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生产安全教育机制

2024-09-29

学生生产安全教育机制(精选12篇)

学生生产安全教育机制 篇1

近来年,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高效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大学校园治安和学生安全问题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变化。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 切实保障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确保高校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课题。

一、当前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目前, 大多数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大学生安全教育, 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安全教育问题依然突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对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学校的安全教育理念跟不上新形势下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学校过多地注重学生专业理论课的教育, 忽视了对学生基本的生命和财产方面的教育, 没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 珍爱生命的大安全教育观, 没有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战略高度和学校的长期稳定来认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二) 缺乏系统的教育。

安全教育还没有纳入课程教育, 也没有经常化、制度化。有的学校把安全教育放在学工处, 有的学校把安全教育放在保卫处, 从管理机制上没有形成系统的有机合力, 也没有把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部分来进行。安全教育大多是保卫部门或学工部门针对某一时期的发案特点或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具体案例而临时进行宣传教育, 安全教育的内容没有与时俱进, 教育的形式过于单一、传统, 没有形成安全教育长效机制。

(三) 对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培养不够, 各种安全防范制度和预警机制不够完善。

针对各种可能遇到和发生的安全问题, 提出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法还不够, 缺乏对学生进行各种防灾害事故的应急演练培训, 使学生在面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灾害面前, 不清楚怎样进行自我保护和防卫。事后惩罚的规范多, 事先预警防范的规范少。

二、构建学生安全教育长效机制的对策

为了能更有效地解决当前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更有效地提高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规范化和实效性, 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改善:

(一) 提高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安全教育是维护大学生安全的一项基础教育, 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它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发生学生安全事故, 不仅仅是个别学生受到伤害的问题, 还会牵动家长, 波及其他学生的情绪, 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甚至还会影响到局部地区的社会稳定。因此, 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生命安全, 是学校工作的首要责任。我们要把做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到能否营造优良育人环境;能否维护校园和社会的稳定;能否实现高校的教育培养目标这一高度来认识, 时刻把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二) 完善学校内部安全防范工作机制, 建立科学的领导管理机制。

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针对大学生的特点, 学校要努力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以约束, 尤其是学生的管理制度和安全保卫制度。要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 签订责任状, 强化领导及各部门岗位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加强检查监督和考核。要健全和完善学生安全教育管理领导体制, 建立校党委统一领导, 学生工作部门和安全保卫部门具体负责, 各部门和各学院互相协作的领导管理机制, 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 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三) 完善三支人员队伍建设。

1. 专业保卫队伍建设。

具体负责全校安全教育工作的保卫处应积极改变工作理念, 变管理为服务, 紧紧围绕学生的安全需要做工作。同时, 为提升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人员的素质, 学校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引进专业人才充实到学校的安全保卫部门;另一方面要对现有保卫人员不断进行安全教育的系统培训, 提高专业保卫队伍人员的素质和应急演练的能力。

2. 辅导员队伍建设。

辅导员队伍在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开展的各项安全教育活动, 都需要各班辅导员去具体组织和落实。为此, 学校每学年应举办辅导员学习班, 先行对辅导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管理技能培训, 提高辅员队伍素质, 为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干部队伍。

3. 学生骨干队伍建设。

可以成立大学生安全防范和普法协会等学生自我教育的社团组织, 这些安全组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 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以防人身伤害、防财物被盗、防心理失常、防违法犯罪为重点的专项安全教育活动。定期进行自我安全防范大检查, 如宿舍安全检查、同学之间矛盾纠纷检查。通过检查评比, 增强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

(四) 开展安全教育,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很多校园安全事故之所以发生, 与学生缺乏基本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缺乏基本的自救自护知识等有很大的关系。因此, 学校有必要通过扎实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掌握基本的、必备的安全和自护自救知识, 机智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 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五) 构筑学生安全教育共抓机制。

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 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密切配合, 齐抓共管。学校要主动与家长、公安部门及学校周边社区、单位取得联系, 针对学校的安全教育制定具体的协助方案, 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要通过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教育责任书和家长学校的授课, 使学生的安全教育活动深入到每个学生家庭;建立警 (军) 校联合岗, 定期邀请辖区派出所干警、司法所人员、消防部队官兵到学校授课, 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抓好安全教育的工作网络。另外, 学校还要充实安全保卫力量,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公共机关的支持, 整治和改善校园周边的环境, 以此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稳定、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结语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只要我们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坚持齐抓共管的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把握教育时机、注重教育方式, 优化教育内容,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不断探索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方法和途径, 真正使安全教育成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 就一定能更有效地构建好大学生安全教育长效机制。

摘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高效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大学校园治安和学生安全问题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变化。各类学生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除了安全防范意识不强以及管理工作方面的漏洞外, 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安全教育长效机制的缺失。在充分认识当前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 本文从加强思想重视, 完善机制和人员队伍建设, 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以及构筑“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共抓机制等方面探讨学生安全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 切实提高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确保大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和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周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2].刘南平.对建立学校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08

[3].孙光辉.关于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王正斌.试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J].中南民族大学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学生生产安全教育机制 篇2

生产长效机制

中国华录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状况

中国华录松下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6月10日,是由中国华录集团和松下电器合资兴建的高科技术企业,作为松下全球数字视频、音频、信息产品整机及关键件的生产基地,公司建有先进的数字光盘从源泉部品到激光头、光盘驱动器、机芯到整机的完整技术产业链,现主要产品有便携式DVD、DVD刻录机、DVD影碟机、DVD影碟机机芯、DVD激光头、DVD-ROM/RAM激光头等数字光碟产品以及录像机整机、磁鼓、磁头、液晶投影机、微型组合音响、家庭影院音响系统。

公司自成立以来,经历过二次产业机构调整,企业已经彻底走出经营困境,并取得连年盈利,现产值已经由公司建设初期的3.3亿元达到现在的46亿元。特别是98年产业重大调整,企业从过去录像机单一产品生产转变成为现在的从模具设计开发、零部件生产及整机组装数字化电子产品的一条龙生产。

今年公司提出第二次创业的总体构思,主要集中表现在对现有部分产品进行产业调整的基础上,增加企业的整体生产能力,从而强化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目前,企业经过整体调整,正在逐步走向更加成熟发展阶段。

二、质量标准化创建工作基本情况

(一)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主导思想

1.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在现有的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突出全员参与,强化事前预防安全管理模式,真正使安全生产工作做到制度化、标准化的规范管理。

2.过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真正贯穿始终于企业的整体经营中,有效地依据标准强化公司各种设备设施的硬件管理,及时整改各种安全隐患,切实确保企业的稳步发展。

3.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按照安全质量标准做好各种“三建、四新”项目的“三同时”管理,并有效地实施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使其真正达到确保硬件的本质安全。

(二)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目的1.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

2.更加规范公司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综合管理水平。

(1)规范各项安全的基础管理。

(2)规范公司动力、生产设备设施的运行与管理。(3)规范对各种职业健康设备设施及人员的管理。

3.及时整改各种安全隐患,降低企业各种风险。

4.为企业全面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奠定基础。

(三)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总体思路

1.确定推进目标,制定整体推进工作方案,成立由公司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安全生产标准化领导小组,在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编制总体推进计划,实施具体推进管理。

2.强化各类人员的安全质量标准相关知识培训,强化对安全标准的了解与把握,使安全质量标准成为日常安全一种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

3.结合公司现行安全管理的特点,有效地将安全生产标准化与现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整合,并将标准转换成体系运行控制管理的基准,使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在持续改进的同时,使整体硬件达到本质安全的目的。

(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基本步骤

启动阶段:

(1)成立公司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组织机构

按照国家、省、安监局相关要求,根据企业的总体发展需求,公司于06年4月正式确定,并开始实施安全标准化推进工作。同时成立以公司中方副总经理为组长、人事总务部部长与工会副主席为副组长及各生产制造部长为组员的公司推进领导小组,并设立推进考评办公室。考评办公室分别下设基础管理、机械设备、电气安全、燃爆、热工、作业环境与职业卫生6个专业组。

(2)编制整体推进方案

为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地整体推进,公司推进考评办公室专门根据领导小组的要求,起草了《关于实施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推进方案》,并通过社报向全体员工进行公布,使员工对整体推进工作有所了解。

