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方案

2024-10-16

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方案(精选11篇)

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方案 篇1

落实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施方案

站属各科室:

为了进一步加强车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确保本站安全生产工作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按照交通部《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管理办法》和《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指标》相关考评要求,站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制定落实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节处于良好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二、组织机构

1、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站长)

副组长:(常务副站长、工会主席)

(安全副站长)(站务副站长)

成 员:(安全保卫稽查科科长)

(安全保卫稽查科副科长)(安全保卫稽查科副科长)(综合办公室主任)

(财务科科长)(值班站长)(值班站长)(值班站长)(值班站长)

2、领导小组公室设在安全保卫稽查科。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三、主要内容

1、工作内容:

(1)档案资料装订规范、内容齐全,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及时对档案资料进行补充;

(2)岗位职责、操作规程、管理制度汇编成册。安全手册等资料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及时修订填充,并发放到员工手中;

(3)按照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要求实施,整理、填写并保存各种记录台账。

(4)整理安全会议记录、活动方案、总结、培训记录等。

2、现场建设

(1)各部门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整理上墙,并以实际生产情况及时更改补充;

(2)各类警示、宣传标识,危险源辨识图、现场区域图、导引指示图,要及时更新、更换;

(3)确保消防器材及安全设备设施的正常使用,并做好日常维护;(4)各种体系、结构、流程示意图要悬挂上墙,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及时更改;

(3、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收集、辨识及符合性评价,按照要求及标准,参考范例,补充最新的法规标准,进行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它相关要求的收集,编制,开展符合性评价,形成符合性评价报告及符合性评价表,针对法律法规的实际信息及时做好更新并做好记录。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并做好统计记录,企业内部各部门发放,也要做好发放备档工作。

4、开展自评

安全生产标准化领导小组每年组织对全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行自评,针对自查出的问题及时做好整改(现场整改、部门整改、投入性整改、持续整改),要有具体的整改措施、责任人、整改结果,每年要写出自评报告。

四、保障措施

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是由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投入、队伍建设等16个方面组成的一项系统工程。站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切实把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际安全生产工作当中,确保长效机制的正常有效运行。

1、精心部署、周密安排

车站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保持安全生产的长效性机制,要充分认识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方向,落实责任,认真制定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狠抓实施,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化推广进度要求,稳步实施,扎实推进,保证按时完成推广与达标任务。同时要把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作为加强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全局性工作,通过标准化建设有效控制安全风险,建立预防机制,实现本质安全。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求成立专门的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站长亲自抓,主管安全副站长具体抓,并落实专班人员,具体负责标准化工作,形成完善的标准化工作组织体系。认真谋划,统筹安排,明确分工,层层负责,认真实施,积极推进,要注意把握正确的引导方向,注重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按照“区分基础、分步实施、把握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保证此项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高水平、高效率的运行。

3、开拓创新、务求实效

长效机制本身是动态的,需要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要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定期对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现场指导,及时掌握指标落实和工作进展情况。要加强制度建设的研究和探索,注意结合形势变化和工作推进的新要求,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和作法。发现安全生产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充实、调整各项制度,不断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使之更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真正实现安全发展的目的。

X年X月X日

主题词:安全生产 长效机制 实施方案 XX集团XX公司客运站 X年X月X日印发

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方案 篇2

煤炭是内蒙古乌海市的支柱产业, 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直接关系到全市经济建设能否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老石旦煤矿为了满足煤炭生产的需求, 于2000年对矿井进行了技术改造, 拥有新型技术综采配套设备, 有着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崭新的管理模式, 安全生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安全管理工作与国内同行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安全思想和行为模式不固定, 常常处于事后总结状态。

2、安全生产投入不足, 各种福利设施不能实现社会化服务。

3、员工的安全行为和安全理念不能持续强化, 抓一阵子紧一阵子, 没有适应安全生产高速发展的管理模式。

4、员工与家庭的双向沟通少, 亲人和家庭的安全防线很难有效发挥作用。

5、生产压力大, 生产与安全的关系未很好地协调, 有时重生产而轻安全。

二、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1、依靠科技监测手段, 保证安全生产

安全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煤炭企业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持续扩大规模发展, 必须依靠先进的生产自动化手段、安全监控手段, 快速的信息沟通技术和可靠的通风、灭火系统, 同时要通过一定的管理和监督手段, 使信息传输有效, 指挥手段灵活, 措施预案可靠, 才能够应对突如其来的灾害袭击。

2、创新管理机制

安全管理是一个落实责任, 有奖有罚的管理过程, 是一个主动防范、预防在先的过程。因此, 要逐级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各自的分工范围和岗位职责, 做到动态检查、整改和反馈, 实现时时、事事有人管安全, 强调安全工作。

安全生产要实现目标管理, 各单位要根据生产情况, 制定相应的月控制目标和年控制目标。要把目标管理、员工工资和奖金分配结合起来进行考核, 实行安全工作有奖有罚, 这样, 员工身上的压力和动力便会同时产生。对于事故的防范, 要注重事前的安全技术投入和安全危险源的辨识, 把安全事故的预防开展得更加真实和扎实, 否则流于形式, 不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安全管理状况。

3、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安全工作要贴近员工的精神和情感需要, 要及时解决员工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特别是及时处理与远离亲人感情的问题, 解决好员工的休息、休假问题, 不能让员工带着情绪上班, 带着疲劳上班。

要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问题。由于岗位不同和工作环境的差异, 有的一线员工思想不稳定, 想调换工作岗位, 不积极参与安全隐患处理, 工作不扎实、不认真, 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4、健全群众安全防御体系

群众的安全监督和教育是个别管理干部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补充。一个是正确的教育, 一个是迂回作战。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全员参与及群众支持。

要建立安全生产的群众安全监督岗和监督网, 开展家属协管安全活动, 通过座谈、慰问和赠送安全信件等多种形式, 吸引群众参与安全管理活动, 全方位、多角度的支持监督安全工作。不仅让员工意识到安全工作无处不在;安全思想不仅煤矿工人要有, 家属子女也要有, 这样, 才能保证员工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从容应对各种安全风险。

