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城市经济发展

2024-05-19

中部城市经济发展(共12篇)

中部城市经济发展 篇1

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中部地区6省,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相当重要地位。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提高我国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 是东西融合、南北对接,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中部地区的崛起有利于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也因此出台, 为加快中部地区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

城市经济发展对地区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 分析中部地区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以及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探讨其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对于中部地区城市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和政策措施的合理选择, 进而促进该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部地区城市总体状况

中部地区地处我国内陆腹地, 在全国287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中, 中部地区共有81个, 少于西部地区 (85个) 和东部地区 (87个) , 多于东北地区 (34个) 。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 中部地区城市总体状况如下:

(一) 城市经济发展概况

2009年, 中部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全市范围) 行政区域土地面积976321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35041.6万人, 占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常住人口总数的29.3%。其中市辖区行政区域土地面积108634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8442.3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为70239.8亿元, 占全国城市的比重为19.4%。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为别为9122.2亿元、35774.8亿元和25342.9亿元, 三产业之间的比例为12.99:50.93:36.0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69589个, 总产值86366.0亿元, 利润总额6310.4亿元。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4253.9亿元, 财政支出9728.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307.7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8626.3亿元, 进出口总额766.9亿美元, 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41.7亿美元。

(二) 经济发展的区域比较

1. 增长速度加快。

近年来, 中部地区城市经济增长明显快于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城市。2004-2009年, 全国城市以名义地区生产总值衡量的经济规模增长了2.94倍, 中部地区城市则增长了4.14倍, 高于西部地区城市的3.56倍, 更高于东部地区城市的2.63倍和东北地区城市的2.13倍。

中部地区城市经济规模占全国城市经济规模的比重不断上升, 人均GDP达到2万元, 比2005年翻了一番,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万亿元, 占全国比重由2005年18.8%上升到19.4%, 低于东部地区城市, 但高于东北地区城市和西部地区城市。

2. 平均指标偏低。

2009年中部地区城市经济规模占全国城市的比重提高了0.06个百分点, 但中部地区单个城市的平均经济规模相对偏低。2009年, 中部地区平均每个城市经济规模为867.2亿元, 高于西部地区城市, 但低于东部和东北地区城市, 仅是东部地区城市的37.38%, 全国平均值的68.91%。而且, 相对于2008年, 2009年中部地区城市平均经济规模与东部地区城市的差距也有所扩大, 中部地区城市要缩小与东部地区城市的差距尚需时日。

中部地区城市人均GDP明显偏低。尽管近些年中部地区城市维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但人均GDP仍然过低, 2009年中部地区城市人均GDP只有18270.97元, 仅是全国城市平均值的67.7%, 东部地区城市的48.05%, 东北地区城市的59.5%, 也低于西部地区城市的18410.7元。

3. 城市功能较弱。

中部地区城市市区经济聚集度较低, 城市功能较弱。2009年, 中部地区城市市辖区经济规模只占市域经济规模的43.3%, 不但低于东部地区城市和东北地区城市的62.5%和62.8%, 也低于西部地区城市的55.3%。相对而言, 中部地区城市市辖区经济规模占全国城市市辖区经济规模的比重也只有14.6%, 与市域经济规模的比值是0.75 (与市域经济规模的比值是指市辖区经济规模占全国城市市辖区经济规模的份额比上市域经济规模占全国城市经济规模的份额) , 而东部地区城市市辖区经济规模占全国城市市辖区经济规模的比重达到59.27%, 与市域经济规模的比值是1.08, 东北地区城市和西部城市这两类比重的相对比值分别为1.09和0.95, 也都明显高于中部城市。

数据来源:各地城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上报资料。

(三) 三次产业结构

1. 服务业比重相对偏低。

2009年全国城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结构为8.92∶49.55∶41.53, 但中部地区城市为12.99∶50.93∶36.08, 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 特别是相比东部地区城市的第三产业比重 (44.6%) 低了8.53个百分点, 也明显低于东北地区城市第三产业比重 (39.2%) 和西部地区城市第三产业比重 (39.1%) , 中部地区城市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则相对较高, 都高于其他地区城市。中部地区城市三次产业结构状况表明中部地区城市仍然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 后工业化特征尚未显现。

2. 市区服务业占比相对较高。

中部地区城市市区第三产业比重较高, 非市区服务功能较弱。2009年, 中部地区城市市辖区第三产业比重为45.3%, 尽管仍然低于东部地区城市第三产业比重 (51.1%) 和西部地区城市第三产业比重 (46.9%) , 但相对于市域而言, 这一差距已经明显缩小, 而且还高于东北地区城市第三产业比重 (42.4%) , 这表明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 中部地区城市在市辖区范围内的服务聚集度较高, 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非市区服务功能较弱。

(四) 社会需求结构

中部地区城市与东北地区城市、西部地区城市具有相似的总体需求结构, 都对东部地区城市产品表现为净需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净出口是社会需求的主要部分, 虽然不尽等同于构成地区GDP组成部分的最终资本形成、最终消费和净出口, 但基本能够反映出一个地区的需求结构状况。对于同一个国家内部各地区而言, 相互之间的需求和供给关系并不统计为一个地区的进出口, 因此一个地区的需求可能是对另一个地区的需求, 从而表现为需求总额与地区GDP的比率关系差异较大, 这种差异可以反映不同地区间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差异情况。表2显示, 全国城市需求总额与全国城市GDP比率为0.957, 需求与GDP的差异主要原因是表中的需求部分不包含服务性产品。东部地区城市需求总额与GDP比率为0.862, 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需求部分不包含服务性产品, 二是东部地区城市对国内其他地区城市表现为产品净输出。中部地区城市和东北地区城市、西部地区城市需求结构类似, 需求总额与GDP的比率都大于1, 表明整体对东部地区城市都表现为产品净输入, 相对于东部地区城市和西部地区城市, 中部地区城市产品净输入比率略低。从表2还可以看出, 中部地区城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GDP比重高于东部地区城市, 但低于东北地区城市和西部地区城市, 表明其固定资产投资活跃程度略低于东北和西部地区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GDP的比率则高于其他3个地区, 表明中部地区城市物质产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为重要;中部地区城市相对净出口能力高于东北地区城市, 但低于东部地区城市和西部地区城市。

数据来源:各地城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上报资料。

二、中部地区城市经济发展环境

我国经济发展在现阶段的特点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约束加强, 二是重工业化特征明显, 三是城市化处于加速期, 四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较快, 五是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能力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这些特点将使中部地区城市的发展优势有所加强, 但同时中部地区城市也存在较多的发展约束因素。

(一) 中部地区城市经济发展具有的优势

1. 土地要素优势逐步显现。

中部地区城市综合地价水平低于其他地区城市地价水平。根据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的数据, 2010年第三季度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 中部地区综合地价水平最低, 为每平方米1902元;东部地区综合地价平均水平最高, 为每平方米5611元。西部地区综合地价水平高于中部地区, 但也远低于东部地区, 为每平方米2548元。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 中部地区城市土地要素成本较低。

中部地区城市工业用地与其他地区差距较小。尽管中部地区城市综合地价水平较低, 2010年第三季度与东部地区城市的比值是0.339, 与西部地区城市的比值是0.746, 但是中部地区城市工业用地价格水平与东部地区城市差距却很小, 2010年第三季度与东部地区城市的比值是0.599, 并且高出西部地区城市, 与西部地区城市比值是1.01。

中部地区城市商业用地与其他地区差距较大。中部地区城市商业用地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大于综合地价的差距, 与东部地区城市、西部地区城市的比值分别是0.248和0.641。中部地区城市土地要素成本相比东部和西部地区城市较低, 从而对产业发展较为有利。随着商业和居住用地价格与工业用地价格差距的拉大, 东部地区城市工业用地面临较大的价格上升压力, 中部地区城市土地要素优势将逐步显现。

2. 矿产资源相对丰富。

中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开发潜力巨大。东部部分矿产资源丰富, 但开发利用程度高, 西部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在优势, 但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 而中部矿产资源丰度高于东部, 资源密度高于西部, 因此中部矿产资源优势和开发利用优势潜力很大。

2008年, 中部地区煤炭储量占全国储量的39.67%, 锰矿占30.3%, 矾矿占23.3%, 铜矿占48.0%, 铝土矿占44.0%, 硫铁矿占36.8%, 磷矿占34.5%, 其中铜矿比重高于东部、东北部和西部, 其余矿产比重都高于东部和东部地区, 虽然低于西部, 但密度却较西部大, 开发便利度较大。

中部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对于中部地区城市发展重化工产业具有较大的支撑力度, 并且有利于中部地区经济实力的提高和资本的积累, 可以创造更好的条件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不过, 中部地区城市在发展过程中, 要避免过度依赖矿产资源开发, 应该努力提高产品深加工程度, 积极增强自主研发能力, 并促进城市产业的协调发展。

3. 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

尽管劳动力可以流动,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户籍政策, 导致劳动者福利成本在不同地区的城市相差较大, 加上社会交往成本、生活成本和迁徙成本等, 劳动力在中部的工资收入仍然低于东部。2008年全国各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为35289元, 东部为36557元, 中部为24970元, 东部是中部的1.46倍。中部各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略高于东北城镇, 但略低于西部城镇。

4. 区位优势有所加强。

国际服务外包的快速增长有利于突破地域的限制, 增加中部地区城市的投资机会。我国过去30年的发展主要是制造业的发展, 其中对外贸易对制造业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从而使得对外交通便利的东部沿海地区获得了发展先机。随着国际服务外包的迅速发展, 对外交通不便的区域也将获得发展机遇, 因为承接的是服务, 而服务对于交通的依赖程度很低, 这样中部地区城市在承接服务方面将获得与东部沿海地区基本相等的优势, 加上要素成本和生活成本较低, 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优势将有所凸显。

(二) 中部地区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中部地区城市尽管区域优势有所凸显, 但是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也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而这些问题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中部地区城市的崛起。

