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会计

2024-07-16

现行会计(精选12篇)

现行会计 篇1

摘要:会计职业判断是随着会计准则的出现才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现行会计准则对某些交易和事项仅仅给出判断的标准, 允许企业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选择。因而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弹性空间很大, 对会计人员应具有的职业判断能力依赖性非常高。本文通过分析会计准则与会计职业判断的关系, 简要论述会计职业判断在现行会计准则实施中的具体体现, 现行会计准则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 以及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会计准则,会计职业判断,职业判断能力

一、引言

(一) 研究背景

职业的本质需要高水平的职业判断。一个行业的魅力就在于它需要很高程度的职业判断。可以说, 没有职业判断所带来的灵活性和智慧, 财务会计程序、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则所组成的复杂财务会计系统就无法运作。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以原则导向为主体, 对某些交易和事项不再规定具体的会计处理办法, 而是给出判断的标准, 允许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选择最合适本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

经济的发展使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 会计环境和会计处理对象日趋复杂, 企业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大大提高, 准则、制度不可能对所有现实或潜在的交易事项都一一罗列计量核算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 职业判断能力就更显得尤为重要。

(二) 会计职业判断的定义

会计职业判断, 是指会计人员和会计相关职业人员根据国家的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惯例等会计标准, 充分考虑企业现实与未来的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 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 通过计算、分析、比较等方法, 对职责范围内的会计业务事项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所进行的理性选择、判断和认定, 其目的在于务实企业资产质量, 充分揭示财务风险, 正确反映企业经营业绩, 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使会计信息有利于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的决策。

会计职业判断的内容非常广泛, 并不仅仅局限于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方面, 而是贯穿于整个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在回答“是什么”、“在何时”和“怎么做”的问题。简言之, 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全过程, 涉及会计确认、计量、记录等各环节。

(三) 会计职业判断的特点

1、主观性

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运用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对会计职业的敏感, 通过自己对企业具体事项的了解, 同时又结合自己对准则、制度要求的掌握, 做出的一种合法合理的判断。在会计事项的处理过程中, 会计职业判断带有明显的主观性。现行会计准则赋予了企业较大的选择会计方法的空间, 允许企业会计人员为了更有效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根据自身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对会计事项进行处理。而使用不同的方法会输出不同的结果, 哪一种方法能使结果更贴近实际, 只能由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确定。

2、目标性

判断总是有其特定的目标指向。一般而言, 会计人员除了希望判断和选择的结果能及时、恰当地反映出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外, 还希望对条件确认、计量、揭示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能有效地维护和增长企业自身经济效益。

3、权衡选择性

会计人员在职业判断的过程中, 面临着多个方案的比较、择优, 面临着可靠性与相关性, 稳定性与适用性、利益驱动和公允公正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与权衡选择。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时, 希望判断、选择的结果能及时、恰当地反映出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 当然也希望通过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揭示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能更有效地维护和提高企业的自身经济效益, 因此, 可以说会计职业判断的过程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权衡的过程。

4、受制约性

会计职业判断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相对主观的东西, 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如受制于国家的法规、政策等;受制于会计的某些自身特征、原则、相应的理论框架以及政府会计管制水平;受到会计人员自身工作经验、专业技能水平以及职业道德水准的制约。

二、现行会计准则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

(一) 现行会计准则的执行需要职业判断能力

企业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客观情况的千差万别及复杂多变, 在会计处理程序中很多时候需要选择适用本单位的会计政策或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会计人员判断并最终做出正确决定的情况很多。

会计人员在企业日常的经济事项和交易的会计处理中, 对会计原则中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等的把握需要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实现。判断越合理充分, 准则会被更好地使用, 从而财务报告的结果更能客观的反应实际情况, 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的会计信息就越真实。

(二) 现行会计准则会计计量模式使会计核算更依赖于职业判断

会计计量模式的改变使会计核算更依赖于职业判断。为与国际会计接轨, 目前我国适用的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但是我国公开市场并未达到理想的活跃市场状态, 寻找、确定真正的公允价值具有相当的难度, 在操作上很大程度受到会计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 需要会计从业人员通过对市场以及技术环境进行综合把握, 做出正确职业判断, 避免公允价值计量“不公允”的现象。

在会计要素的确认与会计核算中, 有些经济业务本身具有不确定性, 会计人员需要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估计才能进行会计计量, 常见的如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净残值的确定、产品保修费用的计提等, 必须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选择适当标准和方法来预测与推断, 尽可能使会计计量合理准确。

(三) 会计政策选择是否正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职业判断

会计政策, 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只有在对同一经济业务所允许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存在多种选择时, 会计政策才具有实际意义, 因而会计政策存在一个“选择”问题。企业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对同一经济事项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目前有很多会计事项存在多种处理方法, 如企业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借款费用的处理方法、存货计价方法、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选用等, 会计人员只有在工作中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职业判断, 在这些准则允许的会计处理方法中, 选择对本企业具体情况最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 以使会计信息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 并同时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四) 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估计是否合理的关键因素

会计估计, 是指企业对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为了定期、及时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在会计工作中, 会计人员需要利用最新信息对具体结果不确定性的交易或事项作出判断, 对未来事项是否发生及发生时间和影响予以估计入账, 其确认、计量的合理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估计中的运用非常多, 如坏账准备的计提、或有负债的估计、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净残值的确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数量等。这些情况必须通过会计人员合理预测与分析判断加以确认、计量, 才能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三、现行会计准则下如何提升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

(一) 树立职业判断观念,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长期以来, 会计人员已经习惯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来处理业务, 而不善于运用职业判断去判断和分析复杂的会计业务。我国的会计准则已经转向原则导向型规则, 赋予了会计人员很大的选择决策权, 为会计职业判断提供了更广大的空间。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转换观念, 增强会计职业敏感度, 提高对会计职业判断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职业判断的意识, 以适应市场经济和会计工作的变化和需要。

(二) 积累实践经验, 开展经验交流会

高水平的职业判断能力必须通过不断的训练、实践, 长期积累才能形成。其实, 会计人员每天处理日常业务正是实践和长期积累经验的过程。会计人员应该主动养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 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在实践中学会分析、判断、综合, 通过处理个别事项把思维发散到一般的业务处理, 总结工作经验, 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职业判断效率;会计人员之间亦可以经常交流实践经验, 有道是“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共同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三) 完善法律环境, 切实加强监管

现行会计准则赋予企业充分的自主权, 也随之带来了企业利用它来调节盈余、操纵利润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如果监管不利则会造成会计信息质量的恶化。财会法律赋予政府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的职责, 财政部门就应该建立有效的控制制度来规范企业行为, 形成“政府行政监管为主导、行业自律为基础、法律法规约束为准则”的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 用财政、审计部门和中介机构的再认定、再判断来约束和监管企业的会计职业判断。

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必要程序, 它不仅是影响会计信息的一个基本因素, 而且会产生相应的经济后果。所以, 提升会计职业判断是一个过程, 它需要会计人员和会计相关职业人员、部门共同做出努力。

(四) 实行终身学习制, 强化会计职业判断技能

会计职业判断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不仅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要具有丰富的相关知识。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时经常会面对新的问题, 甚至涉及本专业以外的技术领域。同时, 会计人员必须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 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并注重对理论的思考, 充分认识和估计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大胆探索, 努力实践, 增强自身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四、结束语

会计职业判断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会计活动, 会计人员只有在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适应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的能力, 才能做好职业判断。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必须通过不断训练、实践, 长期积累才能形成。

本文通过对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 重点阐述了现行会计准则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 以及如何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升最重要的因素是会计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同时也需要有社会各方面的培训支持与监督。只有各种因素综合起来, 才能真正实现客观公允的会计职业判断, 才能更加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减少人为调节资产和利润情况的发生, 使会计信息能够真实的呈现在公众面前, 真正提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从而最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郝淑君.新准则体系下的会计职业判断[J].中国农业会计, 2008, (04) :17-18.[1]郝淑君.新准则体系下的会计职业判断[J].中国农业会计, 2008, (04) :17-18.

[2]李传忠.论会计职业判断[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7, (06) :53-55.[2]李传忠.论会计职业判断[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7, (06) :53-55.

[3]韩国红, 潘上永.会计判断———会计实务的重要程序[J].财会研究, 2006, (06) :26-27.[3]韩国红, 潘上永.会计判断———会计实务的重要程序[J].财会研究, 2006, (06) :26-27.

[4]刘泉军, 张政伟.新会计准则引发的思考[J].会计研究, 2006, (03) :7-10.[4]刘泉军, 张政伟.新会计准则引发的思考[J].会计研究, 2006, (03) :7-10.

[5]徐雪南.浅析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职业判断[J].现代经济信息, 2009, (10) .[5]徐雪南.浅析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职业判断[J].现代经济信息, 2009, (10) .

