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信息化理论

2024-10-05

审计信息化理论(精选12篇)

审计信息化理论 篇1

背景分析

目前,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推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飞速前进的最活跃的生产力。为了顺应信息化潮流, 企业已基本完成了传统业务流程、财务管理、业务管理、客户管理等内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条件下, 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着数据处理过程实现自动化、传统的账簿资料被计算机的存储介质取代、传统的审计线索开始消失、审计证据更加隐蔽、在高度集中信息数据影响下的内部审计难度加大, 内部审计的检查风险增加等挑战。正因为如此, 审计署在其公布的《2008至2012年信息化发展规划》的报告中表明:以最大限度的增强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为目的, 以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新型审计方式为核心, 通过扩大符合现代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审计人员队伍, 增强审计人员素质, 努力推进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内部审计信息化, 以希望给现代新型审计模型的发展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和保障。

风险是在某一个特定环境下, 人们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与实际出现的结果之间产生的偏差, 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潜在性和可测性等特点。在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 由于其系统工程的复杂性, 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 如内部审计工作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适应工作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信息系统的更新换代带来的风险、采集数据带来的风险、信息系统私密性程度提高带来的风险、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熟悉程序带来的风险、信息化条件下, 内部审计缺乏法律不健全、不系统带来的审计风险等等。在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 风险控制的最终目的是尽最大可能的发挥计算机技术在审计资料和的统计、输入、转换、输出和分析等方面的优势, 最大程度的降低经营活动中容易被忽视的事项、容易发生错弊的事项和没有预期到的未来事项的影响。

然而, 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实践表明: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存在风险。并且建设的规模越大, 功能越复杂, 风险也就越大。在信息化环境下, 各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许多企业完成了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而在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实施过程中, 资金的使用、网络的安全性、各种软硬件的质量和审计工作的效果和效率等方面的风险不断显露出来, 致使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甚至流产的事件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实践中企业对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认识不足, 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 理论上对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风险控制研究的滞后。由此, 关注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风险控制研究很有必要。

一、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风险的特征

(一) 客观性

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 风险存在是客观, 是一种不可避免和必然存在的现象。如对信息系统设计的预计不足、内部审计的工作流程设计不科学、计算机的硬件选用不先进、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的传递路径不合理、磁性介质的配备不高、无纸化的审计线索和审计证据的难以保证、审计人员审计责任的划分不清晰、电子化会计数据处理的安全性等可能使内部审计结果不真实, 导致内部审计风险的存在。而且这种审计风险不会因为审计技术的发展和审计人员的努力改变而转移或者消失。

(二) 动态性

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风险的动态性是指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中, 由于受多个变动因素的影响所造成的最终审计结果偏差。如内部审计环境的变化、信息系统自身的更新换代、审计技术和财务技术多样、审计人员结构的复杂、企业发展规模的变化, 均有可能在审计结论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可能性。从而使内部审计风险在一定水平上存在。

(三) 潜在性

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风险的潜在性是指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 存在一些难以发现、难以控制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如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 不稳定的信息系统、不先进的软件技术、黑客引发的病毒危害、内部管理人员的操作失误、硬件本身出现的故障、不安全的审计数据库传递和服务器、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操守、在线访问和查询人员的不道德等都是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所面临的致命性问题。而以上任何一个问题的发生将可能导致整体的内部审计结果出现偏差。

二、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风险控制的目标分析

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目的和企业风险控制的目的决定了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风险控制的目标。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目的是尽最大可能的发挥计算机技术在审计资料和数据的前期统计和输入、中期在信息系统内部的转换和后期数据的输出和分析等方面的优势, 最大可能的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 以成本最小化获取收益最大化以增加经济效益, 从而提高审计部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企业风险控制的目的是对经营活动中容易被忽视的事项、容易发生错弊的事项和没有预期到的未来事项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鉴于此, 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风险控制的目标应是如下几个方面:

(一) 构建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信息平台

通过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财务基础数据的远程获取、其他类型数据有效转化;掌握有效审计线索、细化审计方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确保审计质量。

(二) 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责任体系

根据企业内部和外部的面临的环境, 分析企业经营活动中容易被忽视的事项、容易发生错弊的事项和没有预期到的未来事项 (风险) , 将其细化、量化至内部各部门、各分厂 (风险控制责任中心) , 并赋予责任、形成制度, 通过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利用ERP系统把风险控制的流程程序化、规范化。实现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总体效果, 为确保内部审计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三) 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 进行持续监督

通过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把ERP系统作为开展全方位、全过程持续内部审计的平台, 并利用ERP系统把内部审计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公司经营管理的每一项作业流程, 将风险控制融入到企业的每一项经营活动, 实现持续的动态跟踪监督。

三、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风险控制的原则

(一) 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从企业整体出发, 在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平衡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以及企业各部门内部的关系。在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风险控制中, 整体性原则的要求在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建设主体和相关人员有全局意识。比如, 对内部审计信息系统中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就要达到如下要求:一、能够与企业内部其他信息子系统有机结合;二、能够通过特定的程序与社会中其他信息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再比如, 在设计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机制时, 其对象既要包括财务活动又要包括非财务活动。在进行财务分析时, 除了要做到单独分析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效益性及合法性, 更要能够把他们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的分析, 这样才能得出相对标准和精确的审计意见和审计结论。

(二) 相关性原则

在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风险控制中, 遵循相关性原则, 要求建设主体和相关人员有较强系统集成思维。一是为了为确保将来的发展有足够的扩展空间, 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除了要考虑企业内部各个系统间能够顺利进行连接, 还必须注意前后相关系统的不同接口;二是为了做到信息资源共享, 即在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审计信息和审计线索可以做到共享, 在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的同时, 强调与下级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交流, 同时注意保持与非被审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三是为了取长补短, 使先进审计方法和技术实现共享、相互进步, 既要与同行企业的审计部门加强联系, 又要与相关纵向部门联系。

(三) 结构性原则

结构性原则认为结构决定一切, 即认为整个系统的功能部分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 因此, 结构不同自然会造成功能的差异。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风险控制遵循结构性原则。结构性原则要求:一是在对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设计时, 要特别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关联性。因为内部结构是企业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框架, 结构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及其紧密联系, 能够综合反映系统内部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s组织秩序和时空关系。二是为了改进软件设计和提高软件质量, 在软件的设计上, 目标是产生一个模块化的程序结构, 并明确模块结构间的定义界面、控制关系和说明程序的数据。

(四) 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认为系统与周围环境并非是无关的, 它们在开放的形式下是相互联系的, 外部环境是系统存在发展的条件, 而系统又给予外部环境这样活那样的影响, 二者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风险控制遵循开放性原则, 主要体现在选用内部审计信息化技术与设备方面, 为了满足应用功能不断扩展变化的需要, 只有具备协同运行能力和较强扩充扩展能力的内部审计信息化技术与设备才选用, 只有具有全面开放性的软硬件平台才釆用, 只有与国家或国际通用标准趋同的准则、规范才采用。从而使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能够充分利用外界环境一切优秀成果。即要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联系。

(五) 预防性原则

预防性原则要求为了今后尽可能减少更正, 防止和预见整个运行活动今后出现最坏可能结果。在组织运行活动时, 必须深刻理解运行活动的关键点及其带来的问题, 从而主动地对潜在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风险控制遵循预防性原则, 要求企业在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 必须考量内部审计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可能结果, 特别是最坏可能结果?这种可能结果由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那个关键点控制?怎样控制?从而实现促使管理者更多地进行自我控制的目的。

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风险控制的意义

(一) 是提高内部审计风险意识的根本要求

虽然, 信息化条件下的内部审计中, 审计的范围更加广泛并且更加便利;审计工作具有效率高、速度快;审计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具有规范性、可靠性。但是, 近年来, 信息化审计失败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如我国先后发生了深圳“原野”事件、四川“红光”事件、宁夏“银广夏”事件及南方证券“麦科特”事件等;美国的“安然事件”、“山登事件”、“南方保健事件”等。这些事件发生不仅造成巨大的信誉、人力、财力损失, 而且给资本市场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在企业信息化的大环境下, 信息化的内部审计过程逐渐变得复杂, 信息所需要的审计技术逐渐变得多样, 信息化的内部审计的宽度和深度也逐渐的拓展开来等, 这些都会给信息化内部审计带来未知的风险。

基于这种情况, 在信息化内部审计中, 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 要时时刻刻的对风险保持警惕, 从思想上克服对信息化系统输出的数据和形成的审计结论的依赖性, 要以严谨的工作态度, 时刻保持职业怀疑, 严格按照国家在不同期间公布的各种内部审计准则和操作指南的要求开展工作, 同时充分运用审计程序的六大方法 (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 , 并且根据企业信息化的实际情况选择单独或者混合使用其中一种或几种获取足够数量且客观公正的审计证据, 从而形成准确性高的审计结论, 达到规避可能出现的审计风险的目的。

(二) 是内部审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指出:要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 并且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幅度提高全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作为下一步国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我国审计署前审计长刘家义同志在2012年举办的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上一针见血的指出:在目前社会条件下, 各企业应当根据时事情调整自己的内部审计信息化状况, 要清楚的认识到在目前的形势下加快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进程是适应现代管理和当代信息技术科技高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如果企业不能顺应历史潮流发展信息化就可能会被社会无情的抛弃;同时要求各企业领导人员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 全面且深刻的理解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进程是当代社会推动国家治理的内在要求, 如果不发展信息化建设企业可能就不符合推动国家治理的标准, 就不能肩负重任失去信任;要求企业在安逸的环境不能只考虑眼前状况, 要眼光长远, 多去思考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把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内部审计监督和制约的一种重要途径, 如果积极快速发展内部审计信息化, 企业就没有出路, 没有前途。作为我国审计体系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部审计如果不能提升信息化审计能力和水平, 不能有效的防范和控制信息化条件下的内部审计风险, 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没有生存的可能, 更谈不上有所前进, 有所发展。

(三) 是履行现代内部审计职能的重要保证

2009年1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IIA) 在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框架中, 内部审计定义明确了现代内部审计职能是“通过系统的规范的方法, 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 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当前越来越多的现代企业和金融机构、党政机关、事业组织在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及主要业务领域均采用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一方面促使组织管理结构由传统金字塔式结构向网络状、扁平式结构转变, 另一方面也必然推动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变革:传统的手工化的内部审计技术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防范组织风险、评价经营效益、实现组织增值的现代内部审计职能需要。

(四) 是确保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措施实施的有效途径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国信息化审计技术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探讨到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2002年起, 国家计委批准审计署开始了审计信息化“金审工程”, 至今已有十余年, 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 由于信息化条件下内部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的环境发生变化, 与信息化审计高技术伴随而来的还有高风险。因此, 内部审计从业人员不但要提升自身职业素质、提高计算机技术、会计软件、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知识水平, 严格规范执行信息化审计操作系统, 更要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的内部审计风险, 系统地分析内部审计风险点, 认真查找工作漏洞, 才能有针对地制定并严格实施风险应对措施, 不断克服实际工作中的困难, 不断提升信息化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尽可能地实现审计价值最大化。

摘要:近年来, 信息化技术推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飞速前进的同时也给内部审计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显然信息化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内部审计信息化中的资金的使用、网络的安全性、各种软硬件的质量等方面给内部审计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本文主要围绕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风险控制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风险控制的意义, 以求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风险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

关键词: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聂海波.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实现[J].商场现代化, 2014, (09) :158-160.

