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2024-06-30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共11篇)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篇1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规范项目验收程序,根据《浙江省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浙科发计〔2002〕79号)、《浙江省科技项目管理程序(试行)》(浙科发计〔2002〕165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项目验收是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基本程序之一,凡经省科学技术厅批准立项、并获得省级科技经费资助的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在完成合同规定的任务后,均应按本办法申请组织验收。

第三条科技计划项目验收以《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合同书》为依据,主要对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

第四条项目验收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保障科技项目验收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第二章项目验收的内容和方式

第五条项目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

1.项目合同书规定的各项内容以及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

2.项目合同书确定的总经费、省科学技术厅拨款经费、配套经费及自筹经费的到位情况,项目经费的实际支出情况以及使用的合理性、规范性;

3.项目获得的自主知识产权及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情况;

4.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情况。

第六条项目验收方式分为会议验收、通信评议验收和书面审核验收等三种方式。会议验收:指由验收组成员采用会议形式,听取项目执行情况介绍、质询等程序,讨论并形成验收意见。

通信评议验收:指通过函审的方式,由验收专家组组长负责,综合各专家的意见,形成验收意见。

书面审核验收:指由主持验收部门审核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验收材料,形成验收意见。

第七条重大项目应当采用会议验收形式进行验收。

重点项目原则上应当采取会议验收形式进行验收。有充分理由的,经批准,可申请书面审核验收。

一般项目可以申请通信评议验收或书面审核验收。申请书面审核验收的,应当提供证明完成合同规定指标要求的技术检测报告等证明材料。

第三章项目验收的组织

第八条省科学技术厅负责组织省科技计划项目的验收工作。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由综合计划管理部门会同业务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工作。一般项目由业务主管部门主持验收工作。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由市、县(市、区)属单位承担的,省科学技术厅委托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主持验收。

第九条除书面审核验收的项目外,项目验收均应成立验收专家组。验收专家组由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家、经济、财务专家和科技管理人员组成,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家不少于三分之一。

省拨经费20万元以上(含20万元)的项目,验收专家组成员不少于7人;省拨经费20万元以下的项目,验收专家组成员不少于5人。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家、经济、财务专家在省、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

第十条项目验收专家职责是:技术领域的专家主要负责对项目合同书规定的技术内容和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经济、财务专家主要负责对验收项目中的经费管理使用情况和经济社会效益进行评价;科技管理人员主要对验收项目的知识产权和项目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项目验收专家对被验收项目的技术内容负有保密责任,对被审查的技术资料,不得擅自使用或对外公开。项目承担单位对研究内容有保密要求的,可向主持验收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确有必要的,主持验收部门应当与验收专家组成员签定保密协议,规定保密期限和内容。

第十一条项目验收实行回避制度。项目承担单位和参加单位人员不能作为验收组成员参加验收工作。

第四章项目验收的申请

第十二条项目承担单位需在合同书规定完成日期后三个月内提出验收申请。项目需延

期验收的,项目承担单位应提出书面报告,经项目归口管理部门签署意见后,报省科学技术厅批准。

第十三条申请项目验收,需提交以下资料:

1.项目验收申请书;

2.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合同书;

3.项目实施工作总结和技术报告;

4.项目经费财务决算报告或财务审计报告;

5.与项目成果有关的重要数据、技术资料、专著、论文和照片资料等;

6.涉及技术、经济指标的有关证明材料包括技术检测报告、用户报告等。

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评审)的,应当同时提交浙江省科技成果鉴定(评审)证书。经省科学技术厅批复同意调整项目任务或指标的,应提供调整批复意见。

第十四条项目验收申请经逐级审核后,报省科学技术厅或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项目主管部门。项目主管部门依据项目合同书对验收资料进行审查。符合验收条件的,签署意见后交综合计划管理部门复核,进行登记编号,批准组织验收。

第十五条省科学技术厅拨款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的重大项目,由省科学技术厅委托具备相应能力的内审机构或有资质的审计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项目经费审计报告。重点项目应由项目承担单位的内审机构出具项目经费审计报告,无内审机构的应委托有资质的审计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项目经费审计报告。一般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的内审机构或单位财务部门出具项目经费决算报告。

对市、县(市、区)承担的省重点项目,由市、县(市、区)科技部门委托有资质的审计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

第十六条科技项目经费审计报告应客观反映该项目总经费以及省科学技术厅拨款经费、地方及部门配套经费、自筹经费等各项资金到位的情况,对照项目合同书预算科目的要求,反映财政拨款经费的实际支出情况。

第五章项目验收结论及其应用

第十七条验收结论分为通过验收和不通过验收。

完成或基本完成项目合同确定的任务和技术、经济指标,经费到位且使用合理的项目,通过验收。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通过验收:

①合同规定的主要任务和指标未完成的;

②提供的验收资料、数据不真实的;

③配套经费不落实的;

④经费使用弄虚作假或挪作他用的。

第十八条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申请按结题处置。

1.因不可抗拒因素造成,或因现有水平和条件难以克服或实现的技术,致使项目不能继续或不能完成项目研究开发内容和目标的;

2.项目研究开发的关键技术已由他人公开,致使本研究开发工作成为不必要的。

3.导致项目不能继续实施的其它原因。

要求申请结题处置的项目,应当由项目承担单位书面提出申请,同时提交第十三条第2、3、4、5规定的相关材料,经项目归口管理部门同意后,报省科学技术厅。结余的财政经费按原拨付渠道退回。

第十九条省科技项目验收工作实行公示制度。验收项目名称、承担单位、完成人员、验收意见和验收专家成员名单于验收后10日内在浙江科技网()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验收专家组的验收意见持有异议的,应当在公示之日起10日内,书面向省科学技术厅提出。逾期且无正当理由的,不予受理。无异议的,公示期后正式通过验收。

