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定居点

2024-09-08

牧民定居点(精选10篇)

牧民定居点 篇1

近年来,巴州部分县市为了加快贫困地区人口脱贫,纷纷从山区将没有牲畜、没有草场的牧民搬迁到农区,集中安置进行脱贫。由于搬迁点的自然环境条件所限,部分搬迁点贫困人口的脱贫速度减慢,使得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难度非常大,特别是在土地改良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脱贫任务更显艰巨。在牧民搬迁点,开展扶贫工作,大力推广养羊业,通过养羊脱贫,是精准扶贫、精准施策的有效途径之一。

1搬迁点发展养殖的有利条件

(1)搬迁点村民出身牧民,喜欢养羊,有养羊的传统习惯。他们过去是牧民,有养羊的经验和技术,容易增收致富,这是搬迁牧民最大的实际。

(2)国家政策好,项目、资金渠道多,资金量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工作要做到精准扶贫,精准施策。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打赢扶贫攻坚战。

(3)饲草饲料易于解决。现在的搬迁点,虽然土地改良效果不是很好,种植经济作物效益不高,但是种植饲草料既可以保证产量,又能满足养羊的需要。

(4)适应绿色无公害、安全食品的要求。羊饲养过程以饲草为主,肉中胆固醇含量低、肌纤维细嫩、肥瘦适度、含橉脂多、易消化,不需要添加抗生素等,激素残留量很低、用精料很少,深受消费者青睐,羊肉逐渐成为一种更加理想、安全的食品。

(5)市场需要量大,利润有保证。由于退牧还草,生态保护,牧区羊存栏量难以持续增加,羊肉需求量确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年增加,羊肉缺口也在不断加大,养羊的效益开始增加,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正在打开。

2发展养羊的措施

(1)加强领导,细分责任,落实到人。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的乡村两级组织,要加强对搬迁点扶贫工作的重视和领导,乡村两级干部要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落实责任和各项工作措施,把养羊作为精准扶贫的突破口,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2)摸清底数,加大政策扶持,精准扶贫。搬迁点牧民的基本情况各地已经基本摸清,但是对各家各户的养殖条件和现状还不甚清楚,要在摸清各户圈舍、青贮窑、饲草料地、羊只存栏等信息的基础上,采取缺啥补啥的原则,集中资金,使贫困户具备基本的养羊条件。使每家每户生产母畜存栏要达到30头以上,圈舍、青贮窑和饲草料地配套。要与贫困户签订脱贫责任书,限期脱贫。基层干部担心扶贫羊会被贫困户吃光卖完,对此也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但是这只是一小部分,不影响大局。

(3)选择优良品种,确保养殖效益。选择羊的品种是扶贫的关键,在扶贫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可以以多胎羊和肉羊杂交的方式来开展,如果资金不充足,建议以本地地方品种为母本,多胎羊为父本,并在此基础上与肉羊进行三元杂交,提高养殖的效益。要争取做到一年2产,至少要做到2年3产,一头生产母羊年繁殖羊羔要达到3~4只。品种选择上必须先解决多胎的问题,再解决产肉性的问题。二者缺一不可,特别是多胎性,这是确保养殖效益的关键。

(4)抓好技术服务,提高养殖效益。技术服务是养羊扶贫的关键,要推广标准化养殖模式。实行集中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品种选育、统一饲养标准,要落实好技术人员的各项责任,在防疫、繁殖和饲养管理等方面给予贫困户全面的指导和帮助,全面实施早期断奶,羊羔育肥等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服务在搬迁点养羊脱贫工作中的作用。

(5)认真解决好饲草料问题,搬迁点没有放牧条件,要进行全年舍饲饲养,饲草料必须保证。要抓好粮食作物的种植,争取实现饲草料自给。抓好青贮饲料的制作和农副产品的收集,要努力提高农副产品特别是秸秆的利用率,要在保证羊只营养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饲草料的利用率,减少草料浪费。

(6)大力开展培训,普及科学养羊知识。举办多种形式的科技养羊知识普及活动,让养羊大户和致富能手现身说法,演身边人、说身边事,使贫困户受到教育。还可以组织他们外出参观学习,开阔眼界,学习经验,不断提高养羊的水平。

