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机制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4-07-05

坚持机制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精选9篇)

坚持机制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1

坚持管理创新 实现跨越发展

江苏海迅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海迅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86年,原先是海安县原壮志乡的一家乡办小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公司现已成为一家注册资本6500万元、总资产达2.2亿元、下辖十二家子公司、员工400多人的集团股份制企业。2007年,公司实现销售5.6亿元,实现利税666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和87.6%。公司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被江苏省总工会表彰为‚江苏省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被江苏省科技厅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被省发改委认定为‚江苏省‘十一五’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试点企业‛;被南通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表彰为‚南通市文明单位‛、‚南通市百强民营企业‛、‚南通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南通市AAA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回顾公司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企业的管理创新,是企业不断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性依托。现将我公司坚持管理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的做法和体会汇报如下:

一、坚持管理创新的几点做法:

企业最关键的因素是人。企业的管理创新最根本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和利用的创新。海迅公司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建学习型企业,不断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

创建学习型企业,是海迅公司的一大特色。九十年代初期,公司就发动全体员工讨论提炼了企业精神。此后,企业不断丰富完善企业精神的内容,已形成包括企业宗旨、企业训辞、企业道德、企业作风、企业价值观的体系。现在公司每年还要组织员工对企业精神进行一次提升、修改,并把修改的过程作为强化教育的过程。

注重企业员工素质提升是公司管理创新的基本目的。公司的培训方式是外训和内训相结合。外训就是把高层管理人员及有培养前途的后备人才送到高等院校研修。近几年来,公司已有16名高层人员和中层骨干分别参加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澳门国际公开大学等高校举办的各类总裁研修班、高级经理人培训班的学习。内训就是在公司内部组织培训。一是请高校老师来公司培训。2004-2005年,我们花费50万元开设了‚复旦大学-海迅项目员工素质提升班‛,请复旦大学的老师每月定期来公司对员工进行培训,30多人喜获上海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颂发的结业证书。二是由公司高层人员对员工进行培训。董事长亲自对员工进行授课,公司其他高层人员参加外训后,及时将新知识新观点传授给员工。与此同时,公司开展了‚一日三省‛教育活动,要求员工就‚我为公司做事是否尽心竭力?我与他人交流是否诚实守信?我对所学新知是否实践掌握?‛进行自省,并填写‚一日三省‛记载薄。三是组织观看有关讲座。近几年,我们先后组织员工观看了《企业如何培育、提升核心竞争力》、《如何创建学习型

组织》、《企业文化建设》、《砍掉成本》、《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等讲座内容,有效地提升了员工的综合素质。四是集中开展培训。每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周是培训周。近两年,我们开展的集中培训有《公司法》、《劳动合同法》、《税法》、《安全法》、《工会法条例》、《文明礼仪》、《我与家规》、《海迅精神》等课程,确保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运作。

为了对内教育员工,对外宣传企业,公司创办了企业内部刊物——《海迅人》。自1995年创刊至今已连续出刊14年,累计62期。公司把每个管理人员每年在《海迅人》上刊用两篇文章作为评选先进的基本条件。

(二)奖励员工‚金手铐‛,激发员工的爱企热情

我们所说的‚金手铐‛,就是‚股权激励‛。为了进一步健全公司的激励机制,调动核心成员工作积极性,吸引和发展优秀人才,保证公司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我们制定实施了《股权激励方案》。对高层管理人员、核心业务生产骨干和有突出贡献的管理人员,给予股权激励。激励股权每年评定一次,激励股权从获得之日起满三年、满四年、满五年后,分别按30%、30%、40%的比例转化为实有股权。激励股权与公司股权同比例分红,转为实有股权后还可以在公司内部流转。激励股权实施两年来,公司已有83人次获得300万元奖励。激励股权的实施,留住了企业优秀人员的心,公司高层人员、技术人才的跳槽率大为降低。

(三)设立制定‚五年梦想‛,让员工辛劳工作有奔头

我们公司的宗旨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帮员工实现梦想‛。目标、梦想是一个人为之奋斗动力和源泉。我们在制定公司五年发展规划的同时,设立制定了员工个人的‚五年梦想‛,让员工知道:大河有水小河满,企业是个人梦想实现的平台,只有发展好、维护好企业的利益,个人的利益才能得到维护,个人才能梦想成真,才能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为了激励员工不忘梦想,我们除了组织开展‚我的五年梦想‛活动交流外,还以子公司、部门为单位,将本公司、本部门员工的五年梦想做成KT板块,悬挂于公司的醒目的位置,时时处处提醒员工,使员工的心与企业贴得更近。

二、坚持管理创新的几点体会

(一)坚持管理创新是企业跨越发展的根本

企业的发展工作千头万绪,有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而每一项创新又涵盖了众多丰富内容。在这些创新工作中,我们认为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依托。因为管理主要是管人、管财、管物。在人、财、物的管理中,只要管理好了人,就自然会管好财和物,就会有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如果管不住人,管不好人,再好的办法也不能管好企业的财和物,也不能带动其他工作的创新。

(二)坚持管理创新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

在坚持管理创新的工作中,我公司一直十分注重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作为管理创新的最终目的。我们的培训最注重的是员工素质培训,用海迅的价值观教育同化海迅人。如我们开展‚学习同行,提升自我‛调研活动,让员工了解业内同行员工的待遇,从而增强海迅员工的自豪感;如我们开展的体育活动都是团体项目,目的是增强员工的团队意识,整体意识;又如,我们开展‚感恩快乐‛、‚拥有爱心‛的教育,就是要激发员工爱父母、爱家人、爱企业、爱社会的热情。这次抗震救灾捐款的活动充分显示了海迅人是一个具有爱心的集体。全公司400名员工,捐款162051元,人均超过400元。

管理创新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我们虽然在管理创新工作中做了一点工作,但是我们深知,我们‚创‛得还不够,‚新‛处还不多。我们将虚心学习兄弟单位管理创新的先进经验,更加注重管理创新工作,努力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实现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坚持机制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2

在科学技术进步较快, 信息共享交流迅速的今天, 企业传统的生产组织经营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需求,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十二字生产经营方针, 深刻诠释了超前谋划、科学创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下面, 我将结合玉溪联合企业的9年成长经历及当前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 浅谈一下科学创新工作机制对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及做好科学创新管理工作要注意的两方面。