[2]许莉莉, 汤海荣, 张燕歌.海洋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J].中国标准导报, 2015, (01) :49-54.

[3]夏文成.做“四手”审计干部打造优质高效廉洁审计机关[J].审计与理财, 2012, (09) :43-45.

[4]张旭辉.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技术发展与内部审计管理[J].财会研究, 2007, (12) :69-70.

审计信息化理论 篇2

1、审计机关公布的信息中不得包括的内容有()。

A、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

B、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

C、正在处理过程中的事项

D、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不予公开的信息

E、被审计单位要求不予公开的信息

2、在国家审计的审计报告中,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和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的差异有()。

A、报告主体不同

B、报告对象不同

C、报告格式不同

D、法律效力不同

E、报告形式不同

3、下列有关审计报告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内部审计机构在实施审计后通常撰写简式审计报告

B、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后撰写的是简式审计报告

C、审计报告复核是审计质量控制措施之一

D、国家审计报告是国家审计机关向被审计单位做出审计决定的依据

E、注册会计师签发的审计报告是法院进行判决的唯一凭证

4、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审计报告应当同时满足的条件有()。

A、对被审计单位实施了全面详细的审计

B、获取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C、按照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了审计

D、财务报表已经按照相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编制

E、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5、下列有关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的表述正确的有()。

A、是以审计机关的名义征求被审计对象意见的审计报告

B、标志着审计组现场审计阶段的工作结束

C、反映的是审计机关的初步意见

D、应当送达被审计单位

E、是审计机关对外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审计文书

6、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和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A、主要内容

B、报告主体

C、报告对象

D、报告格式

E、法律效力

7、在国家审计报告中,审计评价意见的内容是针对被审计单位财务财政收支的()。

A、合法性

B、合理性

C、有效性

D、真实性

E、效益性

8、社会审计的审计报告分为()。

A、审计组的审计报告

B、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

C、内部审计报告

D、标准审计报告

E、非标准审计报告

9、下列属于国家审计报告中包含的内容有()。

A、审计依据

B、标题

C、收件人

D、审计评价意见

E、实施审计的基本情况

10、审计工作报告的内容包括()。

A、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总体评价

B、加强预算管理的意见

C、本级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纠正和处理情况

D、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

E、审计后政府及各部门的整改情况

11、社会审计报告中,在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应当说明的内容有()。

A、设计、执行和维护与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B、提及财务报表附注

C、指明财务报表的日期和涵盖的期间

D、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

E、使财务报表实现公允反映

12、社会审计报告的要素有()。

A、审计决定

B、收件人

C、引言段

D、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

E、审计意见段

13、内部审计报告正文的主要内容包括()。

A、标题

B、审计依据

C、审计结论

D、审计发现

E、审计建议

14、下列属于审计结果公告主要内容的有()。

A、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审计评价意见

B、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C、处理处罚决定及审计建议

D、加强预算管理的意见

E、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

15、下列属于审计机关审计处理措施的有()。

A、罚款

B、责令限期退还被侵占的国有资产

C、责令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D、警告

E、责令限期缴纳应当上缴的款项

16、下列关于审计报告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审计报告是评价审计人员工作、控制审计质量的重要依据

B、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发表审计意见和提出审计建议的载体

C、内部审计报告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起到经济鉴证的作用

D、审计报告是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服务的重要信息来源

审计信息化理论 篇3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理论创新;思考

在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背景中,应时而生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而其作为经济责任和审计之间的共同产物,受到了社会各界人上的重点关注,而且它在进行监管方面的作用不可被替代,并且和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等方面有着工丝万缕的紧密联系。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概述

经济责任审计在通常看来就是委托审计与公众委托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功能,并坚持对相关人员与部门进行检查,保障党风思想的廉洁,受托于人民,为人民服务;此外,在受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影响之后,审计的主体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例如:企业内部的审计机构与社会上的审计组织都能够对企业领导者展开审计与调查等,并且具备指令性。但是,经济责任审计中最为凸显的特点就是其具备特殊性,在工作实践中,需要立足于当下我国经济的现实发展情况,并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且为实现掌控与监督经济发展,经济责任审计和其余的审计制度之间存在差异,可见,经济责任审计同时还具备一定的敏感与风险性,在开展的工作中对直接掌握与了解审计特征具备重大作用。

二、发展中国经济责任审计的现实情况

政府与企业里的十部领导,职位越高,权力就越大,承担的相关经济责任也会随之增多,风险也会变得越来越高,强化对职务高的干部与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非常有必要。在当前的中国经济体制下中,经济责任审计通常只是在低职位的十部领导之间进行,审计范畴比较窄,很难发挥其监督的作用,而且就算有高职位领导出现违法现象,也会有一些人害怕权力报复,不敢伸张,因而,扩展对审计对象的范畴,尤其是对强化高职位领导的审计显得格外重要。

三、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的思考

1.明确确定经济责任审计

顺利开展经济审计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是首先确立好经济责任审计。在工作实践中,因为受外部经济责任的影响,处于上层的党政干部的经济责任确立的难度就越大,此外,党政十部领导的经济责任包含了宏观、微观与中观,宏观视角反映了人均收入与国内的生产总值等方面,而微观视角涉及到了单位与部门之间的经济职责,然而,在经济責任审计的实践过程中,缺乏基于宏观视角的经济责任审计,尤其是处在日渐复杂的外界中,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宏观的经济责任审计的难度。所以,在审计工作里增强对经济责任的确立是进行创新途径需首要落实的。

2.增强责任审计工作中的重点

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有关部门与工作人员需要强化重点,特别是对职位高的十部与企业领导人,需要加强监管与审计力度。当前在我国的某些企业中无法做到客观的报告财务,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在进行改革时,审计制度通常不能在资产评估中进行合理与科学的处置。因而,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强化对高层领导十部的责任经济审计,并对其在任职期间中做出的决策与经营现状等方面做出严格与详细的检查,进而引领经济责任审查制度在每项工作环节中都能得到正确落实,规避贪污苗头的增长,提升我国的经济责任的管理水平,进而推进我国经济稳步发展。

3.协调审计组织之间的关系

为了保障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准确进行,协调自身组织和其余监管部门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比如:财务收支和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审计、审计和被审计等方面,此外,在工作实践中,还需将审计工作作为中心,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工作,对审计方面的工作增强监管与服务,审计高层领导和十部的特点是范围广与工作量大,必须将北部审计和审计等相关部门进行结合,一同发挥效用,保障经济审计工作能够顺利实施,并以此提升经济审计的工作水平。

四、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其余方面

伴随着中国利一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这当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责任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大,鉴于此,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方面的工作就不能仅仅局限在经济审计方面,还需专门针对企业高层领导与十部等思想方面进行审计工作,并且通过利用这种方法,不但能够有效监管与控制我国的经济发展活动,同时还可以加深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离一面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报告则是可以完整表现审计工作的属性与本质,并且还会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审计环境工作的变换而进行发展。在审计的创新与发展中,经济责任审计为其亮明了发展方向。它可以推动对十部与领导之间的管理与监督,完善责任制、问责制与追责制,并对存在的贪污与腐败的现象进行预防与惩治,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是一项高效与科学的制度,并为我国利一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因而,有关部门需要深刻意识到在日常工作中审计责任制度的重要牲,并进行审计理论创新,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改进设计程序,提升审计工作的水平,进而推进我国市场经济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单王君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的创新思考[J].时代金融,2013,18:22

[2]孙志娟关于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的探讨[J].时代金融,2014,03:266+270

审计信息化理论 篇4

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最初是由简森(Jensen)和梅克林(Meckling)于1976 年提出的。 他们以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为切入点, 围绕委托代理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进行讨论, 认为审计正是一项能够约束这种机会主义行为从而降低代理成本的制度安排。

在代理人的关系中, 委托人和代理人都被假设为理性经济人, 作为理性经济人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由此会产生利益冲突。为了解决这一冲突, 委托人和代理人签订契约并希望互相都能遵守约定避免利益冲突的发生。但事实并非如此,代理人在寻求利益最大化的道路中更能少走很多弯路,即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并且代理人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一定就是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 甚至代理人为了个人私有目的,在个人职位上过度消费,例如为自己修建豪华办公室、 购置高级轿车, 去著名旅游区享受与企业经营联系不大的商务旅行等, 这些行为已经损害到了委托人的利益。 而且在契约的执行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即代理人在委托人不知情的情况下, 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不努力工作, 这种类型的信息不对称叫做“道德风险”(事后风险), 代理人通过缩短自己的工作时间或者编制虚假信息来获得高额报酬。除了“道德风险”,还有一种信息不对称叫做“逆向选择”(事前风险), 委托人有可能在缺乏了解代理人真实能力的情况下, 雇佣素质低下、 能力不足的代理人来管理公司,阻碍公司的发展。

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问题, 要么给予代理人激励以实现激励相容,要么对代理人进行监督。如果只实施激励机制, 有可能代理人为了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编制虚假财务信息蒙骗委托人以获得高额报酬。 所以聘请职业注册会计师对其审计成为较普遍的监督方式。由此可见,审计的出现是以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为前提的,但这一条件只是必要条件。 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委托人对代理人持有怀疑态度并且委托人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其监督的情况下,审计需求的充分条件得以形成。

