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2024-08-29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共8篇)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篇1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

则的通知

浙政办发〔2011〕83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浙江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八月六日

(此件公开发布)

浙江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为加快推进我省水利建设,进一步提高防汛防台抗旱综合能力、农业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能力和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能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利支撑和保障,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财综〔2011〕2号)规定,结合浙江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浙江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是用于我省地方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属于政府性基金。

第三条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按照“分级筹集、分级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支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年终结余结转下年度安排使用。

第四条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来源:

(一)从各级收取的车辆通行费(限于政府还贷)、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包括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和集镇配套设施建设费)、征地管理费等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收入中提取3%。

(二)向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征收部分:

1.凡有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体经营者,按上年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1‰计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

2.银行(含信用社)按上年利息收入的0.6‰,保险公司按上年保费收入的0.6‰计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

3.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按上年业务收入的1‰计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

(三)从中央对我省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中每年定额安排2.65亿元纳入省级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宁波市从省对宁波市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纳入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具体办法由宁波市确定,其他地区不再从省对各地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地方水利建设基金。

(四)有重点防洪任务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要从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划出不少于15%的资金,用于城市防洪和水源工程建设,具体比例由各有关市、县(市)人民政府确定。

有重点防洪任务的城市为:杭州市区、桐庐县、建德市;宁波市区、余姚市、奉化市、宁海县;温州市区、乐清市、瑞安市、永嘉县、苍南县;湖州市区、德清县、长兴县;嘉兴市区、平湖市;嵊州市;金华市区、兰溪市、义乌市;衢州市区、江山市;台州市区、临海市、温岭市;丽水市区、青田县、缙云县、松阳县。

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为:慈溪市、象山县;乐清市、洞头县;嘉兴市区、海盐县、海宁市、桐乡市;义乌市、永康市;舟山市区、岱山县、嵊泗县;台州市区、温岭市、玉环县、三门县。

第五条向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征收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由各级地税部门负责组织执收,资金全额解缴同级财政。

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征收和减免的具体办法由省财政厅、省地税局另行制定。

第六条各级(不含宁波市)向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征收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统一按15%上缴省,纳入省级地方水利建设基金。

第七条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使用范围:

(一)钱塘江、瓯江等八大流域及其支流、农村河道等河流、湖泊治理;

(二)病险水库、海塘和水闸的除险加固;

(三)城市防洪设施建设;

(四)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程建设;

(五)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建设;

(六)农村饮水和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

(七)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和更新改造;

(八)防汛应急度汛;

(九)水利科技示范与推广;

(十)农田水利、农村水电等水利工程建设;

(十一)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其他水利工程项目。

第八条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年度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支出预算,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部门根据批准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预算、基金实际征收入库情况和水利工程项目年度实施计划拨付资金。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要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其中涉及省公共建设投资的,要纳入省公共建设投资计划。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年度地方水利建设基金预算执行情况,编制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决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

第九条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多征、减征、免征、缓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严禁侵占、截留、挪用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各级财政、发展改革、水利、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拨付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违反规定的,根据《浙江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予以查处。

第十条各市、县(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实施细则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省地税局备案。

第十一条本实施细则自2011年1月1日起执行,至2020年12月31日止。《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水利厅关于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征集和使用管理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浙财农〔1994〕13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浙政〔1997〕11号)、《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地税局关于调整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征收标准等有关规定的通知》(浙财农〔1999〕146号、浙地税三〔1999〕56号)、《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地税局人行杭州中心支行关于调整水利建设专项资金上缴比例的通知》(浙财农字〔2005〕155号)自本实施细则印发之日起废止。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篇2

黑政办发〔2011〕50号 发文时间:

2011-09-28 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黑龙江省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黑龙江省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31号)精神,切实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纳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发挥乡村医生在维护广大农村居民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解决当前问题与促进长远发展相结合,明确乡村医生服务职责,改善乡村医生执业环境,保障乡村医生基本权益,强化乡村医生培养培训和管理指导,提高乡村医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工作目标

到2011年年底,所有行政村全部设置村卫生所,实现村级卫生机构的全覆盖。所有乡村卫生机构在设置、行政、人员、业务、药械、财务和绩效考核等方面全面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实现乡村医生合理配置,并保证每个村卫生所(室)都有乡村医生。采取有效措施,到2013年乡村医生中专以上学历达到80%,到2015年达到100%;到2013年乡村医生大专以上学历达到10%,到2015年达到20%;到2013年乡村医生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比例达到20%,到2015年达到40%。落实乡村医生待遇,使乡村医生补助水平与村干部补助水平相衔接。

三、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明确乡村医生职责。乡村医生(包括在乡村执业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下同)主要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指导下,按照服务标准和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规定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使用适宜药物、适宜技术和中医药方法为农村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将超出诊治能力的患者及时转诊到乡镇卫生院或县级医疗机构;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填写统计报表,保管有关资料,开展宣传教育和协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筹资等工作。

(二)推进村卫生所(室)和乡村医生全覆盖。

1.加强村卫生所(室)规划建设。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综合考虑服务人口、居民需求以及地理条件等因素,合理规划村卫生所(室)设置。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1个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原则上不设村卫生所。对村型较大、人口较多、自然屯分散的村,可在距村卫生所较远、居民较为集中的自然屯下设村卫生室,其业务、行政、财务等工作由村卫生所统一管理。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本县域内的村卫生室的设置工作,村卫生室的数量不得超过本行政区行政村总数的10%。村卫生所(室)可以由乡村医生联办、个体举办,或者由政府、集体或单位举办。尚未设置村卫生所的行政村,要通过鼓励有资质人员举办或由政府建设等办法消灭空白点。到2011年年底前,每个行政村都要确保有1个村卫生所。村卫生所(室)的用房和基本设备要按照国家规定标准配备。各地要采取公建民营、政府补助等多种方式,支持村卫生所(室)的房屋建设和设备购置。