5、注意员工培训

培训教育是现代企业的一项新内容。员工应当与企业共存共荣。企业的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模式, 员工要首先熟悉并贯彻执行。要保证培训的时间, 培训手段丰富化, 培训效果定性化和定量化, 并把培训的学时作为员工的考核项目。

6、关心员工的生活

安全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利于企业, 利于个人的。因此, 制定安全目标, 应当能够在实现后, 使员工受益, 使个人的生活、福利条件和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另外, 我们要对长期得不到休息的岗位定期进行轮岗、休假, 保证职工精力充沛、思想活跃、行动有力, 这才是安全生产的健康保证。

三、深化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继续推进深化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努力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长期基本稳定。为此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工作抓起。

1、从基础抓起。

就是要抓好“双基”工作, 做到重心向下移, 夯实基础。一是要深入贯彻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的方针, 提高煤矿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二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技术规程, 补充完整矿井地质资料和有关检测、鉴定资料。打好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的基础。三是加强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 进一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2、从源头上抓起。

主要是以安全生产许可为契机, 加强煤矿安全整治力度, 提高煤矿企业的准入门槛。做到关口前移, 源头把关, 超前防范。重点对于矿井的“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危险源的防灾系统, 要做到严格标准, 严格程序, 严格审查, 特别是对于高瓦斯矿井或瓦斯突出的矿井以及水患严重的矿井更要如此, 切实把好安全生产许可关。

3、从人才上抓起。

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薄弱, 最大的问题是人才的问题。从业人员素质低, 专业人员技术匮乏, 严重制约了安全水平的提高。首先要配备好企业的技术负责人, 因为按新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规程中有许多条款要有企业主要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审批, 必然是称职的人才能担当此任。特别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防治突出要求技术性更强, 更需要素质较高的技术人才。目前煤矿企业的人才状况很不乐观。煤矿总工或技术负责人是煤矿安全技术把关的关键人物, 也要像矿长一样实行资格证制度。此外, 随着煤矿新工艺, 新设备和新技术的推广, 加强人才的培训和引进, 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煤矿在整治中“软件”上水平的重要方面。

4、从法制上抓起。

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 通过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强化企业法人的依法办矿行为。为确实使安全生产许可制度规范化、法制化, 就要进一步健全安全评价工作, 把安全生产许可制建立在具有法律效力的安全监管方式上。即把经常组织的一般性安全大检查改变为由资质机构进行专业性安全评价、鉴定或认证等。通过加强法制建设, 从法制层面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四、保证煤矿企业安全投入的对策

1、严格煤矿企业市场准入

煤矿企业市场准入条件的设置, 能够使生产企业配备基本的安全生产设备、必要的安全管理人员和一定的安全投入资金, 从源头上制止不合格企业的涌入。为了避免煤矿矿主前期安全不投入, 事故发生后潜逃, 妄图逃匿责任, 还应加强对煤矿企业实行风险抵押基金制度, 确保其能够承担事故后相应的责任。

2、重视以人为主的安全投入

目前国内煤矿企业普遍存在缺乏煤炭专业人才的现象, 有关方面所做的调查问卷表明, 在调查问卷中回答急需普通机电专业的占96%, 煤矿专用机电专业的占54%, 安全管理占43%, 为所需人才的前三位。据笔者了解, 目前我国开设煤矿安全专业的大学不超过10所, 其中煤矿安全专业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到煤矿企业的寥寥无几, 因此煤矿企业引进人才确实是当前的一大任务。

3、国有煤矿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普遍担负着较多的社会责任, 为了安排职工家属及子女就业, 几乎所有的国有煤炭企业都开办了大量的中小企业, 而办这些企业的时候很少考虑经济规律和经济效益, 单纯是为了安置人员。实事求是地说, 这些中小企业根本不具备市场竞争和生存能力。因此必须对国有煤矿企业进行制度改革, 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模式。

4、加大安全执法力度

煤矿企业安全投入不仅需要在市场准入的时候严格把关, 更要在市场准入后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依法监督保证安全投入。新的《煤矿安全规程》是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最全面最详尽的规范和要求, 也是煤矿安全执法的依据。

5、加强对矿主的安全培训

只有矿主真正认识到安全投资的效益, 才能使被动投资转变为主动投资, 才能使安全投资更加合理、有效, 因此加强对煤矿企业负责人的安全培训也是很有必要的。

五、结论

煤矿企业安全投入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 企业一旦缺少或没有安全投资, 就像釜底抽薪, 安全工作永远热不起来, 永远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各级政府监管人员只有从整体出发, 严格监督煤矿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 才能使煤矿企业安全投入落到实处。

摘要:文章总结了乌海市老石旦煤矿安全生产状况, 提出了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方案, 强调了深化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重要性及安全投入对策。

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篇3

国务院召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是第一次。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近年来的安全生产工作,深刻地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提出了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会议传达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这对于统一思想,把握全局,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基本任务,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表现。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一个时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安全生产领域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从法制建设、管理体制、财政投入等方面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切实有效的加强和改进,促使全国安全生产总体上呈现出相对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但是也要看到,由于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目前全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仍然相当严峻。要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必须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落实会议精神,关键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上,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科学发现观上,认识和把握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任务,把安全生产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按照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理论、监管体制和机制、监管方式和手段、安全科技、安全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加快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五个转变:一要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政治向法治转变,依法规范,依法监管,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法制秩序;二要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建立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严格市场准入,管住源头,防止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进入生产领域;三要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向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管理转变,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四要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事后查处向强化基础转变,在各类企业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五要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以控制伤亡事故为主向全面做好职业健康工作转变,把职工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我们要通过五个转变,把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把安全生产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强有力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领导和约束激励机制;要求加快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落实编制、人员和经费,理顺各方面关系,依法履行职责,严格考核奖惩,尽快形成责权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要求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地位。

