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2024-11-06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共12篇)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篇1

改革开放30年多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效,人们物质生活有了巨大改善,文化生活得到极大繁荣。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高度密集、工业污染排放剧增,加之现存城市森林的不完善系统及不合理结构,这导致了空气污染、噪音、光辐射等一系列城市生态问题。人们对建设绿色家园、改善人居环境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建设城市森林,增加城市森林覆盖率和人均绿化面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和经济发展的生态容量,已成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城市森林建设在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发展城市森林不仅是建设城市生态文明的关键任务,更是实现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全国各地把推进城市森林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探索了新思路、实施了新举措,取得了新成效,在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

(一)城市森林助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发展城市森林,壮大森林旅游、森林休闲、森林保健等新兴生态产业,可以为城市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扩大城市就业。另一方面,发展城市森林,促进城郊速生丰产林、竹藤花卉、珍贵用材林、经济林果等生态产业发展,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拓展了农民增收和就业渠道。浙江临安市以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竹笋、山核桃等绿色食品和特色森林旅游,不仅社会提供了健康的生态产品,而且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0%以上来自林业。

(二)城市森林建设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

发展城市森林,倡导生态经济型、农林复合型发展模式,加快了城郊村屯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和荒山绿化步伐,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以森林为主体的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不仅扩大了主城区的绿化面积,推动城市郊区、村镇、山区、平原森林和湿地资源的增长,而且形成了发展林业产业的良好基础,有利于城市和乡村产业的协同发展,文化的共同繁荣,促进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近年来,武汉市探索“两型社会”发展模式,重庆市实施森林工程,都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加速了城乡绿化,改善了城乡面貌,不断缩小城乡差别。

(三)城市森林建设推动了城市生态文明发展。

森林是生态产品的最大生产者,城市森林是保障城市生态良好的前提和载体,是解决城市污染、噪音、粉尘、热岛效应等问题最直接、最有效手段。同时,作为城市文化品味的重要标记,城市森林为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发挥重要作用。贵州贵阳“林城贵阳”的精心打造、河南洛阳“中国牡丹之都”的品牌铸造、浙江安吉“中国竹子之乡”的优势发挥等,这些城市通过发展城市森林,极大地提升了城市文化品味、城市知名度和城市竞争力。

(四)城市森林发展提高了人民健康生活水平。

一是让人民享受到健康的空气。城市森林具有释放负离子、有效减少城市空气污染物和空中悬浮物浓度的作用,有利于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二是让人民享受到健康的水源。森林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作用。森林不仅能增加降水,而且能提高饮用水的纯净度。三是让人民享受到健康的宜居环境。森林具有美化环境、抵御自然灾害、减少噪音等作用,为市民们提供了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四是让人民享受到健康的食品。药材、竹笋、菌类等食品污染少,营养价值高,保健作用好,是有利于健康的绿色食品。

二、以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为前提确立以人为本的城市森林建设思想

城市森林必须依靠人民建设,城市森林建设的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建设城市森林的目的就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只有确立以人为本的城市森林建设思想,城市森林建设才能快速、健康地发展。

(一)必须高度重视,把城市森林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推进城市森林建设,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树立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城市森林建设理念,把城市森林建设作为城市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来建设,要把城市森林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来统筹,加大对城市森林建设财政投入,建立健全城市森林建设的法律法规,从而实现“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二)必须科学规划,确立城市森林建设的中长期目标。

城市森林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运动式的短期行为不利于城市森林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城市森林是一个生态系统,要按照生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做好科学规划,切忌大规模的“大树进城”等短期行为。城市森林建设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确保规划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同时,城市森林建设规划还要与市域经济实力、社会发展、现实条件相适应,能满足人居生态环境的需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必须发动群众,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城市森林建设离不开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要广泛宣传城市森林的功能、效益和作用,大力普及森林知识,强化生态理念,让广大市民都知道每一位市民都是城市森林建设的责任人和受益者,增强参与城市森林建设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要鼓励和动员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城市森林建设理论,广泛传播森林、生态知识和理念。要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引导广大企业加入到城市森林建设行列,增强城市森林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性。要发动广大社团组织和媒体,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渠道为城市森林大声疾呼。

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城市森林建设步伐

城市森林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城市森林建设还是一个新生事物,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如类型单一、示范作用不广、投资渠道少、急功近利、工作机制不健全等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需要在今后建设中完善和解决,进一步推动城市森林建设的科学发展。

(一)突出示范作用,进行科学布局。

建设布局上,既要考虑在地域分布上的区域性,还要突出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重要位置的代表性。在建设类型上,既有森林植被类型的,还要发展湿地、荒漠、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类型多样的创建模式。在建设方向上,更加关注和重视人居环境建设,不仅要让森林进城、上路,还要让森林进入机关大院、进入居民小区,进入村屯住户,让森林更加贴进居民。

(二)拓宽投资渠道,提供有力保障。

城市森林建设的投资必须坚持以地方政府为主,要把城市森林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加大投入力度,使城市森林建设投资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增长。同时,还要把城市森林建设作为城市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体现在城市各项生态工程中,如在湿地保护、防沙治沙、森林公园、平原绿化、绿色通道上与城市森林建设相协调、相结合、相衔接,特别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乡镇地区、生态脆弱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要加大投入,给予倾斜,以国家投资带动地方投资,推动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三)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推进机制。

城市森林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参与,各尽其责、各尽其职。一是各级政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协调统一推动城市森林建设的指导思想,各个部门要把城市森林建设作为的一项重要工作来部署,积极组织、努力推动城市森林建设。二是各级林业、绿化和园林、城建等部门要各自发挥优势和作用,解决好建设理念和发展思路上的矛盾和问题,防止产生“地盘主义”思想认识,共同推进城市森林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各地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城市森林建设的指标体系,科学编制规划,明确责任部门,切实加以推进。

总而言之,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绿树成荫的宜居环境,小康生活的实现绝不是产生在冰冷的钢筋水泥的建筑环境中。加大城市森林建设力度,才能让更多的森林走进人民的城市、走进人民的生活、走进人民的心中。我们的城市才有生机,我们的家园才有活力,我们的居民才有福祉,我们的经济社会才能协调发展。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篇2

福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数量分析

福建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同时又是典型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省份之一.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及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一体化分析技术,对福建9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探讨福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格局及实现均衡发展的途径.

作 者:陈琪 Chen Qi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福建,厦门,361005;黎明职业大学外语系,福建,泉州,36刊 名:黎明职业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年,卷(期):“”(3)分类号:F299.27关键词: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篇3

关键词:城市形象;经济发展

收稿日期:2011-03-26

作者简介:王岩(1979-),女,黑龙江富锦人,中共鸡西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社会问题及政府管理。

一、城市形象概述

城市形象是城市给予人们的综合印象和观感,是城市性质、职能和文明的外在表现。城市形象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城市的评判取向,进而对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一)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

通过对影响城市形象各要素进行分类,从满足城市发展对投资、社会進步、居民生活保障的需求的角度,可将城市形象的内容分为四类,分别是资源形象、人口形象、空间形象和机会形象。这四方面要素构成,分别从经济、社会、城市空间及城市发展机遇四个角度对城市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1.资源形象

资源在一个城市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在工业化进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发展条件。资源的丰富程度与资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开发及可持续发展,同时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直接影响着城市职能与主导产业的选择。可以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对城市资源的梳理对打造良好的城市资源形象,使其成为吸引资金的内因,对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具有重要意义。鸡西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是黑龙江省东部较为重要的煤炭城,从1957年建市开始,就因煤而立、因煤而建、因煤而兴。鸡西市最大的企业就是跟煤有关的龙煤集团鸡西分公司。目前,鸡西煤炭储量是65亿吨,建市以来为国家贡献煤炭8.5亿吨,每年开采2000万吨左右,按现有的开采规模,仍可开采100年。鸡西市的石墨储量也非常丰富,为5.4亿吨,居亚洲之首。因此我们鸡西市有非常优良的资源形象。

2.空间形象

城市空间形象主要包括城市的建筑形态与城市的空间格局,是城市规划的主要研究对象。城市空间形象对于城市形象的作用在于它带给人们认知城市最直观、最真实的感受。不管是鳞次栉比的高层建筑,或是曲径通幽的蜿蜒小巷;不论是纵横交错的公路交通,还是风景秀美的林荫小道,这些都是最鲜活的“城市表情”。它影响着旅游者对城市的认知,同时也与城市居民息息相关。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城市空间被更多地赋予了交流功能、审美功能、传播知识功能、陶冶情操和激发情思等功能。城市空间形象不但是城市最好的名片,也对居住在城市里的居民素养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人口形象

人口形象包括政府形象和市民形象两部分。政府形象包括政府的行政效率及水平、公共服务设施的健全程度;市民形象包括不同地区间不同的地域性格、市民的生活水准、行为言论、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等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府形象代表着城市的形象。政府的形象应该从两方面来认识。首先,政府是否勤政廉洁,所制定的政策是否科学有效,政府机构设置是否合理,政绩如何等等,这些都影响人们对城市形象的认识。其次,政府是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者,城市的交通、通讯、教育、保险、银行、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直接关系到市民的生活质量,是城市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一些硬件服务设施,如车站、码头、机场、宾馆、酒店、公园、文化娱乐场所等,也影响到了外地人对该城市的第一印象。从这个角度上讲,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不但要在管理上下工夫,对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同样体现着政府的形象。

市民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精神面貌、整体素质如何都会影响公众对该城市的看法和评价。尤其是城市“窗口”系统的市民形象更是城市形象的直接展示。从大的地理区位上来讲,北方人豪爽,南方人精明;从地区来讲,北京人“善侃”,山东人踏实,温州人善于经商。这些市民形象都已在全国形成共识,并且从无意识之中已将市民形象取代了城市形象。

4.机会形象

所谓机会形象是指,抓住一些由地理区位、国家政策或突发性事件带来的对城市关注度增加的机会,在城市建设与营销过程中,着力打造城市的个性与特色,从而为城市发展赢得更多的机会。机会形象分为地理区位机会、政策机会和突发事件机会三个部分。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战略和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于2009今年4月正式批准了“八大经济区”建设规划,“东部煤电化建设区”就是其中之一。东部煤电化建设区包括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四个煤炭资源城市和佳木斯、牡丹江两个中心市。目前,全省已探明煤炭保有储量的92%分布在鸡西、鹤岗、双鸭山和七台河等地,煤炭品种齐全,品质优良,多属低硫低磷煤,具有发展电力、煤化工、冶金、建材原料和生物工程等产业的优势。在这些地区,分布有松花江、牡丹江、穆棱河、梧桐河等众多河流和向阳山、龙头桥、桃山等大型水库,水资源保障程度高。因此,我们鸡西就应抓住我省建设“东部煤电化建设区”这一有利契机,较好的利用国家和省的政策倾斜,搞好鸡西的煤电化建设,借此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二)城市形象建设的原则

1.突出个性的原则

各个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功能各异、文化传统也存在差别,因此,城市形象建设应考虑城市的民族、历史、文化、环境特点,塑造各具特色的城市形象。根据城市性质不同,可以区分为工业城,商贸城,政治文化中心,旅游型城镇等,石油工业城市要反映出石油工业景象,首都或政治中心要有宏伟、庄严的气氛,旅游城市则要突出景观环境特色。

2.体现内涵的原则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随时间延续的历史过程,在城市形象定位时,应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历史环境和文物建筑往往成为城镇的标志,体现着城市形象的内涵,如北京的故宫,武汉的黄鹤楼,曲阜的孔庙,茨坪的井冈山等。挖掘散落于历史文献中或流传于人民群众口头的神话、历史典故和名人轶事,选择适当的有形形式来展示丰富的有价值的历史,可以创造出有内涵的城市形象。

3.公众认同的原则

城市形象是公众对一座城市的总体评价,城市形象定位只有满足公众的社会心理需求和审美需求,才能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支持,才能激发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美化城市形象的热情,城市形象建设才能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城市形象建设应积极鼓励公众参与,不能认为城市形象建设是领导者和城市管理者的任务,城市形象定位应是领导者、城市管理者和公众意志的共同体现。

4.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是公众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城市建设的好坏与每一个居民的生活质量直接相关,城市居民也是美好城市形象的受益者,因此城市形象定位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人的感受,注重人的尺度,考虑人与环境之间视觉和其他感觉上的联系,讲求适宜的空间感和尺度感,体现对人性的充分关怀。比如,城市的规模不同,城市形象建设应有不同的要求,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应有相应的规定,“大而无当”的场所只会带给人冷漠、生硬、乏味的感受;人类有亲近自然的本性,在城市形象定位时要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

