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部

2024-09-14

湖南省中部(共6篇)

湖南省中部 篇1

2010年1月1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的精神,编制发布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专门用一节内容规划“增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专题,指出要“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并具体规划了“中部地区基本医疗卫生重点建设工程”目标,即“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职业病防治体系建设工程”、“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工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程”、“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工程”等6大工程建设任务目标[1]。这是中部六省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为更好地促进和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对中部地区卫生资源的现状有一清醒的认识。本文对中部六省卫生资源拥有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以全面了解中部六省卫生事业发展状况,并对河南省卫生资源现状及其在中部地区所处的位置进行深入研究,查找问题与不足,为河南省进一步加快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 中部六省卫生资源比较

1.1 卫生机构数比较

在中部六省中,河南省的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总数最多,位居六省之首;河南省的卫生机构总数仅次于湖南,位居中部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较少,在中部六省倒数第三。(见表1)[2]

1.2 村卫生室数比较

安徽、江西、河南三省设卫生室的村数占行政村数都已达到了100%,其中,河南每村平均拥有的卫生室数最高,达1.32个/村,江西、安徽分别为1.27个/村、1.14个/村。这些数据显示,河南农村的卫生室分布广、布点多,可以基本覆盖其周围的人群。(见表2)[2]。

1.3 按等级划分的卫生机构数比较

在中部六省按等级划分的医疗机构中,河南省医疗机构总数最多,超过湖北和江西两省之和,但河南省三级医院数量排在倒数第3位,从三级医院占各省医院的构成比来看,河南省最低。(见表3)[2]

1.4 卫生机构床位数比较

河南省所有的卫生机构拥有的床位总数位居六省之首,医院、卫生院、门诊部、妇幼保健院(所、站)和其他卫生机构的床位数也均位居六省之首,这与河南省的人口是成正比的。河南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床位数在六省中最低,而同期湖北省的数量是河南省的5.5倍。在中部六省中,虽然河南省医疗机构床位总数最多,但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均列六省的倒数第三位,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位列倒数第二。(见表4、5)[2]

1.5 卫生人员数比较

河南省每千人口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是中部六省的倒数第三位;执业(助理)医师数、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均是中部六省的倒数第二。(见表6)[2]

1.6 村卫生室人员数比较

在中部六省中,河南省村卫生室拥有的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总数最多,平均每村、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也较高,均位列中部六省的第二。(见表7)[2]

2 讨论

2.1 河南省卫生资源优势

2.1.1 河南省卫生资源总量较大。

伴随着中原崛起,河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卫生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河南省卫生机构总数、医院总数、村卫生室总数、卫生机构床位总数、卫生人员总数以及村卫生室拥有的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总数均是中部六省中最多的,说明河南省已建成庞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其规模总量在中部六省中最大。

2.1.2 河南省村卫生室覆盖率高。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人口的70%以上在农村,努力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始终是卫生工作的头等大事。在河南卫生机构数量、卫生机构床位数均达不到全国人均平均水平的情况下,村卫生室建设却独树一帜,全省村卫生室总量充足,覆盖率已达到100%。在中部六省中,河南省每村平均拥有的卫生室数量最高,达到1.32个/村,平均每村、每千农业人口的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也较高,分别是2.30个和1.34个,均位列中部六省的第二位,这一数据也高于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1.44个和1.67个。

2.2 河南省卫生资源问题与不足

2.2.1 河南省卫生机构数总量不足,内部比例不合理。

截止2007年底,在中部六省中,河南省的人口总数最多,但卫生机构数在中部六省中仅列第二,低于湖南省,河南每万人占有医疗机构数为1.25个,在中部地区属最低的,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河南省众多卫生机构中,医院总数为1192家,在中部六省中第一,但人均占有量低。河南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严重不足,只有491个,占全国的1.80%,这是众多卫生机构中占全国比例最低的一个。河南省三级医院数量少,优质医疗资源少。

2.2.2 河南省卫生机构床位数总量不足,内部比例不合理。

卫生机构床位数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各类卫生机构接收住院病人的能力大小,也代表各类卫生机构的规模大小。2007年,河南省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2.31张、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2.18张、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0.72张,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83张、2.63张、0.85张)。其中,河南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床位数特别低,只有880张,在中部六省中,河南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床位数是最低,湖北省的数量相当于河南省的5.5倍。另外,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更是一个农业人口大省,但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仅0.72张,在中部六省中列倒数第二位。

2.2.3河南省卫生人员总量不足,内部比例不合理。

截止2007底,河南省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每千人口护士(师)不仅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平均水平。河南省卫生人员内部比例不合理,主要表现在:(1)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占全国的比例最低。(2)河南省医院人员中(卫生技术人员、其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技能人员等),卫生技术人员占全国的比例最低。(3)河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总量虽然超过人口所占全国的比例,但仍是各种人员比例中最低的,而管理人员、工勤技能人员和其他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则比较高,如其他技术人员竟高达14.49%,近似人口比例的2倍。(4)河南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人员数占全国的比例较低。

3 建 议

3.1 增加政府投入力度,扩充卫生机构数量

卫生机构是提供各种卫生服务最基本的载体,是保障“人人享有基本的卫生服务”目标实现的主体单位,加快河南省卫生事业发展,必须要增加政府投入力度,努力扩充卫生机构的数量。统计数据说明,河南省卫生机构总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假如人均卫生服务需求量相同的情况下,河南省的每一家卫生机构要向社会提供的卫生服务数量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卫生机构的平均劳动强度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这不利于河南省卫生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增加投入,扩充卫生机构数量,是河南省卫生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3.2 提高三级医院的比重,发挥其中心辐射效应

要努力提高三级医院的比重,尽快改变河南省三级医院在全国比例较低,甚至是在中部六省中也最低的局面。三级医院是跨地区、跨省市以及向全国范围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医院,是具有全面医疗、教学、科研能力的现代化医疗预防技术中心。其主要功能是提供专科(包括特殊专科)的医疗服务,解决危重疑难病症,接受二级转诊,对下级医院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和培训人才,参与和指导一、二级预防工作。三级医院数量上有优势,说明该地区的综合卫生服务能力较强,而河南省在这方面恰恰是一个薄弱环节,需要政府增加投入,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尽快改善这种状况,发挥其龙头和中心辐射效应。

