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办法

2024-09-22

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办法(共7篇)

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办法 篇1

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办法

[/M]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以及实施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接受委托,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对涉及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安全和功能项目进行检测以及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的见证取样检测,出具检测报告,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活动。第三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 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和本省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确保检测质量。

第五条 推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进步,鼓励检测机构积极开展检测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利用,推广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检测工作质量。

第二章 检测机构和人员

第六条 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并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

第七条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的内容分为见证取样检测和专项检测。检测机构资质标准见附件一,各项资质检测仪器、设备最低配置见附件二。

第八条 检测机构可取得一项或多项检测资质。检测机构申请见证取样检测和专项检测资质的,除须满足附件一的相应资质标准外,其中注册资金应叠加或不低于人民币500万元,人员、设备、办公、试验场所等应满足检测活动的需要。

第九条 检测机构的检测技术人员经过岗前培训和考核,取得岗位证书,方可从事检测工作。检测技术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及以上检测机构。检测技术人员单位变动的,应办理变更手续,在原检测机构从业不满一年的,不得办理变更手续。

检测技术人员的考核和岗位证书由省建筑业管理局统一组织和颁发。

第三章 检测机构资质申请、受理和审查

第十条 新设立的检测机构申请资质,应提交以下资料:

(一)浙江省建设工程检测机构资质申报表一式三份及电子版(见附件三);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

(三)与所申请检测资质范围相对应的计量认证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四)办公和试验场所房产证明或租赁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五)企业资信证明及股权设置情况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六)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及所申请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任职文件、学历证书、职称证书、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及其个人工作简历及相关证明材料,检测技术人员名册及相应劳动合同、社会保险证明、身份证、学历证书、职称证书、执业资格证书、岗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等有关证明和资料;

(七)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制度及内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等资料。

第十一条 已具有某项检测资质,需申请其它业务检测资质的,除提交第十条所列材料外,还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正本、副本复印件;

(二)企业的财务决算年报表;

第十二条 检测机构申请资质应向企业注册地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提交所有申请材料,并交验相关证件、证明原件。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受理单位应当在受理之日起5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机构。

第十三条 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受理的申请材料进行查验,复核企业提交的证件、证明原件并在相应复印件上加盖核对专用章,并组织专家组对申请机构进行现场核查(核查所需时间不计算在规定期限内),出具受理意见和核查意见,填写《浙江省建设工程检测资质审查汇总表》(见附件四),连同企业申请材料(不含原件)一起报送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四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受理的检测机构资质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组织专家组对检测机构申请项目进行现场核查(核查所需时间不计算在规定期限内),根据审查结果做出书面决定,对符合资质标准的,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颁发《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并报建设部备案。

第十五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组对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核查时,应对核查对象的资质条件、内部管理、技术能力等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提出核查意见,填写核查表。

第十六条 《检测机构资质证书》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包括正本、副本及一枚资质专用章。资质证书正本与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资质专用章与证书配套使用。

第十七条 《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限为三年。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检测机构应当在有效期满前30个工作日内,按本办法申请审批程序申请办理延期手续。

检测机构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没有下列行为的,有效期届满时,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在资质证书正本、副本上加盖延期专用章。检测机构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延期,并书面通知检测机构,说明理由。

(一)超出资质范围从事检测活动的;

(二)转包检测业务的;

(三)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资质证书的;

(四)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或者鉴定结论的。

(五)出具错误的检测结论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主要检测仪器未经检定或超出检定周期以及功能损坏仍进行检测,情节较为严重的;

(七)档案资料管理混乱,造成检测数据无法追溯的;

(八)未按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进行抽样、检测或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

(九)聘用未取得岗位证书的检测人员从事相关检测工作情节较严重的;

(十)在检测工作中,发现严重事故隐患,未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告的。

(十一)有其他不良行为且已造成较严重后果的。

第十八条 检测机构的资质证书有效期满后不申请延期的,其《检测机构资质证书》自行失效。第十九条 检测机构取得资质后降低资质条件,不再符合相应资质标准的,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撤回相应的资质证书。

第二十条 检测机构因改制或者分立、合并,或因其他原因发生资质条件变化的,检测机构应根据变化后实际达到的资质条件,按照本办法规定重新申请资质。

第二十一条 检测机构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的,应向所在地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第二十二条 检测机构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到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一)因破产、倒闭、撤销、歇业,或因其它原因终止业务的,应当于15日内办理注销手续。

(二)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等,应于30日内办理变更手续。

(三)遗失《检测机构资质证书》的,应在省级以上公众媒体上声明作废后领取新证。

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办法 篇2

近这些年来, 我们儋州市那大镇企业管理办开展针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专项整治, 并且要求这些进行节能降耗工作, 从一定程度上说,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是, 相当一部分企业仍然存在着对国家能源计量管理的法律法规不了解, 企业管理上缺乏完善的计量管理体系, 从而导致企业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 忽视计量数据的管理和使用。认识是行动的先导, 首先要在思想认识上, 加强企业对计量管理的认识, 意识到计量管理的必要性。

1 加强计量管理的必要性

计量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计量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企业要发展离不开计量管理, 因此, 加强计量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必要性。

1.1 计量管理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

计量是产品质量最基本的保证, 产品质量的特性需要用计量数据才能准确可靠。如果没有计量的测试、监督保证, 产品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如果企业的计量器具不合格, 产品的几何尺寸就不可能合格。因此产品质量必需经过精密的测试来控制。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 从原材料进厂的检测分析到生产工艺流程中各工序的质量监测控制, 直至成品半成品检验都必需有计量测试层层把关, 严格控制。

1.2 计量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计量是节能和管理的眼睛, 只有依靠科学的能源计量手段和管理方法, 促进节能降耗, 才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完善计量检测手段, 加强计量管理, 使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能避免资源浪费, 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中第三十六条规定:“加强能源统计和计量管理,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督促企业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 加强能源计量管理, 树立了计量就是计钱的理念”。

2 计量机构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办法

通过上述认识到计量管理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必须加强计量管理的必要性后, 计量机构全面质量管理应该采取怎样的实施办法?

2.1 建立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和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

企业必须建立和不断地完善计量规章制度, 保证企业计量检测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使计量工作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 节能降耗, 增加经济效益。

比较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 必须包括计量培训制度, 计量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 计量器的采购、入库和流转制度, 计量器周期检定校准制度, 计量器的配备、使用、维护和保养制度, 不合格计量器具的管理制度, 以及计量工作的定期审核与评审制度。

除了建立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之外, 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的菲根鲍姆首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 简称TQC, 就是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 把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都纳入统一的质量管理系统, 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要通过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与管理结构, 加强内部质量审核, 对质量体系做出诊断, 对已经查出的不合格要及时矫正, 对潜在的不合格要做出有效预防, 才能使质量体系进入良好循环, 形成自我完善、自我改进的机制。

2.2 建立计量器的科学管理制度

科学管理计量器具, 能够提高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中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风险, 并且能够有效地控制不合格产品的产生, 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质量成本。

那么, 如何对计量器具进行科学管理呢?首先, 企业应根据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能源计量、产品检测等方面的需要确定计量检测点, 配备符合使用要求的计量器具, 明确规定计量器具的名称、精确度、测量范围, 器具的型号、数量、使用地点、检定周期等。其次, 编制本单位计量器具管理账册, 制定计量器具分类管理方法和周期检定计划, 使能源计量器具的受检率要达到100%。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才能投入运行。企业还应对计量器具实施标志管理, 标志要注明检日期, 有效期和检定单位, 建立计量器具档案, 有专人负责, 其内容包括计量器具及配套设备明细、使用保管人姓名、检定合格证书、维修记录、计量装置设计、安装技术图纸资料, 计量仪表使用说明书等部分。对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应停止使用, 隔离存放, 并做出明显标志。

