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增收

2024-09-14

促进增收(精选12篇)

促进增收 篇1

一、歙县茶业面临的问题

歙县是全国产茶大县, 全县现有茶园26.7万亩, 目前年产茶量达6, 000吨以上, 年茶叶总产值超过亿元。其中, 黄山毛峰、顶谷大方茶位列全国十大名茶。随着茶叶商品化、市场化的推进, 歙县茶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 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 茶叶生产规模普遍偏小。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 随着传统集体经济组织的瓦解, 原有的以生产大队为主要生产单位的集体茶厂也随之解体。如今歙县几乎每一户茶农都建立了自己的茶叶初制厂, 这一方面增加了茶农对茶叶生产的固定投入;另一方面由于每个农户的制茶技术难于统一, 又产生了茶叶品质不一致的问题, 影响了茶叶的价格。

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决定了农业生产效率难以提高, 同时也决定了茶农在市场交易中的弱势地位。总之, 这种“家家点火, 村村冒烟”的小生产模式阻碍了歙县茶业的进一步发展, 影响了广大茶农的利益。

(二) 茶叶交易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1、集市式的市场组织。

从1984年开始, 随着茶叶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 茶叶由大产品变成了小产品。在初级市场, 茶叶的交易主要是单个农户分散地到附近的集市销售自家的茶叶的方式。一方面由于单次交易的量少, 增加了茶叶的平均交易成本;另一方面茶农受自身素质和其他因素的限制, 往往不能获得足够的市场信息, 因此难以平等地分享茶叶的经营利润。

2、茶叶经营的产业链比较长。

茶叶既是农产品也是再加工产品, 其经营的产业链比较长。茶叶从生产到交到最终顾客手中, 需要经过诸多环节, 如图1所示。 (图1)

茶叶经营的产业链很长, 在每一个环节, 都要被中间商剥夺一定的利润, 从而导致茶叶在产区和销区的价格差的拉大。据统计, 在产区和销区, 茶叶价格相差甚远, 有的高档名优茶甚至相差近千元/斤, 普通的大宗茶价格也至少相差十几元/斤。另外, 由于在产区茶叶初级市场的交易较为分散, 政府对其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茶叶商贩时常利用这一“契机”恶意压低茶叶价格, 严重剥夺了茶农的利益。

3、打“白条”现象较为严重。

最近几年以来, 歙县地区众多的茶叶收购商在一定程度上由竞争走向了联合, 他们之间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由于这种联合的出现, 茶叶收购商们为了共同的利益, 一方面恶意压低茶叶的价格;另一方面对茶农恶意赊账。有些茶商经常不及时兑现茶农的货款, 他们往往要等到9月份以后甚至过年前后才付账, 甚至有的茶商都不能向茶农付清当年的账款。另外, 还有一些茶商到付账时不直接付给茶农账款, 而是到快过年时以货物的形式向茶农抵债, 但是往往他们的货物价格都比一般商店偏高。即使这样, 茶农还是得买他的货, 否则就拿不到钱。这使得茶农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财富, 有“钱”没法花, 有的家庭除了茶叶之外其他收入很少, 在没拿到茶叶账款之前只好借钱生活, 茶农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二、歙县茶业面临的问题原因分析

(一) 茶叶生产规模小, 茶叶品牌没有做大做强。

歙县由于受山区特殊地理位置的限制, 不仅每个家庭拥有的茶园少, 而且各个家庭拥有的茶园也极其分散, 不便于规模化的经营。歙县有一些名牌茶叶, 如黄山毛峰、顶谷大方等, 但是由于茶叶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产品, 具有较强的替代性, 光有名牌, 没有较硬的品牌还是不够的。此外, 茶叶流通体制还不完善, 大型的流通组织尚未形成, 流通网络仍未健全。茶农无法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 茶叶流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流通成本较高, 影响了茶农收入的提高。

(二) 政府对农村茶叶初级市场的管理不到位。

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渐显现。由于规模小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 众多农民之间又难以形成联合, 使得单个的农户在茶叶交易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而茶叶收购商数量相对较少, 基于共同的利益容易形成联合, 他们共同压低茶叶价格, 剥夺农民的利益。同时, 由于当地政府对初级茶叶市场的管理力度不够, 给一些投机商们提供了可乘之机, 严重影响了茶农的利益。

(三) 农业保险制度尚未形成。

农业不仅是产品的再生产, 而且是自然的再生产。由于目前农业生产的规模小, 农业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 单个农户抵御外界风险的能力极弱 (这里的风险主要是指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 农业生产的风险一旦发生, 农民就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甚至由此致贫, 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农民的生活质量。正是由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和弱质性, 商业保险机构基本不愿意为农业投保。目前, 农业的风险发生时, 主要由政府提供一定的救助 (救助主要是针对自然风险, 对市场风险带来的损失只由政府提供少量的补贴) 。总之, 目前农业保险制度尚未正式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使得农业生产的风险主要由农民自身承担, 这便无法彻底消除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后顾之忧, 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三、发展歙县茶业的对策

(一) 整合资源, 扩大茶园经营规模, 提高效益。

首先, 各农户可以通过和其他农户交换农地的方式使原先分散各处的茶园集中到一处或少数几处,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方便茶农对茶园的经营和管理, 降低经营成本;其次, 各农户可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整合家族内部各农户的茶叶初制厂, 共同出资购买更加先进的茶叶加工设备, 扩大茶业初制厂的规模, 提高茶叶初制厂的加工能力, 改进茶叶加工技艺,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茶叶的质量, 提高茶业的经营效益。

(二) 加强政府的扶持与引导。

首先, 政府要派专门的农技人员深入到茶叶产区进行实地考察, 对茶叶产区的土壤进行抽样检测, 并根据土壤检测结果指导茶农科学施肥, 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减少施用化肥的投入。另外, 农技人员要与气象部门合作, 根据季节变化对茶树病虫害进行科学预测, 并指导茶农及时使用低毒且有效的农药 (特别是生物农药) , 从而降低茶叶的农残;其次, 各级政府应出台一系列奖惩措施鼓励农民少用农药或使用低毒农药。如:歙县政府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对本县生产的茶叶的农残进行科学检测, 并对低农残的茶叶实施价格补贴;对农残过高的茶叶征收一定比率的农残费。使农民意识到过量使用农药不仅无利可图, 还会蒙受损失。从而减少农业生产中的农药使用量, 降低茶叶的农残, 打造真正的“绿色品牌”, 提升本县茶业的竞争力, 把歙县茶业的品牌做大做强。

(三) 进一步规范茶叶交易市场

1、完善茶叶初级交易市场。

茶叶初级交易市场上交易的都是茶叶鲜叶和茶叶初制品, 加工深度都不高, 所以其价格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目前, 茶叶收购商们已经达成共识, 他们往往只根据日期来规定茶叶的基本价格, 茶叶销售价格往往因茶叶的相对质量和茶商的偏好在基本价格附近浮动。价格是由茶商说了算, 价格往往偏低。但是, 由于茶叶价格的时效性很强, 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歙县政府在茶季应安排专人搜集茶叶市场信息, 每天给当地各种茶叶制定一个“指导价” (茶商收购茶叶时不得低于此价) , 并专门派乡镇工作人员到各自所管辖的茶区初级交易市场进行监督管理, 为茶农排忧解难。从而从政策层面上解除茶农在茶叶交易中所处的弱势地位, 保护茶农的利益。

2、让茶农参与到茶叶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 减少中间商对农民的盘剥。

政府要引导茶农“跳出”农业发展农业, 通过积极的政策措施让农民走产、供、销一条龙的道路。实现“一部分农户专门生产茶叶, 一部分农户专门供应茶叶生产所需物资, 一部分农户专门搞深加工, 另一部分农户专搞茶叶的收购和销售”的格局, 让承担着不同职能的农户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此外, 政府要采用农科教结合的方式, 派专门的技术人员以当地学校为场所, 利用周末或晚间对从事不同行业的茶农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实现茶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由掌握了专门知识的农民参与, 从而实现茶叶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专业化, 提高茶叶经营的效益, 保护茶农利益。

(四) 加大对茶叶流通市场的管理。

首先, 政府应对本地初级茶叶交易市场上的茶商进行摸底调查, 对违反茶叶市场交易规则, 严重损害茶农利益的茶商, 一旦查出, 取消其收购茶叶的资格。对有茶叶经营潜力却缺乏资金的茶商, 政府应给予金融上的支持 (如适度放宽贷款额度, 给予一定程度的贴息等) ;其次, 政府应牵头培育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茶商, 让茶农在卖茶时有最后一道“保护网”, 从根本上解决卖茶难的问题, 使得“打白条”现象彻底消失。

