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村河道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2024-08-17

浙江省农村河道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精选7篇)

浙江省农村河道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篇1

浙江省农村河道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更新时间:2010-11-15 10:28:37 作者:

浙江省农村河道综合整治项目建设 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

2010-9-8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积极响应水利部、财政部部署开展的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切实加强项目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结合我省河道治理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村河道为河道集水面积在200 km2以下(平原河网地区指县级以下河道),水域面积小于100亩的湖泊(荡、漾),其中已在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水土保持规划、杭嘉湖圩区整治规划和“强塘”工程规划中的项目不得列入。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列入省级计划的农村河道综合整治项目,宁波市的项目可参照执行,列入中央计划的项目要符合中央的项目管理办法。

第四条 项目由县级人民政府负总则,项目所在地的乡镇级人民政府负责项目的实施,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 项目的资金筹措、使用和管理按省财政厅、水利厅有关办法执行。

第六条 各地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落实项目建设资金,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鼓励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生态治水。要加强建后维护管理,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巩固综合整治的成果,维持农村河道良好的水环境面貌。

第二章 前期管理

第七条 开展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必须编制县级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规划及项目初步设计,其中涉及到征地、环评、水保等相关环节的,还应严格履行相应程序。

第八条 规划以县(市、区)为单元,以改善农村水环境为目标,兼顾行洪排涝,根据《浙江省县(市、区)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的要求进行编制。结合生态省建设、中心镇、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统筹考虑,量力而行,科学谋划,编制好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规划。

第九条 规划应选择具有水利水电咨询、设计丙级及以上资质的单位承担。规划成果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评审,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复。其中涉及跨行政区域的规划应由共同的上一级水行政审核同意后,再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复。

第十条 初步设计应以批复的规划为依据,以乡镇为单元,根据《浙江省乡(镇、街道)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初步设计编制技术要求》进行编制,一个乡镇、一个项目、一套文本。

第十一条 初步设计应选择具有水利水电设计丙级及以上的单位承担,超过规定限额应通过招投标选择确定设计单位。设计成果由县级相关部门批复。设计变更应履行相应程序。施工图审查参照《浙江省水利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办法(试行)》执行。

第十二条 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前期工作管理,做好河道测量等前期环节,保障前期投入,确保前期工作的质量和深度。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应科学设计;发现有设计质量低劣、虚列项目、虚增工程量和投资等不良行为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给予通报,并作为职称评定、资质管理及有关考核评比的依据之一;应当给予处罚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建设管理

第十三条 项目建设管理主要包括建设主体的确定、招投标管理、财务管理按照相关的资金财务管理要求执行,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进度等管理。

第十四条 项目由乡(镇、街道)政府组织实施。乡(镇、街道)政府的主要负责人为项目责任人,对项目建设的安全、质量、进度、资金使用及投资效益等全面负责。

第十五条 项目实行招标投标制。除群众投劳的小规模建设工程外,需实行施工招投标。项目的施工单位应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定。招标工作按照《浙江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执行。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承担。

第十六条 项目实行建设监理制。工程监理按《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和《浙江省水利工程建设监理管理暂行办法》执行。监理单位必须具有水利部颁发的水利水电建设监理资质,配备符合要求的监理人员。对于投资规模较小的项目标段,可结合实际情况,在保证监理质量的前提下,按区域采用联合委托监理等方式进行监理。

第十七条 项目实行质量与安全监督制。试点项目的质量与安全监督责任单位应是县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与安全监督机构。建设单位应主动接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其质量体系的监督检查,并在主体工程开工前到相应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办理监督手续。

第十八条 参建各方应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实行建设单位负责、设计与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及政府质量监督相结合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单位在与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签订的合同中应有相应明确的质量责任条款和工程质量目标。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应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同目标要求。

第十九条 参建各方应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建立健全试点项目的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工程信息统计制度,落实统计人员,按有关要求及时准确报送统计信息。

第四章 验收管理

第二十条 项目工程验收参照《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及相关规定,适当简化验收程序,但必须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

第二十一条 护岸、堰坝等工程应加强基础处理等重要隐蔽工程的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可分段进行,完工一段验收一段,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第二十二条 河道清淤疏浚等工程应通过建后断面复测的手段来进行竣工验收,断面复测费用应计入规划及设计方案的工程总投资中。

第二十三条 严格按照有关验收规程及时组织完建工程的验收,立卷归档制度完善,验收后及时把有关资料整编归档,档案完整、规范。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水利厅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浙江省农村河道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篇2

1“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 生态环境的建设越来越迫切, 遂昌县立足山区自然资源的优势, 因势利导, 确立了“经营山水, 统筹城乡, 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为有效加强河道管理, 打造“河畅、水清、岸绿、鱼游、景美”的生态河道, 充分发挥河道防洪、生态、景观功能, 服务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建设, 遂昌探索推行的“县查、乡管、村护”以及融河道保洁、渔业渔政、河道采砂和水域占用管理“四位一体”的河道管理新模式, 通过建章立制、落实经费、考核奖惩和群防群治, 初步建立起了全覆盖、网格化的河道长效管理新机制。

