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府促进黑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探讨(通用7篇)
关于政府促进黑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探讨 篇1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关于政府促进黑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探讨
关于政府促进黑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探讨
摘要:近些年,黑龙江省出现农业发展逐渐受到工业发展的挤压,农村发展受到城市发展的挤压,大量农民选择走出农村走向城市的现象。这一现象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农民工歧视问题、农村土地荒废问题、农村经济持续落后问题等,本文旨在探讨黑龙江省如何在政策方面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014-1 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目的
1.1 转变就业模式,通过创业来创造和带动就业
这是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的一个最主要目的。农民工的传统的就业模式是把土地交给留守家人料理或者转包给他人,放弃或暂时放弃农业劳作进去城市,由熟人或亲戚介绍到某地工作,或者自己寻找工作。而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一模式的实现,将在很大程度上扭转现在的农民工就业模式问题,使农民工就业模式发生巨大的变化。
1.2 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农村的高失业问题
据估计,黑龙江省农村某些地区的失业率高达90%,仅仅从事工业耕作而没有其他工作的人口也计算在失业范围以内。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高失业率是黑龙江省农民就业的最显著的特点。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就业水平。
1.3 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发展农村实体经济
首先,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增加本地区内的工作种类的多样化水平;其次,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会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当地的经济资源,使得以往被利用的资源更具活力,而以往被忽视的资源则能得到新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新的价值;最后,新企业和新岗位的出现是农村实体经济的重要代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支撑力量,以其现实存在与真实产出为基础,有效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性和承受经济冲击的能力。
1.4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通过创业过程,能够增加农民获得收入来源的渠道。农民一方面可以到新企业中工作,获得相应的工作报酬。在新企业创建后,会形成对新企业的配套服务行业,如餐饮服务等,也会增加农民的服务性收入。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内容
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内容是对政策进行研究的最核心的部分,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2.1 转变对农民工创业的传统观念
从观念上改变对农民工创业的观念,从思想上认识到农民工创业的重要性。通过政府文件、新闻媒体等在舆论上宣传和支持农民工创业,对农民工创业的杰出人物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观念上的改变,是促进农民工创业的必要准备。
2.2 对创业资金来源进行支持
农民工返乡创业最大的瓶颈就是创业资金的匮乏。因此,在促进农民工创业上,应降低农民工创业的贷款利率,对农民工贷款实行低息贷款,对信誉良好的创业农民工实行无息贷款政策;延长创业农民工的还款期限,在普通贷款期限上延长一倍的时间或设定一个还款期限,在该期限内,由创业农民工自由选择还款日期;降低对创业农民工贷款的准入门槛,适当放宽对贷款的财产抵押政策或者对创业农民工有乡镇或县级政府进行抵押担保,由原来的财产抵押转换为新型的政府信用抵押,对创业农民工进行贷款服务。
2.3 调整农村土地政策
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归村民集体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为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一方面,可由当地政府出面,建立农民工创业园区,统一规划农民工创业建设用地。所用土地由政府出资购买,然后平价或者低价卖给创业的农民工,解决厂房建设问题;另一方面,只要核实农民工的创业方案,也可允许农民工按市场价格对农村土地进行购买,由政府进行担保和监督。如果农民工购买土地后不是用于创业,政府有权收回土地,并对其进行处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2.4 对农民工创业进行财政政策支持
促进农民工创业的一项有效措施就是对创业农民工进行财政政策支持,降低创业成本。首先,可对已经到政府相关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工创办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降低这些企业的营业税、公司所得税等;其次,对农民工创办企业进行财政补贴。
2.5 建立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农民工创业信息平台
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这种公共品应由政府出资提供。政府应当建立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农民工创业平台,让农民工创业的模式和经验“走出去”,把关心农民工创业的资金、信息等“引进来”。首先,政府应当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咨询办公室,从行政上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治地位,把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服务工作纳入到正常工作中;其次,聘请专业人才建立农民工创业网站,并对网站进行维护。在网站上发布创业政策、创业项目、创业个人先进事迹和成功案例等,并在网络上开通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的预审通道,以帮助农民工及时了解创业信息和进行创业后的资金贷款申请。
参考文献
[1] 胡继红.湖北省农民创业现状及促进农民创业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2] 陈军民.农民创业的特点及对策分析――基于河南省200个创业农民的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3] 曹康,李青阳.农民创业现状及产业发展相关性研究――
基于长株潭地区农民创业调查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
(03).作者简介:徐士鸿(1989-),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就读于东北农业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
------------最新【精品】范文
关于政府促进黑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探讨 篇2
1 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目的
1.1 转变就业模式,通过创业创造和带动就业
转变就业模式,是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的一个最主要目的。农民工传统的就业模式是把土地交给留守家人料理或者转包给他人,放弃或暂时放弃农业劳作进城务工,由熟人或亲戚介绍到某地工作,或者自己寻找工作。而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一模式的实现,将在很大程度上转变现在的农民工就业模式问题,使农民工就业模式发生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农民可以不用远离家乡、土地和亲人就能找到适合自己时间、偏好和技能的工作,这有利于提高农民工作的积极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农民能够方便照顾家人和解决家庭事务,工作之余还可以参加农业生产,有利于解决留守儿童、老人养老、土地荒废以及农业生产等问题。创业,不是一个人或少数人的就业,而是对工作岗位的创造和多数人的就业[1]。
1.2 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农村的高失业问题
黑龙江省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剩余,这些剩余劳动力一部分是外出务工的失业者,另一部分是由于各种原因而不得不留在农村的人口。据估计,仅仅从事工业耕作而没有其他工作的人口也计算在失业范围以内,黑龙江省农村某些地区的失业率高达90%。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高失业率是黑龙江省农民就业最显著的特点。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建立新的工厂、厂房、企业和相应的配套机构,能够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就业水平。如男性可以从事产品制造、粮食加工等体力劳动比较重的工作,女性可以从事食品包装、手工业品编制等工作。这样,既能保证创业者不会失去工作,又能促进农村的闲置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1.3 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发展农村实体经济
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农民是极具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群体,只要能够为他们提供与其自身工作素质和工作要求相适应的工作环境,就能极大激发农民的创新能力,提高农民工作和生产的积极性;二是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当地工作种类的多样化水平,为农民提供各种类型的工作,实现就业的多样化;三是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会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当地的经济资源,将各种资源调动起来为创建新企业和新工作岗位服务,使以往被利用的资源更具活力,而以往被忽视的资源则能够得到新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新的价值;四是新企业和新岗位的出现是农村实体经济的重要代表,是农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支撑力量,以其现实存在与真实产出为基础,有效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承受经济冲击的能力[2,3]。