此外, 各级政府应积极开拓茶业的国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要求政府完善制度建设, 加强对茶业的管理, 严格控制茶叶的农残和重金属含量, 统一茶叶的质量标准, 努力开发茶叶新品种 (特别是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茶叶或茶叶饮品) , 将歙县茶业的品牌逐步做大做强。此外, 政府应积极在国际市场上与WTO成员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积极对话, 为我国农产品出口争取有利的条件。

(五) 加强茶文化宣传, 大力发展“茶旅游” (如观光农业) 。

歙县是古徽州府衙所在地, 这里孕育着浓厚的徽文化, 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歙县政府可以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将茶文化与徽文化结合起来进行大力宣传, 进一步扩大歙县茶业的知名度。并以现有的茶园为载体发展“观光农业”。

(六)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科学确定农地使用权的转让价格, 保障农民对承包地的收益权。通过土地制度的调整, 使有限的土地有偿地交由有经营能力的农业生产能手经营, 实现土地经营的规模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 让一部分农民“跳出”有限的土地资源的限制, 寻求其他致富道路。

(七) 加快农业生产领域的法律制度建设。

政府应大规模实施农业普查, 条件成熟时可以制定《农业生产法》, 对农业生产中禁用的农药, 违规开垦荒地等事宜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规定, 从而奠定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全面监督的制度基础。此外, 政府还应制定科学的农产品定价方法, 从而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张德元, 何开荫.变迁——安徽农村改革论述[M].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7.

[2]詹罗九, 郑孝和等.中国茶业经济的转型[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3]张琳.提高我国茶业市场竞争力的对策研究——基于杭州西湖龙井茶业发展的分析[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4]赵来.歙县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利用对策[J].滁州学院学报, 2007.5.

[5]赵四平.品牌联盟:茶区茶业品牌企业的集体成长之路 (下) [J].茶世界, 2007.7.

[6]顾公新, 陈文友.提高质量, 扩大出口, 促进安徽茶产业发展[J].茶业通报, 2005.1.

促进增收 篇2

1、疫情概况

今年年初,副县长亲自主持召开“全县春季传染病防控专题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体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对我县卫生工作尤其是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视。各地认真落实,真抓实干,经过努力,传染病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遏制,实现了“稳中有降”的良好态势。截止今年11月30日,全县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851例,发病率229.4/10万,同比下降36.43%,发病率在全省排位第6。除狂犬病上升200%、、HIV上升128.57%、手足口病上升24.64%、流感上升33.33%外,其它一些重点传染病发病率同比有大幅下降:甲肝下降83.33%、流腮下降42.05%、风疹下降100%、无麻疹、流脑病例报告;疟疾近三年均无发病,手足口病无死亡病例发生。851例传染病病例中呼吸道传染病422例(占49.59%)、肠道传染病201例(占12.10%)、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2例(占0.24%)、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226例(占26.56%)、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报告。其中,呼吸道传染病中肺结核363例(占呼吸道传染病86.02%)、流行性腮腺炎51例(占呼吸道传染病12.09%)、流感8例(占呼吸道传染病1.89%)。

2、工作措施

(1)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县卫生药监局和各卫生医疗单位签订了传染病控制及妇幼卫生目标责任书,贯彻执行了《安顺市传染病报告订正管理规范》、《关于进一步

加强紧急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安顺市卫生系统关于做好抗旱救灾卫生防病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加强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制定了我县传染病防控工作相关文件并安排贯彻落实。

(2)加强不明原因肺炎及流感监测工作

不明原因肺炎监测:1-11月,全县县级医疗机构共报告肺炎病例445例,无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

(3)抓免疫规划实施,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措施,目前儿童需接种13种疫苗预防14种传染病,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特别是今年,周边的六盘水市和毕节市发生麻疹流行,我县经受了考验。

(4)抓疫情处置,卫生厅印发《贵州省传染病事件报告与处置暂行规定》(2013版),明确规定各种传染病处置的例数、处置的级别和处置要求我县严格按照《贵州省传染病事件报告与处置暂行规定》,提前介入,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确保了今年未发生较大传染病暴发疫情和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5)抓学校疫情的防控。与教育部门合作实行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晨检、缺课追踪、校内卫生管理等措施,2013年1-11月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较2012年同期3起下降66.67%。

(6)抓健康教育。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站和广播等新闻媒体,通过滚动字幕、专家访谈和知识介绍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

二、妇幼卫生工作不断提高

(1)妇幼卫生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孕产妇保健:住院分娩率98.99%(任务指标>98%);孕产妇死亡率 16.5/10万(任务指标<30/10万)。

新生儿破伤风发病:0例,发病率0/万。

儿童保健工作:婴儿死亡率6.79‰(任务指标<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2.44‰(任务指标<13‰);新生儿疾病筛查率72.82%(任务指标>62%);宫颈癌筛查5000例(任务数5000例),完成任务100%。均控制在年初目标要求范围内。

(2)妇幼卫生项目完成情况:

1.降消项目工作。2013年计划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人数为4383人,补助资金175.32万元,超额完成任务,住院分娩率达98.99%。

2.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工作。为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工作,降低我县神经管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我县制定了《2013年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方案》。截止目前,共增补叶酸3813人份(任务数4331),完成任务的88%。

3.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艾梅乙检测孕产妇数5884例,孕产妇总数5994人,检测率98.1%。

三、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

发展稻田养鱼 促进农民增收 篇3

关键词:稻田养鱼;好处;依据;日常管理;捕捞

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2-65-1

1 稻田养鱼的好处

1.1 提高水田的利用率

一田多用,稻鱼双丰收。稻田养鱼亩产有着很不错的增长空间,收入从几十元到几百元。稻谷产量亦可在原有基础上增产5%~10%,可谓一举两得,经济效益得到了很大提高。

1.2 节约成本、节省劳力

稻田中丰富的天然饵料降低养鱼成本,养鱼时间一般为3~4个月,时间短、见效快,并省去了承包鱼塘的费用。稻田养鱼后鱼类可吃掉大量杂草,一般不用锄草,同时节省了劳动力。水稻可以少喷农药、少上化肥,因而降低了生产成本。2 稻田养鱼的理论依据

除虫。水稻的害虫,如稻螟虫,在生活过程中要经过水体再到稻苗的茎叶上去危害,鱼在它们经过水体时将其吞食。其他如稻飞虱、浮尘子等在稻叶上为害的昆虫,当它们被惊堕入水体时,也成为鱼类的美餐,减轻了稻禾的虫害,这样水稻可以少喷或不喷农药;除草。鱼吃掉田中的草芽、草籽及一些水生植物(如眼子菜、浮萍等),有助于稻田除草。减少了草对养分的吸收。养草、鲤、鲫鱼的稻田除草效果更为明显;增肥。鱼类粪便及其他排泄物直接起到肥田的作用,稻田地就可以少上或不上化肥,就可以生产出绿色生态稻米。

3 养鱼稻田的选择

土质好。一方面保水力强,无污染,无浸水、不漏水(砂壤土田埂加高后可用尼龙薄膜覆盖护坡),能保持稻田水质条件相对稳定;另一方面要求稻田呈弱碱性、土壤肥沃,能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生物;水源好。水源无污染,水量充足,有独立的排灌渠道,排灌方便,旱不干、涝不淹,能确保稻田水及时到位;光照条件好。水稻和鱼类的生长都需要良好的光照,因此养鱼的稻田一定要有充足的光照条件。

4 日常管理

4.1 防逃除害,坚持巡田

养鱼稻田要精心管理,坚持每天检查巡视两次。田间常有黄鳝、田鼠、水蛇等打洞穿埂,还会捕捉鱼类为食,因此,一旦发现其踪迹,应及时消灭。另外,还要及时驱赶、诱捕吃鱼的水鸟。稻田的田埂和进水口、排水口的拦鱼设施要严密坚固,经常巡查严防堤埂破损和漏洞。时常清理进水口、排水口的拦鱼设备,加固栏鱼保护设施,发现塌方、破漏要及时修补。经常保持鱼沟畅通。尤其在晒田、打药前要疏通鱼沟和鱼溜,田埂漏水要及时堵塞修补,确保鱼不外逃。要经常检查进、排水口拦鱼设备及田埂,防止下暴雨时田水漫埂、冲垮拦鱼设备,造成大量逃鱼。