现行会计 篇2

会计恒等式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其过程,是会计核算的理论依据。由于现行会计等式是静态的,而企业经营活动是动态的,显然用一个静态等式反映企业动态的经营活动与客观现实产生矛盾,并且也缺乏科学性、逻辑性,因此最终使计量结果失去意义。那么,会计等式将如何变革?变革方向又在那里?我们还得从会计等式形成的历史源头及形成过程说起。

一、会计等式行成的渊源

会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纵观会计发展史,也就是会计等式不断演变、进步的历程。会计等式产生于15世纪末,由意大利数学家、近代会计奠基人“卢卡.巴其阿勒”首先提出,即“一个人所有的财产=其人所有权的总值”,这个公式被西方会计学者奉为会计的基本记账原则。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公司的组织形式,商业信用大大发展,资本筹措的方式日益多样化,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会计学者佩顿和凯恩斯根据“有财产存在必有财产来源”的基本思想,首次提出了“资产之形态=资产之来源”的会计等式。随后佩顿根据资产来源即资产支配权的理论,又提出了“资产、权益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凯恩斯又把支配权明确划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大类,提出了“资产=负债+ 资本”的会计等式理论。20世纪30年代,会计等式及理论基本成熟定性,该等式成为西方国家借贷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在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因此,我国将会计基本等式表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历史成本形成的会计等式理论建立在以历史成本法计量属性的基础之上,其会计报表反映的是以历史成本将不同时点的不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累加,从而产生相应的会计恒等式。在币值稳定,社会平均生产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上述会计等式永远保持平衡所以称“会计恒等式”,因此,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信息是可靠的、有用的。

二、现行会计等式的理论缺陷

从会计等式产生到21世纪的今天,会计等式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此期间世界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财务会计确认范围也不断扩大,“纯粹”的历史成本模式已无法客观、公允地反映出被计量对象的现行价值。从历史成本发展到公允价值计量,当然是会计发展的进步,由于公允价值更强调现实价值,因而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比历史成本更可靠、更相关。但是开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也不是完美的,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充分暴露出公允价值的的致命缺陷,表现为顺周期性,其根源在于公允价值会计仍然沿用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等式,从而造成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失真和计量缺陷。现行会计等式的理论缺陷表现在:

1、依据的前提已经发生变化。现行的会计恒等式产生于15世纪末,成熟于20世纪30年代,其理论基础建立在以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之上,其会计报表反映的是以历史成本将不同时点上的不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累加,从而产生相应的会计恒等式。而历史成本法建立的基础的条件,一是币值稳定假设,二是社会平均生产率不变假设,二者共同构成历史成本原则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因此,资产的计价结果,是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格保持一致,即某项资产要求按其取得或者交换时的实际计价入账,入账后的账面价值在该资产存续期间一般不做调整。换而言之,历史成本法体现资产的属性就是过去形成资产投入的成本或者费用作为资产的价值。在资本主义初期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经贸繁荣,采用金本位货币结算体系下,名义货币稳定,生产率保持不变,采用历史成本法计量企业的经营活动,形成的会计恒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是可靠的、有效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名义货币发生变化,从根本上动摇了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由此以历史成本法基础上建立的会计恒等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净资产及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内涵不同。现行会计理论将净资产等同于所有者权益,并将所有者权益定义为资产扣除负债后有所有者应拥的剩余权益。但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在会计理论上应当不是同一概念,净资产是指企业全部的资产减去全部的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过去形成并已实现的应该由所有者享有的经济利益,说得更通俗一点,它包括企业过去形成自创的无形资产、所有者投入成本以及相应的机会成本。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净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因而净资产不等于所有者权益。事实上随着证券市场的出现,企业净资产从来就没等于所有者权益,这一点上在上市公司表现更为突出。从资本市场来看,几乎没有一家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等于股价,因此,我们不得不怀疑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性、可靠性。如果净资产不等于所有者权益的话,那么这种会计计量还有什么意义?相应的会计信息还真的可靠、相关吗?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与客观现实不符。财务会计对资产、负债计量的结果,最终归结为所有者权益的价值计量。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由于不考虑时间因素对会计计量的影响,形成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采用现行市价计量,由于其反应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现时真实价值,企业所有者权益来自资本市场交易的结果,其中供求关系是影响股价的决定性因素,其他因素影响股价也是通过供求关系发生作用,因此在现行市价计量下,企业的资产及负债不能决定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在现值计量下,企业所有者权益价值来源于未来的盈利水平,而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投入成本、现行市价、现行成本无关,因此,也得不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结论。

4、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会计等式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使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格严重背离,因此,凸显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优越性、必要性。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下,由于资产、负债是按照同一时点市场价格或者现值计量的,已经考虑到资产、负债计量的时点性,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市价存在的差异。与历史成本计量方法最大的不同是:公允价值将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视为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并形成公允价值的会计等式,也就是现行的会计等式:资产公允价值=负债公允价值+所有者权益。其缺陷在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所有者权益并非是该时点现行的市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所有者权益,对上市公司而言,该时点的所有者权益为股权价值即股权市价,对非上市公司而言,要采用技术评估法,确认所有者权益的真实价格,因此现行的公允价值计量反映的所有者权益价值可能与客观实际不符,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并不真实、有用。价值属性不清晰。公允价值到底是独立的计量方法,还是混合的计量方法,理论界尚未统一认识。根据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应是一种混合的计量方法,即采用多种计量方法计量资产、负债价值,包括历史成本、现行市价、现行成本、现值、可变现净值,因此其反应的所有者权益价值属性不清晰,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采用多种计量方法结果,必然导致资产价值属性上逻辑混乱和矛盾。现行会计计量所有者权益价值毫无意义。在生产率不断提高、名义货币发生变化的今天,历史成本计量条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失去理论基础,也与客观实际不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目的,是为了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更可靠、有用的的会计信息,以供决策服务。在公允价值计量下,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者各自发生变化,因此影响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因素也并非由资产和负债决定,因此,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仍然沿用历史成本计量形成的会计等式,并不是妥当的、科学的。事实上,上市公司的净资产从来不等于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价值变动也不是所有者权益自身的变动,那么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等式就没有依据了。

纵观科学发展史表明,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的,会计等式也应在不同条件下发生不同的变化,在历史成本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也应该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随着社会经济和财务会计学的发展,会计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现行会计恒等式也将发生变革。考虑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特点,会计等式应变革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价值变动,变革后的等式既符合客观实际,也体现科学逻辑,可以提供更为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便于投资决策,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绥芬河海融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现行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模式 篇3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097-01

一、“村财村管”的含义

所谓“村财村管”,是指由全体村民委托聘用的村委会聘请村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业务上受乡镇农经站(或财政所)的指导和监督,村财务会计人员对村委会负责,村委会对全体村民负责的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模式。该模式最初出现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时期,当时,广大农村地区大都采用这种传统的模式进行村级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但此模式在运行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会计人员依附性强、监督职能不能有效发挥等诸多弊端,因而,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在一些农村地区,此种模式已逐渐被其他财务会计管理模式所取代。

“村财村管”模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会计法》、《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等规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立会计管理机构或在有关机构中设置财务会计人员,建立会计室,指定会计主管人员,配备专门的会计和出纳,但村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及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不得兼任会计或出纳,且本着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会计和出纳不能同时由一人兼任。很明显,“村财村管”模式符合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

二、“村财村管”模式的理论分析

产村财村管”这种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可以通过委托代理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委托代理理论认为:我国传统的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模式—“村财村管”模式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者(即全体村民)委托村委会,再由村委会委托村级财务会计人员,接受委托的财务会计人员负责管理村级财务会计工作(参见图3-1)0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决定了农村财会人员必定要受控于村委会,由于村委会由村民选举聘用的村干部组成,因而村级财务会计人员必然受控于所任职的村主要领导,如果村级财务会计人员不按村主要领导的意图行事的话,村主要领导就会假借村委会之名撤换村级财会人员,直到找到“听话”的、愿意“与之为伍”的财务会计人员为止,这不仅导致了村级财会人员的依附性强、稳定性差、会计监督职能无法正常发挥等情况的发生,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会计信息失真以及虚假会计信息的泛滥。

三、“村财村管”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村财村管”模式自出现以来,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为我国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工作順利有序开展做出了一定的积极贡献,在我国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此模式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难以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村财村管”模式的优点分析

村财村管”模式的运行特点是:村财务会计人员由村委会负责聘用管理,对全体村民负责。该模式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显现出许多优势,主要表现在:首先,有助于村会计人员管理职能的充分有效发挥。由村财会人员自己管理本村财务会计事务,有助于村会计人员加强对村级债权、债务的管理,及时催收欠款、偿还所欠债务,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村级资产的管理,避免了村级债务的进一步蔓延;其次,便于村日常经济活动的顺利有序开展。由于村财务会计人员在村里现场办公,有关会计账簿及相关资料也都存放在村里,查找起来非常方便,这将有助于村干部及时、准确、完整地掌握本村的资产负债情况,便于他们及时了解村财务状况、掌握相关会计信息,抓住时机,及时准确地进行决策,为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村集体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该模式下村里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相关会计资料皆存放在村财务会计办公室里,将有助于保持账簿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便于对村级财务会计资料进行存档管理。