2.合理配置乡村医生。乡村医生可在村级卫生机构执业(包括村卫生所(室)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办的诊所等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每个行政村卫生所(室)乡村医生的配置要本着方便群众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原则,按其服务人口数量、本地经济发展水平、服务半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因素,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合理制定乡村医生需求计划。原则上每千人应有1名乡村医生,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适当增加;每个村卫生所(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执业。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县域内行政村和服务人口数量,结合本地实际,确定本地乡村医生需求人数,报市(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上报省卫生行政部门备案。要按照“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的原则,以在村卫生所(室)执业并具备乡村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员为竞聘对象,制定乡村医生竞聘上岗实施方案,通过考试、考核等方式,将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较高、群众认可的人员选聘到村卫生所(室)。要认真做好落聘乡村医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支持乡村医生参加培训。对于落聘的乡村医生,在以后的招聘工作中要优先聘用。对于乡村医生人数不足的地方,可打破户籍限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人员,保证每个村卫生所(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以上工作要在2011年12月30日前完成,具体办法由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制定。

(三)加强乡村医生和村卫生所(室)的管理。

1.严格乡村医生执业管理。乡村医生必须具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并在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并获得相关执业许可。在村卫生所(室)从事护理等其他服务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合法执业资格。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准入管理。新进入村卫生所(室)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各地要在2011年10月30日前,将村卫生所(室)内不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员一律予以清退。支持乡村医生依法执业,严禁并坚决打击不具备资格人员非法行医,为乡村医生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要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执业活动的监督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控制医药费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和《乡村医生考核办法》等规定开展乡村医生执业培训和考核,并将培训、考核结果作为乡村医生继续执业的依据。每两年对乡村医生进行一次考核,考核不合格者,限期再次考核;对再次考核不合格者,取消乡村医生执业资格。

2.强化县级卫生等部门的管理职责。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发挥业务主管部门的作用,对乡村医生和村卫生所(室)的服务行为和药品器械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管。要建立健全符合村卫生所(室)功能定位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技术流程,组织乡村医生培训。要科学划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室)的职能分工,合理分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量,加强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必须在所在行政村公示,并作为财政补助经费核算和对在村卫生所(室)执业的乡村医生进行动态调整的依据。县级卫生、财政、价格等部门要加强对乡村医生和村卫生所(室)补助经费使用的监管,督促其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公开医疗服务和药品收费项目及价格,做到收费有单据、账目有记录、支出有凭证。

3.落实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机制。从机构设置、行政、人员、业务、药械、财务和绩效考核7个方面全面实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室)一体化管理。

4.提高村卫生所(室)信息化水平。要将村卫生所(室)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范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其服务行为、药品器械供应使用加强管理和绩效考核,提高村卫生所(室)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要在统一规范的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基础上,根据村卫生所(室)的功能定位设计有关软件,实行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室)统一的电子票据和处方笺。

(四)将村卫生所(室)纳入相关制度实施范围。

1.在村卫生所(室)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将村卫生所(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执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各项政策,实行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配备使用和零差率销售。在村卫生所(室)执业的乡村医生要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由乡镇卫生院负责供应。

2.将村卫生所(室)纳入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范围。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所(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并将村卫生所(室)收取的一般诊疗费和使用的基本药物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支付比例不低于在乡镇卫生院就医的支付比例。要充分发挥新农合对乡村医生、村卫生所(室)医疗费用和服务行为的监管作用。鼓励各地结合推进新农合门诊统筹,同步开展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探索按人头支付、总额预付等多种支付方式,利用支付政策引导乡村医生和村卫生所(室)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要加强对新农合支付村卫生所(室)诊疗和药品费用的监管,防止虚开单据,骗取、套取新农合资金。

(五)落实乡村医生补偿和养老政策。

1.健全多渠道补偿机制。各地要高度重视乡村医生的“网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支付一般诊疗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助等多种途径,建立稳定的乡村医生补偿机制。

2.积极解决乡村医生养老问题。各地要结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的推进,采取政府补助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新农保,妥善解决好老年乡村医生的保障和生活困难问题。

(六)健全乡村医生培养培训制度。

1.加强乡村医生的培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从农村卫生和乡村医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制定乡村医生人才培养培训规划。采取多种途径,鼓励乡村医生参加医学学历教育,提高人员素质,促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并将乡村医生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比例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未获得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乡村医生要积极参加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培养项目,到2015年,乡村医生要全部达到中专及以上学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采取临床进修、集中培训、城市支农等多种方式,选派乡村医生到乡镇卫生院或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培训,同时要选派县级医院或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到村卫生所(室)带教,不断提高乡村医生临床实践技能。各地要继续推广下级医生向上级医生拜师学艺活动,积极提高乡村医生的业务素质。鼓励乡村医生在执业中学会中西医两法,熟练掌握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中医适宜技术。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在村卫生所(室)执业的乡村医生每年免费培训不少于两次,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两周,并将培训结果作为岗位聘任、考核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2.加强乡村医生后备力量建设。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摸清并动态掌握本行政区域内乡村医生执业情况,着眼长远,编制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乡村医生后备人才库,从本地选派人员进行定向培养,及时补充到村卫生所(室)。有条件的地方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城市退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和医学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卫生所(室)工作。对到村卫生所(室)工作的医学院校大中专毕业生,优先纳入规范化培训计划。各地要结合探索建立全科医生团队和推进签约服务模式,积极做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衔接工作。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把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与医改工作紧密结合,与年终目标考核紧密衔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确保顺利实施。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共同推动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工作进一步开展。

(二)强化措施。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通过规范乡村医生执业行为、提高执业质量、落实乡村医生待遇、严禁非法行医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要明确各阶段工作任务,突出抓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工作的落实,并以抓落实促进工作的开展。各市(地)政府(行署)要在本方案印发30个工作日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报省医改办、卫生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备案。

(三)保证投入。县级政府要依据本地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实际,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乡村医生补偿和养老及村卫生所(室)建设等方面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到位,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不得挤占和挪用。严禁以任何名义向乡村医生收取、摊派国家规定之外的费用,保障村卫生所(室)实现标准化建设及机构正常运转。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篇3

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管理,促进墙体材料革新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财政部、原国家经贸委《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财综字[2002]55号)以及国家政府性基金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以下简称“专项基金”)属于政府性基金,按收入级次缴入同级国库,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三条 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的实施细则由自治区财政厅和经济委员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并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

自治区经济委员会主管全区墙体材料革新工作。自治区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负责自治区本级专项基金的使用管理。

盟市经济委员会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墙体材料革新工作。盟市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具体负责专项基金的征收及盟市专项基金的使用和管理。

各级财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专项基金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

第四条 专项基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应当接受财政、审计和上级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及其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 专项基金征收

第五条 凡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建筑工程项目单位,应按照本细则规定缴纳专项基金(乡、苏木以下农村、牧区暂免)。