一、科学创新工作机制对推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玉溪联合企业 (玉溪新兴钢铁有限公司+云南昆钢制管有限公司) 是一个具备年产200万吨钢, 210万吨材, 7万吨钒渣, 60万吨各类管材的钢铁延伸加工联合企业。自建产至今, 企业已经历了无数次严峻的市场考验, 面对建厂时的工序产能不配套、产品结构单一、资源紧张短缺等困难, 企业通过坚持科学创新的管理工作机制, 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优化管理模式, 提高职工素质, 完善管理制度, 一一破解了生产经营管理、发展建设中的难题, 实现了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005年10月中宽带投产以后, 由于钢铁产能与材的生产能力不配套, 加之产品品种单一, 不具备竞争优势, 公司迅速研判, 经昆钢公司审批同意后迅速扩建了一条年产60万吨的棒材生产线。2006年, 由于矿石资源异常紧张, 公司超前谋划, 提出了冶炼钒钛矿的想法。目标既定, 号角吹响, 全司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朝着统一的目标努力奋战, 经过一年多的艰辛付出, 钒钛矿冶炼技术在各工序打通理顺, 为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 昆钢调整产业布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棒材原设计生产能力为每年60万吨, 在市场竞争的调整中, 为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占领应有的市场份额。公司通过对棒材的除磷、收集系统等不断进行改造, 优化工艺, 先后开发了小规格的三切分、四切分轧制技术, 在热送率保证的情况下将产能提升到了每年140万吨, 其中小规格比例占50%左右。为降成本加大了80焦、小粒矿、硫酸渣的使用比例。攻克了铁水含磷高, 理顺了生产工艺。中宽带为加强自身竞争能力, 也在品种开发、轧制规格方面下功夫、动脑筋, 先后开发了花纹板、专用于冷轧的Q195L带钢、KNS烟草烤炉专用钢、耐侯钢、K510L汽车大梁板等。螺焊厂、直缝厂也为了加大宣传销售和降成本力度, 采取了内部模拟市场化运作方式。这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 让玉溪联合企业在一波波激烈的市场风浪中稳健前行。由此可见, 科学创新的管理工作机制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 钢铁行业由过去十年的高速增长正转入适度增长, 在相同GDP总量下, 总体上钢材供大于求, 宏观经济形势要求钢铁企业必须主动适应,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当前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欧债危机致使欧洲金融动荡, 导致外部需求显著回落, 出口难度增加。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 致使市场对钢铁产品的需求疲软、价格大幅下跌、原料成本处于高位、企业微利甚至亏损经营。三是钢铁产能过剩和钢材市场价格低迷是全球性的表现。据统计, 今年5月全球钢铁产能利用率为79.6%, 国内如按照9亿吨产能来计算, 则5月份钢铁产能利用率不足80%。四是云南市场众多民营钢厂迅速崛起, 形成了与昆钢大体相当的产能规模、产业链条和产品质量, 使我们面临更加严峻的上下游市场的竞争和挑战。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 不可忽视和不能轻易越过的荆棘和障碍。

要想扭转当前不利局势,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就必须一如继住, 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创新的管理工作机制, 夯实优化内部管理, 降低生产成本, 不断提高产品占有市场的能力和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二、在推行科学创新管理机制过程中, 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抓住机遇, 创新改革, 适应市场需求

当前市场给我们的严峻考验, 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是:此次的危机时间长而且艰难, 能否通过优化自己的内部管理, 战胜其他对手或者说站到最后, 是对我们各项工作的一次极大挑战。机遇是:在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下, 市场所遵循的优胜劣汰原则, 会无情的将生产经营管理能力低下的企业排挤在外直至死亡。这就逼着我们必须转变思维、打破陈规, 将以前想做而一直未做或是新的想法措施进行全面贯彻落实, 把精细化管理工作做得更实更有效果。经过这番洗礼后, 相信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管理能力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自2011年10月份市场开始下滑以来, 公司领导认真分析形势利弊, 对照民营企业找差距, 立足内部抓管理, 采取了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有利措施。就玉溪联合企业内部而言, 为加快烧结料场的建设进度, 组织专业人员多次分析当前状况, 采取了许多技改措施, 为既定的烧结料场9月28日具备供料条件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保证正常生产供料及高炉顺行的情况下, 炼铁厂及时调整用矿结构, 退出了进口矿的使用并加大了平杂矿的使用比例;炼钢针对铁水成分含磷高的问题, 成立了脱磷攻关小组, 经过一个多个月的苦战, 在生产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脱磷的方法和技巧, 为使用平杂矿冶炼提供了技术支撑;其他各厂、相关管理部门也结合自己内部工作, 不断优化提升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并坚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开始, 积极参与到降本增效的工作中来。这一桩桩, 一件件降本增效的工作, 无不是建立在科学创新的工作基础之上, 对企业而言, 这些措施的落实将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提升企业竞争综合实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以人为本, 建立一支创新工作能力强的职工队伍

胡锦涛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 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 将人才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国际竞争激烈的今天, 人才资源的培养储备成了决定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因素。就目前钢铁行业而言, 是产能过剩和资源紧缺双重挤压的严峻局面, 要想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就必须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发品, 以质优价宜性能独特的产品抢占市场份额, 这些都得依靠人才资源, 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 培养一支创新能力强的职工队伍。

建立一支创新能力强的职工队伍, 要坚持继续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 抓好职工队伍的思想引导工作

思想是一个人精神、行为的指引。企业要充分利用党、政、工、团各级组织的宣传优势, 引导全司职工增强危机意识, 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竞争意识, 采用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竞聘、末位淘汰、岗位技能晋等升级、创新表彰奖励等方式, 在企业内部形成竞争上岗的良好氛围, 激发职工队伍的工作热情、创新热情。

(2) 抓好职工队伍的技能培训工作

要有创新能力, 除了有思想是不够的, 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 也就是专业技术能力、操作技能的培养。企业要继续为职工提升技能搭建平台, 通过开展入职培训、换岗培训、在职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在职学习教育、岗位技术练兵、职工技能竞赛等,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岗位交流”等学习方式, 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增强创新能力。

(3) 抓好职工队伍的团队精神建设工作

企业要使自身处于最佳发展状态, 团队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培养一支充滿团队精神的高绩效团队, 是公司决策层的管理目标之一。要尽可能使该支队伍趋向于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期望, 有着相近或类似的观念、信念、价值和行为规则, 以致得以形成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 团结共进。

团结共进, 众志成城, 必须使公司的每个成员都能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是雄伟城墙中的一块砖, 是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当团队成员为自己是宏伟城墙中的一份子而感到自豪和欣慰的时候, 人的自我价值实现得到了体现的时候, 人人都愿意为自身及他人的发展付出。