牧民定居点 篇2

摘要 从80年代中期开始的大规模牧民定居工程是具有深远意义的系统工程。祁连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已把83%的牧民实现了定居,现牧民定居工程已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阐述了新疆牧民定居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关键词 牧民定居 草地畜牧业

传统的草地畜牧业完全依赖于自然生态条件,按季节驱赶牲畜到不同地区放牧,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局面,成为游牧生产方式的最基本特征。在以往的历史时期中,虽然社会变革不断发生,但牧民游牧生产和生活方式并没有变化。在中国北部和西部地区广阔草地上经营畜牧业的主要是蒙古、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和塔吉克等民族的1000多万人口,直到20世纪中后期,仍然维持着传统的游牧经营。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正呈现总体恶化的态势,生态屏障功能逐渐丧失不仅制约了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国民经济的提高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西部牧区至今沿用传统的自由放牧经营方式,草地退化严重草畜矛盾是当前生产和生态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牧区草地畜牧业生产生产水平低,草地缺乏合理的利用制度,利用强度越来越大,缺乏抗越自然灾害的能力,牲畜夏活秋肥冬瘦春死,形成经济生态两亏。游牧带来牧民生活动荡,同时给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接触社会,开拓认识带来极大的制约。

目前,草畜矛盾是影响草地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建立人工饲草料基地提高饲草料供给水平可以积极的解决草畜矛盾。所以,牧区草地畜牧业改革的中心突破口是实施牧民定居工程,牧民定居种饲草料,暖季在天然草地上放牧,冷季进行舍饲,减轻对天然草地放牧压力,从而有效防治草地退化,保护生态环境。1 牧民定居现状

祁连县和政府于1986年提出祁连畜牧业要改变四季游牧的生产方式,必须要走定居发展的道路,把实现牧民定居作为改变传统草原畜牧业的中心环节,逐步使草原畜牧业由传统的四季游牧方式向冷季舍饲,暖季放牧的生产方式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向半集约化经营转变。从1987年至2000年的13年,通过采取广泛的宣传和建设完善定居点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先后使83%的牧民实现了定居和半定居。牧民定居后,牧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定居点建设了人工饲草料地,建立了配套的服务设施并逐步改善了牧民的教育文化卫生条件,提高了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祁连的草原畜牧业从此由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转变跨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新疆实施牧民定居工程以来推进传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抵御大的自然灾害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1996年至1997年冬春我区遇到了几十年未遇的特大暴风雪灾,牲畜损失较为严重,但已实现了牧民定居的牧区,基本上没有受到雪灾的影响。如,新源县越冬渡春成幼死亡率只有0.36%,有2000多户牧民牲畜无一死亡。福海县定居牧民饲草料充足,牲畜死亡率只有0.2%。在2000年的特大雪灾中,伊犁地区大部分牧民已实现了定居,饲草料准备充分基本做到了抗灾自救。阿勒泰地区是一个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的牧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制约,畜牧业一直沿袭着游牧生产方式,畜牧业生产很不稳定,受灾严重。从1984年开始建设2817项目区,到1992年基本建成并成为牧民定居工程的样板工程,目前已显示出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牧民定居后发生的变化 2.1牧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牧民定居的基础设施建设按“三通、四有、五配套”的要求进行,逐步改善了牧民的生活环境。目前牧民的户均住房面积在2260——100m左右,比定居前的20——30 m高3倍以上。棚圈面

22积由定居前的10——20 m提高为90——120 m。定居点已通电、通水、通路;建设有学校,卫生院,文化室等切底改变了牧区居无定所,分散流动的游牧生活状况;实现定居的牧民中90%以上家庭拥有电视机、收录机,大部分家庭拥有电冰箱、洗衣机、电话等家用电器;90%以上牧民拥有自行车、有些牧民已用上小型拖拉机、汽车和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以取代骆驼和马,牧民的生活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2.2 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人工饲草料基地、水利、电力工程建设,保证了牧民生产、生活的物质需要,自产饲草料大量增加,从根本上解决了牧区长期冬春季节严重缺饲草料和粮食不足的问题。现已定居的牧民粮食100%自己供应,饲草供应量由过去的不足25%提高到80%以上,饲料由过去的空白变为100%自己供应,为暖季放牧,冷季舍饲生产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随着人工饲草料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定居的牧民已实现了冷季舍饲120——180天,进行冬羔生产率到达80%以上。牲畜出栏由过去的秋季作为淘汰牲畜出栏变为全年平衡出栏。