第六条 专项基金按工程项目属地原则征收。各盟市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建筑工程项目(包括中央和自治区所属的项目)专项基金的预征收。也可以委托其他单位代征。

第七条 预收专项基金使用自治区财政厅统一监制的财政票据进行征收。

第八条 专项基金的征收,按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确定的建筑面积最高不超过每平方米8.0元标准预收;不易用建筑面积计算的工程项目,如大门、围墙等,按设计折算用标准黏土实心砖每块0.04元合计总量预收。

第九条 专项基金的征收采取工程开工前预收,工程主体完工后结算的方式。建筑工程项目开工前,建筑工程项目单位按工程概(预)算确定的建筑面积向当地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或其委托代征机构提交应交专项基金申请。当地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或其委托代征机构对建筑面积进行核实后,出具《内蒙古自治区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未施行非税收入收缴改革地区使用当地财政部门指定的财政票据)。建筑工程项目单位按非税收入收缴程序到当地非税收入代理银行,将预交款额缴入当地财政非税收入专户,然后到当地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办理备案确认手续,凭确认后的《内蒙古自治区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收据联,到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施工许可手续。未办理以上相关手续的建筑工程项目单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建筑工程项目施(开)工许可手续。

第十条 各盟市预收的专项基金,由同级财政部门按实际代征缴入国库总额的2‰的比例核定征收手续费,由地方财政部门按规定计提和拨付,纳入地方预算管理。专项基金的预收款暂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纳入各级财政非税收入专户。第十一条 建筑工程项目单位预缴的专项基金,计入建筑安装工程成本。

第十二条 除国家明确规定外,任何地方(包括各类开发区)、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减、免、缓征专项基金。不得擅自改变专项基金征收对象、征收范围、征收标准。

征收部门和单位不得向施工单位重复收取专项基金,也不得在墙体材料销售环节征收,严禁在专项基金外加收任何名目的保证金或押金。

第三章 专项基金返还

第十三条 专项基金依据“达标返还、未达标不返还”的原则,每个建筑工程项目新型墙体材料使用比例达到80%的,按照预收基金总额80%的比例返还给建筑工程项目单位;使用比例未达到80%的不予返还。

各盟市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负责建筑工程项目新型墙体材料使用情况的查验,也可委托项目工程监理单位进行墙体施工全过程查验,委托手续须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工前办理完成。

第十四条 建筑工程项目单位在工程主体竣工后30日内,应当向盟市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提出新型墙体材料使用情况的查验申请,并提交《内蒙古自治区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复印件、采购新型墙体材料原始凭证,墙体施工部分监理报告的复印件。盟市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组织人员或委托建筑工程监理部门进行查验和认定工作。查验认定工作须在接到申请日起30日内完成。

第十五条 经过查验和认定的工程,盟市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填写《内蒙古自治区非税收入退付申请表》,并附《内蒙古自治区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复印件及退付明细说明,报同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核后按照非税收入退付程序,将应退付的专项基金款拨付到当地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基本账户,由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退付给建筑工程项目单位。已实行非税收入直接支付的地区,由财政部门直接将应退付的款项直接支付给建筑工程项目单位。

第十六条工程主体完工后30日内,建筑工程项目单位未按规定向当地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提出查验申请的,预缴的专项基金不予返还。

第十七条 预缴专项基金的返还部分冲抵建筑安装工程成本。

第十八条 各盟市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应当于每个季度第一个月的15日前,将上一个季度的专项基金收支及使用情况填制报表,报自治区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同时报同级财政部门。

第四章 专项基金使用

第十九条 专项基金在拨付征收手续费和返还达标建筑工程项目单位后,专项基金按盟市70%,自治区30%的比例分级使用。每年12月15日前,各盟市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会同财政部门核实本专项基金总额。按分级使用的比例分缴各级财政国库,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专项基金使用范围包括:

(一)新建、扩建、改建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项目的贷款贴息;

(二)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示范项目和新产品推广应用试点示范工程的补贴;

(三)新型墙体材料的科研、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及推广的补贴;

(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宣传、调研、交流和奖励;

(五)代征手续费;

(六)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与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有关的其他开支。

其中:

(一)、(二)、(三)、(四)项开支合计,不得少于当年可支配专项基金支出总额的90%。其余10%的专项基金支出时,由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列出详细支出预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定后列支。

第二十条 各级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作为行政机关或预算拨款事业单位的,其管理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按照人员编制通过正常预算经费予以核拨。目前,作为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其管理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严格按照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管理规定核定,暂从专项基金中列支拨付,今后应逐步过渡到从正常预算经费中核发。

第二十一条 专项基金使用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使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及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

(二)由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对项目可行性报告进行审查;

(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科研开发项目,应按国家规定的审批程序和管理权限办理;

(四)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会同财政部门审批后,纳入专项基金预算;

(五)财政部门根据专项基金预算拨付项目资金。

第二十二条 严格管理专项基金的使用,凡符合“第十九条”“第一款”所规定的建筑工程项目,一次使用专项基金用于建筑工程项目贷款的贴息,数额在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的,由盟市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共同上报自治区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和自治区财政部门审核批准。

用于工程项目贷款贴息数额在100万元以下的,由盟市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和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同时向自治区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和自治区财政部门备案。

凡符合“第十九条”“第二款”和“第三款”所规定的项目,一次使用专项基金用于项目的补助,数额在20万元以上(含20万元)的,由盟市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会同级财政部门共同上报自治区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和自治区财政部门审核批准。用于项目补助数额在20万元以下的由盟市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和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同时向自治区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和自治区财政部门备案。第二十三条 专项基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作为增加国家资本金处理。

第二十四条 专项基金实行预、决算审批制度。盟市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应按同级财政部门要求于每年11月底前,编制下一专项基金收支预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并报自治区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和自治区财政部门备案。

终了两个月内应编制上专项基金收支决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并分别上报自治区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和自治区财政部门。

第五章 违规处罚及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建筑工程项目单位不及时足额缴纳预缴专项基金的,由盟市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及代征单位责令补缴,并自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应缴专项基金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第二十六条 对弄虚作假的建筑工程项目单位,由盟市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责令改正,并限期补缴应缴的专项基金。工程监理部门为委托方提供虚假查验报告的,取消其代查验委托资格,追回查验费用,并将其违规行为提交工程监理行政主管