省科学技术厅在接受异议书面材料后,应当对异议内容进行审核。必要时,可组织专家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条通过项目验收的,由省科学技术厅或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出具项目验收证书。

结题的项目由省科学技术厅出具项目结题意见。

未通过验收的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应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在6个月内再行申请项目验收或申请结题。

第二十一条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于每年一月和七月,将省科技项目验收情况和验收材料,一式两份,报省科学技术厅综合计划处备案。省科学技术厅视情对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部分验收项目进行抽查。

第二十二条建立科研项目承担单位、承担人的科研信用制度。省科学技术厅将项目验收情况归入省科技项目库,每年分两次在浙江科技网上予以公告。

第二十三条项目到期无故不申请验收或经科技主管部门通知后仍不及时验收的项目,项目负责人不得再行申报、承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也不推荐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

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执行负有管理责任,如到期无故不申请验收,须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第二十四条对提供验收资料、数据不真实、配套经费不落实、经费使用弄虚作假或挪作他用的,项目负责人不得再行申报、承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如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行为的,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省科学技术厅提供配套经费的国家项目,按国家规定的办法验收。验收材料一式两份交省科学技术厅备案。

市、县科技行政部门自行立项并获得地方财政经费资助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可参照本办法组织验收。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省科学技术厅负责解释。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篇2

1.地方政府政策扶持

浙江省为鼓励科技金融有效结合, 推动创新性先进示范省份建设, 积极响应国家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战略号召, 相关部门联合多方面出台了金融促进科技进步、科技支持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文件,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近年来主要科技金融政策有:2008年前由浙江省科技厅、财政厅、银监会、保监会等各部门出台的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浙江省技术市场条例、浙江省专利保护条例、浙江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浙江省鼓励发展风险投资的若干意见等;2011年浙江省科技厅、财政厅、金融办等《浙江省科技厅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若干意见》;2012年宁波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天使投资发展的若干意见》;2015年《浙江省促进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暂行办法》和《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科技城) 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意见》。

2.产业经济优势和科技金融生态环境优势

(1) 产业经济优势。第一,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4年末全省共有高技术企业2411家, 与2013年比较, 增长11.7%;从业人员平均数71万人, 增长5.6%;工业总产值45.89亿元, 增长8.1%。第二, 经济效益增长较快, 产品销售状况良好, 利润总额增长较快。2014年高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702亿元, 比2013年增长9.8%;利润总额421.12亿元, 增长13.1%。第三, 研发创新能力逐步提升, 研发投入较快增长, 产出水平稳步提升。2014年, 全省高技术产业中有1331家企业开展了R&D活动, 比2013年增长14.9%;高技术产业R&D人员投入强度和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10.3%和3.5%, 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第四, 创新政策落实效果明显, 税收减免力度加大, 2014年全省高技术产业享受研究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和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 分别为8.6亿元和21.9亿元, 分别比2013年增长2.8%和1.2%。

(2) 金融及科技创新活跃。贷款产品方面, 浙江在全国首创“联合担保”贷款、“桥隧模式”、“道衢模式”等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担保模式方面, 开展了天使担保、政策性拨款预担保、期权担保、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和订单及应收账款质押担保;政府支持模式方面, 设立了浙江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创业投资服务中心和以中新力合控股集团为代表的服务新兴产业中的中小微企业的开放合作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浙江省科技金融结合的劣势

与北京、上海、深圳等较成熟的全国性金融中心相比, 浙江省尚缺乏全国性的完整金融市场体系。

1.缺乏全国性的综合金融市场

浙江省全国性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 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总部设立情况, 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省分别为:银行业北京共71家, 上海共69家, 深圳共23家, 浙江省共21家;证券业北京共53家, 上海共87家, 深圳共48家, 浙江省境内共19家;保险业北京共50家, 上海共49家, 深圳共17家, 浙江省仅1家 (数据来源:浙江省证监局、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等) 。与北京、上海、深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在金融资源的占有、金融服务的提供方面, 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本土证券市场及相关服务机构的发展滞后于本地上市公司的发展

浙江省作为全国经济领先省份, 民间资本积累雄厚, 民营企业发展迅速, 省内上市公司数量达241家, 数量高于北京 (221) 、上海 (201) 及深圳 (187) 。但是相关的金融机构数量却明显不足, 本土证券市场及相关服务机构的发展远远滞后于本地上市公司的发展。

3.科技保险试点有待加快

浙江省在保险业发展方面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 仅有中韩人寿保险公司一家总部设在浙江省内, 并且科技保险的险种与保险公司的一般保险产品具有较大差别, 保险公司在研发关键人员人身意外险、关键设备的损失险等险种时, 现实操作上还存在诸多困难, 这制约了科技保险的加快开展, 未来有望积极开展科技保险方面的探索。

浙江省科技金融结合的机会

1.国家战略改革助力科技金融快速发展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做出的改革:第一, 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第二, “新三板”扩容, 拓宽科技金融融资途径。此外, 符合条件新三板挂牌企业还能与主板市场有效对接。新三板扩容, 一方面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拓宽了渠道, 增强市场流动性, 促进科技金融结合发展;另一方面, 通过扩大券商获利空间, 拓宽了其自有资金运作渠道, 实现资本市场多元化与层次化。

2.互联网金融与大数据时代为科技金融结合提供有效平台

大数据无疑是开启信息时代, 引领各行各业创新变革的一把重要钥匙, 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思维的方式。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 信息处理等方面科技创新能有效降低传统金融交易成本, 提升交易效率, 为金融支持科技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同时科技金融结合过程中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针对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模式创新, 相关评估担保及风险控制体系探索与平台搭建, 也有力的推进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壮大。基于信息技术、互联网、移动互联技术的渗透发展, 金融业在大数据时代创新了沟通渠道和营销手段, 能通过运用大数据中海量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 更好地分析客户习惯及行为、优化运营流程、提高风险模型的精确度, 增强预测能力, 加强金融服务于社交网络的结合, 促进科技金融快速发展。