2“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的措施

2.1 以建章立制实现河道管理制度化

一是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道管理组织。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河道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并在县水利局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 全县20个乡镇全部成立了乡镇河道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县内各沿河沿溪村庄共成立了222个河道管理协会, 同时组建了199支村级河道保洁、巡查、护渔队伍。二是制定出台了《遂昌县河道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遂昌县河道管理考核办法》, 将该项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三是从2009年起每年安排200万元河道保洁专项资金, 从2010年起每年又安排200万元河道三禁 (禁采、禁占、禁渔) 专项管理资金, 为“四位一体”河道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2.2 以宣传督查实现河道管理常态化

一是加强宣传发动。县水利部门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防汛防台日、春季禁渔期间, 通过发放资料、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和渠道, 大力宣传水法规和开展“四位一体”河道管理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 各乡镇积极组织开展“洁净乡村”、“爱我家园”、“保护母亲河”等主题活动, 经常性开展河道保洁和卫生清理工作, 以点带面, 示范引领, 促进各地河道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二是加强考核督查。成立了5个“洁净乡村”督查小组, 将河道保洁工作作为督查重点, 进行不定期暗访, 按考核细则进行量化打分, 实行月度排名制。同时, 将考核结果与乡镇工作经费安排、领导干部提拔任用挂钩, 通过表扬先进, 鞭策后进, 有效地促进了乡村河道管理工作的开展。三是加强行业监管。设立河道管理举报有奖电话。采取集中整治和重点查处相结合的方式, 每周开展两次以上的执法巡查, 每月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执法检查, 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自开展活动以来, 全县上下共投入河道管理经费700多万元, 人力3.8万余人次, 组织开展了各种河道保洁活动20多次, 清理河道垃圾600多吨, 查处各类违规行为40多起。

2.3 以村民自治实现河道管理长效化

一是融入村规民约。把河道管理工作融入《村规民约》中, 由村民代表自行组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相关内容, 使其在执行过程中更加具有操作性。村两委依据《村规民约》相关内容, 自行组织日常检查、宣传教育和对违约者的处理, 达到了群约、群防、群治的目的。目前, 全县391个行政村全部制定了村规民约。二是实现村民自治。通过群众自我制定村规民约、自我组织日常巡查、自行组织处罚, 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监管、自我预防的作用。各责任村都建立了正常的巡查队伍, 利用当地村民情况了解、检查方便、人头熟悉的特点, 使检查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村委会依据村规民约对相对人进行合情、合理、合规的处理。三是强化源头管理。全面实施了农村垃圾“户集、村收、乡转运、县集中处理”的办法, 大力实施农村改厕改栏, 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 在偏远乡镇建立了垃圾中转站, 每村每户设立了垃圾箱 (筒) , 建立了门前“包环境卫生、包绿化美化、包整洁有序”的“三包”责任制, 从源头上保证了河道的清洁和水质安全。

3 河道整治的成就

3.1 引排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疏浚淤泥, 拆除坝埂, 沟通水系, 配套桥涵, 有效增强了农村河道的引排蓄能力, 减少了有水灌不上、有涝排不出的问题, 粮食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疏浚河道57km, 护岸67.5km, 清障15.7万立方米, 筑堰120座, 连通水系10.5km, 亲水河埠87座, 绿化河岸84.6km。防洪减灾效益562万元,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3万亩, 改善灌溉面积0.98万亩, 新增粮食产量可达104万千克, 新增经济作物增产值为188万元。

3.2 河道水质明显改善

通过清出淤泥, 清理垃圾, 清除杂物, 控制污水排放, 提高了水体自净能力, 使得农村河道的水质得到较大改善, 农民群众时隔多年后又可以在农村河道中淘米、洗菜、戏水钓鱼, 消失多年的人水和谐的景象又重现水乡, 不少地方农民群众将疏浚整治后的农村河道称为“健康生命河、致富幸福河、干群贴心河、洁美家园河”。

3.3 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农村河道整治结合新农村建设, 积极开展河坡塘埂整治、河岸护砌、植被绿化。绿化了河坡、塘埂, 使得农村环境面貌大为改观, 很多地方河道疏浚整治结合农村景观河道、休闲广场建设、环境卫生的整治, 在村里建起了化粪池、垃圾箱, 同时配备专职环卫队伍,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种种措施有效改善了农村村容村貌, 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通过农村河道整治, 在溪边增加新的亲水开放空间与休闲场地, 有效改善了水生态环境, 保护和延续了遂昌县特有的山水风情, 提高了乡村生活品位和质量, 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对实现遂昌县“经营山水、统筹城乡, 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总体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海亮.中国农村的水环境问题[EB/OL].中国农村研究网, 2003, 5, 28.

[2]李贵宝, 王东盛, 谭红武, 等.中国农村水环境恶化成因及其保护治理对策[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3, 1 (2) :29~3 3.