(二)“村财村管”模式的缺点分析

当然,该模式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首先,村会计人员独立性差、会计监督职能难以有效发挥是该模式的致命缺点。由于村会计是由村委会负责选拔任用的,这种选聘机制容易造成村财务会计人员依附于村主要领导,使得一些村财务会计人员看主要领导的眼色行事,惟村长、村书记的意志是从,对村领导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处理会计业务时,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违背执业准则,有的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协同作弊,使会计的监督作用难以充分有效发挥,容易导致村干部用公款大吃大喝,贪占、挪用公款和各种拘私舞弊等腐败现象的发生,也容易导致财会人员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更谈不上充分发挥财会人员的参与管理、决策、充当参谋(助手)等职能了;其次,该模式也不利于保持村级财会人员的稳定性,容易造成“一任村官,一任会计,一任会计一套账”的财会管理混乱局面,不利于对村级资产实行有效的管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财会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使得账簿体系也无法保持应有的延续性、规范性;最后,该模式不利于建立公平竞争的村级财会人员选拔聘用机制。一些村干部在选拔任用农村财务会计人员时,往往忽略了对拟聘任财会人员政策水平、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考查,仅注重其是否听话、是否容易管理,这种选聘方式容易造成任人唯亲现象的发生,甚至出现村主要领导干部家族独农村财务大权、严重侵害集体利益等现象的发生,不仅不利于农村财会人员的政策水平、文化水平以及财会专业知识的提高,而且容易导致农村财会人员缺乏上进心和责任意识,缺乏危机感、压力感,掖命感,使他们甘于平庸,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差,其导致的直接后果为:农村财会基础工作不规范,工作效率低,容易形成大量财务遗留问题等,是导致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工作长期徘徊于低水平状态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 毕于乐,王玉霞,吉品.推行农村财务信息化管理促进农村稳定和发展明.农业网络信息,2013(1):3 5-36.

医院现行会计制度之探析 篇4

一、我国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纵观近10年来医院财务会计发展的实际,在医院日常会计行为中,笔者立足于医院的工作实践,并参照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笔者不揣冒昧,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在医院会计实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予以分析如下:

(一)在适用范围上存在局限性

就理论层面而言,我国的《医院会计制度》是“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1]这一规定,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还是比较切合中国社会现实的。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因为国内的公立医疗机构数量和质量难以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日常保健和医疗的需要,在实践中,许多非公性质的医院日渐兴起,尤其是民办的或慈善机构兴办的医院的大量出现。这些非公立医院在日常会计行为中怎样进行会计核算?非公立的社会福利性质的医院应该执行何种会计制度?我国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也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回答。

(二)医院固定资产核算方法存在弊端

在会计理论中,固定资产一般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2]在我国的广大医院里,固定资产在医院总资产中举足轻重,固定资产核算的完整性与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某家医院整个会计账目记载是否失真。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医院发生的有关收益性支出直接在当前会计项目中列出。在日常会计项目中,购买或取得新的固定资产时,一方面要借记“专用基金——一般修购基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直到固定资产报废、毁损等诸多原因消减时,才按原值借记“固定基金”,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在会计实务中,这些会计行为应该详细记录在会计分录里;就传统会计理论而言,固定性基金并非是从其它的基金直接转变过来的,仅能当作是净资产的一种虚假增加,致使净资产在会计账目上出现不实。在这种情况下,此种约定俗成的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的办法,不仅仅不能完整地考核出医院负责人的业绩全貌,也不能提高医院整体的经济效益,同时,在动态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实有价值上,也存在一定的虚假现象,在表象上造成很多医院支出的加大。

(三)无形资产核算不明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为了谋求更大发展,大都逐步在树立医院自身企业文化上下功夫——各个医院的特有品牌就是该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的软实力。质言之,某个医院特有的医疗服务水平,舒适温馨的治疗环境等都均能为医院带来数额不小的经济收益。在实践中笔者知晓,在医院里,许多硬件投资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贬值,但类似于医院品牌和企业文化的无形资产反而会随着医院的成长而增值。同时,医院为了适应实际及自身发展需要,陆续开展一些能给自身带来较大经济价值的科研项目,其费用较大。故此,在医院会计账目中,资产负债表中关于无形资产的详细记录显得尤为重要——将无形资产更加具体化,直接反映在当期支出中。但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核算的有关规定尚不明确。

(四)管理费用分摊方法不合理

笔者在医院工作多年,就本人目之所及,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里,间接费用在计算上是不能直接计入医疗支出或药品支出的管理费用中的,而在会计实务中,很多医院基本上是按照医疗部门和药品部门的人员人数比例进行平均分摊。在一般情况下,很多医院的医疗部门和药品部门人员比例大致为9:1,如果采用按人员比例分摊医院管理费用的话。那么,管理费用的80%以上必将分摊在医疗支出上,仅有20%会分摊到药品支出上。这样,在各级医院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大部分医院医疗收支亏损,而药品收支则呈现出结余数额较大的怪异现象——一定会影响到医院整体财务收支的真实有效性,且不能真正反映医院管理费用的全貌。

(五)“其他应收款”核算不合理

在理论上,“应收款项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信用交易所形成的索取相应资源的权利。在以债权发生制为基础而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应收款项可能是最能体现‘应计’特点的项目。”[3]但在《医院会计制度》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范围是,除应收在院病人医疗费、应收医疗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其中,包括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不可随意计入的预付购货款等。在会计实务中,“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范围过大,极易给医院的投资者、债权人造成误解。在新时期,各级医院融资渠道更加多样化,但医院会计中规定的“其他应收款”核算范围往往与企业不同,给社会各方面报表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他们常常对较大的其他应收款余额提出诸多疑问,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院筹资的难度。

二、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改进建议

鉴于我国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一些不足,笔者结合实践中的经验,尝试性提出以下改进医院会计制度的建议:

(一)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构建医院会计制度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应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予以完善,并力争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要。但实情是,我国多数医院属国有性质,是非营利性医院。伴随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和完善,很多医院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开始实行独立的经济核算。故此,非营利性医院会计核算方法在借鉴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借鉴学习企业会计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与监督;而对于营利性医院,经卫生主管部门审核登记注册后,可以考虑直接进行企业化运作,完全借用企业会计的核算方法。不容置疑的是,营利性医院在会计实务中,参照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也有许多不妥之处。由于缺乏周详、细致的核算办法,营利性医院的会计核算往往处于混乱的状态,有碍于相关主管部门对医院财务的时时监管。鉴于此,笔者建议日后修订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应补充对营利性医院会计制度的相应规定,以适应实践发展之需。

(二)完善医院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

在会计实务层面,建议医院会计在参照企业会计的核算方法的同时,逐步取消“固定基金”科目的核算内容,增加“累计折旧”会计科目。在购入或增加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当计提折旧时,借记相关支出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并登记“固定资产”的明细账目和总账目。期末“固定资产”账户余额仍为原始数额,“累计折旧”账户余额为已提折旧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标示于固定资产项目的下方,二者互抵后的余额应为固定资产净值。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将资产负债表中的“累计折旧”项目金额、“固定资产净值”项目金额与“固定资产原价”项目金额相比较,可以较为明晰地知悉某家医院的整体固定资产新旧程度的信息及其使用情况,同时,便于会计报表使用人为医院负责人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为医院在做出相关投资决策上提供帮助。

(三)将无形资产更加具体化

在医院资产负债表中增列“无形资产”科目,以全面反映整个医院资产情况。同时,应合理整理、统计医院的无形资产数额。一般而言,医院无形资产涉及的范围较广,且多属于医院企业文化层面——如医院品牌知名度及美誉度、管理理念、服务意识、医疗技术水准、医学科研成果等。目下,许多医院在日常运营中,大多注重有形资产的增长,竞相购买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对无形资产的开发投入和核算管理没能引起太多重视,致使无形资产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就经济学维度而言,在一段时间内为某个医院提供一些特殊权利或有利于医院取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无形资产是一种较为稀缺的经济社会资源。建议医院将无形资产更加具体化,以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

(四)对管理费用分摊方法的建议

笔者认为,以后新修订的《医院会计制度》应改变目前单纯按医院在编人员比例分摊管理费用的方法,应采用灵活机动的方法,比如:将按人员比例和收入比例相结合、复合的管理费用分摊办法或其他方法。唯如此,才能符合“收入与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的配比性这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更能反映医院管理费用分摊的公平性,也便于调动医院整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医院的整体经营效率和效益。

(五)增加“预付帐款”科目

笔者建议,在修改《医院会计制度》时,应增加“预付帐款”科目,使医院会计报表在实际使用时,以方便社会各方的需要,为医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的空间。在以后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应该硬性规定各地医疗机构预付款项记入“应付账款”借方,如因厂家破产、关闭等原因确实不能收回所购货物的,再将原预付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经过以上科目的调整,使会计报表使用者更加详尽地了解医院财务状况,使会计核算更加科学、合理,更好地为医院的各种决策服务。

综上所述,医院会计核算在维持医院良性发展和有序运行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推进医院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的稳步跃升起着经济准绳和标尺的作用。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医院会计核算工作应与时俱进,顺应现实发展之需要,使医院会计工作更加有序、科学、合理,进而使我国的《医院会计制度》可以切实地反映出每个医院的真实经营业绩,较为全面的为医院以后的发展献计献策,以提升医院在新形势下的品牌竞争力,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摘要:我国的《医院会计制度》作为衡量和规制医院财务会计行为的标尺, 在过去的近10年内曾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医院会计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越发显示其缺点和不足。文章立足于医院会计实践, 主要从医院会计制度适用范围、固定资产核算等视角来阐释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不足, 并据此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存在问题分析,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1]医院会计制度.[EB/OL].http://www.people.com.cn, 人民网, 2003-06-09.

