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农业

2024-09-20

中部农业(精选7篇)

中部农业 篇1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2006年, 中部六省粮食总产量15715万吨, 占全国的31.59%。要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 必须加快农业科技的发展, 中部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有很好的基础。根据《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在我国区域科技能力排名中, 中部六省的湖北居第9名, 湖南居15名, 安徽居17名, 山西居20名, 河南居23名, 江西居25名。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较强的科技能力。但是, 中部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还面临许多问题, 农业科技优势未能转化为农业发展优势。整体的持续创新能力不强、效率不高;科研资源分散、投入不足;存在体制机制性障碍等。因此, 要加快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 必须以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机遇, 在更大空间、更大范围、更高效地整合科技资源, 构建中部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不断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

一、加强协作, 构建中部农业科技合作共同体

1.建立中部现代农业科技项目库

中部六省应加强协作, 统一建设中部现代农业科技项目库, 选择有区域性战略意义的项目, 报请国家发改委与有关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合理布局, 立项扶持建设。地方性项目由各省各级立项扶持建设。

2.建立中部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中部农业科研人员严重不足, 特别是农产品加工研究十分薄弱, 而且省际之间不平衡, 互补性较大, 六省可以签订科技合作协议, 建立中部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议国家重点扶持隆平农业高科技园, 建成面向中部和南方农区的综合示范园和中部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龙头。

3.建立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平台

目前, 湖北、河南、湖南和江西参与的华中地区大型科技仪器平台建设已正式启动, 将与国家八大科学仪器共享基地形成网络对接, 标志着中部地区科技资源整合进入一个新时期。今后, 应加强中部地区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以各省农业信息中心为主, 龙头企业加盟, 建立农业科技共享联盟, 形成中部地区农业科技发展的良性互动, 实现中部地区农业科技信息共享, 以适应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和中部崛起的需要。

4.建立农业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以中部六省各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为依托, 积极探索在各省间建立农业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按照“资源共享共用, 权益合理分享”的思路, 通过明确权益分享比例, 推进跨省市、跨单位、跨区域的农科研、产学研大协作, 形成联合攻关团队, 促进突破性成果的产生和创新效率的提高。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加强农业部门干部和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各省农业部门在农业优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良种繁育、推广等领域的合作。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动植物病虫害防治、农业机械开发、农产品加工、农作物品种选育、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技术的协作攻关。

二、整合资源, 加快中部区域科技一体化进程

1.整合教育科技资源, 构建区域合作科技创新体系

中部地区科技、教育及相关资源必须尽快进行整合, 实现高效利用, 构建面向中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科技创新推动体系,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支撑的知识创新体系, 以多渠道投入为保障的科技融资体系, 以产学研一体化为载体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科技传播体系, 以社会化为特色的科技服务体系。

2.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

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 因此, 必须将中部地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目标及重点领域, 与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多重目标及任务无隙对接, 并通过互动使科技创新更加行之有效。在面向中部地区新农村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 针对中部地区农业人口最为集中的实际情况, 特别要高度重视科技传播体系的构建, 并充分发挥其传播科学思想、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和先进适用技术等社会功能, 对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3.实现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三位一体

协调发展中部地区农业科技应全力支持长江中游水稻区域技术创新中心试验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华中区域创新中心、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重点农业科研机构建设, 构建中部地区农业科技研发和管理的公共基础平台, 努力提高农业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借鉴美国的政府领导、农业大学主办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真正实现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三位一体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效用。

三、加大力度, 构建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农业信息化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及成果推广、提升农业资源、生产要素、市场信息的综合应用水平, 加速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实现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部地区要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必须以构建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为前提。

1.加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力度

采取综合措施, 整合社会资源, 健全和完善中部各省、市、县、乡四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基础设施包括通讯网络、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农业信息采集系统、存储系统、分析系统、发布渠道等多方面。重点是基层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促进信息进村入户, 突出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加大农村信息员的培训力度, 不断充实和完善各级农业信息网的版块和内容, 扩大信息覆盖范围, 增强信息质量、时效性和实用性。

2.加强农业基础数据库建设

农业基础数据库是开展面向“三农”信息服务的基础。完备、规范、标准化的数据库不但能提供直接的信息服务, 更重要的是通过数据的处理和加工, 能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加强以农业专家系统为主体的农业六大基础数据库建设, 即以收录中部各省主要农产品生产技术和农产品实用技术数据库, 收录涉农企业信息的涉农企业数据库, 收录国家和各省农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农业行业标准和规范的政策法规质量标准数据库, 收录中部六省农业科技专家的农业专家人才数据库, 收录农业生产资料的性质、使用方法、国内外厂家的产品、产品检验、假货识别常识等的农用生产资料数据库, 收录农村市场经纪人、种养殖大户等的基本数据的产销大户数据库。数据库建立之后, 在中部六省之间建立资源共享的省级农业数据处理中心, 各市州建立分处理中心, 实现交互式操作, 提高联网服务水平, 提高涉农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3.抓紧实施“金农工程”为重点的电子政务工程

“金农”工程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经过多年努力, “金农工程一期项目建设书”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实施。“金农”工程建设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络, 初步形成延伸到基层农村的信息服务网络, 加快推进涉农信息监测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 整合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信息, 改善农村信息服务滞后的状况, 进一步增强政府对农业生产、资源调配、市场监管和社会服务的能力, 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金农”工程的实施, 有利于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效率、改进各级农业部门综合管理和服务功能。

4.引导促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

电子商务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能极大地提高交易的速度同时节省交易的成本, 自上世纪90年代后开始在全球迅猛发展, 联合国更有一份预测报告分析说未来10年1/3的全球国际贸易将以网络贸易的形式来完成。国家非常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 并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农业电子商务是农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近年来, 中部地区应更好地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 一是加强在农业领域内电子商务的宣传和培训, 普及电子商务知识;二是积极推广应用农业部“一站通”全国农村信息供求联播系统, 鼓励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经营大户、中介组织注册使用“一站通”, 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 提高覆盖面和传播效果;三是政府要扶持建设面向“三农”的交易平台和组织机构, 共同打造农业电子商务平台。

参考文献

[1]宋再钦, 刘芳清, 邓文, 宗锦涛.关于推进湖南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J].湖南农业科学, 2006, (5) .

[2]胡树华, 汪秀婷.中部农业发展战略思考[J].软科学, 2004, (18) :6.

[3]彭宇文, 吴林海.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的研究[J].农业经济导刊, 2007, (2) .

中部农业 篇2

“中部地区要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努力成为最佳的产业转移承接地。”4月26日上午,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万商西进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如是强调。而论坛的宏大背景,正是国务院多部委与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六省联合举办、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的4万余名客商与会的第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下称“中博会”)。

引进项目 中部省份学会说“不”

4月28日,公众领略了这场资本盛宴的完美结局。

中部六省共签订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96个,总金额123.74亿美元;吸引内资项目467个,总金额1997.63亿元;各参会单位累计签订出口成交合同9.2亿美元;内贸合同29.96亿元……据中博委组委会透露,世界500强企业中此次有315家与会,59名高管亲临现场。

像首届中博会的东道主湖南一样,河南亦成为本届中博会的最大赢家。4月26日,河南有关方面在“推动产业转移重大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一口气签下7个项目合资合作合同,项目总投资426亿元,另有5个重大项目签订战略合同协议和意向。

“最吸引大家眼球的还是其中的核电项目。”河南省政府一位官员向《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透露,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已与河南省建设投资总公司达成合资意向,共建2×1000MW发电机组,估算总投资230亿元人民币。

此外,美国摩根斯坦利在中国首次试水能源领域也颇为引人关注。4月27日,摩根斯坦利与河南郑煤集团、香港保利协鑫集团签署协议,联手在煤化工领域掘金,总投资314亿元。

颇具“产业战略转移”色彩的重大项目,也接连在河南的签约仪式上呈现。

——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公司、美国新泰辉煌公司与河南签署协议,美方高管放言:“要在河南建设中国最大的高清数字电视生产基地”;旺宏(中国)投资公司与郑州威科姆电子科技公司签署了“经济实用型手机”项目合资协议,估算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

“尽管还属于欠发达地区,但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中,河南等中部省份现在也学会说了‘不’。”郑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赵争平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采访时说,此次中博会,有7个内外资项目因为不符合产业或环保政策被河南省“拒之门外”。据媒体报道,山西、安徽、湖南等中部省份在签约项目审查中亦坚持了“不能糊里糊涂地承接”原则。

“中部六省的竞争与合作是长期的。面对诸多相似的优势,大家正在进行一些战略性的选择。”河南省发改委副主任张维宁则向记者讲述了中部省份的“差异化发展”,比如河南、湖北皆提出要发展汽车零部件,而湖北汽车底盘优势河南无法企及,就将汽车零部件的发展倾向于改装车,实现用湖北的汽车底盘改装出河南一流的汽车……

对于中部六省在产业转移中表现出的冷静与务实,参加第二届中博会的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新春教授颇为赞赏:“这样才能在继国家实施东南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后,形成后发优势!”