5.现实可行的原则

城市的发展与建设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经济发展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前提,为各种设想的实施提供了物质保障。因此城市形象的定位不能脱离实际,超越城市的经济实力。否则定位很高,不能付诸实施,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人、财、物的浪费,也会挫伤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一些城市不考虑经济条件的差异,动辄要建设“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国际化大都市”,这样的定位就没有体现现实可行的原则,这样的城市定位着实应该进一步推敲。

二、鸡西市在城市形象建设中存的问题

(一)对鸡西市的城市形象认识不足,造成城市形象定位有偏差

在过去一段时间,鸡西市及各县区都普遍存在着对城市形象建设认识不够,对城市形象深层次的内涵理解不深,对城市形象建设理论研究不透,缺乏正确的建设理念,导致城市形象定位偏差,重经济发展轻城市建设,重外在形象轻软环境建设,政绩工程代替城市形象建设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鸡西市的城市规划缺乏统一理念

尽管鸡西市从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经济基础、资源储备、教育程度等方面来看,都具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城市面貌也日新月异,但城市规划方面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理念。尽管鸡西市的发展主题较为明确,但从整体来看,缺乏一致感,整体氛围没有形成。而且,近年来,鸡西一直单纯地重视经济发展,对城市的管理也仅仅局限于交通、公用设施、基础建设、治安管理等方面,使得城市建设一直处于较低层次的发展,缺乏将城市的现在与未来紧密联系的理念,对长期的城市发展系统规划概念不明确。

(三)鸡西市的软环境与扩大开放、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协调

环境与人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彼此之间又息息相关。城市软环境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在鸡西,虽然生产要素成本低,如土地、房屋、劳动力价格都很低,但政府办事效率不高,有些政府部门官僚作风严重,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获利途径审批化、审批手续复杂化。另外,鸡西市劳动力和专业人员的素质过低,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劳动力的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抓得不紧,对知识的使用、知识的更新更是注意不够。各行业都面临人才匮乏的问题,这些都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鸡西的城市形象建设缺乏文化特色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新兴城市不断涌现的事实面前,要想使鸡西更具有竞争力,为自己长远的发展作好铺垫,就必须树立自己独一无二的形象。目前鸡西市给人留下的是很笼统的印象,只是一个盛产煤炭的矿区,但却没有鲜明的个性,在外地人眼中鸡西和七台河、双鸭山、鹤岗没有什么区别。

鸡西的城市形象没能和城市文化紧密相连,没有体现城市文化形象。城市文化形象所体现的城市气质和品位,往往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城市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是城市主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的评价和选择方式,是决定城市行为的价值准则。一个城市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决定了这个城市会发生与之相适应的什么样的城市行为,因而城市价值观是城市行为的根本动因。如果一个城市没有明确的价值观,也就没有明确的城市行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就会出现脏、乱、差等现象;反之,一个城市如果有明确的价值观,城市主体就有明确的行为准则和相应的行为规范,从而体现出城市相应的文化形象,并从中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气质与涵养。由此可见,城市价值观的选择,是城市文化形象建设不应忽视的问题。鸡西市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可以体现自身文化的形象。

(五)市民的公共意识落后,影响鸡西良好城市形象的形成

鸡西的城市形象主要是通过鸡西市民形象集中表现出来的,公民的综合素质、精神状况、创新能力是城市的精神面貌的精髓。鸡西市民缺乏公共意识,同时政府也没有运用公共关系进一步鼓励、推动、培养和发展城市市民全面参与的意识和素质,鸡西市民普遍缺乏主动向外界甚至是向世界展示优良素质和城市美好形象的强烈愿望。

三、鸡西市城市形象建设的几点建议

现代城市是一个巨大、复杂的系统,具有多功能、多层次、高度综合的性质。在鸡西城市形象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城市工业要调整,市民居住条件要改善,城市经济要发展,城市整体美和特色形象要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关系要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从全局、整体的高度来处理和解决局部、个别、具体的问题,使各种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和系统的整体优化。

(一)准确定位,搞好城市形象设计

城市形象定位是回答“建什么样的城市”的问题。因此,准确定位城市形象是城市形象建设成功的前提。准确定位城市形象,有赖于对城市历史演变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层次理解,有赖于对城市形象资源优势的充分挖掘。因此,鸡西市的城市形象建设必须立足于本市的历史演进和城市未来发展定位,充分发挥鸡西的资源优势,搞好城市形象设计。

在鸡西市的城市形象定位中,要充分体现鸡西城市形象的视觉识别、行为识别和理念识别,充分体现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注重其整体风貌特色和前瞻性。要坚持环境功能与理念相统一的原则,把鸡西的城市建设、经济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思想建设和人的现代化通盘考虑和运作,力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在统一,空间环境美、社会生活美和人的自身素质美的内在统一。

在鸡西市城市形象定位过程中,要树立战略观念和全局观念,防止随意性、盲目性和长官意志。现代化的城市形象塑造工程是一个长期、多变量的动态过程和复杂系统,所以必须要有科学、合理、严密、权威的发展战略和城市形象设计,以减少不确定因素和各种矛盾冲突,并不断地予以监控,使城市形象诸层次、诸环节、诸领域、诸要素之间的结构达到和谐、平衡、健康、有序的发展。

鸡西市的城市形象作为鸡西整体的精神和风貌,必须进行长期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全方位建设培育,绝不是靠短时间的局部的小打小闹就能形成或奏效的,任何盲目的、随机性的、长官意志或主观意志色彩浓厚的举措,特别是急功近利和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都可能损害城市的整体形象,并造成劳民伤财和难以挽救的后果。因此,在鸡西市城市形象建设中,一定要全面规划、科学设计,以解决城市形象建设的连续性与政府首长更替的矛盾。这是形象建设的基本前提,对于保证和促进鸡西市的城市形象建设健康顺利发展至关重要。

(二)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鸡西市民城市形象意识

城市是人、时、空的综合统一的整体。鸡西人的素质是鸡西市城市形象的灵魂,要把一切为了鸡西人民作为鸡西城市形象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城市形象建设不仅是市领导、有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全体市民的共同行为。因此,努力提高市民城市形象意識尤为重要。市民的城市形象意识是鸡西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增强竞争力、凝聚力的内在动力。只有在强烈的城市形象意识下和市居民素质提高的条件下,鸡西城市精神才能真正树立,这是树立鸡西美好形象的根本所在。在市民缺乏一定的城市形象意识的情况下,再好的城市形象设计也只会形同虚设。因此要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教育,千方百计使市民关心鸡西、热爱鸡西、建设鸡西、美化鸡西,努力形成“争做文明市民”、“弘扬鸡西精神”、“树立鸡西形象”的良好风气。要组织市民对城市雕塑、建筑、广场、园林、街景进行评议,通过评议,调动市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自身的宣传。

(三)围绕鸡西特色,推进城市形象建设

鸡西市的城市形象建设要紧紧把握鸡西特色本身是一个有机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思路,遵循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围绕鸡西产业特色、景观特色和环境特色进行研究和思考。要坚持历史、现实和未来相联结的原则,谋求历史传统、地域文化、民族特色与现代化的前景的延续与融和。要坚持鸡西独特性和开放性相一致的原则,以鲜明的个性为主导,自觉地吸收古今中外一切城市的先进文化技术成果,在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创新。要坚持由生产型向特质型转变的原则,抛弃传统的以产业定城市性质的旧模式,注意城市文化的延续,挖掘城市内在的魅力。要通过城市实力形象和活力形象充分显示产业特色和功能特色。在城市布局的“点”、“线”、“面”的保留和发展设计上,要突出“新”、“美”、“特”多种风格的协调。要认真研究城市发展史,运用历史的构思架起一座由过去特色通往未来特色的桥梁,要以不破坏历史环境及其在精神和文化方面价值为前提,保留城市固有形态,重视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以保持城市特色中的个性轮廓、心灵载体和精神支柱。在现代化建设结构调整和时空布局上,要与创建的城市特色保持一致。

(四)加强对鸡西形象建设的指导、协调

鸡西形象建设在实践中,横跨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领域、涉及全市规划、城建、市容、环保、绿化、司法、交通、工业、商业、科技、教育、新闻、文化、卫生、体育、外事、旅游等城市生活的各层次、各环节、各部门、各单位,因而具有综合性、协调性、联动性的特点。为适应这一特点,就应当建立相对稳定的、具有权威性的市级组织领导体制,形成强有力的鸡西形象建设推进机构,从而把鸡西形象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

鸡西形象建设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运作系统,需要建立起一整套相应的制度,如决定和影响鸡西形象的重大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审批制度,形象建设及目标责任制度,形象建设的检查验收制度等。要走出“形象建设无需大的投人,只是做表面文章”的认识误区,树立起现代鸡西形象建设的投资观和增量投入观,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办法,建立新的融资机制,以保证必需的支出,要确保鸡西形象建设向良性发展。

(五)优化鸡西的软环境

这是建设良好的鸡西形象、吸引外资的重要环节。运用政策手段引导、保证和促进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促进公平竞争,促进经济行为的规范化,推进市场经济顺利发展。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吸引和促进种类资金、各种经济成分在鸡西展开公平竞争,以竞争促进发展和进步,极大地增强鸡西的对外吸引力。特别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提高行政工作效率。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各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管理的事交行业协会去管理,政府不要干预,政府只负责制定规则和监督、实施,自然就少了很多官卡,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建立监督机制,杜绝腐败之风。从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入手,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杜绝腐败源头的产生。三是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在鸡西城市形象建设中,鸡西人民的作用是最主要的。提高市民素质是城市形象建设的主要途径。中有拥有高素质的城市人口,才能充分地创造和挖掘出鸡西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才可能更好地展现鸡西的活力和精神面貌。全面提高鸡西人民的素质,必须开展塑造学习型城市活动。学习型城市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要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大兴学习之风,弘扬创新精神。发展教育事业,优化教育结构,构建多层次、开放性、立体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和网络,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篇4

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一座城市的城市建设水平。今天的城市和中世纪的城市是完全不同的。发达地区的城市风貌与不发达地区的城市风貌也大相径庭。可以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美学的基础。

1 为了安全而发展出城市

城市既是阶级对抗的产物,又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它既有阶级对抗的政治性,又有集中发达工商业的经济性;它是政治和经济共同作用的产物。城市形成的重要标志就在于它不仅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定历史时期内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而且还必须是一定意义上的经济中心。

“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早期的“城”是为防卫自守所设的军事设施,即城堡。它最初的作用是驻扎人马,防止敌人侵害,具有单纯军事政治中心的意义,是为了安全而发展起来的。

2 社会经济进步而发展出城市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早期的“市”是买卖交易和买卖交换的场所。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城”的存在对“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市”的发展带来“城”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城市由一个最初以安全而发展起来的城堡逐步演变成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社会经济的兴盛成为城市发展的基础。

3 不同时期的城市发展

3.1 春秋战国时期——秦朝

《周礼·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这种设计思想强调城市布局的方正与形体规划,且在“宫室”外廓建有为防御和揭示政令所用的“阙”。封建社会随着武器进化及战争方式递变,城防作用更显重要。

秦咸阳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都城,受帝王思想支配,迫求建筑形体的博大峥嵘(见图1)。《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可见其规模之大。秦都咸阳的建设发展始终注意吸收和借鉴各诸侯国国都建筑技术的优点及风格,取其各自所长,融合相异建筑艺术与不同技术风格于一炉,创造性地建造都城的宫观苑囿,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当时建筑技术的高水平,而没有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

从中国古代城市起源和发展规律考察,秦都咸阳约自秦昭王(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0年)时期开始,逐步从以军事防御为主的“城”(政治军事中心)向以发展经济贸易为主的“市”(兼经济文化中心)的功能转化。在中国古代都城的嬗变中,秦都咸阳属于从奴隶社会国都向封建社会国都,由战国时期诸侯国国都向以汉唐长安城为代表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典型国都过渡的类型,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受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限定,也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规划意识的提高,使得后来发展起来的唐长安城成为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的一个高峰。