(3)外派专职人员进行专门培训

5月份,公司分别外派3名推进考评人员参加辽宁省安监部门举办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班,通过培训使推进人员对整体标准要求有所了解与掌握,并结合标准,做成公司安全质量标准考评基准。

(4)按照标准进行部门职责划分

6月份,公司推进考评办公室根据标准要求,并结合公司安全管理的职责,对安全环保课、生产技术部、动力课、总务课及各部门的推进职责进行分解,进一步明确各部门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责任。

(5)制定具体推进计划

根据大连市安监局的总体安排及推进标准流程要求,在明确各部门职责的基础上,推进考评办公室制定了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整体推进计划,明确了推进内容、步骤、部门及日程,确保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有序地进行。

(6)提出具体申报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与省市局的要求,公司于7月末正式向中技安协提出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的申请。

2.咨询、自评整改阶段:

(1)按照标准编制培训教材并组织各类人员进行培训

公司推进考评办公室负责编写课部长、班系长、安全环保员及设备维修人员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相关培训教材,并分别于9、10月份组织对171名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为使各相关部门的课部长及推进人员对标准有更深的了解,公司还特意在省局购买50册《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指南》对相关人员进行发放。

另外,公司通过社报、广播及举办专栏、采取班组朝晚会专题宣讲等形式,向全体员工广泛地宣传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知识,使员工及时了解到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的重要意义与目的,为确保整体推进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2)针对现场咨询查出的隐患,结合标准认真进行整改

9月18—22日,中技安协咨询组对公司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工作进行了现场咨询与检查。期间,咨询组成员在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标准的宣贯的同时,依照标准对公司进行检查,共提出233项整改项目。

针对提出的整改项目,公司经营领导班子召开专题会议,对隐患项目整改工作做出具体部署。推进考评办公室及时将整改项目进行分解、措施落实,并明确整改责任部门、责任人及具体完成时间,并进行张榜公布。公司在强调进行咨询阶段发现隐患整改的同时,要求各部门进行水平展开,结合标准开展自查自评,通过自查公司发现存在的各种隐患共计178项,并对自查中发现的隐患,由各部门负责组织全部及时进行整改,整改率达到100%。

对于咨询阶段发现的233项整改项目,对需要投入费用的项目公司已经注入相当的资金进行彻底整改。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项目231项,整改率达到99.7%

(3)针对预复评阶段查出的问题点继续实施整改

11月26日—12月1日,中技安协预复评组对公司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工作进行了预复评,公司得分933.09分,达到了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的标准。同时,预复评组在预复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112项整改项目,为此,公司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布置,并提出整改的具体要求,各相关部门及时将整改项目进行分解、措施落实,并明确整改责任部门、责任人及具体完成时间。预复评阶段提出的各种整改项,迄今已经整改111项,整改率99.1%。

(五)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中主要整改情况

1.基础管理

(1)在原有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公司《职业安全管理委员会》,明确公司职业安全管理委员会的职责,进一步加大公司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

(2)在修订现有18项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重新编制《劳动合同安全监督制度》、《安全生产“五同时”管理制度》、《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装置管理制度》、《易燃易爆场所管理制度》及《职业防护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5项安全管理制度,使公司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共达23项,并于07年1月进行汇编印刷装订成册,对所有部门进行发放、配置。

(3)按照最新关于安全教育培训的法规要求,重新修订公司《职业安全健康培训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对员工转岗、在岗及四新等教育培训管理。

(4)分别建立健全各班组的安全管理台帐,进一步明确班组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并重点强化了班组的日常安全生活会制,使基层安全实行规范性管理。

(5)新修订安全操作规程313件,并强化对现场各类人员的实际培训,使员工更加熟悉与掌握作业的安全基本要点。

2.热工燃爆方面

(1)对厂区内的蒸汽和压缩空气管道共1200米重新进行上漆和流向标识。

(2)工业气瓶实行统一租赁,并制定工业气瓶管理规定。

(3)安装工厂建筑标识牌,制作了厂区平面布置图。

(4)油罐周围树木移除,并在油罐周围铺设地砖并增设护栏。

(5)更换压力表150块。

(6)对17台厂内机动车辆按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对其安全性能和外观进行检查和整改。

(7)整改直梯2部、对两处工业平台增加护栏、踏板并重新刷漆。

3.电气方面

(1)共投资25万元。

(2)对公司的防雷接地装置进行修复更新。

(3)更新增加变电所警示标示近800个;增设变电所防护装置20余处。

(4)增加电网接地电缆200米,接地扁钢涂色2000米、增加断接卡(色标、编号)50套、接地扁钢500米、电阻测试50套。

动力配电箱、电气控制柜零、地线265个,动力配电箱、电气控制柜全部进行建档,箱体外做了编号。

555台手持电动工具进行编号建档,进行了绝缘检测。

4.机械方面

(1)金属切削机床,冲、剪、压设备,砂轮机,电梯,装配线,起重机械等1177台(处)设备进行了自我排查。

(2)查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小结,制定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并投资14万元以保证措施落实到位。

装天车滑线指示灯13处,设置吊索具分类存放点4处,检测吊钩、吊环23个,焊接天车轨道跨接线62处。

加了电梯专业操作人员6名,更换电梯门一部,重新刷油4部;安装电梯机房控制柜绝缘胶皮6处,修复电梯减速箱漏油1处。

种机械设备的外露旋转部分或危险运转部位加装护罩147处。

加安全门中控锁35套。

装了5台危险部位脚踏开关护罩。

5.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方面

投资20.6万元。面实行定置管理摆放,垃圾分类定点排放。

(3)使用照度表进行测试,对照度过低区域进行相应的调整,日光灯拆除、安装400套,检修灯管2000个,镇流器1000个,电线3000米,在重点部位安装金卤灯10套、节能灯100套。

换厂区路灯地下线路电缆280米,检修路灯灯管130套。

资4.4万元更新完善各部门定置标识及通道线。

厂区主干道、人行道、停车区、作业现场重新布局划线规范管理。增加厂内公路交通标识,重新标线,重新定位停车区域,车辆定置摆放

尘毒作业、噪声作业等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对作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

强了职业危害防护设备的管理与保养,设备合格率达到100%。

三、生产的工作目标

(一)阶段目标

通过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验收,巩固提高创建成果。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带有基础性、长期性、前瞻性的工作,是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创建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是我们的阶段目标。下一步,我们将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依据制定公司内部安全质量标准,并建立公司各部门安全状况评估体制,不断改进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巩固和提高创建工作成果。

(二)中期目标

安全生产标准化与OHSMS的融合。坚持运用OHSMS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夯实管理基础,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及各项制度作为体系运行控制标准,将安全状况评估作为评审依据,形成全员、全过程参与的安全生产管理格局,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公司安全发展。

(三)长远目标

学生生产安全教育机制 篇3

榆林位于陕北,接壤陕甘宁蒙晋五省区,煤炭、天然气、石油、岩盐资源富集,足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是陕西经济快速增长一极,也是全围各类高危行业集中地区之一。境内有危险化学品企业642户、生产煤矿292处、电力企业41户、非煤矿山企业600户、运输企业167户、建筑企业137户、输油气管道1万多公里、等级以上公路2.4万公里、机动车辆40多万辆、压力容器3800多台、地质灾害监控点904处。榆林安全生产责任重大,榆林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力度更大,创出先进经验。

按照“政府大力引导,社会广泛参与,企业全面开展”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工程。

2008年以来,榆林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决定》、《榆林市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实施意见》,高度重视安全文化建设。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市级安全文化建设领导机构,将安全文化建设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按季度召开联席会议精心指导,按县、区属地和行业部门主管原则,年初明确落实责任目标,年终考评兑现奖励。二是建立文化建设经费保障制度。市、县两级安全文化建设经费统一纳入财政预算,企业全部落实安全文化建设经费,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安全文化建设。三年来,榆林累计投入安全文化建设资金1000多万元。三是建立全民安全教育体系。依托榆林学院培养了200多名安全管理人才,建立市级安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对市、县260余名安监干部进行在岗培训;依托全市各类安全培训机构举办各类培训班224期,培训安全管理和特种作业人员1.5万多名;培训400多名中、小学校长校园安全知识;依托114个乡镇农民工安全培训基地培训外出务工人员5万多名。四是开展安全文化宣传普及。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和各项安全专项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全民安全教育培养出的各类人才资源,加速传播安全文化进企业、校园、社区、村庄、家庭,大力宣传普及安全法规和常识。营造了浓厚的安全生产、生活氛围。榆林连续四年荣获“全同安全生产月活动优秀单位”称号。五是开展安全文化示范点创建。全市698个行政村和社区设有安全文化宣传员,222个乡镇、办事处设有安全文化管理员,20多个行业、1800多户企业都有安全文化建设机构。全市设立市级、县区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点分别为72个和380个。榆林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在全国安监行业带了好头,国家安监总局要求榆林率先建成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工作方针,不断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

