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机制研究

2024-08-01

实现机制研究(精选12篇)

实现机制研究 篇1

摘要:加密技术是当今数据安全的一个重要的保障。提出了一种XML报警消息的加密机制:利用对称加密算法的分组密码对XML文档进行加密,生成了XML加密文档,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关键词:XML,加密,解密

1 引言

自从HTML语言于数年前席卷Internet/Intranet成为标准之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又成为现在及将来封装数据的标准。使用XML来封装数据具有非常多的好处,因为使用XML来封装数据不但可以在数据中封装数据代表的意义,也可以和其他格式的数据进行交换。随着XML的迅速发展,XML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清楚地表现出来。

2 数据加密的实现

对XML文档数据的加密我们考虑使用一种对称加密机制。对称加密是一种使用相同的密钥来进行加密和解密的加密算法,它的对称密码包括两种变体:分组密码和流密码。分组密码加密固定分组长度的明文,分组长度与具体的对称密码以及密钥长度有关。由于分组密码使用很普遍,并且在XML加密中得到广泛支持,因此我们使用分组密码来产生XML文档的密文。XML对称加密填充方案:

给定一个n字节的明文块和一个b字节的分组长度,这里n≦b。

1)如果n比b小:选择k=b-n-1个任意的填充字节并将这些字节填充到n中。

2)如果n等于b:选择k=b-1个任意的填充字节并将这些字节填充到n中。

在以上两种情况下(n

在使用加密机制的请求模式下,发送者期望与接收者按照彼此达成一致的加密机制来交换数据,也就是说他们使用同样的加密解密算法。需要发送的数据由初始发送者应用加密并通过SOAP被发送给接收者。当数据原封不动地到达接收应用时,接收者按照预先达成一致的解密算法进行解密。在这个模式下,两个应用程序希望以SOAP消息中非透明的消息体的形式来交换加密后的数据,也就是说在SOAP消息这层,数据已经是密文的,对于SOAP层而言,其并不知道数据是明文还是密文,加密解密的操作完全在SOAP层之上完成。该模式对于SOAP消息层没有额外的需求。另外,为了使加密处理更为灵活并具可扩展性,我们也可以将加密操作挪到SOAP层之中来实现。在选择性的消息头和消息负载(消息体)加密模式下,参与消息交换的两个交易伙伴可以就加密签名以及校验各自的消息头、路由Header条目以及消息负载的方法达成一致。发送者或是源应用程序实施对消息负载的签名。然后发送消息的处理器实施对消息头的签名。在消息交换过程中,路由消息头可以被添加到SOAP消息头里去。而路由消息头可以被一个消息服务处理器实施签名。协作代理可以将符合IDMEF标准数据格式的XML报警消息存入数据库中,也可以将数据库中的内容生成XML报警消息。这部分工作主要包括XML文档的解析与生成。需要把符合IDMEF的XML文档进行解析,数据存入数据库中;或者把数据库中的数据取出,生成符合IDMEF的XML文档在网络中传输,以实现在不同域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XML加密规范是一个W3C规范,它指定了有关创建XML形式的加密的格式和处理模型,对如何加密XML形式的数据进行了规范化。我们使用对称加密算法的分组密码对XML数据进行加密,通过一个例子进行说明。下面是一个待加密的纯文本SOAP消息:

下面是对这个纯文本SOAP消息的进行加密。Body条目使用对称加密方法加密,对称密钥是由键名"Symmetric Key"进行标识,同时这个Body条目加密后将以元素的形式出现,这个加密后的元素带有一个id:"encrypted-bodyentry"。为了传送这一加密数据,SOAP Header条目被添加到SOAP Header中。需要注意的是,SOAP Header条目中的元素包含了一个对元素的引用。而被用于加密的对称密钥被保存在SOAP Header条目中的元素内,出现的形式是加密后的密文密钥形式。加密后的文本如下:

3 结束语

XML作为一种新的数据封装标准显得越来越重要,它具有平台无关性,它除了可以封装数据之外,并且依赖XML对数据、协议的封装标准也正在制订或已经制订。本文首先给出了报警消息的加密机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生成XML加密文档的具体实现。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数据的安全传输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数据加密技术也得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DacierM,JacksonK.Intrusiondetection.ComputerNetworks,1999,31[23-24]:2433-2434.

[2]冯立功,等.基于XML技术的IDMEF在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应用[J].计算机安全,2005,11-12.

[3]于国良,陈哲.XML加密[J].微计算机信息,2006,[6]:12-15.

[4]张秋余,等.PKI的发展及问题分析[J].计算机应用,2007,[2]:39-40.

实现机制研究 篇2

机制研究

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响亮号角,放飞了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教育梦想,必须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的发展理念,必须发挥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必须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每一位教师,都切实肩负起育人使命,心无旁骛地投入教学工作,以高水平科研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为了激发教职工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的工作热情,我们做了以下研究:

一、加强教师管理,激励和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1、加强民主管理,让教师主动“参政议政”。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树立和打造一大批优秀教职工代表和党员典型,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以“促和谐,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讲党性,突出党员队伍建设,树先锋,强化职业道德建设”为主题,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加强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政治觉悟。

二是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围绕学校教育教学的难点问题,开展教师提合理化建议活动。针对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难点、教师关心的热点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问题,广大教师积极出言献策,充分发挥了教师民主决策、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增强了工会凝聚力,调动了广大教师调动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的积极性。推动了学校管理创新。

2、加强组织管理,让教师“有制可循、有法可依”。学校成立了“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构建教师成长与发展机制,形成制度和政策优势。为了使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中心校牵头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评比细则,并在实施过程中对活动方案不断进行补充完善。这样,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不但营造了全员参与的氛围,而且形成了组织得法、活动有序、奖罚有规、整改有力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为激励教师“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夯实了组织基础。

二、关注教师发展,为教师实现“教育梦”搭建平台。一年来,校工会紧紧围绕为实现中国梦而建功立业的大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把握新时期学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团结带领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努力为我镇教育事业的和谐稳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加强宣传发动,增强教师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的使命感。中心校采取各种形式,积极做好“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的宣传发动工作。一是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主席关于中国梦的阐述,深刻领会实现个人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这一内涵;二是引导教师深刻理解“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教育梦”,必须积极投身课改,践行素质教育,创办促进人民幸福的教育。各学校利用班子会、党员会、教师会、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开展各种学习讨论活动,提升教师的思想认识,增强教师“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的自豪感和信心。

2、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名师培养战略,激励教师放飞梦想。

中心校从关注学生、关注教师职业、关注教师自身的成长入手,积极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实施名师培养战略,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引导教师建立共同愿景,追求卓越理想,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一年来,我校先后组织全体教师参与了校长专业培训、省级远程研修、教师专业素养培训、分散磨课、中考研讨、教材通研、新教育实验培训等培训活动,教师培训率达到100%,培训1200余人次。

借助城乡互助共同体这一平台,继续深化联合教研活动,先后外派王瑞娟、马树立、王永健、苑斌、解恒煜等教师到实验中学、文化路小学等进行交流学习,实验中学、文化路小学的郑红樱、董翠红、李伟等老师也先后到我校任教,为我校“传经送宝”。这些交流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

同时,我们从全镇中小学教师中遴选产生10名优秀教师作为名师培养人选,对他们进行有计划地重点培养和提高。一年来,我镇的林增秀、李海梅、张焕云、王永慧等教师脱颖而出,先后参加了潍坊市教学能手、优质课、诸城市教学能手、公开课等比赛,成绩也非常优秀。我镇的王洪杰、赵焕霞、张焕云、张海军、孟庆彪、杨树华等教师被市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师、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社团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学校体育工作先进个人。

4、开展“我的教育梦”系列教师竞赛活动,为教师实现梦想搭建平台。

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心校制订了教师学期发展规划,组织教师讲出自己心中的理想,以及实现这些理想的打算等,然后开展多种形式教师竞赛活动,调动教师的比赛热情,激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升自身教育教学素质,为实现“我的教育梦”垫石铺路。

一是开展各种常规比赛活动。学期初,学校组织教师撰写了“我的教育梦想”,并围绕教育梦想制定了教师学习成长计划。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开展 “实现我的教育梦想”教师成长跟踪评价活动:通过开展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教育科研、学生成长、家校共建等各种活动对教师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跟踪评价,以活动促成长,以活动促发展,引导教师提高教育素质和专业素养,为教师实现梦想搭建良好的平台。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学科基本功、教学技能比赛活动。根据市教研室关于开展教师学科基本功、教学技能比赛活动的指导意见,我校制定了实施方案,认真组织教师写字、朗诵比赛、说课标研教材能力、实验操作技能等各项比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增强教师专业自信,为教师教育教学筑基。

5、开展“最美乡村教师”、“功勋教师”、“双十佳教师”(十佳优秀班主任、十佳优秀师德教师)等评选活动,让教师品味成功,收获喜悦。

结合教育局关于对教师的表彰奖励的相关要求,中心校每年都开展 “最美乡村教师”、“功勋教师”、“双十佳教师”(十佳优秀班主任、十佳优秀师德教师)等系列评选活动,选拔表彰一批具有崇高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事业心、具有高超的教育艺术和创新精神,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尊重规律,求真务实,具有深厚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优秀教师,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并且能够品味成功的喜悦,享受实现梦想之后的奖赏。一年来,我镇共表彰“最美乡村教师”、“功勋教师”、“双十佳教师”三十余名,推出了王金红、李海梅、王金菲、郑增波、王洪杰、鞠胜民等一大批典型教师,在广大教师中起到了先锋示范作用,引领了我镇教师投身教育事业,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的决心和信心。

三、加强人文关怀,提高教师实现中国梦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是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中心校尽最大可能地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学习和培训的平台,积极改善教师的办公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提供舒心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对家庭困难教师实行救助,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

二是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通过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羽毛球比赛、田径趣味运动会、元旦联欢会以及开展“温馨家庭”评选等活动,丰富教师业余文化生活,倡导幸福、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劳逸结合,陶冶情操,增强团队精神,激发教师主人翁意识和凝聚力,更好地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实现机制研究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战略价值;实现机制

中图分类号:TP39

现在管理信息系统领域当中的热点话题及核心问题之一就是信息技术战略价值,现代一些学者开始质疑信息技术战略价值,某些人认为在信息技术不断应用的前提下,一些信息技术原来具有潜在的战略价值,但是现在已经大部分转变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因此战略价值不再是信息技术的一个特点。还有人认为,企业管理创新以及业务创新的失败必须由信息技术来负责。当然也有一些实证研究证明,企业的绩效与信息技术之间并不具备相关性。本文立足于企业的核心能力理论、竞争战略理论以及资源观等,试图针对信息技术战略价值进行研究,并且对实现信息技术战略价值的有效機制进行探索。

1 能力构建机制以及资源获取机制

为了能够将能力构建机制以及资源获取机制区分开来,首先必须要将能力和资源的概念明确下来。资源属于生产过程的输入部分,而能力则更偏重于通过对资源的使用从而保证期望产出的实现。资源所欠缺的组织嵌入性是能力正好具备的,这样就使得能力无法像资源一样可以自由的交易于要素市场当中,企业要想获得能力,就必须要进行自身构建。

在资源获取机制当中,企业在对与自身核心能力以及竞争战略相匹配的信息技术资源进行选择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如果信息技术资源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匹配,那么就能够帮助企业获取一定的竞争优势,从而使企业的绩效得以显著提升[1]。

在能力构建机制当中,企业通过对信息技术资源的应用从而保证自身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保证企业信息技术战略价值得以实现的关键就是信息技术能力。在相关的研究当中大多表明,企业的竞争优势与价值能力并不具备相关性。会对竞争优势产生直接影响的是竞争能力,而动态能力则会通过影响竞争能力进而对竞争优势产生影响。