2.3二、三产业不断发展

实施牧民断定居工程以来,牧民的生活、生产环境不断改善,牧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使牧民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由过去单一的经营牧业逐步扩大经营范围,将多余的劳力投入到二、三产业,开办商业网点,从事交通运输、旅游服务业、奶牛业生产和短期劳务活动等。现牧民经济收入中二三产业收入由过去的空白变为占很大比重。如,唱吉市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牧民经济收入中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58.60%、种植业收入占21.55%、二三产业收入占19.89%。

2.4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

80年代以前牧民的孩子上“马背小学”教学质量差,学生入学率只有50%左右,定居后牧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8%以上,有的定居点与农区、城市近牧民的孩子开始上汉族学校和城市的学校等,牧民定居后牧区基础教育质量大大提高。在定居点有牧民技术学校和文化室一年一渡的“科技之冬”教育培训活动,不仅增强了牧民的科技意识,而且接触到各种经济信息和现代科技,改变了以往的牧区封闭的信息闭塞,文化落后的状况。

总计,新疆牧区从8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的定居活动现已显示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首先牧民定居的社会效益很显著,定居前牧民住居区水电设施几乎为空白,教育卫生交通条件很落后的局面,通过实施牧民定居工程使牧民摆脱了千百年来维持的游牧动荡生活方式,在定居点建设完善了电力、水利、教育、卫生、交通条件,牧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牧民定居,不仅发展了牧业生产力,而且更深远意义在于促进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的兴旺发达,促进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牧民文化素质和科技意识,为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增添了力量。第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牧民定居以前,饲草料来源依靠少量的天然割草场,根本保证不了冷季舍饲需要,牧民定居后发展种植业解决了饲草料和粮食供应,发展二、三产业扩大了牧区的经济来源。全区牧民定居以前牧民人均收入在300——700元左右,2000牧民人均收入在1500——3500元左右,人均收入明显提高。第三,生态效益较好,牧民定居后冷季进行了舍饲120——150天,从而有效保护了冷季草场,从而减少了对草场的压力,现全定居牧区春秋场开始恢复生产力,牧民定居工程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牧民定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对牧民定居系统工程的认识不够

牧民定居是一项将人工饲草料地与天然草地、草业与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牧民生活统筹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打破传统观念束缚的挑战工程。对牧民定居系统工程的认识在实施定居工程中具有先导作用。目前没有把牧民定居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认识,对如何进行农牧结合、如何提高饲草料地生产能力、如何统筹草原利用、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效益,如何巩固牧民定居成果和完善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缺乏系统的认识

3.2饲草料生产能力及其加工利用率较低

牧民定居工程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工饲草料地。全区牧区现有饲草料地总面积约580万亩,户均30亩左右。现已实现定居的牧民中,只有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和定居时间较早的牧区实现了全定居,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很显著已成为自治区牧民定居的“亮点”,这类牧户约占已定居牧户的30%左右。其余的牧民由于定居时间较晚,加上定居点自然条件较差,管理粗放等原因,饲草料生产水平低,加工利用率相对较低,已成为制约畜牧业生产的制约因素之一。

3.3草场利用制度改革尚未实现

实施牧民定居工程要对季节草场利用制度进行调整,改原来的夏——春秋——冬牧场四季放牧为暖季放牧——冷季舍饲的利用制度。从目前情况看,全区已实现定居的83%的牧民中,只有全定居的牧民才实现了暖季放牧和冷季舍饲,但大部分半定居的牧民仍然进行着四季游牧生产方式,他们保证不了冷季饲草料,因此无法调整季节草场。草畜矛盾日益突出,草场继续退化。3.4 牧业生产经营效益低 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是改变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中心环节,使游牧的粗放经营变为半集约化的经营,提高生产效益。目前草地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很低,由于牧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户均资源量少,畜产品生产量和质量较低,牧民只能满足自身的需求和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如,唱吉市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1999年初、年末牲畜存栏数分别为118233和120918只标准羊单位,母畜比例、出栏率、商品率分别为63.33%、58.16%、49.28%,自食率为15.26%比重很大。3.5牧区科技投入比重较低

