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理论构建(精选12篇)
审计理论构建 篇1
摘要:在我国, 对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研究是公共投资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 还需要对绩效审计在公共投资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与该体系中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 进而提高我国公共投资管理水平。基于国内外的研究构建了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理论框架, 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共投资绩效审计体系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理论框架,建议
公共投资绩效审计是专门针对公共投资进行的绩效审计。审计署和中国审计学会高度重视公共投资绩效审计, 提出要深入研究绩效审计的理论与方法,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旨在建立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模式。加强公共投资绩效审计评价成为我国政府审计面临的重要课题。
1 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
对于公共投资绩效评价的目标、原则、方法、内容、指标等我国学者都做了研究, 但是研究还不够深入, 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 所以亟需构建一个完善的公共投资绩效审计评价理论体系。本文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研究, 构建了如下公共投资绩效审计框架 (见图1) 。
1.1 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目标
“4E” (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 目标是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的绩效评价的一般目标。对于公共投绩效审计来说, 它的重点就是评价公共投资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工程决算的真实性与合法性, 同时兼顾评价公共投资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境性, 最终达到提高公共投资的综合绩效的目标。近年来, 这个目标又有了进一步的扩展, 把审计的监督职能逐步转变为服务职能, 由简单的评价、反映公共投资项目绩效扩大到管理层面, 发现公共投资项目管理中的漏洞, 消除浪费, 挖掘潜力, 充分优化管理活动, 进一步提高公共投资绩效。
1.2 公共投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建立原则
公共投资绩效审计指标是审计的载体。要构建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公共投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综合国内外相关学者的观点, 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系统性原则, 以公共投资项目的经济, 公平, 效率, 有效性和环境评价为核心;客观性原则;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原则;全面性原则, 公共投资绩效评价必须覆盖所有项目的重要方面;实用性原则, 指标的设计应适应目前的审计人员素质和科技水平, 易于操;可接受原则, 指标的设计必须被审计主体、客体、司法机构、媒体和社会公众普遍认可;成本———效益性原则;可控性原则, 指标应该能准确测度审计客体所应履行的责任, 并且通过反馈审计意见来促使审计客体改进绩效。
1.3 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方法
从宏观角度, 公共投资绩效审计方法分为五类:制度基础审计方法, 对公共投资项目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 从而找出投资管理的薄弱环节, 明确审计重点;跟踪审计方法, 以公共投资项目的建设程序为主线;战略协作审计方法, 内部审计机构和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在审计范围和内容上进行协作性审计, 实现优势互补;微观审计与宏观审计相结合的方法;财务收支审计与技术经济审计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观角度, 绩效审计采用的具体的方法则各不相同, 比如调查、访谈、专家论证等评价方法;统计分析、财务分析、管理分析、环境分析、体制/运营模式分析等分析方法;文件审阅、抽查等核实方法;还有对比方法等。总之, 每个公共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都各不相同, 在实际应用中应该灵活的选用一种或者多种审计方法, 并注重各种方法的结合。
1.4 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模式
绩效审计有, 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和全过程审计四种模式。目前我国公共投资审计模式以事后审计为主, 但这种审计模式有诸多缺点。首先, 事后审计不涉及项目决策的可行性;其次, 事后审计缺乏事前预防和过程监控。全过程审计是最科学的绩效审计模式, 它结合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 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但是全过程审计的实施也存在很大的障碍, 比如建设项目过多和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 所以我国目前也只是针对极少数重大项目实施全过程审计。
1.5 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内容
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内容也可以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来进行分类:微观层次的审计包括项目前期绩效审计、建设效果、预算执行和竣工决算审计以及运营绩效审计;宏观层次的审计包括经济效益审计、社会效益审计和环境效益审计。
1.6 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指标
选择适当的指标是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关键。指标的设计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普遍性与特殊性, 此外还必须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 并合理确定指标权重。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指标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设置, 他们分别是:对应投入角度的经济性指标, 比如内部收益率、投资超支率、人均公共投资额等;对应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的效率性指标, 比如投资资金到位率、工程项目合格率、单位投资产出等;对应产出角度的效果性指标;贯穿于所有环节当中的公平性和满意性指标。具体的二、三级指标还要根据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的审计目标来进一步设定, 以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1.7 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程序
实现审计目标不能缺少适当的审计程序, 这也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借鉴国内外政府、企业绩效审计的程序设置, 总结了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程序与步骤。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应该包括以下步骤: (1) 明确绩效审计目标。 (2) 建立绩效评价指标。 (3) 编制审计计划。 (4) 监督结果。对公共投资项目连续不断的进行监督, 并且不断收集审计相关数据和资料。 (5) 实施审计, 包括搜集证据、鉴定证据、整理归纳证据以及最终的归纳分析。 (6) 编写审计报告, 提出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7) 后续审计, 将绩效审计的信息运用于项目计划中, 调整重点并纠正问题。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应该注重所有程序的整体性, 同时又要特别注意单个程序的细化和可操作性。
2 结论及建议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的迅速增长, 国家和政府对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需求不断增加。公共投资绩效审计是公共管理的要求和现代审计发展的趋势。在公共投资绩效审计方面, 虽然国内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但是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跟西方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我们需要借鉴西方先进的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理论与实践, 结合中国的国情, 进一步提高我国公共投资绩效评价水平。
2.1 尽快完善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
西方国家经验表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 本文构建的公共投资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只是基本指标, 还有待完善。我们需要在基本指标的基础上, 给出具体指标设置的原则和方法, 规定对基本指标进行补充、调整时的应用原则, 最后针对不同公共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设立动态的、可扩充的公共投资绩效审计指标体系。
2.2 探索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创新技术方法
在公共投资绩效审计方法的选择方面, 审计人员必须针对不同的审计项目灵活的选用技术方法, 而不是对传统的审计方法进行简单的套用。在审计方法的创新方面, 应该加速绩效审计信息化的建设, 努力发掘计算机的功能, 探索计算机辅助下的审计新途径和新方法, 以提高绩效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3 培养高素质的绩效审计人才
绩效审计的审计技术和方法都比较复杂, 所以对审计人员的要求很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审计人员的专业性;其次是对国家政策方针的理解;第三是知识的综合性;第四是要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审计人员的素质也是决定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 所以在选用审计人员时要进行严格的考核, 并且要定期对在职审计人员进行培训。
2.4 将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互相推动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 只有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用。但是我国现阶段在公共投资绩效审计方面就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我们当前一方面要继续深入的进行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理论的研究以指导实践;另一方面要把实践中的好方法、好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和概括, 将其上升至理论的高度, 为其他公共投资绩效审计提供借鉴。
审计理论构建 篇2
摘要:作为现代审计理论、方法和中国特色审计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经济制度中的创新,可以深化、完善领导干部额监管机制,并且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民主政治的促进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有着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数个方面论述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理论创新,以期能够对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和创新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路,从而推动我国市场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理论;创新和思考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7-0083
一、我国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和现代审计制度的创新
目前,现代的审计制度已经覆盖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其根本内容便是对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的管理层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审计。但是,经济责任审计却是我国所独有的经济制度,主要目的并不是管理层,而是对管理层中负主要责任的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审计,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审计的效果,而且极大地节约了审计的成本,更符合我国现行国情。可以说,这是一次外国先进理论和中国现实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审计最根本价值属性的体现,也是中国对世界审计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之一。
二、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关系人相关理论的创新
根据审计关系人理论学说的基本观点,可以将审计活动看成是产生于三方关系人之间互动的相互关系,这三方关系人分别是审计委托人、被审计人和审计人。所谓审计委托人,是指资源和财产的所有权人或投资者,所谓被审计人员,是指受到委托经营或管理这些财产和资源的领导干部或管理人员,所谓审计人,是指采取科学、系统的方法去直接实施审计行为者。目前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其发起者一般都是审计委托人,通常是党委组织部门或者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而并非西方审计学中单纯的资源或财产的所有权人。就这种审计委托人的变化而言,这也是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一大创新。
就本质而言,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其实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对于根本利益和资源财产分配的一种监督机制,极大地区别于西方单纯的物权范围的监督,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因此,具有“三个代表”属性的共产党在进行经济发展和工作时,必然也会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三、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类型划分的创新