各级党委、政府应当迅速行动起来,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安全生产工作第一线,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真正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隐患排查工作及长效机制方案 篇4

为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持续稳定发展,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明确了隐患排查方案的依据、明确隐患排查的目的、范围、方法和要求。

一、隐患排查方案的依据

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规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16号),兵师的相关规定,公司(车间)必须对自己的生产经营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生产作业活动定期进行隐患排查以及治理工作。

二、工作领导机构 组

长:徐艳军、徐文初 副组长:董大庭

成员:林存代、夏国军、李培荣、黄金忠、李平、程刚、郭建喜、赵成义、何慧军、张存斌、张彦光、李智武。

三、隐患排查的目的

为了建立本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作业活动中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隐患排查的范围

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应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生产作业活动,即“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管理缺失”均在隐患排查的范围。

五、隐患排查的方法 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的相关规定“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每一项检查都应该有相应的检查表和检查记录。

1、综合性安全检查:是以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为重点,各专业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公司级检查每年不少于四次;车间级检查每个月一次。

2、专业检查:专业检查的内容主要是“特种设备、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厂房建筑、防火防爆”等。

3、季节性检查:主要是根据气候变化的特点,由安全保卫部组织各有关专业和部门的人员参加的,对防火防爆、防雨防洪、防雷电、防暑降温、防风工作等,进行预防性季节检查,重点是夏季、冬季以及台风季。

4、节假日检查:节前及节假日检查主要是节前对安全、保卫、消防、生产设备、备用设备、应急预案等进行的检查,特别是应对节日干部、检维修队伍值班安排和原辅料、备品备件、应急预案落实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5、日常检查:安保部每天到现场进行两次检查;生产岗位的员工上岗时,应认真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部门管理人员要对本车间的安全生产和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巡回检查,及时了解情况和处理问题;专业人员要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进行检查。

六、隐患排查的要求

1、加强领导,切实落实责任。各责任单位及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迅速作出工作部署,及时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真正形成全面负责的责任体系。要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资金和技术装备保障。各部门、车间一定要把工作做深、做细、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凡因排查工作不认真而疏漏重大安全隐患的,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突出重点,狠抓工作落实。各部门及相关人员要按照排查治理范围内容要求,结合实际和重点时段特点,突出工作重点,建立重大隐患跟踪治理和逐项整改制度,由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跟踪整改情况。

3、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对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单位要密切配合、工作联动,形成隐患排查治理的合力。

4、强化宣传,广泛发动。要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公司局域网等媒体,加大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要通过各种途径教育引导全体职工,深刻认识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隐患治理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落实主体责任。要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职工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监督和激励机制,加大员工监督力度。

5、及时总结提高,构建长效机制。各责任单位要边排查治理,边总结经验,完善规章制度,提高隐患排查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构建长效机制。

红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 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针对当前涉黑涉恶问题新动向,切实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把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和反腐败、基层“拍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把扫黑除恶与法治建设、平安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既有力打击震慑黑恶势力犯罪,形成压倒性态势,又有效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形成长效机制,为打造支撑县、镇未来发展的重要一极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根据 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总体部署和安排,通过长效管理,采取强有力措施,不断进行整改、落实、完善,从根本上遏制农村

涉黑涉恶问题,全面整治涉黑涉恶治安乱点,使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黑恶势力“保护伞”得以铲除,基层组织建设的环境明显优化;扫黑除恶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工作措施 (一)线索摸排常态化。辖区 个村要时刻对本村所有领域扫黑除恶线索摸排,有针对性的对信访案件治安案件、职务犯罪案件、轻微型刑事案件、涉众型经济案件等涉及人员重点关注,深挖隐藏在幕后的涉黑涉恶线索。镇党委、纪委要对群众举报、村中上报线索对有关涉黑涉恶线索及时深入排查,并建立涉黑涉恶线索排查移交制度。派出所要充分运用大情报、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和人力情报手段动员全镇力量,结合基础大排查行动,从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村落和警情案件系统中排查涉黑涉恶线索。司法所要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对象坦白、检举、揭发线素的深挖细查,做好检举揭发人保护工作。各村要对摸排的涉黑涉恶线索建立台账,及时移交 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边摸排、边取证、边收网,对具备打击条件的涉黑涉恶犯罪案件,第一时间果断出手,防止其毁灭证据、逃避打击。

(二)加大监督、执纪审查力度。镇纪委要立足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的职责定位,把治理党员干部涉黑涉恶问题作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重点,纳入执纪监督工作内容。各村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发现党员干部及其他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涉嫌

违纪问题线索,要及时移送纪委。建立涉黑涉恶问题线索管理台账,严格按规定处置问题线索,确保件件有着落。镇纪委要将党员干部涉黑涉恶问题作为执纪审查重点,对扫黑除恶斗争中发现“保护伞”问题线索优先处置,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加大督办力度,把打击“保护伞”与侦办涉黑涉恶案件结合起来,做到同步侦办,对群众反映强烈、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典型性强、久拖不决的,实行挂牌督办或由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直接查办,并选取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各村也要不间断开展自查自纠,防止内部人员与黑恶势力互相勾结、通风报信、充当“保护伞”。镇纪委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把纪律挺在前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加强日常监督执纪,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等规定,对党员干部和其他行使公权力公职人员存在的涉黑涉恶苗头性问题要早警示、早纠正、早处理防止小错酿成大错。

(三)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扫黑除恶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政权建设、民主法治建设,着力改善城乡治理体系,筑牢防黑防恶堤坝,为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在基本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完的基础上,针对症结,加强监督,对出现村党组织书记政治素质差、领导能力弱、面对至风邪气不讲正气、软弱无力的,坚决调整撤换、及时选优配强;党组织生活要长期开展活动,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着力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旗帜鲜明地同

