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年工作方案

2024-09-14

安全生产年工作方案(精选11篇)

安全生产年工作方案 篇1

监管的工作重点是以水稻和玉米为重点, 瞄准重点单位、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 深挖扩散源头、严查农产品市场、强化执法监管、加强科普宣传, 杜绝非法种植, 防止未经安全评价的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流入市场。

监管重点单位是农业转基因生物研发单位、制种基地和加工企业。监管重点环节是转基因作物实验室研究和试验环节, 品种区域试验和审定环节, 种子生产和销售环节, 产品加工环节。监管重点区域是发生过转基因水稻、玉米非法扩散的县 (市) , 水稻、玉米种子制种基地以及相关育种加代繁殖基地, 承担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任务的县 (市) 。

监管的工作措施是强化责任落实、把握工作重点、严格执法查处, 把防止转基因作物非法扩散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实抓细, 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凝聚合力、落实责任, 严防转基因生物非法扩散

强化属地化管理制度。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提高认识、健全机制, 切实将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具体的机构和人员, 全面落实属地管理制度。

落实研发者“第一责任人”制度。督促转基因研发单位和研发人员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严格按照《条例》及配套规章的要求开展科研活动,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确保研发活动有章可循;督促研发单位落实相应的安全控制设施和安全管理措施, 中间试验要在具备控制条件的试验基地内进行, 环境释放试验和生产性试验要严格按照审批的试验条件进行, 保障研发活动可追溯;督促研发单位开展自查, 主管部门不定期检查, 确保科研活动依法依规开展。

建立协同机制。加强部门间分工合作, 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省级农业部门要强化职责分工和统筹协调, 明确科教系统、种子管理系统及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能和工作机制;加快建立跨地区执法监管协调机制, 对扩散源头不在本行政区的, 要及时向扩散源头所在地农业部门发送协查信函, 严肃查处。

狠抓源头、严格监管, 依法查处非法扩散行为

加强源头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监管手册的要求, 对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逐一摸底。对批准开展的安全评价试验进行全面、动态监管;对参加区域试验的水稻、玉米开展转基因成分检测, 一经发现, 立即终止试验并按规定严肃处理;加强转基因研发实验室的监管, 严防活体废弃物进入环境;严格实施转基因材料转移合同制度, 防范随意分发、转让、扩散转基因材料的行为。

开展市场监测。组织开展2015年市场监测, 瞄准关键环节和敏感区域, 兼顾定点监测和长期监测。对水稻和玉米种植田抽样监测, 防范非法种植;开展种子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转基因成分抽检;开展重点地区水稻和玉米农产品的转基因成分抽检;充分利用试纸条等快速检测方法, 降低成本, 扩大监测范围。

加大查处力度。组织基层农技人员和农业行政执法人员明察暗访, 根据转基因成分检测结果以及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 通过追根溯源, 查清流向, 查出源头, 查明责任, 严肃处理, 严厉打击转基因非法扩散行为。

安全生产年工作方案 篇2

总体目标:通过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计划”, 使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得到提升,蔬菜、水果、食用菌等鲜活农产品全年监测平均合格率达到95%以上。

总体任务:实施农业标准化,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建立监管体系,完善监管制度,优化监管机制,落实监管措施,促进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建设。

重点工作:

1.以农业标准化为主线,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支撑体系

1.1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标准化体系 一是加快“农业地方标准制(修)定”工作步伐,计划新制(修)定50项农业标准。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为骨干、地方标准为配套、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吉林省农业质量标准体系,为农业实施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执法依据。二是加快标准示范推广,结合我省“五百工程”,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区、基地、企业),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1.2建立与国际建设标准相接轨的检验检测体系结合新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特点,以“建设体系、完善设施、强化手段、提高素质”为目标,尽快完善检测功能、提高检测质量、提升检测能力、增强服务意识。按照国家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规划要求,逐步建立以部级中心为龙头、省级中心为骨干、市州级中心为配套、县级站为基础、市场(基地)检测点为补充的层次分明、布局合理、职能明确、专业齐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好国家投资的1个省级质检中心和36个县级质检站。

1.3建立与国际认证标准相符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一是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原则,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简称“三品一标”)的培育、认证、登记保护和开发;二是做好认证产品的监督和管理,实现“三品一标”在规模上的扩张,质量上的提升;三是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名牌农产品;四是积极推行农业投入品GMP、种植业GAP和农产品加工业HACCP认证。逐步形成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主体,以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认证为补充,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配套的认证格局。

2.以全程监控为重点,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本着“突出重点,全程监管”的原则,重点抓好农业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三品”和蔬菜、水果的质量监管,对主要种植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重点监测和抽查,针对执法检查和监督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加大惩处力度。

2.1抓好源头治理,把好农产品生产头道关口 一是把好产地环境关,认真开展“三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评价和“三品”基地污染监控等产地安全管理工作;二是把好投入品质量关,以农药整治为突破口,全面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农资生产和经营秩序,从源头把住农资产品质量关和市场准入关。