总之,企业信息技术战略管理的重点在资源获取机制下应该如同挑选股市当中的股票一样,要将具备潜在战略价值的信息技术资源选择出来。

2 理论模型的概述

2.1 战略层面的信息系统能力理论

在竞争战略理论当中,造成绩效差异以及竞争战略的根本原因就是市场结构,实现竞争战略能够促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作为改变竞争规则、提供新的服务或产品、增加企业对客户和供应商的讨价还价的能力、提高进入障碍的重要工具,信息系统在当前复杂多变以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不仅属于企业日常管理及业务运作当中非常关键的一项要素,同时其还在企业的战略实施、新的竞争战略构建以及战略规划当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企业的信息系统应用当中需要对对竞争战略的支持进行强调,从而能够保证业务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匹配和集成,最终能够保证信息技术战略价值的实现,使企业的绩效得以显著提升。

2.2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理论

企业对信息技术资源积极有效地利用将信息系统开发出来,并且能够有效运用信息系统的能力,这同时也是企业是不是能够将信息系统能力实现的关键。以上述的定义为根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内涵:首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属于企业范围内的一种能力,由于信息技术的成功应用,因此企业各方面都需要参与进来;其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必须要将信息技术应用的全过程涵盖起来,经过信息系统实现阶段和使用阶段才能够保证信息系统能力的实现,企业会由于信息技术应用在任何一个阶段的缺失而不能够保证信息系统能力的实现,特别是战略层面的信息系统能力[2]。

2.3 信息技术资源理论

企业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企业自身控制或者拥有的能够用来针对信息技术战略的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进行构想和实施的就是所谓的信息技术资源。信息技术资源主要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资源、以人为载体的信息技术资源以及IT 基础设施,其中以人为载体的信息技术资源的不同作用,也可以将其划分为IT 管理资源以及 IT 技术资源。

企业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育和开发受到了信息资源的直接影响,首先企业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育和开发属于一个不断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而知识密集性则属于这一过程的特性,需要企业都必须要具有较好的信息技术管理知识、技术知识以及基础设施等;其次,企业形成信息技术能力还会受到其自身信息技术知识和业务知识的有效融合的影响。

2.4 环境动态性理论

顾客的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而变得越来越具有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点,而且极大地提升了技术扩散以及技术创新的速度,同时还有深刻的变化发生在企业生存的市场环境当中。因此必须要重视实现信息技术战略价值的过程中环境动态性的重要作用,否则就无法将实现信息技术战略价值的情境依赖性以及机理的复杂性揭示出来。

由于市场竞争的变化、新技术的变化、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客户的偏好等造成的环境的变化和不稳定性就是所谓的环境动态性。通常来讲,环境动态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由于市场的动态性会导致无法预料竞争对手的战略、客户偏好以及市场需求等;其次,技术动态性于信息技术的突破从而对企业战略的潜在影响和不确定性的代表,这样就会使实现信息技术战略价值的过程受到严重的影响。

3 信息技术战略价值实现机制的实证讨论

(1)信息技术自身具备一定的战略价值,信息系统能够通过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技术资源的利用从而使企业的绩效受到影响。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信息技术对企业核心能力增强和竞争战略实现等中介变量的有效支持进行利用,而并非是信息技术自身[3]。

(2)资源获取机制在稳定的环境下属于实现信息技术战略价值的有效途径。这是由于在稳定的环境下可以有效地预测客户的需求和偏好、竞争对手的策略以及技术的发展等,这样就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竞争战略、增强核心能力,最终保证信息技术战略价值的实现。

(3)能力构建机制在动态环境下属于实现信息技术战略价值的有效策略。信息技术资源在动态的环境下很难利用战略层面的信息系统能力从而使企业的绩效得以间接提升,而要想改善企业绩效更多的是需要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利用,从而能够有效的支持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竞争战略。

4 结束语

除了我们上述研究的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很多问题。比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育和开发不管是在动态环境下还是在稳定环境下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对信息技术资源产生依赖,一般企业都具有有限的信息技术投入,因此如何针对构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获取信息技术资源之间的投资进行平衡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对信息技术战略价值及实现机制的实证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问题最终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杨道箭,齐二石.基于资源观的企业IT能力与企业绩效研究[J].管理科学,2011(05).

[2]陈岚.实现战略价值是企业发展的內动力[J].四川建材,2012(02).

[3]龚辉锋.BSC作为战略价值评估工具的优良性[J].沈阳大学学报,2011(06).

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研究 篇4

国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多少有些误读,对其认知与国际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难怪在国内的企业社会责任排名中名列前茅的国家电网和中石油,却在《财富》杂志主办的国际排名中垫底。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各种排名榜都没有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清晰定义,甚至简单的等同于企业慈善捐赠,更有甚者干脆只有排名没有说明。有学者将屡屡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归纳为企业没有社会责任的体现。实际上,在西方学术界看来,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很难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更多的应该将其纳于政府监管的研究范畴。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认为企业要服务于公众,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是企业在社会中的角色以及企业与社会的关系等命题。但是对于实现服务公众这一目标的路径,即如何平衡社会公益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矛盾,认识并不统一。

一、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变迁及相关研究

(一)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产生

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是美国学者克拉克,他于1916年发表了“The Changing Basis of Economic Responsibility”,文中提出社会责任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企业的社会责任,需要将有责任感的经济原则植入现有的商业伦理中[1]。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最早在美国出现,主要是美国长期特别倚重私有经济,导致了美国社会和企业间存在高度依存的关系,企业在社会生活中一开始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在欧洲,教会等传统的非营利组织早就成为社会生活的领导。美国社会对企业家给予了更多的期望,这使得美国的企业界更容易感觉到自己肩负着企业之外的某些社会责任[2]。

20世纪20年代美国完成了工业化,随着现代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的所有权开始分散,由此产生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伯利——米恩斯命题。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管理者控制”问题,现代资本主义开始进入管理者资本主义的阶段。控制企业财富的人,不再是享有企业巨额财富的所有者,而是那些控制企业的管理者。管理者们开始质疑那些既不管理企业也不参加企业劳动的股东是否还合法拥有企业,他们认为管理者应该培养所谓企业良知,认为管理者追求的目标是企业社会责任而不是利润最大化。由此管理者资本主义开始挑战市场经济的基础——利润最大化原则[3]。

加尔布雷斯分析说,管理者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命题的目的是要保证他们在企业内部的控制地位。对于管理者来说,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保持自己在企业内部的控制权,但是高利润和低利润对于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作用是不对称的。追求高利润的过程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一旦出现亏损,管理者就会失去他们对于企业的控制权。因此,对于管理者来说,利润最大化并不是他们追求的理想目标,牺牲一部分利润换取“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保住他们的地位更加有力。

(二)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研究

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出现之前,支持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学者处于“有道德制高点没有理论”的局面。他们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主要分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和完善,另外一部分是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

1.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规范研究。

起初企业社会责任的赞同者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他们发现很难找到相关的理论作为依据。因此,他们只好不断提出新的概念来回应古典经济学和企业理论界的挑战。从20世纪40年代的“企业慈善”到七十年代的“企业社会回应”再到80年代的“企业社会表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拥护者一直试图用新的含混的概念来回应古典经济学的质疑。

谢克提出了调和的解决方案,用“利润最优化”取代“利润最大化”。他认为作为股东代理人的管理者,其目的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利润最优化[4]。这样就可以避免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而损害企业长期利润最大化,可以让企业正视和市场力量一样强大的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而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20世纪80年代,弗里曼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引入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领域,为企业社会责任划定一个范围。他认为一个组织内的利益相关者就是可以影响到组织目标的实现或受其实现影响的群体或个人,因此供应商、客户、雇员、股东、当地社区、处于代理人角色的管理者都是利益相关者[5]。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股东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的,管理者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代理人。从“股东利益最大化”到“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这一巧妙的转化,将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用来与其论战的产权理论和契约理论作为支撑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回答了企业社会责任中“企业应该为谁负责”的问题,使得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者摆脱了没有理论支持的尴尬局面。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社会责任的最主要援引的理论基础。

不过在詹森看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多重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模糊了企业经营的目标,无法给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个明确的目标函数,这势必导致管理上的混乱、冲突、无效率甚至失败。同时,利益相关者理论并没有提供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如何进行权衡的框架,因此无法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做出选择,所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结果是让管理者和董事会无法善尽他们对于企业资源的所应该承担的责任[6]。

进入新世纪之后,针对跨国公司迅速扩张的新形势,企业公民概念的提出,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将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从一国推广到全球。但是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既有研究一样,企业公民的概念的界定和衡量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2.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实证研究。

由于面临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强大挑战,一部分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者开始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联性做一些实证研究,他们的目的是想通过研究,找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正相关的证据,说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是没有矛盾的。但是由于缺乏企业社会责任的公认的定义,因此在实证研究领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漏洞。

由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不甚清楚,操作化的定义便很难形成。无奈之下,研究者们被迫走“曲线救国”的道路,使用找专家给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主观排序的“声誉指数法”。弗里威尔通过分类分析发现,声誉指数法中除了环境一项之外,其他内容都受到了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7],换句话说,企业社会责任的指标并没有独立于企业财务绩效指标,因此不能得出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存在正相关的关系的结论。

后来又出现了根据企业有毒气体排放量(TRI指数)和美国公共管理协会根据每个企业捐赠总额占税前净利润的百分比给出的慷慨指数来定义企业社会责任的衡量方法,但是用这样单一的指标衡量企业社会责任这样多维的概念显然有问题。同时,用什么指标来衡量企业财务业绩也存在很多问题,用公司股价会存在如何去除整个资本市场大环境影响的问题,用净利润会存在不同规模企业之间不可比的问题,用净资产报酬率会受到负债比率的影响,而用总资产报酬率则会受到企业资产周转率的影响。

拉夫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作了总结,他认为当前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存在五个问题,分别是缺乏理论基础,缺乏全面而系统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缺乏严密的方法,样本规模和构成受到限制以及社会责任和财务业绩变量不匹配[8]。

虽然存在对于社会责任衡量的种种问题,但实证研究的结果,大多数都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问题是正相关不能解释为因果关系,这些结果依然无法说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的赢利。麦圭尔通过对于不同时间序列上的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做统计分析发现,前期的财务业绩比后期的财务业绩与企业社会责任有着更密切的相关性[9],这意味着有可能是因为较好的财务业绩导致较好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而不是相反。

二、古典经济学和管理学对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质疑

西方思想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规范研究,一直处于激烈的争鸣之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反对者主要是以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和企业理论的研究者。他们有强大而丰富的经济学理论作为支撑,不断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企业是股东的企业,股东是企业唯一的所有者,管理者代表的是股东的利益。无论是企业还是企业的管理者的目标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企业利益最大化。企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由此社会资源得到最合理配置,社会福利达到帕累托最优,任何对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偏离都会危及企业的生存。

这种争论是1931年从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开始的,当时争论的核心是企业到底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私人企业还是一个社会组织?管理者是受托于股东还是受托于整个企业?伯利认为管理者是股东利益的受托人,因此当行使权利对股东利益有所损害的时候,就应该限制这种权力[10]。对此,多德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也有服务社会的功能,法律之所以允许和鼓励经济活动不是因为它是所有者利润的来源,而是因为其能服务于社会[11]。

随后,伯利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文章回应说,他同意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他之所以坚持管理者是股东的受托人,是因为他担心削弱管理者对股东的受托责任,会使得管理者的权利在追求广泛的社会目标的过程中不受限制[12]。之后,美国新政大量干预经济,工会和消费者团体的崛起,使得很多利益团体有了相对于企业的社会法律地位,多德在1942年发表文章接受了伯利的观点,认为既然社会责任可由法律来保护,那么企业不必承担额外的社会责任[13]。

