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实现机制

2024-11-05

就业实现机制(精选11篇)

就业实现机制 篇1

中国矿业大学依矿而建, 以矿为名, 因矿而强。百年探索, 追求卓越, 始终以“爱国爱煤”、“科教兴国”为己任,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适应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需要, 面向煤炭工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长期以来, 学校以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长期发展为目标, 紧扣基层就业和创业成才两条主线, 以“四项改革”提高毕业生核心竞争力, 以“五项制度”构建毕业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以“五大工程”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初步实现了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良性互动。

一、推动“四项改革”, 提高毕业生核心竞争力

1.推动专业结构改革, 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

在保持学校专业优势与特色的同时, 根据就业和社会需求, 主动加大专业调整的力度, 逐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近年来, 暂停招生专业2个, 减少招生规模专业8个。

2.推动培养模式改革, 提高学生专业与社会需求的针对性。

学校实行大类招生, 加大学生重新选专业的力度;实行“对口单招”, 为煤炭行业培养应用型紧缺人才;积极探索8年一贯制的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 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3.推动培养方案改革, 提高就业岗位的适应性。

学校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了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 推动实习基地建设;将第七学期课程前移, 实行九学期制;鼓励毕业生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 缩小了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

4.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 增强就业选择的开放性。

学校构建了“模块化、层次化、多元化”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 成立了实施特色创新教育的“孙越崎学院”, 推行“创新教育导师制”, 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指导。

二、健全“五项制度”, 构建毕业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中国矿业大学坚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 列入学校每年的工作要点和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不断健全“五项制度”, 为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1.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

学校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 成立了校级和院级毕业生就业工作小组;积极构建就业工作“校—院——班级”三级网络工作机制, 形成了学校党政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体系。

2.建立了招生、培养、就业相联系的联动制度。

坚持招生与就业相挂钩制度, 实行招生计划听证制度, 招生计划和招生规模必须根据上年的就业情况考虑制定;实行新增专业市场需求调研报告制度, 所有新增专业必须提供系统、全面、准确的市场需求调研报告。逐步形成了招生、培养与就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

3.建立了就业状况动态监控制度。

坚持实行每两周一次的就业率动态统计和通报制度。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分析报告以《毕业生就业工作简报》电子版的方式发给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每一位成员, 并在每周一次的副书记例会上通报, 做到了就业状况全掌握、就业进展有比较、工作成效能衡量,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建立了就业质量统计分析制度。

坚持每年全面统计分析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 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分布和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专业吻合度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 每年编印的就业状况白皮书, 成为招生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参考依据。

5.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单项评估制度。

学校坚持每年对各学院全面的就业工作单项评估, 评估结果与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工作评价相挂钩。经过几年的探索, 已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评估体系和评估办法, 并在有关高校推广使用。

三、实施“五大工程”, 建立完善了精细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1.坚持实施全员化就业服务工程。

积极发挥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骨干作用, 同时充分调动一切力量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自2005年起, 学校在广大教师中设立“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奖”, 先后表彰近200名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推荐方面做出成绩的教师;成立了“家长督导委员会”, 发挥学生家长在学生成才中的督导作用和就业过程中的促进作用;选聘了一批就业信息校友联络员, 拓宽了信息来源渠道。各学院各专业班级成立了由学生党员和班级干部组成的“班级就业信息服务小组”, 较好地发挥了学生就业的互助作用。

2.坚持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工程。

学校将就业创业类课程列入教学计划, 单独设立了“就业创业”课程教学模块, 共开设21门课程, 将就业指导贯穿大一到大四全过程, 每年授课人数达8200多人。每年开展就业指导讲座40多场, 团体辅导30多次, 个体咨询近2000人次。大力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近年来, 学校组织就业工作人员参加校外就业培训30多人次;承担并完成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两项, 团中央规划研究课题1项, 校级课题1项, 公开发表论文数十篇。

3.坚持实施全国性就业市场拓展工程。

学校坚持每年3月和10月举全校之力开展全国性的就业市场开拓工作。各学院院长、书记亲自带队分赴全国40多个城市, 收集各类需求信息1万多条。学校积极与用人单位和地方人才市场合作, 签订就业实习基地273个, 与20家地市级人才市场合作建立了“中国矿业大学就业工作站”, 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了一条龙的服务。2010年, 我校被原江苏省人事厅授予“江苏省高校毕业生人才引进工作优秀协作单位”称号。

4.坚持实施全方位信息服务工程。

学校大学生“就业直通车”网站已与8个全国就业网站和20多个省市就业网站建立了全面链接, 建立了4000多家用人单位信息库, 确保就业信息2小时内上网发布, 日点击量近万次。开通了“就业短信通”、“就业网信通”系统, 形成了覆盖全体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每年11月、12月举办两场大型校园“双选会”, 参会单位规模达到800多家, 每年组织用人单位专场招聘会300多场。全校毕业生中超过70%的学生是通过校园招聘会或学校提供的需求信息实现就业。

5.坚持实施人性化就业帮扶工程。

解决一个困难家庭的就业问题, 就是解决一个家庭的问题。学校坚持实行院领导就业困难学生就业“承包责任制”, 每名院领导至少负责2-3名就业困难毕业生, 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 每年帮助200多名就业困难毕业生成功就业, 较好地解决了就业难点问题。

四、紧扣“两条主线”, 突出基层就业与创业教育的工作特色

1.弘扬优良传统, 坚持开展“基层就业、基层成才”的主旋律教育, 积极引导学生走基层成才之路。

学校坚持面向行业, 面向基层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一是坚持思想教育指向基层;二是坚持就业指导面向基层;三是坚持激励政策导向基层。学校每年70%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其中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及煤炭等艰苦行业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达到40%以上。同时, 毕业生报名参加国家、地方基层就业项目积极踊跃, 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学生司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

2.整合优势资源, 共铸教育合力, 扎实推进创业教育工作。

长期以来, 学校始终遵循“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的办学理念, 注重实践、注重创新。近年来, 学校坚持将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相结合、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相结合, 通过构建“政府-高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服务与支撑体系, 有效开展普及式的创业意识教育、精英式的创业技能训练和实战式的创业实践扶持协调发展的三层次教育, 积极构建“模拟创业”、“孵化创业”和“产业化创业”的三层次创业扶持, 成效显著。2008年, 我校成为首批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之一, 2011年11月顺利通过验收。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蓬勃开展, 在校大学生正在酝酿创业的有130项270多人, 毕业生参与自主创业人数达372人, 先后注册企业58家, 吸纳就业人数600多人, 涌现出了一批创业成功的典型。2010年4月, 全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座谈会在徐州举行, 我校在大会上作经验交流;2011年6月, 学校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分会评为“全国高校大学创业教育与实践先进单位”。

近年来, 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 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到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2011年5月4日,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朝闻天下》分别报道学校毕业生和基层就业工作情况。教育部简报、门户网站多次报道和介绍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于2009年被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被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 连续6次被评为“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就业实现机制 篇2

富士康、奇瑞、泰开集团、洛阳一拖、三一重工、许继集团、首钢、宝钢、鞍钢、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中国重汽集团、东风汽车、方太厨具、九阳豆浆机、海尔集团、TCL集团、长虹集团、陕西柴油机动力、卫华集团、宇通客车、沈阳机床厂、济南机床厂、北方工业集团、陕西白象食品有限公司、中国南车集团、普利华(佛山)、西飞国际、厦航、中国葛洲坝集团机械船舶有限公司、东安动力集团、广东省大冶摩托车有限公司、法士特、上海大众、潍柴动力、山西大齿集团、北方重工集团、东风本田、丰田汽车公司、长安铃木、西安康明斯发动机、泰州LG、中国一汽集团、RB明达科、贵阳万江航空机电有限公司、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金属装备工程有限公司、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永乐华航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西飞国际、长城汽车、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湖南中大创远数控装备有限公司、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湘电集团有限公司、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济南一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收获机械总公司、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山东福田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万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铁道科学研究院、戚墅堰机车车辆厂、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镇江中船设备有限公司、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江津增压器厂、宜昌船舶柴油机厂、大连船用柴油机厂、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信重型机械公司、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阳矿山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冰山集团有限公司、开封空分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制氧机集团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西电电力整流器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西电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西电高压电瓷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西开高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汽轮机厂、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杭州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振华港机(集团)公司、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公司、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上海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浅析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

根据教育部的官方数据显示,仅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有699万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而今年有727万人,再加上往届待业学生,这个数字还要攀升,被称史上最最难就业年,面对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党和国家政府已经将就业问题列为国计民生的大事。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整体来说,大学毕业生规模逐年增加,就业率逐年下降,待业人数逐年增加。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业人数巨大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为699万,今年则再创新高,共有727万应届毕业生,再加上上一年及上上年未就业大学生,这个数字还要攀升。可想而知,大学生就业压力空前,竞争也异常激烈。

(二)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招不到满意的员工,另一方面求职的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学校专业以及学生对各种职业的追求冷热不均,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实际工作眼高手低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更倾向于轻松体面的工作,对工厂技术工种等不太感兴趣,并且由高校刚毕业出来的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结构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一些普通高校毕业的大学生还不如职高职中的学生有就业优势。

(三)创业率低

国家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大学生创业率不足百分之一。虽然国家的优惠政策惠及所有大学生,可是普通大学生申请项目和资金还是非常困难,让很多想创业的大学生们望而却步。再加上很多大学生空有创业热情,没有经验、耐力和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对市场又缺乏了解,对创业行为缺少研究,创业成功率低。

(四)大学生就业的空间分布不均衡

很多大学生在大城市中学习生活四年后,不愿到小县城和农村等基层去,更不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在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国家教育部等5部委提出了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加分以及生活费补贴和助学贷款代偿等举措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锻炼,去基层岗位工作[1]。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一)高校扩招

我们可以从下表看出来,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14年毕业生的人数是2000年的7倍。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也就越来越难了。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但从国家长远的利益看,高校的扩招也是迫不得已的一个选择。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有影响,但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主要的影响。

(二)大学生的就业意向过于集中

大学生就业的意向表明,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業。但是70%并不是指到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而是包括了去各类企业(私营企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等等)以及灵活创业的比例。其中自主创业的的比例只占0.3%,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就不多了。可见,大学生虽然多,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工作,有业不就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一个原因。

(三)大学生就业的空间分布不均衡

大学生就业大多数集中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其中广州、上海、北京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的首选,很少人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样就造成了重东部,轻西部;重高层,轻基层的不合理分布[2]。如果大学生就业空间分布合理的话,就业问题就不会如此严峻。

(四)教育机制的弊端

我们的教育机制本身就存在很多的问题。有的专业过热,出现了扎堆的现象,有的专业则无人问津,人才过缺。很多的大学生在大学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没有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与大学教育的机制有关系,很多教育活动只是走走秀,搞搞形式,表面是完成了教育的任务,没有深入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欠缺。有的大学生反应,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创新能力比高中时候下降了很多,而且为数不少。再有就是教学内容与社会脱节。大学生毕业后到工作单位不能快速胜任,需要长时间的培训与锻炼,这加重了用人单位对对新近毕业大学生的排斥。尤其是就业市场的主力军民营中小企业不愿招聘新近毕业生。

(五)劳动保障发展不均衡

大学生就业保障政策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区间的不平衡,包括东部沿海城市与西部内陆城市的不平衡,大城市与中等城市的不平衡以及城市与农村的不平衡。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相对许多中心发达城市而言,边缘城市、贫困区县的基层相关福利保障政策尚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无法为员工提供健全的医疗保障,无法提供基本的住房条件,无法得到公平的养老保障,而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在择业时却比较看重这些福利的标准。二是行业间的不平衡,包括党政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不平衡,国有大中型企业与私营企业的不平衡。相对民营企业和私人企业而言,大中型企业、外企和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拥有健全的人事制度、激励晋升制度,因而除在薪资上比较稳定之外,由于财力充足,员工还可以享受住房、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的一系列社会福利保障。

(六)大学生自身方面

教育成本的逐年攀升推高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大部分普通高校大学生初次就业期望月薪在2000到4000元以上。过高的就业期望与用人单位提供的福利待遇之间产生的矛盾,导致部分学生宁愿待业,也不愿意“屈就”。另外,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有待提高。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素质及择业技巧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客观反映,近年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能力有下降趋势。如今,少数大学毕业生中出现了就业履历造假、随意地签约和毁约、极度缺乏敬业精神与团队精神、眼高手低等不良现象,已引起社会与用人单位的极大担忧,今年年初,还出现了一波90后大学生“裸辞”风潮,辞职的理由也千奇百怪,比如,起不来早床、失恋、想休息一段时间等等。