2.3 加强计量机构检验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奖惩制度

提高计量机构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 直接有效保障计量机构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因此, 必须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质量终身制原则, 落实检验报告互检制度。

为了不断提高检定和校准质量, 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第一, 技术人员的水平要与检定和校准技术的更新速度相适应。第二, 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作用, 组织技术交流会, 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办法对技术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第三, 检定和校准人员增强责任感, 有高度的责任心, 把所有涉及的要素和过程都控制好, 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第四, 不断提高检定人员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以适应特殊情况和特殊顾客的要求。第五, 为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培训和论文交流活动。

为了使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 必须让技术人员的经济效益与计量检验质量紧密挂钩, 加强计量机构质量管理奖惩制度。通过奖惩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加快人员对于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实施的相关性, 同时通过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全员的参与, 将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2.4 加快质量管理中心的建立和加强计量数据的有效管理

为了使计量机构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我们应该建立以质量为中心任务的质量管理中心。一个完整的建立程序是建立有效质量体的基本保证, 质量体系是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中稳定存在的, 没有严格的制订程序作为保障是很难产生的, 全面质量管理也就无从谈起。在实践中, 质量体系的建立通常有分析质量环、研究具体组织结构、形成文件、全员培训、质量体系审核和复审等步骤。其中, 质量环是质量体系建立的基础, 它是质量形成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研究具体组织结构, 则是质量体系建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步, 关系到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程度和实施效果。

无论是企业的安全生产, 产品质量检测, 还是生产工艺监测控制, 都是需要依靠准确有效的计量检测数据。计量检测数据, 不仅能够考核装置或设备的工作能效, 还能为企业的技术革新提供有效的技术来源。生产操作人员最熟悉装置流程的关联性、设备的负荷、计量器具的稳定性以及物料的损失情况, 让他们确认生产控制计量数据是最合适不过的, 但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相应的计量职能部门应对他们进行监督执行。为做好节能降耗工作, 要制定严格的能源管理制度, 这些规章制度要明确规定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 理顺工作流程, 各项管理规范、顺畅。在节约用能、合理用能、控制能源消耗生产成本的过程中发挥较大作用。通过在能源使用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安装的能源计量器具, 使得各个环节上的能源是否按定额消耗。

计量工作是一项既是古老, 又是新兴的事业, 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高低。企业要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产品质量, 就需要保证生产和经营中的计量测试方法准确, 只有设备齐全的准确测量, 才能有效准确的进行经济核算, 才能控制过程产品质量和终端产品质量。

故此, 企业必须加强认识计量管理的必要性, 在计量机构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办法上, 可以建立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以及计量器的科学管理制度, 并且加强计量机构检验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奖惩制度, 以及加快质量管理中心的建立和加强计量数据的有效管理等。

有关计量机构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办法, 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大家日后深入研究。水平有限, 故搁笔于此, 希望本文能达到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吴军.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J].现代企业管理.2007 (08) .

[2]张东维.计量校验质量管理实施[J].计量与校验.2005 (11) .

[3]张春明.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分析[M].海南工业机械出版社.2007年.

[4]王晓明.计量机构校验质量对于企业经济的影响[M].内蒙古出版社.2007年.

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办法 篇3

关键词:浙江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 图书馆法 地方法规

中图分类号:G25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4-075-004

Survey on the Effect of Management Measures of Zhejiang Public Library

Liu Lidong(Hangzhou Library, Hangzhou , Zhejiang,310016)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and content of Management Measures of Zhejiang Public Library. Then it is a comparison of data about Government investment, utility scale, personnel, basic servic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nd other aspects in the past seven years. The paper affirms the measures and also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Key words: Management Measures of Zhejiang Public Library; the library law; local regulations

CLC number:G259.20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6938(2010)04-075-004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颁布7年来,浙江省公共图书馆发展状况所作的调查、分析,阐述了地方法规对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还需不断完善的必要性。

1 公共图书馆法及我国公共图书馆立法情况

1.1图书馆法

图书馆法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有关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活动的专门法规。它是建立与管理图书馆,制定图书馆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总依据,是调节国家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其它组织之间以及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等在图书馆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是国家领导、组织和发展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手段,具有强制性、规范性、概括性、稳定性等特点。[1 ]

1.2我国图书馆立法情况

我国目前并没有一部按国家立法程序制定的法。我国现有的国家法律法规中,涉及图书馆领域方面的仅出台了一部,即国务院制定通过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2003年) [2]以及一些中央有关部门所制定的政策和部门规章,如文化部颁发的《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 [3]、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 [4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 [5 ]、中国科学院颁发的《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工作暂行条例》等。[6 ]

我国地方性的图书馆立法工作走在了国家立法的前面,目前已制定《公共图书馆条例》的有四个,已制定《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的也有四个,分别是:《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图书馆条例(试行)》(1997),《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图书馆管理条例》(2000),《湖北省公共图书馆条例》(2001),《北京市图书馆条例》(2002),《上海市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2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2002),《河南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2002),《浙江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2003)。[7 ]这些地方性的公共图书馆法规、政府规章,为国家立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2 《浙江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的概况和特点

《浙江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03年8月6日由浙江省人民政府第161号令公布,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办法》属地方政府规章,适用于公共图书馆。《办法》共分七大章共三十四条,针对我省各地公共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实际情况,主要对公共图书馆的性质、建设与经费、服务与读者权益、文献信息资源、工作人员、法律责任等做了规定,着力解决公共图书馆的规划建设、经费保障、文献信息应用、读者服务以及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建设等问题。

2.1 明确了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质

《办法》规定:“本办法所称公共图书馆,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投资设立的,收集、整理、保存、开发、应用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于公众的公益性机构”(第2条)。

2.2 规定了机构设置和主要经费来源

《办法》规定:“省、市、县(市、区)应当建设公共图书馆,乡镇、街道应当在文化站内设立图书室”(第8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图书馆的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优先安排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保证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的需要”(第9条);“公共图书馆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和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予以增加”(第11条)。

2.3 设定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规范

《办法》要求:(1)开放时间:“省图书馆,杭州、宁波、温州市图书馆74小时以上,其他市图书馆64小时以上”;“县(市、区)图书馆56小时以上”;“乡镇、街道公共图书馆48小时以上”;“少年儿童图书馆43小时以上” (第16条);(2)对残疾人服务:“公共图书馆应当为残疾人设置无障碍通道,并根据条件设置残疾人阅览室或者阅览专座”(第18条);(3)多元服务和提高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公共图书馆应当开展文献展览、知识讲座和组织群众性读书等活动,向读者推荐优秀读物,指导读者阅读”;“公共图书馆应当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功能,采取多种服务方式提高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提供服务”(第19条、第20条、第21条);(4)信息服务:“公共图书馆为读者收集专题信息,编写参考资料,提供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借阅或者进行代查、代译、复印书刊资料等服务时,可以收取服务费”(第20条)等。

2.4 对资源建设、人员素质提出了要求

《办法》对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库建设、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作出了相应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建立完备的书目数据库,逐步实现自动化、网络化检索和开架、网络化借阅,为读者利用文献资料创造良好、便利的条件”、“公共图书馆应当积极采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自动化管理技术,有步骤地实现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不断拓展虚拟馆藏资源。”(第17条、第22条)。同时,根据文化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浙江实际,对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和专业工作人员的资格作了规范:“公共图书馆实行馆长负责制”、“公共图书馆应当配备与图书馆业务相适应的专业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第27条、第28条)。

2.5 规定了处罚标准

《办法》针对公共图书馆管理的规范要求设定了三方面的法律责任,并较为详细的规定了处罚标准:一是对侵占、损坏公共图书馆设施、设备和文献资料,改变公共图书馆用途;不按照规定时间开放,擅自封存文献资料;不按规定建立健全文献资料管理制度的(第30条);二是对地方文献资料呈缴单位,不按规定送缴样本的(第31条);三是对损坏公共图书馆设施、设备,遗失、损毁所借文献资料的(第32条)。

