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焉耆盆地(精选6篇)
新疆焉耆盆地 篇1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条件下,风速、气温、太阳辐射、降水等气象要素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1-2],而这些要素与潜在蒸散的变化密切相关。潜在蒸散指在一定气象条件下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一固定下垫面可能达到的最大蒸散量[3]。其在估算作物需水量、评价农业水分资源、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和预报作物产量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FAO推荐基于气象要素的Penman-Monteith公式来计算ET0。其定义明确了植物类型、生长状况以及土壤水分状况,使得参考作物蒸散独立于这些因素,主要只受到气象因子的影响。该方法具有充分的理论基础,结果仅受当地气候要素的影响,与下垫面、土壤类型等无关,在国内外不同气候区域的应用效果都比较理想[4]。
由于ET0的变化是温、风、湿、辐射等多种气象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不同地区不同的气候背景条件使ET0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近年来,许多学者利用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ET0变化的原因,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5-7]。虽然利用敏感性、ET0和各气象要素的气候倾向率及相关性等分析方法可以从定性角度得出ET0的变化与不同气象要素变化的关联性,但并不能客观定量地衡量气象要素变化导致的ET0的变化,即气象要素变化对ET0的变化贡献。将敏感性分析和气象要素的相对变化结合起来,从而得到气象要素变化对ET0变化的定量结果,可以全面地理解气象要素对ET0变化的贡献和响应。
新疆焉耆盆地位于中国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四季分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研究区各气象要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由于最高最低气温、风速、日照时数、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与ET0的关联性,各气象要素的变化必将导致ET0的改变,因此,定量研究各气象要素对ET0变化的贡献,可为深入理解ET0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盆地内的焉耆县气象站1961—2010 年逐日最高最低气温、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气象观测数据,基于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ET0和敏感系数,结合各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定量研究各气象要素对ET0变化的贡献及主要影响要素。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农业资源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提供参考。
1 数据和方法
1. 1 数据
气象观测数据取自中国气象数据共享服务网,包括1961—2010 年逐日最高最低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速、降水量等。
1. 2 方法
1. 2. 1 Penman-Monteith模型
利用FAO在1998 年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ET0,它以能量平衡和水汽扩散理论为基础,较全面地考虑了影响潜在蒸散的各种因素,有较好的物理依据,应用较广泛。其计算方法和参数取值采用《气象干旱等级 》( GB/T 20481—2006 ) 推荐的Penman-Monteith模型参数和方法。
1. 2. 2 敏感性分析
ET0的敏感性分析是从定量角度分析一个或几个相关气象因子发生变化时,对ET0变化影响的定量参数。通过假定其他参数不变,分析单个参数的变化对模型的作用,确定模型的敏感系数,是常用的敏感性分析方法。敏感系数定义为ET0变化率与气象因子变化率的比值,具体计算过程见文献[8]。
1. 2. 3 其他方法
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突变分析。气象要素的长期变化趋势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回归系数表示气候变量的趋势倾向,回归系数为正时,说明随时间的增加气候变量呈上升趋势; 反之亦然。回归系数的大小反映了气候变量上升或下降的速率。气候趋势系数表示某气候要素的长期趋势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即时间和气候要素的相关系数。
2 结果分析
2. 1 参考作物蒸散量的突变分析
下图( a) 和( b) 分别给出了研究区ET0的M-K突变检验结果和累积距平曲线。由累积距平曲线可见,ET0在1964 年和1983 年前后发生转折,1964 年前,ET0累积距平减少,之后为正距平,至1983 年以后为负距平,且逐年减少。M-K突变检验中的UF和UB两条曲线在1983年前有多个交点,1983 年以后顺序曲线持续减小,在1985 年超过了0. 05 信度线,减少趋势更为显著。综合M-K突变检验和累积距平分析结果,可确定研究区ET0在1983 年前后发生突变减少,1983 年为突变年。
研究区 1961—2010 年 ET0M-K 突变检验和累积距平图
2. 2 ET0和影响要素的年际变化
近50 年来,研究区ET0呈逐年减少的变化趋势,回归系数为- 1. 818mm /年,趋势系数为0. 481,通过了0. 01 显著性检验,ET0减少趋势极显著。春、夏、秋、冬四季( 下同) ET0均呈减小的变化趋势,分别为- 0. 505mm / 年、- 1. 039mm / 年、- 0. 183mm / 年、- 0. 091mm / 年,其中春季通过了0. 05 的显著性检验,减少趋势显著,夏季通过了0. 01 显著性检验,减少趋势极显著。与ET0变化相关的各气象要素年际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其中平均风速、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分别为- 0. 026 m / ( s · 年) 、- 8. 260h / 年,趋势系数分别为0. 938、0. 703,均通过了0. 01 的显著性检验,减少趋势极显著。 最高、最低气温均有升高趋势,分别为0. 016℃ / 年、0. 041℃ / 年,趋势系数分别为0. 401、0. 781,也通过了0. 01 显著性检验。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为- 0. 026% /a,减小趋势不显著。春季平均风速、夏季日照时数的减小趋势,冬季最高最低气温升高趋势年内变化最显著。
