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作文优秀范文

2024-08-01

高一语文作文优秀范文(共9篇)

高一语文作文优秀范文 篇1

高一优秀作文: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高一优秀作文: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我们常常看见这样的画面:地铁上、饭馆里、电梯上、马路边,生活的每一个缝隙都被手机填满。朋友聚餐、家人团聚,“低头族”依旧忙着看微博、聊微信、玩游戏,就算搭话也是敷衍了事。“低头族”的队伍正在壮大,从年轻人到中老年人,甚至小孩子也在加入。

“低头族”源自英文单词phubbing,是一个完全被杜撰出来的单词,由phone(手机)与snub(冷落)组合而成,大意是因玩手机而冷落了周围的人的行为。2012年这个词被收进了澳大利亚全国大辞典。很显然,信息时代的无礼与冷漠正在全球蔓延。

要求:选准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诗人徐志摩曾写下“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情缱绻而意无穷。而在今天,“低头”却成了一种新兴群体的代名词,温婉娇羞消失得无影无踪,空余无礼和冷漠。

低头,温暖了屏幕,冻结了友情。好久不见的同学,长途跋涉,欢聚一堂,重游校园,重温旧情,本应是极尽欢娱的。或是推心置腹地聊聊现状,或是谈谈往昔的趣事,气氛不应该全程活跃,热情不应该全程高涨吗?为何竟沦落到各自低头,刷着单调的朋友圈,重复着枯燥的游戏,彼此相对无言的地步呢?你可知道,你盯着屏幕的目光是多么含情脉脉,你与同学相处的神情却是那般地冷若寒冰。既然如此,何必费这千辛万苦,营造出其乐融融的假象?你们的友情,怕是甚至比不上朝夕相处的那部手机吧!

低头,温柔了指尖,凉薄了亲情。

逢年过节,齐家欢聚,本是一大赏心乐事。然而,有了手机的参与,有了“低头”的渲染,孝心、亲情尽数被抛诸九霄云外。就说说去年的大年三十吧,央视春晚推出了“摇一摇”抢红包的活动,这几乎让每家每户都陷入了冰火两重天。那边是疯狂的除夕夜,这里是孤独寂寞的深渊。老一辈的爷爷奶奶们,有多少会参与这种太过时尚的狂欢呢?他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来你回家过年,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手机将你夺走,转移你的全部注意力,内心的埋怨寂寞无以填补。这,就是你们报答“三春晖”的方式吗?该有的诚意与孝顺,怕是早已被献给支配你的主人,那部伟大的手机了吧?

低头,温情了自我,冰封了世界。

一旦你与手机相见,那么世界中再也容不下其他,你甘愿被禁锢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中,你只愿意通过这个牢房的小小窗口来观察这个世界。指尖滑动,又是系统推送的新的短消息,软件再度升级,却终究是个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机器。他告诉你的,良莠不齐,你沉沦在流言蜚语之中,从而丢弃了自己。花一样的年纪,本该意气风发,对这世界充满探索的好奇,你当真甘心屏蔽自己,把手机当作你的眼睛,从而来逃避生活的诸多难题?

低头,你俩相拥而眠,同衾共枕;低头,你俩恩爱不离,浑然一体。

低头,让你与正常生活的轨道渐行渐远;低头,让你沉浸在虚幻的世界里不能自已········低头族们,请察觉这次深刻的危机!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可能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高一语文作文优秀范文 篇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些‘火药’。”这“火药”就是要把文本教学与作文教学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地铺开,找到二者融合点,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高一语文必修1教学中,我尝试将文本教学与作文教学相融合双线进行,尝试让学生从平时学习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功效。

一、让学生通过朗读文本进入写作情境

以活动带动写作,降低教学要求,让学生有话说,并且用学生易体验到写作成功感的方式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主要步骤是:第一步,开学初,课堂上进行必修1第一单元“认识自我”综合活动,选取《我很重要》及《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的有关于自我信心建立的文段,让学生有情地朗读,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受到与自己内心相似的作者经历,从而进入想要表达自己的情境中;第二步:进一步诱发学生能把内心想说的话说出来,让学生充分谈自己对自我的认识及对人生的感悟;第三步:学生有话要说,但没有章法,于是我用排比、比喻修辞编了一首散文诗《如果》;第四步:通过阅读来感受表情达意的方法。

二、抓住文本中的某个与写作相关的点来进行鉴赏

这个点的选取应是学生容易接受且能感受到有实效的一点进行教学,从而渗透写作表达,巩固片断写作,为全篇写作埋下伏笔。主要步骤是:第一步:选择物象。如教授《静女》时抓住诗中用“彤管”“荑”来表现“静女美且异”这点来渗透作文表达教学;第二步:运用比喻修辞。有了物象,还得找到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具体可以通过移情法运用、把课堂写作渗透扩展到即兴考察、将小片断扩充成较长文段,抓住所要表达的人事细节进行描绘等方式进行。

三、让学生通过第三单元散文文本阅读学习掌握表情达意的方法

比如教授《荷塘月色》《我的家在哪里》《拣麦穗》,抓住作者直抒胸臆,借景借物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追求。让学生学会抓住身边的环境及身边的平凡事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不是凭空捏造。

四、利用文本教学,让学生掌握写作布局谋篇的基本方法

教授第二单元的人物传记文本,特别让学生注意文章的结构安排。如《“布衣总统”孙中山》中第一段“孙中山坐镇南京后,人们喜欢以‘布衣总统’称呼他”点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文中用一些过渡句来告诉读者文章所要表达的孙中山的哪些方面的品质,如:“说起这称谓的来历,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生活不定期是像过去一样简朴”“穿衣服也很朴素”“日常生活十分有条理”“生活十分简朴”等。

我们的课堂文本教学中渗透写作表达,通过一步步深入的方式,学生在一开始的小片断写作表达中体现到小成功,心理上觉得原来文本的学习是如此重要。慢慢地他们不再觉得写作是件苦差事,不会在老师布置写作文时叫苦连天,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可以写,有东西写,有办法写。在这样慢慢地体验到大成功后,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不断增加,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不再走边缘路线,这就更能体现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高一语文优秀作文 篇3

小白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呢?例如以下情节——路上背着米奇大书包,走路蹦蹦跳跳,一个方块上跳两下,然后再踩进另一个地砖上,乐此不疲。手上转着一串钥匙,跳的时候乒乓乱响,嘴里念叨着什么东西,然后越来越大的声音盖过了钥匙摩擦的噪音,“我要舞双截棍,嚯嚯哈嘿,快使用……”这时候的情景令人惊叹不已,路过的同学看到这位边跳边甩边嗨歌的小白同学,有的假装无视,目视前方,脚步却不自觉快起来,似乎不想染上这二气;也有的哈哈一笑,然后意味深长地举个大拇指。他死党开贵看到了,笑得肚子都抽筋了,急忙给他比了个中指,眼神里带着笑意,然后快步向前,与他并列走。

这时候小白脸刷一下猛然一变,嘴角抿起,要是连甩两圈就顺势一垂,别在腰间,然后两手相交叉,故作高人状,对开贵说:“开贵,你,来迟了!”小白的眼里充满了孤傲,仿佛寻遍这方圆数里,没有一个比他更加高冷的。这时候小白的身影是萧瑟中点缀着凄凉,与他背后的米奇的笑脸形成一种冲突的美感。