4.2 适时调节水深

养鱼稻田水深最好保持7~16厘米,养鱼苗或当年鱼种水深保持10厘米左右,到禾苗拨节以后水深应加到13~17厘米养二龄鱼的水则应保持15~20厘米。随着水稻生长,鱼体长大,适当增加水位,一般控制稻田水位在10厘米以上。一般稻田保水力不及池塘,需定期加水,高温季节需每周换水一次,并注意调高水位。平时经常巡田,清理鱼沟鱼溜内杂物。

4.3 及时追肥

为确保稻谷和鱼类的生长,应根据稻、鱼的生长情况及时追肥。追肥要少量多次。有机肥应充分发酵后全稻田泼撒,不要泼在沟凼处,每亩每次100~150公斤。无机肥更要注意少量多次,每亩每次施硫酸铵10~15公斤或尿素5公斤为宜,一般用量不超过每次每亩15公斤。同时,化肥施用方法要适当,先排浅田水,使鱼集中于鱼沟和鱼溜中再施肥,使化肥迅速沉于水底层,并为田泥和稻禾所吸收,随即加水至正常深度。

4.4 病害防治

养鱼稻田应施用低毒高效农药,如敌百虫、乐果、稻瘟净等。粉剂农药宜在早晨有露水时施入;水剂农药宜在无露水情况下喷施于叶面上。稻田养鱼主要是利用鱼稻共生的条件,提高农田效益。相对池塘养鱼,鱼病较少。稻田中危害鱼类的敌害有泥苔、水网藻、水蜈蚣、蜻蜒幼虫、水斧虫、红娘华、黄鳝、水蛇、水老鼠等,随时威胁着鱼的安全。实际上大部分地区在鱼病防治中主要是防治赤皮病、烂鳃病、细菌性肠炎、寄生虫性鳃病等。发现水质转黑或变浓绿,鱼类有狂游、独游、团游现象,吃食突降,日出后浮水不下等鱼病预兆,必须及时请水产技术人员诊断,及时下药治病。

5 捕捞收获

捕鱼前先把鱼溜鱼沟疏通,使水流畅通,捕鱼时于夜间排水,等天亮时排干,使鱼自动进入鱼沟鱼溜,使用小网在排水口处就能收鱼,收鱼的季节一般天气较热可在早、晚进行。挖有鱼凼的稻田则于夜间可把水位降至鱼沟以下,鱼会自动进入鱼凼。若还有鱼留在鱼沟中,则灌水后再重复排水一次即可,然后以片网捕捞。若捕捞在水稻收割前进行,为了便于把鱼捕捞干净,又不影响水稻生长,可进行排水捕捞。在排水前先要疏通鱼沟,然后慢慢放水,让鱼自动进入鱼沟随着水流排出而捕获。如一次捕不干净,可重新灌水,再重复捕捞一次。

促进增收 篇4

发展花卉苗木产业,重庆具备良好基础

重庆直辖以来,积极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全市发展30亩以上的苗圃1500多个,在圃苗木16亿株,建成花卉市场60余个,年销售盆花1500余万盆、鲜切花1500余万支,花卉苗木产业年产值突破40亿元,带动了近30万人就业,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自然资源品种丰富。

重庆市域植物资源丰富,6000多种各类植物中,号称“川东小峨嵋”的缙云山,亚热带树木就达1700多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和名胜区南川金佛山,植物种类达333科5880种。丰富的植物资源,为花卉苗木的生产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全市苗圃基地达到47万亩,已建成5个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14个市级林木良种基地,林木良种基地规模达1.9万亩,形成了1.8万公斤的良种生产能力,全市林木良种使用率升至56%。林木种子冷库项目、良繁项目、良种基地项目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建成并发挥作用。

产业带格局基本构建。

形成了“四线三片两点一品”的产业格局:四线即巴南区的南南线,北碚区的静观线,渝北区沙坪线,江津区的津马线;三片即九龙坡片(以草花、盆花、鲜切花为主),南岸片(腊梅、盆景、绿化苗木等为主),璧山县丁家片(以绿化苗木为主);两点即万州涪陵两个花卉苗木区域重点;一品即远郊区发展特色花卉品种(如:荣昌县的“隆昌素”、垫江县的“牡丹”)。

产业园区初具规模。

基本形成北碚静观、璧山丁家、巴南界石、九龙坡白市驿4个花卉苗木园区。白市驿花卉苗木园区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已建成6平方公里的特色观赏花木基地,入住花卉企业80余家,年销售花卉及观赏苗木2亿多元。巴南花木世界成为我国首家集成式花木园艺产业平台。是重庆创意产业基地,花木交易电子商务平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日均点击量突破10000人次,实现了平台线上定货、线下交易。引进了台湾、广东、福建、浙江、山东、四川等地的400余家商家入驻。

龙头带动能力增强。

形成规模在5000亩以上的大型苗圃3个、面积在3000亩以上的苗圃9个,500亩以上的苗圃就达到40多家。事园林绿化一级资质企业23家,二级资质企业有120家。北碚区花木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8亿元,从业人员5万余人,人年均收入21000元以上。壁山县发展花卉苗木生产基地6.51万亩,培育花卉苗木生产经营企业(苗圃)达120余个,花卉苗木种植户8000余户,从业人员12000多人,实现产值6.1亿元。

发展花卉苗木产业,进入良好机遇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市场对花卉苗木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一方面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开发带来的建设热潮,将为园林花木产业带来新一轮的需求高峰。重庆将建设1000平方公里、1000万人口的大城市,也将对花卉苗木产业产生巨大拉动作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各地都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重要位置,而处于生态建设首要地位的绿化更是处于突出地位。

未来花卉苗木产业在发展方向上,将主要放在生态公园、花卉公园城市等公园新型模式的创新,城乡道路绿化新形式的推广,生活小区现代园林的普及,三线四线市场的绿化提升,新农村绿化模式的建立,花卉苗木产品的出口外销,盐碱地、荒山、屋顶和立体绿化等特殊立地绿化能力的建立,以及室内绿化、办公场所绿化和鲜切花等。在发展重点上,要着力开发花卉苗木新品种,示范和推广花卉苗木新产品,建立花卉苗木园区,构建花卉苗木中介服务平台等,不断形成花卉苗木产业体系。

同时也要看到,重庆花卉苗木产业总休规模较小、实力不强,发展中存在一些困难。一是缺乏统一的产业规划。没有编制专项的花卉苗木产业规划,产业发展缺乏准确的目标定位,导致产业布局不合理,发展重点不明确,相应的平台建设和政策措施不配套。二是规模化水平不高。大部分生产主体规模小,面积在100亩以下苗圃的占80%以上,二级以下的园林绿化企业占65%以上,难以形成集约生产规模,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标准化生产程度都难以提高。小规模分散经营、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制约了苗木花卉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三是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重苗木、轻花卉。品种单一,缺乏主导品种。苗木的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四是营销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营销体系和足够经纪人队伍,连接苗木种植户和销售市场。种植户由于缺乏市场信息,种植的苗木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生产规模不大,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不健全,产品流通渠道不畅,信息化建设明显滞后,容易导致产销脱节。

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应因地制宜、综合施策。

花卉苗木产业是一个技术要求高、标准化程度高的新兴产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设施装备和科学技术为支撑,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合理布局产业空间,推动花卉苗木向规模化、专业化、园区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一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根据《全国花卉产业发现规划》和《国务院加快林木种苗发展的意见》,结合重庆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现状,对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进行专项规划。以明晰发展思路,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做大做强花卉苗木产业,使之成为绿化山水、美化城市、富裕农民的特色产业。

二是完善产业扶持政策。

可探索建立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基金,用于花卉新品种的研发、技术培训和扶持龙头企业。对花卉苗木基地给予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善生产条件,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园区规划布局,创新发展机制,扩大招商引资,引导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规模优势。

三是培育壮大产业龙头。

着力扶持和培育一批有市场、有实力、链条长、带动强的优秀花卉苗木龙头企业。积极构建市场带生产、公司建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推进花木企业向现代化管理模式发展。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切实做好名、优、特、新花木品种的注册与知识产权保护,实现花卉苗木产业由资源消耗型向开发利用型,由单项技术型向复合技术型,由单一品种开发型向多品种联合开发型转变。积极培育园林建筑队伍,通过花木园艺的精深加工和包装、装饰,提高产品的审美观赏与市场价值,提升市场竞争力,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与精品效应。