[2]李凤鸣.会计制度设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14.

现行会计 篇5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特性和功能

金融衍生交易是一种金融合约,而非资金借贷关系,其价值取决于现货市场上的一种或多种资产或资产指数的价值。在计算其价值时,一般可以将之分解为期货、期权、调换等基本形式。其主要目的是用于转移资产价值波动所引起的价格风险,即用于避险或投机。衍生金融工具极具风险性,按国际证券监管委员会1994年7月发布的《衍生金融工具管理指南》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即市场价格不利变化而影响机构财务状况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即缺乏对手会使公司不能实现平仓或不能以同等或接近市价而平仓的风险;结算风险即公司未能于预算期内收取对手方付款或付货的风险;运作风险即公司因人为的错误或运作系统控制失灵招致损失的风险;法律风险即公司因合约不能执行或条文不当而招致损失的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使得金融市场极为活跃,在运作时大多采用财务杠杆的方式,即以交纳保证金的方式进入市场交易。交易者只需少量的资金即可搏动巨大的交易合约,只要操作得当,价格预测无误,便可以较少的投资成本,带来十倍或数十倍的收益,因而引来了大量的投资者。衍生金融工具这种以小搏大的财务杠杆放大作用不仅分散了企业风险,增强了企业应付风险的能力,还拓宽了企业的筹资渠道。另一方面随着金融市场自由化、一体化趋势的加强,数据处理电子化降低了支付清算方面的成本和二级证券市场的发达,证券利率的下降,企业运用新的金融工具将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

二、衍生金融工具对现行会计的冲击

1.对会计处理基础的冲击。现金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均以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作为基础。而衍生金融工具大多是待执行的合约,与合约相关的经济利益和平仓交割义务只有到实际履行合约时才能确认为资产、负债、收益,在此之前无法证明其利益和风险,况且衍生工具具有风险性、流动性、市场性,要求不断的确认和再确认。从传统的实现原则出发,这些事项在财务报表上是无法反映的,会计也失去了对它的监督职能。

2.对会计要素定义及其确认的冲击。传统的会计理论确认一个要素,应满足两项标准:(1)与拟被确认的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2)拟被确定的项目的成本或公允价值(Fair Value)能可靠地予以计量,其共同点是立足于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而且在未来期间又必定有经济利益或资源流入流出企业。衍生交易尽管为企业所控制,但其立足点在于未来期间合约的履行情况,其风险性导致未来期间经济利益和资源的流向、金额具有不确定性,难以准确计量。若要把衍生工具列为企业的.资产或负债,对它们则必须重新定义,其他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也将发生一系列变化。

3.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会计计量基础的冲击。历史成本原则属性只确认交易和准交易的事项,并且在确认时,通常只以市场交易价格为依据,入帐后,一般不再变动。金融衍生交易不像传统交易那样可在一个时点完成,从合约的签订到最终交割或平仓,都需要一段时间,此间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合约价格反映的即是订约时的价值,如果不对随时变化的市价作及时反映,就无法反映交易的风险。

4.对会计报告的冲击。衍生金融工具由于自身的特点,加之现行财务报表的固定模式,使得衍生金融工具很难在表内充分反映,只能在表外作重大信息说明。如按现行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及分类,金融资产和负债无法得到充分的披露。然而衍生交易的规模及风险以及企业未来的巨额现金流量足以影响企业的存亡,如此重大的信息若不能揭示反映,显然与充分揭示原则相悖,不利于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进行决策,也不利于企业会计人员对风险进行监管预测,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也将大打折扣。

三、对现行会计制度的改革

1.对权责发生制的改革。衍生金融工具实际上就是体现债权债务关系的金融合约,合约交易结算是通过独立的结算系统来完成,结算系统根据市价的变化决定交易者保证金帐户金额的增减与否,可见进入了结算系统,合约的风险和报酬就已经转移,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应开始确认、记录、列报和揭露。把合约从订立到履行过程的全貌反映在报表上。也就是在确认金融资产和负债时采用“转移原则”代替“实现原则”。

2.对财务会计要素的重新定义。资产不仅要包括由于过去的业务引起的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可带来未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还包括约定的未来可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负债不仅包括过去业务引起的由企业承担的可用货币单位准确计量的经济责任,还包括约定的未来由企业承担的经济责任。经过新的定义,会计要素的内涵和外延均包容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这样会计要素就可分为金融性要素和非金融性要素,以利于报表信息的揭露。

3.采用多种计价基础。衍生金融工具没有历史成本可循,不能采用历史成本计算。为了客观、公允地反映出被计量对象的价值,以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可采用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应从有效的市场取得,它是通过市场价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体现出来的,也就是我们通常的终值、现值换算关系。

4.对财务报表的改造。由于会计要素的重新定义,我们有必要对报表项目按双重标准进行分类,先按金融资产或负债和非金融资产或负债分类,再按流动性大小分类。在报表的排列上,金融性项目按风险程度大小排列;对非金融项目按其流动性大小排列。为了适应金融工具的特殊需要,可增编一张“金融头寸表”。必须改变“附注”的观念,报表附注不仅仅是附加注释,而是与报表本身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报表体系,其作用明显的在提高。附注内至少应包括金融工具的类别、特征、风险系数、帐面价值、 本论文来源于( www.51lunwen.org/ )公允价值、到期日、持有日等重大信息。

对完善我国现行《会计法》的探讨 篇6

【关键词】完善;会计法;探讨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活动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在所有的经济活动中必须要按照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来进行,同时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也一定要以《会计法》的规定来对自身的管理模式进行建设和调整,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但是时代在不断的进步,社会也在不断的变迁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要对《会计法》中不符合时代发展规定予以改进和完善。

一、完善《会计法》的必要性

当前要想更好的对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进行改进和完善就一定要在修改的过程中制定一个合理可行的方案,同时还要根据当前的时代发展形势对修改的事项和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同时这也是对《会计法》完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内容,因为《会计法》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规,同时它也是经济活动的一个依据,所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要以《会计法》作为最主要的依据,完善《会计法》法就是要让相关的规定和实际更加的贴合,同时还要在这一过程中对传统规定中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有效的补充,使其能够和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不断的适应。就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对《会计法》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也是十分必要的,《会计法》在经济发展中一定要能够和经济发展的实际相互适应,如果《会计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没有发生任何的转变,就会使得《会计法》的相关规定没有办法和当今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都是严格按照《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去执行的,但是如果企业的发展和《会计法》中的规定发生了矛盾就会产生非常难以控制的局面,所以这也说明我国的《会计法》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滞后性,如果不对这一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就一定会对市场经济的发展秩序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如果《会计法》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很有可能对企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所以为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一定要对《会计法》进行改进和完善。

二、关于会计年度

和传统的《会计法》年度管理相比,现在的会计年度管理在时间的规定上更加的严格,同时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更加的激烈,所以我国的会计核算工作在当今的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站在一个统一的年度来看。企业的核算结果会有一定的差异,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每个企业的经营时间都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要充分的借鉴整个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企业经营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最近几年,我国的很多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都要不断的上市,在企业上市之后,会计核算工作会经历更多的流程,所以在当今的《会计法》中还需要根据会计工作的实际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关于会计的职能

《会计法》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企业以及集体的社会活动进行监督,并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提供一个的知道。但是市场竞争的激烈,使得《会计法》的监督性减弱,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的发展迅速,而且每个公司都有不同的资金管理方式,《会计法》并不能对所有的企业都使用,何况《会计法》的监督机制也并没有做到健全,那么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企业也很容易受到经济《会计法》的束缚,从而无法顺利的发展,而如果不按照《会计法》的规定的去执行,那么市场经济的秩序将会变得混乱。所以完善我国现行的《会计法》,可以加强《会计法》的监督能力,并能够适应不同企业的发展需求,对于冲突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良好的解决。

四、关于会计责任

关于会计人员的责任。会计人员的职责主要是按照会计规则进行会计工作,并对其任免机构负责。但按照《会计法》设定思路:会计人员既是单位内部的管理人员,又是政府部门的“耳目”。因此,应当删除《会计法》中有关会计人员对违法违纪的收支必须向政府部门报告的规定,会计人员仅对所在单位负责,以使会计人员彻底从两难境地中解脱出来。在明确会计责任时,有必要讨论会计责任的解除问题。在我国各类检查中,往往你查我也查,每次检察都能发现新问题,新账老账一起算,但谁都不会给被查单位一个最终结论并承担责任。