尽管早就见识到了小白的中二性格,可开贵又一次被小白的演技震惊到了,心里涌起一股淡淡的忧伤,无奈地将额头一拍,对小白说:“在我面前别装大侠,你还是恢复你本来面目吧。”小白听后,屁股一扭,脚尖踮起,在地面旋转一圈,“变身,游侠超人,飞!”随即将右手臂举起装作超人飞行样,跑起来后对开贵说:“开贵,走,去拯救学校!”“还能不能愉快玩耍了?”开贵嘴一嘟,面露无奈,但还是追了上去……

一节课下,班主任对小白招了招手,“来下我办公室,小白同学。”然后抱住课本在前面先走,小白小碎步跟上。

到了办公室,班主任也不急着说明原委,而是端着一个茶杯,抿了一口,语重心长地对小白说:“小白,你成绩中上,考入重点高中没什么问题,平时也没犯什么大错,可是吧——”班主任停顿了一下,“据我观察,你的性格一点也不像一个快要经历中考洗礼的学生。在同学们看来,那叫中二;可在其他人眼中,你就是一个脑子不正常的家伙。”说到这里,小白原本轻松愉快的心情一下子沉了下去。“唉,收点心吧!”班主任说完就让小白回去了了。

高一500字优秀语文作文 篇4

许多留守儿童都很想念他们的父母,其实他们也曾呼唤过他们的父母可是那只是在心底,在那无声的撕心裂肺之中叫过,因为他们懂得,懂得父母外出打工都是为了他们好,所以他们理解他们的父母,即使很想念他们。

母亲的一声呼唤多没美好呀!那是洋溢着幸福的呼唤。母亲的一声呼唤代表着对你的关怀、代表着着对你的宠溺、代表爱她的母爱。母亲的呼唤就是荡漾着爱的涟漪。

朋友的一声呼唤代表着他对我们的珍惜,代表他珍惜你这个朋友。朋友之间的呼唤是最纯洁的友谊,是没有一点瑕疵的,朋友可以对你零距离、敞开心扉,心与心的交谈。

老师的一声呼唤代表着对你的重视、代表着他把你当成了自己的孩子,耐心地在教育你,对你的一声呼唤就是对你的教育,他们告诉你做题的错误在哪里,帮助你纠正错误。老师就像母亲一样会对你一在包容。老师的呼唤就是代表着我们父母亲的教育。

呼唤,多么美好的字眼啊!它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关爱,代表朋友之间单纯的友谊,代表着老师对我们的重视。

高一500字优秀语文作文 8

有人问,世上什么东西最值得珍惜,什么东西最为宝贵,恐怕这世上最值得珍惜与宝贵的东西无非就是生命了。生命是最为多姿多彩的,每天是不同的,所以生命不但值得我们珍惜,更多的还是要善待!

我们要珍惜生命,但是我们同样要需知在珍惜生命的同时要善待生命。如何善待生命其实很简单,大自然中的人,动物,植物都有生命,拿植物来说,学校里的草坪上,一颗颗小草正在迎接春的来临,茁壮成长,可是却有我们人去伤害,对这些不会动,不会说,没有思想的生物,不屑一顾。但是或许在一时间忘了,它们也有生命!植物是有生命的生物,纵使它们没有思想,纵使它们也有重新生长的时候,而它们的生命也是高贵的,也是值得爱护的,不允许随意践蹋!

世间万物,除了植物还有动物、还有人。动物也亦是如此,有的动物是为了我们的生存而养殖,有的动物是为了我们的娱乐而成为我们的宠物……这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弱肉强食,我们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养殖动物,成为我们的盘中餐,所以这些常见的动物就会被有些人认为是低等动物,不管怎样,它们总是低等动物,它们也有生命,它们的生命就不容我们轻视,而我们就应该让它们感到生命的价值!

在所有生物里,人是最为高贵的,而人的生命仅有一次,没有什么来世,眼睛能看到的就只有今生。所以,不管如何,我们人绝对不能自暴自弃,有句话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是任何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用的,我们要让生命的每一天都有意义,每一次都有回忆,让生命活得精彩!那么在善待我们自身生命的同时,要学着善待其他生命,不去践踏,不把自己的生命和其他生命当做玩笑,这样所有的生命都是无价的!

语文优秀的高一满分经典作文 篇5

星期五下午,我们双路小学要举行一年一度的迎面接力比赛,虽然举办了活动,可惜天公不作美,今天凉风习习,天上还飘着毛毛细雨,这一点儿有些影响我们愉快的心情。

迎来了这美好的星期五下午,但同时也迎来了这痛苦的星期五下午,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美好的是:马上就要到周末了;痛苦的事:却要和五(1)、(2)、(4)班和四方小学比赛接力。同学们的心可以说既兴奋,又紧张。

时间过得可真快,一眨眼就到了我们五年级的接力比赛了,我们班的同学为了在接力比赛上发挥全力,就先热热身。有的在刻苦压腿,有的在一圈一圈的跑步,有的在摆好接棒的姿势,还有的在练习高抬腿。看到他们这个样子,我的心也紧张了起来。

比赛要开始了,我的心像十五个吊桶大水——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心想:“要是输了这场比赛可怎么办呢?如果该我接棒的时候掉棒了可怎么办……”种.种想象在我的脑海中出现,可现在已没有时间瞎想了,于是,我鼓起勇气,像在对自己说:“来吧,拼了!”

只听裁判员打枪声,比赛开始了,胡代荞以讯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奔而出,他拼命地摆动着双手,两只脚"噔噔跑得飞快,眉毛紧皱着,上牙咬着嘴唇,圆溜溜的眼睛盯着前方,恨不得一口气跨过去,他把棒交给了段绪灿。别看段绪灿身子矮小,但他也铆足了劲儿向前冲。这是,我们班以压倒似的拼劲把其他班甩在了后头。场上是扣人心炫,场下是唇枪舌战。跑完了的运动员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跑完了的运动员们叫喊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向海水般涌来,让正在跑的运动员们士气高涨。马上就要该我们班的“飞毛腿”——邹维上场了,突然,来交给邹维接力棒的陈名旺同学,因为没仔细,把接力棒传到了邹维的中指姆旁,幸好邹维同学眼疾手快捡起了棒。“快跑,快跑。”我们恨不得自己变成跑步健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喊声震耳欲聋。终于把棒交给了另外一名选手了,我们这才松了一口气,但是却没有胜过我们办同学的拼劲。因为那次掉棒,我们班的领先位置变成了第二。转眼间,最后的高潮就要开始了,该我接棒了,于是我连忙抓住接力棒,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奋勇直追,我耳旁听见“呼呼”的风声,大概是我跑的太快了吧!退场的运动员们一直在替我加油“刘小晗,加油!加油!”我听见了他们的呐喊声,什么也不顾了,全力冲刺,终于冲过了别的班的运动员,我们一下子排名第一了!最后的高潮终于开始了,我们班的两位超级“刘翔飞毛腿”上场了,先跑的是第一位超级“刘翔飞毛腿”——彭利桦,她个子这么高,又这么擅长跑步,我们肯定赢定了。只见她抓起接力棒就闷头向前冲,像闪电般的速度,一转眼就把接力棒传给了另一位同学;接下来是超级“刘翔飞毛腿”——肖煜翔,他可是我们班的体育委员!只见他风擎电驰冲出去,像兔子般,一下子就跑向了最后的一段路。我根本看不清他的腿怎样抬,怎样落,真比鹰追兔子还快。他一下子就冲过了终点,获得第一名的当然是我们五年级三班!