三、国家现已出台的相关保障政策

本文所指的大学生就业保障政策,主要是指促进和保障大学生就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等。目前,大学生就业困境造成了人才和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不合理布局,影响着千万家庭的幸福、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因此,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维护社会的稳定及和谐、保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国家已出台一系列的政策。

(一)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激励大学生创业、就业此《决定》明确规定了要进一步使工商注册便利化,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并要整合发展国家就业创业基金、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方便大学生创业。同时还表示要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以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面对2014年空前严峻的就业形式,国务院召开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专门会议,并下发了关于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通知。通知给出了指导性方针,包括:

1、鼓励去基层、小微企业和自主创业,通知在要求继续落实好统筹实施基层项目等现有政策的同时,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和措施。例如,要结合城镇化进程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充分挖掘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就业潜力,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对小型微型企业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给予补贴。通知还提出,2014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通过加强创业教育培训、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强化创业公共服务,引导和帮扶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逐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

2、加强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通知要求针对离校未就业大学生要创新服务方式,改进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3、创造就业公平,推动人才培养,用人单位招聘要公平,消除歧视,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要公开[3]。

(三)《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针对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现旬,国务院在今年5月作出决定,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指出,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尤其明确了要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4]。

四、关于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障政策的建议

从目前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四大成因分析来看: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会再短期内发生变化,就业压力将是长期而又艰巨的。国家在多个方面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引导大学生就业、创业,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一)有计划的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目前,有些省市已试点政府购买服务以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如山西、安徽。山西政府购买基层公共服务岗位所需资金由省级财政承担。省财政厅将政府购买基层公共服务岗位所需资金列入年度预算,按时拨付给承接方。每个乡镇、社区开发1个公共管理岗位、1个社会服务岗位,每个岗位财政补助2.5万元。每年年末根据实际聘用人员情况进行结算,并对承接方进行绩效考核,并实行与后续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挂钩。考核合格的,继续支持开展购买服务合作;考核不合格的,取消一定时期内承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资格。根据该省乡镇和社区数,全年约可完成6800个岗位招聘。各省市可根据实际情况购买社区等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二)均衡发展各地区劳动保障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

各地教育部门,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要加大力度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完善劳动保障保障政策,引导大学生就业择地趋向平衡化。

(三)教育体质改革改善未来大学就业形势

教育体质是一个大的体质,从小学到大学整个体质都有可能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但就目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来看主要是专业扎堆、教学重知识亲能力、教学内容和社会脱节这三方面的问题最为严重。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可以说都是高校扩招引起的。因此,高校教育体质改革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

(四)进一步完善创业机制

高校要设立专门的学生创业服务中心,对有意愿创业的同学进行指导并全程跟进,而不是停留在纸上谈兵。工商部门也要简化大学生创业登记注册程序,相关政府部门要对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加强监管,让钱用到刀刃上。大学生自身要做好创业的准备,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等等。

(五)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已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课程,据笔者走访了解,这门课程虽是必修课,然而大多采用年级或专业集体授课,课程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如笔者调查了解到:长沙某高校2015届700多名毕业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只在大四第一学期开设五周课程,每周一次,每次四课时,对学生实质性的帮助较少。为大学生的终生发展考虑,职业生涯规划要贯穿大学生四年学习,从大一新入校开始,就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能力、兴趣、所学专业,职业意向等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六)高校可据市场需求建立“订单式培养”模式

高校要多考察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学生学好专业的同时,有针对性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同时,也可与企业合作,建立“订单式培养“模式。这样能有效缓解目前企业招工难,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对大学生和企业来说是双赢的好事。

(七)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求职和失业保障政策

做好大学生就业保障工作,应做好大学生失业保障工作,把大学生新失业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对一定时期内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给予安置和帮助[5]。进一步推广和提高对农村大学生、贫困大学生、残疾大学生的就业补贴。如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今年发出了《关于申报2014年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的通知》,对家庭享受低保的大学生、孤儿、残疾大学生每人给予800元的求职补贴。

五、总结

大学生就业问题己经成为一个值得各方高度关注,同时,各方均在给予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它预示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关系到我国的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和中国教育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卢红梅.我国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科学探究.2005, (4)

[2]王晓扔.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G).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国政府网

[4]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中国政府网

就业实现机制 篇4

一、落实责任, 建立机制促就业

1、建立机制, 落实就业工作“四包”方案。

针对金融危机给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我院制定并实行了就业工作“四包”方案, 即:院领导包系, 系领导包专业, 教研室主任包班级, 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包相关班级毕业生, 重点包就业困难学生。由学院就业处督促各系副书记、系办公室主任、就业干事协调落实, 制定并落实具体分包方案。

2、明确任务, 落实就业工作目标责任。

2009年2月19日, 学院召开了2008年就业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兑现了2008年就业工作奖励, 院长与各系书记签订了2009年就业工作目标责任状。在学院签订责任状的基础上, 各系还与专业教研室主任和各班辅导员分层逐级签订了就业工作目标责任状, 切实将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教职工身上, 让全体干部和教师都来关心每一名学生的就业。

3、科学考核, 落实就业工作奖惩措施。

黄职校字[2009]14号文《黄冈职院关于做好2009年度学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明确: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系年度工作目标考核, 实行一票否决。学院对就业工作综合考评在全院前三名的系、年底综合就业率高于90%的系、为系就业工作付出努力并取得实效的人员予以奖励。将系就业工作质量与系招生计划、经费指标、表彰奖励等挂钩, 将教职工个人就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津贴奖励、晋职晋级挂钩, 切实兑现奖惩。为落实就业工作“四包”责任, 我们实行了“每月就业率通报、平时四率 (即材料达标率、求职应聘率、录用到岗率、综合就业率) 考核、年底综合考评”的就业工作考核办法, 为我院全员服务就业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部门联动, 群策群力谋就业

1、面向社会, 抓好市场调查环节。

在就业处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 就业处和教务处于暑假联合组织了各系开展人才市场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查, 以了解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对学院的认可度、满意度, 听取对学院人才培养的意见, 修订完善09版人才培养方案, 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就业处还组织各系开展了“全球金融危机情况下的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和学生就业意向调查。为搞好教育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服务提供了可靠依据。

2、夯实基础, 抓好教育教学环节。

学院教务处、校企合作处和就业指导处, 强化教育教学与就业需求的连接, 指导各系按人才市场要求落实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组织教育教学改革, 指导各系将校企合作、订单教育、资证教育、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教学活动与学生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全体教师将就业创业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结合授课计划, 联系就业实际, 联系市场需求, 自行设计与就业的教学联结点,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学生工作处和就业指导处根据培养职业人的要求, 共同开展系列的就业创业教育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促进学生全面提高职业素养, 树立科学务实的就业观念, 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艰苦创业。

3、优化环境, 抓好条件保障环节。

院招生处按人才市场需求和各专业就业情况协商确定招生方案, 合理分配各专业招生计划, 引导淘汰就业率低的老专业, 鼓励开发就业前景好的新专业。人事处、财务处、国资处和后勤处尽量创造条件, 为就业工作提供人员、经费、场地和设施保障。就业指导处按照“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要求, 科学构建就业工作服务体系, 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三、全员参与, 齐心协力抓就业

1、亲临一线, 当好学生就业的指挥员。

学院党委一班人视学生就业工作为学院办学的生命线, 每一位院领导分别包一个系, 亲临就业工作一线靠前指挥, 为系领导、就业工作人员策划、鼓劲, 利用自身人脉和社会资源, 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党委书记张鹤桥为所包的土木工程系联系了中铁三局、嘉禾装饰集团等用人单位, 并牵线合作开办了黄冈职院嘉禾学院。院长陈年友为所包的生物工程系联系了李时珍药业集团等用人单位。院领导亲临一线, 深入所包的系, 深入企业, 共同研究就业工作方案, 分析工作难点, 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学生就业工作的指挥员。

2、瞄准市场, 当好学生就业的营销员。

学院党委将学生就业工作作为考核系部工作的重要方面, 特别是作为考核系部领导班子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 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如果说院领导包系抓就业是在发挥领导优势, 那么, 系领导包专业则是在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各系领导班子成员, 结合专业, 瞄准市场, 积极组织就业岗位信息, 当好学生就业的营销员。系级领导带领广大干部职工, 带着深厚的感情, 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 在市场中寻找就业岗位, 在市场中推荐自己的学生。2009年, 经多方联系, 全院先后组织了招聘单位475家, 提供就业岗位29300个。一支实力较为雄厚, 彼此竞争激烈的营销队伍活跃在我院学生就业工作领域, 他们比技能、比业绩。2009年度生物工程系领导班子自加压力, 给每位班子成员定下所包专业20位毕业生就业推荐任务, 系领导的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使该系超额完成了就业推荐任务, 取得了2009年度就业工作全院第一名的好成绩。

3、发挥优势, 当好学生就业的宣传员。

在“四包”方案实施的过程中, 有一支中坚力量, 就是专业教研室主任们, 他们所包的是班级。这是学院领导充分发挥教师群众这一资源优势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教研室主任一般都是专业方面的业务尖子, 一线教师与学生接触机会多, 在学生享有较高的威信。他们不仅传授专业知识, 更重要的是, 在学生就业工作中扮演了宣传员角色。他们结合专业及时向学生介绍就业市场行情, 宣传国家就业形势与政策,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创业观, 为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当好参谋, 传递就业信息, 传授求职择业应试技巧。计科系动漫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夏文秀长期和所包专业班级学生打成一片, 成为青年学生的良师益友, 所包专业班级学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该系榜首。

4、积极帮扶, 当好学生就业的服务员。

我们积极做好帮扶工作, 解决就业难点, 努力当好学生就业的服务员。切实帮助家庭贫困和就业困难毕业生解决经济上、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对就业困难的学生逐个摸底, 逐个指导, 逐个帮扶。专业教师、辅导员和就业干事有具体的帮扶对象和帮扶方案。我院2009届机电一体化11班学生李慧, 因小时候烧伤致残, 辅导员亓志学主动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 在多次应聘失败的情况下, 仍帮助其参加应聘, 最终应聘到长春一家制造厂工作, 月薪2000元。我院人文系2009届商务英语5班女生符岭销, 家庭经济非常困难, 在就业干事郭胜红的帮助下, 她积极参加勤工俭学, 顺利完成了学业, 安排到黄冈伊利乳业就业, 月收入1500元左右。

5、关注动态, 当好学生就业的督导员。

我们密切关注学生就业动态, 关心学生就业安全。就业处对已登记就业学生的实际就业状况进行核查, 以便核实学生实际在岗情况, 采取跟进措施。各系就业干事和毕业班辅导员, 对所属毕业生做到深入到教室, 深入到宿舍, 深入到学生家庭, 联系到人, 核实到人, 登记到人, 并分清具体情况 (在岗、在校、在家、不明等) 进行汇总上报。各毕业班辅导员, 加强与毕业生的动态联系, 督促确实未就业的学生积极参加应聘, 落实就业岗位, 确保学生安全就业。对已就业的学生, 学校与其保持密切联系, 学生遇到困难, 就业部门及时想办法协助解决。如, 江苏弘捷电路有限公司是2006年建厂的, 由于订单不足和资金困难被迫停产。得知消息后, 分管就业工作的院党委副书记覃守云和就业处袁畅同志及时赶到江苏, 迅速与企业留守干部接上了头, 了解了情况, 为学生提出了合理要求, 同时也针对性地做好了部分学生的稳定工作, 就业学生得到了妥善安排。

总之, 我院积极创新学生就业运行机制, 通过落实就业工作“四包”责任制, 引入了竞争机制, 派生了“五大员”, 促进了全员服务学生就业, 较好地克服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 更扎实的行动全面推进学院就业工作, 努力开创学院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就业实现机制 篇5

摘 要: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计民生的发展,更好的培养大学生,解决其毕业时候的就业问题,解决毕业即失业的难题,高校建立了招生就业联动机制。本文通过分析招生就业联动机制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来探究该如何在高校构建一个招生就业的联动机制,应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哪些问题,从而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提高毕业生素质,实现高校招生就业联动。