邪教迷信、“黄赌毒”等不法行为作坚决斗争;对村管理混乱、矛盾纠纷突出的,要帮助村党组织理清问题、化解矛盾、建立制度,对确属“村霸”、涉黑涉恶村干部,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严防“村霸”、涉黑涉恶人员进入村两委班子,严防黑恶势力染指基层政权。镇和村党组织的党员积极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战斗优势。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治机制,发挥村委会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切实维护集体、群众和公共利益。加强对村基层治理的领导,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治理体系。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深入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法律知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抵制腐朽文化侵蚀,引导群众树立正气,勇于同一切不良风气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最大限度地铲除滋生邪教组织、黑恶势力的土壤。

四、工作机制和组织领导 (一)建立健全齐抓共管和群众动员机制。

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主动承担好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的职责任务,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监管,防止不作为和乱作为。各镇直有关部门要与派出所形成联防联控机制,将日常执法检查中发现的涉黑涉恶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通报,并积极协助派出所依法查处。要采取多种形式,动员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通过宣传举报电话、信箱等

多种举报渠道,24 小时受理群众举报和相关问题线索,对实名举报和匿名线索同等对待,及时核查反馈,做到件件有落实。完善并严格落实举报人人、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相关保护措施,消除群众后顾之忧。

(二)组织领导 1.完善领导体系。

镇党委成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负责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省、市、县工作要求,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和重要事项,统筹推进 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要进一步充实纪委、综治中心、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力量,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

镇党委负责人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一责任人。

长效管理机制助推安全生产 篇6

安全生产时一个长期不可松懈的工作,但安全生产如何能够得良好的保障,必须有长期有效的管理模式予以支撑,三分厂把安全工作放到所有工作的最重要位置,从日常管理中细化工作任务,进行人员优化,保证安全工作不脱节、不松懈。

首先,安排安全员跟班,每班都有安全员进行随时检查监督管理,安全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协调各方面力量解决安全隐患,对当时无法处理的安全隐患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安全隐患未处理之前不发生安全事故,对班组成员进行安全教育,对违规操作及时制止,并对违章行为进行教育处罚,很大程度的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次,分厂每周进行安全文明卫生大检查,对常规项目检查时,发现违规行为进行全厂通报并做出相应处罚,在大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车间自行难以解决的问题,协调机修及其他部门协同配合解决,并提出整改时限,这样大大提升了车间及员工的安全意识,有效的把事故处理到萌芽状态,为三分厂全年零事故目标奠定基础。

论如何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篇7

1 建立健全安全责任的制约机制

1.1 明确管理体制

(1) 关于宏观体制:首先应明确国家安监总局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让企业懂得国家监督体现了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和责任, 安全生产强制性条例是实施安全生产的保障, 并从根本上制约了企业和个人对安全管理的思想和行为。从近年来对私挖乱采和越界开采, 以及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小煤矿的治理情况来看, 尽快落实地方政府的煤矿安全监管职责至关重要, 各级地方政府应认真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促进煤矿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文化等各项要素尽快齐全和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 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单元;只有每个企业重视安全, 安全投入充实, 安全管理到位, 全国的安全生产才有保障。《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法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进一步明确地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 企业也应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员工。 (2) 关于企业内部体制:安全管理职能需要设置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才能得以发挥, 但实际往往是: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的单位安全管理机构健全, 而未发生过安全事故的单位管理机构就很弱, 甚至没有。因此, 务必坚持预防为主方针, 杜绝因事故而设安监机构的不正常现象。

1.2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煤矿企业领导务必明确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各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一经建立起来, 就必须让每个部门、岗位和个人明确自己的安全责任并落到实处, 在执行中不断予以充实和健全。

1.3 责任体系的落实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责任制各不相同, 且不是独立的, 相互间存在紧密联系;在企业内部, 有上级对下级的管理, 也有下级对上级的监督, 还有职能部门的指导和监管。在对外关系上, 有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煤矿安监局, 国土资源局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之间的责任联系, 所以, 必须以系统的观点看待责任落实问题。责任体系的落实必须有相应的考核和奖罚措施作保证, 否则责任制就会变成一纸空文。现实生活中因私人小窑越界乱采引发的重大安全隐患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 主要就是煤矿安监局、国土资源局、地方政府等国家机关责任不明、监管不力造成的, 必须尽快彻底解决。

2 建立安全装备保障机制

安全装备是安全生产的物质保障, 煤矿建设和生产必须严格按照“三同时”要求进行落实。由于历史原因造成装备欠缺的, 应尽快补充完善;安全装备的设计和建设务必做到以下四点: (1) 设计落实。矿井安全设施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 符合煤矿生产建设规模需要, 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并严格进行审批。 (2) 施工落实。安全设施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施工,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按规范严格验收。 (3) 资金和物资落实。安全设施建设必须建立专项资金, 及时采购物资, 专项资金和物资不准挪作他用。 (4) 组织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定, 企业法人是落实安全设施的负责人, 必须认真组织协调职责, 确保安全设施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3 建立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机制

在激烈竟争的煤炭市场中, 煤炭企业应重视建立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机制, 以利于及时辩识与煤炭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危害, 为风险评价和控制提供信息, 为持续改善煤矿职工安全健康管理提供衡量基准。煤矿行业具有特殊的风险特点, 更有必要及时进行严格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 从而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遏制煤矿安全事故多发的势头。煤矿行业的主要风险特点是: (1) 生产空间狭小, 在采掘、运输或其他活动中都可能存在砸、扎、磕、碰、刺等危险因素。 (2) 受强制通风影响, 矿井口通风系统一旦出现问题, 将对井下各项安全生产工作造成重大影响。 (3) 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高能量机械设备, 作业人员密集, 一旦机械能量失控, 很容易发生重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这些事故可能的类别是: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火灾事故、透水事故、顶板和地压事故、中毒窒息事故、机电事故, 以及其它事故。 (4) 事故救援困难。由于矿井生产环境的特殊性, 一旦发生事故, 受灾人员的逃生和救护人员的进入都会受空间和场所的限制而十分困难, 再加上各种危险因素本身的复杂性和关联性, 极易发生连锁反应事故。