四是提高花木科技水平。

实施标准化工程。制定高标准、易操作的苗木花卉生产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疫体系,制定桂花、蜡梅、茶花、牡丹的苗木生产技术标准和2—4个盆栽花卉的生产技术标准,提高苗圃田间管理水平。实施品牌提升工程。创名牌、推品牌,推出5—8个全国、全市知名品牌,形成品牌优势。实施良种推广工程。建立新品种引进繁育、试验示范机制,每年引进10个苗木花卉新品种,开发本地特有的优良品种5—8个,自主培育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优新特品种5—10个,带动产业发展。实施人才培育工程。聘请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相关专业专家及各县区的技术能手、土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构建技术服务体系。鼓励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专业技术人员带薪深入基地,领办、合股创办苗木花卉企业或承包基地,开展技术承包、经营承包。

五是培育花卉苗木市场。

绿色扶贫促进农民增收 篇5

吕广权

天镇县地处山西省最东北端,与河北省、内蒙古相邻,全县221个行政村,18.18万农业人口,全县无大型工矿企业,是典型的无污染农业县。至2011年底,全县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2.37万户7.38万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41%,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被列入山西省新十年扶贫开发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先期试点县。广大贫困农民要想脱贫致富,在无资源无矿产的情况下,发展设施蔬菜的绿色农业势在必行。截至目前,天镇县建成绿色设施蔬菜基地1.7万亩。

在我县设施蔬菜示范园区里,县委、县政府以扶贫资金为“黏合剂”,整合水利、林业、交通、农业、开发、电业、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力量,把企业、农村合作组织、农户等多方面资金集中捆绑,统筹谋划。实行“统一采购、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防病、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管理办法,县乡领导包点驻村,科技人员驻点入户,形成全社会扶贫开发大协作,齐抓共管建大棚,集中连片上规模,片区农民早致富的大扶贫格局。

为了让农户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种植设施蔬菜,县委、县政府用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2011年仅扶贫办牵头印制宣传资料15000份,全部印发给服务对象,举办“科技下乡进村培训班”,为乡村干部、合作社社员、科技户印发各类科技书籍2400份,印制种植大棚科技手册1500册,并且为拓展销售蔬菜渠道解除农民种菜的后顾之忧。我县和北京东城区签订了《关于共同建立无公害蔬菜场地对接、促升东城区蔬菜应急供应保障能力的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已在东城区设立无公害蔬菜及农副产品直营店10个,把优质绿色有机蔬菜直接供应北京东城区。河北崇礼、山东寿光、天津、北京一些大公司与种菜大户签订购销合同,还在大同、张家口、呼和浩特都有定点联系市场,销售天镇蔬菜。为避免风灾、雹灾给广大种菜农户造成经济损失还加入了保险。为种菜农户解除后顾之忧,同时也吃了一颗定心丸。政府还在籽种、育苗、浇水管理环节上给种菜农户提供多种服务。

为了打造蔬菜的品牌,天镇县政府整合农业、水利、科技、扶贫等多个单位在租地、调种、整地、育苗、浇水、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指导方面全部面向现代化。调籽种直接派技术人员到农科院和中国农业大学咨询和联系调种,棚内浇水,用现代的滴灌技术。为种菜大棚的农户提供各种优质服务,使最新科技及早在天镇安家落户。

为了保障广大菜农的经济利益,天镇县人民政府对大棚绿色蔬菜的销售、运输、贮存都做出安排部署。除了订单农产品和十几个大中城市的销售点外,本县还建起玉泉、卅里铺、东沙河、南河堡四个蔬菜批发市场,主要功能包括:产地报送系统(市场区域网络和批发市场之间的信息情况);产地质量安全检测(配置了质量安全检测车和快速检测仪器等);蔬菜物流配送中心(每个中心配套300吨预冷库1个),并且还备有恒温冷藏运输车辆,正在建设中的蔬菜脱水项目和恒温库,都成为菜农的农产品销、运、贮的坚强后盾。到年底,按每个大棚至少增收5000元计算,全县仅此一项增收达8500万元,已流转出土地的农民外出务工增收也达1800多万元,这两项就增收超亿元。这势必带动农民向现代化农业转型跨越。

合理施用硅肥 促进水稻增产增收 篇6

【关键词】施用;硅肥;增产;增收

0.前言

目前,我国缺硅土壤占总耕地面积的50%以上,而且连作年限越长,土壤缺硅的程度越明显。以水稻为例,2012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达3,029.7万ha,平均单产为6,743kg/ha,如果在缺硅土壤上全部增施硅肥,按增产10%计,仅此一项每年至少可增产1,000万t稻谷,按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58,957万t推算,增产幅度可达到1.7%。据此可以认定,推广硅肥的生产与应用具有非常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是发展效益农业的重要举措。

1.硅肥在水稻生长发育中的主要作用

1.1是水稻生长发育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和必需元素之一

硅肥的作用仅次于氮磷钾,居第四位。水稻是吸收硅较多的作物,一般茎叶中含有二氧化硅10-20%,水稻体内硅酸含量约为氮的10倍,磷的20倍左右,每生产1000kg稻谷,水稻地上部分SiO2的吸收量达150kg,超过水稻吸收N、P、K总和。

1.2提高光合作用,增产增收

硅素可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提高水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量。水稻增施硅肥后,可使叶片增厚,植株健壮,表皮细胞硅质化,增强细胞壁强度,使植物机械组织发达,株型挺拔,茎叶挺直,水稻茎叶之间夹角减小15-25度,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遮阴,适合水稻密植,提高水稻叶面的光合作用,提高叶绿素含量,叶片生长期延长,同化作用旺盛,干物质积累增多,有效预防早衰。据吉林省农科院1991年在公主岭市和永吉县多点试验表明,在冲积型水稻土和白浆型水稻土上,分别增施15.4%钢渣硅肥750-900kg/ha,增产稻谷分别达到798-1095kg/ha和609-1662kg/ha,增产幅度分别达到11.0-15.5%和8.4-18.6%。

1.3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水稻增施硅肥,可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提早抽穗,使穗轴增粗,穗长增加。增施硅肥还可以使水稻体内氮的浓度降低,表现为增强耐氮性,促使磷钾等养分向穗部转移。

1.4减少病虫害和生理性烂根的发生

水稻吸收硅素后,可在水稻体内尤其是茎叶中形成硅化细胞,茎叶表层细胞壁加厚,角质层增加,抵抗病原菌感染和虫害。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水稻胡麻斑病,水稻稻粒黑粉病,水稻烂秧等侵染性病害发病率有一定程度下降;稻飞虱,二化螟,三化螟、稻水象甲等虫害侵害程度也有减轻。此外也能减少农药的施用量,节约用药成本,减轻农药污染。

1.5提高抗倒伏能力

水稻增施硅肥后,硅与水稻体内果胶酸、多糖醛酸等产生生化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硅酸复合物沉淀在木质化的细胞壁上,使表皮细胞硅质化,增加了细胞壁的厚度,形成坚固的保护层,增强了水稻基部秸秆强度,使水稻导管的刚性增强,提高水稻体内部通气性,从而增强根系的氧化能力,防止根系早衰与腐烂,增强水稻的抗倒伏能力,田间倒伏与折断率减少40-70%。水稻倒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茎秆折断;另外是出穗后随着成熟穗重增加的倾斜(自然倒伏),硅肥对这两类型倒伏都有抗性。

1.6增强抗旱、抗低温能力

增施硅肥后,水稻根部吸收的硅,随叶面蒸腾而上游,大部分硅酸积累于表皮细胞的角质层内,形成角质~硅酸双层结构。可有效地调节叶片气孔的开闭,使表皮细胞的通透性显著降低,因硅酸不易透水,具有降低蒸腾强度的作用,可以降低蒸腾量30%以上,可增强水稻抗干旱能力,节省田间用水20%以上。硅肥还能增强水稻抗寒、抗低温能力。

1.7调节各营养元素的平衡吸收

增施硅肥后,调节了水稻对氮、磷的过度吸收,促进了同化物向多糖物质转化,提高了水稻的结实率。增施硅肥还能够减少磷肥在土壤中的固定,活化土壤中的磷,促进磷在水稻体内运转,提高磷肥的利用效率,强化钙、镁的吸收和利用,被称为“植物调节性肥料”。硅酸的存在还能增强根部的氧化力,能使可溶性的二价铁或锰在根表面氧化沉积,抑制了根系对铁、锰的过量吸收和毒害。硅肥中含有较多锌、镁、硼、铁等微量元素,对作物有复合营养作用。增施硅肥后,水稻吸收的硅氮比提高,耐氮能力提高,减轻了偏施氮肥引起的贪青晚熟。