2.2抓好产品监管,把好农产品产地准出关 对生产基地进行标准化全程监管,探索产地准出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一是引导基地、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及农户建立生产经营记录和档案;二是指导和培训生产者开展农药选型及科学合理规范使用;三是监督指导基地蔬菜开展质量安全准出性检验;四是鼓励生产者使用包装及标识,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奠定基础。

2.3强化政府监督,把好生产与流通两大领域监测关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确保“基地监控”与“市场监督”的“双重”监管。一是将监测工作制度化。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二是将监测工作科学化。要按照国际风险评估的理念来确定监测目标,确保监测的客观公正,科学有效;三是将监测工作系统化。以蔬菜、水果鲜活农产品为重点,开展例行监测工作。以人参、食用菌等特产品为切入点,开展专项抽查工作。以水稻、花生等优势粮经作物为初步探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监测。

3.以完善监管制度为切入点,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3.1建立监管制度 在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基础上,逐步完善“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产地准出和例行监测、产品追溯”等质量安全十项监管制度,全面构建具有我省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3.2强化监管能力建设 坚持依法行政,确保各级农产品执法监管队伍的公正、廉洁、高效。

3.3建立监管模式 通过法及配套制度的全面实施,建立自上而下,由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生产过程到终端产品全链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

3.4优化监管机制 正确处理好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的关系,尽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工作环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长效化。

4.以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为支撑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

4.1建立监测预警机制 開展危害因素摸底调查,摸清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隐患和产生环节。针对质量普查、例行监测、专项监测、监督抽查、群众举报和媒体披露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4.2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切实加强风险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避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4.3完善应急处置机制 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或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形成上下联动、信息通畅、反应快捷、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4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收集、整理、甄别、分析、评价和发布等工作程序 加强舆情监控,全面把握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动态。

5.以项目实施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建设

5.1完成《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世行贷款项目》的启动与实施工作。

5.2继续深入开展《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规划项目》吉林省投资项目实施建设与项目管理工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六大体系构建提供基础保障。

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落实责任 确保抓好省市县三级相应组织机构的建立,将领导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落到实处。特别要加强乡镇级监管队伍建设。

2.配套政策,保障运行 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基地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有关生产、经济主体开展农业标准化活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顺利推进。

3.加强培训,强化队伍 加强对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技术、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尽快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具备专业技术,能够适应新时期新形势需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监测、推广、管理与执法队伍。

4.创新机制,标本兼治 通过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相结合,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逐步完善服务、管理、监督、处罚、应急五位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达到标本兼治。

林场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方案 篇3

根据安全生产要求,结合本场实际,为切实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各项措施落实,加大隐患整改力度,杜绝各类事故发生,促进我场安全生产和经济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场,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生态立区、工业兴区、多经富民、科学发展”战略和区安委会关于2016年安全生产工作总体部署,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活动,进一步提高我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加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隐患整改力度,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努力减少一般事故,为建设平安林场、和谐林场而努力。

二、工作目标

坚决杜绝重伤和死亡事故,轻伤事故控制在0.5%以下。

三、工作范围

根据我场实际,工作范围为:

1、营林生产;

2、食用菌生产;

3、服务性公共场所。

四、工作内容

(一)营林生产工作;

1、营林生产人员通勤安全情况,通勤车是否达到安全要求;

2、生产人员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上下班携带工具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3、生产人员是否经过安全培训。

(二)食用菌生产工作:

1、生产机构(木屑粉碎机、装袋机)是否有

产品合格证;

2、灭菌锅是否存在私制乱造现象;

3、电力线路、设备是否达到安全标准;

4、取暖用火设施(如火墙、炉子)和燃料存放是否达到安全防火要求;

5、食用菌生产人员是否经过岗前安全培训。

(三)服务公共场所安全防火工作:

1、林场食堂用火设施、用电设施安全情况;

2、取暖锅炉是否经过区安检部门年检合格,司炉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3、社区活动中心安全用电用火情况;

4、个体食杂店安全用电用火情况。

五、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我场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和安全管理工作,及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林场成立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

长: 副组长: 常务副组长:

成员:

六、几点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单位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行政领导负责制,做到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组织、亲自安排和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组织领导。

2、严格检查,认真整改,林场成立安全生产工作专项检查组,对内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经常性安全检查,对于查找出的不安全隐患要制定有效措施,及时整改,整改要保证百分之百到位,不留丝毫隐患,确保生产安全,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实现。

3、严格值班值宿,保证通讯畅通,要安排专人昼夜值班,确保每天24小时通讯畅通,要掌握安全生产动态,确保发生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妥善处理,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林场

乡镇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方案 篇4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国务院、省、市、区、县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切实做好今年全镇安全生产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结合本镇实际,现就认真抓好我镇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作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统领安全生产工作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进一步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工作格局,推进基层基础管理,加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促进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工作,推动全镇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以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和“安全监察能力提高年”为主线,围绕体制机制、宣传教育、监察执法、能力保障、指导服务“五个关键环节”,着力提升事故防控能力,实现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以上事故,控制一般事故发生。事故问题和伤亡人数大幅度下降,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三、组织机构

为更好贯彻我镇安全生产,突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根

据我镇实际,成立乡镇安全生产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具体名单如下:

组 长:XXX 镇党委副书记、镇人民政府镇长 副组长: XXX 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XXX 镇党委宣传委员

成 员: XXXX镇党政办主任

XXXX 镇文化广播电视站站长 XXX 镇国土所所长 XXX 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XXX 镇林业站站长 XXX 乡派出所副所长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办公室主任由XX同志兼任。组委会办公室负责全镇安全生产的督促和协调工作。办公室人员从有关单位抽调组成。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结合我镇实际,把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相关人员身上。各村、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并由镇人民政府镇长与各单位、部门、村、企业以及涉及安全生产的各种项目工程签订《乡镇人民政府安全生产责任状》,建立安全生产基本工作制度。通过分解细化责任,进一步强化各村、各单位、各部门的安全责任意识,建立健全镇村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

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工作考核办法,促进我镇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抓好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管理工作。

1、重点行业:突出抓好采石场、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对“无证”齐全的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规范开采;对无证非法开采的一定要采取有力措施,找准法律依据,坚决取缔;绝不手软。对采石场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强管理,遏制事故多发的被动局面;在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上,认真贯彻《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件》;在道路交通领域,要强化对交通企业的安全监督,创建“交通安全村”活动。

2、重点地区:重点打击无证开采行为,对重点整治地区灵塘村非法挖矿点作为重点整治地区,加大巡查监管的力度。组建巡查队伍,定期检查辖区内是否存在非法开采并按规定及时上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和地址,实现群防群治。

3、重点企业:一是采石场行业,主要是个体石场;二是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三是种类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小企业;四是各道路交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强化和安全监管。

(三)以创新工作机制为依托,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1、建立长效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落实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建立长效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把隐患排查治理纳入日常安全管理;制订2011年整治工作方案,进一步宣传发动,提高企

业自查自纠自觉性。注重提高各单位、部门和各类民间组织的安全检查质量,检查要规范,整改要彻底,做到“隐患不整改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切实加强道路交通、采石场、公众聚集场所,烟花爆竹、建筑、非煤矿山、食品卫生、中小学校等重点单位的隐患整治工作,实施跟踪监督、检查。

2、加大对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力度。定期开展全镇范围内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完善隐患分级管理、分级督办制度,落实隐患整治责任,确保隐患按期整改到位。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公共安全重大隐患整治力度。落实全社会排查治理重大隐患的长效机制,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做到有报必查,消除安全隐患。

3、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整治。

高危行业方面:继续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特种设备等的安全监管,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继续开展危化品隐患专项治理,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职、分工协作,认真落实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和废弃处置等环节的各项安全工作,按照国家和省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严格落实安全作业措施,重点加强设备设施、应急处置、人员资质等关键环节的安全监管,继续推行危化企业“两牌一箱”(安全警示标志、安全告知牌、事故应急救援箱)工作。严格烟花爆竹经营、运输、储存安全管理和查处,严厉查处私自藏匿雷管、炸药等爆炸物品的非法行为。

消防方面:深入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加强农贸市场、饭店、学校、网吧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以及高层建筑、易燃易爆单位等为重点的消防安全监管工作,按照“严查重罚”的原则,对发现的火灾隐患,严格执法,依法处理。

乡村道路交通方面:加强乡村道路交通和农用车辆的安全监管工作,严禁超载和非客车载客,加强对农村道路的安全监管。

建筑(拆除)施工方面:切实加强对安居工程、房屋拆除、道路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与管理,严格对建设、施工、监理等环节安全责任落实情况的督查,全面落实现场安全措施,严格执行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设施“三同时”规定,确保本质安全。依法从严处罚安全生产职责不到位的单位,重点打击工程违法分包、层层转包和资质挂靠等行为。

学校、医院、供电所等部门,要建立严密、完善、有效的行业安全管理体系,搞好上下协调,加强部门合作,提高联合执法、监管监察能力。

(四)加强应急管理,做好统计上报。健全完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提高防范应对事故能力。健全镇应急救援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强化业务培训,增强事故救援机动力量,健全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培训、演练,搞好政府、行业、单位预案的有效衔接,规范应急救援程序,进一步明确有关

部门、单位、人员的职责,提高应急联动处置能力。本地如有发生伤亡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镇村单位领导迅速赶到现场组织救助,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注意保护好现场,并按有关规定立即上报。

(五)以培育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为目标,增强全社会安全理念。

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教育为先”的理念,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是社会大众特别是从业人员明白安全生产职责和义务,落实到具体的生产、生活之中。

1、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继续重视对广大群众及职工的安全宣传和教育培训,构建全社会关心安全教育的良好氛围,镇安委办、派出所、各中小学校等要加强合作,采取办培训讲座、举办图片展、发送宣传资料等途径,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教育,掌握生产生活中的安全知识,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2、积极拓展安全宣传阵地。充分利用有线电视、网络、宣传栏、横幅、标语等资源,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安全常识。注重实效,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精心组织“百日安全生产活动”、“安全生产宣传月”、“交通安全宣传周”、“11.9消防日”等活动,让安全生产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广泛深入人心,努力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

