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

2024-10-26

新疆棉花(精选12篇)

新疆棉花 篇1

1 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背景介绍

作为大田经济作物, 棉花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 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棉花种植在牵动1亿多植棉农户经济收入的同时, 也影响着纺织、服装、医药等多个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2010年开始, 棉花产业行情出现过山车现象, 极不稳定的棉花市场价格给植棉农户的经济收入稳定带来了严峻考验。国家为保障棉花产业稳定和促进植棉农户增收, 自2011年开始, 实施了3 a棉花临时收储政策, 该项政策在稳定棉花生产和价格的同时, 带来了棉花储蓄超负荷和棉花市场价格过高等问题。针对临时收储政策存在的问题, 并为了促进棉花产业链的持续有效发展, 2014年国家提出在新疆试点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该项政策意在引导棉花价格趋于市场化、合理化, 以此督促改善棉花价格失真的现状。

2 2015年我国及新疆棉花种植现状介绍

2015年, 我国棉花实播面积为3 799 000 hm2, 比2014年减少了10%;棉花总产量为560.5万t, 比2014年减少9.3%;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为98.4 kg/667 m2, 比2014年提高0.8%。2015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为190.4万hm2, 比2014年减少了3%;棉花总产为350万t, 比2014年减少了5%;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为123 kg/667 m2, 比2014年减少了2%。截至2015年12月31日, 新疆专业监管仓库累计实际入库皮棉323万t, 加工量为340万t。2015年新疆棉花总产量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62.5%, 与2014年相比提高了3%;新疆棉花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全国棉花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水平24.6%, 并且超过内地单位面积产量的66%, 新疆生产优势进一步凸显。但是新疆棉花现状并不容乐观, 2015年自治区通过对全区37个县市、401个调查户的棉花成本及收益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与2014年相比新疆棉花总体呈现667 m2产量下降、生产成本略增、收购价格下降及收益下降的态势。同时, 中国棉花协会通过调查得出2016年全国植棉意向面积298.77万hm2, 同比下降7%, 其中新疆棉区棉农种植意向下降7.6%, 这是由于2014年新疆受气候影响, 棉花单产下降且收益减少, 棉农植棉信心不足;同时, 也由于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影响使得非宜棉地区农户改种适宜作物。

3 石河子镇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现状

2015年我国继续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试点, 通过综合考虑棉花生产成本收益、市场供求等因素, 经国务院批准,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2015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水平为19 100元/t。近期, 新疆已经下发了第一批棉花补贴资金, 首批兑现标准为1.2元/kg。在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2 a的情况下, 该项政策究竟给新疆棉农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又存在怎样的问题呢?针对以上问题, 此次选取了新疆第八师石河子镇为调查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石河子镇位于玛河上游, 水资源丰富且土壤肥沃, 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第一产业是其经济主导产业, 耕地正播面积约0.67万hm2, 是石河子市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棉花是石河子镇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近几年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平稳, 是保障农户增收的重要产业。石河子镇共有21个行政村, 其中, 委托东城街道办事处管理4个村。种植棉花的主要有10个村, 其中棉花种植面积较多的主要为努尔巴克村、五工村、四工村、三工村、沙依巴克村和霍斯阿尔克村6个村。

石河子镇2014-2015年, 棉花种植状况如表1所示。通过数据反映, 石河子镇2014-2015年, 棉花种植状况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种植农户人数减少了近70%, 棉花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均减少了近99%, 但是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27%。石河子镇棉花种植状况出现如此大的变化, 主要是因为地方农户对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并没有把握和信心, 这与地方农业自身机械化水平不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与兵团相比, 地方植棉农户因为缺少技术和机械支持, 在棉花采摘过程中依旧主要依靠人力, 而近年来人力成本的不断增加使棉农的收益不断减少。调查显示, 2015年, 扎花厂机采棉属于盈利状态, 手摘棉属于持平或者亏损状态, 这主要是由于机采棉的籽棉收购价仅为4.5~4.7元/kg, 低于手摘棉1元左右, 而皮棉售价仅低于手摘棉300~400元/t, 因此机采棉获利状况可想而知。石河子镇作为地方, 由于受到种植面积规模较小的限制使得其不具备机械采棉的条件, 因此将其划分为不适宜植棉区, 故其棉花生产在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实施的第2年发生了如此巨变。

4 调查结果分析

4.1 石河子镇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 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 补贴资金发放存在不够及时的情况, 这使得农户不能及时还贷, 进而影响来年的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其次, 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农户对该项政策的具体内容并不十分清楚, 这造成农户对政策存有偏见, 且不利于农户对政府人员实施监督。同时, 由于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是新政策, 具有不稳定性和未知性, 这些特点导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不能达到预期期望。最后, 由于销售渠道单一, 存在扎花厂故意压价的现象, 这使得棉花市场价格偏低, 农户利益受损。此外, 新疆乃至全国均存在棉花质量不高、销售受阻的问题。通过调查得知, 最近棉花市场中棉价上升的主要是质量较好的棉花。例如, 新疆产137级长绒棉、新疆产2129、新疆产3129的中高等级棉;棉价下降的主要是质量较差的棉花, 例如新疆产3128、3127及以下品级的棉花。自2014年12月起, 棉花质量问题已经超越资金短缺问题, 成为棉企采购的最大问题。机采棉生产使用的脱叶剂、加工环节增加清花次数, 这些均造成了棉花质量下降的状况。且2015年12月, PMI (中国棉纺织行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较11月相比下降4.7%, 变为39.4%, 其中的新订单、生产量、开机率、棉花库存四项主要指数均出现下降, 只有面纱库存指数有所向好。由此可以看出, 棉纺企业产销形式较差, 这是由于产成品销售价量均跌、企业收缩生产、压减库存和对国家抛售库存棉给予期望等原因造成的。同时, 新疆作为祖国边缘地区, 存在运输苦难以及运输成本高的限制, 公路补贴虽然可以稍稍缓解, 但是因为补贴申请繁琐造成该项补贴未能很好地发挥效用。

4.2 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 首先, 应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使农户深入了解政策内容, 为政策更好的落实和实施提供基础。其次, 应该在现有政策基础上简化政策实施步骤, 缩短补贴发放时间, 缓解农户资金短缺现状。最后, 加大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程度, 降低棉花生产成本, 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2015年, 棉业发展年会上提出要发展棉花业务新模式, 并发布了棉花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全新官网。政府应该引导农户学习现代营销模式, 增加销售渠道, 减少销售成本。针对不适宜种植棉花地区的棉农, 政府应该科学引导其种植其他作物, 加快这一部分农户生产模式的转变速度, 尽可能降低农户的经济损失。

新疆棉花 篇2

http://china.toocle.com 2010年09月02日14:00 中国棉花协会

生意社09月02日讯

8月23-28日,中国棉花协会派人参加新疆棉花调研组赴新疆自治区进行调研。在了解新疆自治区及生产建设兵团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到南疆的阿克苏地区、农一师、喀什地区、农三师和北疆的玛纳斯县、农八师进行调研,全面了解当前棉花生产、流通和纺织运行情况。召开多次座谈会,实地考察棉田,分别听取地方政府分管领导、发改委、农业、供销社、质监局、农发行、棉花加工和流通企业、纺织企业及棉农等各方面的情况、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09棉花产销情况

2009,新疆棉花产销的基本特点:面积、产量继续小幅缩减,棉花市场购销两旺。

新疆各地在组织安排棉花生产中,坚持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宗旨,把高产优质作为主攻方向,棉花综合生产能力和单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政府公布的数字是:2009年全区棉花播种面积2114万亩、总产252万吨,分别比2008年下降15.5%、16.4 %,其中2009年兵团面积732万亩、产量113万吨,比2008年下降13.4%和13.6%。2008年全区植棉面积则是在2007年的基础上下滑了6.3%。从过去2007-2009年这3年趋势看,虽然我国棉花供求缺口在逐步增大,但新疆作为全国最大棉花产区,棉花生产则呈现了一定的萎缩态势。

2009,全区平均籽棉收购价格为6.7元/公斤,开秤初期,籽棉收购价格在5.8-6.2元/公斤。进入10月后,由于皮棉价格快速上涨,加工企业抢购资源的现象比较普遍,拉动籽棉价格开始持续上升,最高到了7.5元/公斤,在高价位的刺激下,农民交售积极性也较高,70%的棉花在霜期到来前就已交售。受需求拉动影响,皮棉销售价格一路上扬,从13000元/吨左右上涨到18000元/吨以上,目前全区棉花已经全部销售完毕。农业发展银行向全区176家棉花企业累计发放收购贷款240.39亿元,同比减少64.15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皮棉166.45万吨,占到全区总产量的66%。截止8月下旬,贷款本息已经实现“双结零”。

2009年新疆实际的棉花产量是多少?据铁路部门公布的数字,截止8月20日,累计运出棉花313万吨(比上年多运50万吨),扣除运输储备棉、进口棉及短绒数量,加上疆内纺织用棉,初步推算新疆棉花产量为307万吨。对这个数字,参加座谈的部门和企业都比较认可。

二、2010棉花产销预测

2010新疆棉花生产总体形势:面积小幅回升,前期灾情较重,成熟期推迟,产量比上年有所增加,价格高位运行。

2010年,国家继续实施良种补贴全覆盖政策,且补贴资金提前到位,加之受去年棉花市场行情利好和农资价格运行平稳等综合因素影响,棉农种棉积极性有所回升。据自治区农业部门统计,2010年全区棉花种植面积2198万亩,较上年增加84万亩,增幅3.97%,其中:地方棉花播种面积为1416.92万亩,较上年增加102.41万亩,增加主要是在南疆地区;兵团播种面积701.3万亩,较上年减少30.5万亩。受天气因素影响,北疆地区采摘期较上年推迟20天左右,南疆地区比往年推迟10天左右。截至目前,棉花长势良好,全疆大部无较大病虫害发生,但伏前桃、伏桃数量少,秋桃正常,有少量棉桃已经吐絮。政府预计全区棉花产量260万吨,同比增长3.17%。但调研组根据去年的实际产量(307万吨)和今年面积增加及当前棉花长势的情况,若9月份天气正常,预测今年新疆棉花的产量为310万吨。

调查中,涉棉各方大都认为新棉价会呈现高位运行的走势,“低棉价时代”可能一去不复返。今年新疆棉花生产成本明显增加,据自治区发改委统计,棉花亩均成本1294.94元,较上年增加100.94元,增加8.41%,其中生产成本1027.19元,较上年增加91.15元,增加9.74%。由于付出了高昂的生产成本,棉农也了解当前棉价行情较好,也会比照相对合理的粮棉比价关系,他们对棉价的期望值较高,北疆地区棉农对籽棉收购预期价8元/公斤,南疆地区棉农预期为7.5元/公斤,吐鲁番地区已经零星收购的价格在7.8-8元/公斤;收购加工企业对新棉收购抱有相对乐观态度,在上丰厚的经营利润趋动下,大多在积极备战今年的收购市场,他们认为新疆籽棉收购价格会在8元/公斤左右,他们同时也对高价位下蕴含的市场风险表示一定的担忧,特别是在新疆当地租赁加工厂的内地棉花企业,他们是为了掌握一定数量的棉花资源,高位收购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纺织企业认为新皮棉销售价格难以下行,8月中下旬棉纱价格比7月份每吨下降了1000元左右,原料价格的坚挺和产品价格的回落正逐渐压薄纺织的利润空间,后市如何还难以定论。

