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共12篇)
短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篇1
0 引言
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重要标志。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物流公共管理信息平台和物流业务信息交互平台,可以全面提高物流企业、物流活动的信息化水平。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框架主要由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主枢纽站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组成。下面我们主要讨论物流公共管理信息平台的总体设计实现方式。
1 建设任务和目标
1.1 网络建设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着重于建立如下网络:建立物流信息网络中心及局域网络;建立或完善下级物流枢纽的局域网络;建立中心与下级网络互联的广域网络;建立VPN安全网络。
1.2 应用软件系统建设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包含如下软件系统的建设:
物流营运管理信息平台。物流营运管理信息平台是业务操作平台,也是核心业务信息平台,各种物流营运业务的信息化管理都是通过该平台来实现。比如零担运输管理、整车运输管理、货代管理、结算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等。
客户关系管理(CRM)平台。客户关系管理(CRM)平台是物流营运管理人员与客户进行交互的平台,相对物流营运管理平台来说,它是一种被应用在前端(营销与服务领域)办公的系统。建立该平台将可以降低在通信上的营运成本和展示企业的服务形象。
企业信息门户与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信息门户与电子商务平台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宣传窗口,同时也是业务开展和客户服务的窗口。在该平台上通常可以实现企业信息发布、网上下单、网上货物跟踪等等。该平台可以和CRM平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企业对外平台,可以通过这个统一的平台完成所有的业务委托过程和享受所有的客户服务内容。
物流信息挖掘与分析系统。以业务数据和管理数据为基础,按照管理与决策的需要组织数据,通过各种统计方法和数据分析手段,以报表、图标等方式反映的各项物流业务运作的情况,为经营公司的业务管理、分析、未来规划所用,同时也可以为入驻企业提供行业动态的分析资料。
集中式数据交换平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还要和铁路、港口、货主企业、联运公司、海关、保险、银行等企业进行信息交换。自有信息系统的入驻物流企业也要求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对接进行电子交换,以期获利更多、更便捷的公共物流信息资源服务。集中式数据交换平台就是用来处理不同企业之间的系统和同一企业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
统一编码中心。统一编码中心就是对所有信息系统需要用到的公共数据和基础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维护。
辅助管理平台。辅助管理平台包括对物流货运场站内物业管理系统,保安监控系统,以及GPS/GIS车辆监控平台,对各类营运运输车辆提供跟踪和调度服务,同时也为大量的社会营运车辆、私家车等提供跟踪、定位、导航服务。
2 系统分析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核心业务运作中主要环节包括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个部分。就信息系统而言,我们的设计思路是将整个平台系统分为五个功能层次上:操作层、决策分析层、协作层、管理控制层,以及战略计划层,如图1所示。
操作层。是用来启动和记录个别物流活动的最基本的层次。包括记录各种委托(订单)内容、作业程序选择、装货、定价、开发票,以及用户查询等。
业务决策分析层。主要用于决策应用上,协助管理人员鉴别、评估和比较物流战略和策略上的可选方案。典型分析包括车辆日常工作和计划、存货管理、设施选址,以及有关作业比较和安排的成本收益分析。
协作层。主要是为了满足网络型、分布式物流企业的运作需求,用于支持区域、多级配送网点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换和协同运作管理。例如协同需求预测、协同计划与调度,以及供应链分析等。
管理控制层。主要用于功能衡量和报告上。功能衡量主要提供有关服务水平和资源利用等信息。管理控制以可评估的、策略上的、中期的焦点问题为特征,它涉及评估过去的功能和鉴别各种可选方案。
战略计划层。主要用于信息支持,以期开发和提炼物流战略。这类决策往往是决策分析层次的延伸,但通常更加抽象、松散,并注重于长期,例如战略联盟可行性、市场机会和能力、客户服务的改进。
3 总体架构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总体架构如图2:
整个信息平台的框架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企业信息门户;(2)企业数据总线;(3)客户关系管理(CRM)平台。
4 应用软件系统框架(见图3)
5 结束语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软件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开发,还包括与之相适应的业务模式的转变,同时也需要相关领导和业务人员的认知、认可。本文仅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需求和软件平台构架做了一般性的探讨,具体的功能设计和编程实现需要在实际项目建设工作不断改进、完善。我们相信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必将为我国的物流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短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篇2
Key words: short massage system platform(SMS platform); design; implementation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进步,通讯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而通讯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使得手机用户数量迅猛增加,因此也带动了短信业务量的上升。由于移动通信的各种增值业务不断扩大,虽然出现了很多新的消息类业务,但仍取代不了短信业务的地位,它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各类企事业单位都在进行信息化建设,因此各单位对于信息的沟通效率以及互动就更加的关注了。在信息化建设中如何将移动网络与企事业单位的客户服务系统、办公系统以及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得企事业单位的一系列信息,比如邮件、会议通知、办公情况、数据采集以及信息发布等等,都以短信的方式在企事业单位中进行有效沟通。这种沟通交流的方式已经成为当前企事业单位的重要关注点。本文就是基于这种背景,对短信平台系统进行设计以及实现来进行研究,期望通过此来为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提供更好的服务。
短信具有随时、随身、方便的特点,本次短信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就是利用这种优势来为企事业单位用户提供服务,能够根据其业务需要来实现精确的信息沟通并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在设计短信平台框架时运用的是MVC模式中的Struts2框架规范,能够对工作量起到一定的缩减作用。本次设计的短信平台系统还对其后期的维护以及系统部署较为注重,在系统的扩展性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现,由此使其设计及开发的效率得以提升。用户能够通过本次设计的短信平台来进行方便的信息发送、信息状态的查询,同时还能够对对方信息的回复进行接收,从而使得双向交流的目的得以实现。本次设计的基于Web的短信平台不需要对客户端进行下载和安装,其是利用网站域名来进行访问的软件,其收、发短信可以直接通过软件的登录来实现,并且简单直观、高效方便。
2 核心技术介绍
2.1 MVC
MVC指的是模型、视图以及控制器的软件设计模式,其对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所有的语言规范进行支持,由于这种优势已经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MVC的应用思想属于一种协同工作思想,也就是说将一个应用分为三部分进行工作,即模型、视图以及控制器,这种思想使得系统的维护性、扩展性、移植性和修复性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MVC的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较低的耦合性达到了水平较高的协同工作。这是因为模型、视图以及控制器这三个工作部分之间具有相互分离的特性,因此不需要对控制器代码以及模型进行重新编译就能够实现视图层代码的改变。
其次,MVC使得系统具有较高可维护性。在修改和维护Web应用方面较为容易,这是因为视图层和业务逻辑层分离设计能够使其达到这种效果。
然后,MVC使得系统各层具备很强的重用性。MVC中的元素运动方式具有彼此独立的性质,而通过这些独立运作的元素就能够对系统的可维护性进行构建,并能够组建独立更新程序。 再次,MVC具有快速部署的.优势。因为MVC具有很低的耦合性,因此在对系统进行设计和开发时使用MVC模式可以达到缩短设计时间和缩短开发时间的效果,MVC模式将程序员的精力主要集中于业务逻辑层次,而将界面程序员的精力主要集中于表现形式中。
另外,MVC模式能够使得系统生命周期成本有所降低。
2.2 Struts2框架
3 系统需求分析
3.1 功能需求分析
短信平台系统属于一种双向交流渠道,它为用户提供了便利且灵活的沟通服务。短信平台系统的基本功能分为四大功能模块,即业务处理功能模块、系统维护功能模块、功能扩展模块以及备份日志功能模块。其中业务处理功能模块又具体分为以下几个功能:查收与发送信息以及管理通讯录;系统维护功能模块细化为:统计分析功能、管理用户功能、分配短信功能以及应用管理功能;功能扩展模块具体划分为:自动推送功能以及Socket接口功能;而备份日志功能则主要是查看日志功能和备份短信功能。
3.2 主业务流程需求分析
短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篇3
摘要:本文以用户为中心研究和设计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功能模块。在县级健康档案相关的卫生业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医院信息系统、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汇聚的大量数据资源,设计和实现了患者个人门户、医生门户和领导门户的功能结构和界面流程,真正的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间数据的共享,实现各业务系统与平台以及业务系统间的互联互通。.
关键词: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用户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TP392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2009年3月17日,国务院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1]。“建立四大体系、八项支撑,实施五项重点改革任务”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在全国全面推进。信息化作为医改的重要技术支撑和保障,卫生部依据新“医改方案”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提出了“以人为本,打好三个基础、建立三级平台、提升业务应用”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
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卫生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制定了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草案)[2],进一步确定了卫生信息化“3521-2”的总体框架,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正在按照国家的总体要求在全国各地全面推进。因此,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成为卫生领域内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3]。
2011年,许多行政县被确认为省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城县[4]。在省级相关单位的指导下,各县委、县政府把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试点作为县医改的重中之重。根据各县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国家医改精神的信息化建设规划,集中财力物力,充分考虑资金合理使用性,凸显医改效果,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化、医疗服务均等化,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5][6]。目前国内许多行政县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已经日趋完善,为医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建设“五保合一”信息系统,在基于卫生信息化的健康卡的基础上融入社会保障内容(多卡合一),提升社会保障信息化水平[7,8],是县级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的重点。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15年12月
第34卷第4期赵颖等:以用户为中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研究与实现
本文以长沙县作为案例,介绍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建设方案。该平台结合长沙县社保、卫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医改覆盖范围,依托健康卡,建设民生健康融合服务平台,将社会保障信息化、医改信息化两方面工作统筹考虑,全盘规划,避免“信息孤岛”[9,10]。根据实际经验来看,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已逐步成为县级医疗体制改革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11,12]。
2系统整体设计
在县级医疗健康信息平台建立之前,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已经有大量正在运行和使用的与健康档案信息相关的卫生业务信息系统,这些系统称为基本业务信息系统或医疗卫生机构内部信息系统。典型的基本业务系统包括医院信息系统、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以长沙县数据为例,长沙县土地面积199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万人,户籍人口80.77人。现有县属医疗卫生单位8个,乡镇卫生院19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村卫生室和社区服务站291所,工作人员2162,床位1356张。