近年来,榆林市先后出台了《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实施办法》、《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关口前移办法》和《黄牌警告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从政府到企业“一把手负总则,分管领导分工负责,职能部门依法监管,企业责任落实到人”的安全责任体系,实行安全生产“一票甭决”和“黄牌警告”。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查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依法追究事故相关人员责任,仅2009年立案调查处理事故439起,党政纪处分27人,追究刑事责任23人。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和“黄牌警告”的做法得到陕西肯定和推广。

2005年以来,榆林把道路交通、煤矿、非煤矿山、民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13个重点行业领域作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共排查冶理事故隐患5万多项,取缔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经营单位700多户,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发生。2010年,榆林开展打击非法生产经荷建设行动共打击“黑煤窑”13个,关停证照不全企业34个,查扣“三无”车辆892辆,查处各类违法行为1345起,进一步消除了事故隐患。

2008年以来,榆林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000万元,各县区财政预算安排100至300万元安全生产专项基金。在加大安全生产监管的同时,安全技防装备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在加油站推广安装了5000市方米阻隔防爆材料,在高速公路重点区间建设了测速系统,在所有煤矿启动坑口监控系统,在18处煤矿采用长壁式外采和皮带运输,完成了85处煤矿双回路供应改造,牛产矿井达标三级32处和二级11处,在120户采石(砂)企业推广中深孔爆破技术,雨箭炸药和烟花爆竹集中存放处配置安装了探测仪,先进技防装备在安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榆林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有效保障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连续五年被陕西省政府、连续两次被同家安监总局分别授予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

建立“市级主导、县区和部门配合、企业支撑”的预案体系,有效提升安全应急救援能力。

2007年,榆林成立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制定了《榆林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实施办法》、《榆林市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害的自然灾害预警工作机制》,对全市650家雨点生产经营单位7类736个危险源进行了普查和登记,建立了重大危险源数据库,绘制了,重大危险源分布图,督促指导市级职能部门、12县(区)、20多个重点行业及各类生产经荷单位制定完善事故应急预案2000多个,覆盖率达100%。

2008年起,榆林为市应急救援中心累计投资3000多万元,先后配置了集卫星数据通讯、计算机、摄像、传播、强化照明等一体的特种面包车和越野指挥车,纳入计划修建3000多平方米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大楼和综合培训演练基地,基本实现了全市应急管理网络化和应急远程控制。12县区和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有8支专业消防队、7支危险化学品企业和3支专业矿山救护队新购置了现代化装备。按照有偿服务和对口使用原则,榆林对现有企业应急救援力量进行整合,建立了全市统一协调指挥的应急救援体系,提升了应急救援能力。

学生生产安全教育机制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机制

国家安全是古老而常新的历史课题, 国家安全教育备受各国重视。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担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使命。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如何, 直接关系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 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 在新时期进一步创新和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一、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是根据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和要求, 以一定的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知识, 对大学生的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施以相应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就是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方向性教育, 使大学生在成长中逐渐具备国家安全意识;通过国情教育、国防知识教育等认知性教育, 使大学生获得与国家安全相关的知识、信息、基本经验;通过社会责任感教育、国家安全法教育等规范性教育, 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心理教育、危机应对教育等实践性教育, 使大学生在面对各种正在或可能给国家重大利益造成影响的威胁时, 具有维护国家重大利益的行为能力。国家安全教育问题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要视野, 进行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和战略抉择。

1. 国家安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承的必然延伸。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社会主义国家也必然有其特殊利益要求, 这种特殊利益要求就是社会主义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国家安全条件。苏东剧变以后, 执政安全已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和完善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教育理论体系, 已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对时代挑战的必然要求。

2. 国家安全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005年中央又专门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做全面部署,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 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 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 才能确保长治久安。”[1]因此, 把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进一步统一到中央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部署上来, 是一种政治性、战略性和现实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

3. 国家安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大举措。

高等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历来处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 是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与我争夺第三代、第四代接班人的重点目标。目前, 我国在校大学生约两千多万人, 在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 如何进一步提升他们维护国家安全的素质和能力, 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 加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 是新形势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迫切需要。

4. 国家安全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助推力。

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批准《国防教育法》时说, 要求“通过这个法律, 大大地加强我们美国的教育制度, 使之能满足国家基本安全所提出的要求”[2]。特别是9.11事件发生后, 美国立刻调整了教育系统, 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教育。这说明国家安全教育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从巩固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审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成为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视角。

二、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 国家安全教育备受世界各国重视, 并已成为各国国家安全战线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国民国家安全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 但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1. 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未得到充分重视。

“目前,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还处于宣传阶段, 远未达到有计划、有目标、规范化教育的层次。”[3]有些学校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未给予应有的肯定;有些学校把国家安全教育等同于国防教育;有些学校把国家安全教育局限于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 甚至把国家安全教育交给保卫处等没有师资力量的行政部门。这种状况与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重要性及其地位是极不相称的, 无法保证教育效果。

2. 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责任缺位。

现实中, 大学生对国家安全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一些大学生对国家安全还停留在军事、战争、国防、领土、情报、间谍这样一些传统的、局部的认识上, 不了解“非传统安全”和“综合安全”的内容, 缺乏对国家安全全方位的认识与理解;有的大学生把国家安全等同于情报、间谍机关的活动, 一谈到国家安全, 会马上联想到美国的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前苏联的克格勃以及我国的国家安全机关, 或多或少地、有意无意地认为国家安全与己无关。这种状况与大学生所承担的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历史使命极不相符, 淡化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时代责任感。

3. 国家安全教育体制不够健全。

当前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从学科建设上看, 尚缺少德才兼备的国家安全教育学科带头人, 课程建设起步困难, 发展后劲不足, 客观上限制了课程的发展;从内容上看, 还没有正式列入高等教育教学大纲之中, 全国或地方性的教材、多媒体资料极其缺乏;从方式上看, 总体上偏重于传统的呆板说教和枯燥的思想宣传, 教育渠道和形式比较单调;从考核上看, 不具备完整的评价体系和标准, 没有纳入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考察范围之中。这种状况与面向现代化的高等教育发展极不匹配, 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4. 大学生危害国家安全的个案行为出现。

由于高校在和平与发展时代所处的特殊地位, 海外敌对势力、间谍情报机构和国际竞争对手把高校作为渗透、搜集情报信息的主要目标和活动的重要场所,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窃取我国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情报。北京某个案的出现又一次敲响了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警钟。

三、建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效机制

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增强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责任感。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要经历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和漫长的自省内化阶段, 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有效机制做保证。

1. 健全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领导组织机制。

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再次指出:“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 加强国家安全工作, 警惕国际国内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活动和分裂活动。这说明维护国家安全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重要工作和共同任务。因此, 建立以党委为领导, 国家安全领导小组为核心, 行政部门为分管, 教师为骨干, 全员参与抓落实的领导组织机制, 是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的根本保证。

2. 构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长效落实机制。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是一种政治性、战略性和现实性很强的教育工程。为此, 要把国家安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和日常工作之中, 贯穿于入学教育、学中教育、毕业教育等全过程, 要充分挖掘高校现有教育教学资源,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军事理论教育、“三育人”工作、党团学组织的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等教育教学各环节进行优化整合, 使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形成可持续性的长效机制。

3. 建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特色教育机制。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要求, 2006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展开, 为把国家安全教育进一步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为此, 必须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构建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为主干、以国家安全形势教育为辅助、以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素质和法律意识为目的课程体系, 注重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在内容、方法和途径上, 使国家安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融为一体, 开辟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教育新模式。