关键词:招生就业;联动机制;大学生培养

高校是向社会输送新鲜人才的一个重要地点,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成为了学校和社会两方面共同突出的重大问题。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方方面面,也同时关系着学校的发展。大学生就业是一件值得被重视的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社会、政府、单位多方面的共同协调和努力。然而,如今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打破传统,将招生和就业直接联系起来,从招生开始就立下保障,一改以往招生就业分离的现象,高校从内部开始调整,改变专业教学的结构,注重培养人才,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毕业后能尽快的走上工作岗位,最后由政府和社会共同完成就业体系,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减少了大学生毕业的压力,解决一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率。

一、建立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招生是高校人才输入的基础,就业时未来生活的重要保障。生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才素质质量的高低,人才的质量又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一个学校的每年的就业率都会直接影响当年的招生,招生和就业两者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影响,这在教育界已经是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从高校的招生来看,影响招生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如果能提高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和其就业质量,那么不仅仅会提升自身学校的招生情况,还有极大的可能性会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建设,也同时解决了高校毕业即失业的就业困难,是一种带有持续性良性循环的一种发展。招生和就业两者之间是可以建立一种循环的良性机制,相互互动并且相互联系起来,对未来的高素质高质量的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市场,用优秀的就业率来吸引新的一届优秀学生,高素质的生源能够带动学校的培养,实现循环往复,协调发展,并且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社会而言,都是有益的,同时也能够稳定大学生的迷茫飘忽的内心,让他们有更坚定的就业方向,能够更加安心的在校园里面学习。

就目前来看,大学生毕业困难问题仍在逐步上升,从2000年的107万直到如今2016年突破770万人数的大学毕业生,每年的毕业生逐年增多但是毕业率却并没有相应的提升,每一年都成了“最难毕业季”,大学生毕业生们都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和就业压力,这时候高校的招生就业联动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尝试着慢慢地建立招生就业联动机制,这一些小小的改革是一种巨大的进步。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建立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就现在的情况看来,对整个机制的研究尚为完全成型,还未深入的去研究去构建一种完善的招生就业的体制系统,还需要高校和各方面的不断协商,不断做出创新和改革,慢慢的培养大学生,并且提出招生就业联动体制的建立和改革的具体实施。

二、如何构建招生就业联动机制

该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去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招生就业联动机制,是如今不得不去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坚持四大不变的原则下,通过专家研究,通过实践调研,通过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协商调整,通过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共同去构建一个招生就业联动机制。而这四大不变的原则分别是:

(一)坚持科学用人、科学管理、科学实施

招生就业联动机制最初的创想和实际应用都应该遵守科学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指导,做到科学用人,对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做到科学管理,对于在高校内学习的大学生,要对其进行科学管理,不能过分放松也不能过分苛刻,不能让其因为最后的就业保障从而放弃学习。做到科学实施,在实施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过程中要确保科学的实施,正确看待招生就业联动机制,分析整个机制运行的可行性,科学制定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做到高素质招收高质量毕业。

(二)要根据市场需求导向来做出随时的变化

每一年的市场走向和市场需求都各不相同,掌握市场的变化,随时根据市场的走向做出相应的调整,确保能和市场社会有正确的接轨,将其作为招生时专业设置和教学中调整的依据,这样就能培养出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和社会的新专业人才。

(三)组建共同协作的统一战线联盟

学校、用人单位、政府、社会等都是关乎毕业生就业的,高校就应该积极的寻找各个相关部门,取得他们的支持,才能更好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以学校为基点,优势互补,校内做到团结互惠互利,校外做到强强联合,这样提供给大学生毕业生的机会就将会更多,通过合作来帮助实现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建立。

(四)加强创新的培养人才模式,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如何培养大学生是陷进一个重要的课题,创新能力是如今大学生应该拥有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灵活变通,发挥大学生的想象力,做出相应的研究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果,这样的毕业生将会收到社会的喜欢,能够好的融入社会,有更好的发展,这才是学有所成。当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时,实践能力是重中之重,大学应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才能为学生今后有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如何确实实现招生就业联动机制

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建立必须要按照科学的指导,随时根据社会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然后学校和社会各种单位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形成良性的循环、良性的互动,多层次立体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建立。要具体的去实现招生就业联动机制,要做到三个保障。

那就是制度保障、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无论是学校或者是用人单位, 就应该做到建立专业的评估检查制度,有一定的制度和规矩作为保障,对于无法培养满足社会需要人才的学校,应该做出及时的调整,落后被淘汰的专业可以直接停办,不光是要确保就业率的提升,更应该注重的是大学生的高质量培养。确定一系列与之有关的制度,绩效考评或者奖惩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励的作用,能更好的保证向外输出的人才的质量。

然后针对招生就业联动机制,应该设立专门负责的部门对其进行管理,整个机制的实施要有组织保障,成立专门的招生办或者是职能管理机构,是为了确保生源学生流入的质量控制,后还要设立专门的就业办公室或者是就业指导中心,负责毕业生的毕业后的工作去向,一前一后两种组织部门相互配合工作,保证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完善,共同来构建出招生联动机制的组织保障。

而最后需要做到的是人才保障。学校要强化自己的专业学科,努力建设出优秀的专业培养人才体系,然后为了确保生源的稳定和高素质,可以建立相对应的生源来源基地,出台相对应的优惠政策,让中学教育的培养和大学的人才培养相对接,让学校能够被学生注意到,从而吸引大批的优秀高中生,还能树立学校的形象,从生源上保证人才输出的高质量。

四、结语

大学生的招生就业联动机制是如今重要的一个机制,招生和就业是两个关键的环节。建立一个招生就业联动机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单位多方面的相互配合和支持,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然而毕业生的就业还是一项复杂困难的艰巨任务,需要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不断研究不断探索出新的解决方法,不断的去完善联动机制,使大学生的未来拥有更多的保障,能够更好的去学习,学校也应该加强教育的投入,努力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确保他们毕业后能够更好的就业,探究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路还很长,还需要不断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保林,孙志强,刘文涛. 简论高校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J].吉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6)82-83.

[2]王英.高效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146-147.

构建联动机制打造就业品牌 篇6

在当今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 学校的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 多次获得“河南省大中专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高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以报考率高、录取线高、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 形成了“入口旺、出口畅”的良性循环, 赢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

“入口旺、出口畅”的华水现象并不是偶然, 透视其原因, 得益于学校积极探索并构建实施“招生———培养———就业”与社会需求的联动机制。

一、深刻把握招生、培养、就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

高校基本的职能之一是培养人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将培养高质量、受欢迎的人才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校重视建立以社会需求与培养相结合为导向的培养体系, 建立满足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有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 培养的毕业生才能“出口畅”;毕业生就业形势好, 学生就会踊跃报考这个学校, 才能“入口旺”, 从而实现学校发展的良性循环。

目前, 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尚未形成有机联动的关系。但高校自身可以在自己的可支配范围内, 最大限度地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二、坚持招生、培养、就业相结合, 构建内部联动机制

招生计划与就业需求相结合。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招生就业信息反馈机制, 实行“招生计划、专业设置与就业情况挂钩”制度。在2013年分省、分专业的计划编制上, 学校认真分析全国及河南省招生和就业形势, 结合学校实际, 充分体现“区域性、专业性”的特点, “优化布局, 服务发展”的原则, 考虑区域经济结构与特色。学校通过认真分析各专业历年志愿率、报到率、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等情况, 科学制订招生计划, 掌握招生、培养、就业的主动权。牵头部门实施了“职业生涯意识调研”“就业意向调研”“签约情况统计”“未就业跟踪服务调研”“校友追踪调查”等五项调查, 在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 形成数据反馈给相关部门, 为科学制订招生计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保证了招生与需求的对接, 奠定了“入口旺、出口畅”良性循环的基础。

招生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生源质量是高等教育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 决定高校教学工作的起点, 对高校人才培养有着很大的影响。学校通过强化招生宣传、规范招生制度和招生录取机制, 不断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吸引高质量的优秀生源。2013年, 学校招生工作以更名大学为契机, 加大招生宣传力度, 建立了一批优秀生源基地。招生宣传工作既注重挖掘学校内涵建设, 又强力宣传学校的特色与优势。通过分析各专业在各省份的报考数据, 学校及时对专业进行调整, 适时进行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 不断改进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 增强专业的特色, 不断提升专业的优势竞争力。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学校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环节最终是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就业质量的关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切实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 是学校新时期的办学理念。

一是结合人才需求, 科学制定培养目标。遵循比较优势原则, 以水利水电优势学科群为基础, 走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内在联合、学科交叉的道路, 依托学校的资源条件、特色专业等, 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型毕业生。

二是紧密联系地方经济特色和行业需求,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结构的调整上, 拓展社会急需专业, 如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领域的专业, 衍生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类专业, 限招或停招“大众化”专业, 促使“同质化”专业“特色化”;在课程建设与调整上, 学校每年进行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 为优化教学计划, 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提供依据。

三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紧紧围绕企业要求, 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比重, 工科专业占总课程的25%, 非工科专业占总课程的15%。学校建立了一大批教学实习基地, 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提升毕业生的竞争优势。

四是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和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为载体, 不断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学校实施了本科生创新实验计划, 资助学生参与各类科技竞赛。

三、加强与合作单位和校友联系, 构建外部联动机制

校企联动机制。学校紧跟市场需求, 加强与企事业单位沟通和联系, 在坚守学校原有行业性办学优势的基础上, 邀请了著名企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参与学校教学大纲修订和专业设置论证等工作, 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校还依托主要用人单位, 建立了一批教学实践基地, 抓好实践性教学环节,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校地联动机制。学校立足中原, 面向全国, 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和行业动态, 充分发挥智力支持优势, 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为地方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学校先后与新乡市人民政府、黔西南州人民政府、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深入推进校地合作, 实现了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在联动中开拓生源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就业市场的目标。

校友联动机制。学校高度重视校友工作, 构建了完善的校友促招生就业培养工作体系。建立定期回访校友制度。加强与校友的沟通交流, 充分调动校友支持、关心母校发展的积极性, 积极号召校友参与到学校招生宣传中。不定期邀请校友举办报告会, 开展榜样教育。邀请杰出的校友回校举办报告会, 激发和鼓励在校生树立爱校护校观念, 制定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积极邀请校友企业来校举办专场就业双选会, 充分利用校友对母校、专业的认同优势, 为毕业生搭建优质快速就业平台。

四、招生就业与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 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

招生、就业、培养与社会需求联动机制建设是学校创新驱动的源动力。机制的建设成功与否、有效与否, 二级管理、重心下移是关键, 绩效分配为代表的内部激励机制是保障。面向社会, 动态调整培养环节以适应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及社会需要, 这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办学一直深受社会肯定的根本所在。学校将就业状况、招生计划与分配体制的联动作为考量指标, 激励各院系积极主动把社会需求作为办学导向, 激发内在活力, 不断优化培养环节, 满足社会需要。目前, 学校“招生、就业、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机制”建设已渐露雏形, 正朝着科学化、规范化方向迈进。

就业实现机制 篇7

1.大学毕业生数目突破历史新高。据中国媒体援引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 二零一零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 比去年的611万多19万人, 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 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 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 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 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 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 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2.“蚁族”生活在劳碌奔波中寻求改变。“蚁族”, 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 被称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群体。之所以把这个群体形象地称为“蚁族”, 是因为该群体和蚂蚁有诸多相似之处:高智、弱小、群居。据统计, 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上海、广州、西安、重庆等各大城市都有大量“蚁族”, 在全国有上百万的规模。作为高学历却低收入的大学生群体, 其生存环境却令人堪忧。这不仅影响着舆论对受教育与否的观念, 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安全稳定和和谐发展。衡量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标准, 既要考虑到毕业生的就业率, 又要考虑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培养什么人, 如何培养人, 事关民族兴衰和国家前途。同理, 大学毕业生的质量、数量及能否顺利就业也影响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快速增长。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过程中, 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激烈竞争。“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困难很多, 最大的困难是资金投入不足和毕业生就业困难, 前一个问题较易解决, 而就业问题较难解决, 这正是多年来我国对是否走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踌躇不前的主要原因。”不论是千名硕士竞争上岗卖猪肉, 还是数千毕业生挤破头皮竞聘挑大粪, 只因为该工作是公务员岗位, 被视为一劳永逸的铁饭碗。这似乎给世人一种心理暗示:文凭贬值、知识无用。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正以诸多事实冲击着人们的思想, 改变人们的理性思维。人们禁不住要发问:“这是社会发展趋势, 还是某一时期的假象?”长期以来, 高校只重视培养, 而较少考虑毕业生的出路, 这导致了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职业需求的相脱节。而历史发展到今天, 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高校办学质量、效益和社会舆论的评价。

