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中部骨折

2024-06-10

面中部骨折(精选4篇)

面中部骨折 篇1

面中部骨折一般在交通事故中最为多见, 是以上颌骨骨折为主的面部中段颅面骨骨折, 骨折范围可波及多处颅面骨, 多为开放性骨折。面中部骨折的伤势复杂, 病情严重。而内固定术是用金属螺钉、钢板、髓内针、钢丝或骨板等物直接在断骨内或外面将断骨连接固定起来的手术。本文就面中部骨折坚强内固定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 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00例面中部骨折病例, 男性72例, 女性28例, 男女比例约为3∶1。年龄5~71岁, 平均年龄38.9岁, 其中20~40岁为骨折高发年龄段, 约占总人数的56%。各种致伤原因中, 车祸67人, 占67%;暴力11人, 占11%;高空坠落16人, 占16%;爆炸6人, 占6%。随机分为观察组 (坚强内固定治疗) 和对照组 (常规性治疗) 各50例, 两组的面中部骨折均位于上颌骨骨折。治疗面中部骨折1个月后, 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 记录相关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两组从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 对照组 (常规性治疗) :首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部位、合并伤等有关资料询问并记录。然后对患者采用常规骨折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并用支架和绷带对其进行固定, 术后每天观察患者情况, 并对有发炎或疼痛厉害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1个月后, 对骨折愈合患者拆绷带和支架, 观察其治疗效果, 记录相关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

(2) 观察组 (坚强内固定治疗) :同样首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部位、合并伤等有关资料询问并记录。然后对患者采用坚强内固定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使用钛板进行内固定, 使用影像学方法对病患的骨折部位进行检查;对其并发症要做到及早治疗;术后还要注意避免术口感染, 以减少颌干扰的发生。治疗1个月后, 观察其治疗效果, 记录相关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脸部功能及咀嚼功能均恢复正常, 骨折部位复原且X线片和螺旋CT检查显示骨折愈合正常;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脸部功能及咀嚼功能部分恢复正常, 骨折部位复原且X线片和螺旋CT检查显示骨折不完全愈合;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脸部功能及咀嚼功能无恢复, 骨折部位复原且X线片和螺旋CT检查显示骨折未愈合甚至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经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对照组中显效12例 (占24%) , 有效8例 (占16%) , 无效30例 (占60%) , 总有效率为40%;观察组中显效28例 (占56%) , 有效20例 (占40%) , 无效2例 (占4%) , 总有效率为9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 (P<0.01) ,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面中部骨折是一种常见于交通事故引起的疾患, 上颌骨骨折最为常见, 据相关资料显示占全部骨折的41.6%, 并且最容易伴发的合并伤是下颌骨骨折;面部的眶上颌骨颧骨复合体受到外力打击, 会造成多块骨发生骨折、移位、塌陷, 导致严重的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对于轻微骨折, 在未造成骨质缺损的情况下, 骨折断端精确对位, 可快速恢复骨的正常形态和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固定骨折部位是比较稳定的一种方法。但对于复杂型骨折、粉碎性骨折和陈旧性骨折错位的病例采用的方法原则是功能复位标准。然而近年来随着对骨折固定生物力学的深入研究和临床上的应用, 对眶上颌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治疗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使用坚强内固定手术一般要固定于:颧牙槽嵴、颧额缝 (眶外缘) 、眶下缘、颧弓、梨状孔旁等支柱部位;而在本文的病例分析中, 我们采用了以重建三对垂直颅颌支柱和二个水平轴为目的, 进行坚强内固定, 用以恢复骨内应力轨迹的方法, 来恢复面中部骨折的外形和功能效果。

然而面中部骨折由于在脸部位, 如果治疗效果不好对一个人的外观、形象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使用坚强内固定的手术治疗对创面部有很好的恢复效果, 但由于坚强内固定是一种在皮肤以内的手术, 所以会有术口, 这就必须得做到重视术口抗感染, 预防减少颌干扰的发生。

综上所述, 坚强内固定适用于面中部骨折, 术后功能和面容恢复良好,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但面中部骨折坚强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入口一般以前庭沟切口及口内外联合切口, 内固定板的放置是以恢复垂直和水平支柱为原则的。术后要注意避免术口感染, 以减少颌干扰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守宏, 李金超, 刘茁.坚固内固定技术在70例面中部骨折中的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8, 24 (5) :744-746.