由下表中ET0和各气象要素分时段变化趋势结果可见,ET0发生突变后有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其他各气象要素在ET0突变前后变化趋势差异明显,平均风速在ET0突变前减少趋势达- 0. 034m/( s·年) ,突变后为- 0. 013m/( s·年) ,相对湿度在突变后减小趋势达- 0. 113% / 年,减少趋势极显著,日照时数突变后减少趋势极显著,为- 9. 372h /年,最高、最低气温在突变后增加趋势分别达到0. 037℃ /年、0. 070℃ /年。综合来看,研究区ET0发生突变前,平均风速减少趋势最显著,其他各相关要素变化趋势均不显著,突变后,平均风速减少趋势变小,其他各相关要素变化趋势极显著。
**表示通过了0.01置信度检验。
2. 3 引起ET0变化的气象要素贡献
气象要素的变化是导致ET0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为了探讨各气象要素对其变化的影响程度,采用气象要素敏感系数与多年相对变化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各要素对ET0变化的贡献。
平均风速对ET0变化的贡献为- 1. 925mm/年,平均风速的显著减少使其对ET0变化表现为负贡献。四季的贡献分别为- 0. 547mm/年、- 0. 305mm/年、- 0. 404mm / 年、- 0. 319mm / 年。 相对湿度的不显著减小导致ET0的微弱增加,其贡献为0. 34mm/年,四季的贡献分别为0. 035mm/年、0. 011mm/年、0. 169mm/年、0. 052mm / 年,秋季相对湿度对ET0变化的贡献最大。日照时数的显著减少导致ET0的减小,其贡献为- 0. 634mm / 年,四季的贡献分别为- 0. 094mm / 年、- 0. 658mm / 年、- 0. 117mm / 年、- 0. 010mm / 年,夏季日照时数减少趋势最显著,负贡献也最大。最高气温的升高导致了ET0的增加,其贡献为0. 319mm/年,四季的贡献分别为0. 109mm/年、 - 0. 015mm/年、0. 086mm / 年、0. 088mm / 年。最低气温对ET0变化的贡献为0. 423mm/年,由于最低气温上升趋势大于最高气温上升趋势,导致该站点最低气温的正贡献高于最高气温的正贡献,四季最低气温的贡献分别为0. 172mm/年、0. 076mm / 年、0. 085mm / 年、0. 095mm / 年。不同时段相对湿度敏感系数均为负值,其他各要素均为正值。从敏感系数绝对值大小可看出,ET0对相对湿度变化最敏感,最高气温次之,再次为平均风速、日照时数、最低气温。虽然全时段平均风速的敏感系数较小,但其多年相对变化达- 45. 02% ,导致了ET0为- 8. 87% 的负变化贡献,成为1961—2010 年ET0减小的最大贡献要素,其次是日照时数,虽然相对湿度的敏感系数绝对值最大,但由于其多年相对变化仅为- 1. 95% ,仅对ET0产生了1. 7% 的正贡献,最高气温敏感系数仅次于相对湿度,贡献仅为1. 55% ,最低气温的敏感系数虽然只有0. 085,由于其24. 29% 的多年相对变化,也导致ET0为2. 065% 的正变化贡献。从ET0突变前后各气象要素贡献对比来看,平均风速的贡献明显减小,从- 10. 07% 减至- 5. 03% ,其他各要素贡献均明显增大。
3 结语
本文利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焉耆盆地1961—2010 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并分析了参考作物蒸散量对平均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最高最低气温的敏感系数,结合各气象要素的多年相对变化定量探讨了ET0变化的原因。
a. 近50 年来,研究区ET0平均以- 1. 818mm/年的趋势减少,夏季减少趋势最显著,在1983 年前后ET0发生突变,突变后有不明显的增加趋势。
b. 相对湿度对ET0的变化敏感性最高,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敏感系数较低。但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多年相对变化分别达-45. 017% 、-16. 774% 的减小幅度,使平均风速成为研究区ET0变化贡献最大的气象要素,日照时数次之,最高气温贡献最低。
c. 全年、春、秋和冬季的对ET0变化的主导因子是平均风速,夏季是日照时数,一年四季ET0变化的主导因子是相对湿度。由于夏季日照时数极显著减少,导致突变后夏季主导因子为日照时数。
新疆焉耆盆地 篇2
焉耆盆地是新疆典型的山间内陆盆地和大规模开垦荒地大规模推广膜下滴灌高效节水技术致使地下水位下降典型区, 因此探讨该区地下水位下降和灌溉农业变化之间的关系,对焉耆盆地适度开垦荒地,合理推广高效节水,科学利用地表水、地下水具有重要意义,对干旱区山间内陆盆地合理进行水土开发具有参考作用。本文应用相关分析法、RS及MapGis空间特征分析技术,探讨了焉耆盆地21世纪以来地下水位下降与耕地面积增大、大规模推广高效节水的多元耦合关系与响应机制。
1研究区概况
焉耆盆地位于天山中段南麓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面积约13 612km2。四周环山,呈菱形,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从周边山岭向盆地中心 - 博斯腾湖倾斜。博斯腾湖[5,6]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分为大、小两个湖区,大湖区是湖体的主要部分,东西长约55km,南北平均宽约20km,湖面海拔为1 048.75m时,水域面积达1 002.4km2,体积为88亿m3, 平均水深7.38m,多年平均降水量64.7mm,多年平均蒸发量2 194.7mm,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
研究区指焉耆盆地绿洲区,面积约4 120km2,区内河流来源于南天 山冰雪融 水和降水,多年平均 总径流量42.15亿m3/a,主要河流有开都河、黄水河和 清水河,多年平均 径流量[7,8]分别为34.82、2.89和1.05亿m3/a。区内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补给来源 有河流、渠系渗漏,山区河谷和基岩地下径流,大气降水入渗,田间灌溉水渗漏。排泄归纳起来有3种形式:一是潜水蒸发,二是通过农排渠排泄及向河流湖泊泄流,三是人工开采。研究区地下水资源8.91亿m3/a,其中开都河区地下水资源量为6.71亿m3/a,和静北部 诸小河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055亿m3/a,和硕独立 小河区地 下水资源量为1.217亿m3/a,不引起地 表生态环 境退化的 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9]为3.8亿m3/a。
2地下水位演变特征
