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机制研究

2024-07-28

长效机制研究(精选12篇)

长效机制研究 篇1

公立医院改革困难重重, 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补偿机制改革不利。很多人, 尤其是医疗卫生界的众多知名人士, 将公立医院改革之艰难归因于政府补偿不足, 简言之, 政府没给钱。然而, 这一说法不仅似是而非, 而且弄偏了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方向。

实际上, 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办医院, 都是服务提供机构。这些机构既然提供了服务, 那么必定要通过收费来弥补成本。营利性机构所追求的不仅是收费弥补了成本之后有盈余, 而且盈余要分配给股东;非营利性机构依照法律规定不能分红, 但无论如何也要让收费弥补成本。这就是所谓“补偿”一词的来源。其实, 这个道理不证自明, 而且也不仅仅适用于医疗领域, 而是适用于所有社会经济领域。

那么, 关键在于, 谁来补偿?补偿多少?以何种方式补偿?

在医疗领域, 补偿者应该主要由医保机构来承担, 补偿多少和补偿方式都是付费者与服务提供者谈判的结果。对医疗服务的补偿方式, 也就是付费模式, 有很多种。究竟选择哪些、如何加以组合, 才能有效地调动医疗机构的积极性, 使之一方面控制成本, 减少不必要的服务或遏制过度医疗, 另一方面确保医疗服务的基本品质, 这正是医保机构的专业服务内容。

把上述三个问题搞清楚, 关于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目前, 关于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很多说法, 将问题的核心归结为政府补贴的多寡以及公立医院卖药该不该加价, 模糊了焦点, 搞乱了思维, 阻碍了改革思路的形成。

一、要靠医保补偿

对于医疗服务, 如果让患者自己付费来补偿医疗机构的服务成本, 那么整个医疗事业将毫无公益性可言。患者自付这种补偿机制, 不仅会使穷人而且还会使绝大多数老百姓的经济风险大大增加, 导致很多人有病无钱医治。而且, 如果医疗服务主要依靠患者自付的话, 将无法解决医疗机构诱导消费的问题, 也就是过度医疗的问题。

因此, 谁是补偿者的问题很容易解答。患者自付比重过高无论如何是不行的, 应建立全民医疗保障体系, 在患者和医疗机构之外引入一个第三方购买者。在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下, 这个第三方购买者就是医保机构。即便是在全民免费医疗制度下, 很多国家也专门设立了公立付费者, 专门负责向医疗服务提供者支付费用。这类机构, 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名称, 但其所行使的付费功能与医疗保险机构没有两样。因此, 在补偿医疗机构这一点上, 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没有本质差别。 (这两个制度的差别是前者的筹资是靠民众缴纳特定的保费, 而后者是靠一般性的纳税。)

事实上, 我国的新医改已经确定了走向全民医疗保险的战略大方向。而且, 医疗保险的改革正在稳步地向前推进:覆盖面扩大;筹资水平提高了;保障水平范围正在扩大 (从住院保险到门诊统筹) ;保障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可以预计, 在“十二五”期间, 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在“保基本”的前提下, 即在基本医疗服务目录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范围内, 支付水平可以达到医疗费用的70%以上。

二、补偿金额的确定:要靠医保机构与医疗机构谈判

既然弄清了医疗服务的主要付费者应该是医保机构, 那么补偿水平和补偿方式的问题, 就应该是医保机构与医疗机构谈判的内容。

补偿水平和补偿方式是相关联的。如果付费者按项目付费, 那么医疗机构就没有积极性来控制成本, 这是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会发生的事情, 医疗费用 (即补偿水平) 就会节节攀升。换言之, 医疗机构过度医疗的现象绝非中国独有。过度医疗不仅仅造成了浪费, 而且有时还会为民众带来额外的健康隐患 (例如多吃药引发副作用) 。老百姓对过度医疗深恶痛绝自不待言, 但是绝大多数老百姓希望卫生行政部门通过强化检查 (或美其名曰“加强监管”) 来遏制这一现象, 完全是不切实际的;尤其在管办不分的情形下, 更是缘木求鱼。这种期望无异于把卫生行政部门想象成观世音。在世界各国, 遏制过度医疗的职责在于医保机构。

要害在于付费方式, 或补偿机制。道理很简单, 如果按项目付费, 那么医疗机构很有可能会设法把项目数量尽量弄多一点 (例如多一些检查) , 每一个项目也尽量选择贵一点的东西 (例如偏贵的药品或耗材) 。如果打包付费, 即按照某一个标准在一定时间内向医疗机构支付一笔固定金额的款项, 并确立超支自理、结余归己的游戏原则, 那么医疗机构绝没有过度医疗的动力了。这就是医保付费改革的总原则。只要切切实实落实了医保付费改革, 医疗机构就再也不会过度医疗了。

打包付费的具体做法很多, 其差别只是打包的依据不同而已。按人头付费是根据选择某一个医疗机构的参保者人数进行打包付费;按病种付费是根据医疗机构医治不同病种的例数进行打包付费;总额预付制是根据医疗机构一年内可能的医疗成本估算进行付费。

其实, 依据常识就可以判断, 按人头付费和按病种付费要比按项目付费更合理。付费者希望看到的是医疗机构能把一群参保者的健康搞定, 或者能把住院者的疾病治好。因此, 把一群参保者的健康搞定了, 付费者就支付一笔钱, 完全没有必要一一弄清楚医疗机构为了搞定参保者的健康到底采用了哪些项目以及每一个项目的成本。同理, 把一群生病者的疾病治好了, 付费者也没有必要一一弄清楚医疗过程中的每一个项目。对于付费者来说, 看结果就行了。

因此, 按人头付费常用于对普通门诊服务的付费, 而按病种付费常用于对普通住院服务的付费。由于医保机构的筹资水平是有限的, 那么依照以收定支的原则, 在按人头付费和按病种付费的基础上设定一个总付费额 (也就是年度包干费用) , 也是可行和必要的。

三、公立医院的补偿结构

对于任何医疗机构而言, 尤其是对公立医疗机构而言, 所谓补偿结构应该分为三部分: (1) 医保支付; (2) 患者自付; (3) 政府补贴。实际上, 在世界各国, 尤其是医疗保障体系相对比较健全的国家, 医疗机构日常运营的成本主要由医保支付来补偿, 其次由患者自付来补偿。医保支付与患者自付的相对比重, 取决于不同国家医疗保障的水平, 有些国家 (例如加拿大) 甚至基本上是患者零自付, 或者说患者自付可以忽略不计。但是, 随着医疗费用的增长,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增加患者自付的比重, 当然, 增加的方式和力度差别很大。

值得一提的是, 几乎所有的国家, 政府都对医疗机构有一定的补贴。事实上, 政府补贴的对象并不限于公立医疗机构, 也包括民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对营利性医疗机构也有一定的补贴。事实上, 在所有实施市场经济的国家, 没有一家公立医疗机构注册为营利性组织。无论补贴的对象是谁, 政府补贴的支出一定要有理据, 这体现在各国的公共预算过程之中。在美国, 由于没有实现全民医疗保障, 因此不少医院 (公立、私立都有) 总有一些患者欠费, 而政府补贴主要是为了补偿医疗机构提供欠费服务的成本。在实现了全民医疗保障的国家和地区, “欠费服务”的情形基本上杜绝了, 因此医疗机构 (无论公立还是私立) 的日常运营成本主要靠医保支付来补偿, 极少部分靠患者自付。为了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政府会通过公共预算过程, 对某些医疗机构的资本投入, 例如基本设施建设和大型设备购买 (一般是使用期超过三年者) , 给予一定的补偿。

简言之, 对于所有医疗机构, 日常运营基本靠医保, 资本投入有时靠政府。然而, 在我国, 有一个通行的说法, 认为公立医院的补偿结构或渠道由三部分组成, 即 (1) 医疗服务; (2) 药品出售; (3) 政府投入。令人遗憾的是, 这种说法载入了大量政府文件, 实际上将补偿政策的改革导入歧途。在原则上, 不少文件提出要将公立医院补偿渠道从三个改为两个, 即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 彻底取消药品出售这个“补偿渠道”。

将医疗服务和药品出售并列为公立医院的两大补偿结构之一, 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不妥的。正如所有的服务一样, 医疗服务也是由一个一个项目组成的, 其中药品使用和检查、手术等一样, 无非都是医疗服务中的项目而已。如果将药品使用 (写入帐单就变成了“药品出售”) 列为补偿渠道之一, 那么为什么不将耗材使用 (写入帐单就变成了“耗材出售”) 也列入“补偿渠道”呢?如果这么一一细分起来, 那么可以列出一大串“补偿渠道”, 例如检查、诊断、手术、耗材使用、药品使用、护理、康复等等。

其实, 无论是尚未细分的“医疗服务”, 还是单独挑出来的“药品出售”, 都是要收费的项目, 而在不断推进全民医疗保险的大背景下, 这些费用的大部分 (例如医保目录范围内的70%) 将由医保机构来支付, 小部分由患者自付。至于说“医保支付+患者自付”的水平, 也就是补偿水平够不够的问题, 恐怕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客观的事实是, 卫生部下属公立综合医院人次均门诊费用和人次均住院费用的增长幅度, 都超过城乡民众平均收入的增长幅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辑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所记载的历年数据加以计算可以发现, 卫生部门公立综合医院2010年人次均门诊费用是1990年水平的15.9倍, 人次均住院费用是13.8倍, 而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仅为1990年的12.7倍, 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仅为8.6倍。这些数据至少可以说明, 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的补偿水平增长很快。

之所以要将“医疗服务”与“药品出售”分开, 是因为“医疗服务”普遍亏损, 而“药品出售”普遍有盈余。这种局面同补偿机制无关, 而是同价格管制有关。事实上, 在我国, 无论医疗服务的付费者是谁, 绝大多数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的价格受到政府的管制, 而这些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正是普通老百姓看病治病时所接触到的。无论是对于医疗服务项目的管制还是对于药品出售的管制, 有两个共同的特点:其一是重物不重人, 即对人力服务的价格设置水平普遍偏低, 而且低得离谱, 但对耗材、检查和某些药品的价格设置水平则相对较高;其二是重新不重旧, 即对早已存在的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设置低价, 而对较新的项目和药品设置高价。对于药品出售, 除了设置价格天花板之外, 还设置了最高加价率, 即15%。

这些价格管制措施其实都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遗产, 每一种具体的管制措施都有很长、很复杂、很曲折的演变历史。很显然, 在很久以前出台这些管制措施的历史条件与当今社会经济的环境已经大不相同了。在今天的中国, 实施价格管制的结果必然是扭曲医疗服务市场, 其具体逻辑和表现如下:

第一, 大量医疗服务项目和相当一部分药品低价管制的结果是其价格远低于市场价值, 从而要么导致这类服务和产品短缺, 要么导致其“黑市价格”高涨。因此, 我们很多人要么抱怨物美价廉的医疗服务和药品太少了, 要么抱怨“红包”的泛滥。很不幸, 这类服务项目和药品恰恰是大多数人平时最最需要的。

第二, 相当一部分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的价格管制线较高, 其结果必然是这类项目和药品的使用量激增, 甚至到了在国际人士看起来极为惊诧的情形, 例如CT泛滥、支架使用率世界第一、抗生素使用率全球金牌等。

第三, 药品加成率管制不仅致使药品使用率和使用量激增, 而且还导致了额外的后果, 即公立医院药价虚高。很简单, 在这一管制措施的引导下, 公立医院在采购药品时, 首先尽量多采购价格偏贵的品种, 其次在同一个厂家的品种中也尽量挑选偏贵的批发渠道。

因此,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问题实际上是医保支付、患者自付和政府补贴三者的比重关系问题, 而不是医疗服务、药品出售和政府补贴的结构问题。医疗服务和药品出售都是收费的, 而付费者则是医保机构和患者。至于说医疗服务和药品出售哪一个在亏本、哪一个在盈余, 是价格管制所带来的问题, 与所谓补偿渠道和补偿机制无关。

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改革

综上所述,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改革, 关键点有二:其一, 提高医保支付的比重, 换言之, 降低患者的自付水平;其二, 改革医保支付的方式, 让补偿标准和水平更具有可控性和可预见性。

