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中部

2024-09-27

四川盆地中部(通用5篇)

四川盆地中部 篇1

中部1区块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目前完钻井31口,在产井9口,均为J1s2油藏。该区J1s2以岩性圈闭为主,有部分构造及构造-岩性圈闭,油藏类型多样。油水关系复杂,部分地区出现低部位出油高部位出水现象,研究发现这与储层非均质性有很大关系。隔夹层的存在是造成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

隔夹层实际是油藏开发地质中的重要概念,被认为是储层内的不渗透层或特低渗透层。因夹层的存在油层被分隔成多个流体流动单元,显著增加了层内非均质性,影响储层内油气的流动规律,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油层内的压力分布,因而隔夹层研究对油气勘探非常重要[1]。近年来,随着岩性油藏在油气勘探中地位的逐年提升,非均质隔夹层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准中地区,在构造圈闭不发育的情况下,侏罗系储层内非均质隔夹层的存在对油气藏的形成及油水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2,3]。

通过岩心观察和物性分析,结合电性特征,重点对三工河组二段(J1s2)储层隔夹层进行了划分,在成因分析基础上,建立了隔夹层控制油水分布的模式,分析了储层非均质性对油藏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1 J1s2内部小层划分

通过单井分析,J1s2可划分为J1s21和J1s22,在J1s21内部,明显存在一个砂砾岩冲刷面或者是短期的沉积间断面,这个界面为一四级层序界面,以此界面为界,将J1s21的块砂分为J1s211与J1s212两个砂层组(图1)。

2 隔夹层类型划分及成因

隔层和夹层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涵义:隔层指储层内能阻止或控制流体流动的非渗透层,分布范围较大,井间能对比,厚度从几十厘米到几十米;而夹层指砂岩层内分布的非渗透层,通常分布不稳定,分布范围小,侧向延伸短,厚几十厘米到几米,能影响储层局部的流体运动和分布[4,5]。J1s212顶部的泥岩段厚度较大,侧向上稳定分布,井间能够进行对比,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和致密泥质粉砂岩,是研究区最主要的一套区域性隔层。夹层类型根据夹层岩性的差异性,主要归结为三大类:泥质岩类夹层、细粒砂岩类物性夹层和钙质砂-砾岩类夹层。

2.1 泥质岩类夹层(I类)

泥质岩类夹层的岩性主要包括灰色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及泥砾岩等,是因岩石泥质含量高导致物性差的一类夹层。泥质岩类在显微镜下的特征如图2所示,左上角为泥岩,表现为致密的泥质结构,显微镜下未见到孔隙;右下视域内为泥质粉砂岩,泥质充满了孔隙空间,孔隙极不发育。泥质类夹层的物性极差,排替压力高,孔隙度一般小于10%,平均孔隙度为5.12%;渗透率大多小于1.5 m D,平均渗透率0.36 m D,反映泥质岩夹层具有良好的封隔能力。

该类夹层在J1s21广泛存在,其形成和分布规模与沉积微相有密切联系[6,7]。在三角洲前缘亚相中,不同微相的沉积物粒度表现为韵律性变化特点,水下分流河道最粗,分流间湾最细,其他微相粒度介于二者之间,泥质岩类夹层主要分布在细粒沉积含量较多的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远砂坝等沉积微相中,通常距离物源区越远,厚度越大,平面可对比性越强;而水下分流河道内的泥质夹层规模小,厚度薄,横向对比差。若在湖侵过程中,因水体加深导致细粒沉积物直接覆盖在三角洲前缘砂体之上,形成的泥质隔夹层一般分布广泛,厚度大,形成稳定的隔层,如J1s212顶部的泥岩隔层与此有关。

2.2 细粒砂岩类物性夹层(II类)

该类夹层是高渗透厚层砂体中的低渗透层,岩性主要包括,浅灰色块状细砂岩、粉砂岩,碳质纹层细砂岩等含较多细粒物质且分选较差的细粒岩石,主要是由于沉积物粒度、岩矿组成及填隙物含量等因素导致孔渗性变差的一类砂岩。岩心观察上,块状细(粉)砂岩通常粒度比较均匀,岩性致密,尽管肉眼下此类岩石的岩性一般非常相近,但镜下微观特征却有明显的差异。如Z101井4 351.14 m浅灰色块状砂岩显微镜下(图3),大量千枚岩等软岩屑在强压实作用下发生压扁、压弯等塑性变形,与高含量的泥质杂基一起充填粒间孔,使得砂岩的孔渗性变差;而Z101井4 345.7 m砂岩同样为浅灰色细砂岩,但在显微镜下(图3),软岩屑含量较低,大量粒间孔隙被高岭石充填,是导致岩石孔渗性差的主要原因。碳质纹层细砂岩也是常见的物性夹层,岩心上呈灰色细砂岩夹大量炭屑纹层和平行层理,显微镜下观察表明(图4),碳屑断续状分布,在压实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导致局部物性变差。

该类夹层通常具有一定孔隙度和渗透性,只是物性相对较差,明显低于其上下含油性好的储层。因此,该类夹层的封闭性往往比较差,封隔能力具有相对性,取决于夹层排替压力与下覆储层内油柱浮力的大小关系,以至于一些物性夹层在显微镜下能够见到微弱的荧光特征,甚至能够在岩心中观察到油气显示。