8月27日,自治区政府召集有关部门商定今年新疆棉收购指导价为14000元/吨,折籽棉价6.54元/公斤。

三、当前新疆纺织生产情况

近年来,新疆棉纺工业产能规模有序扩大,经济总量不断增长,2009年规模以上棉纺企业89家,拥有环锭纺400万枚?转杯纺9.34万头和8233台织机的生产能力,年产纱线41万吨。预计到2010年底,棉纺生产规模将达到450-480万锭环锭纺、10.5万头转杯纺和8900台织机的能力。

2010年1-6月,全区规模以上棉纺织企业生产棉纱18.74万吨,同比增长16%,生产棉布4330万米,同比下降27.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4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工业增加值7.38亿元,同比增长48.1%。与2009年同期亏损相比,全行业盈亏相抵后累计实现盈利,但仍然41%的中小企业处于亏损状态。1-6月,全区规模以上棉纺企业生产用棉量为20.62万吨,纺棉用量约在23.1万吨。由于受现阶段高企棉价和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半年新疆棉纺企业生产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会有所回落,经济效益收窄,市场风险较大。若保持上半年的增长速度,预计全年棉纱生产量将达到43万吨,用棉48万吨左右。自治区政府提出“十二五”纺织工业发展规划,将在阿克苏、石河子市建设两大纺织工业城,全区总体纺织规模达到1000万锭。但目前企业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用工不足、效益不高、产品主要销到内地加剧运输紧张等,这些问题将制约新疆纺织工业的发展。当前有些本地企业的用棉还存在不足(有13家企业申报国储棉竞卖,需求量3.5万吨)。

四、棉花质检体制改革情况

自棉花质检体制改革体制实施以来,自治区有关部门相互配合,棉花加工企业积极参与,棉花加工设备更新改造工作按期实施,公检实验室建设稳步推进,资格认定工作进展顺利。从整体上看,新疆质检改革步伐较快,各项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

自2005年以来,新疆自治区及兵团有关部门,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控制规模、调整布局”的原则,引导疆内棉花加工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改造。2005-2009,地方共有519家526条生产线、兵团180家299条生产线完成加工设备更新改造,分别完成规划的98.7%和83%。加上2010年列入技改计划的加工企业,有望全部完成改革规划任务。

2005-2009,自治区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在全区20个棉花生产地县(市)新建和改(扩)建了20个棉花公证检验实验室,配备了163台套HVI快速检验仪,公证检验能力已达到277万吨。截止2010年7月15日,全区共有663家棉花加工企业按照新体制运行要求加工大包型棉花并进行仪器化公证检验,公检棉花181.8万吨,占自治区棉花实际产量的59.3%,占全国公检量的71.2%。其中:地方485家企业参加公检,公检棉花122.3万吨;兵团178家企业参加公检,公检棉花59.8万吨。

资格认定工作进展顺利。自治区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了《自治区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实施细则》和《自治区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工作计划》,拟定了各地材料申报、现场核查、自治区抽检、审定、公示、发证等工作进度时间表,确保资格认定工作顺利实施,预计全区9月份可完成此项工作。

五、新疆方面反映的几个突出问题及政策建议

(一)新疆棉花战略定位问题。面对我国棉花的强劲需求和这几年新疆棉花生产显现萎缩的严峻态势,需要国家对新疆棉花的发展战略有一明确定位。5月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战略部署,建议国家把新疆作为国家商品棉生产基地,并考虑到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边疆的稳定,给予新疆粮棉同等政策,以稳定、恢复新疆宜棉地区的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

(二)铁路运力不足问题。2010年新疆棉运输形势仍不容乐观,目前南疆铁路复线建设正在施工中,阿克苏、喀什等南疆主产地区的棉花要通过公路运输到库尔勒、大河沿、北疆来上站发运。因此,建议铁道部协调新疆乌铁局提早谋划,在全内统筹安排运力,加大向新疆排空车皮的力度,保证新疆棉及时发运到内地,防止出现上年“前慢后快”、运输不均衡加剧棉花市场波动的问题。

(三)棉、纱运费补贴问题。国家财政对铁路出疆棉花和棉纱每吨补贴400元,增强了新疆棉花原料的市场竞争力,对促进棉花产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补贴政策即将到期(棉花补贴截至2011年8月底,棉纱补贴截止2010年12月底)。调查中,有关部门和涉棉企业一致呼吁,国家应延长对棉花、棉纱运费补贴的年限,建立长效机制。此外,对通过公路运输的新疆棉花也应享受运费补贴(具体操作可按棉纱的办法),以缓解铁路运输的压力。补贴标准由目前的每吨400元提高到600-800元,同时应根据南、北疆运距差别较大的实际,调整地区间的补贴标准。

(四)农发行贷款问题。自治区棉花收购资金主要依靠农发行贷款,建议农发行在确保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拓宽信贷支持领域,加大对新疆棉花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五)质检体制改革相关配套政策问题。一是一些地方企业反映,质检体制改革的过渡期结束后,未纳入国家规划的大包型企业能否取得加工资格,小包型企业如何退出的机制,有待国家有关部门予以明确。二是新的棉花质检体制改革仅涉及细绒棉,新疆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生产基地,提高长绒棉质量检验水平尤显迫切,兵团已经有30条长绒棉生产线完成了设备改造,建议国家将长绒棉检验纳入公检体系。三是虽然新疆棉花的公检率与其他棉区相比较高,但企业自检的势头有所上升,2009兵团棉花公检数量同比下降了41.7%,巴楚县的公检率只占到20%,这些情况都说明在在市场行情较好的情况下,企业参与公证检验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建议国家继续研究并出台改革相关配套政策,促进仪器化公证检验的推行。四是考虑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优势以及填补边远棉区空白点和长绒棉加工的需要,建议国家增加部分更新改造指标。五是棉花包装材料。乌鲁木齐铁路局明确从新起停止运输铁丝捆扎的棉包,但目前新疆地区的塑钢带厂家良莠不齐,建议由中国棉花协会加工分会牵头对目前在市场流通的包装材料生产厂家的产品统一检测和评估,及时将检测结果进行公示。

(六)机采棉问题。为解决采摘劳动力短缺及拾花成本(目前已经占到生产成本的1/3)不断上涨问题,新疆尤其是北疆地区加快了机采棉发展的速度,不仅是兵团,地方上从今年开始也在开始试行。建议国家对购置采棉机、改造机采棉加工生产线给予补贴,推动棉农扩大机采棉面积、降低成本,缓解拾花工紧缺和价格上涨等多重困难。

棉花2010年8~11月间的涨幅竟然超过90%

更新时间:2011-1-5 作者:佚名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杂粕论坛

单就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棉花期货价格看,它在2010年8~11月间的涨幅竟然超过90%,从不足17000元/吨火速拉升到33000元/吨以上。有国人将棉花的疯狂上涨称为“十年不遇”,而在国际市场,棉价的暴涨已导致其价格达到“自美国南北战争以来的最高”。2010年11月以来,由于流动性收紧政策的实施,国内棉价的上涨已经较为克制,但从国际市场看,从去年11月下旬开始的棉价反弹较之前期的暴涨更为夸张。美盘棉价很快在2010年12月 21日突破了棉花期货主力的前高,达到惊人的159美分/磅,而在2010年8月初,该棉价还不足80美分/磅,4个月时间里几乎翻了一倍。

棉价的剧烈上涨,市场对中国灾害天气的炒作难脱其责。农业部种植司副司长马淑萍曾在首届“郑州农产品期货(棉花)高峰论坛”上谈到,由于在播种期间遭遇了低温、阴雨,去年棉花整个生长期都向后推迟,长势不如往年。而在去年9月27日召开的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亦强调,棉花供求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天气的不确定容易引发市场投机炒作和价格异常波动。

棉花种植面积的下降也是资金炒作棉价的动力。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2009,国内棉花消费量为1041万吨,同比增长5.2%,但2009年我国植棉面积却下降至7769万亩,同比降幅12.5%,为 2003年以来最低水平。种植面积的下降客观上也导致2010年的棉花供应相对下降。永安期货研究院报告称,国内籽棉市场在资源预期趋紧的情况下,继续牛市狂奔,且呈现出棉产地价格高企的局面,抢收籽棉已经开始。局部地区的3级籽棉收购价已经达到5.5元/斤,折合皮棉价格为25114元/吨。上海中期分析师见惊雷表示:“棉花基本面的爆发,吸引了资金的炒作,供需失衡这个简单的常识令市场开始关注棉花。”有专家表示,新年的棉价或仍将承接2010年的牛市,从棉花本身看,现货收购成本将是棉市支撑之一。据新湖期货统计,从去年9月下旬开始,国内棉花的平均收购成本就在24000元/吨以上,10月底又开始出现26000元/吨以上的价格,而且由于新棉上市较晚,以26000元/吨以上的价格收购的棉花占较大比例。棉花收购价格的提高无疑是未来棉价继续上涨的基础。从供需上看,国内棉花2010 /2011的供需缺口预期为370.1万吨,由于印度出口政策的变数较大,恐怕未来国际市场未必能有足够多的棉花可供

中纺联携手新疆共同维护棉花稳定 篇3

加强协作 共促新发展

张春贤在会见王天凯时指出,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地,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十分适合棉花生长,棉花产量高、品质好。纺织工业是新疆工业化的先导型产业和资源转换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新疆国民经济中极其重要的民生产业,在增加财税收入、吸纳就业、支持农牧业及相关流通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张春贤说,近年来自治区依据自身优势采取措施,进一步改善棉花品种,提高科技含量,提升改造棉纺业,延长和完善产业链,吸引了沿海纺织企业来疆投资,推动了产业发展。这次中纺联调研组来疆调研棉花种植和棉纺产业平稳发展有关问题,希望调研组对促进新疆棉花棉纺产业发展与自治区深入交流,提出宝贵意见和政策建议,共同努力推动新疆棉花及棉纺产业的稳定发展,有效保证棉农的收益,为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张春贤要求自治区有关部门积极做好工作对接,认真研究吸纳中纺联调研组的意见和建议。

车俊在与王天凯会面时说,近年来兵团十分重视棉花产业结构调整,棉花生产面积及产量有所增长,棉花在兵团农业种植业中起着支撑性作用,纺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纱锭已占全疆半壁江山,为兵团农业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做出了贡献。今年以来兵团纺织业十分困难,生产和利润均出现下滑,全行业亏损制约了兵团经济增长,如果纺织业继续困难下去,对新疆稳定发展不利,也将影响东部沿海向新疆地区的纺织业转移。车俊说,国内外棉花巨额价差以及国内外市场低迷,是纺织企业陷入困难的主要原因。面对纺织行业困境,兵团需要在降低种棉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如采用滴灌技术、发展机采棉等方面加大投入,但也需要国家政策支持,否则发展棉花棉纺的风险很大。车俊希望中纺联继续加大对兵团棉纺织基地建设、产业升级、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抓住兵团纺织业面临的关键时期,争取国家政策扶持,进一步巩固棉花棉纺在兵团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支柱地位。