3.1 煤矿行业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范围和考虑因素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应覆盖矿井全部的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 包括采掘、通风、粉尘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防火灭火、防治水灾、提升运输和空气压缩、爆破、电气、救护等系统。在建立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机制时应按下述步骤进行:划分作业活动、识别危害、确定风险并确定风险是否可以承受、制订风险控制计划、评审计划的可行性和充分性等。这个阶段必须考虑的因素主要有:应考虑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如井下设备检修、装置情况以及维护、装置启动或电源、通风设备关停期间的井下状况等;应把人的失误作为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要考虑作业场所和库房内备用的物品、装备的质量和过期老化的因素, 尤其是在煤尘、瓦斯爆炸矿井使用过的各类用电设备、用电保护装置和机械设备等。

3.2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大致有:安监人员培训;矿井现场和库房管理;贯彻落实《煤矿安全规程》中相关法律法规、制订和完善本矿井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 并检查落实情况;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应急救援系统的响应机制;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4 建立现场安全管理机制

现场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关键和最终归宿, 其它各项机制的目的都要落实到现场管理中。煤矿职工是作业现场中安全工作最基本因素, 他们有一定的经验, 可随时发现和消除作业中出现安全隐患。按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班组长担负着现场生产和安全双重任务, 是现场管理中重要的领导者和安全管理最基本的组织者。安全职能部门具有内部安全执法的权力, 他们常到现场检查, 善于发现现场安全管理上的不足并督促改进工作;安全大检查可以全面排除安全隐患, 研究和解决重大隐患和安全问题, 煤炭企业领导应坚持定期和不定期安全大检查制度, 防患于未然。

5 建立救援体系保障机制

从某种意义上说, 事故是客观存在和不可避免的, 建立完善的事故救援体系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尽快消除事故影响、恢复正常生产。为使预案适应变化着的生产实际, 一般每半年应修改一次。还应加强对职工应急救援方面的培训, 使他们学会自救和互救。S

摘要:煤矿行业是我国高危行业之一, 煤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一旦发生煤矿安全事故, 就会影响正常生产, 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 必须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以保障安全生产方针和原则的贯彻落实, 确保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

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方案 篇8

一、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新要求

首先,要充分认识搞好安全生产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归根结底就是要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人的生命权不能保障,那就没有任何利益可言。所以,搞好安全生产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

第二,要充分认识搞好安全生产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任务。小康社会的标准,不仅仅反映在经济指标上,更重要地反映在人民群众生活的质量指标上,反映在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环境上。如果事故不断,人们的生命安全经常受到威胁,安全健康得不到保障,那还算什么小康社会?未来的小康社会应当是一个安全文明的社会,是一个安居乐业的社会。因此要把安全生产纳入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之中。

第三,要充分认识搞好安全生产是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建设和改革任务的新要求。比如,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市场监管体系,就包括安全生产的整治和监管;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也包括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强化安全监察执法;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也包括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文化产业的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也包括采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新的科技成果,来增强安全工作的科技含量,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按决策、执行、监督和协调的要求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也同样有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改革的内容等等。

二、围绕大泉州再思考,认真剖析当前我市安全生产状况和管理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多种经济成分齐头并进,给经济建设注入了生机和动力。但是,由于我市企业量多面广,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企业规模,其安全生产的基础非常薄弱,管理方式粗放,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突出,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尤其是道路交通、火灾事故的数量很大,其它生产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据统计,仅2003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了15254起,死亡1021人,受伤11231人,直接经济损失2539多万元;火灾事故发生2526起,直接经济损失1611多万元。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扭转安全生产的严峻局面,自1998年以来,我市采取了许多应对措施,一是在全市建立了市、县、乡、村及企业五级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正常运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根据“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受纪”的基本要求,逐级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三是以“政府统抓”组织各项安全生产的专项整治,不断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四是不间断地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不断消除安全隐患;五是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促使人民群众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六是加大安全生产负责事故的查处力度,促动各类人员增进安全监管的责任感;七是强化各级政府组织领导作用,各级、各部门领导对安全生产的组织、协调工作逐步深入。通过采取上述各种措施,安全生产严峻局面逐步得到改善。

三、要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着眼于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要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新思路,探索新办法,提出新要求。

1、要进一步健全五级安全管理网络,为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市政府提出在全市建立五级安全管理网络的构想,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我市五级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基本形成,但是仍不健全,安全生产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安全管理必须有健全的网络,否则,工作落实不下去。各级要有管理机构,各行各业也要有管理机构。除此,各地要认真研究如何加强乡(镇)、村(社区)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建设。

2、要继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促进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化。

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是各级、各部门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执法以及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生产管理应负职责的一种制度。现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严不起来,究其原因,就是责任制在一些地方流于形式,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从上到下呈现层层衰减,逐级弱化的趋势。为了强化这方面的工作,市政府于2001年制定了《安全管理奖惩暂行规定》,2002年又制定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细则》,各地都开始运作,这个《细则》要经过实践,不断完善充实。总之,要继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促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化。

3、要积极发展安全生产中介组织,把安全生产管理引入专业服务和专家服务的轨道。

安全生产涉及面广,覆盖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安全管理有法可依,但不能单纯靠行政手段来解决问题。各行各业的安全管理重点不同,防范措施相差甚远。安全生产管理应逐步向专业化、专家化转变,积极发展安全生产中介服务组织很有必要。《安全生产法》规定,“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服务。”它是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积极发展安全生产中介机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安全生产的客观要求,作为政府,一要扶持,二要指导,三要监督。

4、要依法管理,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管理法制化。

《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作出不少规定,同时也赋予各级安监部门对安全生产进行行政执法的职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已经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何依法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管理法制化,主要是依靠企业本身的自我约束行为,也要依靠行业管理,还要加大国家监察的力度。因此,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依法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是要成立市、县两级安全生产监察队伍,对重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察;二是在市、县两级政府部门以及乡(镇)干部中聘任安全生产监察员,赋予一定的行政执法职能,有限定地行使安全生产国家监察职权(具体办法由市政府制定职责),按照上级部署,有计划、有组织、按程序地开展日常安全生产监察工作。