第一条已经成为我国医保改革的既定政策目标之一, 无需赘言。关于第二条, 实际上也成为城乡医保体系最近两三年的工作重心之一。陈竺部长多次提到要将按病种付费当作新农合改革的重点, 使之成为推进医疗体制改革的抓手。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也在2011年6月发布指导性文件, 推进医保付费改革。事实上, 提高医保支付和患者自付水平 (也就是补偿水平) 的可预见性, 这是全球性医疗体制改革的一个主流趋势。只要切切实实推进医保付费改革, 不出三五年, 医保支付的水平具有可预测性, 患者自付的水平也具有可预测性, 而且在公开透明的情况下, 医保机构、医疗机构和患者三方在支付水平的可接受性上达成动态的平衡, 公立医院的补偿问题就能解决了。简言之, 既然是打包付费和打包收费, 医疗服务内部各种项目以及药品的比价不合理现象也就无关紧要了。

但是, 由于对补偿机制的认识有误解, 现行关于公立医院补偿政策的改革重点放在取消药品加成上, 也就是将所谓“三渠道”变为“二渠道”。然而, 除非政府大规模补贴, 这基本上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首先, 取消药品加成不合常理。药品出售本身是一项服务, 而提供这项服务的人力资本靠药品加成来补偿也是天经地义的。更何况, 按照药品零差率政策的思考逻辑, 耗材加成也应该取消。

第二, 无论是药品还是耗材, 加成取消了, 总要有些补偿。由于实行低价管制, 绝大多数医疗服务项目是亏本的, 因此涨价成为一种选择。有些政策文件多次提出要提高医疗服务的价格, 但是这项行政性价格调整措施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 即便是在通缩的经济形势下各级政府也很难调高绝大多数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 更不要说在通胀的经济形势下了。

第三, 既然医疗服务项目降价不可行, 那么逻辑上的下一个办法就是政府补偿了。因此, 很多观点认为, 如果政府补偿政策不落实, 药品零差率政策没有办法实施。这倒是不假。可是, 药品加成表面上取消了, 但政府又想办法补回来了, 那么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激励机制还是没有变。公立医疗机构还是会想办法多卖药, 以便争取更多的政府补偿。公立医院药价虚高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因为不管加成率是不是零, 只有维持虚高的药价, 公立医院才能让医药公司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吃回扣”这种公然违法的事情固然不多了, 但是让医药公司给公立医院提供各种各样合法的“服务”, 那简直是俯拾皆是、比比皆是。

第四, 再下一步, 如果政府补偿水平不与医疗机构零差率药品出售的金额挂钩, 而是对医疗机构实施财务上的“收支两条线管理”, 那么这些医疗机构也就回归计划经济体制了。如何调动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必将成为大难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如何调动积极性, 是各行各业、各个国家、各个时期都无法解决的大问题, 难道中国的新医改能在医疗领域解决这个问题?因此, 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曾经在2008年的两会上说, 公立医院要搞收支两条线, 那是死路一条。这才是真知灼见。

因此, 在现有行政定价体制内打转转, 无论如何也改不了公立医院药价虚高的问题。

其实, 要解决公立医院的补偿问题, 根本之道就在于医保付费改革。只要设法提高医保支付的水平和比重, 那么对于广大参保者来说, “看病贵”的问题就解决了, 而对于医疗机构来说, 补偿水平就能相应提高。同时, 随着法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 公立医院拥有更多管理自主权, 可以更加自主地决定其业务收入的分配办法, 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必然提高。这才是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正道。至于说政府对于公立医院所提供的公共卫生应该购买, 政府对于公立医院的资本投入应该适当给予补贴, 政府对于公立医院的历史遗留问题 (例如离退休者的养老保障以及其他待遇) 应该设法解决, 这都是题中应有之义。总之, 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贴还是应该有的, 但是补贴的多少以及补贴的方式也应该加以调整和改革。可是, 无论如何, 对绝大多数并非处于边远地区的公立医疗机构来说, 让政府补贴成为其日常运营的主要补偿渠道, 是绝对不合常理, 也是不合常规的。

当然, 医保付费改革需要3~5年的时间, 才能达致医保机构、医疗机构和患者三方的平衡。为了在短期内设法遏制公立医院药价虚高的问题, 完全可以采取如下简单有效的办法, 即规定各省每一种药品的中标价为所有公立医院药品销售的天花板, 同时允许公立医院在中标目录范围内同医药公司自主决定采购价格。这样的措施, 可以在全国各地一夜之间同时实施, 其效果是每一种医保用药在一夜之间至少价格普降13%。与此同时, 所有公立医院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受到丝毫伤害, 因为很多药品的市场批发价与中标价之间有相当的空间, 因此只要搞好药品的集中采购, 公立医院的收入自然会得到保证。更加重要的是, 由于公立医院自主采购, 而采购价与销售价 (即中标价) 之间的收益为医院全体员工的利益, 因此药品采购员或某些医生的“商业贿赂”行为将受到其同事的严格监督。

综上所述, 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手段很明确, 就是提高医保支付水平, 改革医保支付机制;而缓解公立医院药价虚高问题的思路也很清晰, 就是管住最终销售价格, 解除药品加成管制。

长效机制研究 篇2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而选拔培养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是一项带有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它对改善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结构,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保持农村工作的连续性有着重要意义。

一、存在的问题

1、人选匮乏。近年来,由于大批优秀农村青年外出经商打工,导致在确定村级后备干部时,可供选择的范围小。据调研,本镇20-35岁男青年约有90%外出务工,其中长期在外的占30%左右。由于村干部报酬普遍不高,大部分村不能落实一般村干部的退养安置,不能解决其后顾之忧。所以在家的部分优秀青年也不愿被列入后备干部之选,从而在后备干部选拔中形成了“矬子里边拔将军”的无奈局面。

2、选拔程序不科学。目前,多以村党支部或党员推荐为主,由于受支部和党员队伍本身素质不高的影响,推荐的后备干部水平参差不齐。另外有的村党组织负责人在选拔后备干部时,心存私念,只挑能力弱于自己、听话、顺从的人做后备干部,确保其进班子后好领导,对自己不构成威胁,防止那些有思想、有能力、敢想敢干的人进班子,弄“丢”自己的乌纱帽。

3、培养管理机制不健全。村党支部在后备干部建设工作中,注意解决了有与没有的问题,而对管与不管、怎么管的问题思考的少,没有进行必要的学习培训,有的甚至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使村级后备干部建设工作形同虚设,名存实亡。

4、使用情况不理想。由于后备干部本身产生过程就有先天发育

不良、后天营养不足的问题,使得村级后备干部在党员群众中的威信不是很高。而村级干部的调整又极易受宗族、派性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因此,后备干部使用情况并不是非常理想。以08年两委换届为例,后备干部充实到两委班子中的人数还不到干部调整总数的1/4,许多优秀的后备干部成为了农村派别、宗族斗争的牺牲品。

二、原因分析

出现以上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调查情况看主要有四点:

1、没有端正认识。个别村的主要干部受思想水平和权力意识的局限,从个人眼前利益出发,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有意无意地淡漠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或是畏难思想重,担心选拔后备干部会引发年轻村组干部之间的矛盾,导致班子不稳定,而放着人才不用,贻误人才的成长。

2、没有机制制约。目前,对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力度还不够,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区、镇、村在后备干部的选拔上缺乏制约机制,在培养上缺乏方式方法,在使用上缺乏上岗保障,致使队伍建设规划落不到实处。如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应坚持什么样的标准,掌握哪些原则;如何培养,采取哪些措施,目前都不够具体明确。

3、没有强化管理。由于乡镇党委没有对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行统一管理,只是原则上部署,具体工作交给了村党支部掌握,所以有的村干部就随心所欲,想选谁就选谁,结果选上来的许多都是亲人、庸人,真正的能人却没有选上来。

4、没有扎实培养。有的村把培养后备干部看成是走形式,没有看到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所以,对选拔上来的后备干部不研究培养办法,不创造培养条件,使后备干部成熟慢、素质低,有的已“榜上

留名”多年还不能进班子。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建立工作责任机制,破解基层组织对组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认识障碍难题。明确基层各级党组织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职责任务,加强领导和工作指导,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并落实工作责任机制,逐级签订工作目标责任制,形成区、镇、村三级工作和责任格局,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并建立一把手责任追究制度,不断研究和探索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新途径、新办法和新机制。

2、建立教育培训机制,破解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培养难题。建立区、镇、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制定切实可行的长远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建立培训计划落实监督机制。加强理论和科技培训、加强岗位培训和域外培训。

3、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破解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管理难题。注重考核评价机制的客观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村级组织负责日常监督考核,镇党委负责年度和随机考核,采取民主程序或组织手段,将工作平庸、群众不认可的村级后备干部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并及时选拔优秀人才进行补充,对优秀的村级后备干部要重点培养,安排参与村级工作,从而实现管理上的灵活性和科学性。

4、建立选拔任用机制,破解村级后备干部选拔使用难题。在村级后备干部选拔上,要统一制定本地选拔办法,实行换届制,与农村换届同步,严格“阳光操作”程序,扩大群众参与范围,充分尊重民意,在届中调整时,要通过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并公布调整情况。选拔时,注意结合实际适当提高选人标准,在年龄结构上既要有

年纪轻、有培养前途的人选,也要有政治成熟、经验丰富、近期可进村领导班子的人选,实行梯次配备,要注意村级后备干部数量和性别比例的科学性。在村级后备干部使用上,要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使用机制,研究制定村级后备干部使用办法和政策,使村级后备干部备而能用。

高校党务公开长效机制探索与研究 篇3

高校党务公开长效机制探索与研究

● 何爱华 虞丽娟

实施党务公开,推进高校党内民主,探索建立高校党务公开的长效机制,是高校党组织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上海市纪委和市教卫党委试点单位——上海海洋大学党务公开推进工作为具体实践案例,分析了高校在党务公开中的主要做法和面临的三项挑战,并提出了建立高校党务公开长效机制的对策。

高校;党务公开;长效机制

一、高校党务公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大学生党员主体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高校办学,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开展党务公开工作,必须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展开。但在高校,大学生党员往往是“学生”的角色意识较重,“党员”角色意识较淡。对上海海洋大学159名学生党员的问卷调查显示,表示完全了解党员权利的占40%,表示了解不多和不了解的为16%。同时,部分大学生党员主体意识淡薄,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问卷显示,表示积极主动参与党务公开工作的占64%,表示基本不参与占8.6%。因此,针对大学生党员的实际,必须有的放矢开展高校党务公开工作,以不断激发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

(二)教师党员主体意识和高校民主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校办学,教师是主体。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部分教师党员意识淡薄。对244名教师党员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对党员权利表示了解不多和不了解的占11%;表示基本不参与党务公开工作的占4.2%。同时,围绕推进高校民主管理情况的问卷显示,在回收的176份有效问卷中有62%的人认为,学校“行政权力太大,学术地位较低”;69%的人认为应该“充分尊重学术权力”和“以学术权力为主,行政为教学科研服务”。面对以上问题,高校党务公开必须以党内民主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切实保障教师党员的权利,进一步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党务公开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高校在实施党务公开后,新的着力点在哪里,如何进一步发挥党务公开的作用,至少有三个层面的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思考与实践:一是巩固高校在党务公开活动中获得的实践、理论、制度上的成果,解决在党务公开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需要进一步建立党务公开长效机制,把实施党务公开过程中一些好的做法、好的经验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二是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与现有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衔接。实施党务公开是推进党内民主的一个具体实践,是创新党的建设和工作机制的一个载体,必须始终遵循以党务公开促党建促发展这一基本思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各高校从实际出发,在党建工作上具备了一定基础,形成了自身特色。高校实行党务公开工作,必须实现与现有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进一步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三是实现党务公开工作与学校科学发展的有限衔接。推行党务公开,关键要取得实效。在上海海洋大学开展的问卷调查中,师生提出了很多中肯建议,其中很多意见就集中要求党务公开要取得实效,建议党务公开“要求真务实”、“要抓落实”、“不能搞形式主义”等。为保证党务公开的有效性,必须建立以发展成果检验党务公开成效的保障机制。

二、上海海洋大学推进党务公开的主要做法

(一)强化顶层设计,制定三级组织三级目录

上海市委、市教卫党委对党务公开工作规定了“1+5+X”的内容要求,其中“1”为全局工作,“5”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X”为其他。上海海洋大学结合实际,设计了“1+5+1+X”一级目录,增加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部分。同时,围绕其中的“X”部分,从校党委、二级单位党组织、党支部三个层面开拓创新,作了积极的探索。