目前我国基本业务信息系统处于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的状态,亟待通过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基本业务系统的信息交换,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我们在现有县级信息化基础上,建设以人为本的,以“1个中心(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信息资源中心)、2个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安全规范体系)、3个平台(信息共享交换平台、集成平台、医疗协同平台)、N个应用(以领导门户,医生门户,个人门户为主线,可以无限扩展增值服务业务应用)、多样化的健康服务”为内容的县级“智慧医疗”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如图1所示,实现系统及数据的集中统一,业务多态性的应用,硬件设备及重复系统建设的高度精简。
县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项目建设完成之后将以平台数据中心汇聚的大量数据资源为基础构建系列应用,籍此将真正地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间数据的共享,并使得各业务系统与平台以及业务系统间的互联互通。
2.1个人门户
个人门户整合各个信息系统的患者健康服务信息,并集中展现在个人门户中。用户可以不用再通过传统的多个医院转病历或者重新检查,只要通过个人门户就可以了解到用户的生命周期中所有的健康服务事件信息。这样极大的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和花销,提高了医生第一时间对患者的诊断的效率,为患者生命健康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2.2医生门户
医生门户是医生用来工作、交流、学习的门户系统。在工作中能够为医生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如患者管理、患者信息查询、远程医疗等等。
2.3领导门户
领导门户主要通过报表服务向管理者展现其最关注的业务统计信息,如诊疗人次数、资金消耗监测、费用构成情况分析、病床使用率等等。由于不同级别的管理者可能关注的统计信息不同,领导门户能够通过管理者级别权限控制来实现不同级别管理者登录后的访问内容有所不同。
3关键技术实现
本医疗健康信息平台是为县级卫生局建立的医院平台,它通过整合县级医院和农卫系统的数据,实现个人门户、医生门户、领导门户三大主要门户,居民可通过个人门户查看自己的住院、门诊、体检、随访等记录,医师可通过医生门户查看病人的诊疗记录,并可以下医嘱、写病历、引入临床路径等等,领导可以通过领导门户查看管理数据。
3.1个人门户
个人门户不但能帮助居民查询已在公卫系统中建立的健康档案,还能提供各种便民服务(比如自助打印、健康咨询、预约挂号等),如图2所示。
健康档案,指居民身心健康(正常的健康状况、亚健康的疾病预防健康保护促进、非健康的疾病治疗等)过程的规范、科学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信息多渠道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的信息资源;是给医政科提供门诊、住院、诊断、费用等相关数据资源。
个人健康档案门户是为解决各个信息孤岛而设计并研发。个人健康档案门户将会整合各个信息系统的患者健康服务信息,并集中展现在健康档案门户中。用户可以不用再通过传统的多个医院转病历或者重新检查,而只需要通过健康档案就可以了解到用户的生命周期中所有的健康服务事件信息。这样极大的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和花销,也提高了医生第一时间对患者的诊断的效率,为患者生命健康提供了一定的保证。本系统设计了以时间轴模式来管理个人健康档案,同时还设计了健康树结构展现了用户生命周期中所有的健康服务活动事件,如图3所示。
健康咨询是指居民可以向医生咨询健康问题,医生回复后可以在我的问答中查看。自助打印提供方便地查看和打印检验检查报告的服务。价格公示提供最新物价局关于药品和诊疗服务的价格表,供居民与每次就诊的费用清单进行对照,做到明明白白消费。健康记录提供按照时间或者机构或者医生查询到某次就诊记录。智能搜索提供输入任意关键词即可查询就诊过程中使用的药品、诊断、检验检查等信息。预约挂号提供链接到湖南省预约挂号网,供居民进行预约挂号。定制化收到的消息内容,以及设置自己的病历隐私。
3.2医生门户
医生门户为医生的日常办公提供服务,其中包括患者管理、临床服务、协同医疗、协同办公、教育培训等功能,如图4所示。
医生通过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系统后可以对所有的患者进行管理。每位医生管理的患者包括全科患者、门诊患者、出院患者、手术患者、区域患者,用户通过输入查询条件,例如患者姓名,可以查询对应的患者。全科患者是医生所在科室的所有在院患者。门诊患者是医生所负责的门诊患者。手术患者是医生的患者中,进行过手术的患者。区域患者是区域内满足查询条件的患者。
当医生选定某位患者后,可以在系统上为患者书写病历,开立医嘱等临床服务。医生还可以进行协调医疗,如申请会诊,审核会诊、确认会诊、实时会诊、会诊查看等功能,如图5所示。协同办公将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卫生科研三大系统整合起来。而教育培训由培训网、华医网、三基培训网三个模块组成。
为方便医生日常办公,平台还提供了智能搜索功能。医生输入任意关键词即可查询就诊过程中使用的药品、诊断、检验检查。此外,它还提供最新物价局关于药品和诊疗服务的价格表,供医生查询最新的价格,并可通过亲友圈用于关心居民的家属与病人的相关情况,查看他们的健康档案。
3.3领导门户
领导门户提供给各级别领导(卫生局领导、医院领导、科室领导)决策支持的数据,并集成其它相关系统,做到人事物全方面管理,如图6所示。
医政管理提供给医政科关于门诊、住院、诊断、费用等数据。公共卫生提供给公卫科等公共卫生相关的科室领导查看数据,包括11项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则集成了医审系统,提供给医保科领导登录医审系统。药品监管帮助领导了解药品相关的数据,包括基本药物、药品库存、药品销售、药品出入库等信息。财务管理提供给财务科了解财务收入相关信息。综合管理提供给设备科、人事科、医改科等科室查看相关数据,主要内容包括集成的设备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以及医改的统计报表。平台监测提供给管理员了解数据上传情况。
平台为领导的BI决策提供了多维报表模块,用户可以在相应的主题域下面采用拖拽的方式动态配置报表数据;对于地图配置模块,用户可以在区域内定义相应地图,并在地图上配置数据,如图7所示。
为满足局领导、医改办、院领导、信息科、财务科、妇幼管理科室、疾控中心、公卫科、卫监部门、疾控中心、政府部门、其他相关部门(药监、计生、民政、社保等)对医疗卫生机构业务数据查询监管需求,本系统还提供了移动端平台。
领导可以随时查看总统计、县级医院总统计、乡级医院总统计,统计包括门诊人次、住院人次、随访人次、体检人次和门诊收入、住院收入。可查看县级和乡级下属的各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患者、住院患者、随访患者、体检患者详情以及收入数据,并可以查看患者单次门诊或住院的活动详情。
领导还可以查看昨日门诊人次、昨日住院人次、昨日门诊收入和昨日住院收入。昨日门诊人次包括所有的门诊患者、已经书写有门诊病历的门诊患者、已经有规范书写的门诊病历的门诊患者、已经有费用发生的门诊患者和尚无费用发生的门诊患者。昨日住院人次包括所有的住院患者信息、昨日入院的住院患者和昨日出院的患者。昨日门诊收入包括所有的门诊患者、门诊医疗收入明细和门诊药品收入明细。昨日住院收入包括所有的住院患者、住院医疗收入明细和住院药品收入明细。并以柱状图由高到低的形式显示机构总收入排名、机构总人次排名、门诊人次排名、住院人次排名、随访人次排名。
4结论
本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已经在长沙县开展了示范应用,并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首先,患者个人、医生和领导等用户为中心的功能结构获得了多方的一致好评;然后,对医院信息系统、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融合,真正地实现了区域内医疗机构间数据的共享,使得信息孤岛的现象显著改善;最后,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各业务系统间可以更好地实现协同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卫生部.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试行)[S]. 2009.
[2]卫生部. 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与发展规划[S].(2011-2015).2010.
[3]卫生部.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R]. 2012.
[4]万莹.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协同平台技术研究及应用[D].长沙:中南大学, 2012.
[5]夏挺松,卢祖洵,彭绩.我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3): 155-158.
[6]陈小康, 戴春林. 利用区域卫生信息化解决看病难问题探索[J].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1(10):20-22.
[7]肖兵,余中心,程平. 重庆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的设计与实现[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3,10(2):109-111.
[8]黄孝伦, 余中心, 肖兵,等.以数据为主线探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35(7): 7-11.
[9]张振勇,张晓勤,李海琳.区域化信息医疗平台建设研究[J].齐鲁工业大学学报,2015, 29(2): 87-90.
[10]潘凌, 杨骥, 彭华.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研究[J]. 中国数字医学,2015, 10(2): 67-70.
[11]BEMHARD PREIM,DIRK BARTZ. Visualization in Medicine: Theory, Algorithms, and Applications[M].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Inc. San Francisco, CA, USA, 2007.
短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篇4
伴随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 企业的信息化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 很多业务与日常办公都在内部网络中通过计算机来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当企业决策人员位于内部网络之外时, 许多通过内部办公网络进行的工作就会出现停顿,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 因此,如何访问企业内部网络,保证工作不间断和事务及时处理,真正实现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办公,已经是许多企业正在考虑的实际问题。 移动办公可以使企业员工通过笔记本、PDA以及其他终端设备等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开展工作,使企业与机动人员保持密切的联系,在最大限度上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使组织流程顺畅并节省开支。
2需求分析
为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效率,深化行业改革,规范行业人员的行为,嘉兴烟草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办公效率,提高营销、市场工作效率,加大管理力度,改善客户服务,加强内部各类工作人员 / 资源管理。
嘉兴烟草将要实现移动化的系统有3个:OA系统、 三项工作管理系统和销售关系系统。
情况如下:
(1)这三套系统均为Web系统 ,且OA系统和销售关系系统运行稳定,三项工作管理系统虽然还在改造,但变化不会太大;
(2)三套系统中仅OA系统有文档控件 ,能够获取到相关文件地址,同时OA厂家驻场,必要时,也可以当面沟通协调;
(3) 三套系统均没有使用书生 、 方正等加密文档 ,90% 为Word文档,因此无需购买书生卡 、方正加密狗等硬件加密产品 。
综上所述,嘉兴烟草本期要实现的3套系统,符合烽火星空Ex Mobi开发规范,技术上可以实现这些系统的移动化 。
3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3.1设计原则
3.1.1标准化
移动办公平台从应用功能、内容组织、界面风格、上下互联、 网络支撑、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必须遵照标准化原则,统一规划,规范建设。
3.1.2安全化
保证系统和数据安全,保证数据不被窃听、篡改、伪造、泄露和破坏。
3.1.3个性化
移动办公平台实现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不同的信息展现内容,使用者根据自身对信息的访问要求,迅速获取相关的信息内容,从而充分发挥移动办公平台的渠道、桥梁作用。
3.1.4实用性
移动办公平台根据实际使用的特点, 结合终端所能实现的能力, 以特有的机制实现需求, 而非整体照搬既有固网办公系统。
3.2网络架构设计
移动办公系统是以新一代4G移动网络技术为载体, 兼容2G、3G网络,将多重业务整合延伸到移动无线终端 ,形成一个实时、动态的监管平台。 移动办公系统作为一个方便、快捷的办公工具,为各级领导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当前,嘉兴烟草有两种不同场景下的应用部署方案,可以满足较经济的需求(托管部署)和较放心的需求(独立部署)。
3.2.1托管部署
托管部署是指适配好的移动化应用部署在第三方移动工作云平台上,而不部署在嘉兴烟草的内部,通过移动网络专线连接至嘉兴烟草内部网络, 建立第三方平台到嘉兴烟草的安全网络链接。 这种部署方式的优势在于:嘉兴烟草无需自备移动办公服务器,无需改变任何内网网络结构,就可以实现内部应用的移动化。 由于无需自备服务器,这种方式比较经济。
3.2.2独立部署
独立部署是指将适配好的移动化应用部署在企事业单位内部的一种部署模式,为避免外网直接访问到内网,可将移动化应用服务器部署在DMZ区域,用户通过手机或平板使用移动化应用时, 先通过网络访问到DMZ区域中的移动化应用服务器,再由移动化应用服务器通过防火墙访问到内网指定的原系统,最终完成了移动化应用的展示。
独立部署的优点是移动化服务器位于嘉兴烟草内部, 自行管理,无数据泄露的忧虑,同时,这种方案也可以实现在手机或平板上通过VPN访问单位网络,更大程度地保障了移动化应用的传输安全。
3.3系统功能介绍
3.3.1单点登录
嘉兴烟草PC端的办公和业务系统,可以统一使用单点登录门户来实现统一登录。
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使用时,启动“嘉兴烟草”应用,进入 “登录 ”界面 ,选择单位 、部门和用户 ,并输入密码后登录系统 ,可选择保存用户名或密码。 登录成功后显示一级功能模块,包括移动OA、工作管理和销售管理。
3.3.2移动OA
嘉兴烟草的OA办公系统比较成熟,同时OA系统开发商也可以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移动化开发外部条件较为理想。 移动OA中要实现的功能如下:
(1)新闻:可通过手机查看嘉兴烟草单点登录门户上的新闻 ;