3 《办法》的实施效果调查

《办法》自实施以来,在将近七年的时间里,在保障民众使用图书馆的权利,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3.1 《办法》实施前后的有关数据变化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笔者查找了大量公开发布的有关浙江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数据,以此来佐证《办法》在浙江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见表1)。

从以上的数据看出,《办法》实施以来,浙江省的公共图书馆事业无论从经费投入、事业规模还是从业人员数量和素质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公共图书馆向更多的人群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彩、切合需求的服务,同时,公共图书馆向着更为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迈进。

3.2 《办法》在实施过程中的实例

除了数据搜集之外,在此次调查过程中,笔者还寻访了不少浙江省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亲历者和建设者,他们从两个方面,感受到法规给图书馆事业带来的变化。

(1)图书馆的社会地位提高了。向政府要求经费没有以前那么困难了,图书馆的基础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能够向读者提供更好更多的服务了,而且,图书馆自身的工作条件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员工对职业有了更多的信心和更大的期待,也吸引了不少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来图书馆就业。

其中,杭州图书馆经历的一件事颇有意思:杭州市政府在筹建西湖博物馆时,为丰富馆藏,指示杭州图书馆将所有有关西湖的古文献调配给西湖博物馆。为使这些得之不易的馆藏继续在图书馆的服务中发挥作用,杭州图书馆根据《浙江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的规定向市政府陈述了不宜调配原件的理由。《办法》中明确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做好各种类型、各种载体文献资料的收藏工作,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馆藏体系或专题系列”(第24条)。并且“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损坏公共图书馆设施、设备和文献资料”(第13条)。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办法》,市领导同意杭州图书馆将这些古文献的复印件送给西湖博物馆,原件依然保存在杭州图书馆。

(2)图书馆人的法规意识增强了。《办法》在为我浙江公共图书馆发展提供保障的同时也约束了图书馆人的行为。《办法》让图书馆加强了用法律规范自身服务的观念。让图书馆在争取政府支持的同时也花了更多的精力去为读者服务。 因此可以说,近年来浙江省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在《办法》的保障下,在图书馆人不断地转变观念,不断地努力下实现的。

4 《办法》显现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意见

浙江省在制定地方公共图书馆法规方面是走在前面的,《办法》颁布后对全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很明显。但是,另一方面,《办法》带有一些先天的缺陷,不断发展的图书馆事业更使得《办法》逐渐显现出来一些不足之处。《办法》已公布了将近七年,在这七年中,浙江省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客观环境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的重视,浙江省新建的公共图书馆数量逐年递增,技术管理手段也大步跃进。从《办法》的实际内容来看有些方面已显得有些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当前浙江省公共图书馆的前进步伐已不协调,需要不断地修改、补充和完善。

4.1 约束力不强

《办法》是浙江省的政府规章,不是经过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地方性法规。按照我国立法的规定,地方性法规的法律效力要高于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或规章与部门规章的冲突时常发生,这时法律效力的不同就可能影响各地图书馆法的实行。

4.2 政府职责不明晰

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政府的作用发挥很重要,因此必须厘清政府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若干职责。政府部门是推动文化事业建设和发展最权威的部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如何,也完全取决于政府部门对图书馆人、财、物投入的决心与大小,取决于政府部门对《办法》的贯彻执行与严格监督。所以,《办法》应明确规定,当地政府为当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当地文化部门为当地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主体。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对区、县(市)、乡镇(街道)范围内的图书馆(室)进行逐级对应管理,做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同时,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情况纳入对各责任主体的综合考评体系。

4.3 图书馆建设指标不明确

《办法》第10条中对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具体建设标准一直未能出台,因此对馆舍面积、阅览坐席数量设置等均未有任何适合浙江省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指标标准,存在立法疏漏。对各级政府来讲也没有具体的参照标准,缺乏约束力。

2008年,我国颁布了《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已经对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各项建设指标作出了具体规定。文化部每四年进行一次的公共图书馆评估也制定有一定的评估标准,但其制定的都是对全国普遍使用的数量指标,浙江省作为国内经济较发达地区,有必要在不违反上述标准以及相关国家规定的基础上对某些数量指标作出修订,提高一定的下限标准,以适应浙江地区文化发展的需要。譬如,在文化部制定的评估指标中,对地市级图书馆面积的要求是不少于1万平方米。作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浙江省在修订《办法》的时候,可以要求区级公共图书馆的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其他修改内容依此类推。

另外,《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并没有具体说明乡镇及村级公共图书馆(室)的建设标准,浙江省作为乡镇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办法》有必要对乡镇、村的公共图书馆(室)建设标准作出规定,以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实现文化平等。

4.4 经费保障缺位

《办法》对政府应该给公共图书馆投入的购书经费等事业经费未作相应规定,图书馆没有向政府申请购书经费的有力依据。建议可以通过确定图书馆的年入藏量、地区人均藏书量等以保障购书经费。馆藏资源是公共图书馆开展各种服务的基础。事业经费是图书馆顺利运转的重要条件,没有文献资源作为保障,图书馆事业就很难发展。公共图书馆作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来源的绝大部分应该来自政府。考虑到浙江省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不同、办馆条件不一等因素,可在有关章节增加补充确定各级公共图书馆相应年度购书经费数额的相关条款。为了使规定更具可操作性,也为了使公共图书馆的购书经费增长幅度不低于图书价格的上涨幅度,建议可以通过确定图书馆的年入藏量以保障购书经费。

4.5 人员配置未作详细规定

《办法》对各级公共图书馆的人员配置标准也未作详细规定,导致队伍建设不能适应事业发展需要。如果在有关章节增加补充确定各级公共图书馆相应人员配置的标准,《办法》将更具操作性,更有约束力。考虑到浙江省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主要应从辖区人口的密疏来充分考虑,按人均增长的相关比例较适宜地确定其人员编制的多少。

同时,还应明确图书馆员工选调或录用方法的条款。图书馆队伍建设的好坏,是否有优秀人才的组合,直接关系到图书馆各项业务的开展,以往一些领导把图书馆当作是安排老弱病者的理想单位,占用了相关指标,使得图书馆一些深层次的业务工作无人去开展。如果用相关的法规条例加以限制,譬如:增加年龄、大专以上学历、从事专业年限(不含应届毕业生)、考试、考核、具备图书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等条件,以此提高进入图书馆队伍的门槛,基本上能限制老弱病者和不才人士的轻易进入。

4.6 缺少社会力量办图书馆的鼓励措施

文化事业的发展趋势和西方国家的先进成功经验都说明了公共图书馆和社会诸多机构之间存在着广泛合作的可能性。多元的社会资金是政府对公共图书馆事业投入的有力补充,可以给公共图书馆事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对促进图书馆用户服务的丰富、文化活动的多样性以及对创新活动的响应等方面都显示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办法》虽然鼓励私人投资建设图书馆,但对私人图书馆的设立条件、程序、设置标准、服务范围等大都没有涉及,这很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或者不能体现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性质,造成相反的效果。另外,《办法》也未出台对私人投资建设图书馆具体的鼓励措施,无法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

5 结语

修改补充《办法》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浙江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修改补充和完善《办法》的核心是要规范政府、图书馆和读者三者之间的权利、职责与义务;明确政府为公共图书馆要做好哪些保障,尤其是人、财、物的保障;图书馆要发挥好哪些作用,做好哪些事情;读者拥有哪些权利,如监督图书馆执行《办法》,维护国家财产的义务等。浙江省以及我国其他地区对公共图书馆立法的探索,将是未来我国图书馆立法的试金石,对我国图书馆的立法工作有着很强的借鉴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422.