齐心协力 加快体制改革

王天凯指出,新疆是我国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近年来在中央促进新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有关方针政策指导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全疆建设“两城七园一中心”纺织工业发展战略的作用下,纺织行业的结构调整和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棉纺织行业也获得长足发展。保护好、促进好棉花产业链的稳定健康发展,是对新疆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前提,也是中国纺织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建设纺织强国的基本保证。

王天凯强调,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和调整解决好当前的棉花政策与体制问题。为此,必须齐心协力、深入调研,真正统筹好工业与农业、国内与国外和纺织产业链上的利益关系,按照符合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符合于市场经济公平竞争规则、符合于产业链各方利益的原则,提出政策建议和改革措施,推动现行棉花体制改革,促进新疆以及全国纺织行业的平稳较快发展。

他指出,当前新疆棉纺行业的大面积亏损,有受宏观经济环境、市场需求不足的影响,更有当前棉花政策的影响,造成国内外巨大棉价差的原因。如果对当前棉花政策甚至体制不予及时调整,不仅影响到棉纺织的产业安全,最终必将影响到棉花产业的发展以及棉农的利益。

时事追踪

面对抛储纺企需理性

为满足纺织用棉需要,经国务院批准,自9月3日起,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在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交易市场”)投放部分储备棉,9月3日出库销售的储备棉为35708.002吨。

此次向市场投放的储备棉以2011年度临时收储的新疆棉为主,按照当前国内市场价格18500元/吨(标准级)为底价,通过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交易平台以竞价方式进行。

今年4月初,国家出台的2012年度棉花收储政策规定,收储价格提高到20400元/吨,比上年提高600元/吨。而此次抛储18500元/吨的底价,与当前现货价格的差距不大。但抛储首日成交率不足70%,说明众多纺织企业还处于观望之中,其主要原因在于纺织业尚未走出困境,按目前的抛储价格对用棉企业依然压力较大。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当前新棉尚未大量上市,市场正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高等级棉较为短缺,此次投放将增加市场供应量。

据悉,此次投放储备棉的购买对象限定为纺织用棉企业,并按照最多购买1个月的纺棉用量的原则核定其最大购买数量,购买的储备棉限于自用,不得倒卖。参与此次储备棉竞卖交易的企业资格和竞买数量由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审定,审定依据为纺织用棉企业纱产量。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和交易市场将经过审核符合竞买者资格的纺织用棉企业名单和各自竞买数量分别通过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网站( http://www. ccta.org.cn)和中国棉花信息网( http://www. cottonchina.org)的“2012年储备棉投放”专栏对外发布,接受公共监督。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公告

自2012年9月3日开始的储备棉投放,是国家本着保护农民利益、最大限度保证纺织企业用棉的一项措施。为确保本次储备棉投放有序合理进行,请有关棉纺企业注意以下几点:

1、按需购买,按配棉要求严把质量关(如重量、等级、含杂、回潮等),保证用棉企业利益。

2、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购买的储备棉必须自用,严禁倒卖。

3、加强行业自律,理性竞拍,不要哄抬价格。

新疆棉花产业用水灌溉研究 篇4

关键词:农业用水,节水灌溉,发展思考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类面临的第一个生态问题就是水的亏缺;水分亏缺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最具威胁的限制因素;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旱灾居于首位,由缺水造成的粮食减产超过其他因素所导致产量损失的总和[1]。新疆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内陆干旱区,虽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位居全国前位,但单位面积产水量却位居全国倒数第三[2];新疆是干旱农业灌溉区,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然而水资源是有限的,过多的开发利用,只能是夺取生态用水量,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发展节水农业,是新疆节水的主攻方向。为满足日益扩大人工绿洲的用水需求和保护天然绿洲的生态环境,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采取了各种形式的节水方式,主要从田间和输水过程来达到节水目的。在田间节水方面,采用喷灌、滴灌、波涌灌、膜上灌等技术;在输水过程节水方面,采用不同形式的防渗明渠、暗渠和管道、管网输水等节水技术[3]。而对于生物节水的认识还相对薄弱,需进一步挖掘农艺节水的生产潜力,使水分生产效率达到一个更佳的状态,从而实现节水农业的真正内涵。

1 新疆棉花生产灌溉现状

新疆拥有2700万人口,土地总面积16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6,全区农用地面积为6 306.667万hm2;现有耕地410.71万hm2,人均占有耕地0.2hm2,为全国人均数的2.1倍;另有可垦荒地486.667万hm2,占全国可垦荒地的13.9% ;后备耕地1486.667万hm2。新疆水资源量约占全国的3%,共有大小河流570条,地表水年径流量884亿m3(其中伊犁河165亿m3,塔里木河150亿m3,额尔齐斯河117亿m3),人均水资源量5500m3,是全国人均数的2.25倍。地下水可开采量252亿m3。冰川面积2.4万km2,占全国的42%[4]。但是由于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气候干旱,水资源受季节因素影响,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地表水蒸发量大,致使一些地方水资源不足 ,农业生产形成了独特的“荒漠绿洲,灌溉农业”格局。由于农业灌溉技术的进步,目前新疆绝大多数农田灌溉均由过去漫灌、沟灌方式,转变为节水潜力很大的实现水资源节约和优化配置水的灌溉技术。常采用的节水灌溉方式有膜下自压软管滴灌、膜下有压滴灌和棉花地下滴灌3种方式;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不断发展,灌溉工程能力增强,灌溉质量逐步提高。新疆棉花产业的主要灌溉方式如下。

1.1 地面灌(沟灌)

全生育期灌水3~4次,灌溉定额5 400 m3/hm2,灌溉均匀度差,田间灌水效率低,水量损失严重,灌水量大,易产生深层渗漏。肥料淋湿严重,利用率低,易造成地下水污染。土地利用效率较低,人工投入量大,水分生产率较低。地面灌易造成土壤含水量较多,抑制作物根系呼吸,影响植物叶绿素合成及正常的生长。目前新疆约有88.2%的灌溉面积仍采用地面灌溉[5]。因此,根据新疆农牧区的经济条件,仍应把改进地面灌溉方法作为主要的工程节水措施。

1.2 膜下自压软管灌

全生育期一般灌水6~7次,灌溉定额4 200 m3/hm2,它除灌水定额较大及灌溉均匀度较差外,滴灌所具有的优点它也基本具备,相比膜下自压软管灌条田的0~6 cm的土壤水分亏缺,饱和比地面灌缓和。总之,该技术的优点是投入成本低,灌溉方式造价低廉,使用方便,对水质要求不高, 适应性广,适合在全区大多数农田推广应用。缺点是灌溉均匀度稍差, 但控制好可与增压滴灌效果相同。

1.3 膜下滴灌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在地膜栽培和滴灌技术的基础上,将滴水毛管 (滴灌 带)铺设于膜下实施局部灌溉 ,水滴直接滴入作物根区土壤 ,使传统的“浇地”变成“浇作物”,降低 了株间蒸发,有利于调节根系活动层的土壤温度和水分状况等。该灌溉方式能为棉花生长发育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土壤环境。滴灌每次灌水量小,灌次多(每次20~25m3/hm2,生育期灌溉10~12次),灌溉总额3300m3/hm2,灌水均匀,基本无旱涝不均的现象,土壤中水、气比较协调,土壤酥松,不板结,土壤团粒结构保持较好,有利于棉花根系生长发育。膜下滴灌在灌水、施肥、排盐、灭虫、控制棉花生长等方面已总结出一套相当成熟的技术[6]。但在棉花关键需水期,由于滴水量不足、滴水间隔时间过长等原因,引起棉花落蕾、落铃,造成减产。

1.4 地下滴灌

全生育期共滴水10次,灌溉定额3100m3/hm2左右,和膜下滴灌相比,地下滴灌进一步减少了水分蒸发,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率。地下滴灌是极为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与膜下滴灌技术相比,减少了每年春季铺设连接,秋季回收管道和管件的繁琐工序。更加节水、省工,土地利用率、水分生产效率更高,棉花生育期提前,吐絮集中。通过对田间土壤水分变化过程和实际应用效果的监测分析,地下滴灌比膜下滴灌节水5.17%,增产5.12%;与常规地面灌相比,节水36.6%,增产45.63%,节水增产效果极为显著[7]。

2 新疆棉花产业灌溉面临的问题

新疆棉花灌区分布于天山南北气候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炎热,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东疆灌区多年平均气温14.1℃,年降水量16~202 mm,年蒸发能力1 638~2 845 mm;塔里木盆地灌区,年平均气温13.4℃,年降水量在33~65 mm,年蒸发能力2 100~2 600 mm;伊犁河灌区是新疆区相对温暖湿润的地区,多年平均气温6.35℃,年降水量250~590 mm,年蒸发能力953~1 614 mm;准噶尔盆地灌区年平均气温4.8℃,年降水量98~289 mm,年蒸发能力159~7 000 mm。新疆有河流总数570条,河川径流总量为882.4亿m3,其中,国内产流794亿m3,国外来水88亿m3,多年平均水量239.6亿m3,平原区地下水总补给量352亿m3,其中天然补给量为65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约201亿m3,因此,新疆地表水地下水总量为947.4亿m3。新疆河流绝大多数属内陆河流,以降水和融冰、雪水为主,年际变化较小,年内水量分配悬殊。冬春水量小,春季只占年度水量的10%,满足不了春灌要求,夏季水量高达70%,多造成洪水灾害。

有研究[8]表明,新疆全区现状地表水可利用量与目前实际引水灌区的地表水基本相当,除国际河流外,新疆地表水已基本无开源潜力。同时,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加之水利工程建设滞后,管理薄弱,更加加剧了国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用水的矛盾,干旱缺水已成为制约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 新疆棉花灌区用水灌溉未来发展的思考

由于新疆属于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总量相对紧缺,新疆广大河流灌区由于长期灌量大,地下水位偏高,农业灌溉只能做到增产不增地,增地不增水,因此对于棉花产业节水发展必须有新的想法和思路。

3.1 广泛推行新型节水灌溉

加大政府对节水灌溉设施的投入,广泛推行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法,从灌溉方式上减少水资源浪费。新疆不同区域的节水模式都在广泛推行,取得显著的节水效果。如塔里木节水农业区:开展高效节水农业,合理确定可开采利用的地下水; 以灌区防渗作为主要水源的建设措施,采取非充分灌溉的办法,引用先进的节灌技术,大力发展间作套种,选用节水耐旱的作物品种,减少灌溉用水量。

3.2 大力提倡发展生物节水

农业节水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水资源时空调节,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高效利用灌溉水,以及提高植物自身水分利用效率多个方面。说到节水,人们直感和熟悉的多为通过渠道衬砌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覆盖保墒等工程性措施以减少输水中的渗漏、灌水中的浪费和地面蒸发的损失,而往往忽视包括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水、传输、蒸腾和同化物合成的生物性水消耗过程。所谓生物性节水,是指利用和开发生物体自身的生理和基因潜力,在同等水供应条件下能够获得更多的农业产出[7]。在各种节水措施中,生物节水的潜力很大。

选育栽培高产和高效利用有限水分的优良品种,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广泛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关键措施。只有提高生物的自身水分利用效率,才有可能取得节水的新突破。节水灌溉工程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如小麦优化灌溉,水稻浅显灌溉,棉花膜下滴灌以及控制性作物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对于水的流失,渗漏和蒸发的到有效控制之后的重要节水技术——生物节水,即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耐旱性就显得很重要。因此生物节水技术是实现进一步节水增产的关键环节和最终潜力,生物节水将在以后的节水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山仑,邓西平,苏佩,等.挖掘作物抗旱节水潜力[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2(2):66-70.