开始颁奖了,当莫校长练到我们班获得第一名时,我们激动得跳了起来,掩盖不出心中的喜悦,当然,这是我们全班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功劳!

高一经典作文2:第一次经历失败

课堂上。

徐老师脸色铁青,拿着一摞前几天的考试试卷,重重地将门摔上,然后手使劲一挥,那一摞试卷“啪——”一声应声摔在讲桌上。我的小鹿开始乱撞,呼吸也开始急促起来。

“怎么回事你们,这是什么,看看你们考出来的成绩!”徐老师大发雷霆。教室里没有一丝气息,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直勾勾盯着前方,吓傻了。

“现在开始念成绩,从高分念下去。”一阵短暂的沉默后,徐老师平静下来。“邱丽蒙93分,殷智彤88分……何艺琳67分……”过了许久,我依然没有听见我的名字,心不禁漏了一拍。

“陈雅妮。”我咽了咽口水,终于念到我的名字了,心提到了了嗓子眼。只听老师顿了顿,语重心长地说:“56分。”

我呆了,木了,愣掉了。不知道哭,只知道麻木地瞪着前方,眼神空洞洞的。

我始終没有哭。我背起书包,像根木头,神情恍惚地回到了再也熟悉不过的家。

到了,还是到了。东西随我一路走一路掉,我仍是茫然的,不知所措的。从门到我的房间只有十几米,但我觉得,我似乎走了一个世纪。

回到卧室,我终于,再也忍不住,放声痛哭,泪如泉下。我撕心裂肺地喊着,歇斯底里地叫着,想抓住什么,但却是一片空白。

我倦缩在角落,抽泣着,落泪着,像一只受伤的小兽,那么无助,那么无无奈。

五十六分,五十六分……我问自己,自己算什么?爸爸妈妈供我读书的血汗钱都在这五十六分中散去了,破碎了。无人知晓,只有我一个人,痛苦着。

这一切,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错,我的错。我对不起爸爸妈妈,对不起老师,对不起所有人,对不起……我抚摸着那张卷子,那张让我彻底崩溃的卷子,从心底竟油然而生出一股恨意,却不知从何而来。我想着,苦笑着,慢慢睡着了。

我做了一个梦,梦里的我无忧无虑,那么开心,快乐。但就当我快乐飞翔时,一只可怕的恶魔,把我捉了去……

我从梦中惊醒,摸摸额头上全是冷汗。东方已经渐渐吐白但我却觉得背脊骨里一阵一阵的冷风吹得我直打抖。

我朝着墙壁,跪下。

我想着以前的我总是那么自信,成绩从没下过九十分,总是雄赳赳,气昂昂地上考场。可这一次,我第一次下了九十,没有及格,这都太离谱了。我摇摇头,苦笑着。

又一天过去了。

我起身,手紧紧握着门上的把手,作了深呼吸。心想:该面对的总要去面对,逃避解决不了问题。我要去迎接它,战胜它。面对我自己。我闭着眼,咬着牙,轻轻打开了门,面对,勇敢地面对了我的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都知道了。他们没有打我,没有骂我。他们鼓励我,觉得我是有勇气面对的。我谢谢我的爸爸妈妈。

那天,我发誓:我陈雅妮以后要有作为好好报答我的爸爸妈妈,否则,天打雷劈。现在,我正努力着。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就一定会失败。

高一经典作文3:人生的思考

我已经消耗了一生的五分之一,但是我似乎还并没有想到在剩余的五分之四的一生中要去做什么,亦或想要去做什么。康德说过:“没有目标的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而我目前的生活恰是如此————没有目标。并不能说我从来都没有目标。依稀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问我们,你们的梦想或目标是什么?我想当一名空姐,没错,这的确就是我当时的梦想。现在回想起来,当初的我多么的幼稚与无知,殊不知要实现梦想和目标要伏出多么大的努力。而现在,我知道了,目标与梦想也不见了。

我常常这样想,人的一生怎样才算有意义。像秦始皇统一六国一样统一全世界,或是发现在茫茫的宇宙中存在除地球以外的另一个可以是生物生活的星球,这似乎并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办到的。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我并没有爱因斯坦的聪明与智慧,没有拿破仑的勇敢与野心,没有贝多芬的音乐天才细胞。我只是一个没有任何才能的普通人。我应该怎样做才能使我短暂的人生充满意义,我苦苦的追寻着答案。

轻轻地拾起一片落叶,在手中细细观察,叶子已经发黄了。太起头看看落叶的来源处———一棵失去往日风采的光秃秃的大树,我似乎从这里找到了答案……

人生,在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为自己的人声画板上添彩,而是为爱我们的人们的希望上堆砌辉煌。

高一经典作文4:感恩

汽车缓缓驶上桥,盘旋,驶下。

那是不久前的一次回程,公公家刚装修好,于是决定回去看看。

夜晚的道路,一排排路灯仿佛连接着城市的记忆。早已习惯了喧嚣城区的我,记忆像是随车的渐行渐远而愈见清晰。

第二天清早,睁开眼,我好像又重回一个迷失已久的世界。我还认识那些树,还是那缕清晨透过薄雾的微微朦胧的阳光。怀着一种奇妙的心情走在路上,任凭和风划过指尖。

终于到了公公家门口,推开门,却楞和好久。

一切都变了。

这是突如其来的一种感觉,麻痹了大脑,在全身蔓延开来,只剩下眼睛木然地注视这个“新居”。新刷的墙狠心地掩盖了小时候调皮的作品。抛弃了客厅的大青石地板,没有了我钟爱的陀螺竞技场。没有了四方桌,换走了旧木制家具,岁月剥蚀铆印的痕迹都无影无踪。

屋里没有了以前的拥挤,屋内空荡荡的。阳光毫无遮掩地穿过合金窗,照的屋内一片苍白。我在屋内来回踱步,不自觉地轻轻触及雪白的墙,好像去雕刻上以前的丝丝斑纹,区只有如雪一般的寒冷,直抵心底,泛出一股不可名状的酸涩……。

老屋真的不在了!墙把我与老屋的最后一点少得可怜的回忆挡在里面,密不通风,严严实实。这时突然觉得好恨时间,恨他离去的太快,恨他不等我把记忆仔细的片片收集,他就让一切物是人非了。

遗憾的是,抱怨时间是徒劳的。因为人生诠释了所谓流浪的意义:四海为家,随遇而安。我们都是流浪者,心灵上分合的长短妄图在空间距离上的已实现。于是有人远离家乡,逃向远方,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宽慰。可惜故居沦落不停重复栉风沐雨归来游子叹息声的CD机。于是有人感叹“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在重拾阔别已久的记忆是,发现身后堆积的,才是我们遗失的。我们抱怨时间,抱怨他稍纵即逝,抱怨它带走的太多,真的真的,只是徒劳。

