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考

2024-08-01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考(通用8篇)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考 篇1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农民增收难,这是全社会尤其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历史课题。在我国,农民人口最多,因而是最大的消费群体;增收最难,因而相对而言又是最大的弱势群体。因此,无论是扩大内需,还是关注民生,都必经想尽一切办法下大力气增加农民收入。中央所有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农民增收。只有农民增收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历史突破,我们落实中央连续多年的“一号文件”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尤其是在新农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才有了实质性的历史成就。

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购买力水平,是城乡经济良性循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正视城乡收入差距态势,并关注其对全局的影响,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本文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农民收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了2000年的2253元,接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7.43%,收入水平总体上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分阶段看,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呈现阶段性递减趋势。1978-198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7.7%;1985年-1988年4.9%;1989-1991年国民经济治理整顿期间仅1.9%;1992年-2000年为4.6%。特别是1997-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连续四年下降,分别比上年减少4.4、0.3、0.5、1.7个百分点。增长率从1996年的9%下降至2000年的2.1%。农民收入增幅连续四年下降,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20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拉大态势。1983-1990年,二者收入比由1980年的2.5∶1缩小为2.2∶1,最高为2.29∶1,最低为1.84∶1,此为缩小阶段。1991-1995年,差距明显高于前一阶段,除1991年为2.4∶1之外,其余年份均在2.5∶1以上,其中1993、1994年分别高达2.80∶1、2.86∶1,此为迅速扩大阶段。1996-1999年,差距比前一阶段有所缩小,但除一个年份略低于2.5∶1之外,其余年份均在2.5∶1以上,明显高

于80年代。

农民收入中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较为严重。从地区差距上看,全国一半以上的低收入农村人口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农民收入多于中部,中部地区农户收入多于西部,差距呈扩大趋势。农民收入分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平均收入水平不高的前提下,低收入人口比重相当大。

加入WTO后,在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冲击下,我国的农产品价格将会进一步下降,如此不利的价格形势,将会使农民收入增长雪上加霜。农民即使年年丰产,也难实现收入的增加,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没有粮受穷,有了粮也受穷。”“有粮卖不出去,卖出去也得不到钱,也卖不出好价钱”的现象将会不断上演,这说明农民增收的形势非常严峻,农民收入下降或相对下降不仅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关系到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问题。农民收入增长持续走低,抑制了农村消费,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因素,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仍至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问题。

二、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

农民增收是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在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刺激下,2004—2008年农民增收连续五年超过300元,是建国以来首次突破性成就。尽管中央“三农”政策的含金量如此之高、力度如此之大,农民增收自己与自己比还算不错,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绝对额还是在继续扩大,相对差距也没有缩小。农民很努力,为增收在1亩3分地上做足了文章,今年种粮,明年种棉,后年种麻栽蚕;前年养猪,去年养羊,今年养牛,就是难以增收。为什么增收难?从深层次上分析其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结构调整缺乏系统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农业增效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近几年来,我国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得农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农业增长对农民人均收入贡献不大,这是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造成农业增效不快、增收不明显的另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在农产品买方市场基本形成的新形势下,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明显滞后于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结构调整缺乏系统性,从而遏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空间和农民的增收空间。

(二)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偏低,实现充分就业的梗阻现象严重。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的决定因素,已不只是土地、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是劳动者知识、能力、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目前,随着城市化力度的推进,失地农民逐年增加,但由于他们文化程度较低,缺少就业必需的技能、技术,导致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严重制约了劳动力转移的流向和流速,导致增收渠道的不稳定性和低效性,是当前制约农民增收的另一个关键原因。

(三)农业农村投入不足,农民持续增收缺乏有力的支撑。具体体现在:一是缺乏资金的有力支持。资金短缺、投资乏力,是当前制约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瓶颈”性障碍,也是制约农民投资创业的一个关键因素;二是缺乏科技的有力支撑。虽然近年来“科技兴农”已形成共识,各种新品种、新技术不断得到应用,但在对外农业技术合作等方面路子不宽,在利用高新技术进行农产品深层次开发和综合利用上进展缓慢,形不成精品,农产品附加值低;同时,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实施面窄:检测设备的落后和检测体系的明显滞后,农技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各类弊端等都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制约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降低了农业的整体收益;三是缺乏信息的有效服务。由于区位条件限制,农民信息闭塞,农产品供求信息、务工就业需求信息等的采集、传递利用手段原始简单,农民生产指导、就业决策一定程度上处于盲目、自发状态,缺少与外界的有效接轨,导致增收效益得不到迅速提升。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对策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彻底纠正过去长期形成的重工轻农思想,切实把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位。就“三农”发展本身而言,必须跳出过去那种就农业论农业的思维定势,要把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纳入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来统筹安排。第一,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优化品种结构,着力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是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的关键,也是适应国内需求变化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农业是一个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产业,不同的农产品只有在适宜土壤气候条件下才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品质和产量。现在要总结经验,调整思路,发挥各地优势,让农业生产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使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第二,加快农村财税体制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村财税体制改革是从分配上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三者的利益关系,用法治的方法,靠制度来规范农村的分配行为,是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

第三,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均很少的耕地面积,只要少数人种植就可以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必须走出家门。要加快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农民收入,要引导乡镇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环保产业以及高科技产业。并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继续发展其它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要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西部省际间流动,实现中国人口东部、中部、西部呈正态分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四,在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应当废除城乡隔离政策。在户籍制度上,废除二元户籍制度,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户口登记制度和居民身份证制度,尽快将户籍制度的改革从中小城镇扩大到大中城市,撤除人为的樊篱,万众一心推倒“户籍墙”。公民的居住和迁徙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应恢复公民的居住和迁徙自由权,废除限制农民进城的《户籍登记条例》,制定和颁布确保公民居住和迁徙自由的新《户籍登记法》。

第五,加强农业科研及其推广,优化农产品品种与品质。随着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形势的根本性变化,农业竞争优势的发挥程度越来越取决于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程度,取决于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程度。因此,必须下大力气从体制与机制上切实解决科教兴农、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产业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建立农业科研创新体系。实施“科教兴

农”战略,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考 篇2

一、发展现状

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2004年—2012年河津市粮食生产连续9年获得大丰收, 2012年总产量达17.8万t, 比上年增长7.8%。瓜果菜、肉蛋奶也稳步增长。

2. 农民收入呈现出波浪式增长趋势

“十一五”期间,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年均递增11.6%的高增长;2011年增长14.9%, 首次突破万元大关;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 625元, 下滑24.0%。