一是校党委层面。党务公开内容全面、系统,覆盖全局工作、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他8项一级目录,包含二级目录44项,三级目录153项。对干部的选拔任用以及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大资金使用等问题集体讨论,决议内容通过不同形式予以公开。二是二级党组织层面。这一层面的党务公开注重结合实际,开拓创新,鼓励多样性。二级党组织公开内容包含8项一级目录,37项二级目录,101项三级目录。各二级党组织根据本单位党建工作的特点、特色与优势,相应调整公开内容,凸显本单位工作特点。如机关党委在公开中突出作风建设,强调通过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食品学院党委注重公开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制度,强调为党员、群众办实事情况等。三是党支部层面。这一层面的党务公开工作务实具体,公开内容包含一级目录4项,二级目录11项,三级目录中教师党支部公开21项,学生支部公开22项。主要有:公开党员发展全过程,确保党员发展的公开公正;公开支部工作,党支部组织生活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一目了然,规范有序;公开党费收缴及活动经费使用,保证党费使用的公开透明。

(二)强化载体建设,研究开发党务公开网站

在载体建设中,上海海洋大学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公开形式,既防止重形式轻内容,出现公开内容假、大、空等形式主义的问题,又防止形式单一、千篇一律,公开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在通过会议、电子显示屏、简报等多形式推行党务公开的同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职能,重点开发了党务公开网站群系统。

党务公开网站建设注重寓教于乐,建立网上超市,对参与党务公开建设的党组织和个人进行积分排序,党员个人通过参与党务公开各项工作可以获得积分,凭借积分可获取虚拟名望,可评选星级党员,党支部根据本支部党员表现可评星级党支部,星级党员和星级党支部是评定优秀党员和优秀党组织的重要参考条件。同时,通过积分排名可以获取读书卡、参与红色旅游等。积分机制的实行使严肃的党务工作成为一个生动的课堂,增加了党务公开工作的趣味性,激励师生党员参与党务公开工作,提高了工作的有效性。同时,在栏目设置中,设置了校领导与师生互动的“校领导与师生在线交流”、师生互动的“名师导航”栏目,还设置了“党务论坛”、“建言献策”栏目,发挥教师党员主体作用,有力地推进教师党员参与党内事务。

在网站构建的同时,学校多次组织网站信息员培训,培训内容由浅入深,分别围绕党务公开网站信息的采编与上传、网站模板绑定、频道修改展开,由现教中心网站建设部的全体工作人员在现场实行一对一指导,确保每个信息员熟练掌握相关技术,为党务公开网站运行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三、高校党务公开长效机制建设的对策与实践

(一)发挥三级组织作用,建立三级管理责任制

在公办高校,高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师生党支部三级党组织地位和作用不同,履行的职责不同,实施党务公开,要充分发挥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师生党支部三级组织作用,构建三级管理责任体系,落实责任主体和责任人。一是校党委层面。校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决定高校实施党务公开必须由校党委统一领导,校党委书记是党务公开工作第一责任人,领导学校党务公开工作。二是院(系)党组织层面。院(系)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职责决定了院(系)党组织的书记是二级党组织党务公开具体负责人,领导本单位实施党务公开工作。三是党支部层面。党支部的基层组织地位和战斗堡垒作用,要求基层党支部书记作为本支部党务公开具体责任人,要紧密联系一个个党员个体,切实维护党员权利,推进党内民主,并通过激励一个个党员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实现育人的使命。

(二)丰富公开内容,建立党员主体参与激励机制

通过党务公开平台,进一步公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党建内容,公开与大学生党员利益紧密相关的工作,公开学校的中心工作,并发动学生党员讨论、梳理、完善本党支部的公开目录。进一步构建党组织和团支部、学生会、社团的联系纽带,在党务公开的活动中给大学生党员更大的活动空间,激励大学生党员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三级党校培训情况、党员发展转正、党员教育培训等环节实施公开,将党员发展过程晒在阳光下,接受监督,保证党员发展程序的过程公开、结果公正。对党员联系群众、党员与团员“一帮一”情况等党员作用发挥情况实施公开,保证党员在发展前先进,在成为正式党员后也发挥先锋示范作用,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党务公开平台,进一步深化公开与教师党员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事务,激励教师党员树立主人翁意识,充分行使各种权利,认真履行各项义务。要建立教师党员和校领导的沟通渠道,建立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的联系桥梁,建立教师党员和普通群众的互动纽带,将教师党员置身于党务工作一线,使教师党员在党务公开的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要营造党内民主环境,使广大教师党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而形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不断增强教师党员对党的事业自觉认同、自觉参与、自觉奋斗的自主意识。

(三)整合载体平台,建立党务公开支撑保障体制

一是构建党务公开网站平台。开展党务公开工作,高校必须激发党支部活力,在党支部之间、党支部与党员之间、党员和群众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上海海洋大学在构建党务公开网站的过程中,建设了一个校级党务公开主站、15个二级党务公开站点,还重点建设43个教工党支部党务公开网站,分三阶段建设完善网站功能,成功发布了三级党组织网站的三级内容,并分步实现了师生互动功能和网上学习激励功能,从而有效实现了党务公开工作的全覆盖。

二是有效衔接“易班”平台。高校实现党务公开,应充分体现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特色,尤其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上海高校从2009年9月起开展了学生网上互动社区(简称“易班”)项目试点工作,形成了一定特色,并于2010年全面推进。上海海洋大学注重统筹党务公开工作和“易班”平台建设,在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的过程中,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列为公开的一级目录,学生党支部党务公开工作直接链接“易班”,大学生党员在“易班”上公开支部工作计划,公开党费使用情况,召开支部大会,以“易班”的形式践行了党内民主,推进了党务公开。

(四)强化过程监督,建立监督检查机制

一是要建立监督员队伍。高校可以从教授、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中聘请党务公开监督员。通过各种形式向监督员通报党务公开工作的有关情况,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为监督员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二是要明确职责。请监督员对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时限及工作执行等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意见。及时收集和反馈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监督群众意见、建议的办理情况。出席党务公开工作的有关会议,参加各种监督检查、综合调研等活动。监督和帮助党务公开工作机构做好各项工作。三是要注重整改。组织监督员对党务公开工作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有关单位限期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及时向监督员反馈。各单位应当积极支持配合监督员开展工作,认真听取监督员对本单位党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有关规定认真办理和落实。

(五)完善责任体系,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的重点主要有: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是否重视党务公开,责任落实是否到位,机构是否健全;公开的内容是否全面真实;公开的形式是否灵活多样,注重实效;公开的程序是否规范有序;公开的时限是否符合要求;收集的意见、建议是否及时办理和反馈;党务公开工作的资料是否健全;党员群众对党务公开工作的满意度等等。对重要事项及公开面大的项目要组织人员随时进行督查,强化组织领导,制定考核办法,征询党员、群众和党务公开监督员的意见和建议。考核结果与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先、评优、奖惩相结合。对督查、检查中发现的公开内容不全面、程序不合规、公开不及时等问题,向被查单位发出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六)统筹高校党务、校务公开联动机制,推进学校全面发展

党务公开与校务公开相结合。党务公开与校务公开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实施党务公开,高校既要注重在党务公开中吸收借鉴校务公开比较成熟的经验和做法,也要注重以党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和深化校务公开,巩固和提高校务公开的成效。要对党务公开和校务公开的内容通盘考虑,统筹安排,避免党务公开大包大揽,削弱校务公开;要建立健全党务公开与校务公开的配套衔接机制,坚持党务公开与校务公开工作一起抓,注重将党务公开中的重要决策部署、主要措施在校务公开工作中体现出来,使之有效衔接、协调运转,努力形成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不断完善、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运转顺畅的工作格局。

实施党务公开、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高校党务公开长效机制的形成,是一个建设、再建设、持续建设的过程。经过高校不断的探索和持续的建设,必将进一步推动党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长期持续开展。

作者何爱华系上海海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助理研究员;虞丽娟系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 特约编辑:鲁月棉

D267

A

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 篇4

一、当前高职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一) 高职院校方面原因

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历史原因和自身原因阻碍了校企合作的有效进行。一方面是由于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缺乏创新意识, 缺乏技术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不能有效将资源进行整合, 直接影响和制约了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另一方面, 由于部分高职院校缺乏重视自身建设, 导致教学硬件不足, 实验设备和设施老化, 阻碍了教学改革的进程, 制约了教学发展的步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服务能力的欠缺, 会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深度。

(二) 政府方面原因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 尤其是政府在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规范和推行。当前, 高职院校的教育主观部门已经认识并且在积极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 但是我们还必须要看到,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 不能仅仅依靠教育部门一家的工作, 还需要企业相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 更新自身观念, 走出认识误区, 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 政府部门也需要不断投入资金的支持, 加大宣传校企合作的力度, 进一步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

(三) 企业方面原因

当前部分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民营企业, 仍然认为参与到与高职院校合作中去并不会收到明显效果。这种只看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阻碍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开展, 也凸显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的必要性。高职院校培养学生需要一定的周期, 这就需要企业参与其中, 提供教学条件, 虽然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 但是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 同样应该担负起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帮助学校培育人才的责任。只有积极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中去, 推动校企合作, 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高职校企合作原则

(一) 和谐发展原则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 高职院校与企业要坚持与时俱进, 排除外界干扰, 积极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式, 努力寻求政府最优政策, 时刻保持与外界发展环境相适应, 协调好各自关系, 履行好各自职责, 积极促进校企合作模式的和谐发展。

(二) 互利双赢原则

校企合作从根本上来讲是建立在高职院校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坚持校企双方优势互补, 实现双方利益不断扩大, 才能更好地搭建合作平台, 有效推动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 为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三) 人才共育原则

企业在这一合作中要积极利用高职院校的丰富教育资源, 不断给自己职工做好充电工作, 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而学校则要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的同时大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促进教师教学更加贴近实战,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 科技创新原则

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科研, 企业的成长更需要创新, 校企双方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共同搭建创新发展的平台, 开展更加深入的产学研合作, 分享双方在各自优势资源的成果, 共同促进双方的发展进步, 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奠定科技支撑。

三、当前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思路

(一) 完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保障机制

1. 继续加大资金投入。

高职院校要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要不断提升合作的效益和合作的质量, 自然离不开各方面资金的支持, 而在资金来源方面就要采取多种办法多种渠道。一方面要增加政府财政预算, 将校企合作在教育预算中的比例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要建立校企合作资金保障机制, 加大各企业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投入规模;同时, 还可以采取建立相关合作专项基金的办法, 不断吸收社会闲置资金来增强校企合作的规模。

2. 不断完善政府导向机制。

政府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 引导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 形成政策合力, 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例如, 政府可以发挥自身统筹协调的作用, 为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制度相关优惠政策, 引导相关企业为高职院校开展教学实践提供条件, 增加企业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投入;开展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推动企业自觉与高职院校联合建立校企合作模式。

3. 建立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当前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多的属于双方自愿, 并没有明确的法律层面的支持与支撑。而政策法规的规范和指导, 有助于校企合作法律地位的明确, 减少不必要的冲突, 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奠定法律基础。一方面需要将校企合作中双方培养方案和合作地位明确, 另一方面需要明确办学标准和企业培训及就业等准入制度, 优化校企合作环境。

4. 建立评估与监督机制。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如何保证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正常合理地开展各自职责, 就需要一个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的建立, 来对双方进行有效监督。这一机制要由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共同组成, 政府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这一机制的运行, 不断搜集校企合作相关信息, 建立相关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 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能够长期有效发展。

(二) 完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运行机制

1. 校企紧密合作。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 离不开合理顺畅的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的建立就需要政府协调作用和统筹作用的发挥。政府要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中发挥主要作用, 整合教育资源, 将高职院校与企业优质资源实现共享, 不断扩大校企合作的聚集效益, 将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向更大、更强、更优方向推动。同时, 教育主管部门也要统筹协调高职院校与其他相关院校的关系, 融合教育资源, 将更多的企业和行业吸纳到校企合作的模式中来, 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搭建平台。

2. 建立协调机构。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引导, 以及政府的扶持和推进, 这就需要政府相关协调机制和机构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政府应建立和协调、统筹相关工作的落实, 由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组成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协调机构要根据相关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战略, 协调高职院校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协调企业建立相关信息, 引导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 增强自身服务功能, 将优质的企业资源与优良的办学资源合理对接。

3. 建立多元办学机制。

多元化的办学机制能够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动力, 为企业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实现提供平台。多元办学机制需要在政府主导下运行, 相关行业对校企合作进行指导, 以高职院校为主体, 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去, 只有坚持政府、行业、高校、企业“四位一体”的多元化办学机制, 才能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实现提供保障。政府可以借鉴德国的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 培养强有力的行业组织, 作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组织保障。

(三) 完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动力机制

1. 校企双方利益驱动机制。

高职院校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需要与企业建立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 希望企业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训实践环境, 以保证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的顺利衔接。企业作为自负盈亏的盈利机构, 能够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高技能人才,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政府有关部门也应借鉴他国际有用经验, 保障企业的正常利益, 以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2. 企业人才优选机制。

校企合作中处于劣势地位的高职院校应挖掘自身潜力, 积极构建校企良性互动机制, 激发企业参与合作的内在动力, 主动从企业利益出发, 调动一切资源为人才培养服务, 统筹人力、物力、信息、管理等要素, 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为企业“量身打造”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建立人才优先选用制度, 把优先满足合作企业的用人需求, 作为对企业利益的补偿和保障。

3. 校企合作科研服务机制。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 应加强对校企合作热点和难点问题的研究, 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供决策咨询、实践指导等服务。邀请和吸纳多学科科研人员, 破解校企合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满足校企合作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加大科研成果推广力度, 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宣传和推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科研优秀成果, 并逐渐形成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罗能.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的系统认识[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4) :59-64.