五、关于执法部门

执法部门主要负责监督检查法律的执行情况,以督促法律的贯彻实施。有鉴于此,法律一般都有明确的执法部门,专司执法情况的监督检查。《会计法》规定,财政、审计、税务部门负责分工,《会计法》没有明确规定。由三个部门共同作为《会计法》的执法部门,意图是财政、审计、税务部门在实施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中,都以检查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为主要内容,检查会计资料就是一种执法情况检查,同时,三个部门同时作为执法部门,有利于加强监督检查力度。财政部门行使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权,并使其职权切实到位,是《会计法》得以有效实施的保证,也是实现我国会计秩序根本好转的关键。但财政部门行使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权,应当不同于以往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等临时检查,而应使监督检查经济化、制度化。对于企业,主要应通过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财政部门监督检查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来实现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职权;对于其他单位,可以结合财政预算管理以及专项抽查来实施会计的监督检查。同时,建议在《会计法》中建立会计刑事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制度,以使《会计法》关于“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落在实处。

六、结语

在我国的企业经营和发展中,《会计法》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们已经走进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传统《会计法》的规定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当今的发展需要,所以为了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健康运转,同时也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一定要对《会计法》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现行会计 篇7

自2007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以来, 准则的实施效果如何, 会计信息质量有没有改善和提高, 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都非常关心的事情。国内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 (曲晓辉、邱月华, 2007;毛新述、戴德明, 2009;于李胜, 2007;朱凯等, 2009) 。但他们对于新准则的实施后果由于实证分析的数据时间上不同和检验会计信息质量所使用的模型以及检验的角度不同, 得出了不同的甚至互相相反的结论。鉴于对会计准则实施效果实证检验结果的不一致性, 有必要利用进一步的数据和更全面的评价体系来检验新准则的执行效果。本文借鉴Barth等 (2008) 方法, 运用上市公司数据, 分析2007年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在盈余管理方面和价值相关性方面的影响, 检验新准则实施的经济后果。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通过比较全面的指标评价2007年新准则实施的经济后果。前人对于该次准则改革后果的检验大多是选择会计信息质量的盈余或相关性的一个方面来检验准则的实施效果, 本文则是选用了不同于他人的模型并且盈余质量和相关性两方面同时检验, 结果更科学更全面。

二、理论分析与文献回顾

(一) 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

曲晓辉、邱月华 (2007) 在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前研究发现, 2001年至2004年间上市公司盈余稳健性显著提高, 但提高的原因是亏损公司“洗大澡”行为造成的, 结论是单纯转变会计准则并不能改善会计信息的质量, 强调在改革会计准则时同时要附以相配套的强有力的法律和执行机制。毛新述、戴德明以1994年至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检验了我国会计准则在盈余稳健性方面的执行质量, 认为2001年至2004年会计改革由于强化稳健性原则和限制公允价值的运用显著降低了公司高估盈余的水平, 并不是“洗大澡”造成的。而2007年新会计准则弱化稳健性原则和扩大公允价值的运用, 则导致了公司盈余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新会计准则的目标是使国内的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接轨和趋同, 使国外相关投资者和利益集团能够最大化地减少国内外财务报告之间的理解和转换成本。因此新准则的特点突出的就是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尽量一致, 并在某些方面考虑中国特色。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主要还是从“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方面进行衡量, 即要求盈余信息首先满足真实可靠的要求, 然后在可靠性的前提下提供相关的信息。如果新准则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遵守新准则的公司的会计信息就应该有更少的盈余管理。

(二) 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相关性

国外大量学者通过实证证据从不同角度表明, 采用公允价值为基础的会计准则, 可以提高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Barth等, 1998;Huang和Subramanyam, 2007;Daske等, 2007;Horton等, 2008) 。于李胜 (2007) 利用新增的“新旧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检验了新准则提供的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价值相关性, 认为按新准则调整后的股东权益比旧准则有较高的价值相关性, 同时, 新准则中按公允价值计量能够获得增量的价值相关信息。但朱凯等 (2009) 以2005年至2007年三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认为新准则虽然引入了公允价值的应用, 但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提高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解释原因为2007年新准则的执行需要大家的适应, 有暂时执行成本。修宗峰以2006年和2007年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为样本, 检测新准则的执行后果, 认为受证券市场环境的影响, 会计准则变迁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反而显著降低了;原因是会计制度变迁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与投资者保护的替代假说相一致, 即在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中财务会计制度发挥了“替代机制”的作用, 而不是“支撑机制”的作用。鉴于前人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结论的不一致, 我们把新准则的实施是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作为待检验的第二个问题。

三、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为了比较2007年会计准则改革的前后效果不同, 本文选择2004年及以后的数据, 减少以前改革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以沪深两市2004年至2009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比较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前2004年至2006年和实施后的2007年至2009年的数据, 检验前后数据的差异是否显示了制度的实施提高了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样本选择时为了保证对比对象的一致性, 选择从2004年始就已经上市交易并且到2009年止一直在进行交易的公司, 剔除期间上市的公司和期间退市的公司。通过CCER数据库获得相关的数据资料, 缺失资料通过手工收集。剔除同时发行B股和H股的公司 (因为这些公司的会计信息不仅受我国有关制度的约束, 也受其他上市地区有关法规的约束, 无法验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到底是哪些制度约束的结果) 、特殊处理面临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金融上市公司以及数据不全的公司。

(二) 变量定义

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采用以下方面的指标:较少的盈余管理:如果执行新会计准则, 减少盈余管理的话, 净利润的变动 (ΔNI) 会比进行盈余管理时变动更大 (因为进行盈余管理会使利润平滑, 盈余平滑就会使利润的变动幅度减小) ;净利润变动与现金流变动的比率 (ΔNI/ΔCF) 也会比没有盈余管理时变动更大 (上述两个指标的变动也可能是由于企业“洗大澡”或者错误估计应计项目行为造成的) 。如果会计信息质量提高, 应计项目与现金流的负相关性 (ACC/CF, 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应该更小一些 (但不能排除由于错误估计应计项, 低质量的会计信息也可能会导致更少的应计项目与现金流的负相关性) 。更少的小额盈利 (SPOS) 发生的几率:如果企业有较小的亏损, 一般都希望通过盈余管理调成较小的盈利。所以如果有很小的正净利润, 极有可能是盈余管理造成的 (0

(三) 模型建立

(1) 会计盈余质量评价指标:第一个指标是净利润的变化。比较净利润的变化大小来判断是否进行了盈余平滑。对净利润的变化大小比较并不是直接比较ΔNI, 而是对该指标通过一些控制指标分年度分行业进行回归, 对回归残差的标准差进行比较, 标准差越小说明净利润变化越小 (Barth, Landsman and Lang, 2008) 。用ΔNI*表示回归残差的标准差。

ΔNI=α0+α1Size+α2Growth+α3Lev+α4Eissue+α5Dissue+α6Turn+α7CF+ε (1) ;第二个盈余质量评价指标是净利润的变化相对于现金流变化的幅度。对现金流的变化仍然按照上述控制变量进行回归, 得到回归残差的标准差, 用ΔCF*表示, 然后用ΔNI*/ΔCF*代表两指标变化的幅度。ΔCF=α0+α1Size+α2Growth+α3Lev+α4Eissue+α5Dissue+α6Turn+α7CF+ε (2) ;第三个指标是应计项目和现金流的相关性。分别对应计项目ACC和现金流CF按照前面的控制变量进行回归, 控制变量中除掉CF这个变量。对回归的残差ACC*和CF*进行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 得出我们需要的两指标的相关性。ACC=α0+α1Size+α2Growth+α3Lev+α4Eissue+α5Dissue+α6Turn++ε (3) ;CF=α0+α1Size+α2Growth+α3Lev+α4Eissue+α5Dissue+α6Turn++ε (4) ;第四个指标是较小的正净利润发生的频率。设立指标变量POST (0, 1) , 2007年以前该变量等于零, 2007年以后该变量等于1, 然后把所有年度数据对下式分行业进行回归。POST (0, 1) =α0+α1Size+α2Growth+α3Lev+α4Eissue+α5Dissue+α6Turn+α7CF+α8SPOS (0, 1) +ε (5) ;回归后如果系数α8小于零, 则说明2007年以后较小的正净利润发生频率小于2007年以前的频率。

(2) 及时确认损失的度量:通过比较下列回归模型的LNEG (0, 1) 变量的系数度量2007年前后较大的负净利润发生频率, 如果系数α8>0, 则说明有更多的公司在2007年后确认了较多的负净利润, 说明公司没有进行盈余平滑而是及时确认了损失。

(3) 价值相关性的度量:根据吴战篪等 (2009) 的分析, 价格模型研究的是会计盈余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报酬率模型则研究会计盈余在一段时间内对股价变化的影响。价格模型反应了会计信息对股价影响的累积效应, 而报酬率模型则研究会计信息是否在一段时间内影响股价, 由于证券投资收益的信息具有可预见性, 市场可能提前反应, 因此在价格模型中具有价值相关性并不代表在报酬率模型中也具有同样的价值相关性。Barth (2000) 认为价格模型可以检验会计信息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 而报酬率模型可以检验会计信息的这种相关性是否及时。在本文中分别使用股价模型和收益率模型来度量使用新会计准则后价值相关性是否得到提高。如果相关性提高, 则两模型2007年后回归的R2应显著大于2007年以前的回归R2。P=α0+α1NIPS+α2NIPA+ε (7) ;RET=α0+α1NIP+α2ΔNIP+ε (8)