1962年,曼尼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再次提出了质疑。他并不反对管理者个人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但是他认为让一个生意人完全介入捐赠活动中并取代市场的作用是一种糟糕的决策机制。在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上,要求企业不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来进行活动,那么企业无疑将难以生存。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缺陷是没有认识到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是建立在全体人员自利的基础上的。同时他提出,片面的强调企业社会责任会帮助那些垄断企业降低利润,降低潜在竞争者进入垄断行业的可能,从而维持垄断的地位[14]。

弗里德曼完全赞成曼尼的观点,他认为确实有实实在在的企业社会责任,就是在遵守法律和适当道德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赢利,这样会更好的服务于消费者[15]。在弗里德曼看来,管理者仅仅是股东的代理人,没有权利将股东的权益随便捐赠,捐赠是财产所有者的个人行为,不是财产代理人的行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利用社会资源,最大限度的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增加整个社会的福利。一个赔钱的企业就是没有按照公众最大的利益来使用它的资源,就是没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如果企业管理者出于所谓“社会责任”的目的,不经股东同意就花企业的钱,那么其实质就像政府向股东征税一样,这等于是对于市场经济基础的颠覆[16]。弗里德曼随后进一步说明,他倡导的是经济人的自利而不是自私行为,他认为市场可以将个体的自利转换为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企业在社会中的根本作用是“提供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公众的要求”。弗里德曼批评说,很少有一种思想,像是要求企业管理者去接受社会责任而不是为股东赚取尽可能多的利润那样彻底的动摇我们自由社会的根基[16]。

波斯纳认为,企业的唯一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很多危害:第一是那些试图以最低成本为市场生产产品,而又想改良社会的经理,最终可能一事无成;二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成本会在很大程度上以提高产品价格的形式由消费者来承担,这不仅损害消费者利益,而且企业最终也会被逐出市场;三是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会降低股东自己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相反企业利润最大化可以增加股东财富,股东可以用这些财富来承担社会责任[17]。

后来管理大师德鲁克也加入了这场论战,他认为处于选票的压力,社会问题不宜由政府解决,但是企业也无法解决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应该交由非营利组织等第三部门来解决。第三部门只有解决社会问题这一单一目标,会比较有效的解决社会问题。对于企业,德鲁克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赚取足够的利润,为明天的工作机会提供资金[18]。

三、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缺陷

企业社会责任缺乏对于管理者责任范围的界定和对于管理者表现的评价标准。 因为其概念的含混,企业社会责任一直遭到批评和质疑。从广义上看,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多维的概念,但是很多学者在研究中把它指向一个单维的方向。正如弗雷德里克批评的那样,企业社会责任到底指与现行法律法规相一致的企业行为,还是仅指法律之外的企业自愿行为?一个企业清理污染,消灭种族歧视、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和提供消费者保护的行为都是企业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吗?倘若在这些领域中一个做的很好而其他方面做得很差,那么这个企业是承担了社会责任还是没承担社会责任[19]?三鹿事件中,三鹿在制造毒奶粉的同时,进行大量社会慈善捐赠,那么三鹿算不算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呢?另外,企业社会责任中所追求的价值是普适的,还是限定在特定的情境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企业,他们继续生产就等于帮助日本军国主义进行法西斯战争,而他们不生产意味企业无法保全,员工会失业。如果有普适的企业社会责任,那么这些企业无疑应该停止生产,如果企业社会责任在不同场域下有不同的要求,那么这些企业应该继续生产。

企业社会责任是随着所有权经营权二分而提出来的,当经营权所有权一致的时候,即使社会没有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期许,企业所有者在考虑本企业发展的未来的时候,也会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以换取企业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当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之后,企业管理者并不拥有企业,而其薪酬、福利是与企业当期的财务表现相关的,由此企业管理者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短期行为,企业社会责任因为与企业当期的利润关联性弱而遭到忽视。另外,企业社会责任并不像税收、法律那样对与管理者的行为具有强制约束力,那么只是媒体和学界不断强调这个概念,对于管理者的行为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中外的实践证明,将社会责任的重担压倒企业身上,要求企业承担过度社会责任的结果往往都是悲剧性的。美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先驱者洛厄尔于1813年创设了波士顿制造公司,负责从棉花到成品布的全过程加工。出于对于吸引可靠工人、避免欧洲恶劣生产环境的美好心愿,洛厄尔建立了一套被称为“洛厄尔制度”的员工福利体系,向员工支付现金工资、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提供膳食和宿舍,配备年长的女性照顾年轻的女工,提供适合工人背景的宗教文化和社会活动。但是因为竞争的压力、利润的驱动以及领导者与员工缺乏共识,洛厄尔良好的愿望最后都落了空,在企业面临生存危机面前,洛厄尔被迫像其他企业那样,降低工资和工人的工作生活条件以保全企业。

在洛厄尔的实验失败50年之后,普尔曼接着进行了社会责任的实验。他在芝加哥附近建造了普尔曼豪华汽车公司,在这个类似于城镇的企业中,有公寓、公园、游乐场、教堂、剧院、赌场和旅馆,被1896年的国际卫生和医疗博览会评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地方”。但是随之而来的竞争的压力使得他不得不解雇工人、削减在岗工人25%的工资,同时拒绝工人降低房租的要求,此举导致他公司员工的大罢工,最终联邦政府介入才平息了冲突。

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济世思想而打造的家国情节,为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土壤。企业家赚了钱就应该拿出钱来报效国家和人民。从春秋时期的弦高用自己的钱财智退秦兵,挽救郑国开始,中国的企业家们在成功之后,似乎忘了在商言商的规律,总是喜欢拿出自己的资金做出一些救国救民的事情。对于商业原则的背离,最终往往使得这些企业家不但没有能实现他们对于提高社会福利的宏大构想,而且连他们自己的企业也被拖垮。

状元企业家张謇1896年创立大生纱厂,随后他又创立了广生油厂,复新面粉厂,资生冶厂等一大批企业,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家。经商有成的张謇并没有继续扩大他的商业版图,而是把精力放在了把他的家乡南通打造为“模范城”的努力当中。他拿出自己的经商所得,在南通建立了学校、博物馆、气象台、聋哑学校等一系列社会福利设施。为了配合张謇的行动,大生纱厂常年的捐赠已经超出了企业的正常负担,企业办社会拖累了大生。同时,建设“模范城”的工作分散了大量张謇的时间和精力,使得他忽略了企业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大生纱厂内部管理弊端丛生[20]。这些因素最后终于导致张謇的商业王国在1924年轰然倒塌。

现代营销学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沦为了营销的工具之一。2008年汶川地震中,生产红罐王老吉的加多宝集团捐款一个亿,被认为是极有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王老吉捐款不久,网络上掀起了因为王老吉捐款一亿,而要买光王老吉饮料的“封杀王老吉”运动。这场运动后来被证明是人为操作的[21]。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了企业开拓市场的工具,这显然不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初衷和目的。

四、企业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的着眼点应该放在企业发展上。遵纪守法、多创造就业机会,多纳税,健康发展是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而企业带给社会的风险,比如劳工标准、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等,不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话题,是政府通过法律规范企业行为的问题。

(一)用发展促进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体系中的每个成员各尽职责,才能实现全社会资源最有效率的配置。企业对社会最大的责任就是最大限度的增加社会财富。而企业若想最大限度的增加社会财富,必须不断的发展、壮大自己。

德鲁克认为,企业家最大的责任就是保全公司。企业面对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首先必须要争取活下去,必须具备持续成长的动力。而大企业要比小企业有更多的活下来的机会。大企业有规模优势,其有抗体可以应对市场带来的各种危机。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认为,未来的产业,大者恒大是规律。那么在未来,企业怎么才能生存下去,唯有不断发展自己,让自己成为那个最大的企业,才能做到不被市场淘汰。IBM的前总裁郭士纳也认为“(企业)大很重要,因为规模就是杠杆。深度和广度可以容纳更大的投资、更大的风险以及更长久的对未来的投入。”统计数字表明,企业规模与企业寿命存在正相关关系:根据《财富》的统计,美国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40-42年,1 0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30年。

汶川地震发生后,安利累计捐款捐物3 685万元人民币,是美资企业中捐款最大的企业。安利公司总裁德·狄维士在接受《瞭望》周刊采访的时候,谈起对于企业公民责任的理解,强调了企业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好的企业公民首先是一个好的企业,一个企业要想履行好的企业社会责任,它首先要是一家非常好的企业,它要依法运营、依法纳税、同时它要提供品质优良的产品,这是最基础的层面。如果一个企业在这些方面都做不好的话,他拿什么果实来与社会分享”[22]。

企业只有在不断壮大自己的过程中才能保证自身持续的生命力。因此,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更快、更好的发展自己。发展是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即使被认为慈善捐款最多,最有社会责任感的盖茨,其捐助的目的还是为了微软更好的发展。成立于2000年1月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经过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捐助,加上企业化的成功运作,该基金会目前已经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基金会。盖茨当年成立该基金会并不一定是由于良心发现,突然间大发爱心而成立的。最主要的原因是1998年5月,美国政府正式开始针对微软展开大规模的反托拉斯调查,媒体开始将“侵略者”和“独占者”的称呼送给盖茨,微软面临巨额罚款甚至被分拆的命运,微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资深主管纷纷跳槽、士气低落,股票价格连连下挫。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盖茨捐出了他的财产,成立了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美国著名的企业史作家罗伯特·斯莱特在《重启微软》中认为,盖茨此举主要是为了修补他的名声,改善他的形象,让他在世人面前以拯救者而不是恶魔的形象出现[23]。该基金会成立后,最主要的关注点也还是在如何发展。《福布斯》报道,盖茨基金会每年将总资产的5%用于捐赠以避免支付更多的税收,另外95%的资产用于投资,2003年以268亿美元的资本获得了高达39亿美元的投资报酬,其利润率高达15%左右。

(二) 在发展中更好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只有发展了,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的一周内,胡润百富榜前百位企业家,已有45人向灾区捐款,总捐款数额6.37亿元,其中前十位企业家,已有8人向灾区捐款,总捐款数额是1.6亿元。据新华网的报道,汶川地震全国社会各界捐赠款物达600多亿元。对比32年前的唐山地震,大灾面前,全国人民同样非常悲痛,但是当时企业规模小,效益差,要想支援灾区也只能是有心无力,全国对唐山灾区的捐助十分有限。正是由于中国经济的大发展和中国企业的迅速成长,他们才有能力为这个社会进到更大的社会责任。

从企业本身来说,企业社会责任从来就是那些大企业的专属品。如果考察企业界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会发现,企业界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来自于政府的管制和社会持续的压力。那些政府管制相对较松和社会关注度相对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同样的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程度会有很大的差异。霍姆斯调查了1977年财富500强企业,发现不同行业关注的社会责任的侧重有所不同: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关注污染和能源保护,交通、通信和公用事业公司关注种族和社会伦理问题,贸易商、保险、金融和房地产重视社会问题和慈善[24]。可见企业关注的社会责任的侧重点都是最能影响行业盈利的社会压力的方面。这些来自社会的压力主要是因为媒体的持续关注和报道所带来的。但是无论是耐克还是沃尔玛,媒体关注和持续给予压力的对象都是大企业。大企业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更多的是源于出于保护企业形象的考虑,而保护企业形象,最终还是为了企业能赢得一个相对友善的社会环境,从而实现企业更好的成长。企业发展了,规模变大了,对于政府、员工、供应商、经销商、所在社区才有可能更好的尽到社会责任。