1.8改良土壤

生理酸性硅肥能活化土壤中有益微生物,促进有机肥分解,能够改良红壤黄壤,降低稻田土壤PH值,矫正土壤的酸度,提高土壤盐基,抗重茬,提高水稻的耐盐碱性。

1.9防止环境污染

硅化细胞使病原菌不容易侵入,昆虫难以咬动。表皮细胞角硅层的形成,增强了表皮的坚韧性,从而提高了对病虫侵入的抗性,产生一种令昆虫讨厌的气味,命它们远离。镉,汞,铅等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水,硅与这些重金属结合成为溶性的化合物,降低了植物吸收。硅还可以降低土壤中活性铝的毒害。

1.10改善水稻的品质

硅肥不仅仅能够提高水稻产量,还能在本质上改善作物稻谷的营养成分,提高稻谷的等级。在土壤硅素含量高的稻区,稻米品质比老稻区好。表现为穗金黄,稻谷上无病斑,大米腹白减少,透明度提高,整精米率提高。经过检测,稻米中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元素的含量有所增加。

2.缺硅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2.1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前期缺硅,返青期和分蘖期延后2-3d,分蘖率降低,每穴总茎数和成穗数减少15-20%;后期缺硅,株高降低3-8cm,茎粗减少0.1-0.2cm,穗长减少0.7-1.2cm,穗粒数减少7-13粒,出穗期和成熟期延长2-4d,减产10%以上。

2.2对水稻抗病性、抗逆性的影响

水稻缺硅,水稻体内可溶性氮和糖类增加,营养生长旺盛,叶片柔嫩松散,容易诱致侵染性病菌寄生,细菌性、真菌性病害发生程度增加。水稻缺硅也容易导致缺锌,田间易发生缺锌型赤枯病,靠吸食叶片汁液生存的害虫危害加剧,抗倒伏、抗干旱、抗干热风、抗低温能力下降。

2.3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水稻缺硅,稻谷的成熟度下降,等级降低;谷壳表皮病斑多,稻米垩白度和垩白率增加,整精米率下降;稻米内维生素、氨基酸等有益人体的养分含量降低,而蛋白质含量增加,食用口味变差。

3.水稻吸收硅肥的特点

水稻吸收硅的能力,是来自于体内的新陈代谢,而这种代谢活性仅限于水稻的根部。水稻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硅的吸收量存在着差异,前期吸收量少,幼穗分化后吸收量急剧增加,抽穗后上升更明显,以后逐渐减少。

4.水稻施用硅肥的技术原则

4.1施用范围

土壤供硅能力是确定是否施用硅肥的重要依据。土壤缺硅程度越大,施肥增产的效果越好,因此,硅肥应优先分配到缺硅地区和缺硅土壤上。一般认为水稻叶片内SiO2含量小于9%或土壤中SiO2含量小于90mg/kg,增施硅肥有明显效果;叶片内SiO2含量大于20%或土壤中SiO2含量大于180mg/kg,增施硅肥效果不明显。

4.2施用方法

硅肥可与有机肥、氮、磷、钾、锌肥一起作基肥施用。做基肥时一定要与其他肥料混拌均匀,且施入水稻耕层土壤15cm以下。养分含量高的水溶态的硅肥既可以作基肥也可作追肥,但追肥时期应尽量提前些,且保持水层3-5cm,在有水状态下,水稻吸收硅能力较好。必要时也可采取叶面施肥的方法。

4.3施用量

应根据不同地块土壤中SiO2的含量与硅肥中SiO2的含量确定硅肥施用量。严重缺硅的土壤可适量多施,而轻度缺硅的土壤应少施。

4.3.1做底肥

SiO2含量达到50-60%的水溶态硅肥,施用量为90-150kg/ha;SiO2含量为30- 40%的钢渣硅肥,施用量为450-750kg/ha;SiO2含量低于30%的钢渣硅肥,施用量为750-1500kg/ha。也可施用硅酸盐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为30-75kg/ha。

4.3.2底肥和追肥相结合

总施用量与单做底肥施用量相同,按底肥:返青肥:孕穗肥=2:1:1的比例,根据所施用硅肥有效含量确定各个生育时期的施用量。

4.3.3做追肥

可在返青期、分蘖期、孕穗期单施或与其他肥料混合使用。单次施用量不超过单做底肥总用量的50%,也可用速溶有机硅肥进行根外追肥,施用量为1.5kg/ha,加水400kg均匀喷雾,每个生育时期可每隔5-7d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

5.水稻施用硅肥的注意事项

5.1必须与其它肥配合。硅肥不能代替氮、磷、钾肥,只有氮、磷、钾、硅等肥料科学配合施用,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土壤中SiO2含量测试结果进行精准施肥。

5.2硅肥不能与碳酸氢铵混合或同时施用。硅肥会使碳酸氢铵中的氨挥发,降低氮肥的利用率,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5.3不论采取哪种施肥方式, 应当在水稻的孕穗期之前施用,超过这个时期施用,几乎不能发挥硅肥的特有作用。

发展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篇7

1 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武宁县总人口39.15万, 其中农业人口30.8万。国土面积3 506.6km2, 耕地面积42万亩, 在全市乃至全省来说都不能说是农业大县, 但武宁农业产业的发展却不拘一格, 独辟蹊径, 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常规农业发展日益稳固

2012年, 粮食总产量实现了七连增, 单产逐年提高, 农业总产值达20.216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 000元。其中:粮食播种面积已达43.56万亩, 总产量15.05万t;棉花总面积1.725万亩, 总产2 383t;油菜种植面积12.14万亩, 油菜籽总产1.14万t, 生猪出栏22.64万头。

1.2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

目前, 全县粮经比例已调整到了60.9∶39.1, 名特优农产品和优良畜禽品种所占比例上升到90%, 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到98%, 油菜杂交化、“双低化”上升到100%。全县已建成蔬菜、茶叶、吊瓜、蚕桑等农产品基地35个;共发展吊瓜6万亩, 果业6万亩, 中药材3万亩, 蚕桑0.63万亩, 茶园0.909万亩, 商品蔬菜种植3.9万亩, 其中蔬菜基地2 976亩。

1.3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加强

全县已发展生猪养殖加工、中药材加工和蔬菜加工等加工型农业企业22家, 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4家, 江西省新光山水开发有限公司已成功申报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另外, 全县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到212家, 家庭农场7家, 其中部级示范社1家, 省级示范社13家, 涵盖了粮食、果业、农机、蔬菜、生猪、家禽、蜂蜜等产业领域, 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这些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引领, 企业与农户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互利双赢局面。

1.4 农业特色支柱产业不断壮大

全县围绕自身独特的山水生态资源优势, 全力打造“山水”牌, 积极引导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精心培育了新光农业生态园、阳光照耀29度假村、九岭桃源谷、鲁溪洞、九岭山休闲中心等一批休闲农业景区, 其中新光农业生态园等被评为全国、全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目前, 全县仅农家乐就有162家, 休闲农庄9处, 休闲农业园区5个;经营面积达38 669亩, 资产总额达41 290万元;从业人数7 280人, 其中农民就业人数5 768人, 占总从业人数的79%;2012年接待120万人 (次) , 休闲农业总收入6.2亿元。2012年, 武宁县被评为全省休闲农业示范县, 目前正在努力打造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另外, 全县大力扶持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28个, 建成无公害基地24个, 认证绿色有机食品2个。全县的“健人”牌橡子丝条获省级农产品品牌, 武宁“地元”牌工夫红茶荣获国际茶博会金奖、绿茶获国际茶博会银奖。

1.5 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日益完备

近年来, 通过基层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建设, 基层农技体系已实现“网”全“线”连, 管理规范, 人心稳定, 并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基层农综站办公楼, 配置了办公电脑、科普投影仪等一批先进设备, 极大地改善了农综站的办公条件, 提高了服务质量, 全县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到54%以上, 良种覆盖率已达到98%、优质稻面积达到95%以上。全县还依托阳光工程等培训项目, 以农村种养大户和返乡农民工为主要培训对象, 重点推广应用农村农业实用技术,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大力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科学、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据统计, 2013年通过阳光工程已累计培训农民1 310人 (次) , 举办各类培训班58期, 赠送光盘、书籍6 820本 (册) , 免费发放种子 (苗) 等价值达3.8万元。

1.6 农业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全县通过认真实施好农村沼气、标准粮田、阳光培训、测土配方施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巩固退耕还林等农业项目, 大大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 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并积极探索, 大胆试验, 鼓励农民采取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全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已达5.78万亩。全县还实行农业生产资料准入制度, 加强农资、种子、农药、化肥、兽医等市场管理, 有效防止了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现象。