“会展经济”辉映产业转移

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2006年9月,中部六省书记、省长聚集郑州,共商大计。《中部六省城市规划会商合作机制协议》等一系列旨在加强中部六省经济协作的措施出台。

同年9月25日,首届中博会在湖南长沙召开。全国31个省(市、区)35个代表团参与,中部六省组织614家企业参会参展。首届中博会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1199个,中部6省签约900个,其中外资项目356个、内资项目544个。

目前,“湖南长沙国科广电数字电视核心技术产业化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进展顺利。首届中博会闭幕仅半年,湖南省就有138个签约项目落地生根,为其带来了约50亿元的真金白银。

此番成绩使中部六省深受鼓舞。为了办好第二届中博会,中部六省更是全力以赴。

“早在运筹之初,中部六省就根据本地区的产业优势,围绕高新技术、特色农业、现代制造业等领域,征集了10456个招商项目。”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杨郑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中部六省将这些项目利用网络平台提前发布,通过网上项目对接与专场洽谈相结合的方式,使1000余家项目单位进行了“一对一”、“面对面”洽谈。

商务部等23个国家部委对中部六省承接产业转移战略也施于援手。第二届中博会期间,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福建、上海等部委、省、市以及中外运集团、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先后与中部六省签署了系列战略合作协议。

其中,国家开发银行相关分行与中部六省签订了《支持中部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协议》,为后者提供67亿元支持。

4月10日,“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挂牌成立,这标志着中部崛起进入了更具操作性的实施阶段。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认为,“这种政治层面上给予的支持将有助于中部地区吸引更多投资者的目光,同时进一步加大发展的力度”。

不过,专家们对中部六省在经济崛起中的“短板”也毫不讳言。

资金“缺血”困扰中部崛起

“中部各省都有丰富的资源,无论是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关键的问题是光有资源是不够的,必须把资源转化为资本。”在第二届中博会上,北大教授厉以宁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万商西进实际上代表资本的西进,人才的西进,以及各种创新技术的西进。”

厉以宁因此建言,中部各省联合组建一个区域性的商业银行,把六省的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聚在一起,服务民营企业融资,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力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此外,他还提议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发展风险投资,“帮助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益表示,2006年中部各省的GDP、工业增加值等多项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金“缺血”问题也始终困扰着中部地区。特别在近两年全国资金流动性过剩,存贷差超过10万亿元的大环境下,大量资金流向了东部地区,金融对中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呈弱化态势,突出表现在中部各省贷款余额占GDP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东部发达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中部各省工业收入及利润、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额等多项经济总量指标在全国的占比仍然偏低,城镇化率、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郑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赵争平向《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坦言。

事实上,这种“资金之惑”已经引起高层重视。近年来,央行和各金融机构对中部地区的金融服务已大为加强——比如将26%以上的支农再贷款用于中部地区;自2005年4月,短期融资券推出以来,为中部六省40家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504.4亿元;截至2006年末,央行向中部六省发放金融稳定再贷款余额共283亿元……

在本次中博会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也表达了“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欲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的愿景,并提出“促进全球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协助内地企业海外融资”等诸多建议。

而身为“当局者”,中部省份对如何化解资金之困则显得更为急切。在今年的湖北“两会”上,民革湖北省委递交了一份集体提案,建议中部六省合纵连横,以渤海银行为样本,在武汉成立区域性的中部发展银行,“促进中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

此外,山西也正在酝酿成立“晋商银行”,江西已经拿出了组建“江西发展银行”的方案。而在河南,早在2005年全国“两会”上就有人建议国家设立“中部发展银行”。2006年,河南省委政研室、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更是通过专题报告力挺筹建“中原发展银行”。

中部农业 篇3

1 海南中部山区4市县基本情况

1.1 五指山市

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岛中南腹地,辖5镇2乡,总面积1128.98km2,全市总人口10.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65.6%。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GDP)64245万元。境内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特点明显,年平均气温22.6℃,年均降雨量1690mm。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温和。该市是海南省山地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是海南热带山地生态风光旅游的中心城市。境内有象征海南岛的最高峰—五指山,海拔1867m。全市有森林面积860km2。森林中木本植物1400种,高级珍贵木材150多种,药用植物1000多种,动物种类繁多,野生动物524种,占全国动物种类的22.2%,许多生物种属为五指山区所独有。

1.2 琼中县

琼中县位于海南岛中部,辖8镇5乡,县境内有15个国营农林场,总面积2706km2。全县人口约20万人,其中黎族人口占43.4%,苗族人口占5.4%。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GDP)62635万元,第一产业占51.5%。琼中地处山区,林产资源丰富,是全省森林蕴藏量最大的县份之一。现有森林面积11.62万hm2,其中天然林6.67万hm2,人工林4.96万hm2。琼中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闻名遐尔的海南第一山———五指山主体部分就在琼中境内。

1.3 保亭县

保亭县位于海南省南部内陆,五指山南麓,辖6镇3乡,总面积1160.6km2,境内有5个国营农(茶)场和1个热带作物研究所。人口16万人,其中黎苗族占总人口的60%。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67975万元,第一产业占48.2%。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0.1%,境内森林多为热带雨林,面积达2.2万hm2,林种1400多类。保亭是我国重要的南药种植基地,拥有沉香、降香、萝工芙、大血藤、砂仁等148种南药品种。全县现有耕地面积5540hm2(不含国营农场),热作面积1.33万hm2,其中:橡胶面积8666.67hm2,槟榔面积933.33hm2,椰子面积600.67hm2,芒果面积600.27hm2,龙眼面积443.4hm2,荔枝面积150hm2,苦丁茶70hm2,橄榄面积161.2hm2,红毛丹面积443.4hm2,其他作物面积1266.67hm2。

1.4 白沙县

白沙位于海南岛中西部,辖11个乡镇,9个国营农场,面积2117km2。人口约18万人。黎族占总人口55.7%,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GDP)76044万元,第一产业占60.5%。耕地22437.47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0.6%;园地30236.66hm2,占14.28%;林地117566.19hm2,占55.53%;牧草地5791.11hm2,占2.73%。主要经济作物有橡胶、木薯、糖蔗、水果等。东南部林茂草盛,土特产丰富,有利于发展林业和牧业;中部湿润静风,土层深厚,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南药资源丰富,品种有201种。

2 加快海南中部4市县农业开发建设在海南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意义

2.1 中部山区的开发与保护,直接影响到海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海南中部地区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热带原始森林,海南岛内的主要河流都发源于中部地区的五指山脉,主要淡水资源在中部地区。如何保护和合理开发中部山区资源,直接影响到海南的现代化建设,影响到海南的气候环境和海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加快中部山区开发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中部4市县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1.1%,人口占7.66%,但占全省贫困人口的33%,2006年地方财政收入仅占全省的2.3%,自我发展能力弱。因此,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促进农业开发,统筹支持区域协调发展。

2.3 加快中部山区开发建设,是落实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的需要

中部4市县均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革命老区、落后地区,是我国南部边疆地区。发展该地区经济,既能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能从根本上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确保民族团结和国家长治久安。

3 海南中部山区4市县农业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海南中部4市县的农业生产条件资源———土地、淡水、森林是得天独厚的,其农产品资源———热带作物、水果及林产品,在中国大陆和海外市场上具有很大的稀缺性。然而,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很不理想,突出表现为资源利用效益低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3.1 种植业生产水平低,经济效益不高

以水稻为例,种植品种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选育的常规种,品种退化,产量每667㎡350㎏左右。又如橡胶,虽然近年来也选用了优良品种种植,但由于管理不善,割胶技术水平低,每667㎡仅60~80㎏,比农垦低20%~40%,而产品质量差距更大,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不到农垦的一半。再如热带水果的荔枝、龙眼,本是原产地的海南中部地区,由于种植品种选择,管理技术等多种原因,开花结果不正常,产量低,甚至失收现象也普遍存在,经济效益较低。

3.2 土地资源利用率低,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中部地区商品化、专业化的热带高效农业种植业基地少,土地复种率低,以自然生长为主。土地综合开发管理少,加上雨量较大,不注意保护,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3.3 热带水果,药用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保护不力,资源受到一定程度破坏

该地区长期以来处在传统农业的自给自足经济状态,部分地区仍然保留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造成种质资源受到破坏。

3.4 农产品采收、贮运、保鲜、加工技术落后,产业化程度、产品附加值低

中部地区热带作物、水果生产近几年有了较大发展。但由于采收、贮运、保鲜、加工技术严重滞后,基本上都是以鲜果进入市场,使得更大的增值效益没有得到,甚至因为没有保鲜、加工,许多农产品没法运销出去。

3.5 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近几年来,中部地区注重经济开发,招商引资取得一定成效,随之而来的是大批森林、次森林被砍伐,水源林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出现了一些新开发的种植基地后续资金不足,森林毁了,经济作物没有种植起来的现象。

3.6 农业劳动者素质低,农业专业技术力量薄弱

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高,农民观念陈旧,受教育程度低,缺乏市场经济观念,小农经济、小富即安的思想严重。农业技术人员缺乏,农技推广系统瘫痪,,农业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的应用推广困难。

4 海南中部山区4市县农业开发对策分析

4.1 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搞好产业区域规划,建立以热带高效农业为支柱产业的产业格局

