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增收

2024-05-16

牧民增收(共10篇)

牧民增收 篇1

近年来, 锡林郭勒盟在草原增绿、农牧民增收上下功夫, 全盟上下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各项工作, 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的“双赢”发展之路。2011年, 全盟草原植被盖度达到58%, 高度达到33cm, 产草量达到46.6kg/亩, 同比提高26.9%、55%和23%。2012年8月 (最高月) 全盟大部分地区的牧草长势普遍好于2011年同期, 草群平均高度为41.2cm, 草群平均盖度为59.2%, 平均干草产量为101kg/亩。与2011年同期相比, 草群高度提高24.8%, 草群盖度提高2.1%, 干草产量增加76.3%。2011年, 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67元, 同比增加2196元, 增长29.4%, 分别比全区和全国平均水平高3025元和2690元。

1 促进草原增绿、农牧民增收措施实施的背景和意义

锡林郭勒盟位于中国的正北方, 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 盟所在地为锡林浩特市。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 辖9旗2市1县1区、58个苏木乡镇、841个嘎查村。总人口103.6万, 其中农牧民45.7万。现有蒙、回、藏、朝鲜、达斡尔等23个少数民族, 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可利用草场面积18万平方公里, 占全区可利用草原面积的1/4。锡林郭勒盟既是国家重要的畜产品基地, 又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 是距京、津、唐最近的草原牧区。地处东经115°13'~ll7°06', 北纬43°02'~44°52', 处于华北地区西风带。因地理位置的特殊, 草地成为我国北方一道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 是不亚于三北防护林的第二生态保护带, 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阻止了来自中亚和我国西部的沙尘东侵, 对维持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上个世纪后期, 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暴发了空前危机, 强度不一的沙尘暴每年都发生10次以上。强沙尘暴所到之处, 有时行人失踪、牲畜走散、学校停课、公路阻塞。受超载过牧的影响, 生态系统严重受损, 草原初级和次级生产力下降, 不仅严重制约着当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而且已经直接影响到首都的生态环境。草原生态急剧恶化的同时, 牧区经济处于徘徊状态, 一遇灾年, 农牧民收入即大幅度下降, 因灾返贫人口大大增加。1999~2001年, 锡林郭勒盟遭受了连续3年的特大自然灾害, 全盟地区牧草没有返青, 牲畜膘情差, 销售价格低, 农区大部分地区种植业绝产, 农产品产量持续减少, 农牧业效益低下, 农牧民收入幅度明显回落, 由1999年的2383元下降到2001年的1868元。

锡盟草地千百年来养育着当地的蒙古民族, 草地是其繁衍生息的环境, 同时也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如若任凭草地退化和沙化, 不仅危及当前, 也将影响子孙后代的生产和生活。草地的兴衰对于繁荣民族经济, 加强民族团结, 巩固边疆建设, 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 草原建设规划措施

锡盟盟委、行署按照“科学规划、保护优先、加快建设、永续利用”的总体要求, 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 不断完善思路、强化措施, 建立完善有利于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责任机制和制度体系, 走出一条符合锡盟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2.1 立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坚持“点

上开发、面上保护”, 加快推进了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转型

(1) 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 增强经济综合实力, 提高反哺“三农三牧”的能力

2003年, 锡盟盟委、行署提出“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和“合力攻坚, 强行启动, 靠工业化实现第二次创业”的口号, 使全盟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实现了战略转移。以工业重点项目为切入点, 把“煤、电、油、肉、乳、矿”作为主攻方向, 进一步完善资源利用规划和产业布局, 加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步伐。2003年7月, 承载着草原人16年期盼和梦想的上都电厂一期工程破土动工, 千里草原由此拉开了开辟京津能源新基地, 建设面向东北、华北电力市场的“西电东送”和“北通道”的帷幕。随后, 锡林电厂、上都二期、金山电厂等项目纷纷上马。2004年, 胜利、白音华煤田正式拉开了大开发的序幕。2005年, 大唐国际多伦年产168万吨甲醇转46万吨煤基烯烃项目开工建设, 神华、北方电力、国华能源、中电投、香港协鑫、阜新矿业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纷纷抢滩这块资源宝地。国家将锡盟规划为东北地区的重要资源接续地和能源后备区, 并列入国家六大煤电基地规划, 胜利和白音华煤田列入国家规划矿区。

(2) 加强投资环境建设

发展工业, 投资环境建设极为关键。然而直到上世纪末, 锡林浩特还不通火车, 全盟没有一条高等级公路, 电网一直处于孤网运行的状态。进入新世纪, 锡盟坚持把铁路、公路、电网、口岸建设和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园区建设作为攻坚重点, 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2亿元, 是1978年到2003年投资总额的3.5倍。新增黑色路面2370km, 13个旗县市 (区) 全部通了黑色路面, “八横七纵六出口一环线”的公路主体框架逐步形成。苏木乡镇全部通了公路, 72%为黑色路面。2002年锡桑铁路投入运营, 结束了盟所在地不通铁路的历史。赤大白等8条在建铁路正在加紧施工, 支撑中国北方重要能源化工基地的铁路网架正在形成。建成500千伏输变电站1座、220千伏输变电站6座和高低压输变电线路4570km。实施了乌拉盖水库复建等6项水利工程。以“二市五镇”为重点的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7亿元, 园区吸纳项目和承载产业的功能不断增强。

基础设施的改善, 使锡盟逐渐成为要素流入区, 2004~2008年全盟累计引进国内盟外资金681亿元, 是“九五”期间的58倍。2003年以来, 围绕优势资源的开发和转化, 锡盟共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200项, 其中超亿元的68项, 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28亿元。能源、化工、建材、金属矿采冶炼和农畜产品加工五大优势特色产业渐成规模, 2007年产值已超过130亿元, 占工业总产值的92.3%。全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到300户, 其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50户。正是由于特色产业大项目的强势拉动, 使工业总量实现了快速扩张, 全部工业增加值93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4∶58.527.5, 第二产业稳占半壁江山, 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66.2%, 工业已经成为拉动锡盟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

(3) 工业发展态势迅猛, 但决不失理性

锡盟强调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避免其他地区在工业化初期所走过的某些弯路, 从更高的起点上谋划和推进锡盟的工业化发展。从2004年开始, 外地客商发现在锡盟洽谈大型煤矿的招商项目时, 条件是必须配套煤的转化项目, 对环保投入作出专门预算, 否则不予配置矿权。锡盟通过资源配置等杠杆, 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锡盟人已经把新型工业化的理念融入到了发展的实践中, 坚持“两个一流”, 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办事, 走产业多元、延伸、升级之路, 努力把锡盟建设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绿色畜产品加工基地。

(4) 沿边开放, 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插上翅膀

锡盟地处东北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和蒙西呼包经济带的汇合部, 有2个对蒙口岸, 是我国通往蒙古、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重要门户。1992年, 二连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13个沿边开放城市之一。1994年, 胡锦涛同志视察二连浩特口岸时作了“在边字上做文章, 在开放上下功夫, 在内联上求发展”的重要指示。锡盟依托二连、珠恩嘎达布其两个口岸, 全力做好向北开放这篇大文章。盟委、行署制定了《关于加强与俄蒙开展经贸合作的意见》, 加强与蒙古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及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 逐步形成了宽领域、大纵深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口岸年过货量保持在800万吨以上, 2007年对外贸易额达到26亿美元。

2.2 针对保护草原生态的客观要求, 将生态保护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

整体实施了“围封转移”、“两转双赢”战略, 全面落实草畜平衡和草场“三牧” (春季休牧、围封禁牧和划区轮牧) 这两项草原保护基本制度, 同时针对不同草原类型科学划分生态治理区, 分类实施草原保护建设措施, 在养老、助学、创业、就业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 加快推动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和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

(1) 有效解决草原生态恶化和经济基础薄弱问题。2002年锡盟借助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和项目支持, 确定了以“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为核心, 实现生态良好和牧民收入提高的“双赢”目标。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 就是摒弃对草原的掠夺式经营, 推动畜牧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着力从畜牧业内部寻求实现“双赢”的途径。面对大自然和大市场的双重挑战, 传承了几千年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昔日以天然放牧为主的草原人在吃过了苦头之后, 不得不从畜种改良、饲养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经营和生态移民中寻找出路。优质奶牛、肉牛、良种肉羊的提纯复壮和经济杂交的出现为畜牧业提质提效起到了积极作用。2006年全盟牲畜良改比重达88.8%;普遍推行了接冬羔早春羔、羔羊当年育肥提前出栏等新的饲养方式, 年加工活畜突破900万头只, 基本实现了不加工不出盟, 畜牧业的集约化、产业化程度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产业化辐射农牧户3.8万户, 农牧民来自产业化的收入达到1600元。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为在减少牲畜的情况下增加牧民收入拓展了一定的空间。但是这个空间是有限的, 不可能从根本上缓解草畜矛盾。只有减少畜牧业人口, 增加牧民非牧收入, 才有可能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生态和生活共赢。2006年, 锡盟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生态建设的总体思路, 由“一转双赢”提升为“两转双赢”, 把转移农村牧区人口作为与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并重的战略任务, 把“两转”作为出发点以实现“双赢”为最终目标。锡盟启动实施移民工程, 制定出台了吸引青年人进城创业、富裕户进城置业、适龄儿童进城读书、老年人进城养老的引导扶持措施, 注重转移途径的多样性、政策措施的综合性和农牧民群众的自主性, 通过市场牵动、政策扶持、舆论引导、典型示范和政府服务, 积极探索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着力推动农村牧区人口自主转移机制的形成。