3. 现代农业发展快速全面推进

从2007年开始, 仅仅6年时间, 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已发展到325家, 成员数2 780户, 注册资金将近4亿元, 规模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119个, 涉及全市9个乡 (镇办) 50多个行政村, 参与农民人数突破1万人。农产品“三品一标”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质量认证产业基地达1 933.3 hm2、产品15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到33个, 被省、市命名农业龙头企业9家。市乡村户四级农技推广体系正在逐步健全。

二、存在问题

1. 农产品综合竞争力不强

农产品科技含量整体不高, “大路货”多、“原料型”多, 系列开发和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少、产业链不长, 农产品结构还不能较好地适应市场需要, 比较效益低, 抗市场风险能力差。

2. 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

无论是生产经营主体还是生产基地规模, 大多零星分散、不强不大。贸工农一体化、企业与农户的关系还处在松散阶段, 多数企业与农户只停留在农产品的买卖关系上, 以保护价“订单”向农户收购的企业很少, 更缺乏紧密型的利益捆绑经营机制。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同样处于松散状态, 内部运作不规范, 服务层次低。

3.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活力不足

突出表现为土地流转难度大, 生产与市场时有脱节, 尚未完全走出农产品销售难、效益低的困境。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 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加大,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气候和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剧。

三、发展对策

1. 转变观念,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简单而形象地说就是衣食农业转向商品 (功能) 农业、数量农业转向质量农业、粗放农业转向集约 (精细) 农业、产量农业转向效益 (特色品牌) 农业、集市农业转向超市农业。通过下乡调查发现, 目前河津市从市、乡、村3级农业管理部门人员, 到各类种养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组织人员, 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 急需有关部门及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研讨交流”等形式, 组织大家解放思想、开拓视野, 提升整体素质。同时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大发展、大繁荣的大形势, 建议在每年开办“春华文化节” (或“秋实文化节”、或将龙门村的“大禹文化节”升级) , 搭建一个综合服务平台和相互交流的名片, 一方面全面促进推动“三农”工作, 另一方面活跃全市人民文化生活。

2. 突出特色, 大力发展“版块农业”和“一村一品”、“一乡一业”

(1) 突出特色 所谓特色, 就是“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精”。从资源和市场两方面着手, 把最具本地优势、最能体现本地特点、最有本地烙印的产业确立为主导产业。如市政府和阳村乡、连伯村、民乐合作社等联合发展韭菜产业上的做法值得肯定和推广。要增强忧患意识, 进一步解放思想, 不失时机地调整农业的发展方向, 把优势产业做大, 把特色产业做强, 促进高效产业规模化、低效产业高效化, 不断拓宽农业的内涵和外延, 促进结构优化升级, 把农业建成新的富民产业。

(2) 版块明显 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渔则渔”的原则, 充分发挥河津市资源优势, 加快“北粮、南果、中菜和山区半山区经济林”的四大农业版块和粮、畜、果、菜四大特色主导产业建设步伐, 到2015年形成高效优质、富有特色的“2555”河津农业种植新格局, 即规模20万亩 (1亩=0.067 hm2, 下同) 高产粮食、5万亩绿色蔬菜、5万亩优质林果、5万亩经济作物。近2年, 小梁和下化等乡积极抓住国家政策导向时机, 积极推进发展区域性核桃产业, 预计在3~5年后将显现出明显效益。

(3) 突出产品 要把“一村一品”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普遍模式加以推进。提升柴家、阳村的蔬菜示范基地, 城区的莲菜、赵家庄的枣果示范基地, 黄河滩的芦笋示范基地, 小梁的果品示范基地。连伯、辛庄、黄村、樊家峪、北原、吴村、永安等村在发展上走在全市的前沿, 但产业还需进一步提升。另外还要加大农业功能拓展, 积极发展观光休闲生态等新型农业, 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品牌优势明显、农民增收较快的经济强村 (乡) 。

3. 创新体制, 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河津市应出台专门方案和年度推进计划进行帮扶, 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 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

(1) 大力扶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 目前全市规模种养专业大户119户, 其中养殖大户41户占34%, 种植大户78户占66%。种植大户种植面积为1 533.3 hm2, 仅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8.2%, 比全国的平均值低13.3%。其中粮食种植大户25户, 种植面积为733.3 hm2, 占全市规模经营面积的48.1%;蔬菜种植大户31户, 种植面积为666.7 hm2, 占全市规模经营面积的43.9%;水果种植大户26户, 种植面积为133.3 hm2, 仅占全市规模经营面积的7.9%。

(2)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当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为325家, 成员数为2 780户, 仅占全市乡村总户数的不到4%, 平均每社只有9户成员, 大部分合作社成员只有5户。合作社成员数超50户的大社只有11家、占总社数的3.4%, 成员数为773户、占总成员数的27.8%。

(3) 加快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方向是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在一家一户分散的情况下, 要通过集约化来使生产要素得到优化, 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 给予人才支撑实现专业化。组织化就是要重点解决与市场对接不足的问题, 重点解决好社会化服务的问题。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考 篇3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思考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4-0288-0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在继续强调“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的同时,特别提出“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这是针对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作出的重要部署。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返乡农民工日益增多,同时也带回了先进的技术、信息及理念。面对农民工返乡潮,只要地方政府因势利导。在政策的支持下,一旦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积极性被激发起来,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不仅不会形成地方失业人口的大量集结,还会带动一方就业,撬动一方经济的发展。本文旨在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意义与面临的主要难题,提出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措施建议。

1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意义与面临难题

农民创业有三种类型,一是就业谋生型的,二是发展成长型的,第三才是先进企业。一般而言,主要是前两种。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今年大概有将近2000万的农民工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引导返乡农民工中有技术、有资金、有能力的群体开展创业,用创业来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难题的方式之一。它对有效缓解现阶段严峻的就业压力,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的途径,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逐步减少城乡差距,都有积极的意义。但是鉴于农民工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以及我国现有政策的一些局限性,很多人对于农民工创业的可行性并不乐观。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不少难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

首要问题是资金不足,缺乏金融支持,是面临的最重要困难。对于返乡农民工来说,他们都有创业的激情,但是他们缺少的是创业的条件,尤其是缺乏资金和项目。由于创办企业所需要的资金量相对较大,农民工返乡时积累了一定资金却很有限,由于缺少抵押,难以得到金融服务,流动资金短缺,是当前严重制约返乡创业的一个问题。通过调研,近八成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得不到金融机构的支持,不仅贷款渠道单一(主要是农村信用社),而且贷款的利息高,加上申请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贷款年利息实际超过12%。贷款难,利息高,成为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中最大的绊脚石。