提高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牧民定居工程的首要任务之一,目前牧民定居区科技人员奇缺,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规模,加上牧民本身的文化素质较低,如唱吉市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牧民文化程度中文盲占7%、小学占44%、初中占32%、高中占12%、大中专占5%。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牧民占一半左右。牧区科技人员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起到引导带动作用。4 对 策

4.1 提高人工饲草料地生产力水平

农牧结合是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振兴农业的基本经验,包括17个洲在内的自然条件与我国想类似的美国西部干旱地区,把天然草地与农田作为一个整体,合理配置,科学经营,形成灌溉农业——草地畜牧业经营体制。其肉类生产经营系统一方面由种植业提供足够的冬季用于补饲或舍饲的饲草料,另一方面把天然草地放牧生产架子畜与工厂化育肥饲养合成一个生产经营系统,极大的提高了总体效益与我国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的单一结构的最终效益相比,是我国的30——40倍。对新疆草地畜牧业来讲,深化农牧结合,必须贯切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把牧民定居工程作为系统工程来认识,通过人工饲草料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扩大饲草料来源,有效改善冷季饲养水平,作为家畜生产的强有力的后盾,进行农牧结合。发展人工草地是防治草地退化的根本,人工草地以新的生产力满足积极的草畜平衡,足使发挥天然草地的优势,实现科学的放牧制度,从根本上防治草地退化。4.2 扩大草地畜牧业的经营范围

目前草地资源经营系统中,在大农业结构农林牧加工流通六大组成部分中,加工和流通业是薄弱的环节。在牧民定居点基本上还没有形成饲草料和畜产品加工规模,更没有流通服务业,牧区生产处于自我维持的、封闭的、单一的原料生产与种养加供销一体化的商品化生产系统差之极远。扩大系统的经营结构范围,依靠强大的种植业作后盾,并向加工业延伸,同时扩大经营的范围,使草地资源全面发挥经济、生态功能。4.3 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牧民定居点 篇3

关键词:

牧民定居;问题;对策

收稿日期:2010-02-28

作者简介:冯莉(1984-),女,新疆托克逊人,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新疆地方党史研究;楚亚伟(1981-),男,河南商丘人,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执政党建设研究。

新疆牧民主要指在天然草原上放牧、生活的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群众。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新疆广大少数民族牧民世世代代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这种靠天吃饭的自然经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生产效益低,广大牧民就医、子女上学等条件无法保证,使牧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自治区在研究实践变革畜牧业生产方式过程中总结出,牧民定居是改变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提高牧民收入、改变牧区社会面貌的唯一出路。

一、新疆牧民定居的现状

新疆有计划、大规模推行牧民定居是从 20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的。1986年自治区北疆畜牧业工作会议之后,自治区明确了牧民定居的方针和政策,提出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在全区大力推广“大分散、小集中”、“大集中、小分散”、“插花定居”、“异地搬迁定居”等不同的定居模式。

1996年自治区召开畜牧业工作会议之后,自治区及各地州、县、市相继出台了许多鼓励牧民定居的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上自治区总结出了“三通”(通水、通路、通电),“四有”(有住房(80平方米以上砖混结构)、有棚圈(200平方以上砖混棚圈)、有草料地(南疆30亩以上,北疆50亩以上)、有林地,“五配套”(学校、卫生室、商店、文化室、技术服务站相配套)的牧民定居标准模式,并在全疆大力推广。进入21世纪后,2002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在昌吉州召开的畜牧业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决定,把牧民定居建设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紧密联系起来,与推进农村城镇化结合起来,牧民定居不断巩固完善。

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党的农村政策的正确指引下,牧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牧民定居工作不断推进,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目前,新疆全区共有牧民27.21万户,牧民122.82万人。南疆牧区主要分布于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区,北疆牧区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区、伊犁河谷、塔额盆地、沿天山一带。截止目前,全区牧民定居、半定居牧户达到18.5万户(所谓半定居是指仅有简易住房,无草料地无棚圈或草料地面积不足、棚圈简单的牧民),占牧民总户数的78%,(注:牧户数从1996年的16万户增加到2006年的27.21万户、人口从80万人增加到122.82万人)。其中,达到定居标准的约占37%左右。随着牧民定居工程和牧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牧区冬季牲畜死亡率逐年下降,草原畜牧业的抗灾能力明显提高。值得一提的是,一部分牧民离开草原来到城镇,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二、牧民定居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牧民定居工程”的不断推进,新疆的牧民定居工作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牧民定居水平低