2.1初始特征
研究区天然状态下地下水流场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运动,在2000年,区内湖泊 湿地面积1 695.6km2,占研究区 的30.13% ;地下水位 埋深小于5 m的分布区 面积为2 930.4 km2,占52.07%,大于5 m的埋深区 面积1 002.1km2,占17.81%。
2.2现状特征
根据2011年水文地质测绘表明,研究区内湖泊湿 地面积1 392.7km2,占研究区的25.65% ;地下水位埋深小于5m的分布区面积为2 407.1km2,占44.34%,大于5m的埋深区面积1 629.5km2,占30.01%。
2.3演变特征
由图1可以看出环绕博斯腾湖由外到内,地下水位埋深呈现出由深变浅的特征。通过对图1(a)与图1(b)对比可知,经过11年时间演变,研究区内地下水位埋深>10m区域明显增大,其范围由近山区向近湖区逼近,主要分布在盆地西侧和东北侧;在内陆中心区域,地下水位埋深2~3m区域面积有所增加;博斯腾湖面积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在湖的西北岸和东北岸较为明显。
2000年研究区 内湖泊湿 地面积达1 695.6 km2,占30.13%,埋深0~3m区域2 311.5km2,占41.07%,埋深3~ 5m区域618.9km2,占11%,埋深>5m区域1 002.1km2,占17.81%;2007年湖泊湿 地面积缩 小至1 488.7 km2,占26.44%,埋深 >5 m的分布区 面积扩大 至1 317.1km2,占23.39%;进入2011年,湖泊湿地 面积进一 步缩小至24.73%,埋深0~3m区域缩小至1 585.8km2,占28.16%,埋深3~5 m区域扩大到822.93km2,占14.61%,埋深>5m区域继续扩大,达到1 829.5km2,占32.49%(见表1)。
以定边界区域内陆地地下水位以上土体厚度来衡量研究区内总体地下水位埋深情况,由于盆地内陆地面积相对整个盆地面积而言波动幅度小于6%,因此可以如此定义,该厚度值越大则表明盆地内总体地下水位埋深越大,该值越小则表明盆地内总体地下水位埋深越小。地下水位以上土体厚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hi为第i年不同地下水位埋深值;Ai为第i年不同hi对应的面积值;为第t年定边界区域内平均地下水位埋深。
取0~1m埋深值为0.5m、1~2m埋深值为1.5m、2~3 m埋深值为2.5m、3~5m埋深值为4m、5~10m埋深值为7.5 m、>10 m埋深值为15 m,经过计算 得
由此可知11年来,盆地内地 下水位一 直在下降,20002007年期间,平均每年下降0.096m;2007-2011年期间,平均每年下降0.303m,下降速度翻了3倍以上。
3耕地面积和灌溉方式变化特征
3.1耕地面积变化
为掌握研究区不同 时期土地 利用类型 的变化情 况,利用RS与MapGis空间特征 分析技术,对研究区2000、2007及2011年的遥感数据基于Mapgis平台进行人机交互式解译,将盆地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水域、湿地、盐碱地、耕地、沙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和林草地等8大类,针对研究区域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研究区内11年来耕地的演变过程。
通过图2(a)与图2(b)对比可知,近11年来,焉耆盆地绿洲区耕地面积明显增加,2000年耕地外围大面积未利用地到2011年时转变为 耕地。2007年耕地面 积比2000年增长了428.63km2,增长率达61.23km2/a;2007-2011年4a时间里增长了6.07%,增长率达85.46km2/a;11a的时间里 盆地内耕地面积增加了13.66%。
水域面积自2000-2011年一直处于减少阶段,第一阶段2000-2007年减少了3.31%,第二阶段减少了0.85%;未利用地面积一直处于高速缩减状态,第一阶段缩减2.48%,第二阶段缩减2.4%;林草地也是大规模减少,第一阶段减少了2.6%, 第二阶段减少了0.76%。通过对比我们可 以看出,在20002007年期间,耕地面积的增加主要由水域面积、未利用地和林草地面积的缩小演变而来;在2007-2011年这4年里,耕地面积增加了341.08km2,其中未利用地面积大量转换为耕地,4年即转换了135.04km2,剩余200km2由水域、湿地、沙地、林草地和盐碱地转变而来,这其中,高效节水技术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部分 水资源,利用这部 分水资源 加速了荒 地的开垦。
3.2灌溉方式变化
在2000年之前,焉耆盆地一直以常规灌溉为主,常规灌溉包括沟畦灌和冬灌的大水漫灌。自2000年以来焉耆盆地开始试点膜下滴灌高效节水技术,最开始只是在棉花、辣椒、葡萄等作物上试验,由于其节水能力大,增产效果明显,后来大面积推广到小麦、甜菜等作物。
由表3可知,在2000年研究区 内高效节 水面积仅1.61 km2,占实际灌溉面积的0.09%;经过7年的发展,到2007年达到128.7km2,占5.83%;2008年之后,伴随着政府对高效节水技术的大力支持,盆地内膜 下滴灌开 始大规模 迅速推广 开来,到2011年规模达到844.55km2,占当年实 际灌溉面 积的31.55%。
农业综合毛用水定额包括作物生长期内灌溉和冬灌两项, 在焉耆盆地,常规灌溉地和高效节水灌溉地冬灌均采用大水漫灌,定额在2 700m3/hm2左右,通过对常规灌溉与高效节水灌溉对比(见表4)可知,高效节水灌溉的灌溉水利用系数比常规灌溉大0.35以上,节水3 000m3/hm2以上,其中常规灌溉渠系水利用 系数比高 效节水灌 溉小0.3以上,渠系渗漏 损失2000、2007、2011年分别为3 519、3 028、2 718m3/hm2,而对应的高效节水渠系渗漏 损失仅为241、180、101 m3/hm2,由此可见常规灌溉渠系渗漏对地下水的补给是很大的,滴灌的渠系渗漏对地下水的补给微乎其微。
4地下水位下降与灌溉农业关系
区域单元内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是由于排泄量大于补给量, 针对焉耆盆地灌溉农业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可划分为两个阶段(见图3),阶段一:2007年之前,即大规模开垦荒地实施常规灌溉阶段,在这一阶段,研究区内部分林草地转换为耕地,引水量不断增大,渠系渗漏增大致使补给量有所增加,局部地区地下水位在灌溉期有所升高,同时,盆地东北部和西部原本靠汲取地下水生长的自然植被和未利用地转为依赖灌溉收成的农作物,在增大潜水蒸散发的同时又增大了当地地下水开采量, 东北部和西部地下水位降低,总体上排泄量大于补给量,区内地下水位有所下降;阶段二:2007年之后,在盆地的中心区域, 高效节水技术实施推广,渠系渗漏补给量有所减少,地下水开采量有所加大,在盆地的 东北部和 西部开垦 荒地规模 继续加大,地下水开采量和潜水蒸散发量继续加大,排泄量和补给量均减小,从而致使地下水位迅速下降。
2007年之前,虽然地下水开采使得地下水位下降,但常规灌溉入渗补给地下水量较大,因此,随耕地面积增大,地下水位下降的幅度较小,耕地面积每增加100km2,研究区地下水位全区平均降幅0.15m。在2007-2011年4a时间里,区内部分常规灌溉转变为膜下滴灌,致使地下水开采量加大,另外新开垦荒地也增大了地下水开采量,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每增加100 km2,焉耆盆地地下水位平均降幅0.25m,相对2007年之前地下水位降幅增大66.67%。