其次,政府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缺少相关政策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涉及到工商、税务、银行、劳动、农业等多个部门,尽管各部门开展了一些扶持工作,但配套服务严重滞后,相关制度尚未成熟,没有形成一个合力。有些政策尚不够具体,可操作性差,缺乏吸引力,或老因宣传不到位而不被回乡创业人员了解。农民工返乡创办企业仍然困难重重,创业办理各项手续费时费力费钱,有的要辗转多个部门,往往每道手续又都要收费,增加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本,大大降低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

第三,创业者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经营管理经验也制约了农民工回乡创业。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和初中文化程度占大多数,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例较小。而返多创办的也以小规模企业居多,而他们虽然在外打工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受教育程度和知识的限制。思维方式比较传统,缺乏现代营销知识,家族式管理居多,企业缺乏民主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企业又以劳动密集型和手工操作为主,产品科技含量偏低,技术水平低,产品品种单一,档次较低,缺乏竞争力,难以适应市场变化,企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2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措施及建议

鼓励农民工创业还需要政府积极引导,把农民工就业和创业摆在工作首位,增强农民工的创业能力,提供优质的创业资本,不断强化创业服务,努力降低创业成本,积极营造创业环境。因此,要想让农民工回乡创业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还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首先,明确创业扶持政策,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尊重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权利,制定完善的优惠政策,改善创业环境。凡是外出务工经商后返回家乡创办各类企业或者从事个体经营、兴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无论规模大小,只要符合法律和国家产业政策,并吸纳一定数量的当地劳动力就业,就应予以鼓励支持,实行优惠政策。

其次,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实行免税政策或者优惠税率。在财政方面,可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贷款贴息、创业培训和资金担保等。在税收方面,农民工返乡创业应享受与外地客商同样的优惠政策。对为城乡低收入群体就业再就业作出贡献的企业,可比照城市相关政策给予优惠政策。农民工返多创业应按规定享受国家和地方扶持发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业、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第三,创新金融信贷服务,解决农民工创业资本问题。创业融资是创业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相当多的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都遇到创业资金筹措困难的问题。农村是我国金融体系中尤为薄弱的地区,农户和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是农村金融的主要矛盾。要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扶持力度,缓解农民工返乡创业融资难、资金供给短缺、贷款利息高等问题;进一步发展重点服务中小企业和农村社区的金融组织;国有商业银行应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活跃的市县分支机构授权,按照规范提供贷款;适应创业者的多样化需求,开办固定资产抵押贷款、动产质押贷款以及信用贷款与抵押贷款组合等信贷方式,放宽贷款额度和还贷时间;放宽农村地区抵押物的范围;建立信贷扶持担保机制。

第四,优化创业服务环境,开辟农民工创业绿色通道。强化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经常到企业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为他们的需要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等服务。尽可能降低创业门槛,简化办事手续,提高服务水平,克服部门关卡多,办事难等问题。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4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由常委会副主任同志牵头,组成了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同志任组长、副主任委员同志任副组长,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省农牧厅及部分在甘全国人大代表和有关市州人大代表参加的调研组,于5月至9月,对我省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

了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牧厅、省林业厅、省扶贫办、省中小企业局、省农垦集团的专题汇报,并先后赴河南、山东、湖北、重庆和我省平凉、庆阳、白银、金昌、临夏5个市州的10个县、22个乡镇、46个行政村进行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20次,填写调查表300份,调研覆盖面大,工作比较扎实。

经过调研,总的印象是:在党中央加大农业投入和强农惠农政策的推动下,我省农业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解决了粮食自给不足的矛盾,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逐步向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迈进,农民逐步成为市场的主体,由此带来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和多元化发展。在我们召开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会和走访农户现场,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热情赞扬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一致认为当前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也是农民增收最多的时期。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省农民收入的历史演变及现状分析

(一)农民收入变化的几个阶段

总结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民收入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3),稳定增长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省全面推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01元增加到1993年的551元,净增450元,增长4.46倍,年均递增10.47%。

第二阶段(1994-1998),较快增长阶段。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我国国民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宏观经济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增长创造了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特别是为农村非农产业的成长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了机遇和条件,也为农产品的需求开辟了市场。1994年和1996年国家两次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价幅度为40%左右,市场农业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这一阶段,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51元增长到1394元,净增843元,增长1.53倍,年均递增11.22%。

第三阶段(1999-),缓慢增长阶段。受1997年亚州金融危机的影响,乡镇企业效益下滑,农村经济发展趋缓。同时,由于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难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实现有效对接,农产品销售不畅。这些不仅影响农产品需求增长和价格走高,而且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转移,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这一阶段,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94元增长到1590元,三年增加了196元,年均增长65元。

第四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十六大以来,中央连续发了关于农业发展的六个一号文件,将农民增收确定为“三农”工作的核心目标,确立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一是免除“皇粮国税”,让农民休养生息。我省比全国提前一年取消了农业税,全省农民人均减负72元。二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增加对“三农”的投入。仅至7月,全省用于农业事业专项资金、向农民发放的各种补贴、补助资金的总额达194.3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13.?02亿元、省财政安排33.83亿元、市县安排26.54亿元。三是实施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奶牛、生猪良种、能繁母猪等直补政策,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四是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起到了抑制粮食价格下跌和稳定农民收入的效果。五是致力于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外出务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全省农民工输转由的267万人增加到的426万人,增长1.6倍,年均增长8%;劳务收入由40亿元增加到256亿元,增长6.4倍,年均增长36%。六是深化农村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机制体制保障。这一阶段是我省农民增收最快的时期,人均纯收入由1590元增长到2723元,净增1133元,增长71.26%,年均递增11.36%。

(二)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考 篇5

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竭力帮助农民增收,是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重大课题。为此,笔者深入我县小章镇部分村组、企业和群众户,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查看、走访座谈等多种途径,就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有关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一、目前现状

小章镇辖15个行政村,有4737户20023口人,全镇共有耕地4.1万亩(坡耕地1.23万亩),其中水果面积1.16万亩,农作物面积2.7万亩。2004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588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55元。据目前情况看,该镇在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粮食作物面积偏大。全镇4.1万亩耕地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2.7万亩,占到总耕地面积的65%以上。二是经济作物规模太小。除水果以外,全镇仍以小麦、油菜、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种植为主,蔬菜、烤烟、西甜瓜等经济作物面积不足2000亩,仅占农作物面积的7.4%。三是支柱产业明显单一。全镇以水果生产为主,面积达到1.1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8.3%,加之水果品种太少,贮藏量很小,缺乏较强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四是畜牧业发展相对缓慢。2004年,全镇大家畜存栏3020头只(牛940头、猪1180头、羊900只),户均仅0.64头只,畜牧业收入占全镇生产总值的8.1%。五是乡镇企业尚未形成规模。全镇仅有4家中小型砖厂和翻砂厂,年税金收入不足1万元,尚未形成较大规模,不能充分发挥乡镇企业辐射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应有作用。