3.3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在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中的比重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努力扩大社区卫生服务供给能力[3]。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设置、床位的数量以及各类社区卫生人员的数量,扩大其服务承载能力,使其能够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在努力扩大社区卫生服务供给能力时,要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采取加强城市医疗卫生资源结构调整重组的方式方法,实现扩大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的目的。河南省一级医院占全国的比例较高,在中部六省中一级医院的数量也较多,因此,可以将现有公立一级医院改造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街道办事处范围内一级医院和街道卫生院可直接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机构,加大综合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力度。

3.4 大力扶持乡镇卫生院发展,加快乡镇卫生院的建设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地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中间枢纽,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基本医疗、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宣传普及公共卫生知识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南省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在中部六省中排倒数第二,因此,河南省要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增加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大力扶持乡镇卫生院建设和发展,尽快改变这一落后的状态。

3.5 加强卫生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

通过加大卫生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断壮大河南省卫生人员的数量,改变其总量过低的局面,特别是增加卫生人员中卫生技术人员比例,改变其比例偏低现状;通过适当控制和消减卫生人员中非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改变卫生人员中非卫生技术人员比例过高的现象[4]。总之,通过培养、引进、内部结构优化等工作的全面开展,达到在增加河南省卫生人员总量的同时逐步调整内部比例不合理的现状。

参考文献

[1]《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1月11日

[2]表中所有数据均来源于《2008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3]王娜,张新平.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供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7;20(5):27-29.

[4]郭永松,郭常平.论我国卫生资源短缺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0):612-615.

湖南省中部 篇2

(一) 湖南中小企业发展是湖南经济在中部崛起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 湖南省中小企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 不仅成为本地区市场化改革的重大突破口, 也日益成为推动中部崛起的一支重要力量。如2000年, 湖南省工业中小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数的99.93%, 职工人数占全部工业企业职工人数的86.45%, 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95.91%, 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的77.14%, 上交税金占全部的68.59%, 资产总额占全部的63.59%。中小企业在湖南省经济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占据着本地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是湖南经济在中部崛起的主要载体。

(二) 湖南中小企业发展是解决制约湖南经济在中部崛起因素的现实选择

1. 三农问题。

湖南是农业大省, 农村人口占65%,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迟缓;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高, 2003年, 湖南省农业商品化率仅为62%, 而江西在1998年就达到了65.7%, 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只有0.7∶1.0, 低于全国0.8∶1.0的水平;同时农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依然存在, 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仍需进一步加强。这些三农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湖南经济的发展。

2. 工业化问题。

一般来说, 工业化是中部崛起的核心, 工业化应是湖南经济发展的基础, 但对湖南工业化来说, 目前, 基本上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 湖南中小企业在工业化中的困境主要体现在: (1) 产业集群尚未形成, 企业规模不大; (2) 产品档次不高, 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和产品比重低; (3) 市场地位不高, 竞争能力不强。而这些问题的解决, 都有赖于湖南中小企业的发展。

3. 城市化问题。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 新世纪的中国面临三大挑战, 城市化进程居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也说过, 城市化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按照全国城市化发展的平均水平来比较, 湖南城市化发展水平仍然偏低, 如2006年全国城市化率达到43.9%, 湖南省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2个百分点, 居全国第20位。在中部六省中低于湖北 (43.8%) 、山西 (43.01%) , 位居第3位。由于城市化水平较低, 区域性中心城市规模偏小, 其对周边城乡的示范带动效应不明显, 辐射周边城乡的带动能力受到较大制约,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 需要湖南中小企业的发展。

4. 市场化问题。

2004年《中国各省区市场化程度最新报告》对全国各省市场化程度总体进行了排序, 前10位全部都是东部沿海地区, 中部六省中安徽名列第14位, 而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山西分列16、17、18、19和22位, 由此不难看出湖南市场化水平在全国居中下水平。中小企业在优化市场结构、提升市场化程度等方面, 作用明显, 它的发展, 一方面能使市场主体多元化, 市场结构优化, 市场活力增大, 另一方面, 它可以协作大企业进行生产活动, 可以实现大企业、中小企业之间联动发展, 既丰富了市场主体又增强了市场内部的有机性, 使得中部市场化的程度和质量都得到提高。

二、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南中小企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

湖南中小企业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 点多面广, 散落在三湘大地, 湖南统计信息网显示:目前湖南五大产业除农业外, 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批零贸易餐饮业四大产业中, 大型企业不到200家, 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9%以上。2007年, 湖南省中小企业产生的经济增加值为5 018.55亿元, 比上年增加947.67亿元, 是2000年的2.5倍。2007年, 全省中小企业产生的经济增加值增速创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达到18.4%, 比全省GDP增速快3.9个百分点, 比上年加快3.2个百分点。其中,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2.5%和17.8%, 同比加快4.6个和2.5个百分点。同时, 据相关资料测算, 湖南非农经济产业从业人员数为1 400多万人, 湖南中小企业就业人员数占95%, 吸纳了绝大部分劳动力的增量和存量转移, 缓解了就业压力, 可见中小企业在湖南省经济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是湖南经济在中部崛起的主要载体。

1.独特的区位优势是湖南中小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湖南是中部省份之一, 处于中部腹地, 北枕长江, 南临粤港, 东接沿海, 又是西进门户, 能够起到“承东接西、联结南北”的作用, 湖南境内有岳阳长江城陵矶通江达海的码头, 还有河运集装箱最大的湘江霞凝港码头;京广、湘黔、浙赣、湘桂、枝柳、石长等6条铁路干线, 铁路网贯穿东西南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1 000公里, 联结11个市;国际、国内机场各有2个, 湖南位于铁路、公路交通大动脉的交汇处, 水运居中部第一, 铁路居中部第三, 公路里程列全国第五, 中部第二, 机场总数和开通航线在中部排第二, 水、陆、空交通优势明显突出, 逐渐成为东西部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与枢纽,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著名的经济学家萧灼基就直言不讳的指出, 湖南地处中国腹地, 是两大经济地域的连接带, 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辐射周边的重要中枢功能, 这种优势是全方位的优势, 与东部比, 湖南许多潜力尚未发掘, 具有后发优势, 相对西部地区, 湖南交通运输便利, 整体环境较好。