1. 产业环境依然有待改善。

中部地区城市产业集群度较低, 通过承接转移产业短期内建立起产业集群的难度较大。东部地区形成了许多产业集群, 虽然由于经营成本增加向中部地区城市转移的动力相应增强, 但是由于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程度较低, 要素成本等经营成本的节约不足以抵消在东部地区获得的信息服务、原材料供应、熟练劳动力等方面的集聚效应, 产业转移仍将难以顺利进行。特别是对于产业集群中先行转移的企业, 将承担更大的风险和成本, 从而集群中的企业都希望别的企业先迁移, 而自己等待中部地区城市产业集群程度较高时再行转移, 企业的这种博弈导致东部产业向中部地区城市转移的难度进一步增大, 短时期内中部地区城市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产业集群的难度仍然较大。

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较大的制约。

中部地区城市人口密度较大, 承载负担较重, 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中部地区城市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但是, 中部地区城市除了武汉、合肥等少数城市外, 大都科研基础薄弱, 即使有些高新技术产业, 也大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中较为低端的生产环节, 附加值较低。就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而言, 2009年中部地区城市仅为0.9%, 东部地区城市则为1.4%, 东北地区城市和西部地区城市也高于中部, 分别为1.0%和0.9%, 这表明中部地区城市高新技术产业赖以发展的科研服务基础较差。从万人专利申请受理量来说, 2009年中部地区城市为每万人2.37项, 略高于西部地区城市的每万人2.36项, 但远低于东部地区城市的每万人14.32项, 也低于东北地区城市的每万人3.65项。

3. 城市化程度较低, 服务业发展滞后。

中部地区城市由于产业发展滞后, 同时人口数量众多, 导致城市化程度明显低于其他地区城市。2009年, 中部地区城市非农就业人数占年末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3.1%, 远低于东部地区城市的25.1%和东北地区城市的20.6%, 甚至低于西部地区城市的14.9%。尽管由于人口流动的因素, 中部地区城市非农就业人口外的就业人口有许多在中部地区城市之外的地区就业, 但这一数据至少表明中部地区城市对非农就业人口的吸收能力较差, 城市化动力缺乏, 从而也会在一定程度阻碍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4. 优惠政策不突出, 政策优势难以体现。

优惠政策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国家近年也逐步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政策支持, 特别是税收方面, 国家也给予了较多的优惠。但是, 国家优惠政策在中部地区城市作用并不突出, 政策优势难以很好地得到体现, 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 中部地区只有少数部分城市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 大多数城市并没有享受力度较大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 其他地区城市特别是东部地区城市享受的优惠政策较早, 对于其他地区形成一种明显的比较优势, 政策作用就会比较突出, 而中部虽然某些城市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 但是由于优惠政策出台最晚, 最多只是抵消了相对于先行享受优惠政策地区的劣势, 但并不会对这些地区形成一种有效的政策优势, 优惠政策的作用也就不会太明显。

三、中部地区城市经济发展对策

(一) 理顺竞合关系, 明确发展轴向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东中西逐步递减的态势, 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城市的辐射范围和产业转移也主要体现在东西轴向上, 中部地区城市原则上应根据这一规律制定区域竞合战略, 规划发展轴向。

中部地区城市与东部地区城市应该定位为一种合作关系, 而中部地区城市之间则是一种竞争关系。东部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在人才、信息、金融和科技等方面远远超过中部地区城市, 中部地区城市应该积极争取和利用东部地区城市的这些资源, 主动承接东部地区城市的产业转移。中部地区城市发展水平则相差较小, 彼此之间除了产成品贸易外, 要素资源的相互流动很难大规模发展, 产业也不会发生趋势性转移, 相反, 甚至彼此会为东部的要素资源和产业转移展开激烈的竞争, 是一种较强的竞争关系。不过, 中部地区城市作为国家的重要地理区域, 提出“中部崛起”等整体发展概念, 努力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彼此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合作关系。

(二) 明确产业定位, 提升城市功能

中部地区城市产业功能定位应有助于城市功能的提升。中部地区城市应根据自身区域和发展特点准确定位城市功能, 在此基础上明确, 要重点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功能的功能性城市。

中部地区城市产业功能定位应有助于形成较清晰的产业发展框架。中部地区城市产业功能产业定位也不能仅仅只关注功能性产业发展, 在制定功能性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也要理顺与其他产业的关系, 解决彼此之间可能存在的资金和土地等方面的冲突, 突出彼此之间存在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方面, 从而最终形成一个较清晰的产业发展框架, 在这一框架中, 功能性产业既要优先发展, 但在现有条件下又要避免单兵突进, 片面发展, 其他产业应得到应有的支持, 特别是当前并不属于功能性产业的支柱产业, 因为会解决大量就业和创造较大利税, 更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三) 提高集中度, 强化增长极, 集约利用土地

促进具有增长极作用城市的发展是中部地区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中部地区城市地狭人稠, 土地资源较为有限, 同时又缺乏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城市, 城市间各自为政现象严重, 经济发展缺乏统筹规划, 经济联系度较低, 这些都严重限制了中部地区城市的发展。基于此, 中部地区城市特别是同一区域单位城市应当加强协作, 通过城市一体化、城市圈、城市群的方式统一规划, 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分工, 特别要推进中心城市的发展, 强化其增长极作用, 促使其尽快发展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城市, 对于某些由于经济分工而短期利益受损的城市, 也应通过转移支付等措施给予一定的弥补, 不断提高集中度。

集约利用土地是中部地区城市解决人口承载压力较大问题并促进经济集中度的重要方式。在可预期的未来人口规模持续增加的城市, 特别是中等规模的城市, 即使现在土地价格还不足以支持高层住宅, 也应通过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减少开发成本以鼓励高层住宅的建设, 并适当提高建筑密度;加强土地利用管理, 防止借各类项目之名过多占用和囤积土地, 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约束作用, 严禁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加强开发区管理, 适当提高开发区集中度, 避免开发区过多过滥遍地开花浪费土地的现象发生, 市县开发区可以通过集中开发收益分成的方式进行合作或合并, 并且增强开发区之间在区位上联系的方便度, 增加开发区的规模效应并放大外溢效应;加强对农村土地的管理, 通过规划和财税政策引导农村住宅用地适度集中, 鼓励村庄合并居住和楼房连片开发。合理预测未来人口和产业变动情况, 通过采取适当措施不断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 将有利于增强中部地区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 实施倾斜式社会政策, 改善中部地区城市的社会环境

地区优惠政策是加快某区域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地区优惠政策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 东部地区城市是这一政策的主要受益者。根据增长极理论, 选择条件优越的城市给予优惠政策促使其形成增长极, 并最终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 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下, 我国东部地区城市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并且也已经对中西部地区城市起到了有效的带动作用, 这一点无疑值得肯定。不过, 虽然一些城市在一定时期享受到较大的优惠政策, 可以通过技术外溢、资金流动、就业吸纳和需求创造等途径使不能享受到优惠政策的城市得到好处, 但也有一些城市在某些时期享受到了较多的优惠政策, 却会对其他不能享受优惠政策的城市在人才、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形成一种不公平竞争, 压缩其他城市的发展空间, 而外溢效应又不足以弥补这种挤出效应, 那么这种优惠政策的效果就值得深思。

实施倾斜式社会政策, 改善中部地区城市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 是克服地区优惠政策弊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方式。现阶段, 应通过转移支付等形式加大对中部地区城市的支持, 使其能够享受到与其他地区城市均等的公共服务;为减缓中部某些城市过大的人口压力, 通过一定途径加大对这些城市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和支持, 保障其优先就业;加大对中部地区城市教育发展的支持, 扩大重点高校在中部地区城市的招生规模;适当增加中央专项财政补贴, 加大中部地区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 等等。总之, 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是一种规律性的趋势, 但是通过对较少享受到优惠政策的中部地区城市实施倾斜性的社会政策, 则可以消除地区经济发展差别过大导致的社会不公平问题, 也可以帮助中部地区城市改善社会环境, 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强经济自我发展的动力, 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城市的发展差距。

摘要:本文利用大量翔实的数据资料, 分析中部地区城市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发展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探讨其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进而提出促进该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中部城市,经济发展,区域比较

中部城市经济发展 篇2

分析了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发展及生态环境现状,指出了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尤其是城市河段水质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水资源缺乏,再次是环境地质灾害表现突出.提出应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强化生态环境管理,以改善河流水质和城市空气污染,提高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构建生态城市,实现城市群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作 者:周秀艳 孙洪雨 李培军 ZHOU Xiu-yan SUN Hong-yu LI Pei-jun  作者单位:周秀艳,孙洪雨,ZHOU Xiu-yan,SUN Hong-yu(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秦皇岛,066004)

李培军,LI Pei-jun(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

刊 名:安全与环境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 5(3) 分类号:X21 关键词:环境学   污染   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  

一个中部城市的房市抗争 篇3

在过去的一年,长沙房市经历了地产老板“跑路”、售樓部被堵、购房者持币观望、驻足不前等种种风波。和北上广等城市一样,价格合理回归,已经成为楼市成交能否走出低谷的重要因素。

围堵

2011年11月28日,湖南岳麓区保利地产麓谷林语项目出现一起业主“维权”事件。因为房价下跌,一群愤怒的业主将油漆泼洒在售楼处的大门、招牌上,年迈的老太太与保安对峙,售楼处只得暂告歇业。望东方周刊》记者在此项目看到,售楼部外窗贴上了公安部门对“维权”事件的通告,一名项目销售人员向本刊介绍时颇感委屈:“如果价格上涨,业主们难道会把上涨的钱退还?”

保利业主“维权”事件前一天,长沙市开福区万科城同样发生业主“维权”事件。

一群蒙着口罩的男子出现在万科城售楼部门口,口罩上有“我要退房”几字。一条要求退房的横幅盖在沙盘上,业主李江对本刊记者说:“购房不到一周,就听到下跌千元的消息,谁能受得了?”