四、实证检验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回归分析中有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如表 (2) 所示。

(二) 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将样本数据分为2007年以前和以后的两组, 把相关变量按照前面的模型分年度分行业回归, 得到各检验指标如下表 (3) 所示。在各指标中, 盈余管理的度量方面的四个指标以及及时确认损失的指标都与预期的结果相符, 证明实施新会计准则后样本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减少, 及时确认了损失, 没有进行更多的盈余管理。对于价值相关性的检验, 结果表明价格回归模型的R2符合预期的结果, 收益率回归模型的R2与预期相反。说明会计信息确实具有价值相关性, 但这种相关性不够及时, 投资者已经从市场上提前获知了相关性的信息。为了进一步确认新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分年度对各检验变量进行了回归和计算, 见表 (4) 。在分年度回归的结果中, ΔNI*的标准差在2007年至2009年都高于2007年以前的三年, 证明净利润的变化幅度在实施新准则后确实大于新准则实施以前。ΔNI*/ΔCF*的值在后三年也高于前三年, 净利润相对于现金流的变化在准则实施后大于实施前。ACC*与CF*的相关系数除了2005年突然大幅下降, 不符合预期的结果外, 其余五年的变化符合预期, 即两者负相关性在实施新准则后减小了, 但减小的幅度比较小。分年度回归的价值相关性模型中, 价格回归的R2明显在2007年后高于2007年前, 即价格模型证实了会计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收益率回归模型的R2在新准则实施后只有2007年明显高于2007年以前, 2008年和2009年都不高于2007年以前的, 所以分年度回归的收益率模型也不能说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提高, 与前面不分年度只分为新准则实施前后两组进行回归的结论一致:会计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 但不够及时。

现行会计 篇8

一、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下的资产减值

(一) 资产减值

若企业经营取得的价值和效益低于资产账面价值, 就可视为该项资产出现了减值。根据我国目前的市场机制和条件, 资产减值主要体现在客观环境中的种种因素使资产减值。这些因素可能是宏观环境的变化, 也包括一些物理上的变化, 还有可能是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等。另外, 企业管理阶层的变动和大量裁员也可能引起资产的减值。

(二) 资产减值会计

企业账面资金总额高于通过经营和销售收回的资金时, 表明出现了资产减值现象, 而利用会计对减值的那部分资金进行相应的核算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资产减值会计。企业应该不定时地对资产进行核查, 保证会计账面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资产情况, 方便财务人员及时了解企业资产动向并在应对突发事件上做出快速反应, 为企业应对各方面的风险提供保证。

二、现行会计准则下的资产减值特点

(一) 引入“资产组”概念

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 它的特点是自身所产生的现金流入是自成体系的, 新准则规定企业在预估可回收金额时, 要以单项资产为基础。

(二)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进行回转

企业在将可回收资金的金额计算完毕后, 若发现账面价值高于这部分金额, 就应该将企业的账面价值减记到和可回收金额一致。那么, 这部分由资产减值带来的损失应立即做出相应的记录, 同时进行相应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三) 规定计提准备的时间

现行会计准则要求企业要明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间, 为同行业在资产减值计提准备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方便其实行这方面的工作。

(四) 及时披露资产减值

企业应该遵守新准则的要求, 在对外报送季度报表时要准确判断这个季度企业是否出现资产减值的现象;在报送半年或年末报表时, 企业应将目前存在的资产减值迹象作为测试是否发生资产减值的首要条件, 将投资回报率视为未来现金流入的折现率, 把投资回报酬率是否增长看作是出现减值的判断标准。

三、现行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

(一) 准备和计量难度大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发现, 不仅要考虑到资产组产生的是否为独立现金流, 还要充分考虑到企业领导阶层对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和资产是否为持续使用的状态。因此, 很难掌控资产组划分、组合的尺度, 也就是说要综合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才能确认资产组, 否则会造成划分的资产组缺乏层次, 并且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在资产的分配上会带有严重的主观随意性, 非常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举例来说, 现行会计准则要求企业要将全部资产划分到某个资产类别中, 但实际应用中, 往往某些资产根本无法独立于其他资产而独自存在, 当然也就无法产生独立的现金流入。

(二) 信息披露不够彻底

目前, 我国企业的资产减值计提准备的财务处理问题主要反映在企业资产的利润、负债表中。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过程中, 确定的损失并没有在资产利润表中清晰地罗列出来。而在负债表中, 按其账面价值扣除减值准备后的净额来反映的是有关资产。由此可见, 新准则对资产减值信息对外披露方面的规定还不够完善且过于简单, 与国际会计相关准则规定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有些上市公司虽然对资产减值有所披露, 但内容简单, 根本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 难以准确计量公允价值

大规模使用公允价值很可能带来两方面影响。首先, 广泛应用公允价值使利润的波动性变大。举例来说, 由于使用公允价值对资产减值进行计量, 那么现在上涨的那部分看作是利润, 未来跌下去时就会被算作是亏损。如果市场波动性过大, 它的公允价值就会出现不断的变化, 那么计量的准确性就无法保障。其次, 由于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够完善, 企业要想准确确定公允价值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其计量方式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也就为人为操控提供了空间。由于贴现率、风险因素等本身就存在着太多的变数和不确定性, 所以即使我国已经完善了会计准则, 也提到了回避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 但终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完善实施资产减值的策略

(一) 完善资产市场环境

今后的工作中, 企业对各项资产是否应该进行计提减值的准备, 必须要在我国资产信息比较完善的情况下才能做出决策。之所以要完善资产市场环境, 是因为它直接决定了企业每项资产的公允减值是否能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 同时也为资产减值准备的顺利实施提供切实的保障。所要做的就是为企业源源不断地提供客观真实的资产减值相关信息和价格变化信息, 使企业市场评估值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市场真实值, 为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和科学的现实依据, 以减少各种因素对资产减值会计工作的影响和制约, 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提升其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质量。

(二) 完善信息披露体制

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在充分尊重原有的基础上, 对资产减值会计的内容有了新的规定和解释, 但和国际会计准则比较起来, 新准则内容不够充实, 与现实状况差距还很大。国际会计准则能够保证正确区分企业资产是否存在减值现象, 并且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内部信息的反馈, 做出相应的系统提示。国际会计准则同时还明文规定企业资产减值工作中, 要将重要性概念充分应用到对损失的确定、准确判断及充分计量上。同时, 国际会计准则顺利解决了资产测试中实际操作所遇到的问题。因此, 我国非常有必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理论, 将我国会计准则反映出来的实际情况和国际会计准则有机结合起来。逐渐完善资产减值的内容和方法, 制订操作性比较强的具体方案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指导企业开展资产减值工作。

(三) 加强审计监督力度

目前, 我国的大中型企业, 尤其是大型上市公司都存在内部人员操控的问题。因此, 应切实履行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的审计和监督作用, 规范资产减值会计中发生的不良行为。同时, 应该制定独立的涉及监督的文件和细则, 进一步明确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工作中的审计规定和程序。通过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作用, 随时监督企业和个人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的暗箱操作和获取不法利益。

(四) 完善市场机制

充分利用各种传媒的强大功能, 定期向媒体公布企业各项资产的变化情况, 及时向公众披露市场的变化情况, 并且做到随时对外公布资产价格调整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这样不仅可以及时为企业提供全面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资料, 还能为监管部门和社会监督力量提供衡量公允价值的标准, 同时也增加了企业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适时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为企业会计工作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其中对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规定对企业资产减值工作起到了关键的导向作用。但我国很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成果, 不断丰富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依据, 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 为我国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指导。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快速增长的经济和不断创新的技术手段让市场的环境越来越复杂, 各个公司的发展情况不可预知。在这种复杂环境情况下, 资产减值会计应运而生。文章将对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进行简要分析, 针对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的不足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资产减值,资产减值会计,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杨燕.我国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会计的分析研究[J].财务与审计, 2010 (09) .

[2]赵敏.新旧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比较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 2011 (03) .

[3]李彦龙, 张艳.资产减值新旧准则比较研究[J].审计月刊, 2010 (04) .

[4]王德霞.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下企业资产减值会计研究[J].财会探析, 2012 (12) .