[2]《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EB/OL].[2010-02-10].www.jiaodong.net/news/system.

[3]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EB/OL].[2010-02-12].www.people.com.cn/item/flfgk/gwyfg/1982/2.

[4]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EB/OL].[2010-01-14].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08/info37108.htm.

[5]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的通知[EB/OL].[2009-12-10].http://www.jledu.gov.cn/dd/

wxzl/jyb/2003/0327/2589.html.

[6]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工作暂行条例[EB/OL].[2010-

12-10].http://emuch.net/journal/article.php?id=CJFDTotal-

TSQB198702012.

[7]朱荀,魏成刚.我国地方性图书馆法立法内容与效果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8,(7):18-23.

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办法 篇4

浙政令〔2012〕300号

《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第9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省长

二○一二年五月十六日

(此件公开发布)

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交通建设工程新建、改建、扩建等活动,以及实施对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军事港口、渔业港口、专用航道的工程建设和抢险救灾工程建设活动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交通建设工程,是指新建、改建、扩建的公路工程和水运工程。

本办法所称公路工程,是指公路的路基和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以及公路沿线附属设施工程。

本办法所称水运工程,是指港口工程、航道工程、修造船厂水工建筑物工程。

本办法所称交通建设工程从业单位,是指从事交通建设工程的建设(包括项目业主、代建单位、总承包单位,下同)、咨询、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试验检测、安全评价等单位,以及提供其他相关服务的社会中介机构和设备、材料的供应单位。

第四条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坚持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实行政府领导、行业监管、建设单位负责的管理体系。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督促有关部门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将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以下简称监督机构)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省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市、县(市、区)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单独设立港口管理部门的,由港口管理部门主管港口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和港口管理部门可以委托监督机构具体实施对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公安、质量技术监督、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交通建设工程从业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履行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义务,承担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建设单位应当根据交通建设工程的特点和技术要求,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相关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分别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质量和安全生产要求。

建设单位对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负全面管理责任,勘察、设计单位对勘察、设计质量和安全生产负责,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负责,监理单位对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试验检测、安全评价等其他从业单位在其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责任。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交通建设工程的质量缺陷、安全生产隐患、质量安全事故等进行检举和投诉。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港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以及监督机构应当依法及时处理检举和投诉。

第二章工程质量管理

第九条从事交通建设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保证交通建设工程的质量。

建设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制订质量管理制度,设置质量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质量管理人员,严格履行质量管理职责。

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当落实质量岗位责任制,实行质量责任登记制度,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相关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以及合同约定进行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

第十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在办理施工许可或者开工报告报备手续前,向相应的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港口管理部门或者监督机构办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手续。

第十一条办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手续,建设单位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项目概况说明书,包括工程项目名称、地点、建设单位、联系方式等内容;

(二)初步设计、施工图批复文件;

(三)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合同;

(四)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证明材料;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二条对符合基本建设程序的交通建设工程,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港口管理部门或者监督机构应当自收到相关材料之日起20日内出具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通知书;属于监督机构办理的,监督机构应当同时向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港口管理部门报告。

对不符合基本建设程序的交通建设工程,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港口管理部门或者监督机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办理并告知原因;属于监督机构办理的,监督机构应当同时向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港口管理部门报告。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港口管理部门应当责令建设单位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交通建设工程符合基本建设程序后,建设单位应当重新办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手续。

第十三条建设单位应当督促相关从业单位加强质量管理,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并定期向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港口管理部门或者监督机构报告工程项目的质量状况;对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应当及时组织整改。

对地质复杂或者结构特殊的桥梁、隧道、高边坡、港口工程,以及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其他交通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明确专项质量管理措施和要求,组织做好施工过程的技术控制。

第十四条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合同约定的勘察设计周期和施工工期。确需调整勘察设计周期和施工工期的,不得影响工程质量,并应当征得设计、施工单位同意。

第十五条勘察单位应当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有关技术规范进行勘察,所提供的地质、测量、水文等勘察成果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有关技术规范和勘察成果文件进行设计;设计文件应当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注明工程合理使用期。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委托工程设计咨询单位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复核。工程设计咨询单位应当对设计文件出具咨询报告并对其咨询报告质量负责。

第十六条设计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要求做好设计服务:

(一)在工程开工前,向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图纸技术交底;

(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合同要求在施工现场设立代表处或者派驻设计代表,提供设计后续服务,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三)在工程质量验收时,对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提出评价意见;

(四)在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设计质量进行后评估。

第十七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质量责任制,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施工单位应当严格履行施工合同,建立施工现场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主要管理人员。施工期内,施工单位不得擅自调整主要管理人员;确需调整的,应当征得建设单位同意。

施工单位不得转包和违法分包工程;将工程分包的,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合同约定,与分包方签订分包合同,并对分包工程质量负责,不得以包代管。

第十八条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工程设计文件和图纸以及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工程设计文件和图纸有差错的,应当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九条施工单位应当严格履行施工报批、自检、报验程序。

依法应当实行监理的交通建设工程,其工程开工应当经监理单位同意;未经同意的,不得开工。

施工单位应当在每道工序完成后,按照规定进行自检;未经自检或者自检不合格的,不得报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上道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隐蔽工程隐蔽前,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应当通知监理单位进行检查验收。

施工单位应当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工程负责返修。

第二十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施工技术档案,及时、真实、完整地记录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技术控制情况。

第二十一条依法应当实行监理的交通建设工程,其监理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约定,对工程施工质量实施监理。

交通建设工程监理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未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不得支付工程价款。

第二十二条监理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建立现场监理机构,配备相应的监理人员。监理服务期内,监理单位不得擅自调整监理人员;确需调整监理人员的,应当征得建设单位同意。

第二十三条监理单位应当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工程开工报告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合同约定,重点审查桥梁、隧道和隐蔽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对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予以签字确认。

监理单位应当按照监理规范和合同约定,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试验检测等形式对工程实施监理,检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措施落实情况和主要人员、关键设备到位情况,核查施工技术档案,重点检查桥梁、隧道和隐蔽工程的施工情况,并及时、真实、完整地做好监理记录。

第二十四条交通建设工程试验检测机构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等级证书,并在核定的专业和项目参数范围内开展试验检测活动,出具真实的试验检测报告,客观反映受检项目的质量。

施工、监理单位应当加强其内部检测机构和工地试验室的管理,根据工程实际,合理确定工地试验室的规模,配置相应的试验检测人员和设备,在核定的专业和项目参数范围内进行试验检测。

第二十五条交通建设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及时组织交工验收,并自交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将交工验收报告报送相应的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港口管理部门备案。

交通建设工程正式投入使用前,建设单位应当及时组织竣工验收,并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将竣工验收报告报送相应的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港口管理部门备案。

建设单位在组织交(竣)工验收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交通建设工程试验检测机构进行交(竣)工质量检测,并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将检测和评定报告报送相应的监督机构备案。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港口管理部门发现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过程中有违反国家和省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行为的,责令停止使用,重新组织竣工验收。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

第二十六条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交通建设工程从业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规定,落实相关安全生产措施,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

第二十七条建设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织施工现场日常检查、定期排查,督促安全问题的整改,并定期向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港口管理部门或者监督机构报告交通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状况。

第二十八条建设单位应当制订交通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施工、监理单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并定期组织救援演练。

第二十九条交通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对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进行评估;交通建设工程交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对施工、监理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评价。

第三十条建设单位在编制交通建设工程招标文件时,应当依法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信用情况、安全生产的保障措施等提出明确要求,并单列安全生产费用项目清单。

建设单位应当根据总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安全生产费用投入情况的签字确认,及时支付施工安全生产费用。

第三十一条建设单位不得对咨询、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租赁、材料供应、试验检测等单位提出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

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购买、租赁、使用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以及配件、消防设施和器材。

第三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制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施工现场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一)合同价(下同)5000万元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