消息不胫而走,部分业主了解,单从法律上说,退房的理由不够充足,他们四处搜罗支持退房的问题和理由。李江向本刊坦言,如果不是降价,他不会这样做。同时,万科也发表措辞强硬的声明,拒绝补偿,呼吁业主遵守契约精神。对峙一直到持续到下午3点。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自2011年10月,国内房价首次负增长之后,2011年1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指数再次下跌,49个城市房价下降。同时,大中城市房地产成交量萎缩,房价涨幅得到有效抑制,调控成果初显。

本刊记者从长沙的楼盘销售情况观察到,一些房地产开发商销售量已经下降,部分房企资金链紧张、土地市场趋冷。

类似围堵事件,早在10月份就在各地上演。

10月下旬,上海嘉定龙湖郦城、嘉定新城绿地秋霞坊、浦东中海御景熙海岸,均出现老业主“维权”风波,几个售楼处先后爆发冲突。

慢半拍

这波始于2010年的楼市调控,至今并未停歇。2011年11月6日起,高层领导先后在不同场合表态,要求继续坚持楼市调控政策,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

2011年的两次限购、限贷成为此次调控的焦点,也让一些业内人士吃惊。长沙一些楼市观察人士认为,从现状来看,内地二线城市的降价促销时间,比一线城市稍显缓慢。

2011年11月,《望东方周刊》记者走访长沙北辰三角洲、万科城市花园、联美品格等多个楼盘售楼处,前来咨询购房的人并不少,开盘项目认购率也较为可观。

从全国范围看,部分地区约有80%左右的楼盘有降价促销活动,20%左右的楼盘按兵不动。但是,长沙某房地产公司销售经理陈平对本刊记者说,长沙则相反,截至2011年12月才有20%的楼盘降价促销。大房地产商先知先觉,首先降价。他们经验深厚,较早降价能够占据市场份额,还能满足冲刺年度销售数据的需要。

陈平分析,因为对政策和市场的把握还不精准,一些中小型房企对降价并不热衷,这些房企原本“存货”就不多,降价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持续开发能力和运营维持,“他们会死死地握住这根价格稻草。”

有业内人士认为,降价促销,仍有成交量,证明“以价换量”仍然可行。等到降价却换不回成交量之时,那才糟糕。春节前后,房地产企业会面临一个比较严峻的资金链紧张时期。

跑路

中部城市对价格的嗅觉似乎永远慢于北上广,但是,这并不表明它们能逃过危机。部分中小房企的危机已于2011年上半年萌生。

2010年至2011年,地处湖南长沙县星沙镇的“东方航标”在项目尚未封顶、不具备开盘条件的情况下,搞起内部认购,以办理VIP卡的方式,多次向公众购房者收取现金,并抛出“VIP5000抵1万”、“2000抵2万”的诱饵。

2011年上半年,东方航标资金紧张的消息慢慢传出。8月,该项目停工,业主开始维权,工人讨要工资。8月18日,公司高层石湘中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其名下的资产被查封冻结。

事发后,《望东方周刊》前往“东方航标”现场,售楼部大门关闭,建筑工地一片冷清。

坊间有种说法,石并非大股东,其股份只占有25%。石湘中在2009年拿到土地后,因为资金紧缺,后由长沙县牵线,引进了另外一个大股东。

一名知情人士向《望东方周刊》介绍,2010年开始,国家对房地产展开调控,这时“体弱”的房企无法从银行获得开发贷款,石湘中私刻项目公司公章,瞒着大股东,假借工程合作之名对外高息集资,以筹集项目后续开发资金。不久案发,长沙县公安局将石执行刑事拘留,债权债务清理工作随即展开。

东方航标或许是中小房企因为银根紧缩、资金链运转不良,导致生存困境的一个缩影。

2011年7月,因无力偿还巨额贷款,长沙中远公馆楼盘开发商石罗其逃跑。这成为2011年楼市调控加码后,湖南首例因资金紧张而“跑路”的房地产老板。一个月后,开发商抽走资金开发湘潭项目,并与承建商产生经济纠纷的长沙“利璞金立方”也停工。

万科集团总裁郁亮曾对媒体表示,企业现在已是“冬天模式”,“现金为王、积极销售、审慎买地、节流、锻炼身体”成为房产商的5大过冬策略,其中一些“身量较小”“体质较弱”的房企开始考虑从行业退出。

黄金时代过去了

开发商虽然降价了,但贷款利率正与之逆向赛跑。消费者减少的购房支出与开发商的让利幅度并不成比例。

有报道称,在2011年末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前,住建部已知会地方政府,对于“限购令”即将到期的城市,如果没有极其特殊情况,须出台政策对限购令有效期进行延续。

“史上最强宏观调控”之下,首当其冲的是购买首套房屋的刚需一族。这些“刚需客户”原本应是楼市调控政策着力保护的群体,却不得不受到调控政策牵连。

除了取消首付比例的两成优惠、恢复三成首付之外,首套房贷利率的提高才是误伤“首套购房者”的关键。

随着2011年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提至21. 5%的历史最高水平,银行的贷款额度受到较大挤压。首套房贷7. 5折、8. 5折的利率折扣被取消,大多还上浮了5%到10%。

在长沙,限贷令取代限购令成为楼市的最大影响因素,首套房贷利率大多上浮了20%到30%,即使如此,多数银行贷款还难以及时发放。为免违约,业主不得不私下找寻关系以便打通关节。

时下,一些地产人士在分析了政策效力、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和库存水平、购房者预期、新增市场供应量之后,普遍认为2011年第四季度是开发商局部降价阶段,2012年一季度将迎来全面降价阶段,二季度房价将触底。

面对越来越高的资金门槛、越来越低的整体利润,房企如何找到合适的资金解决方案,正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中部城市经济发展 篇4

继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之后, 交通拥挤已成为各大城市的通病。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和中部省会城市的发展趋势, 我认为“公交优先”是一个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公交优先”是一项系统的战略工程, 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多方面配合。但长期以来, 省会公交发展受基础设施匮乏、车辆更新缓慢、道路拥堵等因素制约, “公交优先”发展滞后。目前, 中部省会公交分担率只有11%, 公交车行驶平均时速仅为13.05公里, 远远低于20公里的规定时速, 甚至还低于自行车的速度, 致使一部分乘客放弃乘坐公交车。

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重要基础设施, 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鼓励公交优先和各种公交便利化, 倡导绿色出行, 是解决城市公交出行的根本途径。

1 国内“公交优先”的现状

“公交优先”是指政府部门在政策、规划、道路使用等方面对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先。它是一种交通发展策略, 通过政府部门在各方面的支持, 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好、更方便、更快速的服务。

近些年来, 我国一些大城市存在的一些交通问题也慢慢地浮现出来, 这些问题与发达国家大城市三四十年前的状况十分相似, 因此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 不踏进交通问题的泥沼。而现在“公交优先”政策作为国内处理交通问题的主要措施正在被大力推行, 但在大多数城市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达不到预定的目标。

2“公交优先”在中部省会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2.1 城市政府的政策的不完善

对于中部六省城市而言, 现阶段的主要任务都是对城市进行新一轮的规划建设。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城市道路高需求这一问题。而随着私家车数量的不断提高, 使得城市道路的平均个人占有率不断降低, 人们的出行所耗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长。虽然, 公共交通还是这些城市大部分人的主要交通方式, 但因为这些城市只是在高速发展的起步阶段, 关于公交优先的政策和方针还不是很完善, 使得城市在公交优先这一方面的实施力度不是很大。

2.2 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城市公交自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如车厢内拥挤, 不卫生, 站点设置不科学和转车不方便等。这些问题中有的是因为道路交通拥堵造成, 有的是因为城市公交线路路网的设计不合理和车辆总调度不当造成。这些问题让城市公交对人们的吸引力大幅度下降, 有车一族出行全部都是用私家车, 而不选择公共交通。

在这些省会城市中, 城市的主干道上虽然有建设公交专用道, 但是, 私家车抢占公交专用道的情形也是屡见不鲜, 使得城市公交产生如上所述的问题。这也造成了城市公交服务水平降低。

3“公交优先”在中部省会城市的发展原则

3.1 符合广大市民的基本利益

在大部分人出行都是选择公共交通的中部城市, “公交优先”的实施能有效的为大多数人服务, 能简单的解决城市居民的出行问题, 符合广大市民的基本利益。

改善城市交通, 首要的就是解决全体市民的出行问题, 缓解供需矛盾, 消除交通拥堵, 提供快捷、便利的出行环境。只有符合市民的根本利益, 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 作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公交优先”的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才有用。只有符合广大市民的基本利益, 保障了他们的基本权益, “公交优先”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才能最大程度减少阻力。因此, 基于广大市民的基本利益而制定的相关政策才是能被广大市民所接受的, 认为最合适的处理法规。

3.2 符合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制定城市公交优先发展策略, 必须以当前的城市发展方向和基本目标为基础。而城市的普遍问题就是交通需求增长超前于城市经济增长速度。由此可见, 交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一环, 保障城市大多数市民正常生活, 它的优先也就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部分。

中部省会城市现在正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上, 我们还达不到像上海, 北京的那种发达程度。所以, 我们的道路建设还达不到他们的水准。在现有的道路上, 我们只有提高道路的利用率才能满足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提高道路利用率的不二法门。所以,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 要把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这符合中部城市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需要。

4“公交优先”在中部省会城市的发展措施

4.1 规划优先

中部省会城市的城市规划中应该把“公交优先”放在首要位置, 科学合理的制定城市公共交通优先的规划方针。还应确保城市交通的规划用地需求, 联合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 以新一代的理念调整和优化现有的城市公共交通线路路网。争取在公交规划优先的基础上保障广大市民的出行利益。

为提高公交吸引力, 优化线网结构, 使市民乘坐公交车更方便、快捷, 真正提高公交分担率。我们可以在规划优先的基础上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4.1.1 开辟新线以出行需求为导向。新建小区、新修道路、城市周边乡镇和开发区等, 将成为开辟新线路的重点区域。

4.1.2 线网优化整合。充分发挥周边枢纽场站的辐射作用, 控制主干线路, 减少重复路线, 填补空白线路。

4.2 制度保证

有了规划只是走出了第一步, 在执行过程中还应有政府制度的强有力保证。保证“公交优先”这一政策能彻底落实, 实现城市道路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 城市公交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 其发展必须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

在制度的保护下, “公交优先”在该城市的发展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完成。

4.2.1 完善运营结构, 满足乘客需求。

省会城市大力推进购进大容量环保车, 用于补充部分满载率高的线路和新开线路用车, 缓解乘车拥挤现象。

4.2.2 努力提高车辆档次, 改善技术标准和车辆配置, 使乘客乘坐得更加舒适。

4.2.3 加大场站基础设施建设。为公交换乘提供基础设施和可能性。

4.3 提倡交通文明

城市道路是社会人员的相遇地, 因为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 人们都会在这里相遇, 共同占有这一稀缺资源。所以, 交通文明在这里是必须要弘扬的。我们要把有限的道路资源在同一时间服务更多的人。对那些出行用私家车的人, 不应该去占用公交专用道, 你这样做就是占用了大多数人的有限的道路资源, 使得别人的出行变得困难。