4. 完善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自我教育机制。

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效果评价, 不仅要看内化的意识程度, 更要看外化的行为表现。大学生对国家安全教育认知度的最佳表现形式就是在实践中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觉践行。课堂灌输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所起的主导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特别是在大学阶段更为重要。大学生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以科技安全为关键, 以军事安全为保障, 融生态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于一体的新型国家安全观指导下, 自觉维护社会主义国家安全利益, 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

5. 探索高校国家安全独立体系教育机制。

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具有独立的学科价值, 既是现实问题也是理论问题。高校国家安全教育需从更大的视野、更高的基点构建和实施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教育体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以德育原理为基础理论, 结合国家安全的特殊性, 以大学生群体为特定对象, 规划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整体机制。在教育内容上:一是以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为核心, 构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体系;二是要反映时代特征, 关注科技发展, 将综合国力竞争作为重要内容列入课程体系;三是要强调高等教育属性, 作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 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应具有较高的层次, 发挥高校学科交叉互补的优势, 突出其前沿性。在管理上, 要以国家安全机关为督导, 创新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系统, 建立适应新时期和国家发展要求的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独立体系。

总之, “国家安全教育重心在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是国家利益的一部分”[4]。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工作领导, 深化教育责任意识, 坚持教育创新、内容创新、体制创新、稳步扎实推进新时期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工作,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家安全环境, 我们应认清形势、居安思危, 以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为突破口, 筑起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

(吕国辉, 长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吉林长春130012)

参考文献

[1]胡锦涛.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讲话[EB/OL]http://www.tj.xinhuanet.com/wap/2005-01/19/content_3592402.htm.

[2]吴式颖, 等.外国教育史简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8:495.

[3]王敏.关于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03 (01) .

安全生产内部评价机制 篇5

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文件

安全生产内部评价机制

本机制的制定旨在实现本公司安全生产内部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综合治理;科学管理,持续发展。”的方针,科学地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予以客观评价,查找、分析和预测生产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实现最低事故率,达到效益最大化。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一、评价内容

企业安全生产内部评价采用百分制评分表的形式,评价内容主要为企业在日常生产运营过程中所应该达到的各项指标和安全生产标准。

二、评价方法

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公司的安全生产内部评价工作,具体工作由公司安全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每年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内部评价工作可以和年度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奖惩考核同时进行。

2、公司将针对企业安全生产内部评价指定安全生产内部评价评分表,各项指标满分为100分,各项评价的实得分为相应各子项评分实得分之和。长沙红光巴士

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文件

3、各评分项实得分不采用负值,扣减分数总和不得超过该评分项目应得分分值。

三、评价等级

企业安全生产内部评价结果应分为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各项指标评分八十分以上为合格,六十分至八十分为基本合格,六十分以下为不合格。评价等级严格按照内部评价评分表所实得的分数划分。

四、奖惩

但凡在企业内部评价中被评为不合格的科室及车队,公司将予以通报批评,并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奖惩制度予以相应的惩罚。

五、附则

1、本评价机制自印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的思考 篇6

关键词: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7-0048-02

我国的煤炭行业是一个安全风险尤其突出的行业,生产中多出现伤亡事故,造成了重大的社会影响。煤炭开采行业主要是受制于传统的安全管理部门,部门中没有完整的科学评价体系,并且风险的评价意识较低,缺少风险管理的手段和机制。其次煤炭开采行业还受到自然因素以及技术管理因素的影响,这些都严重妨碍了煤炭生产的安全管理,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加强煤炭生产的安全性。

1 影响煤炭安全生产的因素

1.1 事故控制理论缺乏

煤矿生产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的人与自然复合的系统,其中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主要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而事故安全控制理论不足属于客观因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发生过不仅一次的煤矿安全事故,这些事故主要包括有煤尘爆炸和瓦斯爆炸等,每一个事故都会造成很大的伤亡,但是每一个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是不相同的,具有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等,使得人们很难掌握煤矿事故产生的安全机理。通过对大量的安全事故的分析发现,事故的产生有一定的规律,经过大量的学者和技术人员的研究取得了相对的成果,但是,仍然没有掌握煤炭安全事故发生的具体规律,因此很难有灾害的预防和治理的机制。这些方面的安全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严重阻碍了我国煤炭的安全生产。

1.2 煤矿生产环境落后

我国煤炭生产中发生安全事故,生产的工作环境落后,很大一部分是受历史遗留问题影响的。主要是因为我国大部分的矿井都是在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之间建设的,这些时期建立的矿井由于受到技术和经济的制约,在安全管理方面和技术生产方面都很落后。矿井中的通风设施的设置不科学,其中的技术和设备的科学性、安全性比较差。并且安全生产装置的性能难以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这种落后的管理机制主要是受到之前落后的劳动力和技术决定的,为以后建立矿井中安全生产机制埋下隐患,使在矿井中工作处于危险中。除了受到历史问题的影响,工人主要的工作环境是在地下工作,这里的环境潮湿并且黑暗,生产中又会产生很高的温度,并且地下的地质环境不稳定,都给煤矿的生产带来了很多的安全方面的挑战。同时矿井中的水文状况和瓦斯情况不确定,都给煤炭安全生产带来很多问题。

1.3 管理者安全意识差

由于煤炭生产的工作单位主要是进行分区管理的,煤矿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煤炭生产作业地区分散,分区管理存在很大的难度,使得管理者在安全管理的意识松懈。同时对于安全生产的监督部门,受到利益的影响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制约,部门监督的作用执行力度不到位,对企业的风险作业视若无睹。并且安全管理的信息没有随着发展而建立起来,没有一个完整的、科学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机制,使得事故发生之后,没有一个有效的防治系统,不能有效的利用其发生事故的相关信息,不能对以后的工作形成指导体系。并且管理者片面的追求所谓的经济利益,在生产中为减少成本而使用安全系数低的设备,进行不正规的煤炭开采和生产,最终导致事故发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2 建立煤炭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的措施

2.1 安全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机制

煤炭安全生产的风险管理机制主要包含有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机制、技术保障机制和文化教育保障机制三方面,其中组织保障机制是促进技术保障机制建立和实行的前提。只有建立相关的组织保障机制,才能够保障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中各种技术和原则的确立和实施,因此建立组织保障体制需要首先确立具体的组织目标和方针,明确组织的结构和制度等。我国煤炭安全生产的方针主要是遵守安全第一,结合预防和综合性的治理原则,这同时也是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方针和大前提。对于组织保障机制的目标和方针的确立,需要坚持科学性的原则,结合实际的情况制定政策。首先,目标需要保证在法律的基础之上,同时具有可实施性,与技术水平相互协调,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并且目标要注重体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以安全为目标不断的进行煤矿生产。制定了科学可行的目标和方针之后,需要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最后建立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的具体的实施模型。

2.2 安全风险管理的技术保障机制

煤矿生产安全的风险管理的技术保障工作的关键在于解决煤炭安全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例如风险的识别问题、风险的评价体系和风险的管理控制问题等。对于风险的识别技术,因为煤炭生产中存在的风险是不能消除的,因此需要控制可能导致煤炭生产发生事故的因素。在各种产生风险的因素中,需要有效的识别出异常的风险,需要根据统计学的原理。使用相关的图纸进行分析。其次,对于风险的预测技术,也是需要在大量的算术技术的基础上进行预测,通过进行相关的预测,能够有效的掌握风险存在的状态,做出科学的评价和控制。再次是风险的评价体制的建立,结合煤矿生产的复杂性可以使用以下几种评价方法,有LEC法、安全检查表法和事故的树形分析法这三种进行风险的评价和分析。这三种方法中树形分析法是最为健全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需要确定其中发生事件的基本的概率。最后对于风险控制的技术保障机制的建立,需要根据风险的具体类型,做出相关的技术指导。

2.3 安全风险管理的文化保障机制

文化教育的保障机制是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主要部分,需要重点确定文化教育的目标和对象,明确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其中的目的是帮助员工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安全生产的意识和能力,促进煤炭生产的安全进行。不仅需要对煤炭生产企业中的员工进行安全文化教育工作,还需要对领导进行安全管理教育工作,选定了培训的对象之后需要确定适合对象进行学习的内容,对其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在教育培训中要注重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注重对培训效果的检查,根据反映情况制定下一步的培训计划。在煤炭安全文化建设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人,所以不仅需要注重员工进行人文方面的关怀,关注在地下工作的员工的身体状况和工作状况,增加员工的奖励机制,可以加强员工自身的被认同感,同时还需要加强员工之间的监督和互相教育工作,以树立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的理念。并且要注重对煤矿生产企业中的领导阶级的安全教育工作,使领导能够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树立自身的安全生产的观念,正确认识事故产生的规律,充分的了解施工发生的原因,克服内心的事故小概率的观念,也要消除事故不能避免的理论,树立科学的安全生产和管理的观念。

3 结 语

煤矿事业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行业,其产生事故的几率比较高,煤矿事故的发生不仅能够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还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为了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需要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相关的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从技术保障、组织保障和文化保障几方面共同建立我国煤炭生产安全风险的管理机制,逐渐改变煤炭生产的高风险性,提高我国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颜士华.基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有效控制措施的思考[J].中国外资,2012,(6):97-98.