(二)5000万元至1亿元的工程不少于2人;

(三)1亿元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施工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发现事故隐患时,应当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的,应当立即制止。

第三十三条施工单位的工程报价应当包含安全生产费用,并在工程报价中单列安全生产费用项目清单。

安全生产费用应当用于施工安全防护用具以及设施的采购和更新、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不得挪作他用。

第三十四条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

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附安全验算结果,并经其技术负责人审核确认;对其中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应当经监理单位审查确认;其中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还应当经建设单位审查确认。

第三十五条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开工报告中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危险性较大的工程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核查施工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组织建立情况;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应当编制专项监理细则,明确安全监理方法、措施和控制要点以及对施工安全措施的检查方案。

第三十六条监理单位应当落实安全监理巡视责任,监督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实施,重点监管施工的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关键工序;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必要时可以下达暂停施工指令,并向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报告。

监理单位应当及时、真实、完整地做好安全监理记录。

第三十七条交通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和省相关规定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港口管理部门以及监督机构依法参与相关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三十八条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期为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港口管理部门或者监督机构出具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通知书之日起至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止;安全生产监督期为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港口管理部门或者监督机构出具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通知书之日起至工程交工验收合格之日止。

第三十九条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监督机构按照职责实施监督检查时,可以依法行使下列职权:

(一)进入工地现场等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场所进行检查;

(二)向被检查单位和有关人员询问相关情况;

(三)查阅和复制工程档案、合同、发票、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四)责令被检查单位立即停止和纠正违反质量、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

交通建设工程从业单位及其相关人员应当配合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监督机构依法实施的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不得拒绝、阻扰或者隐匿、谎报有关情况和资料。

第四十条对交通建设工程从业单位实施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

(二)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

(三)工程实体质量和质量管理行为;

(四)质量保证资料收集归档情况。

第四十一条对交通建设工程从业单位实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

(二)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

(三)对施工现场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部位以及重点作业环节的监管情况;

(四)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第四十二条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监督机构以抽查、随机巡查等方式对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时,应当做好现场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制发检查意见书。

第四十三条监督机构应当具有相应试验检测、安全评价的能力和条件,根据需要也可以委托相应的专业机构进行试验检测或者安全评价。

第四十四条交通建设工程实行信用评价制度。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港口管理部门或者监督机构应当对交通建设工程从业单位进行质量和安全生产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信用评价的重要依据,纳入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的信用评价档案,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对交通建设工程从业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六条建设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二款、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二十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逾期未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设置质量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

(二)未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

(三)未定期向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港口管理部门或者监督机构报告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生产状况的;

(四)对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未及时组织整改的。

第四十七条施工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监理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施工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逾期未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依法应当实行监理的交通建设工程,其工程开工未经监理单位同意的;

(二)上道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的;

(三)隐蔽工程隐蔽前,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未通知监理单位进行检查验收的;

(四)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未按规定实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

第四十九条监理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逾期未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对依法应当审查(核查)的内容未进行审查(核查)的;

(二)未做好质量监理记录和安全监理记录的;

(三)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未编制专项监理细则的;

(四)对监理中发现的事故隐患,未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的。

第五十条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和港口管理部门实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和港口管理部门可以委托监督机构实施。

第五十一条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港口管理部门和监督机构以及其他有关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权机关按照管理权限给予处分:

(一)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施行政许可与备案审查的;

(二)未依法履行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

(三)违法要求缩短交通建设工程建设工期的;

(四)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对违法行为的举报后不依法进行查处的;

(五)违法实施行政处罚和监督检查的;

(六)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五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五十三条本办法所称危险性较大的工程的范围和规模,由省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办法 篇5

指标及考核办法

一、工程项目实施管理标准、质量指标

(一)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管理指标

1、工程进度指标:科学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在计划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率:100%。

2、工程质量指标: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其中优良率:70%。

3、投资控制指标:①工程项目现场工作量签证正误差为0,②工程项目结算编制正误差为0。

4、安全监管指标:①施工现场安全监管率:100%,②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责任事故率为0。

5、文明施工监管指标:①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监管率:100%,②施工现场文明施

工管理责任事故率为0。

(二)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办法及标准

1、投资控制管理

(1)编制详实严密的招标文件,择优确定诚实守信,重质量,保进度,安全可靠的施工企业。

(2)审查优化施工方案,从若干个施工方案中选择一个技术上切实可行、施工期限能满足要求、施工质量能够保证、施工费用较低的方案。(3)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a)组织施工人员到现场踏勘; b)对图纸进行会审,技术交底;

c)所有设计变更必须有文字记载,禁止口头承诺。特殊情况下,如口头承诺,事后必须在7日内补办设计变更通知单,并及时分发各有关单位。

d)对涉及费用较高的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监理公司、施工单位等几方现场核实,并进行技术及经济分析,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尽量减少合同外费用。(4)严格现场签证管理

a)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必须依据国家建设工程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秉公办事,严禁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

b)做好施工现场记录,严格执行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及时做好隐蔽签证,做到“随做随签”,不得事后补办签证手续。

c)现场签证须由建设单位的现场代表及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进行签证确认;

d)签证必须达到量化要求,避免定性化和含糊不清的签证。

(5)抓好合同管理

a)合同正式签订后,必须将正式合同送交资料管理员并办理签收手续。b)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必须认真阅读施工合同及招标文件,严格执行合同规定的条款,了解工程的全貌,制止错误和遗漏,控制工程进度,把握工期,按照合同条条款解决工程造价纠纷。

c)为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严禁泄露合同机密。(6)竣工结算管理

a)全部工程按照合同约定的范围、内容、质量完成后,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验收合格,签发工程验交证书,与建设工程合同一起作为工程竣工结算凭证。

b)工程预决算员、财务人员必须严格按合同条款办理有关决算和财务结算事宜。

2、质量控制管理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工程建设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公司的有关决定。(2)在施工现场建立质量例会制度,定期向主管部门汇报工程项目质量情况,并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有关工程质量、技术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当项目质量控制中存在问题或隐患时,应提出解决措施。

(3)强化项目质量管理职能,各专业的管理人员要认真负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要做到认真检查各工序质量,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交底,认真复查工程的抄平、放线、测量、定位等工作,及时准确的控制工程偏差,坚持自检、交接检,坚持上道工序达不到合格标准,下道工序不得施工。加强工程项目的隐蔽验收制度,做好隐蔽前的检查和隐蔽记录,准确核算工程量,并坚持甲、乙方、监理及质检部门的签字制度。

(4)加强对进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质量检查、检测。各类建筑材料、构配件等都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查或复试。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不得使用在工程上。同时强化品保护工作。

(5)经常巡视施工现场,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停工或返工,坚决制止违反工序,不按施工图纸、施工规范施工的现象发生。对不能协调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3、进度控制管理

(1)工程开工前,必须严格根据施工招标书的工期要求,提出工程总进度计划,并对其是否科学、合理,能否满足合同规定工期要求等问题,进行认真细致论证。

(2)在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的控制下,施工过程,坚持逐月(周)编制出具体 的工程施工计划和工作安排,并对其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认真的推敲

(3)建立严格的《工序施工日记》制度,逐日详细记录工程进度,质量、设计修改、工地洽商和现场拆迁等问题,以及工程施工过程必须记录的有关问题。(4)坚持每周召开一次工程施工协调会议,听取关于工程施工进度问题的汇报,协调工程施工外部关系,解决工程施工内部矛盾,对其中有关施工进度的问题,提出明确的计划调整意见。

(5)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做到“干一观二计划三”,提前为下道工序的施工,做好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的准备,确保工程一环扣一环地紧凑施工。对于影响工程施工总进度的关键项目、关键工序,主要领导和有关管理人员必须跟班作业,必要时组织有效力量,加班加点突破难点,以确保工程总进度计划的实现。(6)工程计划执行过程,如发现未能按期完成工程计划,必须及时检查分析原因,立即调整计划和采取补救措施,以保证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实现。