一般的经济审计理论认为,审计类型多种多样,但是普遍不将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审计类型划分体系。但是,就我国实际而言,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创新,本身便意味着审计制度的全体创新,所以,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理所应当的应该在审计体系内占有一席之地。首先应当按照现有的基本内容进行划分,从而分为财务收支审计、遵循性审计、绩效审计三大方面,从而使得经济责任审计能占据其中一席之地;另外一种是对于划分标准进行新的划分,即对将对“人”的审计、对“事”的审计划分为其他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这种类型的创新可以将经济责任审计在理论上的地位加以突出,以此来加深其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四、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创新
由于经济生活的复杂性,故而审计理论结构也是多元化的,所以学界对于审计理论结构有着较大的争议,有审计目标、有审计假设,还有审计环境等多种学说,但是这些学说的共同特点是以一种特定标准的程度作为理论结构,具体而言是以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和相关经济活动遵循的特定标准的程度。因此,在这种模式中,审计在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控制机制,能够保证和促进特定主题受托经济责任全面而有效地履行。
审计理论结构构建上的创新必定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在理论上的确立而出现,这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科学的探讨和思索,并且以此为指导,去真正的实现经济责任审计事业的发展。
五、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目标理论创新
作为审计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目标可以大体分为表象层次、中间层次和本质层次等三个层次。所谓表现层次,便是将审计重点放在提高财务会计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的质量上,比如公平、透明、真实等。而中间层次的重点在于对相关标准和准则的遵守程度之上,如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等。在本质层次上,审计最为重点目标在于保证和促进相关人员能够负责的履行受托责任。
因此,现今经济审计责任的内在含义已经极大地扩展,不应当仅仅局限于经济方面的审计,还应当注重领导人的意识观念、道德水准、权力施行等各方面内容,这样做可以对我国经济活动进行更为有效地监管和控制、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但是却也对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从业人员提出了相应的挑战。
六、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职业制度上的创新
经济责任作为一种创新的制度,具有极为明显的广泛性、全面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特征,其开展对于审计人才的专业化和复合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还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而产生了专业化和精细化的要求,注册会计师、注册内部审计师等职业资格的推广就显现出我国社会对于审计人才和一种完善的审计制度的急迫需求。
面对这种新局面,笔者认为,审计从业人员应当加强意识、深化认识,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去学习新的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以期使自身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责任审计在未来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此外,各地政府尤其是各级审计行政部门应当深入研究并逐步着手注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建立和推广,并且对其作出可行性计划,包括业务范围、能力框架、管理和考核、后续教育以及职业规范等各方面内容。
七、结语
由此可见,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能够充分的发挥审计制度的作用,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免疫系统”,是一种科学而有效的制度,加强了审计原有的价值增值、强化组织控制管理、完善民主政治等重要功能,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意义。
参考文献:
审计理论构建 篇3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 审计基本理论; 审计动因; 审计关系人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中国审计实践与现代审计理论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制度创新,与其他类型审计相比,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一方面彰显了经济责任审计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审计基本理论的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推动审计基本理论的创新,主要有四大方面:审计动因的创新、审计委托关系的创新、公共受托责任内涵的创新以及审计理论框架的创新。
一、审计动因的创新
对于审计产生与发展之动因而言,代表性的观点有代理论、信息论、受托经济责任论、保险论、冲突论以及信号论等。代理论认为,委托人和代理人都需要审计,从而促使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实现最大化;信息论认为,由于管理当局和投资者之间存在着潜在的信息不对称,因此,需要审计以降低信息不对称;受托经济责任论认为,审计伴随着受托经济责任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审计的目标在于促进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保险论认为审计是一种把信息风险降到社会可接受水平的活动,审计的本质在于分担风险;冲突论认为,利害冲突的存在会导致财务报表存在不实报道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审计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信号论认为,在竞争激烈的资本市场上,企业为了融资的需要,就必须依赖审计向市场传递信号,以表明自身的经济状况。
经济责任审计的根本动因在于公共受托责任关系的存在,因此,需要对领导干部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情况进行确认和解除。厂长离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之雏形,正是由于公共受托责任关系的存在而产生和发展的。随着经济责任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经济责任审计已经成为完善干部管理制度,监控权力运行、防止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经济责任审计动因是经济责任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力与原因,同时,经济责任审计实践工作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经济审计动因理论的不断发展。在当代中国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民主政治观已成为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一项重要动因,成为时代赋予经济责任审计的一项重要使命。为了监控权力运行、防止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就需要通过经济责任审计来对领导干部权力的运行情况、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控,以促进国家民主政治进程的发展。
二、审计关系人的创新
审计基本理论认为,审计委托关系包括三方主体,即审计人、被审计人、审计委托人。审计委托人为资源或财产的所有者,被审计人为资源或财产的受托经管者,审计人为确认和解除财产或资源所有者与财产或资源受托经管者之间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独立第三方主体。审计基本理论中的审计委托关系如图1所示。
根据对经济责任审计委托权与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分析,可以看出,经济责任审计的委托人不仅包括代表全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公共财产或资源所有者、出资人职责的人民政府、政府部门,还包括党委组织部门和纪检部门。党委组织部门和纪检部门是党管理干部的重要部门,虽不代表全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公共财产或资源所有者、出资人职责,但根据《宪法》和党的有关规定,党管理干部原则是党执政地位的重要体现和执政的重要手段。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的审计,是加强干部管理,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举措。因此,党委部门有权也有必要对领导干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这一委托权关系的存在,推动了审计委托关系中委托人的创新。
从审计的对象来看,经济责任审计对象为承担公共受托责任的领导干部,即特定的行为人;其他类型审计对象为承担公共受托责任或受托经济责任的管理层,即特定的行为组织。根据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公共行政的行动理论,担任特定职务的领导干部也间接负有公共受托责任,并同时对集体决策的行为负有个人责任。根据这一逻辑关系,承担公共受托责任的特定行为人,即领导干部,也应通过审计来确认和解除他们的公共受托责任,从而成为审计的对象。担任领导职务的特定行为人成为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这一审计对象的存在,推动了审计委托关系中被审计人的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推动审计委托关系的创新如图2。
三、公共受托责任内涵的创新
公共受托责任是指受托经营公共财产的机构或人员负有财政管理和项目计划以及汇报公共财产经营管理情况的责任①。根据上述定义,可以理解为公共受托责任包括行为责任和报告责任两方面。行为责任即受托人按照特定要求经营、管理公共财产的责任;报告责任即受托人按照特定要求报告经营公共财产情况的责任。经济责任审计是随公共受托责任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审计正是按照公共受托责任或受托经济责任的内涵,来监控责任人的行为情况。根据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经济责任审计实践工作的开展情况,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包括:被审计主要负责人所任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状况,或者所任职单位的事业发展状况,或者所任职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规定、国家政策的执行情况;重大经济、经营决策情况;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资产管理情况;内部制度制定与执行情况以及被审计主要负责人遵守有关廉政规定情况。可见,公共受托责任的内涵已从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拓展至组织的发展责任、国家政策制度执行责任以及廉洁自律责任。经济责任审计对领导干部特定行为责任要求的拓展,推动了公共受托责任内涵的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推动公共受托责任内涵创新如图3所示。
四、审计理论框架构建的创新
审计理论框架是审计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构和机理。有关审计理论框架的研究,国外与国内有诸多学者进行过探讨,如Mautz & Sharaf(1961),Charles W.Schandl(1978),Anderson R.J.(1977)以及蔡春(1994)等。蔡春(1994)提出审计理论结构由审计本质、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审计信息、审计规范以及审计控制手段与方式六个要素构成,对应形成六大块审计理论,包括审计本质理论、审计假设理论、审计目标理论、审计信息理论、审计规范理论以及审计控制理论。本文认为审计理论框架应包括审计理论结构与审计运行机制两大块②。审计理论结构是审计理论之基本要素及各要素的结构和相互关系,审计运行机制是审计各主体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机理、过程和方式。审计理论结构与审计运行机制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审计工作只有通过审计理论结构与审计运行机制的有效结合,才能促进审计系统的有效运行,以充分发挥审计的功能,实现审计目标。本文将审计运行机制内嵌于审计理论结构之中,从而形成审计的理论框架。
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人之间的作用关系可以用审计动因来描述,即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审计的本质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控制,即监控受托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审计的目标为促进受托人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审计动因与审计本质、审计目标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因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而存在,发展而发展。审计委托人与审计人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审计委托机制来描述。审计委托人之所以可以通过审计人来监控被审计人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是由于审计假设的存在,即审计假设的存在才可以使得审计人对被审计人进行审计。审计人与审计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审计执行机制来描述,而审计规范正是使得审计工作有序、有效展开的制度依托。审计人与审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审计信息传递机制来描述,而获取审计信息正是审计信息使用者与审计人之间发生作用的根本目的。审计信息使用者与审计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审计成果运用机制来描述,审计信息使用者利用所获取的审计信息来监控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从而实现审计控制。审计环境是审计本质、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规范、审计信息以及审计控制所共同依赖的内外部环境,同时也是审计动因、审计委托机制、审计执行机制、审计信息传递机制、审计成果运用机制所共同依赖的内外部环境。审计理论框架如图4所示。
【主要参考文献】
[1] 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
[2] 秦荣生.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与我国政府审计改革[J].审计研究,2004(6).
[3] 王晓慧.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三维模式机制的构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5).
[4] 熊林峰,林君芬.审计发展动因探析[J].财会月刊,2005(10).