(2) 全面落实草畜平衡和草场“三牧”, 锡林郭勒盟按照不同天然草场类型核定适宜载畜量, 并在锡林郭勒日报上公布了全盟牧区天然草地适宜载畜量。认真落实《锡林郭勒盟草畜平衡实施细则》的各项政策措施, 对超载牲畜收取了牧业税。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盟、旗、苏木三级草原监理专业队伍与嘎查级群众管护组织相结合的草原监理体系, 使草畜平衡责任书入户率始终保持100%。

为了保护锡林郭勒草原的生态环境, 促进可持续发展, 全盟从2001年起实行了大规模的草场休牧、禁牧、轮牧, 让草原休养生息。在草甸草原、典型草原等草场资源状况相对较好的地区重点实施春季休牧和季节性划区轮牧, 在人多地少、退化沙化严重的荒漠、半荒漠草原重点实施阶段性禁牧, 在饲草资源较多的农牧结合区实施春季休牧、全年舍饲禁牧。大部分旗县市通过人大颁布了有关规定, 将“三牧”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全盟草场休牧、禁牧、轮牧面积达2.9亿亩, 占全盟草场总面积的98.9%, 涉及66个苏木 (乡镇) 的813个嘎查 (村) 、13万个农牧户和912万头 (只) 牲畜。

2.3 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

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保护, 有效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移民、舍饲禁牧等一批生态建设重点工程, 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同时突出在压减牲畜、转移人口上下功夫, 从根本上减轻草原负担, 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恢复生态。

锡盟自2000年以来, 累计投入生态资金56.2亿元, 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3234万亩。一度威胁首都北京的浑善达克沙地通过飞播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 累计实施林业生态建设928万亩, 流动半流动沙地面积减少680万亩, 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多措并举, 全盟森林覆盖率由1.24%提高到7.13%。2011年, 国家出台实施了旨在解决草原生态持续恶化问题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作为建国以来国家对草原生态投入资金最大、涵盖面最广的一项惠民政策, 2011年补奖机制惠及锡盟2.75亿亩草牧场, 涉及7.3万牧户23.8万人, 投入资金8.4亿元。其中, 阶段性禁牧6009.27万亩、草畜平衡21449.37万亩、牧民生产资料补贴6.04万户、草种良种补贴188.23万亩。

锡盟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项目的启动作为建立草原生态保护和促进牧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历史机遇, 在全面落实国家政策的基础上, 制定了养老、助学、创业、转移就业等配套政策, 仅盟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9000万元, 全盟各级财政共投入1.5亿多元, 为全区实施这项政策进行了积极探索, 先行一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据草监部门的统计, 2012年锡盟牧草平均高度达到40cm, 较之上年的33cm整整提高了7cm;亩均产草量达到75kg, 比上年的57kg提高了18kg, 和2001年时的28kg相比, 整整提高了47kg之多。2003年以来, 全盟常年性转移牧民4万人, 使4万平方公里的草场得以休养生息。坚持不懈的生态建设收到了明显效果。2003年以来, 全盟近1/3的农牧民不再依靠种养业谋生, 全盟牲畜由最多时的1800多万头只缩减至2011年的1171万头只, 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9亿元提高到近72亿元。

新千年以来, 锡盟全力以赴抓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和北缘相对稳定的生态防护体系已初步形成;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生态系统活力有所提高, 草地生产能力实现恢复性增长;荒漠半荒漠草原持续恶化趋势整体上得到初步遏制, 整个地区草原生态明显好转, 呈现出“生态恢复、生产发展、牧民增收”的良好局面。

牧民增收 篇2

肃南县白银乡农家书屋惠农家农牧民增收 走进肃南县**乡东牛毛村的农家书屋总能看到一副热闹景象,在这里挤满了借书看书的群众,他们看得津津有味,不时低声交流几句,很是认真。而东牛毛村村民安红武就是其中之一。安红武是东牛毛村比较早的养殖户,以前养殖都是用些老经验土方法,羊一有病,就必须请 乡上检疫员 来治疗很是麻烦,由于 缺乏技术养殖业 的 风险太大,他的 养殖 规模也总是扩大不了。自从村里建起了农家书屋,安红武 总算找到了一个随叫随到的“农家老师”。他告诉我们:最近他正在看一本叫《农户舍饲养羊配套》的书,打算通过整理学习,争取今年应用到自己的羊舍里,把养殖规模搞上去,安红武 还告诉我们,这里不但他看,他时常还给自己 9岁的儿子带去一些儿童书籍。这是**乡“农家书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 乡积极筹备,在所辖的三个村内建成农家书屋三所,总藏书6000余册,涉及了通用类图书,农业科技类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四大类30多个小类的图书音像制品,真正 把“农家书屋”当成干部思想教育、传递公众信息、普及科技知识、开展文化娱乐的阵地,投入人力、物力规范“农家书屋”建设,加强管理,及时更新书刊。通过宣传,真正使农牧民认识到了读书看书的重要性。通过“农家书屋”,很多农牧民开拓了视野,掌握了先进的种养殖技术,积极发展新型养殖业;学习科学种养技术,种养效率提高了,收入也大幅提高。

牧民增收 篇3

【关键词】旅游;可持续发展;富民;增收

特克斯县是一个典型的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山区县,不沿边、不沿路、不戴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建设欠账多。全境8352平方公里,94%为山地和丘陵,农牧民耕地人均不足2亩,在全州各县市当中是最少的,750万余亩的草场98%为非灌溉性草场,土层浅薄,且大部分处于冰封石质区,土壤贫瘠、产出能力弱,生产资料、生产能力十分有限。贫困人口、残疾人口多,占到总人口的20%,脱贫任务重。财政收入有限,财政自给率仅为22%,近几年来财政支出的至少75%投向了民生事业;援疆资金在州直县市中是最少的,不到州直同类县市的1/3;融资平台先天不足,没有专门的融资贷款公司,抵押物匮乏,能用于发展建设的资金十分有限。

2012年,自治区提出了“生态立区”和“两个可持续”战略要求,自治州出台了《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要求特克斯、昭苏以生态保护为主,积极创建自治区生态示范县。党的十八大,中央把生态文明提到了更高的战略地位,要求坚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发展。特克斯有比较好的生态环境,处于伊犁河的上游,特克斯的生态保护关系全州的生态。为了保护生态、让子孙后代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我们站在全州的大局,不再发展工业,但是依靠其他通道,不管是农牧民也好、财政也好,收入都十分有限,财政收入缺乏渠道和支撑点,增收压力十分大。这样的情况下,特克斯拿什么与州直其他县市同步发展?拿什么让百姓致富?

面对困难和挑战,面对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县委、政府主动担当,经过调研、梳理,感觉特克斯的自然景观和生态品质都不错,旅游资源品质达到一流,而且新常态下旅游产业拉动力大,就业创业门槛低。经过认真思考,认为发展生态旅游是实现富民的一个重要途径,还可保护草原生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以上,我们按照张春贤书记“把伊犁河谷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精品”的指示,紧紧围绕全州大旅游发展格局,利用自然和生态品质较高、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坚持“生态立县,环保优先”,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富民同步推进,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努力走出“绿色崛起,富民强县”之路,实现旅游富民、生态惠民。

一、坚持“两个可持续”,科学推进旅游开发建设

如何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转化为最大的富民优势,同时又能保护好生态?特克斯县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科学合理地利用草原生态优势,把生态旅游作为草原生态保护的一个办法,坚持规划先行,以规划为引领,先后邀请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专门设计公司,编制了《新疆喀拉峻国际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新疆喀拉峻国际生态旅游区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生态环保和建设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新城控制性详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均层层通过了上级的审批,并编制了喀甫萨朗、克孜库拉、琼库什台三个旅游小镇规划,所有城市、风景区关键节点性项目全部上城规委会研究通过,用这一系列规划引领、确保了我们的各项发展建设是向着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向着可持续进行的,坚决留住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为子孙后代发展留下空间。

20世纪初,随着人口的增加,牲畜量增多,草场超载放牧、草原退化问题严峻,优质草原区亩产干草量平均不到115公斤,较上世纪80年代亩产175公斤减少60公斤,为了保护草原生态,我们在喀拉峻草原实施了水源涵养项目,目前喀拉峻草原平均亩产干草200公斤,较上世纪80年代增产80余公斤,较20世纪初增产100公斤,每公斤干草按1.4元计算可获得收益300元左右,草原得以休养生息,草场退化形势得以遏制,牧民也获得了较高的饲草收益。