[2]菅振行.农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J].成人教育, 2014, (1) :107-113.

[3]吴启迪.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行产教结合努力开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 (7) .

[4]陈静.高职旅游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2013.

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研究 篇5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乡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并加强督办和指导,在全乡掀起了“争创先进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热潮,让创先争优活动深入人心。

一、主要做法

1、广泛宣传,酿造创先争优活动氛围。自2010年年初,乡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动员会后,我乡加大了宣传力度,在木梓有线频道设置了滚动式宣传栏,宣传传先争优活动意义;在乡村比较醒目的位置挂上了宣传标语,酿造良好氛围;在各村党务村务公开栏上公开了创先争优目标承诺内容,接受群众监督,实现全民参与。一系列的宣传,让群众知道创先争优,参与传先争优。

2、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乡党委的支持下,我乡精心组织,切实开展了一系列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了2010年、2011年党组织、党员创先争优公开承诺活动,让党组织和党员结合实际为自己制定了目标;开展了2010年创先争优领导点评及群众评议活动,让基层党员干部了解了自己2010年创先争优活动中得失,不足之处及时整改;开展了2011年传先争优讲评活动,基本做到了“一季一讲评,半年一点评,一年一评议”。另外,积极组织开展学习严大平、杨桂珍、杨善洲等先进典型活动,使基层党员思想受到熏陶。

3、加强督办,确保创先争优活动落实。为确保落实,乡党委成立了工作专班,定期对全乡各党总支、支部进行督办检查,对做得好的给予表扬,做得不足的提出整改措施,督办检查结果以情况通报的形式下发到每个支部,并将之纳入考核结果。

4、树立典型,激励群众融入创先争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乡注重树立身边典型,激励各单位创先进、共产党员争优秀。在201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乡党委对雷畈村、金垱村等1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黄和平、黄琼华等35名优秀共产党员,王建明、杨自炳等1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杨春才、刘小双等10名抗旱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在群众中树立了先进典型,为创先争优设置了行动指标,成功激励了群众创先争优活动热情。

二、实现创先争优常态化的一些思考

目前,我乡所有党支部均参与到了创先争优活动中来,但是创先争优并没有完全融入到群众的生活工作中来,在基层实现创先争优常态化任重道远。

在基层实现创先争优常态化存在以下阻力:

1、群众对“创先争优”的认识不够。在基层,群众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党建在生活中的指导意义,党员队伍素质普遍偏低,没有体现党员优越性及带头作用,这些对基层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带来很大压力。

2、因条件限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基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因经济条件等限制,基本保障得不到落实,对群众激励作用大大减弱。

三、在实践中实现创先争优常态化的一些做法:

1、建立了“三会一课”制度,确保活动定时开展。“三会一课”制度的建立,大大增加了支部活动的开展率。每月一次支部大会一方面使党员受到教育,另一方面使党员群众认识到党员的优越性。定期开展活动使党建工作在基层形成习惯,有利于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的形成。

2、建立了“一诺两述”制度,确保活动有效落实。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中,我乡切实做到年初党组织、党员进行公开承诺,年底党支部委员会成员向群众、向组织进行述职,让创先争优活动得到落实。“一诺两述”制度的产生,实现了党员和干部的互动,落实了群众监督机制,扩大了参与对象范围。

3、定期督办检查,使创先争优工作成为日常工作。为使基层高度重视,乡党委成立工作专班定期走访各总支、支部进行督办检查。多次的检查使各总支、支部认识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积极意义,也让创先争优工作深入人心,成为日常性工作,大大促进了创先争优工作常态化的形成。

四、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建设创先争优长效机制过程中,我乡主要面临以下困难:

1、队伍建设跟不上。我乡党员老龄化比较严重,40岁以上党员约有81.8%;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以下学历党员达到57.5%;同时大多数年轻党员外出打工。由于党员老龄化严重,对参加党组织活动积极性不高,大大增加了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形成的阻力。

2、经济条件跟不上。目前我乡24个村(场),只有大概7个村有自己的资源,不足一半的村(场)有自己的发展项目,有10个村(场)集体经济尚不足5万元,大大制约了创先争优长期开展的经费保障。

3、发展意识“跟不上”。由于队伍的建设没能很好的跟上社会发展的需求,党员党性意识薄弱,没能很好的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没能很好发挥,这种现状的存在使得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逐渐减弱,严重制约了党组织在推动村级建设的领导与推动。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一是党员队伍新力量注入缓慢,造成青黄不接;二是地域性经济落后,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无心村级发展;三是因条件限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群众对党组织活动积极性不高。

五、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畅销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新力量注入缓慢,党建工作和村级工作越来越细化、复杂。建立健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促进农村党建工作不断进步,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已显得尤为重要。在操作中,可以健全四个机制,确保创先争优工作扎实、长效开展:

1、建立健全党员队伍考核机制,加强党员干部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实现创先争优,关键在党员干部。广大党员干部对创先争优的认识力、执行力和落实力,直接决定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力度、速度和深度。建立健全创先争优活动的长效机制,就是要着力提升党员党性教育培训、党员服务群众、党员考核评价等方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机制。把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到的新知识有效运用到生活生产中来,要使广大党员在党内要自主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推动培训与实践的结合,解决思想上“跟不上”、工作上“拿不下”的问题。通过加大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的力度,全面提高党员的工作能力、业务素质,使广大党员在工作中始终保持先进性。

二是加强党员服务群众机制。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彻落实党中央做群众工作的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一是形成定期征求意见及反馈机制。结合实际,为面对面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提供平台,深入推进“干部走访”、“结对帮扶”等活动;同时,对群众有针对性反映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做好解决与落实,要及时反馈。二是建立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机制。各行各业、各个部门都要建立“党员公开承诺服务制”、“党员限时办事服务制”,深入开展“当示范标兵、树行业新风”具有特色的群众满意活动,为群众提供和创造更多的便捷服务。增强党务政务公开内容更加透明、到位、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发挥服务保障作用。

三是积极构建适应创先争优活动开展的考核评价机制。改进和完善考核评价工作,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增强考核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发挥考核评价的激励、导向和监督作用,教育党员干部树立和落实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

2、建立健全党员监督机制,加强党员干部在活动中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创先争优重在经常,难在长久。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如何保持先进性是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面临的现实课题。

一是严格党内监督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扩大党内监督,提高党内生活质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生活会。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增强党员干部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完善党外监督制度。坚持实行公开承诺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深入开展“一讲二评三公示”活动制度,依据党的规定和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组织群众定期对党员思想作风、履行职责和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评议。要通过纪律监督,充分发挥党纪政纪的纲性约束和震慑力,净化党内风气,纯洁党的队伍,维护党的先进性。

三是严格个人自律制。保持党员先进性要严格个人自律,注重自我修养,自觉做到“三自”:一要自重。广大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维护党的荣誉和党员的名誉,注意自身的形象,实事求是,踏踏实实,不做与党员身份不相符的事情。二要自省。要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党性锻炼,提高修养,培养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和高尚的精神。三要自警。党员干部要加强自我约束,自我限制。在端正党风政风上,要注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与党的形象联系起来,把廉政和勤政结合起来一起抓,使自己成为廉洁有为的模范。

3、健全建立健全党员激励保障机制,增强党员干部在活动中的积极性。

一是建立健全党员激励工作机制。把“树党员先锋”、“当时代标兵”、“争业务骨干”等主题性的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特别是在活动中必须牢固树立党员是党的事业的主体的思想观念,尊重党员的创业精神,深入挖掘党员的工作潜力,充分激发党员参与创先争优活动的热情。

二是建立党员业绩考评机制。以中央明确的“五个好”、“五带头”的先进性标准为参照要求,结合各行各业、本单位实际,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根本标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实施细则,使创先争优活动落实在具体工作中,体现在服务群众的实际成效上。

三是落实好党员权利保障机制。要以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为核心,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确立党员在管理和处理党内事务方面的主体地位。坚持党员义务和党员权利的统一,努力发展党内民主,切实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和保护好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政治上重视,生活生关心,工作上支持,增强党组织对党员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

4、建立健全典型引导机制,加强党员干部在活动中的群众基础地位。

一是树立集体、个人的先进典型。既要树立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典型,也要树立一般党员的先进典型,善于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党员和群众,增强典型的感染力、参照力和说服力。引导党员“学习身边人、干好当前事”,在平凡的工作中见伟大。如果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来做,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群众的利益就会有保障,社会也就更加和谐。

二是要强化激励,增强党员争当先进典型的动力。紧密结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运用典型激励和荣誉激励,弘扬正气,在广大党员中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不断激发党员的进取意识和荣誉感。

长效机制研究 篇6

关键词:公路执法 培训 长效机制

近些年来,国家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公路管理功不可没。虽然公路管理工作对国家经济的贡献是微小的,但是它却发挥着保证公路事业健康稳定,从而使与经济息息相关的交通运输稳步前进的作用。随着我国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公路管理方面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公路执法人员的素质问题,严重影响着公路管理事业的发展。公路管理出现问题严重阻碍着经济的发展,所以应当对公路执法进行探索,尤其是建立公路执法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从执法人员做起,维护公路执法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1 我国当前公路管理概述

我國当前的公路管理现在主要是交通、公安两家分管的模式,交通部门和公安部门分管不同的领域,后者主要负责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行政执法,对交通违法现象进行管理,而交通部门则主要负责路政建设、道路的运营管理与规划建设等执法权。这种模式暴露出了较大的问题:一是机构交叉,权责不明。在多部门进行管理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权责不明的情况,各部门之间沟通不畅的情况下又难以协调,出现大的问题各部门往往推卸责任,制约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二是相关的执法人员素质低下。虽然当前国家和政府都在提倡着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但是现实中很多执法人员还存在着高高在上的心态和传统的执法作风,与机动车驾驶者常常出现激烈的矛盾。多部门共同管理,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些部门也就往往忽视对于执法人员的培训。前者的解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体制的改革,我们短时间内无法控制,但是后者我们却可以通过加强培训来进行纠正。所以建立公路执法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2 建立公路执法人员培训长效机制探索

2.1 培训要注意方式方法,要与时俱进也要卓有成效

第一,要探索短期的培训和长期的培训相结合。短期的培训能够在短时间内向执法人员灌输正确的科学的执法观念,使执法人员能够了解基本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执法程序要求,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执法行为合法、合理。但是思想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进行长期的培训,从根本观念上扭转执法人员不正确的执法理念。

第二,要创新培训方式,基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的培训是以理论为主,以简单的考核结束。这种培训方式并不适合公路执法人员,因为考核结果再完美,也无法保证执法过程的公平公正。所以应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现实执法效率和执法回馈作为培训考核的内容,敦促执法人员积极转变思想,科学执法。

第三,传统的培训方式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当前计算机艺术和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公路执法部门也应当与时俱进,既能够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手段进行培训,又能够让执法人员熟悉先进的执法工具,在执法判定上更为科学。

2.2 法律法规是公路执法人员培训的起点也是重点

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其主题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是我党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深刻体现了党对于依法治国的重视和对当前依法治国存在问题的担忧。依法治国理念在公路管理部门的最直接体现就是要求公路管理部门必须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我国公路管理相关法律不断发展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江苏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使公路执法有法可依,为公路执法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执法人员的培训过程中就不仅要执法人员扎实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必须要能够灵活运用,维护公路路权,保证道路的通畅。

2.3 服务意识的提升是培训的重要目标

国家不断提倡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公路执法人员必须扭转自己高高在上的心态,将自身准确定位为服务者而不是执行者。要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落实为人民服务大局观,在出现具体执法案例时能够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文明执法,积极耐心与群众沟通解释,创新执法的手段,明确自己的执法权力来自于群众,自己的执法活动是为了群众的思想,树立公路执法部门的良好形象。

2.4 要提升公路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

既然是长效培训机制,就不能只将执法能力的提升作为目标,而应当要全面提升公路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是因为执法是通过人进行的,即便是培训的内容都一样,每个人的性格、阅历、知识水平不一样,同样的事情执法方法和结果都可能不一样。并且服务理念的灌输不能够填鸭式地塞进被培训者的脑子里,需要这些执法人员通过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来自己明白服务意识的重要性和在具体执法工作中如何体现服务意识。只有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公平执法、文明执法。

2.5 要进行危机意识和作风建设的培训和教育

危机意识的教育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让执法人员明白公路管理任重道远,各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影响公路安全,例如突发天气状况和气候灾害,这些突发状况势必会对公路的安全运营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在出现紧急问题时不致束手无策。二是要让执法人员了解自己的权力来自人民,对于执法过程中严重损害人民利益的或者违法手段进行执法的,一定会对其严惩,对工作不积极、浑浑噩噩混日子的执法人员也必须进行严厉的处治。另外,好的工作作风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和武器,也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应当将改变其工作作风作为培训和考察的重点,提升公路管理部门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公路管理部门的职责。

3 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公路的管理也会有越来越高的要求。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强调要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在这个前提下,公路管理人员必须要树立服务的意识和理念,执法时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为主,以为国家交通运输事业健康发展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目标,以科学执法、严格执法、依法执法为手段,不断提升自己的执法水平,建立起公路执法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总的来说,公路执法人员的培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很长的时间内持续进行,使公路执法人员切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管好每一条公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微薄又重要的力量,全面推进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房武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交通综合执法[M].北京:交通世界出版社,2006.