二、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审计关系分析

审计关系即委托人(财产所有者或预期使用者)、代理人(财产经营者或责任人)和注册会计师三者之间的受托责任关系。 在此关系中,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第三方加入, 使得三方相互牵制、相互制约。 审计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由图可知,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审计关系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代理关系是广为熟悉的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和管理者间的代理关系。在此关系中,所有者委托管理层经营财产,从而管理层负有受托经济责任。第二层代理关系,即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所有者聘请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层提供的财务信息进行监督检查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由此可产生注册会计师与所有者(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在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笔者认为一般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为代理人,掌握信息较少的一方为委托人,在第二层代理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所有者缺乏对注册会计师努力程度的判断,如何实现所有者聘请注册会计师的初衷即减少代理成本,避免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呢?这就需要与审计收费联系起来。理想情况下,应以注册会计师查出的管理当局机会主义行为导致的委托方潜在剩余损失,或者说是查出的管理当局盈余操纵收益或违规收益或管理者用于个人消费而侵占公司资产(Pradyot,2007)的数量作为审计收费标准。显然,此种变动收益与注册会计师努力相关,委托人可将变动性收益以一定的比例与注册会计师分配,以期通过这种契约安排将注册会计师努力与注册会计师和委托人的收益联系起来。现实生活中,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较为分散,很多中小股民投资股票更多是为了投机,根本不关心公司的治理状况,或者在衡量是否要参加董事会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一种成本和收益的博弈。因为中小股民分散在全国各地,他们肯定会考虑时间成本以及机会成本。大股东因其精力有限或者知识不足,往往也不会亲自管理公司,所以决定会计师事务所聘任及收费的任务自然也就落到了管理层身上,所有者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其权力成了摆设。当注册会计师屈从于管理层的压力(如威胁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不报告错误与舞弊而又对自己无损时,所有者却无从得知,加大了被蒙蔽的风险。在现实生活中,管理层与注册会计师同样也可以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即第三层代理关系。管理层为了向所有者证明自己以最大的忠诚,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最低的资源耗费,最多、快、好、省的结果完成所有者对其的托付,聘请的注册会计师从这一角度又变成了鉴证人。但由于管理层有可能凌驾于控制之上,编制虚假财务信息,注册会计师按照正常审计程序有时并不能发现其舞弊,由此管理层处于信息优势地位,注册会计师处于劣势地位。在此代理关系中,更值得关注的是二者有可能为达到共同的目的串通合谋欺诈所有者,特别是在我国,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繁多,业务量少,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有的事务所为了生存,出现恶性竞争,丧失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可见,在审计的三方关系中,第二层关系的存在是以第一层关系为前提的,对于所有者来讲,注册会计师的行为是不易观察的, 注册会计师既有被管理者收买的可能,也有偷懒的可能。因此, 所有者需要对审计独立性进行监督, 这种监督往往通过审计契约予以明确。

三、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审计独立性分析

自审计产生以来, 独立性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尤其是在我国,注册会计师丧失独立性的例子屡见不鲜。除了委托代理机制不够完善以外,上文已提到, 我国的实际状况是管理层决定着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及收费,而不是所有者, 这样一种自己聘请注册会计师来监督自己的行为是不是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呢? 再加上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竞争激烈, 审计业务占到事务所收入的大部分,根据资料统计,审计业务一般占到事务所主营收入的78.94%, 所以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相当于他们的“衣食父母”,势必出现“你出钱,我审你”的怪象。 在这样一种压力之下,某些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生存,不得不以丧失独立性为代价。 除此之外,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不完善也是造成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原因之一。

(一)独立董事不独立。国家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提高公司治理水平,防治大股东侵犯中小股东的利益,增加公司的透明度,在2001 年8 月16 日正式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但效果并不明显。因为我国上市公司普遍都是“一股独大”,大股东具有绝对的发言权,再加上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内部人控制、董事长、总经理常常集公司决策权、 监督权、管理权于一身,造成真正的所有者难以浮出水面,使聘请的独立董事经常处于一种艰难选择的尴尬境地。从独立董事个人角度分析,独立董事与大股东之间是一种受托责任关系。 在我国,独立董事常常受托于大股东,对公司事务做出独立判断,以防止大股东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可见大股东请人来监督自己的尴尬怪相由此产生,要让独立董事保持独立发表意见, 只能让他们陷入被动僵局,是否要服从大股东的“命令”呢? 如果服从大股东的某些错误“领导”自然也就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如果挺身而出,实事求是地披露,最终可能以被罢免而收场。所以大多独立董事为了自己的私利,对大股东言听计从,在很多时候隐瞒了公司的真实状况,独立董事丧失了对中小股东履行诚信的义务,自然也就丧失了独立性。除为了私利丧失独立性外,由于我国国情,大股东在任命独立董事时,往往会找自己的亲友或者与其具有某些关系的人作为其独立董事,这种关系实质上本身就丧失了独立性。 由于我国国有控股企业众多,在以国家资本为主导地位的企业中,其所有者无非是替国家充当的董事,为了做出一份漂亮的报表,常常加以粉饰,而决定聘任会计师事务所的权力又在其手中,所以强迫事务所出具标准审计意见也屡见不鲜,事务所为了生计,大多数时候也会选择丧失独立性。

从独立董事所处的环境分析,一方面, 独立董事本身也是外部董事,并没有在公司内部任职,也没有与公司或者经营管理者有重要的业务联系,信息不对称由此产生。在对公司事务做出独立判断时,其自身也只能凭借多年的经验检查报表信息的准确性及真实性。另一方面,编制报表人员的专业水平及胜任能力并不比独立董事差,如果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舞弊财务信息,独立董事即使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也未必查的出来。 由此一来,注册会计师和管理层合谋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反而促进了审计独立性的丧失。

所以不管是自身因素还是环境因素, 其结果都表现为独立董事没有反映真实的公司状况, 没有使中小股东充分了解公司的业绩, 没有发挥其作为独立董事的“独立”作用。

(二)股权分散。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的情况,股权分散非常严重,中小股东分散在全国各地。其行使权力的能力非常有限。 作为中小股东,其本身就是利益的驱动者,当参与公司业务的成本大于其心理预期时,他们就会放弃参与选聘哪家会计师事务所的活动。而大股东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其自身主动放弃了事务所的聘任权。所以决定选聘哪家会计师事务所的重任就会落在管理层的头上,股东的权力形同虚设。

综上所述, 缺乏独立性的根本原因还是委托代理机制不够完善, 所以改善委托代理机制显得非常重要。 笔者建议如下:

1.由证监会行使委托权。 证监会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的管理部门,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活动负有监督职责,如果由证监会行使委托权,相当于从审计过程的第一步,证监会就参与其中,不仅加大了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力度和监管范围,而且对审计中的三方经济利益关系也有一定的遏制作用。 具体来说,一是证监会作为独立第四方加入其中,隔离了管理当局与注册会计师直接的聘用关系,避免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对象之间在委托关系上直接接触,削减了管理当局要挟注册会计师的主要力量源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舞弊发生的可能。二是由证监会聘请外部审计师能够有效避免内部人控制和操纵,不仅保证了审计独立性关系,而且也保护了小股东权益。

2.由审计委员会行使委托权。 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部分,理论上应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但从目前市场上来看, 由于审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大都是内部董事或者一些其他内部人员, 并没有独立于大股东和管理层,审计委员会成了摆设。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 审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应独立于大股东和内部董事,委托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权力交由审计委员会, 审计收费也由审计委员会全权负责。 这样一来,不仅阻断了管理当局与注册会计师直接的聘用关系,减少了两者合谋的几率, 同时提高了审计独立性,保护了中小股东的权益。

四、总结

委托代理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由此看来,利益冲突及信息不对称可以说是委托代理理论发展的产物。本文基于此理论,重点分析了在审计需求、审计关系及审计独立性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可知,代理理论在审计中的身影无处不在, 它不仅可以解释审计存在的原因,分析所有者、管理层及注册会计师三者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代理理论是否完善同时还直接影响审计独立性的程度。笔者认为国际审计准则701 号的修订便是对此的印证。修订后的701 号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关键事项段,这一举措完善了委托代理理论在审计关系及审计独立性中的不足,减少了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层共谋的可能,减少了信息不对称,提高了审计工作透明度和审计报告的可理解性。希望基于代理理论,我国也能尽快出台相应措施以完善其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达.审计需求之代理理论新探——结合我国上市公司代理问题的分析[J].财会研究,2011,(6).

[2]刘颖斐,葛慧维.公司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的动机研究——基于代理冲突和独立董事制度视角[J].商业会计,2014,(13).

[3]陈汉文.财务会计理论(第6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陈建凯.审计需求理论研究综述[J].财会研究,2008,(4).

[5]庄立,王立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审计三方关系人的博弈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6).

审计信息化理论 篇5

1.管理部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行业管理,

2.会计师事务所形式:会计师事务所是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机构,注册会计师只有加入会计师事务所才能执业,我国注册会计师只准设立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和合伙会计师事务所,不准个人设立独资会计师事务所。

3. 会计师事务所性质:事务所经济上不依赖于国家和其他行政单位,实行有偿服务,自收自支,独立核算,依法纳税,具有法人资格。

二、 业务范围

业务范围主要有(1)审计业务(法定业务)(2)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审计业务属于法定业务,非注册会计师不得承办。

1.审计业务

(1)审查企业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

(2)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3)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及其他事项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报告。

(4)办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并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

2.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比如代理记账等

▲总结:审计业务是法定业务,提供保证服务,因此出具的才是鉴证的报告,比如审计报告和验资报告,

备考资料

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不提供保证。

【例题11-单】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审计组织业务范围的是( )

A.对未来事项可实现程度做出保证

B.代行被审计单位的部分管理职能

C.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D.对被审计单位违反会计准则的事项进行处罚

【答案】C

三、权限

1.会计师事务所受理业务不受行政区域、行业的限制。

2. 对国家机关委托办理的审计、查证、鉴定、验资等事项,会计师事务所有权查阅有关会计资料和文件,查看业务现场和设施,向与委托事项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索取证明材料;对其他人委托办理的业务,由委托人和事务所在委托书或书面协议中约定有关查阅账目、文件、资料和核查资财的权限。――国家机关委托,有权取证;其他人委托,按约定取证。

3. 社会审计组织向委托人提交审计、查证、鉴定、验资报告,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注意:这里不包括会计服务。

4.社会审计人员负有保密义务。

四、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证券法》、民法、刑法对社会审计人员法律责任都有规定。可能负有的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关注41-42页(新)

《公司法》1-5倍

《刑法》5年以下

《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连带责任

审计信息化理论 篇6

近年来,我省基层审计机关通过自主研究、理论研讨交流、协助上级审计机关开展课题攻关等方式,在围绕审计工作中心,服务审计实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审计实践的开展。但是,笔者认为,目前基层审计机关,特别是市、县(区)两级审计机关,在审计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领域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亟待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审计学会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组织协调作用,审计理论研究人才匮乏,学术研究氛围不浓,论文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不高等。针对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理论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笔者下面就如何进一步挖掘审计科研资源,提高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层次,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提高认识,重视审计理论研究

基层审计机关的领导同志要进一步增强对审计理论研究工作重要性和作用的认识。20多年来,我国的审计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较低水平到较高水平的历程,审计事业发展到今天,每一步都离不开审计理论的指导和支持。我们应该认识到,审计理论研究至少具有五大作用:一是思想先导。在一项工作开展之前,审计理论发挥着舆论先行的作用,它引导人们树立新的认识,实现观念更新。二是总结经验。理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实际上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层次去认识,反过来又对以后的实践给予指导。审计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认真总结审计实践经验,从理论上系统回答审计实践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从而推进审计实践的新发展。三是探索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客观规律,审计理论研究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探索审计工作的规律,发现规律,引导人们掌握和利用规律,按规律办事。四是解决问题。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和审计工作自身的发展,审计实践中会不断地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审计理论研究就是要研究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给审计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五是培养队伍。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可以逐步培养和提高审计干部的理性思维能力,养成惯于思考、勤于探讨、善于总结的习惯,这一点对于提高审计队伍的素质具有根本性长期的作用。