农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为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提高生产效益,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海南中部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适于多种热带经济作物生长,是橡胶、荔枝、龙眼、红毛丹、槟榔、竹藤、绿橙、茶叶、松脂、花卉等经济价值较高的热带作物的最佳植区。这些作物产品相对国内市场具有稀缺性、独特性,国内市场广阔,同时还可出口创汇。要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强制性保护好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公益林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水电、经济林、林下经济、生态旅游、城镇服务等特色经济。在调整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市场导向的原则。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应是政府行为,而应是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市场调节的结果。第二,因地制宜的原则。随着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发挥区域优势,发展资源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第三,群众自愿的原则。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只能通过教育、引导农民,在示范和农民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行政命令、一刀切,提不高经济效益。第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产业规划、生产布局时,必须兼顾资源的保护。中部地区的广大山区是海南森林资源最集中的地方,是全岛主要河流的发源地。调整农业结构,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具体区划、安排生产时,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每个市县、每个乡镇的实际情况,认真论证,统筹安排。

4.2 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建立营销网络,开拓国内外市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不仅是中间环节,而且是实现再生产的中心环节。农民的产品只有卖出去,才能有能力扩大再生产。中部地区相对较闭塞,在许多地方,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信息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对调整农业结构,分理布局农业生产意义重大,所以,应充分研究市场,了解市场信息,建立营销网络,打通流通渠道。应在国内若干经济中心建立海南热带农产品的集散地。这些集散地可采取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共建等方式,让利于当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完成。既要积极开拓大陆市场,也要挖掘本岛的市场潜力。要力争岛内的热带农产品市场由岛内农产品占领。应培育多元化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既要逐步将分散的运销企业、运销大户,按自愿互利、分工协作的原则组建行业性集团公司,形成规模经营,提高竞争及抗风险能力,又要改革农村供销新的管理体制,摆脱旧体制、旧经营模式的束缚,逐步加大农资供应和农产品运销的力度。琼中县委县政府组织在北京、深圳等宣传推广当地的绿橙,取得了良好效果。绿橙种植已成为该县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也带动了加工、经销、运输等多产业的发展。

4.3 改革农业投融资体制,加大对农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的投入,加快热带农业的产业化进程

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多渠道、多经济成份、多投资主体参与的农业投融资体制。“政府引导”,主要是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改善投资环境;培植龙头企业和抓好农产品运销;建好热带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支持“科技兴农”;制定相关政策及提供服务方面发挥作用。“多渠道”,首先是疏通农民本身投融资渠道,比如,允许农民用房地产、土地使用权等作抵押获得中长期农业开发贷款;允许农民建立投资基金,鼓励农民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吸引内外商投资农业加工企业。“多经济成份、多投资主题参与”的农业投融资机制,主要是:(1)制定一系列内外投资政策,吸引国内外资金投资中部地区热带高效农业;(2)改革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应逐步建立以金融机构为主,各类发展基金、投资机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参与的新型投融资体制;(3)鼓励非农村住户的生产经营单位、城乡居民投资开发热带高效农业;(4)通过股份合作的形式,实现资本、土地和劳力的有机结合;(5)建设政府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等。通过投融资体制的改革,鼓励多种经济成份,特别是农民、私营经济参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并以此带动农业产业链群———包括农产品种植、养殖等原料生产、运销、储藏、包装及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热带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4.4 大力实施科教兴农,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热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从中部山区实际考虑,当前的重点应放在研究与推广良种良苗、先进适用技术、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以及学习应用现代农业管理手段等方面。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鼓励科研、教育机构面向市场。一要根据市场需求优化农业科教资源配置。加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技术研究,培养符合热带农业生产需求的人才;二要全面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三要充分利用技术市场,加强与国内外农业科教机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世界先进农业技术、优良品种,通过试验、示范加以推广。(2)建立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农技推广网络,提高科技贡献率。科学技术也是商品,要从农技服务的政府行为逐步转变为有偿经济行为,将农技网络办成经济实体,把科技人员与技术成果、热带农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技推广网络。(3)加强培训与教育,培养大批适应现代农业生产要求的劳动者。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农民的科技培训工作;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使新回乡青年都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使之成为新一代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4.5 大力发展以交通运输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作为社会经济增长的基础性物质条件,在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决定作用。基础设施的落后已经成了欠发达地区的“瓶颈”。没有协调发展的基础设施,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的起飞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发展基础设施有如下作用:一是改善投资环境,形成分工和协调发展的条件。二是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推动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革,促进社会经济的有效增长,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目前,要配合“天然林保护工程”、“还林原草工程”,积极筹措资金改造县(市)城到乡镇、乡镇村及村与村的公路网建设。加强农田基本保护建设,重点建设粮食基地、热带农业生产基地、反季节瓜菜生产基地。加强“六小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

4.6 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中部山区的经济增长点来建设

一个城镇的形成,往往会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进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技术基础薄弱,交通通信设施落后,市场发展迟缓,而基础设施建设又需要巨额社会资本投资的情况下,要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开发,关键是选择一些区位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城镇,进行重点开发,使之构成增长及其产生的较大地区乘数作用,从而促进和带动周围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山区四市县应重点建设市县政府所在城镇及一些规模较大、有一定经济基础、地处交通节点上的乡镇、国营农场场部等人口聚居地。小城镇建设可以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的农产品要变成商品,农村所需的大量生产、生活资料的采购,都要通过市场来交换;可以促进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和结构调整,可以带动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可以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可以扩大投资需求尤其是吸引民间投资,可以明显提高农民消费的商品化程度,促进农村现代文明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民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杨亚非,中国西部地区农业问题研究[M],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4-10

[2][3][4][6]海南省统计年鉴(2007)[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65-68

[5]周智雄,加快海南中部山区绿色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对保亭县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J].海南金融.2009(02)31-33

[7]海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2007年海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海南日报,2008-01-24

[8]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R/OL][2009-05-15]http://www.hainan.gov.cn/data/news/2006/09/18384/

[9]吴贻春,对海南中部地区开发的几点看法[J].科技广场.2007(04)76-77

[10]盖玉洁,以制度建设推动海南中部山区生态农业发展[J].琼州大学学报.2006(05)79-81

[11]穆克瑞,走出发展与保护的怪圈—加快海南中部地区发展必须引入先进生产要素[J].今日海南,2007(11)28-29

[12]李颜,海南中部山区农业生态环境变迁的经济学分析[J].价值工程,2007(09)33-35

中部农业 篇4

关键词:中部地区,城乡差距,农业,资本支持

我国中部地区主要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六省, 土地总面积达10270.1万公顷, 其中耕地总面积为2899.3万公顷。拥有人口3.6亿, 农村人口高达2.1亿, 分别占中部六省及全国农村总人口的57.74%和28.84%。这里囊括了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及江汉平原等肥沃土地, 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是全国粮、棉、油等农产品的主产区, 具备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养殖基地, 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显著。2009年的农业生产总值为9606.34亿元, 占中部地区生产总值的13.61%,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 农业对于中部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而通过对比各类社会经济指标, 发现中部城乡差距正在不断拉大, 提升中部农村的经济水平需要构建完善的农业资本支持体系。

一、中部地区城乡差距的客观描述

(一) 中部地区与东部和全国的城市化率比较

2009年, 中部地区的城市人口比例以及第二、三产业的GDP贡献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部分省份如广东、辽宁、江苏、浙江、山东的城市人口比例分别为63.40%、60.35%、55.60%、57.90%、48.32%, 而中部地区仅为43.03%, 城市人口比例差距较大, 其中低于广东省20.37个百分点。而在反映地区城市发展水平的二、三产业方面, 中部六省第二产业的GDP贡献率达到50.1%, 高于广东省0.9个百分点, 分别低于辽宁省和浙江省1.9和1.7个百分点, 与东部差距缩小, 凸显了其工业地位;在第三产业的GDP贡献率上, 中部地区为36.7%, 仅高出山东省2个百分点, 而低于广东省9个百分点, 与其他省份相比也有明显差距。山西省具备众多优势工业产业如煤炭、钢铁、冶金、电力、化工制造等, 其二、三产业贡献率为93%以上, 对中部地区整体经济水平有显著提升作用, 而其他省份的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则相对较弱。

(二) 中部与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比较

近五年来, 中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中部地区的收入绝对差距由2005年的5520.13元扩大到了2009年的8927.53元, 增长了61.7%, 2009年的城乡收入相对差距为62.14%;东部地区城乡收入绝对差距增长了60.5%, 2009年的城乡收入相对差距为58.94%。不难发现, 中部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速度是明显快于东部地区的。

2005年至2009年, 城镇人均储蓄额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较低但呈逐年上升趋势, 分别为25.74%、26.68%、28.32%、30.07%、30.18%, 而农村人均储蓄额占其现金收入近一半, 分别为44.91%、42.88%、43.01%、42.71%、43.04%, 比重基本保持稳定, 但均显著高于同期城镇指标, 可见中部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是远高于农村居民的。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农村居民储蓄过多, 则消费不足, 经济增长缓慢, 进一步扩大城乡差距。