1.7 惠农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做到了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不走样、不缩水、暖人心,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013年, 已监督落实粮棉油补贴资金2 439万元、能繁母猪保险已理赔36余万元、农机补贴资金148万元、完成农村沼气建设819户、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等清洁能源320户。

2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从总的情况看, 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有了新的发展, 但是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

2.1 农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 尽管各级对农业工作高度重视, 不断加大基础投入, 实行了重点扶持, 但是农业作为一项弱势产业, 基础条件相对较差, 投入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同时, 现在农村经济薄弱, 农民自有资金有限, 加之金融部门为降低风险, 对农业资金投放比较慎重, 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十分突出, 由于缺乏投入, 导致农业发展后劲乏力。

2.2 农业产业化发展较为滞后

当前全县农业生产仍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主要靠一家一户分散自主经营, 生产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缺乏信息及技术方面的指导, 农业品种结构单一, 产、供、销脱节等现象普遍。从全县整个面上看, 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还难以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的要求。虽然已经注册了一些农副产品的商标和标识, 如“健人”牌橡子粉丝、“地元”牌工夫红茶、“口口甜”甘蔗、“幸福山”西瓜等, 算得上是小有名气, 但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 上规模、有档次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 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 多数合作社的内部机制不健全, 运行不规范, 管理不到位。

2.3 农业生产成本逐年增加

近年来, 农产品价格有所回升, 农民收入得到了提高。但是, 随着良种、化肥、农药、农膜、油品、饲料等农资价格的大幅上涨, 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 农业的比较效益受到冲击。虽然国家免除了农业税, 实行了粮食直补等多项惠民政策, 但由于补贴数额较少, 相对于各类农资价格高涨的实际, 只能说是杯水车薪。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4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当前, 全县农业服务体系还不很完善, 经费不足、职能弱化、年龄老化等问题比较突出。同时, 全县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购销大户、农民经纪人发展相对滞后, 基地与市场、产与销之间缺乏有效的载体, 难以实现农业产品的有效增值, 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依然存在。

2.5 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 农村劳动力结构已出现了新情况, 60%以上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 很多村庄出现空心村的现象。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年人、妇女, 由于受文化素质、劳动能力等因素的制约, 农业生产基本上满足于种了、收了, 解决了吃饭问题, 谈不上优质、高效农业发展, 更谈不上农民增收问题。

3 对策与建议

根据全县农业发展现状, 要实现农业农村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应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3.1 进一步抓好常规农业生产

这是发挥农业比较优势和讲政治、顾大局、做贡献的必然要求。一是决不放松粮食生产。要着力在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上下功夫, 大力建设粮食高产示范片, 努力实现丰产丰收, 确保全县粮食生产八连增;二是切实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蔬菜方面要以调整品种、品质结构为重点, 大力发展蔬菜基地建设, 全面推进产品升级;畜牧方面要巩固提升生猪产业, 突出发展家禽, 以发展规模养殖为重点, 加速品种改良和引进。努力提高经济作物和畜牧业所占的比重。

3.2 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一是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和发展一批像新光农业开发公司、泉口山核桃香榧、船滩凯利丝业、为民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泉口丰田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等经济技术实力雄厚、市场影响力大、能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 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不仅要给予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扶持, 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健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要农旅结合, 加快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示范点, 形成一批休闲农业特色品牌。要以市场为导向, 立足自身优势, 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 特别是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名优特新农产品。要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集中培育蔬菜、畜牧、果业、蚕桑、吊瓜、茶叶等产业体系。三是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要大力实施质量兴农和名牌发展战略, 完善农产品标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形成符合标准要求的种养模式, 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不断扩大名牌产品的市场份额, 叫响“武宁产”这个大品牌。努力建设从田间到餐桌、从原料到成品、从生产加工到消费, 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现代产业体系。

3.3 进一步探索新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 依靠过去旧的、分散的农户家庭开发模式已很难进一步推进全县农业的发展, 必须探索和发展新的模式。一是支持和鼓励农业种养大户发展。通过制定大户奖励扶持政策和加大技术支持力度, 引导一部分有实力的种养大户发展壮大, 在武宁县形成一批有特色和实力的“农场主”、“庄园主”式的农业开发大户。二是加大农业生产基地开发。制定出相应的优惠政策, 促使农产品加工企业直接投资基地建设, 把闲散劳力吸收为产业开发员工, 形成大规模的“工业式”基地开发。三是组建专业合作组织, 实现联户开发。采取鼓励措施, 引导各乡镇、村组建专门的产业合作组织, 实行统一的品种规格、统一的技术指导、统一的销售服务, 把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 集中扩大基地开发。

3.4 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要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展的命脉, 切实抓紧抓好。一是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在保证农业日常工作正常运转的基础上, 每年应列出专项资金, 重点扶持农业重点建设项目, 推进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二是要高标准实施农业项目建设。要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等目标, 积极争资、争项, 更加积极主动地谋划好、实施好、监管好项目。三是要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要积极支持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的发展, 提高全县农业机械化水平, 推进全程农业机械化工作。

3.5 进一步提高科技兴农力度

一是要建立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对于基层农业综合技术推广体系, 要在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方面加以落实, 调动其积极性, 促其全心全意为农业服务。二是要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培训等载体, 加强新型农民的培养工作, 以各种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示范基地为载体, 重点培养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 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一批农村生产能手、经营能人和能工巧匠, 让农村中各类人才在农业经济发展和建设中大显身手、有所作为。三是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要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 加强和农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农业科研机构的联系和沟通, 积极转化、推广和应用农业最新的科技成果,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3.6 进一步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发挥农机作用促进农民增收 篇8

一、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

据统计, 到2010年12月18日, 建平县拖拉机保有量6584台, 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012台, 小型拖拉机22572台, 配套农机具10178台;农机总动力达到51.14万千瓦, 农机总资产达4.35亿元, 机具配套比达1∶1.55。农业机械总值达到3.97亿元, 农业机械净值达到2.67亿元.

二、农机装备结构逐步优化

通过购机补贴政策的引导, 把购机补贴资金向农业生产主要环节所需的机具倾斜, 使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特别是玉米生产主要环节的作业机械得到快速发展。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以及高性能的复式作业机械越来越受到农民欢迎, 玉米联合收割机保持快速增长, 玉米收获机械推广有新的突破, 农机装备结构得到明显改善。自2005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以来, 共争取补贴资金1154万元, 拉动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投入资金2655.5万元。增加拖拉机623台, 配套农机具1294台套。增加玉米联合收割机20台。

三、农机作业水平明显提高

全县机耕面积达到133.1万亩, 机耕水平超过61%;机械播种68.2万亩, 机械播种水平达到31%;机械化收获面积14.01万亩, 其中2.11万亩, 玉米机收水平达到1.75%, 机械收获水平非常低;机械植保面积12.44万亩, 机电排灌面积3125万亩, 农副产品加工量60.24万吨, 农村机械运输量3778.9万吨公里。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都有新的提高, 林业、畜牧、设施农业机械化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四、农机经营效益稳步增长

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不继涌现, 农机作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机制逐步形成, 农机销售、维修市场日益兴旺。全县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1.39亿元, 实现经营纯收入0.72多亿元, 农机经营服务对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五、项目实施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对农机化发展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一是农机购置补贴项目, 促进了农机装备水平的快速提高。在购机补贴政策的引导下, 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推广明显加快, 改善了农机装备结构, 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大大减少了农业生产所占用的劳动力,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保障。调查表明, 机械化水平提高, 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参加“双抢”的, 比前几年降低了20%以上, 务工人员由此节省的开支和增加的务工收入非常可观。农民机手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实现了就业和致富。农机作业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以玉米收割为例, 目前全县收割机作业比雇用人工收割的价格低20~60元╱亩, 全县机收面积2.11万亩, 可为农民节约生产成本40多万元;

二是改变传统的耕作习惯,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 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 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 或保留高根茬秸秆30%以上和作物残留物覆盖率不低于30%的耕作技术。是一项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耕作技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与传统耕作技术相比可减少土壤风蚀、水蚀, 减少土壤流失和抑制农田扬尘的功效, 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能明显提高旱区粮食产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特点。现全县实施保护性耕作8.1万亩, 可实现农业节本增效640多万元;

三是为改善我县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生产效率, 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推广了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是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要求, 是稳定玉米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选择, 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 不仅可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改善劳动条件, 有效争抢农时, 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 还可以确保农艺措施到位, 提高玉米产量, 实现玉米生产节本增效。实践证明, 机械精少量播种可以省种1.5千克/亩左右, 增产15%~20%, 机收可减少损失3%~5%。机械播种和收获和人工作业相比, 生产效率提高60~80倍, 每亩节省成本15~40元。因此, 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是加强玉米生产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