二、准确定位,选准着力点

准确定位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作为基层审计机关,论信息,论人才、论物力、论科研条件均无法与审计厅科研所和有关高校的科研单位相比,开展纯理论课题的研究肯定无法站在理论的最前沿,科研成果无法上层次、上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纯理论课题研究就失去意义。同时,时间一长,还会造成审计科研工作与审计机关工作脱节。笔者认为,在目前这种条件下,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必须准确定位于为两个服务,即:第一,为审计机关工作中心、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第二,为审计实践、为审计一线工作服务。把审计科研的立足点放在应用研究上,提高审计科研工作的时效性,加大审计成果的转化力度。当然,个别科研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在搞好应用研究的基础上,也可整合高校专家、学者等社会研究力量,适度开展理论探索。

三、抓好选题,紧跟形势发展

选好审计理论研究的题目非常重要。选好题目,关键在于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形势,始终做到“四个紧扣”:一是紧扣党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大环境;二是紧扣省厅的政策方针和本级审计机关的中心工作;三是紧扣审计工作的现状,紧扣审计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四是紧扣审计工作的新发展,以及影响和制约审计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方面,课题选择要贴近审计工作实际,具有现实性。课题选择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即围绕审计工作中心、服务于审计工作的大局,选择一些与审计实务工作联系紧密的课题进行研究,以解决审计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课题选择要讲求不断创新,具有一定前瞻性。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研究审计工作的发展趋势,从中找到富有价值的研究课题。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确立,审计科研课题的选择应高瞻远瞩、未雨绸缪。

四、整合科研资源,壮大科研力量

我们要利用目前已有的审计学会及中青年审计理论研究会等载体,把审计理论研究的“三支力量”有效地结合起来。“三支力量”指的是审计机关内部的科研人员、审计业务人员特别是审计业务骨干中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人员、社会上的研究力量。这三支力量各有各的长处,但是,也各有各的局限性,单靠任何一支力量是无法很好地承担审计理论研究任务的,只有把这三支力量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做到优势互补,呈现出1+1+1大于3的效应。搞好三个结合的方法很多,既可以联合起来组成课题组对重点课题进行联合攻关,又可以把一些与审计业务结合紧的课题交由审计业务骨干去做,也可以请专家、学者进行研讨和指导等等。

五、深入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搞好调查研究是审计学会组织开展理论研究的基本保证,也是理论研究工作者的基本功。搞具体理论研究工

作,离不开调查研究这个基础和关键环节。否则,我们的工作就会脱离实际,事倍功半。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总结审计实践经验方面。审计工作内容丰富,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也有很多方面的经验需要总结和提炼。审计学会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必须紧密围绕审计中心工作,把握重点,同时要征询领导意见,做到有的放矢。当前需要深入调研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问题;二是社会关注、领导关心的一些问题;三是有特色的新鲜经验。唯其如此,才能详细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审计机关科学制订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提供依据,为进行审计理论研究工作提供鲜活的素材。

六、重视成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利用

利用审计研究,成果,使研究成果转化成指导审计实践的新理论、新方法。对审计实践产生推动力,是审计科研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在加强审计理论研究的同时,要加速审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在这个问题上,要做到宣传性与引导性相结合。一方面,要加强对审计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宣传推广审计科研成果需要有一定的载体,如利用《中国审计》、《中国审计报》、《审计文汇》等,加大对审计科研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增强审计理论宣传的效果;组织开展多形式的研究成果研讨交流活动,增强审计科研成果转化的及时性;探索研讨和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将对审计实践有指导作用的理论研究成果,通过整训加以宣传推广;及时将具有宏观指导性的研究成果改写成简报、摘要等,提供给领导参考,使研究成果变成领导决策的依据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利用审计科研成果的引导示范。对可以直接用于审计实践的科研成果,要大胆地在审计实践中进行试点,在试点中不断完善。通过典型示范效应,直接将审计科研成果引入实际工作。此外,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于取得优秀审计科研成果的人员要及时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并形成制度。

审计信息化理论 篇7

关键词:XBRL,持续审计,信息不对称

一、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化,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和SCE(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等在企业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同时,商业竞争和经济的日益加快和激烈,信息需求者对企业的信息需求程度也不断增加,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可靠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事后审计模式已无法满足信息需求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在此背景下,XBRL和持续审计(Continuous Auditing)得到了极大的关注。

XBRL(e 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由查尔斯·霍夫曼(Charles Hoffman)首先提出,是计算机技术和会计领域的深度结合的产物,技术框架主要由XBRL规范、XBRL分类标准、XBRL实例文档和样式表组成,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可扩展性、可验证性、多维描述功能和数据挖掘功能,但其本身并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仍需独立的第三方对会计信息进行审计,提供合理保证。可以说,信息需求者的要求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给审计业务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自Kearns于1980年提出持续审计以来,众多专家学者开始设想建立一种基于XBRL的审计模式以满足实时会计信息的要求。但如今仍处于初步发展时期,因此构建基于XBRL环境下的持续审计模式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二、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XBRL环境下持续审计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持续审计的概念分析。Rezaee (2001)认为持续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实时发布的电子会计信息进行鉴证的过程。Vasarhely(2004)则认为持续审计基于一定的在线系统,对企业自动化的交易实时监控并通过获取相关交易事项自动得出结论的方法。可见,持续审计强调审计过程实时不间断,审计方法网络自动化,审计结果及时性。2持续审计的理论研究。黄昌勇、阳杰 (2007)认为持续审计模式应由FDP(网络服务器)、持续审计环境、持续审计协议、数字代理、信息系统、安全举措和长青报告七大要素构成。欧阳电平(2007)则对持续审计提出了较为实质的三个问题,即如何鉴证XBRL实例文档和相关信息,如何保证信息传输的网络安全,以及对信息系统本身的可靠性和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如何做出评价。3基于XBRL的持续审计流程和模型研究。吕志明 (2011)在分析XBRL对审计影响的基础上,引入WEB技术和安全认证技术,设计了较为创新的审计流程。郭红、 陈焱焱等(2013)通过分析会计信息系统,持续审计系统, 安全虚拟专用网提出了基于XBRL网络报告语言的持续审计概念模型。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XBRL环境下的持续审计相关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然而,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的概念分析和设想,从被审计单位、审计单位和信息需求者三方视角出发研究设计基于XBRL网络下的持续审计模型较少。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从审计三方的角度对XBRL环境下持续审计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好地满足三方的要求,为持续审计模式的最终形成提供参考。

三、XBRL环境下的持续审计模式

(一)理论基础——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 (Stiglitz)、阿克尔洛夫(Akerlof)和斯彭斯(Spence)首先提出的。该理论强调的是,在市场经济生活中,每个人掌握信息的程度具有差异,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往往在社会中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而信息匮乏的一方则处于不利的地位。这种现象对企业会计信息需求的一方表现得尤为明显,投资者等信息需求者由于处于信息匮乏的地位, 无法真正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信息供给方即企业往往利用信息优势对财务报表粉饰和美化, 进一步加大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导致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失败。因此,作为独立第三方的审计单位在中间便起到了桥梁的作用,通过审计以增强会计信息的价值,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然而,经济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审计模式已无法满足信息需求者对企业信息及时性、真实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因此,如何在XBRL不断推广和应用的环境下,构建持续审计模式,确保三方之间的信息沟通就变得尤为重要。

(二)现有的XBRL环境下持续审计模式

现有文献中,基于XBRL网络的持续审计模式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类:1EAM(Embedded-Atom Model,嵌入式),是指将相关审计程序嵌入到被审计单位的数据系统中,以实现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的实时、便捷和快速的提取和分析,并最终提供实时的审计报告。2AT(Agent technology,代理技术),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系统进行持续监控和数据提取,并和设定好的标准进行对比,如有异常,报警系统则会自动提示审计人员,此后审计人员对异常状况进行分析审计。3对接型,该模式是由刘艳梅 (2011)提出的,该模式借助于互联网平台,进行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库和服务器的对接,进而实现持续审计活动并最终出具审计报告,该模式下审计目标主要有系统可靠、交易和事项真实存在、数据准确可靠、数据流挖掘服务器。

以上三种模式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如下表所示:

(三)XBRL环境下持续审计模式的构建

通过上文对三种基于XBRL网络的持续审计模式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EAM技术系统不稳定、各模块之间互通性较差,且被审计单位是否同意嵌入到其信息系统中也是疑问,此外,对接型持续审计模式还处于设想阶段。因此,现阶段较为理想地利用代理技术构建持续审计模式。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借鉴代理技术原理,以审计三方作为模型主体,构建了XBRL环境下的持续审计模式,如下页图所示。

该模式的具体审计流程为:1市场经济中,信息使用者根据自身需要对被审计单位提出信息诉求,同时提请审计单位提供持续审计报告,在此过程中,若涉及商业秘密等被审计单位具有拒绝的可能;2被审计单位与审计单位签订业务约定书,就持续审计的具体事项达成一致; 3被审计单位凭借自身的会计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生成会计信息,并依照XBRL技术规范和XBRL分类标准,借助于XBRL软件转换器自动生成XBRL实例文档; 4审计单位向被审计单位发出数据请求,依靠互联网技术,在信息不泄露的前提下传送到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5审计单位凭借保证系统、XARL(e Xtensible Assurance Reporting Language,可扩展验证报告语言)分类和安全认证系统(如CA证书)等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XBRL转换软件和XBRL实例文档进行审计,以确保信息从源头到结果的真实可靠,若发生异常则会触发警报系统以告知审计人员;6将审核后的XBRL实例文档通过Internet予以发布,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应通过使用数字加密和签名技术;7信息需求者登录网站便可以得到所需的会计信息,包括PDF格式、HTML格式以及其他格式。

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以信息需求者的诉求为逻辑起点,构建了XBRL环境下的持续审计模式。然而, 本文的持续审计模式的最终实现离不开以下条件的支持:1安全的互联网环境。一方面由于持续审计模式下, 会计信息的传送、分析、发布等一系列流程完全依靠网络,因此网络的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会对审计三方带来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安全的网络环境也是在持续审计模式下表达会计信息时效性的应有之意。2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兼容性和可靠性。 若信息系统间不兼容、不稳定,亦或本身存在问题,那么持续审计模式也就无法获得保障,同时也会加大审计成本,降低审计效率,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3该模式对XBRL通用分类标准具有依赖性,若实现持续审计, XBRL通用分类标准需得到广泛推广和使用,否则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对接就无从谈起,甚至会出现错误的审计结论。4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XBRL环境下持续审计模式,不仅要求审计人员掌握财务会计、 审计知识,同时对网络信息技术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四、结论和建议

作为网络技术和会计领域深度结合的最新产物, XBRL引起了会计信息化的一场新革命,同时对审计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复杂的商业竞争环境,使得传统审计模式已无法满足信息需求者的要求。依靠XBRL网络技术,持续审计的构想得以逐渐实现。本文首先对持续审计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和审计流程进行了文献回顾,其次对现有的三类基于XBRL网络的持续审计模式即嵌入式审计模式、代理式审计模式和对接型审计模式进行了优势与劣势分析。同时,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审计三方作为逻辑起点,构建了XBRL环境下的持续审计模式,该模式能满足审计三方的诉求,同时需要安全的网络环境、稳定兼容可靠的信息系统、不断推广的XBRL分类标准和高素质的审计人员作为支持。

为促进XBRL网络环境下持续审计的发展,本文认为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努力:1加大XBRL分类标准的推广和使用。作为持续审计实施的基础,我国从2010年就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和XBRL技术规范国际标准,然而XBRL的适应性尚未完全得到体现,需要结合具体行业特征进一步深化和扩展分类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持续审计得以实施。2各方积极参与审计软件的开发。作为集会计、审计和计算机于一体的高技术审计模式,持续审计模式的最终应用需要高技术含量的审计软件作为支撑。一方面,国家应给予审计软件开发商一定补贴,支持软件开发公司开发相关的信息系统,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和高级技术人才也应融入到软件开发中, 为软件的运行和完善提供宝贵意见。3制定持续审计相关准则。持续审计的实施需要相关审计准则予以保证,而在我国尚未有制定持续审计准则的背景下,可以借鉴和吸收国外的成果,将持续审计准则的制定与现有的审计规范、审计指引相结合,同时加强与国际审计准则相关机构的沟通和协作。

参考文献

Reazaee Z.,Elam R.,Sharbatoghlie A..Continuous Auditing:The Audit of the Future[J].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2001(3).