[2]侍克斌,马英杰,李玉建.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合理利用与高效节水措施[J].海河水利,2001(5):9-10.

[3]邓铭江.发展新疆农业节水的总体思路[J].节水灌溉,2004(2).

[4]邵光成,蔡焕杰,吴磊,等.新疆大田膜下滴灌的发展前景[J].干早地区农业研究,2001,30(19):122-127.

[5]周建伟,何李杰,张奋英.棉花地下滴灌灌溉效应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5,42(1):41-44.

[6]山仑,康绍忠,吴普特.中国节水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7]贾大林,司徒淞,庞鸿宾.节水农业与区域治理[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

新疆棉花 篇5

由新疆证监局、新疆金融办、兵团金融办,郑州商品交易所联合主办,中信期货承办的“2017年新疆棉花棉纱期货高峰论坛”, 7月28日 10:00-18:30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喜来登酒店举行。200家内地和新疆棉花纺织企业320位代表参加会议。

中国证监会新疆监管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孙金亮致辞: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棉纱生产国、消费国、出口国,棉纺织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占制造业份额超过5%;尤其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新疆拥有我国丝绸之路向西开放的核心区地位,新疆棉纺织产业快速发展,棉纱产量大幅度增加;2016年新疆棉花生产量达到360万吨,占全国6成以上,棉纱76万吨,占全国棉纱总产量的12%。6月底证监会批准郑州商品交易所开展棉纱期货品种,预计8月即将挂牌交易。棉纱期货的推出,是贯彻落实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增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继续推出期货市场 大宗资源性期货品种;充分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有助于发挥新疆棉花产业集群优势,促进新疆涉棉产业发展,带动新疆地区经济发展,将成为期货市场服务新疆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为了贯彻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援疆工作要求,进一步推动棉花产业发展,证监局积极促进与郑州商品交易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郑州商品交易所在新疆设立棉花期货中转库,并且今年9月转为期货交割库; 同时组织辖区内期货经营机构联合举办多场期货培训调研,持续拓展期货市场为新疆发展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今天邀请了多位棉花棉纱期货行业市场的专家领导,解读棉花棉纱期货市场交易交割政策制度,展望宏观经济发展和棉花纺织品进出口市场形势,介绍棉纱期货上市情况,共同探讨棉花棉纱期货经营的政策趋势及交易交割策略。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能够进一步加强企业对棉花棉纱期货市场的认识理解,为棉纱期货平稳推出和稳健运行打下良好基础。

新疆自治区金融办副主任李晓春致辞:

新疆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随着产业结构加快升级,基础条件的不断改善,近几年新疆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作为我国纺织原料的资源大省和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改变原有的资源输出的经济模式,完善产业链,促进棉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新疆实现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重要内容。郑州商品交易所推出棉花期货自挂牌上市以来,一直稳健有序的发展,棉花期货影响力不断扩大,郑棉期货价格已成为棉花生产加工和贸易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参考,也成为政府制定组织棉农生产经营,制定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自取消敞开收储政策以来,新疆地区涉棉企业参与期货进行套期交易、交割的意愿愈发强烈,但运输时间和运输费用两大难题成为企业的掣肘。

今年9月在新疆正式启用三家棉花期货交割仓库有效解决两大难题,同时把新疆作为棉花期货交割基准地,将使棉花期货更加贴近现货,促进棉花价格发现、套期保值等功能发挥,是资本市场支持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证监会已经批准郑州商品交易所开展棉纱期货交易,未来棉纱期货的上市将对完善我国棉纱价格体系,贯穿上下游产业链,健康传导价格信息,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有利于广大涉棉企业充分利用期货市场,为生产经营服务。“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自治区金融办秉持金融工作的重要原则,将一如既往组织和搭建金融与企业沟通交流平台,密切金企合作,深化联动机制,推进棉花纺织服装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中信期货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皓致辞:

新疆地处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核心区域。棉花是新疆的重要农产品之一,棉花、棉纱、纺织服装产业已逐渐发展成新疆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期货市场不断加大服务新疆特色产业的力度,郑州商品交易所在新疆设立棉花期货交割库,并建立以新疆为交易交割基准地新规则;经过各方努力棉纱期货也有望于近期上市;红枣、苹果等期货品种上市准备工作在抓紧推进。期货行业还在大力推动“保险+期货”、场外期权等新业务、新工具在实体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中信期货在中信集团、中信证券的统一组织下,积极投入到国家 “一带一路”战略及金融援疆的工作中,努力发挥期货行业特有服务实体经济职能。中信集团是国有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金融板块涉及银行、证券、信托、保险、期货、基金等行业;实业涉及房地产、工程承包、资源能源、基础设施、机械制造、信息产业、出版等行业,具有较强的综合优势和良好发展势头。2016年度中信集团位居美国 《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第156位。中信证券是目前国内综合经营指标排名第一的证券公司,各项业务均名列前茅,愿景是成为国内领先的国际化投资银行。作为中信证券行业性子公司,中信期货目前是国内拥有业务牌照齐全、服务客户规模最大的期货公司。棉花棉纱期货是中信期货重点经营服务的期货品种,近几年中信期货通过对涉棉企业提供持续的专业服务,已获得较好的市场认可度,目前公司在棉花期货的持仓和成交上已排名前列。今后中信期货将更加积极覆盖,服务新疆120-160家棉花纺织贸易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源,作好以价格风险管控为主的风险管理服务,同时将利用大金融平台的综合优势,在融资、仓单、点价、场外期权、合作套保以及“保险+期货”等方面为新疆涉棉企业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方案,满足涉棉企业投融资和风险管理等综合需求,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服务新疆实体企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会议由中信期货有限公司乌鲁木齐营业部总经理刘卫春主持; 各位主讲嘉宾演讲要点:

1.中信证券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当前经济及未来前景”

1)动能逐渐修复,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不悲观 ;全球外需环境 改善,全球经济复苏中,私人投资趋向活跃,出口显著回升,制造业回暖支撑投资向好,PPI通缩不会重演,物价回升,使企业盈利改善,宏观政策与金融监管,寻找“稳”与“防”的平衡点;

2)全球变局下,中国正在推动新一轮“区域振兴+改革+开放”,将确立经济新格局,带来新增长。中国正在推动新一轮“区域振兴+改革+开放”,“雄安新区”发展空间巨大,有望比肩深圳和浦东新区;“粤港澳大湾区”呼之欲出,可期待更多“湾区”振兴战略;1+3+7”自贸区挂牌,拉开新一轮深化对外开放序幕;自贸区对外开放的内容;自贸区将使服务贸易出口迎来发展;“一带一路”构建中国对外开放新框架,提升中国大国地位 ;国企混改进入全面铺开、深化阶段;新格局带来新增长,刺激短期需求;今年以来中央作出系列重大政策部署,如设立“雄安新区”;酝酿“粤港澳大湾区”;纵深推进“1+3+7”自贸区;深化“一带一路”战略;七大行业中实施国企混改等。表明,新一轮“区域振兴+改革+开放”的大幕已经拉开,将形成经济新格局,激发服务业投资和外商投资及拉动服务业出口,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继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之后,服务业有望迎来黄金增长期。

2、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张锡安:“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形势与展望;

1)出口现状及特点 :新兴贸易方式表现活跃,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助力中小企业出口;主要市场出口企稳,对非洲和南美出口明显回升;纱线拉动作用下,进口首次超过出口;

2)几点思考:对欧美日等主要出口市场逐渐回稳, 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国家加大纺织业投资,对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形成一定冲击;“优胜劣汰”将成为中国纺织企业新常态,我国面料发展长期看好;国际贸易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期盼更加完善的棉花政策,整合全球资源,提升供应链技术含量,将会持续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实力;3)全年预测及展望: 人民币贬值,去年基数相对不高,外需回升;全球贸易整体形势并未出现明显好转,产业转移有加速趋势,东南亚国家产业链逐步完善;国内劳动力、原材料和环保成本上涨,产品在价格竞争方面已失去明显比较优势;正确看待中国的产业调整及其他国家的增长;纺织产业大而强、采用智能制造、规模自动化企业;服装产业:“小而美”、“小而精”,个性化定制、利用大数据.3.郑州商品交易所交割部助理总监李博晰:“棉花基准地变为新疆制度解读”;

1)棉花品种四种升贴水规定:(1)仓库升贴水:(2)产地升贴水;(3)质量升贴水;(4)时间升贴水 ;

2)郑商所棉花期货内地交割库升贴水幅度;3)郑商所棉花期货品质升贴水差价表;4)公检办法修订思路; 5)新疆交割仓库相关收费标准;

6)棉花期货仓单量:截止7月20日本年度仓单情况:注册仓单量7234张(约30万吨,货值47亿元),其中新疆棉占比96.7%。目前仓单量2540张(约10万吨);

7)新疆地区交割仓库调整思路:(1)调整时间;(2)布局区域,根据产业格局;(3)增设对象:须是目标价格政策棉花监管库;着重发展集团交割仓库和抗风险能力较强的仓库。

4、郑州商品交易所农产品部高级经理展祎:“涉棉期货助力新疆棉花行业健康发展”;

1)棉花期货功能高效发挥 :

(1)1100余家涉棉企业,涵盖棉花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 2000户资管账户,40000户个人投资者评审“点基地”,推广成功模式:路易达孚、同舟棉业、白银棉业、国投南京、河北星宇等。(2)基差交易(路易达孚、同舟棉业等);仓单拍卖(光谷模式);仓单融资(风险管理子公司);场外期权(风险管理子公司);

2)期货市场服务新疆举措:

调整棉花期货基准地至新疆;“保险+期货”试点; 棉花基准交割地调整背景:新疆棉花主产区地位提升;3)产量占比达到67%;国家政策支持新疆棉花产业做大做强,国家棉花产业政策导向性强;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一定三年,支持新疆棉花产业发展;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强化新疆棉花主产区生产;棉花:出疆运费补贴500元/吨;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棉纱:2014年“十大优惠政策”;2016年“八项优惠政策”