4、安全管理 施工前期管理

(1)审核施工队伍的资质。主要内容包括:

a)安全生产许可证和质量资质证明;b)HSE管理体系文件或相关制度;c)HSE管理组织网络及职责;d)产品或相关服务的合格证;e)HSE业绩;f)应急工作手册和应急预案;g)有关人员的上岗资格等。

(2)工程开工前必须与施工企业签署“安全生产协议”,协议应明确双方权利、责任和义务,并对生产组织、现场管理、危险品管理、事故上报及处理等做出明确规定。

(3)对特殊危险作业项目进行确认,严格执行作业许可制度。施工中期管理

(1)每项工程确定一名主管领导,并指派专人负责现场安全管理。每天到现场进行检查。

a)检查特种施工人员是否持证上岗,若没有证件,要求施工方立即换人; b)检查施工人员是否劳保穿戴齐全,是否有违章行为,若发现违章现象,立即要求施工方进行整改;

c)检查施工方对查出的隐患是否及时整改,若没有及时整改,勒令停工进行整改;若发现重大隐患或重大问题时,应及时报告主管领导,以“HSE监督指令书”形式,责令项目施工方进行整改,并对整改及监控措施进行全过程的监督;

d)严格临时用电管理。

(2)现场管理人员进入现场必须劳保穿戴齐全,并每天填写安全检查记录。(3)检查现场挂牌制度、封闭管理制度、现场围挡措施、总平面布置、现场宿舍、生活设施、保健急救、垃圾污水、防火、宣传等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是否符

合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 施工后期管理

相关人员对安全资料进行整理,做好备档备案,以便查询。

5、文明施工管理

(1)建立文明施工管理和组织机构,职责落实到部门和人,并要正常开展工作。

(2)建立文明施工的规章制度和基本措施,并付诸实施。

(3)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文明施工的规划、组织体系、职责。施工总平面规划布置要考虑文明施工的需要,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执行。

(4)材料、土方、设备等堆放合理,各种物资标识清楚,排放有序,并要求符合安全防火标准。

(5)场区施工道路畅通,路面平整,施工区域形成围栏或围墙。夜间施工照明配置得当,有专人上岗执勤。

(6)施工用电及供水管道系统要布置合理、安全,场地排水与消防设施完备。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7)明确划分文明施工责任区,无死角,责任落实,并有明显标记,便于检查、监督。

(8)施工用机械、设备完好、清洁,安全操作规程齐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并熟悉机械性能和工作条件。

(9)严格控制施工作业时间,禁止一切扰民行动。(10)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音等要有控制措施。(11)施工垃圾要做到每日一清,工完料净场地清。

(12)施工临建设施完整,布置得当,环境清洁。办公室、工具间等场所内部整洁,布置整齐。有关职责、制度、规定上墙。

二、工程管理实施过程服务标准

1、在工程施工期间,尽最大努力为居民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尽力做到不扰民,不吵民,不闹民,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热情、礼貌接待上访者,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对反应工程施工方面存在问题的,20分钟之内赶到现场,一般问题处理不超过2小时,较大问题处理不超过8小时;

3、入户施工,要使用文明用语,注意保护居民用户家中物件,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保证施工质量,不留隐患。

4、对工程施工存在问题到位处理及时率:大于95%;

5、对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处理合格率:100%

6、按《公司生产服务信息管理办法》做好热线管理工作,热线服务文明、礼貌、热情、周到,记录齐全。对居民用户反映的问题,信息反馈及时,协调处理及时;问题回访率:80%。

三、工程项目实施管理考核办法

1、成本控制考核(20分)

(1)工程变更,图纸会审纪要,技术交底,设计变更文字记载,无图纸会审纪要,扣2分,无技术交底扣2分;设计变更无文字记录扣2分。

(2)现场签证达到量化要求,实事求是,正误差率为零,签证单表述不明确扣2分,工程量签证出现正误差扣4分。

(3)以现场签证、工程验交证书,建设合同为凭证,严格结算管理,每项工程结算出现正误差扣8分。

2、质量控制考核(25分)

(1)质量例会会议纪要,质量检查记录,未按要求召开例会,一次扣2分;无会议纪要,一次扣2分;无检查记录,一次扣2分。

(2)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坚持多方签字制度,未按要求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一次扣2分;验收无记录,一次扣2分;验收记录签字不全一次扣1分。

(3)进场材料、构配件、设备质检记录,建筑材料复试记录,无质检记录,一次扣2分;未对应进行复试材料复试,一次扣8分。

(4)巡视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向上级汇报,发现一起未及时解决的问题,一次扣2分;不能解决的问题未向上级汇报,一次扣2分。

3、进度控制考核(15分)

(1)根据工期制定总进度计划与分部工程进度控制,未制定进度计划,一次扣4分。

(2)每周、月编制工程施工计划和工作安排,每周召开例会,有会议纪要,未按要求编制施工计划和工作安排,一次扣2分;未召开周例会,一次扣2分;无会议纪要,一次扣2分。

(3)落实《工程日志》制度,内容真实、完整,未按要求填写《工程日志》,一次扣2分。

(4)分部、分项工程未按进度计划完成,须进行调整,采取有效措施,有书面材料,未按进度完成的工程如未进行调整,一次扣2分;没有书面材料,一次扣1分。

4、安全管理考核(20分)

(1)施工前期施工队伍资质文件齐全(安全许可证、质量资质证明、应急预案、“两书一表”、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施工资质不齐全,缺少扣2分;特种

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发现一人,扣2分。

(2)作业许可齐全,双方签订“安全生产协议”,未签订“安全生产协议”扣3分。

(3)每天安全管理人员到现场巡视,巡视中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指出并整改,安全管理人员到现场发现问题未整改,一次扣2分。

(4)加强临时用电管理(电源进线、总配电箱位置走向,接线正确,采用TN—S接零保护,一机一闸等),不符合安全用电扣2分。

(5)大型机械设备由专人指挥,且标识明显,大型机械无专人指挥,扣2分;无标识扣1分。

(6)管理人员进入现场劳保穿戴齐全,填写安全检查记录,管理人员进入现场未穿戴劳保,一次扣2分;无安全检查记录,一次扣1分。

(7)现场挂牌;围挡措施,现场未挂指示牌,一次扣1分;无围挡,一次扣1分。

(8)安全资料归档,安全资料归档不及时,一次扣1分。

5、文明施工考核(10分)

(1)建立文明施工管理、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基本措施,不齐全扣2分。(2)材料、设备等堆放管理,各种物资标识清楚,物资堆放不合格,扣1分,标识不清楚,扣1分。

(3)场区施工道路畅通,路面平整,施工区域形成围栏,夜间施工照明得当,违反扣1分。

(4)施工用机械设备完好,清洁,操作人员持证上岗,设备操作人员无证上岗,发现一次扣1分。

(5)严格控制施工时间,禁止扰民行为,出现扰民行为,一次扣2分。(6)施工垃圾做到每日一清,施工垃圾清理不及时,一次扣1分。(7)施工临建完整,以及用电用水系统布置合理,有关职责、制度规定上墙,违反扣1分。

6、施工服务考核(10分)

(1)反应施工项目存在问题,20分钟内到现场,一般问题处理不超过2小时,较大问题处理不超过8小时,未及时到达现场,一次扣1分;问题处理不及时,一次扣1分

(2)入户施工,注意文明,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质量不合格,一次扣4分;与业主发生争执,一次扣2分

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办法 篇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生猪屠宰管理,保证生猪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食用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生猪屠宰以及生猪产品加工、销售、储存、运输活动及其监督管理。农村地区个人自宰自食的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对生猪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