建立团队精神要注意: (1) 企业规章制度、标准化的建立健全。 (2) 领导起好典范带头作用, 发挥领导艺术。 (3) 创造良好的“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沟通交流氛围。 (4) 实行公平的竞争激励机制。 (5) 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建立良好的奖励与表彰机制。

在挑战面前, 我们要坚定信心, 加快发展的力量源泉, 趋利避害, 充分运用科学创新管理机制, 打破陈规、创新思考、对标学习, 内部挖潜, 用聪明才智和刻苦实干来攻克困难战胜挑战, 推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庆瑞.《全面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

坚持开拓创新 实现科学发展 篇3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北京亦庄,自1992年开始建设。15年来,开发区坚持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深入探索实践,在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社会进步等方面,走出了一条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和成功经验。

经过15年的科学发展,开发区由昔日的一片农田变为今日的“聚宝盆”。今天,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先进的星网工业园模式,建设了内地第一条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是全国最大的移动通信产业基地、北京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基本形成了电子信息通信、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汽车、装备制造业四大主导产业。共聚集了国内外2000余家企业,累计创造了5762亿元的产值,成为首都新的经济增长和北京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标志。

截至目前,开发区在每公顷土地上,平均投资密度达1009万美元,平均年创造产值1.74亿元人民币,平均年创造税收598万元人民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北京市的20%。这个绩效不仅在北京,在全国也力拔头筹。

在实践中,开发区通过“严把‘绿色门槛’”、“驱动高端创新”、“创造和谐环境”、“力推节能减排”,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科学发展。

一、严把“绿色门槛”

实现科学发展,决策是关键。15年来,开发区的决策者们始终把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从产业规划和战略布局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决不以牺牲环境追求速度,决不以牺牲质量换取指标。

对投资落户的企业,设立“绿色门槛”,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同时,把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放在大力引进精品项目和高端产业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而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综合实力逐步增强,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从引资到服务到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开发区在发展思路上进行了一系列转变:凡是到此投资落户的企业,都必须过一道“绿色门槛”:每一个项目,都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不许入区。

“污染少、排放少、能耗少、占地少、用水少;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这是前来投资落户的企业都必须过的一道“硬门槛”。2006年8月,《中共北京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投资促进工作的意见》出台。

目前,开发区吸引了众多高品质项目入区。截止到2007年9月底,已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99家企业入驻开发区。入区企业投资总额为158.05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127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平均投资额2438万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平均投资额超过2000万美元。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通用电气、博世、乐金化学、拜耳、诺基亚、施耐德、德尔福、康明斯、中芯国际、京东方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纷纷在此投资建厂。开发区世界500强企业达到58家,共投资了72个项目。

二、驱动高端创新

2007年1-9月,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71.57亿元,同比增长25.07%;完成销售(营业)收入1547.28亿元,同比增长22.54%;利润总额170.91亿元,同比增长71.48%;出口总值70.38亿美元,同比增长29.82%;分别占全区总量的84.23%、80.36%、89.71%和97.87%。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拉动开发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这两年,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在开发区得到了快速增长。2007年1-9月,开发区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7家,累计高新技术企业达532家。

北京英纳超导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出中国第一根340m铋系高温超导线材,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年生产能力200km铋系高温超导线材生产线,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进行高温超导线材工业化生产的国家之一。

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建成国内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技术最先进的大规模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工程平台,使我国第一次在大规模动物细胞培养药物生产领域拥有了自主工业技术产权。

红旗中文2000公司,其自主研发的RedOffice产品是国内首家跨平台的办公套件,荣获了国内各种针对办公套件的权威奖项,第一批被列入北京市自主创新高科技产品。

世纪富原燃料电池有限公司,是国内惟一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产业基地。

凯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暨病毒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全国最具有生命力的生物新药开发中心之一,在研项目居于生物技术领域前沿。

三、创造和谐环境

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开发区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把人才当作第一资源,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生态环境和宜业宜居的和谐社会,让更多的技术和人才向这里聚集,使开发区成为海内外高端人才创业创新的热土。

近些年来,开发区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上推出了一系列举措:

2001年,出台了鼓励高级人才入区的暂行规定,对入区工作的高级人才,包括他们的配偶和子女,开发区人事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本市有关规定,优先为其办理户口进京手续,人才交流服务部门协助推荐其配偶就业,以帮助高级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2002年,特别设立了“博大贡献奖”。迄今,已连续评选了三届,共有15名个人和两个课题组分别获奖。

2001年,开发区申请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为企业动态配置高素质人才提供了灵活机制;2005年,开发区首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开园,目前已吸纳创业企业31家

开发区发展要靠引进一大批高端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引进高品质的企业。靠什么来吸纳这些人才,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开发区坚持基础设施适度超前,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设施保障能力,优化综合投资环境。坚持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环境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

在政府服务方面,开发区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开发区严格按照《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办法》,建立了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加强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建设,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实行“一站式服务”,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园区式海关监管模式,适应出口企业“零库存”的管理和竞争要求。破除行业垄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开发区的体制环境、法制环境、行政环境、市场环境日益完善。

在优化投资环境的同时,开发区也同样注重发挥开发区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动周边区域农村城市化进程。

四、力推节能减排

提高资源循环利用,力推节能减排,既保护环境,又要降低成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2007年上半年,开发区以11.9%的用水量增长和25%的用电量增长,支撑起34%的工业总产值增长60%的税收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开发区已出让土地的平均投资密度达1009万美元/公顷,年平均创税收598万元/公顷,年平均创造产值1.74亿元/公顷。2006年,北京成为全国惟一一个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任务的地区,而开发区的万元GDP能耗为0.149吨标煤,仅相当于全市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这种资源集约化创造出的绩效奇迹,为其他地区发展提供了可鉴经验。

开发区在制定能耗标准的同时,将实施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利用新技术对现有用能设备和工艺进行改造、降低产品单耗,积极动员开发区的工业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目前,区内企业已有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北京)有限公司和揖斐电公司开展了清洁生产的审核工作。京东方已完成清洁生产的审核并通过了市发改委组织的验收。

节水、节地、节能集约化程度在开发区不断强化。

目前,作为国家工业节水示范园区,开发区通过了北京市节水示范区的建设,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开发区还专门制订了《水资源综合规划》,对雨水、污水、自来水、地表水、再生水等五水实行联调综合利用,实现水资源的集约循环利用。