少有人为自己流下惋惜的泪滴,少有人对时间感恩。我们只是把苦水一通泼向时间。少有人看到时间赋予我们的,少有人虔诚地悔过。我们只是带着痛苦诅咒他。少有人珍惜时间,少有人对时间许下心愿。我们会背叛朋友,背叛亲人,却无法背叛时间。世间之事一如既往的流淌下去。既然抱怨是无知的,那就没必要过于沉湎于回忆。既然时间冲淡了往日穿梭于树丛间的欢声笑语,那就用未来再抹上一笔艳丽。既然无法挽回,何不去感恩,即使是憔悴的。

带着对时间感恩的心,闲适,但不苍老。总有一天,我们也老了,也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翻阅遽然离去的时间,氤氲出感恩赋予的美好的诗意。

或许,还有一次回程。汽车缓缓驶上桥,盘旋,驶下……

高一经典作文5:轻松

考试终于结束了,同学们的心情也放松了。上午,我们学校进行了散学典礼,然后,就发奖状及进行安全教育的讲评。

中午,我回到家,发现爸爸妈妈出去了。就买了一包方便面煮,煮好之后,我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因为我的肚子早已饿极了,所以,一口就吃完了。

我想:妈妈每天都要做家务活,忙的不可开交,现在妈妈出去了,不如,我帮妈妈洗碗吧!也可以给妈妈一个意外惊喜。说干就干,我挽起衣袖,把碗的每一个地方都擦的一干二净,我也拿洗洁精冲洗一遍。洗完后,我仔仔细细地检查一遍,发现有一个碗上还有一些油腻,我赶忙拿起那个碗再洗一遍。“啊,终于洗完了,可真累啊!”我说。

中午两点左右,我在房间里写寒假作业,写着、写着……我才发现,寒假作业一下子做到了十几页,太厉害了吧!我猜测,寒假作业不用20多天就会被我搞定的!哈哈,我简直太棒了!你们说是吗?

下午四点,我心想:爸爸妈妈都不在家,不如我玩一会儿电脑吧!反正,今天我要好好地放松一下自己,痛痛快快地玩一把!

我打开电脑,我坐在电脑面前,操纵自如地玩电脑游戏!哈哈,真好玩耶!玩了一局又一局!简直太过瘾了!我都快要玩疯了!现在的我成了“电脑迷”,我真的不敢相信,不过,我只玩一下子的啦,我不会玩很久的哦!嘻嘻~*~

玩完电脑,我对自己大喊道:“今天是我最痛快的一天啊,也是轻松的一天,因为紧张的学习过去了,可以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玩耍了!哈哈~~”

啊,今天可真轻松啊!可不能错过这个好时机哦!必须好好珍惜!

高一经典作文6:落叶无声

萧瑟的西风吹开了天空,秋高气爽。冷艳的菊花点缀着深秋,秋意昂然。桂花撒落了一地的芬芳,秋睡了……又一个菊香飘逸的季节流去了。我很茫然,却又无能为力。有的只是望着秋风摇落梧桐满树的葱茏。和a走在落满梧桐叶的大街,喜欢踏着叶子的声响。a却冷冷地说:“你正踏着尸体走。”说的瞬间,我不敢走第二步,当我听见第一步落下后凄凉冰冷的呻吟。时间可以把任何东西变得脆弱。其中也包括友情。

和a相识是一个生命的意外,意外的其中还有点宿命的味道。在认识她之前我是个忧郁,自闭的孩子。或许是上天的安排我们相遇了。乐天的她忧郁的我成了分不开的挚友。她使我乐观,开朗。生活很讽刺,当我开始乐观,她开始忧郁。或许生活是旋转的,这是宿命。

每个人都是天空中独立的星球,都有自己的轨迹,一旦脱离了轨迹等待的是黑暗,是深渊,是毁灭。a就在那个季节和我相遇了,也是在这个季节,又互相错开了。

海天是一色,春夏秋冬是相连,地狱和天堂是相对,昼夜是交替,暮鼓晨钟是并列,看似相连的世界,永恒地擦肩而过,鸟和鱼可以相恋,但能在哪筑巢……

高一语文作文优秀范文 篇6

高一25班张晨晴 指导老师李莉

“老师”多么亲切的代名词。老师就像一泓清亮的泉水,它能洗涤人的污浊;老师就像一缕灿烂的阳光,温暖人的心房;老师就像一首美妙动人的音乐,能唤醒人的沉沦,带起人的热忱。

还记得那首儿歌的词曲:“每当我轻轻走近您窗前,都看到老师在灯光下为学生批改作业。”我们的老师何尝不是这样呢!为了我们的生活与学习老师付出了多少努力,为了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老师每晚都在灯光下为我们准备第二天的课程,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改正学习中的错误是老师批改我们的作业到深夜。可老师没说过一句怨恨的话,他们只知道,为了我们的明天,再累再辛苦也不是徒劳无功。

老师,您的言辞深深地影响了我,您的举动也深深地感染了我。

如果我是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老师们的不辞劳苦、只为学生。

如果我是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渲点出老师们热情高昂的讲课风范。

如果我是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传达出对老师们的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们用千古名句诠释了对学生们的爱与关怀。

高一语文作文优秀范文 篇7

各位领导、教官、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欢迎新同学,经过九年寒窗的拼搏与奋斗,在汗水与泪水交织中,满载着新的希望,加盟我们二中这样一所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学校,实现青春的梦想!

不经历风雨,怎知彩虹的绚烂;不经历寒霜,怎知青松的挺拔;不经历军训,又怎知这军魂的可歌可泣!

今天我们高一新生就在这里以军训这种特殊而火热的方式,开始我们三年难忘而可贵的高中生活。

担任本次军训的教官是来自驻仪武警中队的官兵,你们有着十分丰富的训练经验,有铁的纪律,你们不辞辛苦,不吝惜汗水为我们军训,我谨代表学校党总支、行政和全校师生,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作为一所快速发展中的省级重点高中,多年来我校十分重视新生军训工作,一直把它作为新生入学的 况。但我坚信,我们所有同学会以钢铁般的意志,团结互助的精神,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充满挑战、磨练和期待的军训生活中去!

希望军训成为暑期校园里一道最美最亮丽的风景!