[2]交通部考察组.西德、法国、意大利、英国四国公路立法的考察与借鉴[J].公路,2004(1).

长效机制研究 篇7

一、“四风”的突出表现

(一) 形式主义的表现

一是学风不正, 学用脱节。有的领导干部忽视理论学习, 不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做好工作所需要的知识, 学了也是为应付场面, 不求甚解, 学而不思、学而不信、学而不用;有的学用严重脱节, 说起来头头是道, 做起来还是老一套, 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行, 无心也无力在实践中认真运用, 碰到具体问题无所适从, 遇到突发事件束手无策。二是文山会海、空话套话。有的抓工作只靠开会发文件, 会议过多过长;有的地方和单位文件、简报“满天飞”, 没有实质问题, 只注重形式和数量, 华而不实;有的下基层调研习惯于被调研, 走的路线、看的点、见的人、听的话都是事先安排好了的, 下去就是为了出镜头、露露脸, 身下心不下;更有的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 下基层调研一阵风, 不深入、不细致, 只做做表面功夫, 了解不到真实情况, 或是干脆坐在办公室想一想, 在电脑上找一找, 东拼西凑, 完成任务了事。三是不切实际、不求实效。有的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不认真领会中央精神, 不了解基层实际, 不研究情况, 不解决问题;有的挖空心思编造“新思路”、杜撰“新经验”, 热衷于抓“典型”, 点上热闹、面上冷清。有的抓工作不求实效, 不下工夫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难以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不做, 形不成多大影响的事不做。四是落实不力, 工作疲沓。有的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 以文件落实文件, 以讲话落实讲话, 会开了、文件发了, 事情就没有人再管了;有的抓落实搞上下一般粗, 基层难落实、难见效。有的打埋伏遮掩不落实, 甚至移花接木;有的抓工作始终慢半拍, 不催不办、不推不动, 办起事来也拖拖拉拉。

(二) 官僚主义的表现

一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有的公仆意识淡薄、群众感情淡漠, 在机关颐指气使, 下基层架子很大, 不关心群众, 对群众疾苦和诉求麻木不仁, 不愿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甚至怕给自己添麻烦;有的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 对下吆五喝六、横眉竖目。二是跑官要官、任人唯亲。这些人走上不走下、跑富不跑穷, 亲领导、疏群众, 敢找敢送敢拍, 拉关系、走门路、建小圈子。三是不负责任, 不敢担当。有的对待上级部署囫囵吞枣、断章取义, 执行上级决定照本宣科、生搬硬套, 以前怎么做就怎么做, 别人怎么做就怎么做, 完全不顾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有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在位不在岗、在岗不尽责, 见到荣誉抢着要, 碰到难题往外推, 遇到矛盾绕着走。四是表里不一, 纪律松懈。有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视规定为无物, 使制度形同虚设;有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不遵守党的政治纪律, 热衷于传播小道消息,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口无遮拦、毫无顾忌。

(三) 享乐主义的表现

一是思想空虚、精神颓废。有的意志消沉, 理想信念动摇, 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生哲学;有的追求物质享受, 情趣低俗, 玩物丧志, 身心颓废。有的拈轻怕重、安于现状, 不愿吃苦出力,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得过且过。二是玩心太重、生活腐化。有的上班时间打游戏、看电影、炒股票;有的晚上加点班就喊累, 但玩牌、打麻将却通宵达旦;有的多做一点工作就要报酬要待遇;有的借接待之名, 行玩乐之实, 沉湎于花天酒地, 常常醉醺醺、昏沉沉、轻飘飘;有的作风不检点, 甚至道德败坏、生活放荡。

(四) 奢靡之风的表现

一是讲究排场, 铺张浪费。有的讲排场比阔气, 喜欢比迎送的场面、比接待的规格、比接待的档次, 住高档酒店, 吃山珍海味, 喝美酒佳酿, 甚至还搞洗浴、桑拿、唱歌、打牌“一条龙”活动, 致使公务接待严重超标。二是巧立名目, 挥霍公款。有的什么钱都敢花、多少钱都敢用, 借开会、调研、考察、检查、培训甚至接受教育之名, 游山玩水, 搞变相旅游;有的把出国出境学习考察当做福利待遇, 不管是否工作需要, 都安排轮流外出考察;有的违反规定, 用公款缴纳住房公积金;有的滥发津贴、补贴、奖金等, 隐性福利甚至比工资高。

二、“四风”的严重危害

形式主义是一种贪图虚名、不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它增加群众负担, 引起群众反感, 伤害群众感情, 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削弱了党对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只讲形式, 不干实事, 严重影响党和国家的政令畅通, 往往使中央和上级的精神、决定和部署流于形式, 难以落实到基层;它不注重深入调查研究, 不了解实际情况, 往往导致信息失灵、决策失误, 造成重大损失;只图虚名, 不务实效, 劳民伤财, 往往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丧失发展机遇;它诱发懒惰思想和投机心理, 助长哗众取宠、虚与委蛇的不良倾向, 导致务虚不务实的歪风盛涨, 败坏党风政风, 带坏社风民风, 损害党的形象, 误党误国又害己。

官僚主义者脱离群众, 脱离实际, 做官当老爷, 高高在上, 摆官架子, 群众就会与干部在思想感情上疏离。他们不愿深入基层一线, 不善于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不善于把握各类矛盾问题的特点规律, 把握不好推进重点工作、解决难点问题的关键点、突破点和落脚点, 各项工作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他们不愿吃苦出力, 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 进取的动力必然消退;他们自我感觉良好, 脱离干部群众, 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和饥寒饱暖无动于衷, 甚至造成干群关系紧张, 引发上访事件;不能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做工作, 他们不能实事求是的处理问题, 所以很难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不仅严重破坏社会公平, 还严重影响社会效率。

享乐主义片面追求人的自然属性的无限满足, 泯灭人的社会性和精神性。这种物质主义、利己主义人生观, 浪费财富, 腐蚀政治, 懈怠精神, 败坏风气, 对社会文明进步危害严重;价值扭曲, 思想空虚, 精神懈怠, 贪图安逸, 不思进取, 严重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滥用职权, 浪费公款, 损公肥私, 及时行乐, 严重浪费公共资源;忘记党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优良传统, 比待遇, 讲排场, 大搞特权, 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奢靡之风是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化的产物, 是享乐主义的一种蔓延、发展, 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为了满足自己奢靡的生活方式去受贿, 以权谋私, 产生各种各样的贪官。没有什么比奢靡之风更能把党与群众隔离开来, 如果成天忙于应酬、耽于享乐, 穿梭于高档会所, 沉迷于推杯换盏, 常常是醉醺醺、昏沉沉、轻飘飘, 就没有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就没有时间思考问题、研究工作。

三、“四风”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 信仰危机, 理想信念出现动摇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造成的信仰危机还在部分党员干部中不同程度存在,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外来不良文化侵蚀着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 使之出现动摇, 甚至造成没有理想、信念。

(二) 不良的用人导向还没有完全纠正, 政绩评价还不科学

干部提拔任用还存在唯GDP论英雄, 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还在给干部晋升加分;敢于“跑部钱进”争取到资金、项目的就是能人。

(三) 权力运行不透明, 监督机制软弱

普遍没有实行权力运行清单制, 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 决策还存在程序上的合法, 实际上由一把手或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监督方式虽多, 但体制、机制造成监督乏力, 上级监督较远, 难以发现问题;同级监督较软, 权力不够;群众监督较难, 不知底细。

(四) 财政体制、项目审批存在漏洞, 为“跑部钱进”预留了空间

当前还在实行分级财政, 贫困地方既要保机构运转, 还要搞建设, 只有想方设法“跑部钱进”, 一切为了拿到项目、拿到钱, 在此过程中加速了干部作风的腐化。

(五) 制度不健全, 教育不给力

法律监督、纪律监督、人大监督等因体制原因, 独立性不够;许多领域存在制度空白;教育方式简单、说服力不强。

四、整治“四风”问题长效机制对策

(一) 完善学习教育机制

一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要持之以恒地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洁自律教育, 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事业观, 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为扫除“四风”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建立健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机制。在坚持理论学习的同时, 自觉向实践学习, 向群众学习, 在实践中提高认识能力, 巩固理论素养;把学习理论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学会运用理论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三是完善党员干部参学述学评学制度。健全党员学习档案, 定期对党员学习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 带头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以揭短亮丑的勇气, 净化灵魂、净化作风。

(二) 建立健全“四风”惩戒零容忍机制

不论“四风”问题大小, 对其一律零容忍, 建立起从通报批评、问责、组织处理、到党政纪处分直至移送司法机关的完整惩处链条, 做到老虎、苍蝇一起打。要畅通信访渠道, 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信访网, 接受“四风”举报, 增加线索来源。建立“四风”案件举报和查处奖惩制度, 凡是举报“四风”问题经查实和认真查处“四风”问题的给予一定奖励, 出现“四风”案件有案不查、有案不报、瞒案压案的, 给予严惩。还应深化纪检监察机关体制改革, 为相对独立惩治“四风”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加强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能力建设, 建设一支刚正不阿、敢于碰硬的“四风”案件查办队伍。

(三) 建立健全作风建设制度化机制

一是要狠抓现有制度落实。要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二是开展单位制度清理和修订, 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上下班纪律、公务用车管理、公务接待、财务管理、效能建设等制度, 用制度规范党员干部行为。三要针对重点部位和环节建立健全惩戒制度, 要对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送礼、公车私用、跑官拉票、推诿扯皮、打牌赌博、大操大办等重点建章立制, 并随着“四风”的变异及时跟进。四要建立健全权力清单制, 实现权力透明运行。要厘清权力清单, 加大权力公开力度, 对公开的真实性、时效性、完整性进行监督检查, 及时纠正和查处存在的问题, 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效果,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 建立健全四风“照镜”定期化机制

一是将“四风”纳入党员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员组织生活会的必须内容, 实行自己“照”与他人“照”。在此“照镜”中, 关键是要明确采用整风精神, 树立“问题意识”, 敢于揭短、勇于亮丑, 敢于触及思想, 正视矛盾和问题, 从而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 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二是要建立常态化政风行风评议制, 实行他人“照”。要办好纠风热线、每年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 对单位和干部作风状况进行评议, 对于发现的问题下达监察建议书, 督促整改, 并对评议结果与干部任用挂钩, 推动作风建设。三是要定期和不定期开展专项治理, 对“四风”问题进行全面“照镜”。四是要加大“照镜”整改力度, 探索对党员领导干部整改情况实行过关办法, 凡是不过关的, 要重新整改。

(五) 建立健全“四风”监督立体化机制

一是要充分发挥专门机关的监督作用。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纪律监督、人大机关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审计机关资金监督的相对独立权, 使之善于从中发现党员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媒体监督、网络监督的作用, 建立健全群众网上网下信访举报受理、查处、反馈机制, 强化网络舆情收集和研判;实行实名举报奖励和对举报人保护制度, 鼓励群众举报。三是要强化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对权力运行过程全公开, 打造透明党委、阳光政府。四是要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检查。将作风建设检查常态化, 特别注重采用暗访方式整治“四风”, 做到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五是要建立整风排查追究制度, 防止作风排查走形式、走过场、避重就轻, 明查暗访不深入等情况发生。

(六) 建立治庸治懒机制

一是继续实行党员干部公开承诺制度, 构建“承诺践诺评诺再承诺”的长效机制, 采取结合实际规范承诺、跟踪问效督查践诺、分类指导认真评诺等办法, 使公开承诺践诺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二是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沟通机制。让党员干部深入基层, 走到群众当中, 了解群众疾苦, 倾听群众呼声, 掌握群众的思想状况,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群众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于来访的群众, 要热情接待、耐心倾听, 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三是要通过开设“行风热线”、“民情直通车”等方式, 搭建干部与群众直接交流的良好平台, 让领导干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 公开回应群众的咨询和投诉, 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 真正做到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七) 健全干部作风考评机制

一是必须在制度设计上加大群众参与、群众监督和群众评价的力度, 增加民意调查、群众评价在地方政府和官员考核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指标权重, 引导党员干部把目光和注意力放到群众身上, 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争取得到群众的认同。二是健全干部作风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党员作风民主评议、民意调查等办法, 引入作风建设群众评判机制, 定期开展作风建设满意度测评, 促进干部作风持续改进。对那些心系群众、埋头苦干、不拉关系的干部, 那些在环境清苦、默默奉献岗位工作的干部要注重提拔使用;对作风不正, 作风不实的干部, 不仅不能提拔使用, 还要进行组织处理。三是健全干部作风问责机制。将干部作风绩效评估与干部选拔任用和内部激励相联系, 把作风建设指标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对因作风飘浮、弄虚作假、敷衍塞责引发重大事故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干部, 要严肃追究责任。

参考文献

[1]何建明.建立反“四风”长效机制的思考[J].理论研究, 2014, (1) .