黄昌勇,阳杰.论连续审计的概念框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4).

欧阳电平,龚云蕾.XBRL格式财务报告的特征及其审计探讨[J].审计月刊,2007(7).

吕志明.基于XBRL的审计流程再造[J].财经问题研究,2011(3).

审计信息化理论 篇8

关键词:审计师声誉,信息不对称,知情交易概率

一、引言

Myers和Majluf (1984) 将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引入资本市场, 在资本市场中,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一部分交易者拥有另一部分交易者所未知的信息事件。现阶段, 我国的A股市场仍是一个不完善且低效的资本市场 (冯用富, 2009) , 内幕交易广泛存在, 而信息中介的发展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审计是证券市场服务机构中重要的信息中介, 对于缓解代理冲突和降低信息不对称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同声誉的审计师会导致不同的信息质量 (陈关亭和兰凌, 2004;蔡春等, 2005;漆江娜等, 2004等) 。然而, 由于实证研究中难以对信息不对称进行直接衡量, 相关的研究主要围绕审计师声誉与信息披露质量展开, 进而从理论上推导出审计降低信息不对称的作用, 鲜有文献直接检验审计师声誉与信息不对称的关系。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关于信息不对称的研究成果为审计师声誉与信息不对称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市场微观理论作为当今金融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 近年来逐步实现了与公司治理研究的融合。同时, 该理论日益受到我国公司治理研究学者的关注 (屈文洲等, 2011;陈辉等, 2012;尹优平和马丹, 2011等) 。Lipson (2003) 指出, 市场微观理论的研究成果对公司财务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直接考察市场微观理论对公司财务行为的影响;二是借助市场微观理论的研究方法, 对公司财务理论进行验证。Hakim et al. (2009) 使用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中的买卖差价对信息不对称进行衡量, 对审计师声誉降低信息不对称作用进行了研究。知情交易者概率PIN (probability of informed based trading) 值是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中衡量信息不对称的指标之一, Easley et al. (2002) 和Easley and O’Hara (2004) 基于知情交易概率的研究中指出, 知情交易概率PIN指标是实证研究中测度信息不对称的最好指标。基于该指标对信息不对称进行衡量, 检验审计师声誉与信息不对称的关系实现了实证研究方法和角度的创新。信息披露水平、信息传导机制和信息解读能力从不同路径导致了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雷东辉, 2007) , 通过检验审计师声誉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 进而推导出审计师声誉降低信息不对称的作用的研究有待深化, 本文将对直接两者的关系进行检验。Easley et al. (2008) 研究公司特征时设计的研究模型和变量, 对不同声誉审计师与信息不对称的关系进行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 研究假设

Akerlof (1970) 提出“柠檬”市场模型并在分析信息不对称对商品交易价格的影响的同时指出, 当商品质量存在不确定性时, 商家可以通过质量保证、品牌、许可证制度和连锁经营等方式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影响。Spence (1973) 指出, 市场中介通过信号传递可以降低逆向选择的风险, 而信号传递的有效性取决于信号的成本, 信号发送者之间的信号成本差距越大, 信号传递发挥的作用越大。信号传递理论主要研究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缓解, 解决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的一种方法便是信号传递。审计需求的信号传递观是基于日益竞争激烈的资本市场提出的, 审计需求的信号传递观认为, 企业上市融资面临着激烈竞争, 上市公司为了能够在这种竞争中脱颖而出, 就须向市场传递信号以表明自身所具有的高素质。这里的信号指采取如聘请高声誉的审计师, 高素质的公司可以低成本的采取行动, 而低素质的企业采用同样的行动则被认为是不理智或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原因在于低质量的企业采取同样的行动的成本将远远高于行动带来的收益, 这赋予了信号传递行动的可能性和可靠性。聘请高声誉审计师是需要付出成本的, 且高声誉审计师具有更高的独立性, 更注重维护自己的声誉。因此高素质的企业可以通过审计师声誉的信号传递作用将自己与低素质企业区分开来。审计师声誉可以认为是这样一种区分高低素质企业的信号传递机制。信息不对称的降低能够提高证券的流动性, 降低资本成本, 管理层通过向资本市场提供可靠的信息可以降低资本成本, 经过高声誉审计师审计的财务报告对信息使用者和投资者而言意味着更高的可靠性。较高的信息质量, 能够降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降低占有私有信息的知情交易者超额获益的可能性。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因审计质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高声誉的审计师更能发现和避免会计错误和错报, 具有更高的谨慎性。投资者对于审计过程并不了解, 审计师最终的工作成果以审计报告的形式传递给投资者, 但同时投资者还可以通过对审计师声誉的认知来辨别审计质量。审计师声誉之所以能够反映审计质量, 原因在于:一是高声誉的审计师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护自身的声誉和避免法律诉讼对声誉造成的损失;二是高声誉的审计师往往规模较大, 专业能力较强, 审计师自身有能力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Diamond and Verrechia (1991) 指出声誉机制在资本市场上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声誉较高的中介机构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披露质量, 降低信息不对称。差错或非正常事件会影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 高声誉的审计师对于差错或非正常事件保持更高的谨慎, 相关研究发现, 与非“六大”审计的公司相比, 由“六大”审计的公司发生差错或非正常事件的可能性更小 (Defond and Jiambalvo, 1991) 。Teoh and Wong (1991) 研究发现, 对于“六大”审计的公司, 市场参与者对盈余所含信息的反应程度更高, 即盈余反应系数更高, 表明“六大”审计的公司盈余质量更高。与此同时, 当公司选择“六大”作为审计师时, 发生管理层与公司关于盈余管理意见不一致的可能性更高 (Teoh and Wong, 1993) 。Dye (1993) 认为企业的盈余管理较隐蔽, 高声誉的审计师通过对财务报告进行鉴证, 可以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聘请较高声誉审计师的公司, 其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更高 (Becker et al., 1998;Francis et al, 1999) , 同时, 审计还可以降低审计前净资产和净利润的正偏差 (Kinney and Martin, 1994) 。Chalmers and Godfrey (2004) 研究指出, 高声誉审计师能够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事实上, 高质量审计改善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 进而缓解了管理层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降低了资本成本 (Leuz and Verrecchia, 2005;Cheng et al., 2006) 。Kanagaretnam et al. (2010) 对20个国家的银行的盈余管理的研究结果指出, 审计师声誉能够有效的降低盈余管理程度。国内的研究亦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吕伟 (2008) 基于审计师声誉能够降低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代理成本, 实证表明审计师声誉能够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公司融资约束, 提高了公司的长期债务融资能力, 并且对于国有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审计师声誉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基础 (王帆和张龙平, 2012) 。在我国的审计市场上, “四大”的审计收费显著高于本土会计师事务所, 表明中国需要需要高品牌事务所, 且“四大”审计的公司其可操控性应计额低于本土所审计的公司 (漆江娜等, 2004等) 。此外, Weber et al. (2008) 和Gao (2010) 分别以Com ROAD的会计丑闻和科隆案为背景, 研究发现毕马威的客户基本维持3%的负异常报酬率, 而德勤的客户却遭遇4.4%的负异常收益, 市场降低了对声誉受损审计师的认可程度, 因此证明审计师声誉受到市场的关注, 并将其与审计质量挂钩。Hakim and Omri (2009) 采用买卖价差作为信息不对称的替代变量, 验证了审计师声誉对信息不对称的缓解作用。据此, 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

假设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审计师声誉越高, 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

(二)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的样本区间涵盖2005年至2011年, 我国在2007年开始实行新会计准则体系, 与此同时, 截止2006年底, 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 相关的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亦逐步完善, 不同的信息披露环境将会对信息不对称产生影响。样本的具体筛选过程和规则如下: (1) 选取沪深两市2005年至2011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2) 剔除同时发行A股、B股或H股的公司; (3) 剔除ST、*ST的公司; (4) 剔除金融、保险类公司; (5) 剔除PIN值为0或1的公司; (6) 剔除主变量和控制变量缺失的公司样本。本文使用的最终样本量为9022, 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CSMAR数据库, 高频数据来自于CSMAR期货股票分析高频数据库;公司财务数据来源于CSMAR系列研究数据库。其中, 高频数据的每笔行情包括:证券代码、日期、时间、成交量、五个买卖报价及各买卖报价上的成交数量。数据分析采用STATA12和SAS9.2软件。

(三) 变量定义和模型构建

本文选择的高频数据区间为2005年至2011年每年的1-6月, 在此期间内是上市公司准备公布上市公司年报或公布上市年报的高峰期, 知情交易者和非知情交易者之间的博弈最激烈, 由此计算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最具有代表性 (Ascioglu et al., 2008) 。

注:***、**、*表示的显著性水平分别为1%、5%、10%。

注:***、**、*表示的显著性水平分别为1%、5%、10%, 括号内为对应系数的p值。

本文将构建以下模型对第二部分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PINi, t=β0+β1BIGi, t+β2OPINIONi, t+β3LISIZEi, t+β4INSIDERi, t+β5INSHOLDE-Ri, t+β6AGEi, t+β7GROWTHi, t+β8YEAR07i, t+β9Qi, t+β10TURNi, t+β11ROAi, t+β12STDi, t+β13SOEi, t+Year Dummy+Industry Dummy+εi, t

各研究变量的定义见表 (1) 。在模型中将对审计师声誉采用不同的衡量方法, BIGi, t分别代表BIG4i, t和BIG6i, t, 前者指国际“四大”, 后者指国内“六大”。