4)挂牌上市棉纱期货交易:2014年12月完成论证,决定启用新疆棉花期货中转交割库;2015年11月,开展棉花期货中转交割业务,共生成中转仓单39张;2017年9月,交割中转库调整为交割库,顺应棉花产业发展;新疆棉花期货交割库启用后,棉花期货基准交割地将调整至新疆;棉花期货新疆交割库及调整后升贴水标准自2017年9月19日起实施.5)加大新疆市场服务力度: 与新疆自治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打牢双方合作顶层设计,即将与兵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联合中储棉花信息中心先后举办了6次新疆棉花产业调研,引导纺织企业和投资机构开展棉花产业调研;支持会员单位开展新疆市场宣传活动30余次;开展“棉花期货援疆建设”活动,支持优势会员单位大力开发新疆期货市场,让棉花期货的功能作用深入人心;6)已完成棉纱期货研发工作,棉纱期货合约设计,进行棉纱 期货规则设计,选择基准品,质量要求,质量标准,异性纤维判定办法,交割方式,交割地点,交割单位,交割流程,棉纱期货帮助纺织企业锁定加工利润,打造纺织类期货板块体系。

5,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功著: “纺织企业借助棉纱期货策略”;

1)充分认识棉纱的三种属性:

(1)农产品衍生品属性;(2)工业品属性;(3)金融属性;

2)认真研判棉纱两大市场:(1)重新认识现货市场;(2)熟悉和把握期货市场;(3)现货与期货两大市场关系; 3)进入期货市场应关注的几个问题:(1)政策形势的变化;

(2)严格按交易规则运作;(3)建立风险防范意识和内部机制;(4)相关期货产品的走势;(5)积极参与的态度;

4)近期棉花市场的展望:

(1)短期不具备大涨大跌的的动能;(2)从长远看势必与国际接轨;(3)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影响;(4)价格的研判。

6.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毛树春教授: “新疆棉花种植发展趋势分析”;

1)我国棉花新情况新问题。棉花产能减少持续4年,2016年度总产量534.3万吨(国家统计局),为2012年度以来的连续4年减产; 2)2017全国棉花生产走势:面积回顾,“两个60%”的重大格局变化:长江面积从21世纪初的2600万亩,跌至当前不到1000万亩,减幅高达60%;黄河面积从21世纪初的3600万亩,跌至当前不足1500万亩,减幅高达58%;全国棉区布局从“三足鼎立”到新疆一家独大;

3)建设好棉花生产保护区:

(1)用“两个引领”建设保护区;用“中高端品质”引领棉纺织发展,用改革方法推进品质迈向中高端将是今后长期任务。这是因为唯有“中高端品质”才能保证规模产能,因此我国植棉业要走准走稳“以质保量、保规模”的新路子

(2)用“四化”(轻简化、绿色化、机械化、组织化)引领现代植棉业发展,这是破解高成本的根本出路和积极对策措施,需加快科技引领、支撑、应用的步伐。

7.中信中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业务总监方志豪:“中信中证资本棉花期货经营模式”;

1)公司简介; 2)标准仓单服务;

3)标准仓单点价销售服务; 4)期转现业务; 5)合作套保业务;3.会议还进行嘉宾论坛环节。由中信期货有限公司棉纺行业专家顾问、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高级分析师张闻民主持,受邀论坛的嘉宾有:中国供销集团南通公司总经理张保平、郑商所交割部助理总监李博晰、郑商所农产品部高级经理展祎、华茂纺织股份公司总经理王功著、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毛树春教授、中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业务总监方志豪; 论坛嘉宾解答回复了会议代表的广泛提问议题:

①新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调整与改革;国家储备棉抛储数量,将对新棉有何影响?

②新棉上市新疆兵团和地方收购籽棉和销售皮棉情况预测;国内与棉花市场相互影响因素分析;外棉普遍增产,棉市压力大;下年度储备棉抛储、轮储、进口储备情况;

③新疆现设的3家棉花期货交割库,静态库容仅80万吨; 何时能够进一步扩大新库申请,申请条件主要有哪些?内地交割库将相应作哪些调整?

④新规则以新疆为交易交割基准地,内地库升水900-1000元,新疆库容不足时,新疆棉花企业如何选择储运操作期货仓单棉?

⑤期货仓单棉一次检验,出具两套公检证书,执行细节有哪些具体规定?

⑥首批40余家纺织企业设立厂库,棉纱主体替代品种均高于32支普梳品种,将以替代4-6个品种为主,并制定相应升贴水幅度,如何放宽替代交易交割范围?

⑦四省40余家企业,后续企业待确定;全国新疆全部企业均未准备好;厂库、公共仓库、新疆三大纺织工业园统一建库,各厂家联合使用;

⑧棉纱期货检验:国标、乌斯特公报、厂检;检验标准、方法、程序、索赔等;

⑨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远景布局趋势;新疆纺织优惠政策可否长期延续?十项、八项政策如何确保执行? 中亚230万吨棉花生产量,须解决新疆进口棉花配额;全国棉纱的三大布局: 内地、新疆、进口棉纱下年度将怎么表现?

⑩新疆兵团和地方机采棉种植加工经营趋势;⑾新年度中证资本提供经营优惠条件;中证资本点价模式操作。新赛棉业副总经理曹民、大渊博交易市场总经理余聪等还分别向论坛嘉宾提问,并得到了相应的答复。

新疆棉花 篇6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新疆兵团农业经济体制变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兵团棉花收购政策也走过了从团场出钱、职工种地到两费自理再到订单生产的改革历程。本文通过对兵团棉花收购政策演变的研究,并对其演变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兵团 棉花收购 政策

【Abstract】 With the reformation and opening in the last 30 years,the reform of the Corpsagricultural econmical system acquires huge achievement. Cotton purchase policy of the Corps goes through several important reformations:from Regiment supply funds to produce about order form for goods.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reformation cotton purchase policy of the Corps,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he problom.

【Key words】 CorpsCotton Purchase Policy

一、兵团棉花收购政策的历史沿革

兵团棉花收购政策的演变归根结底属于兵团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了解和总结兵团棉花收购政策改革的历程和经验,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兵团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为兵团棉花生产与收购提供制度保障,以此提高团场职工收入,推进兵团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我们所讲的兵团棉花收购政策主要是指从改革开放至今,其每一次政策的变革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根据兵团发展的实际情况,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切实综合考虑团场各方面及其功能在特定时期的作用的情况下制定的。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全国都在大力号召工业反哺农业,对农业的重视程度空前高涨,从减税,到免税,再到补贴、惠农政策频频出炉。兵团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针对团场职工创收、增收等一系列问题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措施。总结起来,大概经历了这样三个大的过程。

(一)团场出钱,职工种地(1979—1992年)。这一阶段,兵团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三次变革。第一次(1979—1982年)是“三奖一定”的生产责任制,这一改革没有触动兵、师、团计划管理的主体地位,农业经济的“队生产”模式没有改变,也就是说农业生产和销售还是依靠集体,尤其是销售,采取集中出售的方式,也就是统一收购,由于当时刚刚改革开放,“市场”对于新疆兵团来说还没有概念,所以这次政策调整没能解决棉花收购的市场化问题。第二次(1983—1987年)是兵团在中央连续五个一号文件精神的指引下,依照农村改革之经验,在农牧团场推行以举办职工家庭农场为主体,发展职工家庭经济和开发性家庭农场为两翼的多种形式的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职工个体开始具有自主生产的权利,初步建立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此种体制的实行,在当时基本上解决了团场职工吃团场“大锅饭”的问题,但是其销售模式依然沿用原来统购统销方式,变革只是在生产环节,对职工增收方面的促进作用不大,政策全面性和有效性不足。第三次(1988—1992年)改革是团场企业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这次改革兵团对团场推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各师与团场签订承包经营合同或目标管理责任书,团场内部也层层实行承包责任制管理,其实质是通过层层分解承包指标,以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初步克服了团场经营管理者吃团场“大锅饭”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团场生产效率,提高了团场职工收入水平。但这种制度依然没能改变“团场出钱,职工种地”的经营方式,只是又一次变通了生产过程,而对农产品的市场化问题没有放开,所以这一次改革并没有改变棉花的收购方式。

(二)两费自理阶段(1993—2006)。2000年前,兵团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按照兵团党委农牧团场工作会议有关部署,在团场全面推行承包职工生产费和生活费自理的承包经营模式和农机、牲畜作价归户为主的产权制度改革,初步改变长期以来“团场出钱,职工种地,职工负盈不负亏”的问题,打破团场全民所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由团场转向职工,使得职工必须增强风险意识,这样一来,极大的调动了团场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了团场经济的快速发展。2000年后,兵团出台了《关于深化团场改革的意见》以及随后的三个配套文件,即“1+3”文件,提出了“固定、自主、分配、服务”的改革重点,核心是实现“两个扩大”,即政治上扩大基层民主,经济上进一步扩大职工经营自主权,农业经济体制改革进入综合改革阶段。棉花的生产开始步入正轨,但在这一阶段棉花收购方式大部分仍然延续原来统购统销方式,局部地方开始出现订单生产,但微乎其微,广大职工还是没有销售自主权,棉花价格基本由师团来定,受行政职能影响严重,职工利益受到很大伤害。

(三)实行订单生产,撤卡销售(2006年至今)。从2006年开始,这届兵团党委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召开了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工作会议和五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认真总结团场贯彻落实“1+3”改革的经验,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新形势的要求,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1+3”文件若干政策的补充意见》,提出了以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为目标,以完善团场基本经营制度为重点的改革思路和目标框架。这一阶段开始实行团场与职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职工按照与团场签订的生产订单进行生产,必须种植团场规定的品种,在保证完成订单的情况下可以开展其他的农业经营,职工自主经营权更大一些。但是依照订单,职工95%—98%的棉花都要统一上交到团里,团再交到师里,然后由师里的棉花产业联社进行统一销售。在这里无形之中就由原来的“硬约束”转变成现在的“软约束”,其实质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只是形式不同而已,看似统一经营,有利于降低成本,但其与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接轨,中间层级太多,职工离市场太远,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影响发现价格的时间。还有就是在棉花收购过程中的品级确定还不够规范,目前农五师基本上是依据棉花的成色来定级定价,这就使得在团场与职工的利益博弈中团场始终占优,职工利益依然没能得到有效保护,增收空间有限。

二、兵团棉花收购政策变革的原因分析

兵团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在这里主要是指提高团场职工收入,发展团场经济,繁荣团场而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保持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增长。但农业政策与其他部门经济政策相比也有显著不同,主要是因为农业是弱质产业,受自然影响大且生产规模小,很难形成具有一定实力的竞争力。而农产品又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其供给数量和价格波动性不大,以避免社会问题。在兵团,农业是支柱产业,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兵团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好的农业政策的实施对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着重大意义。

由于农业自身的特点和它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需要对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干预。在传统自给自足生产条件下,农业生产不需要宏观调控,只有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需求之间出现了脱节现象,这时调控将成为必然。改革开放以来,兵团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团场的生产力,开发利用团场劳动力、土地和各种资源,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应,满足广大团场职工生活和团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增加职工的收入,提高其收入水平,建设共同富裕的文明的新型团场,并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归根结底,兵团棉花收购政策变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旧的农业经济体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的弊病,对职工来说不仅没有任何吸引力,而且不能维持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所以进入家庭承包阶段。家庭承包的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适当分离,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不变,仍然是集体所有,但通过承包,实行统分结合,把经营管理权分解为集体统一经营和职工家庭分散经营两个层次,一方面发挥集体经济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发挥职工家庭分散经营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这种制度是符合团场实际情况的、大大促进了团场的农业发展。但1986年以后,农业生产又陷入停滞或徘徊不前的局面,主要原因就是对农业的投资减少、农用生产资料涨价,而农产品价格又受管制等原因造成。

