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2024-07-25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精选12篇)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篇1

一、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内涵

2004年以来, 中央连续下发一号文件, 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 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 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各省市、区政府从实际出发, 制定、出台各种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政策措施, 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目前, 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是各地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包括:一是保证稳定的农民增收政策;二是制度上充分尊重农民的权益, 不歧视农民工;三是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地调整生产结构, 选择种植经济作物;四是社会公共产品向农民倾斜, 解决农民教育、医疗等问题。

二、云南农民收入主要来源分析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边疆省份, 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2%, 全省75%的国民收入、70%的财政收入和80%的轻工业原料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根据“西部的区域差异与农民增收——以云南为例”课题组2005年对云南农民收入情况进行的问卷调查分析得知, 云南农民获取收入的途径主要是种田及其他经营收入 (占收入79.33%) 和外出务工收入 (占收入15.97%) , 其他收入在总收入中占的比重极小。据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资料显示, 2010年云南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52元, 与“十五”末的2042元相比, 五年累计增加1910元, 年均实际增长9.9%。其中, 2010年云南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达2510.1元, 与“十五”末年相比, 累计增长64%, 年平均增幅达10.4%。农民工资性收入快速增加, 2005年农民工资性人均纯收入348.3元, 其中外出从业人均纯收入49.8元, 到2010年农民工资性人均纯收入930元, 其中外出从业人均纯收入229.5元, “十一五”期间农民工资性收入累计增长了1.67倍, 年平均增幅达21.7%, 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从2005年的17.1%提高到2010年的23.5%。随着中央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 农民转移性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从2005年的4.3%提高到2010年的8.5%;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从“十五”末的76元增长至“十一五”末的176.8元, 五年累计增长1.33倍, 年均增幅达38.7%, 财产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从2005年的3.7%提高到2010年的4.5%。

三、构建云南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1、围绕特色、立足优势, 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

(1) 培育新兴特色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云南独特而优越的资源和区位条件为农业的优质化、生态化、特色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 在烟、糖、茶、胶等传统优势产业得到不断巩固和提高的同时, 应充分依托云南资源优势, 按照“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特”的思路, 大力培植发展新兴产业, 做到以“特”确保产业在形成初期得以生存, 以“特”促使产业在发展的中后期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以“特”创立占领市场的品牌, 使畜禽产品和花卉、蔬菜、药材、香料、咖啡等新兴特色产业成为云南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例如, 具有中国茶城的美誉的普洱市在稳定普洱茶产业的基础上, 积极发展咖啡产业, 使普洱成为国内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主产区。截至2010年5月30日, 普洱市咖啡种植面积达21.8万亩, 占全省的50.1%, 占全国的47.9%。咖啡产业带动咖啡种植农户2万余户, 约10万人参与咖啡种植、经营、开发, 实现了咖啡主产区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在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大开河村, 仅咖啡种植一项2009年就给全村群众带来了860万元的收入。

(2) 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 提升规模经济效益。农业产业化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云南植物资源占全国的62%, 动物资源占全国的55%。但资源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因此, 云南应通过产业化发展道路, 由龙头企业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 促进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相联结, 解决农民家庭经营中信息不畅、议价能力差、抗风性能力弱等问题。农业产业化已成为云南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

“十一五”期间, 云南农业产业化程度显著提高, 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4500个,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增至19家, 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增至303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6000余个。据不完全统计, 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从业人数43.8万人, 具有相当规模的国家或省级农产品商品生产专业化基地10多类600多个, 带动农户1313万户。2007年, 云南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往年,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产品、畜产品、经济作物如油料、茶叶、经济林果、中药材、糖料等市场需求强劲, 价格全面上扬。2007年农民人均来自第一产业纯收入1752.7元, 比上年增加276.6元, 增长18.7%。2009年, 在大旱肆虐、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农业遭受严重损失的情况下, 云南出口整体下滑, 但农产品出口却一枝独秀, 全年出口68.6万吨、98984万美元, 同比增长15%和21.9%, 成为全省最大的出口商品。

(3) 围绕特色产品生产、加工、销售, 延伸农业经济产业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动下, 云南省特色优势农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形成一批跨区域的产业带和大基地, 如玉溪烟草、斗南花卉、元谋蔬菜、陆良丝绸、普洱茶叶、咖啡、西双版纳橡胶、文山三七、昭通天麻等。初步形成了以滇中、滇东北为主的烟草、畜牧、花卉、中药材、马铃薯产业区, 以滇南、滇西南为主的优质稻米、甘蔗、茶叶、橡胶、咖啡产业区, 以滇西、滇西北为主的畜牧、药材产业区, 以滇南、滇东南为主的热果、药材产业区的格局。目前, 云南茶叶面积、烟草产量、咖啡产量、花卉种植面积和产量、鲜切花产量、核桃产量全国第一, 茶叶产量、产糖量居全国第二位, 马铃薯产量居全国第三位。2010年, 云南省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品产地达1865万亩, 比2005年增长了57%。

云南应大力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 形成大企业带动大基地、大基地支持大企业、支撑大产业的发展态势, 努力把云南省建成国家重要的常绿草地畜牧业基地、木本油料生产加工基地、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南菜北运和云菜外销基地以及天然橡胶、花卉、茶叶、咖啡等特色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根据云南省委2011年1号文件精神, “十二五”末, 全省包括龙头企业在内的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将实现销售收入2000亿元以上, 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 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800亿元, 提供财税收入150亿元以上。农民将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获得超过1600亿元的收益,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2、推动农村劳动力有序输出, 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从云南农民收入的主要构成来看, 外出务工收入也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 要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必须不断增加农民务工收入。通过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不仅可使单个农户获得更多生产资料,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又能以工补农, 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因此, 应从云南实际出发, 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由自由型向组织型、分散型向规模型、季节型向常年型、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一是要逐步转变农民的观念, 二是通过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输出, 减少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使其移得出、有工作, 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的稳定性和增加收入的可靠性。“十一五”期间, 云南省共培训农村劳动力500多万人, 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95万人。至2010年累计转移790万人, 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930元, 外出务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1) 以劳务品牌创造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十一五”期间, 云南省加大了创建和培育劳务品牌的力度。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培训体系, 通过强化技能培训, 加大宣传推介和财政投入力度等方式, 逐渐打造了“镇雄保安”、“临沧保姆”、“鹤庆银匠”、“剑川雕木工”、“佤族艺人”等一批在全省影响较大的劳务品牌。通过品牌声誉, 提高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

(2) 建设劳务外派基地, 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云南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建立起“覆盖全省、连接省外”的信息服务体系, 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 外派劳务由小到大, 走上良性发展轨道。2006—2010年, 云南省共建立了17家外派劳务基地、5家外派劳务经营公司以及楚雄州、永胜县2家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 年输出规模由2006年的1000多人扩大到2010年的11000多人, 累计外派劳务达5.5万人。

(3) 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2006—2010年, 云南省农民工资性收入不断提高, 外出务工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2010年, 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930元, 比2005年增加了582元, 年均增长21.7%, 增幅高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7.6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的贡献率已突破40%, 成为全省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十一五”期间, 相当一部分经历城市文明、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熏陶洗礼的农民工, 开始回乡创业, 形成了输出一人致富一户, 转移一个带走一家, 转移一批带动一方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 积极有效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

摘要:云南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家庭经营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需从实际出发, 围绕特色, 立足优势, 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推动农村劳动力有序输出,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关键词:云南,农民收入,特色产业,劳动力输出

参考文献

[1]赵大春:云南“十一五”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9%[EB/OL].新华网云南频道, 2010-02-07.

[2]李颜:李小平调研普洱市咖啡产业发展情况[EB/OL].www.smeyn.gov.cn/Mode001/Info_Detail.aspx, 2011-07-03.

[3]徐体义、朱绍云、张锐、熊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助农户编织一条纽带[EB/OL].新华网云南频道, 2011-02-16.

[4]万涛: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产业化提升云南特色农业实力[EB/OL].云南日报网, 2010-05-17.