跬点积千里,滴水汇长河,在高中生活的扉页上,我们将以汗水为墨,以橄榄绿为笔,挥洒出阳光下的最壮丽的宣言!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向教官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本次军训圆满成功!高一新生大会优秀老生代表发言

朋友们:

大家好!在距离高考还有五十多天的今日,很高兴能和大家会聚一堂,讲一讲这三年高中生活里的一点体会、一点经验。

三年前,我也和你们一样,怀着对一中的向住,对梦想的希冀,步入了一中的大门,走过三年充满艰辛与快乐的追梦之路。母校带给了我太多太多。想起小时候,我就是在老一中的教师宿舍里长大,哥哥姐姐们朗朗的读书声,实验楼附近飘过的化学药品气味,夜晚时一排排教室里亮起的灯光,成了我的童年挥之不去的风景。走过老一中低矮的平房,走向新一中明亮的教室,我目睹了一中从高考低谷中崛起的艰难历程,见证了一中高考升学率步入全市前列时的欢腾与振奋,更体验着一中老师们的呕心沥血、前仆后继,一中学子们的勤奋刻苦,自强不息。五十天后,我将载着一中的希望走向高考考场;而你们也正载着一中的未来,走在奋进的路上。今天,你们以一中为荣,相信三年后的今天,一中将以你们为荣。

为了让大家在三年后高中学习阶段有一个更明确的方向和一个更科学的方法,我讲一点自己的学习经验,供大家参考。

首先,要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主要是强调自学与预习,要科学地利用课余或假期时间,自学尚未讲到的部分或高

二、高三的课程,特别是数理化,对于在高中学习及高考复习阶段的游刃有余,将是很有帮助的。而预习,则是为找出重点,把握课上听讲的方向作准备,带着目的与疑问去听讲,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科学利用时间,则是要让学习状态最优化、学习效率最大化。这需要大家针对个人情况有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安排,一定要保证在校学习精力的充沛。此外,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自己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做到闹中取静,专心致志。

其次,要切实打牢基础。在我看来,高考就是一场基础选拔测试,而这里的基础有两个方面,知识基础与能力基础。知识基础来自课本,比如考纲要求的64篇背诵篇目与3000多个单词、物理学史、方程式等等。无论哪个学科的命题,都是从课本出发,以课堂上老师讲的重点出发。因此在高一高二阶段,必须抓好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则是我今天要特别强调的,包括计算能力、阅读与表达能力、用数学工具解决理论问题的能力等等。你们上了高三就会有体会,计算能力不过关,是制约数理化提高的一大瓶颈。计算的准确度与速度,必须从高一起就予以重视。同样,阅读理解与语言表达能力,则是语文、英语成绩提高的关键所在。而数学工具的运用,用数学知识解决理化问题对你们来说还很陌生,但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建立这样一种意识,尝试着通过知识迁移与模型构建来解决一些难题,这对于高

二、高三的学习及高考复习将是很有帮助的。

学习进度的要求,并且注意到了细节方面,那么考试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心态了。关于考试心态,我很欣赏曾经看到过的两句话,在这里送给大家,第一句:人难我难,我不畏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第二句:在正常的情况下超常发挥,叫优秀;在非正常情况下,正常发挥,叫卓越。这两句话让我们稳住心态,力求发挥出真实水平,在自己水平的基础上向着卓越进发。

第五,要善于提出问题。我们的老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善于向老师提问,同老师交流,我们才能有大幅度的提高。可以说没有老师的悉心指导,就没有我的今天。对你们大家也是如此。在一中这样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下,在老师的耐心帮助下,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到最好。

时光荏苒,三年的学习生活恍如昨日,看到你们就像看到了三年前的自己。而你们,承载着家长和老师的期冀,承载着自己和一中的未来,在这片为梦想而战的沃土上,刚刚起飞。相信三年之后的六月,你们也将会以昂扬的姿态迎战高考,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母校,拥抱未来!

高一语文作文优秀范文 篇8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语文《蜀道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语文《蜀道难》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扫清文字障碍,熟读成诵。

2、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疏通大意,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

3、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掌握本诗重点诗句的深刻含义和用典。

【教学设想】

《蜀道难》是李白诗歌作品中最出色的一篇,其思想内容之丰富,艺术成就之高为历代文学家及文学评论家所公认。关于这首诗的政治寓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教学过程中,第一,对诗的政治寓意不必深究;第二,应该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允许他们有各种各样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应给予更多的诗歌鉴赏方法的指导,以帮助学生自读自学,迅速提高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的重点】

应该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捋清全诗的思路:围绕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全诗的主旨,分别写了蜀道之高、蜀道之险、蜀中战祸之烈。在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上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必整齐划一,言之成理即可。

【教学的难点】

本诗的教学难点是对诗中典故的运用和作者政治思想的把握。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在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提问的同时,教师补充必要的背景知识和有关资料,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

【教学设想】

本诗设计两种教学方案:

1、学生自主学习式教学方案。

2、教师导学式教学方案。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方案: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蜀道难》的基本内容及行文脉络,反复诵读,感知作品的感情基调。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蜀道艰难险阻,无论是通行还是战争,自古这里就充满着传奇色彩,历代文人墨客对此不乏感叹之辞,那么蜀道究竟有怎样的传奇和艰险呢?我们今天一起来看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代表作──《蜀道难》给你们做的介绍。(板书)

二、布置、检查预习作业

1、布置预习作业(此项内容为上节课布置或课下通过课代表布置给同学):

⑴ 通过回忆过去学过的李白的其他作品,了解李白的生平和他的诗歌风格。

⑵ 通过查阅其他资料(网络、图书等)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

⑶ 结合课下注释和扫清文字障碍,并反复诵读,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⑷ 理清全文脉络。

2、检查预习作业:

⑴ 按课前布置的作业,分小组讨论,相互取长补短,推举代表发言,陈述本小组作业完成情况和作业最后内容。

⑵ 教师提问,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3、教师在检查的基础上归纳相关内容:

⑴ 作者生平及思想: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先世隋时因罪流徙中亚,他出生在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境内),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他自青年时就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年曾进住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晚年飘泊东南一带,六十二岁病死在当涂县令李阳冰家。李白年幼时,他的父亲对他进行过传统教育,青年时接触过道士和纵横家,也受过儒家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这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他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但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蔑视权贵,但也有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他的诗现存九百多首,都收在《李太白集》中。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乐府诗约占四分之一,其代表作为《蜀道难》、《梁父吟》等,代表了其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成就。他也是五言、七言绝句的圣手。五绝含蓄、深远,只有王维可以相比;七绝韵味醇美,音节和谐流畅,和王昌龄齐名,被评为有唐三百年的典范。

⑵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回忆学过的李白的诗(以体现浪漫主义风格的诗为主),总结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风格。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李白作品的艺术特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是继屈原以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驰骋想像,运用神话的离奇境界,把自己热烈的情感倾注到所描写的对象之中,以惊俗骇世的笔墨,恣意挥洒,描写了壮丽奇谲的世界,借以抒发个人怀抱的抑郁与不平。他鞭挞封建社会的丑恶淋漓尽致,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是的,李白诗歌中强烈的爱憎之情和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一直鼓舞着人们,激发着人们,是我国人民精神财富中的瑰宝。

⑶ 《蜀道难》的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

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们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诗中强调的“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就是指此而言的。顾炎武《日知录》中说:“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即事成篇,别无寓意。”又据孟《本事诗》载,贺知章于天宝初年李白入京时即见此作,惊叹之余称李白为“谪仙”。故知其创作时间不迟于天宝三年,为“安史之乱”前的作品。诗中的“君”有人说是李白的一位好友,这以他同时期的作品《剑阁赋》和《送友人入蜀》为证(见附录),有人说仅是一种虚拟方式,即实无其人而是泛指所有“西游”之人。其实“君”指谁并不重要,诗的写作目的就是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到“锦城”的“乐”,应该“早还家”,因为这里的道路奇险无比,且随时可能发生战乱,足见作者英明的政治预见。(以上材料可投影或印发。)

⑷ 字词的检查,可采用让个别学生上黑板默写、上讲台讲解等形式,内容以课下注释为主。

三、阅读训练

1、播放《蜀道难》并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

2、齐读,跟着配乐的诗朗诵,全班齐读,以充分体会本诗的感情基调。

3、自读,在进一步了解了作者的生平、思想、作品风格和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目的的基础上,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行文脉络。

四、整体感知

(这部分教学内容实际上还是以检查课前的预习为主。)

提问: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本诗以惊人的艺术夸张,丰富的想像力量和雄伟磅礴的气势,描绘出蜀地山川奇险壮丽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当时军阀割据局面的深刻忧虑。

提问:全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或全文的行文脉络是什么?)