[2]张华.健全反对“四风”的长效机制[N].合肥日报, 2014-03-13.

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研究 篇8

一、产能过剩文献综述

关于产能过剩成因, 国内学者主要观点集中于两个方面。

(一) 体制弊端说

认为由于转轨经济时期的体制扭曲, 导致我国企业投资行为扭曲, 从而最终导致重复建设问题 (张维迎, 马捷, 1999) 。其主要诱因是 :信贷集中、信贷歧视、银行的预算软约束、流动性过剩等投融资体制缺陷 (张立群, 2004 ;刘西顺, 2006) , 以及行政垄断、财政分权、官员晋升体制、土地产权模糊及地方政府的不恰当干预等行政体制缺陷 (张维迎, 马捷, 1999) 。

(二) 市场失灵说

认为存在市场不确定性及市场自身调节机制的缺陷。主要是市场波动的不确定性 (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生产过剩) 和竞争导致的不确定 (林毅夫等, 2010) 等原因造成的企业决策失误, 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 (主要是指产业集中度低) 造成的重复建设 (杨兆徐, 1998 ;魏后凯, 2001) 。

李佐军 (2014) 认为, 化解产能过剩, 一要靠市场, 二要靠推进政府改革, 为化解产能过剩消除障碍。刘西顺 (2006) 从中观和微观层面提出, 我国存在三种产能过剩 :大中型企业生产资料过剩、中小及民营企业“产能损耗”和银行流动性过剩。李江涛 (2006) 认为, 探索新的产能过剩治理机制, 重点是重构微观厂商和开展产业深化创新。林毅夫 (2010) 认为, 产能过剩不仅由经济周期波动引起, 更可能有投资层面的成因。

二、我国产能过剩现状及对经济的影响

本部分主要分为两方面论述。

(一) 产能过剩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出现过三次较为明显的产能过剩。第一次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 并且历经三年的整顿治理得到了缓解。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 第二次产能过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第三次则是在2003年中国进入新的经济周期, 许多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逐步突显, 并自2008年起渐次达到高峰。

产能利用率是国际上考察产能过剩的重要指标。根据美国的经验, 当工业产能利用率超过95% 时, 代表设备使用率接近全部 ;当产能利用率在81% ~ 90% 时, 出现正常的产能过剩 ;而低于81% 时, 为较严重的产能过剩。数据显示, 2012年底, 中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71.9%、73.1% 和75%, 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13年淘汰落后产能企业涉及19个工业行业。可以看出, 我国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状况形势严峻。

(二) 产能过剩对经济的影响

产能过剩不仅对短期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 而且对长期的经济运行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

一是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过度的生产造成稀缺资源浪费, 限制产业链的均衡发展。

二是加剧企业恶性竞争。产能过剩造成企业产品积压, 市场供过于求, 导致企业失业率上升, 企业间恶性竞争加剧。

三是给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危害。产能过剩造成资源利用率低下, 加剧土地、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 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环境污染加剧, 增加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难度, 进一步发展为社会危机。

三、我国产能过剩的成因

我国产能过剩的成因主要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 重化工业持续快速发展诱导了企业

从2000年以来, 我国的工业化进入中后期阶段, 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在这一新阶段, 经济快速发展, 特别是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 给市场以较强的刺激, 诱使包括钢铁、水泥和平板玻璃等行业的企业按照产能的最高限来设计生产能力, 当市场无法消化产品供给时就形成了产能过剩。

(二) 不完善的体制机制扭曲了企业的投资行为

由于土地、资源、能源、要素市场改革之后, 价格不合理, 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发挥, 同时一些地方通过低地价甚至零地价供地, 招商引资, 配置资源, 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优惠政策、信贷扶持等各种优惠政策, 影响了企业的正常投资决策。此外, 由于投资约束和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 也助长了部分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

(三) GDP 导向考核制度导致了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是发展模式问题。发展模式的背后主要是干部考核制度问题。在我国官员考核体系中, GDP指标所占权重过高, 地方政府热衷于追求经济高速增长。而产能过重的行业总量大、见效快, 成了地方政府争先竞逐的发展领域。在土地、贷款和能源价格等优惠政策刺激下, 企业的投资就可能出现扭曲, 实现产能非常规的超速扩张。

(四) 刺激政策对产能过剩推波助澜

包括四万亿投资和十一大产业振兴计划在内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 对扭转当时的国内经济形势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对产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政策促进了一些本来已经严重过剩或者需要调整行业的发展, 导致了产能的进一步过剩。

(五) 经济周期波动形成过剩产能

市场经济具有周期波动的特点, 经常会出现供给与需求信息的不对称, 导致某些企业由于判断失误, 投入过多, 出现高库存和开工不足。一段时期内经济的快速增长, 造成了阶段性需求旺盛, 造成了一些行业产能迅速扩张。随着国际市场需求减少和我国经济增长放缓, 产能过剩的矛盾愈加凸显。

(六) 淘汰落后、环保和产品质量监管和执法缺乏权威

各地都有大批未经国家环评和审批而上马的钢铁、水泥、玻璃和电解铝项目。同时, 一些地方进入工信部淘汰落后名单的企业产能, 至今仍然在运行, 没有被淘汰。一些企业为了扩张产能, 擅自更改技术标准, 降低了产品质量。更有一些企业以严重污染环境为代价, 降低生产成本。

四、发达国家经验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 扩大内需、产业转移及技术创新淘汰落后产能是化解产能过剩的主要方式。

(一) 扩大内需有效消化过剩产能

20世纪50年代, 日本发生经济危机, 主要行业产能过剩。日本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旨在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低收入者购买力。该计划不仅化解了需求不足导致的产能过剩, 还促进设备投资与制造业生产形成良性活动, 推动日本经济保持近20年的高速增长。

(二) 海外产业转移释放过剩产能

美国在二战之后, 通过“马歇尔计划”将欧洲的信贷援助转化为商品输出, 刺激了美国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 有效化解当时美国过剩的产能。日本20世纪80年代提出“海外投资立国论”, 通过加快对周边地区投资使产业向海外转移, 有效化解日本国内的产能过剩问题。本次危机, 出于经济、就业等因素考虑, 美国大力推动“制造业回归”, 成效显著, 海外产能的回流不仅促进了其内外部产业的螺旋式升级, 也适时平衡了国内市场的供需变化。

(三) 技术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及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日本20世纪60 ~ 70年代这对落后产能采用了设备注册制度、制定准入标准、淘汰落后设备、鼓励使用节能环保等办法促进产业升级 ;美国针对20世纪80 ~ 90年代初的两次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 用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端技术产业的方式摆脱了传统产业升级的问题, 在成功化解产能过剩的同时引领了全球信息化革命。

五、政策建议

本部分主要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 深化各项体制改革

我国目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根源在体制。从深化改革上“治本”, 形成预防过剩的体制基础。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二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三要深化政府官员政绩考核改革。四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五要深化价格形成机制等。六要推进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特别在政府官员政绩考核改革方面, 应当降低GD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指标的权重, 提高生态环境、资源节约和能源效率、民生类指标的权重。提高生态环境、资源节约和能源效率、民生类指标的权重, 甚至加大产能过剩等指标在政绩考核体系中的权重。

(二) 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通过法制使化解产能过剩、引导产业升级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一要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依法淘汰落后设备。二要依法管理新上马项目。三要建立严格的投资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四要依法破除诸侯经济。五要严格执法, 加强对企业投资行为的监督和检查。

(三) 加强各个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协调与管理

加强各个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协调与管理, 妥善处理好淘汰产能过剩中出现的各种负责问题。化解产能过剩可能会带来企业破产、职工失业等问题, 政府做好利益矛盾的协调工作。

(四) 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升级和调整

一要注重技术进步在化解产能过剩中的作用, 通过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 将落后产能升级为先进产能, 通过先进产能培育新的需求, 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二要发挥市场产品供过于求和产品的资源和环境约束两个“倒逼”机制的作用, 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三要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 着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四要提高产业集中, 并积极培育相关市场尤其是产权交易市场和生产要素交易市场。

(五) 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及兼并重组的支持

一是支持企业进入战略新兴产业的高端环节, 改变我国产业低端化、同质化发展的态势, 通过技术创新淘汰落后产能。二是推进市场化并购重组进程, 加大对跨地区并购重组及民营企业参与重组的支持力度, 增强并购重组的协同性以有效化解产能过剩。三是按照市场原则, 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以资产、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 促进产业的集中化、大型化、基地化。

(六) 扩大内需及加强制造业“走出去”

一方面通过扩大内需来消化过剩产能, 内需主导的关键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使居民有足够的购买力消费掉以过剩形式存在的供给。为此, 需要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等方面加大力度。另一方面针对我国产能过剩行业“走出去”动力不足的情况, 可有选择地加大对制造业“走出去”的支持, 推动优势产能向海外转移。

参考文献

[1]杨兆徐.我国产业"能力过剩"的实证分析——投资品产业结构问题经济问题塔索[J].经济问题探索, 1998 (1) .

[2]张维迎, 马捷.恶性竞争的产权基础[J].经济研究, 1999 (6) .

[3]魏后凯.从重复建设走向有序竞争[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4]张立群.投融资体制改革根本痼疾及出路[J].投资北京, 2004 (创刊号) .

[5]李江涛.产能过剩——问题、理论及治理机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年.

[6]刘西顺.产能过剩、企业共生与信贷配给[J].金融研究, 2006 (3) .

[7]林毅夫.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问题是产能过剩[N].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08-21.

[8]李佐军.第三次大转型:新一轮改革如何改变中国[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4.