坚持机制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4

努力实现排水管理工作新跨越

——在排水公司2010年度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上的报告

高江

(2011年1月11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0年工作总结表彰大会,首先我们代表排水公司全体员工向一直关心,支持我公司改革发展的集团公司领导表示的 感谢。向长期间坚守生产一线的各族员工表示诚挚的问候!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2010年的各项工作,表彰一年来为公司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2010年,在集团公司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落实年初各项工作会议精神,已发展为主题、安全为基础,狠抓企业和管理,加快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为我公司今后的良性发展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就公司一年来的各项工作作一总结。

一.2010年工作回顾

(一)公司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0年.公司经营收入达1652万元,其中污水处理费收入1648万元(自来水代收部分1388万元,自备水源部分260万元),其他收入4万元。各项费用支出共计1675.4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成本1317万元,管理费用支出318万元,财务费用支出40.4万元。偿还国倩转贷本金163.64万元,全年亏损23.4万元。1

(二)重点工程项目资金筹措及完成投资情况

资金筹措情况:公司全年争取国家和地方补助资金320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2000万元,地方资金500万元,自治区建设项目配套资金2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500万元)。

项目完成投资情况:工作全年完成投资6153万元,其中:完成东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投资610万元;完成西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投资610万元;完成排水管网工程投资1947万元,设排水管网43公里。

回顾‘十一五’五年期间,我们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公司发展新阶段。公司总资产由成立之初的7075万元增至目前的1.27亿元,增幅达79%经营收入由584.21万元增加到目前的1652万元,增幅达183%。累计偿还工程欠款及国家债转贷本息2014万元(工程欠款系东区污水处理厂一期欠款),占工程款清欠总额的50%。

五年来,公司共投入项目建设资金1.2亿元,其中:排水管网建设投入7132.9万元,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投入4796万元,使得城区排水管网总长度由2005年的80余公里增加到目前的363公里,污水处理能力由6.5万立方米/日增至10.5万立方米/日,城市基础实施得到进一部完善,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得到加强,同时有效改善了我市城区水环境,对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优化投资环境,保护伊犁河流域水质和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主要管理工作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各项绩效安全考核办法。

公司已实施规范化、精细管理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各类管理制度。今年公司不断完善和更新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修订和完善了一系列制度措施,编撰了

一套合适公司经营管理的《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汇编》。年初,我们结合几年市级和集团公司年度绩效考核工作经验做法,对公司安全绩效考核办法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和量化,每月根据考核分值奖罚。全年安全绩效考核121人次,通过115人次,对 考核不称职的6人分别给予了待岗处理和通报批评,并扣发了安全绩效奖励工资。

通过以上措施,维护了以上管理制度的严肃性,同时也强化了广员工严格遵守公司各项管理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排水设施养护管理工作。

通过城区内几大片区排水管网的相继建设投入使用,我们在养护工作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对二个应急抢修分队继续半行军事化管理,强化了排水养护管理工作,从分调动养护工作人员团队协作,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全年投入养护经费32.7万元。累计完成清洗水管道450余公里,清理管道淤泥150多立方米,修复受损检查井180座,更换井盖225套,加装隔油池50座,全年共处理各种应急抢修150余次。经年终考核,处理突发事件的及时率达100%,安全作业帅达到100%。

3、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工作

今年,东、西区污水处理厂共处理污水总量为1830万吨,品均日处理量为

5.47万吨,去除COD总量8876吨,去除率达92%,去除量349.6吨去除率达76%。去除TP(总磷)量54.6吨,去除率达73%,去除棚渣垃圾量13638吨,去除污泥量18222吨。完成了州政府在“十一五”期间对我是所下达的每年5000吨的COD年减排目标,并顺利通过了州、市环保部门的检查和验收。

4、强化管理,扩大宣传,提高居民依法排水意识。

今年,我们通过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对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及排水相关法规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并在报刊上系列报道了污水治理对保护伊犁河流域水质和生态平衡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为让全市居民充分了解征收污水处理费的用途及规范排水行为的重要性,强化污水治理重大意义的宣传,我们委托伊犁州电视台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及排水设施养护管理拍摄了四期专题宣传片,周一至周六滚动播放。另外,通过“伊广行风热线”节目,现场解答用户提出的各类问题。

作为州级环境教育基地的东区污水处理厂,为发挥其应有的宣传领导作用,今年,公司共接待党政机关、社会团体、院校学生、社区居民15000余人次来我厂观看。通过参观,大家对污水治理工作的是意义和长远意义有了深入的了了解,同时赢得了大家对城市污水治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针对新建排水管网的区域,公司主织人员对排水用户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向居民发放了通俗易懂的维汉两种语言文字的卡通宣传图册,使排水用户对排水相关法规、办法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公司全年发放各类宣传材料40000余份。

通过以上举措,今年建议、提案和信访案件较去年下降30%对于提交的建议、提案的信访件,我们做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落实,办结率达100%市民满意率达100%。

(四)加强科技管理、积极探索节能技改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可以创新,公司始终把加快技改、节能减排工作做为重点来抓,要求公司全体员工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为公司稳步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在总结以往设备技改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对东区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系统

进行了升级改造,大大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可靠性,使单方运行成本由0.45元降至0.36元,全年节约运营成本108万元,同时对该技该项目成果进行了申报。

另外,我们还对东区污水处理厂的两台提升和西区污水处理厂的3台鼓风机进行了技术改造,大大减少了因故障维修产生的额外成本,同时也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可靠性,年节约维修费用5.5万元。

为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水平,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我们自行制作了4各垃圾箱,为公司节约购置费用近3.2万元。

通过以上技该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运行效率,年节约成本共计116.7万元。

(五)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010年我们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年初签订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及下达的安全生产工作指标,与公司各部门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对高危作业工种和驾驶人员单独签订了特殊岗位安全目标责任书,确实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一 是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今年我们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在广大职工中开展了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另外,聘请了共建单位消防中队教员对公司员工进行了消防、灭火自救等安全实地操作演练和培训讲座,培训人员达120人;参加相关行业安全培训,如电工、焊工等安全作业培训7人,外出培训污水处理运行操作及安全管理人员17人。

二 是加大安全投入,强化安全检查,严格落实整改,为保证各项工作的安全正常运行及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更新了安全作业设备和劳动安全防和用品,并在各生产车间挂置了统一的“双语”安全制度牌和安全警示标志,全年共投入各类安全经费达10.8万元。

通过以上举措,公司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二、党建及精神文明工作

今年,公司党建工作以建设高素质的党建队伍为目标,却实抓好基层党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经济建设中的政治核心和战争堡垒作用。