浙江省科技金融结合的挑战

浙江省在科技金融融合的实际操作中, 在风险控制、监管模式、传统金融与科技创新的有效对接方面还面临着挑战。

1.加强科技金融风险控制

初创期科技企业风险大、间接融资难。科技产业是创新性很强的产业, 诱人的前景也伴随着较大的风险, 即使是较为先进的创新技术, 在大规模产业化之前, 其技术的可行性和市场的可接受性也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因此, 在培育多层次多样化资本市场、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的同时, 也要加强风险控制, 保障科技型融资的安全性。通过构建完善的征信体系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同时还可创新性试行“叫停机制”。例如, 拱墅区要求民间资金匹配按每笔资金余额的1%计提风险拨备金, 凡逾期还款额达到一定比例, 可直接启动“叫停机制”。此外, 具体操作中还可联合银行、保险、担保等独立第三方机构作为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 定期对其进行风险评估。

2.监管模式改革以适应金融市场创新

我国金融业当前法律确立的监管模式还是“分业经营, 分业监管”, 但科技金融结合的过程中势必会涉及银行、证券、保险、租赁、信托、基金、典当、担保等多元化金融企业, 以及各种金融创新的不断产生, 现实中不同金融业务部门间交叉合作向混业金融集团发展的趋势已初现端倪。现行监管模式与现实金融业经营存在一定偏离, 因此如何处理创新与监管的关系, 如何进行监管设计与改进是浙江省在科技金融结合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一大挑战。

3.科技创新对传统金融的挑战

科技金融结合过程中层出不穷的创新对传统金融运营理念及方法均形成了较大挑战:传统金融运营理念强调机构或市场面向客户一对一或一对多服务, 强调各自为营的竞争, 是一种个体理性的分散型运营理念, 而科技金融强调平台与客户是多对一服务, 通过整合金融资源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体理性的合作型运营理念。此外, 传统金融在经营方法上强调“人”的业务与关系能力, 有形化经营, 一个产品一个思路, 产品间整合程度及信息共享较差, 而科技金融平台能够整合多个业务产品发掘更多有效创新, 其对系统技术能力、人员信息管理和业务之间的合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 在大数据的应用与管理方面, 由于大数据结构的特征, 需要通过包括数学、经济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和管理学在内多学科交叉来研究讨论, 这对现有传统金融人才也是一大挑战。

摘要:浙江省在地方政府扶持、产业经济发展、科技金融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优势, 但科技金融体系的完整性相比于全国及其他地区存在不足, 面临国家战略政策支持、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时代机遇, 同时也在科技金融风险控制、监管、与传统金融对接方面面临着挑战。

关键词:浙江省,科技金融结合,SWOT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健, 马亚.科技金融:理论进展与滨海金谷的构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 4.

[2]赵昌文.科技金融文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 4.

[3]杨曦.浙江省科技金融结合的探索、实践及建议[J].浙江金融, 201 4 (8) :76-79.

[4]张俊芳, 郭戎.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基于浙江省科技金融工作的调研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 2010 (3) :70-73.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篇3

暑假到了,孩子们特别盼望能到城里与爸爸妈妈团聚,看看爸爸妈妈打工的城市,感受城市生活。为丰富即将“飞”到城里与父母团聚的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为“科技馆活动进校园”惠普留守儿童,浙江省科技馆与浙江日报联合举办“同在一片蓝天下”留守儿童科技夏令营活动,让小候鸟们以“科技小营员”的身份参加科技馆体验、科普基地考察,体验声音的奥秘、神奇的火柴棒等实验小课堂。

参加“同在一片蓝天下”留守儿童科技夏令营活动的孩子们在科普辅导员带领下,体验展品展项、参与科学课堂、加入互动活动、观看特效电影等,还前往了杭城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西溪湿地考察。

这些孩子们大多来自浙江省欠发达地区衢州、丽水,他们的父母从外地来杭州打工,因为没有时间、条件照顾孩子,他们把子女留在了衢州、丽水老家。其中一位参加活动的“小候鸟”詹嘉琳说:“一年到头,我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很少,也没有和父母一起出去旅游过。这次浙江省科技馆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让我有机会体验了科技馆,还和父母在杭州团聚一起去旅游,我玩的非常开心,也学到了不少知识。”

省科技馆馆长李瑞宏说:“让孩子们从小多接触科学知识、多走进科普场所,将会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我们希望举办这样的活动,让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能走进科技馆,体验科技生活的奥妙。”(编辑:房晶)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篇4

申报指南

2010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申报工作将紧紧围绕《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加快中医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要求,根据“卫生强省”和中医药攀登工程的建设内容,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中医中药协调发展,以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医药学术理论体系和提高临床服务水平为任务,增强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和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为重点,遵循突出重点、注重特色、重视效果的原则,优先安排对促进中医药发展意义大、创新性强、临床疗效好、实用价值高、推广应用面广的研究项目。现就本申报方向和资助重点说明如下:

一、中医药重点研究计划:该计划针对中医药领域的共性、关键性和前沿性科技问题, 培育国家及省部重大研究项目及其延伸后续研究,项目要求原始创新性强,研究目标在国内领先水平以上。重点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重大和新发突发传染病、老年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中医药临床诊疗技术与规范、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体系研究等;医疗卫生改革发展中有关中医药相关政策策略研究;中药现代化关键技术和中医诊疗装备示范性技术研究等。

二、中医药普通研究计划:重点开展具有较好前期工作基础的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应用性科研项目,要求运用中医传统、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临床实际效果。