3.2 隋唐时期

商业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的进展,新兴的商业城市像雨后春笋般地兴起。举世文明的“丝绸之路”是联系东西方物质文明的纽带,可这条商业通道在唐帝国时才达到它的最高使用价值。丝绸之路上的商旅不绝于途,品种繁多的大宗货物在东西方世界往来传递,使丝绸之路成了整个世界的黄金走廊。隋唐时期的经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建筑技术的提高,不仅单体建筑的艺术处理手法更为细腻而有特色,在建筑组合体、群组布局乃至城市规划上都更为成熟,形成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唐代风格。院落式布局的特点和优点在隋唐时期已完全形成,并沿用到明清,成为我国古建筑中最具特色的部分。隋唐时期在城市规划中已全面考虑城市的艺术风貌问题。这时城市都辟“方格形”街道网,网间之格建成里坊。在布局上的共同手法是以“丁”字形街为纵横主轴,纵向的南北街为城市的最主要干道,在主街北端布置皇城、宫城。在皇城、宫城前多有条东西横街,与南北主街“丁”字相交。在主街两侧纵深处是整齐一律的里坊作为壮丽街景的反衬,这种规整有序的布局也是形成中国古代城市风貌和美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唐长安主街朱雀街中段有高地,在此特建大兴善寺和玄都观两所全城最大的寺观;城西南角地势低,特建高三百余尺的木塔,起了城南的界标作用。这些高大建筑对城市主体轮廓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隋唐时期的建筑艺术已发展到对城市规划、群组布局、建筑组合体、单体建筑统一考虑的水平,这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

3.3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又有了新的发展。这时不仅城市数量更加增多,而且层次复杂,大小不等的城市星罗棋布杂列于全国各地。

明清时期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建筑艺术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又获得不少新的成就。北京宫殿成为古代建筑艺术之范例。沿海地区城镇建筑也有较大发展。民族间风格技术的互相吸收与融合,中外之间的交流推动建筑艺术领域的发展。明代砖的生产量增大,并在建筑上大量使用。州城府县的城垣,甚至千余千米的长城,都用砖包砌。琉璃瓦生产的数量、质量、色彩、装饰也超越前代,建筑上的砖雕彩饰等亦日趋丰富,即使是朴素的民居也常在灰墙白壁及简朴的造型中取得雅素明净的艺术效果。

建筑经验的长期积累使这一时期的建筑趋于标准化、定型化,有利于保证建筑质量,是建筑艺术技术上高度成熟的标志。优秀的民间匠师常在造型布局上加以变化,特别是园林设计及地域性建筑上出现了新的面貌,为建筑艺术增添了新的光彩,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美学的发展。

3.4 近现代时期

19世纪一场产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大变革,在西方国家出现了影响建筑发展的新因素,带来了新建筑运动。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色彩的现代主义建筑诞生了,代表作品有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校舍、勒·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见图2,图3)等。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筑界特别是年轻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响应。到20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强烈,这就是“后现代主义”。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特殊历史环境和经济文化发展阶段下,以西方后现代主义为代表的诸多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异常顺利。中国文化自古以来的兼容并蓄特点更是给予了后现代主义广阔的生存空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从国家大剧院到奥运主体育馆“鸟巢”为代表的多元化大型建筑的兴建,给予了中国建筑美学极大的震撼,而没有相当的社会经济作基础是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见图4)。

4 基本生活需求发展到审美需求

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场所,是实现人类文明生活方式的环境和工具。当其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需要之后,另一种需求出现了——“美”。不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设计,抑或是建筑设计,都会涉及到许多美学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城市设计”被引入我国规划建筑界以来,对城市各地段的整体面貌、建筑群体形象、环境风貌等均起到了较好作用。然而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趋同现象也日益严重,更有甚者,东施效颦现象比比皆是,模仿之风盛行不衰,这使得各地的景观趋于雷同,产生“特色危机”。

每个城市都具有其地域性,我们不能胡乱照搬别的城市的建筑和景观,应该创造出符合地域特色的景观。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是苍白的,城市是渐进式演变的。城市设计要延续历史文脉,建筑要与周围环境相衔接,体现出延续性和创造性的结合。城市美不美不在于建筑个体有多漂亮,而在于它所具有的特色,在于它带给人们的那种厚重的文化底蕴,清晰的历史文脉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参考文献

[1][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M].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3][德]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

[4]马武定.城市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杜忠潮.试论秦咸阳都城建设发展与规划设计思想[J].咸阳师专学报,1997(6):5-6.

[6]李令福.隋唐长安城规划与布局研究的新认识[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2-33.

[7]朱熙.反思后现代主义建筑美学对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的意义[J].科教文汇,2008(3):10-11.

[8]肖箭.建筑美学赏析[J].山西建筑,2007,33(34):58-59.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篇5

(决策咨询报告12期)

2010年,长株潭三市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全省的42.2%、38.4%、43.2%和45.9%,日益成为湖南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区域。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点推进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发展。这标志着加快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已成为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长株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区域内国土面积2.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3.2%。到2010年末,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集中了全省3/4的研发人员、80%的科技成果。自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该区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区规模逐步扩大。最新数据显示,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6.3%,比2005年提高11.3个百分点。随着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拓展,城市群呈现融城之势。长沙形成了一主(河东主城区)、两次(河西新城和河东星马新城)、四组团(暮云、捞霞、高星、含浦)式发展布局,并积极向株洲、湘潭方向拓展。株洲在河西向湘潭方向拓展,天台—粟西组团,规划建设成13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并沿长株潭高速公路两侧发展,北上与长沙对接。湘潭则向北朝长沙方向拓展,沿江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的新城区,东面则与株洲对接。融城格局使得三市联系更为紧密,互补性日益增强。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示范带动作用逐步显现。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实现财政总收入715.8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总量占到全省的38.4%;实现GDP 6715.91亿元,增长15.5%,总量占全省的42.2%,增速分别比上年和当年全省平均水平快1个百分点。在三次产业结构中,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历史悠久,工业门类齐全,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一些领域的优势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在农业发展上,传统的粮棉油和具有特色的蔬菜、水产品、林特产品等品种繁多,附加值高,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21.9亿元,占全省的18.0%。在工业发展上,建筑、装备制造、钢铁有色、卷烟制造等行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3681.87亿元,占全省的50.3%。在服务业发展上,以长沙为中心,商贸、运输、邮电、金融、科教、旅游、房

地产、文化娱乐、信息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发展优势明显,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612.14亿元,占全省的41.8%。在第二产业保持对国民经济有力支撑的同时,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日益增大,一产业占比逐年下降。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3:54.8:38.9,而全省为14.7:46.0:39.3。这说明长株潭二、三产业相对全省而言比较发达。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环境逐步改善。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11.88亿元,比上年增长28.4%,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占全省的45.9%。其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67.46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先后建成了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公路交通、通信、电力、饮水和水利防洪能力明显提高,城市配套设施不断完善。长沙市亿元以上的在建项目(不包括房地产)达374个,计划投资规模2632.87亿元。随着轨道交通工程、湘江过江通道工程、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长沙的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株洲市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7.3亿元,增长46.1%。新开工5条高速公路,武广高铁株洲西站投入运营,干线公路改建提速,炎帝大道、时代大道等建成通车,湘江风光带建设顺利推进,城市品位明显提升。湘潭市交通、通讯、电力、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80亿元以上,城际轨道交通等一批重大项目加速启动和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驶入快车道。长株潭市际市域两个“1小时经济圈”加速形成。随着长株潭三市通讯升位并网、金融同城和城际轻轨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三市经济融合,为长株潭城市群协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环境。

(四)收入渠道不断拓宽,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渠道不断拓宽。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21201元和9296元,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4635元和3674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6%、17.9%,增速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快2.8个和3.4个百分点。其中,长株潭三市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分别为14069.74元、12965.65 元和 11951.08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1.7%、19.5%和10.9%。随着长株潭新型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居民就业渠道拓宽,工资性收入大幅增长。2010年,长株潭三市的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分别为5354元、3793.64元和3600.4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5%、22.6%和25%。加上“新农合”广泛覆盖、“新农保”逐步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减免等政策的实施,推动农民进一步增收,为长株潭城乡居民提高生活水平、拓展消费领域提供了内在动力和有力保障。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为14452元和630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2%和9.3%。

二、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长株潭城市群总体实力还不强,产业结构不优。长株潭城市群总体人口超千万,但总体实力与人口相当的北京、上海相差甚远,与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的差距也较大。2010年,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48.7%和39.8%、63.3%和70.6%。由于总体实力不强,难以发挥城市群的带动、辐射作用。从产

业结构看,长株潭优势产业链尚未形成,传统产业比重偏大,区域内钢铁、机械、有色等传统重化工业比重较高。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企业个数和重工业总产值占了全省70%以上,而优势产业仅占全省优势产业的43.9%。

(二)城镇功能拓展不够,公共服务相对滞后,制约城镇扩容提质。近年来,长株潭城市群建设和发展有了较大进步,但仍存在资源整合差、功能不全、配套落后、产业薄弱等不足,城市群吸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等制度和服务发展不够完善,制约了城镇扩容提质和城市化进程。最新数据显示,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率为56.3%,相比珠三角的70%还差13.7个百分点,离2015年实现城市化率70%以上的目标任务还比较艰巨。

(三)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缺乏强大带动力的产业集群和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二、三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8.9:45.3:45.8调整到2010年的6.3:54.8:38.9。呈现“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区域内一些支柱产业并不切合本地的资源或区位条件,对当地发展带动不强。化工、冶金等支柱产业的发展空间有限,自主知识产权不多,对引领未来的战略性产业开发不够,已有的科技优势还没有形成产业优势。

(四)资源节约压力较大,湘江生态环境亟待改善。湘江流域云集了电力、冶金、化工、煤炭、建材、纺织、食品、造纸等工业,这类工业的成长发展过程就是不断消耗自然资源,并使景观生态不断受到侵袭和损害的过程。湘江近年枯水频发,沿江城市的供水、航运交通、工农业生产等均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五)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从国外主要城市群的发展经验看,各城市间密切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特征,政府的规划协调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当前来看,长株潭协同发展的规划虽已颁布,但有效实施仍缺乏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三市及各部门之间的行政壁垒也一定程度存在。另外,城市群之间的产业结构趋同,互补性不强,降低了区域经济竞争力。

三、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利益协调、补偿机制。城市群的经济发展要形成合力,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协作形成的共同进步的基础之上。由于各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主体功能定位上的差异,必然导致地方收入的差距,特别是要使产业在区域内的转移、能源资源的转移以及环境的保护治理都会改变各市的成本和收益。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

利益共享、补偿机制,实现地方经济利益的再分配,从而实现各方共赢。

(二)加强制度创新和科技投入,提升城市群的综合实力。只有持续不断的创新力,才会有强有力的综合实力和强大的带动力与发展力。目前,长株潭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总体实力较强,高层次科技人才优势明显,但是科技转化能力不足,未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因此,要进一步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提供更多的平台,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效率,推动各城市经济科学、快速、可持续发展。

(三)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发达的交通网络是城市群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加大对长株潭基础设施的投入,进一步加快交通、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等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通过综合制度创新,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加快城市群吸纳资金、技术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步伐,增强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能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四)依托重点企业,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工业化是城市群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长株潭城市群要以构建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为抓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从目前城市群的现状来看,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分工协作不紧密、产业链不够长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各城市要打破地区、行业界限,站在经济一体化高度,发挥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构建产业集群和产业分工。要针对这一区域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对经济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不强的弱点,进一步拉长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产业链,加强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形成产业整体优势。要充分发挥各城市产业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经济总量。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两型”建设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内容。而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形态。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全民意识,培养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理念,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和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淘汰落后技术和生产方法,开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新技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长株潭试验区。

承办:地方调查队管理办公室

执笔:雷芙蓉 赵海军

核稿:张映欣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篇6

关键词:城市低保制度;社会发展;功能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095-03

城市低保制度运行以来,作为针对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一项正式社会支持,在为2000余万贫困群体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体系的同时,也发挥着双刃剑的作用,需要对其正负功能进行评估,并通过对政策的调整使正功能达到最大,负功能降低至最小。

一、城市低保制度的正功能

城市低保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在三个层面发挥着正功能:在微观上为替代单位制,保障城市低收入群体基本的生存权利并提供全方位的社会支持;在中观上,作为缓解社会矛盾的安全阀,帮助政府安抚威胁社会稳定的危险人群;在宏观上,弥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足,推进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一)编织社会支持的安全网

保障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为丧失社会支持的人们提供必要支持,是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核心任务。从1996年每月170元/人,到目前每月520元/人;从仅仅的低保金配以简单实物的发放,到教育、医疗、住房等全方位的救助;从单纯的“一刀切”,众人同一标准,到今天的分类救助,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经历了一系列的嬗变,但始终没有偏离其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必要支持的设立初衷。在访谈中,低保对象对该制度的此项功能予以肯定,这种支持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让他们感受到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政府会管的”。