[2]王璐, 贺娜, 马果静.面中部骨折的治疗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0, 4 (4) :22-23.

[3]肖金刚, 刘磊, 田卫东, 等.面中部骨折伴发眶底骨折的临床表现[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 (1) :67-71.

[4]张清彬, 东耀峻, 李祖兵, 等.颧骨复合体骨折固定方法与固定部位的临床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3 (5) :696-700.

面中部骨折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2~2008年共收治面中部骨折患者53例, 其中, 男性47例, 女性6例;年龄17~50岁, 平均30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48例, 坠落伤3例, 暴力2例。5例颧眶区骨折, 骨折移位不明显, 张口功能、面部外形及咬合关系基本正常未行手术, 其他均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前均摄曲面断层片及面颅骨三维CT, 确定骨折部位、骨折线走行、骨折片移位等情况, 合并严重颅脑损伤患者, 在颅脑疾病平稳后14~41 d后行手术治疗。术前常规检查视力行眼底情况, 术中控制性降压使收缩压<100 mm Hg (1 mm Hg=0.133 k Pa) , 但平均血压不低于100 mm Hg。

1.2 手术方法

患者全部采取经鼻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结扎双颌夹板或安放颌间固定螺钉。手术切口要根据骨折部位而定。额骨、鼻眶筛骨折及上颌骨、颧骨、颧弓骨折采用头皮冠状切口。单侧眶骨、颧骨、上颌骨采取半冠状切口。颌面部有创口患者可根据骨折情况, 通过原切口、头皮冠状切口、眶周小切口、口内切口暴露断端, 分离去除断端间肉芽组织, 对于陈旧性骨折, 可用裂钻连贯钻孔后骨凿劈开给予充分游离。对于双上颌骨、颧骨眶骨骨折应用扁弯凿劈开翼颌连接, 分离犁状孔黏膜, 应注意勿损伤颌内动脉。骨折断端充分游离后, 用上颌骨复位钳松解复位后行颌间结扎恢复正常咬合关系, 采用微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对于颧额缝、颧颞缝、颧上颌缝 (眶下缘和颧牙槽嵴处) 必须固定3处以上, 保证骨折稳定。经冠状切口固定颧额缝及颧颞缝, 经前庭沟切口或眶下小切口固定牙槽嵴或眶下缘。骨折固定完成后, 剪断颌间结扎丝, 检查咬关系及张口度。冲洗分层可吸收线间断缝合。术后根据咬情况, 可配合颌间牵引1~2周。

2 结果

48例手术患者, 除2例 (4.2%) 患者口内前庭沟切口术后第5~6天裂开, 经口腔护理, 裂口高渗盐水湿敷10~14 d后新鲜肉芽生长、裂口闭合, 其他46例 (95.8%) 切口均Ⅰ期愈合。经1~6个月随访, 咬关系检查, 后牙中性颌44例 (91.6%) , 4例 (8.3%) 因术中翼颌连接松解不完全术后咬关系欠佳, 配合间牵引效果良好。面形左右不对称6例 (12.5%) , 张口度、面形、咬关系完全满意34例 (71.3%) , 基本满意14例 (29.1%) , 额纹消失2例。