[5]云南省劳转办:“十一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明显成效[J].农业简报, 2011 (9) .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篇2

一要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农业经济尤为重要,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中心,着力调优粮、棉、油品种结构和种植布局。全面提高种植业的效益,实施“一乡一品”战略,提高特色产品基地的水平,形成自己的特色农业、品牌,增加市场的占有率。

二要突破性发展畜牧养殖。借助地方饲草资源丰富的特点,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这其中包括畜牧品种的改良、畜禽防疫、规模饲养、产品销售等,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提高科技饲养含量,增加农民收入,以提高养殖业在农民增收中的份额。

三要发展劳务经济。强化农民工的转移培训,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在劳务输出集中的地方设立相应的劳务输出服务站或联络点,积极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相关手续,做好跟踪服务,使劳务输出走上组织化、规模化的轨道,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提供优质的政策、法律、信息服务,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农民工外出和回乡创业排忧解难,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四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粮油深加工,畜禽产品加工,“菜篮子”产品加工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通过不同的形式达到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目的,大力支持和推动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和扶持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真正使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集约化经营。

五要提高农民增收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合作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大力发展农贸公司、农产品购销联合体等流通实体,培育经销大户和经纪人。加快专业市场的规范和发展,促进农村市场与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对接,千方百计搞活农产品流通,推动农产品的转化增值。要建立支持、保护、服务体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丰收基础,加快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改进和加强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的服务,全面落实惠农政策。

六要大力开发交通、服务、旅游资源。发挥好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势,抓住旅游黄金季节的时机,让旅游景点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加大旅游景点的配套设施建设,为更多的游客创造良好的服务体系,让其看得开心、住得舒心,达到双赢。

此外,要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使新农村建设全面发展;要破除农村陈规陋习,铲除封建迷信,弘扬和倡导精神文明、健康向上的高尚情操,通过多种形式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投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篇3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矛盾;农民增收;建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即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尽管增加农民收入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农民收入增长形势依然严峻。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是多重的,如农业投入品价格逐年攀升,交通运输费、燃料费、人工费居高不下,而这些费用的增加,大都出现在流通环节。其中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滞后,无疑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1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主要矛盾

1.1 庞大的农副产品流通量与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之间的矛盾

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为47486.2亿元,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10.04%。2011年全国农作物耕种面积为162283千公顷。2011年粮食总产量为57120.8万吨,棉花总产量658.9万吨,糖料总产量为12516.5万吨,油料总产量为3306.8万吨。此外,2011年我国水产品产量为5603.2万吨,肉类总产量为7957.8万吨。另据《中国物流年鉴2011》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拥有保鲜汽车共3万辆,日本大约有12万辆,而美国拥有20多万辆。我国铁路行运车辆共有33.8万辆,其中冷藏车只有6970辆,占总车辆的2%,仅能满足25%的易腐货物运输,此运量尚不足铁路货运总量的1%。由此可以看出,庞大的农副产品流通量与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

1.2 农民增收和农副产品较高的物流成本之间的矛盾

现阶段我国的农副产品运输,由于受到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保鲜技术差等条件限制,多数农产品都是通过常温和自然物流运输。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2%-15%的粮食在产后流通环节损失,25%-32%的水果蔬菜在采摘、配送、仓储等物流环节损失。在西方发达国家,通常水果蔬菜的物流损失率低于5%。我国2011年的粮食成本中仅物流成本就占了40%,鲜活农产品的物流成本更是高达60%以上。因此要让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目前,首要任务是对我国农产品物流各环节逐一改善,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降低较高的农产品物流费用,为农民增收开辟“第三利润源泉”。

1.3 信息网络不健全与消费者对产品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的有效流通,涉及农业现代化,涉及农民的根本利益。我国的农产品流通还处在时间长、消耗大、效率低、效益差的低层次上,流通渠道不畅,物流缓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健全的农产品流通信息网络系统。农户居住分散,信息渠道单一,都是造成诸如“卖橘难”的重要原因。如此一来,一方面农民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增收困难。另一方面城市居民也会遭受有钱无处买的尴尬。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随着消费者对产品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传统的农产品流通销售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因此,只有建立健全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体系,才能实现农产品“货畅其流”、“物尽其值”。

2 推进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2.1 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建设,同时在各类农产品集中产区,建立起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各级各类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加快适合我国地域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农产品运载工具的开发和生产;改进现有各式农用运输车;进一步开辟区域性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确保农产品的运输道路畅通无阻,物畅其流。

2.2 加快普及农村信息网络技术

信息对农产品流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应用计算机网络将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连接起来,向各经营主体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对于减少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加速农村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电话普及率;改变目前信息“高速公路”塞车的状况,发展和普及宽带业务,不断推动网络延伸,解决终端入户难问题。

2.3 加速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物流业

随着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它将成为今后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的主导力量。以往的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公司虽然能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但农民却难以从中受益。但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主导的专业物流公司,摒弃了当前一些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公司只关心自己利益,,置农户利益于不顾的行为,,真正代表其社员或协会会员的利益,服务于社员或会员,将农产品物流增值返利于农民。

2.4 加大农产品深加工投资力度

今后农业的发展,必须要在农产品深加工上大做文章。提高农产品加工附加值,从不同经济层面或经济领域增加农民收入。与此同时,农产品物流公司作为服务性行业,可以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如农产品采选、分拣、包装、加工及由此带动的农村二、三产业等,可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

总之,只有改善和发展农产品物流,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充分发挥农产品物流的作用,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才能更好地实现农产品应有的价值,持续稳定地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

参考文献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篇4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总体上慢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到2010年,广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1980年的1.7∶1扩大到3∶1。促进农民收入加快增长对于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和城乡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多年来,我国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次以“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领域,2012年初更围绕农业科技创新进行重点部署。应加快推进包括农业科技创新在内的农民收入增长保障长效机制建设,从体制机制上进行系统设计和全面建设,推动农民收入增长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

1 实施“农民入城工程”,完善农民务工就业保障

目前,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广东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有效地提高工资性收入仍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抓手。应进一步深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消除“农民工”就业歧视和福利排他性等制度性障碍,构建完善农民就业保障机制。

推进就业同权化,实现农民务工国民待遇。推进城镇化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重视“农民入城工程”建设,使进城务工农村居民能融得进、留得下。一是通过实质性的待遇改变对“农民工”歧视、轻视的观念和做法,对进城务工农村居民给予“求职机会平等的国民待遇”,消除招用工对户籍身份的歧视。二是对进城务工农村居民应同工、同酬、同权,给予“就职从业平等国民待遇”,保障工资待遇及相应的社会保险合法权益。三是应按照城镇居民待遇,完善务工农村居民公平救济,对失业的务工农村居民提供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帮助。

推进“双转移”,创造更多务工就业机会。鉴于我国仍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国情,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与扩大劳动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正确把握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正确把握好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在实施“双转移”战略过程中,应大力支持创造就业岗位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的粤东和粤西地区转移,并加快建立地方政府对农村居民进城就业增长的目标责任制和配套投入机制,努力增加中小城市(城镇)就业岗位,保障务工就业机会不断扩大。

加强务工农村居民职业培训,提高其就业技能。应完善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加快进城务工农村居民转岗技能培训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按城镇居民同等条件享受公共继续教育服务,切实提高务工农村居民的就业发展能力,尤其对户籍尚在农村但实际常住城市的务工农村居民的后代,要大力完善其基础教育体系和机制建设,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资源参与,建立使其下一代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水平的基础教育。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高务工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水平。清理地方分割、群类有别的有关规定,加快建立农村居民、城镇职工、临时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待遇基本统一均等的制度。一是针对务工农村居民养老、医疗保障以及失业保险不完善等问题,尽快出台其社会保障与城镇居民基本均等管理办法。二是废除所有有碍农村居民自由流动的政策和法规,尊重公民权、居住权,加快建立进城务工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待遇基本均等的保障房待遇政策机制。

2 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民务农创收能力

农业现代化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通过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不仅可以提高农业劳动价值以及农产品交换价值,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从而提高农民自身发展的博弈能力。

推进土地集约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一是推进“双集聚”。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按照农民自愿与政府资助的原则,引导农民向中心镇(村)生活集聚;同时实施“以福利换土地”政策,以城镇社会保障和住房建设补助等福利,或以赎买等方法,置换弃耕转移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从而实现土地集聚。二是推动农民家庭承包个体经营方式向新的集体经营方式转变。在充分协商的前提下,以村委集体管理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集中管理和规范操作,以转包、出租、转租或公司股份制等多种形式,集约经营农民让渡或转出的土地经营权,实现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并支持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等规模主体经营发展。

建立现代高技术农业生产体系,转变传统农业低效粗放发展模式。一是加强农产品实验检测等基本条件建设,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健康标准的“新三高”农业。二是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重视建设公益性农业科技共性技术研究机构,加强优良品种的研发与培育,加大对引进优良品种消化吸收的支持。三是加强农产品深加工、保鲜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应用,使农产品突破季节性制约,改变农产品“增产积压、物贱伤农”状况。四是提高农业机械装备与服务水平,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匹配一定的财政补贴,并支持完善售后及应用服务。

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大农业发展支持力度。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财政投入,加强村一级农业科技公益性机构建设,提高技术支撑服务水平,加大良种、良品和良法的技术服务力度,提供完善的农田水利、植保防害、气象防灾、技术辅导、市场信息和市场开拓等专业服务。促进农业技术服务专业化和社会化,形成一批农机、农技、农保专业服务队,提高技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在部分农业地区建设(复建)农(林)业学校,加大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力度。

完善市场环境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领域健康发展。一是要加快流通领域经营主体多元化体制改革,引入多种经济成分、多元经营主体,打破行业垄断,促进有序竞争。二是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规范交易行为,消除人为关卡和障碍,完善农产品“绿色通道”,保障流通环节通畅。三是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支持跨地域大流通农品农资专业市场发展,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减少流通环节。四是实行水稻、玉米等大宗农产品政府统购保护价格制度,保证种粮农民有稳定良好的经济收益。

3 引导资本要素多元化投入,支持农民创业和扩大再生产

农业投入具有风险大、收效慢的特点。支持农民创业发展和农业扩大再生产,应通过加强农业生产软硬环境建设,在积极吸引社会民间等多元化资金投入的同时,设法提高农业投资的抗风险能力及其创效益水平。