2 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
2.1 政府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目前,政府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持政策主要还是停留在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阶段,并没有做出对农民工创业的后续支持政策。这就导致农民工返乡创业后,新企业建立起来,但无法长期进行生产。
2.2 创业资金缺乏,资本集中度低
缺乏创业资金是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调查发现,在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中,有90%以上的人认为创业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资金。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资金来源主要有3个部分:家庭储蓄资金、亲戚朋友借的资金及少量的银行借贷资金。农民工无法向金融机构获得大额贷款,也无法通过股票发行的方式向社会集资。因此,资金的缺乏导致创办企业的资本集中度低,无法进行高资本运作,企业预算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目标。
2.3 企业规模小,不能形成规模经济
调查发现,目前黑龙江省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多以小作坊的形式进行。一是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由单个家庭创办,企业规模小,厂房占地面积小,机器设备落后,工人人数少,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有17%的新企业完全是家庭式作坊,并不对外招工,工人全部由家庭成员组成,生产不稳定。二是新企业分布不集中,散落在城乡各处。此种分散建厂的创业方式,无法在各企业之间形成有效的原料、产成品与信息的交流,上下游企业之间不能实现联动生产。
2.4 劳动者素质较低
在由农民工创办的企业中,劳动者整体素质较低。一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自身接受的教育水平较低,87%的经营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为初中或以下,所掌握的知识量较少,这必然导致管理者的思想意识程度和科技文化水平较低。二是工人结构单一。一方面,工人性别单一。在新成立的米酒生产企业中,所有员工全部为男性,而在手工艺品加工制造企业中所有员工全部为女性。另一方面,工人受教育程度单一。调查发现,只有2%的农民工建立企业中有大学生工作,9%的企业中有高中生工作,其他89%的企业中员工的受教育程度仅限于初中及以下。三是工人的身体素质较低。由于企业员工大多数是农民,他们的生活水平和营养状况都较低,而且很少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工人的整体身体素质较差。在调查中发现,有40%左右的工人患有长期慢性疾病[4]。
3 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内容
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内容是对政策进行研究的最核心的部分,内容的质量从根本上决定了政策实施的效果。如果能有高质量的农民工返乡创业,那么就会出现农民工创业市场的繁荣;相反,如果政策内容质量较差,必定不会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因此,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至少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3.1 转变对农民工创业的传统观念
一是从观念上改变对农民工创业的观念。彻底改变以往认为农民工无知识、无学问、无技术的想法,从思想上认识到农民工创业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二是舆论上不能有偏见或歧视。通过政府文件、公报、新闻媒体等在舆论上宣传和支持农民工创业,宣传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对农民工创业的杰出人物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观念上的改变是促进农民工创业的必要准备。
3.2 对创业资金来源进行支持
农民工返乡创业最大的瓶颈就是创业资金的匮乏。有了一定的资金才能建设厂房,进行投资,购买原材料,雇用劳动力。因此,在促进农民工创业上,必须降低农民工创业贷款的门槛,减少农民工创业贷款的手续、步骤等。从中央到地方上,应降低农民工创业的贷款利率,对农民工贷款实行低息贷款,对信誉良好的创业农民工实行无息贷款政策,利率降低后能够减轻农民工的贷款成本;延长创业农民工的还款期限,在普通贷款期限上延长1倍的时间或设定1个还款期限,在该期限内,由创业农民工自由选择还款日期;降低对创业农民工贷款的准入门槛,适当放宽对贷款的财产抵押政策或者对创业农民工由乡镇或县级政府进行抵押担保,由原来的财产抵押转换为新型的政府信用抵押,对创业农民工进行贷款服务;减少创业农民工贷款的办理手续和时间,对办理贷款的农民工进行核实后,规定1周内必须保证农民工能够取得全部贷款金额。
3.3 调整农村土地政策,支持农民工在农村土地建设产房
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归村民集体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农民不得在土地上建筑房屋等。为了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黑龙江省应当从土地政策上进行较大的调整,在土地集体所有的政策下,对创业农民工的厂房建设进行支持。一方面,可以由当地政府出面,建立农民工创业园区,统一规划农民工创业建设用地。所用土地先由政府出资购买,然后平价或者低价卖给创业的农民工,解决厂房建设问题;另一方面,只要核实农民工的创业方案,也可以允许农民工按照市场价格对农村土地进行购买,由政府担保和监督。如果农民工购买土地后不是用于创业,政府有权收回土地,并对该部分农民工进行处罚。
3.4 对农民工创业进行财政政策支持
促进农民工创业的一项有效措施就是对创业农民工进行财政政策支持,减轻他们的财政负担,降低创业成本,增加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信心。一是可以对已经到政府相关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工创办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降低这些企业的营业税、公司所得税等;二是对农民工创办企业进行财政补贴。一方面,可以按照公司经营项目、公司利润或者公司创造就业岗位进行补贴;另一方面,对农民工创办企业的道路交通运输费用、水电费用等进行减免或补贴。通过对农民工创业的财政补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
3.5 建立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农民工创业信息平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也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于这种公共品应由政府出资提供。政府应当建立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农民工创业平台,聘请专门人才对信息平台进行维护,让农民工创业的模式和经验“走出去”,把关心农民工创业的资金、信息等“引进来”。一是政府应当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咨询办公室,从行政上确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治地位,把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服务工作纳入到正常工作中;二是聘请专业人才建立农民工创业网站,并对网站进行维护。在网站上发布创业政策、创业项目、创业个人先进事迹和成功案例等,并在网络上开通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的预审通道,以帮助农民工及时了解创业信息和创业后的资金贷款申请办法[5]。
3.6 建立农民工创业的运转模型
按照政策的发生主体划分,可以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三元模型,包括政府、市场和农民工单个方面。由政府实施的土地政策和信息政策可以直接对农民工起到激励作用;而财政政策和资本政策则通过市场作用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起到激励作用(图1)。按照政策内容进行划分,可以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五力模型”,即政府的土地政策、资本政策、劳动力政策、信息政策和舆论政策则直接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起到激励作用(图2)。
4 结语
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政策支持,主要目的是转变就业模式,通过创业来创造和带动就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农村的高失业问题;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发展农村实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在政策上必须做到转变对农民工创业的传统观念;对创业资金来源进行支持;对农村土地政策进行调整,支持农民工在农村土地上建设产房;对农民工创业进行财政政策支持;建立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农民工创业信息平台[6]。
摘要:为促进黑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 必须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政策支持, 以转变就业模式, 通过创业来创造和带动就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解决农村的高失业问题;激发农村经济活力, 发展农村实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就黑龙江省如何在在政策方面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探讨, 指出在政策上必须做到转变对农民工创业的传统观念;对创业资金来源进行支持;对农村土地政策进行调整, 支持农民工在农村土地上建设厂房;对农民工创业进行财政政策支持;建立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农民工创业信息平台。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政策内容,黑龙江省
参考文献
[1]浙江:政策性创业保险为农民工创业壮胆[N].就业时报, 2009-11-26 (2) .
[2]胡继红.湖北省农民创业现状及促进农民创业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18) :11273-11274, 11277.
[3]胡晓发, 汪德平.黄山区农民工创业园为农民工搭建创业平台[N].黄山日报, 2010-10-20 (2) .
[4]陈军民.农民创业的特点分析及对策建议——基于河南省200个创业农民的调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17) :9271-9274.
[5]曹康, 李青阳.农民创业现状及产业发展相关性研究—基于长株潭地区农民创业调查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2, 23 (3) :110-112.