细粒岩类物性夹层的形成同样与沉积作用密切有关[8],主要在分支河道由枯水期向洪水期转换时或者两期河道作用间歇期形成。在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下,沉积物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湖平面的上升以及河道迁移改道,河道砂体之上的沉积物细粒物质增多,因水动力作用较弱,物性逐渐变差形成了物性隔夹层。另外,当洪水期水体携带大量沉积物进入湖盆后,水动力减弱,水体携带能力快速降低,粗、细粒沉积物发生了混杂沉积,物性在横向上变化快,水下分流河道中冲刷面之上的滞留沉积也容易产生物性类隔夹层。因此,细粒砂岩类物性隔夹层主要分布在单期河道砂体的顶部以及多期河道砂体之间或砂坝之间部位。该类夹层通常规模小,厚度薄,一般小于2 m,横向上可对比性差,分布不稳定。

从岩心情况来看,中部1区块该类隔夹层广泛发育,由于埋藏深、压实作用强,低渗透性物性夹层能对油水的分布起到控制作用,特别是J1s22中上部夹层多,非均质性较强,油气主要分布在中上部非均质段。

2.3 钙质砂-砾岩类夹层(III类)

钙质砂-砾岩类夹层主要包括钙质粉砂岩、钙质细砂岩、钙质含砾砂岩及砂砾岩等,是由于强烈钙质胶结作用使孔渗性变差的岩石。在岩心中常见钙质胶结物呈白色花斑及条带状,滴酸后产生强烈气泡。在显微镜下(图5),粒间孔几乎全被方解石胶结,颗粒呈漂浮状,孔隙性极不发育。根据实测物性数据,钙质砂岩的渗透率很低,一般小于1 m D,压汞资料反映出较高的排替压力和中值压力,因而,该类夹层具有很好的封闭能力。

研究区钙质砂-砾岩类夹层普遍存在,但发育程度差,一般厚度小,且分布局限,其形成与沉积物碳酸盐胶结作用、溶解作用等成岩作用有关。随着地层埋藏深度增加,温度升高,压力加大,泥岩内有机质发生热演化并不断地产生CO2,随之形成的HCO3-离子与地层中的Na+,Ca2+,Fe3+,Mg2+等阳离子结合进入渗透性较好的砂岩中,进入砂岩后HCO3-离子浓度减小,转化成为CO32-离子,与Ca2+和Mg2+等阳离子形成钙质沉淀。

该类夹层分布的随机性强,常发育在两个部位:一是砂岩与泥岩接触面,即砂岩顶底板附近;二是发育于早期物性较好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厚层中粗砂岩、砂砾岩内,偶尔中细砂岩中也存在,同样表现为受沉积相控制的特征。

总体来看,中部1区块三工河组二段隔夹层以泥质夹层和细粒砂岩物性类夹层为主,钙质砂-砾岩类夹层较少,隔夹层的形成主要受沉积作用控制,由于水下分支河道的频繁废弃和迁移,砂体由多期分支河道砂岩叠加而成,每期河道之间的岩性变化是导致隔夹层发育的主要原因。

3 隔夹层对油水分布的控制作用

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J1s2构造圈闭不发育,上部J1s22存在形成岩性尖灭油藏的条件,而下部J1s21主要为多期河道叠置而成的厚砂体,不具备岩性尖灭的条件[9,10]。因而,J1s21储层内部发育的非均质隔夹层对油气的运移、聚集产生了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

3.1 隔夹层垂向和侧向遮挡形成多个独立油藏

依据上述对隔夹层结构模式的认识,由于不同类型的隔夹层在空间上相互交织和叠加,储层空间被分隔成若干相对独立的流动单元,其中较为稳定的隔夹层在垂向、侧向上构成流体流动的封闭遮挡层,油气在浮力作用下沿着储层发生运移和聚集的过程中,依次在这些流动单元内形成了多个独立的油藏。因此,莫西庄地区J1s21油藏没有统一的油水界面,表现为含油砂岩段的底界海拔随构造抬升而不断升高,油砂和水砂之间界面倾斜的现象。

莫西庄地区相邻井同一砂层组内原油物性特征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这种流体性质的非均一性进一步证实,原油来自于多个不同的油藏,这些油藏在横向和纵向上相互叠置。

另外,试油结果显示,夹层上下具有不同的产液能力,证实夹层在纵向分隔了不同油藏。如Z101井区2号和3号层之间发育夹层,夹层下部砂体油水同出,日产油量10 t/d,产水量9.6 t/d;夹层上部砂体出水为主,日产水125 t/d,见油花,显然夹层上下分别为具有不同含油饱和度的两个油藏。

3.2 隔夹层侧向封堵有效性控制了油水分布

研究表明,J1s2三类隔夹层具有不同的发育特点,钙质夹层厚度一般小,出现的频率较低,尽管封堵能力较强,但由于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往往不连续分布;泥质岩类和细粒物性类受沉积控制作用明显,分布频率较高,侧向封堵有效性对油气水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根据隔夹层发育特征的差异,可能主要存在四种情况:若隔夹层连续性差,未能形成有效的侧向遮挡条件,此种情况下,夹层仅作为其下部砂体内油气运移的垂向边界,油气进入该砂体后从夹层不连续的部位进入上倾方向的其他砂体,储层只作为运移的通道,以含水为主;若隔夹层较为连续构成了侧向遮挡条件,但有效圈闭幅度较小,油气进入储层后占据物性最好的储集空间,但因圈闭幅度小,不能形成饱和油藏所需要的连续油柱高度,同样储层将以油水共存为主;若隔夹层侧向上形成了较大幅度的遮挡圈闭条件,夹层封堵能力控制了油藏油水分布,特别对细粒物性类夹层而言,若夹层的排替压力较低,油气在未达到饱和油藏形成所需的油柱高度之前突破了夹层,储层将会形成油水过渡带,表现为油水同出的特点;只有在夹层封闭能力较大的情况下,才能够在夹层控制下聚集形成纯油层。由此可见,隔夹层封堵条件对油藏高含水的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4 结论