第二,兵团农业经济体制改革还存在着由于国有企业改革不彻底而带来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团场内部利益分配矛盾比较突出,形成团场与职工争利的局面,这基本成为兵团不断变革与完善农业双层经营制度的动力。在全国改革开放大浪潮的影响下,经济发展要求政治制度的变革,以此来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在兵团,经济也是突飞猛进,要求兵团的上层建筑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随着职工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开始重视民主建设,而在现代社会,舆论压力也是不可忽视的能够促进制度变迁的重要力量。以上几个方面认为是棉花收购政策变革的最初原动力。

第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兵团的计划经济虽然有一定优势,但已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团场作为企业,没有自主权,而职工的负担又过重,棉花不能自由流通,阻碍了棉花生产与交易的市场化,市场机制在兵团内部失灵,而广大职工干部要求以市场的方式生产,尤其是在受到地方的影响以后,这种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虽然兵团棉花种植生产力要高于地方,甚至在全国都领先,在中国算是大农业,但其仍然沿用传统的农户作业方式,没有实行严格的现代企业制度,所以不能按照企业的标准去生产。由于缺乏企业管理的基本思想及方法,没有棉花深加工和包装意识,兵团棉花只做初加工,缺乏市场知名度,不能创造更高的附加值,这样一来使得兵团棉花在市场上无优势可言。

第四,利益驱动兵团棉花收购政策必须改革。团场的收入主要依靠其出售到市场上的较高价格与其收购职工棉花较低价格的差价来维持。由于市场风险无法确定,而农业保险机制又不完备,又不能无限制的压低收购价格,国家又大力提倡让利于民,所以团场机构部门的日常维持越来越难,负债率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如何在为民减负的过程中不减少或是增加团场利益;一方面是如何处理屯垦戍边和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成为难点。团场陷入尴尬的境地,棉花收购政策必须改革,于是出现了订单生产、棉花产业联社等。

三、小结

通过对兵团棉花收购政策的历史沿革的阐述,为研究兵团棉花收购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即制度的路径依赖性分析。兵团棉花的收购政策变革,一是体制内部原因,即兵团体制农业经营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变革。二是市场经济的促进与带动作用,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并逐渐走向成熟,兵团要想发展就必须融入全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这也迫使兵团进行农业体制的改革。

参考文献:

[1]罗必良.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5).

[2]徐爱武.浅谈我国的棉花收购市场[J].中国棉花加工,2007(3).

[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关于深化团场改革的意见,2004.11.

[4]温思美,杨顺江.论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J].农业经济问题,2000(12).

[5]刘俊浩.新疆兵团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石河子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6).

[6]农五师棉麻公司文件:关于加快兵团棉花产业改革发展的建议,2008(11).

新疆兵团棉花秸杆机械还田广。 篇7

2011年11月1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5师89团14连的棉田里拖拉机正在粉碎秸秆, 进行棉花秸杆还田作业。89团是一个以种植棉花为主的农业团场, 棉花种植面积近6 667hm2 (10万亩) , 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多年来, 89团在大力发展种植业的同时, 始终把秸秆还田的养地措施当作与种植一样的重要生产环节来抓, 每年均对所有棉田采取秸秆粉碎还田的措施, 达到循环养地的目的, 有效地保证了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 实现了土地中营养物质的输入输出平衡。

产业安全视角下新疆棉花产业优势 篇8

一、新疆棉花生产

棉花是新疆的特色优势农业资源, 也是新疆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以“一黑一白”为重点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主要基础之一。在经过“九五”、“十五”和“十一五”将近14年的科技攻关和基地建设, 新疆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棉花种植基地, 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产量和调出量连续十几年来都是全国第一。棉花产业已经成为新疆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植棉收入已经占到全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为推动全国棉花生产和国内纺织工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促进新疆国民经济发展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从产业安全角度看新疆棉花产业优势

一般认为, 产业安全指的是在开放条件下, 一国产业抵御外来干扰或威胁并不断获得持续发展的状态, 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本国产业的主导地位与竞争力, 是一国产业综合素质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集中反映。产业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较强的产业控制力;较强的产业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有助于提高本地区的国民权益。

1.棉花产量、播种面积不断提高, 原棉对外依存度较低, 产业控制力相对较强。新疆作为中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和优质棉生产基地, 对稳定全国的棉花供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九五”到“十一五”期间, 新疆棉花产量和全国棉花产量都在不断增加, 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棉花产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由“九五”的29.68%增加到“十一五”的38.85%。从对全国棉花的增长贡献率来看, “九五”到“十五”, 新疆棉花的增长贡献率为35.49%;“十五”到“十一五”, 新疆棉花的增长贡献率为66.37%。从棉花播种面积来看, 新疆对于稳定全国的棉花供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与全国棉花进口量基本上呈现这样一种趋势:即随着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增加, 全国次年的棉花进口量会相应减少。据相关数据显示, 从2001年开始, 全国棉花需求量每年都在增长, 增长速度都在10%左右。需求的急剧增长并没有引起进口的急剧增长;在进口量超过百万吨的年份, 2006年棉花进口量达到了最高值364万吨, 但随着2007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 这一数值迅速回落, 2009年降到了153万吨。从全国各省区的棉花播种面积来看, 期间只有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相对稳定, 棉花产量稳中有升, 填补了棉花需求的部分缺口, 因而没有造成进口量的急剧增长。棉花需求缺口主要是通过国内市场来满足的, 新疆在这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棉花产值、播种面积不断提高,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棉花产值比重是衡量一个地区在全国棉花产业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新疆作为中国最大的原棉供应基地, 其棉花产值在全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 新疆棉花产值不断增加, 在全国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强, 棉花供应基地的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由于棉花产值是以1990年的不变价格为基础计算的, 所以产值的比重跟棉花产值的比重大体相当。可以通过产值贡献率来看一下新疆棉花产值对全国的贡献:2001年到2009年, 全国棉花产值增加558.12亿元, 增长106.47%;从新疆来看, 棉花产值增加259.07亿元, 增长206.38%, 对全国的增长贡献率为46.79%。新疆是国家最重要的耕地后备省区之一, 全区宜农后备土地资源达7300万亩, 占全国的30%左右, 其中棉区拥有后备土地资源5010万亩, 且土地平坦、底层深厚、土质疏松, 具备了大规模种植棉花的条件和能力。从现有棉花种植面积来看, 2001—2009年, 新疆棉花种植面积每年都要占到全国的20%以上, 最高的2003年, 占到了全国的30%;除2008年, 棉花每年的播种面积都在1000千公顷以上;从新疆的农作物播种面积构成来看, 棉花种植面积所占比重非常大, 都维持在25%以上。

3.注重品牌战略, 提升了新疆棉花的区域及国际竞争力。棉花作为新疆农业的主导产业, 在新疆的经济发产业优势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抓棉花产量的同时, 新疆也在积极扶持棉花企业的发展, 创建新疆的特色棉花品牌。在过去近10年的时间里, 为了提高企业及产品的竞争力, 新疆本地的棉花企业一直在寻求技术突破和企业改革创新, 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到目前为止, 新疆已经拥有了锦牌、银辉、叶尔羌、沙枣花、凯欣等17个全国知名棉花品牌, 其中“锦牌”棉花在2000—2005年连续5年荣获全国知名品牌棉花金奖, 被称为“中华第一棉”。

4.棉花作为新疆的特色优势产业资源, 增加了农民收入。新疆自治区约有50%的农户 (其中70%以上是少数民族) 从事棉花生产。近十多年新疆棉花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 除了国家重视和政策支持以外, 发展棉花生产有利于摆脱贫困奔小康, 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是极为重要的经济因素, 也是支持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素。新疆的棉区主要集中在南疆地区, 棉农主要是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发展新疆视角下新疆棉花的棉花产业, 不但是全国的需要, 也是提升新疆区域经济的战略地位, 增加棉农收入、特别是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最重要产业。2006年新疆农民人均收入中的近一半来自于棉花生产。新疆南部一些贫困县的地方财政, 也因棉花收入而实力增强。种棉花已成为新疆农村的首选产业, 全疆86个县 (市) 中约有60个种植棉花。

三、结论

凯斯采棉机助力新疆棉花收获 篇9

凯斯采棉机被美国农业工程师协会评为20世纪农业工程领域人类最伟大的5大发明之一。凯斯Cotton Express®620型采棉机发动机功率可达268 kW (365hp) , 超大容量的棉箱和燃油箱容量, 田间摘棉时间更长, 具备全天采摘的生产力, 在最恶劣的工作条件下可以轻松采摘, 采摘效率高, 可节省更多人力成本;特殊设计的搅龙压实系统用来压实棉花, 使棉箱的容积得到充分的利用;垂直升降的棉箱带有电子负载测量系统, 节省了卸棉时间, 减少了棉花的损失。采用凯斯独有的双向采棉专利技术, 从棉株两侧同时采摘, 采净率更高, 质量更好, 使得棉农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凯斯的林肯润滑系统减少了机械保养时间、减轻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随着机采棉在新疆地区不断推广, 凯斯采棉机也走进了更多用户的视线, 其优秀的作业性能也得到了用户的肯定。2012年凯斯采棉机采棉在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采面积的一半以上, 农一师总工程师朱维说:“凯斯620型采棉机质量稳定、操作方便, 相对于其他品牌的采棉机采净率更高, 可多采收棉花57~150 kg/hm2 (5~10 kg/亩) , 特别是凯斯的林肯润滑系统减少了保养时间、减轻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提高了生产率。凯斯纽荷兰公司的售后服务队伍技术过硬, 服务到位, 配件充足, 使每台采棉机都最大程度的发挥了效率, 为用户生产提供有效可靠的保障。”凯斯620型采棉机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成为机采的主力军, 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

随着凯斯采棉机生产基地落户新疆, 凯斯采棉机的整个生产制造体系、服务体系、备件供应体系和培训体系等更加接近当地采棉机用户, 无疑将会为新疆棉花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新疆棉花 篇10

从1994 年起,新疆成为我国最大产棉区和最大的商品棉基地[12]。2011 年统计数据显示,渭- 库绿洲棉花面积分别占全疆棉花面积及阿克苏地区棉花面积的8.56%及38.2%,产量分别占8.41%及40.34%,是新疆主要的棉花生产区域之一。同时,该研究区地处塔里木盆地北部,年降水量少,也是终年以晴天为主的典型区域,非常有利于卫星遥感监测的应用和大面积的提取作物类型评价。因此,本文基于前期遥感应用研究基础,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例,应用2011 年9 月Landsat TM遥感数据,用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对研究区棉花种植面积提取进行研究,为新疆棉花面积的调查提供方便、实用、经济的方法,促进遥感技术在新疆棉花监测、生产科学决策与管理中的应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区域介绍