二、规划为引领,有序推进旅游基础建设和配套

各项规划成形、成熟后,我们按照规划加快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喀拉峻草原国际生态旅游区、八卦城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并紧抓喀拉峻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契机,旅游、文化、城建并举,大力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推进喀拉峻国家5A级景区、八卦城国家4A级景区建设步伐。近年来,通过争取项目资金、融资和县财政投入等,先后投入8.9亿元,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

对于喀拉峻景区,我们慎重开发、建设。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10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使社会投资和政府投资相辅相成” 。鉴于县财力有限、自主开发能力不足,我们以政府公开招投标的形式,选择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和相当实力的公司合作,最终广东浩新旅游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中标,与县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由县国资局出资30%、浩新公司出资70%的股份,共同成立新疆喀拉峻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并签订喀拉峻生态旅游区专属经营权项目协议,公司负责开发。这种旅游开发建设合作模式,得到了自治区领导的认可,在自治区大会上提出,特克斯的这种旅游发展模式要在全疆推广,这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发展旅游业的信心。近年来,喀拉峻景区完成投资4亿余元,建成了观光道路、木栈道、旅游厕所、停车场、门票站和门禁系统等一批基础设施。打造了喀拉峻湖游船、漂流、索道观景、滑翔翼等一批旅游项目,建成游客集散中心、景区环线道路等一批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旅游环线初步形成,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构造了全疆唯一的、一个县水陆空三种观景体验方式均有的旅游模式,旅游品质不断提升。

三、富民为目标,大力打造群众参与旅游业的平台通道

在旅游基础硬件、配套不断提升、完善的同时,县委、政府着眼全域兴旅,积极打造各类平台、提供各种机会,促进农牧民参与到旅游业当中来,让大家获得稳定的收入。

1.强化合作社带动,组织化经营。起初农牧民参与旅游经营的能力低、积极性不高,我们积极组建旅游、刺绣等专业合作社,手把手为牧民教技术、教理念,以合作社带动群众。喀拉达拉镇牵头,在喀拉峻草原成立了乌孙夏都旅游专业合作社,引导224户1300余名申遗禁牧区牧民全部加入合作社;出资400余万元,租用牧民草场466亩,新建旅游毡房30个,建成喀拉峻牧家乐合作社经营基地,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经营,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及骑马等服务,仅在5-8月4个月的旅游旺季,马队一匹马即可获得最高1万元的收入。牧民一方面作为合作社社员可以获得分红,同时在合作社打工还可获得一份工资收入。合作社的统一经营,不仅让牧民有了可参照、可学习的管理理念、服务技术,也方便了牧民从事旅游经营。同时,鼓励旅游公司吸纳当地牧民就业,目前公司有本地员工300余人,每年都进行业务培训,30余名游船驾驶员就被送到乌市进行了专门技能学习,旅游旺季员工月平均工资2500元,最高可达4000元,淡季公司保障基本生活费,发放工龄补贴,还为员工都购买了保险,促进了富余劳动力转移和牧民就业;并让居住在景区内的牧民免费乘观光车进出,极大地方便了牧民。通过有组织的经营,不仅促进了旅游市场规范化培育,同时保护了草原生态。成立手工刺绣联合社,对全县刺绣合作社统筹管理,实行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模式运作,把牧民家中产品、制品转化为商品,直接间接带动就业1500余人,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上,农牧民就业增收有了新的门路。

2.打造旅游镇村,特色化经营。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游和民俗风情游。投资4900余万元,依托紧邻游客集散中心的区位优势,在库热村建成蒙古族风情接待区,牧民一方面通过餐饮接待获得收入,同时带动自己家中的手工制品、庭院中的果蔬和肉蛋奶及时销售,一举获得多方面的收入,农牧民的生活由游牧、散漫式的生活逐渐转向现代文明化,村容村貌及群众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整合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等项目和资金,筹资4000余万元,打造克孜库拉、琼库什台、喀甫萨朗等民俗特色、原生态旅游小镇,通往几个村子的乡村道路全部修建畅通,村内巷道柏油化,村民吃自来水、用电问题全部得到解决,村办公阵地也完成了新建、维修,卫生室、幼儿园、社会福利中心等都得到配套,村内基础设施条件和牧民住房、村庄绿化、美化等工作有序推进,群众生活条件和发展条件大幅改善,为牧民从事旅游提供了便利。过程中,积极发挥基层组织、党员干部的作用,由基层组织带动群众参与到旅游等产业中,联系协调开展科技培训、扫盲,举办手工艺品、特色农牧产品加工制作培训、展示,排练文艺节目,引导大家追求现代化的、文明向上的生活,让牧民通过旅游餐饮住宿、加工售卖土产品、文艺表演等增加收入,解决就业等问题,安心生产生活。

3.组建一批旅游商贸体,市场化运作。优化发展环境,吸引企业入驻,投资建设各类商贸体。旅游商贸城、易林文化产业园投入使用,绣城7月底可以投入使用,九宫城商业文化中心、民族风情一条街正加紧建设、改造,打造“丝路上最美新娘嫁妆采办地”基地、手工艺品之都,带动少数民族刺绣、皮革制品、沙砾画、奇石等销售,不断扩大农牧民特色产品销售渠道,带动就业1000余人。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的观光体验区、生态餐厅建成、经营,吸引游客观光、体验、消费。建成市民广场、滨河公园等5个公园,太极坛开坛,旅游观光、体验、娱乐内容不断丰富。八卦城区的太极宾馆、源龙西秦、万邦酒店等一批高标准酒店投入使用,全县酒店、宾馆达到70家,其中星级酒店8家,床位数增长1倍多达到2800张。全县农家乐由 21家增至77家,其中星级农牧家乐15家。2014年全县游客、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1%、46%,旅游收入占GDP的5%以上,以旅游业为主的三产生产越来越活跃,带动民间投资2亿余元,近两年全县新注册个体、企业1014家,旅游相关产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66万人,其中旅游直接从业人员3500余人,而三年前不足1000人,年人均收入达3万元。2015年端午小长假期间,喀拉峻景区游客量是同期的280%,1~6月全县游客达32.7万人次,同比增长4%,旅游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159%,,农牧民从旅游产业上受益、得到实惠增多,比如雄鹰农家乐今年的纯收入已达5万元,同比增长70%,预计全年净收入可突破20万元,带动就业12人,月平均工资4000元,群众从旅游业中获益越来越多。

四、积极扶持引导,旅游业带动民富效益渐显

大力宣传培训发动。专门聘请专家进行讲座,强化干部的思想认识,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引导全县干部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服务意识、荣誉意识,努力使每个人都成为旅游宣传员、讲解员、推介员。开展旅游行业技能、素质培训,开设相关培训30余期、受训1000余人。组织部门干部、牧民到外地参观、观摩,开阔眼界,学习经验,激发参与旅游业的激情和信心。

积极出台政策扶持。编制了全县旅游富民规划,出台《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设立旅游扶持基金,落实农牧家乐发展扶持资金、星级农家乐和旅游厕所建设补助100万元。制定《旅游纪念品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县财政出资200余万元,对旅游商品开发设计企业、经营业主进行引导性扶持,开发旅游纪念品20余种,带动本地特色产品销售。

强化管理促规范化经营。统一各类旅游产品、服务及经营管理标准,健全农家乐、马队、景区车辆等管理办法,对食宿游娱行硬件统一标准。制定马队、导游队伍及厨师、服务员等从业规范,建立考核、奖惩利益导向机制,以服务水平确定收费价格,促进市场化运作。成立旅游执法大队、八卦名城景区管理委员会、玖易旅行社、喀拉峻国际旅行社等机构和企业,推进旅游市场规范化管理。

赤峰市农牧民增收问题探析 篇4

关键词:农牧民收入,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报告中所提出的“翻一番”,就是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要求,这个目标体现了民生优先、惠民富民的政策取向,也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到2015年底,赤峰市常住人口429.95万人,农牧业人口227.6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2.9%,他们的收入水平、生活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赤峰市经济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因此能否实现赤峰市农牧民增收的目标意义重大。