(三) 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较

2005年至2009年, 各地区城乡消费差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大。2009年, 东中西部消费差距分别达到了9471.13元、6409.06元、7403.29元, 相对2005年, 中西部城乡消费差距的增长幅度基本持平, 中部上升35.52%, 西部上升36.04%, 而东部的增长幅度较大, 为38.57%。中部地区在差距数额和差距的增长幅度上均低于东西部地区, 城乡消费水平相对稳定但仍然不够均衡。

分析2009年城乡支出构成, 可以发现在消费顺序上, 农村居民消费比重较大的依次是食品、居住、交通通信, 而城镇居民的排序是食品、衣着、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中部地区农村居民用于食品的消费比例为42.5%, 高于城镇居民4.88个百分点, 用于居住的消费比例为20.66%, 高于城镇居民9.91个百分点, 而在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方面的消费均明显低于城镇, 其总和降低10.7个百分点, 可以说明农村居民更注重居住消费, 而城镇居民注重衣着与文娱消费, 进而折射出农村保障性消费和城镇享受性消费的特点。

(四) 中东部地区城乡社会投资水平比较

注1: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比=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增长率注2:据统计年鉴确切数字计算得出, 图3中浙江省2005年的增长比为-7.43, 山东省2007年的增长比为-33.55, 这是由于当年非农户的固定资产投资数额相对上年有较大幅度下降所导致的, 因此类情况较特殊, 为从总体趋势上观察各省份投资增长变化, 故将两数字均视作1。

如图2所示, 近年来中部六省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明显快于东部地区, 2005年至2009年, 分别为28.86%、29.43%、32.78%、32.25%和35.85%, 除2005年低于山东省4.66个百分点, 其余年份均高于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各省。但根据图3中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比的描述, 中部六省近5年的投资增长比分别高达155.87%、179.57%、120.78%、137.36%、117.31%, 虽然这一比率在波动中逐渐缩小, 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还是远大于农村地区, 相对比重也明显高于东部城市。而广东、浙江的增长比多数年份均小于1, 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增长率快于城市, 说明两省农村地区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二、全面构建中部地区农业资本支持体系

(一) 以推动农业产业化为构建中部地区资本支持体系的着力点

中部六省中除山西以外, 全部都是农业大省, 农业的落后会制约中部经济的增长, 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好中部地区的农业发展问题, 要把推动农业产业化作为构建完善的资本支持体系的着力点, 在财税政策、信贷政策、投融资政策及外贸政策上给予倾斜, 将资金支持与政策引导相结合, 从源头上解决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缺乏、融资困难、规模经营难以维持的问题, 逐步支撑起中部农业产业化市场体系,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 不断振兴农村经济, 缩小城乡差距。

(二) 强化对中部地区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1. 合理控制财政投入的规模和方向。

国家财政及中部地方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 提高其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 主要是增加农业产业化的专项资金, 并严格按照预算将资金落实到位。在目前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中, 中央财政的补贴力度是关系到中部粮食大省转移支付和利益补偿效果的关键因素, 也是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现代农业的重要变量。在资金的投向方面, 要着重考虑中部地区农业龙头企业的组织带动作用, 通过壮大龙头企业逐渐拓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局面。另外, 要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以及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方面增加资金投入, 为中部农业产业化发展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2. 区域税收优惠政策应导向中部农村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实施的是有差别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 对外开放地区可以获得更多的税收优惠, 使得内外商投资多集中于东部沿海省市。面对当前“中部塌陷”的状况, 需要调整税收优惠政策的导向, 转而推动中部农业的发展, 吸引资金、资源向中部农村地区流动。重点针对中部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较多的税收优惠, 以鼓励中部地区农产品出口。针对积极提高生产加工水平、广开国际市场销路的企业, 提高出口退税的比例, 合理运用税收手段对产业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式作出限制, 以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减轻中部地区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对于资金的需求压力,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财政资金的缺位。

3. 重视外资的引进力度和利用水平。

不论是中部地区自身的区位特点, 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的内外资差异化区域税收政策, 都不利于外资的引进, 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明显落后, 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也制约了农村城镇化的步伐。2010年上半年出台的《中国中部地区外商投资促进规划》, 是我国第一部国家级的区域性外商投资促进规划, 在利用外资进行投资的重点和目标、相关的配套政策以及投资环境与保障措施方面均做出了规定, 有利于提高中部地区外商投资的整体数量和水平。中部各省应当针对各自的比较优势, 借此机会拓宽外资的引进渠道, 重点提高农产品深加工领域的外商合作关系, 鼓励发展三资企业, 丰富外资的利用方式, 增加外资直接利用规模的同时, 创新间接利用外资的途径。

(三) 全面优化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的金融环境

1. 加强银行业支农力度, 积极发展各类中小型农村金融组织。

各类涉农银行应当是支持农业产业化的主力军, 但无论从银行内部的经营机制和经营理念来看, 还是从银行支持农业发展的外部措施来考察, 都未能体现其支农属性。只有强化涉农银行的支农力度, 并着力构造大中小、国有、地方多种金融机构竞争的局面, 才能有效缓解中部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

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导向, 针对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规划, 着重支持中部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首先要增强中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领域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 针对国家扶持的农业发展项目进行直接投入或间接支持, 引导更多社会性资金的流入。可适当下放中部地区贷款审批权限给各省分行, 以提高办事效率, 解决更多农业龙头企业的贷款要求。要担负起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职责, 通过为农村信用社和商业银行提供信贷担保等手段, 促使其进行支农结构调整和业务创新。财政也要对农业发展银行给予中部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的资金投入进行拨款支持, 鼓励其更加充分的履行业务职责。

农业银行应当调整市场战略, 回归“三农”, 不能只顾以盈利性为最高宗旨, 吸纳大量农村资本转而为非农产业服务。要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优势, 为中部地区的农业产业和乡镇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性金融服务, 政府要在农行加大农业产业化信贷投放力度时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和补贴, 由人民银行提供更多的优惠再贷款。要增加中部农村地区的金融网点分布, 特别是深入到县级以下, 并做好农村市场的业务定位。摆脱仅通过抵押或保证担保方式判断企业风险承受能力的方法, 通过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经营效益和资产负债等情况的考察, 把握其还款能力和资信状况。选择合适的贷款管理模式, 并不断优化贷款的质量和结构, 对于不同层级的客户实施差别化的贷款支持, 以降低自身贷款风险, 促进支农业务的顺利开展。

中部地区要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重新凸显其互助合作属性。国家要给予农信社政策支持和补贴, 明确合作社的性质、地位、职能权责、管理体制等, 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干涉农信社的经营贷款业务, 并提供法律保障。稳定农信社的法人地位, 完善治理结构, 加强内部管理, 加大针对中部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努力做好中部地区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革工作, 以增强其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能力, 充分发挥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作用。

彻底改革邮政储蓄银行长期只存不贷的经营机制, 扩大涉农业务范围, 降低存款利率, 继续推行小额放贷业务, 并依法规定更大比例的放贷额度。通过人民银行的支农再贷款政策支持制度, 弱化中部地区农村资金外流现象, 确保资金源于农村、用于农村, 为中部地区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农村企业及农户提供便捷及时的资金支持。

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和服务并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而农村企业自身积累有限, 导致民间借贷和非正规金融资本呈逐年上升趋势, 加剧农村金融市场混乱。要鼓励中部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开发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 不断改善金融服务水平, 增加市场供给, 加强业务竞争, 活跃农村金融市场。譬如逐渐兴起的村镇银行, 其规模虽小却具备多项优势:信贷机制灵活、决策快、功能齐全, 可以解决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服务缺位的问题。政府要给予中部地区村镇银行必要的信贷支持, 制定政策协助拓宽其融资渠道, 并进行有效地金融监管, 确保村镇银行稳健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愿组建的互助合作方式, 具备组建成本低、发展环境宽松、经营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的优点, 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有助于引导农民积极参与集体生产经营, 是促进农业产业化迅速开展的新途径。要鼓励中部地区具备一定条件的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 以规模化经营的地位直接向银行承贷。

2. 健全农业保险及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优化农村投融资环境。

农业生产面临诸多自然风险, 有强烈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可控性, 凡农业发达地区都有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 国家出巨资支持农业保险。中部地区在全国的农业地位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迫切愿望, 敦促中部各省要尽快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健全农业保险机构, 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业务, 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保障农民的收入和投资水平, 增强农民的投资信心。财政要加强对中部农业保险体系建设的资金支持, 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进入中部农村保险市场, 为农业生产提供周全的保险及再保险业务。重点开展农业巨灾保险, 设立农业风险基金, 出台相应政策对农业保险公司的损失进行适当补贴。

缺乏信用评估机制, 就无法正确衡量贷款风险;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则为农业企业进行融资降低了难度。扶持建立合理的农业信用评估机制, 对农业信贷担保物重新进行审定, 扩大其有效范围。以中小企业间互助性担保机构和民营商业性担保机构为主体, 成立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体系, 承担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贷款担保问题, 适当降低门槛、简化手续, 缓解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信用担保机构要与贷款银行协作配合, 明确贷款的担保范围、担保资金额度以及担保责任分担比例等内容, 对于企业贷款的运用与偿还做好监督工作, 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 提高其贷款积极性。成立省级再担保机构, 为风险较大的农业投资项目进行再保险或强制再保险, 并配合国家相关部门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进行监管。