部门备案和在自治区主要新闻媒体公告。

第二十七条 各级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及代征单位违反本细则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同级财政部门和上一级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责令改正,并按照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和《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一)擅自改变专项基金征收对象、扩大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的;

(二)减、缓、免征专项基金的;

(三)截留、挤占、挪用、坐支专项基金的;

(四)不按规定实行“票款分离”办法的;

(五)不按规定时间进行查验和认定工作的;

(六)不按规定比例上缴和使用专项基金的;

(七)不按规定使用自治区财政厅统一印制的财政票据的。

第二十八条 对违反本细则第二十五条至第二十七条规定的行政主管部门、各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建设单位以及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员,依照《关于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以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或处罚;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细则由自治区财政厅会同自治区经济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其他有关规定与本细则不一致的,以本细则规定为准。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篇4

皖政[2000]3号

第一条 为加快我省水利建设,多渠道筹集水利建设基金,提高大江大河的防洪抗旱能力,确保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维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我省对业已开征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进行了清理、整顿和规范,报经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系会议同意,财政部对我省下达了《关于征收水利建设基金有关问题的批复》。根据国务院文件和财政部批复精神,结合我省近年来开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来源、征收标准及征收途径:

(一)从地方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中提取3%,纳入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应提取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地方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项目包括:养路费、客货水运附加、公路运输管理费、交通建设专项资金、车辆通行费、地方交通及公安部门的驾驶员培训费、地方分成的电力建设基金、市场管理费、个体工商业管理费、征地管理费、市政设施配套费。对属于省统收统支的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应提取的3%部分,由省财政厅负责提取、划转。各市、地、县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中应提取的3%部分,由当地财政部门负责提取、划转。

(二)凡有销售收入和营业收入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按其上年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0.6‰征收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其中,银行(含信用社)按上年利息收入的0.4‰征收,保险公司按上年保费收入的0.4‰征收;各类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按上年业务收入的0.6‰征收。具体征收工作由各级地税部门负责。

(三)行政、事业单位(包括中央驻皖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每人每年交纳20元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由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征收。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等各类企业(包括中央在皖企业)在岗职工,每人每年交纳20元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由各级地税部门负责征收。

(四)新征用(含划拨)的各项建设用地,每公顷征收7500元(每亩征收5 00元)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由用地单位在建设用地批准文件下发之前缴纳,由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所属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征收。

(五)我省有重点防洪任务的合肥、芜湖、安庆、淮南、蚌埠、阜阳等六个城市,每年要从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划出15%的资金,纳入当地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由六个城市的财政部门负责划转。其他有防洪任务的城市,可比照办理,具体办法由当地政府确定,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第三条 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是用于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首先要用于现有的水利工程建设。具体使用范围: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地方中小河流、湖泊的治理;地方重点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建设;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设施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维护;经省政府批准的其他水利工程项目。

第四条 水利建设基金属于政府性基金,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和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性基金管理问题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专项列收列支。各级掌握使用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每年年初由水利部门根据水利建设规划,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基金使用计划,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拨付资金。其中用于现有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要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年终结余可结转下年安排使用。

第五条 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收支核算和日常管理制度;计划部门要对地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年终,各级水利部门应按财政隶属关系,分别编制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支决算报表;属于基本建设的支出,还应按规定编制基本建设财务决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第六条 安徽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管理权限属于省人民政府。除经民政部门认定的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居民,免征其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外,任何应交纳的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拒交地方水利建设基金;任何地方和部门无权批准减、免、缓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调整水利建设基金的征收范围和标准、改变征收对象;任何地方、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各级财政、地税、计划、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征收、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违者要严肃处理。

第七条 每年由省财政厅会同省计委等部门,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编制全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征收计划,报经省政府审查同意后下达。各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各县(市)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征管工作的领导,各征收部门应加强征收工作,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征收任务。省政府将把各市地征收任务完成情况列入省政府对市地的考核目标。

第八条 为进一步调动各地征收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积极性,同时解决各地水利建设项目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省政府决定对省级分成使用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实行“定额分成、五年不变”的办法,即从2000年起,省每年在下达给各市地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征收计划中,确定分成的总额为1亿元,一定五年不变。对各市地的具体分成数额由省财政厅确定下达。各市地征收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超过省分成数额的部分,全部留归市地安排,专项用于水利建设;达不到省分成数额的部分,由省财政厅按照应上缴省的分成数额予以扣缴。

第九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及时、足额在地方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中提取、划转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省财政厅在做好省级提取、划转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对市、地、县财政部门提取、划转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十条 地税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征收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征收业务费按实际征收额的5%提取。提取的征收业务费用于征管中的业务支出、代征费用及奖励等开支。

为强化地税部门的征收责任,省政府决定,对于地税部门未完成基金征收计划的部分,将按相应的数额计算征收业务费,从省地税部门应当提取的征收业务费或工作经费中予以扣除。省地税部门对于各级地税部门征收业务费的计提也可采取类似做法。

第十一条 省计划、水利、财政部门将各地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征收计划的完成情况与省水利建设项目及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的安排挂钩。对于无特殊理由而未完成征收计划的市地,省将缓批水利项目或减少省级配套资金;对于完成征收计划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较好的市地,省将在审批水利项目和分配水利资金时,按照“同等优先”的原则予以安排。

第十二条 省财政厅负责征收计划的编制、下达,征收工作的监督、检查,征收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等工作。省审计厅及各级审计部门,应当依法对基金的征收、解缴和使用管理进行审计监督。

第十三条 按照财政部《关于执行〈国务院关于印发(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包括中央驻地方单位)对经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批复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征收管理办法,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违反本办法规定,不缴或少、漏缴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由各级征收部门责令其限期交纳;逾期仍不缴纳的,由征收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截留、挪用、私分或者擅自减征、免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由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按照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给予处罚。

第十五条 各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和省直有关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省财政厅备案。

第十六条 本办法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篇5

【发文单位】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文文号】浙政办发〔2010〕109号

【发文时间】2010-08-16

【正 文】

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浙江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省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0一0年八月十六日

(此件公开发布)

浙江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北京办事机构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0〕8号),保留浙江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以下简称办事处),为省政府派出的正厅级综合性办事机构。