1赤峰市农牧民收入现状分析

从纵向比较看,2005年以来,赤峰市农牧民收入表现出较快增长势头[1]。2015年,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 812元,比2005年增加3.1倍。农牧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管理体制方面的转变。近10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比如免除农业税、实行对种粮农民生产的直接补贴、建立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明确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等使蕴藏在广大农牧民中的发展动力得到极大调动。二是生产(耕作)方式的转变。到2015年末,全市耕、播、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70.7%,比2005年提高了11.1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7%,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6%,集约节水高效农牧业比重达到50%,新品种应用率达到38%。多年来,赤峰市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改善,农牧业机械得到了广泛应用,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得到了促进,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得到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畜牧业转变了牲畜饲养方式,绝大部分牧区实现了舍饲圈养,同时实施人工种草工程,提高了草原承载能力和畜牧业生产能力。目前赤峰市还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60%的耕地仍然是“靠天收”,规模经营的土地还不到总耕地面积的10%。由于农牧业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气候不确定因素增加,农畜产品实现高产稳产难度依然较大,农牧业的常规性工作仍需要加强。三是经营方式的转变。近10年来,中共赤峰市委、赤峰市人民政府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拓宽了农牧民增收途径,出现了“公司+基地+农牧户”“市场+合作组织+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多种经营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收入比当地未入社农户收入增收30%以上。经营方式的转变,能够加速农机、农艺、农技的推广,是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从赤峰市目前看,农牧业园区建设还不够规模,龙头企业的带动还不够强大,合作社还不够规范,市场还不够完善,所以经营方式的转变还有较大空间,需要增加投入和扶持。

从横向比较看,2015年,赤峰市粮食播种92.6万ha,粮食单总产达到516万t,进入了全国27个50亿kg粮食生产地级市行列。牲畜存栏达到2285.08万头(只),连续多年稳居自治区前列,提前3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全市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禽蛋产量居自治区前列。但目前赤峰市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状况低于全区、全国平均水平,并呈逐年扩大趋势,与自治区、全国比较,到2015年分别相差1 964元、2 610元。这些表明赤峰市农畜产品总的贡献量较大,但由于农牧业人口多,占全区农牧业人口的1/3,所以赤峰市农牧民收入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2]。

2农牧民收入来源及实现翻番目标的条件分析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主要由四部分构成,从农牧民增收的贡献来看,由高到低依次是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是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农牧民增收的基础不稳定,家庭经营性收入受气候条件、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较大;工资性收入逐年增长,但就业缺乏保障,加大了农牧民外出务工的成本;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增长虽然较为稳定,但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不大。从全国来看,农民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部分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发达地区超过家庭经营性收入所占比重。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达2 963.4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2.5%。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收的重要支柱,但赤峰市2015年农牧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赤峰市要实现2020年农牧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就必须创造条件,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增收目标。首先,设施农业、畜牧业增收。设施农业每年增加667 ha,到2020年增加40 020 ha,按现行价格计算,预计增收27.4亿元;坚持生态优先,实行草畜平衡,按照以草定畜、增草增畜的原则,发展设施畜牧业。畜牧旗县节水灌溉、人工种草增加16 675 ha/a,到2020年增加100 050 ha,正常情况下,种植紫花苜蓿,平均产草量11 940 kg/ha,按1.8元/kg计算,纯增收20 990元/ha,133 400 ha增草16亿kg,可增收约28亿元。如果按照8亿kg草育肥牛、8亿kg草育肥羊计算,8亿kg草可供59万头牛育肥(一头育肥牛育肥周期用草量约为1 350 kg左右),每头牛纯收入1 000元计算,增收5.9亿元;8亿kg草可供160万头羊育肥(一头育肥羊育肥周期用草量500 kg左右),每头羊纯收入150元计算,增收2.4亿元。设施畜牧业共增收36.3亿元。其次,粮食增产增收。2015年统计部门上报核准产量为50亿kg,预计2020年,粮食产量达到75亿kg,增产25亿kg,预计增收30亿元。三项合计农牧民总增收93.7亿元。第三,促进富余农牧民向城镇转移。赤峰市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压力较大,成为赤峰市农牧民增收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假设通过各种努力,2015—2020年,6年时间赤峰市将富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城镇,全市农牧民人口将大幅减少。如果按目前农牧业人口计算,农牧民人均纯增收3 578元(116.3亿元/325万人),202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0 657元,能够实现翻番目标。如果按照预计2020年减少90万农牧业人口计算:农牧民人均纯增收4 949元(116.3亿元/235万人),202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2 028元,与2010年比增加1.4倍[3]。

3赤峰市农牧民持续增收的发展方向

农牧民增收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赤峰市要稳定增加农牧民收入,必须推进农牧民收入由机遇风险型向稳定长效机制转变。建议从稳定家庭经营性收入,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着手。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统筹谋划农牧民增收,即农牧民收入的稳定增长需要通过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涉农企业、农牧民组织和农牧民个体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实现[4]。

第一,完善体制,稳定家庭经营性收入。一是稳定粮食生产。认真落实中共赤峰市委、赤峰市人民政府确定的“1571”工程,全力抓好“1313”技术服务工程,确保农牧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保持稳定增收。二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设施畜牧业,以草定畜。加速农牧业专业化、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品牌化经营,能够把农牧民的增产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增收。三是完善农牧业产业化园区建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增加农畜产品附加值,扩大赤峰市优势农畜产品的市场份额。四是大力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如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牧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但总的来看,目前赤峰市还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60%的耕地仍然是“靠天收”,规模经营的土地还不到总耕地面积的10%。由于农牧业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气候不确定因素增加,农畜产品实现高产稳产难度依然较大,农牧业的常规性工作仍需要加强。

第二,充分就业,增加农牧民工资性收入。一是加快城镇化建设,推动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有效转移。二是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增加本地就业机会,逐步将农牧民转变为城镇居民,降低就业成本。三是加大劳动力转移,进一步拓展农牧民转移空间,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载体和平台。

第三,深化改革,增加农牧民财产性收入。一是管理好农牧民集体资产使其保值,加强农村牧区集体“三资”监管。二是利用农牧民集体资产使其增值。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具备条件的地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

参考文献

[1]赤峰市统计局.赤峰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0-01-01].http://www.tjcn.org/plus/view.php?aid=591.

[2]赤峰市统计局.赤峰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6-03-11].http://www.chifeng.gov.cn/xxgk/dtxx/tjxx/tjgg/2016-03-11-140040.html.

[3]湖南农业编辑部.2020年农民收入翻番为何能够实现[J].湖南农业,2009(1):5.

牧民增收 篇5

数据显示,**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2003年全旗牧民人均纯收入1,128元,同比增长39.78%,2004年1,611元,同比增长42.8%,2005年1,928元,同比增长19.6%,2006年2,365元,同比增长22.67%,2007年预计全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可以达到2,700元以上,预计较去年同期增长16%。虽然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但是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较大,农牧民增收遇到的难题仍然很多。

一、影响农牧民增收的农业发展问题

(一)农牧业是弱质产业,其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较强,特别是牧民主要以传统畜牧养殖业为主,粗放经营,生产周期长,投资风险大,收入预期稳定性差。

(二)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缺乏投资规模大、拉动作用强的大型农牧业项目,小规模家庭分散经营社会化水平低,围绕产业化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跟不上,缺少科技、信息、购销、运储等综合性服务和中介组织,难以适应大市场的需求,农牧民增收缓慢。

二、影响农牧民收入的金融因素

(一)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牧民贷款难的问题依然突出。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淡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信贷业务基本靠农村信用社一家支撑。而当前农村资金大量外流,造成农牧业投入严重不足。以**为例,截止2007年10月,全旗各项存款88,201 万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存款46,990 万元,邮政储蓄存款6,701万元,两项合并占存款总额的61%,大量的农村资金分别通过邮政储蓄转存款和商业银行存款上存的方式流出,成为农牧业生产资金供求矛盾突出的主因。

(二)农牧区金融服务功能弱化。随着农牧民市场经济意识的增强和农牧区经济规模的扩大,跨地区交易、转帐汇划等方式日渐普遍,农牧民在需求金融信贷支持的同时越来越需要金融机构提供诸如票据承兑、通存通兑等金融服务。而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虽然刚刚实现了全区范围内的通存通兑,但整体服务功能弱化,服务手段滞后的状况没有完全转变。

(三)农牧业风险保障机制缺失,间接导致金融风险增大。近几年,**连续发生干旱、沙尘暴、蝗灾等自然灾害,种、养殖业遭受重创,农牧民收入受到极大限制,尤其导致贫困户增加,在这一时期,金融机构的信贷质量也较低。而农牧业缺乏有效的风险转移机制,风险分散渠道阻塞,这一风险必然转嫁给支农的金融机构。

(四)农村信用社总体贷款利率水平较高,与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相矛盾。按国家近期存贷款利率调整,一年期贷款利率为7.29%,农村信用社一般上浮50%至90%,按最低的50%计算,执行利率达到10.94%,实际上增加了农牧民的经营成本,影响了农牧民的收入增长水平。

三、实现农牧民增收的金融对策

(一)人民银行要加大对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信用社大力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最大限度缓解农牧民贷款难的现状。

(二)引导农村信贷资金投向,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健康发展。金融机构根据农牧业经济发展特点,选择一些优势特色项目,加大信贷投入力度,优先发展畜牧业、特色种植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运输服务业等,大力提高农牧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带动整体农牧业发展,提高农牧民经营和创收水平。

(三)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深化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改革,在全区范围内通存通兑的基础上拓展金融服务业务,提高整体服务功能。用好利率浮动政策,对农牧业重点产业实施利率优惠、增加授信额度等经营策略,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中的效应,努力实现业务可持续发展。