对于社会来说,企业对于社会最主要的贡献是纳税和吸纳就业,这对于社会的贡献要远远大于一两次慈善捐款。只有当企业变大了,盈利能力增强了,企业才会更多的向国家纳税。“能交税的企业就是好企业,这就是政府的价值观。至于修桥补路,慈善捐款之类,不过是企业爱心的体现。为国分忧,为社会分忧的最好体现,是在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多交税,多招人。惟有如此,企业才能受到社会的尊敬”[25]。2007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排名第三的华为的销售收入只占到了前五名总和的15%,但是其上缴国家的税收却占到了前五名上缴税收总和的60%。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也认为,“社会责任绝不应当是一个空的概念,也绝不单纯局限于慈善、捐款”[26]。阿里巴巴是中国互联网企业中的纳税冠军,其每年纳税额度几乎是其他前十大互联网企业的总和,但是阿里巴巴的收入却并不是国内收入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与此同时,阿里巴巴和淘宝网为社会直接和间接创造了超过10万个就业机会。只有企业变大了,企业才能在规模的基础上,改善劳动条件,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劳动环境。企业变大了,公司才有能力进行员工满意度和组织环境的调查,定期为员工体检,对于员工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只有企业变大了,企业才能建立起完善的人力资源体系。员工才能有机会得到完整而有效的培训,实现个人人力资本的增值。只有企业变大了,企业才能有足够大的舞台提供给员工发展,员工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被认为是日本经济起飞三大秘诀之一的“终身雇佣”制度,也只是在大企业集团中才能得以实现。企业变大了,才能更好的履行企业对所在社区的社会责任。企业只有到达一定规模,环境保护对于企业来说才可能不再是一个负担,企业才有能力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环境保护。我国这些年的环保行动,无论是淮河整治、太湖整治抑或是滇池整治,那些有能力花钱上环保项目的都是一些有规模的大厂,那些小厂只能在国家严格的环保标准面前,停业倒闭。

对于经销商和供应商来说,企业变大了,企业的管理更为规范,企业的行为相对更加可以预测,也更容易和企业结成稳定的关系。另外,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订单逐渐增多,经销商和供应商的规模也会随着企业的成长而进一步发展成长。另外,大企业会帮助自己的经销商和供应商来改善管理,帮助他们提高绩效,实现增长。我国台湾的广达电脑,鸿海集团都是这方面的受益者。

论行政道德责任的实现机制 篇5

行政道德责任是公务员责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责任型政府必须研究行政道德责任的实现机制.从行政道德的`实现角度看,行政良心是实现行政道德责任的自律机制,行政名誉则是其他律机制.

作 者:李鹏飞  作者单位:云南行政学院,昆明,650111 刊 名:理论探索  PKU英文刊名:THEORETICAL EXPLORATION 年,卷(期): “”(4) 分类号:B82 关键词:行政道德责任   行政良心   行政名誉   机制  

实现机制研究 篇6

摘要:如何在坚持高等职业教育职教属性的同时,继续保持和系统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文章基于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管理体制、学位制度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机制研究;高教性

时至今日,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数量上己经达到1327所,在校生规模已经突破10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和数量上号称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这一发端于短期职业大学、具有职教和高教双重属性、历经高教体系和职教体系徘徊和争论的教育类型,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在高等教育的框架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应有的地位。2010年以来,随着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在更多时候被纳入职业教育范畴,其职业教育的概念进一步得到了强化;相应地,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日益淡化甚至近乎没有。笔者以为,在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建设、强化立德树人、全面提高质量的大背景下,在高等职业教育实施新一轮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实践中,如果忽视和忽略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必将会事倍功半,甚至走上弯路。本文拟从职教和高教双重统一的视角,对其高教性的问题做一探索和分析。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属性分析

我国学者关于高等教育和大学属性的论述很多,如:应用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开放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即大学的本质属性是文化性,大学的功能是育人,必须依靠文化育人。通常把普通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高职高专等类型,针对不同的类型,应设立不同的质量标准。无论怎样理解和认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出身,在认定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教属性的同时,其高教属性也是不可忽略和否定的。

1.高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后教育

从过去和当前的招生和办学情况看,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高中毕业后学制三年,通过高考后录取;另一种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学制三年,通过统一招生考试后录取。高中毕业生通过高考后录取,显然是高中阶段后教育,而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则也是相当于完成了高中阶段教育,因而也具有鲜明的高中阶段后教育特点。这几年我们在不断探索招生制度改革,招生形式已经发展到五六种,但其大框架还是上述两类,基本情况也没有什么变化。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十三五”发展新时期,不少省市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开始酝酿和提出普及十二年制教育,加强综合高中建设,实际上表明将适当提高职教起点,从而会进一步强化和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教育属性。

2.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具有法定性

在早期的高等职业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实践中,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和归属曾经存在着争论。最后,经反复讨论,在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上给予了确认,该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据此,我国从1998年以来,全国高职与高专院校的统一管理职能一直由教育部高教司承担,教育部思政司、社科司委划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统一行使对高等职业院校与高等专科学校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课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工作的指导;即使是2011年高职高专处划归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管理后,教育部思政司、社科司在这些方面的职能并没有改变,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还在,国家人事部门在统计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历层次时,也始终明确其为大学专科层次。

3.明确高教和职教双重属性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学者认为应该是“姓高名职”,有学者认为是“姓职名高”,笔者始终认为“高职复姓”更为科学。但无论如何,应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人才保障,强化其一线意识、基层意识和服务“三农”、服务先进制造业、服务现代服务业十分重要,这就是职教属性。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的人,不仅要适合当下,还要有面向未来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必须通过学习和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创新精神,有社会责任感,有职业发展能力,这就必须适度加强其高教属性,重视素质教育和文化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发展后劲。

二、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高教性缺失的情况

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在我国,不同程度存在着高教性缺失情况,主要表现在:

1.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文件突出职教性多、高教性少

从2011年开始的5年时间里,教育部职成司发的许多文件,都突出和强调了职教统一性,并把中职和高职统一在一起,有些文件还把应用型本科也放入其中,提出构建中职、专科、应用本科、专业硕士等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应该说很有指导意义,对落实高等职业教育的职教性尤为重要。但相对而言,高教性彰显不够。

2.过多强调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实际很难操作

高职与高专处划给职成司管理后,较早发布的比较瞩目的文件是《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文件比较突出中高职协调发展,当时甚至十分强调实施初中后五年一贯制培养,各地也进行了项目引领和驱动的试点工作。但实践证明,把中职和高职硬组合在一起的所谓一体化发展理念和模式推广思路,在实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中职和高职属于不同的范畴,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一般在18周岁及以上,法律上属于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而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为15岁左右,属于没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需要监护;另一方面,中职国家实行免费和义务性教育,而高职属于高等教育,属于需要分担部分培养成本的收费教育。除此之外,高职和中职还有许多不同点,如不同的管理体制、不同的运行机制等,都会影响一体化方案的实施。也就是说,中高职一体化运行实际比较难以实施。

3.高职院校的育人功能淡化

坚持职教性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如果过度注重高等职业教育的职教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长期发展、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会产生伤害。解决好即期适应性和长期发展力问题,我们必须始终注重。忽略高教性,就容易忽略思想政治课的开设,甚至以课改为名,弱化淡化思想政治课程;忽略高教性,就会放松各种社会思潮对高校意识形态和师生的侵蚀,学校的政治意识容易被弱化;忽略高教性,高职院校的基础理论课会被弱化,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会愈发明显;忽略高教性,基于思想道德、身体身心、人文艺术、创新创业方面的素质教育会受到削弱,进而影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岗位适应性、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

正因为这样,我们认为,当前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高教性缺失情况及其影响,必须充分重视,并采取必要措施加以改进。

三、有效构建落实高等职业教育高教性的实现机制

根据前述分析,我们有理由认为,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我们必须在明确高等职业教育职教属性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明确和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属性,并系统加以规划和指导。

1.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从长期的视点看,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是必然趋势。国家需要大力发展高中后职业教育,并适当延迟实施职业教育的时间。因此,需要结合国家教育综合改革方向,进一步研究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新的管理与组织架构。

2.探索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力量。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顶层设计,到2020年,应用型人才培养将达到1480万人,如果再加新建本科转型、数量上会更大。这么一支重要的力量,至今尚没有一个规范的学位。虽然在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曾明确指出,要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学位制度,然时至今日仍无动静。对此,我们应结合教育部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契机,积极加以推进。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位问题,理论界也有较多呼吁,实践上也有尝试,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工士”学位等。一般认为,作为一种文凭资历,学位不仅能引导和激励人才的培养,而且可以有效地塑造社会场域的内在结构,在社会交流中发挥给予指向的功能。学位作为一种身份象征,向我们展示着个体所有的知识、功能的类型与水平,它具有衔接功能、正名功能、导向功能和资本功能。然而,到目前为止,在我国高等教育诸类型和层次中,高等职业教育是唯一一个没有学位的,既不利于其发展,也不利于其真正形成特色,为此,应抓紧研究并尽快实施该制度。笔者建议:第一,加强和完善顶层设计,修订相关法律法规,至少应变三级学位为四级学位,或者实施统一学位制度,或者鼓励自授学位制度。第二,制定并实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位授予标准和管理办法,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三证四合格”考核办法,并据此授予“工士”学位,就是一个由专家指导的学校自主标准和办法。第三,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建立相应的衔接机制,积极争取条件,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位与相应资格证书有机协调,并建立对应关系。第四,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立交桥,使学位晋级发展具有相应的通道。第五,通过双管齐下即部分优质高职院校升格和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等方式发展一批本科层次高职院校,主要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使学位制度形成体系和常态。

3.系统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近来的一段时间,我们比较强调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此,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进行了系统研究。这一体系规划,比较重视和照顾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也必须承认,从今天乃至相当长时间看,体系构建依然任重道远。同时,我们认为,重视以高中后为基础的体系建设,即把高等职业教育本身也作为一个有层次的体系来研究和打造,也极其重要。也就是在强调现有专科层次高职院校总体上安于其位,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的情况,鼓励更多本科高校向职业应用型方向努力,从而成为可以举办专科、本科和硕士乃至博士层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也是很有意义的。为此,笔者建议:第一,按照高中后三年和高中后四年学制的要求,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和本科基本框架,形成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培养制度。第二,据此授予相应的学位,与普通高等教育考量指标不同,但含金量等值。第三,积极创造条件,比较普遍的发展专业硕士学位培养制度。专业硕士由高等职业院校、转型本科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主要招收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可通过在职研读和脱产学习的方式进行,重点突出和强调应用型技术研究和项目开发,培养学生分析尤其是解决实际技术和产品项目问题的能力。解决了学位和体系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就有了新的着落点。

4.注重高等职业院校自身办学和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实现机制研究 篇7

PCIExpress(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简称PCIe)总线协议由于具有高带宽、高可靠性、低电压、多通道以及与上一代PCI总线技术良好的兼容性等特点[1,2,3],被广泛运用于PC、服务器、嵌入式设备中。PCIe协议以流量类别(TC)、虚通道(VC)、TC/VC映射及优先级仲裁机制为事务层数据包(TLP)传输提供有区别的服务质量(Qo S)[4]。为了使数据传输不受阻塞,PCIe收发端均会提供多个虚通道。当链路建立时,配置软件会建立虚拟信道保证TLP包可以通过不同的虚通道传输。如果某一虚通道的流控缓冲区已满,则可以报告发送端暂停发送,同时发送端就可以使用另一个虚通道并发送与该虚通道相关的事务。流控机制能够提高数据传输效率,故PCIe链路必须实现流控。

通过对PCIe流控机制的研究,结合一款PCIe接口的以太网网卡控制器,本文提出一种实现PCIe流控功能的设计方案。本文的设计方案,在保证功能及效率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合理的模块参数及模块复用、信号复用等方法,减少模块接口的同时也减少所需的连线,由此降低芯片的面积和功耗。本文用Verilog HDL语言对设计进行描述并通过仿真验证流控模块功能的正确性。