5、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实现安全监督管理群防群治。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要创建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必须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群防群治。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一要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工作,增强人民群众参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责任心;二要实行群众举报有奖制度,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三要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通报制度,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四要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以提高人民群众的自防自救能力。

6、要不断深化安全生产整治,努力改善安全生产环境。

从我市的情况看,安全生产隐患相当严重。除了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是全省重点大户外,“三合一”厂房,综合性工业大楼、国有企业的出租房,跨区企业,商住楼夹带生产性企业,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如个体非营运车辆、农用车、港田车、柴三机、拖拉机、渡船非法载客;个体非法矿山开采;个体液化气营销活动;小型危险化学品生产营销),土制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国有企业设备老化,个体企业因陋就简,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恶劣,包括苯中毒现象等等,都是严重的事故隐患。这些情况都必须通过不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来解决。各级各部门都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都要针对本地实际和行业特点,努力寻找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有计划、有组织地治理安全生产环境。

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方案 篇9

文明是城市进步的主体,也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开展整治乱吐痰、乱丢(倒)垃圾、乱穿行、乱XX的专项整治活动,是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城市大环境的最基础性工作,它对于提高全体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促进全区跨越式发展起着非常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为把当前开展的整治“四乱”活动形成长效机制,特制

定以下方案。

一、目标要求

领导重视、人员充足、宣传有效、督查到位、奖惩分明

二、具体措施

1、从加强领导入手,建立领导体制。

各学校要形成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直接负责的领导体制,按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分解任务,切实加强领导。

2、从增强意识入手,建立宣传机制

各学校要把整治四乱活动作为服务我区“工业发展年”的有力保障和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政治学习之中。

各学校要改进方式,注重灵活性。要充分利用我区的五大青少年教育基地资源,与社区共创共建,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和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各种方式,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搭建平台,为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活动提供场所。

各学校要联合交警部门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我当一日交警”活动,与家长联系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确保文明礼仪行为走入学校、走入家庭、走入社区。

3、从养成教育入手,建立教育机制。

区属各学校要把整治四乱工作纳入校本课程之中,结合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八荣”“八耻”教育,拓展内容,增强针对性。并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学校实际,突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全区师生为创建“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服务的意识,增强人人是窗口、处处是环境的大局意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整治四乱工作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突显文明礼仪教育,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中发挥导向育人作用。

4、从严格考核入手,建立督查考评机制

根据区文明委《XX区整治“四乱”工作长效管理办法》,结合“八荣八耻”和效能建设,区教育局将加强对教育系统的督查整治力度。局主要领导将每两月督查一次整治四乱工作,分管领导每月督查一次,职能部门每两周督查一次,学校主要领导每周督查一次,分管校长每周督查两次,学校职能部门每天督查一次。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将纳入创建考评加扣分范围,作为平时成绩,并跟踪督查,限期整改,整改不及时的,加倍处罚。

办案安全防控长效机制 篇10

为进一步规范政法机关的办案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办案安全防范工作,防止发生涉案人员自杀、自伤、被刑讯逼供致死等非正常死亡事故以及其他事故发生,**市纪委立足职能,源头治腐,以服务民生为根本,建立健全案件安全防控体系,形成了独特的案件安全防控工作新机制。

一、指导思想

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省纪委机关办案安全工作的意见》,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加强案件安全教育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办案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案件安全防控体系,结合地方实际,形成案件安全防控工作长效机制,有力保障和促进办案工作。

二、组织体系

成立以主抓案件工作的副书记为组长、分管常委为副组长、案件监督管理室、办公室、干部室、机关党委等室主任为成员的办案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机关自办案件工作点和各县区办案场所不定期检查,并明确了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保障措施

一是建立完善的全安全防范制度。从制度入手,建立健全安全防范的长效机制。细化、完善了加强办案安全、案件质量全方位控制及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等规定,其中对安全办案进行了严格要求。规范办案流程,从立案前制定安全防范预案,到传唤人员的配备、检查涉案人员随身携带物品、询问健康、讯问中的看护,对于办案流程的每个环节,定人定责,落实到人。对讯(询)问室的设定、对涉案人及询问有违法违纪情节证人的人身及携带物品的检查、犯罪嫌疑人及证人的健康状况、饮食、入厕、时间等都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二是建立安全教育机制。围绕各地发生的办案安全事故反面典型,定期开展办案安全警示教育。每起案件都全文传达给全体办案人员,要求每个办案人员都写出心得体会,认真剖析成因,从中吸取教训,自觉养成主动防范的预警意识。

三是加强安全物质保障。从保障入手,持续改进现代化办案安全系统,建立办案安全物质保障机制。通过合理布置摄像监控点和科学规范操作程序,确保对区内所有房间和通道实施全方位监控。对内墙进行隔音和软包处理、对电器设备、设施加装防护装置。从而优化了执法办案条件,为提高执法水平,保障业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

四是规范安全防范工作预案。明确责任,提出辅助办案各个环节的安全防范措施;办案安全工作做到四个一即坚持每案一预案、一检查、一分析、一总结,从细节上找隐患苗头,进一步强化安全防范措施,有效避免了办案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是建立安全巡查制度。组成联合检查组,不定期抽查办案工作区的值班交接表、办案工作区使用审批表、值班日记。定期检查办案现场各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若发现办案中安全制度不落实、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出现泄露案情等违反办案纪律等情况,问题当场纠正。

六是落实考核监督各项规定。层层监督,责任到位。实行安全专管员制度,各案件检查室设一名安全专管员,对办案安全负总责。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与办案人员层层签订办案安全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出现因责任心不强导致同步录音录像资料丢失、涉案人自杀等,视情节分别追究党纪、政纪及刑事责任。严格考核,奖罚到位。将办案安全纳入办案质量及工作考评。