关于政府促进黑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探讨 篇3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思考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4-0288-0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在继续强调“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的同时,特别提出“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这是针对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作出的重要部署。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返乡农民工日益增多,同时也带回了先进的技术、信息及理念。面对农民工返乡潮,只要地方政府因势利导。在政策的支持下,一旦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积极性被激发起来,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不仅不会形成地方失业人口的大量集结,还会带动一方就业,撬动一方经济的发展。本文旨在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意义与面临的主要难题,提出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措施建议。
1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意义与面临难题
农民创业有三种类型,一是就业谋生型的,二是发展成长型的,第三才是先进企业。一般而言,主要是前两种。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今年大概有将近2000万的农民工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引导返乡农民工中有技术、有资金、有能力的群体开展创业,用创业来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难题的方式之一。它对有效缓解现阶段严峻的就业压力,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的途径,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逐步减少城乡差距,都有积极的意义。但是鉴于农民工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以及我国现有政策的一些局限性,很多人对于农民工创业的可行性并不乐观。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不少难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
首要问题是资金不足,缺乏金融支持,是面临的最重要困难。对于返乡农民工来说,他们都有创业的激情,但是他们缺少的是创业的条件,尤其是缺乏资金和项目。由于创办企业所需要的资金量相对较大,农民工返乡时积累了一定资金却很有限,由于缺少抵押,难以得到金融服务,流动资金短缺,是当前严重制约返乡创业的一个问题。通过调研,近八成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得不到金融机构的支持,不仅贷款渠道单一(主要是农村信用社),而且贷款的利息高,加上申请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贷款年利息实际超过12%。贷款难,利息高,成为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中最大的绊脚石。
其次,政府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缺少相关政策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涉及到工商、税务、银行、劳动、农业等多个部门,尽管各部门开展了一些扶持工作,但配套服务严重滞后,相关制度尚未成熟,没有形成一个合力。有些政策尚不够具体,可操作性差,缺乏吸引力,或老因宣传不到位而不被回乡创业人员了解。农民工返乡创办企业仍然困难重重,创业办理各项手续费时费力费钱,有的要辗转多个部门,往往每道手续又都要收费,增加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本,大大降低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
第三,创业者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经营管理经验也制约了农民工回乡创业。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和初中文化程度占大多数,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例较小。而返多创办的也以小规模企业居多,而他们虽然在外打工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受教育程度和知识的限制。思维方式比较传统,缺乏现代营销知识,家族式管理居多,企业缺乏民主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企业又以劳动密集型和手工操作为主,产品科技含量偏低,技术水平低,产品品种单一,档次较低,缺乏竞争力,难以适应市场变化,企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2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措施及建议
鼓励农民工创业还需要政府积极引导,把农民工就业和创业摆在工作首位,增强农民工的创业能力,提供优质的创业资本,不断强化创业服务,努力降低创业成本,积极营造创业环境。因此,要想让农民工回乡创业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还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首先,明确创业扶持政策,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尊重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权利,制定完善的优惠政策,改善创业环境。凡是外出务工经商后返回家乡创办各类企业或者从事个体经营、兴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无论规模大小,只要符合法律和国家产业政策,并吸纳一定数量的当地劳动力就业,就应予以鼓励支持,实行优惠政策。
其次,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实行免税政策或者优惠税率。在财政方面,可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贷款贴息、创业培训和资金担保等。在税收方面,农民工返乡创业应享受与外地客商同样的优惠政策。对为城乡低收入群体就业再就业作出贡献的企业,可比照城市相关政策给予优惠政策。农民工返多创业应按规定享受国家和地方扶持发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业、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第三,创新金融信贷服务,解决农民工创业资本问题。创业融资是创业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相当多的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都遇到创业资金筹措困难的问题。农村是我国金融体系中尤为薄弱的地区,农户和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是农村金融的主要矛盾。要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扶持力度,缓解农民工返乡创业融资难、资金供给短缺、贷款利息高等问题;进一步发展重点服务中小企业和农村社区的金融组织;国有商业银行应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活跃的市县分支机构授权,按照规范提供贷款;适应创业者的多样化需求,开办固定资产抵押贷款、动产质押贷款以及信用贷款与抵押贷款组合等信贷方式,放宽贷款额度和还贷时间;放宽农村地区抵押物的范围;建立信贷扶持担保机制。
第四,优化创业服务环境,开辟农民工创业绿色通道。强化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经常到企业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为他们的需要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等服务。尽可能降低创业门槛,简化办事手续,提高服务水平,克服部门关卡多,办事难等问题。
关于政府促进黑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探讨 篇4
为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支持作用,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现就促进全省金融保险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一)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贯彻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国发〔2014〕21号),完善全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立企事业单位、自然人及其他社会组织征信系统。按照《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行政管理中实施信用记录核查的意见》(黑政办发〔2013〕27号)要求,省直相关部门制定信用记录核查实施细则和信用报告应用制度,在行政审批、资金安排、招商引资、政府采购、项目投资等方面实施信用记录核查,使用第三方信用报告。健全全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企业注册登记、动产抵押登记、股权出质登记、行政处罚和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向社会公示。完善企事业单位、自然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继续开展信用“红黑名单”公示和媒体曝光工作。(省工商局、发改委负责)
(二)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推广克山县全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经验,在县(市、区)和垦区农场(以下统称县域)建立涵盖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银行和非银行信用信息电子档案,相关单位互联互通、即时查询、资源共享。建立信用评级机制,对乡、村、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信用等级分类评定,评定结果作为信贷投放的重要参考依据。(省工商局、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省金融办、农委、农垦总局、各县(市)政府负责)
(三)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开展联合清理金融积案专项行动,对2014年6月前立案的400余件金融案件进行清理,并通过媒体及时发布清理进展情况。研究制定《关于建立限制失信被执行人高消费等联合惩戒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和《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联合制裁失信被执行人管理办法》。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要及时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向政府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通报,相关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融资信贷、市场准入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省工商局、省法院、黑龙江银监局、省银行业协会、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负责)
(四)优化金融市场政策环境。房产登记等部门对具有金融许可的机构办理在建工程抵押登记和商品房预告登记业务时给予银行机构同等待遇,允许抵押登记的在建工程按套办理注销抵押登记,允许土地和房产办理第二顺位抵押登记。严禁土地、房产、动产等登记部门和金融机构强制指定专门机构对抵(质)押物进行评估。将融资担保机构与被担保人签订的担保协议纳入抵(质)押登记范围,允许融资担保机构办理最高额抵(质)押业务,省直有关部门要制定全省统一规范的融资担保机构抵(质)押资产受理、办理的标准、条件和内容,简化抵(质)押程序。降低抵债资产变现成本,对金融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收回处置抵债资产过程中涉及的土地、产权、收费等问题,相关部门要依法简化手续并适当减免费用。(省住建厅、国土资源厅、工商局、金融办、黑龙江银监局、各市、县政府负责)