探究农村河道整治措施及养护管理 篇3

【关键词】河道整治;养护管理模式;措施

1.农村河道的现状

农村河道是农村行洪排涝、灌溉供水、农田排水的主要通道,是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与农民生产生活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河道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和功能退化问题。大力加强农村河道整治,是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下面就农村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论述。

1.1水域面积逐年减少

在旧村改造等一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缺乏必要的水域保护和治理规划,不少村中的小河沟、小渠塘,被人为的缩窄、废弃甚至填埋,造成农村水域面积不断减少,使美丽乡村缺少“水”的灵气,严重的还直接破坏了水系构成,造成水系连通不畅,一遇雨水天气就受涝成灾。

1.2水环境逐年变差

受上游水土流失影响,农村河道普遍存在泥沙淤塞,河道萎缩等现象,加之农田生产、乡镇企业、畜禽养殖业等生产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扩大的影响,使农村河道水体污染进一步加重,造成生态退化、水环境变差,使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下降,直接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1.3管理薄弱,管护责任划分不清

农村河道分布广,上下游涉河各村难以协调,多数处于“无管护主体、无管护制度、无管护人员、无管护经费”的“四无”状态。一些群众管护意识不强,将生活垃圾直接丢弃在河道之中,类似塑料袋等一些无法降解的垃圾直接悬浮在河面上,情形触目惊心。

1.4专业人才缺少,治理手段单一

随着河道治理中生态、植物措施以及水景观工程的融入,河道治理已成為集水利、环境、生物、园林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而县内相关专业设计、施工、管理的机构和人才相对缺少。在以往的河道治理过程中,更多河道被人为的渠化、硬化,使河道失去了原有的蜿蜒、柔美、生态的特性。

1.5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农村地广村稀,加之历史原因很多地方都要改善,用于农村河道整治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一些村仅有的一点资金,只能解决最基本的防洪防冲问题,无力顾及河道的管理,很难在水景观、生态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2.相关整治措施

2.1建立机制,有序开展农村河道整治

农村河道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中央和地方,涉及多个部门,应建立机制,实现上下互动、齐抓共建。建议水利部牵头尽快拟订关于加强农村河道整治的政策性文件,明确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省级水利部门牵头拟订地方指导性意见,制定法规规范,发挥行业主管和指导职责。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规划,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做好农村河道整治的统筹和监督管理工作。

2.2整合资金,建立农村河道整治投入渠道

农村河道整治是公益性事业,主要依靠公共财政投入加以解决。建议近期利用中小河流治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环境专项整治等各类资金渠道开展农村河道整治工作,并以水利相关规划为龙头,整合涉水涉农资金,促进多部门资金统筹使用,确保发挥最大效益。各省利用上述资金渠道,抓紧在本省范围内建立农村河道专项整治资金,推动工作迅速开展并积累经验。中远期推动国家设立农村河道整治专项资金。在进行财政投入补贴时,应注意针对各地区之间财力上的不平衡,出台差别化补助政策,使每个地区大体能按照统一标准开展,实现治理工作的平衡。补助投入应与评价考核结果挂钩,保证河道整治的成效和质量。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增加农村河道整治投入。

2.3强化监管,维护农村河道水事秩序

强化监管能力建设,加大农村河道执法监督力度。首先,完善县乡两级河道监管机构,设立河道监管员。其次,建立健全农村河道监测体系,加强河道型饮用水水源地、人口稠密地区和基本农田等重点区域河道监测。再次,健全河道巡查制度,建立水利、公安、环保、交通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对农村河道违规取水、随意占用河道水域岸线、河道采砂、河道生态资源滥用、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执法、处罚力度,维护良好的农村河道秩序。

2.4突出养护,保障农村河道整治长期发挥效益

建立健全以市、县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明确养护定额,落实养护经费;同时发挥受益群众和社会积极性,拓宽管护经费渠道。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专业化管理和自主化管理相结合,合理确定农村河道养护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农村河道养护管理和考核制度,明确管护责任,实现目标化、定量化、制度化管理。

3.农村河道养护管理模式

农村河道日常管理长期以来是我国河道管理的薄弱环节。开展农村河道整治只是第一步,治理好的河道如果疏于保护和管理,仍会出现大的反复,甚至很快再次恶化。创新农村河道管理模式,实现农村河道常态化管理和长效养护,将是今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地区化差异,农村河道养护管理模式大致可分为两种:专业化管理模式和自主管理模式。

第一,专业化管理模式。即通过多种形式,组织专职的队伍和人员负责农村河道养护。有以下两种形式:事业化管理、市场化管理。事业化管理,即以镇为单位成立事业单位性质的农村河道管理服务机构,结合道路或绿化养护一起实施农村河道管理,维护水面长年保洁;设立守护管理员定期清洁河道漂浮物,巡查河道,义务讲解,并行使部分监督职能。市场化管理,类似城市小区物业公司的管理模式,公开招标选择外部专业化管护公司,组建相应的专业河道管护队伍,明确由其对一条河或者一片连通的水系进行管理,保证河道得到适时、有效的管理。制定严格的付费标准,根据其管护成果相应付费。