交通不仅是人类生活生产的基本需求, 还应该是一种文化, 需要我们共同维护。要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 应从小学起。所以, 我们应该开展交通文明的学习, 把我们的城市打造成新一代的交通文明都市。

5 结语与期望

中部产业集群发展的论文 篇5

所谓产业集群就是指某一特定领域内地理上靠近的具有产业关联性的 企业 和机构的集合体,这些企业和机构之间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世界性经济现象。目前,我国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渤海湾地区,尤其是江苏、浙江和广东三省,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东部经济增长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因此,分析中部产业集群的现状,准确把握中部地区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对于推进中部产业集群的发展,增强中部地区的经济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部城市经济发展 篇6

【关键词】城市 科技创新 专利 因子分析

一、引言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创新要素的主要集聚地,而科技创新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专利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专利的拥有量既能反映出该区域科技成果的原始创新能力,又能折射出这些成果的市场应用潜能。一个城市拥有专利权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运用专利制度的能力与水平,是城市综合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关于以专利信息为核心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国内学者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诸多有益的研究结论。本文依据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有效量等指标,对包含太原市在内的6个中部六省会城市2009~2014年公开的中国专利相关信息进行整理,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对这些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状,然后得出提高太原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

二、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一)专利视角下城市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本文通过对国内有关专利评价指标体系文献资料的调研,以城市科技创新体系构成要素为基点,在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原则的基础上,立足于专利数量、质量和价值层面,构建专利视角下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见表1)。

选取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为样本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相关专利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统计局、省会城市科技局和知识产权局,具有准确性。

(三)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表2的样本数据进行计算,打开“因子分析”对话框,选择专利申请量、专利申请量增长率、发明专利申请量等全部指标作为分析变量,单击“描述”按钮,选择输出原始分析结果与原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单击“抽取”按钮,选择“主成分”提取因子方法,.由于各变量计量单位不同,选择“相关性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选择输出“未旋转的因子解”和“碎石图”复选框,基于特征值大于1抽取主成分。单击“旋转”按钮,选择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并且输出旋转结果及因子负荷散点图。单击“得分”按钮,选择为“保存为变量”和“显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复选框,方法为“回归法”。单击“确定”按钮,输出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

通过因子分析可以看出,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四个因子,就可以很好地代表17项二级指标。

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有效量、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每亿元GDP发明专利拥有量这7个指标在第一个因子上载荷比较大,可以将第一个因子命名为科技创新意识因子,即F1代表着科技创新意识因子;

专利申请量增长率、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率、专利授权量增长率、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率这4个指标在第二个因子上载荷比较大,可以将第二个因子命名城市科技创新发展速度因子,即F2代表着城市科技创新发展速度因子;

专利授权率、发明专利授权率、发明专利占比重和发明专利有效率这4个指标在第三个因子上载荷比较大,可以将第三个因子命名为科技创新潜力因子,即F3代表着科技创新潜力因子;

签订技术项目数量和签订技术金额这2个指标在第四个因子上载荷比较大,可以将第四个因子命名为市场价值因子,即F4代表着市场价值因子。

各个因子计算公式如下:

(四)综合评价分析

综上所述,根据所得结果,然后加上四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得表达式:(45.071*FAC1-1+19.352*FAC2-1+10.835*FAC3-1+ 9.980*FAC4-1)/85.237

就可以得到综合评分,外加上四项因子的得分,见表6。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排名可知,合肥市以总分0.32的得分排在了第一位,这说明合肥市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的科技创新能力最强,其次是长沙市、武汉市、郑州市、南昌市、太原市。太原市以总得分为-0.84的排名排在了第六位,这说明太原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是最差的,这主要跟以下几个方面有关系。

(一)科技创新意识

F1是反映城市科技创新意识的因子,F1由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有效量、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每亿元GDP发明专利拥有量这7个指标组成。科技创新意识排名由强到弱依次为武汉市、长沙、郑州、合肥市、太原市、南昌市。其中太原市专利申请量在37626件,而科技创新意识排名第一的武汉市近六年专利申请总量为129111件,是太原市的3倍多,这间接说明太原市的科技创新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科技创新发展速度

专利申请量增长率、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率、专利授权量增长率、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率反映的是城市科技创新发展速度因子,?太原市在这一项上排名第六,说明太原市的专利发展速度较慢,进而影响着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速度。近六年太原市专利申请增长率为7.11%,这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发展最慢的,因此,太原市要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就必须提高专利申请量增长率等指标。

(三)科技创新潜力

专利授权率、发明专利授权率、发明专利占比重和发明专利有效率这4个指标反映的是科技创新潜力因子。太原市排名第六,专利授权率和发明专利授权率为41.23%和27.43%,排名分别为第六和第五,挺靠后,这说明太原市科技创新潜力不足,需要加强。

(四)市场价值

签订技术项目数量和签订技术金额这2个指标反映着市场价值,代表着专利成果转化价值,而太原市的这项排名排在了中部六省份的最后一名,可见太原市专利转化成果还需要加强。

通过以上结论可以就如何提高太原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出相应的建议:1.太原市应该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太原市的科研机构、高校以及高新企业进行专利申请工作的重视,还要鼓励在校大学生进行专利的申请,进而提高专利的申请意识;2.政府应该通过设立奖金的方式来激发科技成果转化率,使得更多的专利技术应用到社会中去,从而创造社会价值,进而促进太原市的科技创新能力;3.政府应该鼓励发展专利中介服务机构,并搭建新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对专利技术项目给予信贷支持,这样就更能促进太原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吴自斌.科学技术是政治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J].学海,2005(2).

[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杨华峰,邱丹,余艳.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J].统计与决策,2007,(6).

[5]金吾伦,李敬德,颜振军.北京如何率先成为创新型城市[J].前线,2006,(2).

[6]杨冬梅,赵黎明,闫凌州.创新型城市:概念模型与发展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

[7]王仁祥,邓平.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工业技术经济,2008(1).

[8]石忆邵,卡海燕.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比较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8(1).

[9]惠宁,谢攀,霍丽.创新型城市指标评价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09(2).l

[10]吴二娇,刘璟.广东省科技创新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7):215-217.

[11]徐小钦,黄馨,梁彭勇.基于DEA与Malmquist指数法的区域科技创新效率评价-以重庆市为例[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6):974-985.

[12]于成学.中国副省级城市科技创新效率评价与实证[J].科技管理研究,2010(1):61-63.

[13]姜鑫,余兴厚,罗佳.我国科技创新评价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4):41-45.

中部城市经济发展 篇7

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我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在规划中明确提出强调重点发展九大物流区域, 建设十大物流通道和若干物流节点城市, 促进物流业的区域发展。城市群是推进我国城市化的主体形态, 城市群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引擎。我国中部地区包括江西、湖北、湖南、山西、安徽、河南6省。在国家“十五”计划期间, 党和国家提出实现我国中部崛起的战略计划, 中部各地区在崛起的道路上先后提出要将发展城市群作为重点。并培育出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中原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以及太原都市圈六个主要城市群。中部地区城市群地处我国内陆, 改革以来, 经济发展滞后, 不具备沿海城市的先发优势。中部地区城市群作为我国重要的运输枢纽及节点, 贯通东西, 连接南北, 是我国各种物资流动的必经之地, 在流通上有着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 这是中部城市群的典型特色。中部城市群不像我国沿海城市那样, 与外部有着全方位的接触, 因此不可能和沿海城市群一样实施对外物流模式, 而是物资在我国中部地区城市群所辖范围内流动极大, 流动时间也相对短暂。这些物资有一部分会留在我国中部地区城市群内, 而其他绝大部分物资都会流向周边或是西部城市。中部地区城市群如果能充分体现区域地理优势的特色, 就能率先取得发展优势, 从而促进区域城市的更快, 更好发展。

二、中部地区城市群物流发展的问题

目前中部地区城市群根据国务院发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发展纲要, 根据城市发展的情况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物流发展政策和措施。但是在当前的城市群物流发展过程中, 出现了很多问题,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中部地区城市群物流发展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

从我国目前的物流发展水平看, 沿海地区城市无论从物流管理理念, 还是从物流服务信息化水平都比较高, 而我国中部地区城市群的很多政府和企业对于现代物流理念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仓储、运输等起步阶段, 物流企业的规模较小, 提供的物流服务也比较单一。

(二) 中部地区城市群物流发展规划缺乏特色, 定位不准确

目前中部地区城市群在物流发展规划中, 没有结合本区域自身特点, 出现了物流规划和城市群规划严重偏离的状态, 导致物流规划不科学、不合理。由于在城市群规划中对物流规划不够细致, 致使区域内配套基础设施较少, 并且各个物流基础设施配套区域分割严重, 不能充分体现规模经济, 降低了物流效率, 阻碍了物流企业的快速成长。

(三) 中部地区城市物流建设过度盲目发展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群物流建设发展存在过度, 盲目发展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各城市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的建设缺乏统筹, 重复建设情况严重;很多城市在发展物流过程中, 忽视信息系统的建设, 只是强调物流基础建设, 忽略了物流基础建设的经济性, 使得物流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缺乏;各个城市的物流企业数量增长迅猛, 但企业的恶性竞争行为增多, 市场竞争无序;许多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 效率低下, 能源消耗严重, 产生一系列城市生态问题、城市交通问题。

三、构建中部城市群物流发展模式研究

(一) 运输枢纽周转模式

是以区位内的高速公路网、铁路枢纽中心、编组站、港口、码头航空港等交通枢纽为平台, 承接城市群区域内物资的一种物流发展模式。中部城市群中湖北武汉是我国的综合交通枢纽, 江西南昌则有着我国的铁路大动脉、河南郑州是我国的铁路枢纽城市, 合肥乃至安徽的交通枢纽地位开始逐渐凸显。作为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中部省份, 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运输优势。中部城市群可以结合自身情况, 大力发展区域内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对区域内的货物进行调运、集散, 并为企业提供各种物流加工及增值服务。