一、职责调整

(一)加强对我省各市政府驻京办事机构工作的指导。

(二)加强公共服务职能,为我省在京和赴京企业、经商人员、就读学生和赴京群众服务。

(三)增加协助我省各市政府加强驻京办事机构廉政建设的职责。

(四)增加协助流入地党组织对我省在京流动党员的管理和党建工作的职责。

(五)增加在京中央企业、科研院所来浙投资合作的联络和服务的职责。

(六)增加与在京浙籍及在浙工作过的领导、浙籍“两院”院士及学部委员的联系工作。

二、主要职责

(一)做好我省与中央国家机关及北京市有关部门的政务联络工作。

(二)及时向省委、省政府和省有关部门报送重要政务信息。

(三)负责我省在京和赴京企业的协调工作,为我省在京经商人员、就读学生及赴京群众提供必要的援助和服务。

(四)负责我省各市政府驻京办事机构工作指导,协助各派出地政府加强驻京办事机构廉政建设,协助流入地党组织加强我省在京流动党员的管理和党建工作。

(五)负责省领导赴京公务活动、出席全国性会议和学习培训的联络和服务工作,负责我省在京举办大型活动的会务工作。为省直机关干部赴京公务和培训提供服务。

(六)负责与国家信访局、北京市有关部门的联系,处理和劝返我省赴京信访人员和其他需要处理的人员,配合北京市做好维护首都稳定的有关工作。

(七)负责在京中央企业、科研院所来浙投资合作的联络和服务工作。

(八)负责在京浙籍及在浙工作过的领导、浙籍“两院”院士、学部委员的联系工作。

(九)负责办事处(含原省政府驻山西、天津、沈阳办事处)国有资产的运营和监督管理工作。

(十)承办省委、省政府和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交办的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办事处设置以下职能处室:

(一)办公室。协助办事处领导抓好机关自身建设和行政管理,办理领导交办的事项;承担党组会议和主任办公会议决定事项的督办及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秘书工作;负责文电、机要、档案、保密工作;负责机关财务核算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负责办事处(含原省政府驻山西、天津、沈阳办事处)国有资产的运营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安全联席会议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联系各市政府驻京办事机构。

(二)组织人事处。指导我省驻京机构加强党的建设、纪检监察、思想政治工作和在京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负责办事处机关的机构编制、干部人事、教育培训、劳动工资和老干部管理工作;协调工会组织、团组织相关工作;负责办事处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工作,联系共建单位;负责本单位信访工作。

(三)联络处。负责与中央国家机关、北京市有关部门政务联络工作;负责在京浙籍和在浙工作过的领导、浙籍“两院”院士及学部委员的联系工作;负责在京中央企业、科研院所来浙投资合作的联络和协调工作;协助做好省领导赴京公

务活动的联络工作;负责我省在京举办大型活动的会务工作;负责办事处机关信息化建设和政务信息的采编报送工作。

(四)接待处。负责省领导赴京公务活动、出席全国性会议和学习培训的接待服务工作;做好省直机关干部赴京公务和培训的有关服务工作;负责办事处车队管理、车辆调度和交通安全工作。

(五)群众工作处。负责联系和协调北京市有关部门,做好我省在京和赴京企业的协调和服务工作;负责为我省在京经商人员、就读学生及赴京群众提供必要的援助和服务;配合省驻京信访工作机构有关工作;负责《在京浙江人》编辑部工作。联系北京浙江企业商会。

四、人员编制

办事处行政编制25名,其中:办事处主任1名、副主任2名(其中1名兼任省信访局副局长);处级领导职数10名。后勤服务人员编制4名。

五、附则

本规定由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其调整由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按规定程序办理。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篇6

各市(地)委,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党组(党委):

经省委同意,现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

2010年3月4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9〕44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总要求,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不断提高全体党员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党员的理论素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全省大力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使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二、目标原则

1.基本目标。

从2010年开始,用3年左右时间集中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2010年在试点基础上,力争全省党组织有20%达到学习型党组织要求,2011年有50%达到学习型党组织要求,2012年有80%以上达到学习型党组织要求。

[SITESERVER_PAGE]

——学习理念进一步树立。广大党员切实把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做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学习力、创新力明显提高。

——思想理论素养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在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认识上达到新高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增强,理想信念、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信心明显增强。

——推动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努力提高党员运用科学理论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对复杂形势、掌握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服务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能力,依法办事、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学风进一步转变。调查研究之风、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得到大力弘扬,干事创业、谋求发展的工作氛围进一步形成。

——党组织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发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为党员开展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组织环境,成为党员不断学习、追求超越、锐意创新的精神家园和战斗堡垒,成为拥有不断增长的学习力和创新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政治组织。

2.主要原则。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必须始终着眼于加快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为广大党员的奋斗目标。

——求真务实、学以致用。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坚持把学习活动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本地本部门的实际工作需要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深化学习,做到学习理论与运用理论相统一,努力提高学习效果。

——创新载体、活化形式。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丰富学习内容,改进学习方法,创新学习载体。

——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必须依靠严密的党内组织体系,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并根据所在单位特点、党组织设置及其职能等实际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和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三、学习内容

1.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级党组织要积极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认真研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原著,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增强发展信心,带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代表的黑龙江时代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

3.学习党的规章和国家法律法规。认真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党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党务知识,切实增强执行党章、遵守党纪国法的自觉性。

4.学习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要着眼于完善知识结构,广泛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知识,广泛学习哲学、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国际关系、现代管理等方面知识,不断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SITESERVER_PAGE]

5.学习世情、国情、党情、省情、社情和岗位知识技能。着眼于做好本职工作,深入学习和了解国情、党情、省情、社情,结合岗位特点和技能要求,加强知识和技能更新培训,努力成为本领域本行业的行家里手。

四、学习方式

1.集中学习。

各级党组织要根据工作特点和实际需要,确立集中学习的时间和方式。(1)加强和改进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把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与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结合起来,明确学习内容,完善学习制度,创新学习形式,探索专家讲解与中心组成员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有效方式,保证学习时间和质量,每季度不少于1次。(2)专家辅导。定期举办专家辅导讲座和理论宣讲,邀请专家学者对党员进行党的创新理论、现代知识技能等专题辅导。(3)领导干部作报告。定期举办领导干部报告会,聘请理论水平较高的相关部门领导干部作专题报告,省直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报告会原则上每月1次。(4)专题研讨。定期举办理论座谈研讨会,组织党员开展研讨、询疑、辩论。根据党组织建设实际和党员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及特长,组成各种研究小组,经常性地开展研讨活动。(5)学习交流。定期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交流学习体会、经验和心得。