(2)通知公告 :可通过手机客户端随时查看企业OA系统最新的通知,包括内部通知和外部通知;
(3)公文办理 :要能够在手机上签批公文 ,包括收文和发文 , 要能够预览Word格式的附件;
(4) 电子邮件 : 邮件是现在办公的重要手段 , 办公人员希望不在办公室的时候也能够查看、回复重要邮件;
(5)短信发送 :针对嘉兴烟草已有的短信发送Web入口 ,要在手机上实现其中常用功能的适配, 最终实现通过手机即可发送嘉兴烟草专用接入号的短信。
4安全方案
4.1网络安全
系统在设计过程中根据不同区域内安全等级的不同采取了相应的安全策略,基于嘉兴烟草的现有或计划新增的安全设备, 可以采用防火墙、路由器、前置机等措施隔离内外网数据流实现事前管理, 并通过入侵检测软件、 系统日志分析等实现事后管理。
4.1.2防火墙技术
为了保证局域网内部的安全,在政务专网接入处、专业部门VPN专网接入处 、社区联系站VPN专网接入处 、无线通信运营商光纤网络接入处各放置了防火墙, 将来自外部的不安全的信息流隔离在外部网络中。
4.1.3访问控制
架设外网交换机,将内外网的数据流分开,以达到分担数据流量的目的,并且可以做到对内外网的数据流进行隔离,从而保护网络信息的安全。
4.1.4入侵检测及网络审计
在系统外网及内网之间选用入侵检测与安全审计系统,监视并记录网络中的各类操作, 实时分析出网络中发生的安全事件、外部事件(如外部入侵行为)和内部事件(如内部人员的文件拷贝、信息获取、信息发布、资源变迁等),并根据设置的规则,智能地判断出违规行为,对违规行为进行记录、报警和阻断。
4.1.5VPN接入
VPN被定义为通过一个公用网络 (通常是因特网 )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网络的安全、稳定隧道。 使用这条隧道可以对数据进行几倍加密达到安全使用互联网的目的。 虚拟专用网是对企业内部网的扩展。 虚拟专用网可以帮助远程用户、公司分支机构、商业伙伴及供应商同公司的内部网建立可信的安全连接, 用于经济有效地连接到商业伙伴和用户的安全外联网虚拟专用网。
4.2应用系统安全
4.2.1权限控制
系统采用单点登录的模式, 通过口令对用户登录进行身份验证,并根据用户的权限配置办公界面。 保证相应权限的用户只能调度相应的功能模块,防止越权访问。
4.2.2数据加密
系统对关键敏感信息(如用户口令、数据交换文本等)都进行加密处理,将加密后的密文在网络中传输,并由接收方解密后分析原始数据。
5嘉兴烟草移动信息化的建设
(1)将移动信息化建设按照用户群和功能紧迫性分期建设 ;
(2)一期 ,移动办公 :即本文档中描述的需求 ,用户群为公司领导,实现重要事宜的审批;
(3) 二期 , 移动办公扩容 : 增加移动化需求较为迫切的移动办公功能,同时将移动办公推广至嘉兴烟草下属分公司;
(4) 三期 , 四员管理 : 对市场监管员 、 客户经理 、 送货员及电访员进行业务流程规范化管理,可以清晰地看出问题症结,提高 “四员 ”工作效率 ;实现后全市推广 ;
(5) 四期 , 移动化门户建设 : 建设嘉兴烟草统一的移动信息化门户,同时融合EMM(包括MDM移动设备管理、MAM移动应用管理、MIM移动信息管理、MCM移动内容管理和MEM移动邮件管理)功能,实现对嘉兴烟草移动化相关设备、应用、新消息、 内容和邮件的有效管理;
通过以上分期建设,最终为嘉兴烟草提供便捷的办公、有效的管理和高效的协作。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信息终端产品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日趋完善,3G、4G和WLAN等无线网络日益普及,为移动办公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笔者就嘉兴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下称“嘉兴烟草”)移动办公平台的实现展开论述,提出了基于ExMobi(e Xtensible Mobile Application Platform)移动应用平台,以手机等终端上的智能客户端为载体,通过4G通信网络与服务器系统进行连接的整体方案,最终实现了嘉兴烟草的业务系统和OA系统扩展延伸到移动终端,搭建成了可移动应用的OA系统。
短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篇5
摘要:随着农村三资管理规范化的深入开展,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化技术,设计开发集信息的采集、处理和监督、控制于一体的农村三资监管网络平台软件系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以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的设计实现为例,介绍了数据库技术、Vaadin技术和三层体系架构在三资监管网络平台开发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三资监管;网络平台;Vaddin;三层体系架构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1-0042-02
引言
农村三资(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历来存在资金管理混乱、资产管理不规范,集体资产被贪占、挪用、变卖等问题,造成集体资产流失,是农村工作的首要难题。随着农村三资管理规范化的深入开展,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化技术,设计开发以农村资金(财务)、资产、资源管理为核心,基于网络平台的集三资信息的采集、处理和监督、控制于一体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网络平台软件系统更有实际应用价值。
三资监管平台包括基础数据管理、资金(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和资源管理四个子系统,其中,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为其他三个系统提供用户、组织、岗位和权限(角色)信息以及账套/数据库备份、还原等基础数据管理维护功能,是软件平台的核心模块。本文以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的设计实现为例,介绍了三资监管网络平台的实现技术。
2三资网络监管平台技术方案
根据三资信息市、县区、乡镇及村四级监管体系、系统操作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以及客户端零维护的实际需求,软件平台选用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各级用户通过浏览器就可以登录到三资监管平台网站进行相关信息的录入、查询和监督管理等操作;用户、三资信息等所有平台相关数据集中存放在市级三资管理部门信息中心的数据库服务器,该平台应用软件部署到信息中心的Web应用服务器上。
软件平台开发采用Java语言,选用Vaadin技术实现UI编程,MySQL做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Apache Tomcat5.5作为Web服务器。
软件体系采用数据访问层(DAL层)、业务逻辑层(BLL层)和表示层三层架构,数据访问层用于实现软件系统对数据库的操作,完成业务流程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插入、更新等操作。如通过SQL语句访问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查询三资基础数据信息,并可进行insert、update和delete等操作;业务逻辑层用于实现数据业务流程,该部分的研究与设计在系统软件和开发过程中是系统实现的核心环节,用于对上下层之间的交互数据进行逻辑处理,实现对应的业务目标;表示层是系统的UI部分,通过Vaadin技术实现友好的业务操作界面供用户操作相关业务,同时对用户业务操作结果进行统计展示,这一层中的逻辑代码包含了许多Web控件和相关逻辑。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的设计及主要实现技术
3.1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包括个人信息管理和系统管理两个功能模块,系统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个人信息管理模块实现登录用户账号密码重置、个人信息查询修改及照片上传等功能。系统管理模块为三资监管平台提供基础数据配置、维护等功能。
图1 系统功能结构
3.2 数据库设计及实现
三资监管平台分别为平台各系统创建独立的数据库。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数据库主要包括表、视图和函数(存储过程)对象。表设计如图2所示。
系统数据库设计的主要思路是尽量在MySQL数据库底层实现能够处理的业务逻辑,简化上层代码层的工作,同时提高系统执行效率。在本系统中创建了15个函数(存储过程)对象,并充分运用预处理、游标和事务处理技术。为组织创建新岗位的存储过程sp_newOrgandGw()就是典型的代码示例:首先查询该账套中所有角色信息并设置为游标;创建事务,新建账套组织,获得新建组织的ID号,并将组织ID与角色ID组合成新的岗位信息并插入到岗位信息表中,这三个操作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如果中途执行失败,该事务回滚。
图2 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表设计
declare no_more_data INT default 0;
DECLARE t_error INTEGER DEFAULT 0;
declare Cursor_cur cursor For
select 角色ID,角色名称 from 角色信息 where 角色级别=orgJiBie and 账套ID=ledgerID;
DECLARE CONTINUE HANDLER FOR NOT FOUND SET no_more_data=1;
START TRANSACTION; #启动事务
insert into 组织机构(账套ID,组织代码,机构全称,机构简称,机构名称,组织级别,上级组织代码,机构地址,机构邮政编码,机构负责人,联系电话)
values(ledgerID,orgCode,orgFullName,orgJianCheng,orgName,orgJiBie,upOrgCode,orgAddress,orgPost,orgManage,orgPhone); #1.创建组织,获得新建组织的ID值
select last_insert_id()into orgID;
SET no_more_data=0;
OPEN Cursor_cur; #打开游标
短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篇6
关键词:远程教育;互联网;统一身份认证;MediaTone;Web Services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5-0066-04
在远程教育中,学生和教师处于时空相对分离的状态,技术媒介的教学即基于信息技术的媒介教学代替传统课堂连续面授教学成为远程教学的主体。技术媒介的远程教学划分为两类不同的远程教育交互模式:“单向发送技术媒介的远程教学”和“双向交互技术媒介的远程教学”。“基于资源的个别化独立自主学习”通常是通过“单向发送技术媒介的远程教学”实现的;而“基于通信的师生交互和协作学习”通常是通过“双向交互技术媒介的远程教学”实现的。[1]本文以党校系统远程教学网的建设为切入点,深入分析远程教学网及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并最终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集单向发送技术媒介和双向交互技术媒介为一体的现代远程教育平台。
一、平台构建的背景
在现代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都以积极的态度开展对于远程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2]在党校系统,远程教育已经成为创建学习型社会、素质教育及干部教育进程中无法取代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央党校采用卫星通信方式实现全国党校系统远程教学网,该网以中央党校为中心主站组成星状网络结构,远端站分为A、B、C三级,省级和市级城市党校建立A级站、中小城市党校建立B级站、县区一级党校建立C级站。[3]这种组网方式虽然也实现了双向通信的远程教学,但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的今天,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第一,远端站必须购置一些用于卫星通信的专用设备,成本费用较高,硬件维护困难,在党校系统内部推广尚且适合,但站在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角度而言,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基于卫星远程教学网实现的远程教育平台,在扩展性方面会受到卫星通信网的制约,难以实现更多的增值服务,例如与教学管理相关应用系统的整合、实现远程考试及一站式服务等,而这些扩展功能往往还是要依赖互联网来实现。
二、平台架构设计
互联网的优点之一就是所有人都可根据需要进行互连,但遗憾的是,这种随需连接也可能导致无法预测的严重网络阻塞,这也正是和卫星通信网等专用网络相比之下,采用互联网实现远程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互联网按“尽力而为”的方式处理所有出入的流量,而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建立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专用网络,始终以互联网的最大带宽作为这个专用网络的带宽。经过课题组的选型,本研究选择思科公司的WebEx MediaTone网络作为本平台的远程教学网,在MediaTone网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实时授课系统,并采用VPN技术进一步扩展实现非实时的辅助学习系统,前者属于“基于通信的师生交互和协作学习”,后者属于“基于资源的个别化独立自主学习”。
本研究采用软件架构设计的思想分别从物理架构视图和逻辑架构视图细化本平台的架构:[4]
1.物理架构设计
作为本平台的远程教学网,MediaTone网络通过可持续进行全球性连线的专用高带宽连线连接至大规模的互联网数据交换中心,类似于语音电话系统中使用干线连接的局端交换机,再在MediaTone网络上创建一套MediaTone架构的应用程序,使分布于各地的多媒体交换机专用系统相互连接。[5]如图1所示,本平台部署在校园局域网内,和电子政务网、企业局域网及各类家庭办公网络一样,通过与互联网的连接,都能接入到MediaTone网络的某个节点,使整个平台架设在MediaTone网络之上。教师在校内授课,任何能接入互联网的终端,不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能通过MediaTone网络同步在线学习,学生也能向授课教师在线反馈信息,实现实时的双向交互。
在校园局域网内,我们将非实时的辅助学习系统划分为在线学习和在线考试两部分应用,分别部署在在线学习应用服务器和在线考试应用服务器上。其中,在线学习应用服务器的视频教学资源是从视频存储服务器中获取的,我们采用自动更新策略实现视频教学资源的自动更新,即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课件直录播系统就自动跟踪录制整个教学活动,包括授课现场场景和授课教师的电子讲稿,并在实时录制的同时自动生成教学大纲索引,最终合成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课件,上传到多媒体课件存储服务器。
在线学习、在线考试、课件直录播、教学综合管理等各种应用以及部署在远程的MediaTone服务都通过身份认证服务器进行统一的用户权限管理及身份认证,用户信息以LDAP方式存储在目录服务器中,VPN设备通过目录服务器获取共享的用户信息,使VPN设备与身份认证服务器之间实现握手,这样,校园局域网以外的用户在通过VPN建立隧道后,就能把用户身份信息直接提交身份认证服务器,无需二次认证就能直接进入相关的应用。
2.逻辑架构设计
本平台包括教学综合管理、课件直录播、在线学习和在线考试四个子系统,部署在统一的数据访问服务层上,通过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实现单点登录,在业务逻辑层,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实现LDAP目录的访问,采用面向服务的机制实现与远程MediaTone网络的通信,整个平台的逻辑架构如图2所示。
