的行政机关并不能行使相关的处罚权, 普通老百姓也不清楚其权力归属或者身份, 对其执法产生畏惧、厌恶等心理状况。

2、执法程序不当

《处罚法》规定处罚决定在作出前应告知当事人事实、理由、依据以及其依法享有的权利。当事人享有申辩、陈述的权利。但是在实务操作中, 城管很有可能看到小摊贩就不由分说收缴其工具或货物, 他们不出示证件, 暂扣物品不制作单据, 也不给他们说话的权利, 甚至小贩提出反驳的意见, 城管可能认为他们是“刁民”, 妨碍了他们的工作。而在小摊贩眼中, 城管则是一副“穷凶极恶”的嘴脸。这成为城管和小摊贩发生冲突的导火线, 而依据我国的法律, 这种处罚是不能成立的。

3、人员素质不高

尽管国务院相关文件再三明确规定“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必须是公务员”, 而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 成为公务员要通过一定的考试考核等办法择优录取。但是由于缺少独立的法律规定, 我国城管执法人员基本不是公务员的编制。所以人员的业务素质偏低, 在执法时不能采取缓和的、较为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很多地方出现了暴力执法、野蛮执法的情况, 从而影响社会和谐, 使政府的公信力下降。

三、完善城管体制的构想

1、更新管理理念

城管, 顾名思义, 即城市管理。作为城市管理者应当顺应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摒弃“一刀切”、“简单化”的管理理念, 实行分类指导、分类管理。要改变执法人员的观念, 树立科学的执法理念, 革除简单粗暴的传统作风。“徒法不足以行”, 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把执法为民落实到每一项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 面对日愈复杂化的城市管理问题, 应当善于运用科学发展观, 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 根据城市发展实情, 围绕城市发展大局, 采取得当的方法和措施解决问题, 才能较好地避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敌对情绪, 增强城市管理意识, 做到文明执法、执法为民。

2、创新执法机制

现行的城管执法机构, 其职能都继受于其他部门, 且缺乏法律保障, 因而显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 影响了执法效果, 解决此问题必须创新执法机制。如原有执法机构的有些职能多由综合执法机构行使更便利、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就应彻底交由城管执法机构。并且在职权转移的同时也应考虑到编制、人员的转移, 否则就会导致机构的膨胀, 从而加重社会的负担, 这也与综合执法机构的建立初衷相悖。同时, 还应重视执法部门之间的协调与衔接。比如城管执法遇到暴力抗法时, 可与公安部门进行“联动式执法”。当然, 机制创新的目标是为了建立更加便民、高效、有权威的综合执法体制。

3、加快城管改革

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应该把城管这个部门从大城建的体系中独立出来, 可以设立国家行政管理执法局, 再在下面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下属的市县设立相关的城管综合行政执法局, 总体上框定城管组织机构设置体系, 从而地方城管执法局在国家执法局的统一领导、部署和监督下行使其法定职能, 让其真正地师出有名;同时, 国家应加快出台专门规定城管执法权限和人员编制的法律法规, 以立法的方式规定其体制、执法范围、执法权力依据和执法程序。有了法律的规定, 城管执法权限就会明晰, 不会造成混乱, 同时有了法律的公开, 老百姓就会清楚城管到底是怎样一个机构以及其具体的职能, 面对城管执法就会包容、理解, 从而营造和谐执法的环境。

4、强化监督体系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统一立法、法律法规的完善可以让老百姓加强对城管执法的有效监督, 这是外部监督。外部监督的主体可以是城管执法的有关当事人, 也可以是一般的老百姓, 还可以是新闻媒体。现在很多事件的报道、揭发都是新闻媒体、记者的功劳, 他们是现存一些焦点、热点问题的传感器, 有助于对执法的外部监督。同时, 从城管自身方面看, 可以用立法规定落实内部责任制, 即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有效落实城管执法的责任追究。创建内外联动的监督体系, 逐步完善和推行引咎辞职制度。

上一篇:精度设计下一篇:至情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