四、具体要求

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方案 篇11

【关键词】安全保卫专业 就业指导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186-03

党的十八大以来,现代服务业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宏观政策支持,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部署已经展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结构升级,从宏观层面看就是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要显著增加,将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最大的可变量。从当前的形势看,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总体上成为必然趋势,服务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对人才的需求将与日俱增。本文以安保服务业为例,针对本地人才市场供需情况展开调查,分析当前安全保卫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新常态下安保服务业就业指导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

一、安保服务业就业形势

(一)安保服务行业发展前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快,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转变的优势产业。从全球产业发展大势来看,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也是一个总体必然趋势。著名经济学家迟福林认为中国有望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新常态,走向服务业大国。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常态下安保服务业的新变化、新趋势、新机遇,紧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谋划新的发展。

安保服务是一个为社会提供有偿安全服务的保护,不同于其他服务业,其所提供的服务是基于人类安全需求产生的对人身、财产、信息的一种保护。近年来,保安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保安服务企业和保安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和深圳大运会的举办,促使我国安保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截至2010年底保安服务行业营业额已达277.57亿元,利税总额达20.4亿元。但是与国外安保服务业相比,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比如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保安服务人员和警察的比例一般为3∶1,最高达6∶1,而目前我国保安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和警察的比例也不过是3∶1,相对国外市场还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随着新常态下服务行业的发展优势凸显,安保服务需求增加,市场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二)人才市场需求分析。在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安保服务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安全保卫人才市场需求在全新的层面上也逐步显现出来。本文仅对广西人才市场发布的安全保卫专业招聘信息进行抽样调查,统计时间截取时间2015年6月底。详见表1。

从目前现有的情况看,安保服务业人才需求总量攀升,专业人才缺口巨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招聘安全保卫人员需求量最大。随着国内安保服务市场的发展壮大,安保企业不断增加,安保专业人才市场需求不断加大,各行各业不同形式企业招聘量数据较多,特别是保安公司、物业公司大批量招人,且工资待遇较佳。

其次,特殊安保行业需求量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高资产人群迅速扩大,对特殊安保服务的市场需求也与日俱增,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缺口大,倒推安保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

另外,政府机关特别是基层派出所警力不足压力造就了对安全保卫人才的需求。我国许多基层公安机关除了每年定期招录警察外,大多都招录有大量辅警。目前陆续从各种途径搜集的招聘信息显示,保守估计每个基层公安机关需要的辅警岗位招聘人员数量大,且批次多,从业总需求居高不下。

(三)毕业生就业岗位及要求。安全保卫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比较广,笔者对各类人事考试和人才招聘网站发布的岗位招聘信息进行筛选,提取了基层公安机关和行政、企事业单位安全保卫部门等不同单位的招聘信息进行比较分析(见表2)。

结合市场需求和岗位要求来看,总体上安全保卫专业就业面广,招聘单位数量多,大专毕业生竞争优势明显,但是不同单位招聘要求差距明显。

行政机关公务员岗位门槛较高,专业和学历均有限制,安保专业毕业生报考岗位有限,且缺乏专业竞争优势,考录竞争非常激烈。从2015年国考和广西区考的招考情况看,主要集中在两大部门:一是公安司法行政机关警察类岗位,主要是基层派出所;二是乡镇基层机关。警察类岗位专业限制要求公安类专业才能报考,要求“安全保卫专业”的岗位很少,只能报“专业不限”,可以报考的单位较少,考试竞争异常激烈。

相对而言,机关、企事业单位以聘用制形式招聘的岗位则院校、专业学历层次竞争优势明显,如各地许多基层执法部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大量聘用制员工,如协警。特别是企业安保服务人员招聘的行业领域广,招聘方式灵活,岗位需求量非常大,专业对口,职业发展上升空间较大。

二、当前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分析目前安保专业的就业形势,安全保卫专业的毕业生人数远远达不到市场需求,特别是一些安保服务型企业专业人才需求紧缺,然而毕业生就业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一)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本文对2015年X校安全保卫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进行调查统计,统计时间截至2015年6月底,详见图1。

从地方人才供需关系来看,毕业生人数显然明显低于市场需求总量,人才培养供不应求,出现紧缺现象。从毕业生就业率看,X校2015届安全保卫专业毕业生人数为 143人,就业人数为138人,截至2015年6底,就业率为90%。从就业单位性质看,在机关派出所担任辅警的人数为103名,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2%。事业单位安保工作人员4个,占4%,在物业公司等私企工作的有19人,从事专业对口安全保卫行业工作的毕业生总数为138人,占毕业生总数中就业人数的100%。数据表明,X校安全保卫专业毕业生的大多倾向于公安机关辅警岗位。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与专业结构和专业特色关系较大,反映安全保卫专业的专业对口率较高;一定程度上说明通过就业指导工作,安全保卫专业的同学能够放低身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

(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安全保卫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喜人,然而就当前安全保卫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和就业状况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该专业毕业生人才市场岗位需求与就业意向岗位存在很大差距,开展就业工作仍存在不少难点问题。

1.用人单位招录和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到行政机关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绝大多数毕业生向往公务员警察岗位,但是通过公务员招录实现就业困难重重。首先,公务员招录的门槛较高,要求通过全国或者全区统一招考的公务员考试,每年招考人数有限;其次,公务员招考相关岗位要求倾向于公安专业,安全保卫专业毕业生只有在专业不限的情况下才能报考,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招录中很难凸显优势。最后,很多基层公务员向社会公开招录辅警或协警的编制体制无法从根本上得到保障,虽然公安行业急需招录警察力量,但是长期以来公安机关的编制名额首先满足一线基层民警,而类似辅警、协警岗位的聘用制人员则以签订劳工合同形式确定劳动关系,如果长时间没有编制,很多安全保卫毕业生会考虑换工作。(2)到企事业单位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事业单位尽管人才需求量大,入职的门槛较低,招聘程序自主灵活,专业学历层次竞争优势明显,但是自愿选择企事业就业的人数并不多。首先,企事业单位招聘的岗位稳定性不足,保障条件相对缺乏,毕业生流动性大;其次,安保服务人才市场紧缺,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岗位报酬相对较高,但是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高,如私人保镖对专业技能和职业发展各方面要求均比较高;最后,不同招聘单位对岗位高低区分薪资待遇不等,毕业生未来发展两极分化明显。如果毕业生看重企业对毕业生的重视培养,充分利用其提供的发展平台,升职较快,收入也可观;相反如果因为压力大或者担心不稳定等因素无心工作或者经常跳槽则容易迷失方向。