1)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J1s212顶部的泥岩段厚度较大,侧向上稳定分布,井间能够进行对比,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和致密泥质粉砂岩,是研究区最主要的一套区域性隔层。

2)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J1s2主要发育泥质岩类、细粒物性类和钙质类夹层,钙质夹层分布较小,泥质岩类和细粒物性类分布频率较高,主要受控于沉积作用。

3)隔夹层垂向及侧向的封堵能力控制了油水的分布,是油水关系复杂的主要原因。

4)通过沉积体系的精细研究,推测隔夹层的发育区域,将有助于明确油水的分布规律,为下步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裘怿楠,薛叔浩,应风祥.中国陆相油气储集层.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147—217Qiu Yinan,Xue Shuhao,Ying Fengxiang.Continental oil and gas Reservoir in China.Bei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1997:147—217

[2] 王延章,林承焰,温长云,等.夹层对油藏的控制作用分析—以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莫西庄地区三工河组为例.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13(2):17—20Wang Yanzhang,Lin Chengyan,Wen Changyun,et al.A nalysis of controlling function of interlayer on the oil reservoir-taking Sangonghe formation of Moxizhuang Area,Block No.1,middle part of Junggar Basin as an example.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2006;13(2):17—20

[3] 邹志文,斯春松,杨梦云.隔夹层成因、分布及其对油水分布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腹部莫索湾莫北地区为例.岩性油气藏,2010;22(3):66—70,99Zou Zhiwen,Si Chunsong,Yang Mengyun.Origin and distribution of interbeds and the influence on oil-water layer:an example from Mosuowan area in the hinterland of Junggar Basin.Lithologic Reservoirs,2010;22(3):66—70,99

[4] 刘春林,王红星,尚育秋.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隔层物性界限——以喇嘛甸子、萨尔图、杏树岗油田为例.新疆石油地质,1995;16(2):149—152Liu Chunlin,Wang Hongxing,Shang Yuqiu.Limit of barrier-layer petro-physical property in late of high water cut stage in Daqing oilfield——the examples from Lamadianzi,Saertu and Xingshugang oilfields.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1995;16(2):149—152

[5] 张吉,张烈辉,胡书勇,等.陆相碎屑岩储层隔夹层成因、特征及其识别.测井技术,2003;27(3):221—224Zhang Ji,Zhang Liehui,Hu Shuyong,et al.The genesi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identification of intercalations in non-marine reservoir with clastic rock.Well Logging Technology,2003;27(3):221—224

[6] 王卓飞,蒋宜勤,祝嗣全.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低渗透油气储集层特征及成因探讨.断块油气田,2003;10(5):23—25,36Wang Zhuofei,Jiang Yiqin,Zhu Siquan.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in Jurassic in Junggar basin and discussion of its origin.Fault-Block Oil&Gas Field,2003;10(5):23—25,36

[7] 况军,姚根顺,朱国华,等.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相对优质储集层的成因.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28(6):34 —37Kuang Jun,Yao Genshun,Zhu Guohua,et al.The origin of favorable sandstone reservoirs of Sangonghe Formation,Lower Juras sic in central Junggar basin.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1;28(6):34—37

[8] 乔玉雷.准噶尔盆地中1区块J1s12有利储层及主控因素.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33(4):48—52Qiao Yulei.Favorable reservoir and its main control factors of section J1s12in block Zhong 1 of Junggar Basin.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2011;33(4):48—52

[9] 何昭勇,陈长征,许江桥,等.准噶尔盆地沙窝地地区岩性圈闭识别.石油物探,2005;45(4):383—387He Zhaoyong,Chen Changzheng,Xu Jiangqiao,et al.Identification of lithologic traps in Shawodi area,Junggar Basin.Geophysical Prospecting for Petrole,2005;45(4):383—387

[10] 景爱霞,高晓歌.准中1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储层及其含油性.中国西部油气地质,2005;1(2):194—197Jing Aixia,Gao Xiaoge.Analysis of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member 2 of Jurassic Sangonghe formation in block 1 in central Junggar Basin.West China Petroleum Geosciences,2005;1(2):194—197

四川盆地中部 篇2

时间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8:30 — 9:00

地理(辅导课)化学、物理 历史、政治

化学、物理 地理(辅导课)化学、物理 政治、历史

化学、物理 地理(辅导课)化学、物理

09:00—11:30理综模拟考试

08:20---10:20 地理(辅导课)

9:00 — 10:20

化学化学化学化学化学

10:30-12:00

数学(理)物理 数学(理)物理 数学(理)物理 数学(理)物理 数学(理)物理

14:30--16:30

数学(文)

数学(文)

数学(文)

数学(文)

数学(文)

16:10--17:30

生物生物生物生物生物

19:20--21:20

地理 物理

政治、历史(文科)