第二,自主管理模式。即由村集体和村民自主管理。形式比较多样,大致可分为集中管护和分散管护两类。集中管护,即由村集体自己成立保洁队伍,结合增加就业岗位,从村民内部中选择人员组建农村保洁队伍,配备保洁船等设备,并有相应的管理、考核、薪酬制度,实现农村河道管理养护正常化、规范化,因此这种形式也带有专业化管理的色彩。分散管护,即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由村民个人进行管护,比如转让水面滩面经营开发权,“以水养岸”和“以岸养岸”,由承包村民负责管理;再比如制定规范,完善乡规民约,实施村民门前“三包”管理;还有的地方创新出老党员领养河道的形式,即聘请离退休党员担当义务监督员,每天在河道边开展巡查。

具体选择哪种养护模式,应视农村的实际经济条件而定。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由乡镇集体出资为主,并结合市、县补助,通过市场招标引进或组建专业化的管理队伍,也可以成立事业化的农村河道管理服务机构。经济欠发达地区,应灵活地通过水面滩面经营开发、划分党员责任区、村民门前“三包”等方式做好力所能及的一些管护工作,并合理运用好财政补助的经费资金,辅以专业保洁,一样可以达到保持农村河道整治成效的目的。

但从长远看,农村河道管护应当是专业化管理和自主化管理相结合,选择“专业保洁、社会监督、全民参与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才可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使管理更为灵活,也更加规范化。应进一步加强试点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几种易管理、效果好的标准化管理模式,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农村水环境保护治理对策研究:农村河道长效整治对策研究[R].2012.

浙江省农村河道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篇4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增加,社会财富的日益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洪安全保障、生态环境保障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可持续发展观对水利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发展须树立以人为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把解决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问题放在突出位置,统筹考虑流域、区域、城乡水利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政府对水资源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节约和保护资源,加强对生态的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农村的水利基本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尤其是农村河道存在的问题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不相适应。江夏区政府及各级水管部门对农村河道整治工程非常重视,先后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保护和改善沿河两岸的生态环境,营造绿水相连的优美景观,在《江夏区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中也明确提出了对农村河道进行整治的要求。为充分发挥水利工程设施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减少洪灾损失,促进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对农村河道进行整治已势在必行。

通过河道整治使其城镇、基础设施等防洪标准有较大提高,区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防洪安全保障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为新农村建设、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繁荣稳定提供良好的基础,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共建人水和谐的社会环境。

为了实现江我国水系规划总体目标,保障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尽快确定河网水系整治及防洪排涝规划,全面提升片区河网水系面貌及防洪排涝能力,创建现代化的水利设施和管理体制,从而为加快推进我国的水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河道综合整治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全市“三城联创”活动,重点针对河道内存在的无证开采、乱采乱挖、越界开采、超期开采、乱搭乱建、乱排乱倒、超载运砂及存在安全隐患等违规违法行为认真开展综合整治,坚决取缔无证非法采砂,促进全市河道采砂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法制化。

二、整治范围和重点

凡在我市区域内的河道、界河、河滩地、河堤管理保护范围及库区,都属于此次整治的范围。重点整治渭河、藉河、牛头河、葫芦河沿线河道及县、区城区河道,天平铁路、天定高速公路、庄天二级公路等重点建设项目所在河段以及采砂危及防洪安全比较突出、采砂量较大、群众和媒体关注的存在非法采砂行为的河段。渭河沿岸的麦积、武山、甘谷三县区所辖的河段是这次综合整治的重中之重。

三、整治内容

(一)依法取缔无证非法采砂场。针对河道内存在的非法采砂行为,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采取强有力措施,依法进行严厉打击。对不符合采砂规划的、无许可证的、手续不全等非法采砂户坚决予以取缔关闭,限期拆除撤离河道。对非法采砂工具依法查扣、拆解。对毁坏防洪工程设施和交通工程设施、对抗和威胁执法人员、影响社会稳定的非法采砂行为依法严处。

(二)进一步规范有证采砂行为。对已取得采砂权的采砂业主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针对砂场存在的超深、超界、超时限开采、近堤凹岸开采、废渣乱堆乱放等违规行为进行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继续从事违规采挖的,坚决吊销采砂许可证,对已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三)综合整治河道环境。结合“三城联创”活动的深入开展,重点对各县、区城区段河道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对河道内的垃圾、淤泥及废弃堆积物由各县区负责,监督砂场业主进行清理回填,对采砂形成的砂坑进行彻底平整,恢复河床原貌,对开采的砂料,在保障行洪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堆放,保证河岸、河道环境整洁美观。

(四)严肃查处违规违法行为。结合本次整治行动,继续加大对群众反映、投诉的水事纠纷、水事案件的查处力度,重点对采砂引起的水事纠纷及时调处,对暴力抗法行为坚决打击,对执法人员、管理人员充当非法采砂“保护伞”的从严查处,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害。

四、实施步骤

全市河道综合整治工作从20XX年11月25日起至12月25日结束,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动员阶段(11月25日---11月30日)