2.资源优势是湖南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基础。在资源上, 湖南素有“鱼米之乡”、“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矿产之乡”等美誉, 同时拥有着丰富且低成本的人力资源、土地资源。湖南山青水秀, 森林覆盖率达53.67%, 居中部第一, 是我国重要的林区和木材基地;水利、旅游和生态资源也具有特色;在世界已知160多种矿产中, 已发现141种, 储量全国前5位的有41种, 多种有色金属和非金属储量居全国之首。

3.人文优势是湖南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撑力量。中部地区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源地, 也是中国人口数量较多和素质较高的地区。特别是湖南具有很强的人文优势, 在高等教育产业领域, 湖南普通高校数、在校大学生人数和研究生人数均列中部第二位, 一直以来, “先忧后乐”的人文情怀让湖南人在前行的过程中, 添了几分沉重, 但“湖湘文化”所具有的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特点, 在湖南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功不可没, 湖南人才、科技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 为湖南中小企业发展的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三、中部崛起背景下促进湖南中小企业比较优势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1.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一是营造公平的法律和政策环境。政府部门应认真清理各种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行政法规和政策规定, 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性文件, 要取消地方保护主义措施, 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减轻中小企业的收费负担。禁止一切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收费, 禁止各种摊派行为;对非行政事业性的收费, 要加强引导, 加强监督, 进行监控;三是及时妥善处理好工农矛盾。政府在外理工农矛盾时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 依法调解, 及时化解纠纷, 决不能以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为代价来缓解一时的纠纷, 而给企业的工农矛盾留下更大的后患。

2.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府部门应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应把中小企业发展作为加速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工作来抓。同时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 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管理职能, 加强对各地市中小企业的规划、指导、监督、协调、服务, 研究各地市中小企业, 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制定中小企业发展政策, 统一颁布有关信息资料,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加大政策性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建设力度, 切实缓解中小企业

3.发展地区优势, 培养特色产业。特色就是优势, 专长就是市场竞争力。特色经济和产业差异性是中小企业的生命力所在, 发展特色经济是实现地区资源优势向市场竞争优势、经济发展优势转化的重要途径。随着市场分工日益细化, 特色经济的优势也将日趋明显, 其结果就是形成自身优势突出的特色产业带。在湖南中小企业的发展中, 要避免各中小企业“各自为战, 自成一系”、片面追求“小而全”, 产业结构严重趋同的现象, 而应充分利用其以特色创品牌、构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湖南中小企业的发展要结合地域资源特色和历史人文优势, “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 以“拳头”产品的培育为突破口, 用特色来谋求发展, 突出重点产

4.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实现企业集群发展。结合我省中小企业的实际, 按以下几种模式来选择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一是以特色产业为依托, 形成各平行、互补企业共同发展的特色产业群。二是大力发展与大工业配套协作型企业集群, 以大工业为龙头, 带动配套中小企业的发展。三是依托名牌产品集群, 使中小企业能有精力和能力的、在某一产品上下大功夫, 做到“小而专、小而精、小而优”。

5.重视人才培养, 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第一, 各级政府要制定招贤纳才的人才优惠政策, 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智力保障。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人才, 建立各种层次的智囊团, 通过各种渠道, 采取多种方式, 与国内外经济界、企业界、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广泛的联系, 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第二, 针对目前有些地市工业企业高级技术工人, 熟练工人严重短缺的现状, 要以地方政府牵头, 充分利用国家有关对外出务工人员岗前培训的政策, 从城乡闲置人员中针对性地选择一批有一定文化程度且家庭经济困难的青壮年, 针对性的进行培训, 充实中小企业, 以缓解企业人才短缺的压力。第三, 中小企业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要鼓励企业大力吸纳和引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摘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 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湖南中小企业作为湖南经济在中部崛起的动力和解决湖南经济在中部崛起制约因素的重要举措, 在中部崛起背景下加快湖南中小企业发展的意义重大, 对湖南省中小企业在中部崛起背景下发展的比较优势进行了系统分析, 并提出了促进湖南中小企业比较优势发展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中部崛起,中小企业,比较优势,湖南

参考文献

[1]陈晓红, 彭佳, 等.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研究[J].企业经济与管理, 2005, (1) .

[2]张永康.创立湘西“三带”理论, 发展湘西特色经济[J].湘西财经, 2004, (4) .

[3]林汉川, 周晖.试论我国中小企业的行业结构与行业定位[J].改革, 2003, (4) .

[4]陈乃醒.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4, (12) .

湖南省中部 篇3

摸清普通高中发展中存在的负债情况, 找寻化解债务的途径, 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是当前推动普通高中发展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此, 笔者结合2012年对河南省新乡、南阳、三门峡等省辖市的调研谈些认识。

一、普通高中债务现状

由于人口出生率峰值出现, 加之望子成龙的家长心理, 普通高中的规模和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无法满足接受高中教育这一社会需求。基于社会责任, 相当一部分普通高中在国家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 不惜举债发展。这种不得已的负债发展扩大了普通高中的规模, 改善了学校的办校条件, 扩大了教育资源, 促进了高中教育的大发展, 进而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统计显示, 199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共有643所, 在校生51.13万人, 2007年普通高中达到920所、在校生212.63万人的规模[1]。在政府有限投入的前提下, 普通高中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负债。在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背后, 很多学校在带着镣铐跳舞, 应该说负债发展的前景堪忧。

1.债务规模大, 结构复杂

调查显示, 截至2010年底, 南阳市72所普通高中 (其中公办普通高中61所) 的债务余额为104145.57万元;三门峡市26所普通高中的债务余额为46329.73万元;新乡市的64所普通高中的债务余额103250.7万元。三个市的普通高中债务构成大致有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集资形成的债务、拖欠工程款形成的债务和其他相关债务等五个部分。调查发现, 在新乡市普通高中所欠债务中, 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占9.79%、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余额占21.71%、集资形成的债务余额占11.05%、拖欠工程款形成的债务余额占41.74%、其他相关债务余额占15.71%。三门峡市和南阳市的债务余额构成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分别占61.74%和76.89%。