(二) 物流后勤配送模式

这种物流后勤配送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战略联盟形式, 是以城市群各生产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 为生产企业远距离提供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的运输配送服务。由于各城市竞争优势的不同, 各生产企业之间的关联程度也相对比较弱, 为满足各不同区域生产企业对大宗原材料的需求, 中部地区城市群可以通过自身的优势, 与东部地区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 从其他区域订购原材料, 零部件, 再根据不同区域城市的市场需求, 通过分拨中心, 采用准时配送模式, 将其它区域生产企业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配送, 以保障其它区域生产企业的技术生产活动。为其它区域, 尤其是东部地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三) 第三方物流集成模式

是以城市群经济圈所有生产企业为服务对象, 根据物流基本活动——仓储、运输、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环节开展的综合服务的物流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为物流需求企业开展相应的物流咨询、分销网点的建立、库存分析、报关、报检、物流系统方案设计等一系列的增值服务, 并将这些活动集成化。综合服务型的第三方物流模式是企业物流发展的方向与趋势。中部城市群应该制定更多优惠政策, 加快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培育, 引导物流企业实施物流外包策略, 为中部地区城市群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软件和硬件环境。

(四) 构建中部地区城市群的虚拟物流模式

虚拟物流模式是将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到传统的物流行业, 实现地区城市群间物流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的一种方式。中部地区城市群可以立足全国的现代物流体系, 将全国物流基础设施连接成网, 以监控调度中心为枢纽, 实现虚拟物流向现实物流的转换。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实现虚拟物流这一模式, 可以整合社会资源, 实现物流活动的电子化、网络化和系统化。

参考文献

[1]罗丽娟.我国城市群发展问题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2005

[2]邱金满.我国城市群物流规划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2006

中部城市经济发展 篇8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新形势下国家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催生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推进重点区域发展与解决区域差距问题的要求, 它能够利用中央给的政策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着重发挥各地比较优势, 以实现区域空间开发格局更加系统和完善, 加快发展经济。因此,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根据我国国情, 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基础上政府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部崛起战略, 从而形成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加快开放开发、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增强的局面。中部崛起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继作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 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2004年3月,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6年4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 中部崛起战略进入务实阶段;2009年9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为推动中部崛起, 中部地区城市群建设如火如荼展开, 如:湖北“武汉城市圈”、湖南“长株潭城市圈”、河南“中原城市群”、安徽“皖江城市带”、江西“环鄱阳湖经济圈”、山西“太原经济圈”建设。中部6省的高层领导都希望通过城市群的建设领先中部, 制订多种政策、策略以谋求中部崛起。而要实现其目标, 一个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就是首先给予中部地区六大城市群科学客观的功能定位, 加强联系合作, 优化整合区域发展。

1 城市群研究必要性

城市群建设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群一般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 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结构关系, 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 以一个或两个特大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 借助于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 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特定的空间相互作用而共同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与区域综合体。城市群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逐步优化组合的产物[1], 自从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简戈特曼在美国东北沿海城市密集地区做研究并提出“都市圈”的概念以来, 城市群或都市圈的概念就成为研究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主要内容。研究表明, 城市群建设对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对经济区域而言, 城市群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由于城市群所构成的经济圈, 可以具有在一定范围内集聚和扩散商品与各类生产要素的能力, 这种能力势必使城市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在城市群建设中, 区域行政分割被打破, 拥有较优越的交通和信息服务, 因此降低交易成本;同时其科技力量较强、资本和技术有一定优势, 具备发展较高层次产业的条件;并且城市群在行政管理中的全面高效、便捷服务的能力可以较好地促进商品和各类要素的自由流动。因此, 这些因素可以吸引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向城市群聚集, 有效地实现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而生产要素的积聚, 有利于在城市群内部形成协调有序、分工合理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 减少产业雷同, 避免盲目竞争和资源浪费, 从而使城市群规模扩大、产业升级、效益提高、技术进步加快、创新能力增强。并且当城市群建设达到一定程度之后, 必然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特别是中心城市极化作用将带动综合经济中心的形成, 成为本区经济振兴的基地, 成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推广中心以及带动区域经济腾飞的龙头。

同时,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极。创新功能是区域发展的动力。城市群做为一个新兴的发展模式, 拥有很强的创新能力。 (1) 由于城市群打破了行政分割, 可以建立一个不被行政规则和垄断力量所扭曲的共同市场, 能保证区域内部实现劳动力市场、生产要素市场、资本要素市场和商品要素市场的有效整合, 达到区域资源的最优配置。这必然会使许多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聚集于此, 不断推出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体制, 以创新产生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 促进周边地区的发展。 (2) 由于城市群是多个城市的整合, 在发展中如何协调各城市之间的发展关系, 如何处理好各城市之间的竞合关系, 是必须面临的问题。这就需相关管理部门转变理念、优化体制, 用新方法、新措施来解决出现的新问题, 因此城市群成为新观念、新思想的诞生地, 成为新体制、新机制的发祥地, 进一步强化创新功能。

总之, 城市群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其“增长极”和“创新极”功能可以极大地增强该地区竞争力, 快速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因此, 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加速发展的特征和动力, 是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必然结果, 是当前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基本形式。在当前深入改革阶段, 其形式势必成为我国新时期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的基本形式。因此, 研究城市群的发展、解决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我国新时期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任。

基于城市群重要作用, 我国各地区结合自身情况, 纷纷出台各自的城市群建设规划并迅速实施。事实表明, 城市群建设的确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如在国内影响较大的“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圈”等都极大地增强了区域竞争实力, 在我国“保持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四大发展板块中有力地推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的长驱发展。因此, 从国家意旨及实践效果出发, 在各板块发展模式中, 着重运用“城市群”策略。我们中部地区6省在此指引下, 纷纷提出城市群建设规划以期促进区域发展、实现中部崛起。但建设方案被提出并不意味着达到目标, 如何发挥城市群作用以推动省市区域发展、实现中部崛起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 (1) 城市群发展问题, 即就个体城市群而言, 如何解决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促进其发展壮大以带动本区域经济的问题; (2) 多个城市群整体协调发展问题, 即如何处理多个城市群之间的竞合关系, 以实现中部崛起之目标。对于第一个方面的分析探讨, 我国相关专家、学者已经做了或正在做着大量的研究, 并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结论。但对于第2个方面的研讨, 可以说还是比较薄弱的。在学术层面大多数侧重于分析个体城市群的发展, 对于多个城市群的竞合发展研究很少;在实践层面, 个体城市群的发展都取得了累累硕果, 而多个城市群的竞合发展基本上是止步不前。中部地区的六大城市群建设就很明显地存在着第2个方面的问题, 各省都高度关注各自城市群的发展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彼此之间的竞合发展, 弱化了“中部崛起”之总体目标。当然, 没有个体经济优势, 中部不能崛起;可是如果过分关注个体发展, 重视竞争、忽略合作, 中部崛起目标的实现也很可能是遥遥无期的。因此, 研究各城市群在发展中的竞合过程, 以促进总体目标实现的问题非常必要。

2 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功能定位

为推动中部崛起而开展建设的中部地区城市群主要是湖北“武汉城市圈”、湖南“长株潭城市圈”、河南“中原城市群”、安徽“皖江城市带”、江西“环鄱阳湖经济圈”、山西“太原经济圈”, 其发展最终是要推进中部崛起, 以实现我国经济增长之目标。因此, 在探讨分析其六大城市群发展的进程中, 首先要给予各城市群明确的功能定位, 不能搞“个人英雄主义”, 科学规划各城市群的发展思路。在功能定位方面, 结合各城市群的发展特点及相关的理论基础, 应由“强化核心、沿轴发展、辐射推进”模式的“点轴圈”论互动机制支撑六大城市群的功能定位, 引导其发展前进。

点轴系统中的“点”指各级中心地, 亦即各级中心城 (镇) , 是各类区域的集聚点, 也是带动各级区域发展的中心城镇, 也是带动各级区域发展的“龙头”。点轴系统中的“轴”指在一定的方向上联结若干不同级别的中心城镇而形成的相对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带;由于轴线及其附近地区已经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并且还有较大的潜力, 又可称作“开发轴线”或“发展轴线”。点轴系统理论是关于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理论之一, 是生产力布局、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理论模式。

点轴系统是区域发展的最佳结构, 要使区域最佳发展, 必然要求以“点——轴系统”模式对社会经济客体进行组织。由于“点——轴系统”模式可以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及其客体必须在空间集聚成点、发挥集聚效果的客观要求;可以充分发挥各级中心城市的作用;可以实现生产布局与线状基础设施之间最佳的空间组合;可以使全国战略与地区战略较好地结合起来, 提高资本运作效益和管理组织水平, 所以, 点轴系统可以导向区域的最佳发展。

近年来, 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在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应遵循的“双核心”论一直呼声很高, 即以“武汉、郑州”为中心, 着力打造, 但结合比较分析、现实的存在状况、国家的政策取向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更合适的定位策略应选择于“强化核心、沿轴发展、辐射推进”模式, 即由武汉为中心、重点发展郑州与长沙, 进而对安徽、江西、山西等形成辐射的“点轴圈”论。

首先, 在经济实力方面, 武汉做为中心城市具有很强的优势, 在一定程度上遥遥领先于其他中心城市, 由于中心城市的集聚及扩散作用会使武汉城市圈在发展过程拥有较强的有利因素, 所以要在中部地区发展中侧重于以武汉城市圈为中心, 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批准也已证明国家在实践领域已付诸行动。但郑州与长沙的经济实力可以说是不相上下, 事实上, 各种数据表明郑州在大多数比较要素方面要优于长沙, 但考虑到长沙的通南效应及对江西的辐射作用, 也要把长株潭城市群纳入重要规划之中。同时, 可以肯定的是绝不可能置郑州、中原城市群于不顾, 无论从经济实力来看, 其位居第二, 有发展的潜力;还是从影响来看, 郑州、中原城市群的建设发展毫无疑问是影响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一极, 淡漠了郑州、中原城市群的建设, 太原经济圈的发展可以说也无从而谈。