积极引导创业资本下乡,加大农业发展投入。要积极吸引外出农民资本回乡和促进社会资本下乡。一是加强农业产业发展的招商引资工作,参照有关引进外资的奖励办法,对引进农业资本由地方政府给予一定奖励,多渠道引进国内外资金投资农业。二是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大财政补贴和资金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成长,支持“公司+农户”农业经营模式发展。三是细化农田保护利用政策,在不改变农业用途、不破坏土壤质量前提下,允许以工厂化等形式开发利用农业用地,发展“设施型”农业。四是以“三个一点”(财政、村集体收入、经营者各一点)加大对集聚农业用地的公共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为农业资本集聚投入创造条件。

改革创新农业投融资体制,满足农民创业融资需求。完善农村金融体制建设,通过一定的财政资金引导,带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农业以及农村服务业创业中增加启动资金支持;改革农业贷款管理办法,加大农业免抵押信贷规模,降低贷款条件、简化手续,允许农民以非法人机构的家庭为经营主体融措资金;在加强金融监管和规范的基础上,理顺和适度放宽农业发展民间融资管理,加大社会资本以及风险投资对规模农业融资的投入,增加农民扩大再生产的创业融资来源渠道。

建立农业灾害防范保险机制,提高创业抗险能力。建立政府及公共财政参与的农业创业风险投资与灾害保险机制,加大财政对“农业风投”的引导力度,建立农业创业融资担保基金,对农民创业融资给予一定的担保和贴息支持。对于农业灾害保险应提供必要的财政补助支持,促进商业保险机构积极参与农业领域保险,提高农业生产防灾抗险能力,缓冲农业创业经营及自然灾害风险。

4 规范农村房地产流转,保障农民财产性收入

深化农民土地房产收益制度改革,加快建章立制,推进农村耕(林)地、宅基地和农民房产流转,丰富农民收入来源,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

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改革,完善农地承包、出租和转租制度。一是将农民承包经营的土地按其财产收入予以制度上的保障和完善,允许农民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产权关系、不损害土地权益的前提下,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参股合作等形式获得流转土地房产的收益。二是建立政府(村委会)主导的公益服务中介组织,加强引导和服务,条件成熟时支持农民成立土地经营管理组织(协会),代理管理农民流转土地的收益,并以部分收益设立土地流转善后保障基金,帮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农民转岗创业就业。

建立农民房产和宅基地流转制度,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进一步规范农民房产及宅基地收益,使其成为稳定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一是在“无偿取得、有限流转”农民宅基地的基础上进行“放开限制、有偿使用”改革,允许改农民(旧村)居住土地为农业产业化工厂,改福利实物(土地)分配为商业开发利用货币分配,推进农民收入更多元化发展。二是建立与城市同地同权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推进农村住宅及用地市场化流转,按市场价格交易补偿农民,特别是对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按当地城镇水平为其建立社保基金。

5 推进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提高农民社会福利

加大农民福利性收入来源保障建设,必须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提高农民教育、养老和医疗保障等社会福利性收入水平。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建设。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投入,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均衡城乡教师待遇,切实提高教学水平,逐步推进农村普及高中段教育,并对困难农民家庭减少或免除学杂费,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实施12年免费教育,提高农民子女高中阶段就学率,让农村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国民教育福利,从基础上提高农民就业创业技能。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目前广东农民养老支付水平和医疗保障费用仍较低,应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和提高支付水平,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参合农民门诊报销费用,并进一步提高对住院以及重大疾病的保障支付水平,使其达到与城镇基本均等的待遇。进一步完善农民退休养老保障机制,建立与城市居民基本均等的国民待遇养老保障体系,推行财政支持基本养老金制度。对达到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全面推行政府基本养老制度,并提高支付水平,对60岁以下的农民加快建立养老保障制度,并对难以达到15年缴费期限的以财政支持解决,使农村所有老人老有所养。

建立社会慈善事业帮扶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线,提高最低生活补助水平,推动社区救助体系建设。在实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等措施的基础上,建立帮扶长效机制,完善经常性社会捐助和社会互助机制,引导社会慈善事业对贫困户生产生活进行帮助和扶持,保障贫困农民的基本收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提高。

6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农民社会贡献补偿

农业地区不仅发展农业生产,还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发展责任,如生态环境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大力支持、反哺农村农业,是政府和社会的重要职责。

建立主体功能区发展补偿机制,加大对禁止开发区域的财政补贴。转移支付的重点主要是一般性财政支出,以及对区域内农民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此,首先要明晰区域生态保护责任,明晰区域功能与发展方向;第二要做好环境产权的贡献界定工作,确定补偿方向和水平第三是成立由市直管的授权机构,加强上级财政拨转资金的管理,并协调相关公益性项目建设。

建立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加大生态占用补偿转移支付力度。一是从全省环保规费收费中拨出专项,建立生态复元基金,加大生态占用或被损害地区建设专项转移支付,满足生态占用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二是促进环境产权公平交易,规定凡是享受环境外部经济的地区、企业或个人,直接向环境产权所有者支付相应的费用,并尽快开征环境税,逐步使环境污染企业合理负担其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成本。三是规定凡是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地区、企业或个人,除促其整改及行政处罚外,还应对环境被损害地区提供经济补偿。

改革转移支付结构,加大农业发展支持补贴。一是调整转移支付结构,改支持农村消费支付为支持农业生产要素和资料支付为主,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改按耕地面积计算的人均地均支付(种粮补助)为按农业产出效益支付为主,鼓励发展效益农业;改弹性的项目支付为刚性的日常事务支付为主,降低支付的人为不确定性影响。二是合理利用“黄箱政策”,充分利用“绿箱政策”,努力开辟“蓝箱政策”,扩大纯农业户尤其是限制开发区农民的补贴覆盖面,保障其收入的稳定性。

7 统筹各区域农民收入协调增长

根据广东农村发展区域差别较大实际情况,实行发挥优势、分类推进、协调发展策略。一是支持山区充分利用其生态环境和水土优质优势,重点推进高(高附加值)、尖(优良品种)、精(深耕细作)农业的发展,扶持其面向高端化、小型化市场,发展有机植物和有机作物、有机养殖等有机农业,并发展特色食品加工业,提高农业单位劳动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提升优化。二是在东西两翼农业劳动力及土地等要素较充裕地区,充分利用气候和资源优势,重点支持发展规模化生产农业,并促进其向原产地品牌化、标准化农业发展,扶持其规模化、市场化发展。三是珠三角地区可利用沿海和市场优势,重点向产前产后服务性、特色化和都市化农业发展,大力培育和推动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科技示范等新型农业的发展与成长,提高农民的劳动价值和产品附加值。

8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积极推进相关“三农”领域的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深化财政和税收体制改革,更加注重农民收入分配公平。一是要加大省级财政统筹,加强二次分配领域的调控力度,将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社会福利性收入纳入农民收入二次分配范畴,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二是在财政核算上增加农业产业发展对财政的贡献,将与农产品相关深加工等关联产业的税收贡献纳入农业属地贡献范畴,并列入预算按一定比例返还农业属地。

深化农产品价格体制改革,理顺农产品价格体系。应在保证人口基本口粮、保障粮食供应安全的前提下,消除农业与工业、计划与市场等方面的不合理价格政策性差异。建立工业与农业产品市场等价交换机制,增强市场调节机理与作用,全面放开高端农产品的价格管制,实行优质绿色、有机农产品优价政策。

推进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基层服务效能。改革政府参与生产性管理、政策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机构与机制运作模式,整合行政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率;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增加基层政府服务农民的责任;加大农业地区县、镇两级政府预算权限,使基层政府做到财权事权相统一;要重构农村集体收入机制,对没有或较少财产性收入的村集体增加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保障村(社区)“两委”的日常正常运作。

建立农民增收科学考核机制,改革创新农业统计核算体系。一是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政绩考核制度,将农业发展、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公共服务和农民社会保障等指标列入评价指标体系中,促使各级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大职责和重点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反映农业发展特点和全面反映农民收入水平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丰富农业贡献和农民收入内涵,如把农业深加工相关指标纳入农业统计范畴,把农民福利收入以及二次分配收入纳入农民总收入统计范畴等。

统筹部署、科学规划,形成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保障合力。建立运行实施机制,把农业发展作为广东重大战略产业进行规划部署,加大现代农业在广东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的推进力度,配套出台相关政策性意见和实施办法细则,从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和责任分工上作出安排,保证农民收入增长保障机制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得到切实执行,最终建立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之源。

综上,广东农民收入增长保障机制建设主要应以促进农民收入均衡协调增长为核心,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保障机制体系,这既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08-10-19).http://www.gov.cn/jrzg/2008-10/19/content_1125094.htm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EB/OL].(2012-02-01).ht-tp://www.gov.cn/jrzg/2012-02/01/content_2056357.htm

[3]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处.广东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初步实践与探索[EB/OL].(2006-09-19).http://www.gddpc.gov.cn/csdh/ncjjc/ztdy/200806/t20080610_20483.htm

[4]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处.广东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题调研报告[EB/OL].(2008-12-12).http://www.gddpc.gov.cn/csdh/ncjjc/ztdy/200812/t20081212_27193.htm

[5]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处.广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EB/OL].(2006-09-19).http://www.gddpc.gov.cn/csdh/ncjjc/ztdy/200806/t20080610_20482.htm