2.偿还压力大, 学校不堪重负

调查发现, 南阳市普通高中的第一笔银行贷款发生于1996年, 桐柏第一高级中学用于基本建设的19万元。1998年以后学校举债发展处于高峰期, 举债数额不断攀升。截至2010年底, 南阳市普通高中104145.57万元债务余额中到期偿还情况为:2011年75810.6万元、2012年7067.26万元、2013年7800.9万元、2014年4961.7万元、2015年3110.77万元、2016年及以后年度5394.35万元, 它们分别占2010年末南阳市普通高中债务余额的72.79%、6.79%、7.49%、4.76%、3%、5.17%。在调查涉及的三个市中, 虽然在普通高中债务构成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比例很高, 但政府的缺位使得还债的压力压在了学校层面。学校有限的教育经费更多地用于保稳定、保运转、保工资, 偿还债务和利息更是捉襟见肘。躲债已成为很多普通高中校长的无奈选择, 债主堵校门、法院起诉校长、举新债还旧债等在很多学校已属常态。更有甚者, 如新乡市封丘县一中在银行追债、学校信贷信誉丧失的情况下, 不得不将贷款转到校长和教师名下。

3.债务消化困难, 政府支持乏力

国家财政性经费投入方面, 普通高中发展经费保障问题的政策缺失使得学校发展没有可靠的物质保障。调查发现, 地方财政除了拨付普通高中教师工资之外, 对生均公用经费没有明确的规定。由于缺乏刚性的制度性投入保障机制, 很多地方的学校公用经费及其他所需资金, 主要靠学校领导与政府部门领导的关系或者靠所在地政府主要领导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态度来决定, 是否拨付以及拨付数额的主观随意性较大。统计显示, 2011年新乡市封丘县的5所普通高中在校生13090人, 教学班级共计223个[2], 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该县当年用于普通高中的公用经费不足8万元, 按每个教学班划拨35元公用经费, 学校办公经费更多靠学费和择校费来维持。1998年规定并延续至今的河南省普通高中收费标准为省辖市市区150~200元 / 生 / 期、县城和农村地区100~150元/生/期。《关于规范我省普通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 (豫教财字〔1998〕96号、豫价费字〔1998〕269号、豫财预外字〔1998〕23号) 2003年教育部制定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的“三限”政策要求:择校生招生比例和最低录取分数线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收费标准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财政、物价部门提出意见报请省级人民政府批准。2005年河南省规定普通高中择校费为省级重点高中18000元 / 生 /3年、市级重点高中12000元 / 生 /3年、一般高中7000元 /生/3年[3]。学校所在地域、规模、质量和生源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学校的事业收入, 对诸如封丘一中这样仅靠收费和择校费来维持运转的学校来说, 要消化债务假如没有财政的支持更是无从谈起。虽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逐年增长, 但地方财政在分配有限的教育经费时更多地是保证义务教育的发展需要, 非义务教育的普通高中教育缺乏国家财政性财力的全面保障。政府支持乏力使普通高中偿还债务的能力处于不可能的境地。

对待普通高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债务问题, 我们应该有客观的态度, 不能以债务的多少来衡量债务的优劣, 更不能以债务来唱衰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实际上, 巨额债务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属于良性债务的范畴。调查中我们发现, 普通高中所欠债务大多是因为学校的硬件投入所致。在硬件到位的前提下, 有着较高教育教学质量、稳定的生源和较高社会知名度的优质高中均能够通过自身的发展来化解债务。如新乡市一中2006年举债以每亩地15万元征地362亩用于新校区建设, 2012年每亩至少增值了3倍, 增值额达16290万元。一分为二地看待普通高中债务问题有利于我们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更有利于我们找寻合适的办法来化解债务。

二、普通高中债务形成的原因

1.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在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基础上, 河南省教育经费总量逐年增长, 对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也呈现出增长的态势。但是, 由于发展义务教育的硬任务存在, 为了巩固义务教育发展成果, 基础教育发展的财政投入主要是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软硬件建设。而对于普通高中来说, 政府财政在保证在编教师工资发放之外, 鲜见将普通高中基建列入财政预算, 在相当一部分县区甚至连高中生均公用经费和其他专项经费也未列入财政预算, 更遑论教师培训和教研费用等等。由于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很多普通高中为满足事业发展所需经费不得不通过多种渠道来筹措, 这其中相当大的部分形成了学校债务。新乡市延津县一中, 2000年以来的4000多万元改扩建总投入中财政拨款不足100万元的事实, 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政府投入不足是造成普通高中举债发展的原因之一。

2.生源增加与学校基础设施薄弱的矛盾

一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伴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和高等教育发展的不断扩招, 人们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 普通高中生源迅速增加;二是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和水平的需求不断增长;三是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人群峰值的出现致使学生人数快速增加。面对受教育人数的不断增加, 普通高中已有的基础设施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的受教育需求。为缓解这一矛盾, 很多学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 新建或扩建教室、教师办公室、实验室、学生宿舍、食堂等配套设施。基建所欠债务是普通高中债务的主体。

3.教育成本攀升和学费标准过低的矛盾

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保证和稳定学校生源, 普通高中在办学条件和师资培训等方面投入逐年增加。物价不断上涨造成普通高中的教育成本逐年提高, 而作为学校发展必要经费来源的学费却是依据1998年的标准收取。高成本低收入的现实使部分学校举债维持运转。

4.名目繁多的等级评定和验收评估

为推动普通高中规范发展, 国家制定了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图书馆发展标准以及信息化建设标准等等, 这些标准细化到了生均。为应对达标验收和等级评定, 很多学校高标准、高起点改扩建学校, 大大改善了学校的硬软件设施。调查发现, 学校在这些方面的投入基本上是靠举债完成的。

5.学校规模扩大与教师编制不足的矛盾

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 带之而来的是学生数量增多后的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学校规模扩大与教师编制不足是当前普通高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可能是出于减少财政压力的考虑, 各地在应对普通高中大发展过程中师资缺口方面的编制投入缺乏灵活性。刚性的编制制度造成了普通高中无编制教师大量存在的事实。为稳定教师队伍, 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自筹资金发放无编制教师工资实属无奈之举。调查发现, 新乡市一中共有无编制教师385名, 学校在已有的债务压力下每年仍需自筹1155万元用于工资支付。