数学 地理 物理

政治、历史(文科)

数学 地理 化学

政治、历史(文科)

19:30---21:30

周六

周日

中部博览会:聚焦“中部崛起” 篇3

全面推进转型发展加快安徽科学崛起

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王三运

多年来, 安徽一直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大优势、最大动力, 坚持不懈地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转型。下一步, 我们将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力争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用好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两个战略平台, 积极推进各层面的合作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挖潜力, 培育转型发展的新生力量。一个重要思路就是坚持皖江崛起与皖北振兴同步推进, 城市群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同步加强, 着力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今后, 安徽省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促进后发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 做好强基础、固根本的工作。保障改善民生聚民力, 夯实转型发展的社会基础。“十二五”时期,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今后中部各省间需要合力推进的工作很多, 重点提3条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产业承接和园区开发合作;二是进一步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合作;三是进一步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江西省人民政府代省长鹿心社

“十二五”时期, 江西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 以改革开放为强动力,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速推进加快发展、创新发展、集约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着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努力实现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

希望通过召开此次会议, 进一步健全协作机制, 推进中部六省之间多层面、宽领域、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一是加强省际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对接合作;二是加强省际产业的对接合作, 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 加强资源跨区域整合和利用, 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业产业化、旅游等合作, 提高区域产业综合竞争力;三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的对接合作;四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接合作, 提高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优化要素资源配置破解“三化同步”难题

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郭庚茂

“十二五”时期, 河南将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 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 努力实现“三化同步”。

创新机制破解“三化”争地难题, 促进“三化同步”。一是合理确定增减挂钩项目区;二是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三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四是创新增减挂钩形式。

创新机制破解人力资源保障难题, 促进“三化同步”。当前应突出抓好以下3个方面:一是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促进劳动者素质能力提升;二是大力创造就业岗位, 促进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三是坚持产城互动, 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创新机制破解要素平等交换难题, 促进“三化同步”。一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三是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四是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从政府工作角度讲, 应继续加大政策保护支持力度。一是健全农产品价格机制;二是通过财税金融杠杆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三是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四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奋力推进湖北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湖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国生

湖北省确定的“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的战略思路是:以支点建设为“一元”, 统领“两圈一带” (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和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 、“四基地一枢纽” (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 、“一主两副” (提升武汉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地位、做大做强襄阳和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 等战略, 统领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别山革命老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试验区、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州综合配套改革示范等工作平台, 构建一元多层次的战略体系, 推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 努力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 在转变中谋发展。一是狠抓结构调整这个永恒任务, 走转型发展之路;二是狠抓节能减排这个刚性任务, 走绿色发展之路;三是狠抓改革创新这个紧迫任务, 走创新发展之路;四是狠抓民生改善这个根本任务, 走和谐发展之路。

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快转型跨越发展

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周强

“十一五”的五年, 在“中部崛起”战略的引领推动下, 湖南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时期。“十一五”期间, 全省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十五”的基础上实现了总量和均量翻番。2011年上半年, 全省经济继续保持着平稳较快发展势头。

“十一五”期间, 湖南在工作中突出抓了6个方面:一是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加快建立“两型”产业体系;二是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 夯实“两型社会”建设的生态基础;三是着力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以带动全省“两型社会”的建设;四是着力扩大对外开放, 为“两型社会”建设注入强大动力;五是着力建设法治湖南, 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六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让“两型社会”建设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十二五”时期, 是中部地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 是深化合作、共生崛起的黄金时期。我们相信,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中央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 通过中部六省的精诚合作、共同努力, 必将谱写出中部崛起新的篇章。

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中部崛起

中共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 在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 中部六省坚持主题主线, 抢抓难得机遇, 加强互利合作,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区域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2011年各省地区生产总值将全部突破万亿元, 占全国的比重提高到21.5%, “三基地一枢纽”的地位更加凸显, 新兴产业快速壮大, 中部崛起态势日益强劲。

走出具有内陆地区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 是中部诸省的共同使命。中部是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第一阶梯, 优质生产要素加速向中部汇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过程中, 中部的优势和潜力充分彰显;中部各省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上了一大批具有战略带动作用的转型项目, 积累的发展势能正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央支持中部崛起的各项政策不断完善, 并且进入了深度显现期和集中释放期。

山西要虚心学习兄弟省的宝贵经验, 在促进中部崛起中尽三晋儿女的全部力量。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大政方针, 落实好历次论坛形成的重要成果,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 迈出中部地区坚实有力的步伐!!!!!!!!!!!!!!!!!!!!!!!!!!!!!!!!!!