[6]肖志铭.促进农民进城鼓励市民下乡[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8(4):11-15

[7]肖志铭.推进镇村集聚发展加快城乡统筹步伐[R].广州:广东省产业发展研究院,2009

农村如何建立农牧民增收长效机制 篇5

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政治性的问题。它不仅是关系到农民的事、农村的事,而且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干群关系的改善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长效增收机制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现阶段,农民是否能够增收,增收的速度和质量如何,不仅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威信和执政党地位问题,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牧民收入,保障农牧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无疑是农牧民增收的根本制度保证。寻求农牧民增收的长效途径必须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各项政策、措施,深入分析制约农牧民增收的原因,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端正助农增收的思想;坚持效益优先,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要坚持城乡统筹,实施农牧民劳务输出战略,让农牧民从非农产业中增收;要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牧民增收奠定基础;要坚持科技引路,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让农牧民从质量效益中增收,不断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

一、现阶段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保持了持续、稳步发展的好势头,农牧民收入也有较快制造增长,特别是近年来,中央持续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粮食产量大幅增产,农民增收大幅增加,生态农业较快发展,农牧民获得实惠较多的喜人形势。总体看,农牧民增收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其增收因素主要体现在国家支农惠民政策的拉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看好和农村一、二、三产业并举的结果。

二、制约农牧民持续增收的不利因素

(一)农业生产条件不高,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弱化,以水利设施、乡村道路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农牧民就业和创收能力弱。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尤其是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低下。

(三)二、三产业发展较慢,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

(四)农资市场较混乱,农牧民增收受阻碍。

三、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对策思考

增加农牧民收入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政治性的问题。说根本,是因为其它问题的解决要以此为前提和条件,说全局,是因为这个问题不仅是关系到农民的事、农村的事,而且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因为这个问题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关系到干群关系的改善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把增加农牧民收入,构建长效增收机制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一)以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农牧民增收的政策体系,从制度上保证增收

政策是农牧民增收的灵魂,也只有政策,才能为农牧民增收提供制度上的保证。面对农牧民增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一方面用科学发展观构建公正、有序、可持续的增收政策体系;一方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好各项增收政策的落实。

一是落实减负政策,让农牧民休养生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到农村,首要的是要减轻农牧民负担,让农牧民休养生息,这是确保农牧民增收的重要环节。

二是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首先要建立农业投入体系反哺。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发展的加速阶段,国家对农业的反哺条件已经成熟。在资金的投向上重点应向农业倾斜,要加大财政扶持农业的力度。同时要制定鼓励资金流动的导向性政策,促进个人和社会资金进入农业、农村,参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业金融渠道的多元化。

三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农牧民反哺。要构建真正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就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这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是间接增加农牧民收入的迫切需要。

(二)以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农牧民增收的环境体系,在环境中催化增收

要把农牧民增收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之中,就要有好的环境催化支持。以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农牧民增收的环境体系,是实现农牧民增收的关键。

一是加快行政效能建设,在效能环境中催化增收。能否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牧民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行政效能建设,这个建设搞的好,农牧民增收就快,反之,就慢,甚至倒退。

二是发展农村知识经济,在知识环境中催化增收。知识经济的本质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农村知识经济,关键就是推进“科教兴农”战略。实践证明,只有解决了农牧民的知识化问题,解决农牧民增收问题才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三是优化农村社会环境,在平安环境中催化增收。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讲,农村社会环境主要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法制环境。二是生态环境。三是消费环境。

(三)以科学的发展观构筑农民增收的市场体系,在市场中实现增收

农牧民增收,既要有长远宏图,又要有近期规划。目前,农牧民增收的领域的主要是劳务市场和营销市场,这两个市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可持续的观点处理好持续增收和快速增收,全面增收和局部增收的关系。以科学的发展观构筑农牧民增收的市场体系,在市场中实现增收。

一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劳务市场中实现增收。实践证明,增加农民收入,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使农民“走出去”,即走出第一产业,进入二、三产业,走出乡村进入城镇,走出小农经济进入大市场。“走出去”不仅是城乡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且也是快速增加非农收入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

二是组织起来,维护农民利益。农民千家万户,各自经营,既难以形成合力去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也难以承受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怎么办?实践表明,把农牧民组织起来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但从目前来看,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非常低,各地的合作经济组织虽有一定发育,但在开拓市场,减少交易费用,降低风险,维护农牧民利益等方面的作用都比较差,难以适应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需要。对此,要坚持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按照定向服务、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村级组织带农户、农村合作组织带农户、农户自己联农户等多种形态的合作组织,引导他们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共同发展规模经济和特色经济。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篇6

绥化市望奎县科协立足烤烟、甜菜、万寿菊、无公害蔬菜、生猪、肉鸡、地产果等优势农业发展目标,积极创新培训载体,拓宽培训内容,建立了农民科技培训长效機制,依托党校、协会、企业、基地等载体为农民开班授课,近两年来全县共开展各种农业科技培训1 500余场次,参加培训的农民达13万人次。望奎县科协坚持整合资源、共创共建的原则,整合优势资源,强化服务功能,构建起一张由科协牵头、各有关部门协作的农民培训网。如今,党校培训网络、“农家课堂”培训网络、农村科技服务信息网络合力推动全县农业科技培训蓬勃开展,已培育出1万多名科技种养能手和土专家,全县还涌现了140余名致富能手型、带动致富型、“双带”型农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占农村党支部书记或村主任总数的80%。

目前,该县合理规划建设78个以发展甜菜、烤烟、万寿菊、生猪、肉鸡等产业为主的特色种养专业村,典型带动使这个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绥化市科协 于洋 编辑:吴建国)

(黑龙江省科协)

农民工“短工化”需长效机制 篇7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与工众网研究中心日前联合发布《农民工就业趋势报告》。报告显示, 农民工就业“短工化”趋势愈演愈烈, 农民工每份工作的平均持续时间还不到2年。

毋庸讳言, 农民工“短工化”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 频繁地换人换岗显然不利于产业工人人力资本的提升, 不利于他们工作经验的积累, 不利于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和创新, 产业于是陷入了“产业队伍不稳———技术水平不高———企业竞争力弱———利润水平低———工人工资低———产业队伍不稳”的低水平发展陷阱中。

贫困地区农民培训长效机制的构建 篇8

一、贫困地区农民培训的内容

目前, 怀化市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包括“农民务工培训”和“农业生产技能培训”, 而“农民务工培训”以专项培训为主, 引导性培训为辅, 重点开展“扶贫技能转移培训”、“湘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村人才培养 (111工程) ”和“阳光工程”4大专项培训。

(一) 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

农业生产技能培训的服务对象为留守在家的农业生产人员, 主要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人员的劳动技能, 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培训的形式灵活多样, 包括大专院校的科技下乡服务、各级农业部门的科技下乡服务与建立示范基地、乡镇七所八站的科技指导服务、各级协会与农村经济组织对其会员 (成员) 的培训等。

(二) 开展农民务工培训

1、引导性培训。

引导性培训主要是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 以提高农民工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树立新的就业观念。

2、专项培训。

专项培训也称职业技能培训, 这种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第一, 扶贫技能转移培训。该项目是针对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进行的专项培训, 2004年开始由各地市扶贫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由中央转移支付, 培训经费按1000元/人拨付专款;2004年实际培训了1216人, 2005年实际培训了3439人。2006年开始把这项培训工作交由各县级扶贫管理机构来负责实施, 培训经费减为800元/人。2007年这种培训开始改革, 实行“工学交替型”培训模式, 全年培训3960人。第二, 湘西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这项培训工程是2005年湖南省实施大湘西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对湘西地区农村贫困劳动力实行免费培训, 并实现转移就业。2005~2006年共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28400人, 投入培训资金3000万元, 并使93.8%的培训农民实现转移就业, 2007年培训13550人。第三, 新型农村人才培养 (111工程) 。111工程的含义是用10年时间每个村培养10名中专生和1名大学生, 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领头雁”。2005年培训了660人, 2006年在52个村进行试点, 培养了639人, 2007年培训了800人。第四, “阳光工程”。“阳光工程”全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是由各级政府农业部门负责实施的。“阳光工程”是公共财政支持开展的非农职业技能示范性培训, 通过订单培训形式, 面向社会招标, 确定项目实施单位。2004~2007年分别培训了13663人、13500人、14500人、22000人。

二、贫困地区构建农民培训机制的实践

(一) 政府重视农民培训工作

1、加强和完善了农民培训工作的组织建设。

怀化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农民素质教育工作, 成立了怀化市农民素质教育领导小组, 由市领导担任组长和副组长, 财政、农业、劳动、教育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担任成员, 下设了农民素质教育办公室, 负责农民素质教育的日常工作, 各县 (市、区) 政府也成立相应的农民培训工作组织机构。

2、初步建立起农民培训工作的运行机制。

怀化市政府为了顺利开展各项农民培训工作, 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责任, 初步形成了“政府统筹、农办主管、部门配合、社会支持”的运行机制。

3、加强了农民培训工作的监管。

怀化市政府为了加强对农民培训工作的监管, 成立了农民素质教育办公室, 并明确了农民素质教育办公室对农民培训工作的监管职责, 包括对各专项培训项目计划的制定、培训学校的选定、培训质量的测评与培训资金使用的监管。