三位一体的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 篇4
一、学术界关于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几种主要观点
(一) 哲学起点论
审计理论研究的开山之作———1961年罗伯特·K·莫茨及侯赛因·A·夏拉夫的《审计理论结构》, 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八项审计假设和五个基本审计概念, 直到现在仍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但是他们没有将审计目标、审计本质纳入审计理论构成因素, 同时他们将历史、数学、逻辑学等科目渗透到审计中, 范围过大, 因此他们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存在一定的不足。
(二) 审计假设起点论
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以审计假设为起点的审计理论研究符合逻辑, 只有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所实施的审计更规范, 从假设出发来推断其他命题建立理论, 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严密性。但审计假设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归纳的, 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而且也不能根据审计假设推断其他审计因素。
(三) 审计目标起点论
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审计理论结构首先应明确审计目标, 有了合理的审计目标, 审计活动才能有效开展, 不确立审计目标的研究是无意义的、不可想象的研究。但笔者认为, 由于审计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受主、客观环境的影响, 因此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不够严密。
(四) 审计本质起点论
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审计本质对审计理论结构具有决定作用, 只有抓住了审计本质这一主要矛盾把握住审计的内在稳定性才能把握住审计理论发展的方向。但是由于审计本质比较抽象, 人们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完全把握其内涵, 同时人们对其理解程度不同, 因此以其作为理论基石不能令人信服。
(五) 审计环境起点论
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审计环境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做出的合理判断, 是经过无数次实践检验的正确认识, 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桥梁。审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反应, 任何审计活动都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继承性, 并受到审计环境的影响。将审计理论置于特定审计环境中才能设定审计目标, 提出审计假设, 把握审计本质, 制定审计程序。
综上所述, 现对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及观点总结如下 (见表1) 。
总之, 各个时期的审计理论结构在历史进程上各有创新、不断发展, 但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到自身素质 (如知识结构、思维方法、实践能力等) 及客观规律的制约 (如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等) , 因此我们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指导、在现有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深化。
二、现代哲学下的审计理论结构与传统哲学下的审计理论结构的比较
(一) 传统哲学视角下的审计理论结构的观点
1961年莫茨及夏拉夫在《审计理论结构》中提出了八项审计假设, 分别是: (1) 财务资料是可验证的; (2) 审计人员和管理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利害冲突; (3) 财务报表中没有串通作弊和其他不正常的舞弊行为; (4) 内部控制排除舞弊行为的或然性; (5) 公认会计原则和公允表达; (6) 过去认为真实, 将来仍然认为真实; (7) 审计人员会尽职尽责; (8) 职业地位赋予相称的义务。五个基本审计概念是:审计证据、应有的审计关注、公允表达、独立性和道德行为。
(二) 传统哲学视角下的审计理论结构的弊端
虽然莫茨和夏拉夫两位学者最早勾画出审计理论结构的框架, 开创了审计理论研究的先河, 但是笔者认为, 以辩证角度审视莫氏的审计理论结构发现其有如下不足:
1.莫氏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将不同知识领域 (如历史、数学、逻辑学等) 的知识引入到审计中为构建审计理论结构奠定基础, 但是他们没有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清楚, 而由此建立的审计理论结构并不能完全令人信服。
2.莫氏审计理论结构是通过“理解”、“展望”、“洞察”、“想象”的研究途径以及分析和估计的哲学方法建立的, 他们认为历史、数学、逻辑学等知识领域均属于一般哲学, 由此建立使审计结构理论的范围显得过于宽泛。
3.根据莫茨与夏拉夫的观点, 他们并未在《审计理论结构》一书中提出审计目标、审计本质。
4.莫氏审计理论结构的一些假设在当今看来似乎有待商榷, 如八大假设中的“审计人员和管理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利害冲突”、“财务报表中没有串通作弊和其他不正常的舞弊行为”、“审计人员会尽职尽责”, 在许多审计失败的诉讼案 (如安然公司倒闭、银广夏事件、萨蒂扬事件等) 中可以说明, 如果事务所不能查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重大错报, 而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 那么被审计单位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就存在利害冲突;如果事务所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被审计单位, 则很可能受到被审计单位的挟制, 或者当会计师没有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 则可能没有发现财务报表中的舞弊现象。因此, 笔者认为上述假设对于构建现代审计理论结构来说存在不足。
(三) 现代审计理论结构的优势
与传统审计理论结构相比, 笔者认为, 在构建现代审计理论结构时, 综合考虑了各个因素后, 以审计本质、审计环境和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 三位一体, 以试图建立更加严密、科学的审计理论结构体系。因此, 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试图建立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下的审计理论结构, 并朝着建立完善的审计理论结构方向不断努力。
三、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下的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
(一) 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下的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通过前面对审计理论的分析可知, 各种模式各有不足之处, 因此要想建立比较完善的审计理论结构, 就应以发展的眼光对各个因素进行全面的理解, 对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重新认识, 从综合的角度去思考, 不拘束于现有条件的束缚。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要以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整体由部分构成, 当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 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那么审计理论结构的建立必须首先确立合理的逻辑起点并从全局出发, 以发展的眼光统筹全局。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逻辑起点随着环境变化不断更新, 但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同时其对审计理论结构的建立起到引导性、决定性的作用, 它是否科学、正确, 直接关系到审计理论结构能否准确把握。
现代审计是多元审计体系, 笔者认为现代审计理论结构的建立也应当是多元的, 将审计环境、审计本质和审计目标看成一个整体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比较合适。审计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计理论的产生, 有时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审计环境, 相应会适时产生什么样的审计理论。
环境作为一个客观事物存在, 在分析任何理论结构时都离不开对环境的考察, 环境是任何经济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通过对审计环境进行具体分析和总结, 以求对审计目标进行透彻分析, 并最终探求审计本质, 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框架体系。脱离环境的理论, 是空想的理论, 将不能反映环境对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影响, 但环境不是万能的, 并不能直接推导出其他的理论范畴, 所以审计环境不是唯一起点, 还应包含审计目标和审计本质。
审计环境与审计本质相互影响。审计本身是以一项社会经济实践活动的姿态参与经济事务, 因此在分析审计理论结构时, 也应该考察其在现实环境中产生的内在性质, 即审计的本质是什么, 谁需要它, 它有什么作用, 只有准确地揭示并把握了审计的本质, 才能把握住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联系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反过来, 审计本质影响审计环境。
审计目标决定和影响审计系统的其他要素, 它是在认真研究审计环境和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后, 对审计系统运行的前提条件进行合理判断。在审计环境约束下的审计目标, 一方面反映了审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另一方面, 将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 既有利于应对当今世界多变的市场经济和复杂的业务,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主体期望, 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审计目标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与审计本质相比缺乏稳定性, 因此构建审计理论结构时, 要在审计目标和审计本质的共同作用下反映审计业务, 这样构成的逻辑起点比较合理。
总之, 影响审计理论结构的要素很多, 但笔者认为其逻辑起点并非一个, 而是一个复合要素, 应当将审计环境、审计目标与审计本质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在对审计理论结构进行研究时, 审计环境与审计本质在审计理论结构中分别以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影响着审计目标的制定, 三者既要和实务紧密相联, 及时反映实务的变化, 又要对其他要素有推动作用, 从而产生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审计理论结构框架。
(二) 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下的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
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对确定审计理论结构中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起到了基础作用。
首先, 就审计假设而言, 是为了确保实现目标而将主体置于合理情况下的一种针对性限定, 是对审计环境以及审计共识的正式确认。任何理论的形成, 都需要先根据环境和特定学科的规律性提出假设, 审计理论结构研究也不例外, 否则就会发生本末倒置, 缺乏严密的逻辑联系。同时审计原则在审计理论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审计准则由审计假设演绎而生, 是为了实现审计目标, 对审计活动确立基本要求, 是执行审计工作的指导规范。
其次, 审计程序和方法受制于审计准则, 体现了审计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应用性的理论, 是进行审计监督、评价和鉴证手段的总称。审计程序和方法是围绕逻辑起点展开的, 同时根据不同审计业务而适用恰当的审计准则。
第三, 审计报告是审计理论结构的最后环节, 它是审计人员实施恰当的审计程序后做出的总结。审计理论结构可概括为:将外在的审计环境和内在的审计本质与审计目标视为整体作为逻辑起点, 从而制定审计目标, 以审计假设为前提, 并制定出具体的审计准则, 从而发表审计意见, 最终形成审计报告。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指导下, 以审计环境、审计本质和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 探讨各要素之间合理的内在联系, 构建三位一体的审计理论结构体系具有一定的严谨性、科学性, 并对审计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方法论, 将事物本质性和规律普遍性理论应用于审计理论研究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中, 把哲学的一般理论具体化, 从审计理论结构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入手, 构建一个与审计研究方法相适应的思维方法。本文认为, 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应该包含审计本质、审计环境和审计目标三个因素, 并试图建立三位一体的审计理论结构基本框架。
关键词: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唯物辩证法
参考文献
[1].田冠军, 高飞.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研究——基于前后一贯的理论结构[J].财会通讯, 2012, (4) .
[2].段新丽.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之比较研究[J].市场论坛, 2009, (5) .
[3].施玲, 王愫, 唐建华.论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框架[J].今日南国, 2008, (3) .
[4].杨蕾, 卢锐.对构建我国审计理论结构的探讨[J].审计与理财, 2004, (5) .
[5].张静, 杨志强.关于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重新思考[J].财会研究, 2004, (1) .
[6].李钢.环境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研究[J].陕西审计, 2004, (1) .
[7].江金锁.论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N].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4, (12) .
[8].尤家荣.审计规范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2.