从农业开采井数和地下水开采量来佐证上述研究结果(见图4)。在2000年,研究区开采机井数仅683眼,至2007年,开采井数增加至1 243眼,2011年达到3 216眼,分别增加了2.6倍和4.7倍。年开采从2000年最初的1.25亿m3/a,增大为2007年2.57亿m3/a和2011年的6.92亿m3/a,分别增大2.1倍和5.5倍。11年来累计开采地下水35.97亿m3,超采地下水6.02亿m3(对应多年可持续开采量3.8亿m3/a),平均超采模数达到14.61万m3/km2。该超采量除以盆地内浅层含水层综合给出度0.085(盆地内浅层地下水含水层地下水给出度介于0.05~0.12),对应地下水位的降幅为1.72m,与近11年来研究区内实 际地下水 位降幅相 差0.16 m,误差8.5% 小于10%,认为累计降幅基本一致。
5结语
灌溉农业迅速发展的焉耆盆地,地下水位下降的幅度与区内耕地面积扩大和灌溉方式变化密切相关(见图5)。
2000年以来,常规灌溉耕地面积每增加100km2,地下水位平均降幅0.15 m,膜下滴灌 高效节水 耕地面积 每增加100 km2,地下水位平均降幅0.25m。2000年研究区平均地下水位埋深4.98m,到2007和2011年分别下降到5.65和6.86m, 截止2013年12月全区平均地下水位已下降至7.93m,远低于盆地内地下水生态安全水位[10]3.5~5.0m, 由此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天然植被衰败,活植株盖度降低,随处可见枯死的灌木丛,具有极强抗旱能力的胡杨、怪柳仅断断续续生长在河床两边数百米范围内。博斯腾大湖水位由2002年达到的 史上最高 水平1 049.39 m降到2013年12月的1 045.06m,接近最低控制水位1 045m,大湖面积由1 230.2km2萎缩至912.31km2;在湖水位下降、湖面积不断萎缩的过程中,博斯腾湖区域生态环境持续退化,小湖区,原来草盛木青的湿地草甸现已是植被稀疏,主产业芦苇面积缩小、长势衰退;大湖区,有机质污染日益严重,湖水矿化度增加,水质不断恶化,鱼类种数和产量减少,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因此,适度开垦荒地,优化灌溉农业布局结构,理性推广膜下滴灌高效节水技术,对于缓解焉耆盆地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十分必要。□
摘要:2000年,焉耆盆地内平均地下水位埋深4.98m,耕地面积1 656.26km2,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1km2;盆地内灌溉农业经过11年由常规灌溉向高效节水灌溉的转型发展,到2011年,平均地下水位埋深下降至6.86m,耕地面积增加至2 426.73km2,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增加至844.55km2。针对这一问题,基于大量实测资料和RS及MapGis技术与相关分析方法,通过近10年来区内耕地面积和灌溉方式变化特征对地下水位下降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常规灌溉耕地面积每增加100km2或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每增加100km2,研究区地下水位下降幅度为0.15和0.25m。
新疆焉耆盆地 篇3
1 地质概况
焉耆盆地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晚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其夹持于塔里木、准噶尔、吐哈三个盆地之间,呈北西西向延伸,形态为菱形。由北向南由和静坳陷、焉耆隆起、博湖坳陷三个一级构造单元组成,博湖坳陷可再细分为北部凹陷、中央隆起、南部凹陷[4]。
宝中背斜构造位于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北部凹陷宝浪苏木构造带中部。根据已钻井钻遇情况,宝中区块地层从上至下发育第四系全新统和下更新统西域组、上第三系上新统葡萄沟组及中新统桃树园组、下第三系鄯善群、侏罗统的西山窑组、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还有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主要含油气层为侏罗系三工河组。宝中区块主要是由一套山间盆地的近物源、短水道、急水流的粗粒的近物源快速沉积物组成。沉积相上属于辫状河三角洲相,物源来自于北部和东北部[5]。宝中背斜构造主要构造运动包括侏罗纪末期的燕山运动( 构造雏形期) 、第三纪末的喜山运动。其中喜山运动使背斜褶皱更加强烈,构造幅度进一步增大,伴有断层产生,并且背斜在此时定形。整体而言该构造的特点有: 多期构造运动叠加、褶皱异常强烈、断层及裂缝较为发育。总体上形成了一长条状背斜,长轴走向北西-南东向,西翼被北西向断层所控制,内部伴生或派生较多小断层。背斜构造高点在焉参1 井附近,两端倾伏分别以鞍部与其他构造圈闭分开( 图1) 。
2 断层特征再认识
2. 1 地震层位标定与解释
地震层位标定与解释是地震解释的基础,现收集了大量测井曲线资料,应用Landmark解释软件提供的Syntool模块进行地震层位的精细标定。通过声波合成记录标定,将地质层位与地震剖面建立联系,使地震剖面上的反射波同相轴与地质分层相互对应。直接用8 口井的VSP测井资料进行层位标定,分别是: B10、B201、B202、B204、B205、B214、B215、Yc1。
首先进行单井合成记录的剖面层位标定,利用30 Hz雷克子波进行初始合成,初步标定井旁地震道,确定大套层位。而后利用井旁提取实际地震子波对单井合成记录修正,通过时深关系调节来提高相关性; 最后将单井在三维数据体进行连线,实现各井都标定在同一层位上。根据关键井分布特点,考虑到使每个断块均有井控制,全区建立了4 条连井骨干解释剖面: B203-B2213-B2219-B201-Yc1-B204 连井对比剖面; B2216-B2313 连井对比剖面; B2218-B2219-B2318连井对比剖面; B2220-B205-B208-B2319-B2322 连井对比剖面。在三维数据体中准确的标定J2x、J1s、J1sⅠ、J1sⅡ、J1sⅢ、J1sⅣ和J1b等反射的顶( 底) 界面( 图2) 。
地震层位标定后开展地震层位解释,首先根据建立的4 条骨干解释剖面,以井点、过井和连井骨干剖面为基础,将标定层位进行外推建立全区的骨干剖面网络。在连井骨干剖面解释完全闭合的前提条件下,首先建立32×32 的解释测网,闭合解释的断点和层位交点,在此基础上,依次进行16 ×16 测网、8 ×8 测网、4 ×4 测网的解释。共精细解释地震层位J1s、J1s1、J1s2、J1s3、J1s4 和J1b等6 层,辅助解释J2x反射层位1 层( 图3) 。
2. 2 断层重新解释
断层的解释精度关系到构造研究的精度、圈闭的落实程度、含油气面积的大小。原有认识已不能满足勘探开发的要求,对断层进行重新解释主要应用了以下解释方法。
2. 2. 1相干数据体、时间切片进行宏观解释断裂展布