三、中医药优秀青年人才基金计划:重点突出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申请人需具备较好的中医药研究工作基础和发展潜力,要求体现科学研究与人才培育的密切结合,能促进中医药优势和特色发挥。省中青年临床名中医、省基层名中医在同等情况下立项优先考虑。

四、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规范研究专项:2010年安排的重点为病毒性传染病、妇儿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等,通过对单病种诊疗方案开展深入、系统的科学化、规范化研究,形成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能够指导实际临床工作的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单病种诊疗规范,并能成为可在全省推广应用的成熟方案。具体研究要求可参见《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疗规范研究要求》(可在“浙江中医药网”下载)。

五、中医基层适宜技术研究专项:2010年重点对中医药防治疼痛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骨伤疾病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研究。主要是通过对现有较为先进的、成熟的、适宜在我省基层推广的中医药诊疗技术进行系统规范的研究整理,形成安全有效、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技术操作规范和科学客观的临床效应再评价报告。包括创新技术或原有技术的提高。具体研究要求可参见《省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研究要求》(可在“浙江中医药网”下载)。

六、中医“治未病”研究专项:2010年重点开展呼吸道传染病、肺系疾病的研究工作,切实加强中医“治未病”的传统理论内涵和现代理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各个环节的服务技术方法及产品、中医预防保健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预防保健服务的效果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研究等,形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促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研究成果为体现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特色的技术、方法或医疗器械等。

七、中药医院制剂开发专项:重点开展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应用三年以上,经临床验证安全有效、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具有较良好的应用前景中医经典方、协定方、经验方的制剂开发研究。方案设计和研究要求应符合制剂开发的要求和标准,具体请参见《浙江省医疗机构制剂注册工作细则》要求执行。预期成果为医院制剂注册所需的成套申报材料,要求科学规范、系统完整,力争取得医院制剂批文。已获制剂批文的不予立项资助。

八、中医药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开展中医药政策及管理、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中医药学术经验传承、传统中医学术流派、中医文化等研究。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篇5

ljh 发表于 2011-12-5 15:59:56浏览:563

关于开展2012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

浙卫办科教 [2011] 5号

各位老师您好:

根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2012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申报工作先开始启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参见《2012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申报指南》(以下简称《申报指南》,详见附件)。

二、申报程序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申报实行网络申报和纸质申报相结合的方式。项目申报人登陆浙江卫生信息网()“科教类网上申请”栏目或登录浙江卫生科教网()按要求进行填报,纸质材料经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上报浙江省医学科技教育发展中心。省级医疗卫生单位可直接报送。

三、申报期限

见本通知以下部分内容或附件补充通知

四、其他事项

1.申报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展,资料不完整或网上与纸质申报材料内容不一致的视同无效申报处理。

2.各类计划申报表格请在浙江卫生信息网(网上办事大厅/表格下载/col/col3201)或浙江卫生科教网中自行下载。

3.备案学科编号可在浙江卫生科教网首页或学科管理登陆界面查询。创新学科、支撑学科编号可参见我厅学科公布文件。

五、申报期限及注意事项

1、省部共建计划项目因卫生厅要求限额申报,请各负责人在2011年12月20日前(逾期学院不候)交省部共建计划项目申请书一式一份及电子版到科教科,我们统一交医学部科研办评审,并于2012年1月5日前返还评审结果,申报人根据卫生厅申报指南的要求申报;

2、平台重点项目申报由平台负责人根据卫生厅申报指南的要求限额申报(平台重点只能学科带头人+后备带头人申报);

3、省部共建和平台项目(包括重点资助和骨干人才)需要查新,一般项目和适宜技术不用查新;

4、平台项目(包括重点+人才)必须要在卫生厅学科平台备案过学科才能申报(备案学科=光备案不申报的+申报创新支撑等没中的+立项为创新支撑龙头学科的),平台骨干人才应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或硕士以上学历,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的学科骨干;

5、一般项目省级单位的正高不能报,重点学科的成员可以申报一般项目,6、材料定稿:

申报省部共建计划请填写《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申请书》一式11份;平台计划(包括重点和人才)、一般计划、适宜技术计划填写各自相应申请书及相关附件材料

一式3份。

各类计划网上申报截止日期为2012年1月11日。各负责人纸质申报材料请于2012年1月20日前给医院科教科!

医院科教科:王青青6641;鲁建华6643张勤(网络帮助)***

请大家积极准备,规范申报,确保申报质量。

今年与往年的不同点:

1、今年平台项目(包括重点+人才)必须要在卫生厅学科平台备案过学科才能申报(备案学科=光备案不申报的+申报创新支撑等没中的+立项为创新支撑龙头学科的)

2、今年平台重点只能学科带头人+后备带头人报

3、今年平台骨干人才应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或硕士以上学历,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的学科骨干。

4、今年重点学科的成员可以申报一般项目

5、今年一般项目省级单位的正高不能报

附件:

1.¯2012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申报指南

2.¯申报补充通知

科教科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篇6

分析了浙江省科技期刊近十年发展现状,研究科技期刊与科技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与不协调性,提出浙江省科技期刊发展方向、重点和策略.