全市河道综合整治工作会议结束后,各县区要立即成立河道综合整治领导小组,通知辖区内所有砂场全部停业整顿,并通过召开河道综合整治相关单位的协调会议、辖区内砂场负责人河道综合整治工作会议,周密安排部署本次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对这次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的迫切性、必要性、重要性进行广泛宣传,形成从严整治的高压态势。同时,组织执法人员深入现场,对河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深入宣传,提高砂场业主对依法采砂、规范管理、保障行洪安全重要性的认识,积极配合本次河道集中综合整治工作,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自查整治阶段(12月1日---12月20日)

由县区政府负责,县区水务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对辖区内河道及采砂户进行逐段逐户摸底排查,核实采砂户数量、摸清河段及采砂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按属地管理原则,县区政府负总责,水务部门总牵头,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面开展整治活动。对经水行政部门依法许可、有合法手续的采砂场,要规范其采砂行为,督促采砂后河床砂坑的回填,加大河道内垃圾、淤泥的清理,保证行洪安全,对未经水行政部门许可、证照不全的非法采砂场,限期坚决拆除,凡逾期不拆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对拒不接受管理或抗拒执法的行为依法予以打击。同时,针对查找出的问题,督促相关人员和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立即着手整改,做到边查边改,即知即改。

(三)检查验收阶段(12月21日----12月25日)

由市河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市河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从市水务、公安、国土、环保、交通、建设等部门抽调人员,对各县区河道综合整治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凡验收合格的有证经营的砂场可以进行开采,整治不彻底、验收不合格的有证砂场,继续停产整治,直至达标为止;凡无证非法开采的砂场,一律无条件拆除,并恢复河床原貌。对这次综合整治活动期间工作行动迟缓、清理整治不彻底、发现问题查处不得力的县区进行通报批评,并召开后进推进会,责令限期完成整改任务。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全市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的领导,成立由王钧副市长任组长,法院、检察院、监察、公安、建设、国土、水务、环保、安监等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天水市河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确定一名政府领导具体负责本地区内河道综合整治工作。要认真执行河道综合整治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整治工作不力、安全监管不到位,影响河道安全的责任人追究领导责任,对发生重大事故或人员伤亡的县区,按照《天水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实行年终考核一票否决。

(二)密切协调配合。这次综合整治工作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各县区政府是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协调好本辖区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各单位要加强协作,搞好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上下联动,真正把联合执法工作落到实处。水务部门主要负责依法查处非法采砂行为;公安部门负责对非法采砂的组织者、暴力抗法者及黑恶势力进行依法打击;环保部门负责配合水务部门取缔关闭城市水源地保护区内影响水源地安全的砂场;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对关闭取缔砂场违法占用土地情况进行清理整顿;交通部门要加大道路巡查力度,严厉打击运砂车辆超载及损坏道路的违法行为;安监部门要监督砂场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确保砂场安全运行;纪检监察、法院、检察院、公安局负责查处国家公职人员参与或支持违规违法采砂的行为。

(三)加大舆论监督。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对各县区河道综合整治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对整治工作搞得好的县区要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对整治工作不力,重点案件查处不彻底的县区及有关责任人要进行曝光,为河道综合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麦积区河道综合整治工作进展 篇6

麦积区水务局

(2014年5月28日)

全区砂场多范围大,资源多利益大,违法多影响大,项目多需求大。为进一步规范河道采砂管理秩序,全面整治非法采砂场,打击非法开采行为,维护河道生态健康,保障行洪和河道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河道综合整治。现就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区现有砂场92家。其中:拍卖取得合法手续的砂场27家,非法砂场65家(包括2013年拍卖到期的5家)。65家非法砂场中在耕地中的19家,在河道内的46家。按河道流域分布在渭河22家、东柯河8家、颖川河5家、牛头河5家、毛雨河2家、葫芦河4家。按乡镇分布在伯阳镇6家、元龙镇5家、三岔镇6家、东岔镇2家、社棠镇6家、麦积镇3家、甘泉镇14家、马跑泉镇4家、花牛镇5家、新阳镇3家、中滩镇5家、石佛镇4家、渭南镇2家。

二、取得成效

自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在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这次河道综合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高度重视非法砂场的取缔及合法砂场的规范等工作,努力把群众反映的“加强 — 1 —

河道管理、规范采砂行为、确保行洪安全”意见作为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的重要内容,真抓、真改,落实好、见成效;二是各部门协作紧密。由于这次联合执法组分工明确,使得这次联合执法能够顺利开展,坚决取缔非法砂场,彻底拆解、撤离非法采砂设备及建筑物,恢复河道及耕地原貌;三是乡镇积极配合。联合执法组每到一个乡镇,该乡镇的主要领导都能够亲自参加,及时带领执法组打击非法采砂行为;四是对违规采砂行为的合法砂场立即关停、整顿,全面规范合法砂场的生产经营行为;五是由公安、国土、纪检、法院、检察院、水务局组成联合办案组,加快了案件查处力度,并且将两家砂场移送公安机关,正在立案查处。整体来看,这次整治活动极大的震慑了违法采砂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起到了打击一处,教育一片,震慑一片的效果,为维护当地生态环境、堤防安全及河道行洪安全夯实了基础,深受广大群众的称赞。