加快转型跨越促进中部崛起

山西省人民政府省长王君

中部论坛南昌会议一年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 着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当前, 中部地区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部六省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发展动力和活力也在进一步增强, 发展思路也更加清晰, 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中部地区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山西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省份, 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抓手, 以安全生产为保障, 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和城乡生态化, 着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 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

推进转型跨越, 实现中部崛起。中部六省要进一步加强合作, 拓宽合作领域, 完善合作机制, 提升合作水平。希望国家部委进一步加强对中部地区工作的指导, 特别是给予山西更多的帮助, 支持山西率先走出一条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在转型中谋求发展在合作中实现崛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

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 中部六省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2005—2010年, 中部六省地区生产总值由3.7万亿元增长到8.6万亿元, 占全国的比重由20%上升到21.5%。与此同时, 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3.5个百分点, 城市化水平提高7个百分点。

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 中部要真正实现崛起, 必须坚定不移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经济转型和区域合作中谋求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 中部地区应更加注重内需的开拓, 有基础、有条件地在开拓内需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第二, 中部地区应牢牢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转移的机遇, 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第三, 中部地区应确定合理的经济增长目标, 实现经济社会结构顺利转型;第四, 中部地区应把和谐社会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应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区域协调发展之路和资源型城市加快转型之路;第五, 中部地区应继续扩大和深化区域合作, 合作建设连接性基础设施, 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改善投资软环境, 构筑公平竞争平台, 形成互补性较强的产业结构体系。

多措并举着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

中部地区应紧密结合自身实际, 进一步完善措施, 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跨越。一是加快促进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中部地区要围绕“三基地一枢纽”的发展定位和发展优势, 着力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围绕装备制造优势行业, 以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研发为着力点,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行业集中度, 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促进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 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二是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重点抓好火力发电、石油化工、钢铁、纺织等高耗水行业节水工作;加强矿山固体废弃物、尾矿资源和废水利用, 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根据产业特色, 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建设, 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三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依托中部地区资源和产业优势, 综合考虑各方条件, 以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为重点, 选择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 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四是依托自身优势, 充分利用当前国际及区间生产要素和产业流动、转移加快的有利时机,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加快中部地区交通运输转型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国家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

“十一五”期间, 交通运输部普遍提高了中部地区交通建设项目投资标准, 共安排中央投资1 389.22亿元用于中部地区公路建设, 24.87亿元用于水运建设。

按照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的总体部署和国家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 下阶段, 国家交通运输部将以实现中部地区崛起和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为宗旨, 以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为指导, 以提升公路水路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和发挥交通先导作用为目标, 紧紧抓住“十二五”开局有利时机, 围绕“一个枢纽”建设, 服务“三个基地”建设, 完善综合运输体系, 强化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 加快中部地区交通运输转型,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第一, 继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中部地区的区域特点和实际情况, 进一步落实“两个比照”政策;第二, 加快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优先解决中部地区与沿海地区以及中部地区内部的连通, 全面加强中部地区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建设;第三, 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第四, 提高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第五,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第六, 推进交通科技与信息化建设。

支持中部地区崛起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国家财政部部长助理刘红薇

“十二五”期间, 中央财政积极运用各种财政政策手段和工具, 对中部地区安排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1.35万亿元, 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 318亿元,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963亿元, 就业专项补助资金492亿元, 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1 768亿元, 城市居民低保补助资金446亿元, 有力地推动了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后, 中央财政将在保持支持中部崛起相关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同时, 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充实、完善政策措施, 创新支持方式。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财税扶持政策, 积极支持中部地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支持中部地区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持续增加农业投入,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支持中部地区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完善转移支付办法, 加大对中部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 加快推进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建设。完善各项民生转移支付政策,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大力增加教育和医疗卫生投入, 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开展。

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水利部总工程师汪洪

“十一五”期间, 中部六省水利建设取得长足进展。解决了中部地区6 15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对2 689座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 对119处大型灌区实施了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对171处大型灌溉排水泵站进行了更新改造, 在226个县开展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2011年, 国家水利部又将山西省列为全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省, 将湖北省境内的汉江流域列为水利现代化试点流域, 将湖南省列为加快水利改革试点省。

国家水利部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中部地区水利改革发展工作, 进一步加强对中部地区水利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大力推进黄河古贤、淮河出山店、江西浯溪口、湖南涔天河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大对中部地区水利基础设施投入, 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和水库病险问题, 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和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工程建设力度, 着力推进一批防洪和水资源配置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做出积极贡献。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作用促进中部地区快速崛起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邵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有企业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高。当前, 中部地区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条件, 中部各省都确立了很好的发展思路、发展路径和奋斗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很大。中部的国有企业, 特别是中央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争做促进中部崛起的表率。

中央企业要充分认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意义, 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和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动与中部六省的全面合作, 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引领发展方式转变,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更进一步积极融入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中部地区各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 保证透明度, 积极探索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最终融合的方式。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实现产权多元化, 加强国有企业改革经济布局和结果的战略性调整, 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积极鼓励国有企业改革上市, 着力培育规模化、综合化和国际化的大型企业集团。中部地区的国有企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深化改革创新, 加快实施转型升级、自主创新、人才强企、国际化经营、和谐发展等“五大战略”, 着力实现科学发展。

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

2008年以来,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的重要契机, 强力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 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 国家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部六省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一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道路, 坚持速度、质量、效益与安全的有机统一, 真正做到把安全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突出位置, 牢牢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二要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治本力度。深化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和专项治理行动, 严把安全生产准入关口, 继续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矿小厂,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三要进一步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和机制建设, 把安全生产进一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轨道, 着力推动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四要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创新发展。把超前防范作为努力方向, 把科技进步作为重要支撑, 把基础管理作为有力保障, 不断加强和创新安全监管监察工作载体、抓手和方式、方法, 努力开创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