(1)教学综合管理系统
教学综合管理系统主要用于调配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活动、总结教学数据,使教学能够顺利实施,实现整个教学管理过程的现代化和管理的规范化。
教学综合管理首先是对教学主体的管理,教学主体包括教师和学员,与教师相关的功能模块包括师资库管理、案例库管理、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师工作量统计,与学员相关的功能模块包括学员学籍档案管理、班级信息管理和学员成绩管理。教师和学员与系统管理员一样,都是整个平台的用户,所有用户信息及其权限都由教学综合管理系统统一管理,用户的公共属性包括用户登录信息会在存储的过程中同步到LDAP目录,以提供给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及VPN设备使用。
其次,教学综合管理还包括对教学活动的管理,主要功能模块有教学计划编制、通知公告管理、查询统计和报表输出。教学计划主要是针对协作学习而制定的,即基于MediaTone网络的实时交互式学习,教师在课堂现场授课,学员在异地同步学习。教学计划定稿后,系统会将数据通过Web Services的方式同步到远程的MediaTone服务器上。
(2)课件直录播系统
课件直录播系统是一个基于IP网络实现的全自动课件生成系统,它可以将视频、音频信号和计算机动态屏幕信号进行一体化的同步录制、直播和点播。直播信号可以直接切入到MediaTone网络中,录制的视频包括授课现场场景和授课教师的电子讲稿两路视频流(分别简称为A路视频和B路视频),经过系统的自动化处理后再上传到多媒体课件资源库中,视频处理的步骤如下:
1)抽取大纲
对B路视频进行图像处理,提取电子讲稿中的图像进行OCR技术识别,生成文字,以此抽取出大纲及相应的视频时间点,默认取第一个视频时间点为0,其对应的大纲标题为整个课程的标题。
2)修正大纲
把识别出的大纲跟电子讲稿源文件(PPT)进行比对,修正OCR识别错误,以提高准确率。
3)合成视频
以大纲为索引,遍历每个视频时间点,先在A路视频中从第一个视频时间点开始截取若干秒,再切换到B路视频,截取直到下一个视频时间点,然后再切换回A路视频,以此类推,直到两路视频都播放完毕,再将截取的视频合成一个完整的视频,其时长与录制的两路视频相同。
经过处理的视频与大纲一起合成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课件,通过FTP协议自动上传到多媒体课件资源库中,再把当前课程的相关信息及多媒体课件的URL保存到在线学习系统的课程库中。
(3)在线学习系统
在线学习系统是整个远程教育平台的核心,也是涉众最广、访问量最大、性能要求最高的子系统,根据平台设计的初衷,我们把在线学习系统划分为实时与非实时两部分功能模块。
实时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实时授课管理和在线交流讨论,这是教师和学员进入网上虚拟课堂的入口,借助单点登录技术,已经登录进入在线学习系统的用户即可直接访问MediaTone网络。根据教学计划,MediaTone平台会在指定时间创建相应课程的网上虚拟课堂,教师在实体课堂上授课,课件直录播系统将授课现场的音视频信号及教师电脑桌面等多媒体数据发送到MediaTone网络中,MediaTone平台会将这些多媒体数据都转换为WebEx 通用通信格式(UCF),并采用高级加密标准及负载平衡机制进行传输,进入网上虚拟课堂的学员就可以通过自己电脑上的摄像头和耳麦在线听课,并与教师进行实时互动。
非实时的功能模块主要是为学员提供一个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平台,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由选课中心和学习中心两个部分组成。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学相关的课程,课程视频存储在由课件直录播系统录制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库中,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像观看普通视频一样直接拖动进度条,还可以在课程大纲中点击标题直接定位。系统采用累计学时的方式来监督学员的学习,只有以正常速度播放视频,其时间才能计入累计学时中,累计学时达到课程时长,该课程才算学习完毕。为避免学员挂机学习,本系统还特别设计了课程互动答题的环节,即在学习过程中,系统会在预设的时间点暂停播放视频并弹出课堂作业要求学员现场作答(在“视频题库管理”模块中设置),答题完毕才能继续播放视频,而答题成绩会记入学员的课程学习成绩中。
(4)在线考试系统
在线考试系统是在线学习系统的延伸,完成在线学习的学员可进入在线考试环节,在线考试系统也可直接开放给面授学员使用。本系统分为后台管理和前台操作两部分功能模块:
1)后台管理包括试题库管理、试卷管理、成绩管理和系统设置。
将试题录入到试题库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系统中手动添加,另一种是按照既定的模板在Excel或Word文件中编辑好再导入。根据不同题型的特征,教师可以自定义相应题型的属性,如可以定义题目的难度系数、选择题的选项是否随机、填空题的答案是否有序、操作题的附件设置等。
试卷管理包括试卷组卷、试卷导入导出、试卷发布和试卷批改。组卷是从试题库中抽取试题组合生成试卷,如果选择随机抽取,教师只需定义好试卷的总分、各类题型的数量和分值以及发布试卷的份数,系统会采用相似度算法进行组卷,以避免在同一份试卷中出现相似度较高的试题,然后,再采用静态发布的方式生成试卷,每一份试卷就是一个独立的html文件。
2)前台操作包括在线答卷和查询管理。
在线考试系统的前台操作模块在设计上必须充分考虑易用性和鲁棒性。在易用性方面,我们采用了与在线学习系统中的视频学习类似的操作方式,即在试卷界面的左侧使用试卷大纲作为索引,考生可以一目了然地获知整份试卷的已答、未答及标记为不确定的题目,并可随时点击试卷大纲中的题目序号定位到相应的题干上。在鲁棒性方面,由于试卷是静态发布的,考生电脑进入考试状态后就会从服务器端抽取一份静态的试卷文件并保存在本地磁盘上,整个答题过程都是脱机进行的,只有等到提交试卷的时候才重新联机。计时器和答题结果都以加密的方式保存在试卷文件所在的文件夹中,并以考生的个人信息作为密钥,一方面可以确保考试不会受到断网或系统故障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答题结果被复制作弊。
三、关键技术研究
1.统一身份认证技术
本平台的教学综合管理系统、在线学习系统和在线考试系统是基于J2EE架构开发的,而课件直录播系统则是在第三方的嵌入式直录播服务器上进行二次开发,其后台管理程序是采用ASP开发的,此外,远程的MediaTone平台是一套完整独立的应用程序,对外提供Web Services接口。统一身份认证就是全面整合这些应用系统的身份管理,实现各种应用系统间跨域单点登录、退出等统一的身份认证和用户管理功能。
在本平台中,我们采用Agent技术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如图3所示,在该集成框架中,用于将协作应用整合起来的有两个模块,分别是 IDS Agent 和协同模块。[6] Agent包含对协作应用相应请求的截获处理,与身份认证服务器(Identity Server,简称IDS)的通信等过程。协同模块则根据协作应用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实现方法,这是一个很小的模块,仅包含协作应用自身的登录、退出等过程的逻辑。在基于J2EE架构开发的应用系统中,可直接在系统的业务逻辑层开发Actor接口类,用来处理与身份认证相关的业务逻辑,完成与IDS的协同;在ASP应用程序中,则通过修改与登录、退出等逻辑相关的ASP页面代码来实现协同;在与远程MediaTone平台的集成时,IDS Agent是通过WebEx提供的URL API向MediaTone平台提出请求,采用轻量级的机制实现与MediaTone平台的通讯。
2.资源自动更新技术
在线学习系统的视频资源是由课件直录播系统录制并自动上传的,我们将这些资源从原始素材衍生为多媒体课件的整个自动化过程称为“资源自动更新”,在这个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技术统称为“资源自动更新技术”。上文已经阐述了视频资源自动处理与上传的整个流程,其中涉及几项关键的技术,如视频图像的OCR识别技术、大纲的纠错算法、视频流的合成算法等,这些关键技术是在不同的程序中实现的,其中还包括嵌入式系统。在不同的系统(程序)之间,我们采用Web Services进行集成,使用规范的XML来描述数据及接口,以此构建系统(程序)之间的通讯总线。例如上文提到的大纲索引,我们定义如下:
……
四、结束语
本平台所属项目于2009年正式批准立项,经过两年的研发,各个子系统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本平台已在广州市委党校及其分校全面推广使用,并已成功地运用在省内外部分政府机构的培训中,取得良好效果。
总之,基于互联网的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是创建学习型社会和普及干部教育的需求,也是互联网发展与教育变革相结合的产物,它使广大干部能够打破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的束缚,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学习场所和学习计划,随时随地地学习,满足全党干部在职在岗学习的需求。此外,本平台的设计思想和研究方法已经过工程实践的检验,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推广应用在其他领域的远程教学中,以此推动现代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兴富.一种新设计的技术媒介远程教学模式理论分析框架[J].开放教育研究, 2010,16(4).
[2]龚祥国等.远程开放教育网络平台的构建、应用与反思[J].远程教育杂志,2006(4).
[3]苏启寅.全国党校系统卫星远程教学网的构建及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2011(3).
[4]温昱.软件架构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5]网迅(中国)软件有限公司.WebEx MediaTone 网络深入介绍白皮书[R],2007.
[6]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TRSIDS3.0协作应用集成手册[R],2008.
短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篇7
关键词:B/S,Flash,PHP,ASP,IIS,教学辅助,教学互动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多媒体教学内容的丰富,应用计算机教学内容日益增多,教师实现多媒体信息化教学的同时也带来在教室网络环境下实现信息共享、教学互动、作业提交的教学辅助系统的需求。传统的教学系统以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居多,不仅对客户端,而且对服务端的电脑也有一定的软、硬件有一定要求,如对各种网卡、声卡及显卡都有兼容性能要求。
由于教师与学生存在一对多的形式,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对学生一一去说明和指导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果实践后不能及时收取作业,不能及时掌握学生对反馈信息,也就不能的学习效果,因此需要建立一个B/S架构、适合internet/intranet实现教学课件共享、文件分发以及作业提交等教学要求且易扩展的Web教学互动辅助平台。
1 相关理论与知识
B/S模式相比C/S模式有明显的特征就是兼容性强,用户可实现跨平台操作,能浏览网页即可获取服务端信息,服务端可通过增加网页而增加服务端功能,因此B/S模型的系统都是“瘦”客户端系统。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是W3C制定的,它不依附于特点浏览器语言。它可以实现简单的数据存储,使用一系列简单的标记描述数据,是当前跨平台数据通信的处理结构化文档信息的有力工具。系统可通过Flash+AJAX(javascript+XML)可以实现无刷新自动同步更新,方便信息传递快捷安全。
ASP/PHP是网页脚本编程的技术,ASP调用系统组件功能比较强,PHP提供了更多的可应用组件。IIS是微软提供的internet信息服务器软件,IIS只对ASP脚本有解析和编译能力,PHP具有充分利用了服务器的性能,有执行高效的特性现在被很多的网站编程人员广泛的运用,如需对PHP具有解析和编译的话,可通过安装PHPOpt4IIS后,IIS具有编译和执行PHP脚本的功能,这样就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应用丰富的网页脚本实现Web应用。
2 基于Web的教学互动辅助平台的功能分析和模块
系统分为学生子系统、教师子系统来实现,各个子系统都分为信息管理模块和信息交互模块,如图1所示。
该系统实现学生用户只需通过浏览器访问web系统的服务器即可,进行系统登录之后,就可以查看到信息下载、实现电子举手、作业上传功能。从而方便教师共享教学资料和教学要求,有问题的同学可以通过点击网页实现举手,确保实验教学环境安静、有序、正常运行。教师在上机教学前设定资源发布位置,学生可以及时找到与课程相关课件和实验要求,将实验中的作业按要求完成从而实现保存和上传,如图2所示。
2.1 信息管理模块
信息管理包括信息采集、用户设置、下载管理等部分。信息采集是教师在开始上课时设置需要让学生去访问的资源,将目录给定了系统会自动采集成可通过网络访问的内容。是信息链接生产的地方,也是文件信息转变成数据库记录信息的地方。用户设置是教师管理学生用户的访问与登录的数据操作模块。下载管理是记录使用信息的情况的模块,记录信息下载量。学生只要登录了就能下载教师设置的共享资源。
2.2 信息交互模块
信息交互包括“电子举手”—“消息管理”和“作业上传”—“作业存储”等功能。学生在对所学或者使用时不懂可以通过“举手功能”则教师端可以看得到,教师可以对信息予以回复或者直接予以解决。学生在实践动手操作完成后可以对作业进行上传操作,操作的文件会暂时存放在学生对应学号的临时目录下,在学生确认提交为作业时将作为作业保存到“作业存储”目录。
3 系统设计与实现
图3为系统设计与实现图。
3.1 数据库设计
XML文件是为了实现简单信息存储和多浏览器而适用的信息载体,不能替代数据库的存在,信息共享采集最初是放入信息库中的,这样才能实现信息的有序存储、合理浏览、查询,因此按照系统需求功能有教学资源库,读者信息库,即时消息及作业信息库等。
3.2 web服务技术设计
信息采集与共享采用ASP+XML技术实现,ASP对指定文件夹进行遍历,获取教学相关资料信息,教师可以按需选择共享目录,将其共享生成XML的文件信息列表同时将更新教学资源库,这样,学生登录后按照教学班级和进度设置资源的访问信息通过网页则可以访问所需内容并下载。
遍历指定文件夹中文件的核心代码
信息交互是通过flash、PHP和XML技术来实现,当学生在遇到问题是点击flash中的按钮提交举手请求后,通过php脚步更新即时消息库。教师端:通过javascipt的无刷新更新XML技术即可将学生信息和举手状态信息在教师操作窗口在特定区域显示出来。如图5。
要实现上传交互的要素包括以下几项:
1)Flash应用程序
2)一个PHP/ASP/JSP页面,用以获取文件系统信息并在服务端创建文件的
3)在服务端有读写权限的文件夹。
笔者实现的作业上传是通过php和flash技术实现,Flash 8为上传提供了fileReference API,通过它对选中文件信息实现获取与上传信息显示等操作。作业提交上传的服务器时php脚本执行从而实现上传文件操作。
PHP代码如下:
4 小结
本文结合asp、php、xml、flash等网页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实现了上机操作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的信息共享和教学互动,同时描述了学生上机训练的结果上传和作业上传功能,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实时教学情况并能按时收集上机操作作业,将是实验教学应用过程中简单适用的教学互动辅助系统。目前该系统正在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上机操作课程。
参考文献
[1]How to create a file upload application using the FileReference API[EB/OL].http://markshu.ca/imm/flash/tutorial/fileReference.html.