“1999年,我所在的单位木材厂效益不好了,不愿意和我们续签合同。我觉得自己刚30多岁,再找个工作应该也容易。可一回家就生病了,甲低和血脂高,看病花了很多钱,还有后遗症,干不了重体力活。现在我还需要一直吃药,每月100元左右,一年检查3次,一次要200多元的检查费用。我妻子工资本身就不高,2001年因单位搬迁,还待岗了,只有200多的收入。我们找到单位,单位说可以向当地申请低保,于是我们就试了一下,2001年7月申请下来了。尽管刚开始时,低保金只有257块钱,不过这笔钱可以保障买菜吃饭,再加上一些粮油补贴,在生活上对我家的帮助还是很大的。”

分类救助和专项救助是低保制度近几年的发展趋势。分类救助一是提高了城市中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水平,二是对法定劳动年龄段内的人员,区分有无劳动能力,实施鼓励就业政策,是城市低保制度走向完善的关键步骤和重要标志。专项社会救助是为低保对象提供一个集生活费用、教育救助、医疗救助、廉租房救助以及临时救助为一体的全方位救助网络,使城市低保制度真正成为一个全方位、无所不包的社会支持体系。

(二)缓解社会矛盾的安全阀

社会稳定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城市失业贫困群体,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这其中有失业下岗人员,有在职拖欠工资的、有孤老病残的,还有刑满释放人员,当他们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很容易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上街示威游行、集体上访,甚至是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在该群体发生的可能性都相对较高。1997年低保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时,据统计符合各地低保标准的居民数量为88万人,2002年人数增加至2 064.7万人,之后数量趋于稳定。①城市低保制度在保障2000余万贫困人口基本生存发展权利的同时,从三个方面体现出缓解社会矛盾的政治服务功能。

一是对特殊群体的照顾。特殊群体以刑满释放人员为代表,他们与社会隔离时间长,出狱后其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来供养自己及家庭。通过与居委会工作人员的了解,这类人员是社区工作站关注的重点,对他们的困难,都会及时解决,“他们出狱后,一般都会去街道,说自己没工作没收入。街道对此都是睁一眼闭一眼,只要家庭确实不宽裕,都会让其进入,这也是为了避免他们老闹事。”

二是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灵活”处理。尽管城市低保制度对进入人员有十分严格的规定,例如不允许有手机、不能养宠物等,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要求在实际操作中不会完全严格执行,对低保的审查一般仅限于收入而非资产,审查方式偏向于定性而非量化标准。“我们是秉着这么一个原则,只要申请材料符合低保制度的相关规定,我们就不深究它的真实性。比如说收入证明,我知道有些人工资不可能只有300元,同一家公司6年前工资是300元,现在还是300元,这怎么可能呢,但是只要她能拿到证明,我们就不深究。因为即使工资比300高,也不是富人,都是邻居,情况我们都知道,只要不过分就行。”

三是在举办重大社会活动中发挥作用。每逢我国举办重大会议、活动时,社会稳定就成为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城市低保制度就成为安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将各种不稳定人群拉进低保制度的“安全网”中。“2008年奥运年的时候,我们街道收到区民政局的相关指示,在奥运年社会稳定最为重要,民政工作一定要做好,在低保这块,对于基本符合条件的,不要过于苛刻限定,可适当放松要求。”

(三)市场经济体制的稳定剂

城市低保制度是市场经济制度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稳定剂。市场经济带来了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结构调整和物价体系调整等一系列变化,改革触及普通市民的切身利益,引发了企业停产破产、工人失业下岗、物价通货膨胀、贫富差距拉大等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城市低保制度为所有的城市居民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解决了后顾之忧,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我之前在服装公司收银,那时还有‘接班一说,我是接我父亲的班,他就一直在那工作。1999年,我上班时晕倒了,检查出了高血压和脑血栓。那时家里婆婆岁数大、孩子小,我身体又不太好,我和丈夫就商量我不上班了,在家照顾家人。这样的话,公司不给工资,但是负责保险。但是到了2003年的时候,单位裁员,45岁以下的都回来了,我那阵也被买断了,一共就给了3.5万。但我丈夫有工作,家里也不紧张。可祸不单行,2005丈夫病了,不光花了很多钱,这种病还治不好,被鉴定为2级中度肢体残疾。居委会知道我家的困难后,主动联系我们,让我们申请低保。我挺感激的,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拉了我们一把,不光每月的几百元钱,孩子的学费,逢年过节也会发东西,还有邻居们都很照顾我们,我觉得政府做得特别好。”

二、城市低保制度的负功能

中国城市低保制度作为一项“花小钱办大事”的利国利民的制度,在政策设计以及实施过程中同样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从国家层面看,缺乏细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制度设计容易造成福利依赖;从社会层面看,低保对象符号化引发的阶层壁垒和贫富差距拉大带来的经济壁垒削弱着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等非正式的社会支持。

(一)造成低收入群体的福利依赖

福利依赖是长期困扰福利国家的顽疾,尽管我国并不是高福利国家,但在城市低保制度的执行中,也发现了福利依赖的影子。这种福利依赖是低保群体迫于生活压力,为获取收益的最大化,而采取的一种介于制度与非制度之间的技术选择,并非出于逃避劳动的主观意愿,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以家庭收入作为准入标准,可能把穷人带进“贫困陷阱”。贫困家庭差额享受低保金,收入的增加意味着福利的减少,即受助家庭收入增长10元钱,就意味着他们将少得到10元钱的救助金,相当于100%的边际税率。尽管2006年北京市已经把边际税率降低为70%,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找到了330元以下的工作,那么这330元作为就业奖励,低保金额并不会产生变化。但是如果找到的工作高于330元,那么就会按照70%的边际税率,低保金进行相应的递减。例如我们街道的A先生,他一家三口都没有工作,那么按照现有的补助标准410元,那么家庭收入就是410×3=1230元,如果A先生找到一份月收入330元以下的工作,那么这份工资收入算作是就业奖励,A先生家的家庭收入就从1230元涨到1230+330=1560元。但是如果A先生找到了一份高于330元的工作,高出部分的70%就要从低保金中扣除,收入增长的空间极为有限。”

第二,城市低保制度中就业服务以及激励措施难以发挥作用。调查发现,有劳动能力的人或是不就业,或是就业但隐瞒收入。政府制定政策有个前提假设,假设如果人们可以养活自己的话,就绝不会接受政府资助,不过现实却不是这样。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低保制度非但不鼓励低保对象再就业、反而破坏了他们增收的积极性。“我们不是不想工作,可是像我们这个年纪、没什么技能。重体力活肯定干不了,要是累病了,挣的钱还不够看病呢。简单的工作工资又太低。你说找个600元、800元的工作,低保就享受不了。其实到手的钱还不是差不多。”另外,街道中负责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的社保所与负责低保工作的民政科属不同部门,不利于低保人员培训再就业工作的开展,导致了职业培训不适用、介绍工作不匹配、就业激励措施力度不够等众多问题。

第三,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甚至北方地区的取暖等费用逐渐都被纳入到了城市低保体系当中。换言之,人们只要具备低保资格,就可以享受到政策规定的各方面的资源,形成了“一有皆有,一失全失”的局面,一旦失去“穷人”资格,不只是损失了每个月的低保金,还损失其他附加的各种补贴和给付,为此还有人不惜办理假离婚。“我不愿意退出低保,我没有上过社会保险,现在都50岁了,如果没有低保,我退休金、医保都成问题,虽然现在有政策说可以一次性补交社会保险金,但是一下子拿好几万块钱,承受不起,我估计我就是得吃一辈子低保金了。”收入略高于低保标准的“边缘户”非常容易陷入贫困,但无法从社会救助中受益,作为潜在贫困者,他们要么让自己的收入确实低于保障线,要么冒着道德风险,进行收入的欺报、瞒报,这些现象与低保制度自食其力、治本脱贫的设计初衷背道而驰。

(二)削弱非正式社会支持

低保对象符号化引发的阶层壁垒和贫富差距拉大带来的经济壁垒削弱着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等非正式的社会支持。原有的社会支持在生活中面临一定的社会排斥与自我排斥。低保群体在享受政策眷顾的同时,也必须维持贫困的生活方式,否则将因生活“奢侈”而被取消救助资格。正如齐美尔的经典描述:贫困者接受扶助以后就已经不是普通的市民了,因为他们不用交税,他们的市民权会受到限制,贫困者在社会的里面又同时在社会的外面。

一是低保对象符号化引发阶层壁垒。进入城市低保制度有诸多程序,各地为便于群众监督,都普遍采用在社区内张榜公示、邻里访问的方法,提高低保对象知名度,接受来自政府和社区内正式与非正式的监督。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但尚未就业的城市居民,在享受低保待遇期间要参加所在居民委员会组织的半强制性的公益劳动,这些措施一方面使得低保人员自身产生自卑情绪,主动远离其他人员,相应的自我排斥与社会排斥随之产生。调查发现,邻里关系融洽的低保家庭只有12%,在社会交往中容易自卑。“我们平时很少出门,我得上班,下班就是看孩子。他就在家待着,有时候去小区里的发小那转转。”“和邻居见了,就是点个头,没什么可聊的,我也不爱串门,地方都不大,再说人家多好,多干净啊。”

二是贫富差距拉大削弱家庭关系。除了邻里,家庭是人们获得社会支持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林耀华指出家庭是这样一种生活圈子,是围绕着一个由习俗、责任、感情和欲望所精心平衡的人编织的强有力的网。抽掉家庭的一员、扯断他同其他人、其他人同他维系在一起的纽带,家庭便面临危机[1]。经济上的贫困往往导致家庭关系失和甚至破裂,使贫困家庭更加缺乏社会资本,形成一个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我和我妈一块过,要不然真是不够,你想我就600块钱,还得交保险,我媳妇也就300多,低保那几百,加在一起也不够。孩子小,上学要花钱,虽然学费免了,但是咱们穷也不能穷着孩子,该买的书,报的班也都给她花。家里煤水电都是我妈交,我们就是偶尔买点菜。说句不好听的,真的就是吃我老妈呢。”低保人员自身经济拮据,很少出席亲友婚丧嫁娶等需要出钱的社交活动。“平时不去,挺远的,想起来就打个电话,我们没有钱,钱只够吃喝的。亲戚婚丧嫁娶我们很少去,生病了也就是空手看看。”低保家庭还容易出现财产继承不公,相对富裕的亲戚对自己看不起或关键时候亲戚不帮忙等。“我都有离婚的想法,真的,他妈欺负人。你说我们家这种情况,不帮忙也就得了,可是还总是找事情,平时照顾他们都是我们家的事情,可是他父母却把房子留给了他弟弟,一说这个我就生气”,“我三叔家里条件好一些,以前经常帮我们,可能是不爱管了吧,我爸这次生病住院都没有去看我爸,也好久没来我们家看爷爷了。”

综上所述,城市低保制度在社会、政治、经济等层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尽管在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福利依赖、困难陷阱以及对传统社会关系的削弱,但综合来看,该项制度的正功能远大于负功能。随着立法的加强和综合性救助体系的建立,城市低保制度必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耀华.金翼[M].庄孔韶,林宗成,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2]曹艳春.我国城乡社会救助系统建设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3]朱德云.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4]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林南.社会网络与地位获得[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2).