作 者:沈悦林 龚勤 徐华娅 SHEN YueLin Gong Qin XU HuaYa  作者单位:沈悦林,龚勤,SHEN YueLin,Gong Qin(杭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310001,杭州惠兴路2号)

徐华娅,XU HuaYa(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310006,杭州环城西路91号)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篇7

海洋科技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国际地位、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20世纪80年代以来, 海洋科技成为发达国家竞争的新领域。美、日、英、法等国都分别制定了海洋科技发展规划, 提出优先发展海洋高技术的战略决策, 以期在新世纪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方面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并在海洋领域找到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而创新能力是海洋科技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它决定了海洋科技的发展趋势。只有通过海洋科技创新才能逐步提高海洋科技水平, 最终增强海洋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4]。随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822”行动计划 (2013-2017) 的提出, 浙江海洋科技创新的新局面也日趋明显。

1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及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深化与发展。技术创新的概念由熊彼特最先提出的。他认为技术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转化为可获利的商品及其产业[5]。尽管在熊彼特的理论中并未提及“科技创新”,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愈加紧密, 因而也就产生了“科技创新”这一新概念[6]。

自创新理论引入中国以来, 学者们不断对其进行丰富和发展。虽然对于科技创新的概念, 学者们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至今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总的来看, 其所表达的内涵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 即:科技创新是科学知识的创新;科技创新是技术、工艺和技能的创新;科技创新是制度的创新;科技创新是显著效益的创造[7]。

海洋科技是科技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海洋科技创新是指通过国家、企业、科研机构的学习与研发, 逐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 探索海洋科学技术的国际前沿领域, 突破技术难关,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海洋应用技术创新体系, 提高海洋产业竞争力, 加快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8]。

海洋科技创新对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首先, 海洋科技创新可以为海上浙江的建设供技术支撑。与陆地资源相比,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更大, 对科技创新的依赖性更强。因此, 海上浙江的建设必须以海洋科技创新为依托。其次, 推进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 需要依托海洋资源, 大力培育海洋优势产业, 建设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极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 而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海洋科技创新。第三, 海洋科技创新为解决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提供了可能。海洋生态环境脆弱, 受人类生产生活影响, 海洋生态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必然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而海洋科技的创新与应用为海洋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手段。如对突发性海洋污染事故的生物治理、为保护濒危海洋生物物种而运用海洋灾后修复技术修复遭到破坏的海洋生态。

2 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主要由海洋科技投入能力和海洋科技产出能力两个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中又包含了多个反映创新能力的指标。

海洋科技投入能力主要反映海洋研究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投入情况。海洋科技投入水平是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海洋科研机构是指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任务, 拥有一定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一定数量、质量的研究人员, 有开展研究工作的基本条件, 并长期有组织地从事海洋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机构[9]。它的数量反映了一个地区海洋科技创新的硬件条件。从业人员和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则反映了海洋科技投入的人力情况。从业人员指由海洋科研机构年末直接组织安排工作并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总数, 包括固定职工、国家有编制的合同制职工、招聘人员和返聘的离退休人员。不包括离退休人员、停薪留职人员。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指从业人员中的科技管理人员、课题活动人员和科技服务人员, 他们是从事海洋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科研经费收入反映了地区海洋科技科学研究资金投入情况。

海洋科技产出水平反映了海洋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程度和转化水平。它包括海洋科技课题数量、海洋科技论文数量、海洋科技著作数量以及专利授权数量。这里所说的海洋科技著作主要是指正式出版的科技专著、教材以及科普著作。专利授权数是指在该年专利管理部门授予该单位专利权的职务专利的总件数。

注:科研机构数量、科技活动人员、从业人员、科研经费收入数据均来源于2011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 单位科研机构科研经费收入与科技活动人员人均科研经费由计算得出。

资源来源:2011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 虽然北京非沿海地区, 但各类资源在北京高度集聚, 研发研究的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在国内最多。在国家“海洋强国”发展战略的指导下, 北京迅速聚集科研力量, 无论海洋科技投入还是产出均遥遥领先于全国其它地区, 呈现出强劲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除北京以外其它均为沿海地区, 这11个地区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包括山东、上海和广东。该层级中各地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第二层级包括辽宁、天津、福建、江苏和浙江。该层级中各地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弱。第三层级包括河北、海南和广西。该层级中各地区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归纳为:

第一, 浙江省海洋科技投入总量与产出能力均十分有限 (如表1、表2所示) ,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弱, 难以为浙江省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二, 浙江省海洋科研机构总量充足, 科技活动人员人均占有科研经费数量较多 (如表1所示) , 但科研产出总量少 (如表2所示) , 产出效率低 (如表3所示) 。

第三, 浙江省海洋科研机构课题数量少, 且生产实践结合不够紧密, 特别在成果应用方面较弱, 专利数量匮乏。

2.2 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1) 海洋科研人才严重匮乏。由表1可知, 浙江省从事海洋研究的科技人员数量较少。而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北京、山东、上海、广东海洋研究的科技人员数量分别为10968、2940人、2919人和2299人, 是浙江省海洋科技人员总数的9.55倍、2.56倍、2.54倍和2.00倍。浙江省不仅海洋科研人才总量不足, 且缺乏领军型人才, 没有形成高端引领。因此, 尽管科技人员人均占有科研经费数量不少, 但成果产出却与之难成正比。

(2) 海洋科研机构科技课题总量少, 且科研结构具有不合理性。2010年, 浙江省海洋科研机构科技课题总量少, 占全国海洋科研机构科技课题总量的3.13%, 仅略高于辽宁、广西、河北、海南。在浙江省海洋科研课题中, 基础性研究较少, 仅为20.36%, 多为科技服务, 占31.55%。海洋科研机构科技课题总量的不足及基础研究的缺乏, 极大地限制了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3) 海洋科研机构分散, 没有形成合力。目前浙江省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高校院所有近20所, 包括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海洋研究院、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以及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等。在涉海研究机构中, 独立研究机构数量较少, 大多分散于高校, 形成教学与科研联合体。但在研究的过程中, 各研究机构彼此间的沟通与交流较少, 没有整合科研力量, 形成合力, 大大减少了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的机会。

3 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3.1 制定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发展战略

由美国、日本等主要海洋强国的发展经验可知, 海洋科技发展战略对海洋科技快速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 浙江省必须紧紧围绕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这一核心战略, 从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 以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目标, 制定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并根据海洋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 对海洋科技战略和发展规划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以推动海洋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3.2 拓展融资渠道, 加大对海洋科技的投入