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研究 篇9

一、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1.师德建设是教师切实履行好教书育人责任的需要

教师的教书育人是以渊博的学识、健康的人格、高尚的道德品质等为中介教育、影响学生,促进学生成长和成才,塑造学生人格、品德水准、个性特点。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本身就是学生身边鲜活的教材、生动的范例,它对受教育者的教育是直接的,影响和作用是深远和巨大的。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其道德水平,能够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激励教师的工作动力,主动钻研、认真探索,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以自己精湛的业务、崇高的职业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去陶冶学生、教育学生,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实现全面发展。

2.师德建设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要

我国历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社会民众对教师始终尊敬和爱戴。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国家对创新型综合人才的需求,社会对教师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道德品质、创新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予了更高的期待。教师素质提高了,教师才能在授业解惑的同时重视传道,将思想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健康教育、人格教育等项贯穿其中。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可以使教师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3.师德建设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建设关乎人才培养。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一项培养人的教育活动,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就应当是这样的人。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身教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起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合格人才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

4.师德建设对社会公民道德建设具有示范效应

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社会道德建设具有引领作用,是社会道德建设的“辐射源”,可以有效促进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升。首先,教师通过培养的学生同社会发生间接联系。教师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而学生对道德规范的操守情况又会影响社会成员。其次,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可对社会产生直接影响。例如教师的家庭成员、教师的亲朋好友、教师的邻里,影响着家风、朋友间的诚信互助、邻里间的和睦。最后,教师通过各种社会交往活动影响社会道德风尚。加强师德建设对社会公民道德建设具有示范效应,可以促进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二、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1.奉献意识不强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要有奉献意识和奉献精神,然而市场经济的大环境,难免会使得一部分教师利用自己工作的特殊性去谋利,过分强调个人的一己之利,把自身的职业看作是谋生的手段,而不是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奉献意识不强,使得一部分青年教师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使得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学生不能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受到影响。

2.育人意识弱化

教师应当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引路人和学生健康发展的人生导师,即教书育人。然而,调查研究中我们注意到,一些青年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仅仅局限在知识的传授等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方面,忽视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只教书不育人,存在“育人”意识不强现象。育人意识不强,就难以把握学生的真实想法,使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的教育思想得不到有效落实。

3.表率示范作用有待改进

教师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更严格、更具体,原因在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四有”人才培养的重要社会责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其思想道德、业务能力、人格魅力、行为表现等会直接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为人师表。它要求教师言传和身教要同时并重,言行一致,知行统一,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个方面。教师的为人师表常常通过一些具体的行为体现出来,例如教师的文明举止、教师的语言等,但调查发现,26.3%的教师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太关注,7.5%的教师有讲粗话、脏话的习惯,言语不文明。教师自身存在的不文明言行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

4.存在体罚学生、歧视学生现象

随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贯彻实施,对学生进行直接体罚的现象不多见了,然而还存在着对学生进行变相体罚的情况。对学生的调查表明,54.2%的学生认为教师存在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发现,一些教师对于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表示认同。与变相体罚学生相伴的是有些教师不能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存在歧视学生现象。有些教师根据学生的家庭状况来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对于来自于低保家庭、困难家庭的学生存在歧视现象,对于家庭富裕、有社会地位的家庭子女表现出过多的偏爱。对学生进行变相体罚以及歧视影响了教师的整体社会形象,影响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办好学校的教育思想。

5.敬业乐业精神有待提高

敬业乐业指的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能够以校为家、以学生为本、忠于职守、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因为多种因素的干扰,有些教师缺乏应有的敬业乐业精神。对一些学校管理人员的访谈中发现,有些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照本宣科,旧教案反复使用,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有的教师甚至没有教案。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有57.6%的教师存在不能准时上课现象,有2.5%的教师经常性迟到,有61.5%的教师找学生代批改作业。敬业乐业还要求教师脚踏实地、勤于学习、严谨治学。但是对教师师德的实证研究中发现,28.5%的教师很少学习与教学业务有关的理论知识,有些教师学术浮躁、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这些现象反映出敬业乐业精神的弱化。

三、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策略

1.建立教师师德教育培训机制

教育培训是教师师德提高的基础,要切实重视教育培训的基础性作用。在教育形式上要把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统一起来,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统一起来,榜样教育与警示教育统一起来,创新教育形式,讲究针对性,注重教育的实际效果。在教育内容方面要抓好以下工作:第一,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第二,开展法律政策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做到依法执教,牢筑党纪国法的思想防线。第三,开展教育观念教育,树立起“以人为本”、人才全面发展等理念,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和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第四,强化教师的岗前师德培训、教师业务培训等工作,使教师了解师德规范的要求,尽快进行角色转换,适应教育教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

2.完善青年教师师德评价机制

师德评价对于师德建设具有促进和导向作用,要健全和完善现有的师德评价体系。第一,发挥师德评价的导向性作用,使师德评价能够在促进教师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方面起作用;能促进教师树立起科学的价值观、优良的师德师风、教书和育人并重。第二,制定内容具体、操作简便、考核客观公正的师德评价标准,能够反映出教师的人格状况、教师对职业道德规范的操守情况、教师的创新素质情况。第三,采用多元化的师德评价方式和方法,以确保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中教师的主动参与、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结合、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的结合等。第四,建立一整套评价的机制,如评价方案、评价的步骤、评价的监督、评价的奖惩标准、评价的制度保证,以保障评价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效用。

3.建立工作条件保障机制

师德建设要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建立起教师工作条件的保障机制,妥善并有效解决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一,关心他们的工作,重视他们的专业发展。第二,在政治上予以关怀。要把信仰坚定、政治觉悟高的教师积极吸收到党组织中去,同时保障法律所予以教师的各项民主权利,鼓励他们参与学校的各项建设。第三,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好他们生活中的后顾之忧,如住房问题、职称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福利待遇问题,使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第四,重视他们的精神需求。教师是一个知识水平较高的群体,他们有创造欲望,希望有成就感、有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要重视和解决他们的精神需求。第五,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由于工作的压力、社会的过高期望等方面的原因,部分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要通过心理疏导、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避免对教师、学生的负面影响。

4.建立教师师德激励机制

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为师德建设提供强大的内部驱动力,促进教师积极进取、爱岗乐业、履行好教师的职业责任,要重视教师师德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建立榜样激励机制。要善于寻找和发现教师身边的先进人物,以鲜活的事例、生动感人的事迹感化和教育教师,激发其对职业的热爱和追求。第二,完善教师晋升和聘任制度。完善的教师晋升和聘任制度能够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督促教师道德上严格遵守师德规范、业务上精益求精。教师晋升要严格参照教师的德勤能绩,教师的聘任要人岗匹配,有效配置教师资源。第三,完善教师的奖惩制度。完善的奖惩制度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工作主动性和工作动力,提高教师教学的效果,塑造出教师良好的社会形象。奖励教育教学有突出贡献的教师,惩罚师德败坏、学生反映突出、社会影响恶劣的教师,必要时将其从教师队伍中予以清退,维护教师队伍的整体良好形象。第四,个人激励和集体激励统一起来。激励措施的制定要充分考虑教师的个体差异性,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肯定和认同,感受到学校发展与他们个体努力的密不可分性。同时,个体激励要和集体激励统一起来,以保持整个教师团队团结、和谐、合作、进取的精神风貌,培育教师的集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5.建立教师师德监督机制

遵守教师师德规范既需要教师有良好的自我修养,还需要外在的监督来为师德建设提供外部压力。第一,加强师德教育监督,促进师德教育工作的长期化、制度化。第二,建立多元监督体系,包括学生监督、家长监督、社会监督、媒体监督、教师之间的相互监督等监督形式。学生与教师联系最为密切,学生对教师师德的监督最为直接,也最为有效。家长可以通过子女的看法、教师的电话联系、教师的家访来了解教师的师德状况,发现潜在的问题。教师之间的相互监督可以促使教师经常性地约束自己,促进彼此间的进步。媒体监督优势突出,媒体覆盖面广、社会受众多、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第三,加强教师的自我监督和自律意识。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从本质上说主要还是要靠教师的自我监督和自律意识的提高。不断强化教师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强化他们的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意志和职业道德行为,增强自律意识,通过反思和内省达到道德自觉。第四,建立信访处理制度。通过校长信箱、电话、网络平台等信访渠道,及时了解社会各方面对于师德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促进师德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摘要:教师师德建设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师切实履行好教书育人责任的需要,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要,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四有”人才的需要,同时对社会公民道德建设具有示范效应。调查发现,教师师德在奉献意识、育人意识、为人师表、敬业乐业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建立教师师德教育培训机制、师德评价机制、工作条件保障机制、师德激励机制以及师德监督机制,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教师,师德建设,机制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陈潮光.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理论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7(2).

[3]李晓晴.关于构建新时期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9).

火电企业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研究 篇10

随着国际国内社会对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我国已将节能减排作为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在这期间,通过有效的综合治理,节能减排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火电企业是借助燃烧煤、油、燃气、生物质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企业,它对能源具有较大的消耗量,是能源消耗的“大户”。正是由于它具有较大的能源消耗量,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节能减排潜力。这就需要火电企业在现有的推进节能减排措施的基础上,不断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增强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对于我国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计划的实施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火电行业节能减排现状的分析,找出火电企业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性地提出火电企业如何有效地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实现良性、持续发展。

1我国火电行业节能减排现状分析

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的恶化,节能减排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不仅关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也是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关爱和呵护。然而,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对电能的消耗量稳居全球首位,由于火力发电机组稳定性强,可靠性高,经济实惠,且经过多年的应用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技术,这些优势的存在使得我国超过70%的发电机组为火电,火电发电量约为总发电量的八成以上。尽管近年来新能源在不断推广应用,电源结构在持续优化,有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核电,但火电作为我国主力电源的地位仍然十分稳固,2012年我国火电约占全国电力生产总量的78.6%,被广泛应用于钢铁、煤炭、石油化工、水泥、造纸等高耗能行业。由此可见,火电行业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它也是排放污染的源头和治理污染关键点。正因为此,国家不断“抓大放小”的火电机组改造计划,要采用高新、清洁的发电技术逐渐取代先用的火电发电机组,从而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和能源降耗指标。十一五期间,由于不断加大节能工作力度,我国大型火力发电机组标准煤耗已经降为355个,超额完成能源发展规划设定的目标任务。同时,二氧化硫、电力烟尘排放分别降低29%和37.5%,粉煤灰综合利用率约为68%,比2005年提高2个百分点。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率约为69%,比2005年提高近60个百分点[1]。

2火电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火电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节能减排挑战。随着环境治理压力的增大,火电企业节能减排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这主要源于十三五期间我国对节能减排指标较之十二五期间有了更高的要求。十二五期间,火电企业已经大幅度进行机组淘汰和节能改造,基本上实现了预期的指标。在这样较好的基础上,火电企业节能空间已经压缩得很有限了,想再提升节能水平难上加难。

在减排方面,由于火电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较多,国家一直以来加大了对火电企业减排的控制力度。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分别将脱硫和脱硝作为减排的重点,但在“十二五”期间除了基本的脱硝指标外,对新上的火电机组还增加了排放浓度限值,污染物排放标准已经与发达国家同步。在如此情形之下,火电企业节能减排就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2)火电企业缺少节能减排的动力支持。一直以来,由于我国政府承担着节能减排的重要监管职责,因此惯用行政手段强制企业进行节能减排。但由于未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由企业自主消化节能减排设备设施及运行成本,如安装脱硫、脱硝和防尘设施,还要支付这些设施运行的电价成本,这就造成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严重不足,缺少推进此项工作的动力。特别是十二五期间电煤价格持续走高,但电网价格未进行上调,企业经营比较惨淡,在这种形势下更拿不出足够的资金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更加困难。

(3)缺乏完善的节能减排考核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是建立节能减排考评体系的首要环节,对于火电企业而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节能减排考评体系是增强企业节能减排积极性和提升节能减排工作效果的重要保证。然而,一些火电企业的节能减排考评体系中相关指标的选取不够科学合理,大多企业都是根据上级文件照猫画虎,没能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节能减排长期规划和节能减排的现实意义进行指标选取。例如,有的企业节能减排未将氮氧化合物作为考核指标,但实际上它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是客观存在的,应将其纳入考核指标之内。同时,节能减排的大多采取定性评价指标,这种评价指标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应大力推行定量评价指标进行节能减排考评。

(4)火电企业发展参差不齐,节能减排结果缺乏可比性。火电企业在现实运行中因规模不同、设备不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针对不同的火电企业缺乏统一的节能减排评价方法,难以进行不同企业间节能减排考评结果的对比。

3火电企业构建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对策研究

针对火电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认为一定要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视度,切实将节能减排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认识到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的现实所需,[2]又是推动生态文明发展的客观要求。火电企业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主要对策有:

一是给予节能减排良好的政策支持。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这些工程具有较强的外部性,需要政府部门通过看得见的手进行有效干预,最直接,最有效的干预手段就是出台一系列有效的政策。例如,关于压小放大的《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若干意见的通知》,就是对小火电的限制性政策,通过关停规模小,不具备节能减排实力的小火电机组,为大型火电企业赢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还应制定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火电企业的激励政策,如《关于扩大脱硝电价政策试点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让积极推行脱硝的火电企业享受到电价的优惠。同时,给予企业一定的节能减排奖补资金,降低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成本,从而提高火电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在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的过程中实现利润的增加。

二是将企业节能减排的主体地位发挥到位。随着低碳经济先进理念的逐渐融入,社会各界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视度都与日俱增。多数企业意识到自身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主动建立了节能减排工作机构,配备了人员,投入了资金,购置安装了节能减排设备,采用了先进的节能技术,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确立了自身节能减排的主体地位积极稳妥地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众所周知,积极推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是搞好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3]节能减排需要以先进的技术为依托,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确保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才能为火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希望。

三是建立健全节能减排评价体系。要结合火电行业的特点科学选取评价指标,设定合理的、量化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确保目标具有可考核性。同时,合理设定不同评价指标的权重,要不断增加目标完成指标的权重,适当减少措施落实指标的权重,使节能减排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中电新闻.电监会通报2010及十一五电力节能减排[EB/OL].(2011-10-25).http://www.cpnn.com.cn/ttdd/201110/t20111025-381800.html.