1 PCIe流控机制分析

1.1 PCIe系统结构

PCIe协议定义了一种三层传输体系结构[5,6,7],从上到下依次为事务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每一层又分为发送和接收两部分。发送时,在事务层接收应用层传入的数据打包成TLP,并在数据链路层为其添加序列号和冗余校验码(CRC),在物理层给数据包加上起始符和结束符后编码为串行差分信号发往另一端的PCIe设备。在接收部分,处理过程与之相反,物理层接收到串行数据信号通过解码并逐层拆解,最终发送到应用层。数据链路层生成的数据链路包(DLLP)用于实现流控协议、ACK/NAK协议、电源管理信息传输等[8]。

PCIe流控协议以“流控信用”(Flow Control Credit,FCC)[9]为单位来报告缓冲区的空间大小。完成包的头FCC单位代表4DW(16字节),请求包的头FCC单位代表5DW(20字节)。数据FCC一个单位代表4DW(16字节)。不同类型的TLP分别用不同的流控信用单独控制,具体分为报告(P)、非报告(NP)和完成(CPL)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事务又包含头缓冲区和数据缓冲区,每个缓冲器里含有6种不同的缓冲区[10,11]。流控信用在数据链路层组包,但是其数据是由事务层提供并且在事务层起作用[12]。在链路初始化时,各个接收器通过流控DLLP向链路另一端的端口报告其缓冲区的大小(以流控信用为单位)。

1.2 PCIe流控原理

PCIe设备在发送数据之前,先检查接收方是否有足够的接收缓存空间。因此,接收方需要通过流控信用将接收方的缓存容量信息传递给发送方。图1展示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流控信息传递过程。

在发送端设置一个待处理事务缓冲区,其作用是缓存将要发送的TLP。同时从接收流控DLLP数据包,提取出接收方的信用限额CL(Credit Limit)。根据待处理事务缓冲区中TLP的信息可以知道该TLP包所需的信用量(PTLP),加上已经使用的信用量CC(Credit Consumed)可以得出本次发送所需的信用量CR(Credit Required)。根据公式(1)判断接收端是否有足够的缓冲区空间来接收待发送的TLP(PTLP),其中fieldsize为计数器中的位宽。

此检查可以保证CC加上待发送的下一个数据包所需的信用不会超过CL。在接收端同样设置一个缓冲区用来保存TLP,同时根据接收数据包的信息更新信用的分配量CA(Credit Allocated)。当TLP进入接收缓冲区时,CA并不会发生改变,只有当TLP发往应用层后,缓冲区空间增大,CA才会增加。当流控更新时CA会更新到发送端的CL。根据实际情况和最大缓冲区容量,本文将计数器宽度(即上文中的fieldsize)设置为头流控使用模256计数器(8位宽),数据流控使用模4096计数器(12位宽)。

PCIe中定义了无限流控信用值,一个通告无限流控信用的设备在初始化之后不需要发送流控更新数据包,永远也不会阻塞发送器发送事务。在初始化流控时,设备通过在FC_Init1 DLLP的信用字段中发送一个0来通告无限信用。一般把CPL事务的流控模式设为无限信用模式,因为完成包不能及时到达可能导致设备误以为事务没有完成而造成错误。

2 流控模块设计方案

2.1 流控实现结构

通过对流控原理的分析,根据流控信息的传递过程及其中所需的判断处理仲裁,设计发送流控模块、接收流控模块以及缓冲区来实现对应的功能。本设计使用了8个VC,每个通道的设计完全相同,其中发送流控的数据经过VC仲裁器进行优先级判断后传入链路层。接收到的数据则直接进入相应VC。流控实现的结构如图2所示。

每个VC中的流控模块包含了一个发送流控模块和一个接收流控模块。发送流控模块接收发送流控信用量并判断另一端是否有足够的空间接收,如果有则从发送缓冲区中提出数据并发送,同时更新内部的信用量。接收流控模块则接收来自另一端的数据并放入接收缓冲区,当应用层从接收缓冲区中读取数据时,接收缓冲区的变化将更新模块内部的信用量,并把接收流控信用量数据更新到数据链路层通过DLLP传输到另一端设备。在本文中,考虑到实际情况把每个VC缓冲区设为8k B。但在设计中该缓冲区大小为可配置的,该数值在今后的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使之能够适用于其他PCIe总线系统。

2.2 发送流控模块设计

发送流控模块分为3个层次,最外层的模块主要通过状态机进行转发TLP,里面包含一个数据处理的子模块,其中又例化了3个相同的流控计数子模块分别对P、NP以及CPL的信用量进行分配管理。发送流控模块结构如图3所示。

当VC选通且数据链路层准备接受数据后模块开始判断流控信用量并从缓冲区中请求TLP发送。模块的流控更新采用了信号复用的方式,把3种类型更新使能独立出来,复用一个20位的信号记录信用量,高8位为头信用量,低12位为数据信用量。这种方式能减少模块的接口数量及模块间的连线。不同类型的信用可用量和允许TLP发送的发送信号会反馈给缓冲区。在内部的数据处理主要作用是对传输的TLP进行分析计算出其所需的信用量以及对不同类型的包分类并传输给相应的流控计数模块处理。3个流控计数模块功能完全相同,它会分别处理头信用量和数据信用量,其原理如2.2节。计数模块采用了无符号的计数方式能够避免最大值翻转回0时产生错误。

发送模块中的TLP发送状态机如图4所示。当处于IDLE时,只有用户端请求发送且流控信用量足够发送下一TLP才转换到ACCEPT状态。当处于ACCEPT状态时,只有数据链路层准备好接收TLP且应用层没有发送请求时才回到IDLE状态。

2.3 接收流控模块设计

接收流控模块主要结构分为2个层次,外层对TLP进行接收和分析同时转存到缓冲区,并把相应类型的流控信用更新从子模块传输到数据链路层。由于实际应用中把CPL流控设为无限流量模式故接收流控计数模块只需要例化2次,分别用于P、NP类型的TLP传输控制,其结构如图5所示。

接收模块接收的TLP会先存储到VC缓冲区中,当应用层发送接收请求时再发向应用层。该设计把缓冲区设计为TLP的中转区,可以减少缓冲区与接收流控模块之间的通信次数提高响应速度。当从缓冲区发向应用层后,流控信用量才会更新。故接收流控模块中有2个状态机,一个用于从数据链路层接收TLP写入到缓冲区,另一个用于从缓冲区读取TLP到应用层。如图6左图,输入TLP状态机主要控制TLP从数据链路层进入缓冲区中各个状态的变化。当TLP包开始传输时,进入HD0状态,然后当数据有效时进入缓冲区,如果是结束就进入更新状态。该状态机的作用是为TLP在缓冲区中分配空间。

如图6右图,TLP输出状态机主要控制TLP从缓冲区输出到应用层的各个状态的变化过程。当缓冲区中有TLP时,进入REQ状态。收到来自应用层的回应同意接收缓冲区TLP时进入SEND状态并向应用层发送TLP。当一个TLP发送完时,进入更新状态,此时更新接收计数子模块的信用量,也就是说此时才会更新信用分配量。

3 功能仿真及结果分析

流控模块的验证采用了Questasim仿真软件,通过搭建一端为PCIe接口的以太网网卡控制器一端为Microblaze控制的根节点的系统,在系统中收发以太网帧,使整个PCIe流控模块处于工作状态。本节通过对TLP以及流控信号的分析,判断流控模块的功能的正确性。下文是对收发流控模块分别的仿真分析。

3.1 发送流控仿真分析

图7所示,分别初始化P、NP、CPL三种不同类型的流控信用。从图中可以看出流控信用量采用了信号复用的方式,通过3种类型更新使能信号控制不同的信用量更新。根据流控信号格式可得出:P类型的头信用量为32,数据信用量为77;NP类型的头信用量为12,数据信用量为12;CPL则通过“0”信号被设为无限流控模式。

由图8可以看出发送一个CPL的TLP包时由于处于无限流量控制的模式,所以头信用量和数据信用量不再作为判断TLP包是否发送的标准,该模式下的包不受流控信用量的影响。由此可见,无限流控发送功能完全实现。由于P和NP除了需要判断TLP类型不同外其余功能完全相同,故只用P类型的TLP发送作为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头使用1个信用量,头信用量限制值为23,故相减后满足下一个TLP包的发送,把头信用可用信号设为1。同时,发送的TLP包带有32DW的数据故需要占用8个数据信用量,数据信用量减去8后仍然大于系统所设置的最大TLP包所需信用量8,把数据信用可用信号设为1。可以知道P和NP的发送流控功能完全实现且信用量计数具有良好的实时性。

3.2 接收流控仿真分析

从图9中可以看出,内部的2个状态机工作完全正常符合设计要求。初始信用量符合缓冲区的大小设置,且数据写入缓冲区及从缓冲区读出数据传输到应用层的功能从波形上看出能够实现。在设计时把CPL设置成无限流控信用模式,故CPL的流控信号一直为20位“0”。P和NP类型的接受流控信用会随着从缓冲区读出TLP并转发而进行更新。每个TLP被读出后头信用量加1,数据信用量也会根据TLP数据的长度增加。综上可见接收流控模块的功能符合设计要求,且流控信用量在TLP被读出的下一个时钟周期更新,由此可知具有良好的实时性。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PCIe协议流控机制,设计出一种在PCIe接口的千兆网卡控制器中实现流控协议的系统结构,在设计时采用了模块复用、信号复用等方式进行优化,并且把缓冲区设置为可配置的以便移植到其他PCIe系统中。在实现上采用Veriog HDL语言对其模块进行了描述,最后通过仿真验证表明所设计的流控各个模块能够有效地工作并且具有良好的实时性。文中的PCIe流控模块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部分参数用于各种PCIe系统的设计中,对今后设计其他PCIe总线系统有一定参考性。

摘要:PCI Express总线协议通过流控机制降低数据重传概率、调度虚拟通道传输事务,提高数据链路的传输效率。文中对PCI Express协议的流控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实现流控机制的设计方案,包括发送流控模块、接收流控模块等。该方案在一款PCIe接口的以太网卡控制器中实现,通过对流控系统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实现了PCI Express流控功能。

关键词:PCI Express总线,流控,信用量,事务层,数据链路层

参考文献

[1]王齐.PCI Express体系结构导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PCI,PCI-X和PCI Express的原理及体系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梁小虎,王乐,张亚棣.高速串行总线Rapid IO与PCI Express协议分析比较[J].航空计算技术,2010,40(3):127-129.

[4]Budruk R,Anderson D,Shanley T.PCI Express系统体系结构标准教材[M].田玉敏,王松,张波,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孟会,刘雪峰.PCI Express总线技术分析[J].计算机工程,2006,32(23):253-255.

[6]许军,李玉山,贺占庄,等.PCI-Express总线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6,28(5):141-143.

[7]Sig P C I.PCI Express Base Specifications Revision 1.1[J].PCI SIG,2005.

[8]Mayhew D,Krishnan V.PCI Express and Advanced Switching:evolutionary path to building next generation interconnects[C]//High Performance Interconnects,2003.Proceedings.11th Symposium on.IEEE,2003:21-29.

[9]Kelley R A,Neal D M.Transaction credit control for serial I/O systems:U.S.Patent 6,760,793[P].2004-7-6.

[10]关凯锋.PCIe事务层及数据链路层的实现与验证[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11]缪露鹏.PCI Express端点IP核设计[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1.