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一定程度的盲目扩招导致的毕业生数量剧增而质量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行政限制依然存在, 影响了人才资源的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促使企业及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日益苛刻;传统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素质结构存在欠缺、能力低下的问题;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机制仍处于初级阶段等。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1.计划经济的影响。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思想, 人们观念里, 很大程度上崇尚“学而优则仕”, 也造就了中国长期以来的社会风气与舆论传统思想:“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即使进入新社会, 新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也难以一下子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加之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在这种体制下, 高校实行统招统分政策,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习惯于被动接受就业分配, 在这种情况下的人才资源优化配置也就缺乏必要条件。

2.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接受重知识灌输, 轻实践, 乏能力的教育, 缺乏必要的科学系统的职业培训和指导。由于毕业生对自身认识不足, 初次就业单位不合适、一次就业成功率低等因素都不利于毕业生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工具性教育的影响,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主体意识欠缺。很多大学生甚至毕业前夕仍对自身的发展定位不甚了解。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大学生主体潜能的开发程度与主体需要的层次性相对应。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主要是针对毕业生而展开, 仅限于满足学生的当下就业, 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仅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就业技巧等方面, 忽视学生职业的长远发展, 此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自己明确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目标。

3.我国高等教育存在过度教育的现象。过度教育是指人们的实际教育水平超过了从事实际工作需要的教育水平。过度教育的出现并非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需求已经达到了绝对饱和状态, 而只是一种局部结构的过度。一方面是区域性过度, 广大农村和中西部人才缺乏, 东部人才相对饱和;一方面是高等教育专业之间的结构性过度, 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 部分专业人才严重过剩, 例如出现冷门和热门专业等。

造成大学生就业现状不佳的原因有多方面, 其中一点不容忽视, 那就是社会制度制约下的家庭教育。大学生们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一代, 在大肆扩招的时代接受的高等教育。他们习惯于别人安排好一切, 习惯于父母的宠爱、夸奖, 不习惯于面对生活, 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的能力有欠缺。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 高校形成科学、系统、长效的就业指导体系

1. 科学设置与就业相关的课程。高校要科学设置本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 并将纳入教学计划, 与学业教育同步进行, 从而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教育体系。对一年级学生而言, 重在唤醒他们对职业的谋划, 激发他们对未来的思考、期望, 并通过具体的心理测试, 引导他们认识自我、思考未来, 认清自己的不足。高校要积极探索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 并把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内容。省级就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出台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新政策, 协调当地有关部门, 切实扶持一批大学生实现创业。

2. 完善就业服务。就业指导服务的滞后, 机构能力建设落后, 难以满足大学生对职业信息、政策法规咨询、就业协议书指导、求职技能、职业生涯指导和心理辅导等方面的需求, 更谈不上传递社会需求、支持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整合。完善就业服务机制, 要多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讲座, 为不同年级的在校生提供相应的职业培训课程, 为未踏入社会的大学生进行基本素质、个性和能力的综合评估, 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并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奋斗规划, 提供择业建议, 指导撰写个人简历等。

3. 精心设计见习制度。自主创业, 是解决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 还需要多项配套政策跟上。大学生不缺创业精神, 但是高等教育长期以知识教育为主导, 学生在独立思考和操作上的训练不足, 其创业能力的提高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 因此设计和建立有效的见习制度, 帮助大学生培养各种能力, 获取更多经验至关重要。

4. 建立用人单位的信息咨询库, 及时更新和完善为大学生提供信息服务, 定期与用工单位和企业交流合作, 建立毕业生实习花名册, 通过建立实践实习基地等为毕业生提供获取实践经验的机会, 培养工作能力, 为毕业生提供与用人单位实体交流洽谈的经验和就业机会。

(二) 制定有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体制

目前, 部分高校毕业生存在就业信用缺失问题。一方面, 源于部分毕业生缺乏信用意识, 法律观念单薄, 存在“骑牛找马”就业心态导致儿戏对待就业协议。误认为双向选择就是自由择业, 没有明确认识到“双向选择”行为的对等性和就业协议的法律效力, 这直接造成三种影响:首先, 本人首次就业目标不明确, 一定程度上造成本人时间的浪费;其次, 对用人单位而言, 对新员工的培训和上岗需要一段时间, 由于毕业生的离职, 造成用人单位时间和资源的双重浪费, 不利于用人单位内部员工的稳定和企业文化的长盛;最后, 由于毕业生的信用而造成企业对高校的不信任和不支持, 不利于高校和企业建立长效的人才培养输送合作关系。另一方面, 毕业生在已做好择业和就业的准备的情况下, 高校须主动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 避免用人单位以不当理由拒绝接收毕业生。高校在进行职业生涯指导的时候也须增强毕业生法律意识。政府需尽快制定促进高校毕业生的有关法规, 明确规定高校、社会企业、学生的三方权益和义务, 制订对就业者利益保证、公平竞争的法规, 促进就业的有效和规范。

(三) 积极履行政府职能, 为毕业生营造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

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规范的毕业生资源配置体系, 建立更加开放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淡化户籍、部门、地域等因素对毕业生择业和流动的限制。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积极开放非公有制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潜力, 在户口、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制定一些鼓励毕业生到私营、个体、三资企业就业的优惠政策。比如, 浙江、江苏等地为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工作, 实行户口档案与工作分离的办法。允许大学生在乡村工作而户口仍留在城镇, 这些政策都有其可借鉴之处。

摘要:通过对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 归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 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些针对性建议, 如高校应具备前瞻性眼光, 审时度势, 结合企业现有优势和资源, 采取切实措施, 开展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政府应将高校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纳入政府职能, 关注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高校,企业,政府,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2003年就业形势及对策的报告[Z].2003.

[2]杨伟国.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1) .

[3]卢亚丽, 李志祥.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就业指导体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06) .

[4]陈楚泉, 符志刚.新形势下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6) .

就业实现机制 篇8

媒体报道数据显示,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750万, 多于“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4年20多万, 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到765万。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 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增幅呈现下降趋势, 同时, 由于大量城镇失业下岗人员、军队退伍人员以及中学毕业后不再继续求学的学生步入求职择业大军中, 大学生就业压力激增。

一、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概念

大学校园中, 部分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 因为先天或后天原因, 在自身素质、经济状况、教育机会获得、社会位置、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劣势, 这种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可以形象的总结为大学校园中“就业困难”、“有业难就”或“有业不就”的学生群体。对于就业困难学生来说, 就业状况悲观, 就业情景迷茫, 他们承受更大的就业压力。主客观原因所导致的求职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这部分成员顺利择业, 危害他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严重者会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 影响校园安全稳定, 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

目前关于校园中就业困难学生的研究普遍认为, 这一群体在校园中属于弱势群体, 他们具有脆弱性、敏感性、弱势性、低成就感等特征。就业困难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情绪状态不佳, 对生活没有方向感, 学习缺乏动力, 体验不到求职择业对大学学习的肯定, 得不到大学学习所应该带来的成就感。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导致大学生就业难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社会发展市场化的正常现象。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一问题, 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 “双创”项目、“西部计划”、“支援边疆”、“应征入伍”、“到村任职”、“特岗教师”等针对应届毕业生提供诸多优惠, 比如学费代偿、硕士研究生考试加分、公务员考试优先录取等等, 鼓励大学毕业生服务中西部, 服务基层。可是大学生“服务基层促进就业”的方式远远没有国家相关部门预想的受到青睐, 相反表现出“基层就业非主流”的趋势。城市就业岗位竞争激烈, “基层锻炼”、“基层服务”字样岗位无人问津, 基层医疗单位、基层事业单位招不到合适人选。

2015年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 【1】仅有9.1%的毕业生愿意到县级以下去工作, 接近一半 (48.8%) 的毕业生就业首选地域是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之类的二线城市。相比于2014年, 学生愿意去基层求职的比例和不愿意去基层求职的比例均有所上升, 表明学生更明确了自己是否愿意到基层锻炼的意向, 对于去基层工作的态度求职者总体上越来越开放清晰。

校园就业指导中一直有“先就业后择业”的说法, 大学生以为先就业就意味着“病急乱投医”, 只要有空缺岗位就应该迫不及待的去上岗。2015年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就社会热点问题对就业的影响进行探讨, 表明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国家政策, 其次是房价与物价因素。

笔者就10多年来开展校园大学生就业指导、就业管理工作以来的体会, 结合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接触, 深入交谈了解、开展一对一的就业帮扶后分析认为, 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可以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个方面来探讨。

(一) 客观原因

相比于过去几年的毕业生人数来讲, 高校毕业生人数仍然有增长趋势, 毕业生总量维持在高位, 预计“十三五”期间高校毕业生总量将突破3700万人, 陕西省预计将超过36万。【2】在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的这一供需矛盾之下分析认为, 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客观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1. 就业结构不尽合理, 学校部分专业、部分人群就业压力突出。

高校每个专业都制定了学生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直接指导着高校毕业生的培养方向, 是连接在校学生与社会用人标准的直接纽带。纵观高校学生培养计划发现, 部分专业培养计划陈旧, 更有甚者部分专业的培养计划是根据90年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制订, 脱离了今天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对人才的需求标准, 学生培养目标没有跟上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 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就高校专业设置而言, 专业的调整周期太长, 很难应社会发展培养所需之人。部分设置比较早的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 既建立了本专业稳定的就业链, 又有对应于专业发展的就业市场;而有些专业由于设置时间早, 随着国家产业发展模式的更新, 已经度过了它的辉煌需求季;步入21世纪的今天, 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已经很难在社会上觅得相应专业的工作岗位, 但是这样的专业依然在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中持续招生。专业设置的不合理, 导致毕业生在求职应聘时部分专业门庭若市, 有的专业则门可罗雀。与社会人才需求相背离的专业毕业生一方面就业压力加大, 另一方面对于毕业生而言也没有合适的岗位可以选择, 所以出现了就业难。

社会发展赋予男女两性的职责分工不同, 普遍认为女性为家庭付出更多, 很多女性成家后为了家庭不惜放弃自己的事业, 从而出现这个共识:女性为工作付出少。加之性别差异所导致的能力、思维习惯不同, 因此部分企业在人才招聘时不同程度的存在性别歧视, 甚至有的企业在发布招聘信息时明文指出“此岗位仅限男生”、“男生优先”等文字。企业提出这样的要求, 也是基于岗位工作性质不同、基于岗位发展需要的无奈之举, 但是这一举动无疑使得女大学生求职择业处于被动地位, 使得女生在求职择业时丧失更多机会。

2. 高等教育发展教学知识更新没有跟上市场发展步伐、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转化率低。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作为两种主流的教育模式, 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应试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 【3】这种教育模式脱离社会发展需要, 不符合人类自然发展规律;素质教育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4】教育落脚点是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就国内目前的教育环境而言, 长期以来我们虽然提倡素质教育, 但是教育的实际情况却与现实背道而驰。高校也存在有着素质教育的名目, 受教育软硬件所限依然执行着应试教育的实质。应试教育背景之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现象, 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脱节, 学生普遍存在“读万卷书, 迈不开一只脚”的现象。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 很难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换成为工作价值, 由此导致了毕业生与需求岗位之间脱节。很多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标明:有工作经验者优先, 而应届毕业生面对新的工作岗位往往是一张白纸, 由此就会出现岗位需求与应聘人才的个人经历相脱节, 大多数企业限于运行模式, 不愿意从头开始培养员工, 由此出现了毕业生找不着工作, 企业招聘不到岗位所需人才的两难局面。

3. 用人市场配置手段粗放, 企业用人选人随意性大、缺乏标准。

市场配置手段粗放, 企业对于岗位需求人才没有科学合理的标准, 随意性过大导致毕业生应聘岗位很难精准选择, 企业对于人才的选拔失去科学性、严密性。

对于目前我国企业的了解认为, 企业技术设备水平达到发达国家90年代后期水平, 而管理水平滞后70余年。【5】中小企业中现代企业管理严重缺乏, 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更是微乎其微。中小企业选人用人基本上没有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可言, 多数企业因缺找人;在企业快速成长阶段, 救火式选聘人才模式是我国企业选聘人才的常态, 没有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