海洋科技的快速发展必须以充足的经费投入为前提条件。这对于政府部门来讲是个难题。在这一方面浙江省可以学习美国的做法。美国海洋科技经费来源形式多样, 除以国家投入为主外, 还有部门、企业和社会捐赠, 以及银行存款、基金和有价证券投资、技术转让等形式获得的收益[11]。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浙江省应尽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 企业、社会和外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在积极争取国家经费支持的同时, 增加地方政府的经费投入, 采取配套资金或专项资金的形式, 专门用于支持海洋科技研发。可以制定相关政策, 把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引入到海洋科技发展中, 用以支持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此外, 还可以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采取减免税等形式减少海洋科技研发成本, 鼓励海洋科技创新。

3.3 建立海洋科技人才队伍

海洋产业的高技术门槛决定了海洋科技人才不可或缺的核心地位。浙江海洋科技人才短缺问题表现突出, 面对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的新形势, 必须提高对海洋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一是要加快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浙江省高校必须肩负起培育海洋科技人才的重任, 这既是高等教育顺应时代发展, 服务地方经济的要求, 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必须与海洋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相适应, 开设与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 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科研习惯, 为浙江省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应用型、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二是要重视海洋科技人才质量的提高。要加强对海洋科技人员培训与深造的支持力度, 鼓励他们到国内外海洋科技力量较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学习和培训, 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 掌握先进的研究方法, 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三是要加强与国内外海洋科技力量的联合协作。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海洋科技强国的沟通与交流, 以会议、访问、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往来, 逐步建立科研协作关系。对于国内海洋科技力量较强的省份, 如山东省, 可以直接引进或聘用海洋科技专家, 参与到我省海洋经济示范区的建设工作中。

3.4健全科技推广体系, 加快海洋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

首先, 要加强海洋科技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 建立起集信息集散、技术评估、技术咨询、市场预测、决策支持、项目孵化、投资融资、客户服务全方位功能于一体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平台[12]。目前浙江已经完成了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搭建, 接下来应进一步完善服务内容, 提高服务水平, 切实发挥科技服务平台的作用。其次, 要加大对海洋科技成果宣传和保护, 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海洋科技成果的应用可以采用建设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组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等办法。

3.5 加强海洋科技的统一管理

在浙江省域范围内, 每个区域的海洋资源条件和特点均不相同, 其海洋科技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 要在浙江省范围内建立统一的领导机构, 协调省域范围内各个科研机构的研究工作, 实现互助合作、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调统一, 最大程度地提升浙江省的海洋科技竞争力。此外, 还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 建立开放式数据管理体系, 实现资源无障碍共享, 提高海洋科技管理效率[13]。

摘要:分析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 对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剖析, 指出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存在的人才缺乏、研究结构不合理以及研究力量分散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制定海洋科技发展战略、加大投入、建设人才队伍、加速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加强海洋科技统一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对策。

携手创新科技 共建智慧浙江 篇8

3月22日,“2011 智慧浙江技术论坛”在杭州隆重举行。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到会致辞。浙江浙大网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大网新”)、IBM、浙江大学三方联合签订了浙江省绿色智慧城市联合研发中心的合作备忘录;同时,舟山市人民政府、IBM、浙大网新签订了关于开展科技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来自浙江省政府各执行部门、浙江大学、浙大网新集团和IBM的专家和学者,还就如何重点围绕“便民服务”,“金融信息化”和“海水淡化”等几个方面,推进智慧浙江的建设展开了讨论。

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打造战略新兴产业

当前,浙江在信息化、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已具有良好的基础:信息化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前列,城乡有线电视联网率99%以上,互联网普及率居全国第三位;具有较强的科教研发能力,创新指数居全国各省区的第二位,积聚了一批较高研究水平的高校、科研机构和高端人才,建设了一批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和创新载体。同时,在智慧应用市场开发上也具有独特优势,5000多万常住人口、近300万户企业及个体工商户、3970万户互联网用户、5047万手机用户,加上城乡居民消费水平高,具备善于抓机遇、能创业,敢创新的文化素质,智慧应用市场开发的潜力很大。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不断推进,形成了极具雄厚的产业基础,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现代农业设施、制造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信息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这些都为智慧浙江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条件。

浙江省绿色智慧城市联合研发中心的合作备忘录签订之后,将积极响应浙江省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定位于面向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大需求,在包括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基础技术的研发应用、智慧城市建设、科技园、聚光光伏/海水淡化和半导体产业等领域展开合作。结合浙江省各区域的需求,有特色地继续推进“智慧的城市”在整个浙江省的落地。

三方在初始阶段,将主要在如下几个领域开展相关业务合作:智能电网、聚光光伏 / 海水淡化,重点发展海洋经济以及智能电网的打造,充分结合光伏发电和海水淡化两者的优势;绿色智慧城市项目;打造物流和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围绕舟山经济特色打造国际物流岛,加快发展港航物流业目标,以大宗商品交易、海陆综合集疏运网络和物流与金融综合服务“三位一体”的物流金融服务平台的应用开发、商业模式创新和行业推广为主要内容,推进三方在港航物流金融领域的合作。在宁波,将更加重视其智慧物流园区的建设,从科技研发到引进产业基地的成果产业化,做大做强智慧物流,并以此为基础,拓宽更多的合作方面;在嘉兴,则会重点围绕智慧交通来展开合作。