三、化解债务的建议

普通高中债务问题, 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的关注, 调查中我们发现, 各地针对实际情况都在探索着控制、减轻、化解债务的路径和方法。为了促进普通高中教育的良性发展, 有效化解债务, 基于各地的有益探索我们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厘清债务结构, 明晰债务主体

针对普通高中债务调查和审计结果, 在分析债务结构的基础上, 建立债务偿还机制, 明晰和确定债务主体, 把不应该由学校偿还的债务剥离出去, 保证债务有效化解。

2.明确政府责任, 分级负担债务

政府是兴办普通高中教育的主体, 理应承担学校发展的经费投入。政府缺位和学校越位背景下产生的普通高中债务单靠学校自身偿还确实乏力, 政府理应负担一定的债务偿还比例。在有效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的基础上, 建立省市县三级分级负担机制化解债务。另外, 要通过转移支付手段, 加大贫困地区普通高中的转移支付力度, 减轻他们化解债务的压力。

3.完善投入机制, 保障教育经费

一要建立经费投入长效机制, 加大政府对普通高中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二要完善教育经费预算管理方式, 在保证教师工资发放的同时, 设立合理的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落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三要把普通高中的改扩建工程、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纳入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4.建章立制, 规范普通高中举债行为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根据实情制定并出台普通高中“借、用、还”等具体财务管理制度, 规范、约束盲目、随意的借贷行为, 加强基础教育建设项目管理, 监督普通高中的债务管理。

5.提高学费标准, 增加学校收入

“普通高中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准公共产品”[4], 对其供给和使用应该遵循政府和使用人共同分担的原则, 由政府和使用人共同负担教育成本。根据物价上涨因素造成的普通高中教育成本提高的实际, 制定于1998年的学费标准确有调整的必要, 就目前来看, 普通高中学费城市高中800~1000元 / 生/ 期、县镇和农村高中600~800元 / 生 / 期较为合理。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教育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2]河南省教育统计年鉴201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3]关于公布取消的收费项目和降低有关收费项目标准的通知 (豫政法[2005]49号) .

湖南省中部 篇4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

信息化是南阳也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发达的经济必须以发达的农业为依托。当前, 世界经济发展主流正从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卫星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 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

南阳作为一个农业大市、人口大市, 积极探索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方略, 大力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 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新农村建设物质条件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服务“三农”具有重要作用, 它不仅有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一、南阳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南阳的农业信息化已初具规模, 但很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只有发展农业信息化, 才能加快提高南阳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才能快速提高农业生产率, 提高农业的综合发展水平, 为农业的持续发展铺就道路。

(一) 信息化的物理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南阳是全国重要的通信枢纽, 国家重要光缆干线“八横八纵”中的“一横一纵”在南阳市交汇。经过多年来的发展, 通信部门和广电部门的光缆铺设已覆盖全市各县市区、各乡镇, 长途光缆长度达25万芯公里,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光纤传输网络, 基本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电话和网络。组织体系方面, 市直和13个县市区农业部门都设有兼职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 206个乡镇中有一半以上乡镇设有信息服务站;网络建设方面, 覆盖市、县、乡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初具规模, 信息资源采集、发布逐步走向制度化, 网上市场、网上交易、网上定货正成为许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大宗农产品市场走向国内外市场的重要通道。

(二) 信息化的手段较为全面, 服务网络初步发展

围绕南阳市农业优势产业, 南阳市相继创办了南阳农业信息网、中部农村信息网、张仲景中医药网、香花辣椒网、新野蔬菜网、南阳月季网、中华玉网等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业网站, 并将现代手段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 广泛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工具, 不断创新信息服务方式, 使农村干部群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方便地获取农业信息。在种植业、畜牧、渔业、农垦、农机、农业科技教育和农产品市场等领域已经形成了一批自下而上的信息采集系统。信息的整理、分析和发布逐步走向制度化、标准化, 信息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 地方农业部门普遍加大了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步伐。在电子信息网络得到发展的同时, 电话、电视、电脑普及率不断提高, 初步形成了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的信息服务模式, 农业信息采集渠道得到完善。

(三) 信息化的专门管理系统开始建设, 农业信息化走向专业化、正规化

南阳市农业部门和一些县、乡已经建立了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和信息平台, 基层信息服务站建设速度大大加快。不少地方农业部门积极开展市场信息服务, 服务网络已经开始向乡镇、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以及经营大户延伸, 这是农业信息渠道畅通的重要保障。同时,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工作的管理, 更好地发挥农业信息在服务农村、农业、农民中的作用, 部分乡镇举办由各村主任、村信息员、农业龙头企业信息员、农办人员参加的农业信息化工作培训班, 使参加培训的人员加深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了解, 为今后服务农村、农业、农民夯实功底。

二、南阳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虽然南阳市的农业信息化工作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应该看到, 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相比, 南阳市的农业信息化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农业信息利用水平较低, 信息化建设主要还局限于网络建设, 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还不多, 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

(一) 农业信息化的主体对农业信息化认识不足

目前, 农业信息工作是“上面热、下面冷”, 县以上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部门对农业信息工作十分重视, 但农民受正规培训的机会少, 信息化意识不强。长期以来, 小规模生产经营意识的农民习惯了种什么、养什么全凭经验的作业方式, 他们对信息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同时, 由于经济和文化基础的限制, 他们没有条件及时、直接地从网上获取信息, 也没有能力上网发布信息, 农民的这种信息意识影响着农业信息化的建设。

(二) 信息基础设施薄弱, 使用效率不高

由于网络成本高, 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 虽然南阳市有不少农业网站, 但是存在网站支持内容不够丰富, 网络的覆盖也存在地区的不平衡性。各地信息工作的手段还很不完备, 大多处于“硬件不硬、软件很软、运行较难”的状况, 许多农民还不能方便快捷地利用互联网、电话等现代信息通讯手段。同时, 农业软件十分缺乏, 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开发、发布能力落后, 服务水平提高较难。运行经费难以落实, 出现有钱建站, 运行困难的状况。