(四)建立风险保障机制,降低农业信贷风险。一是由地方政府牵头建立风险补偿基金,用于弥补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的农户贷款损失;二是发展农业保险业务,建立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相结合的机制,为农牧区、农牧业和农牧户提供互助性的保险,切实增强其风险承受能力。

牧民增收 篇6

一、围绕一个目标, 明确开发方向。

近年来, 随着土地改革、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 农业综合开发支持现代农业建设显现出独特的经济优势和社会优势, 得到广大农牧民的认可和青睐。今后一段时期, 鄂尔多斯市农业综合开发将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这一目标, 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根本任务, 着力解决好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一方面, 通过农田整治,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改造中低产田, 建成一批优质、高产、高效的基本农田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基础。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农业抗御灾害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促进农业生产的增长。“十一五”末 (2008-2010年) , 鄂尔多斯市农业综合开发共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0.63万亩, 草原建设38.64万亩, 改良草场27.01万亩, 营造防护林1.027万亩, 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方便了农民生产, 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完成后, 项目区土壤得到了改良, 水电设施得到了改善, 真正做到大地方田化, 林路网格化, 用电安全化, 浇地防渗化, 地下电缆和防渗管道成网连片。“十一五”末 (2008-2010年) , 我市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837.45万千克, 新增油料生产能力68.82万千克, 新增干草7757.09万千克, 新增农业产值9124.59万元, 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8.9万亩, 年节水3222万立方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 改善了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 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 增加了农产品产量, 实现了增收。

二、坚持两手齐抓, 做大开发项目

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政策规定和产业导向, 突出种养业和加工业两大主导产业, 进一步搞好项目规划, 完善项目库。在此基础上, 多争取项目, 多争取资金。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时, 一般要充分考虑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优势农产品的要求, 对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农产品项目, 要加大扶持力度。要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 充分发挥农业比较优势, 培育优势农产品, 努力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 稳步提高我市农业的竞争力。因此,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体现了政府的导向, 在资金上给予了财政扶持, 使项目区的农民和干部开拓了思路, 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增加了农民收入的来源渠道。“十一五” (2008-2010年) 以来, 鄂尔多斯市农业综合开发坚持以龙头企业为突破口, 实施农头带动战略, 把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和优势农产品加工项目作为农业综合开发扶持的重点, 共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72个, 其中:财政补助项目56个, 贴息项目16个;总投资22318万元, 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925万元,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840万元, 自筹资金15553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 为我市大力发展畜牧业优势主导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 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 围绕落户本地的农业招商项目, 安排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促进快建设、快见效。另一方面, 通过扶持重点龙头企业,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 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三、抓好三个结合, 提升开发水平

第一, 与扶持主导产业相结合。鄂尔多斯市是牧业之乡、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鄂尔多斯市市委、市政府在分析鄂尔多斯基本立足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基础上, 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发, 于2000年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的目标, 把禁牧休牧、划区轮牧、以草定畜、舍饲养殖作为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措施来抓, 确立了“立草为业、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思路, 变革农牧业生产方式, 对农牧业生产“区域布局、种养结构、养殖方式、人口布局、产业化发展、资金使用”方式进行“六大调整”, 同时把变革农牧业生产方式、实施禁牧休牧作为改善生态、增加收入的根本措施, 在全区12个盟市中率先整体实施禁牧休牧轮牧, 发展舍饲半舍饲畜牧业。通过生产方式的变革,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近年来, 畜牧业成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截至2010年, 牲畜头数稳定在1300万头只左右。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60.6亿元, 增长5.2%。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成为牧民致富的新亮点。我市农业综合开发结合市委市政府的目标, 仅2008年一年扶持项目, 达到新增养殖牛羊18710头只, 新增肉类86.87万千克, 新增产值4867.65万元, 带动农户11300户, 安排农村劳动力265人, 受益农民年收入增加总额3288万元。

第二, 与科技开发相结合。鼓励立项单位采取技术入股、有偿服务等形式, 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互惠互利的协作关系, 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加大培训宣传力度, 根据不同产业的技术要求, 向农民宣传新技术、新品种。通过“内选外引”, 进行品种结构的优化。鄂托克旗农业综合开发办在做好已立项工程建设的基础上, 培植新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同时, 将可持续农业建设与农业示范、生态村建设、农业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 较好地解决了农田生态环境失衡, 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问题。特别是对大量的作物秸杆和农家肥等作物资源摸索了多层次的循环利用, 向节约资源、尽量减少废弃物对环境污染的要求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并将这一农业循环经济纳入农业综合开发扶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如鸡粪经过发酵处理以后作为牛羊的优质蛋白饲料, 再用牛羊粪养昆虫作为鸡饲料, 而牛羊粪养虫子以后还可以作为农作物的有机肥料使用。这样的循环产业成本低, 一年能取得一百多万的收入。几年来, 鄂托克旗农业综合开发办先后扶持310多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投入资金约340万元, 为发展农牧业产业化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 完善了螺旋藻、羊绒、水产、饲草料、畜禽等产业服务, 预计这些产业五年后可实现产值一个亿。

牧民增收 篇7

1 西藏发展园艺产业的优势

相对内地来说,西藏海拔高、区域面积大、地理位置偏远、气候特殊、人口稀少,这些不利因素造就了西藏发展园艺产业的独特优势。

1.1 资源优势

1.1.1 园艺资源。

西藏国土面积逾122万km2,由于造山运动的影响,形成了世界上最为独特的山川河谷。由于地形、地貌和大气环流的影响,自东南向西北依次形成了热带、亚热带、高原温带、高原亚寒带、高原寒带等各种类型气候带。千百万年来,在特殊气候、自然进化、植物迁移等的影响下,西藏形成了适应各种气候带、极其丰富的动植物种群,其中包括极具开发价值的野生蔬菜、果树、花卉、食用菌和藏药材等园艺资源。有研究显示,不完全统计,西藏仅林芝市有待开发的可食用叶、茎、根、果、花、芽和种子的野生蔬菜资源就有31科52属71种[1];全区野生、半栽培和全栽培状态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到温带落叶果树有19科33属180余种,约占全国果树种类的1/4,其中原产种占94.6%[2];西藏野生花卉大约有1 000种,其中地方特有和世界稀有种320~350种,西藏大花黄牡丹被业内认为是世界最具开发价值的野生牡丹资源[3];西藏野生食用菌有16科39属86种[4];西藏有植物类、菌类、地衣类和藓类藏药材191科682属2 085种[5],其中有32种为一级濒危藏药材,43种为二级濒危藏药材,45种为三级濒危藏药材[6]。丰富的园艺资源为西藏园艺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育种材料和栽培种类。

1.1.2 水资源。

水是生命之源,拥有了水就拥有了产业发展的基础。西藏有丰富的水资源,流域面积大于50 km2的河流有6 418条,总长度逾17万km,常年水面积1 km2及以上湖泊816个,水面总面积3万km2[7]。地表水资源4 321亿m3,约占全国的1/7,人均水资源152 969 m3,是全国人均水资源的80倍,地下水资源总量966亿m3,冰川水资源量逾3 000亿m3,每年冰川融水流量325亿m3[8]。

1.1.3 可开发非耕地资源。

由于特殊地形地貌和气候原因,虽经千百年来的开垦,西藏现有耕地面积也只有36.7万hm2左右[9],其中,粮食耕地面积逾20 hm2,蔬菜耕地面积逾2万hm2[10],果树耕地面积逾0.67万hm2。短时间内,西藏很难开垦出新的耕地。而西藏荒滩、沙地、盐碱地等非耕地面积较大,可以通过进行设施建设,装备和配套技术的应用,将之改造成进行园艺作物生产的基地,初步统计,西藏现可开发的非耕地面积逾200 hm2。

1.2 气候优势

藏东南部分地区为热带和亚热带,这里气候温暖,空气湿润,露地可种植多种园艺作物,是理想的园艺作物种植地。藏中和藏北为温带和寒带,虽然整体气温较低,但光辐射强,其中拉萨年光辐射达到815.88 k J/cm2,日照时长达到3 006 h[11],是极理想的设施园艺发展的好地方。在温室内,大部分园艺作物都可正常生长,且即使在冬季也无需供暖加热。在良好的光照辐射下,大部分藏中和藏南地区夏季可露天种植白菜、萝卜和马铃薯等反季节蔬菜,还可种植桃、苹果、食用菌和藏药材等。

1.3 生态优势

到目前为止,由于政府保护有力,西藏无论是水、空气还是土壤基本未受到污染,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这里生产的蔬菜、果树、花卉、食用菌和藏药材等基本都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要求。

1.4 价格优势

西藏作为边远地区,由于生产和运输成本较高,消费市场规模较小,导致一直以来大部分园艺产品价格相对内地高很多,高昂的价格带来了较高的利润。当前白菜零售价8元/kg,在拉萨种植白菜纯利润22.5万元/hm2以上,花卉和食用菌等产品利润率更高。高利润为农牧民从事园艺生产提供了机会。