事业单位现行会计制度变革 篇9

一、会计主体的改变

新会计制度准则明确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自身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 记录和反映事业单位自身的各项经济活动。”这就从概念上明确了事业单位是一个会计主体。事业单位会计主体的确立, 有利于事业单位加强自身的经济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同时也有利于事业单位以主体身份参与市场竞争, 谋求自身发展。因此, 这就要求事业单位财会工作不能像原会计制度下那样, 仅仅是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和简单比较分析, 而应更加注重资金的“效益性”、“灵活性”和“流向性”。事业单位财会工作应当是依法筹集和运用资金, 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管理, 包括合理编制单位预算;积极组织收入, 努力节约支出;加强资产管理,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 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 加强经济核算,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等, 其内容要全面涉及到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和负债管理等各个方面。

二、预算资金核算方式和管理方法的改变

在原会计制度下, 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分别核算, 这是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一种有效办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政府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合理组织业务收入, 增强了单位自我发展的能力。由此, 预算外收入大幅度上升, 并直接影响到了事业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当前, 在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多渠道, 同一种业务支出有多种资金来源的情况下, 再采用预算内外资金分别核算的办法就显得不相适应了, 会带来很多问题。这是因为, 预算内外资金分别核算, 各自平衡, 就好像是一个单位有两套账, 各自分别记账、算账和报账, 不利于资金的统筹使用和合理调度, 从而影响资金的使用效果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因此, 在实际业务运营中, 事业单位需要的是充分利用各项资金在取得和使用方面的时间差, 以调剂余缺, 统筹兼顾。新的事业单位会计正是从这点出发, 在核算内容上取消了预算的内外分设账户、分别核算并专户储存等方面的规定, 成为核算内容统一的会计主体单位。新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取消了原有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和自收自支管理三种预算管理方式。“核定收支”, 就是事业单位要将全部收入与各项支出统一编制预算, 报经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各单位的预算内外拨款和预算外收入, 统一纳入单位财务收支计划, 统一管理, 统一核算。“定额或定项补助”, 是对非财政补助收入不能满足支出的事业单位实行的办法。其中“定额补助”, 是根据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 按相应的标准确定一个总的补助数额。“定项补助”则是对某些支出项目进行的补助。“超支不补, 结余留用”, 是事业单位预算在经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后, 预算由事业单位自求平衡。这种新的预算管理形式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对其预算内外资金实行统一核算、综合平衡。事业单位在政府的支持下, 可以合理组织业务收入, 以增强单位自身发展的能力;同时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统筹安排和合理调度预算内外资金, 事业单位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一核算, 将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各项资金的综合使用效益。

三、会计要素的改变

改革后的会计要素比原有的三个要素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内容, 有利于事业单位改善管理状况, 同时易于与企业会计和国际会计接轨, 解决原有体系不能处理, 但已成为客观实际事务的问题, 促使事业单位提高核算水平, 积极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 “洋为中用”, 更主动地将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做好。

四、会计等式和记账方法的改变

采用新的会计等式和借贷记账法, 可适应现代会计的发展要求, 使事业单位摒弃其他类型的记账方法, 求得在整个事业单位范围内会计基本处理方式的一致性, 使事业单位会计在全国范围内、在各行业之间具有更大的可比性, 同时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融各业会计之长, 促进本身业务素质的提高, 同时也有利于事业单位会计被社会公众所认识、了解, 使事业单位更有效地利用资金, 更好地完成其业务活动, 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并能够促进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和外部管理, 从而有效考核单位资金使用效果, 监督单位资金的使用情况。

参考文献

[1]凌君, 关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思考[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5.

[2]黄俊英, 陈贵英,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要把好四关[J], 发展研究, 2005.

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基础改革探析 篇10

与企业会计相比, 在政府会计中公共受托责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以公共受托责任为逻辑起点来构建政府会计目标也是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出发点。目前, 在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基础即收付实现制下, 政府会计目标已经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所以, 我们很有必要根据国际趋势和我国具体情况对会计基础进行适当的改革, 使我国政府会计体系实现与国际惯例的趋同。

二、我国政府会计现行会计基础所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对预算会计提出了要全面反映政府的资金运动和结果的新要求后, 收付实现制基础已经显露出若干重大缺陷。

(一) 无法对复杂多样的新业务进行正确的处理。

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 存在采购环节与付款环节相分离的现象, 出现了货物已到, 账单未到款未付的业务;也出现了货款已一次性支付, 但货物尚未到达的业务。在收付实现制下, 行政事业单位对未支付货款、但已收到的物资, 不登记入账, 不利于对各项物资进行全面管理;对仅支付部分款项的物资, 也只能按拨款单据中的实际支付金额确认和计量, 显然不能对采购业务进行确切地反映。

(二) 引发不同年度间收支规模的波动。

收付实现制下, 记录收入、费用的时间是以款项的收付时间为准, 而不考虑收支项目的匹配性。但现实是, 无论是行政单位还是事业单位都存在着并非每年都发生的费用, 如固定资产修理费, 在其发生年份的支出规模较大, 其余年份则没有或发生数额较少的支出, 造成各年度的支出规模不一;同样, 有些收入是本期一次性收取, 但要涉及若干期。

(三) 收付实现制下的会计报告项目过于简单, 反映的内容不全。

在我国预算会计体系下, 预算单位会计报告主要由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必要的附表及会计报表说明书组成, 且各成体系, 表中均未涉及应付未付的项目。

三、对改革我国预算会计基础的思考

基于目前收付实现制预算会计基础存在诸多弊端, 以及国际政府会计改革的新趋势, 有必要对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基础进行改革。但会计基础的改革不单纯表现为技术问题, 同时也反映一国的经济问题, 甚至政治问题。具体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 权责发生制引入的时机和应用的程度。

在预算会计领域, 要全方位地实施权责发生制,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法律环境, 为其提供保障;其次需要制定相应的准则、制度, 作为操作指南;最后, 需要掌握相应知识的人员与技术的支持。但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转型时期, 法律体系建设还不完善, 预算会计准则还未制定, 现有从业人员的技能有待提高, 因而, 决定了我国在现阶段要结合我国的现实条件, 先部分引入权责发生制, 待时机成熟时, 再逐步向较高程度的权责发生制过渡。

权责发生制应用的程度是由政府财政管理改革的目标决定的。如, 为解决现行预算会计基础下, “年终结转”事项合理不合规的现象, 我国财政部曾于2001年, 确定了中央总预算会计的个别事项可采用权责发生制;随着预算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 若改革目标定位于加强部门的绩效管理, 对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成本耗费和效率水平进行考核, 就需要选择在服务费用和政府固定资产核算方面实施权责发生制, 合理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二) 权责发生制的推进方式。

预算会计是预算管理的基础, 能为预算的编制提供会计信息, 二者应协调发展。但我国目前的预算会计改革已明显落后于预算管理改革, 出现了许多现行预算会计制度无法处理的业务, 我们应区分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 稳步推进权责发生制。对于需要转换会计记账基础才能处理的业务, 如跨期收支业务, 则应在相关科目中部分推行权责发生制。而对于那些涉及面广, 影响较大且确认又不经济的事项, 则应暂缓或不实行, 以保证预算会计核算的正常秩序和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顺利进行。在各级政府的会计和财务报告中采用统一的权责发生制基础, 预算仍保留收付实现制。

(三) 政府会计体系的建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政府会计标准也趋于国际化, 为了适应这一要求, 我们应加快预算会计向政府会计转换的进程,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体系。1、合理界定政府会计的范围。可以按政府活动作为划分的界限, 凡政府活动引起的资金运动, 如总预算单位和行政单位涉及的业务, 应纳入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2、明确政府会计的目标。即要达到满足各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3、立足于我国实际的同时借鉴国际经验, 制定我国的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

(四) 政府会计基础的改革要满足财政管理的要求, 与财政管理改革相协调。

政府会计制度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不是单纯的会计问题, 而是财政管理体系、乃至整个公共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 政府会计和财务信息应当和财政管理的要求相一致。如果政府会计和财务信息在数量和质量上不能满足财政管理的要求, 那么财政管理的功能就会缺失;相反, 如果政府会计和财务信息的提供超出了财政管理的需要, 也会造成信息过度的负担, 加大政府运行成本, 降低工作效率。

(五) 构建全面的政府会计核算框架。

全面的政府会计的实质是全程式追踪和记录财政资金周转的各个阶段的交易, 以确保政府核心部门和支出机构均能追踪财政资金流动的过程。全面的政府会计的核心是在清晰地界定支出周期各组成阶段的基础上, 根据各阶段的特点和会计控制的要求来组织和设计会计账户, 所有承担会计责任的组织都统一采用相同的会计账户组织会计核算。理想的做法是:核心部门和支出机构分别在集中和分散的基础上, 进行同步式实时记录支出周期各个阶段的预算运营信息, 包括承诺、核实和付款的交易信息。现行的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之间的关系, 相当于会计记录中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的关系。当然, 二者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总分类核算与明细分类核算的关系, 这是因为核心部门在进行总分类核算的同时也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只不过明细分类核算的详细程度比支出机构低。通过构建以“支出周期”概念为核心, 涵盖政府资金运动各阶段的政府会计核算框架, 从而能更好地解除政府与支出机构之间的受托代理关系。

摘要:我国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改革完成后, 目前正在酝酿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 在新制度的建立过程中, 会计基础的选择和转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说明了我国政府会计现行会计基础的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 以及向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实践意义, 并讨论说明了改革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

参考文献

[1]顾晏红,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J], 西部财会, 2007.11.