由于受牧区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资金投入、组织管理、牧民素质及传统观念等因素制约,除了少数初具规模的牧民集中定居点外,新疆大多数牧民定居点仅仅解决了住房、棚圈等基本问题,牧民定居整体水平还比较低,是一个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定居。突出表现为:定居进展缓慢。牧民定居工作缺乏政府的统一领导,相关部门缺乏统一协调,不能形成合力,抓牧民定居工作力度不够;生产生活设施不完善,定居标准不高,以水利为基础的饲草料基地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牧民没有定居基础,牧民定而不居,生产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距“村容整洁”相差较远;定居区社会文化教育设施建设落后,整个牧区经济社会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缓慢。

“全区 68%牧户虽然实现了定居、半定居 ,但真正达到定居标准的仅占牧户总数的 37%,还有近 6成以上的牧民仍然处在游牧状态。”[1]“2005年塔城地区达到‘三通、四有、五配套’的定居牧民只有 5 238户,半定居的 6 455户,还有 8 610户仍然沿袭着畜随草转、人随畜走的游牧生活。”[2]阿勒泰地区 2177万户牧民中实现完全定居的也只有8914户 ,占 32.2%,还有很大一部分仍未摆脱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南疆牧民的定居率更低。

(二)牧区人口增加,草原退化,天然草原载畜能力下降,人均占有生产资料不足

从1996年到2006年的10年间,全区牧户数从16万户增加到27.21万户,增加了48%、人口从80万增加到122.82万,增加了46%,牧区牲畜数量1950万头(只)增加到2450万头(只),增加了25.6%,可见,牧区牲畜数量的增加远远赶不上牧区人口数量的增加,加之草原退化严重,天然草原载畜能力下降,人工草料地缺乏,致使人均占有牲畜数量少。目前牧区人均占有牲畜数量仅20头(只)左右。由于牧区经济结构单一,增收渠道有限,人均收入低,增加缓慢。如克州阿克陶县塔尔乡 2000年牧民人均收入仅有 326元,相当于全疆农民人均收入的1/5。[3]

(三)国家对牧民定居方面的投入不足

目前牧民定居工作还没有纳入国家的建设规划,建设资金严重缺乏,是导致牧民定居发展速度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财政困难,多年来,新疆牧民定居工作的资金主要由牧民自筹、国家资助的办法解决的。国家资助资金主要借助于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扶贫资金等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小型水利设施、饲草料地开发等工程。牧民自筹资金主要用于住房、棚圈、青贮窖建设等。据调查,由于牧民的收入比較低,为定居每户要拿出5万—8万元,几乎耗尽了所有的积蓄,大部分牧民靠卖牲畜甚至借债来筹资定居,造成部分牧民定居后生产受到了很大影响。

(四)牧区基础设施严重落后

牧区基础设施主要分为生产基础设施、生活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设施。生产设施主要包括人工饲草料地、棚圈(包括暖圈)、各类生产机械、青贮窖、牧道等;生活设施主要包括住房、人畜饮水、道路、电力、广播电视、学校、卫生院、文化室等;技术服务设施主要是兽医站、配种站等。由于大多数牧区地处边远山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人口居住分散,给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很大难度。目前绝大多数牧区缺乏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尤其是缺乏生产性基础设施,而以前建设的部分设施已老化和损毁,严重制约着牧区生产的发展。

三、推进牧民定居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扶持力度,进一步减轻牧民的自筹资金压力

牧民定居必须要制定长远规划,明确目标,为牧民真正提供完善的配套建设,使“三通四有五配套”真正达标,让牧民的生活水平有质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单靠民族地区自身的经济力量是很困难的,国家应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扩大投资比例,提高投资的经济效果,给予畜牧业以特殊的产业支持政策,来推动牧民定居和牧区水利、饲草料地等基础性项目的建设。

目前,全区还存在未定居的牧民和需要配套设施的牧民,当地政府有限的补助也不能帮助其尽快实现定居,需要国家支持。尤其是目前还在游牧的牧民多分布在边远、贫困、生产条件恶劣的区域,相对实施定居的难度也更大一些,应予以更加优惠的政策以及扶贫开发政策,以减轻牧民自筹资金的压力,使其更快更好的定居。