(一)党建工作

1、加强领导、细化职责,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年初公司支部与全体党员、部门负责人签订了党员各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并结合工作实际定出2010年党建工作责任分解表,将工作细化分解和落实到个人,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定期召开党建工作会议,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并投入一定活动经费保证党建工作落实到位。今年下半年,经集团公司党委考核,我公司一名中层干部走上领导干部工作岗位,这不仅是集团公司党委对我公司各项工作的充分认可,更是全面落实干部考核任用工作机制的有力实施。

坚持机制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5

内容提要:

反腐倡廉必须坚决惩治腐败和有效预防腐败。构建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长效机制,是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5的重要举措,也是巩固改革开放伟大成果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提出了加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建设的有效途径,提出了要在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实效性,制度设计前瞻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创新责任追究机制,建立科学的防腐倡廉激励机制,建立制度执行力的监督、评价机制等方面予以着力强化,通过创新反腐倡廉教育机制、创新反腐倡廉监督机制、创新反腐倡廉信访机制、创新反腐倡廉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有利于全面系统地T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制度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提高制度执行为抓手,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了把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是因为只有坚持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强化制度的落实,增强制度的实效,才能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并有效预防和解决反腐败机制有时失灵或反应滞后问题,克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约束有限、监督乏力等现象。反腐倡廉制度重在建设、贵在落实。

一、当前影响和制约制度建设的主要因素

当前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归纳起来主要有:

1、制度执行意识不强。很多部门和单位对制度的建立相对较为重视,但对制度的贯彻落实不够重视,有的往往停留在纸上,没有把制度作为一项强制性要求和普遍遵守的行为准则加以宣传教育和引导,以致不少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对制度的熟悉了解程度不够、对制度执行的刚性认识不足,造成制度的失范,未能达到制度的规范约束作用,影响了制度的权威性和威慑力,导致制度的制定与执行脱轨,形成两张皮。

2、制度本身存在缺陷性。当前,制定的制度多、范围广,但有些制度存在交叉,甚至矛盾的问题,在执纪量纪过程中,不知所从,难以有效发挥制度作用。有些单位不是按照自身实际制定制度规范,而是直接套用上级的制度规定,搞上下一般粗;或是制度制定前没有经过调查研究,为了制定制度而制定,使制度的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大大降低。很多单位建立了不少制度,但有些制度的缺陷比较明显:一是缺乏系统性;二是缺乏针对性;三是缺乏可操作性。当前一些制度规定过于笼统、原则,没有制定相关落实制度的配套制度或实施办法,使制度难以落实。很多单位都没有量化的刚性要求和具体的操作办法,客观上给一些腐败分子留有可乘之机,使其打着“制度”的旗号办着不制度的事。

3、落实执行不到位。一些腐败问题频频在某些领域发生,并不是这些领域没有这方面的制度,而是有制度不执行或不认真执行,从而使制度成为一纸空文。一些单位和个人视制度为无物,头脑中没有制度概念,按自己意志行事,经常违反制度办事;有些单位和个人采取实用主义态度,有利的制度就执行,无利的制度就不执行。

4、监督检查、责任追究机制缺失。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谁违反了制度谁就要受到责任追究。但在实践中,有不少部门和单位对违反制度的情况通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为对于一些轻微的违纪违规行为过于较真会影响工作,不到严重违法违纪不予理会。有的单位对违反制度的行为,不量化具体的惩戒标准,笼统地称“严肃处理”,结果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二、加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建设的有效途径

反腐败制度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经济体制完善和政治体制改革,涉及到党的建设及国家法制建设的各个方面。因此,推进反腐败制度建设,必须积极而又稳妥、坚决而又务实,把整体规划与循序推进有机结合起来。要特别注重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加强制度的系统性,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一)在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实效性上下功夫

要提高对制度建设科学性的正确认识,增强科学制定制度的自觉意识。科学的制度必须要符合反腐败制度建设规律,适应反腐倡廉实际要求,公平公正合理,目标明确具体,内容完备,措施得当,便于操作并能解决实际问题。要对已有的制度进行全面审查,予以完善,对需要制定实施细则的予以配套完善,使这些制度达到应有的质量。针对实践中暴露出来的制度空白,要周密研究,及时建起制度规范,使腐败之风无空可钻,从制度上杜塞漏洞。要强化廉政制度的针对性,围绕人、财、物权力运行,针对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加大反腐败制度建设力度。

要加大制度改革创新力度。任何一种制度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况且客观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制度建设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尤其对一些重要制度,要不断总结运行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修订完善,使制度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用。

(二)注重制度设计的前瞻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不断提高制度建设的水平

在制度设计中,要注重制度设计的前瞻性。制度建设重在防范,既然要防范,制度设计就要有一定的提前量。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与不断完善,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反腐倡廉工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制度来规范的情况也在不断增多,在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中可以看到,由于制度建设的滞后,给事后的纠正带来了很大的工作被动,特别是对一些风气性的问题,如果不能早发现、早制止、早规范,不但纠风的成本高,而且造成的危害和影响也更大。因此,作为制度的设计者,要洞悉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灵敏反应党风廉政建设的新信息,及时提出制度建设预案,既不让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中陷于无制度规则的犹豫徘徊中,又不让他们因为无制度规则的约束盲动蛮干而承担过错。

防腐倡廉制度建设要有系统性。制度建设要有大局观念,要从全盘的角度制定关联制度,既要纵横交错,又要泾渭分明,织严制度网络。让制度之网恢恢,疏而不漏,这是制度建设系统性的最佳体现,也是制度建设的较高层次。与此同时,要为制度建设卸载减负,该交给法律处理的,由国家法律来调整;该由国家条例或部门规章来规范的,就按条例规章办;制度建设不能追求大而全,而是应该着眼于以下几点。一是“实用”。“实用”就是“需要”,既是监督管理的依据,又是党员干部遵守的规矩,不追求华而不实的形式和空泛的内容,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二是“管用”。“管用”就是有效,在实际操作中管得住人,管得住事,管得住权,并能形成一个互相监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违规必纠的体系,这才叫“管用”;三是“好用”。“好用”就是制度的内容精炼、明了,易记易行,不繁琐,好监督;四是“可用”,“可用”就是“可行”,既有实体性要求,又有程序性规定,可操作,可执行。这样的制度才有可操作性。