加快能源转型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

中部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在保障能源稳定供应、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发展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方面, 山西勇于“吃蟹”, 掀起了全国煤矿企业兼并重组高潮, 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二五”时期, 推进中部地区能源发展, 就是要合理调控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强度, 稳定煤炭基地开发规模和强度, 加大对稀缺煤种的开发保护力度, 推行煤电一体化开发, 大力发展煤层气和煤矸石、中煤、煤泥等低热值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今后,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加强煤炭集约安全绿色开发, 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煤电基地建设, 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 推进高效洁净燃煤发电;做好煤层气和矿井余热抽采利用;开发太阳能、风能、页岩气、地热等资源。二是加快调整能源产业结构。要深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 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 优化发展化石能源。重点做好中小煤矿整合和改造, 加快开发剩余中小水电资源。三是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中部六省要建立能源总量分解落实机制, 建立节能倒逼和约束机制, 优化产业布局, 从源头上杜绝不合理用能, 实现能源优化高效配置。

总结经验坚定使命推动中部崛起工作再上新台阶

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5年来, 中部地区已经步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十二五”时期, 中部地区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主动迎接严峻挑战, 积极利用有利条件, 推进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跃上新台阶。新时期, 中部地区要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继续推进“三基地一枢纽”建设, 巩固提升在全国的重要地位;二是加快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发展, 不断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三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 进一步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四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五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大力促进和谐中部建设。

轮胎中部磨损的原因 篇4

当轮胎气压低于标准气压10%时,其行驶里程减少6%,低于标准气压20%时,行驶里程减少17%,低于标准气压50%时,行使里程减少52%,反之,当胎气压高于标准气压10%时,其行驶里程降低5%,高于标准气压20%时,行驶里程降低9%,高于标准50%时,行驶里程降低40%。

2、驾驶技术导致轮胎磨损

起步前冲,胎面磨损量增加2%,紧急制动一次,轮胎磨损增加5%~7%,车辆陷入深沟或在泥泞路面上打滑空转,轮胎磨损增加10%―12%,车辆行驶中左右摆动和急剧转向,轮胎行驶里程降低5%~10%。

3、路面状况导致轮胎磨损

同一车型、同一种轮胎,在二级公路上的行驶里程比在一级公路上少20%~25%,在三级公路上行驶的里程则比一级公路少40%~45%,在碎石路面上的行驶里程仅为沥青路面、混凝土路面的60%左右,在山区公路上行驶的里程一般比在平原地区的同类路面上少15%―20%。

4、承载负荷导致轮胎磨损

若承载负荷超过额定值10%,轮胎行驶里程则降低8%,承载负荷超过20%,行驶里程降低35%,承载负荷超过50%时,行驶里程则降低59%,承载负荷超过100%时,行驶里程将降低80%。

5、车辆技术状况致使轮胎磨损

前束角增大1°,轮胎磨损便增加7%;前束角增大2°,磨损则增大12%,前轮外倾角增大1°,轮胎磨损增加10%,外倾角增大2°,磨损增大23%。

轮毂轴承松动,制动单边、发咬,左右钢板弹簧弹性不均,轮辐变形、扭曲,车架及后桥弯曲等,都极易加速轮胎的磨损。

6、行驶速度产生轮胎磨损

同一车型、同一轮胎、同一路面,在同一气候条件下,汽车行驶速度每增加一倍(从50km/h增加到100km/h),轮胎行驶里程降低60%,速度越高,胎面温升越快,当轮胎胎面温度超过95℃时,胎体帘线即遭到破坏,轮胎有爆炸的危险。

7、气候条件使轮胎磨损

一般来说轮胎的正常工作温度为95℃,当外界温为O℃时,允许轮胎温升为95℃,当外界气温为40℃时,允许轮胎温升为55℃,轮胎胎面温度每升高1℃,其磨损强度增加2%。

轮胎在标准气压的情况下,外界气温每升高5℃,轮胎气压增加5~10kPa,外界气温升高10℃,轮胎气压增加20~30kPa,轮胎在同一路面、同一车速下行驶,外界气温升高5℃,轮胎行驶里程降低10%~15%外界气温升高10℃,轮胎行驶里程下降45%。

四川盆地中部 篇5

(一)

从1988年“中部崛起”作为湖北省的一个区域战略, 到2004年“中部崛起”第一次出现于高层言论, 再到2005年“中部崛起”上升为国家战略, 继而又到2009年9月《规划》获得国务院原则通过, 历经20年, “中部崛起”的梦想终于走进现实。

中部崛起, 承东启西, 连南贯北, 具有战略性意义。

从东部升级、西部开发、东北振兴, 到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与辽宁沿海、山东半岛、江苏沿海、海峡西岸、北部湾沿海的开发……国家最近已推出多个区域经济发展计划。《规划》的原则通过, 宣告了中国区域振兴规划的“雄鸡”拼图, 补上了地理位置最中心的一块。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用了一个形象比喻:“如果把中国经济发展看成是一个三级火箭的话, 中部实际上是第二级。没有第二级, 第一级没用, 第三级也起不来, 所以中部经济发展是承前启后的。”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晓认为, 《规划》的提出是有战略性意义的, 这是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一个关键。当前金融危机下, 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一个关键, 就是需要更多的增长点来平衡外需的下滑, 以内需为主的中部地区就是这样一个增长点。

《规划》的出台, 为中部地区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正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常修泽教授所指出的, “如果说2005年是把中部地区从洼地里提升出来的话, 新规划的获批则是在此基础上再造一个高地。”