[2]Gutmans A,Bakken S S,Rethans D.PHP5权威编程[M].简张桂,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3]丁桂芝.ASP动态网页设计教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4]张培.Flash8入门与提高实例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XML Essentials[EB/OL].http://www.w3.org/standards/xml/core.
[6]XML TECHNOLOGY[EB/OL].http://www.w3.org/standards/xml/.
短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篇8
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全球信息共享必然会带来严峻的信息安全问题,信息安全已经威胁到了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我国的各行各业尤其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对于信息化办公越来越依赖,信息网络的建设已经成为国家的基础设施,这些信息系统的安全对于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科研领域。
1 等级保护概述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当中的软硬件和系统数据受到安全保护,从而不会遭到外界恶意的破坏,保证系统能够连续可靠的正常运行。信息安全主要包含了信息设备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以及行为安全四个部分。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是硬件结构的安全和操作系统的安全,而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是网络安全和密码安全。因此,要想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需要从底层的软硬件采取安全措施,整体上研究安全技术,更加有效合理的确保企业和政府部门信息服务正常运行。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指对于传输处理国家的秘密信息、法人和其他组织和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的系统进行分等级的安全保护,采用等级管理制度维护信息系统当中的信息安全产品,处置信息系统当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国内外在信息安全保障方面采取的普遍的做法。目前,我国对于信息安全的划分有根据安全保护能力划分安全等级的描述和根据主体遭受破坏后对客体的破坏程度划分安全等级描述两种描述形式。信息系统根据安全保护能力被划分为:自主保护级、指导保护级、监督保护级、强制保护级、专控保护级五个级别。信息安全系统等级具体划分如表1所示:
2 信息平台安全体系的设计
2.1 信息平台安全体系总体框架
在设计开始需要了解信息平台的安全现状、安全需求,分析系统的基本情况和业务的特点。其中安全现状包括了是否具有能够依托的安全措施、整体的安全规划以及存在的问题。信息平台的设计按照全局均衡、合规可行、动态发展的原则,最终实现“政策合规、资源可控、数据可信、持续发展”的运行目的。
信息平台安全设计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系统整体包含了3个部分: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和安全基础。所设计的信息平台体系框架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以安全基础作为依托,紧密结合信息平台的数据业务、系统应用架构和数据资源,以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为重点实现信息安全。
2.2 安全防护的设计实现
(1)外联区:主要和单位的前台预约等进行网络互连,同时和单位的数据中心交换机进行互连。在外联区部署了硬件杀毒墙、防火墙等,添加了IPS模块、杀毒功能等,从而实现了安全隔离;在和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地方部署了网闸,完善物理隔离。
(2)运维管理区:该区和数据中心当中的核心交换机相连,主要负责管理单位的信息化系统。堡垒机部署在运维管理区和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之间实现身份识别了行为管控的功能。远程安全评估系统用来对系统的漏洞进行安全评估。安全配置检查系统定期检查系统的安全配置。部署日志管理软件,收集整理网络设备、服务器的报表。部署网络审计系统,对网内的所有用户行为进行网络审计。同时部署主机加固系统,对于重要的服务器安全加固,从而符合第2级安全保护等级。
(3)办公接入区:主要负责单位的各个部门的网络接入。接入汇聚了交换机旁路部署IDS;与核心交换机接入采用防火墙进行访问控制。重要办公用户安装桌面终端系统控制非法接人问题。
(4)核心交换区:主要负责各个安全区域的接入和VLAN之间的访问控制。防火墙部署在两天核心交换机实现对各个区域的访问控制;部署安全审计系统在核心交换机旁路,审计全网数据内容。
(5)互联网接入区:该区主要负责单位办公区的用户访问互联网;部署负载均衡设备在互联网出口处,对链路做负载处理。部署防火墙设备审计管控进出互联网的数据。在门户网站服务器上安装防篡软件,完成对服务器防篡改的要求。部署网闸系统完成互联网和企业内网的物理隔离。
(6)数据中心区:该区域是信息平台的核心,分为关键业务服务器群和非关键业务服务器群,为整个企事业单位提供运算平台。在业务服务器群和核心交换区支架部署防火墙、入侵保护系等,对于服务器的基础进行安全防护。
(7)开发测试和存储备份区:该区需要专门的第3方人员进行维护,保证信息安全平台的及时更新测试,所有开发测试区的用户堡垒机访问企业的内网,同时第3方维护人员需要对企业的系统数据进行存储备份,防止数据的丢失。
3 总结
本文结合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需求,构建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体系,并从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和安全基础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方案设计,最大程度了保护了单位的数据信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当中,有力的促进了各单位的安全保障能力,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作为保障我国信息安全的一项基本制度,对于我国的信息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信息安全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仍然缺乏满足要求的操作手段。基于上面的考虑,论文对于信息安全系统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安全等级保护体系的建设和实施。
短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篇9
作为一款移动智能手机平台,Android是以Linux内核为基础的开放源码操作系统,主要应用于便携设备。Android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在美国加州成立,在2005年被Google收购。到2010年末,仅正式推出两年的操作系统的Android就已经超越称霸十年的诺基亚Symbian系统,跃居全球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平台[1]。目前最新的系统版本为Android 4.2 Jelly Bean,而从Android 2.3 Gingerbread开始,Android系统就对NFC进程通信技术进行了支持。
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共同开发的NFC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虽然目前NFC技术并没有完全流行,但在手机支付众多的解决方案中,基于进场通信技术的移动支付方案具有明显的竞争力。Android平台的应用API对NFC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开发者可以免费使用这些API开发自己的NFC软件,并且可以在任意安装了NFC芯片的Android手机上运行测试。
本文对这一新兴技术进行了详细研究,总结了近场通信技术的优势与发展前景,分析了近场通信技术的关键技术。最后开发了一款NFC标签的读取、管理系统,力争为NFC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1背景技术介绍
1.1 Android平台介绍
2012年11月数据显示,Android占据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76%的份额,中国市场占有率为90%[1],由此可见Android系统的特点满足了消费者、设备厂商和移动应用开发者的需求。下面对Android系统的基本特点和整个平台的框架进行介绍。
1.1.1 Android系统的特点
Android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开源、开放包容和快速革新。Android操行系统是开源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得到它的源码。由于Android系统是开源的,它能够自由吸纳各种最新的尖端创新技术,因此广大的开发者群体可以推动Android系统平台的不断发展和完善。Android系统平台是开放的,它对所有的应用程序一视同仁,任何应用都可以公平地共享资源,共同向用户服务。另外,Android版本的升级会定期进行且间隔时间短,有利于新技术的采用和满足用户的新需求,比如NFC的应用就是一个例子,Android平台是最早使用和部署NFC技术的移动平台之一。
1.1.2 Android系统架构
Android系统平台采用了分层的架构[2],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Android系统架构从上至下分为四层,分别是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系统运行库和Linux核心层。下面分别对这四个层进行介绍。
1.应用程序层
Android平台不仅仅是操作系统,每个Android系统发布时会包含一系列核心应用程序,比如SMS短信客户端程序、电话拨号程序、图片浏览器和Web浏览器等应用程序等。
2.应用程序框架层
应用程序框架层是从事Android开发的基础,很多核心应用程序也是通过这一层来实现其主要功能的。应用程序框架主要实现Activity管理、窗口管理、试图管理等。
3.系统运行库
从图中可以看出,系统运行时库可以分成两部分,分别是系统库和Android运行时。
4.Linux内核层
Android的核心系统服务是基于Linux 2.6内核的,核心系统服务包括安全性管理、内存管理、过程管理、网络协议库和各种驱动模型等。
1.2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近年来短距离无线数据业务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也极大推进了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阶段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包括:蓝牙技术(Bluetooth)、无线局域网技术(Wi-Fi)、超宽带技术(UWB)、射频识别技术(RFID)、近场通信(NFC)及Zig Bee技术等[3]。
1.3 NFC技术概述
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4]。
与RFID一样,NFC信息也是通过频谱中无线频率部分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传递,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NFC是一种提供轻松、安全、迅速的通信的无线连接技术,但由于NFC采取了独特的信号衰减技术,相对于RFID来说图1 Android系统平台架构NFC具有距离近、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同时,NFC还优于红外和蓝牙传输方式,作为一种面向消费者的交易机制,NFC比红外更快、更可靠而且简单得多,不用向红外那样必须严格的对齐才能传输数据。与蓝牙相比,NFC面向近距离交易,适用于交换财务信息或敏感的个人信息等重要数据[5]。
NFC技术支持多种应用,包括移动支付与交易、对等式通信及移动中信息访问等。NFC设备可以用作非接触式智能卡、智能卡的读写器终端以及设备对设备的数据传输链路,其应用主要可分为四个基本类型:用于付款和购票、用于电子票证、用于智能媒体以及用于交换和传输数据。
1.4 NFC设备操作模式研究
NFC设备具有三种操作模式,在本文的实现中使用第一种操作模式。
1.读/写:在这种模式,开启NFC功能的手机可以读写任何支持的标签,读取其中的NFC标准格式的数据。
2.点对点:在这种模式下,两个NFC设备可以交换数据。例如,你可以分享启动蓝牙或Wi-Fi连接的参数来启动蓝牙或Wi-Fi连接,你可以交换如虚拟名片或数字相片等数据。点对点模式符合ISO/IEC 18092标准。
3.模拟卡片:支持NFC的手机在与标签交互时扮演读取器的角色。这种模式手机也可做为标签或被读取的无线卡片。
2基于Android平台的NFC标签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2.1市场需求分析
NFC近场通信技术是一个崭新的概念,使用该技术既能向用户提供一种简便的支付方式,也能帮助用户实现快捷的信息交流。手机平台上的NFC服务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随着这种技术在手机应用上的推广,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
NFC标签管理系统的目的是使用户通过使用NFC标签来尽可能实现手机操作的简单化和人性化。NFC标签能够存储各类信息,用户可以对NFC标签存储的这些信息进行读取、写入、格式化以及管理和分享等。根据NFC标签的基本功用、Android平台的特点和用户简便生活的需要,本系统需通过NFC标签来实现便捷的网址读取、文本读取和手机模式设置等功能。其中模式设置是本系统的创新之处,由于每个NFC标签会部署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比如办公室、家庭或学校等,而当用户进入这些不同环境中时,可能需要对手机进行不同的模式设置,比如进入工作环境中时需要将手机铃声设为静音,上床睡觉时需要将手机调为飞行模式、开启闹铃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在工位、床边的NFC标签来实现,用户通过使用本系统刷这些标签即可完成手机模式的设置。所以本系统需要提供一刷标签就实现模式切换的功能。
2.2功能需求分析
对用户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后,用户需要NFC标签管理具有下述功能:
1.NFC标签读取功能;
通过本系统来实现NFC标签的读取是最基本的功能,当用户将手机贴近标签并开始读取NFC标签时,系统应该将标签内容取出并呈现给用户,同时需要对读取的标签内容进行分类和个性化处理,所以NFC标签读取功能需要提供包括文本读取、url地址读取、uri读取、手机操作模式读取等详细功能。
2.NFC标签写入功能;
标签写入功能与标签读取功能相对应,当用户靠近NFC标签时,能够将上述文本内容、url地址内容、uri内容和手机操作模式内容写入NFC标签中,另外标签写入功能需能够对NFC标签进行格式化,即写入空白内容。NFC标签写入功能需要提供内容编辑功能,以方便用户在写入前进行内容编辑。