现行会计 篇11

关键词:《会计法》《刑法》刑事责任扰乱会计秩序犯罪

《会计法》有关法律责任的研究,学界呼声最高的是对于民事责任的规定,研究者都已经关注到了《会计法》中对民事责任规定缺失的现状,而对于刑事责任的研究,由于会计和法律学科的分属,导致相互结合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在刑事责任规定错综复杂的条文表述下和会计学科强调的实践技能下,应该说将两者贯通进行的探索,学界的研究还仅仅是个开始。

一、现行《会计法》刑事责任的规定的多样性和不合理之处

现行《会计法》对违反正常会计秩序的行为进行了详尽的规定,但在这些看似详尽的规定下,其实反映了对刑事责任规定的笼统和不清晰,具体体现为:

第42条规定的十项内容,包括:(1)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2)私设会计账簿的;(3)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4)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或者登记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的;(5)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6)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7)未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本位币的;(8)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9)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者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的;(10)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本法规定的。

本条规定的十项内容,有些行为根本不具备达到犯罪的标准,比如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规定就不可能达到严重危害社会的程度,因此也不可能构成任何的犯罪行为。而《会计法》笼统地规定:“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以讲,会计法的立法者过于严苛,同时对相关的刑事法律责任又未进行系统的梳理,导致了上述规定的不切实际。

《会计法》后续的几条有关刑事责任的规定,是对第42条内容的扩充说明,比如第43条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本条内容是关于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伪造变造后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

第44条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本条是对《会计法》42条第8项规定内容的延伸说明,在本条中强调的是手段上体现出的主观恶性,是通过隐匿和故意销毁的方式进行,体现了主观上的恶性较之第42条规定第8项“未按照规定保管”更加严重。

第45条规定:“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本条强调的是授意、指使、强令的各种主体,其行为内容涵盖了43条和44条的规定,一般而言,授意、指使、强令的主体都是单位的负责人或者领导人。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会计法》在第六章中规定的法律责任里,虽然全面强调了各种行为的刑事责任,但这些规定由于立法上的考虑不周,导致了对刑事责任规定的过于笼统,不具有可行性。多样性的规定,在执行上也容易出现矛盾。可以这么讲,《会计法》作为规范会计秩序的基本法律,其在法律责任上的规定过细,甚至在不同的法条中不断重复,直接导致了执行中因为其他法律修改而产生的困难。同时,部分立法上的用语过于宽泛,如“构成犯罪的”说法让人容易产生误解,虽然《会计法》的立法者是为了避免和《刑法》产生矛盾而做出的技巧性表述,但却不断成为理论界的讨伐的对象,笔者以为这种看似严谨的用语实质上最不严谨,因为这其中规定的若干构成犯罪的行为,在刑法中并未有直接的对应关系,我们不难揣测,广大的公民将认为这些行为是会构成犯罪的,但又不知到底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会犯罪,犯罪了又会有何种刑罚。这种怀疑导致的不信任反而比没有规定更加严重,将导致对整个《会计法》法律责任的不认可。

二、现行《刑法》及修正案对扰乱会计秩序治罪的空缺

现行刑法里将会计违法行为单独作为犯罪加以惩处的仅有“不按规定披露公司、企业重要信息罪”、“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等少数罪名,其调整的范围和力度明显不足。又因现行刑法对于偷税罪、贪污罪等都已有了明确的界定,因而在实践中多数会计违法行为都被作为偷税罪、贪污罪等相应目的犯罪的犯罪手段,最后被以偷税罪、贪污罪等目的犯罪而追究刑事责任。[3]

现行条件下环境会计核算策略 篇12

环境会计理论的提出给传统会计核算带来了生机, 新的核算对象的出现也给会计核算带来了挑战, 核算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我国现行的环境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环境会计的核算过程中针对会计要素的分类理论繁多, 难以统一;会计确认标准尚未明确;会计核算内容难以量化为货币进行计量;相关法律法规仍存在漏洞, 监管职责分配不明;监管者以及社会大众缺乏环保意识, 有碍制度的贯彻实施;缺乏相关培训, 会计从业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与环境会计职能不匹配, 人才缺口大。在分析现行条件下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后, 我们从宏观角度出发, 提出六点建议。

一、确定环境会计要素理论

在对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过程中, 形成了以环境会计四要素论为主的各种环境会计会计要素理论。其中, “三要素论”着重于环境成本的考察, 忽略了环境因素为企业带来的收益, 理论不够完善;“五要素论”过分看重环境因素带来的外部经济效益, 在环境会计实际工作中难以量化环境资源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效益;“六要素论”是参考传统会计理论体系产生的, 核算范围大, 由于环境资源存在难以量化、量化标准不统一等特性, 较大的核算范围给核算带来了巨大压力。“四要素论”中的环境会计要素包括环境资产、环境支出、环境负债和环境收益, 笔者认为“四要素论”的内容更具兼容性, 能够更好适应各类企业的具体情况, 有利于环境会计要素理论在会计实务中的推广应用。

二、分别制定环境会计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

在传统会计中, 会计要素包含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要素。本文以“四要素论”为前提, 对环境会计要素确认标准提出建议。环境会计的确认标准可以从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环境收益四个方面进行确认。确认环境资产应首先明确环境资产的定义, 环境资产应该是特定主体在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取得的, 由其持有或控制的, 预期能为其带来经济利益的, 能可靠计量的自然资源。环境资产的确认应同时满足其定义以及该资产与信息使用者之间应具有决策相关性。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曾提出:环境负债就是因净化环境而形成的负债, 具体包括直接因净化环境发生的负债和预计因净化环境发生的支出。所以环境负债可以定义为由于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导致对环境的破坏而由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环境负债的确认在满足环境负债的定义的同时还应满足该事项是由于企业违反环保法规的不当环境行为导致的、其结果使得企业环境质量下降、企业因此负有一定的清偿义务。所谓的环境成本是指企业以环保为基准, 为减少企业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而支出的费用, 以及企业由此而需承担的其他支出。而环境成本的确认标准除了满足其定义以外, 还要求其能可靠地计量, 与企业的外部和内部使用者的需求信息相关。最后是关于环境收益的确认, 它指是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因环境保护与治理而形成的, 能够增加企业的净收益和所有者权益, 又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入。另外, 环境收益是与环境保护与治理及企业的外部和内部使用者的需求信息密切相关。环境收益还必须能够可靠计量。

三、改进环境计量理论

由于环境资源的特殊性, 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环境会计计量与传统会计计量相比, 存在一定的差别。首先, 由于环境资源的多样性, 环境会计的计量尺度存在多元性, 仅从货币角度对环境资源要素进行计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以货币为主要计量方式, 以实物计量为补充计量方式的计量体系对会计计量对象进行计量。其次, 由于环境资源存在难以量化的特点, 环境会计实务中常以历史成本结合边际成本、替代成本、机会成本、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方法的补充。最后, 由于环境资源存在稀缺性、效用性, 不能通过交易的方式衡量它的价值, 所以在探索环境会计计量理论时可以将劳动价值理论和边际价值理论相结合, 对现有环境会计理论进行进一步完善。尽管环境资源的特性对环境资源计量造成了一定困难, 但是我们可以从传统会计计量的角度出发, 结合可持续发展观, 探索具有可行性的环境会计计量方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我们通过对计量理论和计量体系的一系列研究可以为环境会计的实际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完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管理机制

环境会计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仍存在漏洞, 监管体系尚未明确, 监管者缺位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解决可持续发展观下环境会计监管机制的不完善这一问题, 我们应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此同时, 我们可以批判地吸收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对现有法规进行深入研究, 提出与之匹配的实施细则以此完善环保法规;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 参考《会计法》的相关要素、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对环境会计准则制度进行完善;明确环境会计监管责任归属, 在完善环境会计法规、准则和制度的同时对各个企业环境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监督, 严格执法, 建立完善的处罚体系, 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企业严格出发, 对积极贯彻可持续发展观的企业给予口头及实物奖励。

五、增强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

环境会计制度是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的, 包括我国在内的各个国家环境问题日益加剧, 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持续升温,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越来越受到社会主流人士的关注。我们应将社会关注转化为社会意识, 使环境保护的观点深入人心。环境保护是社会共同的问题, 因此社会和政府应该共同努力, 解决现阶段环境会计确认计量存在的问题。法律法规体系仅仅是道德的底线, 政府应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上, 通过现代媒体等渠道对公民进行教育, 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通过法律法规的规定, 加强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 督促各个单位积极学习环境会计相关理论知识并应用于实践。承担其社会责任, 将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联。督促各企业管理层人员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 以此促进环境会计理论在企业的良好实施。

六、通过培训与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作为会计工作的直接实施者, 肩负环境会计制度顺利执行的重任。会计人员是否具备专业胜任能力以及相匹配的职业道德素质成为了环境会计制度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我们应从多个方面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首先, 我们应提高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通过教育、再教育使会计人员掌握环境会计确认计量方法。其次, 我们应对会计人员进行思想教育, 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环保意识。

上一篇:吉林移动下一篇:贵州省黔东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