一方面, 中央政策措施进一步向中部地区倾斜。中央财政惠农政策重点向粮食产量占全国30%的中部地区倾斜, 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除继续加强对汽车、有色金属、原材料等中部传统产业支持力度外, 中央财政将通过财税政策创新, 推动中部地区光伏发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发展, 培育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中部地区的铁路、公路、机场等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将拉动钢材、水泥、装备、冶金、电信等一系列行业的发展, 并为中部地区创造近千万个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 中部产业集群和人力资源的聚集程度不断提高。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 东部地区劳动和资源密集型行业的经营困难逐步显现, 一些行业正加快向生产成本相对低廉的中部地区转移。与此同时, 大批具备工作经验的农民工返乡又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部地区的劳动力资源。这些无疑为“中部崛起”储备了潜能。应该说, 中部地区在历史上也曾有过几次很好的发展机遇期, 并且也取得过相当辉煌的成就。如“汉冶萍”时期, 中部地区以武汉为代表曾经是中国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建国后的三线建设时期, 由于国防和战备的需要, 中部地区诞生过很多有影响的“国字号”大型企业, 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但是必须承认,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进程里, 中部已经落后, 而且这种差距有继续拉大的趋势。在区域经济出现均衡发展、经济危机要求产业结构转型之时, 国家及时出台《规划》, 为中部地区“再次梳理发展思路”, 使中部地区找到了发展的突破口。

(二)

《规划》明确了中部六省的战略定位, 提出了2015年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许多亮点需要把握。

《规划》重新强调了中部“三个基地、一个枢纽” (即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的定位。从另一个角度讲, 这也是中央对中部地区发展优势的概括。

中部地区两条横向大动脉——陇海铁路和长江水道, 与京广和京九铁路两条纵向大动脉形成一个“井”字型, 承东启西、承南启北, 区位优势突出;劳动力资源丰富, 如河南有将近1亿人口, 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山西都是拥有几千万人口的大省, 而这些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自然资源丰富, 山西、河南、安徽是中国三大煤炭生产省份, 江西赣州拥有世界上少有的稀土资源, 区域水资源丰富;在装备制造方面, 有很多叫得响的重工业城市, 如武汉、长沙、株洲、郑州、太原、合肥、南昌等, 这些都为“中部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规划》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亮点就是, 首次提出加快形成沿长江、陇海、京广和京九“两纵两横”经济带, 积极培育充满活力的城市群。

社科院发布的《2009中部蓝皮书》认为, 目前中部与东部的差距, 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城市群的差距。据测算数据显示, 中部城市群GDP总量已接近4万亿, 达39647.88亿元, 占整个中部GDP的62.25%。也就是说, 中部城市群在中部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为此, 近期国家推进“中部崛起”的重点是, 加速推进或尽快组织实施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江城市带、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叶青认为, 这意味着中部将出现“井型”战略, 即通过各省的城市圈这个“点”, 带动经济带这条“线”的发展, 再拉动中部这个“面”的发展。特别是京九铁路沿线的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将被全面带动, 这无疑将有力地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 改写中国城市化格局。

目前, 中部主要有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都市圈等城市群概念。有专家认为, 这些城市的打造应该统一纳入中部发展规划, 统一在大中部概念中。

《规划》的另一个亮点就是, 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 提出努力在中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加强耕地保护, 提高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

江西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麻智辉认为, 循环经济是“中部崛起”和其他地区相比最突出的标签。在十七大之后,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

所谓“两型社会”, 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前者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后者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 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及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

麻智辉认为:“湖南、湖北和江西是长江中游重要的生态涵养区, 应建立长三角等下游经济发达地区向上游和中游地区进行生态补偿的机制, 而且这方面已经有了先例, 如广东向江西南部地区进行的生态补偿。”

《规划》又一个亮点是, 强化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

中部地区地处中国的地理中心, 不东不西, 区位居中, 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独特优势。从全国来看, 中部地区的交通条件是最好的。虽然在铁路建设方面, “两纵两横”干线都已经建设起来, 但是还不能满足运输的需求, 尤其是货物运输的需求。中部地区交通枢纽的建设还有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高速公路的收费问题。因为, 运输成本高、物流成本高, 目前仍是制约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规划》明确提出了要强化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 铁路网、公路网和机场建设将是重中之重。关键就是要进一步完善中部地区综合交通运输的网络体系, 包括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水运、管道五种运输方式, 提升运输能力。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低廉的运输服务, 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为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特别是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 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

(三)

《规划》的原则通过, 给中部六省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 那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支持“中部崛起”的信心和决心。中部六省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 利用国家的政策扶持, 做大做强区域经济, 提高中部地区的综合实力。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日前表示, 今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操作方式和政策手段将出现重大变化, 要深化体制改革, 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良好的体制保障;从靠行政手段逐渐向依靠区域政策、区域规划、区域法规、区域合作等经济法律手段和市场力量推动转变。针对这一转变, “中部崛起”必须要有新思路。

中部如何崛起, 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河南省政协办公厅研究室主任王克俊认为, 《规划》为今后中部六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思路, 中部六省应对中部定位重新思考。

2006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 至今已有四个年头。这四年, “中部崛起”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 但是中部地区还面临着诸多制约长远发展的矛盾和问题。