3.标签内容管理功能;
读取到的NFC标签和编辑、写入过标签内容需要进行良好的管理,以方便用户使用,系统需要提供标签内容的保存、分类、查询、分享等功能。
4.模式管理功能;
通过NFC标签来一刷改变手机模式是本软件的创新之处,能使用户享受便捷、新颖、个性化的用户体验。模块管理功能需要提供读取标签内容后,按内容中的模式设置操作手机完成模式切换;提供模式编辑与保存功能,以方便对标签进行写入。
2.3数据结构设计
本系统在读取手机模式命令后,需要完成标签中存储的各种模式操作命令,从而完成手机模式的切换。为了模式切换能够无缝、自动有序的完成标签,系统使用XML语言来描述模式操作命令数据。XML可以用来标记数据和定义数据类型,是一种允许用户对自己的标记语言进行定义的源语言,XML具有良好的结构性,因此能有效的满足模式操作命令的描述和存储需求。
NFC标签内容除了模式操作命令外,还会包括纯文本、url网址等数据类型,这些数据也可以通过XML语言来描述,也可以不用XML描述而直接存储在NFC标签中,而本系统中的模式操作命令必须使用XML结构语言来进行描述。XML语言描述的数据需要首先能够区分读取内容的类型,所以在XML数据的根节点中对内容类型进行声明,每种类型的XML描述如表1所示。
下面以打开飞行模式和开启闹钟的操作命令来说明XML语言对数据结构的描述,如下列代码所示,该段XML语言描述的是手机模式操作命令,手机模式操作包括打开飞行模式和打开16:30的闹钟。
使用该数据格式保存纯文本数据时,可以使用如下XML语言进行描述。
使用该数据格式保存url地址时,可以使用如下XML语言进行描述。
当然如果不使用该数据模式,也可以直接将纯文本内容或url地址存储在标签中。
2.4系统架构设计
NFC标签管理系统共分为四个模块:标签读取模块、标签写入模块、标签管理模块以及模式管理模块,本系统的架构设计如图2所示,现对每个模块的功能设计进行介绍。
2.4.1标签读取模块
标签读取模块提供最基本的NFC标签读取功能,在读取前,该模块需要确定用户读取的内容为何种类型,之后根据类型读出相应数据并显示给用户,同时本模块也可以实现内容类型自动识别。从标签中读取的数据内容可以分为纯文本、url网址和模式操作命令三种类型。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读取完成后会有不同的操作,比如纯文本内容会直接呈现给用户,而读取到url地址后,系统会打开浏览器并显示该url对应的网页,而如果内容为模式操作命令,那么系统对进行一些操作,比如开启飞行模式、开启闹钟等。
2.4.2标签写入模块
标签写入模块与标签读取模块相对应,可以写入纯文本或url地址,可以写入模式操作命令,同时也可以对标签内容进行格式化。在写入之前,本模块也提供内容编辑功能。
2.4.3标签管理模块
标签管理模块主要对读取到的标签或用户编辑的标签进行有序管理,即实现标签内容的保存、显示、检索、分类或分享等功能。标签保存能实现标签内容重用,也可以方便用户查询历史标签;标签检索与显示提供用户查看标签的功能;标签分类有益于对标签实现规范化管理;标签分享提供向用户好友分享标签内容的功能。
2.4.4模式管理模块
模式管理模块提供对本地保存的手机模式进行管理的功能,该模块主要分为模式设置、模式保存、模式试用和模式自定义几个详细功能。模式设置提供对模式操作命令的设置,比如开启手机静音设置或关闭所有进程设置等;模式保存功能可以将设置完成的模式保存起来;模式试用使用户能够提前试用本地的各种手机模式;模式自定义允许用户自行定义模式操作命令,而不仅仅局限于系统提供的各种模式操作。(图2)
2.5主要模块流程设计
NFC标签读取为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图3对读取流程进行了详细描述。用户进入NFC标签读取功能后,会提示用户进行读取内容类型的选择,内容类型包括纯文本、url网络和手机模式三种选项。在读取前,系统会检查手机是否开启NFC功能,如未开启,提示用户打开NFC功能。之后提醒用户接近标签并开始数据读取,如果内容读取成功,首先判断该内容是否为手机模式设置命令,如果是则执行手机模式切换,如果不是,则直接显示标签内容或打开浏览器显示网页。这样一个完整的读取流程就执行完毕。(图3)
3基于Android平台的NFC标签管理系统实现和展示
基于Android 2.3平台对标签管理系统进行了编码实现,完成了各个模块的程序编写。现对主要功能模块的测试结果进行展示。
3.1主界面
主界面测试截图如图4所示,主界面展示了程序的主要功能。作为NFC标签管理系统,与NFC标签的交互是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标签读取模块、标签写入模块和标签管理模块,同时,因为程序能够实现刷NFC标签来完成手机模式的简便设置,模式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图4)
3.2标签读取
标签读取模块的实现如图5所示,首先如果用户选择进行标签读取,那么系统就会提醒用户打开NFC功能,并提示用户将手机靠近标签,之后系统会调用读取tag的API将标签内容读取出来,并根据内容类型来决定下一步操作。如图5所示,从NFC标签内读出的内容为模式操作命令,系统进行了正确的命令识别,并开始进行模式设置。图5第三张截图显示手机模式切换成功。(图5)
3.3模式管理
模式管理界面截图如图6所示,该模块提供模式设置和保存、模式显示、模式分享、模式试用等功能。模式设置为主要功能点,设置完成的模式能够写入到NFC标签内,经过测试,编辑完成的模式能够成功写入到NFC标签内。
4结论
本文对NFC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了NFC近场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特征和优势、相关技术规范和应用前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NFC标签管理系统,实现了标签的读取、写入、保存和查询等功能,并实现了通过NFC标签来实现手机模式切换的功能。在目前NFC技术发展趋势迅猛,但是国内NFC技术还不成熟的前提下,本文的研究和实现工作力争为NFC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NFC近场通信的关键技术及基于Android平台的实现途径。首先对Android系统平台和短距离无线通信进行了介绍,列出了目前主流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然后对NFC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对NFC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特征、NFC数据交换格式、NFC标签、NFC相关规范进行了总结;最后介绍了Android平台上NFC应用的开发步骤,并介绍了基于Android平台开发的NFC标签的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对NFC标签的读取、写入、格式化和查询等基本功能;除此之外,该系统还实现了通过NFC标签进行手机模式切换的创新功能。
关键词:无线通信,近场通信,Android,NFC标签
参考文献
[1]百度.百度百科-Android[OL].[2012-12].http://baike.baidu.com/view/1241829.htm.BAIDU.Baidu Encyclopedia-Android[OL].http://baike.baidu.com/view/1241829.htm.(in Chinese)
[2]Google.Android development[OL].[2012-5-1].http://developer.android.com
[3]余艳伟,徐鹏飞.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0(3):18~20.YU Y,XU P.Research on S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J].Journal of Hen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2012,20(3):18~20.(in Chinese)
[4]蒋波鞲.NFC接收机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复旦大学,2008.JIANG B.Study and Design of the NFC receiver[D].Shanghai:Fudan University,2008.
[5]华蓉.我国移动票务产业链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HUA R.The Study of mobile ticketing industry chain in China[D].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Telecommunications,2010.
短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篇10
随着通信系统规模和复杂度的提高, 为了综合考察系统的性能, 计算机仿真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许多研究者已经对LTE通信系统作过系统级或链路级的仿真[2], 取得的研究成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 大部分的物理层仿真只针对调制部分, 而忽略了信道编码部分, 事实上, LTE采用Coded OFDM技术, 因此将信道编码和调制一起研究, 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建立了完善的基于Matlab的LTE上行物理层仿真平台, 介绍了仿真平台的系统结构和实现方法, 并对典型参数下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1 系统结构
本节以发射机为例介绍LTE上行物理层系统结构。接收机除了实现发射机的逆过程, 还要实现同步和信道估计[3]等操作, 这里不再详述。
1.1 信道编码
LTE信道编码方案主要包括附加CRC、码块分段、Turbo编码、速率匹配、码块级联等几个部分[4]。下面以数据信息为例依次介绍这几个部分。
附加CRC:给每个传输块附24比特CRC, 用以检测接收是否正确。传输块CRC多项式为:
码块分段:对传输块分段, 使其匹配相应QPP的填充比特数最少, 对于同一个传输块允许使用两个相邻的QPP大小。在第一个码块中插入填充比特, 在每个码块后附加24比特CRC (码块数大于1时) 。码块级CRC多项式为
信道编码:LTE数据信息编码以Turbo编码为主。Turbo编码器是由两个卷积编码器经过一个交织器并行级联而成。LTE采用的Turbo编码器的两个卷积编码器的生成多项式相同, 为, 其中为了获得并行性, 在Turbo编码中使用了无竞争二次转置多项式 (QPP) 交织器[5]。该Turbo编码器的标称码率为1/3。
速率匹配:Turbo编码器3个输出流经过子块交织器重新排列。将重新排列的系统位与校验位交错连接形成输出缓冲。根据不同的RV (冗余版本) , 从循环缓冲的不同位置开始串行读出比特, 进行系统比特打孔、去除空位及重复传输等操作[6]。系统比特打孔指RV=0时, 跳过循环缓冲的前两个系统列, 打掉大约6%系统比特, 确保了高码率的性能。重复传输是指如果串行读出到了缓冲的终点, 就再重回缓冲的起点。速率匹配可以满足不同传输速率的要求, 同时在重传时可以发送尽可能多的新比特以最大化IR HARQ增益。
码块级联:将码块按照顺序串联, 经过复用与交织, 输出到扰码器和调制映射器。
1.2 调制
LTE上行生成SC-FDMA信号利用DFT扩展OFDM (DFT-S-OFDM) 实现。首先对包含M个数据符号的数据块作M点DFT, 接着对DFT输出信号补零映射到N个子载波上, 然后作N点IFFT[7]。下面以PUSCH为例, 依次介绍各个模块。
加扰:扰码序列使用31阶Gold码, 由两个m序列模2相加得到, 而m序列可以通过移位寄存器产生。扰码序列生成器在每一个子帧开始时会依照小区标识、子帧数和UE标识重新初始化, 这样小区间和UE间的干扰被随机化。
星座图映射:支持QPSK、16QAM和64QAM。原则上每个子载波可用不同调制方式调制, 这是由于信道频率选择性、子载波信道增益不同, 因此某些子载波传输的数据速率可比其他一些高。
DFT预编码:M点DFT, 其中M是分配给一个用户的子载波数量, M必须由2、3和5的倍数构造。DFT预编码确保了LTE具有足够低峰均比的上行发射波形, 降低了对终端的功率放大器的要求。
子载波映射:将DFT输出补零, 使其大小与N个子载波的OFDM调制器相匹配。补零之后的信号映射到N个子载波上, 补零的位置决定了DFT预编码信号所映射的子载波, 分为集中式子载波映射和分布式子载波映射。实际一般采用集中式子载波映射。
IFFT:N点IFFT, 以10MHz的LTE上行信号为例, N为1024。IFFT后, 生成时域SC-FDMA符号。在LTE中, 用IFFT实现OFDM调制, 频率选择性的宽带信道被划分为重叠但正交的非频率选择性窄带信道, 使得接收机在频域上能够便利地补偿各个子信道的增益。
加循环前缀:在时域SC-FDMA符号前加循环前缀 (CP) , 消除多径传播引起的ISI的残余影响, 利于实现低复杂度的频域均衡。CP长度必须要远大于所支持的信道冲击响应的最大时延。支持两种CP长度, 常规CP和扩展CP。其中扩展CP适用于具有较大信道时延扩展的情况和较大的小区。
2 实现方法
根据以上的系统结构, 对仿真平台作了功能划分, 以PUS-CH为例, 各个子模块的功能定义如下。
发送部分:数据依次经过附加CRC, 码块分段, Turbo编码, 速率匹配, 码块级联, 完成信道编码过程, 然后再经过复用和交织, 被送至加扰器。加扰后, 经过星座图映射, 生成复数信号。复数信号经过DFT扩展, 子载波映射和OFDM调制, 生成SC-FDMA符号。最后将SC-FDMA符号加循环前缀, 并送至RF发射模块。
信道和噪声相关模块:模拟无线传播环境, 可以调节SNR。
接收部分:经RF接收模块得到的信号首先移除循环前缀, 得到SC-FDMA符号。对其做FFT, 在结果中抽取出属于这个UE的M个子载波的时间频率图样。然后根据DMRS做信道估计[8]和频域均衡。对均衡后的信号做IDFT, 再经过星座图逆映射得到实信号。然后经过解扰, 解交织, 解复用, Turbo解码, CRC校验, 得到最终信号。
DFT-S-OFDM作为LTE上行的核心技术, 包含了DFT、子载波映射和IFFT三个模块的内容, 主要实现步骤如下:
IFFTsignal=reshape (IFFTsignal, Nr Of OFDMsymbols*FFTsize, 1) ;MultiCarrierSignal=IFFTsignal.*PhaseRotationVector.';其中, 第一句用FFT实现了DFT扩展, 第二句至第五句实现了子载波映射和补零操作, 第六句至第八句实现了IFFT。
在接收端, 相应的逆过程为FFT, 子载波抽取和IDFT, 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前三行实现了FFT (OFDM解调) , 四至六行抽取UE相关的子载波, 七至八行实现IDFT的操作。
3 仿真结果
选择调制方式为QPSK, 传输带宽20MHz, 噪声类型为AWGN。改变Common_NoiseAdd模块中的SNR, 计算不同SNR下的BER或BLER。采用了两种方法测试, 其一是比较发射端的输入信号和接收端的输出信号是否相同, 测试节点在星座图映射和逆映射, 记为Uncoded BER。其二是根据CRC校验结果判定接收是否正确, 测试节点在传输块CRC校验后, 记为BLER。得到的仿真结果如图3、4所示。
4 结语
本文介绍了LTE上行物理层的关键技术, 实现了基于Matlab的仿真平台, 并得到了LTE典型参数下的仿真数据, 对比了BER和BLER仿真曲线。该仿真平台对于评估LTE信道编码和调制部分的标准和关键技术有一定指导意义。
摘要:首先分析了LTE上行物理层的关键技术, 并且实现了基于Matlab的LTE上行物理层仿真平台。在此平台的基础上, 对典型参数下的LTE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和分析, 得到了BER和BLER仿真曲线。该仿真平台及其结果对于评估LTE上行信道编码和调制部分的标准和关键技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LTE,物理层,仿真,Matlab
参考文献
[1]Rana MM, Islam MS, and Kouzani AZ.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analysis for LTE systems.IEEE ICCSN, 2010, 516-520.