(六)以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基层基础和本质安全水平。

1、严格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从严控制危险化学品、建筑、交通运输、消防、特种设备等行业企业的市场准入。抓好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设施工作,把好项目立项、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关,确保建设项目工艺技术和装备安全可靠、安全设施齐全有效。镇安委办要从严加强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安全许可的审查把关,全面贯彻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制度,提高本质安全水平;镇派出所要严格运输、消防和特种设备等领域的安全资质审核,对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要依法从严处罚。加强跟踪检查,对安全系数降低、不符合资质条件的,要采取停产停业整顿、暂扣或吊销有关证照等措施。完善部门间安全生产监管协作机制,对没有依法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要求工商行政部门不得核发营业执照和通过年检年审,坚决取缔无证无照、证照不全擅自生产经营的企业。

2、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继续提高危险化学品、机械、等行业以及建筑施工、消防、交通运输等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参与率,把安全标准化管理贯穿到生产经营各环节,促使安全管理上档次、上台阶。进一步推行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3、加强社会综合监管力量,完善应急管理机制。

安全生产年工作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1、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公司1#文件认真落实冬季安全生产安排,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切实做好冬季各类事故隐患的整改,确保公司冬季安全生产。

2、总体目标

杜绝冬季生产安全事故,做好防寒保暖、防冻防滑、防风防雾、防火防爆、防盗等工作。

二、具体措施

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落实安全规章制度

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干部职工安全素质的重要手段。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认真组织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各种规章制度,提高干部职工依法办事、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搞好安全生产的技术技能,切实保障安全生产,使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2.加强安全检查,狠抓隐患整改

冬季气候干燥,气温低,冰霜、雾雪、大风恶劣天气增多,消防安全压力加大,加上岁末年首工作繁杂,安全工作尤为突出。车间对查出的隐患要及时落实整改方案,逐项整改,彻底把事故隐患

共4页 第1页

消灭在萌芽状态,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做到层层落实,各负其责。

3.突出重点,切实搞好冬季安全生产

针对冬季生产特点,安全工作要以防火、防爆、防冻、防滑、防中毒、防交通事故、防触电为重点,综合车间将积极制定冬季安全生产措施如下:

⑴加强对职工主要安全常识的培训,要求各班组加强职工防火、防滑、防爆意识,及时跟踪仪器、电气、仪表等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情况,及时关闭水电等阀门和开关,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⑵加强对危险化学试剂、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和存放管理,杜绝无证上岗现象;⑶认真做好冬季设备、分析仪器的维修保养工作,为操作者提供性能完好、安全可靠的设施;⑷加强对冬季供暖设施和汽改水管道、设施设备的防冻、防火、防泄漏工作。

⑸要加强有毒有害和特工种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加大对职工穿戴防护情况的督察力度;⑹加强冬季机动车辆的交通安全管理,行车中严格遵守厂区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做到不超速、不超载、不疲劳驾驶,确保行车安全。

⑺做好车辆运输、押运过程中的防冻保暖工作,落实各项安全

共4页 第2页

措施,严防酸碱运输运输过程中发生跑冒滴漏事件。

⑻领导干部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在春节期间带队检查安全生产工作,通过检查督促公司建立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机制,让公司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真正落到实处。

车间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管理力度,针对不足和问题,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狠抓隐患整改,并适当增加安全投入,切实做到教育到位、制度到位、措施到位、工作落实到位,使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有大的提高,坚决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共同把安全工作搞好。

**车间 2017.10.14

安全生产年工作方案 篇6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把好财政资金补贴农机产品 (以下简称补贴机具) 质量关的精神和要求, 做好2009年补贴机具质量调查监督工作, 支持促进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顺利实施, 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 以确保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及时有效实施为目标, 整合系统资源, 创新工作机制, 落实责任措施, 建立健全补贴机具质量调查监督体系, 形成质量调查监督机制和氛围, 有效保障补贴机具质量稳定、安全可靠、服务及时, 保护和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内容

(一) 开展农机质量投诉监督

深入贯彻落实《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管理办法》, 推进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建设, 组织报送投诉情况月报表, 及时开展农机质量投诉情况分析, 发布相关情况, 协调处理重大质量投诉, 加大监督力度。组织开展全国农机质量投诉监督“3·15统一大行动”标志性活动, 部署补贴机具质量投诉监督工作, 扩大补贴机具质量调查监督工作的社会影响。

(二) 开展质量保障督导

农业部在“春耕”、“三秋”两个季节, 派出工作组赴粮食主产区, 组织开展通用类补贴机具质量保障督导。各省 (区、市) 结合实际, 在主要农时季节、产品旺销季节, 组织开展非通用类补贴机具质量保障督导。采取到企业、销售市场现场检查、用户访谈等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督导。督导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生产条件、质量保证能力及执行情况、质量承诺的兑现情况、售后服务情况和补贴机具使用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对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生产出符合要求产品的能力做出评价, 向农机管理部门提交督导报告。