我们可从中部6省的存在现状及城市群形成的空间基础看, 武汉城市圈处于中部地区的南部, 可过长江沟通长株潭、皖江和环鄱阳湖城市圈群, 影响湖北、安徽、江西、湖南和河南南部, 因此, 近期可重点考虑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构建;并且, 中部6省横跨华南、华中、华北三大区域, 南联珠三角经济区, 中接长三角经济区, 北靠环渤海经济区, 横跨长江经济带和陇海——兰新经济带, 而郑州处于双向经济带的十字交会处, 是系八方的战略中心。因此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有条件与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圈一起, 成为引领中部崛起的龙头;但近期以来, 长株潭城市群的龙头呼声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在2007年底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中, 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经国务院批准, 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简称“两型社会”) 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后。此次试验区的批准是继国务院近年先后批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都、重庆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后第4次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批准, 这将标志着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而在此次申请“两型社会”建设实验区的议程中, 郑州先后以“郑东新区”“郑汴一体化”的名义申请, 但都相继落选, 可以说在此次竞选中, 没有最大的赢家, 却有最大的输家。但从地理位置来看, 河南、湖北、湖南三省在同一条南北线上, 如果只发展湖南、湖北, 就根本无暇顾及山西, 安徽也受益不多;而我们一直坚持的“双核心论”所发展的武汉、郑州倒是面面俱到, 对于周围各省不会厚此薄彼, 因此, 在中部地区发展过程中, 不可能抛下郑州及中原城市群建设, 因此在中部发展中, 应以“强化核心、沿轴发展、辐射推进”模式, 即以武汉为中心、重点发展郑州与长沙, 进而对安徽、江西、山西等形成辐射的“点轴圈”论发展中部地区经济, 充分利用“点”“轴 (带) ”“面”的递进影响发展中部地区经济。

3 中部地区城市群的整合思路

以“强化核心、沿轴发展、辐射推进”模式, 即以武汉为中心、重点发展郑州与长沙, 进而对安徽、江西、山西等形成辐射的“点轴圈”论互动机制通过极点辐射、轴线辐射、平面辐射实现中部城市群内点、轴、圈城市互动发展。该互动机制的关键, 不仅在于提升城市群中心和极点城市综合实力, 确立重点发展轴线, 还在于搞好城市之间, 城市圈之间, 发展轴线上下游之间的协作与联动发展, 尤其是极点、节点城市之间薄弱环节的突破, 培育具有综合竞争力的组团式城市群。同时, 发挥区域一体化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做到这些, 必须促进中部地区各城市群的整合, 其整合思路可见以下几个层面:

(1) 做到中部地区各城市群之间的竞合发展等级层次优化。城市群之间的竞合发展等级层次可以说是指一定区域内的所有城市群按综合发展实力及其在多个城市群范围中的作用强度而划分的不同等级, 处于不同等级的城市群就构成了城市群竞合发展中的等级层次。等级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区域内城市群的规模、职能和空间结构, 等级层次结构完善、合理的城市群体系, 各城市群的规模大小有序、职能分工合理、空间布局明晰、形成一个有机的功能网络整体, 有利于城市群稳健发展[2]。对于中部地区的发展而言, 城市群是推进其发展的重要一级, 因此, 就非常有必要把各城市群等级层次优化, 做到分工明确、团结协作, 加快中部崛起。结合前面比较分析, 在中部地区各城市群中, 武汉城市圈的综合发展实力最强, 是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中的“核心”, 郑州与长沙可做为中部地区城市群体系的“二级核心”, 江西与安徽可作为“三级发展目标”, 山西即是四级发展方向。

(2) 还要在规模、职能、空间布局方面优化[3]。在规模方面, 为适应中部地区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根据对城市实际发展速度的动态监测, 适时调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空间布局, 积极应对各种发展状况, 始终保持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调控作用, 统筹人口、资源与环境, 实现协调发展。在空间布局方面, 在中部地区范围内, 构建“点——轴——圈”的城市空间结构, 大力推动武汉城市圈建设, 以武汉城市圈为点, 以中原城市群与长株潭为发展轴, 进而扩展到安徽、江西、山西等圈的发展, 最终在中部地区范围内建设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群职能中心, 提高城市群的核心功能和综合竞争力, 最终通过以武汉为中心、重点发展郑州与长沙, 进而对安徽、江西、山西等形成辐射的“强化核心、沿轴发展、辐射推进”互动机制发展中部地区经济。

通过上述分析, 要求在具体对策实施中做到:

(1) 应加快建设它们与沿海3个国家级增长极之间以及与彼此之间的交通和信息网络, 促进要素与企业的集聚与扩散。区内外增长极之间发达的交通和通信网络是中部实现崛起的重要保证。但是中部地区的水路、铁路和空中航线尚未形成网络。水路、公路基本上仍是从主干到支干, 从根、枝到叶的树状结构;通信、航空则呈现以中心城市为节点的放射状、星状结构;区域内尚无国家一级国际空港, 缺乏直航、国际的航线, 一体化程度不高。国家应当支持中部地区在充分发挥现有高速干道、国道以及水运干线、铁路、航空线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原有交通线路的通过能力, 积极建设武汉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通往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的高速公路和铁路, 使之成为中部接受东部发达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的通道[4]。同时, 加快完善武汉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之间, 以及它们与中部3个区域增长极之间的交通运输网络, 逐步实现交通立体化、多元化;将武汉、郑州、长沙机场建设成为国际空港;加快信息港和信息网络建设, 以主要中心城市为节点, 搭建共享型、数字化信息平台, 以多媒体信息传输骨干网络、宽带网、公用数据通信及计算机互联网、数字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现代网络技术为基础, 构筑各省之间发达的信息高速公路, 实现中部与沿海地区的信息资源共享。

(2) 国家应当放宽中部地区城市群的对外开放权限。不可否认, 与沿海地区的3个国家级区域经济增长极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 相比, 武汉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等的经济实力还很弱。因此, 提高其经济发展水平, 增强其影响力是当务之急。为此, 国家应首先适当放宽这3个城市群的对外开放权限, 允许它们在比照过去上海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的基础上, 进行改革和开放的制度创新, 从而激励它们创造更有利于集聚要素、吸引外资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降低企业外部成本的政策环境, 增强其经济活力[5]。

(3) 中部地区各城市群之间要团结协作, 共谋中部崛起。当前, 中部地区经济联系松散且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存在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现象, 区域市场难以建立, 商品与生产要素难于在区际之间自由流动与优化组合, 这大大降低了城市群的建设效率。中部各城市群之间必须加强合作, 建立协调机制, 促进“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 实现中部地区内部的经济一体化, 才能实现跨区域的资源与要素整合、产业和企业的重组, 实现“区域外部规模经济”。即要①统一制定中部城市群的整体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 破除各省之间的行政壁垒, 突破行政的藩篱, 撤销不利于资源、要素自由流动, 妨碍企业跨区域投资、商品和服务跨区域供给的地方政策和关卡, 降低微观经济主体的外部成本, 提高要素配置的效率, 实现统一规划, 协调要素整合、产业布局和跨行政区域的重大项目建设, 研究解决深层次的重大问题, 促进资源共享, 发展互动;②帮助中部各省建立对话和合作机制, 定期举行中部各省省委书记、省长联席会议, 建立专项议事制度, 沟通信息, 强化合作, 科学分工, 打破自我发展、自求平衡的封闭格局, 避免重复建设;加强环保、资源开发、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协作和联动, 实现资源跨行政区划, 降低成本优化配置;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促进人口跨区划、低成本聚集。

同时这种协调合作不仅要在中部进行, 还要加强其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都市圈等的合作, 要在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 通过协调合作, 最终达到一个同发展共进步的“多赢”局面。达到“多赢”, 就要使参与合作的各方针对有关合作的区域管理方式达成一致, 并需要一个超行政区域的调节机构加以调节, 形成领导有力、上下通畅、左右协调、衔接有序的工作机制, 从而保证中部各省之间的协调配合, 促进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实现中部崛起之目标。

摘要:城市群建设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推动中部崛起的中部地区城市群建设备受关注, 在分析其六大城市群发展过程中, 给予各城市群明确的功能定位, 应由“强化核心、沿轴发展、辐射推进”模式的“点轴圈”论互动机制支撑六大城市群的功能定位, 并通过等级、规模、职能、空间布局方面的优化促进中部地区各城市群整合, 引导其发展前进, 最终促进中部崛起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城市群,功能定位,点轴圈,整合

参考文献

[1].McGee TG.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in A-sia:Expanding Hypothesis[M].Honolulu:University ofHawaii Press, 1991:25~126

[2].王发曾, 刘静玉.我国城市群整合发展的基础与实践[J].地理科学进展, 2007, (5) :88~99

[3].李春香, 邹光.对中部城市群建设中两个问题的反思[J].经济纵横, 2007, (3)

[4].彭荣胜.中部崛起“龙头”之争及国家区域政策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11) :5~7

中部城市经济发展 篇9

江西新课题

江西位于中部边角;在2006年全国GDP的排名中, 江西以4609.85亿的经济总量在中部六省居末。江西这个边角如何突围?