二、成因分析

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探讨,笔者认为形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方面: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大部分群众总是习惯种植什么就一味发展什么,甚至即使亏了本,也硬着头皮干,没有真正树立正确的效益观念,很难适应当前日益发展的市场需求。还有一些群众习惯于依赖政府扶持,因而出现了“少扶小发展,不扶不发展”的错误观念。

二是市场信息方面:因受地理条件、交通环境、文化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农民对决定产品命运的市场信息了解甚少,生产上盲目跟风种植,或经过“考察”之后“押宝”种植,这种生产的盲目性与市场的多变性缺乏有效对接,因而使他们在市场搏击中屡屡受挫。

三是气候因素方面:小章镇地形复杂,立地条件很差,全镇坡耕地面积达1.2万多亩,是典型的“靠天吃饭”的农业镇,农业生产受气候影响较大。全镇有11个村的坡台地,坐东北、向西南,是发展温室栽培的最佳环境,但却由于这些地方水源严重不足,干旱时群众生活用水都难以保证,因而发展温室栽培困难。

四是生产资金方面:目前,虽然一些农民已经认识到“围着市场转、瞅着市场干”,只有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可是,发展太小不能形成一定规模,发展要大就必然遇到资金难题,特别是面对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特色农业,巨额投资使他们望而却步,望“农”兴叹。近年来,虽然金融机构相继出台优惠政策,方便了农民贷款,但是贷款直接用于农业结构调整及种养业发展的寥寥无几,可见,农民发展农业生产举步维艰,甚至对其失去信心。

五是农技推广方面:目前,仍有一些农民对农业高新技术难以接受或不能接受,从而严重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比如说,该镇香花村村民徐永鹏,几年前投资1.5万余元,建成了新型猪舍,并从外地购回优良品种猪12头,但因对其新的养猪技术掌握甚少,致使一夜之间猪死圈空,损失惨重。同时,由于体制问题,县、乡农技人员或包村抓中心工作,或包门市销售农资,真正能够静下来钻研业务,并下乡为农民答疑解惑的寥若晨星,即使有时间下乡入户指导生产,也往往因知识老化、技术落后而难以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

三、建议对策

为了不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全方位、多渠道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小章镇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强化工作措施,力争用三年时间在全镇树立“一个典型”,突出“两个重点”,推广“三项技术”,抓好“四个调整”,建成“两个企业”,努力推动镇域经济健康发展,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树立“一个典型”,就是以职业技术学院胡家峪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为典型,示范推广“粮、果、牧、林、副”为一体的生态型农业。突出“两个重点”,就是以路村、西堡等村的沟、梁、峁、坡综合治理为重点,建成以柿子为主的干杂果基地1.1万亩,以刺槐、侧柏为主的用材林、防护林7000亩;以赵家沟撂荒地、沟坡地治理为重点,发展人工种草1000亩,辐射带动种草6300亩,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丰富的草资源。推广“三项技术”,一是推广卧龙村生态家园一条街经验,发展沼气池和小拱棚养猪,辐射带动上郭村、小章、南乙方等8个村发展沼气示范户1000户;二是推广卧龙、胡家峪等村的家庭养猪、养兔典型经验,辐射带动发展舍施养猪、养兔,使全镇猪、兔饲养量分别达到5000头和10万只;三是推广塑料大棚栽培干杂果、西甜瓜、草莓、春芽苜蓿技术,辐射带动哈家店、香花、南乙方、小章等村发展舍施栽培。抓好“四个调整”,一是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使全镇西甜瓜、南瓜、圣女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二是调整果业生产内部结构,在精细化管理和名优新品种更新上找准突破口,新建名优品种果园6000亩,逐步淘汰老化果园,不断提高果业生产水平。三是调整大农业内部结构,逐步走“以草养畜、以畜促果、以果增收”的果牧结合的生态型农业;四是调整以生产为主的农业格局,注重发展“新、优、精”特色农业经济,走“产、加、销”一体化发展路子。建成“两个企业”,即建成以苹果产销一体化为主的龙头企业和以生猪屠宰、销售为主的加工企业,不断带动全镇果业和畜牧业交叉配套发展。为了确保上述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小章镇务必竭力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创新意识。采取召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等形式,不失时机地做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发动工作,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大力开展农技干部帮典型、帮先进和领导干部“一对一”结对子扶持为主要内容的“两帮一扶持”活动,切实帮助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种养业。按照“三定三查”(定时限、定项目、定任务和平时督查、半年抽查、年终全面检查)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围绕市场搞调查,选准项目抓经济。

二是把握市场信息。着力建好“三个阵地”,切实帮助群众及时掌握有关市场信息。首先,建好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培训阵地,定期举办信息传递座谈会,及时为农民提供各种农业致富信息。其次,建好镇农机站科技咨询阵地,坚持为其订阅涉农报刊和杂志,并确定农技人员长期为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同时,建好村党支部科技活动阵地,坚持通过村广播室和黑板报为农民传递市场需求、农资价格以及致富经验等。

三是发展特色经济。突出“新”、“优”、“精”,“新”,就是用新技术、新成果、新途径抢占市场,“优”就是用优惠价格、优良产品、优质服务赢得广大消费者,“精”就是生产出与众不同的精细产品,以此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按照这一原则要求,结合各村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等因素,着眼舍施栽培、舍施养殖、生态农业和名特新优品种广以及农副产品贮藏、加工等,大力推行“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特色经济,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精”。

四是抓好资金扶持。一是向农业、农发、扶贫等有关部门申请立项,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倾斜。二是和基层营业所、信用社联系,采取以物抵押、以产品抵押等方式贷款,支持群众发展短、平、快项目。三是鼓励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民启动发展适宜产业,并以此带动闲散资金相继投入,逐步形成“滚动发展、共同富裕”的良性格局。

五是搞好科技服务。充分发挥杨陵职业技术学院小章试验站的优势,建成以试验站为龙头,小章农机站、兽医站为主体,各村技术服务队为基础的镇、村两级技术服务网络。积极争取县涉农部门支持,尽快建成镇农技服务中心,并通过市场信息传播、技术咨询培训、农资定点配送、科技有偿承包等有效方式,解决农技人员待遇,落实技术推广责任,开展全程跟踪服务,真正为全镇农业结构调整打开技术服务的绿灯。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考 篇6