4、实行了目标管理责任制。

每年年初市政府将省里下达的各类农民培训目标任务分解到县 (市、区) , 并与各县 (市、区) 政府签定目标管理责任状, 要求各县 (市、区) 政府必须做到专项培训资金不截留、不挪用、实行专款专用, 建立农民素质教育培训统计台帐和劳务输出跟踪服务卡, 财政预算安排农民素质教育经费不得少于5万元;此外, 对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数予以明确规定。每年年末市政府督查室会同市农民素质教育办等有关部门部门, 对各县 (市、区) 农民素质教育工作进行督查, 对照目标管理责任状的内容进行逐项检查。

(二) 培训管理部门积极配合开展工作

1、开展培训生源摸底调查。

怀化市劳动就业局曾3次组织市、县 (区) 、乡 (镇) 3级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组成联合调查组, 对全市的农村劳动力进行了全面调查, 并在259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站, 建立了农村劳动力台账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台账, 建立了4级生源网络资料库, 按年龄结构、性别、文化程度、技能状况、培训专业和求职意向等项目进行归类。

2、加强教学培训工作监管。

首先, 严格审定培训机构。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原则, 在怀化市范围内选择培训机构, 并将情况在《怀化日报》上公示, 接受社会监督。其次, 加强教学管理。从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 (培训计划、教学方案和课程表等) 上予以规范, 并对教学环节进行了要求。

3、积极探索培训模式。

如会同县就业培训中心的电动缝纫机班与福建漳州格兰德制衣厂联系, 承接其成衣或半成衣加工业务, 既降低了成本, 又增加了学员的收入, 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实用性。

4、拓宽就业渠道。

注重岗位对接, 开展订单式培训和定向培训, 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来培训农民, 同时搞好外出务工人员的服务工作, 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如沅陵县就业培训中心给每一个结业的务工人员发放了跟踪服务卡。

5、加强监管。

实施“培训券”管理制度, 制定了《培训券发放管理暂行办法》, 对每期培训班都要派人到学校对培训民工进行身份审核, 实行身份证、花名册、本人“三对面”, 审核无误后将培训券发放到学员手中, 并告知培训券是有价证券, 学员对培训和就业满意后才将培训券上交培训机构。反之, 学员可以拒交, 培训机构则无法申领培训补助费用。

(三) 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农民培训工作

目前怀化市参与农民培训工作的培训机构呈现多元化的竞争态势, 既有16所大中专院校, 又有一些私立或个体培训机构。湖南省怀化万昌中专学校是该市最大的一所私立学校, 该校坚持“劳务公司+职业学校+用工单位+跟踪管理”的办学方针, 根据企业需要创新课堂教学与车间式教学相结合的“双证书”培训特色, 由于该校的办学质量高和学员就业率高, 成为了湘西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基地和阳光工程培训基地, 每年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500余人。

三、贫困地区构建农民培训长效机制的建议

2007年一号文件中强调, 建设现代农业, 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新型农民的培养要靠农民自身素质的提升来实现,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培养新型农民的关键。农民培训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 要用系统论的观念把政府、培训机构与农民的职责与利益结合考虑, 以培训效果为目的, 以项目经费管理为主线, 积极探索并创建贫困地区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

(一) 完善培训项目监督机制

1、强化农民素质教育管理部门的监督职责。

农民素质教育办公室要对培训计划进行统一安排, 对培训资金进行统筹使用, 形成培训资源相互共享, 做到不多头培训、不重复培训, 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资源的效能;此外, 要组织协调各培训项目主管部门开展工作, 积极参与各专项培训项目计划的制定、培训学校的选定、培训质量的测评与培训资金的监管, 充分发挥其督促检查的职能。

2、实施动态跟踪管理。

在各县 (市) 区镇乡已经建立台账的基础上, 建立劳动力培训和就业服务组织网络, 使用统一软件, 配设专 (兼) 职人员, 实现信息共享, 提供统一服务, 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登记、素质培训、就业信息网络管理系统, 实现劳动力素质培训和转移就业登记电脑化, 对培训人员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3、监测培训效果。

农民素质教育办公室不仅要对各类专项培训的培训过程进行严格监管, 还应对培训后的效果进行监测。要建立健全外出务工人员跟踪服务卡制度, 对外出务工农民进行跟踪服务, 不仅了解其务工动态及务工基本情况, 提供无偿法律援助及其他服务, 而且还能动态把握培训市场的需求, 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后的培训工作。

(二) 健全农民培训经费投入机制

农民培训具有不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属于准公共产品。而且, 加大农民培训投入, 符合WTO“绿箱”政策, 是公共财政的扶持方向。实际上, 许多培训项目是需要地方政府进行资金配套的, 可是到了市、县, 两级政府却因财政困难难以配套, 致使培训内容“缩水”, 造成培训形式走过场, 甚至于一些地方或培训机构伪造培训学员花名册来套取政府培训资金。因此, 地方政府在积极争取国家、省级财政培训项目资金投入的情况下, 市、县 (市、区) 两级政府也要从地方财政支出中拿出一定比例的配套经费用于农民培训, 对参加培训的贫困农户予以适当补助。

(三) 整合农民培训资源

实际工作中, 农民素质培训的项目有很多, 分别来自政府的不同部门, 如农业、劳动就业、扶贫等相关政府部门。但项目间的彼此独立性, 不仅在农村造成了“撒糊椒面”的状况, 起不到“四两拔千斤”的效果, 而且还易形成地方政府部门间利益的保护性, 不愿意丧失项目经费的管理权。因此, 在完善农民素质教育管理部门的监督机制的同时, 关键是要建立起以民素质教育管理部门为主导的农民培训行政管理体系, 以整合农民培训资源, 提高培训资金的效果。

(四) 以市场导向培训农民

目前各类农民素质培训项目的人数是由省级主管部门把任务分解市级, 市级再分解到县级。因为培训人数确定欠科学, 培训农民工作的结果变成了各级政府应付上面的检查, 而没有发挥出主动性。现有的各级政府的文件和指令, 不乏关于农民培训的单项规制和号召, 但大多没有准确的需求依据和可操作性。因此, 在农民培训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就应发挥市场配置的功效, 由农民自愿申请培训项目, 政府组织各项培训。在充分发挥政府公共部门培训机构作用的基础上, 通过市场机制, 充分发挥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技术协会等的作用。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湖南省怀化市农民培训中开展的“扶贫技能转移培训”、“湘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村人才培养”和“阳光工程”4大专项培训的主要内容, 总结了贫困地区构建农民培训机制的实践经验, 认为贫困地区农民培训长效机制的构建还应该进一步完善培训项目监督机制、健全农民培训经费投入机制、整合农民培训资源和以市场导向培训农民。

关键词:农民培训,素质教育,培训机制

参考文献

[1]、张鹏, 郭建鑫.从新型农民的内涵浅谈农民培训的有效措施[J].安徽农业学, 2008 (4) .

[2]、张娟.农民培训产品的属性探析[J].农业经济, 2007 (8) .

[3]、柯炳生, 陈华宁.对培养新型农民的思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6 (4) .

构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长效机制 篇9

(一) 是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化的必然要求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要达到56%, 农民工非农化、城市化还有很大的空间。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升级, 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这就造成了一方面简单的体力型劳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另一方面, 要求具有一定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又十分匮乏。从最初的民工潮到技术性人才的民工荒, 甚至农民工返乡回流也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在这些看似矛盾的背后, 农民工自身职业技能素质偏低是深层次的根源。因此, 构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长效机制, 加强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是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二) 是适应经济结构调整, 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然举措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现实而明智的选择。目前, 我们正在大力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这就意味着今天的发展中国家在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及发展方式等方面将面临更为复杂, 更为艰辛的挑战。与发达国家早期的发展经历相比,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一个鲜明的特征:相当数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融入现代经济, 不能真正为现代经济所充分吸收和利用, 而是在城市形成“候鸟栖居型”的农民工阶层。从表面看, 农民工阶层的存在, 是城乡户籍管理等制度性因素和歧视等社会性因素造成的, 但从深层次看, 农民工整体素质偏低, 技能不高, 难以适应劳动市场需求, 才是其主要原因①。从这个角度看, 只有构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长效机制, 加强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才能充分地发挥农民工这一群体的人力资源优势, 使他们主动地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市场竞争力的要求, 进而促进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

(三) 是促进农民工实现现代性的必要手段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 人是主体力量。就农民工的现代性而言, 主要指农民工在城市获得的一种不同于传统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 导致了我国社会发生了严重的断裂, 形成了城乡两个不同的文明。在现代化日新月异的今天, 无论是城市的生产领域还是生活领域, 科技含量都有了显著的增加。然而, 农村的生活体验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行为的、心理的、人格的特点却无法在短时期内适应现代城市生活。工作的流动性、不稳定性, 导致了经济基础的薄弱, 也是他们始终处于社会的边缘, 缺乏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 无法实现与城市的社会整合。在这种情况下, 绝大多数农民工只是完成了社会角色、资源获取方式和空间位置的改变, 尚未实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尚未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民工现代性的实现③。因此, 加强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其职业素质和内在素养, 在改善其经济境遇的同时, 也有利于农民工生活方式、社会规范、价值标准的重构与再社会化, 有助于其接触并内化城市文明, 从而实现农民工的现代性。