(三) 开展质量跟踪调查

选择重点产品开展质量跟踪调查。农业部组织挤奶机械与贮奶 (冷藏) 罐、玉米收获机械和油菜播种与收获机械质量调查。各省 (区、市) 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年度非通用类的产品1~2个开展跟踪调查工作。调查工作完成后, 提交跟踪调查报告, 组织有关企业就调查问题进行整改。

三、工作时间安排与组织

(一) 3月, 组织开展全国农机质量投诉监督“3·15统一大行动”活动, 全国设立主会场, 各省设分会场。组织召开2008年度投诉情况通报会。

(二) 4月, 开展“春耕”补贴机具质量保障督导。督导组由农机管理、试验鉴定和技术推广等相关方面的人员组成, 原则上不超过3人, 选择1~2个产品, 3~5个企业进行检查指导。

(三) 5月, 组织开展油菜收获机械质量调查。

(四) 6月, 组织启动挤奶机械与贮奶 (冷藏) 罐质量调查。

(五) 7月, 召开半年农机质量投诉情况分析会, 发布相关信息。发布油菜收获机械质量调查结果, 组织整改工作。

(六) 8月, 组织玉米收获机械质量调查。

(七) 9月, 开展“三秋”补贴机具质量保障督导。督导组由农机管理、试验鉴定和技术推广等相关方面的人员组成, 选择1~2个产品, 3~5个企业进行检查指导。开展油菜播种机械质量调查工作。

(八) 10月, 发布挤奶机械与贮奶 (冷藏) 罐质量调查结果, 组织整改工作。

(九) 11月, 发布油菜播种机械、玉米收获机械质量调查结果, 组织整改工作。

(十) 12月, 发布全年农机质量报告。进行年度补贴机具质量调查监督工作总结。

四、保障措施

(一) 加强领导, 精心组织。将补贴机具质量调查监督工作列为全年的一项重点工作, 统一思想, 加强领导, 组织发动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农机试验鉴定和技术推广单位投身其中, 精心组织, 周密安排, 保障经费, 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二) 明确分工, 落实责任。补贴机具质量调查监督工作由农机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 农机试验鉴定等单位具体承办, 农机技术推广单位积极参与。实行分工责任制, 工作落实到单位到岗到人, 定期检查交流工作, 做到任务明确, 责任到人, 分工协作, 相互配合。早安排、早部署、早动手, 增强工作计划性、主动性、互补性, 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和成效。

(三) 强化基础, 高效廉洁。抓好人员培训工作,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开发有关信息的基础数据库和汇总、分析软件等, 及时、动态、快速、安全地收集、保存和传送有关信息, 增强快速反应能力。补贴机具质量调查监督工作要讲求方法, 注重实效, 遵章守纪, 科学高效。尤其是质量保障督导、质量跟踪调查工作要轻车简从、合理筹划、深入基层, 不得向企业收取任何费用, 不得给企业和农民增加负担。

安全生产年工作方案 篇7

《通知》明确了排查治理的工作目标是在2007年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基础上,全面、深入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建立健全重大隐患政府挂牌督办制度,确保重大隐患政府挂牌督办率100%,及时有效地整改事故隐患,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落实,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增强预防监控能力,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为实现到2010年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知》指出排查治理范围为:各地区、各行业(领域)的全部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内容为在继续落实2007年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有关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全面排查治理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事故查处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通知》明确了省有关部门的期责分工,具体为:

(一)省安监局负责全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综合协调、指导与监督,负责指导、督促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二)省经贸委、福建煤监局负责指导、督促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三)省公安厅负责指导、督促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四)省交通厅负责指导、督促道路运输企业、内河运输企业、客货运输站(场)、公路建设及养护施工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五)省建设厅负责指导、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交企业以及城市公园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六)省经贸委负责指导、督促民爆器材生产企业、冶金、有色企业、石油、化工、医药生产企业以及商场、市场、非涉外宾馆、饭店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七)省农业厅负责指导、督促农机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八)省水利厅负责指导、督促水利行业、电力企业(5万千瓦以下在建水电企业)、河道采砂以及易受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和场所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九)省国土资源厅负责指导、督促地质公园、易造成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区域和场所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非法矿山排查、取缔工作。

(十)省海洋与渔业局负责指导、督促渔业企业安全生产以及渔港、渔排(含库港养渔渔排)及其它渔船停泊点等场所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十一)福建海事局负责指导、督促海上运输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十二)南昌铁路局福州办事处、福建地铁建设办公室负责指导、督促铁路行业企业、单位、站点、场所及设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十三)民航福建监管办负责指导、督促民航交通设施、航空公司、机场和油料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十四)福州电监办负责指导、督促电力企业、重要电力设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十五)省教育厅负责指导、督促学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十六)省国资委负责指导、督促省属国有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十七)省卫生厅负责指导、督促医院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十八)省文化厅负责指导、督促歌厅、舞厅、卡拉OK厅等公共娱乐场所、网吧、文化保护场所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十九)省林业厅负责指导、督促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二十)省技术质量监督局指导、督促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厂(场)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二十一)省旅游局负责指导、督促旅游景点、涉外星级宾馆、饭店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二十二)省公安厅交警总队负责指导、督促道路交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二十三)省公安消防总队负责指导、督促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二十四)省煤集团公司负责组织实施省属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通知》要求做到“四个结合”既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与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监察执法、与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和加强应急管理相结合;要建立健全“三个机制”,既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机制、分级监控治理机制和重大隐患政府挂牌督办机制,努力构建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并围绕重点时段有序推进。