一、2003年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进展情况及工作成效2003年,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培育壮大五大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以培植拉长畜禽、林果、瓜菜、优质专用粮棉油、劳务经济五大产业链为重点,制定政策,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市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开局良好,取得初步成效。——畜牧业快速发展。畜禽养殖专业小区发展到1256处,规模饲养量比重占60%以上。全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6774万吨、4824万吨和465万吨,增长72%、15%和484%。畜牧业产值达到909亿元,增长135%,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75%。渔业呈现出恢复性增长。全市养殖面积达到554万亩,水产品产量195万吨,增长147%,渔业产值145亿元,增长95%,占农业总产值的6%。——林果业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全市造林35万亩,其中速生丰产林22万亩,经济林11万亩;苗木花卉1012万亩;新建绿色通道1100公里 ;林木覆盖率达到188%;林业产值达到46亿元,增长353%。——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34万亩,比上年减少1235万亩;以瓜菜、棉花、花生为主的高效经济作物达到6133万亩,增加140万亩,增长28%,经济作物所占比例提高8个百分点。种植业产值达到125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12%,占农业总产值的516%。——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全年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2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56%,其中县外劳务输出60万人,比上年增加1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55亿元。——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全市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发展到749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188家,新增36家,年销售收入170多亿元,培育建立各类生产基地230余万亩,带动农户64万户。围绕加快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全市上下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在宣传发动、组织领导、政策扶持、督导检查以及考核奖惩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

1、抓规划布局,科学指导调整。去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全市农业结构三年大调整的决策部署,出台了《关于培育壮大五大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明确了调整的总体思路、规划布局、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制定了《任务目标分解落实方案》,把任务目标分解到各县市区和五大产业体系建设责任部门。各县市区和五大产业体系建设责任部门立足本地实际和部门职责,制定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科学指导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稳步开展。

2、抓宣传发动,舆论引导调整。各级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开辟专栏;层层召开会议,部署发动;外出参观学习,开阔思路;举办报告会,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调整的任务目标和扶持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农业结构调整增收致富的典型,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调整热情。市里编印了《咱们一齐奔小康--农民致富100法》160万册,发到农民手中。据统计,全市组织外出参观考察3万余人次,举办专题报告会1200多场次,发放致富典型和效益分析表8万余册(张),在全市上下形成了齐心协力抓调整的浓厚氛围。

3、抓责任落实,组织保障调整。市里制定了与《意见》相配套的《考核办法》,明确县乡党政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具体责任,严格奖惩,实行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市里专门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办公室,加强对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的组织、协调、调度和指导。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也都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组织领导体系、具体办事机构和工作运行机制、考核奖惩机制,保障了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开展。

4、抓配套服务,合力拉动调整。各级从解决制约农业结构调整的突出问题入手,努力做好市场销售、订单生产、培训指导、资金协调、土地流转等环节的工作。开拓市场,通过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签订购销合同,发展订单种植146万亩。制定政策,市和县市区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18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业结构调整。搞好服务,全市开展各类技术培训500多期,培训人员52万人次;协调贷款资金近6亿元。

5、抓督导调度,强力推动调整。去年,市委、市政府先后2次召开高规格电视会议,4次召开专题调度会议,安排部署农业结构调整。在去年秋季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市里派出11个督导组,驻县市区进行督导检查。全市共派出督导组156个、包村干部1万多名。办公室建立了严格的调度制度,编发《农业产业化》50期,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全市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开局良好,进展顺利,主要是市委、市政府正确决策、大力度实施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关键时候亲自抓的结果,是各级各有关部门真抓实干、共同努力的结果。去年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实施,不仅拉动了农民增收,同时加快了我市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促进了基层干部工作作风转变和广大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的更新。通过一年来的成功实践,我们认为,要加快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必须坚持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实质上就是在整合农村产业资源的基础上,把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产业链条的拉长和延伸,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这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政府强力推动。建设五大产业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信息化程度还不高的情况下,更要注重发挥好政府的调控和引导作用。去年全市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在关键时期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推动措施。必须坚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不可能让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自发地富裕起来;市场经济不可能自发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格局。必须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对“三农”的投入,才能使城乡、工农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紧紧抓住龙头带动这个关键。龙头企业通市场、连基地、带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和关键环节。一个好的龙头企业能够带动一个大基地,撑起一个大市场,富裕一方老百姓。抓住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这个“牛鼻子”,就找准了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和关键所在。回顾总结全市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工作,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农业结构调整层次偏低。在大农业结构中,林牧渔业产值所占比重不到50%,在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上,传统品种仍占主导地位,优质、高效、专用、生态、安全农产品数量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在全省217家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中,我市仅9家,且多是粮油加工型;农业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低。农产品出品创汇规模小且品种单一,农产品年出口创汇额仅占全省的25%;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合作经济组织发育滞后。市场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规范化程度不高,营销方式落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缓慢,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难以有效对接;资金短缺、土地流转困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二、2003年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拉动农民增收情况及2004年农民增收计划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农民增收拉动作用显著。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78元,比上年增加205元,增长69%,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为近6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从农民收入增长的构成看,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收入成为全市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增长点。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178元中来自五大产业的收入达到19131元,占602%,增加1616元,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9%。其中,瓜菜和粮棉油产业、林果产业、畜禽产业、渔业和劳务产业分别达到11103元、23元、2527元、754元和451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35%、07%、8%、24%和142%,同比增长64%、121%、208%、131%和99%;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24%、12%、213%、43%和198%。农民收入来自五大产业部分的增加,主要是五大产业体系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优化、亮点增多、效益提高。夏粮丰产丰收、农产品价格上扬也是客观因素。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打破了前几年低迷徘徊的局面,但农民增收的形势依然严峻。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收入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去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1998年的205:1扩大到261:1。另外,农民增收的基础不牢,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仍未从根本上消除,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民增收面临的政策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今年市委、市政府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确定了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去年增加190元、增长6%的目标。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快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200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五大产业部分力争达到2055元,增加150元,加上来自二三产业收入、本地工资性收入和减免税、粮食直补等政策性增收,农民人均增收可望达到200元的目标。

1、种植业。优质专用粮棉油和瓜菜面积进一步增加,加上主要农产品价格稳中有升,种植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仍在25%以上,种植业农民人均收入力争达到1160元,增加50元以上,增长45%。