(三)创新责任追究机制,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增强制度的执行力

建立制度是基础,执行制度是关键,制度建设重在落实、管用。再好的制度,如果不去执行,就会形同虚设。无制度可依不行,有制度不依影响更坏,后果更严重。我国许多反腐败法规制度之所以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执行不力。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必须严格执行制度,强力抓好落实,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要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大家共同尊重制度、遵守制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氛围。要严格执行纪律,不管谁违反了制度,都要受到相应的惩处,强力推动制度落实。实践证明,维护制度权威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大对违反制度行为的惩处力度,着力建立自动反应、主动出击、及时查处的惩处机制,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恶意规避等严重破坏制度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搞下不为例,不搞法不责众,坚决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要通过营造违者必查、违者必纠的高压态势,进一步“杀一儆百”、以儆效尤,提高震慑效应,使所有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同时,认真分析和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坚持把惩处的过程作为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最佳实践,深入剖析案例,总结教训,进一步堵塞漏洞,使整个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四)建立科学的防腐倡廉激励机制

在防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中,应积极探索各种激励机制和手段,使每个制度执行者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乐于遵守制度、乐于执行制度,不断提高制度执行者对整个制度体系的信任感和服从感。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奖励和惩罚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的正强化与负强化。干部奖惩机制正是运用这一强化功能提高干部的素质与能力,防范违法渎职行为的发生。干部奖惩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应与干部考评联系在一起,在设定奖惩标准时把廉政和反腐作为一个重点,奖励廉政行为,惩处腐败行为,通过一正一负两种强化,增强干部对廉政的认同与趋向,从而达到惩处腐败的警戒作用。在政治上,应坚持把是否维护并认真落实反腐倡廉制度,是否按制度办事、是否依靠制度管理、是否善于制度创新,作为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作为评价干部的标准,与干部的晋级和提拔任用挂钩,使其政治上有前途;在经济上,对一些涉及利益调整的重大制度改革,可考虑设立重要制度执行的经济奖励,使其经济上得实利,并通过设计合理的经济奖励策略,最大限度地缩小制度执行者和制度设定者在目标预期上的不一致性,使制度规范约束的对象自觉作出将制度执行到位的选择。

(五)建立制度执行力的监督、评价机制

制度建设的内涵既包括制度设计,还包括制度的执行,因此,提高制度执行力,是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执行力,其实就是落实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力度,就是能否做到有纪必依,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当前要特别注意纠正在制度建设上存在的一个偏向,即把制度执行给予忽略的问题。在抓制度建设时,只重视制度实体内容的制定,忽视或是很少顾及制度执行的效果。应当充分认识到,在当前形势下,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是保障并完善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制度权威性的重要保证。制度执行力的提高,一要靠教育引导,唤起干部群众对制度的信任感和执行制度的责任感。二要靠追究督导,对执行不力的情况进行追究,督促形成良好的制度执行环境。三要靠评价指导,要建立起制度执行力的评价机制和体系,评价制度的优劣、评价制度建设的效力和效果,是制度本身存在缺陷的,要进行修正,是人为原因造成制度不能落实的,要提出纠偏措施,对已经实践证明是成熟有效,在一定领域或行业系统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好制度,应尽快赋予法律或法规的地位。

三、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突出反腐倡廉工作的实效性

制度创新是制度建设的灵魂和关键,也是制度建设的永恒主题和不竭动力。坚持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和发展的办法,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就要把制度创新寓于各项改革开放措施之中,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创新反腐倡廉体制机制,是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

(一)创新教育机制。形成逐级负责的反腐倡廉教育机制,以党校阵地、警示教育基地和电教资料为依托,对领导干部侧重于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对重点部门和关键领域干部侧重于党的宗旨和党纪条规教育,对一般党员干部侧重于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教育,提高党风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将教育对象由现任干部向后备干部延伸,由领导干部本人向其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延伸,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二)创新监督机制。强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权利行使的监督,形成前后台之间相互制衡、上级行同下级行相互监督、同级部门和岗位之间相互制约机制;加强对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的监督,保证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加强干部的任后考核工作,对违反干部任用原则或群众反映强烈并查实存在问题的,及时采取组织措施,并追究责任。发挥各监督主体的作用。,建立领导和干部职工座谈会制度和干部职工意见征集反馈制度,进一步规范行务公开的形式、内容和程序,增强公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创新信访机制。按照新时期信访工作要求,进一步健全信访查办工作制度,修订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办法。建立各部门分工协作机制,理顺职能,整合办公室、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内部审计等部门的力量,认真受理群众投诉,妥善处理信访举报。

坚持机制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6

广州市番禺区石壁中学

各位领导、同行:

下午好!非常高兴今天能够有机会上台发言,这首先要感谢我们教研室的领导对我们学校的关心和支持!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评价,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我们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基本情况,我们学校是由原来的石壁华侨中学和韦涌华侨中学在2004年8月合并而成的,2009年9月改名为石壁中学。我们学校共有正式教师39人,12个教学班,每个级4个班。教师学历达标率100%,38个本科,1个大专。教师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经过多年磨合,形成了和谐向上的团队。

这几年我们学校从原来的跟区线相差30多分,连续两年进步10分,缩短了跟区的平均分的差距。原因在哪里?我觉得这跟我们对教师、学生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合理评价是分不开,我觉得合理的评价,极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素质的提高,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关于对老师和学生以及教育教学的评价,我们其实已经实施多年,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方案,但是怎样实现合理的评价,可以说对我们每一间的学校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下面我来谈一谈我们如何实施区下发的番教文[2011]86号(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评价指导意见)(试行)。

一、有效的做法和具体措施

“教学管理出质量,规范的教学管理出效益”,过去的一年多时间,我们根据86号文,不断提升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

首先规范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管理,强化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强调“以师为本”的管理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管理人员多做换位思考,提出管理要求的同时必须考虑教师的工作负担和思想负担。例如在学期初编排课程的时候我们会考虑老师的工作量尽量平衡,上下午课程的平衡,如果老师对编排的课程有什么意见还可以提出来进行修改,尽量使我们的课表让教师满意。又譬如我们的教学绩效评价方案综合考虑以往老师提出的意见,不断修改,照顾我们学校教师的特殊情况,使得大多数老师认同。另外我们的教学管理人员坚持三走进:走进课堂、走进教研组、走近教师和学生。因为我们明白只有真正深入课堂,深入师生,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其次注重对课堂教学的规范化管理。

我们要求教师进行每周两次的集体备课,一次是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和发言稿的,另外一次是不定时的。在备课管理上,教师突出一个注重、做到五个依据、强调四个着眼、确定一个目标,即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施;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参资、条件设备、师生实际,着眼学生发展、课堂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上坚持“四个优化”:优化教学内容,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境;在质量上监控上,全体教学管理人员坚持深入课堂,分管领导每学期对所负责学科进行两次调研,并上交调研报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使教学成为学生有效学习和主动发展的过程。第三,实施层级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