[2] 吴兵兵.创新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J].中国煤炭工業,2011,(10):147-148.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机制研究 篇7

1 基层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人员配置不合理, 职业化有待增强

区一级安监局安全监管力量逐级减弱, 人员配置自上而下呈倒三角结构, 办事处安监站只有一两名工作人员, 存在量大任重、人少事多的情况;监管能力参差不齐, 人员变动频繁, 导致监管人员在安全检查中存在检查、复查、整改不到位的现象。

1.2 监管救援缺乏技术支撑

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专业性强, 不仅要求执法人员具有专业技能, 还需要具备有相应资质的安全技术机构和现场检测装备。区安监局没有自己的安全评价机构、安全咨询机构、安全技术监测和鉴定机构, 也几乎没有培训机构, 仅仅依靠政府监管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监管任务的。

1.3 社会参与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企业职工应对安全生产享有监督权和参与权, 而我国在《劳动法》和《安全生产法》等法规中对此方面规定得不明确, 企业执行时也不够坚决;有关全区安全生产的相关信息不够透明, 比如危险源分布、安全管理现状、事故隐患治理和安全生产检查问题、事故调查处理结果和职业危害预防等应面向企业内部和社会公开, 主动接受企业职工和社会公众的批评、监督。

2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2.1 加强机构建设, 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

区安监局基层执法队伍中安全工程、化工和法律等专业的执法人员较少, 加之政府严格控制人员数量, 很难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 应鼓励现有执法人员通过在职学习、进修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这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方法之一。

2.2 构建安全技术支撑体系

充分发挥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可有效降低政府、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管理成本, 并弥补官方监督管理机构在技术上的不足。第三方机构常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将最新的技术转化为实践成果, 区安监局应积极推广成熟、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 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中小型安全技术服务机构;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企业应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行业自律性和诚信度, 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2.3 加强对新媒体的使用

近年来, 安全生产问题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基层安全监管部门可通过加强对新媒体的使用, 使群众真正地了解安全生产动态。比如, 可利用新闻媒体披露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

3 结束语

基层安全监督管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之一, 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鼓励执法人员在职进修、提高安监人员的录用门槛等是进一步提升基层安监监管水平的有效途径。此外, 还应充分发挥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并及时运用新兴媒体, 建立安全生产微信公共服务平台, 使人们通过微信互动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 进而与安监部门、政府实时沟通, 最终为安全监管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摘要:对于目前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机制, 多从宏观方面对安全监管模式进行研究, 而对基层安全监管部门运行机制的细节把握不足。通过对河南省某地区安全监管部门进行实地调研, 分析其安全监管、执法和宣传等日常事务和基层安全监管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安全生产,基层监管,新媒体,安全评价机构

参考文献

[1]李焦明.企业安全管理的要领与“陷阱”[J].安防科技, 2005 (01) :11-12.

如何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篇8

煤炭是内蒙古乌海市的支柱产业, 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直接关系到全市经济建设能否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老石旦煤矿为了满足煤炭生产的需求, 于2000年对矿井进行了技术改造, 拥有新型技术综采配套设备, 有着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崭新的管理模式, 安全生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安全管理工作与国内同行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安全思想和行为模式不固定, 常常处于事后总结状态。

2、安全生产投入不足, 各种福利设施不能实现社会化服务。

3、员工的安全行为和安全理念不能持续强化, 抓一阵子紧一阵子, 没有适应安全生产高速发展的管理模式。

4、员工与家庭的双向沟通少, 亲人和家庭的安全防线很难有效发挥作用。

5、生产压力大, 生产与安全的关系未很好地协调, 有时重生产而轻安全。

二、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1、依靠科技监测手段, 保证安全生产

安全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煤炭企业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持续扩大规模发展, 必须依靠先进的生产自动化手段、安全监控手段, 快速的信息沟通技术和可靠的通风、灭火系统, 同时要通过一定的管理和监督手段, 使信息传输有效, 指挥手段灵活, 措施预案可靠, 才能够应对突如其来的灾害袭击。

2、创新管理机制

安全管理是一个落实责任, 有奖有罚的管理过程, 是一个主动防范、预防在先的过程。因此, 要逐级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各自的分工范围和岗位职责, 做到动态检查、整改和反馈, 实现时时、事事有人管安全, 强调安全工作。

安全生产要实现目标管理, 各单位要根据生产情况, 制定相应的月控制目标和年控制目标。要把目标管理、员工工资和奖金分配结合起来进行考核, 实行安全工作有奖有罚, 这样, 员工身上的压力和动力便会同时产生。对于事故的防范, 要注重事前的安全技术投入和安全危险源的辨识, 把安全事故的预防开展得更加真实和扎实, 否则流于形式, 不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安全管理状况。

3、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安全工作要贴近员工的精神和情感需要, 要及时解决员工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特别是及时处理与远离亲人感情的问题, 解决好员工的休息、休假问题, 不能让员工带着情绪上班, 带着疲劳上班。

要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问题。由于岗位不同和工作环境的差异, 有的一线员工思想不稳定, 想调换工作岗位, 不积极参与安全隐患处理, 工作不扎实、不认真, 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4、健全群众安全防御体系

群众的安全监督和教育是个别管理干部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补充。一个是正确的教育, 一个是迂回作战。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全员参与及群众支持。

要建立安全生产的群众安全监督岗和监督网, 开展家属协管安全活动, 通过座谈、慰问和赠送安全信件等多种形式, 吸引群众参与安全管理活动, 全方位、多角度的支持监督安全工作。不仅让员工意识到安全工作无处不在;安全思想不仅煤矿工人要有, 家属子女也要有, 这样, 才能保证员工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从容应对各种安全风险。

5、注意员工培训

培训教育是现代企业的一项新内容。员工应当与企业共存共荣。企业的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模式, 员工要首先熟悉并贯彻执行。要保证培训的时间, 培训手段丰富化, 培训效果定性化和定量化, 并把培训的学时作为员工的考核项目。

6、关心员工的生活

安全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利于企业, 利于个人的。因此, 制定安全目标, 应当能够在实现后, 使员工受益, 使个人的生活、福利条件和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另外, 我们要对长期得不到休息的岗位定期进行轮岗、休假, 保证职工精力充沛、思想活跃、行动有力, 这才是安全生产的健康保证。

三、深化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继续推进深化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努力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长期基本稳定。为此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工作抓起。

1、从基础抓起。

就是要抓好“双基”工作, 做到重心向下移, 夯实基础。一是要深入贯彻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的方针, 提高煤矿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二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技术规程, 补充完整矿井地质资料和有关检测、鉴定资料。打好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的基础。三是加强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 进一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2、从源头上抓起。

主要是以安全生产许可为契机, 加强煤矿安全整治力度, 提高煤矿企业的准入门槛。做到关口前移, 源头把关, 超前防范。重点对于矿井的“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危险源的防灾系统, 要做到严格标准, 严格程序, 严格审查, 特别是对于高瓦斯矿井或瓦斯突出的矿井以及水患严重的矿井更要如此, 切实把好安全生产许可关。