中级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标准试题 篇5
1、下列关于审计证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审计证据的数量越多越好
B、审计人员应考虑取证的经济性
C、对于重要审计事项,不应以审计成本的高低为由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
D、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缺一不可
2、下列审计证据不属于亲历证据的是()。
A、审计人员取得的存货盘点表
B、审计人员编制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C、审计人员从被审计账簿中摘录的资料
D、审计人员复制的被审计单位的销售发票
3、下列关于审计工作底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审计工作底稿是作出审计决定的依据
B、审计工作底稿是联结整个审计工作的纽带
C、审计工作底稿是考核审计人员的依据
D、审计工作底稿不能用于行政复议
4、审计人员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标准是()。
A、审计证据
B、审计标准
C、审计准则
D、审计职业道德
5、取得管理层的书面声明属于()的证据。
A、实物证据
B、书面证据
C、鉴定证据
D、环境证据
6、审计证据按其形式不同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A、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和口头证据
B、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
C、亲历证据、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
D、基本证据和辅助证据
7、如果不存在未能完成审计业务的情况,则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应为审计报告日后的()天内。
A、30
B、60
C、90
D、1808、在确定审计证据相关性时,下列事项不应考虑的是()。
A、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
B、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
C、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相关
D、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
9、下列关于审计工作底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审计工作底稿是控制审计质量的手段
B、审计工作底稿是明确审计人员责任的依据
C、审计工作底稿是编写审计报告的依据
D、非重大事项的审计工作底稿不需要进行复核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工作底稿内容的是()。
A、调查了解记录
B、执行审计措施记录
C、重要管理事项记录
D、不重要管理事项记录
11、通过对库存进行监盘取得的证据属于()。
A、实物证据
B、视听证据
C、鉴定证据
D、环境证据
12、在确定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时,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以电子形式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B、以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C、从复印件获取的审计比从传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D、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13、在确定审计证据的数量时,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错报风险越大,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
B、审计证据的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
C、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可能无法通过获得更多的审计证据予以弥补
浅析碳审计的理论结构 篇6
关键词:碳审计;审计主体;大唐发电
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经济虽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可是就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气候变化给人类系统和自然系统造成各种风险,其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为明显。所以,充分分析碳审计系统不仅对审计工作有启示、有提升,还有利于为环境保护建言献策。目前,只有部分城市实行了碳审计的试点工作,要不断的推广碳审计,就得对它加以系统和完善的研究。
一、碳审计的基本理论
(一)碳审计的概念。碳审计,从其联系上来讲,其实是碳会计核算的延伸,没有碳会计的核算,碳审计无从下手。所以说,对于碳,你无法衡量它,你就无法管理,这只是从它与会计的联系来阐述它的表面意思的。对碳审计的概念,更深入的理解便是:碳审计作为环境审计的一部分,是企业的各方利益相关者委托具有资质的社会审计机构依据一定的审计准则,运用一系列审计方法,对企业的碳排放以及社会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提供一定的鉴证,并出具公允的、合理的审计报告。
(二)碳审计的目标。碳审计的目标一方面体现在环境的保护上,另一方面,碳审计更多的强调通过外部审计机构的审计,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运用低碳技术的提高。在运用市场手段机制来处理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时,就必须要第三方机构的监督鉴证作用。接下来就具体阐述一下碳审计的目标:①为政府低碳政策的建立和推行提供依据。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政府已经着手展开了一系列市场手段来抵御这种变化的风险并在7个省市开展了交易试点的活动,但是这并没有形成科学的规章制度。所以,政府要想制定合理的政策和实施办法,就离不开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审计报告。②为企业中的利益相关者提供最大的利益。企业进行碳审计就是为了知道其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低碳政策的执行情况,看企业是否存在浪费,是否真正的节能减排,是否能降低成本、实现盈余,使各方的利益最大化。
(三)碳审计的主体、客体和内容。(1)碳审计的主体。目前,行业中存在的一些碳审计主体主要包括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有执业资质的第三方审计机构、政府审计部门、企业内部独立的审计部门。首先,我们称第三方审计机构为社会审计,它是以社会为主体的审计机构,例如环境交易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审计能利用其自身的经验和专业优势进行社会监督,提高效率;其次,政府审计部门大都是接受公众的监督来对企业进行审计的,虽然它具有权威性,但是由于政府扮演的多重角色会导致低效率,审计成本较高。最后,企业内的独立审计部门主要是对内部低碳政策的执行情况和各活动环节监督,确保其不偏离企业的发展目标,能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2)碳审计的客体。碳审计的客体应该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碳排放量、资源耗费以及形成的碳排放信息报告。在碳审计活动中,编制碳排放信息报告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企业进入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前提条件,企业应该无条件的向审计机构提供碳排放工作的相关记录,并对记录的真实性负责。要是企业不提供,审计机构就无法审计,会给工作的开展造成很大的障碍。(3)碳审计的内容。碳审计,不同于其他审计项目是对资金活动的审计,其审计的方面主要是低碳政策执行的效率效果、节能减排的责任落实情况以及低碳产品的交易等。首先,低碳政策效率效果的审计主要是审查企业的政策制定是否科学合理,执行是否到位,有无违背低碳经济的目标,然后向企业的相关部门反馈审查的结果;其次,节能减排的责任落实情况审查主要是关注节能产品是否合理,排放量是否达标。最后,低碳产品交易的审查主要是看交易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政策的规定,交易的核算是否合理、公允。
二、关于碳审计的案例研究
众所周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跟市场中的行业相关的,各色各样的行业中其碳排放量是不同的,所以,在我们研究企业的碳排放管理工作时,应该最先从行业入手,找到其中的某一个企业进行具体研究。电力资源一直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资源,其产生也会耗费很多资源,所以,本文从电力行业入手,选取大唐国际来进行碳排放的研究,从而来介绍碳审计的基本结构。
(一)案例的基本情况及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企业发展扩大步伐的加快,大唐国际不断开拓风电资源点和太阳能资源等清洁能源,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并取得进展。加快发展风电、水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从源头上可以减少二氧化碳及污染物排放总量。在2013年,集团公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4.07%,完成679.68亿千瓦时。与等量燃煤机组相比,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2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18万吨、16万吨。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唐发电正在为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地努力着,集团不断地加大对项目改造的投入,降低成本,从而来确保其收益的增加。集团的治理理念就是:加大环保设施建设和综合治理力度,突出环保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基于上述案例背景,本文选取了大唐发电09年—13年的碳排放量情况和改造收入投入情况:
表一:大唐国际历年环保改造投入
表二:大唐国际历年排放指标变化
(二)分析案例。根据案例,可得知,碳审计的主体是外部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和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客体是企业的碳排放量。基于以上的数据显示,通过逐年对比分析研究,首先2009年至2013年,大唐国际的环保改造投入数是在逐年递增的,其中2012年的投入增加迅猛,甚至是前一年的一倍,2013年达到了49.84万元。其次,大唐国际历年的碳排放及污染物排放的指标呈逐年递减的趋势,截止至2013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0.3,废水排放率达到0.17,二氧化硫排放率到达1.57,氮氧化物的排放率达到2.41,在有的年份,甚至成倍的递减。最后,通过两张表的对比发现,项目改造投入量与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呈正相关的,说明大额的投入不是没有效果的。虽然投入大,但是收益却远远胜过投入,不仅能为企业创造收益,而且还能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社会认可度。在外部审计机构出具审计意见后,企业就可以对外公布审计报告了,有利于社会责任的履行和企业形象的建立。
(三)案例中有哪些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经过对案例的简单描述和分析,我们了解到,大唐国际的这些环保举措是值得我们借鉴的。(1)披露的碳排放数据较全面,准确度高。大唐发电在它的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都公布了碳排放情况,说明碳排放的日常记录工作做得好,这就为碳审计工作扫清了障碍,使审计人员能比较容易的获得所需的数据。而有的企业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认为不披露也不会对生产经营将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没有必要披露。(2)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配合。正是在政府的宣传和号召下,企业积极组织执行相关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严格按照政府的发展路线去走,提供政府要求的碳审计报告,这就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现实的经验和依据。(3)在企业内部培养了“复合型人才”。企业设立了内部的碳审计部门,这不是一般的员工可以胜任的工作,需要企业加强对碳审计人才的培训,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这也是有效执行低碳经济的手段之一。这下有利方面的结合,能使企业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我们应该学习。
三、通过以上案例,我国的碳审计应该做出哪些改进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碳审计需要改进的地方。(1)对国家推行的这一举措了解不够,对碳审计的认识不足。因为我国的碳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只有相当少的一部分了解什么叫做碳审计。这就导致了社会大众对它的认知度较低,执行的意识不强烈,这就很难形成规范的碳审计系统。(2)未建立专门的碳审计机构来实施审计工作。现在,一些大企业虽然执行了碳审计规定的要求,但是最后它的审计工作都是交由外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来审计的,例如交给国际四大来审计,这不利于我国碳审计工作经验的形成,业务水平得不到提高,限制了信息的交流。使得我国的审计人员在接了审计的工作任务后,有推卸逃避责任的可能性。(3)碳审计的审计内容单一,执行效率效果没有科学的评估标准。碳审计工作已经在不少的国家实施了,但是实施的安慰特别狭窄,只有在少数几个行业中实施了碳审计,例如房地产行业、电力行业、汽车制造业。而且,对于它的排放、检验及生成的核算报告都没有的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
(二)我国碳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总的来说,虽然现阶段,碳审计的发展还不成熟,当前也还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阻碍,但是经过法律法规的不断规划和完善、政府的推动、经验的积累,碳审计工作一定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来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也会推动碳审计的进步,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建立碳审计的网络信息系统用来规范和控制碳审计工作的进行,这样可以节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信息的交流与沟通。
参考文献:
[1] 郑立桥.低碳经济背景下国内企业碳审计制度框架研究[C]2013,12
[2] 欧阳弘毅,付敏,白睿洁.论我国碳审计[J].商业文化.2011,7
[3] 钱纯,苏宁,孟南.关于我国碳审计主体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1,6
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 篇7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综述
所谓的经济责任审计指的是审计组织在接受审计委托的基础上, 以相应的法律与制度为依据, 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中的党员干部在职期间相应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通过检查、评审与监督等工作的落实来验证财政收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 并对所应履行的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检查, 进而为确保社会经济财产的安全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奠定基础。