相干体技术其方法原理是计算地震道间相关系数,从而确定地震属性空间上的是否连续分布,根据连续与否及其展布来评价地质体空间的展布。而等时切片则是特定时刻地震属性的信息,通过检测连续性来反映该时刻的地质体的空间分布情况,基本上不连续性都代表有可能为断层[6]。基于相干数据体确定时间切片,对断裂展布及其交割关系解释有极好的效果。
2. 2. 2等时切片、相干切片与地震剖面解释相结合,提高断层的可靠性
在相干数据体、倾角数据体和时间切片上进行解释仍存在缺陷,其只能判断出断层、断点的大致位置、断层平面走向等,而断点的精确位置须在地震剖面上解释,同时结合等时切片、相干切片等在地震剖面上的投影,进行合理的修正,使得断点归位准确,断层解释可靠[6]。
由于工区内大部分断裂落差较小,为了突出小断层的识别与解释,本次解释采用提频数据的常规显示与局部放大显示,常规显示与多彩色变面积显示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微小断层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来,有效地提高了小断层的分辨能力和解释精度( 图4) 。
本区钻遇断点的井中( 表1) ,宝2 井不在工区内,宝5 井在J2x层2 300 m处钻到断层,断距170m,平面上是F1 大断层。宝201 井在J2x层2 267 m钻遇断点,但没有断至J1s。宝205 井在J2x层2 129m钻遇断点,剖面上断点清晰,在平面上组合后是F4 断层。宝2215、宝2217、宝2219 以及宝2311 井都在J2x层钻遇断点,剖面上也能反映出断层的特征,在解释闭合、平面组合后反映为F4 断层。宝206 井在J1sⅠ1 层2 388 m处钻遇断点,断距26 m;宝208 井在J1sⅡ2 层2 421 m处钻遇断点,断距22m; 在J1sⅣ6 层分别在2 730 m和2 879 m处钻遇两个断点,断距分别为36 m和100 m,在平面上是F4断层和F1 大断层。宝210 井在J1s Ⅳ2 层分别在2 408 m和2 465 m处钻遇两个断点,断距分别为40m和20 m。宝2312 井在J1sⅣ1 层2 636 m处钻遇断距为17 m的断点,宝2313 井在J1s层2 334. 8 m处钻遇断距为40 m的断点,Bx2313 井在J1sⅠ1 层2 400 m处钻遇断距为18 m的断点,宝2314、宝2316、宝2318、宝2323、宝2325 井分别在J1sⅡ2 层2 454. 2 m、2 467 m、2 437 m、2 419. 2 m和2 440 m处钻遇到19. 2 m、18 m、14 m、20 m和20 m断距的断层,经平面组合后为F4 断层。宝2547 井在J1sⅢ1 层钻遇的断距为36 m的断点,在平面上也是F4断层。
2. 2. 3 可视属性解释断层
采用新方法-可视属性对断层进行了解释,通过提取的相关长度属性,进一步验证了地震剖面解释的断层在平面上的走向,和相干体、时间切片综合论证断裂系统的组合[7]( 图5) 。
在平面组合完毕以后,进行了断层平面的叠合来验证断层解释合理性。将平面上组合好的J1s、J1sⅡ、J1sⅢ、J1sⅣ和J1b等5 层的断裂系统依照上下顺序一一叠置,检验是否有相互交叉的现象出现,如果没有,证明断层的组合是合理的,如果出现上下断层交叉打架的现象,则需要再次参照相干体和时间切片等来分析断层平面组合是不是合理。
2. 3 断层特征
通过以上方法对断层进行重新解释,共解释出14 条不同级别的断裂,断层性质均为逆断层,区内断裂体系主要由北部F1、F2、F4、F8 断裂和F3、F5、F12、F9、F10 等一系列的断层组成,断层走向近北西向,断层性质为逆断层,局部发育北东向断层和北西西向断层。断层倾角较大,达52° ~ 68°,平面上呈羽状分布。按照断层对构造的影响程度、对油气分布的控制程度和断层自身规模的大小,可分为Ⅰ、Ⅱ、Ⅲ级断层( 表2) 。
2. 3. 1 Ⅰ级断层
宝中区块Ⅰ级断层有两条F1、F8,F1 发育在宝中背斜构造东北翼,走向北西,倾向南西,断层陡立,倾角大于56°,断距大,从北西向南东,断距由小到大,最大断距达250 m,该断层延伸长度为7. 2 km,直达宝南断块,F8 发育在宝中背斜构造的西南翼,走向北西,倾向北东,断层陡,倾角大于57°,断距较大,从南东向北西断距由小变大,最大断距为150m,该断层在南部消失,延伸长度在3. 5 km以上。宝中背斜夹持在F1、F8 两断层之间,从规模上讲,宝中区块的F1 断层规模大于F8,并且它控制了宝中背斜构造的形成。
2. 3. 2 Ⅱ级断层
宝中区块只有1 条F4,发育在宝中背斜构造的北部近于轴线位置,走向北北西,倾向北东东,倾角大于52°,断距在14 ~ 70 m,延伸长度2. 6 km。地震剖面上具有F4 号断层上陡下缓的特征。对宝中区块的油气水分布起复杂化作用,影响了宝中背斜该断层和两侧含油气高度、富集程度,控制了两块油气水界面的高低等。
2. 3. 3 Ⅲ级断层
宝中区块内部有5 条 Ⅲ 级断层( F5、F6、F7、F11、F14) 。主要发育在宝中背斜构造的北部( 焉参1 井以北) 的轴部和两翼,在地震资料上不易识别。Ⅲ级断层走向基本为北西向,倾向北东,倾角大于60°,断距小,最大为24 m,一般小于20 m,延伸长度0. 5 ~ 2. 3 km,Ⅲ级断层与Ⅰ级断层F1 或F8 平行或小角度斜交,平面上呈拉长的“S”型,总体上呈羽状排列在平面上呈燕行式展布,其走向与F1 平行或小角度斜交,断层倾角52° ~ 80°。它的发育使宝中背斜构造更加复杂,对宝中砂体的连通状况及注水开发效果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搞清Ⅲ级断层的分布规律对宝中区块的注水开发、动态井网完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宝浪油田Ⅲ级断层的重新认识,新增识别Ⅲ断层5 条,根据钻井资料、动态资料重新组合、调整断层8 条,对宝浪油田有效提高注水,注采结构的调整起了积极的作用。
新组合的断裂系统,与原来的断裂系统相比较,有以下几个不同点。
( 1) 在F1 大断层的东部,新解释出一条断层,走向平行与F1 大断层,也是北西向展布,是一条西倾的逆断层。该断层在剖面上层位断开明显,断点清晰。
( 2) 原有的F13 断层,在本次组合中认为和F4断层是同一条断层,所以F4 断层的平面延伸距离变大,将Bqp1 井和B215 井分开,这两口井位于不同的构造断块里。通过宝215 井的生产结果均为油层( 图6) ,而原有认识底部为气层。分析认F4 和F13断层应为一条断层,形成了封闭的215 断块。
( 3) 原来的F6 延伸距离短,研究后认为该条断层和F7 断层是同一条断层。
3 断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3. 1 Ⅰ级断层长期继承性活动,控制了宝中背斜圈闭的形成
宝中区块Ⅰ级断层F1 和F8,它们形成时间早,为早期的基岩断层,之后从燕山期到喜山期长期继承性活动。由于燕山中、晚期和喜山晚期在焉耆盆地内形成北东—南西方向的挤压应力场,使宝北、宝中的早期形成北西向Ⅰ级断层发生强烈的左行压扭性活动,这些北西向Ⅰ级断层强烈逆冲,并形成与断裂活动相伴生的同方向褶皱构造即宝中背斜构造圈闭[8]。
3. 2 断层活动形成油气垂向运移的通道,静止期又是侧向遮挡油气封闭的条件
焉耆盆地主要烃源岩为侏罗系八道湾和三叠系小泉沟组,宝中区块主要含油层段为三工河组,生储组合为下生上储式,断层构成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宝中背斜圈闭为逆断层上盘的背斜构造,断层是遮挡油气的必要条件。因此断层具有双重作用,在断层活动期,主要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在地层静止期,由于断面内断层泥的涂抹作用,断层主要起封闭作用[9]。