(三) 缺乏既懂网络又懂农业的专门人才

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需要一大批不仅精通网络技术, 而且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专业人才。能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解答疑问, 能为农产品经销商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产品信息等。目前南阳各地虽有了一支信息员队伍, 但既懂计算机网络又懂农业信息的人才十分缺乏, 而且, 大部分同志是兼职从事信息工作, 时间、精力不能得到保证, 难以适应信息化要求。有些农村信息员的水平不高, 连起码的电脑应用都不会, 造成信息利用程度不高;上网用户不多, 农民上网比例低;农业信息质量不高, 实用性较差, 利用价值较小;农民素质不高, 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

三、南阳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

(一) 通过信息化和农村教育结合, 从观念上和技能上解决信息化难题

通过农业人才工程, 宣传和发展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需要集中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农业技术、农业经营、外语和法律等各方面的人才, 不断充实网络的内容, 建立系统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技术信息, 完善网络的交互利用功能。

长期以来, 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新型农业组织方式的建立, 严重影响了现代农业发展和信息化观念的传播与植入, 更何谈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指导农村的现代化。搞好人才工程, 农村基础教育尤为重要。同时,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 大力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这样把信息化和农村教育相结合, 反过来又使农民重视信息化, 利用信息化, 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从文化程度和农业生产经营技能上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和利用农业信息网络的能力。

(二) 以政府为主, 并吸引多方面力量, 共同建设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属于公共产品供给范畴, 需要大量投入, 应采取政府投资为主, 多种投资形式并存的方式, 谁投资、谁受益, 明晰产权, 提高基础设施的供给率。进一步推进农村通信发展和农村信息化建设, 继续推进“村村通电话和网络”工程, 加大互联网接入能力建设, 提高农村通信水平, 让农民在家能看上电视、听到广播, 在炕头上、地头边能打电话, 并且随时能上网了解最近农业信息, 享受到广播电视和网络普遍服务。

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条件, 着力整合涉农部门以及电信运营商、软件提供商、信息服务提供商等现有的网络、技术和业务, 共同建设包括市级信息中心、县级工作站、乡级信息服务站以及村信息员四级组成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以解决适农信息到农民手中问题为重点, 通过信息员采集农副产品、劳务市场、村务公开等方面信息, 由信息服务系统进行相应的加工处理, 并及时发布, 实现信息服务的本地化;在全市有条件的行政村、有特色的自然村以及种植大户、加工企业、经纪人中建立信息服务点, 并以这些信息服务点为依托, 逐步形成辐射全市的信息服务网络。

(三) 加强对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合理规划, 使农业信息的管理更加规范, 流通更加顺畅

农业信息体系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很强的社会服务功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需要政府在人员组织、投入、优惠政策等方面予以足够的重视和扶持力度,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政府必须重视此项工作并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系, 强化对农业信息化的组织管理, 保证农村信息科学性、适用性、指导性、时效性。

同时, 政府要完善信息采集、存储、处理、发布、传递和使用系统的规范和标准, 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 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要创造多元化投入的政策环境, 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拓宽投融资渠道,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农业信息服务领域, 形成政府主导与扶持下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资建设格局。

(四) 借鉴农业发达地区经验,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信息化是社会化的产物, 推进农业信息化, 应充分吸收利用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较好地区和发达国家的先进信息技术成果。信息化从业人员要尽可能多地参加国内和国际农业信息化学术会议, 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访、讲学, 并选派科技骨干到农业信息化先进地区和发达的国家进修、深造或访问学习, 以此推进农业信息化事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元凤.论农业信息企业在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 2003 (9) .

[2]、孙成明, 朱薇, 杨一.中外农业信息技术发展概况及我国的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24) .

[3]、梅方权.当代农业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中国的对策[A].农业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C].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湖南省中部 篇5

一、瀍河回族区的田野景观

瀍河回族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东部, 因境内有瀍河流过而得名, 辖区总面积34平方千米, 有7个街道办事处, 1个回族乡, 29个社区居委会和11个行政村, 全区总人口17.88万, 其中回族人口2.76万, 占总人口的15.4%。瀍河回族区正式成立于1957年11月15日, 是我国五个城市民族区之一, 城市民族区是既区别于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乡, 又不同于一般市辖区的特殊市辖区行政建制。

二、瀍河区回族民族认同因素的分析

(1) 居住格局。为了宗教活动和生活的方便, 穆斯林围寺而居, 逐渐每座清真寺都形成一个“坊”, 这就是回坊。洛阳是我国中部较发达城市之一, 但是回坊的少数民族特色并没有因为这座城市的快速发展而褪色, 反而因为洛阳旅游业的发展, 在回坊建立了“丝绸之路伊斯兰风情街”“洛阳市清真饮食特色餐饮界”等众多民族特色街区。回坊是瀍河区回族保持民族特色和宗教文化的物质载体, 在洛阳这座大城市里, 回坊是回族聚居状态的文化岛屿, 它不仅增强瀍河区回族的民族认同, 也增强了其他民族对回族民族认同的积极肯定。回坊的聚居状态使得他们的民族特色更加显著, 使其他群体更加容易将回族区分出来, 这样也就从某些方面增强了瀍河区回族自身的民族认同。

(2) 宗教信仰。人们最常以宗教信仰来区分回族与汉族, 回族的生活习惯以及其他观念行为都能够以伊斯兰教来解释其文化特色。这说明回族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伊斯兰文化, 回族群众接受了具有系统性知识的伊斯兰文化, 该文化成为回族人民进行思考的思想价值体系, 从而构成回族与汉族之间的一条边界, 加强了回族群体内部的民族认同和其他民族对其认同的认可。

(3) 族际通婚。经过访谈结果的分析, 适婚年龄的瀍河区回族群体在面对实际婚姻问题时首先考虑的是尽快步入婚姻、组建家庭, 以免年龄过大失去婚姻竞争优势, 从而对通婚的态度比较宽松;与非穆斯林通婚的则更倾向于和父母分开居住, 以免生活不便发生矛盾。而老年人或者不足结婚年龄的人则更倾向于以宗教文化来限定婚姻选择。婚姻选择时的种种考虑, 反映出不同群体之间的根本差异虽然已经深植于人们的民族认同观念之中, 但回族内部不同年龄段的人们面对实际问题时做出了不同的回应, 体现了两族关系总体水平已经发生了某种转变。在不同代际中是否存在着不同层次的民族认同, 以及出现的原因, 则有待于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

三、讨论与分析

总的来说, 回族之所以能够以一个独立的民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民族价值观、思想体系的, 这才是回族民族认同的深层原因。民族认同只有以历史存在性为根据才能够产生民族心理的一致性。另外, 民族认同并不是单一地在某个民族内部相互认同, 而是需要该民族外部成员也参与其中, 对这一民族及其文化给予承认和接受, 这样才构成了我国和谐统一的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回族在保持自我拥有的一套价值观、思想体系的同时, 可以接受现代化的种种文化上的变迁, 但是毫不影响他们自己的民族认同心理和民族凝聚力, 或者说回族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历史性地构成了该民族存在发展的根基。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9.