(五)开展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探索建立符合省情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体系。2015年选择1至2个市(地)开展金融环境评价试点工作,逐步将各市(地)纳入评价范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作为地方政府开展融资活动的参考依据,激励地方政府增强区域金融环境良性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省金融办、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黑龙江银监局、黑龙江证监局、黑龙江保监局负责)
二、建立完善政府服务平台
(六)建立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融资需求类信息,在省政府门户网站开辟专栏,由主管项目建设的省直相关部门及时向金融机构发布全省重点项目建设、企业融资需求、企业上市(挂牌)等信息,并定期更新维护,省政府办公厅对各部门信息发布情况适时予以通报。及时公布政策类信息,利用省政府金融工作部门网站及时向金融机构公布国家和省出台的涉及金融工作的重要文件、重大政策、重点措施,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信贷投向和配置信贷资金。(省发改委、工信委、商务厅、科技厅、水利厅、农委、林业厅、省政府办公厅、省金融办等部门负责)
(七)完善金企对接平台。根据全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资金需求情况,适时组织召开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对接会议,广泛吸纳银行、证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融资担保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参与,在现代农业、绿色食品、畜牧业、矿业、旅游、文化、外贸等重点领域,适时开展专业化的金企对接活动。(省金融办、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黑龙江银监局、黑龙江证监局、黑龙江保监局负责)
(八)搭建农村物权流转平台。市、县政府要积极推动搭建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重点的各类物权流转平台,承载物权流转的信息登记、发布传递、政策咨询、合同鉴定、融资服务等功能,逐步将林地、山地、草原、水面等承包经营权以及动产、不动产等财产权纳入流转平台。鼓励融资担保公司与物权流转平台合作,发挥增信和杠杆作用。建立省级农村物权流转综合平台,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各市、县政府、省农委、国土资源厅、林业厅、水利厅、畜牧兽医局、住建厅、金融办负责)
(九)建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平台。鼓励市、县政府出资设立或参股融资担保机构,发挥政府增信优势,推进银担合作。支持地方政府将持有的易变现的股权、债权、房产和土地等担保资源,注入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增强融资担保平台实力。政策性融资担保平台重点在“三农”、小微企业等符合政策扶持范围的领域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省金融办、财政厅、各市、县政府负责)
三、深化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
(十)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三农”、服务小微企业。努力实现“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对符合条件的县域金融机构当年发生的相关涉农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超过15%的部分,按照2%的比例给予奖励。对符合条件的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当年贷款的平均余额,按照2%的比例给予补贴。力争全省支农再贷款限额、支小再贷款累计投放额、再贴现累计发放额增幅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省金融办、财政厅、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黑龙江银监局负责)
(十一)鼓励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对总部和主营业务均在我省的企业,在境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境外主板、创业板首发上市(境外首发上市融资2亿元以上)的,省财政一次性补助1000万元。在“新三板”挂牌的,省财政一次性补助200万元。组建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鼓励和引导我省企业在该市场挂牌。(省金融办、国资委、工信委、财政厅、黑龙江证监局负责)
(十二)引导中小企业发债融资。金融机构作为主承销商、分销商或银行间交易市场认购人,牵头运作发行区域集优集合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等债务融资工具,省财政按发行额的2%给予奖励,上限不超过200万元。对成功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集合票据、集合信托、区域集优和私募债的企业,省财政按发行额的3%给予补贴,单户企业补贴上限不超过200万元。(省金融办、工信委、财政厅、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黑龙江证监局负责)
(十三)支持保险资金参与我省项目建设。引导保险资金在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新型城镇化等重大项目建设中发挥作用。充分利用我省生态环境和夏季气候的比较优势,鼓励保险资金投资养老服务产业。支持保险资金通过股权投资、战略合作等方式,设立医疗机构和参与公立医院改制。各级政府购买保险服务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参与我省项目建设的保险机构。(省金融办、黑龙江保监局、省财政厅、卫生计生委、各市、县政府负责)
(十四)支持我省企业“走出去”。取消境内企业对特殊目的公司境外放款的限制,允许境外融资及其他相关资金留存境外使用,提高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前期费用的汇出额度;放宽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管理,取消境外放款额度有效使用期限制;借鉴“中关村”模式简化境内企业境外并购项目手续。充分依托外资银行的国际网络优势和差异化服务,帮助我省外向型企业、有跨境业务的企业及有海外融资需求的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省金融办、外资银行机构负责)
四、发展金融市场组织体系
(十五)吸引金融机构入驻我省。对在我省新注册的金融机构总部或地区总部,所在地政府按照省内相关政策给予补助,省财政按照实际补助额的50%给予地方政府资助。对省外金融机构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的,所在地政府可给予一次性补助,省财政按照实际补助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地方政府资助。吸引金融机构总部在我省设立呼叫中心、后援中心、电销中心、软件研发中心等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所在地政府可给予一次性补助。(省财政厅、金融办、各市(地)政府(行署)负责)
(十六)发展壮大地方金融体系。探索建立金融控股集团。推动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支持地方银行优化治理结构、加快转型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鼓励地方政府通过资产置换、协助清收不良贷款、处置亏损挂账等方式支持农村信用社改制。落实国务院支持东北振兴政策举措,积极争取将我省纳入民营银行试点范围。鼓励银行机构发起设立村镇银行、保险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总部位于我省的金融机构。(省金融办、财政厅、黑龙江银监局、黑龙江保监局、省农村信用联社负责)
(十七)支持证券期货业发展。吸引外埠有实力的证券期货公司来我省设立分支机构。支持证券公司充分挖掘我省现有企业后备资源,开展资产证券化、优先股等创新业务,培育和推动我省企业境内外上市、新三板挂牌、发行债券以及上市公司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支持期货公司开展期货市场宣传培训,引导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期货市场实现套期保值、风险管理,走期现合作之路。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争取设立期货交割库。(省金融办、黑龙江证监局负责)
(十八)规范发展各类要素市场。在国家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基础上,制定支持各类要素平台规范发展的意见,鼓励通过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整合,发挥资源配置和价值发现优势,提供评估、收储、流转、处置等增值服务,联合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开展动产、商标权、专利权、知识产权等抵(质)押融资业务。(省金融办、黑龙江证监局负责)
(十九)推动建立股权投资基金。发挥政府引导资金的撬动作用,采取财政资金与金融资本匹配放大投入及市场化募集的方式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十大重点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及对俄经贸合作等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吸引有实力的各类股权基金来我省投资,促进我省企业发展潜力、科技成果与资本市场融合。对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在工商注册登记方面给予便利。(省金融办、发改委、财政厅、工商局、黑龙江证监局负责)
(二十)支持现代租赁业发展。鼓励在我省发起设立融资租赁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所在地政府可按照注册资本规模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企业以租赁方式购买设备的,所在地政府可对其承担的租赁利息给予贴息补助。支持融资租赁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介入农机生产、农机经销等环节,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股权投资。(省金融办、商务厅、黑龙江银监局、各市、县政府负责)
(二十一)开展农村金融组织创新试点。按照“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总体要求,继续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业务、农村合作金融公司、农业租赁金融公司和创新发展村镇银行试点工作,在规范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省财政给予适当资金补助和政策支持。稳步开展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和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试点工作。(省金融办、财政厅、黑龙江银监局负责)
(二十二)打造中国“云端金融街”。支持打造中国“云端金融街”发展战略,哈尔滨市政府可依法制定收费优惠、价格成本补贴等政策帮助云计算企业降低成本。吸引省内外金融机构将数据灾备、存储等云计算中心迁入哈尔滨“中国云谷”,哈尔滨市政府可给予适当资金补助。(省金融办、通信管理局、哈尔滨市政府负责)
五、健全融资风险保障机制
(二十三)设立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杠杆效应,探索利用财政整合支农资金与金融机构共同出资设立农村金融风险补偿基金,按照“谁参与、谁受益”的原则,专项用于金融机构涉农业务风险补偿。设立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风险补偿金2亿元,省财政出资1亿元、市、县配套1亿元,引导中小微企业发行区域集优、集合票据、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等直接融资产品。继续做好全省工业企业助保金贷款风险补偿试点工作。(省财政厅、工信委、金融办、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负责)