3. 完善金融支农体系,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中部地区的证券市场尚不成熟, 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来募集资金仍存在很多障碍, 社会资金的利用程度偏低。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类证券经营机构开拓中部市场, 为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上市、收购及兼并等资产重组业务提供服务, 促进行业间竞争;健全证券机构的经营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 放宽中部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入证券业的限制, 适当降低龙头企业及中小型农业企业发行股票、上市流通的门槛;通过借鉴和创新证券化融资方式, 提高社会资金的融通和利用水平, 扩大农业龙头企业资产证券化的集资规模。对于成功上市的龙头企业, 财政应给予适当的补贴以示鼓励。

中部地区农业的推进是统筹中部城乡经济的关键, 应当成为国家亟待发展的产业重点项目。为此, 要设立专项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 加强资本运营力度, 通过公募或私募的筹资方式, 大力吸引社会资金投向农业重点项目, 弥补产业化链条中急需资金的部分, 有利于龙头企业提升档次, 扩大产业规模。国家也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中部地区农业产业化专项投资基金的设立和运营, 并对基金的投向进行监管。

综上,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是统筹中部地区城乡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 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和金融服务缺失必然会成为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 全面构建中部地区财政与金融支持体系, 对破解中部地区农业企业的资金困境, 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 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及金融市场主体作出积极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陈春生.城乡经济一体化与农村金融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2].王家传.中国农村金融—观察与思考[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

[3].陈军, 曹远征.农村金融深化与发展评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4].张秀生, 王军民, 陈志福.农业发展与中部地区崛起[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9

[5].王军民.中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9

[6].韦春华.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财政政策[J].经济师, 2002 (1)

[7].王昭瑞, 黄振华, 邹卡.中国中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初探[J].甘肃农业, 2005 (2)

[8].王邦志, 祁卫士, 刘澄.中国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现实思考[J].金融研究, 2004 (8)

[9].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研究报告2009[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

[10].黎苑楚, 赵一鸣, 徐东.中部崛起进程中的统筹城乡发展研究[EB/OL].http://www.cnki.com.cn.2010.09.0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2001-2009

中部农业 篇5

关键词:宁夏,干旱带,特色农业,补灌技术

宁夏中部干旱带共涉及11个县区, 土地总面积3.51万km2, 灌溉面积10.5万hm2, 占总耕地面积的11%。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自南向北由400 mm递减到不足200 mm, 大部分集中在7-9月, 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70%, 多年平均径流深大部分在10 mm以下, 当地可利用水资源量只有0.758亿m3, 人均占有量51 m3, 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 210~1 600 mm, 是全国最干旱缺水的少数几个地区之一。

中部干旱带建成了固海、盐环定、红寺堡、固海扩灌4大扬黄灌区, 在4大扬水灌区周边、扬程在300 m以内总土地面积18.3万hm2, 已开发利用了2.8万hm2, 尚有旱地15.5万hm2, 旱耕地平均产量750 kg/hm2。大量的旱耕地土地平坦、集中连片、开发条件较好, 有利用扬黄水的条件。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通过转变发展模式, 促进现有扬黄灌区调整用水结构和产业结构, 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挖掘节水潜力, 加快实施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补灌工程, 优化配置区域水土资源, 发展以设施、特色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 实现农业生产避灾、节水、高效, 构建抗旱减灾长效机制。

1 中部干旱带节水补灌特色农业的发展

(1) 中部干旱带特色节水农业发展规划。

选择4大扬水灌区周边地形较平坦、土质较好、靠近干渠或支干渠的旱耕地, 将旱地改为补水灌区, 建设高效节水补灌工程。重点发展兴仁、下马关, 以及集中连片、扬程在100 m以下、供水管线在15 km以内的补灌区。发展补灌面积7.7万hm2, 其中特色农业6.9万hm2, 设施农业0.8万hm2。特色农业种植硒砂瓜1.87万hm2, 马铃薯0.89万hm2, 高酸苹果0.2万hm2, 枣瓜间作2.05万hm2, 枣薯间作1.48万hm2, 其他0.42万hm2, 实现户均667 m2设施农业, 人均0.13 hm2特色农业。补灌工程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8以上, 用水量757 m3/hm2, 单方水产出效益达到7.0元以上。解决中部干旱带47.57万人的生产、脱贫致富问题, 安置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15.57万人[1]。

(2) 已实施的特色农业节水补灌工程。

2007-2008年, 宁夏中部干旱带共建设高效节水补灌工程9处, 发展灌溉面积1.31万hm2。各项目区建设情况见表1。

2 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水资源严重缺乏。特色农业设计毛灌溉定额在750 m3/hm2左右, 水资源主要来源于老灌区的节水改造与挖潜配套, 供水量已没有增大的可能。新开发灌区属非充分灌溉, 实施补灌也是现实的选择。将有限的水量严格控制, 公平地分配到单位灌溉面积, 防止出现上游多灌水, 下游灌不上的局面是工程管理的最大难题。

(2) 宁夏已建部分压砂瓜补灌工程, 农户都有一定面积的原种植农田, 户均种植补灌面积在2 hm2以上, 开发补灌区属锦上添花, 解决温饱、富裕问题。现拟建设区域, 存在一定数量的移民, 由于实行关键生育期补灌, 而灌溉采用人工补灌, 劳动力投入大, 且人均0.13 hm2补灌农田, 种植结构主要以红枣、马铃薯、西瓜、甜瓜、中药材等耐旱作物为主, 初期产出低。当地农民多以经商、打工为主。解决移民的生存、温饱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 田间灌溉的给水栓广布在农田中, 容易造成给水栓破坏、丢失。现核算的灌溉全成本水价为1.7元/m3, 农民的经济实力很难承受, 政府需对运行费用进行补贴。

(4) 宁夏灌区还没有大面积成片的管道输水工程, 特别是实施非充分灌溉方面的经验还不足, 设计的田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机制、制度有待实践的检验;田间的供水管理、用水管理、收费管理, 是工程运行的难题。

3节水补灌特色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研究

根据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具体特点, 为了提高补灌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充分利用当地降水资源的基础上, 根据多年平均逐旬降雨量、作物需水量, 分析作物可利用的降雨量和作物正常生长缺水量。研究节水补灌的边界条件, 充分考虑水量的有限性和大面积补充灌溉受益的公平性、移民安置的稳定性、未来灌溉面积的变化;充分考虑特色作物的种植结构、慎重选择合理的灌溉方式, 研究提出特色农业补充灌溉制度和补灌技术, 确保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 输水方式。

利用扬水灌区渠道作为补灌区水源, 建设加压泵站、管道输水、调蓄池调蓄工程, 变大田渠道输水为管道输水, 即:扬水渠道水源+加压泵站+管道输水+蓄水池调蓄+田间管道配水;利用调蓄水池, 变单季供水为全年供水, 延长供水时间, 发展特色、设施农业, 提高渠系输水效率。

(2) 灌溉方式。

变地面灌溉为拉水人工穴灌或田间管道输水+滴灌、软管穴灌, 变充分灌溉为灌“关键水、保苗救命水”, 降低灌溉定额, 提高灌水效率。田间补灌的方式主要有:田间低压管道输水+设施农业滴灌;田间低压管道输水+果树小管涌泉灌+套种马铃薯、西甜瓜、萝卜、中药材移动滴灌;田间低压管道输水+果树小管涌泉灌+马铃薯、西甜瓜、萝卜、中药材+给水栓配套移动软管穴灌。

(3) 种植方式。

变大田粮食作物为特色作物穴播点种, 选择干旱带适宜的优良抗旱特色作物, 果树以具有品牌特点的红枣、高酸苹果为主, 套种的特色作物以马铃薯、西甜瓜、萝卜、道地中药材为主, 提高种植效益。实行垄沟集雨、覆膜种植, 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降雨, 轮作倒茬。倒茬形式主要有:红枣+马铃薯-红枣+萝卜、中药材-红枣+西甜瓜-红枣+马铃薯;高酸苹果+马铃薯-高酸苹果+萝卜、中药材-高酸苹果+西甜瓜-高酸苹果+马铃薯;马铃薯-萝卜-西甜瓜-马铃薯;马铃薯-中药材-西甜瓜-马铃薯。

(4) 特色农业补灌制度。

分析特色作物的需水规律, 结合当地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见表2) , 在4-6月, 同心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78.5 mm, 中卫香山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8.3 mm, 占全年降水量的27.5%~28.2%;在7-9月, 同心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61.4 mm, 中卫香山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21.7 mm, 占全年降水量的57.4%~58%;特色作物的缺水期集中在4-6月, 7-9月降水基本上能够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研究作物特点、灌水方式、作物关键期缺水程度, 结合已建同类工程的用水实际, 综合研究确定作物关键生育期补充灌溉定额[1]。

①硒砂瓜种植。

硒砂瓜种植3 300穴/hm2, 每穴补水量12 L, 考虑拉水点灌过程中的水量损失, 田间水利用系数取0.9, 灌水定额为43.5 m3/hm2, 设计灌水定额45 m3/hm2。4-6月补水5次, 生育期补灌定额225 m3/hm2。