论我国城市社会体育的发展 篇7

社会体育是以让会大众为主体的, 以健身、健美、娱乐和休闲为主要目标的体育。城市社会体育是目前我国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目前城市社会体育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部分客观原因 (比如教育程度、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 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意识, 使得人们参加体育运动和体育消费的意识淡漠, 与发达国家体育发展程度相差甚远。我国应该借助经济高速发展的有利时机, 借助外部力量, 依靠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体育旅游产业, 逐步提高人们参与体育运动和体育消费的意识, 从而促进城市社会体育和体育的全面发展。

2 我国城市社会体育在不同经济体制下的发展特征

作为发展中国家, 中国第一、二次现代化的并行使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的变革剧烈而深刻, 并对社会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的城市社会体育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中国50余年来已在法规、制度、场地建设、骨干培养等方面为社会体育的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但由于仍然存在着地方政府行为力度不够、体育行政部门的认识和政策偏差、场地设施严重不足等主要制约因素, 因而我国城市社会体育的发展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 社会体育 (或称大众体育、群众体育)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城市中的社会体育,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前。

3 经济保障是体育投资和体育消费的前提。

3.1 全民健身为体育投资和体育消费找到了切实可行的途径。首先, 加强宣传的力度和广度。要加大力度进行宣传, 形成全民健身的潮流。只有增强人们的体育意识、体育投资和消费意识, 才能促进体育消费的增长, 优化人们的生活消费结构。

3.2 人口因素

可以说体育人口是影响社会体育发展动态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改革开发以来, 我国的体育人口的数量一直呈上升的趋势。从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来看, 2000年已经进入老年型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一方面使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社会适龄劳动力比重下降;另一方面必然引起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从而对社会体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由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在农村的落实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占全国人口60%左右的农村人口, 其剩余劳动力将逐步向城镇转移, 市镇人口增加无疑将影响社会体育的布局, 对社会体育的组织形式、活动的时空特征、文化消费比例及场馆设施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4 我国城市社会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4.1 我国城市社会体育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体育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 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近年来, 随着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中国让会体育正以空前的规模在广大城乡民众中兴起。

4.1.1 我国城市社会体育管理者年龄以中老年为主, 在性别比例中男性高于女性。

4.1.2 我国城市社会体育组织管理不够健全和完善, 组织管理机构职责不明晰。

4.2 我国城市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

4.2.1 21世纪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 我国城市化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城市化已对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因此, 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必将使城市社会体育成为新世纪社会体育的生长点和落脚点。正如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所说, 我国社会正以较快速度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社会, 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化社会转变。城市化加快和社会结构转型是体育发展的契机, 同时要加快体育工作方式变革和相应体育服务体系的建立。

4.2.2 政府领导、依托社区、居民参与的新城市社区体育格局将普遍形成, 是新世纪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总目标。由于社区能够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提供所需要的空间条件与人际环境, 因此, 它成为家庭、学校、流动人口、弱势群体参加体育活动的舞台,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载体, 把两个文明落到实处的重要途径。这对于防止邪教和不法分子的侵扰, 防止体育人口的流失, 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 引导科学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都有重要而深远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可以预见,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化、社区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完善和功能的强化, 尤其是“四进社区”活动的广泛开展, 城市社会体育将成为“由社会成员自己支配的社会生活事物”成为新世纪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新亮点。

综上所述:我们对城市社会体育的发展的全面探讨与论证, 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认识城市社会体育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意义, 树立终身体育的信念, 提高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民间团体支持大众体育的工作力度, 并宏观地把握实施和发展大众体育的基本走向和决策.随着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闲暇时间的增多, 城镇居民的体育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人们渐渐地把大众体育需求作为生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大众体育需求的水平也逐渐成为评价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摘要:城市社会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关系到人民体质的增强、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是现代社会文明、健康、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发展城市体育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它是有效地促进每一公民健康的主要组织形式。因此仔细研究我国城市社会体育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影响我国城市社会体育的发展现状的主要因素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对我们大力发展我国城市社会体育极为必要。

关键词:社会体育,城市社会体育,城市社会体育现状,发展趋势,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罗普磷;对我国城镇居民体育需求的社会学因素的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2]刘开运;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篇8

《伦敦新闻画报》早于1886年使用了“世界城市” (World City) 一词来形容利物浦这类不合比例地左右全球商业情势的城市。苏格兰社会学家、地理学家和都市规划的先驱帕特里克·格迪斯 (P.Geddes) 在1915年也同样使用过“世界城市”一词。目前, 关于世界城市的概念、内涵、特征等内容已经有相当多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 限于篇幅, 在此只列出美国资深学者约翰·弗里德曼 (J.Friedmann) 等学者普遍认可的关于世界城市的特征: (1) 全球重要的政治中心。 (2) 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 (3) 全球跨国公司总部集聚中心。 (4) 全球战略性资源、战略性通道和战略性产业的控制中心。 (5) 全球制造业和高科技结合的市场中心。 (6) 全球资本流、信息流、人才流、技术流和物流的集散中心。 (7) 世界文明融合与交流的多元文化中心。

根据这些特征和1962年成立于纽约的全球最大的顶级战略管理咨询公司之一的科尼尔 (A.T.Kearney) 管理咨询公司2008年、2010年、2012年和2014年A.T.Kearney Global Cities Index (GCI) 的数据 (每隔2年发布一次) 显示, 一般认为全球超级世界城市有纽约、伦敦、巴黎和东京4个城市。其中, 纽约连续4年独占鳌头, 伦敦紧随其后, 巴黎和东京连续4年在第3名和第4名交替出现。这些超级世界城市就是国际一流水平的世界城市。纽约作为超级世界城市在其发展进程中, 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北京从2008年第12名、2010年第15名、2012年的第14名, 上升到2014年的第8名, 其主要原因在于北京在商业活动、人力资本、信息交换和文化交流等四个方面 (共考察五个方面)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北京要发展为世界城市, 从北京目前的现状和条件来看, 任重而道远。

二、纽约发展为世界城市的奋斗历程及形成原因

1. 纽约的诞生和成为全美第一大城市 (1664-1820) 。

1651年英荷之战爆发, 1664年英国人打败荷兰人, 取得“新阿姆斯特丹”的领土, 将其变成英国的殖民地, 并改名为“纽约” (New York) , 标志着纽约的诞生。纽约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条件, 使得其制造业和商务贸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进而由1615年的货栈快速崛起为美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心。纽约随着大量移民的涌入, 为其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庞大的人力资本, 进而使纽约的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到1820年为止, 纽约市的人口超过费城人口成为美国的第一大城市。

2. 交通运输网的构建与成为世界第三大城市 (1820-1870年) 。

19世纪是纽约城市发展的黄金时期。它从一个在1820年仅有12.3万人的小型城市, 到1870年发展成为100多万人的仅次于伦敦和巴黎的第三大城市。这些都得益于纽约州于19世纪初掀起的一场交通革命:修筑了长达4000余公里的公路, 构建州内公路网;修筑了伊利运河贯通五大湖水路, 大大降低了运输的成本;伊利铁路全线通车和纽约中央哈得逊铁路西延, 完善纽约的铁路网。随着交通运输网的逐步完善, 纽约开始了工业革命, 从而经济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到19世纪中叶, 在美国东北部已经形成了一个以纽约为中心的经济核心区,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纽约, 必然成为北美经济发展的中心, 全国的首位性城市” (1) 。到19世纪末, 纽约成为美国的制造业中心和金融中心。所有这些为纽约发展成为世界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纽约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世界城市的地位初显 (1870-1945年)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从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经济实力得到了发展。美国经济实力的提升, 为纽约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国家保障。罗斯福新政, 为纽约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制度保障。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是以强大的国家经济、适当的政府干预为前提的。随着纽约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提速, 纽约取代伦敦成为新的国际金融中心, 世界城市的地位初显。

4. 纽约世界城市的地位确立和巩固 (1945年至今) 。

二战后, 美国本土几乎未受波及, 纽约市无疑是当时世界最领先的城市。但是, 随着人口在1950年达到高峰, 纽约的发展逐渐放缓, 工商业进入转型期, 产业结构出现了制造业的急剧衰落, 罪案率到20世纪70年代更升到危机的地步。20世纪80年代, 纽约发展平稳, 没有大起大落。到20世纪90年代, 纽约经济再次迅速发展。2000年, 纽约市人口首次突破800万。纽约世界城市的地位确立和巩固。

纵观纽约发展为世界城市的历程, 不难发现:地理优势、人力资源、交通运输网和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是纽约建成世界城市的重要原因。

三、北京奔向世界城市的社会发展思考

发展中的北京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 要“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 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充分发挥首都在国家经济管理、科技创新、信息、交通、旅游等方面的优势, ……” (2) 。但是, 《北京社会发展的报告 (2010-2011) 》通过对比北京和纽约等世界城市经济、社会、文化、设施和环境四方面数据指出,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 现在最大差距还是在经济方面, 经济方面差距较大, 社会方面差距明显。“经济”和“社会”是北京成为世界城市的两大“挑战”。机遇或挑战都摆在我们面前, 就如何推动北京发展为世界城市, 笔者试图从社会发展方面来寻找答案。

1. 北京奔向世界城市的物质基础和外部条件。

社会变迁理论中关于社会发展的两类原因是:一是社会系统内部的原因, 是该社会内部的发明、发现和创造, 称之为内生因, 对应着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二是社会系统界限外部的原因, 是该社会发展的外来文化的传播, 称之为外生因, 对应着外部条件。

物质基础, 即内生因方面:

首先是北京经济发展迅速, 金融业控制力增强, 全球制造业管理中心地位初显。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公布的2014年上半年数据显示, 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份额为0.7:20.2:79.1,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逼近80%, 而且第三产业发展的高端服务业增速特征进一步显现。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经验来看, 国际金融中心有80%是首都, 如伦敦、东京、巴黎, 所以北京在信息和资源等方面有成为金融中心的优势。工业革命以来, 先后有伦敦、纽约和东京3个城市相继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 (BCG) 2014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排名, 中国排首位, 美国排第二, 英国、日本分别列第四、第五名。北京发展为世界城市, 可以抓住中国2014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排名首位的机遇, 培育成全球制造业管理中心。

其次源于北京深厚的文化沉淀和认同、独特的政治地位和作用。北京是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 还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悠久的文化传统, 之所以称为东方文化之都是因为北京深厚的文化沉淀和认同。同时, 北京也是中国文明发展的文化载体和代表, 是中国近千年的最重要的政治中心, 其独特的政治地位和作用, 影响全国乃至全球的重要决策。

再次, 北京拥有雄厚的科技、教育和人才等优势, 是中国的科研、教育和文化机构的聚集中心。北京有近1000所研究单位, 如中国科学院等;有近70所高等学校, 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有一流的科研智囊机构, 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还有大批量的新闻媒体和出版单位。综上, 北京凭借其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科研上的优势, 已经具备建设世界城市的基础。

外部条件, 即外生因方面:

第一, 世界500强上榜企业居全球城市之首。《财富》杂志2014年7月7日发布了最新世界500强排行榜, 中国上榜公司数量达100家, 北京市有52家企业入围世界500强, 上榜企业数稳居全球城市第一。但是, 国际组织数量和跨国银行总部聚集方面远远落后于世界城市, 国际组织总部数量偏少。

第二,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国际交往活动越来越频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使中国的国际地位有着明显的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 首当其冲承担着中国国际交往的职能。北京拥有最多的外国使领馆和国际文化机构, 既是中国对外政治和经济交流的重要平台, 又是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交往的主要场所。国际交往活动越来越频繁, 使得北京国际形象得以提升,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选择在北京工作、学习和生活, 进一步巩固了北京国际大都市的形象。

第三,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正式开始实施, “京津冀”城市群的合作和一体化发展的进程正在加速, 北京要牢记好战略定位, 把握好历史机遇, 在区域协同发展和良性互动中实现北京自身的快速发展, 逐步奔向世界城市。

2. 北京发展为世界城市面临的社会发展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北京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并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 但也同时清醒地看到当前北京社会发展面临诸多难题。

第一个问题是在构建公平效率的收入分配体制方面须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北京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低于全国水平, 但差距还是较大。收入分配关键是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这是当今世界级难题。“公平”是理想社会的价值追求, 但是不能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换取公平, 如中国当年的平均主义是有深刻教训的。“效率”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源泉, 中国改革开放后, 打破铁饭碗本身就是收入分配制度一大进步, 但是效率也带来两极分化, 其危害正在不断侵蚀社会公平的底线。因此,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体制改革,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促进共同富裕” (3) 的战略思想。

第二个问题是在社会福利方面需要加快养老服务业的发展。2009年, 北京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障制度, 率先实现了城乡养老保障的全覆盖。随着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民生需求有关的就业保障、养老福利、医疗福利等方面也得到了发展。但是, 当前社会福利发展中养老服务问题比较突出。北京市民政局、市老龄办2014年9月26日发布的《北京市2013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显示, 截至2013年底, 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79.3万人, 占总人口比例21.2%, 快速增长势头迅猛。根据国际通行惯例, 老年人口超过两成意味着一个城市已进入中度老年化社会。为应对北京中度老年化社会的严峻形势, 未来北京的养老模式是政府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原则, 对低收入失去生活能力的老年人由政府出资进行日常料理, 对中高收入老人的养老服务则依靠社会力量来完成, 但鉴于目前北京的公办和民营养老院数量相当的现状, 因此需要进一步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加快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第三个问题是在创新社会治理和创新人口管理方面需要构建高效的国家诚信体系。创新社会治理和创新人口管理:一是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二是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因此,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和创新人口管理等要求, 上述领域的实践也是北京在社会发展中需要努力的领域。在这方面, 国外发达国家诚信体系建设和香港同乡会的移民社会的融入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第四个问题是提升社会服务体系和公共管理体系。因为优质的社会服务体系和高效的公共管理体系是世界城市的普遍特征。北京与世界城市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城市社会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管理的科学性和执法的透明性有待提高;城市管理观念滞后或管理意识淡薄, 对突发事件反映缓慢;政府处理公共管理的态度和能力不够强。