《通知》指出全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分三个重点时段实施。第一时段(2月至4月):围绕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做好排查治理和监督检查工作;第二时段(5月至9月):围绕汛期和“奥运会”期间安全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第三时段(10月至12月):针对第四季度赶任务、抢工期现象增多和冬季雨、雾、冰、雪天气多发的特点,深入推进隐患治理,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为确保工作有效落实,《通知》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还提出了六项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和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内容。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成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并将各项工作部署落实到各生产经营单位。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切实负起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企业法定代表人负总责,认真组织开展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整改资金和责任,制订隐患监控措施,限期整改到位,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报告。各级安全监管监察和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对所辖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隐患工作加强监督管理。

(二)突出重点,全面排查。隐患排查治理要突出“五个重点”:要突出抓好本地区安全生产状况有关键性影响的煤矿、金属和非金属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等重点行业;要突出抓好工作滞后、事故多发的市县、工业园区等重点地区;要突出那些基础差、管理乱、水平低、存在重大隐患以及“三合一”场所等重点企业;要突出做好全国“两会”、汛期、“奥运会”期间、第四季度等重点时段;要突出那些可能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的重点隐患,切实加大排查治理工作力度,坚决遏制重特

大事故的发生。

(三)落实整改,确保到位。生产经营单位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必须立即整改,重大隐患要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高危行业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必须重点用于隐患的整改治理,确保隐患及时整改到位。对政府挂牌督办的重大隐患,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定期督办,确保资金投入,加快整改进度,及时跟踪落实,定期通报情况,做到整改到位一个、验收合格一个、销号撤案一个。

(四)强化督查,严格执法。各级政府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进一步规范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监督检查的内容、程序、标准和方法,采取联检、巡检、抽检、互检等方式,深入基层和生产一线,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过程的督促、检查。要强化行政执法,打“三非”(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建设)、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治“三超”(工矿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和交通运输超载、超限、超负荷),对严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存在重大隐患的企业严肃查处,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且难以整改到位的企业坚决取缔,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力而引发事故的,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五)加大宣传,广泛发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加大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以“治理隐患、防范事故”为主题,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大力宣传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知识,大力宣传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先进典型与工作经验。加大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力度,对排查治理走过场的单位、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单位和违法违纪行为、事故背后的腐败现象等典型案例要予以公开曝光。各地区、各部门要在主要媒体公开隐患排查治理举报电话号码和举报信箱,建立并落实举报奖励制度,接受社会各界举报,并及时调查核实,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把“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

2017年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方案 篇8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部署的要求,确保全系统各项工作深入扎实开展,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全面认真落实县委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各项精神,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将全县卫生计生系统安全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主要任务

(一)落实强化安全生产工作责任

1、全面落实县直单位安全工作主体责任。按照年初签订的2016年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书的要求,建立必备的单位安全工作责任体系,推进安全工作责任落实。

2、进一步落实县直单位内部各级安全责任。各单位要把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内容逐级落实到科室及重点部位,层层签订责任书。

(二)落实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任务

1、集中开张隐患排查行动。针对季节性医疗卫生安全工作特点,集中开展排查治理行动及安全生茶大检查,重点是病房、门诊等主要部位,着力消除死角,确保安全稳定。

2、加强隐患日常排查。各单位要科学制定安全监管工作计划,实行周检查、月报告、年总结制度,做到排查有记录、整改有措施,确保各项任务完成。

(三)落实推进各项安全任务

1、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一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二是依法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三是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四是整顿治理医院治安及周边环境。

2、继续深化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各医疗卫生单位要继续加强安全防控体系建设,认真做好矛盾化解工作及时化解和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

(四)落实深化行业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任务

1、加大行业宣传力度。各医疗单位要广泛宣传,拓展宣传

力度,提高宣传效果,提高全系统广大干部安全应急知识。

2、多渠道强化安全教育。以“安全责任、重在落实”为主题,组织开展医疗安全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素质。

(五)做好医疗卫生单位的重点检查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守安全红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主要病房、门诊、财务等重点科室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深入开展危险化学药品和易燃易爆物品专项整治,做好压力容器、高压氧舱等危险仪器的检修工作,强化人员密集场所和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控工作,确保安全零事故。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医疗卫生单位一把手是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组织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和管理办法,切实消除事故隐患。

(二)加强监督检查。县卫生计生局将组织督查小组,对各单位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跟踪督导,直到整改到位。

(三)严格考核验收。县卫生计生局结合年初目标考核内容逐项进行考核,年末对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验收,并对验收情况进行通报。

临猗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安全生产年工作方案 篇9

“安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安全监管责任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努力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的持续稳步好转。