(二) 主观原因

1. 毕业生普遍存在生涯概念模糊, 职业准备不足。

大学生中, 甚至大学校园的教育管理者中有这样的认识:所谓学生职业生涯指导, 就是到了大三大四, 根据学生个人职业选择进行指导, 协助毕业生最终找到工作。事实上, 生涯规划应该贯穿于个人成长始终。【6】它是指个人在生涯发展历程中, 探索个人特质或职业与教育环境资料, 掌握环境资源, 逐步发展个人生涯认同, 并循序渐进建立生涯目标;在面对生涯选择事件时, 有能力针对各种生涯资料和机会开展生涯评估, 做出生涯选择;进一步择其所爱、爱其选择的心情, 并能够投注其生涯选择, 承担生涯角色, 最后获得生涯适应与自我实现。

完整的生涯规划包括两个层次的问题, 就发展历程的观点而言, 大学阶段正处于个体生涯探索期和生涯建立期的关键阶段, 面临着许多关系未来发展的重大抉择, 如学业、职业、人生价值、婚姻等。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 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 探索新知, 融于社会大学生的生涯规划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始终。

目前大学毕业生生涯概念模糊, 职业准备与用人单位对于人才能力的需求之间存在错位。2015年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就“大学生就业时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调查表明, 沟通能力和专业技能依然最受求职者关注, 其次是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相反, 被用人单位与社会所看重的基本素质, 比如道德修养、组织能力、独立能力、协作能力、进取心、刻苦精神与工作热情等, 却被求职大学生相对忽略。

2. 大学生就业缺乏主动性、创造力弱。

2014年, 国家领导人提出“要在全国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 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全国范围掀起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一方面会激发有创业意愿的同学抓住机会, 进一步带动就业。2016年国家“双创”计划针对在校大学生出台政策,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动力, 但是大学生整体体现出创造力不足。

3. 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 频繁出现能力危机。

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大多存在“这山看着那山高”, 选择地域、追求高薪、期望良好的发展平台, 认为工作需要符合个人意愿, 或者完全符合个人的意愿, 很少有同学思考自己的能为企业发展做出什么贡献。

研究学生就业压力, 就业压力源一般分为家庭、学校、用人单位、个人四个维度。2015年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家庭、社会是最受关注的压力源。并且求职者虽然有意去基层, 但仍然存在太多纠结。存在纠结一方面说明在个人的想法与行为之间存在冲突, 想去与真正去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另一方面, 家人的不支持甚至反对、外人的看法等, 对于想去基层求职的毕业生来说是同样重要的影响因素。【7】

2015年GDP增长6.9%, 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 成为第一大产业, 服务业发展模式和业态将进一步创新。但是在我们的同学中仍然有部分成员认为从事服务业不是一项体面的工作, 甚至认为大学毕业后从事服务行业不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相等同, 折射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念落后。

三、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措施

(一) 加强就业指导, 开展成长式职业发展教育, 提高大学生职业认知。

大学生的职业准备从读大学的第一天起就应该有所考虑, 甚至在中学时代就应该有所涉猎。步入大学校门应该有更明确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比如大一了解自我, 大二锁定职业兴趣, 大三针对个人确定职业岗位有目的地展开职业修养提升, 大四完成初步的职业人的转变。

初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对于大学校园认识比较模糊, 对大学生活充满种种憧憬, 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从培养人才的角度而言, 实现大学生精细化管理, 新生养成教育中应该加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力度。教育者、管理者需要结合专业特点以及专业人才培养规划, 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 加强学生对个人生涯发展的认知及思考。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儿童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教育可以把儿童塑造成任何所需要的类型的人才。结合大一学生对于大学校园的憧憬及对于大学校园的浅薄认知, 教育者、管理者应该抓住这一塑造良机, 根据专业特点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 把学生塑造成走上社会步入工作岗位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

把学生个人职业发展教育或职业生涯规划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必修环节, 安排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经验丰富的老师开展专题指导, 使得每一级新生入校即树立生涯规划意识, 把自己的大学学习与生涯发展自觉结合起来, 个人学习以个人职业兴趣、职业生涯发展为指挥棒。

(二) 与就业困难学生家庭取得联系, 沟通就业意愿, 形成家庭学校统一的就业意向, 帮助就业困难学生打消择业顾虑。

大学生的择业意愿客观方面除了受应聘岗位的影响外, 主观方面还受到家人就业期望的影响。有的大学生是独生子女, 父母为生活考虑, 常常期望孩子就业、上学能够留在自己身边或是就近就业, 由此限制了毕业生的择业区域;另有一些大学生身居一二线城市, 家人常常期望他们毕业后能到一线城市就业, 保底二线城市, 中西部地区、边远地区不在他们择业视野中。

(三) 接受个体差异, 针对每个同学特点, 进行就业精准帮扶, 促进就业。

校方如实讲解、宣传国家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优惠政策, 使有到基层就业意愿的同学正确认识国家促就业政策的优势, 把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看成是阔视野、长才干、促发展的有利平台。

根据就业困难学生的特点, 选拔对应的具有丰富择业经验的同学作为其择业导师, 或者邀请企业HR开展大学生就业一对一就业指导。针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全面的就业指导, 从个人简历的制作、应聘着装、应聘方向、应聘技巧等方面进行全程式的就业跟踪指导。通过一系列的专业指导, 提高就业困难学生的择业就业技巧。

(四) 建立就业预警机制。

就业困难群体大学生的形成是长期累积的结果, 这就要求高校就业指导老师能够俯下身子深入这部分群体, 及时掌握就业困难潜在对象, 对他们在校的综合表现给予关心。分析就业困难原因, 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归类, 分类指导, 有针对性地提供指导服务, 通过发动就业困难学生的社会资源提供援手, 帮助大学生度过就业寒流。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分析后认为:约有三分之一的就业困难学生在择业自主性方面较弱, 部分同学手中同时握有多个企业的offer, 但本人却无业可就。建立就业困难学生群体预警机制, 抓住每届毕业生就业攻坚期——离校前两个月, 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谈心谈话, 帮助毕业生明确就业选择方向, 促使其完成从“未就业”到“已就业”的转变。【8】

(五) 实施学生管理精细化, 建立就业困难群体档案库, 精准掌握就业情况, 实施就业跟踪负责制。

纵向分析历届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学生特点, 建立就业困难群体档案库, 实施跟踪负责制。档案库包含两部分:对于在校就业困难学生, 详细掌握了解其未就业原因, 有针对性地给予就业指导, 了解其曾应聘企业对这类毕业生的反馈, 针对其特点给出相应的指导建议, 促进其个人成长。同时挖掘这些同学的优势, 面向就业单位进行一对一的对口推荐。【9】

对于毕业离校未就业的大学生群体, 保持密切联系, 保证毕业离校就业指导未断线, 动态掌握其就业动向, 优先提供就业指导, 优先提供就业服务, 优先推荐就业机会, 优先扶持创业。

四、开展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应该注意的技巧

开展就业困难学生就业帮扶, 除了上文提到的帮扶措施之外, 帮扶双方能否紧密配合是影响帮扶效果的关键因素。由于就业困难学生所呈现的特点, 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特殊性, 部分未就业同学对就业帮扶存在抵触性, 这就对帮扶人员的帮扶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帮扶者, 首先要对帮扶对象就业困难的原因了如指掌, 同时要对就业政策吃透挖深。其次要有相应的帮扶技巧, 实现精神帮扶, 引导其调整就业认知, 接纳就业帮扶, 提高帮扶的实效性。【10】

真正的帮扶技巧体现在帮扶过程中, 第一要做到尊重, 尊重帮扶对象的个人想法, 因势利导开展帮扶。心理学研究表明, 期望得到赞许和尊重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就大学生而言, 人人都有一种要求自己受到社会或集体尊重的感情, 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抓住这一点, 就意味着抓住了激活“就业困难学生”的积极心理机制, 找到了帮助特殊学生努力克服自身缺点的内部动力。

第二, 帮扶过程中表现出适度的热情。适度的热情既能使帮扶对象放松情绪, 使其感受到自己被接纳、受欢迎,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其参与合作的愿望。

第三, 帮扶工作要展现真诚, 帮扶者能够设身处地体会就业困难学生的处境, 并对困难切身体会, 有针对性地给与有益的建议。帮扶者表达真诚也应该注意技巧, 并不是毫无选择的真诚。表达真诚应该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对帮扶对象负责, 有助于就业困难学生成长, 尤其注意那些妨碍就业困难学生表达积极性的话语要巧妙表达。【11】

第四, 帮扶过程始终要贯穿积极关注帮扶对象的心理需求, 对其在每个就业阶段的就业状态给予关心关注, 在其需要时能够第一时间提供支持。做到这四点就会形成一个人性化的温暖式的专业化的帮扶过程, 使得就业帮扶工作入脑入心, 真正达到感化、改变和塑造的效果。

综合以上分析, 对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指导和服务, 应该以提高学生择业竞争力为指导, 明了帮扶对象的特点, 确定帮扶目标, 注重帮扶过程中人性化温暖式的帮扶技巧, 最终帮助就业困难学生走出就业困境, 树立合理的职业观, 塑造积极向上人格特质。

参考文献

[1]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EB/OL].[2015-12-02]http://career.eol.cn/news/201512/t20151202_1344046.shtml.

[2]2015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EB/OL].[2016-01-20]http://www.211zph.com/news Detail.do?id=201601200028602&area_id=2.

[3]选人用人, 缺少标准[DB/OL].[2016-04-24]http://uzone.univs.cn/news2_2008_800272.html.

[4]徐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的重要意义[J].科技视界, 2013 (22) :70.

[5]张彦.就业困难学生帮扶长效机制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3 (1) :126-127.

[6]宋丽贞.直面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高校对策[J].东华大学学报, 2008 (3) :74-77.

[7]陶漫.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压力分析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2) :178-179.

[8]宋丽娜.点滴沟通, 传递爱心[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40) :134-135

[9]卢玲.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 2011 (1) :99-102.

[10]骆红平.试论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服务[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1) :4-5.

就业实现机制 篇9

招生、培养和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三部曲,三者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密不可分。招生生源的优劣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人才培养质量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率,就业率反过来又直接影响到招生,这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此,理顺招生、培养和就业之间的内在关系,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升办学实力,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 当前高校招生、培养、就业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招生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我国高校自1999年实行扩招政策以来,招生规模逐年递增,如表1所示。

招生人数从1998年108万人,增至2010年的630万人,增幅达480%。然而,高校在扩招的同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师资力量、配套设施等实际情况,一味地求大求全,尤其在招生专业设置方面,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高校为了经济效益和自身的生存发展,专业的设置不是基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分析和对未来人才需求的科学预测,而是集中于当前就业前景好、热门的专业上,减少甚至砍掉当前看来不重要的一些基础学科、艰苦专业或者当前比较冷门的专业,缺乏长远眼光,导致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年一些基础学科、冷门专业几年后可能成为国民经济急需和市场需求旺盛的“朝阳”专业,而当年的热门专业可能成为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的“夕阳专业”。因此,当前高校招生专业的设置缺乏科学性和动态性,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2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一方面,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导致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现实表现为:有些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而有些专业人才却供不应求。另一方面,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诸多弊端,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缺乏针对性的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培养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轻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知识的灌输,轻实践实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和实习实践模式陈旧,理论与实际严重脱离等。该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差、学习能力、自我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综合素质较低,因此缺乏就业竞争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1.3 高校内部招生培养就业三个环节相分离

目前,高校内部的招生、培养、就业工作相互分离,处于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尴尬局面。当前高校招生、培养、就业工作机构设置的主要形式为:成立招生就业处,其下设招生办公室和就业指导中心,分别负责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工作;人才培养由教务处负责。因此,招生就业与人才培养是完全分开的,是两个独立的部门,由两个领导分管,各自为政、协调沟通困难。教务部门只负责按各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实施培养,很少考虑和关注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就业能力。招生与就业机构虽然处于同一个部门,但是却由不同的人员分别负责,相互之间的参与和融合程度低,招生办公室关注如何按招生计划将新生招进来,而很少考虑招生专业设置的合理性、教学资源是否充足以及学生的就业前景如何等问题;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如何将更多的毕业生推销出去,很少关注毕业生的培养过程和培养质量以及就业质量和专业的吻合度。招生、培养、就业之间的严重分离致使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导致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式。

2 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模型

招生、培养、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三个关键环节。招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起点,充足而优质的生源是高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人才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毕业生就业是衡量高校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和发展。