(二)增强定居点的科技推广与基层人员的科学培训力度

随着牧民定居的不断推进,科技对于牧民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牧民定居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科教兴牧方针,不断提高科技对畜牧业的贡献率。重视抓好转化增值实用技术,提高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畜牧业的发展最终要靠基层科技人员和广大牧民来实施。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基层科技人才,不断提高广大农牧民的素质成为当前的两项紧迫任务。提高牧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推广畜牧业先进科学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开展科技培训、科普讲座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3]科技工作者要利用冬闲时节深入定居点开展诸如“科技之冬”活动等形式多样的畜牧业技术培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懂科学养畜技术、有市场经济意识的新型牧民,有力地促进草原畜牧业现代化。

(三)处理好牧民定居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草场是畜牧业重要的生产资料,只有合理利用草场资源,珍惜资源,保护资源,才能充分发挥草场的生态作用。牧民定居推进过程中,应对牧区定居点人工草料基地的建设给予科学的指导和管理,对违反《草原法》滥开草场的案件认真查處,要以生态保护为中心,抓好退耕还草、人工种草、草场改良保护工程,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把牧民定居工作同牧区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牧民定居规模化

牧民的居住方式由游牧转向定居以后,其城镇化过程也随之开始了。牧民定居将促进牧区村落、城镇的形成。牧民定居与小城镇建设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牧民定居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人口、资金等要素的聚集,而城镇化则为定居牧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空间,有利于牧区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文化、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的发展,是牧民定居建设的发展方向。随着牧区市场化程度提高、城镇化速度加快、产业结构趋向多元化和牧民收入增长,尤其是政府实施牧民异地搬迁、插花定居、集中定居等模式和新牧区建设政策之后,牧民居住方式也出现了向小城镇集中定居过渡的新趋势。[4]

目前牧区乡镇级的小城镇普遍规模小,人口少,基础设施落后,二、三产业不发达。通过改造提升落后的基础设施,扩大小城镇规模,可以为牧民转移就业创造机会,可以为畜产品的销售提供市场,可以为牧民上学、就医等提供便利条件。因此建议政府对牧区小城镇的建设作出规划,并安排相应建设资金,为牧民定居、牧区转移和牧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乐泉.在自治区畜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新疆日报,2008-7-2.

[2]陈文.破解牧民定居难题[N].塔城报 ,2006-3-6.

[3]徐平,顾安才,庄才伟.游牧民定居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新疆金融,2009,(6).

[4]阿德力汗•叶斯汗.牧民定居是新疆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基础[J].新疆社会科学,2008,(5).

牧民定居点 篇4

1搬迁点发展养羊的有利条件

搬迁点的村民出身牧民, 有养羊的传统。他们过去是牧民, 有养羊的经验和技术, 容易增收致富, 这是搬迁牧民最大的实际。国家政策好, 项目、资金渠道多, 资金量大。习近平指出, 扶贫工作要做到精准扶贫, 精准施策。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 做到对症下药, 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打赢扶贫攻坚战。饲草饲料易于解决。现在的搬迁点, 虽然土地改良效果不是很好, 种植经济作物效益不高, 但是种植饲草料即可以保证产量, 又能满足养羊的需要。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搬迁点经过若干年的努力, 圈舍、青贮窑等设施相对比较齐全, 不需要太大的投资。适应绿色无公害、安全食品的要求。羊饲养过程以饲草为主, 肉中胆固醇含量低、肌纤维细嫩、肥瘦适度、含磷脂多、易消化, 不需要添加抗生素, 激素残留量很低、用精料很少, 深受消费者青睐, 羊肉逐渐成为一种更加理想、安全的食品。并且市场需要量大, 利润有保证。由于退牧还草, 生态保护, 牧区羊存栏量难以持续增加, 羊肉需求量确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年增加, 羊肉缺口也在不断加大, 养羊的效益开始增加, 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正在扩大。

2发展养羊的措施

在搬迁点发展养羊业, 要按照“四良一规范”的要求, 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创新舍饲养羊发展模式, 扩大养殖规模, 努力加快搬迁点牧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1) 加强领导, 细分责任, 落实到人。各级政府特别是乡村两级组织, 要加强对搬迁点扶贫工作的重视和领导, 乡村两级干部要统一思想, 达成共识, 落实责任和各项工作措施, 把养羊作为精准扶贫的突破口, 抓紧抓好, 抓出实效。