3讨论

面中部骨折伤情重, 类型复杂, 处理难度大, 遗留问题多, 因错位愈合继发的各种错颌及面部畸形一直是困扰临床的难治病症[2]。因此, 术前应使用64排CT三维重建确定诊断, 明确治疗方案, 综合考虑及早行坚固内固定。手术时机应选择在伤后1周左右。软组织肿胀不应成为延迟治疗的理由, 除非合并严重颅脑损伤危及生命不允许手术。骨折2周已发生纤维愈合[3]。对于单纯颧弓“M”形骨折, 选择单齿钩复位要比经颞部或口腔前庭切开剥离器上撬容易复位。对于颧骨复合体骨折应采取半冠状切口+口内前庭沟切口, 但对眶外侧有创口者, 应在原切口基础上作适当调整, 可不作半冠状切口, 因此与小切口相比创伤大, 出血多, 还可能引起面神经损伤致额纹消失和感觉异常[4]。另外, 骨折松解程度直接影响断端的复位。在劈开翼颌连接时应注意勿损伤颌内动脉。稳定固定是预防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局部感染而言, 固定的稳定性比药物抗感染更重要[3]。若钛板不稳定, 钛板及钛钉与骨之间相互磨蚀可破坏钛植入体表面氧化层, 使植入体变成异物引起炎症反应。

总之, 面中部骨折术前应根据三维CT明确骨折程度和移位情况, 通过原切口、头皮冠状半冠状切口、眶周小切口、口内切口充分暴露骨折断端彻底松解, 才能达到满意复位。另外, 对于合并严重颅脑损伤、长期进食困难者, 应在病情稳定、营养改善情况下施行手术, 否则术后会因营养不良导致术后感染、钛板松动等并发症。

摘要:目的:分析面中部复杂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统计我科2002~2008年收治的53例面中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48例行手术治疗。笔者就术前检查、手术径路、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治疗患者均获得较好的疗效, 71.3%的患者面形、张口度、咬关系完全满意, 29.1%的患者基本满意,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治疗应为面中部骨折的首选方法, 术前三维CT成像、术中合理选择切口、断端充分松解才能达到解剖复位。

关键词:创伤,面中部骨折,坚固内固定,面颅骨三维CT

参考文献

[1]谭颖微, 王建华, 张刚, 等.颧眶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3 (4) :486.

[2]张益, 顾晓明.我国口腔颌面外科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1, 36 (2) :88-90.

[3]张益, 孙永刚.颌骨坚强内固定术[M].北京:北京大学口腔医学出版社, 2003:245-261.

面中部骨折 篇3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接诊的106例行面中部纤维脂肪垫连续悬吊除皱术的患者, 其中男5例, 女101例, 年龄35岁~65岁, 其中35岁~45岁患者35例, 45岁~55岁患者37例, 55岁~65岁患者34例。手术部位情况:全颜面42例, 额颞部39例, 颞部25例。

1.2评价标准

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进行鼻唇沟及下颌缘形态评分, 评价标准见表1[3]。

1.3手术方法

1.3.1麻醉方法局部膨胀麻醉:0.9%Na Cl注射液200ml+2%利多卡因注射液20ml+肾上腺素注射液0.4g;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 局部使用膨胀液肾上腺素注射液0.4g+0.9%Na Cl注射液200ml。

1.3.2手术步骤以2%碘酊+75%酒精消毒头皮, 0.1%新洁尔灭消毒面部。包裹头部、铺无菌单。头皮切开注意顺毛发生长方向, 以免影响术后手术区域的毛发生长, 产生无发区, 有碍美观。耳前耳后切开注意与皮肤垂直, 以利于创口愈合。全颜面手术:于皮下层内剥离, 注意保护耳大神经、 面神经下颌缘支及脂肪垫, 由耳垂水平线与眼的外眦垂线交点向外下剥离至下颌缘距离耳垂5~6cm处, 继续向下剥离至颈横纹。耳垂前侧及腮腺表面的SMAS部分剥离, 形成“W” 形筋膜瓣, 向耳前上方及耳后后上方悬吊, 缝合固定, 同时去除多余的SMAS。额部手术:于帽状腱膜下剥离至眉弓上方1.5~2.0cm时, 移行至骨膜下, 剥离至眉弓、鼻背;颞部手术:于皮下进行剥离, 注意保护面神经颞支、颧支及毛囊, 剥离至外眦外方2.5~3.0cm, 再向下至颧弓下方2cm处。皱纹及皮肤下垂明显处, 予以切除相应部位表情肌, 以上操作完成后经颞部切口进行暴露面部脂肪垫组织, 观察并决定悬吊的最佳方向。自耳屏前方颧弓下约2cm处进针依次向内连续悬吊面中部纤维脂肪垫与颞肌深筋膜, 切除多余皮肤,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眼轮匝肌外侧缘悬吊, 缝合, 放置引流条, 手术区加压包扎, 术后7~10d拆线。