②马铃薯种植。

马铃薯定植22 500株/hm2, 每穴补水量4 L, 考虑移动软管点灌过程中的水量损失, 田间水利用系数取0.9, 次灌水量为100.5 m3/hm2, 设计灌水定额105 m3/hm2。4-6月补水5次, 生育期补灌定额525 m3/hm2。

③西甜瓜种植。

大田西甜瓜定植3 300穴/hm2, 考虑到大田与压砂地相比土壤保墒能力较差, 每穴次补水量16 L, 田间水利用系数取0.9, 灌水定额58.7 m3/hm2, 设计灌水定额60 m3/hm2。4-6月补水5次, 生育期补灌定额300 m3/hm2。

④枣树与硒砂瓜间作种植。

定植枣树525棵/hm2, 硒砂瓜3 300株/hm2。枣树每棵次灌水量25 L、硒砂瓜每株次灌水量12 L, 田间水利用系数取0.9, 灌水定额58.5 m3/hm2, 设计灌水定额60 m3/hm2。4-6月补水5次, 生育期补灌定额300 m3/hm2。

⑤枣树与马铃薯间作种植。

定植枣树525棵/hm2, 马铃薯22 500株/hm2。枣树每棵次灌水量25 L、马铃薯每株次灌水量4 L, 田间水利用系数取0.9, 灌水定额115 m3/hm2, 设计灌水定额120 m3/hm2。4-6月补水5次, 生育期补灌定额600 m3/hm2。

⑥枣树与西甜瓜间作种植。

定植枣树525棵/hm2, 大田西甜瓜3 300株/hm2。枣树每棵次灌水量25 L、西甜瓜每株次灌水量16 L, 田间水利用系数取0.9, 灌水定额73.5 m3/hm2, 设计灌水定额75 m3/hm2。4-6月补水5次, 生育期补灌定额375 m3/hm2。

⑦高酸苹果与马铃薯间作种植。

定植高酸苹果825棵/hm2, 马铃薯15 000株/hm2。果树每棵次灌水量50 L、马铃薯每株次灌水量4 L, 田间水利用系数取0.9, 灌水定额112.5 m3/hm2, 设计灌水定额120 m3/hm2。4-6月补水5次, 生育期补灌定额600 m3/hm2。

(5) 农艺措施。

改善耕作制度、纳雨增墒、提高土壤水库扩蓄增容能力;推广应用垄沟种植、全覆膜种植、地膜覆盖保墒技术、微集雨技术、节水抗旱优良品种;增施有机肥、保水剂、抗旱剂, 充分利用当地降水资源, 增加土壤保水能力, 有效抑制土壤棵间蒸发,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4 节水补灌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与标准

(1) 水源工程。

由于补灌区水源主要为扬黄水源, 水质满足农田灌溉水质要求, 但泥沙含量高, 易导致管道淤积。在集中供水、管道输水到田间的补灌区, 集中设置调蓄水池。调蓄水池具有调蓄与沉淀作用, 保证进入管道的含沙量不会产生管道淤积;调蓄水池的容积根据灌溉期水源可供流量、灌溉周期、日供水时间、控制灌溉面积、灌水定额、日田间灌溉时间、淤积量等, 经调节平衡计算确定, 要求水量在时空上满足补灌用水量的要求。对分散供水、拉水穴灌的补灌区, 单座水池供水面积控制在100 hm2以下, 拉水最大距离控制在500 m, 水池的容积根据控制灌溉面积、灌水周期、日灌溉时间、灌溉定额、水源管道供水流量、日最大拉水量确定。

(2) 输水管网工程。

管道分为主干管、干管、支管、分支管, 可根据管道输水工程的规模采用2级、3级或4级布置。支管间距控制在1~2 km, 支管长度3~5 km;分支管间距100 m, 长度500~1 000 m。如田间采用滴灌, 在分支管上布置滴灌单元;如采用软管人工穴灌, 给水栓布置在分支管上, 间距50 m。管材可选择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玻璃钢管、混凝土钢套筒管或UPVC、PVC、PE管, 管材的选择根据工程设计的压力、管道大小、施工方便程度、工程投资、使用年限确定。田间工程一般采用UPVC、PVC、PE管, 大型输水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玻璃钢管、混凝土钢套筒管。管径按照经济管径确定, 扬水压力管道初步确定管径时按照经济流速1.2~1.5 m/s确定[2], 自压重力式管道最大流速可控制在3 m/s;管径的选择根据管材的价格、使用年限、施工费用、动力价格综合确定。对于自压式管道, 如因地形造成出口压力较大, 管径可降低一个级别, 但要保证流速不大于最大允许流速。

(3) 田间管网工程。

为了方便管道移动, 移动灌溉管道管径宜选择Φ25 mm、Φ16 mm的PE软管, 长度不大于100 m, 单管出水量控制在5 m3/h。在给水栓流量较大时, 在出口可利用三通, 分成多条移动软管穴灌。

(4) 轮灌方式。

干、支管道续灌, 分支管道轮灌。按照分支管的数量、控制面积划分轮灌组与轮灌区, 确定每一分支管上工作的滴灌单元数或给水栓数量、组合和轮灌时间, 以及给水栓、分支管的轮灌顺序[3]。

选择红寺堡节水补灌区进行典型设计分析。红寺堡节水补灌区设计补灌面积0.08万hm2, 布设主干管1条, 支管4条, 每一支管控制补灌面积200 hm2 (1 000 m×2 000 m) , 分支管布置在支管两侧, 每一支管控制40条分支管, 分支管间距100 m, 分支管长500 m, 每一分支管上布置给水栓10个, 给水栓间距50 m, 每一给水栓控制补灌面积0.5 hm2, 每一分支管控制补灌面积5 hm2。干管、支管实行续灌, 分支管道实行轮灌。设计灌水周期15 d, 次补灌水量105 m3/hm2, 日灌水时间12 h, 则支管设计流量117 m3/h。

根据灌区设计特点, 将40条分支管道划分为5个轮灌组, 每组8条分支管道, 每个轮灌组灌溉时间3 d (36 h) ;则每条分支管道设计流量15 m3/h, 每一支管上同时工作的给水栓3~4个, 每一给水栓工作时间10.5 h, 给水栓实行轮灌。

5 节水补灌工程的运行与管理

(1) 管理机制。

补灌区实行2级或3级管理。水务公司负责泵站、输水总干管、调蓄池的供水管理;县水管部门负责配水干管、分干管、支管的管理, 以及水费收缴;种植业主负责田间灌溉管理。

(2) 管理方式。

节水补灌区属非充分灌溉, 水资源匮乏, 是工程管理的最大难题, 田间管理也是工程成败的关键。为了保证工程的可持续运行, 田间管理主要采取3种管理方式:

①大型农业开发种植公司承包企业化管理。引进大型农业企业, 实行整片土地的承包种植、灌溉设施承包管理。

②当地富裕的农业种植大户租赁种植承包管理。在一片补灌区, 引进2~3个农业种植大户, 每一大户租赁承包1~2条支干管范围内的土地种植与灌溉设施承包管理。

③农民用水协会+农户的运行管理。对存在有生态移民的区域, 建立农民用水协会+农户2级的田间管理, 由用水户组成农民用水协会, 负责支管道、分支管道、给水栓、田间滴灌设施、田间灌溉秩序的管理。

(3) 田间灌溉管理模式。

①拉水穴灌灌溉管理模式。

县水管部门将灌溉水通过管道输送至田间调蓄池, 农户利用车辆从调蓄池拉水补灌, 在调蓄池进行计量、收费。一座调蓄池控制周围500 m范围的农田补灌。

②管道输水田间滴灌管理模式。

承包管理者或农民用水协会可委派或公选灌水员, 严格按照设计的轮灌组、轮灌顺序、轮灌单元、轮灌时间进行管道供水控制, 定额灌水。灌水员负责控制区域的灌溉与管理, 按照轮灌单元开启滴灌单元, 每一滴灌单元控制灌溉面积2~4 hm2。在分支管道设置水表, 由农民用水协会或承包者负责收缴水费。

③管道输水田间软管穴灌管理模式。

承包管理者或农民用水协会严格按照设计的轮灌组、轮灌顺序、轮灌时间进行管道供水控制, 定额灌水。利用管道配水到田间, 每一给水栓控制灌溉面积0.5 hm2, 给水栓配置移动软管田间穴灌, 灌溉由农户负责按时灌溉, 协会管水员按照设定的供水时间关闭供水管道和给水栓。在分支管道设置水表, 每一分支管道的农户组成合作小组, 进行分支管道的承包管理。每一支管成立一个农民用水协会, 负责支管的管理, 支管进口设置水表计量。

6 研究结论

宁夏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补灌工程是统筹解决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 开展节水补灌技术与管理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具体特点, 研究提出的扬水渠道水源+加压泵站+管道输水+蓄水池调蓄+田间管道配水的输水方式, 以及拉水人工穴灌或田间管道输水滴灌、软管穴灌的节水补灌方式, 结合当地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综合确定的各类作物关键生育期补充灌溉定额已在多项工程设计中采用。提出的以当地具有品牌特点的红枣、高酸苹果套种马铃薯、西甜瓜、萝卜、道地中药材的种植模式已在部分补灌区开始实施;根据已建工程的实际以及补灌区的特点, 提出的水源工程、输水管网工程、田间管网工程、轮灌方式等设计标准, 以及研究提出的节水补灌工程的管理机制、管理方式、田间灌溉管理模式, 可为宁夏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补灌工程建设提供参考。推荐应用垄沟种植、全覆膜种植、微集雨技术, 可充分利用当地降水资源, 有效提高水分用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宁夏水利厅.宁夏中部干旱带节水补灌工程实施方案[Z].银川:宁夏水利厅, 2008-09.