2、林果业。速生丰产林面积将继续保持增加趋势,但因采代期没到,只能增加林木蓄积量,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难以带动今年农民收入增长;但由于苗木花卉面积迅速增加、经济林产量的平稳增长以及干杂果和特色小水果快速发展,农民来自林果业的收入仍呈稳定增长态势,力争达到28元,比上年增加5元,增长20%以上。

3、畜牧业。禽流感疫情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使部分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但随着疫情的解除,家禽养殖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加之扶持政策的加大和高位运行的价格优势,畜牧饲养规模和效益继续提高,畜牧业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力争全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83元,增加30元,增长15%。

4、渔业。抓住水丰质优价稳的有利条件,渔业养殖规模和产量将进一步增大,加之休闲观光渔业的快速发展,全年农民人均渔业收入可达到87元,增加12元,增长16%。

5、农村劳务产业。随着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的逐步改善和优化,加上今年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力度的加大和输出服务加强,全市农村劳动力输出新增量可超过20万人,农民人均收入可达到500元以上,比上年至少增加53元,增长12%。

三、加快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今年是加快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一年。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为总抓手,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和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产品市场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突破,确保完成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目标。

(一)在加快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基地上突破,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抓好瓜菜、大蒜、圆葱、优

质专用粮棉油、鲁西黄牛、小尾寒羊、苗木花卉、速生丰产林、经济林、渔湖产品等十大区域性主导产业基地建设。以任城、金乡、鱼台、汶上、泗水为主建设无公害瓜菜基地,以金乡、鱼台为主建设大蒜圆葱基地,以兖州、任城、嘉祥、梁山、汶上为主建设优质专用粮棉油基地,以任城、兖州、邹城为主建设苗木花卉基地,以邹城、曲阜、泗水为主建设林果基地,以兖州、汶上、嘉祥、梁山为主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以嘉祥、梁山为主建设小尾寒羊和鲁西黄牛基地,以微山、鱼台为主建设水产养殖基地。通过培植龙头、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使规模迅速膨胀,尽快培植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

(二)在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上突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建议出台加快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安排专项资金,选择100家与农户关系密切、带动增收作用强的市级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和出口创汇企业予以重点扶持,促使实力迅速增强、规模迅速扩张、市场迅速扩大,使其真正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对新增在建的项目,整合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三)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上突破,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议从今年起,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培育能够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跨区域的大型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重点抓好瓜菜、大蒜、圆葱、果品、苗木花卉、奶牛、鲁西黄牛、小尾寒羊、优质生猪、渔湖产品等十大行业协会建设。支持县市区围绕主导产业建立统一的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

(四)在培育开拓市场上突破,促进农产品的顺畅销售。针对我市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市场开拓能力不强的实际,应加大对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推介宣传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突出抓好济宁蔬菜、金乡大蒜、泗水西瓜、微山渔湖产品、嘉祥小尾寒羊、任城苗木花卉、鱼台大米和圆葱、兖州息马地蔬菜、梁山黄牛等十大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建设。搞好农产品推介宣传活动,开拓国内大中城市和国外重点区域农产品市场。培育现代营销主体,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以市农村经济信息网为依托,加快二级平台建设和终端延伸,建立农业信息收集、整理、发布制度。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考 篇7

2008年,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 战胜了重大自然灾害, 克服了多种困难风险, 农业农村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局面。农业生产再获丰收, 粮食总产再创新高,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农村公共事业加速发展, 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继续改善。农业农村的好形势, 为党和国家成功办好大事、妥善应对难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当前, 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 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 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2009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也是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极为艰巨的一年。在农业连续5年增产的高基数上, 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在国内外资源性产品价格普遍下行的态势中, 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的难度更加凸显;在全社会高度关注食品质量安全的氛围里, 保持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和规避经营风险的要求更加迫切;在当前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 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制约更加突出。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意识, 充分估计困难, 紧紧抓住机遇, 果断采取措施, 坚决防止粮食生产滑坡, 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 确保农业稳定发展, 确保农村社会安定。

做好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 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扩大国内需求, 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 重点难点在农民。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 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 增强科技支撑, 加大投入力度, 优化产业结构, 推进改革创新, 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1.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1) 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

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要把“三农”作为投入重点。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 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 新增国债使用向“三农”倾斜。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 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 土地出让收入重点支持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 2009年起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设项目, 取消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城市维护建设税新增部分主要用于乡村建设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有条件的地方可成立政策性农业投资公司和农业产业发展基金。

(2) 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

2009年要在2008年较大幅度增加补贴的基础上, 进一步增加补贴资金。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加大良种补贴力度, 提高补贴标准, 实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全覆盖, 扩大油菜和大豆良种补贴范围。大规模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 将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具纳入补贴目录, 补贴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 (场) , 带动农机普及应用和农机工业发展。加大农资综合补贴力度, 完善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加强农业生产成本收益监测, 根据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和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 及时增加补贴。按照目标清晰、简便高效、有利于鼓励粮食生产的要求, 完善农业补贴办法。根据新增农业补贴的实际情况, 逐步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种粮补贴力度。

(3) 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

密切跟踪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变化, 适时加强政府调控, 灵活运用多种手段, 努力避免农产品价格下行, 防止谷贱伤农, 保障农业经营收入稳定增长。2009年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扩大国家粮食、棉花、食用植物油、猪肉储备, 2009年地方粮油储备要按规定规模全部落实到位, 适时启动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 鼓励企业增加商业收储。加强“北粮南运”、新疆棉花外运协调, 继续实行相关运费补贴和减免政策, 支持销区企业到产区采购。把握好主要农产品进出口时机和节奏, 支持优势农产品出口, 防止部分品种过度进口冲击国内市场。

(4) 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

抓紧制定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实施办法, 建立独立考核机制。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 加快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 农村微小型金融组织可通过多种方式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积极扩大农村消费信贷市场。依法开展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四荒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和应收账款、仓单、可转让股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权利质押贷款。抓紧出台对涉农贷款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政策性金融对农业中长期信贷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试点的具体办法。放宽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的呆账核销条件。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 扩大试点范围、增加险种, 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 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2. 稳定发展农业生产

(5) 加大力度扶持粮食生产。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优化品种结构, 提高单产水平, 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 根据主产区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 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产粮大县奖励补助等资金, 优先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 扶持粮食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 引导产销区建立利益衔接机制, 促进主产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确保主产区得到合理利益补偿, 确保种粮农民得到合理经济收益。加快取消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资金配套。推进全国新增500亿kg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以主产区重点县 (场) 为单位, 集中投入、整体开发。进一步强化“米袋子”省长负责制, 各地区都要承担本地耕地和水资源保护、粮食产销和市场调控责任, 逐级建立有效的粮食安全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机制。结合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挥国有农场在建设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6) 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油料等经济作物生产。