(二十四)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力争2015年底前实现融资担保机构县域全覆盖,注册资本规模达到250亿元以上,在保余额突破600亿元。调增担保代偿风险补助额度至1亿元,对为科技型和非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担保机构,省财政分别按照上年度日均担保责任额的1%和08%给予补助。政策性担保公司应重点对中小担保机构开展再担保业务,逐步提高再担保额度。(省金融办、财政厅、工信委、有关县(市)政府负责)
(二十五)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研究制定我省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全省各级政府举借、投放、使用和偿还政府性债务行为,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出台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管理暂行办法,建立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有效防范地方政府财政金融风险。(省财政厅、金融办、有关市、县政府负责)
六、优化和改善金融服务
(二十六)加大金融供给力度。银行机构要积极向总行争取信贷规模,尤其要努力争取政策性信贷资源,增强信贷资金投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对重点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信贷支持力度。对出现暂时性经营困难的省内大型企业,要根据具体情况,由地方政府统筹协调,通过建立债权银行多头授信解困会商机制等手段,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省金融办、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黑龙江银监局、各有关金融机构负责)
(二十七)切实降低融资成本。驻省银行机构要积极向总行争取更多的贷款优惠利率政策,清理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提高利率定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合理确定贷款定价指标体系,有效降低“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金融机构要减轻对利差的过度依赖,转变以传统贷款业务为主的盈利模式,通过提供代理发行债券、银证转账、代理保险、基金托管等中间业务提升盈利能力,实现金融机构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省金融办、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黑龙江银监局、各有关金融机构负责)
(二十八)不断创新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应积极开展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存货质押融资、保单融资、信贷保证保险、资产证券化等业务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综合运用证券、期货、保险等金融手段,开发可适度分散涉农贷款风险的农村金融产品。银行机构要简化贷款手续和流程,缩短贷款审批时间。保险机构要提供手续简便、价格低廉的保险产品。(省金融办、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黑龙江银监局、黑龙江证监局、黑龙江保监局、各有关金融机构负责)
(二十九)加强对金融机构考评。完善现行金融机构考核奖励政策,对加大信贷投放规模、优化信贷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创新金融产品等金融机构和高管人员给予重点奖励。建立金融机构综合考评机制,按年度组织实施,综合考评结果抄送金融机构总部,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省政府给予通报表彰。完善《省级财政资金现金管理试行办法》,对财政性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省金融办、财政厅、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黑龙江银监局、黑龙江证监局、黑龙江保监局负责)
七、加快现代保险业发展
(三十)推动农业保险改革创新。完善协同推进机制,建立考核制度和财政补贴效率评价体系。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我省实施差异化保费补贴政策,逐步减少或取消产粮大县县级保费补贴。开展互助合作保险试点和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农业气象指数保险试点。积极争取国家将我省甜菜、马铃薯、育肥猪、森林等险种纳入财政保费补贴范围。逐步提高种植业保障程度,覆盖作物直接物化成本,到2015年实现种植业保险承保面积同比增长30%。促进“两牛一猪”产业发展,2015年实现奶牛保险覆盖50%的规模化养殖场,到2020年实现规模化养殖场应保尽保。探索建立农业巨灾风险指数保险,利用财政杠杆撬动作用,放大各级政府财政救灾资金规模,提高政府救灾能力。开展有地方政府支持的农房保险试点工作。(省农委、财政厅、金融办、黑龙江保监局、省畜牧兽医局、农垦总局、林业厅、森工总局、气象局、民政厅负责)
(三十一)加快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在完成哈尔滨、绥化试点基础上,尽快启动齐齐哈尔、佳木斯、七台河、大庆、伊春等地的大病保险工作,尽早实现大病保险全省覆盖。鼓励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各类养老、医疗保险经办服务。鼓励商业保险机构提供健康档案管理、风险评估、慢病管理等健康管理服务。支持保险机构与企业建立商业养老保障计划,拓展企业年金等业务。鼓励保险机构开展与基本医疗相衔接的医疗、疾病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等商业健康保险。支持养老机构参加综合责任保险、老年人投保意外伤害险。加快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医疗执业保险。支持医疗机构和医师个人购买医疗执业保险。(省金融办、黑龙江保监局、省民政厅、人社厅、卫生计生委、财政厅负责)
(三十二)建立社会责任保险体系。在绿色食品、乳制品、酒类等行业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在校园学生用餐服务中开展餐饮责任保险试点。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化解医疗纠纷,到2015年底前,三级公立医院参保率达到100%,二级公立医院参保率达到90%以上。在重金属行业、危险废物企业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在安排相关专项资金时,对参保企业予以倾斜。扩大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覆盖面,提高煤矿企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烟花爆竹经营企业等高危行业的参保率。推行火灾公众责任保险,重点引导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和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场所参保。(省金融办、黑龙江保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畜牧兽医局、教育厅、卫生计生委、环保厅、安全监管局负责)
(三十三)加大外向型企业保险服务力度。推广出口信用保险质押贷款业务,对企业办理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业务给予奖励。引导企业引进、承接境外或省外先进技术、设备及资源性产品,开展进口预付款保费业务,对投保进口预付款业务的企业,按实缴保费的30%给予资助,每户企业每年保费资助金额不超过30万元。积极开展出口信用保险,支持中小型出口企业和边贸企业发展,支持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和大型成套设备出口,支持有关企业在能源矿产、基础设施、农业等领域进行海外投资。支持保险机构探索开展域外农业保险,为跨境农业投资活动提供风险保障。(省金融办、黑龙江保监局、商务厅、财政厅、发改委、工信委、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黑龙江银监局负责)
八、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
(三十四)强化地方金融监管。贯彻《国务院关于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的意见》(国发〔2014〕30号),强化地方金融监管职能、力量和手段。建立地方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根据需要适时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地方金融监管重大问题,依法严厉打击金融欺诈、非法集资、非法证券期货、非法保险业务等各类违法行为。政府金融工作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要定期互相通报金融运行和监管情况,建立金融信息共享机制。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各类交易场所、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的监管力度,各级政府金融工作部门要建设地方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启动地方金融监管立法工作,明确地方金融监管的主体、职责和权限。(省金融办、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黑龙江银监局、黑龙江证监局、黑龙江保监局、省政府法制办、省商务厅、财政厅、公安厅、工商局等部门负责)
(三十五)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建立中省直有关单位和市、县政府横向联系、纵向沟通的地方金融发展与风险处置机制。各级政府金融工作部门要负责所监管机构的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处置,配合上级部门加强对本地区跨市场、跨行业交叉性金融的监测分析和风险管理,及时上报可能引发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突发事件,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省金融办、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黑龙江银监局、黑龙江证监局、黑龙江保监局、省财政厅、公安厅、各市、县政府负责)
关于政府促进黑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探讨 篇5
贷支持的长效机制,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使他们能够真正造福家乡,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农民工返乡创业类型及特点
据了解,今年以来,在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大幅度上涨,资金和出口环境趋紧的大背景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压力明显增大;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使得沿海地区省份的中小企业受到较大的冲击,导致部分中小企业停产倒闭。外出务工的农民有经营头脑和经济实力者返乡创业的势头发展较快,而没有经济基础和实力,也没有自我经营、自我发展意识的农民工,仍然在外地飘荡,肓无目的地寻找工作。从对返乡经商和创办企业的调查分析来看,农民工返乡创业具有以下特点及类型:
一是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返乡农民工在政府的支持下,兴办规模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将小农户与大产业、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地对接起来,形成一批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是兴办二、三产业。许多返乡创业人员利用在城市和在大中型企业工作的经验与技术,积极发展为大中型企业服务的配件配套企业,促进了产业发展的合理分工。
三是成为经纪人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利用亦工亦农亦商的特点,积极参加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通过农产品和生产资料购销、传播信息以及开展技术承包、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跑流通联市场、兴建特色种养基地和科技示范园等,发展了一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集群。