从舟山市人民政府、IBM、浙大网新签订的关于开展科技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可以看出,加快经济结构转型,促进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是本次合作的重要目标之一。近期,国务院批复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将在资金安排、项目布局、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浙江省积极的支持,为促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基于这样的大背景,并结合本地的特色优势,IBM将通过对相关信息化解决方案的研发,并将科研成果低成本产业化地推广等方式,帮助浙江充分挖掘丰富的“海洋生产力”,并把海洋经济这一创新的战略新兴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预计到2015年,浙江将打造“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为空间布局的海洋经济大平台,宁波-舟山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是核心区;在产业布局上以环杭州湾产业带为北翼,成为引领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以温州台州沿海产业带为南翼,与福建海西经济区接轨;杭州、宁波、温州三大沿海都市圈通过增强现代都市服务功能和科技支撑功能,为产业升级提供服务。在此基础上,形成九个沿海产业集聚区,并推进舟山、温州、台州等地诸多岛屿的开发和保护。相信在本次合作中所创造出的产业创新科技成果,对于这个大平台的整体建设,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务实推进合作进程

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在论坛致辞中指出:建设智慧浙江是抢占未来制高点、争创发展新优势的战略举措。它有利于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升人们群众的生活品质;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毛光烈副省长就如何落实合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浙江省有关地方和部门要积极主动参与与IBM公司商定的合作内容,努力探索在各个领域开展有效合作。二是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在坚持双赢合作的原则基础上,结合实际,始终确认政府在双方合作当中的主导地位。做到主动负责、主动参与、主动谋划,使创新技术为浙江所用。三是与三方的合作要务实求效。要紧紧围绕浙江“十二五”发展转型升级的要求,围绕创新强省、创业富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要求,抓实推进合作项目。每个阶段的合作都要抓住重点,加快推进。

首先,要进一步抓紧落实现有合作项目的实施工作,确保达到预期目标。其次,要加快推进浙江大学、浙大网新与IBM公司共建联合研究中心的工作,进一步围绕项目需求,深化合作项目研究,加强合作方案的确定和责任分解,抓好示范合作市。要在宁波智慧物流项目合作的基础上,加快宁波和嘉兴智慧城市、杭州便民服务中心、浙江省金融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舟山市聚光光伏与海水淡化及气象灾害预报、水利防灾减灾、智能电网等建设项目合作方案的研究,做到扶持一个、推进一个;对重点几个部门的合作需求要逐个研究,细化方案。

毛副省长希望省级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指导和协调,尤其是作为交流合作牵头单位的省科技厅要认真负责方案的论证和实施监督;省经信委要充分发挥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统筹推进与IBM公司的合作;有关城市和合作单位要进一步深化需求研究,提出项目需求,理清合作思路,完善项目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同时,也希望IBM公司能站在全国智慧应用市场的大开发的高度来调整发展战略,高度重视与浙江省的交流合作,把浙江作为与中国合作的战略基地,加快推进联合研发中心的建设,并尽快进入实体化运作;提高技术研发的效率,加快知识创新的速度,促进浙江省新兴产业的发展。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篇9

学生进校后有4次机会申请转专业:第一学期末和第二学期末在全校允许的专业范围内转,第三学期末至第四学期末在学院内转,转专业主要考察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综合测评成绩和高考成绩(具体按学校转专业的相关规定执行)。

浙江科技学院艺术类专业招生的新变化

艺术类专业取消外语单科不低于60分的限制,设计学类(中德联合培养)专业除外;各省美术类专业招生的专业成绩均采用省统考成绩;设计学类(中德联合培养)专业通过三位一体第一批提前批招收美术专业学生12人。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篇10

浙江省科技厅

2011年5月5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温州服装发展大厦举行“浙江省温州服装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授牌仪式。首先,我代表省科技厅,向对实施单位温州服装发展有限公司,共建单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市服装商会、温州大学、温州腾旭服饰有限公司、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等,表示衷心的祝贺!

“浙江省温州服装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是一项以“整合、共享、服务、创新”为宗旨,以“市场运作、政府推动、协调合作”为指导思想,立足于服务企业和行业,通过整合资源,紧密产、学、研结合,实现新产品研发,进而推动服装行业转型发展的创新工程和绿色工程,对温州乃至全国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它的建立,凝聚着省、市、区各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和温州服装发展发展有限公司的心血和汗水,是腾旭企业推进“科技化、信息化、时尚化”的又一新成果。

温州服装发展有限公司的投资主体企业腾旭企业,在20年的成长历程中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蜕变,见证了温州整个服装行业的兴衰。在经济危机来临时,董事长徐云旭华丽转身,把自己企业的办公大楼转为温州中小服装企业的研发中心,开始了对“虚拟联合、实体运营”的尝试。为了组建创新服务平台,徐云旭女士多次带领团队对温州市服装行业展开深入调研,并于2008年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建立了温州服装发展大厦,成功吸引200家以上中小型企业入驻,开始了构建温州纺织服装生态圈的蓝图;2011年,温州服装发展有限公司在服装发展平台的基础上着手“中意纺织服装研发中心”的筹建工作,该项目不仅对温州服装行业的转型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更是对在意大利的华人同胞更好的融入普拉托的社会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次由温州服装发展有限公司牵头组建温州服装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是省科技厅的选择,更是温州整体服装行业的选择!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篇11

关健词:黑龙江科技信息网络服务对策

用网络获取信息,增长知识是当今社会信息资源应用与发展的必然趋势,科技信息网络的建设与发展不仅为社会提供信息资源服务,而且为推动整体社会的信息化搭建了平台。目前,我国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建设速度较快,各省相继建成了一批以提供文献信息、综合科技信息及专业科技信息为主要服务内容的网站,2005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显示,全国网站拥有的在线数据库中科技信息数据库所占比例已达到16.2%。表明科技信息服务网络资源的作用将逐步突显。

一、黑龙江省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的现状

黑龙江省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的建设以实用性和特色服务为宗旨,围绕黑龙江省科技、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通过多种形式面向政府、企业、高校提供咨询决策、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科技信息支撑服务,随着我省经济的振兴,网络建设步伐逐步加快。