人口较少、交通不便,难以设立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农村和海岛,可以设置仅限于向本地市场供应生猪产品的小型生猪屠宰场点。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生猪屠宰管理工作的领导,落实相关工作责任制,并将屠宰管理和屠宰执法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猪屠宰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应当明确相关机构和人员承担生猪屠宰监督管理工作。

农业、卫生、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环境保护、价格、公安、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生猪屠宰相关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生猪屠宰及生猪产品经营活动的日常巡查,并接受县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

第六条按照国家规定在本省推行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制度。

鼓励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引导其向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鼓励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养猪场、养猪合作社联合实施产销一体化和品牌化战略,提高肉品质量安全水平。

鼓励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生猪产品经营企业和个人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第二章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设立

第七条省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农业、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按照合理布局、适当集中、有利流通、方便群众的原则,编制全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规划(以下简称省设置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设立(包括新建、迁建、改建、扩建)应当符合省设置规划。

本办法实施前已经依法开业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不符合省设置规划的,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限期改造或者依法关闭。予以关闭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八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选址,应当符合当地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远离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专项规划确定的需要保护的其他区域;其与医院、幼儿园、学校、养老院、居民集中住宅区、畜牧场的距离,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的标准与要求。

第九条设立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水源条件且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二)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且符合国家生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的待宰间、隔离间、屠宰间、急宰间,以及符合卫生要求和国家有关规定的生猪屠宰设备及运输工具;

(三)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屠宰技术人员;

(四)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经省商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肉品品质检验人员;

(五)有符合屠宰工艺和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要求的检验设备和消毒设施,以及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污染物处理设施;

(六)有符合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的病害生猪及生猪产品无害化处理设施;

(七)有符合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防疫及检疫条件,并依法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第十条设立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当向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提交书面申请和相关资料。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收到申请后,应当组织商务、农业、卫生、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工商行政管理、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进行审查,并书面征求省商务主管部门和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的意见。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和省设置规划的,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予以批准。

第十一条申请人获得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批准,并依法取得项目建设相关行政许可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生猪定点屠宰厂(场)。

第十二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建成后,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对验收合格的,按照一个屠宰场所一证制,颁发生猪定点屠宰证书和生猪定点屠宰标志牌。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申请人应当持生猪定点屠宰证书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第三章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设立

第十三条设区的市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省设置规划的要求,制订本市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布局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省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设立应当符合本市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布局方案,其选址应当符合当地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规模合理,不占用或者少占用耕地。

第十四条设立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供水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二)有待宰圈、屠宰间以及确保肉品质量安全的基本设施设备,地面硬化不渗漏;

(三)屠工必须持有县级以上卫生主管部门确定的预防性健康体检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具备屠宰技能和基本肉品检验知识,并经所在地商务主管部门培训合格;

(四)有必要的消毒工具;

(五)有污水排放以及病害肉品无害化处理措施;

(六)依法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第十五条设立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提交书面申请和相关资料。

县级人民政府收到申请后应当组织商务、农业、卫生、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工商行政管理、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进行审查,并书面征求设区的市商务主管部门和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的意见。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和本市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布局方案的,由县级人民政府予以批准。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批准的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名单向社会公布,并报设区的市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申请人获得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并依法取得项目建设相关行政许可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小型生猪屠宰场点。

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建成后,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对验收合格的,颁发小型生猪屠宰场点证书。

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申请人应当持小型生猪屠宰场点证书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第四章屠宰和经营管理

第十七条运入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生猪,应当附有生猪检疫合格证明。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申报检疫,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屠宰现场依法实施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实行向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定时申报检疫制度。

第十八条生猪屠宰前,必须进行盐酸克仑特罗(瘦肉精)等禁用药物检测,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合格的,不准屠宰。具体检测管理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第十九条严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以及其他任何单位、个人对生猪及生猪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不得屠宰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生猪。

第二十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应当建立肉品品质检验管理制度。肉品品质检验按照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经肉品品质检验合格的生猪产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应当出具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其中片猪肉还须加盖检验合格验讫章。未经肉品品质检验或者经肉品品质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出厂(场)和场点。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应当对其屠宰、加工、销售的生猪产品质量安全负责。

第二十一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屠宰的种猪和晚阉猪,应当在胴体上加盖专用章,以方便识别。

第二十二条经检疫、检验不合格的生猪及生猪产品,应当在检疫、检验人员的监督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及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三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应当如实记录其屠宰的生猪来源和生猪产品流向。生猪来源和生猪产品流向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应当建立缺陷生猪产品召回制度。生猪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食品召回的规定予以召回。

第二十四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收取屠宰加工费,必须执行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收费标准应当张贴明示。

除国家和省规定的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小型生猪屠宰场点以及生猪所有者、销售者收取费用。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不得拒绝为生猪饲养户提供屠宰服务。

第二十五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排放废水、废气、废物和噪声,应当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标准,并不得违反所在地环境卫生管理要求。

第二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非定点屠宰的生猪产品。

饭店、宾馆、集体伙食单位、生猪产品加工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肉品采购登记制度,并贴附肉品检疫和检验合格有效证明。不得采购非定点屠宰的生猪产品。

第二十七条单位和个人加工、销售生猪产品应当严格依照有关规程操作,保证肉品卫生,防止肉品污染。鼓励对猪内脏以及分割的生猪产品实行包装销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加工及销售病害、注水、变质、有毒等不符合质量和安全标准的生猪产品。

第二十八条运输生猪产品应当使用专用车,持有肉品检疫和检验合格有效证明。其中运输片鲜肉的,必须有吊挂设备;有温度要求的,必须使用相应的冷藏或者保温运输设备。

第二十九条鼓励从事生猪产品销售的市场、超市、商场等经营者与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签订协议,实行“场厂挂钩”和统一配送制度。

第三十条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生猪产品的供应区域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划定,不得跨限定区域销售。

第三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限制外地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经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的生猪产品进入本地市场。

为加强肉品质量安全管理,保障市场供应,对跨设区的市流通的生猪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实行备案管理制度。相关生产经营者应当向设区的市商务主管部门办理报备手续。具体备案办法由省商务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二条任何单位、个人对违反《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商务主管部门举报。

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对接到的举报应当依法调查处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四条小型生猪屠宰场点有《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至(四)项、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所列行为之一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屠宰未经盐酸克仑特罗(瘦肉精)等禁用药物检测或者经检测不合格的生猪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三款规定,拒绝为生猪饲养户提供屠宰服务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处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三十条规定,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生猪产品跨限定区域销售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单位处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商务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生猪屠宰监督管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权机关按照管理权限给予处分:

(一)对依法应予许可的事项,未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作出许可决定的;

(二)对依法不应予以许可的事项,予以许可的;

(三)违法实施行政处罚和监督检查的;

(四)因不依法履行职责,致使一定区域内生猪私宰情况严重的;

(五)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条牛、羊的屠宰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牛、羊定点屠宰厂(场)的设置审批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报设区的市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其它动物的屠宰管理需要参照本办法实行或者试点定点屠宰的,由省商务主管部门提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办法 篇7

在公路工程质量监理过程中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为了让所建造的工程产品可全面达到投资方的要求标准, 在此基础上, 还要完全符合交通行业规程及有关法律条文规定。公路建设工程是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因为它具有独特的公益性和功效性, 故对工程的建造质量设置了更严格的标准。当今时期, 因为建设行业中广泛存在着各种相关因素之间的复杂交织作用, 我国公路建造工程在其质量监管上尚有较大的缺陷和差距。公路工程界有必要结合具体工程施工状况, 查找工程质量监理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 在工程质量监理系统中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2当前公路工程质量监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监理机制不完备