本文对国内“六大”和国际“四大”是进行分开赋值, 当审计师为国际“四大”时取1时, 国内“六大”和国内非“六大”取0;当审计师为国内“六大”取1时, 国际“四大”和国内非“六大”取0。审计师声誉与审计质量的相关研究指出, 审计师声誉能够提高审计质量, 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对于投资者决策具有重要的信息价值, 能够降低私有信息, 缓解信息不对称。因此, 高审计师声誉对投资者而言将具有信息价值, 预期审计师声誉与知情交易概率PINi, t负相关, 即β1<0。当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时, 意味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较低, 预测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 即β2>0;规模越大, 公司治理结构趋于完善, 预测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 即β3<0;内部人持股比例越高, 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可能性越大, 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 即预测β4>0;相反, 机构持股比例越高, 私有信息产生的概率越小, 预测β5<0。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由表 (2) 可知, 知情交易概率的均值为0.1468, 具体而言, 可以看出从2005年至2011年, PINi, t均值先增加后减小, 主要是受到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 非流通股上市流通, 股票交易过程中私有信息增加, 增加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屈文洲等 (2011) 使用2007年的公司样本计算出的PIN均值为0.1982, 与表 (2) 中的数值0.2026大致相同。对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因素, 本文根据变量设计进行分组检验, 按照公司特征和信息环境, 将样本划分为分“四大”和非“四大”、国内“六大”和国内非“六大”、标准审计意见和非标准审计意见、等检验组。T检验过程中, 将规模大于25%分位数的公司划分为大规模公司, 大规模的公司赋值1;将规模小于25%分位数的公司作为小规模公司, 小规模的公司赋值0。在由表 (3) 可知, 作为高声誉的“四大”和国内“六大”组的PIN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 验证了本文的假设;信息环境改善之后以及规模较大的公司信息不对称较低, 而在对于规模较小及2007年以前的公司而言, 私有信息交易更严重, 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信息不对称水平并未因企业性质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二) 回归分析

通过多元回归考察审计师声誉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不同声誉的审计师与知情交易概率 (PINi, t) 衡量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回归结果, 如表 (4) 和表 (5) 所示。表 (4) 列1-2列示的是全样本下“四大”和非“四大”的回归结果, 列1表明审计师声誉 (BIG4i, t) 与知情交易概率 (PINi, t) 显著负相关, 高声誉审计师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但加入公司特征控制变量之后, 回归系数变得不显著, 如列2所示。导致结果不显著的可能原因:回归结论受公司特征的影响;在加入控制变量后“四大”和国内大所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列3-4列示的是删除国内“六大”样本后, “四大”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回归结果, 列4中在加入了公司特征变量后, BIG4i, t的系数依然在10%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 但仅在较弱的程度上支持本文的假设, 表明与国内非“六大”相比, “四大”审计的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 股票交易过程中的私有信息含量更少。为进一步研究“四大”、国内“六大”和国内非“六大”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本文分别检验了“四大”和国内“六大”、国内“六大”和国内非“六大”样本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差异。表 (5) 列2表明, 加入控制变量之后BIG4i, t的回归系数为负, 但统计上不显著, 回归结果表明“四大”和国内“六大”审计的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列3-4中将样本划分为删除“四大”后的国内“六大”和国内非“六大”, 在加入控制变量之后, BIG6i, t的系数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负, 在列5中加入随机效应之后, BIG6i, t系数的显著性有所提高, 在5%水平上显著为负, 表明与国内非“六大”相比, 国内“六大”审计的公司, 信息不对称程度更低。通过分样本检验, 可以得出“四大”和非“四大”审计的公司相比, 其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程度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原因在于“四大”审计的公司与国内“六大”审计的公司, 其信息不对称程度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国内非“六大”相比, “四大”和国内“六大”审计的公司信息披露较充分, 信息披露质量更高, 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回归结果证明了本文的假设。表 (4) 和表 (5) 中OPINIONi, t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 表明审计意见能够反映资本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非标审计意见意味着更高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标准审计意见意味着相对较低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中, 由表 (4) 列2和列4、表 (5) 列2和列4可知, 上市规模 (LSIZEi, t) 与信息不对称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 说明上市规模越大, 股票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水平越低, Merton (1987) and Kelly (2005) 等研究认为小公司的会计信息风险较高, 信息披露质量低于治理相对完善的大公司;投资者对小公司的关注度较低, 加之信息的流通不畅、较高的信息收集成本 (Ho and Michaely, 1988) , 其交易过程中中的私有信息含量较高, 信息不对称相对严重。内部人持股比例与信息不对称的关系由表 (4) 列2和表 (5) 列4可知, 内部人拥有关于公司的非公开信息, 且能够对公司实施控制, 内部人持股比例 (INSIDERi, t) 的增加, 股票交易过程中更容易遭遇非知情的投资者 (陈辉, 2012) , 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可能性越大, 信息不对称越严重;机构持股比例越高, 信息不对称水平越低, 机构投资者由于其信息甄别能力比一般的投资者强, 同时机构投资者施压能够促使上市公司改善公司治理 (冯用富等, 2009) , 机构持股比例 (INSHOLDERi, t) 的增加, 有利于促进上市公司完善信息披露;2007年之后信息环境的改变降低了信息不对称, YEAR07i, t的系数显著为负。GROWTHi, t、Qi, t、STDi, t的系数显著为正, 表明公司成长性越高、未来投资机会越大、波动性越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同时公司的资产收益率越高, 盈余操纵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然而, 随着公司上市年限的增加, 在控制了公司特征的情况下, 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并没有改观, 可能的原因有随着上市年限的增加, 投资者的关注度下降, 其信息披露动力不强。SOEi, t的系数在表 (4) 和表 (5) 中列2和列4中皆不显著, 表明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的知情交易水平并不存在差异。

注:***、**、*表示的显著性水平分别为1%、5%、10%, 括号内为对应系数的p值。

四、结论

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 篇9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方法,它具有与生俱来的特点,首先是委托性。人民群众委托其对政府官员进行监管,这是其工作的本质特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实施,主要用以保证我国官员经济行为的合法,以及职责的履行两个方面,用以确保人民群众的权益不受侵犯,实现我国政府部门为人民服务的最终目的。另外,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其特殊性,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审计的具体内容、对象与其他审计的不同。其具体的实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从而以保证其效用的最大化。

二、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1.审计对象局限性。审计工作面对的应该是所有的企事业单位领导而进行的审计工作,但是当前我国审计仅仅只面对县级和县级以下的领导干部进行,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审计工作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用以监督高层领导的职责履行情况,以及财政支出情况。

2.审计有待规范化。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的复杂性,并且审计工作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经济责任审计程序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经济责任审计创新

1.审计分类创新。当前,审计的主要分类是根据其主体性质不同,以及审计内容进行区分审计的。但是经济责任审计由于相应的文件颁布时间较晚,并没有进行具体的分类。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具体分类方式的编制,从而完善审计工作,促使经济责任审计的不断优化,促进审计工作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2.审计制度创新。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不同于其他审计制度,它是对政府部门进行的责任履行程度,以及财政支出情况的监督,这种审计制度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都是我国特有的。它是保证我国党政机关廉洁奉公的保障。从出现经济责任审计以来,审计制度一直在进行不断的改善,为了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必须进一步实现责任制度方面的创新,将理论创新与制度相结合,实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良好开展。

3.审计关系人理论创新。审计工作是对我国企事业单位的重要管理活动。是对其进行相关职责、财政支出的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当前,从审计关系人在我国审计工作开展的现状来看,参与人员中间存在三种人物关系,其中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由于经济责任审计与盈利性审计相比,审计的对象不同,因此应该对审计人理论体系进行完善和创新,实现经济责任审计,更好的进行监管企事业单位领导方面的责任履行问题。

四、审计理论创新

1.审计理论程序、报告的创新。审计理论的创新还包括对于审计理论体系以及报告的创新。首先,在审计理论程序上,基于经济责任审计本身的复杂性,因此在具体的审计理论程序中,其构成因素就会比较多。鉴于这个原因,在审计理论程序的建立中,一定要利用经济责任审计进行程序模式的创新。在实现其审计体系创新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其主体的创新,以具体的程序模式,保证经济责任审计进行有效的监管和约束,另外,为了审计方法和报告上能够保证经济责任审计顺利实行并起到相应的作用,就必须对审计模式进行创新,然后再对其审计方法进行完善,进一步实现有效的搜集证据材料,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进而规避风险,实现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提升。

2.结构体系创新。目前,我国的审计理论发展与国外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想要在国际间进行交流、合作,必须实现两者之间的良好沟通,但是当前我国的理论结构体系由于与国外的重点不同,在其具体的结构呈现上面也出现了不同的状态,那么,要想经济责任审计与国际间进行交流,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相关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创新,从而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稳步发展,使经济责任审计更好的进行监督工作。

3.发展目标与体系的创新。目标与体系的创新分别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从发展目标上来说,想要不断的进行审计理论的完善,必须切实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在相应的目标创新的发展过程中,兼顾对于目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与此同时,还要密切注意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断的深化加强对于审计理论的目标以及内容的研究,用以指导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更好的进行,为促进我国社会良好的发展奠定基础。另外,从体系上来说,由于在机制体系运行中,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因此就需要进一步对相应的体系进行完善,用以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有效运行,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全新审计方式,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显现出了对于机关干部工作的,以及财政方面的监督和管理的作用,这就为我国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证,但是由于相关的政策颁布时间比较短,具体实施在当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那么当前为了进一步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管作用,就必须在确保明确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和当前发展现状的情况下,具体针对经济责任审计和审计理论体系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从而推动审计理论体系更好的发展。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是根据我国当前的现状,以审计理论作为指导的审计制度。从长期以来的实践中,可以看出经济责任审计对于我国的发展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当前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审计理论创新进行分析,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更好地发展提供相关文案。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审计信息化理论 篇10

联网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进行网络互联后, 在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管理相关信息系统进行测评和高效率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基础上, 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适时、远程检查监督的行为。就是由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对信息系统及其相关的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和流程开展的一系列综合检查、 评价与报告活动。具体到内部审计来说, 联网审计就是指内部审计机构能够通过审计系统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 FMIS) 或ERP系统实现系统对接, 在此基础上, 利用通用审计软件等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信息系统数据独立、实时、远程、高效地收集审计信息, 并按照预定的审计目标、审计方案访问和分析数据, 查找审计线索, 报告审计发现, 最终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系统和数据的综合评价。实质性测试是验证系统处理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通过实质性测试可以确定财务报表和财务信息所反映的业务活动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时间长短与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直接相关。如果符合性测试 ( 也叫控制测试) 结果表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充分, 信息系统审计师就会减少实质性测试程序。

连续审计是联网审计基础上的又一新型审计模式。综合考虑各种不同的观点, 连续审计可定义为: 审计人员能够连续或稍稍滞后发布审计信息, 即在企业的执行交易或披露实时财务报告的同时或短期内, 对交易和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做出鉴证的自动化审计模式。