2 制约西藏园艺产业发展的问题

2.1 发展意识落后

由于交通和信息闭塞等因素影响,西藏农牧民普遍谋事、创业的意识还不高,学科技、用技术的积极性还较低,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理念尚待加强。

2.2 土地资源瓶颈

西藏土地资源缺乏,发展园艺产业不能与国家保护基本农田的政策相背,必须在保护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开发新的耕地,或者采取非耕地技术开发园艺作物种植地,但这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短期内还难以解决园艺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土地。

2.3 劳动者技能瓶颈

劳动者技能包括种植技能、管理技能、沟通技能、宣传技能、营销技能等,目前,西藏农牧民普遍科学文化素质还不高,缺少产业规模化发展所需的各种技能。

2.4 交通运输瓶颈

西藏区域面积大,山高路远且险,交通运输不便,成本高昂。

2.5 市场瓶颈

西藏2014年人口总计300.2万人,这决定了西藏自身消费市场容量太小,要规模化发展园艺产业,必须到内地和国际市场寻找新的消费市场。近年来,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多次发生市场蔬菜供应过多造成烂市,或者部分蔬菜产品供应过少,造成市场价格暴涨的现象。

3 大力发展西藏园艺产业措施

3.1 因地制宜,做好全区园艺产业发展规划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资源条件,科学合理规划产业发展内容和规模,培育一批区域特征明显的优势县、特色乡、专业村。在藏东南重点发展果树、花卉、食用菌和藏药材产业;在藏中和藏北重点发展蔬菜产业。大力促进广大农牧区园艺生产经营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努力打造具有不同特点和经营内容的示范园区和示范点。

3.2 加强技术研发,提升科技化水平

通过对全区农业科研和推广系统的支持,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力争在特色园艺作物资源研究、主要园艺作物杂交育种、园艺作物新品种引进与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和设施农业装备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3.3 促进优势产品产出,提高规模化水平

着力培育白菜、生菜、马铃薯、核桃、苹果、大花黄牡丹、鸡腿菇、灵芝、独一味、贝母等具有西藏特点的园艺产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扩大优势产品和特色产品生产规模,对产品进行分类分级,适当提高包装档次,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偏好。对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支持到内地开辟新的种植和加工基地,更好地对接消费市场。

3.4 加强科技推广和管理培训,提升经营水平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开展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优势园艺产品和优势产区为重点,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推广新方式,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长效机制,将新品种和新技术落实到各推广对象。开展生产管理、产后加工、品牌创建、市场开拓和机制创新等全方位示范,辐射带动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保证特色优势产业由点向面发展,形成优势特色产业聚集区。

3.5 完善园艺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狠抓产后商品处理与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后续效益。根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突出发展重点品类、重点企业和重点品牌,重点发展蔬果加工、藏药材生产,大力打造一批产业规模较大、发展水平较高、产业链较长、带动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加快部分区县个体加工户和小企业装备改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资源利用率和市场占有率,打造在全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加工基地。

3.6 打造知名品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是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从产地、技术标准到市场准入实行严格的管控,强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积极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申请和保护工作。二是要实施品牌战略,坚持政府、协会、企业联手,打造区域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三是要利用好政府对西藏净土产业的支持政策,整合各地品牌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品牌的综合市场效应,积极宣传推介西藏独具特色、得天独厚的空气、水和土壤等自然优势,将西藏园艺产品包装打造成生态、绿色、无污染、无公害的健康农产品,将西藏打造成为绿色生态农业新高地。

3.7 加强政策引导,提升农牧民参与热情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支撑,以开发优势园艺产业为重点,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核心,加强政策制定和宣传。在农田水利建设、土壤改良、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农产品市场开拓、物资运输、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等方面给予适当补贴。在土地流转、企业创建、家庭农场建设、税收优惠、农牧民雇佣与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对于创业的农牧民要给予格外关怀,带领他们到区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参观学习,开阔眼界,坚定信心,并在惠农项目上给予适当倾斜。

3.8 加强农牧民经合组织建设,凝聚产业发展力量

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鼓励农民自愿依法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以资金、技术、实物等入股,依法兴办园艺作物种植合作社、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等合作组织,帮助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成立各种行业协会,凝聚各方力量,加强产业发展。

3.9 发展多种产业经营形式,鼓励农牧民创新创业

以发展园艺产业为依托,加快制种、种植、休闲观光、运输物流、广告宣传、产品销售等组织功能的培育,加强个体专业户、家庭农场、股份制企业、责任公司、集团公司、研究中心等经营组织形式的建立。鼓励农牧民创新创业,引导农民、合作组织以土地使用权、产品、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参股龙头企业;鼓励“公司+合作社+农户”联合经营;鼓励各种组织形式跨区域、跨行业经营,支持组织做大做强。

4 结语

西藏全境分布着从热带到高寒带的丰富园艺资源,可开发利用的种类极多,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人们意识落后,种植技术差,科研水平和资金实力不足等原因的限制,西藏园艺产业整体发展较缓慢,广大农牧民群众从园艺生产中获益很少。但近年来,政府在园艺产业发展中加大了投入,新建了一批现代化的园艺作物生产基地,培育了一批西藏本土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引进了内地很多优秀园艺企业和先进技术,加强了农牧民园艺作物种植技术培训力度。相信只要坚定信心,科学决策,充分挖掘西藏园艺资源,利用好西藏特殊自然气候条件,引导广大农牧民投身园艺产业建设,西藏农牧民收入将会有大幅度增长,2020年西藏同全国人民一道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王中奎,王忠红,邢震,等.西藏林芝地区野生蔬菜资源的初步调查[J].中国蔬菜,2010(2):75-78.

[2]左力,代安国,刘清源,等.西藏果树资源与区划初探[J].西藏农业科技,2004(3):13-26.

[3]姚霞珍,刘峻坪,周鹏.西藏野生花卉资源概况及在园林园艺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林副特产,2007(6):73-76.

[4]郭文场,杨松涛,韩继福,等.西藏野生食用菌资源[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1(8):31-32.

[5]鲍隆友,杨晓梅,刘玉军.西藏野生藏药材驯化技术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8(1):22-25.

[6]索朗加布.藏药材资源问题的几点思考[J].西藏科技,2015(7):16-17.

[7]蒋利.浅议西藏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J].西藏科技,2013(9):33-34.

[8]韩俊宇.西藏水资源开发的经济战略思考:中国21世纪的水问题与决策[J].上海大学学报,2011(1):102-114.

[9]杨春艳,沈渭涛,王涛.近30年西藏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2015(1):264-271.

[10]刘玉红.浅谈西藏非耕地设施蔬菜的发展前景[J].西藏农业科技,2013(3):1-4.

牧民增收 篇8

国家首席兽医师于康震到西藏检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他强调, 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草原工作会议精神, 进一步健全草原奖补政策落实长效机制, 统筹抓好草原生态保护和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进一步加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 狠抓措施落实, 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在山南地区琼结县加麻乡白松村, 于康震深入牧户草场, 实地察看草原补奖村级公示情况, 对西藏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政策明白卡、牲畜清点卡、减畜目标责任制、减畜公示制等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在亚东县帕里镇四居委, 他认真翻阅草原生态补奖工作档案材料, 当得知农牧民通过享受国家发放的禁牧、草畜平衡补助奖励资金以及人工种草和生产综合补贴, 人均年增收达800元时, 他高兴地说, 国家出台政策, 就是要让广大农牧民也从中得到实惠, 实现了草原增绿、牧民增收“双赢”。今年是全国牧区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第三年, 要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 按照“超载减畜三年完成”的要求, 切实加大工作力度, 确保如期实现自治区实施方案所规定的各项任务。要加强产业发展, 推动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 逐步实现减畜不减收的目标。

于康震非常重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在山南地区乃东县, 他详细询问了口蹄疫防控情况及疫情处置情况。在与印度接壤的日喀则地区亚东县乃堆拉边贸通道, 他认真了解跨境动物及动物产品贸易情况, 现场察看边境动物疫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他指出, 边境地区疫情防控意义重大, 要立足内防外堵, 严防疫情传入。边境地区要切实加大防控力度, 建立边境免疫隔离带, 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确保动物疫情稳定。在和有关部门座谈时, 他要求各地农牧部门要严格落实强制免疫、监测预警、动物移动监管等关键措施, 集中抓好重点地区重点环节的疫情排查, 及时消除隐患。对发生的每一起疫情, 都要做到早发现、快行动、严处置, 严防疫情扩散。要严格动物卫生监督执法, 依法打击违法行为, 充分发挥跨区域应急联防联控协作机制的作用, 防止疫病跨区域传播。