第五个问题是改善城市生态方面如水资源匮乏、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方面,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健康城市发展。水资源匮乏成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北京市统计局调查数据表明, 2013年居民家庭用水已经达到了总水量的49%。虽然工业用水与农业用水在不断压缩, 但是第三产业及生活等行业的用水量却在不断增长。北京要跻身世界城市行列, 其水资源匮乏、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城市治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而且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北京市社会科学院2014年6月发布《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 (2013-2014) 》提出, 通过“京津陆海运河”改善雾霾天气, 发展京津冀航海事业和发展海洋经济, 这对提升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条件、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影响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的民生问题, 以保障健康城市发展。目前, 有观点认为:重视食品安全, 要发挥好媒体的“瞭望”作用。笔者认为, 加强个人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国家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的监督和处罚力度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王挺.从吸引外来人才角度看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以东京经验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 2010 (4)

[2]王旭.美国城市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3]北京市政府.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 (2005年1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

[4]缪青等.北京社会发展报告 (2013-2014)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篇9

1 城际铁路概述

1.1 城际铁路的概念

城际铁路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 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心城市与次级中心城市 (以及一些具有相当经济发展水平的中小城市) 之间的开行密度较大、运行有规律、旅行速度较快、购票简便、舒适度好、等级较高的客运专线铁路。城际铁路的市场基础是区域内城市之间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联系, 是中心城市对外部需求以及向外辐射和扩散所引致的公众在城市之间大量而频繁的空间位移。

1.2 城际铁路的特点

1) 运输能力大、运行正点率高。城际铁路是单一的客运轨道交通, 运行正点率能得到保证, 实行大容量、高密度的公交化开行方式, 输送能力大, 旅客乘车便捷。

2) 速度快。旅行速度和旅行时间成为影响城际铁路吸引客流量的重要因素, 城际列车的技术速度根据运行需要可以实现准高速或高速运行。

3) 舒适度高、安全性好。城际列车采用国内最先进的CRH动车组, 增加旅客在车厢内的活动空间, 提高列车运行平稳性等有效手段, 使列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 能源消耗少。城际列车采用电力驱动, 效率高, 尤其是我国石油资源极为短缺而煤炭和水资源丰富。

5) 环境污染小。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分析, 城际铁路采用的电力动车组, 基本没有废气污染。

6) 土地占用省。一条复线铁路与一条16车道的公路具有相同的运输能力, 铁路占地仅为公路的1/8。建设城际铁路将有助于减少土地占用, 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要。

2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规划

武汉城市圈将以武汉为中心, 以3条市域快线为基础, 衔接6个发展方向, 形成17大枢纽、6条城际线、“点轴辐射、双网合一”的武汉城际铁路网络, 总长度489 km。

武汉城市圈将充分利用现有铁路资源, 以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天门、仙桃、潜江、咸宁等8个城市为第一级辐射区域, 以九江、合肥、襄樊、宜昌、长沙为第二级辐射区域。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规划分为主城、市域、城市圈三个层次, 重新明确轨道交通发展的定位, 将轨道交通向外延伸, 并加快建设进度。

武汉7条城际出口路建成后, 加上将建的武汉至黄石快速轨道交通, 从武汉到周边县市将仅需1 h, 武汉城市圈联系将更紧密。

3 城际铁路对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1 建设城际铁路有利于武汉城市圈的可持续发展

武汉已经进入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轨道, 随之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城市私有汽车的保有量年年攀升, 市区交通堵塞日益严重, 极大地破坏了城市环境, 城市中心的工业企业向郊区的外迁, 将产生一大批客流, 武汉与周边卫星城市的联系日益密切, 需要比现在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服务周到、安全准时的交通运输方式。因此, 规划和建设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武汉城市圈城际快速铁路, 发展都市圈、城市带、城市群并维持他们的繁荣, 是加快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

3.2 发展城际铁路有利于武汉城市圈交通运输结构的优化

从我国近几年来客货运输量及周转量可以看出, 铁路客货运输量及周转量占我国交通运输总运输量及周转量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 而公路的相关指标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从长远来看, 武汉作为一个人口众多且密集的中心城市来说, 发展公路运输不是解决武汉城市圈交通运输供需矛盾的最佳方式, 在都市圈、城市带、城市群的发展中, 区域客流会成为武汉客流的主力军之一。因此, 大力发展区域城际快速铁路不仅可以缓解武汉城市圈间交通运输的供需矛盾, 还可以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3.3 发展城际铁路有利于促进武汉发挥经济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城市功能

武汉是湖北的中心城市, 必然要承担湖北经济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功能。城际铁路的全面开通将促进武汉增强在武汉城市圈内发挥两大功能的能力。城际铁路网构架进一步增强了武汉的区位与交通优势, 在武汉1 h经济圈内, 武汉具有区位、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低生产经营成本、低商务成本等比较优势, 可吸纳资源、资金、技术和企业等要素, 增强经济板块的经济发展动力和整体实力;当武汉与周边城市构成同城距离之后, 同城化效应会进一步扩大, 一部分制造业可能会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周边城市, 促进周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武汉的劳动资本在择业区域与消费区域之间的通勤范围将随之扩大, 其工作地点可能在武汉, 而居住地有可能从武汉市区和郊区移至消费成本更低的周边城市的市区, 实现他们在城际之间的“钟摆式”通勤, 拉动周边城市的消费。

3.4 发展城际铁路将有利于加快武汉城市圈一体化,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篇10

一、聊城市水环境质量现状

聊城市境内河流属于海河流域, 主要有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金堤河、赵牛河和京杭运河6条河流, 共设置27个断面。监测指标为23项, 其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是必测指标。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主要来源于工业和生活污染两方面。近十年, 聊城市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2003年河流水质达标率为0%, 2012年河流达标率为33.3%, 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 其余污染物污染较轻。

二、灰色关联度分析基本原理

对于2个系统之间的因素, 其随时间或不同对象而变化的关联性大小的量度, 称为关联度。在系统发展过程中, 若2个因素变化的趋势具有一致性, 即同步变化程度较高, 即两者关联程度较高;反之, 则较低。因此,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 亦即“灰色关联度”, 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对各子系统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概念, 旨在通过一定的方法, 去寻求系统中各子系统 (或因素) 之间的数值关系。因此, 灰色关联度分析对于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提供了量化的度量, 适合动态历程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将研究对象及影响因素的因子值视为一条线上的点, 与待识别对象及影响因素的因子值所绘制的曲线进行比较, 比较它们之间的贴近度, 并分别量化, 计算出研究对象与待识别对象各影响因素之间的贴近程度的关联度, 通过比较各关联度的大小来判断待识别对象对研究对象的影响程度。

三、计算灰色关联度

本次选取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为评价指标, 分别计算其与地表水资源量、环保投资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城市污水处理率、万元GDP用水量等各相关指标的灰色关联度, 找出其关联关系, 计算结果见表1。

从表2计算结果可知:在选取的评价指标中,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的关联度都在0.7以上, 与城市污水处理率的关联系数最大, 与万元GDP用水量的关联系数最小;氨氮排放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的关联度都在0.6以上, 与城市污水处理率的关联系数最大, 与万元GDP用水量的关联系数最小。

由此可以看出, 聊城市水环境质量与地表水资源量、环保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城市污水处理率及万元GDP用水量的关系都比较紧密, 尤其是城市污水处理率。

四、改善对策建议

1加快污水直排口治理工程, 严格控制污水直排。聊城各河流沿程仍有一些入河直排口, 造成部分断面水质波动, 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直排口治理工程力度, 确保污水全部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 排入河流。

2进一步加快沿河县市区湿地工程的建设进度, 确保入河水质的稳定达标。湿地具有降解污染, 耐冲击性强等特点, 能够对入河水质稳定达标起到重要的作用。海河规划的人工湿地重点项目仍有未正常运行或未完工的, 这对入河水质稳定达标埋下隐患, 急需加快建设进度, 争取尽快发挥湿地效益。

3做好小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小城镇特点决定了小城镇生活污水管网的不完善和污水处理设施的缺乏, 急需做好小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段澈.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 (03) .

[2]卢方元, 李奎.污染治理投资与工业经济增长关系的面板数据分析[J].系统工程, 2007.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篇11

摘要:21世纪,中国城市化要贯彻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基本原则;要加快城市环境生态建设的步伐,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的各类环境问题;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就要实行城市环境的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更好发挥环保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和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环保社会组织 城市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与企业、环保社会组织协调合作的行动,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

一、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现状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城镇化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全国城镇数量与质量有很大提高,农村人口非农化过程一直在加快。1995年—2008年是中国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出现了城镇化的冒进式发展的现象,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超出了正常的城镇化发展轨道,在城镇化进程中表现出人口城镇化率虚高,耕地、水资源、能源等重要资源过度消耗,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城镇空间规划建设出现无序乃至土地失控,这种状况属于中国冒进式的急速城镇化现象,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巨大的浪费。目前来看,城市污染有从东部地带向中部和西部地带转移的倾向,城市污染从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甚至农村转移的倾向。

1974年,美国学者休威尔指出“环境管理是对损害人类自然环境质量的人的活动(特别是损害大气、水和陆地外貌的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影响。”中国在21世纪初期,环境管理竞争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需要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到城市化建设之中,从而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中国环保社会组织现状及培育的重要意义

中国环保社会组织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及东部沿海地区;其次是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等生态资源丰富省份;其他地区的环保社会组织相对较少。

开展环保活动比较好的环保社会组织大多是全国性的组织。如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于1993年4月正式成立,是环境保护部主管、民政部登记注册的中国第一家专门从事环境保护事业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为促进我国环保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建立了严格的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制度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捐赠者和公众的监督。

(一)中国环保社会组织存在问题

中国环保社会组织存在一些问题。环保社会组织大多数属于官办性质,数量少,自我生存的能力较差,缺乏社会认知,作用不明显。环保社会组织的活动一般都是围绕政府和环保部门的重点工作展开,缺乏工作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较少考虑社会影响和公众利益。截止2008年底,共有6716个生态环境类的环保社会组织。但根据中国社会组织网站,查到的全国性环境保护的社会组织有34个。环保社会组织经费大体来自政府拨款和企业赞助,拥有相对固定经费来源,但不足以支撑其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中国城市市民对环保组织一般没有明确的概念,甚至不知道自己所在城市环保组织的存在。中国环保社会组织不能满足城市化进程城市公共管理多元需求,特别是提高公民环境意识需求。市民各项合法权益的保护需要通过非政府组织来提供,他们对多元化利益需求的反应、对政府意见的表达也要环保社会组织协助才能实现。

(二)培育环保社会组织的意义

随着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培育引导环保社会组织,进一步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与合作;采取多种形式,拓展公众在环保领域进行有序参与的空间,从而推动中国的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和民主化、法治化进程。

环保社会组织是提高市民环境意识的主力军。据学者研究,城市市民是城市环保的主力军,城市是环保运动的主阵地。市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得益于各种形式的环境教育和环境运动。

环保社会组织是不同省份之间、国内外环保交流的平台之间交流的媒介。环保社会组织通过省际和国际民间环境交流合作的渠道宣传政府的环境政策和工作成效,努力维护政府的环境形象。

环保社会组织是城市环境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环保社会组织作为社会上的第三方力量,可以弥补市场和政府部门的不足,完成政府部门不能或不能有效完成的社会职能。处理各类城市环境问题,监督各级政府经济环保政策,起到了关注民生,维持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

三、具体措施

城市发展需要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模式。各种环保社会组织进行的部分治理活动,是城市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治理主体。那么,如何培育环保社会组织呢?