2.岗位培训。

建立健全培训制度,科学安排岗前培训、业务培训、晋职培训、理论培训、能力培训等,县处级以上干部每年参加脱产培训时间不少于110学时,其他干部每年参加脱产学习不少于80学时。切实加强基层党员培训管理,建立健全党员定期培训制度,统筹抓好普通党员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扩大培训范围,把农村、社区、非公有制企业等基层党员纳入培训计划,形成党员人人在培训之中的生动局面。各级各类党组织每年至少进行1次党员教育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16学时。党员培训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规划、指导、协调、监督、服务的职能,努力挖掘、整合、利用各个方面的培训资源,加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构建多元化、动态化、开放性师资队伍和培训阵地,逐步形成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为主阵地、主渠道,以国民教育体系特别是高等院校为基地,以社会教育机构特别是各社科研究机构、部门和行业培训机构以及远程视频培训教育网络为补充的社会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培训体系。

3.调研学习。

广大党员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把学习由室内延伸到室外,把研讨由课堂延伸到现场,把基层作为最好的课堂,把群众作为最好的老师,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生产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要建立工作联系点,定期深入到联系点开展调查研究。省级党政领导干部每人每年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30天,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每人每年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60天,领导干部每年要撰写1至2篇调研报告。有关部门要有计划地安排党员到企业、信访、农村等基层一线单位实践锻炼,帮助党员学会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做到学习工作一体化。

4.在职自学。

各级党组织要对党员学习书目、学习时间、阅读数量提出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委(党组)中心组成员要结合工作和个人情况,制定自学计划,认真学习指定书目。努力做到日学一小时,周听一堂课,月读一本书。自学要有读书笔记,每年撰写1至2篇理论文章。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优势,组织党员开展网上学习,拓宽自学途径。

五、制度保障

1.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党委组织部门和宣传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具体考评办法,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纳入领导班子综合考评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学习绩效评价体系,定期进行考核评价。重点考察党员对理论学习的认识和态度,检查党组织书记是否真正发挥带头、组织、指导和督促作用;考察学习计划落实情况,检查个人学习是否有计划、有安排,规定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质量和效果如何;考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情况。要加强对学习过程的管理,强化督促检查和考核,建立党员理论学习档案,记录党员理论学习考核的结果,作为考核领导班子、选拔任用干部和党员“先优”评选的重要依据。

[SITESERVER_PAGE]

2.建立述学评学考学机制。结合学习建设活动,认真开展述学评学和考学。党员领导干部在每年工作总结和述职时,要向组织和单位全体干部汇报个人学习情况,主要包括思想认识、学习心得和学习成效;在述学的基础上,按照民主、公开的原则,采取座谈会和填写无记名测评票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党员群众对领导干部学习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和测评,汇总情况作为评学结果。各级党组织每年要采取理论测试、专题竞赛、体会交流、成果评选、工作总结等形式对党员学习情况进行1次全面考核,区分档次,对表现突出的同志给予一定奖励。

3.建立激励保障机制。要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单位评先、干部升降、工作考核挂起钩来,以树立正确的学习导向,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积极关注基层党组织的实际困难,通过加大经费支持、人才支持、政策支持等措施,切实为基层解决问题,保护和激发基层党组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财政等有关部门要保障学习培训经费,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加强培训阵地、文化设施、学习场所的硬件、软件建设,为党员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各级党组织安排的党员学习教育培训经费应向农村、社区和其他有困难的基层党组织倾斜,努力推进基层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4.建立舆论引导机制。各级党组织要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基层党组织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以点带面,推动本地区本部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大众媒体要通过开辟专栏、增设专题等形式,加强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的宣传,也可以开展知识竞赛、知识问答、热点访谈、推广典型经验等多种形式,对广大党员学习活动进行生动活泼的宣传,扩大和深化理论学习效果。各级党组织要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通过编印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共产党员事迹材料、组织先进事迹报告团巡回演讲、发挥新闻媒体作用等措施,树立和宣传学习型党组织先进集体和学习型党员先进个人典型,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组织领导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各级党组织要从党和国家以及全省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的高度重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1.建立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组织领导机构。省委将成立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领导小组,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纪检委、省直机关工委、省委高校工委、省国资委、省财政厅、省委党校、省委讲师团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省委宣传部。省委将建立党委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邀请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联席会议每年至少召开2次,专题研究建设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性意见,解决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各地各部门要参照省委做法,建立和完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组织领导机构,形成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由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宣传、纪检、财政、党校、讲师团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宣传部门负责具体协调,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各级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好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所在单位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全面负责、全程负责。

2.制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规划方案。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根据省市县等不同层次以及农村、社区、机关、企业、学校等党组织的不同类型,制定适应本地区本部门特点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规划和具体方案。特别要抓好特色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通过特色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来促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村镇、学习型单位和学习型班组的建设,形成我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特色。

3.加强学习型党组织的阵地和载体建设。遵循学习途径多元化、学习资源全球化、学习行为个性化、学习环境虚拟化的趋势,建设好学习型党组织阵地并发挥其应有作用。要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院校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发挥高等学校、社科研究机构以及部门和行业培训机构的作用。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和理论宣讲队伍培训工作。要充分利用好各级各类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建设理论学习网站。要加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学习教育网络建设,加强数字图书馆、数字出版物等网络学习教育平台建设,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学习教育的信息化水平。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篇7

【发文单位】宜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文号】宜府办字〔2010〕113号

【发文时间】2010-8-18

【正文】

宜春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推进全市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一0年八月十八日

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

按照全省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的有关精神,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市、县两级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任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推进依法行政、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充分运用网络技术,进一步创新行政服务和管理方式,强化行政监察,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

二、目标任务

按照全省“统一平台,统一软件,统一监察,统一运维”的项目建设要求,建设集政务公开、行政审批、电子政务、经济社会服务、举报投诉、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察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确保政务在网上公开、行政审批在网上运行、公共资源在网上交易、监督在网上实施。

三、实施步骤

按照总体部署、分步实施的原则,本次市、县两级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阶段(2010年9月20前)

1、组织软硬件采购。按照省审改办相关文件要求及市、县(市、区)实际情况,确定市、县(市、区)两级软硬件及相关配套设备的采购清单,明确市、县统一组织政府采购,费用由市、县(市、区)财政分担。(此项工作要求在8月底前完成,由市信息化办、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负责。)