加快实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落实国家扶持油料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 加强东北和内蒙古优质大豆、长江流域“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尽快制定实施全国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 重点支持适宜地区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 加快培育推广高产优良品种。稳定发展棉花生产, 启动长江流域、黄淮海地区棉花生产基地建设。支持优势产区发展糖料、马铃薯、天然橡胶等作物, 积极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产品设施化生产。

(7) 加快发展畜牧水产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

采取市场预警、储备调节、增加险种、期货交易等措施, 稳定发展生猪产业。继续落实生猪良种补贴和能繁母猪补贴政策, 扩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实施范围。继续落实奶牛良种补贴、优质后备奶牛饲养补贴等政策, 实施奶牛生产大县财政奖励政策, 着力扶持企业建设标准化奶站, 确保奶源质量。增加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项目投资,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落实养殖场用地等政策。加大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实施力度, 充实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内容, 加快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 落实村级防疫员补助经费。扩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 (场) 建设, 继续实行休渔、禁渔制度, 强化增殖放流等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措施。扩大渔港、渔船航标、渔船安全设施等建设规模, 扶持和壮大远洋渔业。

(8) 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

抓紧出台食品安全法, 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配套规章制度, 健全部门分工合作的监管工作机制, 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实行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加强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证。扩大农产品和食品例行监测范围, 逐步清理并降低强制性检验检疫费用。健全饲料安全监管体系, 促进饲料产业健康发展。强化企业质量安全责任, 对上市产品实行批批自检。建立农产品和食品生产经营质量安全征信体系。开展专项整治, 坚决制止违法使用农药、兽 (渔) 药行为。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推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 支持建设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9) 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

健全高效灵活的农产品进出口调控机制, 协调内外贸易, 密切政府、协会、企业之间的沟通磋商。扩大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范围, 探索出口信用保险与农业保险、出口信贷相结合的风险防范机制。对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实行优惠信贷政策。培育农业跨国经营企业。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 健全外商经营农产品和农资准入制度, 明确外资并购境内涉农企业安全审查范围和程序,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3. 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

(10)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多渠道筹集资金,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 重点支持关键领域、重要产品、核心技术的科学研究。加快推进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 整合科研资源, 加大研发力度, 尽快培育一批抗病虫、抗逆、高产、优质、高效的转基因新品种, 并促进产业化。实施主要农作物强杂交优势技术研发重大项目。强化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支持龙头企业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加强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深入推进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 支持科技人员和大学毕业生到农技推广一线工作。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培养新型农民。采取委托、招标等形式, 引导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社会力量承担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项目。

(11)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大力推进土地整治, 搞好规划, 统筹安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各类建设资金, 集中连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 实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 大规模开展中低产田改造, 提高高标准农田比重。继续推进“沃土工程”, 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实施范围。开展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奖补试点。大力开展保护性耕作, 加快实施旱作农业示范工程。

(12)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大江大河和重点中小河流治理, 建成一批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加快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度,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增加投资规模, 重点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扩大大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规模和范围, 启动西北沿黄高扬程提水灌溉泵站、东北涝区排水泵站等更新改造建设。继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骨干工程节水改造力度。增加中央和省级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 依据规划整合投资, 推进大中型灌区田间工程和小型灌区节水改造,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因地制宜修建小微型抗旱水源工程, 发展牧区水利。加强重要水源工程及配套灌区建设。推进水利工程管理和农村水利体制改革, 探索农业灌溉工程运行管理财政补贴机制, 启动减轻农业用水负担综合改革试点。

(13)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启动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 重点加强示范基地、机耕道建设, 提高农机推广服务和安全监理能力。普及主要粮油作物播种、收获等环节机械化, 加快研发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轻便农业机械和适合大面积作业的大型农业机械。支持农机工业技术改造, 提高农机产品适用性和耐用性, 切实加强售后服务。实行重点环节农机作业补贴试点。对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大中型农机具, 给予信贷支持。完善农用燃油供应保障机制, 建立高能耗农业机械更新报废经济补偿制度。

(14) 推进生态重点工程建设。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继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工程, 增加天然林保护投资, 抓紧研究延长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期限有关政策, 完善三北防护林工程投入和建设机制。建设现代林业, 发展山区林特产品、生态旅游业和碳汇林业。扩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范围, 加强人工饲草地和灌溉草场建设。加强森林草原火灾监测预警体系和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点区域荒漠化和小流域综合治理, 启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工程, 加强山洪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提高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 启动草原、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安排专门资金, 实行以奖促治, 支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

(15) 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加大力度支持重点产区和集散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型粮食物流节点、农产品冷链系统和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落实停止收取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政策。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农超对接, 建设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发挥农村经纪人作用。长期实行并逐步完善鲜活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政策, 推进在全国范围内免收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通行费。

(16) 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

按照3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要求, 尽快明确职责、健全队伍、完善机制、保障经费, 切实增强服务能力。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等方式择优聘用专业技术人员。改革考评、分配制度, 将服务人员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履行职责所需经费纳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逐步推进村级服务站点建设试点。

4. 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17)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抓紧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强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 做好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将权属落实到法定行使所有权的集体组织;稳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 把承包地块的面积、空间位置和权属证书落实到农户, 严禁借机调整土地承包关系, 坚决禁止和纠正违法收回农民承包土地的行为。加快落实草原承包经营制度。

(18)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尊重农民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流转, 也不能妨碍自主流转。按照完善管理、加强服务的要求, 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流转服务组织, 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沟通、法规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纠纷调处等服务。

(19)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基本农田必须落实到地块、标注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证书上, 并设立统一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标志, 严禁地方擅自调整规划改变基本农田区位。严格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 实行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尽快出台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具体办法。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 从规划、标准、市场配置、评价考核等方面全面建立和落实节约用地制度。抓紧编制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 科学合理安排村庄建设用地和宅基地, 根据区域资源条件修订宅基地使用标准。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所节约的土地, 首先要复垦为耕地, 用作折抵建设占用耕地补偿指标必须依法进行, 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纳入土地计划管理。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要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具体配套政策后, 规范有序地推进。

(20)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已经落实到户的地方, 要尽快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平台, 加快林地、林木流转制度建设, 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尚未落实到户的地方, 要在加强宣传、做好培训和搞好勘界发证基础上, 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步伐。加大财政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支持力度, 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引导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等中介服务健康发展。进一步扩大国有林场和重点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