高质量的教学水平,离不开教学层级管理责任的落实。我们建立了严格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校长亲自抓教学管理,教导主任负责督促落实,科组长和备课组长执行具体要求。校长和值日行政每天检查教师每节课到位情况,科组长和备课组长经常了解作业量的控制情况,随时抽查教师批改作业,尤其重视检查作业的二次批改,要求教师做到“每发必批、每批必改、每改必评”,及时给老师以恰当的指导,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用严格规范的管理保障每一步的教学质量得以监控。我们每学期还组织好中段考和期末考,及时召开教师和学生的总结大会,分析前段时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阶段的改进措施。

第四,规范校本教研,以研促教。

我们每个学期要求教师必须上一节校内的公开课,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片、区的公开课,积极开展校级的小课题研究,并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和教学论文,并且把这些与绩效工资挂钩。学校还利用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广州市南站地区(番禺区石壁街)教育实验区的契机,在2010学年,邀请专家到学校听课,对学校存在问题进行诊断,与省名师举行六个会考学科的同课异构活动,邀请专家和省名师指导课堂教学,通过听课、评课、教研组讨论学习,有效地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坚定了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的信心,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益。这两年,我们的教师从原来不愿意上公开课,转变为积极申请上片、区的教研公开课。这个学期我们还继续邀请市、区教研室和省二师的专家到校进行听课,进一步转变观念,改进教学行为,落实区“研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改革。

第五,以生为本,注重过程,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教学管理必须追求态度精心、过程精细、结果精品。我们牢固树立起“质量产生于过程”的思想,规范教学过程管理,树立教学过程重于结果的意识,让成果成为教学管理过程的产物。好的结果就是在一天天、一周周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要求学生做好每一件小事,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德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学校把学生基础文明习惯的养成作为德育的基础工程来抓,建立学生日常行为德育考核条例,大力营造氛围,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从实现一个个近期目标来达成远期目标的实现。“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学校规范教学管理的重要目标。我们在初一年级以“迈好中学第一步”为教育主题,重点抓好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初二年级以“迈好青春第一步”为教育主题,重点抓好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抓住建团的契机,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发挥团员模范带头作用,防止学生的两极分化;初三年级以“迈好人生选择第一步”为教育主题,重点抓好责任教育,形成优良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如今,我们围绕“提高课堂实效性”和“学生养成教育”两个重心,开展系列研究活动,建立质量监控、评估体系,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提高学校声誉。如政治学科实行的学案教学,语文学科尝试杜郎口教学模式,开展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研究,借助意扬文学社、中学生报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物理学科创新实验教学的研究,英语学科通过合理评价,多样化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育学科通过大课间、体育1小时锻炼、校运会等活动,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磨练坚强的意志品质,中考的体育成绩连年超过区平均分,还有其他学科也不断改革课堂教学,寻找适合农村学校学生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科的均衡发展。

教学管理规范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赢得了时间和空间,使我们学困生的比例大大降低,极大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我们在学生竞赛获奖的数量增多和初三成绩的不断提升就是最好的例证。教师对教学管理中渗透的“以师为本”的管理理念颇为赞赏,教师之间相处和谐,工作中的积极性强。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合理评价教师和学生,坚定地开展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管理水平,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不足的方面和努力方向

1、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意识不强,外界的支持和指导也不够,今后借助有关专家的指导进行开发。部分活动课程开展的水平有待提高,如综合实践活动、辩论活动、科技活动等。

2、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与建议的活动还没有面向所有教师,主要是非会考学科教师,今后应该加强这方面,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

3、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今后借助我区阅读方法指导的研究活动,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坚持机制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7

创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 制订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基本标准, 建立数字教育资源评价与审查制度;政府资助引领性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推广, 购买基础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公益性服务;支持校际间网络课程互选及资源共建共享活动;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入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个性化服务;创建用户按需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机制, 形成人人参与建设、不断推陈出新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局面。

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和战略研究机制。将教育信息化技术及装备研发与应用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建成一批国家级、省部级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产品中试及推广基地, 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设立教育信息化科研专项, 深入研究解决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和核心共性技术。建立一批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机构, 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政策制定和建设实施提供咨询与参考。

建立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机制。积极吸引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 引导产学研用结合,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促进形成一批支持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营造开放灵活的合作环境, 推动校企之间、区域之间、企业之间广泛合作。

推动教育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交流, 参与教育信息化相关国际组织活动, 参与国际标准制订, 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 学习引进国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先进技术, 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改革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体系。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明确信息化发展任务与管理职责, 改革调整现行管理体制, 完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建立与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高效实用的运行机制。

坚持机制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8

信息化的时代需有配套的“高可信网络”。然而,现实情况和人们的要求有着巨大的差距。如今人们已普遍认识到,当初的互联网设计没有注意到网络安全和诚信问题,故从起步开始就留下了后患。互联网开创的网络时代,是一个安全失控的网络时代。人们体会到,互联网犹如一把双刃剑。它使得使用者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沟通能力和反应能力,但另一方面,使用不当完全有可能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伤害。值得人们警觉的是,网络的脆弱性也会增加社会的脆弱性。

在网络领域,即使像美国这样充分拥有互联网知识产权的国家,其国防部和联邦调查局之类单位所属的网络,照样有黑客光顾和病毒入侵。充分证明了互联网漏洞多,各种侵害防不胜防,发展已出现障碍。

如今,人们已进一步认识到互联网的机制是不安全的,治本措施必然涉及机制创新。更确切地讲,因为互联网立足于“虚拟+无政府+尽力而为+‘傻核心网’+IP包”机制,所以必然招致安全失控。

鉴于互联网不能提供具有充分安全保障的服务,故在网络领域必须重新创造一个网络新世界,专门用来提供网络有诚信、安全有保障的服务,才能满足应用需求,这就是实施“高可信网络”的思路。

1 宏观面有利网络机制创新

1.1 联合国和国际电联的倡议

1999年6月25日—7月1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面召开的“世界科学大会”把克服互联网的脆弱及其负面效应列为大会的重点议题,把解决安全和诚信问题提上了日程。

为探索安全有保障的网络技术,ITU-T于2000年2月发布了基于中间件结构的Y.130 ICA建议,提出以信息通信结构(ICA)为导向,引领信息网络和服务的未来发展。