2我国联网审计、连续审计的依据

我国现有的规范主要是针对计算机审计方面的规定, 对于明确的联网审计、连续审计方面的规范几乎没有。但在一些计算机审计规范中, 不难发现对于联网审计 ( 信息系统审计) 方面的内容。这些都为实施联网审计和连续审计打下了坚实基础。①1993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第9号 《审计署关于计算机审计的暂行规定》。 第二条: 凡使用计算机管理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被审计单位, 审计机关有权采用计算机技术, 依法独立对其计算机财务系统进行审计监督。第三条: 计算机审计的内容包括: ( 一) 内部控制制度, 包括管理制度和软件控制技术; ( 二) 记录在各载体上的数据资料, 包括纸性、电磁性、光电性的凭证、账簿、报表等; ( 三) 应用软件及其技术档案, 包括各种管理财政、财务及其有关经济活动信息的计算机应用软件。②1996年, 审计署 《审计机关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计算机辅助审计, 是指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审计工具, 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计算机应用系统实施的审计。③1999年, 中国注册师会计协会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第五条: 注册会计师应充分关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对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及内部控制的影响。④2001年,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利用信息系统开展审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条: 审计机关有权检查被审计单位运用计算机管理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信息系统 ( 以下简称计算机信息系统) 。被审计单位应当按照审计机关的要求, 提供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电子数据和必要的计算机技术文档等资料。审计机关在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审计时, 被审计单位应当配合审计机关的工作, 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第四条: 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真实性产生疑问时, 可以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测试。测试计算机信息系统时, 审计人员应当提出测试方案, 监督被审计单位操作人员按照方案的要求进行测试。 ⑤2008年,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8号———信息系统审计》 ( 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 。第三条: 本准则所称信息系统审计, 是指由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对信息系统及其相关的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和流程开展的一系列综合检查、评价与报告活动。

3实施联网审计、连续审计的基础条件

3. 1思想认识基础

联网审计、连续审计是信息化环境下诞生的新型的审计模式, 只有在充分认识它的基础上, 才能得到应用和推广。首先, 企业领导要提高对联网审计、连续审计重要性的认识, 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推行新型审计模式的强大动力。其次, 加强对联网审计、连续审计理念的宣传, 审计人员首先转变传统的审计观念和思维方式, 逐步采用新的审计模式。最后, 提高全员意识, 当企业的所有员工对联网审计、连续审计有了正确的认识, 才可能提供良好的审计环境。

3. 2审计队伍基础

联网审计、连续审计要求有一大批通晓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但是与联网审计、连续审计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各地区公司及其下属单位审计人员素质、业务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很多机构审计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 知识结构单一, 严重缺乏信息系统审计方面的专业人才。要开展联网审计、连续审计还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组织应当建立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培训制度, 鼓励审计人员取得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等执业资格, 以保证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必要时, 信息系统审计可利用外部专家的服务。

3. 3审计软件技术基础

联网审计、连续审计中需要运用各种审计软件工具和技术。虽然我国近年来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发展很快, 但在审计软件的开发、应用方面, 应该说开发水平还比较低。 存在开发不规范、开发文档不齐全、维护跟不上等现象; 产品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软件也缺乏深入的分析能力, 大部分软件仅具有数据采集、简单的比较、核对的功能, 不能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各种复杂信息的分析需求; 软件接口标准落后于实际需要, 一些审计管理软件与财务管理信息软件不能实现对接, 即使实现对接 ( 例如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嵌入审计模块) , 还有软件是否存在技术风险、是否导致信息安全风险或是否能被被审计单位接受等问题。总之, 要想真正实现联网审计、连续审计, 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 4审计制度标准基础

目前, 联网审计、连续审计在一些信息技术发达国家也属于新兴的审计模式。在审计标准方面大多借鉴美国ISACA ( 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 发布的信息系审计准则。我国目前在一些审计法规和准则中, 也提出了计算机审计方面 ( 包含信息系统审计) 的依据, 但在联网审计、 连续审计方面还缺乏明确的标准、操作指南和具体工作制度。标准和制度的完善才能保证联网审计、连续审计的有序运作。所以我国应该在借鉴国外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基础上, 出台适合我国的联网审计、连续审计方面的标准、 操作指南, 制定关于联网审计、连续审计的具体工作制度, 明确审计内容和范围, 规范审计人员行为, 指导系统审计操作。使联网审计、连续审计真正能开展实施实现其特有的预防控制效果。

3. 5安全基础

要实施联网审计、连续审计这些新型审计模式, 安全风险是最突出的问题。安全包括审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两方的安全。首先联网审计、连续审计要建立在被审计单位物理设备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基础之上, 然后审计部门要保证自身在各方面的安全。包括联网审计、连续审计系统网络安全、审计软件技术安全、审计人员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安全等方面必须保证。必须建立机房管理、终端机使用权限审批、数据备份、监控、审计模块嵌入、日志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要严格执行身份认证的管理、口令与密码的保护, 资源访问的权限控制等规定, 防止非法操作; 要定期培训各方面的安全知识, 并不定期检查安全的关键控制环节, 真正强化联网审计、连续审计的安全环境。

摘要:随着全球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 我国部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步。高信息化对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联网审计、连续审计等新型审计模式成为审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联网审计,连续审计

参考文献

[1]陈良华, 张越, 陈小燕.连续审计的概念特征和实现模型研究[J].审计研究, 2007 (3) .

[2]王刚.关于联网审计的几个基本问题[J].现代审计与经济, 2006 (2) .

审计信息化理论 篇11

围绕进一步加强审计理论研究工作,意见提出了充分认识审计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把握审计理论研究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进一步明确审计理论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与基本原则;建立健全审计科研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推进审计理论研究深入持续发展等九方面要求。

意见提出,今后审计理论研究工作的主要目标,一是以服务审计实践为导向,不断提升审计理论研究层次和水平,为审计工作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二是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加强审计学科理论建设,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三是培养造就一批审计理论研究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提高审计人员理论研究素养和能力,促进审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意见强调,审计理论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审计署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和审计科研所、审计学会相关规划确定的目标和总体要求,认真总结审计发展规律,着力深化审计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研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围绕审计工作中心和审计实践需要,进一步突出审计应用理论研究,着力解决审计事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增强审计理论研究的针对性、有效性: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深化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各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研究财政、金融、企业、投资、民生、资源环境等主要被审计对象改革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拓展审计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对世界审计组织和主要国家审计的跟踪研究,积极借鉴国外审计有益做法,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

战略审计理论框架研究 篇12

随着现代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的要求不断提高, 审计技术不断创新, 战略审计成为内部审计的一个新课题。而战略审计目前概念上仍不明确, 从国外研究来看, 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定义“战略审计”这一概念:战略审计是计划过程的重要工具, 是公司制定战略之前必须实施的准备工作, 包括对于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过去战略实施效果的评估等等 (Martin Shubik, 1983) ;战略审计是公司战略控制与评估的重要工具, 可以用于评估公司的管理绩效 (Hunger, J.D Wheelen, T.L, 2001) ;战略审计是一种咨询服务, 是公司战略绩效的一种诊断工具。持这一看法的主要是咨询服务公司, 例如麦肯锡咨询公司;战略审计是一种具有公司整体观的管理审计, 可以提供对于公司战略态势的综合评价 (Wheelen, T.L.Hunger, J.D.1987) 。

战略审计并非一个新的审计理论, 而是在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下的一次视角转换, 其产生与发展都是与内部审计模式的演变息息相关的, 也是内部审计满足公司治理需要的必然结果。

(一) 审计理论发展过程促使战略审计产生

内部审计模式进步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 其关注的重点逐渐前移, 视角逐渐扩大, 形成了更有时效性、科学性, 直接参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现代内部审计架构, 最终产生了战略审计。

1. 查弊纠错的账项基础审计 (transaction-based auditing)

审计模式发展的第一阶段, 是账项基础审计, 也叫数据导向审计 (date oriented auditing) 。这一方法在审计方法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直到今天仍被不同程度地使用。其主要特点是对大量的凭证、账目、会计报表进行全面的逐项核查, 检查账证、账账、账表是否相符, 以确保代理人没有任何欺骗所有者的舞弊行为。

账项基础审计比较费时费力, 因此只能适用于企业规模不大, 经济业务比较简单的情况, 能满足早期审计查错防弊的主要目标。随着资产负债表审计的盛行, 抽样审计技术被更多地采用, 但此时的抽样是根据审计师自身经验进行的主观判断抽样, 抽样风险很大, 很可能遗漏重要项目;同时, 账项基础审计耗时耗力, 难以做到深入分析, 在发现技术性错误或舞弊行为后, 不能反映出错弊产生的原因及会计系统的不合理缺陷。

特别是在现代企业经济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业务复杂性不断提升的情况下, 内部审计人员无法对凭证账簿进行全面详细的审查, 账项基础审计已经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而且抽查数量仍然很大, 即使以判断抽样为主, 样本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 为了保证审计质量必须寻找更为有效, 更为可靠的审计方法。在这种环境下, 产生了制度基础审计 (system-based auditing) 。

2. 关注内部控制的制度基础审计

随着股份公司的涌现, 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公众企业, 受到社会公众更多关注。而且, 企业为了管理的需要, 内部控制制度也日趋严密有效。在这种形势下, 内部审计作为董事会直接管理的机构, 其主要目标不再是强调发现记账差错和揭露舞弊行为, 而是验证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公允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经过长期审计实践, 审计师发现内控的评价对于审计工作具有深刻的意义。于是, 20世纪40年代制度基础审计开始成为审计方法的主流。

制度基础审计要求审计师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要有全面的了解, 并强调对于内控完善程度的评价, 在此基础上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时间、范围和程度。这种审计模式将重点放在对各个制度控制环节的审查上, 以发现控制制度是否存在薄弱之处, 然后针对这些环节扩大检查范围, 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源。

相对于查弊纠错的账项基础审计而言, 制度基础审计无疑是一个重要进步, 但是它本身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 即审计师过于依赖于内部控制的测试而忽视审计风险产生的其他环节, 而且该模式缺乏一种手段, 不能通过可接受的量化方法来连接审计证据的各种来源, 这使审计师的主观判断可能发生较大的偏差。

3. 偏重于全面风险的风险导向审计

最早将“风险”这一概念与审计程序设计紧密联系起来的, 是1957年出版的第八版《蒙哥马利审计学》, 由此开始了对控制审计风险和改进审计方法的探索。与此同时, 内部控制制度概念被内部控制结构概念所取代了。在这样的背景下, 风险导向审计 (Risk oriented auditing) 随之应运而生。

到20世纪70年代, 审计风险控制模型 (即“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开始在审计实务中被陆续采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审计风险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以此作为依据, 来制定适应企业状况的审计计划。

审计风险模型的出现不仅解决了以制度测试为基础采用抽样审计的随意性问题, 而且有助于引导审计师将审计资源投入到最容易导致会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或最容易出现舞弊的地方, 以达到审计资源的最优分配。这就要求审计师在制定审计计划、开展实质性测试之前, 要对企业的风险点及风险程度进行判断与评价。