学校是环保社会组织主阵地。从组建形式看,西方的环保组织主要依托各类基金会而建立。然后确定各类环保对象和落实各种环保目标。相比较而言,中国的环保社会组织起步晚,成长迅速,发挥作用明显,但发展不均衡,骨干人才偏少。学生环保社团数量大、热情高,但组织不稳定,负责人变动频繁。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应该面向学校,利用黑龙江各类学校特别高校现有的科技和教育优势,建立起环保社会组织。

企业是环保社会组织的投资方。经费不足是环保社会组织面临的共同压力和挑战。解决途径就是通过政府和公众参与的社会组织迫使企业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企业对应该承担环境责任进行技术和资金扶持,可以采取给环保社会组织投资的形式,进行环保技术的开发研究以及环境教育的宣传工作。

社区是环保社会组织的实践基地。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社区工作开始于1986年。但目前,社区仍是国家传统的城市基层工作的一个“末梢”,仍带有很浓厚的城市政府管理的味道。要建成现代化新型文明社区,“社区环境管理的目标就是要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保障社区居民合法的环境权益;保护社区环境卫生,建设绿色、生态、低碳化的美好社区;建设现代化的社区环境文明,建成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现代化新型文明社区。”环保社会组织深入到社区,能够极大地扭转社区资金、技术不足的劣势,使得环保社会组织组织越来越具有“草根性”,形成居民广泛参与的热潮。例如,一些扎根基层的社区环保组织成员通过互联网向他们所属地区的市政府发邮件,让官员了解社区里正在发生的事情的真相。

环保社会组织产生是与环境危机和城市环境管理转型相呼应的政治文化现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重要力量。实质是表示这样一种观念: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主宰者所应当担当的适当角色,应该以环保社会组织为桥梁来重新构建一种可以使人类长久地在地球上生存的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环保社会组织教导市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生态观,并指导自己的行为,最终实现城市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琨,李永峰,王璐主编.环境规划与管理[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2]李建平,李闽榕著.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 2005—2009[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 http://www.chinanpo.gov.cn/

index.html

[4]竹立家主编.中国公共行政[M].红旗出版社,2007

[5]鲁哲著.论现代市民社会的城市治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孙录宝主编.城市社区管理知识读本[M]. 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三优文明城市创建中的市民参与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3E071)部分研究成果〕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篇1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晋城市不断致力于环境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但是仍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形势需要。

一、“十二五”时期国际国内省内发展环境分析

国际国内省内发展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的发展好坏与快慢,系统分析一个地区的外部发展环境,采取相应的发展对策是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前提。

(一)国际发展环境分析。

金融危机带来国际经济形势新变化,寻求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更为迫切,国际金融危机可能对未来数十年的全球经济、政治、贸易、科技格局产生影响。

1.国际政治发展环境。

国际政治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和平、合作与发展仍是世界的主题。近年来全球地缘政治关系日趋复杂,大国之间原有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并没有消失,但各国从实现本国二十一世纪长远发展战略和维护本国根本利益出发,一般采取务实态度处理相互关系,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特别是近期应对危机的国际合作进一步强化了处理国际事务的合作能力。就中国而言,周边环境仍然是总体平稳,我国依据新的形势特点积极推动和促进区域安全合作,周边地区的政治形势大体将保持稳定,机遇多于挑战。

2.世界经济发展环境。

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但区域经济一体化意识会有所增强。由于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的逐步调整和面临上世纪以来全球最大的金融危机,各国发展战略取向会有所调整,但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意识会有所增强。需要指出的是,此轮金融危机对“十一五”末及“十二五”均有较大影响,此轮经济调整将是一个缓慢趋稳过程,在应对危机和解决全球经济失衡过程中,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可能有所弱化,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明显提升。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向基本面回归,世界贸易和产业转移的长期走势仍将继续,特别是在全球产业调整升级步伐加快的同时,国际产业转移的层次也在不断提高,跨国公司开始了新一轮全球产业布局调整,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高端服务业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的趋势也渐趋明显,但国际间的国家经济平衡战略对此的影响有待进一步分析和观察。

3.国际贸易发展环境。

国际资源战略将进一步强化,贸易保护主义形式会更加多变。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资源的争夺,特别是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将实施全球资源战略作为国家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在此轮全球经济周期性和结构性调整过程中,围绕石油、铁矿石等的资源抢夺将更加突出,国际资源战略将会进一步强化。同时,经济问题政治化倾向明显将是此轮全球经济调整的一大显著特征,为维护本国利益,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劳工、环保等问题上不断向其他国家施压,贸易保护形式将更加多样化。

4.世界科技发展环境。

科学技术将引领新一轮世界产业革命,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备受关注。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导。目前发达国家竞相通过技术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希冀找到引领经济复苏之路。如近年来英国一直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推广和宣传;美国正在酝酿以新能源为主导的跨产业技术革命以确立新的国家竞争优势。同时,关于气候变化、资源紧缺、人口爆炸、核问题、国际恐怖主义、金融动荡、疫病蔓延等新的全球性重要问题正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

(二)国内发展环境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区域一体化加快推进,消费升级加速发展,经济快速发展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但更要看到,随着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和国内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我国加快经济社会转型所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政策调整力度必然加大。

1.我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期,为发展提供巨大市场空间。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时期,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为我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区域协调发展的需求、“人口红利”仍将长久存在、资金条件的改善都是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

2.我国宏观调控手段更加成熟,国内经济总体向好的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随着有中国特色的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党和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在全球经济深度衰退的背景下,经济较快实现了企稳回升。下一个五年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形势的好转,当前“保增长”的宽松宏观政策环境将会得到适度调整,今后几年围绕“调结构”的政策力度会继续加大,由于国内经济内在稳定性较强,经济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经济发展向好的态势将得以维系。

3.我国体制机制改革将进一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将取得实质性突破。国家将进一步加快推动涉及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改革步伐,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医药卫生体制领域的改革,着力改善非公经济发展环境,增强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发展活力。同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取得实质性突破以解决国内经济长期失衡的局面。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调整结构的方向仍将是:经济结构由过度倚重外需转向注重内需;内需结构由倚重投资拉动转向倚重消费拉动;投资结构由“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业转向节能、环保产业,但更加注重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4.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向纵深推进,中西部地区经济活力将进一步增强。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由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地区不断推进,国家主导沿海落后和过剩产能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有力促进内陆地区经济发展。这一战略将在今后更加务实地推进,国家将更加具有针对性地出台部分中西部城市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的优惠政策,大力推动内陆地区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的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5.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更加凸显,区域板块将呈现多极支撑竞相发展态势。目前,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正由非均衡发展向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转变。伴随国家宏观调控不断推进和区域政策的不断完善,要素资源加快整合并在更大范围寻求优化配置,产业集聚化和城镇群发展成为主导空间形态,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互动态势更加明显,区域政策将更加注重功能细化,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进一步完善国家区域援助政策体系,资金投入将更多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资源枯竭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倾斜。同时,结合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划,国家产业布局将更加科学合理。尤其是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后,中原城市群规划已获通过,很可能成为这一战略的具体实施措施之一。

6.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城乡统筹和改善民生将成为新的战略着力点。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将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通过统筹城乡产业布局,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打破城乡长期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互动。国家会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对“三农”和民生领域的投入将进一步加大,让广大农民充分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省内发展环境分析。

1.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十二五”时期山西宏观经济运行形势可能偏紧。据预测,“十一五”末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将降至谷底,但可能会在谷底徘徊一段时间,在“十二五”中期开始步入上行轨道,“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形势将呈反L形发展态势,从而保持一个较低的正增长率。山西80%以上的煤炭、70%以上的焦炭和30%的电力向外省输出,造成山西经济对全国经济的依存度较高,与全国宏观经济波动呈同向波动,且山西省经济波动幅度往往大于全国的经济波动幅度。因此,山西省的经济也将在“十二五”期间经过一个深度较低的L形过程,整体宏观经济运行形势可能偏紧。经济形势偏紧对社会发展环境会造成不利影响。

2.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十二五”时期山西科学发展的要求更加强烈。“十二五”时期国家将进一步加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力度,全社会对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强烈。山西在经历了“十一五”时期快速发展之后,将进入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攻坚阶段。山西既要以转型发展为主要途径推动经济步入科学发展轨道,又要以和谐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大发展,以安全发展为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山西既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又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优化升级的艰巨任务;山西既要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又要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缓解日益加重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实现转型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短时间看对社会发展环境有负面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则有利于形成更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3.受新能源基地崛起等因素影响,“十二五”时期山西在国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将受到挑战。随着内蒙、陕西等的能源基地的崛起和国家新能源政策的实施,山西作为能源基地的地位将受到冲击,“十二五”期间山西能源的比较优势将严重削弱。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分工格局的变化将影响到我国国内的经济分工格局,山西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会随之发生变化。从国家宏观层面看,在即将出台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由于能源发展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山西作为重要的能源基地,处于重点开发区域,主要任务为围绕太原—榆次为中心的太原经济区开发,强化太原功能、强化晋中南部城镇的产业配套功能,打造西北重要的不锈钢、煤化工和文化旅游产业基地,支持山西煤炭基地建设。

二、晋城加快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和挑战

建市以来,晋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晋城经济正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初期,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阶段。国际国内省内发展环境为今后五年晋城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晋城发展面临新机遇。此轮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全球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国际产业分工出现新的调整,产业发展出现新的动向,部分产业加速向成本更低廉的地区转移。作为“金砖四国”成员之一的中国,有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多方面有利条件;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山西,具有承接世界和东部产业转移的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作为山西乃至全国煤化工基地的晋城,有中部崛起战略、统筹城乡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加上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工业基础比较雄厚、交通便利、成本和人力资源等软硬件优势,正处于加快对外招商引资、积极承接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发挥后发优势的大好时机。

(二)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为晋城发展带来新机遇。《中原城市群总体规划研究报告》指出,在中西部地区,中原城市群是北京、武汉、济南、西安之间,半径500公里区域内城市群体规模最大、人口最密集、经济实力较强、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的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与东部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及其他城市群发展相互呼应并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之一,并将成为参与国内外竞争、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国家有可能将中原城市群列入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将中原城市群列为中部崛起战略体制改革试验区,加大对中原城市群内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支持力度,返还国税支持中原城市群人口城市化,在建设用地方面对中原城市群给予更多支持,以促进中原城市群的快速成长,带动全国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晋城属于中原城市群中的18个城市之一,随着政策的逐步到位,未来有很好的发展机遇。

(三)山西“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空间布局,为晋城发展带来新机遇。2010年7月29日,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指出,山西要以太原都市圈为核心、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节点、以大县城为重点构建城镇群,形成“一核一圈三群”的格局。“一核”即由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城、阳曲县城构成的太原都市区;“一圈”即太原大都市圈,是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辐射阳泉、忻定原、离柳中城镇组群的大都市圈;“三群”,一是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中部城镇群,二是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东南中部城镇群,三是以临汾、运城为核心的晋南城镇群。这一布局从地图上看,恰似一个“人”形——太原都市圈是“人”的胸部,大同、朔州城镇群是“人”的头部,吕梁、阳泉分别是“人”的两臂,临汾、运城城镇群和长治、晋城城镇群分别是“人”的双脚。晋城在山西“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空间布局中,正好处于“脚后跟”的位置。

(四)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推进晋城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既是压力更是动力。统筹城乡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体制机制改革,既要体现社会公平,又要保证效率优先。晋城农村地区面积大,山地多,农村产业基础薄弱,剩余劳动力丰富,以工促农的能力较弱。一方面要为实现建立“山西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在全省率先发展”这一目标而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而另一方面晋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和与社会发达地区之间在收入分配和发展上的差距仍将继续存在甚至扩大,这对全市财政资金的投入需求较大。经济的快速增长(快)和统筹城乡发展(好)客观上增加了晋城当前发展的压力,但更是发展的动力。

(五)对外开放由沿海向内陆纵深推进有利于提升晋城开放型经济活力,既是发展机遇,更是挑战。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由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地区不断推进,晋城凭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将迎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目前晋城经济发展动力是以投资和消费主导的双轮驱动为主,经济的外向型程度较低。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适时调整,为晋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积极探索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路子创造了重要发展机遇。特别是要把晋城建成“山西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以富士康为依托把晋城建成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还任重道远,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产业招商及投资政策环境,都还亟待改善。当前中西部地区都在实施“大开放”战略,对国际及沿海产业的转移承接竞争激烈,如果晋城拿不出比别的地区更加优越的条件和环境,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将会变成挑战。

(六)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有利于拓展晋城经济社会发展空间,但区域间竞争更加激烈。晋城作为在中部地区的一个新兴地级市,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基础条件较好、配套能力较强的区域,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晋城将得到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但是晋城经济总量小、城市规模不大、带动能力弱。同时,还面临河南的焦作、济源和山西的长治、临汾等地级市在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和市场方面的激烈竞争,晋城的外部竞争压力未来将进一步加大。