(21)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强合作社人员培训, 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将合作社纳入税务登记系统, 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尽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条件的合作社承担国家涉农项目的具体办法。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 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 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中央和地方财政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规模, 重点支持对农户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基地建设、质量检测。鼓励龙头企业在财政支持下参与担保体系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帮助龙头企业解决贷款难问题。

5.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22)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 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 提高农村学校公用经费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标准, 改善农村教师待遇, 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排查、加固和改造。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2009年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国家新增助学金要向农村生源学生倾斜。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坚持大病住院保障为主、兼顾门诊医疗保障, 开展门诊统筹试点, 有条件的地方可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和水平。进一步增加投入, 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抓紧制定指导性意见, 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力度, 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加快研究解决农垦职工社会保障问题。

(23)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调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 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 把农村学校、国有农 (林) 场纳入建设范围。扩大电网供电人口覆盖率, 加快推进城乡同网同价。加大农村水电建设投入, 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建设规模。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2010年底基本实现全国乡镇和东中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 (水泥) 路, 西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 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力度, 建立农村客运政策性补贴制度。增加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投资, 扩大秸秆固化气化试点示范。发展农村信息化。加快国有林区、垦区棚户区改造, 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 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24) 积极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

对当前农民工就业困难和工资下降等问题, 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 采取有力措施, 最大限度安置好农民工, 努力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支持企业多留用农民工, 督促企业及时足额发放工资, 妥善解决劳资纠纷。对生产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企业, 引导其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在岗培训等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 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农民参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输出地、输入地政府和企业都要加大投入, 大规模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失去工作的农民工纳入相关就业政策支持范围。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 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合法土地承包权益, 对生活无着的返乡农民工要提供临时救助或纳入农村低保。同时,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 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 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抓紧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 解决养老保险关系跨社保统筹地区转移接续问题。建立农民工统计监测制度。

(25)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按照着力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到2012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的要求, 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乡财县管”改革, 加强县乡财政对涉农资金的监管。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 逐步建立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总结试点经验, 完善相关政策, 扩大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 中央和试点地区省级财政要增加试点投入。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 2010年基本完成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 继续选择与农民利益直接相关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形成的乡村债务进行化解试点。

(26)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 增加对县乡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 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 探索建立县乡财政基本财力保障制度。推进省直接管理县 (市) 财政体制改革, 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 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 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 (市) 的体制。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在投资审批、工商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权限。支持发展乡镇企业, 加大技术改造投入, 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

(27) 积极开拓农村市场。

支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立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 用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 扩大“农家店”覆盖范围, 重点提高配送率和统一结算率,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鼓励设计开发适合农村特点的生活消费品和建筑材料。2009年在全国范围实施“家电下乡”, 对农民购买彩电、电冰箱、手机、洗衣机等指定家电品种, 国家按产品销售价格一定比例给予直接补贴, 并根据需要增加新的补贴品种。保证下乡家电质量, 搞好售后服务。加强农资产销调控, 扶持化肥生产, 增加淡季储备, 保障市场供应。支持供销合作社、邮政、商贸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加快发展农资连锁经营, 推行农资信用销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改造建设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加强农村市场监管, 严厉查处坑农害农行为。

(28) 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 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办法。实行新的扶贫标准, 对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 尽快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 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继续增加扶贫资金投入, 加大整村推进力度, 提高劳动力转移培训质量, 提升产业化扶贫水平。优先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扶贫开发, 积极稳妥实行移民扶贫, 对特殊类型贫困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充分发挥行业扶贫作用, 继续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事业, 积极开展反贫困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确保把党的各项农村政策落到实处。扎实开展农村基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 把粮食生产、农民增收、耕地保护、环境治理、和谐稳定作为考核地方特别是县 (市) 领导班子绩效的重要内容, 尽快制定指标, 严格监督检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 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 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方式, 扩大党在农村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加强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完善党员设岗定责、依岗承诺等活动载体。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抓好党的农村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认真解决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完善村党组织两推一选、村委会直选的制度和办法, 着力拓宽农村干部来源, 稳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完善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创新培养选拔机制, 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按照定职责目标和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的要求, 以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确定村干部基本报酬, 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业绩考核奖励制度, 逐步解决好村干部养老保障问题, 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任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积极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高度重视农村社会稳定工作, 妥善解决农村征地、环境污染、移民搬迁、集体资产处置等引发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做好农村信访工作, 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推进农村警务建设, 反对和制止利用宗教、宗族势力干预农村公共事务, 严密防范境外敌对势力对农村的渗透, 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考 篇8

这份被人们称为“高含金量”的文件,将着力点放在增加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上,抓住了多年来农民收入最难提高的部分。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

“一号文件”共有22条内容,分九部分,约9000字,触及了诸多深层次问题。主要内容有:

一、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

加强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从2004年起,国家将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选择一部分有基础、有潜力的粮食大县和国有农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家优质专用粮食基地。支持主产区进行粮食转化和加工。从2004年起,确定一定比例的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支持农业土地开发,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也要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进一步密切产销区的关系。粮食销区的经营主体到产区建立粮食生产基地、仓储设施和加工企业,应享受国家对主产区的有关扶持政策。

二、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

三、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调整。农村中小企业对增加农民就业作用明显,只要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都应当允许其存在和发展。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法津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都可以进入。要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人才政策等方面,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给予支持。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免于工商登记和收取有关税费。

四、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

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五、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

培育农产品营销主体。鼓励发展各类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积极推进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立法工作。从2004年起,中央和地方要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有关金融机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兴办仓储设施和加工企业、购置农产品运销设备,财政可适当给予贴息。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

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继续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积极运用税收、贴息、补助等多种经济杠杆,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和农村。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和农村的比例要保持稳定,并逐步提高。适当调整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结构,增加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六小工程”,对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积极作用,要进一步增加投资规模,充实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范围。

七、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

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从2004年开始,国家将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购销多渠道经营。有关部门要抓紧清理和修改不利于粮食自由流通的政策法规。2004年,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其他地区也要对本省?穴区、市?雪粮食主产县?穴市?雪的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2004年农业税税率总体上降低1个百分点,同时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降低税率后减少的地方财政收入,沿海发达地区原则上由自己消化,粮食主产区和中西部地区由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解决。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或免征农业税。各地要严格按照减税比例调减到户,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八、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

完善扶贫开发机制。认真安排好灾区和困难农户的生产生活。

九、加强党对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增收政策落到实处

上一篇:人生保健格言句下一篇:高一语文作文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