渭干河- 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以下简称渭- 库绿洲)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的塔里木盆地中北部, 北起秋里塔格山, 南接塔里木河北岸, 东与轮台、尉犁县相邻, 西与温宿县接壤, 是典型而完整的山前冲洪积扇平原[13]。地理坐标:81°28′30″~ 84°05′06″E ,39°29′51″~ 42°38′01″N,南北长约322 km,东西宽约194 km,平均海拔920-1100 m,在行政上隶属阿克苏地区管辖,包括库车、沙雅、新和3 个县,土地总面积为53500 km2,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包括农田、林地、荒地、草滩、盐碱地等[14]。渭- 库绿洲属大陆性暖温带极端干旱气候[15,16,17]。光热资源丰富、降水少、蒸发量大,多年平均降水量51.6 mm,适宜于棉花种植[18,19]。

1.2 野外调查方法

考察范围为库车、新和、沙雅三县。为了准确摸清研究区棉花种植面积,充分利用了2011 年在研究区的2 次野外调查数据。野外调查时间分别为2011 年9 月14-18 日和11 月8-13 日。通过野外考察,掌握并收集了研究区的景观、土地利用状况、农作物种植模式、作物分布、排灌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状况。地面调查采取路线调查与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第一次野外调查期间利用GPS采集了98 个遥感图象解译与验证点,第二次野外调查期间采集了107 个点。样方调查主要布设各类地面棉花种植样方50 多个,为棉花种植面积提取提供遥感图像解译标志,验证棉花种植面积遥感解译结果。同时,收集了研究区1∶10 万和1∶5 万地形图及其矢量化数据、2001 年土地利用图、2011 年棉花种植面积统计数据等资料。

2 数据预处理

2.1 野外采集数据处理

样方点及解译标志点数据导入GIS软件,进行坐标转换、属性输入、格式转换等处理;同时建立研究区景观照片库,为下一步图像解译做准备。

2.2 图像校正

本研究利用的遥感图像为2011 年9 月6 日的Landsat TM。利用已有的1∶5 万地形图及GPS野外调查采集数据为参考,利用ERDASIMAGINE9.2 软件对研究区遥感影像进行了坐标转换、几何及辐射校正。几何校正时,在图上选取对应的地面控制点(GCP),采用用户输入坐标方式对实验区的数据进行几何精校正。GCP的选取原则是:有一定的数量保证,均匀分布在整个校正区域内,具有明显的精确的定位识别标志,以保证精度。影像进行校正时,按照几何校正的要求,误差大于1 个像元的GCP点进行删除,共删除11 个GCP点,保证最后剩下误差小于一个像元的23 个GCP点。

2.3 图像增强

图像增强主要是对经过校正之后的影像图进行线性拉伸、灰度变换等增强处理,使图像清晰,易于识别。按照增强的信息内容可分为波谱特征增强、空间特征增强、以及时间信息增强三大类。棉花信息提取主要考虑对植被敏感的波段进行组合分析。本文依照野外调查经验及棉花信息提取经验,首先对研究区TM图像进行了4、3、2 波段组合,这种组合较其它组合效果好,影像上棉花纹理较清晰。然后采用直方图均衡化将影像进行线性拉伸和滤波等增强处理,使棉花信息得到增强,获得最佳目视效果的遥感图像。经过图像增强处理后,依据研究区主要行政边界裁切图像,获取渭- 库绿洲区遥感影像。

3 棉花种植面积遥感监测流程

3.1 选点依据

研究区内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水体、盐碱地、沙漠、砂砾地、山体等。这些地物具有很好的可分性。其中,研究区内棉地与其它作物的分离是本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因此,本文采用已经处理好的遥感图像与实地调研得到的GPS定位点及照片库等专题数据,结合研究区作物类型、波普与空间分布特征,进行选点。

图1 是在野外调查过程中所记录的解译标志点及农作物样方图。图中不同代码表示不同地物类型。其中1300 表示棉花地、6000 表示房屋、1103 表示小麦、1800 表示蔬菜、1901表示其他作物、4000 表示林地、3000 表示果园。

3.2 种棉地分类系统的确立

本文在种棉土壤的分类标准上,依据棉花地光谱特征信息,制定了研究区种棉地土壤信息分类系统(表1)。

图1 和表1 显示,9 月份B4、B3、B2 波段组合的TM图像,不同地物表现出不同的波普与纹理特征。按照不同地物的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定不同地物的分类标准。

3.3 信息提取

参照GPG定点解译标志点及农作物地面样方数据对不同农作物的光谱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作物种类。使用已处理好的TM数据,并与2011 年野外调查数据相结合,参照已制定的研究区遥感图像种棉土壤信息分类系统,在ERDASIMAGINE9.2 软件对TM影像进行非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是在没有先验类别知识的情况下,主要根据像元间相似性的大小进行归类合并,来划分地物类别。考虑研究区实际情况及按照已有的经验,本研究首先设置了40 个分类,然后进行归类合并,初步得到了研究区棉花面积;最后使用人工目视解译并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对所提取的棉花信息进行修改,得到了研究区准确的棉花面积信息。

3.4 信息提取精度

精度检验是遥感图像分类过程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通过精度分析,可以定量获取分类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研究区棉花信息提取精度进行了验证。

首先选取用GPS布设的20 个棉花样方,分别计算每一个样方内的棉花面积。同时研究区遥感影像分类图上扣除,对应每一个样方的区域,并计算棉花面积。最后将每一个样方内的棉花面积与遥感得到的结果一一对比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渭- 库绿洲棉花种植分布

利用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对研究区棉花种植面积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遥感手段得到的研究区棉花种植面积为155210.01 hm2,其中库车县、新和县、沙雅县的棉花面积分别为54536.69 hm2、37737.47 hm2、62935.85 hm2。渭- 库绿洲棉花主要集中分布于研究区西南和南边沿塔里木河北边的新开垦地,少量零散在中部和北部(图2)。

4.2 渭- 库绿洲棉花种植面积提取精度分析

2011 年研究区棉花统计面积为147493.33 hm2,遥感手段得到的棉花面积为155210.01 hm2,二者面积相差7716.6hm2,提取精度为94.77%(表2),提取精度较高。分别用库车县、新和县、沙雅县边界矢量图,在分类好的影像上裁切各县界内的棉花种植区域并统计相应种植面积,然后与相应年份的统计面积进行了对比。库车县、新和县、沙雅县棉花种植信息提取精度分别为92.16%、93.19%和97.83%。

通过样方和解译标志点的精度验证显示,20 个样方范围内,面积误差最大是17.21%,最小是0%,20 个点的平均误差6.23%。200 个棉花解译标志点中,191 个点在遥感图像分类结果图上准确分为棉花地。

5 结论

根据TM图像的光谱与纹理特征,TM图像的4、3、2 波段组合对研究区棉花的识别较好。渭- 库绿洲棉花种植面积主要集中分布于研究区西南和南边沿塔里木河北边的新开垦地,少量零散在中部和北部,总体信息提取精度达到了94.77%。研究区域棉花种植面积的估算精度无论在空间上或数量上误差均比较小,分类所得的棉花在空间上分布规律与渭- 库绿洲棉花分布规律比较吻合,是一个提取棉花种植面积的有效手段。

新疆棉花 篇11

关键词 棉花;膜下滴灌;新疆北疆大田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02

降水量少、植物少、沙漠多等造成了新疆干旱缺水的局面,和南疆相比,北疆灌溉农区的干旱情况越发严重,其水资源及其有限。棉花作为北疆经济的重要支柱型产业,水资源缺乏无疑是这一产业发展的重大限制因素,因此膜下滴灌技术对于新疆绿洲农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覆膜种植与滴灌技术相结合而成的膜下滴灌枢纽能够根据作物的不同生长时期来进行农药、肥、水等滴灌用量的配比,达到定时、定量、均匀及滴状地对作物根系的发达区域进行节水灌溉,在节水的前提下促进棉花的快速生长发育,与其他各项栽培管理措施相配套之后,最大限度的提高棉花的产量,为农户带来更多的收益。

1 膜下滴灌技术

1.1 定义

膜下滴灌技术,从字面上来理解就可以看出它主要是指在膜下应用滴灌技术。膜下滴灌技术是在国内覆膜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了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发展而来的新型节水技术,主要技术手段是在滴灌带上覆盖一层地膜,以防止水分快速蒸发。和普通地面漫灌相比,膜下滴灌不仅节约了大量灌溉用水,而且在灌溉的过程中能够将肥料溶入到滴灌水当中,不仅起到为植物增加水分的作用,还能为植物的根系供肥,利于吸收,促进植物的快速生长。

1.2 优点

膜下滴管技术拥有很多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膜下滴灌技术具有高效节水功能,平均用水量是传统漫灌用水量的1/8左右,是普通滴灌用水量的一半左右;②膜下滴灌技术具有增肥功效,可保持土壤的通透性及疏松性,并且能够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分解活动,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而且覆膜也能减少肥料的流失,具有极好的保肥功效;③覆膜滴管技术可以减少农药的用量,不仅可抑制害虫的滋生,还能抑制杂草丛生,避免药力因为阳光直射而分解、变质,从而有效抑制杂草繁衍,减少药物对人体的危害;④膜下滴灌技术能有效抑制土壤盐碱化,根本原因是能保持一定的水分,减少盐分含量,可以淋洗作物的根系,而覆膜技术就大大保持了土壤中水分,起到抑制因为水分蒸发盐分增加的现象;⑤覆膜技术可以起到增温、保湿的功效,保持土壤的温度,使土壤处于热量平衡,为农作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湿度及温度;⑥膜下滴灌技术与普通的滴管技术相比,可使农作物更好地吸收水分、肥料及必要的养分,能保证农作物健康成长,保持土壤疏松、透气,从而起到增产、丰收的效果。

2 问题

滴灌棉花的根系一般较浅,大风来袭时易出现倒伏、早衰现象。而且因为棉花的根系比较浅,棉花的根系只能吸收土壤浅层的养分,深处的养分、水分很难吸收,造成抗旱性、抗倒伏性能降低,还有可能导致棉花蕾铃早早脱落及植株早衰现象。

当土壤呈现盐碱性时,如果灌溉技术选用不当很容易造成烧苗现象,也就是“小雨死苗”。由于地膜的覆盖,雨水只能从薄弱环节渗进土壤,而此处是盐分聚集区域,雨水将盐分带到棉花根系处,增加了土壤盐碱化的程度,就会出现烧苗现象,甚至导致棉花死亡。

棉花的叶子比较大,膜下的空间较小,透光通风性能不佳,特别是在棉花的花铃期叶子的面积增加一半左右。若是此时棉花处于高水、高肥的状况下,由于通风效果不好极易造成花铃脱落,或者发育不良,更有甚者出现晚熟现象。

滴灌一次性投入成本过大。据调查显示,河水滴灌设备一次投入大概是1.4万元左右,而且收益较慢。另外,薄膜属于一次性材料,不能回收使用,很多是留着土壤中,导致土质退化,土壤结构改变,水分不均,最终土质变坏,棉花减产,这就是严重的塑料薄膜污染现象。

棉花种植时,宽窄行易出现棉花间根系争肥、夺水的现象。根据权威调查显示,我国北疆多采用宽窄行搭配种植。这种种植方式就存在很过不足之处,比如窄行土壤中水分充沛,根系比较集中,宽行则截然相反。根据生物学理论,植物根系都具有向水、向肥生长的特性。这种种植方式可能造成宽行水分、养料的浪费现象,而且促使植物间水分、肥料的竞争。