3、从人才上抓起。

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薄弱, 最大的问题是人才的问题。从业人员素质低, 专业人员技术匮乏, 严重制约了安全水平的提高。首先要配备好企业的技术负责人, 因为按新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规程中有许多条款要有企业主要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审批, 必然是称职的人才能担当此任。特别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防治突出要求技术性更强, 更需要素质较高的技术人才。目前煤矿企业的人才状况很不乐观。煤矿总工或技术负责人是煤矿安全技术把关的关键人物, 也要像矿长一样实行资格证制度。此外, 随着煤矿新工艺, 新设备和新技术的推广, 加强人才的培训和引进, 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煤矿在整治中“软件”上水平的重要方面。

4、从法制上抓起。

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 通过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强化企业法人的依法办矿行为。为确实使安全生产许可制度规范化、法制化, 就要进一步健全安全评价工作, 把安全生产许可制建立在具有法律效力的安全监管方式上。即把经常组织的一般性安全大检查改变为由资质机构进行专业性安全评价、鉴定或认证等。通过加强法制建设, 从法制层面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四、保证煤矿企业安全投入的对策

1、严格煤矿企业市场准入

煤矿企业市场准入条件的设置, 能够使生产企业配备基本的安全生产设备、必要的安全管理人员和一定的安全投入资金, 从源头上制止不合格企业的涌入。为了避免煤矿矿主前期安全不投入, 事故发生后潜逃, 妄图逃匿责任, 还应加强对煤矿企业实行风险抵押基金制度, 确保其能够承担事故后相应的责任。

2、重视以人为主的安全投入

目前国内煤矿企业普遍存在缺乏煤炭专业人才的现象, 有关方面所做的调查问卷表明, 在调查问卷中回答急需普通机电专业的占96%, 煤矿专用机电专业的占54%, 安全管理占43%, 为所需人才的前三位。据笔者了解, 目前我国开设煤矿安全专业的大学不超过10所, 其中煤矿安全专业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到煤矿企业的寥寥无几, 因此煤矿企业引进人才确实是当前的一大任务。

3、国有煤矿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普遍担负着较多的社会责任, 为了安排职工家属及子女就业, 几乎所有的国有煤炭企业都开办了大量的中小企业, 而办这些企业的时候很少考虑经济规律和经济效益, 单纯是为了安置人员。实事求是地说, 这些中小企业根本不具备市场竞争和生存能力。因此必须对国有煤矿企业进行制度改革, 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模式。

4、加大安全执法力度

煤矿企业安全投入不仅需要在市场准入的时候严格把关, 更要在市场准入后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依法监督保证安全投入。新的《煤矿安全规程》是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最全面最详尽的规范和要求, 也是煤矿安全执法的依据。

5、加强对矿主的安全培训

只有矿主真正认识到安全投资的效益, 才能使被动投资转变为主动投资, 才能使安全投资更加合理、有效, 因此加强对煤矿企业负责人的安全培训也是很有必要的。

五、结论

煤矿企业安全投入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 企业一旦缺少或没有安全投资, 就像釜底抽薪, 安全工作永远热不起来, 永远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各级政府监管人员只有从整体出发, 严格监督煤矿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 才能使煤矿企业安全投入落到实处。

摘要:文章总结了乌海市老石旦煤矿安全生产状况, 提出了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方案, 强调了深化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重要性及安全投入对策。

浅析安全生产标准化机制 篇9

一般情况下, 客观的说, 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必须体现“安全第一”的责任, 在安全第一的基础上, 进行有效的预防安全问题的发生, 综合的治理在安全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的问题。因此, 安全生产是十分重要的, 在安全管理工作上可以呈现规范化的、科学化的, 还有系统化和法制化的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 在风险出现后的控制过程中也可以有效的控制, 并且针对性的持续改进和可持续发展。其实, 安全生产标准化机制就是企业的安全管理的实际实施办法和有效的控制办法, 可以有效的提高安全生产的现状和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1 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性

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内容包含来说, 安全生产标准化包括了安全的目标, 安全的组织结构和职责, 安全的生产和投入, 安全的法规与管理安全的制度, 还包括了安全的教育培训工作, 安全生产设备的检查和设施, 作业安全, 隐患的排查和治理, 还包括了安全生产中重大危险的监控, 职业健康, 应急的救援, 事故的报告, 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绩效的评定等。

安全生产确立标准化机制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 安全生产中的标准化可以规范生产中不标准的行为, 保证在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符合生产标准的, 实际上, 在现实的生产中, 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生产中不标准行为的产生, 因此安全生产的不标准化是可以规范生产的没一个步骤;

其次, 安全生产标准化机制的建立还可以有效的对安全生产中的安全事故进行预防和控制, 可以有预见性的对每一个生产环节出现的安全风险进行分解和控制;

再次, 安全生产标准化机制的建立还可以有效的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进行应急的处理, 直接在安全事故发生后, 进行迅速处理, 从而避免二次伤害的出现。

2 安全生产标准化机制的构建

首先, 是重视度, 安全生产标准化机制的构建必须在安全管理中要有相应的重视程度, 也就是说, 机制的构建从领导到一般员工都应该明确安全生产工作无小事, 任何时候都要重视, 并且要把安全工作提到日程上来管理。

其次, 安全生产标准化机制的构建还需要合理的规划和合理的建设。在安全管理工作中, 标准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每一个标准化机制的步骤都需要合理的规划和构建。尤其是在生产中, 生产步骤是环环相扣的, 每一个生产步骤的承上启下都需要标准化的过程, 一定要在建设的过程中做到标准和整齐。

再次, 安全生产标准化机制的构建还需要全面性。整个安全生产标准化机制的构建是需要全面的, 也就是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错过, 要做到生产中安全管理, 不出任何安全事故, 也要做到在安全生产中还要有应急预案和处理办法, 从而把安全生产工作的标准化建设全面发展。

最后, 安全生产标准化机制的建立在安全生产中是十分重要的, 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方面, 安全生产标准化机制的构建需要安全生产中的重视和认真建设。

综上, 安全生产标准化机制的构建是安全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任何安全生产管理离不开安全生产的控制和应急, 安全生产标准化贯穿在安全生产的全过程, 是用标准的生产模式来指导生产过程, 并且通过有效的指导规范生产中的不规范的情况, 比如经验主义等。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可以使安全生产在规范生产中更上一个台阶, 是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安全生产管理也离不开标准化的制度和建设。

参考文献

[1]肖跃华, 构建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长效机制的探讨,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13年12月.

[2]陈笑宇;董妍璐;马鸣, 安全生产标准化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探讨, 经营管理者, 2013年6月.

[3]吴建, 论述安全生产标准化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 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论文集 (上) , 2015年2月.

[4]王影, 我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化研究,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年4月.

煤矿安全生产预警机制构建研究 篇10

煤矿一直以来就处于高危险的操作状态中, 发生的事故也令人十分震惊, 而导致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以下是笔者总结出的几点造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

(一) 经济发展需要。

中国本身就是一个能源不足的国家, 在能源开发中, 煤炭占据的比例十分大, 并且其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的一大主要能源。虽然近年来煤炭能源开发逐渐增多, 但是仍旧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并且据专家估计, 这样的情况有可能还会维持到多年以后。然而, 由于多种产业的快速发展, 带动了能源产业的进步, 导致煤炭能源的攻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从而造成了煤炭资源的大肆开发, 其中有许多不法的小煤矿。

(二) 小型违规煤矿的猛增。

现阶段, 据调查显示, 我国已有上万个煤矿在进行开采, 其中有大有小, 最严重的是个体煤矿居多。许多人为了获取经济利益, 不惜私下开煤矿, 在作业期间, 不注重安全管理, 对开采人员也不进行实时监督, 大肆开采, 结果造成许多的煤矿事故发生, 其中特大性的事故占据近3/4。我国煤矿开采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过低, 使得许多小型煤矿更加肆意妄为, 但是却对员工的安全不加以重视, 再加上相关部门的监督又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 这就导致小型煤矿的开采变得更加猖獗, 在技术力量不够充足的情况下, 屡有煤矿事故发生。