2.特点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方法, 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如下:第一, 委托性。这一审计的本质是政府接受人民的委托, 通过经济责任审计来实现对各部门党员干部的实际工作状况进行审查监管, 通过这一宏观管理来约束党员干部的经济行为, 确保其能够做到清正廉洁, 以在净化社会风气的同时, 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确保实现党全新全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二, 特殊性。这一特点主要是针对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内容、方法以及整个审计环节所呈现出的与其他审计不同的特点, 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来确保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与作用。第三, 指令性。这一审计方式会受到审计类别的影响, 相应审计主体会随之发生变化, 能够按照委托指令来实现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行为进行审计与监管。第四, 风险性。指的是在落实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 其所针对的是各部门领导干部的经济行为进行审计检查, 而这一审计的结构则关系到了干部的任免, 因此, 在进行经济责任评价的过程中, 相应的审计结构需要以客观、真实且公正为基础来实现对这一风险的规避。
二、当前年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开展的现状
自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实施以来,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在具备法律保障的基础上, 实现了发展, 相应审计对象的级别随之提升, 且审计程序逐步确立, 这些都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顺利推行与稳健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 依旧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具体如下:第一, 在审计对象的范围上, 呈现出窄小的问题。对于党政机关以及国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而言, 其所处的级别越高, 则相应的权利也就越大, 而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也随之加大, 所以相应风险系数也就越大, 这就意味着需要实现经济责任审计范围的拓展, 实现对高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但是, 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较小, 主要局限在县级以及以下领导干部上, 难以实现对高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有效审计。第二, 相应审计程序有待进一步规范。基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内容复杂, 且审计工作有呈现出动态发展变化的特点, 因此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传统审计模式难以满足当前经济责任审计的实际需求, 相应流程模式有待规范与完善。
三、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的创新
1.经济责任审计的创新
(1) 实现制度的进一步创新
审计工作作为管理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 对我国党政机关以及国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来落实审计工作, 是政府实现宏观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 也是确保人民群众权益、维护社会经济安全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保障。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方面, 从推行至今实现了不断的优化与完善, 而为了更好的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为促进我国审计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 就需要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方面实现进一步的创新, 将其与现代审计理论进行有机融合, 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科学开展提供指导。
(2) 实现审计关系人理论的进一步创新
从我国审计工作开展的现状看, 在关系上存在三种人物关系形式, 而人物彼此间存在着关联性, 这一关系可通过如下三方面进行体现:投资以及直接或间接实施设计。而从经济责任审计看, 与盈利性审计委托人相比, 不同之处在于其审计的对象是针对国家公务人员中领导干部而言的, 而并非是投资方, 基于这一特殊性, 需要实现审计关系人理论的创新, 将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审计委托人, 以实现对该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3) 实现类型的创新
从审计分类的现状看, 从执行主体性质、审计内容等不同角度能够将审计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而对于经济责任审计而言, 并没有相应的分类方法, 之所以会存在这一问题, 原因在于经济责任审计是从2010 年颁布实施的, 因而实践时间短。因此, 这就需要针对经济责任审计实现相应分类方法的制定, 以完善相应工作类型, 为促进经济责任审计的进一步发展, 并协调好其与其他类型审计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2.审计理论的创新
(1) 实现理论结构体系的创新
当前, 与国外相比我国审计理论发展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以实现与国际的接轨, 从该理论结构角度看, 因相应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因此在相应理论结构上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形态, 但是, 在这一结构中, 并没有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空间的搭建, 因此, 使得二者之间难以实现有效的联系。所以, 这就需要实现审计理论结构体系的进一步创新, 为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的稳健发展与不断完善奠定基础。
(2) 实现发展目标与机制体系的创新
第一, 在发展目标上。为了进一步完善该理论体系的内容, 需要强化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视程度, 以确保在创新发展目标的基础上, 确保实现对相应目标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要把握住二者之间的联系, 对审计理论的核心目标与内容进行深层次的解读, 以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能够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落实奠定基础。第二, 在机制体系上。在实际运行这一工作机制体系的过程中, 因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建立, 需要实现相应机制体系的进一步创新与完善, 以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的顺利落实, 并实现对这一工作的有效监管。
(3) 理论框架与审计方法、报告的创新
第一, 在理论框架上。基于审计理论结构本身所具备的复杂性特点, 因相应的构成要素较多, 理论体系也就呈现出了复杂化的特征, 因此, 在构建整个审计理论框架结构的过程中, 需要针对经济责任审计来实现相应结构模式的创新, 在实现相应审计体系创新的基础上, 实现相应主体的创新, 以相应的结构模式来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实现有效的监管与约束, 并实现以德制权监管理论体系的搭建。第二, 在审计方法与报告上。为了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的顺利开展并起到应有的作用, 需要实现对审计模式的创新, 进而通过相应审计方法的完善, 并实现对证据资料的有效搜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规避风险奠定基础, 以全面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
四、总结
综上所述,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种全新审计制度, 在实施的过程中凸显出了在监管机关领导干部经济行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并确保社会经济安全上的作用与价值, 因其颁布实施时间尚短, 为了进一步发挥出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则需要在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特点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针对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进行创新与完善, 以促进审计理论体系的发展。
摘要:自2010年起我国颁布并实施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这一制度的创新融合了现代审计方法, 并实现了审计理论的创新, 为促进审计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基于经济责任审计下, 在优化领导监督机制的基础上, 为支撑廉政建设并确保社会经济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同时也推进了政治民主化建设进程。本文在阐述经济责任审计概念与特点的基础上, 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推行的现状, 并针对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的创新进行了研究, 以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1]刘更新, 许富荣.经济责任审计推动审计基本理论的四大创新[J].会计之友, 2012, 10:17-19.
[2]王水平, 徐立敏, 赵永刚.关于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01:243.
[3]高青, 唐丽茹.关于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 2015, 14:10-11.
[4]牛润青.试论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J].东方企业文化, 2015, 15:263-266.
[5]单珺.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的创新思考[J].时代金融, 2013, 18:22.
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 篇8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方法,它具有与生俱来的特点,首先是委托性。人民群众委托其对政府官员进行监管,这是其工作的本质特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实施,主要用以保证我国官员经济行为的合法,以及职责的履行两个方面,用以确保人民群众的权益不受侵犯,实现我国政府部门为人民服务的最终目的。另外,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其特殊性,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审计的具体内容、对象与其他审计的不同。其具体的实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从而以保证其效用的最大化。
二、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1.审计对象局限性。审计工作面对的应该是所有的企事业单位领导而进行的审计工作,但是当前我国审计仅仅只面对县级和县级以下的领导干部进行,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审计工作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用以监督高层领导的职责履行情况,以及财政支出情况。
2.审计有待规范化。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的复杂性,并且审计工作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经济责任审计程序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经济责任审计创新
1.审计分类创新。当前,审计的主要分类是根据其主体性质不同,以及审计内容进行区分审计的。但是经济责任审计由于相应的文件颁布时间较晚,并没有进行具体的分类。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具体分类方式的编制,从而完善审计工作,促使经济责任审计的不断优化,促进审计工作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2.审计制度创新。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不同于其他审计制度,它是对政府部门进行的责任履行程度,以及财政支出情况的监督,这种审计制度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都是我国特有的。它是保证我国党政机关廉洁奉公的保障。从出现经济责任审计以来,审计制度一直在进行不断的改善,为了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必须进一步实现责任制度方面的创新,将理论创新与制度相结合,实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良好开展。
3.审计关系人理论创新。审计工作是对我国企事业单位的重要管理活动。是对其进行相关职责、财政支出的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当前,从审计关系人在我国审计工作开展的现状来看,参与人员中间存在三种人物关系,其中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由于经济责任审计与盈利性审计相比,审计的对象不同,因此应该对审计人理论体系进行完善和创新,实现经济责任审计,更好的进行监管企事业单位领导方面的责任履行问题。
四、审计理论创新
1.审计理论程序、报告的创新。审计理论的创新还包括对于审计理论体系以及报告的创新。首先,在审计理论程序上,基于经济责任审计本身的复杂性,因此在具体的审计理论程序中,其构成因素就会比较多。鉴于这个原因,在审计理论程序的建立中,一定要利用经济责任审计进行程序模式的创新。在实现其审计体系创新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其主体的创新,以具体的程序模式,保证经济责任审计进行有效的监管和约束,另外,为了审计方法和报告上能够保证经济责任审计顺利实行并起到相应的作用,就必须对审计模式进行创新,然后再对其审计方法进行完善,进一步实现有效的搜集证据材料,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进而规避风险,实现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提升。
2.结构体系创新。目前,我国的审计理论发展与国外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想要在国际间进行交流、合作,必须实现两者之间的良好沟通,但是当前我国的理论结构体系由于与国外的重点不同,在其具体的结构呈现上面也出现了不同的状态,那么,要想经济责任审计与国际间进行交流,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相关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创新,从而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稳步发展,使经济责任审计更好的进行监督工作。