牧民增收 篇9

董恒宇 (以下简称董) :“十五”以来,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背景下, 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一系列强农强牧、惠农惠牧的政策措施, 紧紧围绕农牧业增产增效、农牧民增收致富这一核心, 积极培育和发展农牧业, 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形势喜人, 粮食产量屡创新高, 农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 农牧民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单位工资上升, 国家和自治区对“三农三牧”补贴力度不断加大, 农牧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呈现出较快增长势头。我区“十二五”规划确定了农牧民收入年均增长12%的宏伟目标, 这一目标的确立充分显示了自治区党委、政府改善民生、让改革成果惠及广大农牧民的决心和意志,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记者:“十一五”时期我区农牧民收入增长较快, 您认为有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一增长?农民和牧民收入的增长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董:“十一五”时期农牧民收入增速快于“十五”时期。在“十一五”时期, 随着我区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 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牧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带动了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适时营造了非农非牧就业机遇, 拓宽了农牧民工资性收入渠道。与此同时, 国家和自治区加大了惠农惠牧和支农支牧的政策性补贴力度, 使农牧民政策性转移支付收入逐年增加, 这是农牧民增收快于“十五”时期又一因素。例如, 锡盟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2890元增长到2010年的6153元, 增长一倍之多, 年均递增16.3%, 高于“十五”时期的12.8百分点, 年均增速分别比全区和全国高3.2个百分点和3.6个百分点。从全区看, “十一五”时期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13.1%, 比“十五”时期高5.5个百分点。

农民收入比牧民收入增速快。“十五”以来的10年间, 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均快于牧民人均纯收入, 有的盟市农民增速更快。如,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在“十一五”期间,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7.1%, 而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仅为12.4%。牧民收入增速滞缓主要原因有三:其一, 人口和牲畜数量超出了草原自然再生产的能力, 致使部分草场退化, 畜牧业经济效益逐年递减。其二, 草原畜牧业由于受基础设施条件、经营方式、生产手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其发展走势弱于种植业和农区畜牧业。其三, 种植业和养猪有补贴, 而2010年前畜牧业养牛养羊无补贴或补贴较少, 这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了牧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记者:“十一五”以来, 我区农牧民收入结构有哪些显著变化?

董:长期以来, 我区农村牧区经济结构单一, 一产独大, 这也导致农牧民收入形态单调, 结构单一。经过近10年的发展, 收入结构逐步有所优化, 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收入形态货币化。随着农牧业生产社会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农牧民以实物收入为主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被以货币收入为主的市场经济所替代。工资性收入、财产和转移性收入的不断增长促使农牧民现金收入迅速增加。2005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现金纯收入为2462.5元, 2010年达到4575.1元, 5年增加了2112.6元, 年均增加422.5元;2010年现金纯收入占全年纯收入的比重达到82.7%。

另一方面是收入来源多样化。作为传统农牧业区, 我区农牧民收入结构一直十分单一, 收入渠道狭窄, 主要以家庭经营为主。但近年来这一状况有所改观, 家庭经营纯收入占纯收入比重不断下降, 工资、转移等非经营性收入所占比重逐年提高, 我区农牧民收入结构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特别是退耕还林还草补贴、粮食直接补贴、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等转移支付政策的陆续出台, 拓宽了增收渠道, 但家庭经营性收入仍占大头。2010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1036.8元, 占当年纯收入的18.8%, 比2005年提高1.9个百分点, 比2000年提高5个百分点;2011年我区农牧民人均工资性纯收入达1310.9元, 同比增长26.4%, 增幅比上年高出11个百分点, 对农牧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24.6%, 拉动纯收入增长5个百分点。2010年转移性纯收入达到658.6元, 占当年纯收入的比重为11.9%, 比2005年提高5.6个百分点, 比2000年提高11个百分点;2011年我区农牧民转移性纯收入达775.6元, 同比增长17.8%, 其中, 各项补贴收入为448.6元, 同比增长42.2%。同时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明显下降, 2010年为66.4%, 2011年下降为60%。

记者:影响和制约农牧民收入增长的突出问题有哪些?

董:农牧民收入是一个复杂性问题, 具体到我区, 受以下六个因素的制约:

一、受全球气候影响, 我区降水量逐年减少, 加上我区生态脆弱, 草原和农田再生产能力有所降低。加之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条件较差, 生产经营方式落后, 缺乏相应的科技支撑, 难以推进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市场化经销的现代农牧业进程。

二、经济发展同农牧民收入增长不协调。据统计, 2000年至2010年我区GDP年均增速超过18%, 2002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多年在全国保持第一, 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速高达30%以上, 但同期的农牧民收入增长却明显低于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另外我区的人均GDP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是农牧民人均收入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确立。目前农牧民收入增长明显面临着农牧业生产发展受资源瓶颈的制约, 非农产业发展受到资金、技术、人才及市场的制约, 劳务收入增长受到人口素质、观念等因素的制约, 转移性收入增长面临财力的制约, 农牧民工资性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多个百分点。可以说收入增长需要克服的困难很多, 因此今后农牧民收入增长如何摆脱对一产业的过度依赖, 引导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建立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长效机制是必然选择。

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当前, 我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期, 无论是组织形式、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流通销售以及城乡统筹等方面都需要制度创新和改革。这些制度设计既有顶层的, 也有中层的、下层的, 需要认真研究解决。比如在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流转、农牧业水利建设、新品种应用、农牧民工市民待遇、农牧业规模化经营、农畜产品市场培育等方面都存在着部分政策缺陷。

五、我区“十五”和“十一五”时期增收基数相对较低, 年递增绝对值相对较高, 而“十二五”时期, 基数加大, 在高基数基础上保持高速增长显然难度加大。也就是说, “十二五”时期的1个百分点相当于“十一五”时期的1.5个百分点和“十五”时期的2个百分点, 每年都需要有更多的增量来支撑。因此, 要想在“十二五”期末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需要克服诸多困难, 逐步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实际问题, 才能如期实现农牧民收入增长的目标。

记者:对于今后促进我区农牧民增收您有哪些建议?

董:促进农牧民收入增长是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 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和自治区九届党代会精神, 把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近年来出台的惠农惠牧、强农强牧等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全面落实到农村牧区。科学发展, 富民强区, 富民优先, 实现“两个同步”、“两个达到”, 更好地推动农牧业增产增效、农牧民收入增长的预期目标。

一、调结构、转方式, 进一步拓宽农牧民家庭经营收入的渠道。从我区农牧民收入结构来看, 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当前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有效保证农牧业增产增效是今后一段时期农牧民增收的首要措施。为此, 首先要加大农牧业公共基础设施投入, 积极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 转变农牧业经营方式, 发展现代农牧业, 走以提高质量, 提高产出为主的质量效益型内涵式发展新路子。实现种养良种化、适地化, 生产组织化, 经营产业化, 产品绿色有机化、品牌化。其次, 坚持“适度收缩, 集中发展”原则, 因地制宜地促进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农牧业人口向环境承载力强的地域集中, 加强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步伐, 逐渐解决二元结构、城乡差别问题。

二、落实中共中央2012年一号文件精神, 强化农牧业科技服务和科技创新手段, 促进农牧民收入增长。一是尽快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四级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体系, 搭建直通村嘎查和农牧户的科技服务平台, 适时向广大农牧民开展科普知识、生产技术信息、科技咨询、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活动, 把科技惠农惠牧贯穿到千家万户。二是要加强基层科技服务队伍的建设, 重点建设好旗县市、苏木乡镇和嘎查村的各类站所 (室) , 切实为他们解决好人员编制不足、经费紧缺、科技设备简陋、办公条件差、科技服务缺失等困难, 为基层科技人员开展生产技术服务、技术推广、技术普及提供便利条件。三是要加大农牧区的科技投入力度, 把农牧业科技推广、科技服务、科技研发、基层科技站所建设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除了确保上级转移支付资金足额到位外, 还应从本级可用财力部分中列支一定比例的资金, 纳入年度预算支出, 其资金额度应逐年增加。要建立健全农牧业科技投入机制, 采取优惠政策激励各类金融信贷部门加大对农牧业科技信贷投入力度, 逐年增加授信额度。特别要支持鼓励科技性企业、科研院所到农村牧区投资兴业, 进行科技新产品和新成果的实验、示范、推广以及新建技术研发基地、研发园区, 进而推动我区科技兴农兴牧战略举措的实施。四是要大力推进农牧业“种子工程”建设, 集中人力财力, 着力新建一批农牧业繁育、研发基地, 提高农牧业的科技含量。五是要推动科技创新与生产应用相结合, 强化农牧业科技服务, 大力提高科技转化与应用水平, 创新农牧业科教、产学研紧密衔接的机制, 为促进农牧业跨越式发展和农牧民收入增长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进一步强化农畜产品流通手段。农牧民的农畜产品只有卖得出去, 减少流通环节, 降低流通成本, 方可获利。流通不畅, 价格背离价值, 会使农牧民增产不增收。一要建立大宗农畜产品最低保护价机制。除国家对粮、棉、油、糖实行最低保护价外, 建议国家及自治区对草原畜牧业区域所生产的牛羊肉、绒毛产品实行最低保护价制度, 解决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二要建全农畜产品产供销市场预测网络体系。为农牧户提供农畜产品生产、销售和价格预测等服务, 发挥宏观指导、监控的功能。通过农畜产品信息联网平台, 及时掌握和了解国内外农畜产品市场营销、产品走势和价格波动等动态信息, 根据市场变化趋势, 适时采取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调控措施, 及时引导农牧民生产、销售。三要练好我区农畜产品绿色生态化的坚实功底, 积极建立生态原产地产品的认证制度和认证体系。“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定”工作及责任属于政府行政范畴, 应由各级政府积极推动, 尽快建立符合我区区情与国际规则接轨的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定和认证体系, 制定配套扶持政策, 从根本上保障我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稳定、持续地经销到国内外市场, 进一步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四、建立农村牧区公共服务制度, 多渠道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是积极实施农牧民劳动预备培训, 对农村牧区新成长劳力开展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 使农牧民免费得到职业技能培训, 切实提高农牧民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素质。二是根据区内外市场需要和就业需求, 与用人地区单位联系对接, 摸清楚用什么人, 用多少人, 签订供需合同。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并跟踪管理服务。三是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政务网、手机短信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积极为农牧民打工、就业搭建信息“高速路”。四是多渠道促进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扶持从事特色农畜产品加工的中小企业和农牧民专业户, 推进农村牧区文化发展, 扶持一批从事民俗文化和休闲旅游业的农牧民季节性转产就业, 增加现金收入。