[2]水利部农村水利司.节水灌溉技术标准选编[M].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8.

[3]水利部农村水利司.管道输水工程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8.

[4]李娟, 杨万龙.渠灌区管道输水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与推广[J].节水灌溉, 2009, (5) :41-43.

[5]苏保国.山区自流灌区自压管道灌溉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8, (2) :14-16.

中部博览会:聚焦“中部崛起” 篇6

全面推进转型发展加快安徽科学崛起

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王三运

多年来, 安徽一直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大优势、最大动力, 坚持不懈地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转型。下一步, 我们将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力争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用好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两个战略平台, 积极推进各层面的合作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挖潜力, 培育转型发展的新生力量。一个重要思路就是坚持皖江崛起与皖北振兴同步推进, 城市群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同步加强, 着力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今后, 安徽省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促进后发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 做好强基础、固根本的工作。保障改善民生聚民力, 夯实转型发展的社会基础。“十二五”时期,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今后中部各省间需要合力推进的工作很多, 重点提3条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产业承接和园区开发合作;二是进一步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合作;三是进一步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江西省人民政府代省长鹿心社

“十二五”时期, 江西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 以改革开放为强动力,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速推进加快发展、创新发展、集约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着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努力实现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

希望通过召开此次会议, 进一步健全协作机制, 推进中部六省之间多层面、宽领域、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一是加强省际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对接合作;二是加强省际产业的对接合作, 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 加强资源跨区域整合和利用, 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业产业化、旅游等合作, 提高区域产业综合竞争力;三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的对接合作;四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接合作, 提高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优化要素资源配置破解“三化同步”难题

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郭庚茂

“十二五”时期, 河南将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 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 努力实现“三化同步”。

创新机制破解“三化”争地难题, 促进“三化同步”。一是合理确定增减挂钩项目区;二是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三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四是创新增减挂钩形式。

创新机制破解人力资源保障难题, 促进“三化同步”。当前应突出抓好以下3个方面:一是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促进劳动者素质能力提升;二是大力创造就业岗位, 促进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三是坚持产城互动, 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创新机制破解要素平等交换难题, 促进“三化同步”。一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三是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四是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从政府工作角度讲, 应继续加大政策保护支持力度。一是健全农产品价格机制;二是通过财税金融杠杆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三是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四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奋力推进湖北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湖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国生

湖北省确定的“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的战略思路是:以支点建设为“一元”, 统领“两圈一带” (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和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 、“四基地一枢纽” (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 、“一主两副” (提升武汉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地位、做大做强襄阳和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 等战略, 统领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别山革命老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试验区、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州综合配套改革示范等工作平台, 构建一元多层次的战略体系, 推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 努力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 在转变中谋发展。一是狠抓结构调整这个永恒任务, 走转型发展之路;二是狠抓节能减排这个刚性任务, 走绿色发展之路;三是狠抓改革创新这个紧迫任务, 走创新发展之路;四是狠抓民生改善这个根本任务, 走和谐发展之路。

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快转型跨越发展

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周强

“十一五”的五年, 在“中部崛起”战略的引领推动下, 湖南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时期。“十一五”期间, 全省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十五”的基础上实现了总量和均量翻番。2011年上半年, 全省经济继续保持着平稳较快发展势头。

“十一五”期间, 湖南在工作中突出抓了6个方面:一是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加快建立“两型”产业体系;二是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 夯实“两型社会”建设的生态基础;三是着力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以带动全省“两型社会”的建设;四是着力扩大对外开放, 为“两型社会”建设注入强大动力;五是着力建设法治湖南, 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六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让“两型社会”建设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十二五”时期, 是中部地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 是深化合作、共生崛起的黄金时期。我们相信,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中央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 通过中部六省的精诚合作、共同努力, 必将谱写出中部崛起新的篇章。

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中部崛起

中共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 在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 中部六省坚持主题主线, 抢抓难得机遇, 加强互利合作,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区域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2011年各省地区生产总值将全部突破万亿元, 占全国的比重提高到21.5%, “三基地一枢纽”的地位更加凸显, 新兴产业快速壮大, 中部崛起态势日益强劲。

走出具有内陆地区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 是中部诸省的共同使命。中部是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第一阶梯, 优质生产要素加速向中部汇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过程中, 中部的优势和潜力充分彰显;中部各省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上了一大批具有战略带动作用的转型项目, 积累的发展势能正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央支持中部崛起的各项政策不断完善, 并且进入了深度显现期和集中释放期。

山西要虚心学习兄弟省的宝贵经验, 在促进中部崛起中尽三晋儿女的全部力量。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大政方针, 落实好历次论坛形成的重要成果,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 迈出中部地区坚实有力的步伐!!!!!!!!!!!!!!!!!!!!!!!!!!!!!!!!!!

加快转型跨越促进中部崛起

山西省人民政府省长王君

中部论坛南昌会议一年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 着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当前, 中部地区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部六省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发展动力和活力也在进一步增强, 发展思路也更加清晰, 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中部地区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山西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省份, 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抓手, 以安全生产为保障, 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和城乡生态化, 着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 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

推进转型跨越, 实现中部崛起。中部六省要进一步加强合作, 拓宽合作领域, 完善合作机制, 提升合作水平。希望国家部委进一步加强对中部地区工作的指导, 特别是给予山西更多的帮助, 支持山西率先走出一条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在转型中谋求发展在合作中实现崛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

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 中部六省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2005—2010年, 中部六省地区生产总值由3.7万亿元增长到8.6万亿元, 占全国的比重由20%上升到21.5%。与此同时, 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3.5个百分点, 城市化水平提高7个百分点。

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 中部要真正实现崛起, 必须坚定不移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经济转型和区域合作中谋求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 中部地区应更加注重内需的开拓, 有基础、有条件地在开拓内需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第二, 中部地区应牢牢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转移的机遇, 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第三, 中部地区应确定合理的经济增长目标, 实现经济社会结构顺利转型;第四, 中部地区应把和谐社会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应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区域协调发展之路和资源型城市加快转型之路;第五, 中部地区应继续扩大和深化区域合作, 合作建设连接性基础设施, 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改善投资软环境, 构筑公平竞争平台, 形成互补性较强的产业结构体系。

多措并举着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

中部地区应紧密结合自身实际, 进一步完善措施, 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跨越。一是加快促进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中部地区要围绕“三基地一枢纽”的发展定位和发展优势, 着力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围绕装备制造优势行业, 以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研发为着力点,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行业集中度, 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促进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 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二是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重点抓好火力发电、石油化工、钢铁、纺织等高耗水行业节水工作;加强矿山固体废弃物、尾矿资源和废水利用, 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根据产业特色, 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建设, 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三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依托中部地区资源和产业优势, 综合考虑各方条件, 以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为重点, 选择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 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四是依托自身优势, 充分利用当前国际及区间生产要素和产业流动、转移加快的有利时机,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加快中部地区交通运输转型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国家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

“十一五”期间, 交通运输部普遍提高了中部地区交通建设项目投资标准, 共安排中央投资1 389.22亿元用于中部地区公路建设, 24.87亿元用于水运建设。

按照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的总体部署和国家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 下阶段, 国家交通运输部将以实现中部地区崛起和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为宗旨, 以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为指导, 以提升公路水路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和发挥交通先导作用为目标, 紧紧抓住“十二五”开局有利时机, 围绕“一个枢纽”建设, 服务“三个基地”建设, 完善综合运输体系, 强化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 加快中部地区交通运输转型,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第一, 继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中部地区的区域特点和实际情况, 进一步落实“两个比照”政策;第二, 加快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优先解决中部地区与沿海地区以及中部地区内部的连通, 全面加强中部地区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建设;第三, 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第四, 提高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第五,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第六, 推进交通科技与信息化建设。

支持中部地区崛起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国家财政部部长助理刘红薇

“十二五”期间, 中央财政积极运用各种财政政策手段和工具, 对中部地区安排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1.35万亿元, 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 318亿元,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963亿元, 就业专项补助资金492亿元, 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1 768亿元, 城市居民低保补助资金446亿元, 有力地推动了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后, 中央财政将在保持支持中部崛起相关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同时, 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充实、完善政策措施, 创新支持方式。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财税扶持政策, 积极支持中部地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支持中部地区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持续增加农业投入,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支持中部地区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完善转移支付办法, 加大对中部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 加快推进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建设。完善各项民生转移支付政策,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大力增加教育和医疗卫生投入, 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开展。