进口畅、出口旺、教育质量是保障,高校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招生、培养、就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来赢得就业市场,以毕业生高层次的就业质量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吸引高质量的生源,以高质量的生源促进人才质量的提高,使三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渗透最终形成学校良性发展的“闭路”,从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联动,即关联和互动,通常是指一个系统内各个成员之间建立的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它们之间可以自由地交换信息,相互作用和影响。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对高校的招生、培养、就业三项核心任务进行系统性思考,一体化统筹,打破招生、培养、就业各自为政的分离状态,加强招生、培养、就业各部门之间的联合与协作,形成招生、培养、就业良性互动机制,以招生促培养,以培养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和社会高校的多方共赢。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模型如图1所示。

首先,招生、培养、就业联动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地制定招生计划、科学的进行人才培养,并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其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科学预测来掌握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并根据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状况来反馈招生,设置和调整招生专业,确定招生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及其发展变化趋势,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等,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招生、培养、就业三方联动包括:

2.1以就业反馈招生,实现招生与就业联动将招生计划的制定、专业设置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并实施专业预警机制,紧密跟踪并预测人才市场需求,科学地制定招生计划,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与设置,合理确定招生规模和各专业的招生人数。

2.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科学优化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提升专业内涵,凝练专业特色,更新教学理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质量监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2.3衔接招生与人才培养工作,实现招生与人才培养联动一方面,通过加强学科建设,突出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专业,吸引优秀生源;通过建立生源基地,优化生源结构,从源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需要制定与招生专业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与招生和就业相协调的人才培养模式。

3 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实施策略

3.1 建立并完善组织机构

首先,建立由院长、分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副院长、招生就业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对招生、培养、就业工作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评价。其次,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实施专家指导委员会,该机构为非常设咨询机构,由校领导、教授、企业高管、政府部门领导、人才机构负责人、优秀校友等组成,为学校招生、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主干课程的设置、就业市场开拓等提供决策咨询,让社会上的专家参与到专业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以及参与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指导等工作。最后,除了建立校级专门的招生、就业、人才培养职能管理部门外,在各院系设置招生、就业和培养办公室,并设专职人员,形成两级招生、培养、就业管理组织、以加强各院系招生、培养、就业工作力量。

3.2 完善并创新工作运行机制

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率为落脚点,在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地实施招生、培养、就业工作,做好招生、培养、就业工作的有效衔接,加大彼此的参与和融合力度。一方面,充分发挥招生就业指导处对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从招生、就业两端向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深度参与。另一方面,在招生、培养、就业工作的全过程,实施就业率与招生计划、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培养模式、课程改革、经费投入、院系及部门绩效考评等挂钩政策,并建立一系列奖惩制度和层级责任制度。此外,积极推进和深化教学改革,通过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考试方法等途径,重技能、强实践,以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3 建立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体系

首先,强化“一把手”工程,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参与、凝聚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就业工作的组织体系。其次,对学生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即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就业和成才的教育和指导,通过就业指导课、讲座、校园文化活动、日常咨询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就业和成才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和人生价值观,使大学生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再次,大力推进就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就业信息的枢纽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手段,积极探索远程面试、网络招聘等工作模式,为毕业生提供更加科学、便捷、高校的就业服务。同时,全面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加大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最后,对就业人员培训,加强学习交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其业务水平。

摘要:招生、培养和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三个关键环节,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招生、培养、就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关系模型,并提出了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招生,人才培养,就业,联动机制

参考文献

[1]黄兆信,谢志远,应朝帅.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改革理论与实践.中国高教研究,2006,(1):81-82.

[2]陈世庆,鲍硕来.地方高校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工作机制构建.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27(12):67-70.

[3]黄兆信.用科学发展观构建高校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改革体系.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46-48.

[4]郑禹.以社会需要为导向推进招生培养就业系统工程.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17-120.

[5]谢爱军,王慧,彭希林.建立高效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拓展大学生就业空间的思考.高等农业教育,2006,(5):82-84.

就业实现机制 篇10

一、劳工组织的就业应急机制

长期以来,劳工组织在历次重大突发事件中,坚持以就业为切入点对危机进行干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增强快速、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形成完善的就业应急框架,劳工组织于1999年制定了《危机应急与重建主体计划》(以下简称:《主体计划》)。该计划旨在整合劳工组织内部和外部资源,促进危机应急参与各方实施就业干预,在应对危机负面影响的同时,为后续发展创造条件。它的重点是实施危机环境下促进就业的各种措施,如促进就业密集型重建与恢复工程、促进受灾群体的社会经济融合、开展技能培训、实施地方经济发展计划、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等。

(一)就业应急的协作机制

《主体计划》强调应对危机就业应急必须采取连贯、综合、协调的措施,需要不同机构、部门和员工的密切配合与协作。

1.整合劳工组织内部实施就业应急的相关机构。劳工组织负责就业应急事物有三大应急机构,即区域与地方办公室、危机应急与复兴网络和技术服务处。劳工组织注意发挥技术与管理部门的作用,解决危机应急的复杂性与多部门性问题。为避免重复设置机构,《主体计划》规定,充分利用劳工组织现有的技术专业知识,突破就业部门与非就业部门的界限,整合利用技能培训、小企业发展、小额信贷、经济分析与政策制定、就业密集型投资、残疾人保护、社会对话、社会保障等机构的职能,将这些领域的专家作为《主体计划》的核心资源,确保了计划的多学科性与综合性的特点。劳工组织总部与地方办公室都参与《主体计划》的实施,每个多专业咨询工作队都设有核心部门,负责地方层面的联系与合作,确保建立早期预警系统,有效地实施并监控国家层面的就业应急项目。

2.充分利用联合国危机应急协调框架和人道主义平台。通过与其他国际组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影响危机参与各方将促进体面工作的措施应用在危机应急和恢复重建的项目中。劳工组织《主体计划》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国家、地区、国际层面对危机环境下就业、社会不公平等问题的关注,在危机应急与重建中实施就业干预措施。为此,《主体计划》的实施部门通过为其他参与危机应急重建的组织与机构提供该领域的政策咨询并直接参与危机机构间的协作活动。为实现危机就业应急知识技术的普及与充分利用,劳工组织危机应急与重建部发行了大量的危机应急与重建《主体计划》工作手册、宣传手册,并进行相关工具的开发,包括《国际劳工组织一般危机应急模块》、《危机应急需求评估手册》、《国际劳工组织危机应急培训专员手册》、《国际劳工组织在冲突和灾害环境中的作用》、《就业友好型危机应急宣传手册》、《受海啸影响国家的就业与民生促进手册》、《国际劳工组织应急与重建能力建设培训》等。

(二)就业应急的评估机制

劳工组织很重视灾后评估。一方面,评估是劳工组织与其他国际组织、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设计并实施灾害应急项目的第一步。评估结果决定了灾害应急领域实施的优先次序和侧重点。现有的灾后评估常常忽略灾害对民生与就业的影响,并与其他机构与部门的评估缺乏联系,不能为民生恢复干预活动提供清晰的路径。另一方面,劳工组织参与灾后评估能有效地克服上述缺陷,通过实施独立的评估和参与联合评估的方式,号召通过侧重就业与民生问题的干预措施增加受灾人口与社区的收入,从而实现民生重建的目标。因此,以《危机应急快速需求评估手册》、国际劳工组织与世界粮农组织合作开发的“民生评估工具箱”等为战略指导,以内部评估工作框架和外部评估协作框架为基础,劳工组织通过参与和实施灾后就业与民生问题的评估,向政府与民众提供准确的灾后就业岗位的损失情况,为民生恢复与重建活动提供清晰的路径。其中,《危机应急快速需求评估手册》是劳工组织最重要的评估工具,也是其实施或参与其他社会组织灾害评估的指导性文件。劳工组织多次实施灾害评估和综合干预项目,尤其是在危地马拉与萨尔瓦多(中美洲),菲律宾与柬埔寨(亚洲),刚果民主共和国、乌干达与塞拉利昂(非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出了评估的战略、类型、方法、信息来源、组织、主题和外部机制等。

1.实施七大评估战略。劳工组织所有的评估都必须以如下的战略作指导:(1)以就业为中心。重点保护现有的工作岗位,并创造新的就业岗位。(2)确保快速应急措施的实施。需求评估工作组必须确认灾后应急最初阶段所包含的活动,确保所选择的战略与活动能够快速实施。(3)将救助活动与发展连接。就业与其他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在灾害应急的各个阶段都是相关的,救济与发展的连接应当在灾害评估中充分考虑。(4)增强当地社区的能力。灾害评估需要社区的参与、规划,并以增强社区应对灾害的能力为重点。(5)将弱势群体作为优先目标。在危机应急评估中,要考虑到灾害对不同的目标群体的危害不同,不同群体的需求不同,并将弱势群体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6)整合项目目标。评估应将不同项目目标整合起来,如将培训与小额信贷结合起来,共同创造富有成效的就业,就业服务应当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与培训相结合。(7)保护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社会保障与养老基金在灾害中往往很脆弱,劳工组织的评估应当建议保护社会保障基金与基金记录的安全。

2.评估的类型。灾害环境复杂多变,评估项目所收集的信息往往是易变的,信息的重要性也会发生变化,结论与建议可能很快过时。因此,最初的评估应当竭力将一系列现有的数据与分析直接有效地支持项目规划的进程,并能用后来的评估进行补充。劳工组织的灾害评估包括全面评估和针对特定部门的专门评估。快速需求评估的目的在于:评估灾害对就业、人权、社会、劳动力状况等重点问题的影响;找出受灾害影响最严重的部门、地区与群体;分析灾害对社会经济与其他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对脆弱群体的影响;建议劳工组织实施应急的时间、干预活动的优先次序,并准备项目建议;促进国际与地方应急项目中包含促进就业的干预措施;帮助劳工组织参与联合国呼吁程序,以便得到捐赠方的支持。

3.评估步骤和信息来源。一般来说,快速需求评估包括先期的桌面评估、实地评估两个步骤。在实施真正的快速需求评估之前,要努力收集有关受灾国家的人口、灾害发生前的局势、灾害发生的原因、危机的影响等相关信息。桌面评估使用的是二手数据。信息来源包括劳工组织的各部门、项目与工作人员;联合国机构;国际移民组织、国际红十字会等国际组织;受灾国家政府人口普查与其他统计局的数据;相关政府部委,如卫生部、劳动部、教育规划部;当地非政府组织、大学、研究机构和专家等。使用二手数据要注意数据的覆盖范围和收集者,在实地评估前,应该给评估工作组提供一个目标国家的政治、经济、危机等形势概况,包括其他组织提供救援的情况、可用的资源、各种政治团体的态度,以及将来可能的援助情况。桌面评估完成之后就进入了实地评估阶段。实地评估处于灾害发生后的关键时期,需要快速实施,在2-3周内完成,常用的方法包括关键人物访谈法、讨论会、专家会诊、集体与个体访谈、直接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

4.评估的组织。劳工组织的地方办公室、多专业咨询工作队、总部高级管理部门、危机应急与重建主体计划工作组都可以申请快速需求评估,联合国与非联合国合作伙伴也可以邀请劳工组织实施灾后需求评估。无论哪种类型的评估,都需要作特定的准备(清楚的标准术语、信息来源、开展评估的资源)并确定参与评估的成员,由区域办公室、多专业咨询工作队和地区办事处等共同决定、协调实施评估。快速需求评估在组织过程中要做到:获得区域办公室、多专业咨询工作队和地区办事处的可靠承诺;提前计划与准备好评估战略与方法;保证标准术语准确反映评估战略,准确定义所有的参数与活动;熟悉专业知识、危机经验,增强工作人员完成评估任务的敏感度;确认国内项目的时间、地点和主要联系方式;准备好外雇专家的合同文本;制定报告协调专员并设定报告的模式和截止日期;监控危机形势的变化并据此修改评估计划。

nlc202309040509

5.评估的主题。使用常用的框架进行信息收集,对评估工作组参与评估、设计与实施劳工组织的灾害应急措施都具有重大意义。快速需求评估的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形势评估。包括危机发生的原因;受灾地区和社区;受灾人群;性别、社会文化问题;结构性破坏(如公共基础设施、排水卫生系统等);经济形势;人权与政治环境;社会与教育体系;法制与管理框架;国际援助项目;劳工组织可能的合作伙伴等。