学生回答(不求惟一,有理即可)。

教师明确:全诗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主线贯穿始终,是全诗咏叹基调的重要体现。统观全诗,诗人的感叹思路是:先叹蜀道之高,再叹蜀道之险,最后感叹蜀地战祸之乱。这三叹分别渗透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的字里行间。

五、布置作业

1、诵读全诗,背诵第一段。

2、阅读全诗,弄清每句诗的含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检查背诵情况。

2、进行鉴赏式阅读,在教师引导下分析、探讨全诗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蜀道难》是李白最富浪漫主义色彩的代表作。在诗中,作者写山川自然,不是冷静客观的描摹刻画,而是以奇幻的想像与极度的夸张,从表达主观感受、强烈的反应中去显现蜀道慑人心魄的奇险之势。诗人的想像,出入古今,如大河奔流;所有的想像与夸张都临近或逾越了事物性质的极限,基本上是超现实的。由此形成的意象,一个接一个地急促奔涌,奇意迭出。其中又间以诗人的感叹、惊呼、反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惊叹,如同乐曲的主旋律,一唱三叹,反复出现于其间,构成了强烈的节奏。这样,这首诗便不仅充分显示了蜀道山川雄奇险峭的气势,而且表现着诗人激情的跌宕,从中可以感受到他的灵魂的飞动和广阔的胸襟。那么,诗歌是通过哪些诗句具体表情达意的呢?我们将逐句研讨。

二、检查背诵

1、指名让个别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指出背诵中的字音错误和音节错误(重点语句的音节和感情的变化见教参“诵读提示”)。

2、齐读全文,体会感情基调,为具体分析打好基础。

三、鉴赏、研讨重点语句

布置讨论题,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合作交流,最后由代表总结发言,教师订正。

1、开头用“噫吁嚱,危乎高哉!”有什么作用?

明确:“噫吁嚱”三个字都是感叹词,是蜀地方言。“噫吁嚱!危乎高哉!”这些感叹词的连接使用,是诗人在激情的冲动下随口吐出的,它包含着巨大充沛的感情力量,所以才能使人在这一声并没有多少具体描绘的惊呼中,感觉到蜀道的高峻、艰险,充分表现了诗人吐纳山川的宽广胸怀。

2、“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句的用典有何用?

明确:这里诗人把我们引向了一个悠久迷茫的历史时间领域。一方面,从时间的悠远上加强了诗的感染力量;另一方面,经过这番渲染,激发起读者对蜀地情况的好奇心。有这样一个悠久遥远的历史岁月,而又长久与内地隔绝,从没有人去过的地方,那里究竟是一种什么景象呢?人们会从蜀地时间悠久的观念中,感觉到这是一个奇险幽深、神秘莫测的地方,并产生一种探求的欲望。

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句诗该如何理解?是否有迷信色彩?

明确:秦蜀两地间本来只有鸟道而无人路,是古代的大力士用他们的双手搬倒了险恶的高山,杀死了凶猛的大蛇,才给我们打开了一条通道,消除了秦蜀两地长久隔绝的局面。诗人对于壮士排山倒海的巨大力量及其壮烈牺牲的精神,表示了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歌颂。这个神话故事的运用丝毫没有迷信色彩,而是有力地、令人信服地歌颂了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的.创造力量。

4、诗的第二自然段以对那位“君”──假定的友人劝阻“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开始,到对友人的质问“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结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者在第一自然段极言蜀道的高,而在第二自然段又极言蜀道的险。这些具体的描绘,形象、生动地画出了山川的形态。但作者仍觉得不够到位,又用“劝阻”、“质问”友人这种虚幻的笔法,从侧面烘托了自然景物的惊奇雄险。

5、本诗的主旨在于表现蜀道的惊险,但第二自然段写进“号古木”的“悲鸟”和“啼月夜”的“子规”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自然段作者尽述蜀道的高不可攀,笔锋一转,劝朋友不要西游,因为这里不但路途难走,而且环境荒凉、凄清,“悲鸟号古木”、“子规啼月夜”充满了无限的哀怨与愁苦,使人闻而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6、“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政治远见?

明确:诗人从蜀道的艰险想到了它在军事上的重要位置,并由此又想到了“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的可能发生的祸患。诗人对当时潜伏着的军阀割据严重危机的担心,表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政治远见以及他对国家命运和人民安全的深刻的忧虑,从而给这个歌颂雄伟奇险山川的诗篇,增添了一种发人深思的严肃的思想内容。

7、“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全诗的主旨,为什么诗人要在最后写蜀地战祸一段?这样写和诗的寓意有什么关系?

明确:从诗的内容看,此诗应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的。全诗极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意在为友人此去路途的艰险而担忧,“问君西游何时还”,人还未去却已问归期,诗人不忍友人离去,依依惜别之情自现。结尾一段写蜀地战祸之烈,意在告诫友人蜀地并非久留之地。而剑阁是蜀中要塞,由“蜀中之险甲于天下,而剑阁之险尤甲于蜀”可见。写剑阁之险引出蜀地战祸,既是写蜀道之难的继续,也是惜别之情的升华。去蜀难,留蜀亦难,“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这样的诗“风人之义”便显得水到渠成,自然而完满。

四、归纳全文的结构并板书

可让学生先捋清全文的思路、每段的主要内容,教师板书明确。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领会全诗的主要表现手法。

高一语文《蜀道难》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3、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朗读法、串讲法、赏析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二、教学重、难点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诗进行赏析,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难点)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他是谁?(李白)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往访,看到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他看完了之后,大叹一声:“李白不是人,你是天上的仙人被贬谪到人世上了啊”,所以李白被我们尊称为“诗仙”,那么这首给李白带来“诗仙”美誉的《蜀道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

2、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即唐玄宗把他赶出了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 , 也是潦倒的一生。为了便于研究他的创作道路 , 我们将他的生平分为四个阶段来介绍。(l)读书漫游(42 岁以前 ,701-742)(2)长安三年(42-44岁,742-744)(3)再度漫游(44-55岁,745-755)(4)身经战乱(55-62岁,755-762)。

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夜宿山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望庐山瀑布》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3、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关于本篇,前人有种种寓意之说,断定是专为某人某事而作的。如课文注解(1)有人(明人胡震亨、顾炎武)认为,李白 “自为蜀咏”,“别无寓意”。今人有人认为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挫折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迄无定论。

4、简介文体知识

本诗是一首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就属于后者。

5、课题简析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6、朗读课文。

⑴教师范读课文,疏通字词读音。

⑵自由朗读

⑶集体朗读

7、翻译课文。

(1)学生根据注解自行翻译,记下疑难之处。

(2)教师点拨重难点字、词、句。

8、归纳文言知识。

第二课时:

一、研习课文内容。

1、提问:读过这首诗后,你会发现有一句话重复出现了三次,你知道是哪一句吗?