2.毕业生专业认识和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毕业生专业思想不牢固、专业认同度低是就业指导工作的最大障碍。安全保卫专业是非公安专业,学校对资金投入、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师资培养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如公安专业。很多学生容易对本专业存在认识错误或者偏差,认为安保专业不如公安专业有优势,特别是一些学生由公安专业调剂过来,对所学专业并非是第一自愿,导致该专业报到率不高,不乏因为专业原因退学的现象。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和实践不够重视,甚至普遍存在失望和不满的负面情绪,显然不利于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毕业生就业重机关轻企业,职业歧视严重影响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毕业生普遍对所学专业主观上存在认识偏差,认为就业就是去做保安,对从事安保服务工作存在职业歧视,对本专业未来职业发展产生质疑,甚至对保安服务行业缺乏信心。大多数同学倾向于报考公务员,但是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缺乏公安专业竞争优势,加上学生很多是体育生,文化基础差,考上的几率非常低。很多毕业生在无法考取公务员的情况下,被迫选择去做协警,但是做协警工作压力大又不能解决编制,会造成毕业生心理的严重不平衡,长期的不稳定会让他们感觉社会的不公平对待,这不仅不利于警察队伍的稳定,也会给社会安全稳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3.学校就业指导教学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新常态下安全保卫专业特殊的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要求学校就业指导教学和管理有关部门应当考虑到毕业生的现实需求和择业特点,但在实践工作过程中,往往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内容和服务。

首先,学校教学部门虽然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基本上普遍适用全国普通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没有形成符合本专业实际需求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其次,学校虽然设置了就业指导中心开展就业工作,但是局限于统一联系招聘单位发布各种就业信息,定期组织应届毕业生人才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渠道。最后,学校对就业指导教学与实践研究不够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在全校范围内一概而论,没有细化专业特色和市场需求优势,严重缺乏专业性、针对性和差异化,影响了就业指导的质量和效果。

三、建立“三位一体”协调联动的就业指导长效机制

面对新常态下安保服务业的新变化、新趋势、新机遇,结合当前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障碍和难点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学校教学、学管和就业指导 “三位一体”多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以期建立安保服务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长效机制。

(一)引导学生转变择业观念适应新常态。针对毕业生对专业认识和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学校应当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就业促进就业指导工作,同时以就业教育稳定学生思想,从而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特别是辅导员队伍应当从入学开始关注学生就业思想波动,及时干预学生在专业认识与职业价值观上存在的偏差。首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所学的专业和从事的职业,转变择业观念适应就业形势,立足于就业,着眼于未来职业发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其次,考虑到安保专业本身的特殊性、安保专业学制两年,很多毕业生比大多数同龄人都要提前转变进入社会找工作的角色,在实践中还需要引导他们先适应角色的过渡。最后,在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应当引导主动寻求就业,关注不同学生的就业心理特点采取个性化的辅导,及时解答各种就业困惑,帮助学生渡过择业的迷惘期顺利实现就业。

用人单位招录和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客观上造成了市场需求与毕业生就业意愿的差距。从数据上看,一方面,大多数毕业生都倾向于机关的工作,但是做辅警却仍然无法解决编制保障,这一部分毕业生虽然已经就业却仍存在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经济新常态下安保服务行业人才紧缺,但是很多岗位却无人问津。辅导员应当引导毕业生摆正心态,充分利用专业优势,把握新常态下就业创业形势政策的大好时机。在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应当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定位,客观分析市场行情,及时调整自身就业意愿与社会现实之前的差距,主动适应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积极投身安保服务行业。

(二)突出专业人才培养优势适应新常态。针对当前就业指导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安全保卫专业特殊的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考虑到毕业生的现实需求和择业特点,学校教学部门应当突出院校专业特色,强化安保专业人才培养优势,着力培养高层次安保专业人才。尽管毕业生供不应求,但是安全保卫专业毕竟是高风险行业,职业本身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择业本身也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应当结合行业岗位市场需求,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专业培养课程,突出专业人才培养优势。要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新形势,及时将学科专业动态和行业发展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和吸引力。同时积极探索适合本专业毕业生特点的就业指导课程,加强职业引导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三)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适应新常态。针对当前学校就业指导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应当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就业目标为导向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首先,加强就业指导部门的制度化建设,形成统一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流程,确保就业指导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其次,加强就业指导人员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能力和专业服务水平;再次,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就业政策宣传,严格落实国家就业政策措施;最后,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开展个性化辅导与咨询,根据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对学生实施分级动态的管理和跟踪,实施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项目,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终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制度化、专业化、信息化和全程化。

【参考文献】

[1]高娜,李富超.中国保安服务业的SWOT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9)

[2]孙英浩.欧美国家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

[3]姚裕群.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调查与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3)

[4]昌兵.试论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

[5]谢利萍.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安保专业学生思想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8)

[6]海南,杨春.探索高端优质特色发展之路 创新安保管理人才培养模式[J].北京教育(高教),2013(Z1)

[7]蔺思涛.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与政策创新[J].中州学刊,2015(2)

[8]刘涛.经济新常态下服务业发展态势及政策选择[J].中国市场,2015(05)

[9]吴红,付士磊.新常态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科技资讯,2015(7)

【作者简介】杨首妹(1984— ),女,苗族,广西资源人,广西警察学院讲师。

上一篇:新概念英语教法下一篇:螳螂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