三、主要做法

这次整治按照“属地管理”和“边清查,边整治”的原则,对全区河道采砂和耕地内非法采砂情况进行逐段逐户排查摸底摸清河段及采砂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面开展河道整治工作。一是市区领导高度重视。在河道综合整治期间,副市长霍卫平两次来我区检查指导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区委副书记、区长成少平就我区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召开了两次专题推进会,区委常委、副区长王彦军同志亲临一线,亲自现场指挥非法砂场的拆除工作;二是加大河道综合整治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

络等媒体,结合宣传栏、警示牌、标语及发放麦积区河道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河道综合整治严禁非法采砂的通告等方式,大力宣传河道整治的工作进展,宣传典型,曝光非法采砂,形成整治氛围,让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支持河道综合整治工作;三是加大资金、机械、人员的投入力度。这次整治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10人(次),雇用电焊工人60多人,调动装载机、吊车、挖机等大型机械40辆,回填砂坑42万立方米,平整河道56.12公里;四是明确工作职责,做好协调配合。在整治期间由区委常委、副区长王彦军带领,区政府办、检察、法院、公安、监察、综合执法、工商、国税、司法、建设、安监、发改(物价)、交通、水务、国土、文广等16部门及相关乡镇组成联合执法组,联合行动,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形成强大合力,按照由城区向两边扩展的思路,逐个砂场推进,制定工作方案,确定应急预案,完善砂场拆除后的回填等后续工作;五是联合执法组在综合整治期间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24小时全天候集结待命,不论白天黑夜随时接警随时查处。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加快河道采砂规划编制和批复实施,提高规范管理水平。河道采砂规划是河道采砂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保证规范有序采砂的基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河道采砂规划的编制和批复实施工作。加强采砂规划的宣传落实,树立采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切实发挥采砂规划在河道采砂管理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二是严格河道采砂行政许可制度,规范河道采砂行政许可行

为。河道采砂行政许可是河道采砂管理的关键环节。我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水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采砂许可审批、发放等环节的行政行为。

三是强化日常管理,维护正常的河道采砂秩序。加强日常管理,是做好采砂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一要建立和完善河道采砂现场管理责任制度。明确现场监管任务、监管要求和监管责任人,强化河道采砂现场监管力度;二要完善河道采砂巡查制度。建立巡查标准、完善巡查内容,加大巡查频次、确保巡查质量,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措施,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四是加强执法队伍自身能力建设,提高依法管理河道采砂工作水平。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执法队伍是做好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我区要把加强执法队伍能力建设作为加强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一要不断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使执法人员掌握政策法规,遵循程序,正确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提升处理河道采砂违法案件和突发事件的能力。二要进一步加强执法纪律、廉政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树立良好的执法队伍形象。三要加强安全执法意识,制定应急预案和安全措施,严防群体事件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总之,从目前河道综合整治情况来看,我区河道综合整治工作进展顺利,但随着河道综合整治拆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河道整治的后续工作任务艰巨,还需要各部门各乡镇加大联动配合,始终保持高压势态,坚持全区上下不松劲,全面打击非法采砂行为,保障全区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的全面完成。

天水市麦积区水务局

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造价控制 篇7

关键词:城市河流,综合整治,造价管理,有效方法

根据城市河道现状特点及实际需要, 综合整治工程可分为四部分, 包括河道治理、水质改善、生态景观工程及其他配套工程。河道防洪工程包括岸坡修复、巡河路修复、河道清淤疏浚等;水质改善工程包括沿河截污箱涵、截留交叉建筑物、河道补水、人工湿地等工程;生态景观工程包括堤岸绿化工程、水陆交错带绿化工程、文化景观工程;其他配套工程包括交通疏解工程、综合自动化监控信息系统、电气工程、外接电源工程。

1 综合整治工程分项控制要点

1.1 河道治理工程

河道治理工程是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基础, 要满足河道防洪和排涝的基本要求;包括岸坡修复、巡河路修复、河道清淤疏浚工程。

(1) 岸坡修复工程。

在岸坡修复工程中护岸材料的材料费是直接工程费的主要组成部分, 要通过方案比选, 以堤防防洪安全为前提, 选择景观和生态效果好的材料, 并注意工程经济性的比较。对待处理旧有河道的问题,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 应充分利用现有修整完善的河岸。对于拆除的护坡及构筑物, 尽可能地利用原有砌体为护坡材料, 或者适当处理后作为地基填方中的回填骨料, 减少弃渣外运和购置新砌块的费用。

(2) 清淤疏浚工程。

河道清淤疏浚工程中河道底泥的开挖及外运方式是投资控制重点, 应该明确是清淤的方式是人工清淤还是机械清淤;选择合理的清淤机械及施工工艺;量化施工现场的复杂因素对施工降效的影响。对开挖的淤泥应考虑利用, 对于污染严重的淤泥, 还必须在污泥受纳厂处理后弃置, 并根据相关规定计算淤泥弃置费。在淤泥外运时考虑运输过程中有无二次转运, 和运输距离的长短, 及不同的运输工具对单价的影响。