2004年11月,由联合国总部出面,成立了联合国互联网治理工作组(WGIG),共有40名成员(含中国代表1人),由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直接领导,表达了联合国对互联网的重视。此事在互联网发展史上是里程碑的事件。成立WGIG的背景情况是:在联合国范围内,众多主权国家都因互联网缺乏诚信,危及各自国家安全和国民利益,故纷纷表态“再也不能袖手旁观”、“有责也有权过问互联网之事”。至于治理互联网所需的创造力,被WGIG认为“绝不亚于当年创造互联网人们的创造力”。

1.2 中国国务院的倡导

在网络领域里,“高可信网络”表达了一种原创导向,创意来自中国,旨在以高可信网络满足“高可信”质量水准的应用服务需要。如今,“高可信网络”已被正式写进中国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指出:“以发展高可信网络为重点,开发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及相关产品,建立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防范各种信息安全突发事件”。为了把网络的运行和管理纳入全盘考虑,《纲要》同时提出了“建立可信的网络管理体系”的思路。《纲要》着重指出:“事实告诉我们,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中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可见,创建“高可信网络”体系,很好地回答了中国自主创新该从何处切入的问题。

客观地讲,互联网只能代表网络时代初级阶段的技术水平,谋求“可联”,不谋求“可信”。相比之下,“高可信网络”代表了网络走向成熟阶段的技术水平,即由“协议创新”迈向“机制创新”,聚焦于解决网络诚信和安全问题。

如上所述可知,《纲要》定位的“高可信网络”显然不是互联网的翻版,也不应是通信界定义含糊的NGN,而是指一种具有原创意义的高诚信网络。中国宜以新网络机制原创国的身份率先创建“高可信网络”。

2 “高可信网络”的基本理念

传统的通信应用需求习惯于以通信业务来区别需求差异(例如话音业务、数据业务,固定业务、移动业务,窄带业务、宽带业务),但缺乏按不同的“安全和诚信质量需求”来区别应用需求差异。处于这种状态,当人们探讨网络进化时,很容易疏忽安全和诚信需求,甚至撇开安全和诚信需求来谈网络前景。《纲要》提出的高可信网络,弥补了这一缺陷,使人们可以按“要求高可信”或“不要求高可信”来表达应用服务的质量需求差异,谋求“各得其所”,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观。

创建“高可信网络”,并非为了取代互联网,而是完成一种布局。今后可由互联网,含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归口提供“不要求高可信”的应用服务(例如网上娱乐等),另由“高可信网络”提供安全有保障的应用服务。这种由两套网组成的“1+1”布局,如图1所示,既是一种合理分工,也是一种冗余配置,可提高抵御突发事件的能力。

由于“高可信网络”与“互联网”的机制不同,其安全质量有着本质差异,故两者应彼此隔离,各自自成系统。否则,若把“高可信网络”硬是与“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其后果只能是“谁都没有安全保障”。

按上述思路构建的网络体系,既能满足不同通信业务的应用需求,又能满足不同安全和诚信质量的应用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内涵,故将能以强劲的生命力开拓互联网未来。

3 “高可信网络”实现策略探讨

3.1 网络建设

在通信网发展历程中,人们经历了一种业务建一个网的时代。如今,则出现了强劲的“多网合一”趋势。那末,今后是否趋于只有一张网呢?显然不是,因为如果只有一张,一旦网络瘫痪,后果不堪设想。人们不宜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何况只用一张网也难以满足多种应用需求。

若把按照“高可信网络”的安全质量需求建立的网称作“A网”,把达不到“高可信”安全质量的网络称作“B网”,则任一终端用户对其终端设备的“配置模式”有以下选择:

模式1:兼容“A网”与“B网”的终端,能分别进入“A网”和“B网”。

模式2a:只配备“A网”终端,只能进入“A网”。

模式2b:只配备“B网”终端,只能进入“B网”。

上述构思否决了“一网平天下”的方案;“A网”与“B网”彼此独立,无需互通,互不制约;可让终端用户拥有对安全质量差异的选择权,体现用户至上;赋予“A网”充分的创新空间。

3.2 实现策略

3.2.1 突破互联网原有机制

CNGI的开发,谈不上有什么原创。CNGI的特征是基于IPv6的互联网,本质上属跟踪项目。显然,不能希望CNGI有多少突破。然而,研发“高可信网络”则是另一码事。这是因为“高可信网络”原本就不是互联网,无需受制于互联网机制,加之“高可信”本身就要求有新的突破,故有着广阔的创新空间。

发展“高可信网络”,既有CNGI的技术跟踪特征,更有“高可信”模式的创新特点,故能务实进取,充分发挥,主导未来。

3.2.2 实行网络机制创新

坚持创新 引领发展 篇9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这是总书记在2016年领导干部工作学习会上强调的,突出了创新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主体地位。创新是“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从顶层设计上肯定了创新的主导地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为了塑造“创新大国”、“创新强国”名片,必须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推进创新发展步伐。

坚持创新,有助于实现农业融合发展。农业融合发展是从“农业大国”转向“农业强国”的引擎,也是新时代、新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创新是实现融合发展的关键要素。在“乡村振兴、农业兴国”战略的实施下,我国农业科研投入力度正在不断加强,乡村旅游、观光旅游的“农业+旅游”创新发展模式也得到普及。然而,却也面临着产业链条难以延伸,产品同质化、农产品质量偏低等问题。因而,应在农业发展中融入创新元素,推动农业融合发展,丰富产品,提升消费者旅游感受,也让“中国碗”盛“中国粮”。

坚持创新,有助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企业对于创新、创意的要求越来越高,走创新发展之路。创新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是一个企业跟上时代潮流的关键。如果缺乏创新思维、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创新模式,一个企业也就无法创造新产品,也就无法提升产品的质量,也就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也就无法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所以,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现代化产业,都应走创新之路,在创新的道路上转型升级,走上时代的巅峰。

坚持创新,有助于文化产业繁荣兴盛。无论是通过众筹资金火爆屏幕的《大圣归来》,还是由百度大数据支持上“百发有戏”的《黄金时代》,亦或是对接阿里“娱乐宝”获得成功的《小时代》,这都是通过创新走出了一条与传统影视文化产业不一样的成功之路。通过创新,为其他公司提供了借鉴经验,也为其他影视企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因此,传统影视文化产业想要实现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突破,必须坚持创新、不拘成法、不落窠臼,才能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上一篇:作文速成之最13:作文怎样进行细节描写下一篇:社会统计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