因为我国工程监理行业出现的时间较短, 管理程序不规范, 且监管行业中大多数管理者专业素质都比较低, 造成当今时期我国公路工程施工监理系统中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不标准情况, 比如, 有数量较多的连体型监理模式、挂职监理模式、转包监理模式等。如此不正常状况一度导致了监理系统的工作程序紊乱, 损害了监理工作的形象[1]。

另外, 在公路建设行业, 工程监理工作还严重地表现着本位主义、区域垄断及地域保护思想, 此类因素极大地阻碍了公路施工监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及高效发挥。再有, 因为公路施工监理单位的工商登记均必须经过本地行政部门审批, 在实施监理时, 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当地行业主管部门庇护监理单位的情况, 如此必然要严重干扰监理市场业务开展的公正性, 从而严重阻碍公路施工监理职责的规范运作。

2.2监理制度不健全

当今时期, 我国公路工程建设领域内的监理单位比较繁杂, 每个城市均设有工程质量监理单位, 然而其监理职能却不能很好地施展出来。在管理体系、管理力度、运作构架等要素上尚包含很多缺陷, 具备能担当起庞大工程施工质量监理职责的监理单位寥寥无几。有限的拥有庞大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监理职能的单位构建了自身的运作标准, 然而, 因为不具备整体深入评估职能且未获取兄弟监理部门的认可, 导致监理制度没有完备地建立起来。

再有, 因为工程监理机构均是由投资方聘用, 在投资方与建设企业产生摩擦时, 监理机构必然会维护投资方利益, 由此引发了建设施工企业对监理机构履行职责行为的不认可, 限制了工程质量监理工作的健康开展。

2.3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理责任不到位

我国颁布的关于工程建设质量监理的相关法律已完整确立了监理机构从业人员在公路项目建设中的监理责任, 然而在具体的公路工程项目建造施工过程中, 却仅有极少数监理者严格遵循国家法律而正确履行自身的监理职能, 肩负起自身的使命。经过调查可知, 大多数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均有“徒有挂牌虚名”的监理履职情况发生, 也就是只在工程约定协议文件中写有担当监理责任的人员姓名, 然而在具体施工建设过程中不能见到其人。

另外, 也有一部分工程监理工作者即便身处作业工地, 亦未能做到严格履行监管规定去监理工程建设质量, 不论施工质量是否合格一律都给予签字通过, 使监理工作流于形式。同时, 还有一部分施工企业对监理机构的监理职能满不在乎, 对监理者要求的整改内容也无动于衷, 导致监理职能难于有效实行[2]。

2.4监理人员业务水平低

工程质量监理业务对从事工程质量监理工作的管理者来说有着十分严格的素质要求。首先, 工程监理者必须具备完整的与公路项目建设关系密切的诸多专业科目知识基础, 要求其可以遵照当今时期我国经济管理的各项法律规定来对工程建设施工过程实施整体的有效调控。然而, 就现实工程监理具体状况而言, 监理工作者实施监理业务一般都仅是由技术层面着眼来判定施工质量的优劣, 而在经济运作法律法规遵守方面存在很大的欠缺。由此导致目前我国针对工程质量的监理职能发挥较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当与外国开展行业合作时, 亦很难匹配于他们的监理工作机制, 从而制约并阻碍了我国监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5在工程建设流程上监理职能没有发挥

依照我国制定的工程监理行业法律条文规定, 工程质量监理机构的监理业务要介入到公路项目建设的整个流程之中, 涵盖公路工程建设的项目确定、方案编制、工程总招标、施工建设、完工交接等各个环节。然而, 在具体的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 监理机构通常均只对工程建设的施工环节进行施工质量监理业务,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逐步了解工程概况, 没有对整个工程实施深入的掌控。

监理部门此种工作模式在参与部分小型工程建设的监理业务时不一定会发生严重的漏洞, 然而, 若按此模式参与到施工技术及工艺十分复杂、关联因素繁多的大型工程项目建设过程时, 即很难做到对工程建设质量及经济运作规范性实施有效监理, 从而不可能完整发挥工程质量监理的职能[3]。

3公路工程监理系统全面质量管理对策

3.1工程建设前期的全面质量管理

监理部门的职能发挥在工程建设的立项、筹备、方案设计等环节工作中, 即应渗透并介入其中, 和工程投资单位及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合作实施前期的工程立项环节。工程筹备期间工程监理系统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涵盖施工作业预备、图纸终级会审和技术资料说明等3项内容。

1) 参与工程建设筹备工作。在确定整体的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之后, 应参照有关文献资料编纂工程建设说明书。 (1) 工程建设企业应遵循有关工程规范依照工程建设技术图纸等资料开展测量工作, 且将设计好的图纸实施技术说明, 依据工程建设的现场条件对工程图纸给予修订, 以便切实保障工程图纸与具体建设条件的吻合; (2) 依照工程建设图纸展开工程投资核算, 测算工程量的实际数据; (3) 依照建设进度及条件测算工程所需的工时数据, 杜绝发生现场窝工或人工紧缺的现象。

2) 实施施工图纸终级审定程序。施工图纸终级审定是在工程建设正式开始之前应彻底搞定的一个工作环节, 建设图纸终级审定即是组织工程建设方、施工企业、监理部门等合作单位对工程建设图纸实施整体的审核认定, 切实保障工程建设图纸的精准性, 倘若查出问题立即就地解决。当展开工程建设图纸终级审定工作时要完成好如下几个工作环节。 (1) 应验正好图纸中关于公路建设的主体概况与施工现场具体情况是否完全吻合, 如公路路基尺寸、路基护坡尺寸等; (2) 应验证有关建设图纸的各类信息资料是否齐备、明晰; (3) 应验证工程建设图纸中公路构架编制等相关信息资料能否达到公路运输需求标准 (河北唐港高速公路实测真实路形见图1) 。

3) 实施技术说明。实施技术说明的目的是为了切实保障项目建设进程中所应用技术的完整性及实用性。技术说明程序是从上向下安排的, 通常均由工程项目部首先选定技术说明的资料, 再对现场施工作业工人展开技术说明。 (1) 应清楚工程建设的关键工艺, 需对其实施正规化的解释; (2) 技术说明要完整, 要深入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细节, 并需无遗漏地查出问题、处理好问题; (3) 技术说明过程应立足实际, 保证每个施工环节都具备完整的技术资料说明[4]。

3.2严格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

施工工期控制计划是由施工单位编制的, 本身较为严密, 但是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受到施工条件 (如河北各类公路混凝土面层交工时的表面抗滑指标见表1) 、施工人员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会出现很多意外, 影响计划的顺利实施。这样就需要监理人员在控制进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影响施工的各种不利因素, 并且进行分析研究, 最终实现排除不利因素的目的。

另外, 监理人员还要及时地关注工程的实际情况, 注意与计划的差距, 以便及时调整工作进度。河北某公路施工中, 现场的监理人员对每一部分工程的进度都要进行分解、分工, 监理人员以认真负责的态度, 对自己控制管理的部分做出详细的进度记录。

4结语

公路建设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工程, 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 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而工程监理是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 只有做好各方面的监理工作, 才能有效地保证公路安全及质量, 避免各种问题的发生。因此, 必须提高公路工程监理水平。

摘要:加强公路交通建设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发展, 有效带动了交通运输业逐渐发达, 同时, 公路网络规模也日益扩大。如何控制好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成为当前公路建设行业工作的重心及关注焦点。公路工程的质量是公路运输的命脉, 笔者结合公路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理工作, 介绍了监理过程中所实施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以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工作有所促进。

关键词:公路工程,质量,监理,全面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钟波.大型公路工程监理企业经营环境与战略分析[J].经营管理者, 2015 (32) :102.

【2】戴彩同.公路工程监理管理方法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 2014 (22) :43.

【3】尹代刚.做好公路工程监理工作的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5 (1) :196.

上一篇:实践与探索二习题课下一篇:[德育论文]在班级管理中引导学生自觉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