二、制约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发展的原因剖析

(一) 农民工缺乏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一方面, 一些农民工受自给自足思想束缚, 视野较窄, 缺乏长远性和开拓性。亦工亦农的特点使得许多农民工只是把进城务工看作是一种暂时性的举措, 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保守心态, 使一些农民工根本就不想参加培训。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形态之间的反差, 使广大农民工在城镇寻求自我发展的热情和信心受到挫伤, 在自卑状态的阴影中, 害怕参加培训, 会上当受骗③。同时, 由于没有必要的职业准入制度, 一些农民工觉得参不参加培训意义不大, 缺乏参加培训的外在压力。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 农民工受限于经济实力、工作时间、工作强度等原因, 在面对职业技能培训时显得非常无奈, 尽管有参与培训的意愿, 但整体收入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 导致了他们没有足够的金钱和时间来从事职业培训, 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职业培训对于他们来说变成了水中花、镜中月, 可望而不可即。长此以往, 也使广大农民工对职业培训丧失了应有的积极性。

(二) 企业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动力不足

流动性强是农民工的一个显著特点。作为当前就业者中最不稳定的阶层, 农民工就业活动性大, 职业转换快, 这对于农民工培训造成了很大困难。即不易确定培训内容, 也不利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收, 容易导致用人单位对农民工培训投资与收益不对称, 发生收益外溢的现象, 从而使用人单位对培训的投资动力不足。在那些用工季节性强的企业中, 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同时, 由于众多农民工分布在次要劳动力市场, 就业于各种非正规部门的中小企业, 在企业追逐利润的前提和经营压力下, 在政府还没有对实施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企业进行资助的情况下, 众多农民工就业的中小企业不愿意或难以独立地承担企业内农民工培训的任务。

(三) 政府缺乏必要的培训资金投入

职业技能培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培训的资金投入问题。目前, 农民工培训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当前培训投入基本是以政府投入为主。相关研究报告显示, 中央财政用于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费仅有“阳光工程”的25亿元, 地方配套的资金也仅为6亿多元, 这对于解决逾2亿流动就业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培训来说是杯水车薪。尽管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各级政府纷纷投入了大量的培训资金, 对农民工进行培训。但这只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一种临时性举措, 还没有规范化、常态化。投入不足, 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虽然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农民工培训问题, 但财政支出中没有把农民工培训经费作为一项常项工作, 使得政府在经费投入上很受限。有的地方财政本身就很困难, 农民工培训经费根本无法保障,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 培训机制和培训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

当前, 我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政府在农民工培训中既是规划者, 又是执行者;既是资源配置的制定者, 又是资源的分配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使他们不能指导、规范、监督培训体系中其他主体的活动, 而且还容易导致政府角色发生错位或越位, 政府应承担的职责不清晰。同时, 政府、企业、培训单位、行业组织、农民工个人, 作为不同的参与主体, 彼此之间表现为复杂的行为方式, 形成了复杂的利益关系, 这就需要通过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多重制度和对策, 来调动不同方面的积极性, 推动新时期我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发展。然而, 从目前来看, 由于整体培训体系和机制还有待于健全和完善, 上述培训主体之间还不能有效地协调配合, 缺乏统筹安排, 培训资源亟待整合。

(五) 培训内容和市场需求相脱节

培训内容和市场需求相脱节, 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是当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由于缺乏相应的评估机制和考核机制, 一些培训机构流于形式, 培训质量不高, 课程设置呆板, 缺乏针对性;有的培训和社会发展要求、劳务需求脱节, 缺乏实用性, 难以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其结果, 一方面用人单位难以招到理想人才, 另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的人、财、物, 培训后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并未得到本质性的提高, 仍找不到合适工作, 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三、构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长效机制的路径选择

(一) 坚持以政府主导, 强化组织管理和培训服务工作

政府要积极宣传, 转变农民工观念, 使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民工认识到, 参加农民工职业培训是提升人力资本含量, 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认识到参加培训对自身和社会的重要价值, 进而形成农民工重视培训, 积极参加培训的良好氛围。同时, 要在各级政府的统筹下, 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作用。各级领导要站在战略高度认识这一问题, 要强化政府行为,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职收技能培训工作的领导, 要建立常设的组织协调机构, 要编制规划, 制定政策, 保证经费, 落实人员, 还要建立监督机制, 保证落实, 为农民工技能培训提供强有力的领导支持、组织保证和服务工作。通过发挥政府推动、引导、示范、组织的作用, 使农民工技能培训精心规划, 周密部署, 循序渐进稳妥地推进④。

(二) 建立多元化的农民工培训投入保障机制

在农民工培训经费投入上, 继续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政府应强化其主要责任, 中央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 扶持农民工培训工作。各级财政要把农民工培训经费纳入财政经常性预算, 用于补贴农民工培训的经费要专款专用, 提高使用效益, 加大投入力度, 增加农民工输出前培训补贴, 使政府成为农民工培训资金投入的主体。用人单位应承担在岗农民工的培训费用,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订单等形式激励企业培训在岗农民工⑤。同时, 作为主要受益人, 农民工在培训中, 也应承担相应的费用, 增强其责任意识。

(三)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就业为目标, 分类分层推进职业技能培训

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质量, 增强其职业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因此, 在具体培训过程中, 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就业为目标, 以企业为依托, 突出培训的实效性, 进一步强化企业与培训机构的信息沟通, 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用工信息档案, 建立企业与培训机构的合作制度, 实现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的良性对接, 克服培训与需求脱节的问题。同时, 在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时, 要注意量体裁衣, 因人制宜。针对那些希望长期在城务工的农民工, 要重点加强系统性职业技能培训, 引导其接受系统的职业教育, 突出一技之长, 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也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做好知识的储备;对愿意返乡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工来说, 要使其掌握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关键技术, 尽快成为农业生产的行家里手, 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对有一定资金积累, 并有创业意愿留的农民工, 要培训创业技巧, 提高创业能力, 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⑥。

(四) 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 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对现有就业培训资源进行充分整合, 形成以公共培训机构和职业技术学校为主体, 社会培训机构和大企业、龙头企业内部培训机构相配合的培训体系, 同时统筹规划, 充分发挥大企业、龙头企业的自培自用作用, 社会民办培训机构的市场调剂作用, 公共培训机构的拾遗补缺作用, 省、市中职教育机构的专业培训作用, 形成政府主导, 官民并举, 输出地与输入地联合, 学校教育、机构培训与远程培训结合的多层次的技能培训体系。同时, 要注意积极引入市场机制, 加大农民工职业培训推进力度, 以培训的公平竞争促进培训效果的提高。形成按市场需求招标培训, 政府购买培训成果, 公私培训机构平等竞争, 农民自主选择培训机构, 促进培训质量提高的新机制。

在培训过程中, 注意规范培训内容、统一培训标准, 推进农民工培训规范化、标准化;要进一步改进方式方法、下沉培训重心, 做到长短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 满足多元化的培训需要;同时, 要把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有机衔接起来, 做到阶段性教育与终身教育结合, 普及性培训与系统性教育结合, 扩大培训覆盖面, 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

(五) 制定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激励政策和考核机制

为调动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投入农民工培训的积极性, 要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用人单位除了以利润为主要来源建立农民工培训专项基金之外, 继续尝试实行农民工培训所需经费从职工培训经费中列支, 职工培训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一定比例提取, 计入成本, 在税前列支;对于符合条件的教育培训机构, 可申请使用农民工培训扶持资金, 获准使用农民工培训扶持资金的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 须相应降低农民工学员的培训收费标准, 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实行补贴或奖励, 通过这些激励措施,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六) 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准入制度

加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劳动准入制度与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 逐步建立与职业资格证相结合的持证上岗和劳动准入制度, 强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劳动力市场“通行证”的劳动准入制度的管理, 积极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促进职业培训主动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通过制定和完善各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 把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标准衔接起来, 强调用人单位应依法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员工。劳动部门应加大对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准入制度进行监督检查的力度, 确保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摘要: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是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化、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工现代性的重要途径。文章对制约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 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完善多元化培训投入保障机制的基础上, 通过整合培训资源、改革培训方式, 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考核机制, 规范劳动准入制度, 建立健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长效机制。

关键词:农民工,职业培训,机制,路径

注释

1蔡玲.发展经济学视野中的农民工返乡回流问题[N].光明日报, 2009-2-17 (12版) .

2向春玲.城市化进程中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8, 144-150.

3刘忠明.农民工培训问题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 2007, (10) 55-57.

4吴健辉, 黄志坚.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 2008, (12) 159-161.