四是返乡创业与在外务工的行业大体一致。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创办的产业来看,大多数农民工创办企业的行业与他们在外务工的行业基本相同,比较集中于食品、农产品加工、餐饮、建筑、采矿、运输等行业。
五是担任村干部或参加村民议事会及村民理事小组。从本区域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统计情况看,投资办企业的约占36%,搞种植、养殖的约占43%,成为经纪人的约占7%,担任村干部的约占2%,他们都是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在调查中,对部分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进行了抽样调查,同时,与其有一定文化、有一定打工积累的,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工进行了座谈。通过调查座谈比较直观和真实地了解到农民工返乡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是:(1)资金不足制约创业;(2)政策因素妨碍创业;(3)经营环境拖累创业;(4)服务质量影响创业;(5)传统观念束缚创业;(6)法规维权滞后创业。
如何促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农民工返乡创业
如何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实现从“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转变,对新农村建设起着更大的推动作用。笔者认为:农村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要根据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特点及类型,结合自身的行业特征,创新金融服务,依赖政府的政策倾斜,着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和改善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服务。
(一)整合金融服务体系。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并出台扶持政策等相关措施,加大对农村信用社政策支持的倾斜力度,增强信用社服务“三农”。农村信用社要加大对“三农”贷款和新的结算方式,投资理财品种的开发力度,增加信贷、理财、保障类产品,加快金融业务网络创新,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方便资金汇划,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应与农村信用社并肩协作,共同把服务“三农”工作作为主战场,建立健全服务“三农”机制,使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务。
(二)拓展多方融资渠道。首先,各级政府应探索和建立适合民间创业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机制,尝试开开拓多种融次渠道;其次,政府应鼓励有关部门建立各级融资担保体系,帮助返乡创业农民工向农村信用社和其他农村金融部门获得信贷资金;再次,组织“返乡创业担保基金”,以财政资金作为担保基础基金,实行流动担保,有偿使用;第四,组织担保协会或行业协会,由协会出面为返乡创业者进行担保融资;第五,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返乡创业者评信授信,同时推行返乡创业的企业的动产抵押贷款融资方式。
(三)改善金融服务途径。一是农村信用社应根据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具体情况出台相应的金融服务举措,采取多种形式,努力解决返乡创业贷款难问题。二是创新信贷品种。在完成征信系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开发联保贷款、抵押贷款和创业贷款,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以及评估咨询等方面提
供一定的优惠政策。三是创新信贷服务方式。农村信用社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一套适合农民工创业特点的评级授信制度,创建一些适合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所需金融服务产品,根据他们的需求,增加金融服务种类,如经营权质押贷款、订单质押贷款;试行推广市场摊位使用权、矿业权、土地和山林权形式的动产及权利抵押、质押和联保贷款,通过创新贷款有效地支持
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关于政府促进黑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探讨 篇6
为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以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结合返乡农民工实际情况,通过加强动态监控、采集用工信息、注重政策宣传、强化就业服务、落实扶持政策、推进劳动协作等措施,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有序流动,有效的促进了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或就
近就地就业。
一、基本情况
1、全市劳动力资源情况。截止2009年底,全市共有农村劳动力 万人,其中富余劳力 万人,外出务工经商 万人,就地从事二、三产业的 万人。
2、返乡农民工人情况。截至2010年2月12日,全市外出务工人员总数 万人,累计返乡农民工 万人,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 %。
3、返乡农民工春节以后外出务工情况。春节后,截止2月25日,我市返乡农民工外出务工已达 万人,其中省外转移就业 万人,本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农民工 万人;滞留农民工数 万人,其中自愿创业农民工 万人,等待外出就业 万人。
二、我市引导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主要做法
(一)建立监控点,加强动态管理。为了帮助返乡民工多渠道就业和就近就业,在全市18个乡镇和3个涉农街道设立监控点,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设立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联络员,采取实名制管理,对村里返乡民工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台账,实行返乡民工周报制。同时,在月
日至 月 日,我局组织全市各乡镇(街道)、村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开展了返乡农民工调查摸底活动,建立健全了各类基础台账,准确掌握了各类劳动者的培训需求、就业情况和创业意向等。
(二)收集用工信息,努力拓宽转移就业渠道。一是深入市各类用工单位广泛收集用工信息,重点加强对工业园区新建项目跟踪服务,全面摸清全市用工需求情况,分门别类建立台账。二是成立了3个劳务信息对接考察组,分别到上海、苏州、昆山、浙江、温州、青岛、烟台、北京、天津等长三角、京津唐、环渤海经济圈进行收集岗位信息。经过仔细筛选,共收集到适合农民工的就业岗位43608个。三是举办劳务协作洽谈会,携手打造“劳务合作联盟”。为拓宽就业渠道,密切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地的联系,2月22日下午,我局与烟台市、南通市就业服务部门及30多家用工单位和淮北煤电技师学院、烈山区职教中心、淮北市新科技学校等13个教育培训机构举行了劳务合作洽谈会,共同研究如何对我市劳动力进行订单式培养和转移就业,促进我市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在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活动中实现跨地区转移就业。四是及时互通信息,在“淮北就业网”、《淮北就业报》设立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信息专版,及时发布转移就业岗位信息,协调淮北日报、淮北晨刊及电视台跟踪报道农民工转移情况及各地采取的帮扶措施经验。
(三)注重政策宣传,欢迎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一是将中央、省、市近出台的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编成宣传单,免费向农民工发放;二是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让返乡农民工从电视里了解到当前的各项优惠帮扶政策;三是深入汽车站、火车站、街道(乡镇)和社区(村)举办政策现场咨询活动,现场解答农民工提出的各类问题;四是制作《热烈欢迎淮北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等宣传横幅,分别悬挂在火车站、汽车站和全市各街道(乡镇),营造政策宣传声势,让政策宣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截止2月25日,全市共发放最新政策宣传单 份,深入乡镇举办现场咨询活动 场,悬挂横幅标语21条,有效地确保了各项优惠政策深入农村,深得民心。
(四)围绕农民工需求,强化就业服务。一是分别市、县区人力资源市场设立了农民工创业就业服务专门窗口,为每位前来求职、创业的农民工免费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就业失业登记、创业扶持等公共就业服务。二是在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返乡农民工与就业岗位对接活动周”活动,一周期间全市共举办促进返乡工就业招聘会场次,提供就业岗位 个,入场求职达万人,达成就业意向
人,签订劳务协议 份。同时,我局还创新服务模式,联合区县政府及市有关部门,分别在濉溪县南坪镇、烈山区古铙镇、相山区仁和小区、杜集区石台镇举办了促进返乡农民工、失地农民就业等不同主题的“就业服务大逢车下乡”活动,将就业信息、就业岗位、创业就业政策送到农民工家门口。共提供就业岗位 个,发放宣传资料 万份,达成就业意向 人,签订劳务协议 份。三是组织技能培训,提升转移就业能力。在新闻媒体公布全市农民工技能培训定点机构名单、培训工种和联系方式,引导农民工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培训专业工种;建立了农民工
技能培训登记台账,引导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定单、定向培训,做好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有效衔接。截止2月25日,全市已培训农民工 人次,其中开展技能培训 人,培训后就业率达 %。
(五)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针对不少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意愿,我市将返乡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
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对有一定资金、技术和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广泛开展创业意识教育,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引导其走创业之路。同时,在返乡农民工就地创业优惠政策方面,我市将适合于返乡农民工企业的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的创业项目免费提供给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工。同时在税收优惠、金融信贷、就业扶持、创业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另外我市有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对入园企业落实场地、租金、税费减免等相关扶持政策。目前,全市开办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班2班,共培训返乡农民工近60人,有16人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1、我市就业人数仍呈刚性增长态势,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人群就业问题突出,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就业形势更严峻。
2、对农民工培训能力较弱。一方面虽然我市建立了覆盖全市农村的三级培训基地,但这些培训机构未能充分发挥现有培训资源的作用。另一方面培训机构师资弱、条件差、手段较为落后,个别培训机构存在流于形势的现象。
3、农民工返乡创业困难较多。一是缺乏农民工返乡创业具体可操作的政策措施;二是创业融资难。一部分返乡创业者手头资金不足,还有些创业成功者想扩大生产规模,他们想从银行获取贷款支持,但却十分困难。特别是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对农民工创业的扶持力度不够,甚至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现象,融资难已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最大障碍。三是部分创业者难寻创业场所。