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水利部总工程师汪洪

“十一五”期间, 中部六省水利建设取得长足进展。解决了中部地区6 15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对2 689座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 对119处大型灌区实施了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对171处大型灌溉排水泵站进行了更新改造, 在226个县开展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2011年, 国家水利部又将山西省列为全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省, 将湖北省境内的汉江流域列为水利现代化试点流域, 将湖南省列为加快水利改革试点省。

国家水利部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中部地区水利改革发展工作, 进一步加强对中部地区水利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大力推进黄河古贤、淮河出山店、江西浯溪口、湖南涔天河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大对中部地区水利基础设施投入, 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和水库病险问题, 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和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工程建设力度, 着力推进一批防洪和水资源配置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做出积极贡献。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作用促进中部地区快速崛起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邵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有企业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高。当前, 中部地区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条件, 中部各省都确立了很好的发展思路、发展路径和奋斗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很大。中部的国有企业, 特别是中央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争做促进中部崛起的表率。

中央企业要充分认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意义, 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和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动与中部六省的全面合作, 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引领发展方式转变,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更进一步积极融入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中部地区各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 保证透明度, 积极探索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最终融合的方式。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实现产权多元化, 加强国有企业改革经济布局和结果的战略性调整, 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积极鼓励国有企业改革上市, 着力培育规模化、综合化和国际化的大型企业集团。中部地区的国有企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深化改革创新, 加快实施转型升级、自主创新、人才强企、国际化经营、和谐发展等“五大战略”, 着力实现科学发展。

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

2008年以来,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的重要契机, 强力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 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 国家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部六省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一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道路, 坚持速度、质量、效益与安全的有机统一, 真正做到把安全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突出位置, 牢牢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二要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治本力度。深化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和专项治理行动, 严把安全生产准入关口, 继续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矿小厂,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三要进一步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和机制建设, 把安全生产进一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轨道, 着力推动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四要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创新发展。把超前防范作为努力方向, 把科技进步作为重要支撑, 把基础管理作为有力保障, 不断加强和创新安全监管监察工作载体、抓手和方式、方法, 努力开创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

加快能源转型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

中部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在保障能源稳定供应、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发展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方面, 山西勇于“吃蟹”, 掀起了全国煤矿企业兼并重组高潮, 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二五”时期, 推进中部地区能源发展, 就是要合理调控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强度, 稳定煤炭基地开发规模和强度, 加大对稀缺煤种的开发保护力度, 推行煤电一体化开发, 大力发展煤层气和煤矸石、中煤、煤泥等低热值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今后,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加强煤炭集约安全绿色开发, 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煤电基地建设, 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 推进高效洁净燃煤发电;做好煤层气和矿井余热抽采利用;开发太阳能、风能、页岩气、地热等资源。二是加快调整能源产业结构。要深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 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 优化发展化石能源。重点做好中小煤矿整合和改造, 加快开发剩余中小水电资源。三是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中部六省要建立能源总量分解落实机制, 建立节能倒逼和约束机制, 优化产业布局, 从源头上杜绝不合理用能, 实现能源优化高效配置。

总结经验坚定使命推动中部崛起工作再上新台阶

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5年来, 中部地区已经步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十二五”时期, 中部地区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主动迎接严峻挑战, 积极利用有利条件, 推进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跃上新台阶。新时期, 中部地区要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继续推进“三基地一枢纽”建设, 巩固提升在全国的重要地位;二是加快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发展, 不断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三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 进一步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四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五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大力促进和谐中部建设。

中部农业 篇7

经济的发展主要包含总量与结构两方面, 而总量的增长则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结构的状态。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经济增长本身就是一个结构变化的过程。一定条件下, 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基础, 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之一, 而经济的增长将导致产业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动。因此, 充分认识中部六省产业结构与其经济增长现状, 对促进中部地区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 运用份额转移分析方法, 从产业结构角度考察其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竞争力状况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中部地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为中部地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 改善经济增长质量, 更加有效振兴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二、理论简介

1、份额转移分析方法。

1942年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提出, 其后经E·S·邓恩和埃德加·胡佛等人进一步发展的份额转移分析方法, 是一种产业区位或结构的分析方法, 主要用来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该方法认为, 区域经济增长总量可以分解为分享增长量与转移增长量之和, 其中, 分享增长是指目标区域 (本文为中部六省) 在某一时期以背景区域 (本文为全国水平) 的平均增长速度增长所获得的增长量, 该部分反映了目标区域经济增长在标准区域中所占的份额, 是测定各地区经济增长偏差的标准参数。该法在揭示区域与部门结构变化原因, 确定区域经济未来发展主导方向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主要分析指标。

以Ej0和Ejt分别表示j区域在0时和t时的总产值, E0和Et分别表示背景区域对应时段的总产值, Eij0和Eijt分别表示j区域i产业在0时和t时的总产值, Ei0和Eit分别表示背景区域对应时段的总产值, 则有:

(1) 分享性增长量Nj=Ej0× (Et/E0) -Ej0;

(2) 结构性增长量Pj=∑[ (Eit/Ei0) - (Et/E0) ]×Eij0, 若区域专业化部门是背景区域经济中的高速增长部门, 则Pj>0, 否则Pj<0;

(3) 区位性增长量Dj=[Eijt- (Eit/Ei0) ]×Eij0, 一个具有区位优势的区域, 其Dj>0, 否则Dj<0;

(4) 转移性增长量Sj=Pj+Dj, 如果区域实际增长率高于背景区域的平均水平, 那么区域总转移增长量为正, 否则为负;

(5) 区域总产值增长量Gj=Ejt-Ej0=Nj+Sj

由此得出:分享增长贡献率Hn=Nj/Gj×100%;结构性增长贡献率Hp=Pj/Gj×100%;区位性增长贡献率Hd=Dj/Gj×100%。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文章选取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的l998~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和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后的2004~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为样本, 以l998年、2004年为基期, 2003年、2010年为报告期, 分别对样本进行份额转移分析, 并进行对比, 找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变动状况, 根据“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出表1、表2、表3、表4。 (表1~表4)

1、中部六省的分享增长量呈现递增趋势。

由表1和表3可以看出, 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后, 六省的分享增长量都较大, 表l中除了山西的分享增长量低于1, 000之外, 其他五省的分享增长量均超过了l, 000;表3中六省的分享增长量均超出l, 000, 特别是湖北和安徽均超过2, 000。充分说明这些地区的经济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获得了较大增长。同时, 中部六省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 其结构增长量和体现竞争优势的区位增长量均为正值, 分别为481.82和1.75, 总转移增长量为483.56。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后, 六省结构增长量减至-254.74, 区位增长量上升至427.72, 总转移增长量为172.98, 低于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的水平, 这是由于结构增长量较之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有较大幅度下降所致。

竞争力方面, 中部地区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后, 整体区位增长量由1.75跃升至427.72, 表明区位因素对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较大影响, 第二产业竞争力因素影响尤为显著, 说明中部地区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基础和工业原料基础。第一产业的区位增长量由之前的-399.46上升至61.44, 表明中部地区正在逐步发挥其耕地广阔、生态环境良好、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的区位优势, 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相对应, 第三产业的区位增长量由之前的360.29下降至-57.59, 说明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第三产业在实施后相对全国而言衰落了, 第一、第二产业的优势相对全国而言有所增强。

2、具体来看, 各省的情况大相径庭。

首先,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前, 湖北、河南、山西三省的总转移增长量为正, 说明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实际增长快于全国比例增长量, 其他三省则相反。正转移增长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多的省份是河南, 达到695.52, 是中部总转移增长量的143.83%, 表明l998~2003年河南省经济增长高于全国和中部比例增长量, 增长优势较志其余五省比较明显。负转移增长量最多的是安徽, 主要原因在于产业结构分量的负推动效应 (-215.14) 和竞争力因素不足 (-116.90) 的双重影响, 说明安徽省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竞争力建设方面的不足和不力, 因而有必要得到加强, 要采取措施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优化升级, 充分利用其长三角辐射地的有利区位优势, 创造竞争力以取得中部崛起的有利地位。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和《中国统计年鉴2011》相关数据计算

3、对比4表可以看出,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前后, 六省分享增长贡献率都较大, 说明都在很大程度上享受了全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

尤其是江西和安徽两省前后的分享增长率均超过100%, 说明两省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全国经济推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后, 按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河南55.04%, 山西31.42%, 湖南1.48%, 江西-21.62%, 湖北-57.18%, 安徽-88.51%。六省中, 河南省占据东西与南北交通要道, 与山西并列属于黄河中游经济区, 具有丰富的煤炭、水能资源;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省属于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 是我国水稻、棉花等农作物重要的生产基地和深加工基地。表明中部六省有其自身区位优势, 但安徽、江西两省并未表现出来, 这也是今后两省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和重点。

摘要: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枢纽和商品粮生产加工基地。本文运用份额转移分析方法, 通过对中部六省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及区位竞争力状况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分析, 研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对中部六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据此, 为中部地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 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提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份额转移,分享增长,区位优势

参考文献

[1]于今.统筹区域协调发展[M].党建出版社, 2004.

[2]吴风庆.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偏离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4.2.

[3]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4]高新才.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5]吴殿延.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6]张芳芳, 王新民.西北五省经济增长的对比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 2007.4.

上一篇:古今比较下一篇:超声速进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