3. 3 Ⅱ、Ⅲ级断层对油藏类型及油气的分隔作用
宝中区块Ⅱ级断层F4 和Ⅲ级断层F13 组成一起,把宝中背斜分成焉参1 断块和宝2 断块。
根据地质研究和油气相态研究认为: 宝2 断块的宝2325 井II2 小层斜深2 387. 2 ~ 2 417. 6 m,垂深2 374. 8 ~ 2 404. 9 m试油,打开井口结冰,为气层,而焉参1 块的之井宝201 井II2 小层2 390. 4 ~2 414. 1 m试油,气油比小于200,为油层,宝201 井II2 小层油层顶部高度高于宝2325 井气层底部高度,而宝中区块II2 小层为全区稳定分布的厚砂层,出现了“上油下气”的不合理现象。
而且在宝中区块多个小层的油气界面、油水界面均出现这种现象,反映出宝中区块Ⅱ、Ⅲ级断层对宝中区块的油气水分布起复杂化作用,影响了宝中背斜该断层和两侧含油气高度、富集程度,控制了两块油气水界面的高低等。
从相态分析研究看,宝2 井相态分析为未饱和黑油油藏,焉参1 断块为气顶油藏或带油环的凝析气藏,这些差异反映出由于断层的分隔作用使得宝2 井附近的地层原油的流体性质、油藏类型与焉参1块的油气藏类型有差异。
4 结论
( 1) 重新对宝浪油田宝中区块断层进行了系统研究,共解释出14 条不同级别的断裂,断层性质均为逆断层,走向近北西向,断层倾角较大,平面上呈羽状分布。新增识别Ⅲ级断层5 条,并结合钻井资料、动态资料对断层重新进行组合、调整断层8 条。
( 2) 新组合的断裂系统具有以下特征: 在F1 大断层的东部,新解释出一条断层,走向北西向展布;原有的F13 断层和F4 断层合并为F4 断层; 原来的F6 断层和F7 断层合并为同一条断层。
( 3) 宝中区块Ⅰ级断层长期继承性活动,控制了宝中背斜圈闭的形成; Ⅱ、Ⅲ级断层对油藏类型、油气的分隔具有重要作用; 断层既是油气垂向运移通道,又具有侧向遮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清,王亮,任静,等.焉耆盆地宝浪油田宝北区块构造特征再认识.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7):4128—4133Du Qin,Wang Liang,Ren Jing,et al.Recognition of structural features at Baobei block the Baolang oil field in the Yanqi basin.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2012;12(7):4128—4133
[2] 万力,李波,西涛涛,等.宝浪油田宝北区块油藏特征与储量参数再认识.石油地质与工程,2015;29(4):51—53Wan Li,Li Bo,Xi Taotao,et al.Oil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e parameters recognition of northblock in Baolang oilfield.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2015;29(4):51—53
[3] 秦飞.宝浪油田宝北低渗储层水平井剩余油开发技术研究.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2011Qin Fei.Research on remaining oil development using horizontal well technology in low permeable reservoir of baobei District,baolang oilfield.Wuhan:the Faculty of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2011
[4] 吴锌波.焉耆盆地本布图、宝浪油田地震地质综合研究与有利目标选择.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Wu Xinbo.Comprehensive research by seismic and geology and favorable targets for benbutu and Baolang oil field,Yanqi basin.Beijing: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2007
[5] 王家豪,姚光庆,袁彩萍,等.焉耆盆地宝浪油田宝北区块辫状分流河道砂体储层宏观特征.现代地质,2001;15(4):431—437Wang Jiahao,Yao Guangqing,Yuan Caiping,et al.Macroscopic characteristic of braided distributary channel sandbody reservoirs at Baobei block,the Baolang oilfield in the Yanqi Basin.Geoscience,2001;15(4):431—437
[6] 常炳章,田小敏,陆光辉,等.相干数据体和面块切片技术在焉耆盆地本布图地区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河南石油,2003;17(1):14—16Chang Binzhang,Tian Xiaomin,Lu Guanghui,et al.Application of coherent cube and surface slice technologies in seismic interpretation in Benbutu area in Yanqi basin.Henan Petroleum,2003;17(1):14 —16
[7] 司丽,王彦辉,佟洪海,等.基于地震属性体的三维可视化井震匹配断层解释.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3;3(3):1—4Si Li,Wang Yanhui,Tong Honghai,et al.3D visualization well-seismic match fault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seismic attribute.Reservoir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2013;3(3):1—4
[8] 张志攀.黄骅坳陷歧口凹陷新生代主要断裂与油气成藏.天然气地球科学,2012;25(5):679—682Zhang Zhipa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in faults hydrocarbon in cenozoic Qikou sag of Huanghua depression.Natural Gas Geoscience,2014;25(5):679—684
新疆焉耆盆地 篇4
1 试验方案及方法