四、下一步对策建议
(一)贯彻文件精神,确保政策落到实处。要认真贯彻省委皖发〔2009〕7号《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就业工作的意见》,特别是促进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各级组织要将文件上的措施及优惠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尤其是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更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以及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的作用,要细化扶持农民工就业的政策,组织督查组一项一项加以落实。对领导不重视、抓得不力,要进行批评;对抓得好的,要给予表扬,确保农民工就业落到实处。
(二)为返乡农民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一是以我市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试点城市为契机,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强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工作,争取全年发放 万元。二是加强对创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市、县区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市、县两级要分别设立创业扶持基金,重点扶持返乡农民工和困难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给予一定的创业补助和贴息。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扶持返乡农民工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服务业,创办农村经济实体。三是继续实施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计划,落实“三缓、四降、两补贴”困难企业帮扶政策,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协商薪酬等办法,实施特别培训计划,引导困难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稳定现有岗位。
(三)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一是要改进培训方式。改变以往广撒胡椒面、质量不高、效果不好的短期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使农民工得到培训后能随即上岗。支持企业开展农民工上岗前的技能培训,在企业培训农民工且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后,给予培训经费补贴。也可在农民工输入集中地,组织开展异地集中培训。二是要倡导资格培训。对接受组织培训的农民工,通过考核鉴定合格后,为他们颁发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 篇7
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国家有哪些政策支持和优惠?对此,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可享受减征企业所得税、免征增值税、营业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文化事业建设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税费减免和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
除税费减免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还将推动“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住所登记制度改革,放宽经营范围,鼓励返乡农民工等人员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和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
在创业担保贷款方面,未来将对农民工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人员,可按规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按规定安排贷款贴息所需资金。同时,人社部明确,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创业人员纳入社保覆盖范围。
焦点2农民工返乡创业可以干什么?
据今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_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7747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884万人。同时,据_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自营就业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17%,比重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创业正在农民工群体里兴起。
未来,农民工返乡创业可以做什么?据人社部介绍,将鼓励创业基础好、创业能力强的返乡人员,充分开发乡村、乡土、乡韵潜在价值,发展休闲农业、林下经济和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创业空间。以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为平台和载体,发展民族风情旅游业,带动民族地区创业。
同时,此次通知也对哪些适合创业的`项目展开培训进行了明确。通知提出,创业培训将结合适合创业的绿色农产品经营、民族传统手工艺、乡村旅游、家庭农家乐或输入地市场与输出地资源能够有效对接的项目等。
焦点3为何国家要实施这一行动计划?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林江介绍,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调整,东南沿海的农民工返乡趋势不可逆转。“把输出省份的产品和输入省份的市场结合起来,过去在沿海为老板打工制造出口产品的,就可以变成在家乡制造,在沿海销售。这样,一些内陆省份的特色产品的加工制作就可以转入内需市场。”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鲁全表示,通常认为农民工是城市的弱势群体,但相比农村人口而言,他们相对有资源。重新引导回传统的农村地区去,可以形成比较良性的城乡的双向流动。
“城镇化需要产业带动,农民工在城市积累了技术和资本,回到家乡创业,是农村发展的一个很好的路径。”鲁全认为,农民工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面临着抚养孩子、就业等压力,他们从大城市回到小城镇,生活质量并不一定会下降。
鲁全表示,人口流动是一个理性的过程。一方面是经济新常态下城市的就业压力加大,另一方面是政策可以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但最终做出如何去留的选择肯定是农民工本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也指出,人口的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政策的导向是好的,但要切忌生拉硬拽。农民工常年打工,对于创业来说还比较陌生,在引导其回乡创业时要加强创业方面的培训和支持。
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力扶持给予补助
1、首先是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的政策,只要是符合政策规定,是可以享受到减征企业所得税、免征增值税、营业税等等税费减免的政策。让更多的农民工等人去参与其中。
2、降低了返乡创业的门槛,可以鼓励更多人去创业。
3、国家加大了财政的支持力度。而且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人员,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有符合享受支农惠农、小微企业扶持政策规定的条件可以纳入扶持的范围;而经工商登记注册的网络商户们从业人员,当然也可以同等享受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而没有经过工商登记注册的,也是能够同等享受灵活就业人员扶持政策的。让他们觉得平等的受到待遇。
4、对于强化返乡创业金融服务。可以运用创业投资类基金去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去创业,这样方便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等,可以加大的去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等,要对符合条件的给予创业担保贷款。让他们更加的放心的大胆去创业。
现行的创业政策主要集中在以下7大板块
1.融资服务的 包括劳动部门、小企业服务中心等部门制订和操作的各项政策,主要有劳动保障部门的创业贷款担保政策、小企业担保基金专项贷款、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开业贷款担保、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等。政策优惠主要涉及创业贷款、担保及贴息等。
2.场地扶持的政策重点有两方面的政策:一是都市型工业园区的政策,二是创业园区的房租补贴政策。这两大类园区各自都有针对入园企业的房租补贴政策。其中,在创业园区之内,除了房租补贴之外,还有一些相关的配套指导 服务,如提供代理记账、专家指导、贷款直接申请的渠道等。
3.税费减免的政策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商贸型、服务型企业的优惠政策;
(2)高校毕业生创业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
(3)失业、协保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个体经营的优惠政策;
(4)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4..创业专家指导的政策目前上海有一支由600多位各行业专家组成的公益性专家志愿团,可以为创业者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服务,包括一对一的咨询服务,也可以由多名专家组成“专家团”为创业者提供“会诊”。另外,还有每隔两周定期举行的开业讲座服务、网上咨询指导服务等。
5.创业能力提升的政策这一板块的政策可以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创业培训的政策,二是职业经理人培训的政策,三是创业专家讲座方面的信息。其中创业培训政策为个人提供创业理论、个性化辅导和创业实训三段式的培训。这一政策的适用范围是上海市户籍的所有意向创业者,本市的失业人员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享受全额的培训费用补贴。
6.鼓励科技创业的政策主要包括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政策、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基金政策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相关政策等。其中,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由上海市政府出资1.5个亿,分3年实施,每年有5000万元的额度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高校毕业生以科研成果或者专利发明创办企业的,就可申请享受这一政策。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相关政策则包立项、注册登记、税费减免、贷款扶持、风险投资支持等。
7.非正规就业孵化器的政策非正规就业是一种小企业的孵化器,个人在创业过程暂时不具备申办小企业的条件或是担心申办小企业成本太高,特别是有意向从事一些劳动密集型、有利于吸纳就业的社区服务业,可申办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享受有关扶持政策。非正规就业组织能够享受到政策包括无须办理工商登记、3年内减免地方税费、社会保险缴纳优惠、免费技能培训,还能享受从业风险的综合保险等。
创业扶持政策包括什么
一、大学生创业扶持的主要内容