5李平.中国转型时期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8, 177-179.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篇10

1. 建立培训基地。

要从各村劳动力资源和培训资源的实际情况, 从市场和企业对技术工人的用工需求出发, 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工种设置也应当各具特色, 形成品牌效应, 不能资金分散、遍地开花。另外, 为了减轻政府的负担, 应当大力开发利用社会培训资源。社会培训机构只要符合条件, 就应当对其承担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资格予以认定, 不应该歧视, 不应该提高门槛。

2. 改进补贴办法。

一是提高补贴标准。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或者说组织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无论农民个人还是培训机构, 其付出和成本都要高于城镇下岗失业人员, 政府补贴的标准应当与此相适应,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 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必然受到影响。二是补贴倾斜向高技能培训。一方面, 鼓励农民努力学习高等级技能;另一方面引导培训机构加大对高技术含量培训的投入, 开展较高等级的技能培训, 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层次。三是加大培训能力建设的投入。支持和扶持基础实、管理严、有特色、层次高、服务好的培训机构不断提升培训能力, 形成适应镇情、村情、布局合理、特色明显、能创品牌而且方便农民、适应市场的培训网络, 为实现政府投入效益最大化奠定扎实的基础。

3. 完善管理服务。

严格按照培训机构管理、制度、场地、资金、师资、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资格认定。加强对培训机构的日常管理和定期考核, 加强对具体培训过程的监督管理, 指导培训机构按照标准组织培训, 规范培训行为。对参训农民进行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考试和技能等级的鉴定, 严格把好购买培训成果的质量关, 杜绝参训人员或者培训机构弄虚作假的行为。减少环节、简化程序, 从参训时间、专业工种和培训机构三个方面给农民自主选择的权利, 方便农民直接受益, 让想学的农民能够及时参加培训, 学会自己想学的职业技能, 为他们竞争就业或者自主创业打下基础, 使他们真正得到实惠。

4. 入户指导, 跟踪服务。

培训教师要给自己定好位。在上课时, 按照要求, 可以把自己定位于培训教师, 下课后, 要及时转换身份。在培训教师身份背后, 同时还有一个农业技术推广员的身份, 不要忘记农村推广员应有的职责。每一堂课讲完后, 培训教师应该进村入户, 跟踪服务。进村入户, 跟踪服务不仅仅限于在培训村进行, 也可以到其他的村。在其他的村推广、服务时, 可以搜集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以此来充实自己, 使自己能更好地完成培训班的任务。

5. 营造良好氛围。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使政府有关农民转移培训优惠政策的知晓面不断扩大、知晓度不断提高、惠及面也能够随之扩大。强力推行就业准入制度, 使“先培训后就业, 先持证后上岗”成为用人单位自觉遵守的规则, 成为劳动者特别是农民的自觉行动。开展常规性的执法监察, 对用人单位违反就业准入制度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并责令其限期改正。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将使农民转移培训健康有序发展。

总之, 培训新型农民不是一、二年就能完成的, 要通过多年努力, 才能完成。尤其是以蔬菜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训工作, 要三、五年时间, 甚至更长一些。另外应该能促进思维方式的转变。尤其是对培训新型农民师资的培训, 要把更新农村专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长期化、经常化, 不能只是有项目就进行;三是培训经常化, 长期以后, 经营要有保障。

摘要:培训新型农民,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的实施, 使培训村的主导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收入水平有明显的提高。我们应积极探索有效的农民长效培训途径和办法, 建立健全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长效机制, 切实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为实现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足的生活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激励机制如何长效 篇11

优化人员配置以保证用对人

激励机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做好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尽可能保证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做合适的事。只有用对了人,才可能有效地激励他。试想,一个人处于他根本不喜欢、不擅长、不适应、不认同、不胜任的工作岗位,怎么可能充满工作热情和自信?怎么可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怎么可能进行创造性思考?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而“女为悦己者容”,所以,领导者知人善任,用对人,本身就是很好的激励手段,也是长效激励机制的关键前提和必备条件。

怎样才能优化人员配置呢?首先,组织结构要合理。组织结构要尽可能适应商业模式、发展战略、关键流程和组织能力的要求。岗位设计要充分考虑工作责任、员工能力和业务风险三者之间的平衡。有效的组织设计,往往秉承一个基本原则:既要重视人才和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又要尽可能降低业务运营对员工个人的依赖,尤其要规避对极少数特殊员工的高度依赖。公司业务对个别员工的依赖度越高,对该员工的激励就越难以奏效,而公司的业务风险就越难以控制,这种所谓特殊人才也越难以获得与保留。其次,一定要有可靠的用人标准,没有标准,就只能凭感觉,造成“乱点鸳鸯谱”和“拉郎配”。现代人力管理的成功实践经验之一,通过建立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并进一步细化为岗位任职资质标准,以此标准来针对性选拔和培养人才,是解决用对人问题的核心观念和有效方法。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全面完善员工轮岗、晋升和淘汰机制,全方位持续动态地优化人员配置,才能最大程度的实现人岗匹配。如果用错了人,则无论怎样的“威逼利诱”都终将无济于事,当然更谈不上长期的有效激励了。

强化绩效管理以保证用好人

所谓“用好人”,也就是怎样才能把人用好,怎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从而实现“物尽其用”,即将企业的人力物力进行最有效的整合,创造最佳的公司业绩。实践中,往往是通过绩效管理来实现。

广泛的实践经验表明,最为有效的绩效管理模式是目标管理,即通过PDCA循环持续实现挑战性目标;绩效管理的根本宗旨是提升个人能力和组织能力,而并非只追求所谓公正的绩效考评。能力提升是目的,目标实现是路径,而绩效考评只是手段而已。手段不是路径更不是目的,这一点必须切实注意,以防止本末倒置,偏重手段、关注路径而迷失了真正的目的。员工个人能力的提升,组织能力的改善,才是绩效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绩效管理的PDCA循环中,第一步通过目标规划,帮助员工事先明确正确的努力方向,并将方向转化为清晰的目标,再基于目标制定可行的行动计划。事前的未雨绸缪,是提升员工信心和专注力的有效手段。第二步通过实际行动,使员工切实投身于实践的历练,在实践中磨炼心智、提升技能并推进工作。第三步通过评估进展,敦促员工深入思考,寻找差距,挖掘潜力。第四步通过改进行动,使员工在更高水平上发挥能力,开展工作,获得信心和成就感。在这样的PDCA循环中,切实促进员工能力素质的全方位成长,并将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这种基于强烈组织归宿感的个人成长,既是一种深入人心的内在激励,也是长效激励机制的核心环节。

全面薪酬策略实现利益引导

所有正常人都具有利益诉求,而利益诉求只能够理性平衡而不能够无限满足。所以,人类社会创设的各种制度,无一例外都是一种利益机制,期望通过协调利益冲突从而实现利益平衡,即公平。人们向往公平,所以公平的境界足以激励人心。薪酬的本质,是公平的支付劳动对价,并理性响应员工的内在需求。

在“用对人”和“用好人”以后,还需要通过公平的薪酬支付和全面的需求响应,进一步落实长效激励机制。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对员工的能力提升和业绩贡献,进行持续的公正评价。针对绩效考评的结果,需要通过现实利益的差异化分配,来加以体现和确认。对员工支付的薪酬,一般分为岗位薪酬、绩效薪酬、个性化薪酬和内在报酬。岗位薪酬,是根据员工承担的岗位职责,向其支付的固定报酬,一般包括固定工资和基本福利。实务中一般根据岗位价值评估,设定不同的岗位薪酬标准。绩效薪酬,是根据员工绩效评估的结果,弹性浮动支付的激励性薪酬,实务中一般事先约定绩效奖金的目标预算,并约定各绩效等级的奖金系数,事后根据考评结果,以目标奖金乘以奖金系数,结算和兑付绩效薪酬。个性化薪酬,是根据员工具备而公司认可的特殊技能、贡献、资源、资历和其他可能给公司带来现实或潜在价值的个性因素,额外支付的薪酬。个性化薪酬因其具备充分的针对性和实践上的灵活性,日益成为重要的激励性薪酬手段。内在报酬,是为了响应员工的内在需求和长期发展期望,而提供的非物质性利益回报。实务中一般侧重于在企业文化建设、职业生涯规划、员工培训与开发、充分授权、荣誉表彰等方面着手,设计系统性和创造性的制度与实施计划,积极响应员工的内在发展需求,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赢得员工长期的信任、忠诚和凝聚力。值得注意的是,内在报酬正日益成为优秀企业的选择,其创新空间依然广阔。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篇12

1.1 高危行业的界定

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对高危行业界定的标准和范围不尽相同, 因此尚缺乏一个统一的定义。在我国, 高危行业通常是指生产危险系数较高, 容易对人身、财产以及环境等造成较大危害性的行业。国内对高危行业最早作出相关规定的是《民法通则》第123条, 根据该条规定, 高危行业主要限于“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行业”。此后, 高危行业的适用范围开始不断扩大。根据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 高危行业包括:煤矿开采行业、非煤矿山行业、烟花爆竹行业、危险化学品行业、民用爆破行业、建筑行业和交通行业。2012年, 财政部、安全监管总局印发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将冶金、机械制造、武器装备研制纳入了高危行业的范围, 从而使高危行业的数量增加到了9个, 即煤炭生产、非煤矿山开采、建设工程施工、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交通运输、烟花爆竹生产、冶金、机械制造、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 (含民用航空及核燃料) 。