1.3.3疗效评价术后随访2年, 观察患者切口愈合情况, 面部形态及是否出现血肿、面瘫等并发症, 患者按年龄分组行面部形态评分:术前及术后, 均将鼻唇沟及下颌缘评分相加作为面部形态评分。A:患者术前面部形态评分, B:患者术后面部形态评分, 有效率= (A-B) /A*100%。

1.3.4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 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当P<0.05时,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8h内, 2例患者出现面部血肿, 予以引流、包扎后好转, 其余患者术后随访发现, 手术效果明显, 切口愈合良好, 双侧面部对称, 未发现明显并发症。患者满意情况: 101例满意, 5例不满意, 满意度:95.3%。患者术前面部形态评分8.52±2.31分, 术后面部形态评分1.31±1.01分, 有效率= (84±10) %。

3讨论

皮肤老化是多种因素 (如年龄、环境、精神因素等) 综合作用的结果, 常伴有皮下组织变薄及松弛。皮肤衰老尤以面部为明显, 随年龄增长往往出现眉下垂、鼻唇沟加深、鱼尾纹、额部皱纹、颊部凹陷等。

面部除皱手术术式较多, 传统的除皱术往往将额部组织向上提, 将颊部及颈部向外上方提, 此法常造成面部表情不自然, 甚至造成“面具人”, 且其术后复发率较高[4]。多篇文献报道, 纤维脂肪垫连续悬吊除皱术对于鼻唇沟及下颌缘臃肿效果较好,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面中部的松弛情况, 手术通过颞部切口可使纤维脂肪垫充分暴露, 损伤较小, 并发症较少[5]。该术式, 由于对纤维脂肪垫进行了悬吊, 使深部组织得到固定, 降低了面部组织对切口的张力, 从而使术后患者面部表情自然, 双侧外观协调, 较少出现瘢痕及组织愈合不对称等情况[6]。为此, 我们在除皱手术的基础上加做纤维脂肪垫连续悬吊, 结果显示术后8h内, 2例患者出现面部血肿, 予以引流、包扎后好转, 考虑由术者手术操作所致。 其余患者术后随访发现, 手术效果明显, 切口愈合良好, 双侧面部对称, 未发现明显并发症。患者满意度:95.3%。 患者术前面部形态评分8.52±2.31分, 术后面部形态评分1.31±1.01分, 有效率= (84±10) %, 与上述文献报道结果类似。

因此, 以上结果表明该术式可显著改善面中下部的面部松弛问题, 且手术操作相对简单, 纤维脂肪垫显露充分, 组织损伤较小, 安全性及术后效果良好, 患者满意度高, 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京, 梁星, 赵黎花, 等.眶外侧眼轮匝肌切除联合SMAS折叠悬吊法在除皱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3, 23 (10) :79-81.

[2]孙云鹏, 何欣.颧脂肪垫的解剖结构在整形外科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 21 (10) :1234-1236.

[3]章江丽.眉部整形手术眼周除皱效果分析[J].山东医药, 2011, 51 (11) :78-79.

[4]宫玉展, 徐达传, 罗盛康, 等.眉间区域表情肌的应用解剖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1, 29 (3) :252-255.

[5]陈卓, 陈亮, 戴霞, 等.629例爱贝芙注射去除面颈部横纹的近期效果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2, 34 (6) :567-569.