[2]Ikuno JC, Wrulich M, and Rupp M.System level simulation of LTE networks.IEEE VTC2010-Spring, 2010, 1-5.
[3]Hou X, Zhang Z and Kayama H.DMRS design and channel estimation for LTE-Advanced MIMO uplink.IEEE VTC2009-Fall, 2009, 1-5.
[4]3GPP TS36.212.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
[5]Nimbalker A, Blankenship Y, Classon B, and Blankenship TK.ARP and QPP interleavers for LTE turbo coding.IEEE WCNC, 2008, 1032-1037.
[6]Yu L, Wang X, and Liu J.An improved rate matching algo-rithm for3GPP LTE turbo code.IEEE CMC, 2011, 345–348.
[7]3GPP TS36.211.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
短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篇11
摘 要:高校信息化发展至今,数据综合应用依然存在不足。结合建设实践,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校园公共数据平台架构,并描述了主要实现技术,为面向服务的校园数据综合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模型。
关键词: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公共数据平台;元数据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1-0071-04
一、引言
伴随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高校信息资源逐渐丰富,各类人员对数据的综合应用需求日益提升,从简单的信息管理发展到整合的、个性化的、主动的信息服务。通过走访和调研一些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情况,有些高校已建应用系统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数据标准,仅仅解决了局部的业务处理和信息共享,尚未在全校范围内实现跨部门、跨业务、跨应用的信息共享和集成,[1]不同业务系统之间存在着数据不一致、共享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信息“孤岛”[2]问题依然没有很好解决;整体数据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信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足,没有形成基于学校整体信息的综合查询视图和主题分析视图,难以发挥数据的综合效益和规模效益。
为进一步提升高校现有信息化建设水平,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遗留问题,在汲取其他高校信息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建设实践,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校园公共数据平台架构,它定位于整合学校各部门、各应用领域的数据共享需求,建立数据共享标准,以各类信息资源的集成和交换为基础,构建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管理要求的开放性、协同化的综合信息服务环境,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基于统一全校信息视图的数据综合应用服务,实现了系统互联、资源共享,提高了应用效能,推进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持续协调发展。
本文第2节提出了基于SOA的校园公共数据平台架构;第3节描述了主要的实现技术;第4节结合平台实际运行,给出了应用实例;最后进行了总结。
二、基于SOA的校园公共数据平台架构
1.面向服务结构的特点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是一种充分利用Internet技术、满足企业对不断增长的业务运营模式需求的应用架构,该模式具有安全、灵活和无缝处理异构和异质的内外资源的能力,[3-4]作为分布式的软件架构模型,该模型中任何业务功能都被作为提供的一个服务使用,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的结构和合约联系,应用系统可以看做是一系列服务的集成。[5]
SOA的体系结构中,服务提供者将服务注册到服务代理目录上,当服务请求者需要调用服务时,首先在服务代理提供的目录查找服务信息,服务代理返回调用服务信息,服务请求者根据返回的信息调用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当服务请求者从服务代理得到所需服务的信息后,通讯在服务请求者和服务提供者之间进行,无需经过服务代理。
2.公共数据平台架构
与传统的集成方法相比,基于SOA的集成方法具有较多优势,即可重用、平台独立、基于标准、粗粒度、松耦合以及可适应业务需求变化等。此外,SOA 架构本身具有很好的扩展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并容易实现应用之间的互操作与信息互通。[1]因此,采用SOA的思想来设计公共数据平台是一种很好的策略。公共数据平台的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公共数据平台总体架构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技术体系,为降低技术体系设计的复杂度,构造出结构清晰、适应性强的总体架构模型,依据分层分离原则,按信息化技术功能不同,抽象、归纳出基础设施层、信息资源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展现层以及相应的保障环境,保障环境包括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维护体系。
(1)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是公共数据平台总体架构中最根本的软硬件支撑环境,平台架构中的资源、应用都建立在这些网络硬件、存储设备和系统软件之上,该层包括操作系统、应用中间件、数据库软件、备份软件、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网络平台以及存储备份平台。
(2)信息资源层
信息资源层集中存储、统一管理公共数据平台所有的数据资源,提供多种类型数据的访问,为公共数据平台提供资源支持和信息存储媒介。它包括全域数据库、主题数据库以及元数据库。全域数据库中的数据来源于各个业务系统,以信息共享为核心目标,构建集中统一的共享数据整合、存储和管理的平台;主题数据库是把来自全域数据库的信息资源,按照不同的维度进行组织,提供各职能域分析,支持各类主题应用,挖掘信息价值。通过信息资源层的规划与建设,全域数据库与主题数据库等一起构成了数据中心的整体数据架构,遵循相同的数据编码规则,执行统一的元数据管理及数据质量控制。元数据库在第3节重点介绍。
(3)应用支撑层
应用支撑层通过建立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构建开放的、模块化的、可重用、可扩展的一系列共性技术平台。在总体架构中支撑上层应用,弱化信息资源层对应用层的制约和限制;减少上层应用在共性、基础需求上的投入,为上层应用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奠定基础。应用支撑层依据共性技术体制、依托信息资源层的支持,提供了对应用层的技术支撑及统一技术标准规范。应用支撑层包括元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访问服务系统、ETL服务管理系统以及报表管理系统。数据访问服务系统以全域数据库中的共享数据为核心,提供统一的信息整合,实现各业务系统间信息共享,以服务方式向各业务系统提供数据,并负责从各业务系统接收信息,更新全域数据库。ETL[6]服务管理系统是学校内部各类数据库之间的抽取、转换和加载过程的数据调度平台,实现全域数据库与各应用系统之间、全域数据库与主题数据库之间的数据抽取、转换与加载服务。
(4)应用层
应用层是公共数据平台业务应用与公共信息服务实现的核心,依据不同的业务特征、技术特性,公共数据平台基于JavaEE平台,采用B/S模式进行构建。应用层实现了基于主题数据库的各类上层应用,包括业务应用与公共信息服务两部分内容。其中,业务应用包括综合查询、主题分析和统计报表;在业务应用基础上,将综合查询、主题分析和报表统计提供的各类信息服务相互关联、匹配组合,形成面向管理者、教师、学生和校友的综合信息视图,构建公共数据平台的公共信息服务。
(5)展现层
展现层是公共数据平台与学校用户交互的主要桥梁,是总体架构中实现用户交互体验和信息展现的关键支撑,主要完成平台与用户之间的各种互动,是整个公共数据平台对外的窗口。通过提供界面交互框架以及多种类型的访问渠道,展现层实现了公共数据平台的对外服务、信息采集以及内部管理。展现层主要包括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校友等五类应用桌面。
(6)保障环境
标准规范体系是支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除了贯彻国家、教育行业和学校的已有标准外,更多的是制定公共数据平台建设的数据标准、数据交换标准、技术规范、项目管理规范;安全保障体系涉及信息化建设各个层面,为整个平台提供鉴别、访问控制、防入侵、防攻击、防篡改、抗抵赖和数据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等安全服务,形成集防护、检测、响应、恢复于一体的安全保障体系,实现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及应用安全,以满足整个平台各层次的安全需求;基于ITIL和ISO2000的运行维护理念,对平台进行全面而集中的管理,实现对学校各级部门的统一协调管理,提供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IT服务。
三、主要技术
1.元数据库
元数据库实现对全域数据库和主题数据库所涉及的元数据的整体管理,使元数据管理趋于标准化、规范化和工具化,并提供通过网络对元数据进行查询检索的方法或途径,帮助用户了解数据,对数据是否满足数据综合应用需求作出正确的判断。元数据库建设主要包括中心元数据、主题元数据、交换元数据。中心元数据是元数据库的主要建设内容,它是一个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在学校信息化应用实践中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心元数据的建设过程如图2所示:
在中心元数据建设时,要首先确定核心的编码规则模型,然后在编码规则模型的指导下,建立相应的指标库、统一分类编码库和基础分类库。
主题元数据包含主题数据和相关技术标准的信息,主要涵盖主题数据的信息属性、数据结构、流程控制等描述信息;交换元数据描述数据交换处理的一系列标准、数据交换处理过程、数据交换处理逻辑、执行角色等信息。
2.数据共享与交换
为了实现学校各业务系统间的互通互联,解决信息孤岛和信息流通问题,需要建立数据共享与交换机制。所有业务系统数据统称为数据源,公共数据库是所有共享数据及综合分析应用数据的资源池,所有业务系统的共享数据以及综合分析应用数据在这里汇聚、集成。公共数据库从数据源集成数据并保持更新同步,成为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通道。公共数据库通过数据集成工具从数据源的各个业务系统数据库中抽取数据,并根据数据类型进行分类存储。数据集成过程可以定义为两种方式,数据访问服务集成和数据抽取集成。
数据访问服务集成方式主要通过数据访问服务系统、元数据库管理系统并结合数据访问服务定制功能,定制发布数据访问服务,各业务系统通过调用生成的数据访问服务客户端,实现数据的集成,它应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且有条件、有能力进行服务包装改造的业务应用。
数据抽取集成方式通过在各业务系统中建立触发器和中间表,根据交换数据的内容和获取的时限要求,采用ETL服务管理系统,制订数据抽取调度计划,完成共享数据的抽取,最后对抽取的数据进行清洗和转换,完成数据的集成,它应用于实时性要求不高或无条件、无能力进行服务包装改造的业务应用。数据访问服务接口方式可以用于实时或定时的场合,数据抽取方式只能用于定时的场合。
四、应用实例
数据综合服务是基于公共数据库之上构建的信息综合应用,通过构建学校数据综合分析应用环境,创建数据间的有机联系,针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公共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深度钻取,建立多角度的分析体系,增强学校管理的针对性,为学校综合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按照以上原则和目标,确定综合查询、主题分析、统计报表三个方向,以及在此之上建立公共信息服务。数据综合应用系统的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
现以主题分析为例,实现了某教学部系科研成果数量的统计功能,对成果类型、年度和论文等级3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维度在数据仓库中主要对指标进行过滤和为重新组织提供指导,可以将用户对实时的查询结果按照维度指标进行筛选,只允许与维度指标相关的数据返回给用户,由主题元数据实现维度维护的描述片段如图4所示。
实现效果如图5所示,在每个指标上建立了扩展连接,钻取后可查看数据明细,对于主题分析的结果展现形式可以进行自定义,提供了二维、三维图形展现。
五、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基于SOA的校园公共数据平台,整合了学校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需求,以建立数据统一标准为基础,实现了各系统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构建了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管理要求的开放性、协同化的综合信息服务环境,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了基于全校信息视图的数据综合应用服务,最终实现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公共数据平台已在学院成功部署并顺利运行,强力推动了学院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物联网理论为基础打造“教育云”,实现新型智慧校园,将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陆鑫,周明天.数字化校园统一应用支撑平台系统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12):279-281.