3.发展目标与体系的创新。目标与体系的创新分别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从发展目标上来说,想要不断的进行审计理论的完善,必须切实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在相应的目标创新的发展过程中,兼顾对于目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与此同时,还要密切注意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断的深化加强对于审计理论的目标以及内容的研究,用以指导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更好的进行,为促进我国社会良好的发展奠定基础。另外,从体系上来说,由于在机制体系运行中,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因此就需要进一步对相应的体系进行完善,用以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有效运行,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全新审计方式,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显现出了对于机关干部工作的,以及财政方面的监督和管理的作用,这就为我国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证,但是由于相关的政策颁布时间比较短,具体实施在当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那么当前为了进一步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管作用,就必须在确保明确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和当前发展现状的情况下,具体针对经济责任审计和审计理论体系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从而推动审计理论体系更好的发展。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是根据我国当前的现状,以审计理论作为指导的审计制度。从长期以来的实践中,可以看出经济责任审计对于我国的发展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当前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审计理论创新进行分析,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更好地发展提供相关文案。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小议审计理论结构框架 篇9
一、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特征
结构是“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从现代系统科学的观点看, 它是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有机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或顺序。将“结构”一词应用到审计理论的研究领域中, 所揭示的是审计理论体系要素的内在有机联系形式。审计理论结构应当具备下列特征:
1. 审计理论结构的整体性
审计理论结构从审计运行机制出发, 从不同的侧面或层次之间进行了全面描述, 以评价与改善现行审计实务与程序。框架中各个要素虽然有主次之分, 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具有内在的严密性和整体功能, 是一个有机的结构系统。因此, 为了提高审计理论结构的整体功能并增加其整体效应, 在对审计理论结构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应当从整体出发, 从全局考虑问题;注重整体的集合性, 使各组成部分的结合保持合理;必须从提高整体功能的角度去提高和协调各组成要素的功能。也即从整体出发, 考虑各组成要素, 以求实现总体功能的最大化。
2. 审计理论结构的层次性
审计理论结构的各个组成要素之间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审计理论结构的层次性包括等级性和多侧面性两重含义。等级性是指任何一个审计理论结构都可以纵向上把它分为若干等级, 即存在不同等级的审计理论, 其中低一级的结构是高一级的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审计理论结构的多侧面性则是指任何一级的审计理论, 又可以横向上分为若干联系和相互制约又相互独立的平行部分。
3. 审计理论结构的稳定性
审计理论结构的稳定性是指其一旦形成, 就总是趋向或保持某一状态。这种稳定受限于一定的环境和时代, 由于受到客观社会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审计理论结构可能会偏离某一状态而产生不稳定, 但它应当具有抗干扰而恢复稳定的能力。
4. 审计理论结构的权变性
科学的审计理论结构, 应具备与实践紧密相连、动态而不断循环发展的特征。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理论, 昭示我们环境决定存在。审计理论结构不是绝对封闭和绝对静态的, 它总是要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审计理论结构在这种变换过程中总是由量变到质变, 这就是审计理论结构的权变性, 也即动态性和开放性。同时权变性也决定了学术界需要进行不懈的研究、思考来使之适应时代的需要。
二、审计环境影响审计理论结构
早期的审计理论研究已经涉及审计环境问题, 如加拿大著名审计学家安德森教授在关于审计理论的论述中, 虽然认为审计目标是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但是也强调“经济社会的需要以及建立公认审计准则时职业界如何觉察出那些需要” (即审计环境) 对审计目标的影响。
按照系统论观点, 审计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它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包括政治、哲学、经济、文化、法律、科学发展、相关知识 (会计、统计、数学、方法论等) 的影响。审计环境包括社会需求和职业的自身条件两个方面, 审计理论中的各要素均受审计环境的影响。审计目的的变化, 体现和反映了审计环境的变化, 审计目标也是依据审计环境而制定的, 作为审计活动前提的审计假设是在一定审计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并且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发展。由此可以看出, 审计环境的研究对审计理论结构的发展与完善尤为重要, 我们应该把审计理论研究的视野扩展到审计系统以外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环境中去。但是, 审计环境不是审计本身, 审计与审计环境的关系是本体与客体的关系, 它并不能成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三、审计本质是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 是决定一物区别于他物的根本属性。我国的蔡春教授在他所著的《审计理论结构研究》中指出“只有准确地揭示并把握了审计的本质, 才能把握住审计理论发展的方向”。英国审计学家汤姆·李在《公司审计学》中从审计的本质出发提出了审计理论体系结构。
审计本质是要揭示审计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明确什么是审计以及它的外延有多么大。审计本质具有作为审计理论研究起点的一般特征, 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正确反映。只有弄清什么是审计, 才能演绎推论出审计的目标, 设立审计假设前提, 确定审计应遵循的原则, 并进而确定审计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准则和审计实务准则。因此, 本文认为以审计本质作为审计理论的研究起点是比较恰当的。
从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规律中采用历史的逻辑和归纳的方法, 可以明确审计是在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 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在不同的时代, 学者们研究的视角不同, 关于审计的本质的认识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主要有查账论、信息论、代理论、保险论等几种主要观点。以上观点都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如查账论是审计初期的观点, 现在早已被人们所证实不是审计本质。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 这个问题需要持续深入地进行研究。
四、审计理论结构的组成要素及相关性分析
根据前文的分析, 本文不赞同将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本文认同徐政旦教授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框架, 该框架的基本组成要素有七个:审计本质, 审计目标, 审计假设, 审计概念, 审计准则, 审计程序方法, 审计报告。这七个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 相辅相成。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前文已作分析, 下面简要分析一下审计目标、审计假设与审计理论结构的关系。
1. 审计目标与审计理论结构的关系
实现审计目标, 是从事审计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审计理论体系中, 审计目标虽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要素, 审计目标能起到引导审计系统运行的作用, 并且制约着审计假设、审计准则等诸要素。但是, 审计目标亦是被决定的, 即决定于审计的本质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也即审计目标的提出, 是应审计环境的要求, 同时受限制于审计本质, 在结构中列为第二层次。
既然审计是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 因而评价受托经济责任就成为审计的总目标。当然, 在此总目标下还可根据不同的审计形式、不同的审计项目、不同的审计时期的要求, 规定出不同的审计目标, 形成多维审计目标体系。
2. 审计假设与审计理论结构的关系
假设在自然科学中应用十分广泛, 自然科学不先形成假设, 就不能形成科学理论。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组成要素的审计假设是用来解释审计普遍规律性的假设前提, 是联系审计目标和审计概念以及审计准则等要素的中介。
汤云为教授在《审计理论研究》中对审计假设的特点作了论述, 他指出:假设是“不用解释就可以理解, 不用证明就可以使用的命题”。会计假设已经由会计理论工作者从实践中抽象出来了, 但关于审计假设究竟包括哪些内容, 理论界尚未达成共识。审计假设可以支持和引导审计业务的发展, 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安亚人宋英慧:信息认证——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新论, 审计研究, 2003 (1) .27-31
[2]徐政旦:审计理论框架研究,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1) .53-58
[3]阎金锷林炳发:审计理论研究的新起点——审计理论结构探讨, 审计研究.1996 (3) .18-22
[4]张以宽:论审计环境, 审计研究, 1996 (25) .1-6
战略审计理论框架研究 篇10
随着现代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的要求不断提高, 审计技术不断创新, 战略审计成为内部审计的一个新课题。而战略审计目前概念上仍不明确, 从国外研究来看, 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定义“战略审计”这一概念:战略审计是计划过程的重要工具, 是公司制定战略之前必须实施的准备工作, 包括对于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过去战略实施效果的评估等等 (Martin Shubik, 1983) ;战略审计是公司战略控制与评估的重要工具, 可以用于评估公司的管理绩效 (Hunger, J.D Wheelen, T.L, 2001) ;战略审计是一种咨询服务, 是公司战略绩效的一种诊断工具。持这一看法的主要是咨询服务公司, 例如麦肯锡咨询公司;战略审计是一种具有公司整体观的管理审计, 可以提供对于公司战略态势的综合评价 (Wheelen, T.L.Hunger, J.D.1987) 。
战略审计并非一个新的审计理论, 而是在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下的一次视角转换, 其产生与发展都是与内部审计模式的演变息息相关的, 也是内部审计满足公司治理需要的必然结果。
(一) 审计理论发展过程促使战略审计产生
内部审计模式进步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 其关注的重点逐渐前移, 视角逐渐扩大, 形成了更有时效性、科学性, 直接参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现代内部审计架构, 最终产生了战略审计。
1. 查弊纠错的账项基础审计 (transaction-based auditing)
审计模式发展的第一阶段, 是账项基础审计, 也叫数据导向审计 (date oriented auditing) 。这一方法在审计方法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直到今天仍被不同程度地使用。其主要特点是对大量的凭证、账目、会计报表进行全面的逐项核查, 检查账证、账账、账表是否相符, 以确保代理人没有任何欺骗所有者的舞弊行为。
账项基础审计比较费时费力, 因此只能适用于企业规模不大, 经济业务比较简单的情况, 能满足早期审计查错防弊的主要目标。随着资产负债表审计的盛行, 抽样审计技术被更多地采用, 但此时的抽样是根据审计师自身经验进行的主观判断抽样, 抽样风险很大, 很可能遗漏重要项目;同时, 账项基础审计耗时耗力, 难以做到深入分析, 在发现技术性错误或舞弊行为后, 不能反映出错弊产生的原因及会计系统的不合理缺陷。
特别是在现代企业经济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业务复杂性不断提升的情况下, 内部审计人员无法对凭证账簿进行全面详细的审查, 账项基础审计已经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而且抽查数量仍然很大, 即使以判断抽样为主, 样本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 为了保证审计质量必须寻找更为有效, 更为可靠的审计方法。在这种环境下, 产生了制度基础审计 (system-based auditing) 。
2. 关注内部控制的制度基础审计
随着股份公司的涌现, 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公众企业, 受到社会公众更多关注。而且, 企业为了管理的需要, 内部控制制度也日趋严密有效。在这种形势下, 内部审计作为董事会直接管理的机构, 其主要目标不再是强调发现记账差错和揭露舞弊行为, 而是验证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公允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经过长期审计实践, 审计师发现内控的评价对于审计工作具有深刻的意义。于是, 20世纪40年代制度基础审计开始成为审计方法的主流。
制度基础审计要求审计师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要有全面的了解, 并强调对于内控完善程度的评价, 在此基础上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时间、范围和程度。这种审计模式将重点放在对各个制度控制环节的审查上, 以发现控制制度是否存在薄弱之处, 然后针对这些环节扩大检查范围, 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源。
相对于查弊纠错的账项基础审计而言, 制度基础审计无疑是一个重要进步, 但是它本身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 即审计师过于依赖于内部控制的测试而忽视审计风险产生的其他环节, 而且该模式缺乏一种手段, 不能通过可接受的量化方法来连接审计证据的各种来源, 这使审计师的主观判断可能发生较大的偏差。
3. 偏重于全面风险的风险导向审计
最早将“风险”这一概念与审计程序设计紧密联系起来的, 是1957年出版的第八版《蒙哥马利审计学》, 由此开始了对控制审计风险和改进审计方法的探索。与此同时, 内部控制制度概念被内部控制结构概念所取代了。在这样的背景下, 风险导向审计 (Risk oriented auditing) 随之应运而生。