二、工作

整治,摸清危险化学品企业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区域(含工业区、开发区,简称专用区域),危险化学品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督促危险化学品企业管理,持续安全生产条件;依法查处违规,依法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实施停产和关闭,一批危险化学品企业转产、兼并和搬迁;清理在建和拟建的危险化学品项目(系指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规范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安全许可工作;危险化学品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操作技能教育和培训;危险化学品企业并安全管理制度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措施和消除事故隐患;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危险化学品企业的本质安全。新下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模式,安全监管主体责任的,遏制危险化学品事故。

三、整治

1、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

2、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三”;

3、无证非法生产、经营。

四、主要内容

(一)制定方案、动员部署。各村(居)、街直要本方案的要求,,部署,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整治工作。

(二)调查,摸清底数。要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企业和区域内的(含工业区、开发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状况,在建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逐一核查和登记,清理在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许可的情况,核查危险化学品企业和已安全生产许可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情况,查清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状态下防止“清净下水”污染水环境措施的情况,调查危险化学品企业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情况,查找危险化学品企业采用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情况。

盘点2012年上海食品安全工作 篇10

2012年6月11日~17日,主题为“共建诚信家园,同铸食品安全”的上海市2012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上海各个区县、街镇如火如荼地开展。宣传周期间还公布了2012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监管十大案例”,并开展了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网络竞赛活动。

2012年9月15~16日,由上海市科协、市食安办、闵行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主题为“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的“上海科普开放日”活动在闵行区体育公园举行。活动以“开放、互动、体验”的风格,汇集全市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普活动,让市民在活动中了解食品安全知识。

问:目前,上海市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度如何?宣传活动效果如何?

顾振华:就2012年的统计结果显示,上海市民食品安全知晓度得分为80.1分。

上海市分别在3月、6月、9月结合“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全国科普日”、“质量月”等活动,在全市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共开展食品安全宣传1.38万场次,参与人数超过370万人次。科普开放日,上海市食安办与上海市科协一起邀请专家为市民传授食品安全知识,深受市民欢迎,全市约有8万人直接参与了现场咨询活动。市食安办联合市法宣办、市食药监局、东方网等开展了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网络竞赛,吸引全国各地5万多人网上参赛。上海市监管部门和市教委还在东方绿舟建立了中小学生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基地,近年来共对上海市中小学生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达到100万人次。这些活动为市民食品安全知晓度得分为80.1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

安全工作的决定》八大举措

一、明确指导思想,提出工作目标。

二、坚定不移,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集中治理整顿。

三、严惩重处违法犯罪行为,形成食品安全治理常态。

四、健全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体系,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关键。

五、切实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是食品安全的基石。

六、落实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责任,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

七、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八、大力推行有奖举报,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食品安全工作群防群治格局。

问:根据国务院八大措施的要求,2012年上海市工作成效如何?

顾振华:2012年,上海市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的要求,一方面开展食品安全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专项整治,严惩重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围绕重点和难点问题,始终以“五个最严”开展工作。2012年,上海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4%,其中,与大众息息相关的“肉奶蛋米面油”六大食品合格率在95%以上,生猪产品检测合格率在99%以上。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发生率为0.63/10万,同比下降27.6%,为上海有相关统计数据以来最低。

2012年,上海市注销或吊销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证照共计17 045张,同比增长138%;食品安全行政处罚11 798起,同比增长47.2%;罚没款金额8 398.22万元,同比增加59.97%;通过上海市公安机关与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联合执法,共侦破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案件143起,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15人,同比增加19.4%;全市共取缔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食品窝点5 401个。

问:上海市的食品安全目前处于什么水平,与国外相比如何?目前,上海市食品安全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顾振华:2012年,上海市年食品抽检数达到8件/千人,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性指标为3件/千人,上海的抽检力度高于国际水平,在国内也属领先。对上海来说,市场上70%的农产品来自外地省市支援,源头监管是难点。政府主管部门督促企业对供应上海的供应商筛选,做好索证索票工作,做好一些大型供货基地的监督管理工作。目前,上海市已加强了外地供货基地建设,比如黑龙江的粮食基地。此外,沪江浙皖三省一市已建立联动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对监测情况可互相通报,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上海可与江浙皖进行协查。为了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行为,上海市食安办还与上海市最高人民法院、上海市最高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公安局等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一起,共同形成《关于委办上海市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检验鉴定工作机制》,为上海市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建立了法律保障。

目前,上海的“黑名单”制度实施方案已经完成,完成网上意见征求后将全面实行,“黑名单”制度有望今年出台。只要有禁止性行为的即入“黑名单”,上海还会不断加大对典型的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力度。据了解,列入上海市“黑名单”的企业,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将被吊销许可证照,清退出行业;上海市管辖范围外的“黑名单”企业,监管部门将加强监督抽查,必要时对该企业甚至企业所在区域生产的食品采取控制措施,禁止进入上海市场。

问:2013年将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以保障上海市的食品安全?