中部博览会:聚焦“中部崛起” 篇6

全面推进转型发展加快安徽科学崛起

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王三运

多年来, 安徽一直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大优势、最大动力, 坚持不懈地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转型。下一步, 我们将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力争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用好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两个战略平台, 积极推进各层面的合作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挖潜力, 培育转型发展的新生力量。一个重要思路就是坚持皖江崛起与皖北振兴同步推进, 城市群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同步加强, 着力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今后, 安徽省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促进后发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 做好强基础、固根本的工作。保障改善民生聚民力, 夯实转型发展的社会基础。“十二五”时期,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今后中部各省间需要合力推进的工作很多, 重点提3条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产业承接和园区开发合作;二是进一步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合作;三是进一步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江西省人民政府代省长鹿心社

“十二五”时期, 江西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 以改革开放为强动力,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速推进加快发展、创新发展、集约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着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努力实现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

希望通过召开此次会议, 进一步健全协作机制, 推进中部六省之间多层面、宽领域、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一是加强省际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对接合作;二是加强省际产业的对接合作, 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 加强资源跨区域整合和利用, 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业产业化、旅游等合作, 提高区域产业综合竞争力;三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的对接合作;四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接合作, 提高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优化要素资源配置破解“三化同步”难题

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郭庚茂

“十二五”时期, 河南将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 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 努力实现“三化同步”。

创新机制破解“三化”争地难题, 促进“三化同步”。一是合理确定增减挂钩项目区;二是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三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四是创新增减挂钩形式。

创新机制破解人力资源保障难题, 促进“三化同步”。当前应突出抓好以下3个方面:一是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促进劳动者素质能力提升;二是大力创造就业岗位, 促进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三是坚持产城互动, 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创新机制破解要素平等交换难题, 促进“三化同步”。一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三是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四是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从政府工作角度讲, 应继续加大政策保护支持力度。一是健全农产品价格机制;二是通过财税金融杠杆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三是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四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奋力推进湖北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湖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国生

湖北省确定的“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的战略思路是:以支点建设为“一元”, 统领“两圈一带” (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和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 、“四基地一枢纽” (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 、“一主两副” (提升武汉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地位、做大做强襄阳和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 等战略, 统领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别山革命老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试验区、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州综合配套改革示范等工作平台, 构建一元多层次的战略体系, 推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 努力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 在转变中谋发展。一是狠抓结构调整这个永恒任务, 走转型发展之路;二是狠抓节能减排这个刚性任务, 走绿色发展之路;三是狠抓改革创新这个紧迫任务, 走创新发展之路;四是狠抓民生改善这个根本任务, 走和谐发展之路。

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快转型跨越发展

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周强

“十一五”的五年, 在“中部崛起”战略的引领推动下, 湖南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时期。“十一五”期间, 全省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十五”的基础上实现了总量和均量翻番。2011年上半年, 全省经济继续保持着平稳较快发展势头。

“十一五”期间, 湖南在工作中突出抓了6个方面:一是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加快建立“两型”产业体系;二是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 夯实“两型社会”建设的生态基础;三是着力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以带动全省“两型社会”的建设;四是着力扩大对外开放, 为“两型社会”建设注入强大动力;五是着力建设法治湖南, 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六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让“两型社会”建设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十二五”时期, 是中部地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 是深化合作、共生崛起的黄金时期。我们相信,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中央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 通过中部六省的精诚合作、共同努力, 必将谱写出中部崛起新的篇章。

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中部崛起

中共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 在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 中部六省坚持主题主线, 抢抓难得机遇, 加强互利合作,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区域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2011年各省地区生产总值将全部突破万亿元, 占全国的比重提高到21.5%, “三基地一枢纽”的地位更加凸显, 新兴产业快速壮大, 中部崛起态势日益强劲。

走出具有内陆地区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 是中部诸省的共同使命。中部是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第一阶梯, 优质生产要素加速向中部汇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过程中, 中部的优势和潜力充分彰显;中部各省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上了一大批具有战略带动作用的转型项目, 积累的发展势能正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央支持中部崛起的各项政策不断完善, 并且进入了深度显现期和集中释放期。

山西要虚心学习兄弟省的宝贵经验, 在促进中部崛起中尽三晋儿女的全部力量。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大政方针, 落实好历次论坛形成的重要成果,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 迈出中部地区坚实有力的步伐!!!!!!!!!!!!!!!!!!!!!!!!!!!!!!!!!!

加快转型跨越促进中部崛起

山西省人民政府省长王君

中部论坛南昌会议一年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 着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当前, 中部地区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部六省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发展动力和活力也在进一步增强, 发展思路也更加清晰, 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中部地区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山西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省份, 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抓手, 以安全生产为保障, 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和城乡生态化, 着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 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

推进转型跨越, 实现中部崛起。中部六省要进一步加强合作, 拓宽合作领域, 完善合作机制, 提升合作水平。希望国家部委进一步加强对中部地区工作的指导, 特别是给予山西更多的帮助, 支持山西率先走出一条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在转型中谋求发展在合作中实现崛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

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 中部六省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2005—2010年, 中部六省地区生产总值由3.7万亿元增长到8.6万亿元, 占全国的比重由20%上升到21.5%。与此同时, 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3.5个百分点, 城市化水平提高7个百分点。