(三) 先天自然条件的逐渐变化。

煤炭能源大量储存于地下, 导致瓦斯灾害十分严重。随着现在的煤炭能源的开发深度逐渐增加, 高瓦斯造成的危险性也逐渐增加, 而且随着各种煤矿的增多, 致使产生危险的范围也随之扩大。煤矿的开采深度增加, 开采技术落后, 设备不及时更新,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水资源造成了影响, 导致近年来水源灾害的治理难度增大,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四) 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始终不够完善, 由于先天自然灾害造成的后果并未得到有效治理和改善, 而后期对其的处理也不够全面, 这很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 我国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严重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 大量的员工尚且处于单纯劳动力的状态下, 并不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而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质量标准一直处于下滑趋势, 在煤矿开采中, 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许多一味寻求经济利益的煤矿开采者, 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对于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置若罔闻, 从而导致现今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局面。

(五) 监督力度不足。

安全检查注重的是细节部分, 监督力度一定足够大, 在煤矿中工作的人员要持证上岗, 监督部门对于其设施的检查要到位, 作业的操作步骤和规则也要明确告知工作人员, 不可有所忽略。监督和检查形式过于单调, 不够灵活, 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方法, 这就会导致工作人员钻漏洞, 不严格遵守作业操作制度, 从而带来安全事故隐患, 对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危险, 也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煤矿安全生产预警机制的构建

煤炭行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煤矿安全生产, 而煤矿安全生产预警机制的构建, 能够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 甚至防止煤矿事故的出现。因此, 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十分必要。

(一) 成立专门的安全预警领导小组, 明确分工。

为了切实加强对煤矿安全预警机制的良好领导, 每个煤矿开采机构, 应该建立专门的安全预警领导小组, 并且进行明确分工, 各司其职。在煤矿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体系中, 建立安全监控办公室, 由专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人员来胜任, 组成一支强有力的安全监控小组, 对开采人员的安全加以保障。在此基础上, 进行等级划分, 划分成不同层次的安全预警体系, 进行有效管理。建立的安全生产预警机制, 主要负责指挥安全预警和应急情况出现时的必要行动组织, 还有要建立专门的信息收集体系, 对安全信息做到及时分析, 而且在进行安全预警行动时, 一定要切实追踪安全预警的实时动态, 从而能够恰当地对开采人员实施安全保障, 最后的时候, 也要对安全预警机制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总结, 以此增长经验教训, 在以后的预警状况中能够更好地处理所出现的问题。

(二) 各部门要及时按照要求发布预警信息。

安全生产预警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有很多, 其中主要有基层单位的汇报、职能单位的安排, 以及煤矿领导者的具体工作安排。建立安全生产预警信息收集渠道, 及时准确地分析, 以此保证信息的准时性和全面性, 这样才能够及时地分析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有效保障开采员工的人身安全。

安全生产预警的信息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安全生产预警的等级和类型、安全生产预警的时间和范围以及最重要的应激措施。在收集到安全生产预警的准确信息之后, 确定其等级和范围, 然后以尽快地速度制定有效措施, 从而能够在发生事故时, 能够及时处理问题, 避免造成更大的意外和损失。

(三) 煤矿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具体实施过程。

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在煤矿被审核下来的时候, 就应该由领导组织基层单位和相关部门人员, 根据人员的具体职能进行明确分工, 然后让相关技术工作人员, 对安全生产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 制定具体有效的煤矿安全生产预警方案, 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 以防安全事故的出现, 保证所有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当然有效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最基本的措施是, 一定要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监工, 监督开采人员安全施工。

基层领导机构也要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 按照安全预警的等级划分, 切实制定并加以落实安全生产的有效防范举措, 安排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监工, 严格按照规定监控开采人员的工作, 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保障煤矿作业安全进行, 从而既维护了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又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四) 煤矿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实施评估报告。

安全生产预警机制的实施单位, 要做好对预警机制的评估和总结, 做好具体细微的工作记录和数据分析, 使得在进行煤矿安全生产预警机制的完善和改进时, 能够借鉴以前的经验教训, 吸取更多的实践经验, 为煤矿安全生产预警机制的建立健全提供可靠保障。对于每一次的煤矿事故, 都将产生难以估计的后果, 而在这些事故的背后, 更多的是给予相关部门的警告, 因此煤矿开采的相关领导部门要及时地做好安全生产预警工作, 根据已发生事故的教训经验, 制定有效的实施措施, 才能够保护好所有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结语

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 以防安全事故的出现, 在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的基础上, 开发更多的新能源, 促进煤矿产业的发展, 是我国煤矿产业的必然趋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积极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预警机制, 有效控制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进而促使煤矿产业有序发展。而且, 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预警机制不仅能够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还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进而实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盛燕宇.浅谈我国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的现状及其预警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 2012.7.

[2]窦迅, 李扬, 高赐威, 宋宏坤, 阮文骏.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电煤供应安全预警机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1.

学生生产安全教育机制 篇11

一、突出文化要素,在创新教育机制上下功夫

文化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更高境界,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迫切需要。在构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中,我们要推行安全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以人为本”这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安全理念渗透和安全行为养成),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把安全第一变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

创新教育机制,必须抓好安全理念渗透。要使广大员工不仅对安全理念熟读、熟记,入脑入心,全员认知,而且要内化到心灵深处,转化为安全行为,升华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创新教育机制,必须注重安全行为养成。重要的是依靠制度约束。要依靠刚性制度来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必须抓好四个环节:一是抓好定标环节,根据不同岗位、不同要求,分别制定出不同的安全行为规范,安全行为规范考核标准要量化、细化、具体化、可操作化。二是抓好执行环节,要求广大员工认真执行安全行为规范,把它落实到生产过程和操作过程中。三是抓好检查环节,定期不定期地对员工的安全行为规范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把检查发现的问题记录在案,以“三定表”的形式通知被查单位和人员。四是抓好考核环节。每日对员工的安全行为规范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要与工资奖金挂钩。

二、突出法制要素,在创新执法机制上下功夫

构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必须坚持“以法治安”,用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安全行为,使安全生产各方面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安全生产法制秩序。

坚持“以法治安”,必须“立法”。立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上级部门历年颁发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命令、条例、标准等,要把所有涉及安全生产方面的各种法规汇编成册。另一方面是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操作标准、安全培训制度、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安全奖罚制度等,所有这些制度都要整理汇集,编印成册发到基层单位和员工手中。通过“立法”,为依法管理安全强化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坚持“以法治安”,必须“懂法”。要实现安全生产管理法制化,“立法”是前提,“懂法”是基础。只有使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学法、懂法、知法,才能为坚持“以法治安”打好思想基础。

坚持“以法治安”,必须“守法”。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要求员工学习的,领导干部首先要学习;要求员工知道的,领导干部首先要知道;要求员工遵守的,领导干部首先要遵守,要把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作为对领导干部的最基本和最起码的要求。

坚持“以法治安”,必须“执法”。坚持“以法治安”,离不开监督检查和严格执法,煤炭企业要充分利用监督检查这个手段,依法进行安全执法,在安全执法、安全检查、安全考核、安全监督中,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秉公执法,依法办事,自学维护安全法规的权威性、严肃性。

三、突出责任要素,在创新自律机制上下功夫

煤矿企业能不能搞好安全生产,关键在于能不能落实安全责任。实践证明,煤矿企业要真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必须在四个“健全完善”上下功夫。

一是健全完善安全责任落实机制。落实安全责任,必须抓住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落实各级安全第一责任者的安全生产责任。把安全责任落实到董事长、总经理、矿长、队长、班长四级行政一把手;第二个层次是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重点是落实调度、通风、生产、安监、保卫、基建等处(科)室管理人员的业务保安责任;第三个层次是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

二是健全完善安全责任考核机制。煤矿企业在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机制中,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方案。对于矿(处)长以上领导干部安全责任的考核,由集团公司安监局、人事处、组织部负责;对于区队科级管理干部的安全责任考核,由各矿、厂、处安监科、人事科和组织部负责;对于班组长和安监员的安全责任考核,由各矿安监科和班组长管理办公室负责;对于员工的安全责任考核,由基层区队负责。对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要按月度和季度进行。考核工作一定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考核面前一视同仁、考核结果要公布于众,接受群众的监督。