在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王爱俭教授看来, 首先,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相对落后。从三大产业看, 中部的第一产业比重高于我国东部地区;第二产业中以重工业为主, 除山西省外, 其余5省的产业相似系数较高;第三产业集中在批发、零售等传统产业, 金融、地产、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其次, 中部地区城市群规模相对较小。作为区域分工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 城市群扮演着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引擎的角色。目前, 中部的武汉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在规模上距沪宁杭等特大型城市群以及辽中南、鲁中南等大型城市群尚存差距。第三, 中部各地区缺乏协同发展的区域政策, 影响了中部经济的关联性和整体性, 削弱了区域的综合发展能力。客观地讲, 中部的一些不足是由于过去中部地区所处的低层次生产分工地位决定的。低层次的分工格局, 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该区域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有专家认为, “中部崛起”区际合作是关键, 应当通过中部各省经济合作以及各城市群的带动效应, 合力构建区域协调型经济增长极, 以辐射和带动整个中部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肖金成认为, 对于中部地区而言, 应该重点着眼于“区际间”合作。如江西, 赣南可以跟珠三角合作, 赣西与长株潭多交往, 赣东南与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密切的地缘优势, 而赣北则可与武汉城市圈和安徽加强联系。再如湖南, 也可多与成渝经济区增加接触。中部六省都可与其他区域开展“区际合作”, 并非要在中部内部划分主次。

许多专家认为, 要促进中部地区间的经济合作, 首先应削弱行政壁垒和地区封锁。这不仅有助于中部交通要地、客货运输的集散地和中转中心功能的发挥, 也有利于中部地区整体区位优势的发挥。二是强化企业间经济合作往来。中部发展从根本上将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以及企业的自我发展机制, 打破各类界限, 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放松民营企业投资限制, 扶植其壮大;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本地企业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将有助于“中部崛起”的实现。三是推动中部地区统一市场形成, 利用能源和原材料的统一市场, 可以有效改变能源和原材料的不合理定价机制, 改善中部地区的贸易条件。四是加强中部各省的农业合作。通过中部农业合作, 可以发挥三大平原农业区的比较优势, 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带。

要提升各城市群的带动效应。应加快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大力支持中原城市群发展;积极推动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协调发展试验区建设。发挥这些区域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 通过做大产业和企业规模来聚集人才和资金, 进而带动中部几个重点地区的协调快速发展。要合力构建区域协调型增长极。在发展中部地区各个城市群的基础上, 整合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三大城市群, 形成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之后的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长武郑城市群。作为中部地区协调型增长极, 长武郑城市群的形成, 将以中部整体的竞争力替代单个城市或小规模城市圈的竞争力, 以特大型城市群促进中部经济发展。在长武郑城市群整合过程中, 应构建坚实的综合性网络化基础设施, 实现公路运输、港口运输以及航空运输的协调发展;打造以六个省会城市为中心的核心增长极, 以其他城市为经济增长极的中部经济板块, 并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利用长武郑城市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构建沿长江、陇海、京广和京九“两横两纵”经济带, 主动参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 并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

南昌大学经济学者周绍森指出, 中部地区支柱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现象非常突出。在39个产业中, 共有14个产业被各省列为支柱产业。烟草、石化、电力、食品、钢铁为五省共有, 有色、煤炭采选、汽车为三省共有。因此, 中部地区崛起无论从产业规模整合, 还是产业链延伸, 都还必须进行大幅度的协调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徐逢贤建议, 中部地区应建立一个协调机制, 有利于结合各省实际, 加强经济协作, 避免重复建设。

事实上, 正当国家有关部门谨慎地为中部“量身定做”各种政策时, 中部地区已开始了联合行动, 由原来的“单兵作战”变成现在的“协同合作”。

2005年9月, 首届“中国中部崛起人才论坛”在郑州闭幕, 中部六省组织人事部门协商通过了《中部六省人才开发合作共同宣言》, 达成了区域人才开发与合作的共识。2006年8月, 中部六省建设厅就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城市规划调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 签署了《中部六省城市规划会商合作机制协议书》。2006年9月18日, 中部六省省委书记、省长以及部分中央部委负责人会聚郑州, 参加“中部论坛”郑州会议。“中部崛起”的横向合作付诸行动。2006年, 有关部委和中部六省政府共同主办中部博览会, 每年一届。中博会至今已成为中部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深远的商界交流平台。有人评价, 这一举措, 标志着“中部崛起”战略开始扬帆起航。2009年4月, 中部六省旅游局共同签订了《中部六省旅游合作框架协议》, 推出旅游“一票通”。2009年9月底, 首届中部机场发展论坛在湖北赤壁举行, 中部六省计划年内增开更多省际间的“空中快线”, 加强六省的合作与交流。

近日,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办、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宜昌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四届中部六省城市规划会商会在湖北宜昌举行。会议结合重大项目建设与城市规划效应、城市总体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部六省一个“协同合作”的局面正在形成, 我们深信, 认真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中部崛起”将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

·资料·

中部地区是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的统称。

中部六省, 承东启西, 接南进北, 汇聚四面, 辐射八方, 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在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2008年底, 六省GDP之和占全国比重为21.96%。

中部六省, 城市群集聚, 主要有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都市圈等, 它们的GDP总量已接近4万亿, 达39647.88亿元, 占整个中部GDP的62.25%。

中部六省, 是革命老区和多民族集聚区, 各省腹地县域经济薄弱, 贫困人口占比远高于东部。2008年底, 中部六省人口3.61亿, 占全国人口28.1%, 农村人口2.44亿, 占全国农村人口近1/3。

上一篇:国外人才培养模式下一篇:心理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