实现机制研究 篇8

缓存机制目前已经应用到包括操作系统, 数据库, 网络的各个层面, 引入缓存机制的初衷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历史访问记录来尽可能的提高今后访问的效率。在RBAC模型中, 由于需要频繁的检索给定用户对于给定权限的访问许可, 引入缓存是实际系统中必须考虑的一种提高效率的方法。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从模型角度定义的缓存机制, 并给出具体实现。

在一个实际的访问控制系统中, 一般来说用户和权限的数量比较大, 角色的数量不大但是却有着十分复杂的继承关系。一个中等规模的访问控制系统中的角色模型可以有深达8层的继承关系。在这种情况下, 给定了一个用户和一种权限, 判断该用户是否具有该权限可能是一个很深的递归查找过程, 这是整个权限管理中最消耗资源的部分。在这种反复需要查询的情况下, 引入缓存机制可以极大的提高后续查找的效率, 从而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

考虑的问题不是模型本身的管理, 而是在一个已经明确定义的RBAC模型上具体实施访问控制。如果将整个访问控制作为一个黑箱, 那么输入是一个用户标识U和一个权限标识P, 输出是一个布尔值:允许 (Y) 或拒绝 (N)

2 RBAC模型内缓存

由于RBAC模型外缓存存在以上诸多问题, 我们考虑在RBAC模型内部实现一定的缓存机制, 灵活定义和处理缓存。在RBAC模型内部我们可以缓存很多中间结果, 从而实现一种细粒度的缓存机制。

在RBAC模型中, 我们假定用户、角色、权限的基本信息都存储在相关介质中。用户角色指派、权限角色指派、角色层次关系以及限制等其他关系都以某种形式被存储起来。由于角色层次关系的存在, 用户通过角色继承可以间接拥有某些角色, 权限通过角色继承也可以间接对应某些角色, 角色还可以通过角色继承间接继承其它角色。

由于用户和权限相对较多, 角色层次关系也相对较复杂, 一般系统中只会存取直接的用户角色赋值、权限角色赋值以及角色层次关系, 不会将间接生成的各种赋值关系和层次关系直接存储起来。这样就需要在实际的访问控制中递归的查找这些间接关系。这时如果我们将每次查找得到的中间结果 (包括间接的用户赋值, 权限赋值, 角色层次) 以缓存的方式储存起来, 就可以提高后续查找的效率, 同时不至于缓存全部的间接赋值与继承关系,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在模型发生变化时, 只需要针对改变的部分更新相关的缓存, 尽可能的保存历史资源。

在RBAC模型中考虑缓存策略, 可以缓存的信息包括以下四点:用户权限直接对应关系, 间接用户角色指派, 间接权限角色指派, 间接角色继承关系。我们可以在系统中实现一种缓存策略, 也可以综合考虑多种缓存策略。

2.1 缓存用户权限对应关系

模型内缓存控制器负责将新查询到的用户权限对应关系添加到RBAC模型内缓存中, 并在模型发生变化的时候自动更新缓存的内容。模型内缓存控制器可以细化缓存更新的粒度, 尽可能的保留有用的信息。

对RBAC模型的如下修改将导致缓存更新:删除用户、删除权限、删除用户角色指派、删除角色权限指派、删除角色、删除角色层次关系。

2.2 缓存用户角色指派关系

这种缓存完全是在模型内部的一种细化的缓存策略, 添加缓存的时机是在查询用户权限对应关系的时候。下面我们用伪码的方式描述如何查询用户权限对应关系。

如果系统随机的查询用户权限对应关系, 那么经过长时间的缓存, 每个用户对应的全部角色都会缓存下来, 系统效率达到顶点。如果事先限制了缓存记录条数, 那么还需要一种动态的方法更新缓存数据。

对RBAC模型的如下修改将导致缓存更新:删除用户、删除用户角色指派、删除角色、删除角色层次关系。

2.3缓存角色权限指派关系

这种缓存也是模型内部的一种细化的缓存策略, 添加缓存的时机是在查询用户权限对应关系的时候。

与缓存用户角色对应关系类似, 如果系统随机的查询用户权限对应关系, 那么经过长时间的缓存, 每个权限对应的全部角色都会缓存下来, 系统效率达到顶点。

对RBAC模型的如下修改将导致缓存更新:删除权限、删除角色权限指派、删除角色、删除角色层次关系。

2.4 缓存角色继承关系

这种缓存实际上是把角色层次所蕴涵的间接角色继承关系储存起来, 那么下次在对角色关系表进行查找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得到当前角色的大部分子女。实际上, 在前面两种缓存策略中, 已经蕴涵的缓存了角色继承关系, 但是以一种与用户或者权限挂钩的方式实现的。比起前面两种缓存策略, 缓存角色继承关系的作用相对较小。

对RBAC模型的如下修改将导致缓存更新:删除角色、删除角色层次关系。

3 在数据库上实现RBAC模型内缓存

对于四种RBAC模型内缓存, 我们分别从数据库底层定义缓存的底层结构如下。由于底层数据库没有一个表单专门用来存储用户权限对应关系, 要缓存这些关系, 必须定义一个新的数据表结构, 其中第四个字段为缓存建立的时间, 可有可无。

为了更细致的控制用户角色指派关系的缓存, 我们还可以另建一个新表, 在其中增加一个字段表示具体和用户发生指派关系的角色, 这样可以在用户角色指派关系发生变化的时候只更新受影响的缓存数据。不过在利用缓存数据的时候就不是很方便了, 因为需要到两个表里面读取数据。

对于缓存权限角色指派关系以及缓存角色继承关系的RBAC模型内缓存机制, 我们有类似的数据表结构, 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4 结语

通过讲解引入RBAC模型缓存机制的必要性, 同时介绍了模型内缓存, 特别对四种模型内缓存作了仔细的阐述, 对他们因修改将导致缓存的更新算法作了仔细的研究, 并给出了具体的算法实现方法。最后对模型内缓存在数据库上的具体实现给出了具体的算法实现方法。

摘要:介绍了引入缓存机制的必要性、四种模型内缓存机制以及在关系数据库中的实现方式, 对研究基于RBAC模型的缓存机制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好的方案。

关键词:缓存机制,RBAC模型

参考文献

[1]安晓江.PMI系统中RBAC策略的实现与管理,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4.07:116-120.

JAVA语言编程机制及实现研究 篇9

1 JAVA编程平台的搭建

要想用JAVA编程首先要搭建起环境。到Oracle网站上下载相应的JAVA版本并安装, 安装之后要对它进行环境变量的配置。配置可分为永久配置和临时配置。

1.1 永久性配置

在某台机器上经常用JAVA开发程序, 可以永久性配置环境变量, 主要完成以下三方面的配置。

Path:jdk开发工具包中bin的路径。

JAVA_HOME:jdk开发工具包的路径。

CLASSPATH:类文件的运行路径。

在配置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如下错误:

(1) C:UsersAdministrator>javac’javac’不是内部或外部命令, 也不是可运行的程序或批处理文件。

(2) (*.class) 文件, 这是因为path的路径配置不正确。

1.2 临时性配置

在某台机器上只是临时开发JAVA程序, 可以用set命令临时设置path和CLASSPATH的路径。

2 JAVA程序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过程

JAVA程序是通过编写、编译、运行三个步骤来实现。

2.1 JAVA的两种核心机制

JAVA虚拟机和垃圾收集处理机制。JAVA虚拟机实现了JAVA语言的平台无关性;垃圾收集处理机制实现了JAVA语言的健壮性。

2.2 JAVA的运行过程

JAVA的运行过程如图1所示:

通过记事本或其他能编辑器编写JAVA程序, 先要用javac命令由JAVA编译器编译成中间的字节码即.class文件。然后通过JAVA命令执行对应的class文件, 该class文件调用类载1器等, 最后通过不同平台上的JAVA虚拟机来实现跨平台性。具体的执行过程如图2所示:

3 输出结果

实现简单输出的JAVA程序。

该程序通过执行javac temp.java, 调用JAVA编译器, 生成一个对应的temp.class字节码文件。通过执行java temp调用类加载器等, 最后通过不同平台的JVM来实现输出结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 JAVA程序网络编程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 在实际操作中合理运用JAVA语言编写程序, 通过编译器、加载器等, 实现不同系统平台的JVM来实现所需求的结果, JAVA语言编程在计算机网络编程中的价值也随之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Bruce Eckel.Java编程思想 (第四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研究性教学协同机制与实现途径 篇10

近年来, 教育主管部门正积极深化教育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研究性教学作为推进教学改革、实现素质教育和教育创新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仍处于探讨和初步运用阶段, 当前仍只是“星星之火”, 难以形成“燎原之势”。笔者利用在世界著名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做访问学者机会, 深入课堂, 与国外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交流, 并通过文献研究发现研究性教学需要构建多种资源、多个部门、多元化教学理念全方位协同的机制并努力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调动教师、学生与支持部门的积极性, 才能促进研究性教学的有效开展, 并取得长效发展, 达到高效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1 研究性教学协同机制的内涵

1. 1 协同机制

“协同”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哈肯 ( Hermann Haken) 于1971 年提出的, 并于1976 年形成了系统的协同理论。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 结果是产生了“1 + 1 > 2”的协同效应。协同机制是指在组织系统处于变革或临界状态下, 通过协同方式使得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产生支配整个系统发展的序参量, 从而形成新的有序状态的内在机理 ( 陈劲等, 2012) 。

1. 2 研究性教学协同机制

研究性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独立的探索和独立思考精神,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 主动思考, 主动实践, 从而达到吸收知识、应用知识并在提出问题基础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增强与适应实际工作能力提升的教学活动 ( 刘立群, 2011) 。教学是一个系统, 是由相互作用着的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等空间结构性要素, 和目标、活动与评价等时间进程性要素构成的特殊复合体 ( 黄甫全等, 2003) 。同样, 研究性教学也是由多个要素与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 只有各要素与子系统相互配合与协同才能达到系统的目标。研究性教学协同机制就是研究性教学系统中各子系统或要素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产生的支配整个教学系统发展的序参量, 并达成教学目标的内在机理。这里的序参量在教学中是指教学资源整合、信息化平台融合、部门职能的优化等, 某种意义上就是教学各要素协同的内在联系、功能与运行原理。当前我国高校这种协同机制并没有有效建立, 因此研究性教学效果并没有明显进展。

2 研究性教学的协同机制

2. 1 引导机制

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探究和不断创新的教学形式, 在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教学运用中成效显著, 所采用的课堂讨论 ( discussion ) 、 小组交流 ( group communication) 、小组研讨 ( seminar ) 、课堂报告 ( presentation) 、论文 ( essay) 、小组合作报告 ( group report) 等研究性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提升了学生的社会适应度和岗位胜任能力。笔者在国内对《财务管理》课程进行了研究性教学, 教学效果显著。在世界著名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进行了体验, 发现研究性教学已然成为日常的教学形式, 已深入人心, 教师和学生没有感觉到压力, 但研究性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需要丰富的国内外文献资源、数据库, 需要学校加强图书资源、实践基地建设, 特别是加强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和教学支持部门的协同。目前各高校的研究性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 只有少数教师和少数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 大多数老师存在“三怕”, 怕花时间精力, 怕被学生质疑, 怕损害教师尊严。因此, 在教育部大力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背景下, 逐步推进教学改革, 将教师和学生引导到研究性教学的氛围中来, 各高校要建立研究性教学理念宣讲、方法示范、过程监管、资源协同、评价考核等引导机制。

2. 2 整合机制

研究性教学的整合机制就是要围绕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将各方面资源整合到各行各业所需优秀人才的培养目标轨道上来。通过对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资源的整合, 发挥资源的协同作用, 产生协同效应, 促进研究性教学的有效开展。

2. 3 部门协作机制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教学的主要责任部门是教务处, 主要负责全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修订、教学任务的下达、学生入学注册、学生的选课与课表安排、教材征订、教学日常运行管理、期中期末教学检查、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教学奖和教学项目的评定等教学相关的工作。图书馆主要提供日常图书期刊借阅及电子文献建设与管理。信息中心主要负责校园网的运行及信息设施的建设。各学院负责配合教务处处理相关事务。招生与就业办主要负责一年一度的学生录取与毕业分配工作。日常这些职能部门彼此相互独立, 从信息管理角度来看, 可谓各为其政, 形成了“信息孤岛”, 部门之间分隔和教学相关资源信息系统封闭的状况使得资源不能发挥协同作用, 信息不能共享, 不利于研究性教学的开展, 不利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复合技能和创新精神的适应各行各业需求的优秀人才。因此, 只有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 才能更好地开展研究性教学。