(3) 土石方工程。

在开挖土石方的过程中, 要考虑机械和人工开挖在不同工况下的合理降效。在工程量计算上, 应结合现场的土石方种类和定额的划分方式统筹考虑。水务工程中土方开挖回填量大, 尽可能将满足要求的开挖土方作为回填料使用, 减少在外取土的数量, 利用回填土方时要适当考虑场内二次转运的情况。在回填土方中, 要注意不同工程及建筑对土石方压实度的要求, 确定合理的填方用量。在处理弃土的问题上, 应根据城市弃土场分布情况, 并结合城市开发建设土方量需求量, 工程除河道底泥、淤泥等性状差的土方外运弃置外, 其他土方均用于回填, 除本工程使用之外, 其他工地也可使用。土方在外弃的过程中, 要考虑土方运距和运输机械对造价的影响。

(4) 施工围堰工程。

河道施工的时候, 为了创造一个较好的施工条件, 施工围堰是必不可少的, 在进行施工围堰投资控制的时候, 必须要明确围堰的类型, 构造内容, 施工方式;比如围堰的土方来源, 取土和弃土的运距, 围堰的填筑方式 , 围堰在迎水面上的抗渗措施。在围堰的土方来源上, 尽可能利用开挖土方, 但在数量、利用率、压实度、施工时间上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并满足设计要求, 合理的安排施工组织设计。

1.2 水质改善工程

水质改善工程要在沿河布设截流箱涵 (管) , 完善流域内的截污系统, 确保河道水质。由于沿河实施了截污工程, 河道天然基流必然会有所减少, 为了恢复河道自然生态环境, 可利用污水厂处理后的水补充河道。水质改善工程包括沿河截污箱涵 (管) 、截留建筑物、河道补水设施、人工湿地等工程。

(1) 截污箱涵 (管) 。

在沿河截污箱涵的布置上, 要考虑与已建成的截污管网配套, 结合流域实际情况下, 对截流标准和截流箱涵的规模进行论证, 有效的控制构筑物的规模, 降低建筑安装工程费。箱涵在开挖过程中程如遇到软弱土层等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土层, 需进行地基处理, 应做好不同处理方案的方案比选。

截污管道的选择, 一方面考虑满足使用功能, 管材强度高, 耐腐性好, 水力条件好;另一方面考虑管材造价低, 就地取材。在选定管材后, 还必须明确管材的直径、壁厚、压力值和环刚度, 以确定管材的单价。根据实现场情况进一步明确管道垫层的材料、宽度、厚度、施工方式。在计算进行管道回填土方的工程量上, 应该扣除管道、基础、垫层和各种构筑物所占的部分。在涵管基坑不能采用明挖方案, 可采用顶管的方案。

(2) 补水工程。

在埋设截污系统后, 应结合实际情况, 布置调蓄池和污水处理厂, 以调蓄洪水和处理污水, 将处理后的水用做生态补水。调蓄池和污水处理厂的结构主体、占地面积、环境影响、运行管理要做充分论证, 确定适宜的方案。土建工程上要重点控制混凝土的方量、标号、外加剂、浇捣方式;以及模板和钢筋的用量, 对基坑开挖的支护方案要做好经济比选。污水处理厂的核心是工艺设计, 做到设备的合理选择、工艺流程的优化协调、生产方法的先进适用、运行成本的经济合理。

对待设备的选用, 在满足性能要求和技术标准的情况下, 力求经济合理。

(3) 支护工程。

工程在城市施工, 现场附近建筑物众多, 地质条件复杂, 为确保施工期岸坡稳定及工程进度, 应采取有效、安全、经济的支护措施。支护工程首先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其次满足工程结构施工的要求, 利于降低造价, 便于施工。根据施工的地形、地质条件, 综合考虑工期、投资、岸坡修复等方面因素, 应优先放坡开挖;如不具备放坡条件, 则根据地质情况采用单侧钢板桩或双侧钢板桩加横撑进行支护。采用钢板桩支护, 要注意分析钢板桩打拔的深度、型号、布置区域对投资的影响, 在满足安全的情况下, 可用钢板支护或者槽钢支护替代。钢板桩属于周转材料, 要对钢板桩的原价、使用环境、使用时间做合理的摊销计算。对于岸坡地质条件较差, 软弱土层较厚不满足正常运行工况稳定的河段可采用砼排桩的支护形式, 必要时还需增加锚索进行联合支护。

1.3 景观绿化工程

在河道治理和水质改善工程的基础上, 根据地形及现场条件, 配合城市规划和周边的城市环境, 因地制宜地进行景观绿化工程。景观绿化工程主要有堤岸绿化工程、水陆交错带绿化工程、文化景观工程。

(1) 堤岸绿化工程。

堤岸绿化工程中, 控制重点内容包括绿化布局、树种选择、苗木规格、栽植密度。绿化布局上应体现滨水景观的特点, 突出河道的生态功能, 并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并与同一区域内建筑物相协调。在树种选择上, 选择造型美观、生长茂盛、体现景观效果的树种;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与植物生态特性, 适宜当地生长的树种, 便于成活和养护;对本地无苗源的植物, 选用时应该充分考虑运费和苗木运输时进行技术处理的费用。苗木规格上不要过多的求大, 大苗一是造价过高, 单价不易控制;二是来源少, 不易寻找;三是后期的存活和养护的费用过高;四是堤岸上不适应种过大的苗木, 以免种植区域内土方压实度不够, 且大苗的根系也会破坏堤防, 造成安全隐患。绿化工程栽植要合理密植, 适当疏密相间, 富于空间感和美感。