“促进这个区域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及体制创新, 最终实现经济总量的强势扩张及产业集群的质性改变。”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教授将希望寄予环鄱阳湖城市群。

从2007年开始, 江西省高层在多个场合表示要加快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一体化进程并将这一概念写入江西省第十二届党代会文件中, 要求“倾全省之力”致力于该城市群的成型。

江西省省长吴新雄曾对此做了专门批示。在2007年6月份, 环鄱阳湖六市一把手聚首南昌, 商讨六市之间的旅游、信息、交通、产业等领域的一体化问题。

原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就曾强调, “无论从区位优势, 还是从经济基础来说, 打造环鄱阳湖城市群正当其时”。

2008年5月4日, 江西省委书记苏荣通过互联网发表公开信, 向全国征集解决事关江西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的民间智慧,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则为主要征询内容之一。

而在去年年初, 苏荣亲自主持了一个江西全省专家学者座谈会, 并表示, “申报打造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实验区, 是我省的一个重大课题, 切中要害, 势在必行”

随后, 江西就一直在进行相关调研, 并要求所有的调研要在6月底前形成初稿, 最终在2008年年底完成终稿, 并报江西省政府审议。

据悉, 此次参与相关10大子课题的成员来自中国科学院,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 美国密歇根大学, 江西本地政府以及高校科研机构, 为最终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实验区规划提供建议。

“同处一湖水”

江西境内赣、抚、饶、信、修五大河流汇入鄱阳湖后注入长江, 正常年份流入长江的水量达1460亿立方米, 超过黄河、淮河和海河三河的 (入海量的) 总流量, 是长江水流名副其实的调节器。因此鄱阳湖的水量和水质直接关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用水安全。

保护和发展, 成为横在江西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此间, 江西省省长吴新雄公开表示:“我们将争取将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实验区纳入国家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中, 提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 推进实施。”

而寻找发力点成为江西高层考虑的重点, 在吴新雄看来, “江西16.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森林覆盖率60.05%, 在全国30个省中处第2位, 这是不容易的。”

在江西编制的有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规划中, 生态是《报告》中的一大特色。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鄱阳湖在四大淡水湖中污染相对较轻, 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中惟一没有出现大规模富氧化的湖泊, 这显然是江西的一大亮点, 也是其申报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可能获得认可的一个法宝。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江西省九江市官员表示:“生态概念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概念, 而且生态经济比武汉的资源节约型试点意义更深刻, 比较容易得到中央的支持。”

据悉, 国家发改委制定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初稿) 》经过多次修改后, 目前下发给各地省政府征求意见。而中部崛起的相关规划, 已经加上了鄱阳湖经济区的部分内容。

中部制造业中心

据了解, 目前江西省的六大工业体系基本上都在以南昌为首的环鄱阳湖六个城市里, 环鄱阳湖的人均GDP是全省的1.57倍, 是全省率先进入人均1000美元的基地;全省六大支柱企业70%到75%集中于该区域;技工作者的75%、高校工作者的80%亦集中于此。

在江西省社科院制定的有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规划中, 对环鄱阳湖城市群发展的总体定位是:以南昌为中心, 九江、景德镇、鹰潭、上饶为次中心, 实施区域中心城市带动战略, 突破行政区划界限, 整合区域内经济、文化、科技和资源优势, 加速区域交通、产业、商贸、产权、金融、技术、人才、信息市场一体化进程, 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

具体而言, 做强南昌这一核心城市, 通过提升中心城市产业带动整个城市群的发展, 到2010年, 使城区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 城市人口达到300万人;建设昌九工业走廊与沿浙赣线形成的城市带, 形成两翼带动态势;打造赣北、赣东北两大城市圈, 逐渐形成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在环鄱阳湖区域的500多个城镇中, 选择50个重点发展。

南昌市市长胡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作为环鄱阳湖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南昌要以‘建设大南昌, 打造都市圈’为己任, 举全市之力, 做强大都市经济圈, 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网络体系, 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通道, 对外发挥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作用, 将江西经济更好地融入全国经济之中, 对内促进区域经济分工, 有效整合资源, 带动全省经济繁荣。”

同时, 环鄱阳湖地区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南昌的汽车、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航空工业和商贸流通等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九江是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装备制造, 轻纺、石化、建材等产业占有重要地位;景德镇的陶瓷业、航空与汽车制造业, 上饶的有色金属加工业、机械制造业都有较高水平。鹰潭的铜工业、物流业在全省具有重要影响;丰城是大型能源基地, 电力工业基础较好;高安的食品工业, 樟树的中药业等全国闻名, 产业各具特色。

相关资料显示, 鄱阳湖周边的九江、南昌, 九江到南昌之间已经形成了“南九工业走廊”, 初步形成了飞机制造、汽车以及电子产品制造基础。

事实上, 仅就飞机制造业而言, 江西就拥有昌河, 洪都飞机和九江红鹰飞机生产厂, 其中昌河是亚洲最大的直升机基地, 并拥有中国唯一的直升机研究所, 而南昌航空大学等智力机构的支持也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飞机制造发展的先天优势。

而江铃、昌河和上饶客车则成为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汽车制造业的另外一个现实基础, 其中昌河汽车整车、发动机生产基地以及零部件供应商遍布鄱阳湖周边的景德镇、九江等地。

“只有这样才能为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 使之成为江西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板块, 加快江西省实现中部崛起步伐。”

中部城市经济发展 篇10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运行机制

城市的发展历史相当悠久, 史料证明, 人类约有90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 但城市化的概念却是在1867年由西班牙工程师A.Serda在《城市化的基本理论》中首次提出的。城市化, 是指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步转变的历史过程, 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而工业化作为以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为开端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 直到20世纪初才出现在经济学文献中。工业化, 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过程, 工业化水平高低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达和强大与否的重要标志。

按照工业化、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和要求, 社会发展呈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表现为“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这一有序递进的发展过程。即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非农产业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聚居, 导致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 城市功能也相应扩大, 辐射能力逐步增强, 聚集效应广泛发挥, 又会把工业化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进而实现现代化。工业化表现的是现代生产方式的发展, 而城市化则表现了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结合。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 000美元左右时, 产业结构的急剧变动将使工业化进程加快;当城市化水平达到20%~30%这个区间时, 工业将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而只有实现工业化以后, 工业才具备反哺农业的能力, 也只有城市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 城市才有能力支持农村的发展。

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实现工业化、城市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的进步;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工业化的启动是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工业化的结果。工业化和城市化又是协调发展、紧密关联的:工业化为城市化提供经济支持, 城市化为工业化创造良好的空间依托;工业化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的发展反过来给经济增长注入强大的动力。经济发展史证实, 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总是随着工业化所处阶段的变化而变化, 总体上形成一种螺旋式上升、互相促进的轨迹。总之,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两个密切联系的发展过程,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的, 存在着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二、中部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现状

中部地区由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6个省组成, 地处中国内陆腹地, 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在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目前的基本国情, 这种基本国情最突出地反映在中部地区, 集中表现在:人口密度大, 农业人口居多;农业经济效益低, 工业化水平落后;工业支撑作用不足, 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偏低;城市整体规模偏小, 城市化水平相对落后;缺乏有效的协调联动机制、紧密的产业联系和统一的区域性市场;人才、资金外流现象严重,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近年来, 中部各省因地制宜, 扬长避短,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战略和区位优势。河南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施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带动战略, 初步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9个省辖市在内的城市密集区, 成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湖北省着力打造武汉城市圈建设, 即以武汉为核心包括黄石等周边100公里的8个城市,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山西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 围绕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江西省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村产业化和经济市场化、国际化, 确立了“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发展定位和“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的方针。安徽省继续实施“861计划”, 即建设8大产业基地、6大基础工程,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锻造工业化集团。湖南省重点打造“一点一线”, “一点”即长沙、株洲、湘潭经济一体化, “一线”即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沿线的岳阳、衡阳、郴州一线的经济崛起, 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中部崛起的实质, 是通过加快中部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步伐, 让中部各省在开放程度、投资水平、经济效率等方面, 都能追赶上沿海发达地区, 以实现东、中、西部均衡协调发展的目标。

三、推动中部崛起与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思路

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促进协调发展。

工业化、城市化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产业导向的作用, 坚持实事求是和适度超前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以软环境建设促进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应贯彻落实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发展的相关政策, 组织制定好整体发展规划, 协调各省利益关系, 推动相关资源的系统平衡、科学整合和高效利用。国家对中部地区应采取在区位、资源、产业等方面与其他地区同等的政策倾斜力度, 制定相关财政、税收、金融和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优惠配套措施, 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2. 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培育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途径。为此, 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以市场为导向, 以骨干企业为龙头, 以中小企业为依托, 走“小商品、大市场”和“小企业、大集群”的路子, 延伸壮大产业链条, 构建富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 发挥好高新技术园区的示范作用, 优化产业结构,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成长性工业产品, 形成一批高加工度产业和先进制造企业,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提升城市功能。

城乡一体化是国际大都市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 要以优化生产力布局为基础, 发展壮大农村经济, 推进城乡产业发展, 突破城乡二元结构, 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以工业化为主导、城市化为支撑、农业现代化为基础, 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新机制和城乡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按照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区域化布局的思路, 转变生产经营理念, 用工业化方式组织农业生产经营, 实现农业与工业的有效对接。

4. 带动战略, 加强合作交流。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国家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要求, 中部地区应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积极吸引国内外各类生产要素进入中部地区, 加强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交流合作和制度对接;中部地区还应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合与协作, 发挥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和整体优势, 充分利用东部的产业转移和西部的资源优势, 在互动互利中实现中部崛起;另外, 要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可持续发展战略, 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的优势, 加快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构建中部地区知识创新体系。

5. 推进信息化带动战略, 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部崛起构想经济一体化 篇11

中部崛起战略被写进“十一五”规划。所谓的中部地区即是由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西六个省份组成。我国经济发展的依据“梯度理论”,由东向西可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大的经济区带。2004年中部六省总计人口3.61亿,面积102万平方公里,国内生产总值32085.3亿元,分别占全国的28.1%、10.7%和23.44%。

2000、2001年仍然呈现出东快、中次、西慢的格局,但到2002年这一格局被打破,西部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中部,并且中部的发展速度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03年这一趋势就表现得更加明显。中部“沉陷”的危机已相当严重,中部地区正在被“边缘化”。

正是在此形势下,国家提出中部崛起的战略。

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强大的基础产业,是全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中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0.7%,粮食产量占全国的42.4%,肉禽占40.1%,是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输出基地;中部地区的矿藏资源占全国的40%以上,其中,煤炭采选业占全国的比重为55.1%,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占37.27%,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占39.7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占38.33%,是最重要的煤炭石油金属矿产的生产与输出基地。

中部地区除了自然资源丰富以外,在人力资源方面也是很有优势的。中部地区拥有人口3.61亿,占全国的28.1%,是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地方。

由于中部地区是国有企业比较集中的区域,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平衡布局思想和国防战略的指导下,在中部省份兴建了一大批的重工业国有企业。虽然目前由于体制方面的羁绊一些国有企业效益不理想,但毕竟在中部地区形成了以钢铁汽车和重型机械等为主的重工业基地,中部的崛起具有深厚的产业基础。