顾振华:2013年,上海市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食品安全“五个最严”的要求,坚持“严”字当头,严惩重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早”字当头,妥善快速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以“两大治理”(“违禁超限、假冒伪劣”专项整治,重点行业综合治理)和“三大建设”(监管制度建设、基层体系建设、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开展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本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努力把上海建成全国食品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安全生产年工作方案 篇11

1、创建目标

继续在全国生猪、奶牛、蛋鸡、肉鸡、肉牛和肉羊优势区域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 通过培训讲座、专家指导、现场考核, 2014年再创建300个畜禽标准化示范场。

2、创建内容

1) 基本要求

参与创建的规模养殖场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具备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养殖档案完整, 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和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1) 生猪:能繁母猪存栏300头以上, 且年出栏肥猪5000头以上。

(2) 奶牛:存栏奶牛300头以上。

(3) 蛋鸡:产蛋鸡养殖规模 (笼位) 在1万只以上。

(4) 肉鸡:单栋饲养量5000只以上, 年出栏量10万只以上。

(5) 肉牛:年出栏育肥牛500头以上, 或存栏能繁母牛50头以上。

(6) 肉羊:农区存栏能繁母羊250只以上, 或年出栏肉羊500只以上的养殖场;牧区存栏能繁母羊400只以上, 或年出栏肉羊1000只以上的养殖场。

2) 示范创建内容

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创建的主要内容有:

(1) 畜禽良种化。因地制宜, 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畜禽良种, 品种来源清楚、检疫合格。

(2) 养殖设施化。养殖场选址布局科学合理, 畜禽圈舍、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

(3) 生产规范化。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 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 生产过程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

(4) 防疫制度化。防疫设施完善, 防疫制度健全, 科学实施畜禽疫病综合防控措施, 对病死畜禽实行无害化处理。

(5) 粪污无害化。畜禽粪污处理方法得当, 设施齐全且运转正常, 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或达到相关排放标准。

3、重点工作

1 ) 开展宣传动员。 各省 (区、市) 具体负责本区域的示范创建工作, 要按照要求细化工作方案, 明确工作内容和时间表;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组织宣传发动工作, 确保养殖场户知晓创建内容和要求, 调动养殖场户的积极性, 营造示范创建的良好氛围。

2) 加强技术支撑。各省区要结合创建活动需要, 建立健全创建技术专家组考核制度, 完善专家队伍, 切实做到专家组人员固定、技术过硬、工作负责、公平公正, 要加强检查考核, 对于不能发挥技术服务的, 及时予以调整。

3) 确定创建单位。农业部核定不同省区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数量, 分畜种创建数量由各省结合实际确定。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将自愿参与创建的养殖场户报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 省 (地、市) 属农场报省农垦主管部门, 由省农垦部门报省畜牧兽医主管部门, 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农业部畜牧业司备案。参与创建的养殖场户数量不得超过核定创建数量的120%。各地组织的区域性示范创建工作, 由各地结合实际自行制定标准创建验收, 并纳入当地示范场。

4) 强化创建培训。各省区负责对本省区创建单位进行集中培训与技术指导, 各创建单位根据要求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管理措施进行规范。

5) 实施验收挂牌。农业部制定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 2014年验收评分标准仍按2011年标准执行, 其中奶牛存栏量调整为300头以上 (标准电子版从农业部网站信息公开栏下载) 。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可结合实际, 制定本省区验收评分标准, 但相关指标不得低于我部发布的验收标准。各地要按照验收评分标准和既定程序, 组织专家评审验收, 并将验收合格的标准化养殖场在当地媒体上公示, 公示无异议后报农业部畜牧业司。各地务必要从严考核, 宁缺毋滥。我部根据上报结果组织抽查复核, 统一对外发布, 并颁发标牌。

6) 发挥示范效应。在组织好新一轮示范创建工作的同时, 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以已挂牌的示范场为重点,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示范推广活动, 确保措施具体, 成效显著, 切实使示范场标准化生产技术看得懂、学得会, 带动更多养殖场户在发展标准化生产中受益。 各省区于12月1日前, 将示范带动工作总结以电子版格式发送畜牧业司畜牧处。

7) 加强监督管理。畜牧业司会同全国畜牧总站组织专家开展督导调研, 指导各地开展示范创建活动。省级畜牧兽医部门应设立监督举报电话, 接受社会监督, 确保活动开展公开、公平、公正。要建立健全创建活动考核机制, 按照《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管理办法》 的要求, 加强对本省区已挂牌的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的日常监管。 各省区要按照示范场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组织开展2011年挂牌示范场复检工作, 并于6月30日前将检查结果上报畜牧业司, 我部审核后统一对外发布复核结果。复检不合格的2010年挂牌示范场, 经整改后达到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的, 可参与2014年创建活动。

8) 推进产业化经营。各地要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的产业化经营, 鼓励支持标准化示范场打造自主品牌, 与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中型批发市场和超市等进行合作, 促进产销衔接。

4、保障措施

1) 强化组织领导。农业部成立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具体工作由畜牧业司牵头, 部内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参加。

2) 加大政策支持。农业部将整合有关项目, 支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地方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 加大项目资金和技术培训投入力度, 提高活动的实施效果。

3) 加强宣传报道。在媒体上公开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 引导广大养殖场户积极参与。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报道各地在开展示范创建活动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 引导各地因地制宜, 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生产。

上一篇:司机岗位责任书及行为规范下一篇:脱离群众是最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