六、建议

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篇9

林下经济是以林地生态环境为基础, 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能源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 增加林业附加值, 研究和建立科学的人工森林群落结构, 维护生态安全, 保障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林下经济必须以国有林为主力战场, 因为国有林的主体明确, 且有很大的属性优势。

2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的逐步深入和配套改革的实施, 阜阳市颍东区林下经济发展较快, 逐步摸索出林药间作、林粮间作、林果间作和林下养鸡、养羊、养鹅等多种发展模式, 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目前全区林下经济发展到334hm2, 其中林下养鸡40hm2, 林药间作决明子、桔梗、白术等166.7hm2, 林草鱼禽立体复合经营33.3hm2, 林草牧复合经营93.3hm2;全区涌现出林下经济示范村5个, 专业户20余户, 年增产值500万元。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2.1 规模总量不大, 缺乏龙头带动

近年来, 林下经济虽然取得了初步进展, 但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林下经济发展规模较小, 难以形成规模优势, 不能满足市场批量需求和有效的辐射带动能力。

2.2 管理水平低

在种养过程中尤其是养殖方面, 养殖户大多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 对科学养殖技术掌握不够, 致使饲养成本高, 效益差, 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2.3 资金制约因素大

经调查, 大多数农户对发展林下经济热情很高, 但由于缺乏启动资金, 发展初期就受到限制, 致使全区林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2.4 市场组织化程度低

由于缺乏专业协会, 养殖和种植户的市场信息不灵通, 在种养品种选择上存在盲目性, 在产品经营中, 大多数只有等待收购者上门或零售, 效益得不到保障。

2.5 群众认识理解有偏差

一是农户普遍认为林下种养与普通种养没什么两样, 甚至还不如普通种养;二是部分农户对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扶持方式和优惠政策等内容认识不够, 缺乏参与热情;三是有的农户思想不解放, 怕吃亏、怕赔本, 畏首畏尾, 对发展林下经济持怀疑观望态度。

3 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

根据“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原则, 阜阳市颍东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表现在:

3.1 自然地理的独特性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丰厚的条件

颍东区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四季分明, 非常适宜发展林下经济。

3.2 林地空间优势

目前, 全区林地面积2000hm2, 其中适合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到1400hm2, 并且绝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 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优势。随着国家对林业种植的重视程度及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政策的落实, 林地面积将进一步扩大, 林业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贡献率也日益凸显出来, 林地优势更加明显。

3.3 悠久的农业历史和林业传统造就林下经济的独特优势

阜阳颍是一个农业大区, 农耕历史悠久并延续不断, 农林复合经营经验丰富, 鸡、鸭、羊等大量养殖在林下, 长期的养殖项目仍对现代发展林下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4 政策优势

近几年来, 颍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林下经济, 并把它列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 在财政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 决定每年拿50~100万元, 支持林下经济的发展, 对林下经济发展在资金方面予以重点倾斜, 以此夯实林下经济快速发展的物资基础。

3.4 效益优势

利用林地资源, 在林下综合发展种植业、养殖业, 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据调查, 近几年, 颍东区结合实际, 因地制宜开发林下经济的不同模式, 如老庙镇马圩村仇大庄的林、藕、鱼模式, 冉庙乡利用茨淮新河林带实施林草牧模式, 插花镇茨淮新河的林药种植模式, 枣庄镇的太阳红石榴+旅游观光的经营模式等等。目前, 林下种养殖面积各达到或突破333.3hm2, 增加收入1000万元, 创建了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区。

4 发展林下经济的建议

林下经济作为生态、高效、循环经济, 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结合颍东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就全区林下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科学编制林下经济发展规划

根据各地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情况等, 因地制宜制定专项规划, 实施细则, 分区域确定林下经济发展重点产业和目标。科学选择林间种植、养殖模式, 拓宽林间种植、养殖类别, 因地制宜, 宜养则养、宜种则种, 提高林下经济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4.2 大力推进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建设

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要以点带面, 辐射推广, 起到“探路子、出经验、做示范”重要作用, 引导全区林下经济最终走上一条技术含量高, 产品质量优, 经济效益好的健康发展之路。颍东区在茨淮新河大坝、颍河两侧的国有林下, 建设示范基地和示范点, 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 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鼓励种植户、养殖户搞深加工, 延伸产业链条, 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格局。催生扶强一批专业化林下经济发展龙头, 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林下经济。

4.3 加大对林下经济的资金扶持力度

一方面利用现有的林下经济种植中药材补助试点资金, 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积极争取设立发展林下经济中央财政补助专项资金, 支持全区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 对发展林下经济的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适当进行扶持, 解决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基础设施薄弱的难题。

4.4 切实提高科技支撑水平

要加强对林下经济的科技帮扶工作, 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与技术培训。要搭建企业农民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间的合作平台, 加强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要加大林下经济品种的研发, 探索新技术、新模式, 提高林下经济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4.5 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鼓励农民兴办林业专业合作社、股份制合作林场、家庭林场等多元化、多类型的林业专业合作组织, 推进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建设, 提高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的组织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解决生产经营活动中政府“统”不了、部门“包”不了、农户“办”不了或“办起来不合算”的难题。

摘要:林下经济是以林地生态环境为基础, 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能源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 提高林地综合经济效益, 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关注三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篇10

一、兴安盟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

2009年, 全盟农作物种植面积111.88万亩, 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401元。2010年全盟农作物播种面积1141.86万亩, 全盟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712元。兴安盟农业生产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局面, 但农业生产呈现出不稳定增长, 未能实现持续增长态势。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兴安盟农业生产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农民持续增收呈现不稳定增长。这充分反映出兴安盟农业生产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受国家政策、环境因素和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二、制约农民增收的障碍因素及问题

1. 自然因素

农业生产“十年九旱”,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受制于“水”, 受害于“旱”, 丰水年和干旱年, 农业生产波幅变化很大, 农民收入水平呈波状浮动。

2. 农业结构不优

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尽管近年来, 兴安盟粮食产量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但是农业各产业之间结构不尽合理, 农产品种类趋同, 产品质量不优, 区域优势不明显, 品牌建设, “三品”认证滞后, 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低, 农产品生产不适应市场需求, 加上受干旱、大风、冰雹及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导致农民增收步伐放缓。

3. 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

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 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一是生产水平低, 农业生产处于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状态, 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二是加工水平低, 特别是龙头企业发展缓慢, 拉动带动不强, 主要表现在缺乏名牌产品, 产业链条短, 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农产品加工增值的潜力还远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4. 农业生产条件差, 投入不足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兴安盟是农业大盟, 财政穷盟, 受经济水平整体实力的限制, 有许多地方农业生产条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导致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造成农民收入减少。

5. 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 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差;二是缺乏市场意识, 信息闭塞, 缺乏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6.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农用土地规模化程度低, 一些缺乏农业生产基本要素的贫困户仍在贫困线上徘徊;发展劳务经济有很大潜力, 近几年来, 劳务经济在农民增收比重呈上升趋势, 应该加大加强此项工作。

三、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几点建议

1. 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应从以下以几个方面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围绕市场需求调整结构;二是围绕提高品质调整结构;三是围绕加工增值调整结构;四是围绕区域优势调整结构;五是围绕节本增效调整结构。

2. 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 实现科技兴农

紧紧围绕科技创新, 重点抓好农作物主推良种、畜禽良种、农产品精深加工、节水农业、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推广应用, 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及粮油高产创建工作建设, 结合农业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实施及自治区百亿斤粮食增产项目实施的重大历史机遇, 重点加强标准良田, 旱作农业示范基地, 土地整理, 农业开发, 玉米产业示范带等工程建设, 配套抓好科技入户、测土配方种子供种等建设, 带动广大农民大面积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

3. 努力培育新型农民, 增强农民主体作用

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律”新型农民培训的要求, 全力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 通过科技入户, 农业信息进村入户, “农信通”“阳光工程”百万青年中专培训工程, 开展对农民的科技文化培训, 努力培养造就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各类农村实用人才, 发展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 不断提高他们学科技、用科技的能力, 带动广大农民走科技增收之路。

4. 推进产业化经营促增收

一是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增强带动功能;二是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发挥优势、相对集中、突出特色、高产高效的原则建好八大农业生产基地, 把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切实加大生产基地的投入力度。

5. 转变经营方式促增收

在坚持农村经营制度的基础上, 稳定农民土地承包权, 引导土地经营权进行转让、租赁等合理流转, 引导农民自愿、自觉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6. 创新体制、机制促增收