(2)机构能力评估。劳工组织在政策、项目制定与实施中采用政府、社会合作伙伴组成的三方机制,并与其他的市民团体与组织合作。对参与各方的能力的确认与评估是设计危机应急项目的基础,危机评估工作组应掌握项目涉及的机构能力概况。主要的机构包括:劳工组织三方机制成员,包括劳动部,规划与经济事务部、公共工程部、卫生部、教育与培训部、农村或地方发展部、总统或首相办公室、全国妇女机构、就业服务提供机构、职业培训提供机构、政府应对危机的专门机构、商业资讯服务提供机构、社会保障或社会保险计划、信用组织、工人组织和雇主组织等;市民社团机构与组织,包括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内的非政府组织、宗教组织或团体、社区组织、妇女组织、青年组织、残疾人组织、学术机构和专家机构等。

(3)劳工组织项目部门的评估。劳工组织危机应急的比较优势体现在与以下部门相关的专业技术领域:职业与教育培训、商业发展服务、社区培训、劳动关系、劳动管理、劳动法、小额信贷、就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路径、就业密集投资项目、劳动技能、职业康复、劳动力市场信息、小型与微型企业等。对以上部门进行评估,旨在了解现有的项目、评估开办新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收集项目设计所需的信息。如确认社区与地方的就业需求、劳动力与商品市场存在的机会,以及这些机会的资格要求,快速需求评估需要获得如下信息:危机对求职者的影响、最富有机会的就业领域、地方市场需要的职业、中短期临时工作岗位的要求、地方劳动力市场可能会吸收的求职者等。

(4)特殊脆弱群体的评估。劳工组织应急的基本原则要求对特殊的受灾群体进行特别关注,尤其是年轻人、残疾人、妇女户主家庭、失业者、异地安置人群等。在快速需求评估中,要对特殊目标群体的需求进行评估,评估灾害对他们的影响,特别是与收入、就业、就业能力相关的指标,找出特殊群体的脆弱性以及评估他们的就业能力。

6.外部评估机制。除独立评估之外,劳工组织积极参加其他国际组织的评估活动,建立了评估的外部机制。为获得协同作用并避免重复,联合国建立了灾后需求平台,实施联合评估特派团制度,协调不同的部门和机构对灾后损失与早期恢复需求进行评估,确认有限的干预项目、支持早期恢复向重建的过渡等。劳工组织积极参与联合国评估新框架,充分使用损失评估和需求评估这两种评估方法,通过关注就业、收入增长和其他危机造成的民生需要来发挥作用。同时,积极与合作伙伴一起,开发灾害评估工具、实施灾害评估项目。劳工组织的评估合作伙伴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难民署、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等。

(三)就业应急项目的制定机制

劳工组织的应急项目包括上游和下游活动。前者是指将就业与民生恢复措施融入国家与社区的重建战略与政策中;后者是指针对受灾人口的就业岗位创造的具体项目。劳工组织综合开展这两种项目,但主要任务是促使各方将体面工作融入到恢复重建项目中,具体工程项目在参与各方与投资者中可以产生示范作用,使它们在重建工程中创造更多、更好的工作岗位。为促进应急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劳工组织危机应急与重建部于2001年制定了《国际劳工组织一般危机应急模块》(以下简称:《应急模块》),用于指导就业应急项目的制定,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形成了制定就业应急项目的机制。

《应急模块》主要包含四项内容:(1)危机发生的根源在制定恰当的应急战略中的重要性;(2)劳工组织的员工在危机发生前所能参与的减灾措施;(3)劳工组织的及时与中期危机应急的范围;(4)与联合国等其他救助机构在危机应急中的合作机制。《应急模块》在结构上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危机的性质与复杂性的综述,并介绍劳工组织应急的标准、准则与作用。第二部分包含四个单独的危机应急模块,即自然灾害、金融与经济危机、武装冲突、社会与政治转型①。

根据危机应急模块,劳工组织对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国家的救助分为三种:及时应急(前6个月);短期应急(6-9个月);中长期应急(9个月以上)。结合实践经验并与国际上的普遍做法,劳工组织进一步将危机应急区分为四个阶段:(1)救援阶段(人道主义阶段),(2)恢复阶段,(3)恢复性重建阶段,(4)发展性重建阶段。每个应急阶段的范围与时间长度由每个危机的特点与影响决定,并且四个阶段可以同时发生(如,灾害突然发生后,救援与发展项目常常同时并存)。劳工组织的体面工作项目在各个阶段都可以发挥重大作用,但各个阶段的侧重点与措施策略有很大的差异。

1.劳工组织在救援阶段的参与方式与作用。救援阶段的重点在于通过人道主义援助而挽救生命(项目主要集中在提供紧急避难所、食物、水、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等),以快速行动保证损失最小化并恢复秩序。

在救援阶段,劳工组织的参与方式与作用是:

(1)宣传就业与民生恢复的重要作用。灾害发生后,劳工组织要在第一时间与人道主义协调专员、驻地协调专员、机构间常设委员会取得联系,为联合国工作组提供后期支持与配合,积极参与机构间常设委员会的早期恢复集群,并与当地政府、捐赠各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施劳工组织的上游活动。劳工组织与其他国际组织协作,共同实施灾害评估、应急规划、资源动员与监督,争取获得民生项目的批准与供款。同时,针对就业与民生作如下宣传:在应急中优先考虑有利于就业岗位创造的规划、筹资与政策制定项目,使就业与民生议题尽早地被涵盖在应急项目之中;为避免重复建设,并使用最优的方法,劳工组织提倡采取综合的、协作的途径,在应急中使用体面工作、工作环境标准、“建造得比以前更好”原则,不仅解决工作岗位的数量问题,还要提高工作岗位的质量。

(2)提供劳动与就业信息。劳工组织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评估机制提供劳动与就业信息,为宣传就业需求与制定就业相关的项目提供数据支持。

(3)参与紧急救灾呼吁、联合呼吁程序与共同人道主义行动计划。在初级的人道主义需求(如食物、过渡安置房与水)中将就业与民生考虑进来,为“工作赚薪酬”方案、提供补助金、工具分配和紧急就业服务等短期干预提供资金支持。

2.劳工组织在早期恢复阶段努力的领域。早期恢复是指人道主义阶段就开始的恢复,寻求建立于人道主义项目并催化成可持续发展的机遇,集中在恢复民生与建设国家的能力之上。早期恢复的目标包括:

(1)通过培养受灾人口自力更生能力,帮助正在进行中的紧急救助,以满足民生重建的最关键的需要。如基础服务设施重建与提供临时的工作岗位。

(2)确保受灾人口自发的恢复行动具有可持续性,并不成为新的致险因素。通过培训、技术支持与预警系统促进受灾人口(尤其是流离失所人口)的自主努力,参与到恢复与重建的进程之中。

(3)重建、恢复与加强国家与地方的能力,对管理与指导发展阶段的人员进行能力认证与培训(或再培训),为长期恢复打下坚实的基础。早期恢复阶段,劳工组织努力的领域有:A.制定干预战略。危机发生后,劳工组织根据当地的情况、危机的影响、评估的结果,并根据自身的相对优势与整体应急的需要,作出干预战略安排,确保应急的计划性,并与使命保持一致。B.实施快速就业项目。早期恢复阶段,劳工组织需要保持提供高水平的政策支持、支持能力建设等上游活动与实施直接就业项目等下游活动之间的平衡。劳工组织与联合国项目事务厅共同实施快速就业项目,为受重创的家庭创造快捷的就业机会。联合国项目事务厅管理项目的后勤与行政工作,劳工组织将主力集中在技术与管理上,确保项目的设计、实施与维护的顺利进行。C.将应急项目建立在当地的能力与全局性措施之上。危机应急中,外部机构常常在紧急情况下建立平行的救助架构,造成重复建设与浪费。劳工组织主张根据三方机制将应急努力建立在当地的能力之上,并培养当地解决恢复重建的能力。同时,危机发生后的早期阶段,捐助各方常常将救助目标集中在弱势群体与处于安全风险中的群体。劳工组织则不主张锁定特定的目标,而是采取更具持续性的、基于社区的项目、社区推动的经济社会恢复项目等全局性的措施,并采取专门措施以消除性别、年龄与民族等方面的歧视。

nlc202309040509

3.劳工组织在恢复性重建阶段的主要作用。恢复性重建阶段专注于恢复国家机构与社区的危机恢复能力,包括复兴经济与防止危机的再次发生。劳工组织在恢复重建阶段的主要作用包括:

(1)发起地方经济恢复项目。地方经济恢复项目是帮助社区灾民重获民生和收入的方法,由当地的优势决定干预措施,包括重建工作、技能培训和经营发展等。这些项目通过刺激工作岗位的增加和经济发展的措施,用重建资金创造投资机会、促进就业。如斯里兰卡收入技术援助项目。在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国际劳工组织的帮助下,斯里兰卡重建和发展局开发了收入恢复项目,支持海啸受灾群众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斯里兰卡政府“重建要建得更好”战略中“重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入恢复项目致力于受海啸破坏地区的经济恢复,通过快速地跟踪、监控与协作促进民生恢复活动的开展。其中,劳工组织通过收入恢复技术援助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2)在政策形成过程中提供支持。劳工组织在政策形成过程中的早期介入常常牵涉到就业政策的宣传。通过提醒和信息分享活动宣传就业创造项目的筹资、政策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劳工组织与其三方成员合作,为恢复与重建框架、过渡成果框架和最终的联合国减贫文件的制定而努力。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劳工组织就中小企业、童工、就业岗位创造等议题准备项目意见书,包括参加宏观层面的会议和讨论、支持政府实施采取就业密集型方式的建议书、支持政府形成综合的应急就业战略。

4.劳工组织在发展性重建阶段的作用。发展性重建阶段常常开始于危机发生后的18-24个月,正常发展机制逐步确立。针对发展性重建阶段国家仍然具有能力低、风险高和面临严重局限性的问题,劳工组织强调从地方经济恢复向地方经济发展转移。通过整合当地公有和私有部门,提升当地的经济能力和激励使用当地资源以及创新精神,达到致力于重建和重新启动地方经济和社会运转的地方经济发展目标。

二、劳工组织就业应急的做法经验

(一)创造临时就业岗位

劳工组织在就业应急过程中实施的主要项目有:以工代赈、短期技能培训、社区承包工程等。在2004-2007年的海地绿色就业岗位项目中,劳工组织与海地政府合作创造了35.9万个工作日,工资总额达68.1万美元,并发放了35.9万张食品券。②在应对2005年10月斯坦飓风对危地马拉造成的破坏中,劳工组织与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合作担负联合国危地马拉项目的一部分,与危地马拉政府与地方机构一起使用就业密集型措施恢复基础设施。6个月后,劳工组织在索洛拉省和圣马科斯省共实施了106个项目,向5000个户主提供了15万个工作日。在与各市镇当局的合作下,简单清理工作的80%的预算都花费在非熟练工人的薪资之上。③2004年印度尼西亚大地震后,开展基本社区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就业友好型即时恢复项目,为大量非技能工人提供短期的就业,预算为6000万美元。④2005年巴基斯坦地震后的短期技能培训项目中,劳工组织为当地劳工量身定做技能培训项目,减少对外地熟练工人的依赖。劳工组织在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的巴拉克特市实施快速就业收入支持试点项目,创造了4.5万个工作日(工作岗位包括帐篷的保洁、重要建筑物和街道的废墟清理、排水管道维修、基础服务恢复等),并为重建和恢复奠定了基础。

(二)促进自雇就业、小微企业的发展

劳工组织实施的主要措施有:提供小额信贷、商业服务、经营管理培训、女企业家精神培养等。2001年在印度古吉拉特地震后的10个乡村重建项目中,劳工组织以技能培训为重点,解决在重建工作中保养与维修工人技能不足的问题,扶持了企业发展。在项目中,注意妇女的管理责任和参与社区活动,因此,就业的妇女数量增加,参加妇女自雇者协会的数量也增加了。⑤2001年萨尔多瓦地震后,数以万计的工作岗位受损或消失。劳工组织支持小微建筑公司和地方社区的参与,雇佣地方劳动力实施工程,同时为微型企业通过小额贷款项目使其获得金融服务的支持。2003年阿尔及利亚地震导致1.6万个工作岗位损失,5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损坏。劳工组织在阿尔及利亚的战略主要集中在两个试点项目之上,即小微企业部门的恢复和住所的重建,并在促进地方经济恢复中使用抗震技术。⑥