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提问:这句话在三段中分别出现了三次,是不是简单的重复呢?

明确:不是,意义上是有区别的。第一段中说“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蜀道的高峻及开辟历史,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讲了蜀道的来历。

第二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写蜀道的高峻。蜀山太高,连太阳的车子遇到它也只好回去,水波也被冲拧倒流。善飞的黄鹤和善攀的猿猱都不能越过。山路纤曲,蜀道极高处,登者可以上扪星辰。

学生熟读,背诵。

第二段中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写蜀道的奇险难行及途中的恐怖气氛。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作者借“悲鸟”和“子规”来渲染途中的悲凉凄清的氛围,有千里孤身之感。

第二层(“连峰去天不盈尺……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作者极写蜀道的险恶。想象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震耳欲聋的“飞端瀑流”之间,惊心动魄。最后用“其险也如此”劝阻历险者慎入蜀地。

学生熟读,背诵。

第三次出现在第3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写蜀中战祸之烈。第一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既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则必为兵家必争之地,蜀中易生军事叛乱,景象残酷,惨不忍睹。

学生熟读,背诵。

3.提问:我们知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绝非简单地重复,那么连续出现三次,是何用意呢?

明确:奠定了全诗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峻;二叹蜀道之险恶;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中。

二、品读课文

1、李白能开篇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先声夺人,那么蜀道到底有何难呢?

读第一段,请找出具体描写“难”的诗句,说说诗人怎样把抽象的“难”展现在你我面前。(可以从:传神的词语、表现手法、写作角度等方面点评。)

(给出一个赏析范例)

如: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前一句运用绝妙的夸张,“扪”“历”两个动词的连用,显出行人出没在星宿之间,山高之状就显现出来,更让人感觉行走的艰难。后一句中通过“抚膺”“长叹”的动作表现出行人的心惊胆战,以及无法继续前行时无助的叹息之情。“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描写与此处有异曲同工之妙。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足见其与世隔绝之久;“地崩山摧壮士死”更见辟路之难;终于“天梯石栈相钩连”。世上本没有路,开辟出来了,也便有了路。路有了,可是这路好走吗?神龙至此仍要回转,善飞援之“黄鹤”“猿猱”面对奇绝之蜀道尚且不得过,就反衬人行之更难。

又以“萦岩峦”山之高危,“扪参历井”“抚膺坐长叹”人之无助的神态、动作,正面慨叹。如此行道能不难乎?这一切不仅让行人无助,让我们读者也不禁胆战心惊。

让我们在惊心动魄中再读第一自然段,再一次感受作者浓郁的情感和奇妙的笔法。熟读成诵。

(梳理出:隔绝之久--辟路之难--奇绝难行--抚膺叹难)

2、第一段中蜀道之难已至极点,诗人还能怎样写难,你对诗人下文的描写又会有怎样的惊叹呢?

请大家跟着老师读这一段(师大声读,生低声跟读)

通过读,我们初步感受了这一段的描写侧重于意境的营造,请你从语言、手法、意境等角度,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自己的赏析,然后交流。

(学生品读、鉴赏、交流)

--诗人忧君入蜀,更因深山绝境中有如此之景:一“悲”一“号”,一“啼”一“愁”,于是古木参天,气象森严,凄厉鸟声,回荡其间。丰富的想象,把人引入一个悲凉、惨淡的境界,诗人忍不住询问友人何日归还。

“连峰”“枯松”之静,“飞湍”“瀑流”之动相互映衬,雄伟壮阔的群峰,绝壁倒挂的枯松,击崖震响的水石,万壑雷鸣的音响。既充满诗情画意,又令人闻之色变。这排山倒海的力量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不由生畏。至此对蜀道之难的真切骇人的描写似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境。诗人不由质问--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以蜀人口吻劝阻“西游”之人不要来蜀地。

在悲凄中变色,在震响中生畏,让我们再审视这畏途,审读诗人用语之神妙,诗歌意境之奇也尽显眼前。

再读,背诵该段。

3、风光变换,险象环生,在这样惊险的氛围中,我们随诗人的思绪飞往剑阁,生读其地势险要的句子。

这段由地势之险、战祸之烈,忧安居之难,忧朋友之行,劝诫友人早回家,忧国事之艰。

三、鉴赏本诗。

1、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明确: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凶煞的双关语句,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添了深厚的意蕴、现实的内涵。

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心怀异志者可能恃险作乱,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正证明了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2、诗人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明确: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的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恐--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这样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四、探讨文章的艺术风格。

1、本诗用了大量散文人的诗句,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九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奔放的语言风格。

2、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3、变幻莫测,充满浪漫主义气息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攀登青泥岭的情形。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这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像!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

五、再次诵读全诗。

高一语文优秀教案 篇9

一、《归去来兮辞》是作者要脱离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书,可以看成是陶潜的思想总纲。领悟了本文,有助于正确理解陶潜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学生积淀一定的人文关怀。

二、《归去来兮辞》是魏晋文学的重要篇章,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决归隐田园的思想引起许多文人学士的共鸣,具有超时代意义。其为守卫自己的精神家园所做的种.种努力,在现今仍有不可磨灭的借鉴意义。

【学生分析】

一、学生在初中时曾经学过陶潜的《桃花源记》,对其人其事及其思想情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可以此作为突破口。

二、学生已初步具备思辩的能力,都有主动探究的天性,都潜藏着“自我实现的创造力”(马斯洛),可以据此作为解读本文的钥匙。

三、学生对古代文化名人的精神世界有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需求,也有与他人平等交流的渴望,本教材的内容安排能在教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这一心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利用辞的体例和押韵的特点朗读并背诵全文,培养学生的古诗文的语感能力。

2.在诵读中感受陶潜的归隐情结,体悟作者情感,并能对作者的思想进行简单辨析。

3.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辩能力和批判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五读法:在五读的过程中由浅入深地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每一读要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2.对话法:创设问题情境和良好氛围,进行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

3.探究法:对照序言、文本和注释资料,对本文的写作时间进行浅层次的探究式学习。

三、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以一种“同情的理解”态度对待陶潜在本文中的情感取向。

2.引导学生用现代观念审视本文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感受陶潜的人文精神,进而砥砺自我人生修养。

3.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奠定精神的底子。

【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的要领、方法引导及其能力培养。

2.解读陶潜这一隐逸诗人的形象及其意义探讨。

【教学难点】

1.“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2.关于本文是否写实的浅层研究性探讨。

【设计思想】

1.新课标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并在阅读与鉴赏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重视诵读”。依据以上两点,特确定用“五读法”带动整个教学过程。