为模拟自然界的冻融变化过程,将闷好的料在20℃条件下成型,即将准备好的土料分12次装入高60 cm,内径15 cm的有机玻璃筒中,击实到93%的压实度,含水量采用最佳含水量。试样筒两端分别与降温设备相连,在上下两端之间形成温度梯度,土样可以在竖向自由胀缩。降温采用顶端温度保持-20℃不变,下端保持5℃,升温采用室内温度自然升温。为了使试样的边界条件与自然条件相似,在试样筒周围包保温材料,防止试样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使得土体在同一水平上温度一致。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征,考虑地下水的补给情况,从底端自下而上补充盐水,补给盐水浓度与地下水含盐浓度相近。在顶端制冷头顶面垂直安置百分表,观测盐胀变形。特制的制冷头重量模拟上覆荷载。为模拟多次冻融循环对盐胀规律的影响,每种土体的冻融循环次数设定为7次,每个冻融循环周期为48 h。
2 试样的基本性质
在焉耆地区和硕—库尔勒高速公路沿线的天然盐渍土中选取粉土、黏土类天然盐渍土进行盐胀特性研究,试验土样基本参数如表1所示。
3 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3.1 粉土类中氯盐渍土盐胀特性
焉耆地区低液限粉土中氯盐渍土冻融循环盐胀曲线如图1所示。
低液限粉土中氯盐渍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盐胀量随温度的降低逐渐增加。盐胀在初始阶段由于土体导热性差,土体降温速度较慢,盐胀表现的不明显。当顶端温度保持-20℃2 h后,盐胀急剧增大,保持10 h后盐胀趋于缓慢增长。升温时,盐胀量开始降低,回落过程比较平缓。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最大盐胀量也在增加,盐胀过程具有较好累加性,最大盐胀量为1.175 mm。盐胀量增长速度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冻融循环使土体变得疏松,孔隙率增大,因而对盐胀有一定的吸收作用。第7次冻融循环后,土体的最大盐胀量有所降低,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
3.2 黏土类中氯盐渍土盐胀特性
低液限黏土中氯盐渍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盐胀量随温度的降低逐渐增加。在降温初始阶段,盐胀急剧增大,当顶端温度保持-20℃5 h后,盐胀速度变缓,盐胀量增加较少。自然升温阶段,盐胀量平缓的降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最大盐胀量也在增加,盐胀过程具有较好累加性,最大盐胀量为2.49 mm。第6次冻融循环后的最大盐胀量有所减小。低液限黏土中氯盐渍土的盐胀过程可被分为3个过程:随着温度的降低盐胀量急剧增加阶段;温度持续降低盐胀量保持稳定阶段;升温时盐胀量均匀下降阶段。
3.3 黏土类强氯盐渍土盐胀特性
低液限黏土强氯盐渍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变形主要为冻胀和沉降变形,盐胀较微弱,基本上没有盐胀累加性。变形过程中,低液限黏土强氯盐渍土在前两次冻融循环过程中,变形具有盐胀特性,随着冻融周期的增加,不断发生沉降变形。这主要是因为高含量的氯化钠对硫酸钠具有盐析作用,能降低溶液中硫酸钠的浓度,从而可使盐胀率降低。同时,冻融循环使土体颗粒重新排列,土体变的疏松,孔隙率增大,在自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沉降。黏土质砂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变形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在降温初始阶段,盐胀急剧增大,当顶端温度保持-20℃5 h后变形主要以溶陷为主。
4 盐胀性状分析
通过对焉耆地区低液限粉土中氯盐渍土、低液限黏土中氯盐渍土、低液限黏土强氯盐渍土进行了多次冻融循环试验,可看出,低液限粉土中氯盐渍土、低液限黏土中氯盐渍土试样均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盐胀量不断增加。在升温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盐胀量又逐渐减小,但只能回落一部分,在下次冻融循环过程中,盐胀量又继续增加,表现出盐胀累加性。其原因是冻融循环过程中,由于温度场、毛细水、薄膜水等作用,使水分、盐分重新分布,盐分析出的位置将发生变化。氯盐渍土中以氯盐为主,同时也含有部分硫酸盐,降温阶段氯化钠和硫酸钠晶体在结晶时产生很大的膨胀力,使土粒间距增大,土颗粒发生错动,土体体积膨胀。土体中颗粒间的相互位置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当升温时氯化钠和硫酸钠晶体溶解后,土颗粒之间失去了相互支撑而形成空缺,此时有部分土颗粒回落。但是,还有一部分土颗粒虽然失去了氯化钠和硫酸钠晶体的支撑,但还存在其他土颗粒与其的相互作用(内摩阻力、粘结力等),因此这一部分土颗粒并不发生回落现象,表现为盐胀累加性。由于天然低液限黏土试样经过多次冻融循环后土体孔隙率增大,因而使降温过程中消耗在土体内部的盐胀量增加。在升温过程中土颗粒的回落量加大,表现出回落量不小于盐胀量,亦即盐胀量的累加量越来越小,最终总盐胀量趋于稳定值。
低液限黏土强氯盐渍土试样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盐胀量也不断增加。在升温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溶陷量逐渐增大,溶陷量与盐胀量相近,没有盐胀累加特性,与低液限黏土中氯盐渍土相比盐胀量明显减少。在冻融循环过程中,低液限黏土中氯盐渍土盐胀累加性最好,低液限粉土中氯盐渍土次之,低液限黏土强氯盐渍土不具有盐胀累加性。
5 结语
1)焉耆地区低液限粉土中氯盐渍土、低液限黏土中氯盐渍土试样均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盐胀量不断增加,低液限黏土强氯盐渍土没有盐胀累加特性。
2)低液限黏土中氯盐渍土的最大盐胀量随着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加,随冻融循环的增加具有累加性。
3)低液限黏土强氯盐渍土在相同含水量下,盐胀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土体只有达到一定的压实密度才会产生盐胀。
4)低液限粉土中氯盐渍土盐胀量都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每一次冻融循环盐胀量的增加绝大部分发生在-5℃~10℃。
5)低液限黏土氯盐渍土的盐胀特性随含盐量的增大而降低,氯盐渍土中的氯化钠对盐渍土盐胀具有抑制作用。
摘要:通过对新疆焉耆地区和硕—库尔勒高速公路沿线的天然盐渍土室内基本性质试验分析,选取粉土、黏土类天然盐渍土,在开放系统中进行反复冻融循环条件下的试验研究,从土类及盐性角度研究了氯盐渍土的盐胀规律。
关键词:道路工程,氯盐渍土,盐胀,冻融循环,开放系统
参考文献
[1]罗炳芳,潘菊英.粗粒土易溶盐含盐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公路,2005(11):192-193.
[2]徐学祖.土体冻胀和盐胀机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3]费学良,李斌.开放系统条件下硫酸盐盐渍土盐胀特性的试验研究[J].公路,1997(4):7-12.