面中部骨折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2月住院患者中,根据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起搏学组关于《植入型心脏起搏器适应证及起搏方式选择的建议》,符合起搏器治疗第I类和Ⅱa类适应证的患者38例。其中房室传导阻滞16例,病窦综合征合并房室传导不良22例,男15例,女23例;平均年龄(70.28±5.72)岁;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右室流出道(RVOT中部间隔起搏18例(试验组)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20例(对照组)两组,保持两组间年龄、性别、基础心脏疾病、缓慢心律失常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将X线下电极头端所在部位进行分区,记录以上各部位起搏后QRS波时限、电轴、形态。所有患者在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胸部正位片、十二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术后6个月随访心电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起搏器程控。其中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包括: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起搏部位对心功能影响的差异。

1.2 起搏器及电极植入

(1)起搏器使用的是ST.JUDE MEDICAL DDDR或者SSI起搏器,被动电极ST.JUDE MEDICAL 1642T/52cm,主动电极ST.JUDE MEDICAL 1888TC/58cm。经由左锁骨下静脉路径,常规方法植入RVA电极;RVOT电极放置部位:左前45°投照位,见电极头指向脊柱方向,心电图QRS波无相对宽大畸形,心电图Ⅱ、III、avF导联QRS波群直立,电轴不偏。测定起搏阈值、阻抗、R波振幅,达到要求后﹙阈值≤1.0 V,阻抗300-1 000Ω,R波≥5.0 mV﹚将导线尾部旋转8-12圈,透视下见电极顶端两标记点分离,螺丝出头,为导线进入心肌,再次测定参数,要求同前,参数满意后固定电极,电极放置后经深呼吸、咳嗽等观察电极无脱位,并经过60个心动周期以上的观察,仍未见电极脱位,则认为电极在RVOT固定可靠;(2)电极在心影中位置高度的判断本研究中根据X线后前位下以心影与椎体影的相对位置将心影划分为上中下3个区域,判断电极在心影中的相对高度。(1)高位:距心影底部高于2个椎体影,(2)中位:距心影底部1.5-2个椎体影,(3)低位:距心影底部1.5个椎体影以下的区域为低位,包括电极头端明显向下,位于近右室心尖部者;(3)电极在心影中前后位置的判断以右前斜位10-30°影像为参考,沿心影左右缘之间的最长径将心影纵向4等分,由脊柱侧至右室前壁侧分别称为1-4区,3区与4区为心影的右侧50%的部分,相当于心脏中的心室部分,而电极头端越靠近4区的右前缘则电极越靠近右室前壁;(4)电极在心影中左右位置的判断以左前斜位45°影像为主,可酌情参考左前斜位30-60°影像,当电极头端指向脊柱侧为电极在右室间隔面。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根据术前、术中和术后资料,采用患者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对UCG的心功能参数和ECG的QRS波时限进行两样本均数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RVA起搏与术前,RVOT起搏与术前,随访RVOT起搏与对照组RVA起搏血流动力学差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

植入前,两组LVEDD以及LVEF均无显著差别(表1)。RVA组与RVOT组比较,QRS波时限延长、左室内径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注:RVA组比较,P>0.05。

注:RVA组比较,P<0.05。

2.2 右室间隔面不同位置起搏时心电图特点

右室高位间隔面起搏QRS波形特点与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类似,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电轴右偏,时限较宽(表3)。右室中位间隔面起搏QRS波形态与经His束下传时相似,电轴正常,时限最窄(表3)。右室低位间隔面起搏QRS波形态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图形类似,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I导联呈R型,下壁导联呈QS形,电轴左偏,时限较宽(表3)。