到20世纪70年代, 审计风险控制模型 (即“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开始在审计实务中被陆续采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审计风险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以此作为依据, 来制定适应企业状况的审计计划。
审计风险模型的出现不仅解决了以制度测试为基础采用抽样审计的随意性问题, 而且有助于引导审计师将审计资源投入到最容易导致会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或最容易出现舞弊的地方, 以达到审计资源的最优分配。这就要求审计师在制定审计计划、开展实质性测试之前, 要对企业的风险点及风险程度进行判断与评价。
随着西方审计理论与实务界对风险导向审计的探索, 从20世纪80年代即开始利用战略管理理论与实务, 探索新的审计方法。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 开始对审计过程和审计方法进行全面的重新设计。以Bell&Frank (1997) 的《通过战略系统的视角对组织进行审计》 (Auditingorganizations through a strategic-Systems Lens, KPMG monograph) 为代表的、以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方法, 逐渐被审计理论与实务界接受。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审计风险和审计重要性为基础, 对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是现代审计理论的精华。同时, 内部控制概念的研究成果也为审计程序的设置提供了方向, 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模型和内部控制构成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框架。
(二) 国际内审协会制度变迁要求审计的战略视角
1947年IIA发布的《审计人员职责说明书》中确定的内部审计范围主要是财务和会计事项, 也可考虑经营事项。1957年重新修改颁布的新说明书所确定的审计范围, 除检查会计财务事项外, 加上了“其他经营事项”。1971年颁布的《审计人员职责说明书》中, 经营就成为内审人员关注的主要问题, 会计和财务事项已降至次要地位。在这份文件中, “会计和其他资料”一词, 也为“管理资料”所代替。1978年IIA在总结30年发展的基础上, 第一次制定了《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标准将内审服务对象由先前的“管理当局”扩大到“整个组织”。1993年颁布了第二部《内部审计实务标准》, 内部审计被定义为: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活动, 其目的是通过检查、评价组织活动, 协助组织领导成员更加有效地履行其职责。1993年之后理论和实践部门开始了有关增值问题的探索。1999年6月, IIA理事会则赋予了内部审计新的内涵, 即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 其目的是保证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
上述定义的转变就要求内部审计更多地把注意力转向公司治理, 而在现代公司治理过程中, 最重要的内容即为战略。《战略管理思想》一书的作者费雷德?大卫教授在书中将战略管理定义为:一门着重制定、实施和评估管理决策和行动的具有综合功能的艺术和科学, 这样的管理决策和行动可以保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内达到一个机构所制定的目标。战略管理集中研究综合和系统管理、市场营销、融资和财务、生产和操作、开发和研究、计算机信息系统等方面的问题, 以保证机构目标的实现和成功。所以, 战略审计包含的内容包含了公司治理的整个过程, 在视角上要统揽全局, 这与风险导向审计与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也是相吻合的。
二、战略审计的主要理论基础
(一) 契约成本理论
1976年梅克林 (Meckling) 和简森 (Jensen) 最初提出代理理论 (agency Theory) 。这一理论后来发展成为契约成本理论 (contracting cost theory) 。契约成本理论假定:企业由一系列契约所组成, 包括资本的提供者 (股东和债权人等) 和资本的经营者 (管理当局) 、企业与供贷方、企业与顾客、企业与员工等的契约关系。委托代理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 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代理理论假定。图1表明了契约成本理论中企业参与各方关系:
现代企业主要公司组织形式多为股份制公司及有限责任公司, 在公司治理方式主要以职业经理人为管理主体, 即所有者与管理者分离, 股东作为委托人, 与管理层形成契约关系。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理性行为人, 代理人有自利动机, 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可能, 能够利用契约程序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会产生损害企业所有者利益的行为。在经营中, 代理人比委托人拥有更多的信息, 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使委托人对于代理人的监督产生负面的影响。而内部审计师对财务报告及公司业务进行相对独立的审计, 可对管理层进行约束, 缓解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失衡问题。高层管理者为了满足出资人尤其是股东产生的受托责任的需求, 负担了内部审计的契约成本 (Sherer, Kent, 1983) 。内部审计是一个反馈机制, 所有者可根据反馈结果对代理人做出评价, 对重要决策进行纠正。由于代理人直接参与经营并直接获得信息, 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必须具有时效性。
(二)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2003年7月COSO委员会颁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简称ERM。其中定义“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受组织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 应用于战略制定、贯穿在整个组织之中。全面风险管理旨在识别影响组织的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 使之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 从而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这一定义奠定了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 也直接影响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定位。企业风险管理包括三个层次:风险管理目标、全面风险管理要素、企业的各个层级。国外对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定位的研究如图2所示。
通过图2所示的治理过程和治理结构, 可以看出公司的目标被设定、实现和监控。在这个管理和控制系统中, IAF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承担重要角色, 整合其他管理和控制因素, 以最主要的、惟一的机构的身份来确保公司治理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内部审计与了公司治理的整个过程, 通过提供保证和咨询服务来增加组织的价值。一方面, 内部审计师可通过评价风险管理过程、评价关于关键风险的报告、检查对关键风险的管理等措施向董事会就公司风险管理活动的效率提供客观的保证, 确保关键的经营风险得到恰当的管理, 确保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得以有效地运行;另一方面, 内部审计师可以通过为风险的鉴别和评价提供便利、指导对风险的应对措施、协调企业风险管理活动、强化对风险的报告、维持和开发适合企业的风险管理框架、制定有待董事会批准的风险管理战略等措施为组织的风险管理提供咨询服务。
国外关于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最新研究是建立在COSO的En 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的基础之上。内部审计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是对风险管理部门或过程所进行的风险管理的再监督, 是对公司风险管理所建立的风险管理系统的评价, 包括评估该系统预知和识别风险的能力、评估该系统对已确认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所提出的建议的适当性、评价风险控制程序的有效性。
(三) 企业危机管理理论
危机是企业生命周期的组成部分, 其发展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危机孕育阶段、危机成长阶段和危机爆发阶段。企业处于稳定发展时, 危机潜藏在组织内部;当企业进一步发展, 从内部产生的一些矛盾就会激化, 进入危机突变阶段;在采用适当的策略方法, 变革现行组织模式之后, 危机得到解决, 组织结构又适应内外部的条件了。这样, 企业就进入了下一个发展阶段的稳定时期。企业的成长就伴随着危机的过程, 逐渐由非正式到正式, 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 由幼稚到成熟, 由应变能力差到应变能力强。
1915年德国莱特纳的《企业危险论》标明企业危机研究的开始,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开始对企业危机管理进行系统研究, 其主要内容是探讨企业在遭受外部突发性打击或自身陷入经营危机时该如何对策, 探讨危机形势下企业的管理变革。
随着企业危机管理研究的深入, 其研究重点由危机应对向危机识别与预警转移。美国的罗伯特·F·哈特利在《管理失误》中阐述危机发生的处理步骤:发现问题;诊断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对新的行为方案作出初步选择;在作出最后决定前对初选方案作出小规模试验;试验结束后或接受初选方案并在更大范围内采用或放弃初选方案考虑另一个方案。这一步骤将危机识别与预见放至首位, 可以把危机的危害程度降至最低。
(四) 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中研究的系统是指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部分所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理论是研究系统结构与功能一般规律的科学。系统思考的一项重要特征就是整体思考, 即把系统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应用系统的思维方式, 对系统中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关系综合考察, 以寻求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
20世纪70、80年代, 系统理论逐渐发展成熟并继续向纵深方向发展, 给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提供了观念上的指导。随着企业内部之间的联系, 以及企业与内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内部审计师必须将被审计主体看成一个整体, 不能对将某一业务、某一部门单独割裂开来。只有以系统的观点, 研究其所反映的企业及其所处的整个“系统”, 才能够对其取得充分理解。
(五) 舞弊动因理论
现代审计目标重新强调查错防弊, 而现代财务报告舞弊又以管理当局舞弊为特征, 因此无论何种审计方法模式必须有助于这一主要目标的实现, 其中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无疑是最佳选择。舞弊动因理论解释了公司管理当局为什么对财务报告进行舞弊, 根据史蒂文·阿伯雷齐特 (W.Steve Albrecht) 的舞弊三角理论, 企业舞弊是由压力 (Exposure) 、机会 (Opportunity) 和自我合理化 (Rationalization) 三要素组成, 压力可能是经营或财务上的困境以及对资本的急切需求, 机会可能是宽松的或松懈的控制以及信息不对称, 自我合理化则可能是“我只是向公司借而不是偷”、“我们只是为了暂时度过困难时期”等。而GONE理论认为在贪婪 (Greed) 、机会 (Opportunity) 、需要 (Need) 和暴露 (Exposure) 四个风险因子的共同作用下, 会滋生舞弊:舞弊主体管理当局的“贪婪”是为了自身多分红, 提高奖酬或为了使自己所在的企业能获得配股、增发股票等, 从而间接实现个人经济利益, 这种“贪婪”转化为对财务报表舞弊的“需要”, 而在管理当局道德、价值观的作用下, 加上管理权限和信息不对称的相对优势, 就产生了舞弊的“机会”。另外还有冰山理论、舞弊风险因子理论等, 这些理论不同程度的揭示了舞弊的动机、条件。正是借助舞弊动因理论,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跳出了财务会计的约束, 通过对企业环境、经营战略和经营活动、内部控制、会计策略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透过表象看实质, 能够洞察这些“压力”、“机会”或“需要”, 从而更有助于查错防弊。
三、战略审计的重点
对战略审计的研究首要理清战略审计内涵的界定, 并确定其重点。战略审计按照不同的角度划分, 可做出如下分类:按审计对象可划分为公司层次战略审计、事业部层次战略审计和职能部门层次战略审计;按审计内容可分为占略管理体系审计、战略行为表现审计、战略条件变化审计和战略态势表现审计;按审计重点可分成适度性审计与适配性审计。
上述各种分类直接影响了研究的方向与内容, 在理论上与公司治理的战略相关理论联系较为紧密。对审计指导意义较大的应为适度性审计和适配性审计, 因为无论战略审计如何划分, 适度性与适配性均是对战略进行评价的主要标准。其具体内容是:
(一) 战略适当性审计
战略问题包括决定一个机构什么样业务要拓展, 什么样的业务将放弃, 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 是否扩大业务或多种经营, 是否进入国际市场, 是否要兼并企业或举办合资企业, 以及如何避免被竞争对手吞并等。由于每一个机构的资源有限, 何种战略战策将更适合于某一企业或机构, 并达到最佳效益。成功或失败的决策, 关系到一个企业或机构的兴衰。所以对战略进行审计最重要的即是其适当性审计。
(二) 战略适配性审计
战略在实施的过程中, 涉及到组织的各个因子, 这样因子均对战略的达成起到支撑作用, 在此情况下, 国内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新定义, 即战略适配度。战略适配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战略, 即包括组织整体战略和各个业务单元运营战略的适当性和实现组织价值创造的各业务单元和辅助部门的管理活动与实现战略目标需求的匹配程度。战略适配度是现代内部审计实现价值增值功能的核心理念和判断标准。战略适配度是内部审计选择审计项目、配置审计资源的依据, 也是衡量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程度和工作绩效的重要尺度。同时, 更是审计人员衡量、判断被审计事项的根源性尺度和标准。
对战略的适配性审计主要包括了预算管理的战略适配度审计、营运流程战略适配度审查、客户管理战略适配度审查、创新流程战略适配度审查、法规和社会流程审查、人力资本战略适配度审计、信息资本战略适配度审计、组织资本战略适配度审计、业绩评价系统的战略适配度审计。
参考文献
[1]文硕.世界审计史[MI.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6
论审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篇11
审计部门是国家设立的对经济进行监督的部门,从设立以来已经经过了二十多个年头。二十多年的审计工作沿用的主要工作模式是先发现问题,后进行罚款处理,以此来达到审计监督的目的。审计监督只是对经济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而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经济违法行为的发生,所以在审计监督的时候,一定要创新审计理念,变事后处罚为事前监管,做到防患于未然。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国家各领域的经济运行中还是存在贪污腐败、挪用公款、挤占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某些腐败分子更是趁国有企业改革,借机变相占有国有企业,用非法手段将国有资产变成个人财产,这种情况屡见不鲜。这个时候,传统的审计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这就需要我们用创新的审计理念,整合现有政府资源,更新审计手段,多层面多渠道入手,做好审计工作。在审计手段上可以在经济处罚的基础上考虑加入行政干预和法律措施,创新审计手段。