1.2 高危行业农民工权利保护现状与问题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农民工正成为高危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 2010年底, 我国农民工总数达2.42亿人, 在高危行业, 农民工占到了总用工量的60%以上, 在建筑行业更是高达80%以上。与此同时, 高危行业农民工权利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 主要表现为:一方面, 高危行业农民工的生命健康权得不到有效保障。近几年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 高危行业农民工死亡占到总数的七成, 每年职业伤害、职业病新发病例和死亡人员中, 半数以上是高危行业农民工。另一方面, 高危行业农民工合法劳动权益屡遭侵害, 高危行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且不规范, 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较低, 劳动强度大, 休息休假权得不到保障, 劳动条件差, 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部分企业随意克扣工资、欠薪逃匿的现象大量存在。

从宁波市来看, 在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非煤矿山等高危行业中, 农民工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其中建筑施工行业中农民工比例达到80%以上, 而非煤矿山和烟花爆竹行业农民工比例高达90%以上。近年来, 宁波市加大了对农民工的保护力度, 但农民工尤其是高危行业农民工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仍较为突出。以建筑行业为例, 宁波市先后实行了工资保证金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和工资担保制度等措施, 相关部门也加大了执法和监督力度, 但农民工权利保护问题仍十分突出。据宁波市审计局2011年的审计调查显示, 宁波市建筑业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比例较低, 劳动合同签订率低, 劳动时间超时, 按月发放工资难以保证等问题。在其他高危行业, 这些问题也同样存在。总的来说, 目前高危行业农民工权利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民主政治权利被边缘化、社会经济权利不平等、文化权利缺失严重。

在民主政治权利方面, 根据《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 农民工同样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各项权利, 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自由。但是, 农民工的这些民主政治权利实际上已经虚无化了。首先, 农民工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缺席。一方面, 农民工背井离乡, 受时间和经济所限, 根本无法回家参加村委会选举和乡镇人大代表选举, 成为乡村选举中的边缘人,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上被边缘化了;另一方面, 受户籍限制, 农民工实际上是城市政治生活的“局外人”, 作为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城市中没有体现出来, 没有资格参与城市的各项管理生活。其次, 农民工维权组织缺位。绝大多数高危行业农民工在城市没有自己的维权组织, 即便有, 也都是临时性的, 并且难以得到相应的扶持。此外, 农民工没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渠道, 其权益通常只能通过其他阶层和间接渠道表达出来, 缺乏可以与其他阶层进行平等对话的话语权。

在社会经济权利方面, 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劳动权利难以得到真正的实现。高危行业农民工工作环境恶劣、缺乏劳动保护, 劳动安全无保障;自由择业权和平等就业权受到诸多歧视;不按时发放工资甚至随意克扣工资现象突出, 劳动报酬权受到严重侵害;没有节假日、超时劳动现象严重, 休息休假权利无法得到保障。以宁波市建筑施工行业为例, 农民工劳动安全保护得不到有效保障, 工资未能按月足额发放, 劳动合同签订率低, 社会保险基本没有办理。

在文化权利方面, 农民工文化权利缺乏基本保证。文化权利是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权利, 也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基本前提。目前, 高危行业农民工文化权利保障机制不健全, 实现机制运行不顺畅, 突出表现在:第一, 高危行业农民工的自身职业教育缺乏制度和经费保障。第二, 高危行业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权在城市得不到保证。

2 高危行业农民工权利保护缺失的原因剖析

造成当前我国高危行业农民工权利保护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制度、体制、观念方面的社会原因, 也有农民工自身的原因。当然, 社会原因是根源。

2.1 社会原因

首先, 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是造成高危行业农民工权利保护缺失的最根本原因。这种二元结构以户籍制度为核心, 涵盖了教育、社会保障和公共投入等各方面, 人为地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制造了两个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上有着重大差别的社会等级。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及支撑其的诸多制度安排给农民工的流动造成了极大的体制性障碍, 造成对我国农民工的诸多歧视性待遇。

其次, 法律制度供给不足和实施不力是导致高危行业农民工权利受到侵害的重要原因。一是现行立法不完善。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存在缺陷, 缺少针对高危农民工权利特点的具体规定, 并且法律规定的保护力度不够。二是行政执法不力。劳动监察执法不到位, 执法程序和手段不完善,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不当直接影响了高危行业农民工权利的保护。三是司法救济不力。现实中却存在着诉讼费用高、诉讼周期长、举证难、执行难等障碍, 造成救济的成本高昂和效率低下, 高危行业农民工维权成本很高, 对司法救济的信心不足。

此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治、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缺乏平等的法治理念, 这也使得高危行业农民工的权利容易受到忽视, 没有引起社会应有的重视。

2.2 农民工自身原因

从事高危行业的农民工年龄基本在四十岁以上, 文化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大部分在初中及以下水平, 基本上没有经历过专门的劳动技能训练, 劳动能力较低, 他们的就业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 通常只能从事脏、乱、差的简单繁重的体力劳动。另一方面, 高危行业农民工的流动性较强, 社会组织化程度低, 找工作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而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又缺乏工会等权利保护组织的必要救助。此外, 高危行业农民工的权利保护意识十分缺乏。由于受教育程度低, 法律知识欠缺, 农民工的权利意识和概念模糊, 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权利, 无法判断权利被侵害的事实和程度, 也不太清楚权利救济的渠道和方式, 当然更谈不上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了。

3 高危行业农民工权利保护长效机制的构建

高危行业农民工权利的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套保护高危行业农民工权利的长效机制。

3.1 法律机制

当前高危行业农民工权利保护的突出问题是立法不完善、执法不力和司法救济不力, 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法律问题, 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体系内加以解决。因此, 高危行业农民工权利保护长效机制的基石性问题是构建多层次的法律架构, 关键在于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 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 以强化政府责任为重点, 以司法救济为后盾, 构建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在内的一体化的农民工权益保障法律体系。首先是要修改和完善国家与地方相关立法, 废除对农民工歧视性的法律规定, 恢复农民工在法律上的平等主体地位;其次是要强化政府责任, 明确政府和相关企业在高危行业农民工权利保护上的义务, 切实维护高危行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后是要完善救济制度, 使高危行业农民工在权利受到侵犯时能够获得公平有效的及时救济。

3.2 组织机制

高危行业农民工权利保护长效机制的组织保障是工会职能的复位和职工代表大会地位的提升。作为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但长期以来, 农民工加入工会的制度性障碍未能得到根本的清除, 各级工会组织不太愿意将农民工纳入这一组织系统中, 工会也未能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导致工会对高危行业农民工基本上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为此, 各级工会组织必须转变理念, 创新农民工入会方式, 完善会员会籍管理制度,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农民工流动会员管理服务工作机制, 最大限度地将高危行业农民工吸收工会组织中来, 使工会真正成为农民工集体劳动权的代表者。此外, 在农民工相对固定的高危行业企业中, 进一步提升职工代表大会的地位, 工会要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3.3 社会保障机制

当前, 高危行业农民工社会保障程度不高,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险覆盖率不高, 工伤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安平责险、雇主责任险等多个险种并存, 各个险种功能单一且存在重复交叉;社会救济渠道不畅通;社会福利基本上享受不到等。针对这些问题, 必须加快建立符合高危行业农民工特点的分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核心内容是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一是要整合现有的保险品种, 建立统一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二是构建以工伤保险为基础, 强制雇主责任保险为核心, 意外伤害保险为补充的高危行业保险保障体系。

3.4 救济机制

救济机制是高危行业农民工权利受到侵害时的重要弥补手段。具体包括:行政救济、合同救济和司法救济。在行政救济方面, 应该不断强化政府的执法责任, 切实加强对农民工权利的保护, 劳动监察部门应加大案件查处力度, 劳动仲裁部门应简化仲裁程序, 积极探索高危行业联动制度, 为权利受侵害的高危行业农民工提供有效的行政救济渠道。在合同救济方面, 建立和完善集体合同制度, 纠正劳动合同中的“霸王条款”, 切实保障高危行业农民工的平等地位。在司法救济方面, 完善司法救助制度, 建立适当的律师法律援助和诉讼仲裁费用的减免制度, 简化劳动案件的诉讼程序, 实行劳动仲裁、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的无缝对接, 使高危行业农民工接近司法的权利能够得到切实的实现。

3.5 监督机制

建立以预防为主的群众安全生产监督机制, 健全高危行业农民工内部安全监督网络体系, 发挥人大代表、新闻媒体等的外部监督作用。高危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相关企业的监督管理, 检查其与工人的合同签订情况, 强化信息公开制度, 建设诚信体系, 对违法企业及负责人进行依法惩处。

摘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农民工已经成为煤矿、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的主力军。与其他行业相比, 高危行业农民工普遍存在年龄、学历等方面的劣势, 权利保护意识十分淡薄, 权利保护问题更为突出。高危行业农民工权利的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套保护高危行业农民工权利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农民工,权利保护,高危行业,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甬审公告 (2011) 9号 (总第72号) 宁波市审计局关于宁波建筑行业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情况的专项审计调查结果公告[EB/OL].http://www.nbsj.gov.cn/gsjgg_detail.asp?id=105.

[2]沈立人.中国农民工[M].北京:民主与法制出版社, 2005:240.

[3]黄进才.试论农民工权利的边缘化及法律应对之策[J].理论与改革, 2010, (02) :131-133.

[4]蓝春娣, 任保平.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 2004, (05) :106-111.

上一篇:中国数字科技馆下一篇:断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