注:与其他两组比较,*P<0.05。

3 讨论

目前,心脏永久起搏技术向着尽可能模拟正常心脏激动和传导顺序的方向发展。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比较符合这一趋势,保持心室正常的电激动顺序和同步性是RVOT起搏改善血流动力学的基础。传统的RVA起搏导管电极容易固定,不易脱位,起搏参数稳定可靠,能维持稳定的心室率,但RVA起搏最早激动点位于右室心尖部,电激动由心尖部向室间隔逆行传导,改变了心室激动的顺序,造成左、右心室的电活动和机械运动不同步,导致左心室较右心室激动延迟,以及室间隔、心尖部和左室后壁呈反常运动,心脏整体协调性降低。有研究报道,长期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可造成数量不等的心室腔内血液分流和二尖瓣反流,引起左室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心室重塑,使收缩期延长、左室射血期缩短、左室每搏量下降,降低了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心肌灌注异常[1];同时可导致心肌病,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尤其是在心功能已受损的患者中可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2]。所以,正常的心脏电激动顺序和规律协调的心脏收缩模式,对维持心脏高效的泵血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资料分别采用RVOT起搏或RVA起搏,两组患者术前左心室内径、射血分数、QRS波时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6个月后随访,RVOT组患者QRS波时限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RVA组。本研究还显示在右室中部间隔面起搏后QRS波时限相对于右室间隔面其他部位更窄,而且电轴无偏移,形态与经His束下传时较为类似,其效果与His束旁起搏类似,理论上此部位起搏时左右室间的同步性能更好,较右室其他部位有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3]。RVOT中部间隔面起搏具有以下优势:(1)电极可能更接近希氏束,是双心室电扩布的起始部位,改善了心室及左、右心室间的激动顺序,从而获得接近生理状态的双心室同步,可以减少长期RVA起搏对左心功能的影响;(2)右心室流出道螺旋电极起搏操作简单、不易脱位、安全可靠,患者可较早下床活动;(3)易于拔除废弃的心室螺旋电极,能改善心脏血液动力学指标[4,5]。其更具有生理性起搏的特点,对心功能不良影响小,能改善患者远期心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且安全可靠。

摘要:目的 探讨右室中部间隔面起搏定位方法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38例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右室流出道(RVOT)中部间隔组(18例)和右室心尖部(RVA)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的心电图、心脏彩超EF值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指标变化。并将行右室间隔面起搏18例患者心室电极植入不同部位定位比较,在X线后前位结合脊柱影分为高、中(距心影下缘1.5-2个椎体影)、低三部分,右前斜位时将心影纵向均分为4区,并分析左前斜位下电极的指向,不同部位起搏术中测试起搏后QRS波形态,电轴,时限。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RVOT组QRS波时限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RV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隔部所有电极左前斜位投照时均指向脊柱侧,右前斜位投照时电极头端位于心影3区或4区,后前位下中部间隔组起搏后QRS波时限明显窄于高位和低位组,电轴也较其他两组更接近于正常(P<0.05)。结论 RVOT中部间隔起搏较RVA起搏更符合“生理性”起搏的特点,对心功能及心电的不良影响也小于RVA起搏。在右室中部间隔面起搏,电极距心影下缘1.5-2个椎体影高度处且右前斜位时头端位于3区者起搏后QRS波时限较窄,电轴较正常。

关键词:起搏,右室,主动电极,间隔部,QRS时限,心功能

参考文献

[1]Thambo JB,Bordanchar P,Garrgue S,et a1.Detrimentalventrieular remodeling in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complete heartblock and chronic 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pacing[J].Circulation,2004,110(25):3766-3772.

[2]Skalidis EI,Kochiadakis GE,Koukouraki SI,et a1.Myocardialperfusion in patients with perm anent ventricular pacing and normalcoronary arteries[J].J Am Coll Cardiol,2001,37:124-129.

[3]李鼎,李学斌,郭继鸿,等.右室间隔部起搏的部位选择与X线影像特-简单方法确定起搏后QRS波尽可能窄的部位[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2,26(1):29-32.

[4]Victor F,Mabo P,Mansour H,et a1.A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perm anent septal versus apical right ventrieular pacing:shorttermresuhs[J].JCE,2006,17(3):238-242.

上一篇:动物王国下一篇:供水加压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