审计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经济运行和国有资产的安全,所以审计工作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国家的总体经济形势,将国家的宏观指导当作审计工作的工作原则。目前国家的经济形势是政府控制房价过快上涨,控制国有企业的投资规模,遏制高耗能企业的上马;关注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稳定粮食和食品供应,稳定物价;实施又好又快的发展战略。因此,审计工作要紧跟国家形势,对政策扶持的和主导的,要在审计环节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国家经济中的几大焦点问题,比如房价、物价、就业等,要开展审计调查,找到症结所在。给相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使问题得到解决。有效保证各项资金能够保障到位,发挥出应有的效益,这样才能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有效帮助,才能够发挥出审计工作的效果。因此,审计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在审计理念上进行创新。
二、在审计工作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只有强大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较强的实践本领。审计工作是对财务进行监督管理,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惩处,这就导致了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被审计单位不会乖乖的配合工作。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才能发现审计线索。第一项技能,就是要会看,通过实际查看被审计单位的有形资产和财务报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整体经营状况。第二项技能,就是要会聊,通过聊天的方式,取得被审计单位人员的信任,让被审计单位的人员放松警惕,在有意无意的聊天过程中,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和经营状况,为审计提供第一手的素材。第三项技能就是听,通过听被审计单位员工的谈话,和听取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的的叙述,收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尽快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做全面的了解。所以,在实际审计工作中,要具备上述能力,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审计意识,注重审计工作方法,提升审计工作能力。
在实际审计工作中,除了上述的三种技能,我们还要会合理运用审计工作方法,快速有效的开展工作。询问、调查和走访是实际审计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工作方法,简单而有效。询问,就是在开始審计之前,对相关经办人进行谈话,获取最初的财务和经营材料。调查主要是指核查被审计单位的账目等文字材料。走访的目的是到群众中去,听取基层的意见,有时候主要的线索都来自于基层的走访。在审计工作的实践中,不能只依靠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材料,要学会采取多种方式,采取询问、调查和走访的方式,深入细致的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整体财务经营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将被审计单位的整体状况都了解之后,才能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才能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三、建立审计工作机制,提升审计形象
审计工作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工作,需要审计工作人员具备职业道德,遵守国家的行政法令,维护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做到对审计结果负责,对被审计单位负责,对国家负责。所以,在审计工作中,要建立审计运行机制,以《行政许可法》为契机,推进审计工作公开、透明的进行。同时,也要建立约束机制,约束审计工作人员,使审计工作能够按规定程序办,维护审计的公正形象。
其次,审计工作要建立自律机制。审计工作是一个严肃的工作,由于审计工作遇到的都是经济问题,所以审计工作人员一定要有自律意识,一定要避免被拉拢腐蚀。因此,审计工作有必要建立自律机制,从体制上避免审计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错误。在自律机制中,要为审计工作人员树立正面典型,表彰廉洁自律的审计工作人员。正面教育的同时,还要用反面例子进行警示,达到震慑的作用。此外,还要在审计工作中,要审计工作人员明确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要学会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做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再次,在审计工作中需要建立激励机制。审计工作是个辛苦的工作,审计工作一般都是在基层开展,审计一次往往需要半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审计期间,审计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翻阅账目、核查发票、查看档案、编写审计报告,工作繁杂而枯燥。所以,对审计工作人员,要采取激励措施,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鼓励鞭策审计工作人员做好审计工作。
综上所述,审计工作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对经济秩序和国有资产起到监督监管作用,搞好审计工作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所以在审计工作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切实做好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
[1]付淑君.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目标和模式探讨.现代商业.2007.
审计本质特征的理论解析 篇12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关系,起点与特色
1前言
从我国审计的发展经历来看, 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 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审计理论体系, 至今仍未有一个完整而全面预算体系。各种理论都是比较分散化的, 或者只是代表几种言论的说法。之所以出现目前的状况, 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原因, 其中重要之一就是一直没有寻找到适合当前实际的审计理论制度, 只有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审计理论制度, 才能有望形成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审计理论。这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一个突飞猛进的推动, 因此, 从现在开始, 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是: 理论结合实际, 切实地做好审计工作, 进而找出审计理论制度建设的起点和特色。
2经济责任关系与经济责任审计
2. 1经济责任关系
经济责任主要是指社会团体以及个人之间, 或者是团体之间在经济方面应当承担的各种责任。通常情况下, 将这种经济责任归属为四个方面的内容, 即企业对企业、企业对国家、国家对企业、企业对劳动者。这四种责任都有着一个固定的原则, 那就是通常所说的经济责任制原则。 在整个过程中, 无论任何一方都与对方形成一种特殊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关系。在之后所有的经济活动中都是存在这种关系的, 这就形成了经济责任。只要双方的经济活动没有停止或者中断, 那么这种经济责任关系就会一直维持到双方彻底解除经济关系为止, 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所以这个经济责任关系不可能不存在。它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2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是与经济责任相联系的一种审计形式。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指审计组织对经济责任关系的主体应负的经济责任所进行的审查、鉴证和评价活动。它包括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行政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及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四个方面。经济责任审计重点主要放在单位一把手和副手在任期之间对本单位应该负的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经济责任审计基本上涵盖了其他所有的审计, 因为任何一项责任都离不开经济的制约, 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人员的操作, 也就离不开经济责任的制约, 所以说只要发生了经济关系, 就必须要有经济审计对其进行约束。经济责任审计仅特指在我国近些年出现的特定的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领导人经营管理责任而进行的一种审计活动。无论是从哪个层面上着手, 经济责任审计在经济社会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 有利于监督管理。能够及时准确的评价企业领导或管理者、机关或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责任履行情况, 为社会所有用人单位提供有根据的参考依据。其二, 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规范当事人的行为, 帮助他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作风, 通过对经济的审计不断揭露一些腐败问题, 进而促进了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和谐和统一。其三, 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企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 使各个部门的衔接工作顺利进行, 从而提高各部门的办事效率, 社会公职公务人员将会在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整个企事业单位内部也将会形成一种较好的内部文化氛围, 这将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我国审计理论的起点与特色
审计理论研究是做好审计工作必不可少的步骤, 审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理论研究, 无论是在制订审计方针的具体方案, 还是进一步落实审计规划的纲要, 都离不开审计理论对整体的指导和指引。作为高层领导者就更加应该注意对审计理论的研究。只有熟练掌握了审计理论知识, 才能在审计工作中有所作为。反之亦然, 只精通审计实务、 而没有认真研究审计理论的审计人员, 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是寸步难行的。所以, 要促进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审计理论的研究和学习, 努力把审计科研部门打造成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 “智库”。以我国目前的审计理论来看, 它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产物, 因而它不是最终完善的理论, 它必将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而继续革新和丰满。我国现行审计理论是建立在几代人艰苦努力的基础之上, 它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整个理论构建的过程中不但融进我国审计者的智慧, 同时也吸收和消化了国外审计理论的精华, 所以说, 我国现行审计理论体系已经完全将研究与实践、发展与继承、学习与超越、巩固与提高、广博与精深、普及与专业等六个不同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紧密的联系, 在不断总结过去的同时, 还把未来的发展机遇看为生命的主线, 整个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始终将所出现的问题放在首要位置, 及时给予解释和阐释, 通过对国内外审计工作的比较, 结合实际针对当前我国现有体系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4完善审计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一是围绕规范财政行为, 进一步深化财政同级审工作。建立完善 “同级审” 整改进度情况反馈提示机制, 加大审计整改跟踪督促力度, 提高财政审计成效。加强对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的综合分析, 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查找原因, 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服务。二是围绕强化过程监管, 进一步推进政府投资审计和资源环境审计。突出项目招投标管理、概算执行、工程管理、资金管理等关键环节, 加强竣工决算审计, 坚持从严把关, 切实维护建设领域财经秩序。完善资源环境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格局, 深化资源环境审计考评指标体系研究, 关注相关政策措施执行情况, 促进美丽中国建设。三是围绕监督权力运行, 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积极组织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在程序规范、责任界定、审计评价与结果运用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更好地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监督权力运行、促进廉洁政府建设中的作用。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协作配合机制, 积极运用联合检查、联席会议等机制, 拓展审计成果, 促进审计整改。四是围绕推进审计创新, 进一步实施绩效审计。加强宣传力度, 推动从 “用对钱”向 “用好钱”理念转变。深化独立型绩效审计与结合型绩效审计并重的绩效审计模式, 推进常规性审计与绩效审计的有机结合, 促进提高资金使用实效。五是围绕增强工作实效, 进一步强化审计管理与审计整改工作。注重审计过程管理和资源优化配置, 注重聚集各个层面意见建议, 提高审计项目质量。加强协调沟通, 明确整改目标和重点, 指导督促被审计单位做好审计整改工作, 强化审计问责。加强审计成果运用, 通过信息、专报、结果公开等形式, 不断提高审计监督实效。
参考文献
[1]谢诗芬.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若干重大问题[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2 (14) .
【审计理论构建】推荐阅读:
审计理论问题06-04
审计基本理论07-06
中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试题09-25
审计的理论基础分析07-15
审计信息化理论10-05
审计需求保险理论研究06-14
内部控制审计:中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主题06-26
SWOT理论下内部审计07-07
审计师考试《理论与实务》试题07-02
中级审计师考试《理论与实务》考前模拟题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