2、做好审批项目清理工作。重点审定县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进一步统一规范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的名称和数量,并按照办件分类重新完善行政服务事项办理流程。(此项工作要求在8月底完成,由市、县(市、区)政府法制办、审改办和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负责,市、县(市、区)各相关窗口单位配合完成。)

3、完成系统培训工作。采用市级集中培训、窗口人员现场培训方式,做好县(市、区)级业务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的培训工作,为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运行提供人力支持。(此项工作要求在9月20日前完成,其中系统管理员的培训由市信息化办负责,业务管理员和窗口工作人员培训由市、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负责。)

(二)建设阶段(2010年9月底前)

1、搞好省市、县系统对接工作。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技术方案的要求,对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进行安装调试和技术把关,为省、市、县、乡网络联通提供技术保障。(此项工作要求在9月20日前完成,由市、县(市、区)信息化办负责。)

2、开展系统上线测试工作。检测系统运行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此项工作要求在9月底前完成,由市、县(市、区)信息化办和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负责。)

3、正式运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在系统试运行稳定的情况下,正式启动全市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

(三)拓展阶段(2010年10月至2010年底)

根据我市工作需要,结合全省统一要求,在全市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网络基本建成后,对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通过拓展监察事项,延伸监察范围,逐步将公共资源交易纳入电子监察系统,全面发挥电子监察效能。同时,根据发展需要,将电子监察系统向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延伸。

四、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

市政府成立市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工作,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颜赣辉同志任组长,副市长黄建平同志任副组长,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市政府法制办、市工信委、市信息化办、市行政投诉中心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主任易斌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各县(市、区)参照市级要求成立相应机构。

(二)明确部门职责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对落实全市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项目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市监察局负责对落实全市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项目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市审改办、市政府法制办负责对行政审批项目的梳理和清理工作;市信息化办负责制定各地项目建设方案,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负责牵头落实审批项目的流程再造工作;市财政局负责系统项目建设所需的经费保障;市行政投诉中心负责对正式运行后的电子监察系统的实施,掌握各部门履行行政审批职责情况,处理违规问题。

五、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认识。建设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是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推进政府工作信息化的重大措施,是构建反腐败惩防体系、建设高效廉洁政府的有效举措。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的认识,树立全局意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项目建设按照时间节点顺利实施。

2、落实保障措施。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切实落实项目建设专项资金和必要的办公条件,要将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项目建设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落实专人负责,确保项目建设有人管、有人抓、有足够的经费投入。

3、加强督查指导。市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各地各单位项目建设工作的督查和指导,强化责任追究,要将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工作纳入全市“创业服务年”活动考核内容,对县(市、区)政府及有关单位项目建设进展、项目实施、配合支持等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同时各责任单位也要对本部门负责的工作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市、县两级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任务如期完成。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篇8

【发布文号】豫政[2001]34号 【发布日期】2001-08-14 【生效日期】2001-08-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

关于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豫政〔2001〕34号二00一年八月十四日)

为了更好地落实《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确定的关于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提高我省的防洪除涝和抗旱能力,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反复调研论证,提出了《关于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我省的防洪除涝和抗旱能力,更好地适应全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根据李克强省长在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六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汛抗旱并举,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洪除涝和抗旱能力,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优化配置、节约,保护和综合治理,下大力气解决洪涝灾害、水资源不足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任务及目标

“十五”期间,完成4座大型水库、7座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开工建设燕山水库,建设盘石头水库,复建田岗水库,完成淮干与临淮岗工程相关的重点防洪工程建设,完成洪汝河下游河道治理、小洪河部分河段治理及淮干部分河段治理工程,开工实施唐白河、天然文岩渠治理工程等。实施老王坡、泥河洼及卫河滞洪区工程安全设施建设,继续完成鸭河口、梅山等11座大型灌区部分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任务。开工建设赵口引黄二期工程,做好小浪底南、北岸灌区前期工作。开展防洪抗旱决策指挥系统、水文监测系统等防洪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十五”期间的建设,防洪工程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主要防洪河道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主要平原河道的除涝能力达到3年一遇。搞好水资源节约保护、优化配置及合理利用,到“十五”末,全省防洪除涝及抗旱能力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新增加有效灌溉面积150万亩,建设早涝保收田50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540万亩,解决227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

二、二、重点建设项目

(一)防洪工程建设

1.水系治理

淮河干流:“十五”期间,完成淮干陈族湾大港口圩区、白露河口治理和临淮岗淹没影响处理工程建设,加固圩区堤防,提高行洪能力。“十五”末淮河干流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上述治淮工程建设需资金5700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9340万元,省投资6130万元,市、县自筹1535万元。

洪汝河:完成洪汝河下游河道治理、小洪河部分河段治理,完善老王坡滞洪区安全设施建设。使洪汝河下游防洪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小洪河杨庄至桂李河段能够满足杨庄、老王坡滞洪区的联合调度运用。共需工程投资70340万元,其中争取中央投资51880万元,省投资14720万元,市、县自筹3740万元。

沙颍河:加固白龟山、昭平台、白沙3座大型病险水库,完善泥河洼滞洪区安全设施建设;在澧河支流上开工建设燕山水库,控制澧河洪水;加固处理漯河至周口段沙河南堤重点险工险段。上述工程“十五”期间共需工程投资59158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31880万元,省投资23528万元,市、县投资3750万元。

卫河:完成淇河盘石头水库主体工程建设,完成卫河、共产主义渠部分清淤疏浚、加固堤防,开工建设良相坡、白寺坡等主要蓄滞洪区控制工程和安全设施。共需工程投资8531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21000万元,省投资13569万元,市、县自筹50711万元。

唐白河:实施防洪治理一期工程部分河段治理,经过治理的河段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工程需投资60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3000万元,省投资1800万元,市、县白筹1200万元。

平原骨干河道治理:按3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防洪标准完成汾泉河治理、贾鲁河部分河段治理:积极争取水利部、黄委安排实施金堤河下游支沟防洪工程,达到3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防洪标准。商请淮委尽快完成涡惠河前期立项,力争2004年开工建设。2001年批准治理天然文岩渠,达到3年一遇除涝,10年一遇防洪标准。共需投资2845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9800万元,省投资7600万元。市、县自筹投资11050万元。