随着西方审计理论与实务界对风险导向审计的探索, 从20世纪80年代即开始利用战略管理理论与实务, 探索新的审计方法。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 开始对审计过程和审计方法进行全面的重新设计。以Bell&Frank (1997) 的《通过战略系统的视角对组织进行审计》 (Auditingorganizations through a strategic-Systems Lens, KPMG monograph) 为代表的、以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方法, 逐渐被审计理论与实务界接受。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审计风险和审计重要性为基础, 对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是现代审计理论的精华。同时, 内部控制概念的研究成果也为审计程序的设置提供了方向, 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模型和内部控制构成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框架。

(二) 国际内审协会制度变迁要求审计的战略视角

1947年IIA发布的《审计人员职责说明书》中确定的内部审计范围主要是财务和会计事项, 也可考虑经营事项。1957年重新修改颁布的新说明书所确定的审计范围, 除检查会计财务事项外, 加上了“其他经营事项”。1971年颁布的《审计人员职责说明书》中, 经营就成为内审人员关注的主要问题, 会计和财务事项已降至次要地位。在这份文件中, “会计和其他资料”一词, 也为“管理资料”所代替。1978年IIA在总结30年发展的基础上, 第一次制定了《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标准将内审服务对象由先前的“管理当局”扩大到“整个组织”。1993年颁布了第二部《内部审计实务标准》, 内部审计被定义为: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活动, 其目的是通过检查、评价组织活动, 协助组织领导成员更加有效地履行其职责。1993年之后理论和实践部门开始了有关增值问题的探索。1999年6月, IIA理事会则赋予了内部审计新的内涵, 即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 其目的是保证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

上述定义的转变就要求内部审计更多地把注意力转向公司治理, 而在现代公司治理过程中, 最重要的内容即为战略。《战略管理思想》一书的作者费雷德?大卫教授在书中将战略管理定义为:一门着重制定、实施和评估管理决策和行动的具有综合功能的艺术和科学, 这样的管理决策和行动可以保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内达到一个机构所制定的目标。战略管理集中研究综合和系统管理、市场营销、融资和财务、生产和操作、开发和研究、计算机信息系统等方面的问题, 以保证机构目标的实现和成功。所以, 战略审计包含的内容包含了公司治理的整个过程, 在视角上要统揽全局, 这与风险导向审计与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也是相吻合的。

二、战略审计的主要理论基础

(一) 契约成本理论

1976年梅克林 (Meckling) 和简森 (Jensen) 最初提出代理理论 (agency Theory) 。这一理论后来发展成为契约成本理论 (contracting cost theory) 。契约成本理论假定:企业由一系列契约所组成, 包括资本的提供者 (股东和债权人等) 和资本的经营者 (管理当局) 、企业与供贷方、企业与顾客、企业与员工等的契约关系。委托代理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 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代理理论假定。图1表明了契约成本理论中企业参与各方关系:

现代企业主要公司组织形式多为股份制公司及有限责任公司, 在公司治理方式主要以职业经理人为管理主体, 即所有者与管理者分离, 股东作为委托人, 与管理层形成契约关系。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理性行为人, 代理人有自利动机, 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可能, 能够利用契约程序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会产生损害企业所有者利益的行为。在经营中, 代理人比委托人拥有更多的信息, 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使委托人对于代理人的监督产生负面的影响。而内部审计师对财务报告及公司业务进行相对独立的审计, 可对管理层进行约束, 缓解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失衡问题。高层管理者为了满足出资人尤其是股东产生的受托责任的需求, 负担了内部审计的契约成本 (Sherer, Kent, 1983) 。内部审计是一个反馈机制, 所有者可根据反馈结果对代理人做出评价, 对重要决策进行纠正。由于代理人直接参与经营并直接获得信息, 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必须具有时效性。

(二)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2003年7月COSO委员会颁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简称ERM。其中定义“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受组织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 应用于战略制定、贯穿在整个组织之中。全面风险管理旨在识别影响组织的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 使之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 从而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这一定义奠定了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 也直接影响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定位。企业风险管理包括三个层次:风险管理目标、全面风险管理要素、企业的各个层级。国外对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定位的研究如图2所示。

通过图2所示的治理过程和治理结构, 可以看出公司的目标被设定、实现和监控。在这个管理和控制系统中, IAF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承担重要角色, 整合其他管理和控制因素, 以最主要的、惟一的机构的身份来确保公司治理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内部审计与了公司治理的整个过程, 通过提供保证和咨询服务来增加组织的价值。一方面, 内部审计师可通过评价风险管理过程、评价关于关键风险的报告、检查对关键风险的管理等措施向董事会就公司风险管理活动的效率提供客观的保证, 确保关键的经营风险得到恰当的管理, 确保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得以有效地运行;另一方面, 内部审计师可以通过为风险的鉴别和评价提供便利、指导对风险的应对措施、协调企业风险管理活动、强化对风险的报告、维持和开发适合企业的风险管理框架、制定有待董事会批准的风险管理战略等措施为组织的风险管理提供咨询服务。

国外关于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最新研究是建立在COSO的En 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的基础之上。内部审计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是对风险管理部门或过程所进行的风险管理的再监督, 是对公司风险管理所建立的风险管理系统的评价, 包括评估该系统预知和识别风险的能力、评估该系统对已确认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所提出的建议的适当性、评价风险控制程序的有效性。

(三) 企业危机管理理论

危机是企业生命周期的组成部分, 其发展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危机孕育阶段、危机成长阶段和危机爆发阶段。企业处于稳定发展时, 危机潜藏在组织内部;当企业进一步发展, 从内部产生的一些矛盾就会激化, 进入危机突变阶段;在采用适当的策略方法, 变革现行组织模式之后, 危机得到解决, 组织结构又适应内外部的条件了。这样, 企业就进入了下一个发展阶段的稳定时期。企业的成长就伴随着危机的过程, 逐渐由非正式到正式, 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 由幼稚到成熟, 由应变能力差到应变能力强。

1915年德国莱特纳的《企业危险论》标明企业危机研究的开始,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开始对企业危机管理进行系统研究, 其主要内容是探讨企业在遭受外部突发性打击或自身陷入经营危机时该如何对策, 探讨危机形势下企业的管理变革。

随着企业危机管理研究的深入, 其研究重点由危机应对向危机识别与预警转移。美国的罗伯特·F·哈特利在《管理失误》中阐述危机发生的处理步骤:发现问题;诊断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对新的行为方案作出初步选择;在作出最后决定前对初选方案作出小规模试验;试验结束后或接受初选方案并在更大范围内采用或放弃初选方案考虑另一个方案。这一步骤将危机识别与预见放至首位, 可以把危机的危害程度降至最低。

(四) 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中研究的系统是指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部分所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理论是研究系统结构与功能一般规律的科学。系统思考的一项重要特征就是整体思考, 即把系统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应用系统的思维方式, 对系统中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关系综合考察, 以寻求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

20世纪70、80年代, 系统理论逐渐发展成熟并继续向纵深方向发展, 给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提供了观念上的指导。随着企业内部之间的联系, 以及企业与内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内部审计师必须将被审计主体看成一个整体, 不能对将某一业务、某一部门单独割裂开来。只有以系统的观点, 研究其所反映的企业及其所处的整个“系统”, 才能够对其取得充分理解。

(五) 舞弊动因理论

现代审计目标重新强调查错防弊, 而现代财务报告舞弊又以管理当局舞弊为特征, 因此无论何种审计方法模式必须有助于这一主要目标的实现, 其中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无疑是最佳选择。舞弊动因理论解释了公司管理当局为什么对财务报告进行舞弊, 根据史蒂文·阿伯雷齐特 (W.Steve Albrecht) 的舞弊三角理论, 企业舞弊是由压力 (Exposure) 、机会 (Opportunity) 和自我合理化 (Rationalization) 三要素组成, 压力可能是经营或财务上的困境以及对资本的急切需求, 机会可能是宽松的或松懈的控制以及信息不对称, 自我合理化则可能是“我只是向公司借而不是偷”、“我们只是为了暂时度过困难时期”等。而GONE理论认为在贪婪 (Greed) 、机会 (Opportunity) 、需要 (Need) 和暴露 (Exposure) 四个风险因子的共同作用下, 会滋生舞弊:舞弊主体管理当局的“贪婪”是为了自身多分红, 提高奖酬或为了使自己所在的企业能获得配股、增发股票等, 从而间接实现个人经济利益, 这种“贪婪”转化为对财务报表舞弊的“需要”, 而在管理当局道德、价值观的作用下, 加上管理权限和信息不对称的相对优势, 就产生了舞弊的“机会”。另外还有冰山理论、舞弊风险因子理论等, 这些理论不同程度的揭示了舞弊的动机、条件。正是借助舞弊动因理论,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跳出了财务会计的约束, 通过对企业环境、经营战略和经营活动、内部控制、会计策略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透过表象看实质, 能够洞察这些“压力”、“机会”或“需要”, 从而更有助于查错防弊。

三、战略审计的重点

对战略审计的研究首要理清战略审计内涵的界定, 并确定其重点。战略审计按照不同的角度划分, 可做出如下分类:按审计对象可划分为公司层次战略审计、事业部层次战略审计和职能部门层次战略审计;按审计内容可分为占略管理体系审计、战略行为表现审计、战略条件变化审计和战略态势表现审计;按审计重点可分成适度性审计与适配性审计。

上述各种分类直接影响了研究的方向与内容, 在理论上与公司治理的战略相关理论联系较为紧密。对审计指导意义较大的应为适度性审计和适配性审计, 因为无论战略审计如何划分, 适度性与适配性均是对战略进行评价的主要标准。其具体内容是:

(一) 战略适当性审计

战略问题包括决定一个机构什么样业务要拓展, 什么样的业务将放弃, 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 是否扩大业务或多种经营, 是否进入国际市场, 是否要兼并企业或举办合资企业, 以及如何避免被竞争对手吞并等。由于每一个机构的资源有限, 何种战略战策将更适合于某一企业或机构, 并达到最佳效益。成功或失败的决策, 关系到一个企业或机构的兴衰。所以对战略进行审计最重要的即是其适当性审计。

(二) 战略适配性审计

战略在实施的过程中, 涉及到组织的各个因子, 这样因子均对战略的达成起到支撑作用, 在此情况下, 国内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新定义, 即战略适配度。战略适配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战略, 即包括组织整体战略和各个业务单元运营战略的适当性和实现组织价值创造的各业务单元和辅助部门的管理活动与实现战略目标需求的匹配程度。战略适配度是现代内部审计实现价值增值功能的核心理念和判断标准。战略适配度是内部审计选择审计项目、配置审计资源的依据, 也是衡量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程度和工作绩效的重要尺度。同时, 更是审计人员衡量、判断被审计事项的根源性尺度和标准。

对战略的适配性审计主要包括了预算管理的战略适配度审计、营运流程战略适配度审查、客户管理战略适配度审查、创新流程战略适配度审查、法规和社会流程审查、人力资本战略适配度审计、信息资本战略适配度审计、组织资本战略适配度审计、业绩评价系统的战略适配度审计。

参考文献

[1]文硕.世界审计史[MI.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6

上一篇:城市交通的发展趋势下一篇:通信电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