(三)促进个人就业与社区经济恢复

这包括紧急就业公共服务、地方能力建设和地方经济恢复等措施。在2002年莫桑比克洪灾后的紧急公共就业服务中,劳工组织实施了三个步骤:一是加强该国应对灾后就业挑战的能力;二是将促进就业、重建战略、恢复政策与项目紧密结合;三是通过地方经济恢复促进就业。在重建与恢复劳动密集型工程中创造了15万个工作日,惠及180个微型、小型建筑企业,促进了市场复兴。⑦2005年,劳工组织在2004年印度尼西亚大地震后开展了紧急公共就业服务网络,旨在增强当地紧急就业救助的能力,提供工作安置、信息等服务。同时,开展支持民生和发展地方经济项目,重点在于支持地方企业家精神和小微企业发展,鼓励创新,并为社会弱势群体提高技能、创造就业机会。⑧2005年12月上旬开始,劳工组织为危地马拉提供地方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技术专家和国际经验,通过帮助社区规划自己的发展来改善地方治理、发展基础社区设施、社会发展和民生机会。劳工组织在政府能力弱小的地区,增强地方生产组织,惠及农民组织、合作社、商业发展组织、女性和男性企业家组织等,提供商业服务的能力,为它们提供机构建设、组织管理、会计、谈判等咨询。

三、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重大自然灾害不但会对经济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也会对劳动者的就业及其家庭生计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加紧完善我国就业应急机制势在必行。劳工组织就业应急的做法经验对于建立和完善我国就业应急机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通过研究劳工组织的就业应急机制,我们有以下启示和建议:

(一)重大突发事件中就业应急机制不可或缺

首先,就业应急机制能够在突发的重大自然灾害后有效地帮助受灾地区、企业和劳动者及其家人减少损失和痛苦,并帮助劳动者重新就业,走出困境,成为灾后重建与发展的可持续力量,促进国家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其次,由于重大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紧迫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因而常态的就业服务体系不能满足紧急状态下就业应急的需要,也不能替代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就业应急机制。因此,有必要借鉴劳工组织的经验,专门建立突发事件就业系统,以便在受灾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劳动者及其家庭展开救援。再者,通过几十年的探索,劳工组织应用就业应急的机制和技术工具有效地对各国进行指导与实践,凸显了就业应急机制的重要作用。我国在抗洪救灾、抗击“非典”⑨、抗震救灾等实践中的经验也表明,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就业应急机制对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十分必要。

(二)就业应急应采取多方面、综合性政策措施

劳工组织和我国就业应急的经验表明,重大的自然灾害往往会给灾区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造成广泛的破坏,因而会导致与就业和民生相关的各种各样的紧迫问题。鉴于此,要取得灾后促进就业的良好效果,就需要综合制定和实施财政、税收、信贷、社会保障、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同时,需要建立高层统一的指挥与协调机制,从而快速动员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抗击灾害;还需要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

(三)就业应急需要制定相关标准和程序

就业实现机制 篇11

就业是民生之本, 也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途径。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也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截至2012年年底, 中国有13.5亿人口, 其中就业人口达7.6亿。于此同时, 2012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1132.94亿美元, 外商直接投资签订利用外资协议项目24925个, 外商投资企业年底注册登记户数446487户。据中国统计局网站, 2012年, 在外资企业中就业的人口达1217万人, 占城镇就业人口总数的3.4%。外资企业的设立还会在国内产生一系列关联企业, 加上在这些关联企业中就业的人口数,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就业正产生日益深远的影响。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机制

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不同的投资类型, 对就业的影响是不同, 它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对就业产生不同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渠道主要有以下六种。

(一) 外商直接投资的劳动需求效应

外商直接投资的劳动需求效应是指外商投资企业通过自身的活动, 对劳动力产生直接的需求。这是外资企业对东道国就业市场产生影响的直接渠道, 也是最明显的一种渠道。由于外资进入的方式、进入的动机不同, 因而对就业数量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从进入方式上看, 通过绿地投资方式进入的外商直接投资, 通常可以直接推动东道国生产能力、产出的增长, 在短期内创造大量工作岗位, 通过并购的方式, 由于被并购企业原先就有一套完整的产业线, 企业就业人员也相对完整, 因而在短期内不会增加就业。从进入动机上看, 外商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有六种, 分别为市场开拓型、风险分散型、知识提取型、利润重心型、资源获取型和生产基地型。其中, 对就业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主要是生产基地型。与之相反的是市场开拓型, 会导致国内企业收缩生产能力, 乃至停工停产, 最终造成大量失业人员。

(二) 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积累效应

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势必会对国内的投资活动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两种, 诱发效应和挤出效应。如果外资的进入使得国内投资的增加额超过了外商直接投资本身的增加额, 即减去外商直接投资后国内的投资是增加的, 这就是诱发效应, 即外资的进入对国内的投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反过来, 如果外资的进入使得国内投资的增加小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额, 甚至导致国内总投资出现了负的增长, 这就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此时, 外资的进入对国内的投资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效应不同, 其对就业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外商直接投资的诱发效应, 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投资存在着共赢的关系, 两者在市场上是互补的。例如, 由于外资的流入, 导致新产品的出现和新技术的使用, 就会刺激国内企业增加投资, 研发新的产品和生产线, 以此保住自己原有市场份额, 不至于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从而带动就业的增加。或者外资流入的是国内企业不愿或没有能力进入的高风险高技术企业, 从而填补国内空白, 带动就业增加;或由于外资的进入, 使得关联企业的投资增加, 从而带动辅助性投资。以上投资, 都是由于外资的诱发效应引起的, 都会对国内的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 如果外资进入的是一些国内需求有限、市场机会不多的领域, 则进入的外资很有可能会对国内内资产生挤出效应。一般说来, 进行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普遍具有较高的生产管理能力和先进的技术水平, 而且高技术外资企业在国内一般都会享有一定税收和政策优惠, 这使得外资企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如果市场相对较小, 则与外资企业处于同一领域的国内企业, 很有可能在竞争中失利, 甚至被排挤出市场, 随之而来的是失业人口的大量增加。

(三) 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关联效应

外商投资企业的产业关联效应是指, 企业由于自身的发展而引起其他相关企业发展的作用效果, 包括前向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和环向关联效应, 这实质是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这种产业关联效应, 会进一步放大外资企业对国内就业的影响, 并由于外资企业自身的活动, 对国内就业产生或正或负的影响。

在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存在较强产业关联效应的条件下, 外资企业的进入为国内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吸引更多的小企业集聚在大型的外资企业周围, 为外资企业服务, 提供外资企业所需要的原料和周边配套部件, 形成大的产业集群。原先难以发展甚至不存在的中小企业, 由于外资企业的出现, 成为这些外资企业的专业供应商或销售商, 被纳入大型跨国企业的全球化经营战略中去。

由于产业关联效应的存在, 外商投资企业在进入国内之后, 势必需要关联企业为其正常经营进行服务。以汽车产业为例, 一家汽车整装企业的设立, 需要周边诸如汽车轮胎、汽车玻璃、车架、汽车仪表盘等一系列关联企业的支持。而这些汽车周边零部件企业的设立, 会进一步带动诸如钢铁企业、橡胶产业等基础产业的发展。通用企业进入我国之后, 吸引了大约50个项目集群, 众多企业为其零部件配套项目服务, 从而形成了以通用为中心、众多国内企业为其服务的长三角汽车集聚群。从后向上看, 汽车整装产业的出现也需要更多的运输企业、销售网点等的设立, 为其产品的销售服务。可以说, 一个企业带动了一系列企业的发展, 这对就业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外商投资企业本身对国内就业的影响。

如果进入的外商投资企业, 在将国内同类型的企业排挤掉之后, 通过进口切断外商进入的产业与国内其他产业原有的前向、后向关联关系, 这就会使国内原有的产业链出现断层, 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这样, 进入的外资产业不仅会在自身所经营领域对国内就业产生负的影响, 同时会使相关产业的就业人员因企业经营不善而被迫失业, 从而对国内就业市场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四) 外商直接投资的人力资本提升与技术溢出效应

许多研究已经表明, 跨国公司在国际技术转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般说来, 相比较国内公司而言, 跨国公司在研发方面做得更好。其国外子公司在其无形资产方面, 诸如先进技术、专利、贸易秘密、商标、管理技术和市场战略等, 更有优势。发展中国家通过降低税收、提供基础设施等手段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外资进入后会通过技术外溢使国内公司收益。

外资的技术外溢效应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

第一, 技术转移可能会通过劳动力流动实现。受外资企业培训过的原跨国公司工人, 在进入到国内企业进行工作时, 会将其在外资企业学到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带到国内企业中来。外资企业为了减少技术外溢, 将不得不提高工资来留住工人, 而这在另一方面又吸引更多的国内公司工人进入到外资企业中工作。

第二, 国内公司通过模仿外资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及市场化战略而使自己变得更有效率。相对较近的距离, 使得国内企业很容易能够学到外资公司的技术、管理经验。那些不愿进行成本巨大的技术研发的公司, 更倾向于向外资公司学习, 因为这些技术已经被外资公司证明是成功的。这也就是所说的“示范效应”。

第三个渠道是竞争效应。外资的进入会使东道国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白热化。激烈的竞争强迫国内企业采取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来有效地使用资源, 从而提高生产率。然而, 竞争也有可能导致负的外溢效应。更加激烈的竞争可能会导致国内企业市场份额下降, 导致产能浪费, 甚至有停工停产的危险。

外资进入之后, 通过以上几个渠道, 或者直接使国内工人受益, 提高国内工人的技术水平, 或者通过提高国内企业生产水平, 间接使国内工人受益, 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福利待遇。

(五) 外商直接投资的制度变迁效应

根据奥尔森的制度变迁理论, 利益集团基于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会不遗余力地参与和推动制度的变迁, 从而使相关制度更适应自身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后, 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必然会和我国的相关政府制度有相互冲突的地方, 因此外资进入后有进行制度变迁的强烈诉求。同时, 由于外资企业在各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东道国为吸引外资, 会给协商留很大的缓冲余地, 尽量为外资企业创造便利。这样, 外资企业在与东道国政府的博弈过程中, 不断推动者制度的变迁。外资的制度变迁效应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法律法规的完善。由于外资的进入, 东道国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适应这种变化, 东道国政府不得不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外资企业的行为。规范外资企业的行为也从另一方面推动了市场发育和各种规范制度的建立, 为建立合理有效的劳动市场创造了必要的制度条件。

其次, 外资的进入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 政府除了要充分利用外资来带动国内的产业发展, 同时还要考虑外资进入对我国可能造成的各种冲击, 如竞争加剧、经济安全等。这无疑对政府的执政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外资的不断涌入, 政府将被迫转变政府职能, 规范自身行为, 提高办事的效率和透明化。而一个高效透明的政府, 对于劳动市场的发育、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是很有帮助的。

最后, 外资进入势必会带来技术的进步, 而技术的进步能够促进制度的变迁。先进技术的出现, 必定要求更加合理的制度来进行规范, 正如大量专利的出现要求专利法的颁布。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制度变迁能够更好地保护技术工人的利益, 激发技术工人创造新技术的动力。

(六) 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

外商直接投资可以通过带动经济增长而对就业数量产生影响。但是, 这种影响是一种长期的过程。外商直接投资在进入东道国之后, 可以通过技术外溢、资本积累和制度变迁等效应, 促进东道国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增长会导致总需求的增加, 需求增加带来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 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 外资企业中的员工, 一般具有相对较高的收入, 较高的收入水平能够使他们维持较高的消费水平, 而较高的消费水平会使市场需求旺盛, 同时推动厂商研发新的产品和更多的产品种类, 这会促进国内投资的增加, 从而产生更多的劳动力需求。但是由于受到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 投资增加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增加的幅度是逐渐下降的, 因为劳动力的需求是由资本的有机构成决定而不是由资本的规模决定的。经济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 必然会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相应的, 在单位资本投资所需要的劳动力也就会下降, 劳动力增加的幅度也就越来越小了。

参考文献

[1]张少为, 王晨佳, 吴振磊.外商直接投资就业效应的经济学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2 (04) .

[2]孙庆刚.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结构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 2009 (01) .

[3]兰琳.基于财政政策分析我国就业形势[J].时代金融, 2013 (05) .

上一篇:认知特点下一篇:环境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