3 对策

加大对膜下滴灌技术的科研投入力度

针对目前膜下滴管技术存在的问题,比如说根系浅、易倒伏,宽窄行争夺水分、养分现象以及膜下透光通风效果不佳等现象,必须加大科研投入。根据滴灌培养技术存在的种植模式、根系发育变化及水肥的配比方面要进一步探索研究,重点对滴灌技术对棉田虫害、棉花的发育生长情况以及生理动态进行研究,希望能解决当前棉花生长的难题。

降低棉花生产的一次性投入的成本,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力度

目前,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一次性投入成本比较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过滤设备价格较高,如果能将过滤系统进行改造,势必可降低投入成本。具体改进的方法如下:①改变棉花的行间距离,较少薄膜的面积,从而降低费用;②加大研究滴管技术,重点放在毛管回收的机械设备的研究,一旦成功成本就会大大降低;③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及专业操作技能,促进滴灌技术的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3.3 加强对棉花种植的科学管理,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

棉花的膜下滴灌技术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必须有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民群众进行必备专业滴灌技能的培训,再加上科学的管理方法及与之对应的配套管理措施,才能使膜下滴灌技术发挥出应有的优势。同时,必须加强棉花管理人员的技术培养,主要在滴灌的时间、滴灌量等方式方法的方面进行培养,同时,要加大科研的力度,对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研发,能及时高效地解决棉花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发挥科学科技的力量。

4 结语

北疆大田棉花的种植受水资源的限制非常严重,为能够应对新疆干旱缺水的现状,必须加大节水灌溉特别是膜下滴灌技术在棉花种植方面的应用力度,虽然目前北疆大田棉花种植应用膜下滴灌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基础,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找出解决的对策对于发展新疆绿洲农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膜下滴灌技术在棉花种植乃至其他农作物种植方面应用的科研投入,最大限制降低棉花生产的成本并大力进行推广,引导农户对棉花种植进行科学有效地关联,发挥出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方面所带来的优势,最大限度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新疆棉花 篇12

1 气候条件

所处于的喀什地区, 位于亚欧大陆腹地。三面环山、一面敞开的独特的地貌条件。由于群山环绕、深藏内陆, 印度洋的湿润水气难以到达, 北冰洋的寒冷气流也较难穿透, 造成喀什地区大陆性干旱、燥热、少雨暖温带气候。气候的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差异明显, 从而形成了地区特有的气候条件。主要表现为: 冷暖差异悬殊, 温度的年变化、日变化和年际变化大;空气干燥, 降水稀少, 蒸发强;大陆性气候特色显著; 辐射强, 光照丰富。云雨天气较少, 各种灾害性天气较频繁, 干旱风沙尤为突出, 自然生态环境脆弱。

2 温度

温度是种子萌发的主要条件。包括:环境温度、地温。同时, 环境温度和地温息息相关。地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增长而增长。春季气温稳定上升地区连续7d监测5cm地温稳定通过12℃时播种; 春季气温多变并有寒流侵袭的地区, 连续7d监测5cm地温稳定通过14℃时突击播种。在这个范围内温度高发芽快。5cm地温在18℃时, 从播种到出苗需9d, 17℃时需11d, 16℃时需12d, 15℃时需14d, 14℃时需18d。种子萌发期较易遭受低温危害, 发芽后20 ~ 30h, 对冻害敏感, 如在有利的温度条件下发芽48h后再遇寒冷, 其生长发育不会受到很大影响。总之, 在墒情合适的情况下, 棉花播种后5 ~ 7d, 5cm地温保持在14℃以上, 躲过冻害敏感期。

3 水分

影响种子发芽、出苗的水分主要来源于灌溉水质、灌溉水量、蒸发水量、种子内部水分。境内农业用水主要依附山区降水来补充的河水。近年来, 降水及夏季温度影响下融雪的减少, 地下水也成为农业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

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 灌溉的水质及水量对种子出苗有很大的影响, 当地土壤含盐碱量大 ( 下表1) 。

因土质条件, 播种前使用冰山融化的、含盐碱底的雪水灌溉, 雪水下渗, 盐碱随之渗入土质地层, 地表40cm以内, 盐碱度下降, 使其不影响种子萌芽、出苗。灌溉水量一般需达到220~240t/667m2才能起到压碱的作用, 灌水量少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地下水含盐、碱量高, 使用地下水灌溉, 影响种子出苗, ( 实验室同等条件下, 使用雪水、地下水清洗沙子, 雪水清洗沙床出苗90% 以上, 而地下水清洗的沙床, 出苗不到20%, 2009 年实验) 。

温度对蒸发量的大小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喀什地区年平均降水为61.5mm, 年水蒸发量1390mm。农田蒸散量为886mm, 水份供求差为712mm。干旱是喀什地区气候的重要特征, 其干燥度为14.4, 蒸 ( 发) 降 ( 水) 比为22:7, 属永久性干旱气候。

白天温度越高, 夜间水的蒸发量越大, 反之, 白天温度越低, 夜间蒸发量越小。

种子内部水分也是影响种子发芽、出苗的一个原因。种子水分的吸收速率和吸收量, 主要受到种子化学成分、种皮透性、外界水分状态和温度的影响。种皮的透水性存在很大差异。一般种子发芽吸收的是液态水, 在土壤中的种子可吸收周围直径约1cm的土壤水分。当种子周围的土壤吸收力和渗透压上升时, 种子的吸水量降低。温度在种子吸水的一定阶段会明显影响种子的吸水速率, 一般环境温度每提高10℃水分吸收速率增加50% ~ 80%。棉花种子 (12% ~ 14% 以内) 短时间在零度以上10℃以下, 低温吸水, 种胚就会受到伤害, 在转移到正常条件下也无法正常发芽成苗。

种子在含水量较高的情况下, 种皮成为气体通透的障碍, 透氧性不良, 种子不能得到充分的萌发条件而被迫处于休眠状态。既种子内部水分越高, 吸水越慢, 种子萌发越慢。根据喀什地区的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 当年生产加工的棉种, 种子内部水分一般在9% ~ 11% 之间, 虽不超过12% 的国家标准, 但种子吸水过程缓慢, 萌发时间久, 从而, 发芽持续时间长, 受温度的影响, 发芽时间可能持续到20d左右。隔年生产的棉种, 完成了种子的后熟过程, 在夏季受干燥、高温的气候条件的影响, 种子内部脱水, 吸水过程加快, 种子的萌发时间减少, 发芽率高。

4 土壤条件

喀什地区土壤按耕作的植物可分为灌淤土、潮土、水稻土、草甸土、沼泽土、盐土、棕漠土、风沙土。

灌淤土是喀什地区分布面积最大的耕作土壤, 是长期引洪水灌溉, 水中含有的一定量土粒和有机物质随灌溉水而进入农田, 逐年淤积, 加上每年施入农田中的农家肥, 在耕翻、种植条件下, 使土层逐渐加厚而形成的。占全地区耕作土壤面积的48.84%。潮土也是喀什地区主要的耕作土壤之一, 占耕地土壤的35.81%。

喀什地区土壤养分含量总的状况: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缺磷少氮钾丰富, 微量元素有的亦缺;土壤盐渍化危害面积大;土壤板结、物理性状不良。宜耕期短, 耕作质量差, 地表坷垃大, 影响了出苗和根系发育。但供肥性能较好, 后劲亦较足;土壤质地轻, 沙性大, 增温快, 易耕作, 作物易出苗, 但由于孔隙大, 通透性强, 不利于有机质积累, 保水保肥性能差, 后劲不足。

在播种后由于土质黏重, 密度过大或浮土过深, 表土板结, 种子萌动会因氧供应不足, 呼吸受阻, 生长停滞, 幼苗无力顶出土面, 而发生烂苗或缺苗断垄的现象。

5 播种管理包括: 播种前的准备、播种、播种后管理方法

5.1种子准备

种子包衣, 杜绝再拌其它药剂。

棉种播种前进行人工粒选, 挑选出破籽和其它杂质, 提高田间出苗率。

5.2犁地前土地准备

清洁棉田:在犁地前要捡净田间、毛渠、直埂上及林带内的残膜, 并集中处理。

平整土地:在犁地前必须对地里的高包和洼地进行平整。

5.3犁地、整地质量要求

犁地。犁地耕深25 ~ 28cm, 犁地深度保持一致, 宁深勿浅, 做到翻垡平展整齐, 翻盖严实不漏秸杆, 不重耕、漏耕和不得出现犁沟或垄背。犁地后要及时捡拾草根、残膜和平犁沟。

整地。要严格适墒整地, 粘性重的地块, 每天检查墒度, 适墒后要集中机车突击整地, 沙性地可以提前犁地晾墒, 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6 字要求。整地深度10 ~ 12cm, 进行复式作业, 严禁漏耙和耙深不到位现象, 保证土壤上实下虚, 为播种出苗创造良好条件。

5.4适时播种, 严把播种质量关, 实现一播全苗

播种期:当5cm膜下地温稳定通过12℃时即可播种, 先播干地、粘土地, 后播湿地、沙土地。前期播种墒度要掌握宁干勿湿, 中期适墒播种, 后期抢墒播种墒度要掌握宁湿勿干。

播种机车速度不得超过3km/h, 播种必须要保证播行端直, 接行准确, 下籽均匀, 压膜严实, 覆土良好, 接行误差不超过正负2cm, 播种机穴播器必须做到每天清理1 次。

铺膜平展不移位, 打孔彻底无浮籽, 无漏种, 播深2 ~ 2.5cm, 复土厚度0.5 ~ 1cm, 播种空穴率不超过3%、1 籽率占95%、2 ~ 3 籽率5%。

5.5播后至苗前管理

人工镇压。播种后3d之内, 对粘土地可采取多种方法及时进行人工镇压, 使种子与土壤接触良好, 提高田间出苗率。

清扫膜面。播种结束后, 人工及时清扫膜面, 增加采光面, 提高膜内温度。促使棉种早发芽出土, 对种孔无土的地块要及时复土镇压, 起到增温保墒, 消灭杂草的作用。

埋压封口。对断膜、接头地方要及时埋压, 防止刮风飘膜, 地头滴灌带必须在播完种后及时扎接完毕以防风灾。

防风抗灾。对沙性重的地块, 播完种后及时摆放防风把沙袋或采取喷水滴水压沙等措施, 防止风沙对棉苗造成伤害。

经常收听天气预报, 认真做好防霜冻准备工作。

查苗补种:点片、缺行断垄、烂种较重的条田要及时采取措施催芽补种。

设施滴灌的地块播完后尽快的把地面管连接好, 对粘土地、失墒的地、沙性重的地块做好滴水出苗的准备工作。

种子出苗除上述因素的影响外, 还受到种子内部因素 ( 种子休眠程度) 、播种深度、浮土的镇压、棉种质量等等情况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董合忠, 辛承松, 李维江等.山东滨海盐渍棉田盐分和养分特征及对棉花出苗的影响[J].棉花学报, 2009 (04) .

上一篇:金属损失下一篇:电子商务蜕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