2. 4 师生互动机制

研究性教学参与主体广义来看涉及提供教学资源的各个主体, 狭义来看, 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 富有成效的研究性教学表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机制的建立与良性运行, 师师、生生与师生之间互动的频率、互动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互动时间长短与互动空间的变换都是传统意义的教学所不可比拟的, 在某种意义上, 研究性教学充分发挥了教师与学生两个积极性, 挖掘了教师与学生两种潜力, 真正实现了循循善诱和教学相长。而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大多在教师的绝对权威和主宰下组织的, 尽管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建设许多多媒体教室, 但也沦为教师PPT放映的场所。学生探索欲望与好奇心没有得到激发, 求知欲泯灭, 沦为知识的容器, 不少学生通过考前临时抱佛脚, 复印笔记, 打印PPT课件, 结合教师圈划的范围就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结果是学得快忘得快, 就业用不上。研究性教学注重学生参与、主动思考与探索, 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答案一般也不唯一, 真正体现了“实践出真知”。可见, 高校应提高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实现师生教学活动的互动, 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协同, 进而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3 研究性教学协同机制的实现途径

3. 1 人才培养目标的引领

《国家中长期人才培养发展规划纲要 ( 2010- 2020) 》对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提出了新目标, 即坚持以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 不断完善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 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选拔人才, 构建人人能够成才, 人人得到发展的人才培养发展机制。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大学的人才培养就是要培养德才知行和谐发展的具备全面素质的人才。因此, 在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 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精神, 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同时通过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从而为研究性教学提供合格的师资保证, 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目标在研究性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3. 2 教学理念的更新

传统的大学教学主要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 教师以教学权威的身份出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己设计教学过程, 并控制教学活动的进程, 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少, 学生被动的参与教学活动中, 教学以结果为导向, 学生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而研究性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形式, 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和一种教学模式, 要求教师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兴趣, 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得到了平等的交流, 亲自的体验, 文献阅读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等诸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从传统教学转变为研究性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与学习习惯, 突破原有的教学与学习模式。只有树立研究性教学的观念, 研究性教学才能深入人心并得到有效实施, 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德才知行和谐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3. 3 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完善

如前所述, 教学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与信息等方面, 教学资源的协同首先要建设教学资源, 然后要优化配置, 才能满足研究性教学的需要。第一, 从研究性教学参与的两个主要主体来看, 需要使教学逐步树立研究性教学的观念, 鼓励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 同时加强学生对研究性教学的认识, 努力使学生通过克服过去教学中被动、懒散的思想积极参与到研究性教学中来; 第二, 高校要集中一部分财力, 在讨论室、多媒体教室、教学文件、电子和纸质图书资源、研究性教学研究项目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 满足研究性教学所需要的场地和数据库、期刊文献的需要; 第三, 提高教学资源配置的科学性, 努力发挥教学资源的协同作用。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拥有发达的网络资源, 数量纵多的seminar研讨室, 教学中桌椅排放, 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和开放时间等都尽可能的为研究性教学提供了软硬件条件, 教师与学生自由、平等、充分而又富有激情的投身到研究性教学活动中, 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普遍赞同。因此, 为了促进我国研究性教学的发展, 必须加大教学资源的建设力度。

3. 4 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当前我国高校教学信息化取得了不少成就, 但信息技术应用不深入, 教学模式不成熟, 不能体现研究性教学的内在规律和有效开展研究性教学的要求, 导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缺乏优质教学资源的支持, 既有的教学平台如清华教育在线网络教学综合平台 ( THEOL) 等缺乏与其他教学资源系统的有效对接, 主要注重教学素材的添加和管理, 无法实现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与交流, 无法与学校图书馆资源、社交网络资源互联互通, 学生对现有的教学资源不感兴趣, 不能激发学生对这些资源的利用热情, 导致教师觉得与其徒然地耗费时间与精力编辑与维护教学资料, 不如按传统的教学模式那样组织教学省事, 最终导致研究性教学步履维艰, 收效甚微。同时, 学校各管理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的现实造成“部门壁垒”与“信息孤岛”, 进一步削弱了教学资源协同作用的发挥。为此高校要大力加强数字校园建设, 加大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搭建的人、财、物的投入力度, 构建教育资源协同机制, 运用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通过子系统接口集成, 使人、财、物、时间、空间与信息等教学资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实现资源共享, 协同作用, 以有效促进研究性教学和保证研究性教学的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 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不仅需要学校的各级职能部门的协同支持与参与, 特别是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教师与学生的观念转变, 而且需要学校深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 并加大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力度与资金投入。

摘要:研究性教学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是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研究性教学需要从协同学角度建立研究性教学培养人才目标的引导机制、整合机制、部门协作机制、师生互动机制等运行机制。并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引领、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完善、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等方面保障协同机制的运行。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协同机制,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劲, 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 2012, (2) :161-164.

[2]刘立群.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激发学习潜质——试论知识社会中的研究性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9) :61.

[3]黄甫全, 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4]周川.从洪堡到博耶:高校科研观的转变[J], 教学研究, 2005, (6) :26.

[5]Halliwell, J. (2008) .The Nexu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Evidence and Insights from the Literature.Toronto: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Council of Ontario.

[6]黄水林.大学人才培养路径的思考[J], 江苏高教, 2012, (6) :98.

实现机制研究 篇11

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和校园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国家领导人和教育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高校作为信息化新理念、新技术的先行者和排头兵,教育信息化应围绕智慧校园的体制机制创新、教学应用融合和校园生态构建等方向纵深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4月19日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引进人才力度要进一步加大,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步子要进一步迈开”。调查表明,在这股发展热潮中,高校现有的信息化人才队伍逐渐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需求。目前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陈旧,专业人才引进困难,边缘化情况严重,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活力释放和良性发展,是我们亟待改革创新和突破解决的课题。

二、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现状

当前,高校信息化工作可以依托的人才队伍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在学校信息化部门的专业全职人员;

第二类是分散在党政管理部门和教学科研单位的兼职信息员;

第三类是企业合作或外包服务的驻校开发维护人员。

整体上看,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1.规模相对较小,难以满足各校信息化发展需求

国外高校的IT部门普遍配备了较为充足的技术人员与服务人员,一般能达到200~500人的规模,人均服务师生数为100人左右。目前国内高校信息化部门整合程度较高、人员规模较大的也仅仅突破100人,一般高校人员规模普遍在30~50人或更少,人均服务师生数更是远远落后于国外一流高校,如图1、图2所示。受人员规模限制,信息化部门只能把主要力量放在信息化项目的建设维护上,忽略了策划推广和后续服务团队建设,严重影响师生的信息化服务体验,制约了信息化应用效果。

2.结构存在缺陷,普遍缺少领军人物和开发人才

从历史发展看,高校信息化专业化全职人员中很大部分早年从事硬件(校园网、数据中心)维护工作,由于环境和个人因素,许多人员在跟踪学习新理念、新技术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目前,国内很多高校信息化部门存在高职称人员数量和比例不高,如图3、图4所示,年龄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在一些攻坚克难的项目建设中,学校常常面临无人可用的局面。此外,“智慧校园”阶段的信息化建设,高校普遍缺少高水平的复合型领军人物和软件开发类人才。

3.工作定位不高,职称晋升和薪酬激励制度受限

按现在的高校人事管理体系,国内高校的信息化部门大多数仍属于教辅系列,缺乏规划、管理和统筹能力,主要从事技术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边缘化现象,难以主导全局信息化工作推进。专业人员职称晋升和薪酬制度一般参照实验序列,即使与校内同序列人员竞争也不占优势;兼职人员从事信息化工作缺少评价和奖励机制,难以激发各类人员的工作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4.人才流动不畅,人事制度和市场期望存在鸿沟

通常情况下,高校教学科研高水平人才的竞争主要是高校间的竞争,但信息化专业人才的竞争除了校际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学校与市场、企业的竞争。高水平的IT人员在人才市场中属于高薪群体,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目前虽然有些高校出台了一些针对性政策,但整体而言,受人事制度、薪酬体系和发展平台等因素制约,高校在高水平IT人才的引进方面仍处于弱势地位。

5.创新能力不强,鼓励创新和成果转化渠道不顺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很好的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基地,在发展理念和师生需求方面具有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由于高校普遍未建立良好的鼓励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和渠道,导致许多创新成果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给创新人才带来巨大心理落差,直接导致大量创新性人才的流失。

6.工作缺乏协同,统一认识和全局推进还有困难

目前,普遍存在校内外各类信息化人才的汇聚和整合力度不足,办法不多,工作协同能力有待加强。不同类别、性质和层次的人员在认识、理解和把握上存在较大差异,全局工作推进困难,亟待建立人员的全局协调和培训机制,整合全校信息化人员力量,促进信息化工作的有效推进。

三、当前加强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性

创新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是高校响应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实现教育信息化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升级转型和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信息化人才建设的紧迫性主要体现在:

1.顶层设计与全局协调的需要

当前高校的事业发展战略跟信息化战略定位、学校全局信息化与局部信息化、学校内部信息化与外部信息化环境仍存在步调不一致甚至发展脱节的现象,需要兼具管理规划、统筹协调和较高信息化素养的复合型领军人才。

2.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高校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技术上是建立在一个较为科学完整的技术框架上的,底层技术和安全框架的设计扩展能力直接决定了上层应用和信息化服务的实际效果。良好的技术框架需要具有信息系统底层分析和设计能力的拔尖型人才。

3.应用深度融合的需要

校园信息化应用和服务在流程、数据、认证和消息等方面要高度的联动贯通,以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促进校园的现代化治理服务水平。这项工作需要在用户需求调研、前端程序开发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专业型人才。

4.推动创新创业的需要

当前,信息化是推动在校学生创新创业的主阵地,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思维已经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旋律。为了在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催生出更多更好的创新创业项目和具有推广价值的校园信息化产品,需要兼具创新精神、策划推广和技术指导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四、创新“互联网+”时代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机制

“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将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理事长蒋东兴指出:“十三五”高校的信息化发展重在融合创新,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提升。围绕“十三五”期间全社会与高校的信息化发展主题,高校应在信息化发展规划中以真正体现人的主体价值为目标,创新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1.“互联网+”时代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原则

“互联网+”时代和智慧校园建设阶段,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适应性原则:即紧密结合本校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发展和主要任务,根据人员特点划分现有人员的职责岗位,引进迫切需要的各类人才。

(2)发展性原则:即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必须建设成一个具有发展潜能的弹性系统,确保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

(3)激励性原则:即建立一套适用于信息化从业人员的科学评价、职称申报、工作考核、岗位薪酬等配套机制,激发现有信息化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对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力。

(4)多样性原则:即结合工作任务,保持人才队伍来源和人员特点的多样性,避免对某类人员的过度依赖。

(5)灵活性原则:即建立灵活的人员流入流出机制,解放由于编制形成的人才队伍僵化问题,在人员的引进方面与市场机制接轨。

(6)创新性原则:即鼓励信息化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动,并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成果转化机制。

2.“互联网+”时代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方案

根据上述原则,结合高校信息化的融合创新需求,本文提出构建高校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方案,如图5所示。

信息化人才队伍主要由三个人员层次构成,信息化领军人物、规划层和执行层。

位于信息化人才队伍最顶层的是主持学校全局信息化工作的专职领军人物。信息化领军人才要被赋予一定行政级别,能够参与全校的战略规划制定和重大事项决策,并有足够的权限要求学校各单位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学校治理,推进学校的各项改革工作,实现信息化与学校工作的全面融合。这个岗位需要兼具管理规划、统筹协调和深刻理解信息化本质的复合型领导人才。