2.新课标在阅读与鉴赏“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既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在第三条中又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据此为巩固和加深对较难问题的理解,特采用对话法和探究法以完成教学任务。

3.辅助手段:幻灯片投影仪投影胶片

4.课时安排:2课时

【预习准备】

1、明确诵读要求——读出语调;读出语气;读出语速;读出语顿;读出语意。

2、收集背景材料(含作者生平),以课下题注为准,有条件的也可网上查阅,制作“作者挡案”若干,课堂上交流。

3、收集陶潜的相关作品,如《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走进陶渊明

一、导入课文

我们在初中时曾背过陶潜的《桃花源记》,不知同学们是否还有印象?(师生一同背诵“土地平旷……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中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正是作者精神追求的形象反映。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来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去解读他的归隐情结。(板书课题、作者)

现在先让我们看一看同学们制作的“作者挡案”卡片,比一比谁与陶潜走得最近?(师生交流,选择的投放)

(解说:解读文学作品,离不开知人论世,用师生同背和制作卡片的形式既可以唤醒学生的知识积累,又可以督促学生关注文本尤其是注释,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可谓一举三得。)

二、走进陶渊明

(一)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文意

过程: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

①一字一词读,读准字音,了解词义,弄懂上面提到的字词,理会文义。

②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并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教师循环指导。

③找出所有押韵的字,在换韵的地方做出标记,反复朗读由换韵开的段落和层次。

2.交流体会,思路提示(幻灯片1)

①第一段:归--悲――追――非。

②第二段:衣--微/奔――门――存――樽/颜――安――关――观――还――桓。

③第三段:游――求――忧/畴――舟/丘――流――休。

④第四段:之――期――耔――诗――疑。

3.学生根据思路韵脚提示,朗诵诗歌,初步感受陶渊明的归隐情结。

(二)读:教师范读课文,理清层次脉络

过程:

1.朗读指导,利用诗体“辞”的特点,帮助诵读,注意

①诗与文不一样,诗中每停顿一处即为一句,不管是逗号还是句号。本诗除去开头一句“归去来兮”独立处理外,共有60句。两句为一组,四句为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可作稍长停顿。(据此理清全篇层次脉络)

②六字句是全篇的主要形式,按三拍读,比如:舟/飘飘/而吹衣。少量的七字句也按三拍读,如:既自/以心/为形役。个别的五字句也同样,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还有一些三字句四字句则都当整句来读,末字适当地延长时间。

2.教师范读,朗读时节奏要整齐,音韵要铿锵,要读得悦耳动听甚至动心。

3.交流体会,理清全篇的脉络线索。(幻灯片2)

叙事线索:辞官—归途—抵家—室内生活—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如何度过余生。

情感线索:自责自悔——自安自乐——乐天安命

(解说:整理“情感线索”时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若学生预习充分或理解程度较好,可顺势引导;若预习不够充分或对作者情感一时不能把握,则可将这一环节放到“悟读课文”后顺势引出。)

4.学生根据诗体“辞”的特点及脉络线索尝试背诵,进一步感受陶渊明的归隐情结。

(三)读:学生悟读课文,领悟陶渊明的归隐情结。

⑴、指名朗读第一段《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一,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陶潜此时却不愿为官,那么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请依据文本作答。

(“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2.教师追问,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请用自己的话作答。

(自责、自悔→“田园将芜”“心为形役”,自恕、自慰→“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3.教师追问,陶潜的这种“心为行役”视入仕为“迷途”的心情,你能找出他的相关诗句证明吗?(幻灯片3)

4.设问:结合此诗和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结?

5.小结: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归隐情结之一。(板书)

(解说:学生在回答时,不求答案,意思对即可,下同)

⑵、涵咏(缓慢的吟诵)第二段

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二,对一个厌倦官场束缚和世俗条框的人而言,如今终于可以摆脱了,如果你处在这种情景,你有何感受?

2、涵咏本段,要求通过涵咏(缓慢的吟诵)展开想象和联想陶潜这一隐逸诗人的形象,最后达到当堂成诵。

(解说:这一环节要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若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作如下指导。先一边缓缓地吟诵、细细地品味,一边展开想象与联想,在脑海中浮现出灵动的画面——诗人的外貌、神态、言行、心理等,边读边想,便能逐渐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诗人同乐同叹,同悲同喜。对语言涵咏品味得渐熟后,便脱离书本,试着背诵,直至能当堂成诵。)

3、师生对话,学生畅谈感受。

(解说:对话时要求学生依据文本作答,不能大而无边,可隐含如下思路展开:归途中的归心似箭——抵家时的欣喜若狂——室内中的舒适安逸——园中时的流连往返)

4.教师追问,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归隐情结?提示:与下面的诗句具有相同的心境。(幻灯片4)

5、小结:一诗一赋,表达了相同的心境,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归隐情结之二。(板书)

⑶、角色朗读第三段

过程:1.男生朗读此段,女同学注意听,男同学的朗读感情处理恰不恰当?

2.男同学朗读,女同学评价。评价要点,若好,好在哪里,若不好,纠正,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处理。

3.创设问题情境三,细读该段,你读出了什么?请用“从……中我读出了……”句式回答。

4.师生对话。

5.小结,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琴书诗酒的归隐情结之三。(板书)

⑷、默读第四段

过程:1.默读本段。创设问题情境四,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试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学生讨论交流,允许互相质疑。

(解说:此题的设置主要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答案不求,能自圆其说即可肯定,但要注意依据文本作答,若学生能够联系陶潜的其他作品,则更应肯定。因有一定的难度,故而采用默读的方式,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3.小结:诗人回归田园,崇尚自然,是他质朴真实、率性而行的本性。他无法忍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真我”,不一味趋同,以求保存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从字里行间我们不也体味到济世不得的痛苦与回归田园的无奈了吗?因此,本文陶渊明的思想感情,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应有完整的认识。陶潜顺应自然,乐天安命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是他痛苦诀择后为守卫自己的精神家园所获得的人生真悟,此乃其乐天安命、追求精神自由的归隐情结之四。(板书)

(四)读:学生分组竞赛朗读,体会感悟诗人的形象。

过程:1.学生分组竞赛按序朗读一段,比一比哪一小组读的。评比标准

①读准字音句读,读出一定的语气、语调和语顿,不能读破句。

②声音要整齐清脆响亮,读出抑扬、轻重、缓急。

③情绪饱满,读出一定的情感、气势。

2.顺势引导,梳理诗人形象的结构层次:呼唤归去——闲适生活——隐逸情怀——抒怀言志(板书)

(五)读:学生齐读全篇,要求熟读成诵,琅琅上口。

三、课堂小结

陶潜,入仕为官、大济苍生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归隐田园是他的觉醒,淡泊明志、闲适自在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的努力实践,诗酒琴书是他的生活情趣,乐天知命、追求自由是他的人生真悟。读《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潜的归隐情结,了解中国文人精神文化的一个窗口。

四、布置探究性作业:提供两个探究性题目,以供参考

1.参照序言(以讲义形式印发)和文本,比较本文注释①和版注释①,推敲本文的写作时间,并思考编者如此改动,是否合理?

上一篇: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考下一篇:2011环保年鉴(静宁县环境保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