[2]陶祥亚,胡建华.高校信息资源建设中“孤岛现象”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9):49-51.
[3]Patrick F Carey, Bernard W Gleason. Solving the integration issue-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EB/OL].http://www.zdnet.co.uk/tsearch/Service-Oriented + Architecture. htm,Feb.2006.
[4]赵会群,孙晶.一种SOA软件系统可信性评价方法研究[J].计算机学报,2010(11):2202-2210.
[5]汪清明.基于SOA的ERP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7(2):413-414.
[6]张宁,贾自艳,史忠植.数据仓库中ETL技术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4):213-215.
短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篇12
近年来,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 建筑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农民工队伍也随之迅速壮大, 他们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生力军,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缺乏规范的监督和管理, 这个庞大的群体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劳动合同签订率低, 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二是农民工工资拖欠的现象时有发生, 按月支付工资难以兑现;三是缺乏职业技能和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方面的事故隐患多;四是存在农民工恶意讨薪的情况, 以及有违诚信甚至违法行为。这些问题的存在, 直接影响着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1]。
一、系统模型
建筑业劳务综合监管平台的硬件包括服务器、计算机、摄像头、员工考勤卡、读写卡器及连网设备等组成, 构成了连接各建筑工地、建筑企业、监管部门的网络系统。软件部分主要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建筑业劳务监管WEB系统、建筑工地数据采集系统和银行数据交换系统。其中建筑业劳务监管WEB系统是基于B/S架构开发的应用系统, 用于各类基础数据的录入和考勤工资等数据的查询统计;建筑工地数据采集系统用于从建筑工地采集劳务人员的上下班考勤信息, 并用于工资发放数据的确认;银行数据交换软件用于从银行接口获取发卡和真实的工资发放数据。
建筑业劳务监管WEB系统采用微软.NET平台, 面向对象的开发模式进行开发, 采用典型的MVC三层体系架构, 包括数据层、业务层和表现层, 其模型如图1所示。
系统涉及的使用单位和用户较多, 包括:监管单位、建筑企业、劳务公司、劳务人员等。为用户使用方便, 系统采用统一的身份认证模式, 不同身份的用户通过统一的入口登录系统。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权限控制机制, 各类角色的用户根据业务需求提供不同范围的信息管理权限, 例如监管部门可以查阅和管理所有企业员工的基本信息、考勤信息和工资发放信息等;建筑企业只能查看和维护本企业内部的员工的信息;项目部则局限在本项目内部的员工范围。系统采用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式, 将业务模块中的公共部分封装成公用的构件库, 通过构件的复用提高开发效率。
二、系统实现
建筑业劳务监管WEB系统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员工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合同管理、考勤工资管理、奖罚管理、培训管理、查询统计、系统维护等几大模块。下面以建筑企业和劳务人员信息库、工地考勤数据采集、工资发放和预警机制等几个方面为重点进行说明。
2.1建筑企业和劳务人员信息库
建筑企业和劳务人员信息库是整个平台的基础数据。建筑企业和劳务公司首次使用系统需要向监管部门提交备案申请, 企业备案的信息包括:机构代码、企业名称、联系信息、法人信息、资质信息、奖惩信息、状态信息等, 由监管部门对申请信息进行审核后加入企业信息库, 并为企业分配管理员登录账号, 企业通过该管理员帐号登录系统, 进行后续业务的处理。
由于劳务人员的数据较庞大, 基础数据的初始采集成为一个难点问题, 系统中劳务人员的信息管理采用分级管理模式, 采取“谁聘用谁录入、一次添加长期共享”的机制。监管部门的管理员负责创建企业管理员账号, 企业管理员负责创建项目部管理员账号, 项目部管理员负责初始化劳务人员基础数据。企业在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同时, 完成基本信息的录入工作, 劳务人员信息包括:身份证号、姓名、文化程度、职称技能信息、参保情况、联系信息、状态信息等。如果被其它企业聘用, 则只要输入身份证号即可调出该人员的基础信息。在企业聘用登记的过程中, 形成了劳务人员的劳动档案记录。
建筑工程项目存在劳务分包的情况, 一个项目部的人员可能来自多个单位, 为支持该业务的处理, 企业管理员在添加工程项目时, 可以为其添加分包项目, 并设置承包该分包项目的劳务公司, 设置完成后劳务公司即可以派遣劳务人员到该工程项目中。
2.2刷卡考勤终端和考勤数据上传
建筑工地考勤数据的采集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为工资发放拖欠提供判断依据;二是为防止劳务人员的恶意讨薪;三是对安全教育培训进行考勤, 检查安全教育的落实情况。目前考勤的实现方法主要包括刷卡考勤和人体生物特征识别考勤, 两类方法各有利弊:考勤卡实现方便, 但是容易出现作弊情况;人体生物特征包括指纹、人脸、虹膜等具有较好的防作弊功能, 但实现技术较复杂。由于考勤卡携带的不便, 也曾考虑用指纹实现考勤, 但由于劳务人员由于长期劳动, 手指指面变得粗糙, 给指纹识别带来困难, 因此本系统采用刷卡考勤的模式, 考勤卡采用符合ISO14443标准的非接触式RFID智能IC卡[2]。为解决携带和作弊问题, 将IC卡定制在硬币大小保护壳中, 并配上钥匙扣, 以方便携带。针对容易作弊的情形, 采用实地拍照的方式, 在考勤刷卡的同时, 将刷卡者进行拍照, 将拍照图像跟考勤结果一起上传服务器, 作为作弊判断的依据。
建筑工地是一个临时场所, 没有固定的网络基础设施, 有两种网络部署方案:如果条件允许, 可以通过有线网络接入互联网;对于没有有线网络的地方, 在考勤机中可以通过GPRS发送数据到服务器中。考勤终端的软件采用B/S和C/S混合模式, 考勤刷卡和拍照采用C/S模式的应用窗口界面, 而与服务器的通信采用基于HTTP协议的B/S模式, HTTP交互模式简捷, 服务器端不需要额外开发通信模块, 为系统实现带来了方便。
考虑到工地常出现的网络故障, 系统为考勤数据的交换准备了两种方案:在线交换和离线交换模式。考勤的名单根据工程项目编号从服务器上下载, 系统启动时会自动进行员工信息的同步, 如果由于临时性的网络故障, 也可以通过离线交换的模式, 即通过Excel文件形式从服务器上下载对应工地的员工名单再导入到考勤系统中。考勤完成后系统会自动将考勤记录自动提交到服务器, 如果网络不通, 可以将考勤记录导出, 再通过移动存储导入到WEB服务器中。系统主界面提供了一个指示灯用于指示网络连接状态。
考勤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是通过共享密钥的方式加密的。考勤终端配备了摄像头, 在刷卡时自动进行拍摄, 由于照片的数据比较大, 系统先对其进行压缩, 然后通过后台服务线程上传。系统采用双线程模型设计, 主线程和上传线程同时运行, 主线程完成刷卡和拍照过程, 上传线程通过HTTP协议跟WEB服务器进行交互。
2.3工资发放和欠薪预警
对建筑企业的工资拖欠进行及时地预警是本系统实现的主要目标之一。为获得可靠的工资发放数据, 系统直接从银行提供的接口中获取数据进行监控。银行通过专线连接到监管部门的信息中心, 与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系统提供一个基于后台服务的数据交换系统定时分析银行传回的数据文件, 包括制卡数据和工资发放数据。交换文件的格式采用普通的CSV格式, 事先定义了字段的顺序和名称。
企业在录用劳务工人时, 就为他们申请了相应的银行工资卡, 银行把开卡信息通过数据交换系统同步到系统中, 系统根据身份证号与银行卡号与系统中的劳务工人信息进行绑定。在每月工资发放过程中, 建筑企业每月生成应发工资清单, 在工资发放模块中导入系统, 并由劳务人员在工地客户端进行确认后, 方可提交给银行, 由银行将工资发放到员工的银行卡中, 监管单位用户可以在银行实发工资查询模块查询各企业员工工资发放的情况。应发工资表中包含的信息主要有:企业名称、工资年月、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姓名、应发工资等几个字段。银行在完成工资发放的过程后, 将实发工资的数据交换到系统中, 系统将实发工资信息关联到相应的劳务工人的工资发放记录上。由于实发工资可能累计发放, 也就是说几个月的工资可能一次性打入员工的工资账户中, 而系统中需要提供每月工资的发放情况查询, 因此, 交换系统采用一种工资分拆的算法, 将银行实发工资按应发工资记录拆成每个月的实发工资记录, 分别记录应发工资表对应的记录中。
系统根据劳动合同、考勤数据和工资确认数据与实发数据进行比较, 从而得出欠薪未发情况的统计数据。对于超过时限未进行工资发放企业, 系统会在监管人员的工作平台上进行预警, 预警提示分三个级别:3个月以上未发工资的企业用红色显示, 2个月到3个月未发用黄色显示;1个月到2个月未发用蓝色显示;正常发放用绿色显示。
三、结语
本文描述了一个建筑业劳务综合监管平台的主要设计和实现过程, 通过对建筑工地的考勤和工资发放等数据的采集和监控, 为缓解工资拖欠问题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也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了劳务监管的决策依据。系统还有很多待改进的地方, 比如考勤可以通过视频监控和人脸识别等技术协助提高数据的可靠性;通过一定时间的数据积累后, 可以采用数据挖掘相关手段挖掘深层次的关联信息, 为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更有效的支持;随着信息库的不断增长和用户量的增加, 需要考虑通过负载均衡手段提高系统的承受能力。
摘要:分析了建筑行业劳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建筑业劳务监管模型, 实现了基于B/S架构的建筑业劳务综合监管平台, 通过建立建筑企业和劳务人员信息库以及对合同、培训、考勤、工资发放等数据的动态采集和监控, 实现对建筑企业工资拖欠的预警。实践表明, 该平台为建筑劳务工人的有效监管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具有较高的实用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劳务,市场监管,工资拖欠,欠薪预警
参考文献
[1]刘静, 董润润.建筑劳务农民工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管理工程, 2009, 6:16.
【短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推荐阅读:
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设计与实现11-26
统一查询平台的实现08-10
短信平台的问题09-05
短信平台的应用09-25
数学建模B题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Lingo编程实现最短距离11-29
短信数据平台12-26
短信平台特点10-07
短信平台 合同10-11
快递短信平台01-06
短信互动平台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