1.科技信息网络辐射范围较广

近几年,黑龙江省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发展较快,专门从事科技信息服务的网站已有多家。以中国龙网、黑龙江省科技信息网为代表的综合性科技信息服务网站服务内容全、涉及范围广,成为黑龙江省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建设龙头,各地承接科技网络的载体不断完善,覆盖十三个地市的科技信息网基本建成。除此之外还有黑龙江农垦科技信息网、黑龙江科技成果转化网、黑龙江农业信息网等省内知名网站的参与。目前,已经形成了各业、各类科技信息的全面涵盖,各省、市、县、镇四级网络的全面辐射。

2.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各科技信息网络服务机构结合社会,市场需求,创新服务模式,努力建设网络服务平台。目前,黑龙江省各大科技信息网建立的信息服务平台已有多个,内容涉及科技成果转化、加工基地建设、企业科技咨询等,为我省的科技信息服务,中小企业的政策咨询服务,宏观科技产业策略研究等打造了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比较有特点的是黑龙江省科技信息网建设的“三个平台”工程,即远程管理服务平台、远程咨询服务平台、社会资源整合平台。这三个平台是以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以提高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为目标,在前沿思想的指导下开辟了黑龙江省科技信息网络的新型服务模式。

3.科技信息数据库资源丰富

黑龙江省正处于科技技术转型时期,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类科技人才不断涌现,科技信息、科技知识的需求迅速增加,黑龙江省各大科技信息网络服务机构紧紧抓住这一需要,多方引进数据库资源,形成区域资源共享。2005年,黑龙江省科技信息网在引进了权威性高、实用性强的清华同方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的基础上,开通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哈尔滨镜像站,实现了从国家到省的信息资源嫁接。使广大科技工作者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地检索到1000多种外文科技期刊、2500多种外文会议录和科技报告、6000多种中日文科技期刊及中文会议录和学位论文的文摘免费查阅服务。

二、黑龙江省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黑龙江省的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地市级以上科技信息机构建立了区域性科技信息网络,推动了科技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发展,但整个信息服务网络建设还不是很完善,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缺少客户直接参与,信息产品针对性弱。科技信息网络服务机构在网站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客户参与较少,与客户的需求有一些差距。提供的信息种类不够丰富,高质量的信息产品较少,缺乏特色。没有充分利用科技系统的优势开发出具有本地特色及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科技信息资源,也没有开发出适应市场、技术领先的软件及应用产品。

2.服务手段渠道落后,信息服务质量不高。部分信息产品生产、服务仍停留在“复制”水平,只能提供少量增值服务,重资料收集,轻资料筛选,深层次加工信息产品水平低。另外,省内各家科技信息网站先后开通了网上在线服务,但时间较短,方式繁琐,也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3.高级信息人才匮乏,加工队伍建设滞缓。黑龙江省科技信息网络服务机构虽然加大了人才培养的投入,但限于本省经济地理环境的现状,很难吸引高水平人才到黑龙江工作。目前,黑龙江省的科技信息网络服务机构仍然存在人员少,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培训等问题,尤其是缺乏顶尖级的领军人物、业务带头人,难以形成有战斗力的团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科技信息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及其在经济建设中作用的发挥。

4.适应市场能力薄弱,管理体制缺乏创新。黑龙江省的科技信息网络服务机构仍处于起步阶段,经费主要来源依靠政府支持,自我创收能力有限,开拓市场能力不强。全省科技信息网络机构大部分是公益类事业单位,职工危机感不强,主动服务于社会的热情不高,管理体制缺乏创新。

5.缺乏有效互联互通,资源难以形成共享。信息服务网络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使系统间难以相互合作,由此造成资源布局不合理,资源难以共享。目前还未做到互联互通,服务的层次水平始终处于一般水平徘徊。

三、黑龙江省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发展对策

1.明确客户需求,做好针对服务

黑龙江省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人员要树立“用户第一”的思想和市场的观念。在认真研究市场形势,不断探索信息服务新思路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服务,加强数据库建设,加大网络化信息服务力度,开发生产出适应市场需要的高层次的科技产品,真正能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

2.强化服务手段,开展多样服务

黑龙江省科技信息网络服务机构要摆脱以文字为主的单一服务模式,加强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方式的服务,使客户获得更加直观、方便、快捷的人性化服务。服务方式尽量针对用户喜好,对使用者应提供更具亲和力的主动式和个性化服务。

3.加快队伍建设,培育创新人才

信息网络和资源建设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和市场经营人才。对于黑龙江省这样的省份,依靠高薪等手段引进人才,在目前的体制下很难实现,莫不如下大力气自己培养,根据经济发展需要,选派在岗优秀青年信息服务工作者到先进地区学习或有计划、有目的、周期性地进行脱产或半脱产培训,建立健全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做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4.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开拓市场

黑龙江省科技信息网络服务机构为了增强市场生存能力,必须要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不断创新,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在收入分配制度、用人机制上都要有所创新。在这方面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做了大胆的尝试,针对黑龙江省科研院(所)和中小企业广大科技人员对科技文献资源的需求,创建了省内唯一一家“科技超市”。“科技超市”将集经济、社会、金融、商贸等各种信息资源和服务为一体的科学技术文献提供给广大的科技工作者,不仅满足了用户需求,而且开拓了市场。

5.建立网络联盟,实现资源共享

搞好信息服务必须要整合信息资源。目前,黑龙江省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很多单位已建设了网站,互联网的技术功能和特性比较适合作为整合信息的平台。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建立黑龙江省科技信息网络服务联盟,使联盟内成员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在充分利用国内已开发的信息资源的同时,根据黑龙江省科技经发展特点,建设地方特色数据库,有效展开相关资源的共享服务。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上一篇:参观中医院400字作文下一篇:心理健康专题教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