[4]李芳,李斌,陈建.中国公路盐渍土的分区方案[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6):12-14.
新疆焉耆盆地 篇5
1 整个孵化期孵化情况调查
1.1 2010~2013年整个孵化期无精蛋等占年孵化总数量的比例
从表1可看出, 无精蛋占年孵化总数量由2010年的26.4%下降到2013年的18.6%个百分点;弱精蛋占年孵化总数量由2010年的3.3%下降到2013年的0.63%;死胚蛋占年孵化总数量由2010年的12.4%下降到2013年的11.1%;整个孵化期无精蛋、弱精蛋、死胚蛋占每年孵化总数量由2010年42.1%下降到2013年的30.3%;无精蛋、弱精蛋、死胚蛋比例的减少, 显现出孵化率呈递增趋势。
1.2 2010~2013年按月统计无精蛋占年孵化总数的比例趋势
从表2可以看出, 无精蛋在2010~2013年按月统计孵化期间, 呈两头高、中间低的现象;也即冬季、夏季无精蛋比率高, 春季无精蛋相对较低;这同鹅的产卵季节环境相关。从2010~2013年无精蛋都呈下降趋势。
1.3 按月统计弱精蛋变化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 弱精蛋在2010~2013年按月统计孵化期间, 呈下降趋势。外界温度的提高, 弱精蛋比率降低;从2010~2013年每年或每年同一月份相比, 弱精蛋比例基本上呈下降趋势。
1.4 按月统计死胚蛋变化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 死胚蛋在2010~2013年按月统计孵化期间, 呈两头高、中间低的现象;死胚蛋在整个孵化期相对较高, 开孵化机和结束孵化前期外界温度对孵化影响较大。从2010~2013年每年或每年同一月份相比, 死胚蛋最终呈下降趋势。
1.5 无精蛋在整个孵化期统计变化
从表5可以看出, 无精蛋主要集中在孵化期的8日龄内, 从2010~2013年种蛋受精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1.6 弱精蛋在整个孵化期统计变化
从表6可以看出, 弱精蛋集中在孵化期的8日龄内, 从2010~2013年种蛋受精卵活力总体呈上升趋势。总体反映出种鹅受精过程中营养状况。
1.7 死胚蛋在整个孵化期统计变化
从表7可以看出, 死胚蛋集中在孵化期的18日, 从2010~2013年种蛋孵化过程中死胚情况有升有降, 大趋势是在降低, 并以孵化后期死胚蛋较多。总体反映出种鹅受精卵在孵化过程中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状况。
2 鹅孵化场整体孵化率偏低的原因
(1) 种鹅蛋受精蛋和弱精蛋多。主要有鹅的品种差异、种鹅的公母比例不适、肥胖、青绿饲料供应不足。
(2) 死胚多。孵化温度在本地区掌握不当, 造成胚胎发育受阻。
(3) 种蛋因素。主要是种蛋不洁净、种蛋受到污染。
3 预防
通过对鹅孵化的中孵化率的原因调查, 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3.1 提高种蛋的受精率
必须严格选留种鹅, 剔除和淘汰少数发育不良、体质瘦弱和配种能力不强的个体。按照1:4.5~6的公母比例, 留足种公鹅。
3.2 加强产蛋期母鹅的饲养管理
应以舍饲为主, 放牧为辅, 舍饲的日粮要充分考虑母鹅产蛋所需的营养, 合理配合。
3.3 加强种蛋保存管理
种蛋保存的适宜温度是14~16℃。尽量减少蛋内水分蒸发, 一般保持相对湿度在75~85%为宜。
3.4 清洁种蛋
太脏的种蛋必须进行种蛋消毒。常用方法: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法, 先加入少量温水, 后加入高锰酸钾, 再加入福尔马林。用量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14毫升, 高锰酸钾7克, 熏蒸半个小时。
3.5 加强各孵化期的管理
新疆焉耆盆地 篇6
1 鹅整个养殖阶段疾病发生情况调查
由上表可以看出, 2010~2013年不管养殖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 鹅死亡率均在下降, 证明鹅病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起到作用。
由上表可以看出, 养殖中0~28日龄、29~56日龄病死鹅占养殖总数的比率即死亡率较大, 57日龄-上市死亡率较小;2010、2011年鹅死亡率较2012、2013年高。
由上表可以看出, 养殖中0~28日龄、29~56日龄的病死率是鹅病死主要阶段。随着圈舍使用年限的增加, 虽然病死率由最高点有所下降, 但下降的幅度不是很大。这同饲养员的责任心、环境条件、防治措施落实程度密切相关。
由上表可以看出, 各类鹅病死亡率由2010年起呈递减趋势, 减幅为管理因素引起的死亡率从2010~2013年下降了2.33个百分点;普通病死亡率下降了1.27个百分点;传染病死亡率下降了1.75个百分点。
由上表可以看出, 各类鹅病的病死率, 管理因素和普通病引发的疾病的病死率呈递减趋势;传染病的引发病死率呈上升趋势, 上升了15.74个百分点。可见传染病是鹅病死的主要因素, 管理因素位于第二、普通病位于第三。防治传染病仍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上表可以看出, 鹅病主要发生在2~5月, 这时外界气候处在冷热交替阶段, 气温变化不定, 管理稍微不谨慎, 就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由上表可以看出, 2~5月是鹅病发生的高峰期。在2月、3月出现了鹅的病死率反而升高的现象, 更加说明在2、3月气温较低的情况下, 管理中保温、圈舍清洁等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少有不慎就导致疾病的发生。
2 预防
2.1 控制的饲养规模
规模化场保持在肉鹅可为1000~2000只;种鹅可为500~1000羽的范围。
2.2 科学放牧
按照鹅的生活习性有计划放牧。
2.3
做好雏鹅的护理和产蛋鹅的饲养管理。
2.4 及时清扫消毒
规模养鹅要保持鹅舍干净, 地面干燥, 栏舍通风并经常打扫;定期或不定期用药物消毒场地及用具;发现疫情应及时隔离治疗并对病死鹅做深埋处理。
2.5 做好防疫
期防疫驱虫, 对鹅群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等。
【新疆焉耆盆地】推荐阅读:
新疆塔里木盆地10-20
焉耆县第二小学2010年工作汇报10-04
焉耆县第二中学流动人口管理计划07-05
新疆巴州07-20
新疆生产10-18
新疆农民05-12
新疆移动05-26
新疆煤炭06-19
新疆新和06-29
新疆中职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