一是抓好农户与企业利益分配机制创新, 通过签订合同、契约等形式, 确定农产品最低保护价;二是创新风险补偿机制, 增加农业保险种类, 扩大农业保险规模, 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 完善农业保险程序, 减少农民因遭受自然灾害等原因而造成的损失。

7. 完善服务体系建设促增收

进一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不断拓展农业服务领域, 最大限度地解决好农业生产从田头到餐桌全程服务问题。一是提升盟级服务水平;二是配齐各旗 (县、市) 农技队伍;三是完善乡镇农技队伍建设;四是发挥村级科技示范户示范带头作用;五是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六是加快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七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强化“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民+基地”的产业发展机制。

8. 政策扶持促增收

促进增收 篇11

1、自2010年10月以来,黄淮、华北地区降水异常偏少,导致山东、河南、河北、北京等9省市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其中,河南、山东部分地区旱情较重。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2月9日,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甘肃、陕西等8省冬小麦受旱面积达11595万亩,其中严重受旱面积2536万亩,受旱面积占8省冬小麦播种面积的42.4%。抗旱、产粮、稳定物价,环环相扣。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十条措施,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

2、2011年1月2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立足国情水情变化,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以水利改革发展为主题,明确了新时期的水利发展战略定位,强调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个关于水利的综合性政策文件,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8个一号文件。

[考点链接]

1、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确保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是保持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2、党和政府关注旱情、重视旱情、解决旱情体现了什么观点?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堅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如何认识我国的资源现状?

资源总量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开发、利用不够科学合理,损失浪费严重。

5、如何认识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其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高效演练]

1、关注水利建设增强忧患意识

2011年1月2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个关于水利的综合性政策文件,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8个一号文件。《决定》指出,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1)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建设,你认为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2)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国家重视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3)请你就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实施,向当地政府献计献策。

(4)为尽快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应该怎么做?(至少两个方面)

2、关注干旱天气增强节水意识

根据“背景材料Ⅰ”回答问题。

(1)山东、河南等地干旱的发生表明了什么?

(2)请你谈谈材料对你的启示。

(3)请你为上述干旱省市提几条节水措施。

参考答案:

1、(1)我国面临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损失严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2)国家重视水利建设,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建立抗旱减灾机制,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保障粮食安全。(3)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建立抗旱减灾机制,防患于未然;严格水资源管理,依法治水、用水;加大对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设立专项救助资金等。(4)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走科教兴农道路;落实党的惠农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农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科学种田;学习现代农业技术,依靠党的惠农政策自主创业等。中学生:积极宣传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推动农村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积极关注“三农”问题,向政府提出发展农业的好建议;以实际行动节约用水、循环用水,坚决同破坏、浪费水资源的行为做斗争等。

促进增收 篇12

一、玉米产业化现状

过去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加工转化增殖能力低, 玉米的“销售难”一直困扰当地的干部群众, 导致玉米种植效益低, 丰产不增收。随着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 农区畜牧业和农牧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玉米不但成为通辽地区优势粮食资源, 更是重要的优势经济资源。玉米是生产酒精、淀粉、糖、饲料、味精、冰醋酸等有机化工产品的优质原料。为了更好地发挥本地玉米生产的优势, 近些年来, 通过招商引资、内引外联, 以玉米为原料的工业迅速发展。沈阳万顺达淀粉公司、岳泰科技实业公司、顺通公司、力牛生化公司、玉米生物科技公司等近20家大型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先后落户通辽。上述十几个较大的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加工量150万吨左右, 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 利润总产值15亿元以上。同时, 由于确立了以畜牧产业为主导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 养殖业迅猛发展, 以牛羊猪禽为主的牲畜饲养量增加较快, 从而加大了对玉米饲料的需求量。目前全市牲畜饲养年过腹转化玉米就超过120多万吨。加工业和畜牧养殖业的拉动, 使通辽玉米生产呈现出新的良好发展势头, 玉米产业己经由单纯的作物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通辽黄玉米”比周边地区销售价格每千克高0.04元, 仅此一项使农民增收近1亿多元。

二、玉米深加工产业迅猛发展

玉米深加工产品通常可分为淀粉、淀粉糖、变性淀粉、酒精、酶制剂、调味品、药用、化工等八大系列, 其中淀粉、淀粉糖、变性淀粉、酒精占八大系列的95%以上。通辽市依托玉米资源优势, 力争在打造自治区东部及东北地区重要的玉米发酵基地, 形成玉米深加工产业上取得实质性突破。2008年通辽市玉米加工转化能力可达到总产量的80%以上, 2009年可实现全市玉米全部就地加工转化。随着一批大项目的逐步达产达效和重点骨干企业的规模扩张, 三年内可形成300万吨淀粉、50万吨酒精、50万吨冰醋酸、50万吨淀粉糖、30万吨味精以及其它淀粉加工产品的生产能力。

1.以现有骨干企业为重点, 实现企业增产增效。确保万顺达20万吨淀粉、岳泰40万吨饲料、利牛生化10万吨酒精等项目增产达效, 销售收入、利税实现翻番。

2.以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为着力点, 实现在建大项目达产达效。通过项目带动, 实现玉米优势产业的梯次开发和产品的深度加工。在科尔沁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示范园内, 加快梅花生物科技50万吨玉米综合加工、中科天元20万吨冰醋酸、顺通40万吨淀粉一期、建龙30万吨硫酸二期、禹鑫10万吨合成氨等玉米深加工产业及配套项目的建设步伐, 确保如期投产运营, 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税金超亿元。在开鲁循环经济示范园内, 加快利牛生化10万吨酒清、9万吨DDGS饲料、玉王生物一期60万吨淀粉、天之华30万吨酒精一期建设, 实现销售收入47亿元、利税3.5亿元。在奈曼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示范园内, 加快兴柏药业10万吨淀粉生产, 实现销售收入3.4亿元、利税2500万元。这些大项目的达产达效, 年内可新增20万吨酒精、10万吨冰醋酸、200万吨淀粉及其它深加工产品的生产能力, 新增销售收入110亿元, 新增利税5.6亿元。

3.以中小酒厂和饲料加工厂、养殖大户为侧重点, 实现资源属地过腹转化增值。百年酒业、马王酒业、威林酒业、三沟酒业等几十家酒厂和正地饲料、宏展饲料等几十家中小饲料厂以及近1万个专业养殖大户可转化玉米20万吨以上, 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利税2500万元。

三、建设优质玉米生产基地

围绕玉米加工企业和畜牧养殖业的需求, 目前己建成优质玉米原料和饲料基地50万公顷。

1.加强了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经过建设, 目前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己达60万公顷, 占总耕地面积的60%, 其中水浇地玉米到达40万公顷。与此同时, 组织农民投工投劳, 平整土地, 修建高标准畦田, 大量积造农家肥, 增强了抗御旱灾的能力, 为玉米基地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2.大力推广应用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重点推广适合本地种植的哲单14、哲单20、通科5、通科6、郑单958等高淀粉优质紧凑型品种, 大大提高了玉米的品质和单产水平。目前, 良种应用率100%。为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步伐, 鼓励农民应用良种, 北京德农种业通辽分公司开展了“玉米高产状元”评比活动。公司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跟踪技术指导服务。经过田间测产, 评出90位种植优良品种的“玉米高产状元”, 并进行了表彰奖励, 对推广优良品种, 提高玉米产量和种植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全国种业500强企业的通辽金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购买了通辽市农科院培育的优质品种哲单14、哲单20的生产经营权。为推广好这两个优质高淀粉品种, 公司严把生产经营关, 种子质量一直保持国家一级标准, 保证了万顺达公司、梅花生物科技等加工企业对高淀粉玉米的生产需求。

3.推广了优质玉米配套栽培技术。重点推广了种子包衣、机械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玉米螟综合防治等技术, 做到了良种良法相结合, 充分挖掘玉米品种本身的增产潜力。

4.大力开展科技培训。针对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农技推广部门通过办培训班, 现场观摩, 发放技术资料, 赶科技大量等形式, 搞好科技培训工作, 指导广大农民选用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 并应用与品种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5.农业项目推动基地建设。我们在优质玉米基地建设过程中, 将其与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农业种子工程、良种推广补贴、标准粮田建设、水肥双节等工程项目相结合, 充分发挥项目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作用。

四、产业化联结方式

1.委托收购。加工企业与通粮集团合作签订委托收购协议, 玉米由通粮集团负责收购和供应。

上一篇:企业慈善的战略价值下一篇:脓毒症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