2.黄河

尽早完成沁河河口村水库项目建议书、可研及初设阶段前期工作,为早日批准开工建设做好准备;2002年完成陆浑水库除险加固部分工程。

堤防工程建设共安排堤防加高、堤防帮宽、机淤固堤、截渗墙、堤河淤填、堤顶硬化、涵闸建设、防浪林、防汛道路、河道工程、沁河工程等,共需总投资687434万元,其中,争取中央项目投资578400万元,亚行项目投资109034万元。

我省黄河滩区“十五”期间,主要进行避水连台、避水楼房、撤退道路和桥梁等滩区安全建设。安排避水台土方0.7万立方米,撤退道路200公里,搬迁10万平方米。共需工程投资800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48000万元,地方自筹32000万元。3.中型水库除险

完成佛耳岗、丁店、青天河、虎山、王屋山、沟水坡、陈家院等7座省定重点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完成田岗水库复建。共需工程投资78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770万元,省级投资3917万元,市、县自筹投资3112万元。

各省直辖市要对本辖区的中小型水库进行认真检查,分析排队,病险情严重的水库,要集中资金,在“十五”期间,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除险加固,摘掉病险帽子,确保安全运用。

4.小型水库除险

以市、县为主对195座小一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共需工程投资8680万元,其中:省级补助经费2000万元,市、县自筹投资6680万元。

5.防洪保障体系建设

继续进行6处国家级重点水文站、20处省级水文站监测设施改造和完善,加强水文勘测监测设施及基地改造、水质监测设施建设等,配合国家防总建设好防汛抗旱数据采集、防汛通讯、防汛计算机网络、防汛决策支持等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共需工程投资201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4500万元,地方投资15600万元。

(一)灌溉设施建设

1.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关工作,为早日开工建设做好准备

全力配合水利部在2001年完成我省沿线11个城市水资源规划的编报工作。配合长委完成中线工程总体项目建议书及重点单项工程可研报告,为工程早日开工奠定基础。

2.灌区建设与节水改造、续建配套

完成中央已安排实施的鸭河口、引丹、昭平台、梅山、南湾、广利、窄口等大型灌区部分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任务,提高渠系水利用率。完成引丹刁北灌区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扩大灌溉效益。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到2005年,全省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40万亩,农业节水18亿立方米。

3.工业及城镇生活节水工程

主要对火力发电、化工、造纸、冶金等重点行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节水技术改造,完善节水设施,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改造城市生活管网,降低漏失率,兴建中水设施。争取“十五”节水5.5亿立方米。

4.解决农村饮水困难

采取以集雨工程为主的多种形式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争取在2004年前基本解决山丘区227万群众的饮水困难。

着重发展省定116个小城镇供水建设,实现新增供水能力3.65亿立方米,增加受益人口300万人。

5.引黄灌溉补源

用足用好国务院分配我省55.4亿立方米的引黄水量。续建完成新三义寨南干渠、第三濮清南灌区、内黄引黄补源、大功引黄灌区骨干工程及新安引黄提灌工程,完成新三义寨、大功、人民胜利渠、韩董庄等中央已安排实施的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的部分建设任务。2004年开工建设赵口引黄二期工程。做好小浪底南、北岸灌区规划及项目建议书阶段的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审批立项和开工建设。

三、三、主要措施

(一)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为实现“十五”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为顺利实现省政府制定的“十五”发展目标,要增加前期工作投入,加快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不失时机地争取中央项目和资金支持。

“十五”期间,要全力配合水利部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体项目建议书和重点单项工程可研报告。2003年完成燕山水库可研、初设阶段勘测设计,配合淮委完成沙颍河、涡河项目建议书,组织完成沙颍河近期治理可研报告,配合黄委完成沁河河口村水库项目建议书、可研、初设阶段前期工作,2003年完成唐白河治理一期可研与初设成果及赵口引黄二期工程初设,2005年之前完成出山店水库规划及项目建议书。

(二)拓宽投资渠道,增加水利投入

根据省政府确定的“十五”水利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2001--2005年需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00.5亿元,其中,农田水利投资59.3亿元,重点基建工程投资41.2亿元。重点基建工程投资中拟申请中央投资19.8亿元,市、县配套投资10.3亿元,省级安排投资11.1亿元。按目前投资规模,省级5年共可筹集8.9亿元,资金缺口2.2亿元。

要按照市场机制运行原则,大胆使用银行贷款、外资和各种社会资金,并积极争取中央对我省项目和资金支持。要加大省级财政水利投入。按照省财政每年增长幅度,同比例增加水利基建投资基数。2001年省级水利基建投资按16000万元安排,以后每年应增加一定的比例,纳入省级基建投资规模,用于水利基建工程建设。要按调整后的水利基金项目来源,足额征收水利基金。要从征收水资源费上缴省级的20%用于大型重点工程建设。并尽快出台《河道工程维护管理费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从河道堤防维护管理费每年上缴省级的10%用于骨干防洪河道治理。

(三)依法治水,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

要以城市为重点全面贯彻落实《河南省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积极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要加强水资源技术基础工作,重点抓好各行业用水定额的研究制订,为推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和科学实施取水许可制度提供依据。要坚持依法治水,进一步做好地方性水法规的立法工作,争取尽早出台《河南省河道工程维护管理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办法》。科学制订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用水汁划,大力推广使用先进节水工艺和设备,通过节水缓解水供求矛盾,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落实管理制度,切实加强质量管理

全面推行水利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工程审计制,保证工程质量。要全面落实项目法人制,项目法人要对项目的资金筹措、招标、施工管理和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全过程负责,确保工程发挥效益。

(五)推进水价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价管理机制

要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价形成与管理机制,逐步理顺水利工程供水价格,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与发展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尽快出台《河南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根据;中央关于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的原则,依靠价格杠杆,根据市场供求和成本变化及时调整供水价格,将水价提高到合理水平。并从今年开始对具有供水功能的水利工程核定水价,实行有偿供水。利用增收水费,投入水利工程建设,弥补建设资金不足。

(六)抓好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

开展“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不断研究完善竞赛内容和评比办法。开展调查研究,采取切实措施,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自觉投工投劳兴办农田水利工程。

(七)加强领导,保证方案顺利实施 水利建设是关系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各级政府要把水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按照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制定相应措施,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实现“十五”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全面提高防洪除涝和抗旱能力。

附件:1.河南省“十五”农村水利建设发展指标表(略)

2.河南省“十五”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表(略)

上一篇:协议(关于不住员工宿舍)下一篇:魔法学校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