总工程师/技术(安全)架构师、咨询专家/研究创新人员、管理协调人员共同组成人才队伍的规划层。其中,总工程师是信息化队伍的核心技术人员,主要从技术角度设计学校的信息化整体技术框架、发展路线和安全体系,确保技术层面的可持续、可扩展、开放式和安全发展。咨询专家和研究创新人员主要从提供专家建议、指导新技术研发、促进技术转化的角度使信息化队伍始终站在信息化理论技术的前沿。管理协调人员主要从信息化工作的协调推进、队伍的管理保障角度维护整个队伍的正常运转。

执行层主要包括基础平台与公共服务平台开发维护、应用系统开发维护、基础设施运行维护、信息化服务团队和项目策划等五类人员,分别负责一块业务实施层面的工作。

信息化队伍的人员来源构成有信息化技术部门、职能部处、院系、学生(实习生)和校外企业等人员。根据工作推进的需要和不同人员特点,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用好用活。例如,发挥学科与科研优势充分吸纳相关学院专家指导和参与技术研发和转化工作;发挥职能部处信息员的业务优势参与应用系统开发,流程规划;发挥学生的热情朝气参与信息化服务;引入企业在不同领域的技术优势,完成自主研发难度较大的项目建设等。

五、“互联网+”时代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实现路径

真正实现“互联网+”时代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方案,需要高校在信息化工作机制与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取得创新与突破。我们在局部的机制创新中容易遇到与大环境不适应,甚至冲突的情况,需要高校同仁集思广益、凝智聚力,既要在思想上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息化人才“对于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的讲话精神,又要在做法上灵活有效,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壮大信息化人才队伍。近些年,华南师范大学在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创新机制与建设路径上作了一些探索,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内涵发展、自主开发、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新时期,要打造好信息化人才队伍,主要的路径有:

1.学习国外高校先进经验,设立CIO机制

借鉴国外高校的CIO(首席信息官)体系,围绕信息化领军人才为核心构建信息化人才队伍。CIO应该能够深度参与学校的各项重大事项的讨论与决策,从信息化的角度提供政策参考,进而实现全校战略发展与信息化发展的全面融合,加强全局的规划与协调力度,提高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效益。

2.建立导向正确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信息化人员在高校主要从事服务支撑性工作,应建立较为特殊的工作评价和激励机制。在人事岗位与薪酬改革中,对于信息化队伍中的各类在编人员来说,要以个体工作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校园服务质量和现代化治理水平等领域发挥的作用为导向,探索适合信息化人才发展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配套相应的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制度,政策上要向关键岗位、核心人才作适当倾斜。

3.完善信息化队伍的人员结构

信息化技术的更新换代非常快,为保持队伍的活力,应在确保核心人员稳定的前提下,控制编制人员规模,按照“在编--预聘制--非编制—流动岗”的模式壮大人员队伍,持续完善队伍的年龄结构、功能结构与技术结构。近年来,我校对现有编制人员做了岗位调整优化,一般性人才主要调整到基础设施运行维护和应用系统建设。学校成立软件开发运营中心,由编制内优秀人才负责技术的整体设计把关,大量的服务性、策划性和开发性工作主要由非事业编制人员完成,非编制人员已经成为学校信息化队伍的重要力量。

4.推动人员薪酬与市场接轨

信息化专业人才是目前市场上竞争非常激烈的群体,高校目前薪酬体系在该类人才的引进上根本没有竞争力。高校需要探索年薪加绩效的薪酬制度,把信息化高端人才纳入学校高水平人才引进计划,允许开发人员承接本校软件开发任务获得报酬,逐步拉近校园与企业间的信息化人才待遇差距,消除信息化人才由企业向校园的流动障碍。

5.挖掘高校学生资源,构建强有力的策划与服务团队

丰富的学生资源是高校信息化人员队伍建设的一大优势,高校许多学生都有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服务,参与信息化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意愿。在我们的信息化工作实践中,我们调动学生资源,取得良好效果。不少学生毕业后加入学校信息化队伍,也为学校提前培养了可造之材。例如:

(1)我校在校园综合维修服务中创新O2O模式,采用线上保修和服务抢单模式。目前校园网用户服务主要有学生网络助理抢单完成,有效地提高了网络服务效率;

(2)软件开发实习生参与了多项信息化创新创业项目的研发,在粤港澳和广东省移动互联网和计算机程序设计中屡屡获奖,取得多项软件著作权;

(3)建立学校网络安全学生团队,协助校园网络安全防护,参与网络空间攻防实践,多次在各级网络安全大赛中获奖。

6.推进校企人员合作,发挥企业的人力优势

企业在信息化项目实施和软件开发有丰富的人员、技术和经验积累。学校以项目委托开发或合作研发的方式,吸引企业派遣人员长期驻校进行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既加快了学校的信息化项目实施进度,也为企业提供了产品孵化和应用试验基地,促进了校企共赢。

7.鼓励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人员创业

许多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中开发了具有创新性、可复制推广的信息化应用,但由于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的限制,这些应用很难在其他高校产品化推广。近期,国家出台了鼓励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利好政策,高校应把握时机,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尽快制定相关管理办法,鼓励信息化新技术、新产品的成果转化,允许创新人员取得产品利润,一方面吸引更多人才加入高校信息化队伍,另一方面也减轻学校的人员薪酬压力。高校应探索信息化应用开发类项目的校内立项机制,挖掘学校内在潜力。

六、结束语

信息化人才队伍是高校在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力量,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软实力之一。目前,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已经落后于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态势,改革创新迫在眉睫。在“十三五”即将启动之际,高校应立足长远,做好信息化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规划,勇于破解难题,构建起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更好地支撑和服务于学校的未来发展。

实现机制研究 篇12

1 信息技术的战略应用价值研究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挖掘信息技术的潜在价值开始成为了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随着人们对信息技术的潜在价值进行不断挖掘,其被应用到企业中,增加了企业的利益[1]。因此,在企业管理机制创新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来改变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还可以让企业在战略定位过程中做出更加符合企业实际的决策。这样企业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获得更加有效的市场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之中占据优势地位。以汽车行业为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借助国家扶持新能源汽车项目的机遇,宇通客车集团、北汽福田机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客车巨头企业利用获取的有效信息满足市场需求,推出了新能源公交车,新能源公交车在北京、淄博、长春等多个城市的应用,说明新能源公交车在国内公交领域中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通过对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虽然信息技术不能在短时间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信息技术可以为企业带来一些较为深远的影响。尽管如此,在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还是会发现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由于一些企业对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战略价值缺乏一种正确的认识,这就使得这些企业对完善信息技术管理体系缺乏重视,让企业将大量资金投入在了能够快速获利的项目之上[2]。当然,不是反对企业在快速获利的项目上投入资金,企业投资一些能够快速获利的项目,可以让企业在短时期内获得大量收入,这样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投资一些能够快速获利的项目获得大量应急金,这会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起到一定的保障。例如,随着现代网游电竞企业的发展,以转播网络游戏全程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互联网游戏直播和以通过在线视频互动方式进行娱乐表演的网络娱乐直播成为了互联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兴产业,这种网络直播行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快速获利的特点,在这一领域涌现出了如沈曼、天佑等具有一定名气的所谓“草根明星”。这种快速获利性使得这一行业成为了一些企业关注的焦点,一些企业通过投资网络直播行业获得了不菲的收入,如最早参与网络直播行业的欢聚时代集团(YY语音)就借助网络直播业的发展成为了中国最大的互联网语音平台提供商。如果企业对信息技术的战略应用价值有着正确的认识,就可以让企业在投资一些能够快速获利的项目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运用对已投资的项目进行有效管理,也对自身的信息系统进行完善。还是以一些互联网络企业参与网络直播行业的投资为例,随着网络直播产业的发展,行政机关针对这一行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从业人员认证信息缺乏、涉及暴力内容等问题,已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对这一行业进行了规范,企业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这一行业的政策导向,进而采取一种更为理性的方式参与到投资之中。

企业要从信息系统的完善、信息系统在实际经营管理中的运用以及获得信息系统的竞争优势等方面入手将信息技术转变为企业的实际收益[2]。只有让信息系统在这三个方面得到充分运用,才可以让信息技术体现出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进而增加企业在未来的信息化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信息技术的战略价值就在于推动企业发展,给企业带来新的动力。

2 信息技术战略应用的实现机制

通过前文的论述,可以发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成为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在发挥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过程中,应对信息技术战略应用的实现机制进行完善,只有对其加以完善,才能让企业在信息化的市场经济体系下更好地获取较为准确的市场信息。通过对信息技术战略应用的实现机制进行探究,可以发现,研究能力构建机制和资源获取机制是目前信息技术的战略应用实现机制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在研究能力构建机制和资源获取机制这两个问题之前,首先应明确能力和资源的概念。在企业管理体系之中,资源可以被看作是生产过程的输入部分,而能力则是偏重于资源的使用与期望产出之间的一种正相关关系[3]。这就可以说明这样一个问题,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其自身的价值能力并不具有严格的相关性,也就是说,在企业之中只有竞争能力才会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而企业竞争能力的形成与企业技术研究能力的构建机制和资源获取机制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企业的能力构建机制和资源获取机制就成为了信息技术战略应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能力构建与资源获取机制,学界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一些学者认为资源获取机制是实现企业信息技术战略价值的有效策略,还有一些学者把能力构建看作是企业实现信息技术战略价值的有效途径。在笔者看来,能力构建与资源获取是企业信息技术战略推广的两个阶段,资源获取主要针对的是一些具有潜在战略价值的信息技术资源,能力构建则强调的是企业推广信息技术资源过程中的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3 信息技术战略价值实现机制的理论模型研究

通过对前文提到的能力构建与资源获取进行探究,可以发现在信息技术战略的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侧重点的不同设计出战略层面的信息系统能力理论模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理论模型、信息技术资源理论模型和环境动态性理论模型等多种信息技术战略价值实现机制理论模型。

在这些理论模型之中,可以以环境动态性理论模型为例进行探究。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顾客(客户)的需求呈现出了一种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客户需求中表现出来的这种特点成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同时也对技术普及起到了促进作用。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成为了一些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是环境动态性因素作用于企业管理的一种表现。

4 信息技术战略应用价值的实证分析

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主要指的是企业将信息技术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影响企业信息系统能力的重要因素,同时这种能力也会给企业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带来影响。因此,企业在信息技术战略应用的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是帮助企业完成自身战略规划的重要因素。第二,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企业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入手,找到一种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信息技术来帮助企业发展,这样对加快企业新产品研究速度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会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第三,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可以成为企业管理模式改革的推动因素,因此,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也要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企业要通过改革措施的实施让企业的资源得到合理分配,进而帮助企业做出合理的决策。第四,由于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未来进行合理预测,因此,企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预测,以便让管理人员通过制定正确的发展决策,有效规避企业发展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可以以信息技术战略价值及实现机制在上海烟草集团中的应用为例,对信息技术战略价值及其实现机制进行研究。上海烟草集团的信息技术战略价值应用体系发展于1987年,从1987年开始,该集团通过NOVELL局域网的建设提升了信息流转速率。2001年至2004年,上海烟草集团从物流、资金流、人力资源三个方面入手,确立产销集成系统、财务集成系统、人力资源集成系统等多种系统,帮助集团变革传统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2005年以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让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在这一时期,上海烟草集团通过购并冠生园集团等其他公司的方式建立了一种以烟草售卖为核心,兼顾糖酒食品饮料销售的发展模式,这就在帮助企业拓宽业务范围的同时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

5 结语

信息技术的战略应用价值的应用,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在信息技术战略价值及其实现机制的应用与完善过程中,企业要从战略层面的信息技术资源体系、信息技术竞争系统建构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动态环境因素的变化等方面因素入手,对自身的发展战略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王丹.信息技术战略价值及实现机制的实证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3):158-160.

[2]杜文锋.信息技术战略价值及实现机制的实证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31):219-220.

上一篇:妇产临床下一篇:疾控中心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