中部地区地处我国东西地带的结合部位,承东启西,联南接北,是经济梯度转移的过渡地带。由于东西部间以及东南沿海与东北地区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经济技术差距和空间距离,要形成中国经济区域总体布局的协调均衡,惟有作为过渡地带的中部成为坚实的支撑点。中部崛起战略是对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要补充和支撑,也是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题中之意义。

中部崛起还是拉动内需、缓解就业压力的根本途径。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轨时期,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就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困难。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经济区域分布失衡导致居民的消费需求萎缩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流通不畅。而中部地区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口2.44亿,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1.2%,是全国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地区。所以加快中部地区的崛起,特别是加快中部地区的非农产业的发展,从而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居民特别是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将在根本上解决当前内需不足的问题,并有序地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原因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实行了重大转变,实施区域非平衡的经济发展战略,也即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战略,优先发展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区。“七五”计划提出“我国国民经济分布客观上存在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并在发展上呈现出由东逐步向西推进的客观趋势。”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发挥了资源优化配置的效应,在较短的时期里推动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巨大发展,但也进一步扩大了地区差距,特别是原来就有较好经济基础和丰富资源的中部地区没能象东部那样快速发展。

到1995年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再次调整,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别”。也就是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加快西部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到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支持东北等地区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

2004年的两会,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提出“中部崛起”,到2006年的两会,“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正式写入“十一五”规划,中部地区迎来了加速发展的契机。

其次,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中部地区原有的一些相对优势如地域优势、产业优势和体制优势等渐趋丧失。在地域优势方面,长期以来,中部地区以“地处中原”“九省通衢”自豪。当然在封闭经济中,中部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确实值得骄傲,但在开放经济体系中,中部地区则因为距离国际市场相对较远,原有的地域优势则变成经济发展的劣势了。在产业方面,中部六省作为国有企业比较集中的区域,计划经济体制根深蒂固,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缺乏创新精神和商业意识。

另外中部六省几乎都是农业大省,是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也正是“三农”问题成为制约中部六省崛起的最大障碍。只有根本解决“三农”问题,中部地区才可能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地方政府过分追求地区利益和短期利益,各地出现了形式各样的重复建设,引起了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阻碍了区域共同市场的建立。

最后,客观上讲中部地区是一个同质性很强的区域,各省的产业结构有着很严重的趋同化倾向。在国家提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后,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省都不甘落后,纷争担当中部崛起的“领头羊”。而强调以本地区为中心的城市群建设成为争当“领头羊”的首选战略,中部六省在政策的推动下,形成了六大城市圈:武汉“1+8”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圈、昌九工业带、中原城市群、安徽“一城四市”经济区以及山西“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

中部合作

中部地区要实现崛起,相互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长期以来,中部地区经济区域内部市场难以形成,商品与生产要素还不明显在区际之间自由流动与优化组合。因此,中部六省只有联动发展,促进“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实现经济一体化,才能实现区域内的资源与要素整合,产业和企业的重组,实现“区域内部规模经济”。 同时,通过六省联动,打破省际行政壁垒,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信息、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环保、产业及企业政策等方面形成共享、合作和协调,如此方能通过市场机制保持竞争活力,实现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对中部地区实行政策倾斜,国家对中部地区的政策支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就是中央政府要从宏观角度健全区域的协调合作机制,区域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区域差异化发展,才有可能实施多方共赢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其次,中部崛起还需要国家从基础设施、“三农” 问题、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具体政策上的支持。基础设施方面,国家要注重对中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支持,以改善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在“三农”问题上,要加大对中部粮食生产的补贴力度,完善补贴政策,同时,还要大力支持中部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在财政税收方面,应对中部地区采取税收倾斜政策。

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地方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部地区的地方政府仍是地方经济增长的“催化剂”,有较强的地方事务管理权和行政管理权,掌握了大量的发展资源,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过程,必须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通过培育完善和维护公平有效的市场机制,健全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实现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使市场和政府各司其职。

中部城市经济发展 篇12

集聚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金融集聚区域为通过股权性融资与债权性融资的金融资源集聚区域,金融集聚区域内存在成熟的金融市场,金融交易集中而活跃,从事金融交易活动的供给者、需求者和金融中介机构云集,金融资源在这些交易过程中向区域内、临近区域甚至更为广泛的区域配置扩散。金融集聚将导致金融中心的形成(Pandit,2001),是产业集聚的最高形式。这种集聚又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Gras,1922)。 王力、周波(2004)认为金融集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又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国内学者对于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起步较晚, 大部分是基于国外学者研究基础之上的。杜朝运(2007)分析了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协调的模型。陶君道和高新才(2007)、宋艳伟和李恒炜(2007)分别对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做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刘慧(2007)、石红英(2007)分别从区域金融生态、金融制度环境等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王建威、 赖发亮和何国钦(2006),何建明、田银华和张德常(2007),吴竞择和韩芳(2007)对金融资源的区域问题进行了研究。温涛(2005) 分析了金融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姚耀军(2005)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性。杨俊(2006)认为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白钦先(2002)从金融资源稀缺性角度论述了金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刘军、黄解宇等(2007)研究显示,金融集聚通过金融集聚、金融辐射以及金融功能三个方面影响经济增长。陈文锋、平瑛(2008)运用区位熵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研究了上海市年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结果发现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从现有文献来看,学术界对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的研究虽然较多,但具体到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产业集聚关系的研究却比较少。本文以金融产业空间集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因子分析法对中部六省(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山西、安徽)省会城市金融产业集聚做出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研究方法、指标及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通过降维把多个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约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统计分析方法,被广泛用于指标合成(Rao,1965)。一般来说,一种好的指标合成技术,应尽可能减少丢失原始信息。因此,最终主成(principal component)个数的选择,将取决于其对原始指标变量的解释程度。假设有p个指标,用向量表示为X=(X1,X2,…,Xp),其中Xi=(X1i,X2i, …,Xni)’,Xni代表第n个样本在第i个(i=1,2,…,p)指标上的观测值。那么,第i个主成分就可以表示为:Pi=a1iX1+a2iX2+… +apiXp,第i个主成分Pi是X1…Xp的一切线性组合中方差第i大的,而对应的系数向量(a1i,a2i,…,api)则恰好是X的协方差矩阵(∑)的第i个最大的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既可以使用协方差矩阵(∑),又可以使用相关系数矩阵(R)。为了消除因量纲不同所带来的影响,在使用协方差矩阵时,常常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对原始指标进行标准化,如0—1标准化、取对数、正态标准化等。如果对数据进行正态标准化后再使用协方差矩阵,等同于直接使用相关系数矩阵。

2、指标体系

本文从经济规模、金融规模和金融基础指标3个一级指标共12个二级指标构建金融集聚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1)经济规模指标体系。从五个方面来突出其经济规模的集聚程度:GDP(X1),第三产业增加值(X2),财政收入(X3),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X4),居民储蓄余额(X5)。

(2)金融规模指标体系。从三个方面来突出其金融规模指标体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X6),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X7), 人寿保险费用的收入(X8)。

(3)金融基础指标体系。从四个方面来突出其金融基础规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0), 企业单位数(X1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X12)。

3、数据来源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金融年鉴2008》以及中部六省统计年鉴,采用spss19.0计量软件进行分析。

三、实证分析

1、模型检验

运用SPSS19.0软件对金融集聚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采用相关矩阵(Correlation Matrix)的分析结果可以发现,指标间的相关性都在0.3以上,且为正相关关系,采用KMO (Kaiser-Meyer-Olkin)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看出,KMO统计值为0.701,巴特利球体检验sig为0,巴特利检验和指标相关矩阵结果较好。因此可以判断选取的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模型分析

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如表3所示。在此,根据以下两个标准提取公共因子: 特征值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小于86%。由表3可以看出,第一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值为8.598,第二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值为1.651,且它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404%,据此,可以认为第一、 二个公共因子基本描述了所有变量的变化,因此提取的公共因子为2个。

因子载荷矩阵能够说明提取的公共因子在各变量上的载荷,以上提取的公共因子对所有变量都有载荷,且载荷绝对值大多数均大于0.9,这说明提取的主成分从各个方面综合衡量了中部六省的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故将提取的主成分命名为金融集聚因子,由于提取的主成分只有2个, 所以这个主成分的因子得分为下列两个综合得分。

F1=0.114X1+0.113X2-0.30X3+0.112X4+0.1X5+0.094X6 +0.114X7+0.112X8+0.101X9+0.047X10+0.113X11+0.087X12

F2=0.011X1-0.111X2+0.530X3-0.095X4+0.253X5+0.273X6 +0.080X7+0.129X8+0.035X9-0.273X10-0.044X11-0.252X12

由表4中各省的综合得分可知,武汉金融集聚位于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排名第一,长沙第二,南昌排名最后。

四、政策措施

加强金融产业集聚是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为了推进中部地区金融产业集聚加速发展,促进圈内经济健康快速增长,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健全金融市场体系,优化金融资源空间布局

突破点在于建立一个包括区域性资本市场、区域性货币市场、区域性债券市场、区域性期货市场、区域性民间融资市场在内的多层次市场体系,构建多层次融资体系,鼓励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探索建立金融控股和金融租赁公司,鼓励城市圈内的商业银行积极向外扩展业务。扩大村镇银行小额贷款担保等公司规模,支持金融机构在城市圈内扩展业务,积极进行网点布局,鼓励向落后地区延伸,实现城市圈内协调发展,更有效地实现储蓄向投资转换。

2、加强区域金融创新,提高金融运行效率

加快金融产品服务和组织的创新是实现金融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应在完善圈内金融市场层次的同时,不断创新推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发展中间业务、表外业务和网上金融业务,为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3、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进圈内金融一体化建设进程

结合各个城市实际情况,加强金融发展基础建设,构筑区域金融发展政策支持体系,加大信用体系建设力度,建立一个覆盖整个城市圈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加强金融财政等部门协调合作,支持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和推广,防范和降低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进一步推动武汉城市圈信贷市场、票据市场以及支付清算信息服务等一体化,提高圈内资金的使用效率,畅通信息共享的渠道。

摘要:本文以金融产业空间集聚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中部六省省会城市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部六省省会城市金融产业集聚指数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武汉金融产业集聚综合得分最高,南昌金融产业集聚综合得分最低,最后针对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上一篇:物理指标论文下一篇:未分配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