五、加大改革力度, 扶持农牧民合作社的发展。根据6个盟市调研情况看, 凡是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农牧民收入比未入社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0—45%。因地制宜的引导、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一是本着“先发展、后规范、多支持、重抚育”的原则, 在巩固、抚育、规范、建设原有农牧民合作组织的基础上, 采取组织引导、教育培训、政策扶持的措施, 培育和发展一批新型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农牧民专业协会, 不断扩大合作组织的数量和质量, 不断拓展合作内容、项目和领域, 延伸和扩展覆盖面。二是加大资金和信贷扶持力度。财政可用以奖代补形式扶持合作社建设。各级涉农涉牧部门的专项资金应划出一定比例, 扶持合作社项目。金融部门应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三是建议在适当时候专门召开一次“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经验交流现场会, 通过全区会议, 在全区营造鼓励、支持农牧民合作社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 推动全区合作社健康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期末使全区15%以上的农牧户加入到合作组织中来, 为全方位、多元化促进农牧民增收和发展现代农牧业夯实基础。

六、发挥财政杠杆的调节作用, 稳步提高农牧民的转移性收入。近年来, 随着我区经济快速发展, 政府财政收入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 全区综合经济实力和政府财力水平逐年提高, 政府有能力在调节城乡收入差距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除了增加农牧业生产、科技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性投入外, 重点方向:一是进一步提高农牧民医疗、教育、五保、养老等方面的保障标准和覆盖面, 通过减轻农牧民在社保方面的负担使农牧民增收;二是建议财政状况好的盟市, 可以直接开展农牧民收入补贴, 以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三是研究制定“以工补农、以工补牧”政策措施, 创新资源开发的利益调节机制, 通过提高资源开发对当地生态和土地等方面的补偿标准, 建立“返利补农补牧”等补偿机制, 规定资源开发企业在当地解决用工的数量等措施, 提高资源开发对当地农牧民就业和增收的贡献。

牧民增收 篇10

第一, 保护是根本。扎实推进草原保护是草原各项工作的根本。完善草原保护制度是深化牧区改革、落实党在牧区基本政策的重要举措。一是逐步完善草原家庭承包制。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草原“双权一制”, 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土地承包要长久不变的政策, 把草原承包到户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没有落实到户的, 要尽快落实到户;已经落实到户的, 要抓好草原承包合同管理, 维护农牧民的合法权益, 进一步规范草原使用权流转行为, 调动农牧民保护建设草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继续推行禁牧休牧制度。我区开展禁牧休牧工作已经六年了, 生态效果十分显著。但个别盟市和旗县, 在禁牧休牧制度的落实上缺乏应有的制度和措施, 禁牧休牧力度不够。今后要从全区保护草原生态的大局出发, 从实现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 落实自治区出台的“五个”严格制度, 即对国家重点生态工程项目区以及自治区保护区, 严格实行禁牧, 确保项目建设的成果;对生态移民工程迁出区和封育区, 严格实行禁牧, 确保生态不反弹;对严重沙化退化及生态脆弱的地区, 严格实行禁牧, 确保生态的自然恢复;对草原畜牧业, 严格实行草畜平衡, 全面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对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畜牧业, 要严格实行禁牧, 全面推行舍饲圈养。三是落实和完善草畜平衡制度。落实草畜平衡制度, 是国家进行草原管理的一项政策, 是遏制草原超载过牧的重要手段, 也是促使农牧民建设养畜、科学养畜的有效方式。要改进草畜平衡监管措施, 在核定草畜平衡的基础上, 一方面严格控制牲畜饲养量, 另一方面强化对天然草原的监测, 按照草原沙化退化标准评定草原, 达到中、重度沙化退化的要责令其禁牧休牧恢复草原生态。要按照农业部下发的《草畜平衡管理办法》的要求, 制定详细的措施和具体的实施方案, 做好草畜平衡落实工作。四是全面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要使草原像保护基本农田一样得到切实保护, 有效防止乱开滥垦草原, 随意征占用草原, 就必须尽快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 搞好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对于没有进行基本草原划定的牧业旗县, 要借鉴试点旗县的经验, 制定划定方案, 做好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备工作, 尽快完成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农区和半农半牧区也要借鉴牧区的经验, 积极探索基本草原划定办法, 全面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在基本草原划定过程中, 一定要把人工草地、天然打草场、饲料基地以及天然草原放牧地纳入到基本草原的范围内, 进行严格管理。

第二, 建设是关键。加强草原生态工程建设是提升草原生产力和充分发挥生态功能的关键。各地要抓紧制定完善本地区的草原建设工程规划, 继续实施好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草原防灾减灾等工程项目, 切实加强项目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加快建设进度, 确保建设质量, 确保项目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确保项目发挥最大效应。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 规范项目财务管理, 严禁截留、挤占、挪用、滞留项目建设资金, 保证资金使用安全;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制度, 对项目工程进行全方位监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 足额及时兑现政策补贴, 切实保障农牧民的利益不受损失。要抓住国家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的有利时机, 加快草原围栏建设步伐, 积极推进草原围栏化进程。牧区要以水为中心大力发展配套草库伦和灌溉饲草料基地, 加强青贮饲料种植面积;农区和半农半牧区要在扩大青贮饲料种植规模的同时, 搞好秸秆黄贮, 增加饲草料贮量。要搞好沙化、退化草地的治理, 加快草地生态的恢复。要加强草原鼠虫害防治,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建立监测预警机制, 加强预测预报, 提前制定具体的防治措施, 进行综合治理, 尽力减轻因灾造成的损失。完善草原防火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草原防火检查和管理, 千方百计消除草原火灾隐患, 确保广大农牧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三, 利用要科学。按照发展生态畜牧业的要求, 在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上下功夫, 合理利用好草原。要在良种繁育、人工种草、饲养管理、棚圈建设、产品加工等方面推广应用配套生产技术, 提高草原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调整饲草供给格局。通过禁牧、休牧、补播改良等措施, 恢复和提高天然草原生产能力。同时, 加强高产优质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 提高人工饲草料供给能力, 缓解天然草原放牧压力。要把饲草料的重心转移到提高单产和质量效益上来, 采取先进的农艺生产措施, 加强田间管理, 着力提高生产力水平, 建立高产优质的人工草地, 着力提高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水平。要大力发展饲草料加工业, 以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作为优化饲料产品结构的突破口, 以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作为饲料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重点发展具有特色的草食动物饲料加工业, 加快发展新型浓缩饲料和专用饲料加工业, 稳定发展配合饲料和单一饲料加工业。二是优化畜群结构。要因地制宜, 宜牛则牛, 以羊则羊, 优化牛羊比例。要引进和改良牲畜品种, 提高优质畜种比例, 提高单产和效益。三是转变传统放牧方式。积极推行牲畜舍饲半舍饲圈养, 加快出栏周转。实行划区轮牧, 合理利用草原资源, 尽快扭转超载过牧的局面。四是提高科学饲养水平。加强对农牧民的技术培训, 积极推广和普及科学的饲养技术, 提高饲草的利用率和转化率。强化动物防疫工作, 减少动物疫病造成的损失。五是促进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大力发展草业, 逐步形成粮、经、饲三元结构, 采取牧区繁育、农区育肥等措施, 充分利用秸秆等资源, 通过以垦草原退耕还草、引草还田、草田轮作、种植青贮玉米等措施, 发展草食畜牧业, 实现种养业的相辅相成, 共同发展。

上一篇:公交服务质量下一篇:文化艺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