(2) 水陆交错带绿化工程。

在考虑到水面的景观和水体周围的环境情况下, 可利用水陆交错带恢复水生植被。在不影响行洪的前提下栽种喜水植物, 可与堤岸上的植被相映成趣, 增加景观异质性与多样性, 提高河道景观观赏度, 并恢复河流生物多样性。栽种水生植物要选用观赏价值高的植物、易于后期管养、种植时保持合理的间距。种植水生植物在汛期易受到冲刷的河道应该谨慎, 一是汛期阻水;二是容易被冲毁, 造成投资浪费。

(3) 文化景观工程。

在保护河流功能和生态系统的前提下, 建设适宜人们亲近水亲近自然的活动场所, 利用河边的空地, 对滨水空间进行设计。如布置巡河的园路、亭台楼榭、亲水平台、栏杆及照明设施。要注意园路不同铺装材料、规格、材质的区别;石材的厚度、花纹、质地是否相同。不同的铺装材料, 对垫层、基层的构造做法也都不一样。亲水平台应选用坚固耐久和环保的材料, 对容易腐蚀及不耐久的材料应谨慎使用。园林小品要坚固耐久、便于日后的管理与维护。栏杆既是一种安全围护构件, 同时美观、动感、新颖的栏杆也具有很高的景观功能。栏杆的种类有花岗岩、钢筋混凝土、不锈钢、复合塑料等;在计价中, 要根据栏杆的规格与材质, 按各种不同的计量单位分别计量, 并注意对不同栏杆相应细部构造的计价分析。

2 综合整治工程取费控制要点

2.1 编制的依据

(1) 编制规定。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由多个不同的类型的工程所组成的, 采用的各种编制依据要满足国家和上级部门的要求, 符合相关的编制规定。要根据工程所在地及行业主管部门的规定及相关意见, 选取对应的编制规程, 明确编制范围、编制方法、编制深度和工作流程。

(2) 工程定额。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是由多个不同的类型的工程所组成的, 涉及多个定额标准的使用, 如水利定额、市政定额、建筑装饰定额、安装定额、园林绿化定额等。对于具体的项目, 在单价的确定上, 不同专业的定额可能有交叉和重复。要对工程的设计内容、施工组织设计、定额的适用范围、施工工艺、消耗量的具体标准做仔细的比较分析, 选取对应的定额。工程量计算时要按照定额规定的计算规则进行计算, 合理扣减, 杜绝重算和漏算。在应用定额时, 必要的调整和换算应该严格按定额的文字说明和附录进行, 并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2.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确定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应按国家和地区规定逐项计算, 具体费率按国家、部门、地区的规定计算, 杜绝多列、重复和漏项。计算时应注意工程其他费用取费的基础, 并且要按照相关的编制规定的费率计算。在平时工作中, 要对其他费用的计费方式、常见的问题应做详细的分析与比较, 并对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合理化的意见。

如以设计费计算为例, 通常的做法是根据计价格[2001]10号文“水利电力工程设计”对整个建设项目进行综合取费计算基本设计收费。但根据水务投资的不断加大, 水务工程项目也慢慢从原来的传统水利逐步向多元化的生态水务, 民生水务方向发展。现在的一个水务工程涉及河道治理、沿岸截污治污、配套的景观绿化等内容, 并不是传统的水利工程。因此按照整个工程类别进行定位不能反映水务工程的真实情况。根据现在水务工程内容的特点及设计费取费规定, 建议水务工程的取费按建设项目单相工程概算投资分档定额计费方法分别进行计算。使取费方式更加切合水务综合工程的定位及行业特点, 满足工程实际发生需要。

3 结 语

(1) 与施工组织设计相结合。

在造价编制过程中与施工组织设计紧密结合, 客观考虑施工现场情况, 调查和分析施工组织设计中影响造价的客观因素, 避免工程造价编制与实际施工相脱离, 从而提高工程概预算编制质量, 合理的控制工程投资。

(2) 加强资料库的建立。

对工程中常见的材料、设备有意识地进行收集和积累;对有关部门的新规定、调整及时跟进;对主管部门的批文和回复意见进行集中汇总。对收集的资料认真分析和学习, 找出客观规律和总结出工作流程, 在以后的造价控制过程中更加有的放矢, 提高效率。

(3) 与设计人员紧密配合。

在工程设计全过程积极参与, 与设计人员紧密联系, 对投资进行控制, 多进行方案的投资估算和经济比选, 配合限额设计, 使技术与经济充分结合, 使控制工程造价的效果更明显。

参考文献

[1]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9.

[2]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实物 (一) [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8.

上一篇:OEM买卖合同下一篇:结婚要准备哪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