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 中部要真正实现崛起, 必须坚定不移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经济转型和区域合作中谋求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 中部地区应更加注重内需的开拓, 有基础、有条件地在开拓内需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第二, 中部地区应牢牢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转移的机遇, 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第三, 中部地区应确定合理的经济增长目标, 实现经济社会结构顺利转型;第四, 中部地区应把和谐社会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应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区域协调发展之路和资源型城市加快转型之路;第五, 中部地区应继续扩大和深化区域合作, 合作建设连接性基础设施, 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改善投资软环境, 构筑公平竞争平台, 形成互补性较强的产业结构体系。

多措并举着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

中部地区应紧密结合自身实际, 进一步完善措施, 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跨越。一是加快促进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中部地区要围绕“三基地一枢纽”的发展定位和发展优势, 着力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围绕装备制造优势行业, 以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研发为着力点,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行业集中度, 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促进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 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二是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重点抓好火力发电、石油化工、钢铁、纺织等高耗水行业节水工作;加强矿山固体废弃物、尾矿资源和废水利用, 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根据产业特色, 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建设, 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三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依托中部地区资源和产业优势, 综合考虑各方条件, 以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为重点, 选择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 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四是依托自身优势, 充分利用当前国际及区间生产要素和产业流动、转移加快的有利时机,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加快中部地区交通运输转型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国家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

“十一五”期间, 交通运输部普遍提高了中部地区交通建设项目投资标准, 共安排中央投资1 389.22亿元用于中部地区公路建设, 24.87亿元用于水运建设。

按照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的总体部署和国家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 下阶段, 国家交通运输部将以实现中部地区崛起和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为宗旨, 以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为指导, 以提升公路水路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和发挥交通先导作用为目标, 紧紧抓住“十二五”开局有利时机, 围绕“一个枢纽”建设, 服务“三个基地”建设, 完善综合运输体系, 强化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 加快中部地区交通运输转型,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第一, 继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中部地区的区域特点和实际情况, 进一步落实“两个比照”政策;第二, 加快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优先解决中部地区与沿海地区以及中部地区内部的连通, 全面加强中部地区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建设;第三, 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第四, 提高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第五,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第六, 推进交通科技与信息化建设。

支持中部地区崛起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国家财政部部长助理刘红薇

“十二五”期间, 中央财政积极运用各种财政政策手段和工具, 对中部地区安排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1.35万亿元, 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 318亿元,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963亿元, 就业专项补助资金492亿元, 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1 768亿元, 城市居民低保补助资金446亿元, 有力地推动了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后, 中央财政将在保持支持中部崛起相关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同时, 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充实、完善政策措施, 创新支持方式。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财税扶持政策, 积极支持中部地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支持中部地区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持续增加农业投入,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支持中部地区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完善转移支付办法, 加大对中部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 加快推进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建设。完善各项民生转移支付政策,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大力增加教育和医疗卫生投入, 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开展。

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水利部总工程师汪洪

“十一五”期间, 中部六省水利建设取得长足进展。解决了中部地区6 15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对2 689座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 对119处大型灌区实施了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对171处大型灌溉排水泵站进行了更新改造, 在226个县开展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2011年, 国家水利部又将山西省列为全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省, 将湖北省境内的汉江流域列为水利现代化试点流域, 将湖南省列为加快水利改革试点省。

国家水利部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中部地区水利改革发展工作, 进一步加强对中部地区水利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大力推进黄河古贤、淮河出山店、江西浯溪口、湖南涔天河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大对中部地区水利基础设施投入, 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和水库病险问题, 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和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工程建设力度, 着力推进一批防洪和水资源配置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做出积极贡献。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作用促进中部地区快速崛起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邵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有企业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高。当前, 中部地区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条件, 中部各省都确立了很好的发展思路、发展路径和奋斗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很大。中部的国有企业, 特别是中央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争做促进中部崛起的表率。

中央企业要充分认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意义, 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和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动与中部六省的全面合作, 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引领发展方式转变,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更进一步积极融入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中部地区各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 保证透明度, 积极探索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最终融合的方式。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实现产权多元化, 加强国有企业改革经济布局和结果的战略性调整, 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积极鼓励国有企业改革上市, 着力培育规模化、综合化和国际化的大型企业集团。中部地区的国有企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深化改革创新, 加快实施转型升级、自主创新、人才强企、国际化经营、和谐发展等“五大战略”, 着力实现科学发展。

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

2008年以来,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的重要契机, 强力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 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 国家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部六省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一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道路, 坚持速度、质量、效益与安全的有机统一, 真正做到把安全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突出位置, 牢牢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二要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治本力度。深化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和专项治理行动, 严把安全生产准入关口, 继续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矿小厂,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三要进一步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和机制建设, 把安全生产进一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轨道, 着力推动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四要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创新发展。把超前防范作为努力方向, 把科技进步作为重要支撑, 把基础管理作为有力保障, 不断加强和创新安全监管监察工作载体、抓手和方式、方法, 努力开创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

加快能源转型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

中部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在保障能源稳定供应、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发展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方面, 山西勇于“吃蟹”, 掀起了全国煤矿企业兼并重组高潮, 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二五”时期, 推进中部地区能源发展, 就是要合理调控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强度, 稳定煤炭基地开发规模和强度, 加大对稀缺煤种的开发保护力度, 推行煤电一体化开发, 大力发展煤层气和煤矸石、中煤、煤泥等低热值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今后,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加强煤炭集约安全绿色开发, 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煤电基地建设, 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 推进高效洁净燃煤发电;做好煤层气和矿井余热抽采利用;开发太阳能、风能、页岩气、地热等资源。二是加快调整能源产业结构。要深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 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 优化发展化石能源。重点做好中小煤矿整合和改造, 加快开发剩余中小水电资源。三是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中部六省要建立能源总量分解落实机制, 建立节能倒逼和约束机制, 优化产业布局, 从源头上杜绝不合理用能, 实现能源优化高效配置。

总结经验坚定使命推动中部崛起工作再上新台阶

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5年来, 中部地区已经步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十二五”时期, 中部地区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主动迎接严峻挑战, 积极利用有利条件, 推进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跃上新台阶。新时期, 中部地区要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继续推进“三基地一枢纽”建设, 巩固提升在全国的重要地位;二是加快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发展, 不断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三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 进一步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四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五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大力促进和谐中部建设。

上一篇:模型预测滤波下一篇:企业融资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