三是健全完善安全责任奖罚机制。对于安全责任落实得好、安全工作搞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于安全责任落实差、安全工作搞得差的单位给予处罚,对于在安全生产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领导要给予重罚。在完善安全责任奖罚机制中,要坚持重奖重罚的原则,要认真执行煤矿安全监督罚款办法,奖要奖得让别人眼红,罚要罚得让本人心痛,通过奖罚机制,把安全责任进一步落到实处。

四是健全完善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凡是发生的各类事故,煤矿企业都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进行分析、追查和处理。在分析、追查各类事故中,首先要从各级领导责任查起,在查清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的同时,还要追查分析各类管理干部的安全责任,要把板子打在应负责任的领导干部和各级管理人员身上,把安全工作的好坏直接与各级领导的票子、面子和帽子挂钩。在此基础上,对各类事故的责任人也要进行责任追究,做到该罚款则罚款,该降级由降级,该开除则开除,该法办则法办。

四、突出技术要素,在创新抗灾机制上下功夫

要突出技术要素,就要提高井下装备水平。煤矿企业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大胆引进国际先进的综合机械化采煤装备和采煤工艺,提高井下安全装备水平,通过建设高产高效矿井这个途径,促进国有煤矿安全技术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

要突出技术素质,就要提高监测监控水平。落实监测监控是预防瓦斯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线。煤矿企业要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规定和要求,配备和配齐各种瓦斯监测监控装备,高突和高瓦斯矿井要建立瓦斯抽放系统,装备安全监控系统,所有下井人员要按规定配备使用自救器,掘进工作面要配备高效低耗对旋式局部通风机,使用大直径的风筒,全面落实“一通三防”四项装备措施,健全和完善瓦斯防治装备和安全设施。

要突出技术要素,就要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要把世界先进国家的安全管理方法,要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把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全部应用到安全生产管理中,不断把安全管理的现代化引向更深层次。

五、突出投入要素,在创新保障机制上下功夫

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为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资金的投入,形成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长效机制,经国务院批准,所有煤炭生产企业必须建立提取煤炭生产安全费用制度。

对于提取的安全费用,煤矿企业必须做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年度结余资金允许转入下一年度使用。安全费用只能使用于十个方面:①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更新改造;②完善和改造瓦斯监测系统和抽放系统;③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治煤尘与瓦斯突出;④完善和改造矿井防灭火;⑤完善和改造矿井防治水;⑥完善和改造矿井机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⑦完善和改造矿井供配电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⑧完善和改造矿井运输(提升)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⑨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尘系统;⑩其它与煤矿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方面。

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大对煤炭生产企业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相关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安全费用全部用于安全生产,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论如何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篇12

1 建立健全安全责任的制约机制

1.1 明确管理体制

(1) 关于宏观体制:首先应明确国家安监总局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让企业懂得国家监督体现了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和责任, 安全生产强制性条例是实施安全生产的保障, 并从根本上制约了企业和个人对安全管理的思想和行为。从近年来对私挖乱采和越界开采, 以及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小煤矿的治理情况来看, 尽快落实地方政府的煤矿安全监管职责至关重要, 各级地方政府应认真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促进煤矿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文化等各项要素尽快齐全和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 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单元;只有每个企业重视安全, 安全投入充实, 安全管理到位, 全国的安全生产才有保障。《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法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进一步明确地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 企业也应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员工。 (2) 关于企业内部体制:安全管理职能需要设置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才能得以发挥, 但实际往往是: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的单位安全管理机构健全, 而未发生过安全事故的单位管理机构就很弱, 甚至没有。因此, 务必坚持预防为主方针, 杜绝因事故而设安监机构的不正常现象。

1.2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煤矿企业领导务必明确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各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一经建立起来, 就必须让每个部门、岗位和个人明确自己的安全责任并落到实处, 在执行中不断予以充实和健全。

1.3 责任体系的落实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责任制各不相同, 且不是独立的, 相互间存在紧密联系;在企业内部, 有上级对下级的管理, 也有下级对上级的监督, 还有职能部门的指导和监管。在对外关系上, 有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煤矿安监局, 国土资源局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之间的责任联系, 所以, 必须以系统的观点看待责任落实问题。责任体系的落实必须有相应的考核和奖罚措施作保证, 否则责任制就会变成一纸空文。现实生活中因私人小窑越界乱采引发的重大安全隐患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 主要就是煤矿安监局、国土资源局、地方政府等国家机关责任不明、监管不力造成的, 必须尽快彻底解决。

2 建立安全装备保障机制

安全装备是安全生产的物质保障, 煤矿建设和生产必须严格按照“三同时”要求进行落实。由于历史原因造成装备欠缺的, 应尽快补充完善;安全装备的设计和建设务必做到以下四点: (1) 设计落实。矿井安全设施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 符合煤矿生产建设规模需要, 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并严格进行审批。 (2) 施工落实。安全设施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施工,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按规范严格验收。 (3) 资金和物资落实。安全设施建设必须建立专项资金, 及时采购物资, 专项资金和物资不准挪作他用。 (4) 组织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定, 企业法人是落实安全设施的负责人, 必须认真组织协调职责, 确保安全设施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3 建立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机制

在激烈竟争的煤炭市场中, 煤炭企业应重视建立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机制, 以利于及时辩识与煤炭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危害, 为风险评价和控制提供信息, 为持续改善煤矿职工安全健康管理提供衡量基准。煤矿行业具有特殊的风险特点, 更有必要及时进行严格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 从而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遏制煤矿安全事故多发的势头。煤矿行业的主要风险特点是: (1) 生产空间狭小, 在采掘、运输或其他活动中都可能存在砸、扎、磕、碰、刺等危险因素。 (2) 受强制通风影响, 矿井口通风系统一旦出现问题, 将对井下各项安全生产工作造成重大影响。 (3) 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高能量机械设备, 作业人员密集, 一旦机械能量失控, 很容易发生重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这些事故可能的类别是: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火灾事故、透水事故、顶板和地压事故、中毒窒息事故、机电事故, 以及其它事故。 (4) 事故救援困难。由于矿井生产环境的特殊性, 一旦发生事故, 受灾人员的逃生和救护人员的进入都会受空间和场所的限制而十分困难, 再加上各种危险因素本身的复杂性和关联性, 极易发生连锁反应事故。

3.1 煤矿行业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范围和考虑因素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应覆盖矿井全部的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 包括采掘、通风、粉尘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防火灭火、防治水灾、提升运输和空气压缩、爆破、电气、救护等系统。在建立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机制时应按下述步骤进行:划分作业活动、识别危害、确定风险并确定风险是否可以承受、制订风险控制计划、评审计划的可行性和充分性等。这个阶段必须考虑的因素主要有:应考虑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如井下设备检修、装置情况以及维护、装置启动或电源、通风设备关停期间的井下状况等;应把人的失误作为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要考虑作业场所和库房内备用的物品、装备的质量和过期老化的因素, 尤其是在煤尘、瓦斯爆炸矿井使用过的各类用电设备、用电保护装置和机械设备等。

3.2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大致有:安监人员培训;矿井现场和库房管理;贯彻落实《煤矿安全规程》中相关法律法规、制订和完善本矿井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 并检查落实情况;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应急救援系统的响应机制;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4 建立现场安全管理机制

现场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关键和最终归宿, 其它各项机制的目的都要落实到现场管理中。煤矿职工是作业现场中安全工作最基本因素, 他们有一定的经验, 可随时发现和消除作业中出现安全隐患。按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班组长担负着现场生产和安全双重任务, 是现场管理中重要的领导者和安全管理最基本的组织者。安全职能部门具有内部安全执法的权力, 他们常到现场检查, 善于发现现场安全管理上的不足并督促改进工作;安全大检查可以全面排除安全隐患, 研究和解决重大隐患和安全问题, 煤炭企业领导应坚持定期和不定期安全大检查制度, 防患于未然。

5 建立救援体系保障机制

从某种意义上说, 事故是客观存在和不可避免的, 建立完善的事故救援体系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尽快消除事故影响、恢复正常生产。为使预案适应变化着的生产实际, 一般每半年应修改一次。还应加强对职工应急救援方面的培训, 使他们学会自救和互救。S

摘要:煤矿行业是我国高危行业之一, 煤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一旦发生煤矿安全事故, 就会影响正常生产, 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 必须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以保障安全生产方针和原则的贯彻落实, 确保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建筑产业现代化下一篇:业务处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