[2]孙启萌,刘平,孙仲祯,王昌军.煤矿企业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构建.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0(06):54.

长效机制研究 篇11

关键词:高校;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

【分类号】G807.4

前言

2007年4月29日上午,“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启动仪式。[1]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各种关于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的规定与文件纷纷出台,各级高校也迅速行动起来。高校是国家建设接班人的直接输出机构,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对学生的培养是一件长久的事情,所以,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也是一件长期之事,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高校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高校图书馆及校内网上检索等查阅有关学校体育、阳光体育运动、高校学生体质下降、高校体育管理、高校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等相关文献和论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阅读、整理归纳、总结,作为本文章的理论依据。

1.2.2 调查法

1.2.2.1 访谈法: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就学校体育课的课堂情况、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开展状况、存在问题、如何使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持续有效的开展下去等相关问题与学校体育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体育教师进行访谈。

1.2.2.2 观察法:对高校体育场地器材及其利用、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观察。

1.2.2.3 实地考察法:调查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主要项目、目的、场所,并实地对进行锻炼的学生的锻炼情况进行考察。

1.2.3 逻辑推理法: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及发展情况进行逻辑上的思考与分析。

2 研究结果和分析

2.1 “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涵义分析

《古今汉语词典》对“机制”一词,释义如下:

“ 【机制】1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有机体的构造、功能特性和相關关系等。3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方式。4指用机器加工制造的。”

“机制”一词,在英语中为Mechanism,指机械装置、部件;结构。(现代英汉词典,外研社1990年版)在英语中,把原本是可见的机械运动引伸到生命运动内在的原理,较早见于医学。而在汉语中,把“机”延伸到“机制”,可见,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中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有着惊人的相似和一致性。汉语中对“机”的解释也更多,《古今汉语词典》中对“机”字的解释有13种之多。[2]

长效机制,要从“长效”和“机制”两个关键词上来把握。“长效”较易理解,“机制”则需要科学系统的把握。机制是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配套制度。它有两个基本条件:一要有比较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二要有推动制度正常运行的“动力源”,即要有出于自身利益而积极推动和监督制度运行的组织和个体。机制与制度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机制不等同于制度,制度只是机制的外在表现。长效机制即指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但它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必须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3]

2.2 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阳关体育运动”现有运行机制发展不够完善,很多高校没有长期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计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高校没有深入持久的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工程的运行机制。这些现象表明:要使85%以上的高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育健康标准》,使学生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就必须要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

2.3 影响“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开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2.3.1 相关政策法规的影响

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体育工作条例或体育实施纲要对体育的发展及开展作出了一系列相关规定,体育的开展要在这些规定之下健康、持续、有效发展,各个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积极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促进学生机制健康发展、培养学生中身体与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方法,为社会提供有用的、合格的人才。

2.3.2 各级行政部门的影响

国家各级行政部门对体育的发展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否是“阳光体育运动”能否建立起长效机制,能否长期有效的发展下去的主要保证,而高校行政部门又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建立和发展的直接管理者,高校行政部门的支持是确保学校“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得以在高校内长期有效发展的原动力和保障。高校行政部门需要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来逐渐构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基本构架和实施方案。

2.3.3 学校体育经费、硬件设施的影响

学校体育经费、硬件设施是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保证,场地设施的缺乏是阻碍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足够的体育场地、器材等资源设施,想要较好的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就是纸上谈兵,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也只能是一纸空文,高校应该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的资金和人员投入,扩大体育场地器材资源设施的规模,并且建立合理的利用、维护和管理制度,使有限的场地器材等资源设施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利用。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1)为了使高校学生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使学校“阳光体育运动”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让学生养成锻炼习惯,拥有健康的人生,高校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2)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得出影响高校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主要因素有国家及学校相关政策法规的影响,各级行政部门的影响,学校体育硬件设施的影响,校园运动环境和氛围的影响,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体育教师投入时间精力的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的影响。

3.2 建议:

(1)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完善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相关工作制度;

(2)高校行政部门需要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来逐渐构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基本构架和实施方案。

(3)妥善保管并定期对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并通过宣传或组织活动、竞赛等形式加大对其的利用率;

高校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研究 篇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对志愿服务的定义是: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 是指人们在正式 (非私人) 场合中, 在一段时期内自愿、无偿地贡献自己的时间和专业技术。对于志愿服务, 人们要进行务实的考量和安排, 比如志愿者维持生活所需的费用、交通费以及安全问题。根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 (CYVA) 的章程, 志愿服务是指不为物质报酬, 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 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服务和帮助。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

1. 志愿服务个人意义。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能够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志愿服务可以将大学生的知识变成实践, 提高了应用技能。比如科技电脑维修服务, 在维修电脑的过程中, 志愿者可以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维修, 遇到问题后又迫切需要自学新知识, 这就增强了对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积累社会经验的一条重要途径。时代在变迁, 社会在发展。通过组织志愿服务, 志愿者的组织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能够学习如何招募、培训、打造一支优秀的义工队伍。志愿服务活动与志愿者精神符合现代的道德规范, 获得了社会的积极评价。志愿服务虽然不计报酬, 但收获了心灵的净化, 提升了社会、集体和他人对自己的道德评价, 这对大学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志愿服务的社会意义。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 志愿服务所传递的爱心和关怀能够满足经济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精神需求, 并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沟通, 有助于建立和谐发展的社会。而且, 当爱心在人际间传播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时, 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会得到提升。志愿服务能够使服务对象感受到社会的关怀, 心怀感恩之心, 传承社会美德。就现实而言, 服务对象一般来说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志愿服务有效拉近他们与社会的心灵距离, 并促使他们以感恩之心继续回报社会。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1. 活动缺乏长期性。

志愿活动很多是学校团委或系部团总支临时发起的, 这些活动本身没有长期性, 比如临时的赛事服务、临时的大型活动服务等。组织者通过发布通知临时招募, 没有专业的培训, 更没有专业的组织建设。组织者只是简单介绍服务内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即可。活动一旦结束, 组织立即解散, 志愿者又回到游离状态, 等待下一次招募。若是活动较多, 则招募频度较高, 反之志愿者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活动参与。志愿活动缺乏常态化、长期性, 造成志愿者各类活动都参与, 但各类活动又不擅长的结果。

2. 志愿组织不健全。

志愿服务需要有一个优秀的组织队伍, 否则像一盘散沙, 缺乏目标和方向, 缺乏制度和培训, 所以必须首先将自身建设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组织, 这样才可以安心和全力地服务社会。目前高校基本都成立了专门的义工组织、志愿者服务队, 但是很多队伍只有有任务时才聚合在一起, 平时没有组织内部的建设活动, 更缺乏相应的组织制度、组织文化, 甚至组织领袖也缺乏相应的管理能力, 整个组织是松散的。对组织成员而言, 每次高校志愿者组织纳新的时候, 积极性很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会降低。很多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成员大多由新生或低年级的学生构成, 高年级学生则因为学业原因或者是兴趣降低、激励不够等原因退出, 即使选择留下的, 积极性也不高, 这对于整个组织建设非常不利。

3. 培训机制欠缺。

志愿者不仅仅完成规定的任务, 他代表着一个学校的形象, 甚至在国际赛事服务中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风范。他们通过志愿服务, 将文明、友善以及高素质传达给受服务的大众, 起到宣传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对于刚加入志愿服务的同学们而言, 绝大多数缺乏志愿服务的基本素质。他们只有一腔热情, 但缺乏基本的礼仪、与人沟通的技巧, 甚至个别志愿者出现着装不整齐、言语不友善、举止不文明的情况, 甚至心态偏激, 认为我好心好意服务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最终导致整个志愿者队伍受到负面影响, 进而损害了学校形象。克服这些问题, 必须加强志愿者培训。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缺乏专业的培训, 也没有长期的培训计划。从培训人员、培训方案到培训内容都是业余的, 随便找个做过志愿者服务的老师或学长, 从自身经验谈些感受就算培训, 这样的培训作用不大, 错误的看法、不专业的知识还会误导志愿者今后的工作。

4. 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虽然志愿服务是一种无偿的奉献, 不求物质的回报, 但这并不意味着志愿者连最基本的精神上的鼓励和认可都不需要, 这不符合人性。正如享誉全国的优秀志愿者丛飞所唱“只要你快乐, 只要你幸福, 只要你圆上好梦, 我就不辛苦。只要你开心, 只要你如意, 只要你回头一笑, 我就很知足”。事实证明, 正是人们的认可、感谢, 以及社会对志愿者的激励, 才是他们坚持下去的精神动力, 尤其对于刚刚加入志愿组织的新人。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 人的需求有5种层次, 而对于志愿者而言, 社交需求、受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需求。这些需求完全可以通过精神激励实现, 比如评选优秀志愿者、树立典型, 对他们进行表彰, 宣传他们的事迹。但是目前很多高校没有完善的激励制度, 没有形成可行的激励措施, 导致该表彰时没有表彰, 评选优秀也是随随便便。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打击了积极性, 丧失了坚持的信心和动力。这不仅仅损害了一个善良的人, 更损害了整个志愿者服务的风气。

5. 活动流于形式, 内容单一。

我国高校志愿服务领域涵盖很多, 比如扶贫济困、扶幼助弱、社区服务、帮老助残、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慈善招募, 甚至包括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志愿服务。但是目前存在着一些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领域很狭窄, 仅仅重复地开展去敬老院、清洁卫生等活动, 这些活动没有太多的技术需求, 与学生的专业结合不多, 导致学生兴趣缺失。成功的活动策划具备执行力和吸引力。具体包含活动前期的调研、论证、预期, 活动组织流程、细节准备以及事后评估。但是不少志愿活动实际组织时, 缺乏调研论证, 对帮扶的群体缺乏基本的了解, 盲目开展活动。调研问卷编制草率、不科学, 调查对象选择随意, 根本不具备应用价值。活动结束时一哄而散, 虎头蛇尾, 没有活动总结, 失去了最好的经验总结的机会。这样的后果是很严重, 既耽误了时间、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 又挫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建设

1. 精神文化建设。

它主要包括被高校全体志愿者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 是一所高校志愿者队伍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具体体现在每位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表现出的精神面貌、服务态度、服务理念等方面。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具有凝聚力、感召力和鼓舞力, 激励着一批批志愿者不怕苦、不怕累, 投身于志愿服务的工作中。在高校要大力推进志愿者精神文化建设, 凝练志愿服务口号, 弘扬志愿服务理念, 宣传志愿服务典型。借助主题教育活动, 聘请知名学者开展以志愿服务为主题的讲座, 普及志愿服务的理念;邀请优秀志愿者开展讲座, 分享他们志愿服务的幸福;树立学校优秀志愿者, 广泛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 发挥榜样的力量;开展有意义的志愿活动, 让学生感受志愿服务带来的快乐。

2. 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体系, 以专业化推进规范化, 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高校要依托高校教师、社会人士, 开展培训, 不断提高志愿服务质量。积极制订志愿服务培训计划, 编辑相关培训教材和志愿服务手册, 通过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现场观摩等形式, 重点抓好骨干队伍的培训工作, 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制度建设。

3. 组织建设。

高校自上而下组建一支志愿服务的管理队伍, 形成以校团委领导的, 二级学院负责的管理架构和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服务组等组成的组织网络。最终实现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 运转有序, 执行到位。各组织内部开展相关培训, 定期召开会议, 明确下一步发展方向, 总结工作的执行情况。要把志愿服务作为评选优秀干部、党员发展的实践环节, 要有专人负责, 要逐步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建立起招募注册、教育培训、考核评价、激励表彰等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 形成一支能吃苦、高效的志愿者管理服务队伍。

4. 品牌化建设。

品牌, 在《牛津大辞典》里被解释为:用来证明所有权, 作为质量的标志或其他用途, 即用以区别和证明品质。事实证明, 品牌既是特色, 又具影响力。当今社会差异化竞争非常激烈, 只有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才能胜出。志愿服务遍布社会, 义工服务处处开花。要想赢得资金支持、赢得队伍的稳定, 需要创出品牌。品牌的培育是一个长期努力的结果, 需要从一开始谋划发展, 精心确立目标和发展方向, 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发展中给予大力支持, 加强培训, 对于的确能产生影响的重点支持。

参考文献

[1]章洁.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探究[J].沧桑, 2012, (6) .

[2]祝小迁窦贤琨.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研究[J].科教导刊, 2011, (31) .

上一篇:智能排序下一篇:阀门管道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