1、对大学生创业给予资金扶持。综合考评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吸纳就业能力、科技含量、潜在经济社会效益、市场前景等因素,无偿提供2万元至15万元的资金扶持。扶持标准分为4个档次:2万元、5万元、10万元、15万元。对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节能降耗、劳动密集型的创业项目给予优先扶持;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创业实体项目扶持金额不超过5万元。
2、落实大学生创业(开业)补贴。对符合条件大学生初次创业的,给予每人5000元的创业(开业)补贴。每人和每个营业执照只能享受一次创业(开业)补贴。
二、大学生创业资金扶持申请条件
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毕业5年以内高校毕业生或在校大学生(含留学来豫创业人员),作为创业实体的法人代表或实际控制人,可以申请大学生创业资金扶持。同一扶持对象和扶持项目只能享受一次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资助。
扶持项目需满足以下条件:
1、进驻经认定的各类创业孵化园区,依法取得营业执照,稳定经营6个月以上,且无不良信用和违法记录;
2、吸纳3人(含3人)以上就业;
3、有较好的创业发展计划和市场前景;
4、管理团队能力较强,管理制度健全。
三、大学生创业资金扶持申领程序
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一年申报两次,分别在5月和10月份,由所在的创业孵化园区集中申报。孵化园区统一报送给所在省辖市、直管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并提交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汇总表、园区概况等相关资料;省辖市、直管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进行初审后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属创业孵化园区可直接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申报。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财政、教育等部门,组织相关专家,组建评审团,进行项目评定,确定扶持金额。对申请扶持资金在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由项目法定代表人和经营者进行现场答辩。
四、大学生创业(开业)补贴的申请条件
毕业2年以内高校毕业生或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创业的,可以申请大学生创业(开业)补贴。申报人需为创业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或法定代表人,取得工商登记3个月以上,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吸纳就业3人(含3人)以上。
五、大学生创业(开业)补贴申领程序
1、个人申请。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可向创业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创业(开业)补贴。毕业学年大学生由所在高校汇总后向高校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省属高校毕业学年大学生创业补贴由省属高校汇总申请,省教育厅初审,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审核)。
2、审核与公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收到的申请资料进行审核,重点核查申请人身份、创业项目等情况。根据审核结果编制创业(开业)补贴汇总表,具体包括申请人姓名、身份证号、创业企业名称、营业执照号、开业时间、补贴金额等,并通过网站、新闻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公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
3、拨付。对公示没有异议的项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拟定资金申请报告,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按规定从就业资金中拨付创业(开业)补贴资金至申请人银行账户,并将结果反馈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微型创业扶持政策
1、微型企业的定义
微型企业是一种企业雇员人数少、产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产品服务种类单一、经营规模微小的企业组织,具有创业成本低、就业弹性空间大、成果见效快等特点。我市扶持发展的微型企业主要是指雇工(含投资者)20人以下、创业者投资金额10万元及以下的企业。
2、微型企业创业扶持对象
微型企业创业扶持对象为国家政策聚集帮扶的 “九类人群”,具体包括:
(一)大中专毕业生。指毕业未就业的全日制中专、高职、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学历层次的毕业生,以及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教育毕业证书的职教生(含本市集体户口)。
(二)下岗失业人员。指持有“下岗证”或“职工失业证”的本市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城镇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等三类人员;持有“城镇失业人员失业证”和“最低生活保障证明”的已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失业的本市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
(三)返乡农民工。指在国家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在户籍所在地之外从事务工经商1年以上,并持有相关外出务工经商证明的本市农村户籍人员。
(四)“农转非”人员。指因农村集体土地被政府依法征收(用)进行了城镇居民身份登记的本市居民。征地时已作就业安置、户籍关系已迁出本市的人员除外。
(五)三峡库区移民。指在本市行政区划内安置的长江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水淹移民和占地移民。
(六)残疾人。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并具备创业能力的本市居民。
(七)城乡退役士兵。指在本市行政区划内,所有城镇户籍和农村户籍的退役士官和义务兵。符合退役士兵安置条件,已安置工作的除外。
(八)文化创意人员。指从事文化艺术、动漫游戏、教育培训、咨询策划及产品、广告、时装设计等的本市居民。
(九)信息技术人员。指从事互联网服务、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服务的本市居民。
3、申请享受微型企业创业扶持需具备的条件
申请享受微型企业创业扶持政策的创业者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本市户籍(含集体户口);
(二)属于 “九类人群”;
(三)具有创业能力;
(四)无在办企业;
(五)属于 “九类人群”的申请人出资比例不低于全体投资人出资额的50%;
(六)其他应当具备的条件。
4、申请人需提交的.材料
申请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的创业者,应当向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交以下材料:
(一)微型企业创业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户口簿;
(四)居住证明;
(五)属于“九类人群”的证明材料;
(六)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居住地与身份证明或户口簿载明的住址一致的,申请人可不提交居住证明。
5、申请人是否必须进行创业培训
各区县(自治县)微企办收到工商所报送的申请审批资料后,应当对申请人组织开展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已经接受创业培训或具有相关创业知识的申请人可不参加。申请人有创业培训经历的,应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交申请书的同时,提交人力社保部门培训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
6、创业培训的主要内容
微型企业创业培训是政府提供的免费培训。微型企业创业培训以提高申请人创业能力为目的,开展政策解读、项目选择、担保贷款、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合同签订及风险的规避、员工聘用与社会保障、工商税务知识、创业实例分析、创业投资计划书制作及答辩等培训内容。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将出具结业鉴定意见。
7、创业审核的流程及时限
创业审核按照尽职审查和集中会审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申请人向拟创业所在区县(自治县)微企办提交创业投资计划书后,微企办审核人员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并将初审意见提交由工商、财政、税务、教育、人力社保、科技、金融、承贷银行、担保机构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的审核小组集中会审。审核小组原则上10个工作日内会审1次,并审定财政资本金补助比例。
8、通过审核后,微型企业注册登记的流程
(一)申请人通过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后,应在拟创业所在地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重庆银行、重庆三峡银行等银行中选择一家开户银行以预先核准的企名称开设帐户,并将投资资金存入该帐户。
(二)申请人通过创业审核,且投资资金到位后,由区县(自治县)微企办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资本金补助。财政部门按照微企办审定的补助比例在5个工作日内将资本金补助资金转入申请人开设的帐户。
(三)创业者投资资金和财政补助资金到位后,区县(自治县)微企办应当按照企业登记的相关规定,将相关资料转到企业注册登记办理机构,5个工作日内办完营业执照。
9、对微型企业有哪些扶持政策
(一)财政扶持政策。市级财政部门每年根据市微企办确定的各区县(自治县)微型企业发展计划,安排扶持微型企业发展资金预算,将补助资金切块下达给各区县(自治县)财政部门。区县(自治县)财政部门对市级财政资金、区县(自治县)配套资金实行集中管理、统筹安排,并向申请人拨付资本金补助资金,补助比例控制在注册资本金的50%以内。
(二)税收扶持政策。从微型企业成立次年起,财政部门按企业上年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地方留存部分计算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补贴总额以微型企业获得的资本金补助资金等额为限。微型企业凭纳税证明和营业执照,向当地财政部门申请享受税收扶持政策。
(三)融资担保扶持政策。微型企业可在开户银行申请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贷款,用于借款人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或固定资产购置,贷款额度不超过投资者投资金额的50%,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基准利率执行。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贷款期限为1—2年,并按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贴息。微型企业申请创业扶持贷款,可由三峡担保公司或各区县(自治县)政府指定的当地专业担保公司提供担保。
【关于政府促进黑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探讨】推荐阅读:
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08-20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意见08-19
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商标战略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的意见08-23
关于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现状与思考06-04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地方规范性文件08-29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促进呼和浩特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