(七)“七项任务”加快推进,将进一步优化改善晋城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晋城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全面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全市经济目前呈现出运行健康、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为了巩固发展成果,晋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未来要重点落实好“七项任务”,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推进转型发展;抓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增经济新亮点;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三农”工作新局面;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着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突出抓好民生工程和安全生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七项任务”的落实,将为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提供强劲需求,有力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必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改善。

三、“十二五”期间改善和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若干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晋城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无论就我国我省还是晋城市,都关系到全面小康目标是否顺利实现和现代化战略的可持续性,关系到晋城市发展目标能否实现。

(一)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

1.以发展现代煤化工为重点,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新跨越。

实现这一新跨越,关键要做好“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三篇大文章,着力打好打胜煤化工、煤层气、高新技术、电力产业、机械制造、农副产品、现代服务和煤炭产业延伸转化八大产业攻坚战。“以煤为基”就是要巩固煤、提升煤,发挥优势,放大优势,通过煤炭产业的改造升级,提高现代化、机械化、安全化水平。“以煤兴产”就是要着力在延伸煤、转化煤上下功夫,大刀阔斧,强力推进,进一步加快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步伐,加快培育几个能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主导权、话语权的煤化工企业集团,把晋城建设成山西乃至全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全国最大的煤层气清洁能源利用基地和全球重要的精密光机电生产基地,加快改变“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形成非煤产业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以煤兴业”就是跳出煤炭、超越煤炭,用煤炭积累的财富投资旅游、文化、商贸、物流以及高新技术等产业,让煤炭发挥出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文化旅游产业。完善产业规划,认真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拓展文化旅游产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要继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景区标准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加大营销力度,不断提升晋城旅游影响力。二要增强园区产业集聚功能。目前,园区基础建设、规划还不到位。要想方设法加快推进北留周村、巴公、高平西部、阳城建瓷工业示范园区和专业物流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大型企业、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对工业经济的带动促进作用。推进富士康科技工业园区光学镜头模组、自动化数控机台、自动化机器人产业转移项目,使晋城园区成为全球最大的光学镜头模组生产基地。

2.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实现对外开放新跨越。

实现这一新跨越,关键要在“开阔大视野、引进大项目、创优大环境”上下功夫。开阔大视野就是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跳出晋城看晋城,要培养“运作”的本领,利用一切资源和大企业攀亲,以企招商,以企引商,以资源换市场,以资源换资金;要具备“死盯”的精神,知己知彼,主动出击,盯住我们需要的东西,做定点式、跟进式、持续式的招商,不感化绝不松口、不落地誓不罢休;要有“过人”的服务,答应的事要兑现承诺,不能有“红眼病”,更不能哄进来,处处设置障碍。要引进大项目,引进一个大项目就能带动一片,招进一个大客户就能激活一方。“十二五”期间,要把功夫下在招商引资上,力争引回一批十亿元、几十亿元的大项目、大企业来。要创优大环境,就是要按照“少说不能办,多讲怎么办”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软环境整治力度,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审批环节,严查吃拿卡要行为,营造亲商、安商、稳商、富商的良好氛围,真正把晋城打造成创业宝地,投资福地。

3.以规模化为重点,实现农业产业化新跨越。

实现这一新跨越,关键要在“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上求突破。规模化,就是数量上要大、质量上要优、品牌上要响。以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为基本形式,发挥“农户+基地+企业”的优势,扶持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把产品做精做专,做大做强,形成品牌竞争优势。要坚持以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为主线,以现代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突出地方特色,做大做强优势农业产业项目,加大主导产业培育力度,着力打造服务城市型、生态观光型等特色农业,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力推进扶贫攻坚及新农村建设,抓好与贫困村结队帮扶和产业扶贫工作。

(二)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地位。

1.科学确定区域经济特色,构造适合晋城资源要素特点,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区域发展模式。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培植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增长点,强化晋城作为山西东南部乃至中原城市群的能源、煤化工、旅游、商贸中心城市的功能与地位。

2.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战略。逐步建立起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高层次是指晋城作为承接国外和东部产业转移和产业扩张的产业基地而全面融入;中层次是主动参与中原地区和山西东南部地区的专业分工,立足于这两个区域的合作,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确立自身的比较优势并发挥积极作用;低层次是发挥城市经济对所属县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推进农村经济融入城市经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区域竞争优势的核心是集聚优势,只有统筹区域发展,自觉树立双赢或多赢的理念,通过行政推动建立起包括协调机构、执行性机构在内的推进机构的制度性合作,推进以市场化为主导的功能性合作,通过市场化的力量打破区域间行政区划的藩篱,逐步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才会有多方位、宽领域融入中原经济圈的雄厚资本和发展空间。建议省政府在“十二五”期间对晋城的发展给予倾斜,在能源、煤化工等重大投资项目的布局上优先考虑晋城,从而发挥晋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边际效应最大化,加快晋城建设步伐,进一步增强对区域的带动作用。

(三)创新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

1.规划先行。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大规划指导力度,规划是建设的龙头,是发展的蓝图,是管理的依据,只有有了明确、详细、科学的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做到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使基础设施项目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做到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衔接、相配套。

2.政府主导。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主导作用,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目前要充分发挥城投公司等融资平台作用,继续实施经营城市方略,结合企业改制和旧城改造,推进土地依法收储,坚持实施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

3.多元融资。

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面向市场建立多元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使基础设施建设由行业行为转变为社会行为,通过组建股份制公司、发行债券等多种形式,拓宽投资领域和渠道,有效地集聚社会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4.多元经营。

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资产的经营,鼓励采取特许经营权转让、资产经营权转让、收费权转让以及股权转让或出售等多种方式,盘活城市基础设施存量资产,筹集建设资金,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5.环境宽松。

政府部门要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让企业平等、自由参与竞争。本着政策从宽、手续从简、服务从优的方针,为建设主体排忧解难提供周全服务,保障开发者的合法权益,努力使企业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率。

(四)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营造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

1.强化服务意识。

要把为经济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级部门领导干部中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和服务客商就是服务晋城经济发展的思想,努力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2.落实责任。

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调整机构设置,理顺部门分工,加大对公务员定期考核力度,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要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重点抓好投资环境第一责任人制度,项目跟踪负责制,首问责任制,限期办结制等。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行政监察力度,做到有诉必接,有案必查,有查必果。对工作不力,敷衍塞责甚至失职渎职的,坚决追究当事人和主管领导的责任。

3.规范审批。

完善行政服务中心的“一站式服务”功能,进一步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科学设定并规范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

4.监督检查。

严肃查处“窗口”服务、行政执法、行政管理和相关业务部门的违纪违法行为,对“三乱”和干扰、阻碍招商引资、尤其是歧视、刁难外来客商的人和事,予以严肃处理。

5.清理和规范收费项目,减轻企业负担。

凡是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规定企业应缴纳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所有依法保留的行政事业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应在媒体上公告,增加透明度,未列入的收费项目,企业有权拒绝缴纳,并可向检察机关、收费部门上级机关和物价部门举报。

(五)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营造统一、透明的政策环境。

1.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保证出台的政策能充分反映民意,更好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调整政策和发布新政策前,要听取专家、管理相对人和第三方的意见,并在政策实施前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2.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避免政策的随意性。

用好用活国家、省、市出台的优惠政策,要建立政策执行的信息反馈机制,保证有关政策得到严格执行和落实。

3.要增强政策的透明度。

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刊物等各类媒体,将晋城中长期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导向、重点招标项目和相关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向社会公布。

4.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各项政策。

只有政策的不断推陈出新,才能适应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才具有持久的吸引力。要不断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和作法,根据晋城经济发展实际的需要,完善和创新各项政策措施。

(六)加强法制建设,营造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 。

1.加大宣传力度。

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提高全市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形成领导干部依法决策,执法人员公正执法,广大群众能依法维护自身利益和自觉遵守法律的良好社会氛围。

2.加强队伍建设。

必须大力加强法制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精干高效、公正严明的公、检、法、司队伍。依照法律法规,公正、公平、及时、严格执法,同时附以强有力的法律监督,通过“严打”、“严防”、“严管”等一系列措施,严厉打击严重干扰社会治安秩序,侵犯投资者人身安全和经济利益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持社会稳定。

3.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

各级行政机关在其行政管理活动中,不得任意改变行政处罚或行政限制行为。企业或个人的行为,凡是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明文禁止的,不受行政机关追究。在行政执法中,要公平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减少行政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和随意性。

(七)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整体素质,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1.人是环境的主体,是营造环境的决定因素。要把强化公民的环境意识,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准、文化素质以及职业技能做为营造环境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在全市上下形成“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良好氛围。

2.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利用各种载体、改进教育方式,引导城乡居民从自我做起,大力提升道德和精神境界。同时要在全市上下开展扎实的环境意识、开放意识、发展意识教育。广泛开展投资环境就是形象、就是资本、就是生产力的教育活动,形成人人心系晋城发展,事事、处处为优化发展环境出主意、做贡献的整体合力。

3.抓好基础教育,夯实发展后劲。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关键环节,也是谋求长远发展的根本。重点启动实施“五大工程”,即“两基”巩固提高工程、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援助农村教育工程、农村教师素质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全面推动农村教育的加快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4.加大职业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力度。廉价和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群体是吸引外商外资投资方向的重要因素之一。晋城目前尚有不少的下岗职工,每年还有大量未经职业技术培训的初中毕业生流向社会,加强对这一宝贵劳动力资源的就业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技能,就成为改善和优化劳动力资源环境,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方面。

(八)加快环境综合整治,营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

人居环境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投资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晋城处于晋东南内陆地区,自然环境无法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加之近几十年来工业化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大的生态环境正在恢复之中。晋城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手段落后,城市噪音扰民严重,加强城市生态管理已迫在眉睫。

1.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创造性战略,有助于促进有效地解决长期困绕改革与发展的环境污染问题,确保晋城在“十二五”乃至2020年期间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要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综合运用各类政策,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把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工程项目和责任单位,对工作不力和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坚决对能耗高、效益差、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和项目实施末位淘汰,引导、支持高能耗企业转型发展、加大技改力度,或新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节能和环保要求的产业项目。要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构筑晋城市循环经济体系。要改变晋城高耗能、高污染和粗放经营的工业生产状况,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承载力。要转变环境治理方式,实现从点上治理到面上建设,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清洁生产和废物减量化转变,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十二五”时期,要力争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目标。

2.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根据集成的资源状况、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历史文化背景,确立独特的城市发展战略,通过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等平面和立面建设,营造城市特色,使一个个的城市名牌聚合成名牌的城市。按照“山、水、园、林”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加快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医疗废弃物处理中心建设,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实施,不断提高城市垃圾和固体物处理能力。把晋城建成山、水、园、林、城融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给投资商和全市人民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九)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开放开明的舆论环境。

一是围绕晋城作为能源、煤化工、旅游城市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掘晋城深厚的“山”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对晋城形象进行整体设计。二是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要通过多种途径,营造良好氛围,树立处处都是投资环境,人人维护投资环境的观念。要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各单位、各部门打服务牌、为企业服务的好做法好经验,大力宣传晋城的区位优势,人文环境等软环境改善的情况,大力宣传晋城“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向外界推销晋城,使更多的人了解晋城。

(十)大力整顿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

一是健全市场法律法规,完善市场监督机制。坚持不懈地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偷税、漏税等犯罪活动;打击逃避债务、不履行合同等违约行为,严肃查处价格欺诈、价格联盟和低价倾销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二是加快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人才劳动力市场等要素市场的建设与完善。并积极支持和鼓励信誉良好的中介机构进入市场,通过要素流动、市场互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强化诚信观念。加快建设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改善信用环境,大力整顿信用秩序,完善和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产关系、信用关系和契约关系,树立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同时,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企业股份制改革, 为辖区外资金、民间资金的介入铺平道路。

(十一)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营造宽松、宽容、开放、创新的人才环境。 一是加快人才资源开发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配置使用、工资奖励、社会保障、有序流动等政策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建立和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通过积极开展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切实维护用人单位和人才的合法权益。二是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要积极宣传为晋城发展建功立业的优秀人才典型,树立榜样,增强人才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三完善人才流动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通过人才市场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促进人才结构合理化,盘活人才存量。

四、结语

环境是资源、环境是资本,环境是生产力。要从全局上认识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重要性,下决心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建设环境和创业环境。晋城只有按照国际化、市场化的要求,加快整治和改善软硬环境,才能加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摘要:本文从“十二五”时期山西晋城面临的国际国内省内发展环境出发,系统分析了晋城加快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改善和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若干建议。

上一篇:高校校园无线网络下一篇:审计理论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