(2) 摸清底数, 加大政策扶持, 精准扶贫。搬迁点牧民的情况各地已经基本摸清, 但是对各户的养殖条件和现状还不甚清楚, 要在摸清各户圈舍、青贮窑、饲草料地和羊只存栏等信息的基础上, 采取缺啥补啥的原则, 集中资金, 使贫困户具备基本的养羊条件。使每户生产母畜存栏要达到30头以上, 并配套相应的圈舍、青贮窑和饲草料地。要与贫困户签订脱贫责任书, 限期脱贫。基层干部担心扶贫羊会被贫困户吃光卖完, 对此也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但是这只是一小部分, 不影响大局, 我们基层干部不能因此而怀疑养羊脱贫的措施, 动摇扶贫攻坚的信心。

(3) 选择优良品种, 确保养殖效益。选择羊的品种, 是扶贫的关键, 在扶贫资金充足的情况下, 可以以多胎羊和肉羊杂交的方式来开展, 如果资金不够充足建议以地方品种为母本, 多胎羊为父本, 并在此基础上与肉羊进行三元杂交, 提高养殖的效益。争取做到1年2产, 至少做到2年3产, 一头生产母羊年繁殖羊羔要达到3~4只。品种选择上必须先解决多胎的问题, 再解决产肉性的问题, 二者缺一不可。

(4) 抓好技术服务, 提高养殖效益。技术服务是养羊扶贫的关键, 要推广标准化养殖模式。实行集中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品种选育和统一饲养标准, 要落实好技术人员的各项责任, 在防疫、繁殖和饲养管理等方面给予贫困户全面的指导和帮助, 全面实施早期断奶和羊羔育肥等技术, 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服务在搬迁点养羊脱贫工作中的作用。

(5) 认真解决好饲草料问题。搬迁点没有放牧条件, 要进行全年全舍饲饲养, 饲草料必须保证。要抓好粮食作物的种植, 争取实现饲草料自给。抓好青贮饲料的制作和农副产品的收集, 要努力提高农副产品特别是秸秆的利用率, 要在保证羊只营养的前提下, 尽可能提高饲草料的利用率, 减少草料浪费。

(6) 大力开展培训, 普及科学养羊知识。举办多种形式的科技养羊知识普及活动, 让养羊大户和致富能手现身说法, 演身边人、说身边事, 使贫困户受到教育。还可以组织贫困户外出参观学习, 开阔眼界, 学习经验, 不断提高养羊的水平。

黄南州游牧民定居情况调研 篇5

黄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全州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其中天然草地占土地总面积的86.1%,是青藏高原藏族聚居地区典型的草原牧区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历史、文化、传统观念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全州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广大牧民群众基本上以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为主。由于缺乏固定的生产、生活场所,相对先进的生产、生活设施难以进入牧民家庭,居住条件和生活饮食结构难以改善,学习教育和科技文化难以普及,牧民收入增长缓慢,生活质量长期难以改善等问题十分突出,藏区游牧民定居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州牧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2009年以来州委州政府关于全面实施我州藏区游牧民定居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藏区游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全州游牧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民族政策的温暖,对促进全州各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黄南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期,我们对全州游牧民定居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对进一步做好游牧民定居建设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黄南州游牧民定居建设意义深远

1.游牧民定居建设是构建和谐甘南的必然要求

畜牧业是黄南州的基础产业,游牧民长期从事传统的畜牧业生产,畜牧业收入是游牧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伴随着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落后的游牧经济必将会被现代畜牧业所替代,传统的畜牧业游牧生产方式也必须转变为规模化饲养,实行草场轮牧与圈养相结合,向畜牧业产业化和有机

畜牧业发展,而游牧民只有适应生产方式的改变,实现定居才能从传统的畜牧业转向现代畜牧业。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进步的需要,必然会促使全州游牧民群众实现定居,这也是实现全州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黄南的必然要求。

2.游牧民定居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使广大游牧民普遍面临“上学难、看病难、行路难”等问题,许多现代化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项目更是难以付诸实施,这从根本上影响了游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制约了全州牧区经济的发展。只有游牧民实现定居,牧区的公共产品生产才会得到发展并充分发挥作用,游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才可以得到进一步改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从而为牧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对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3.游牧民定居建设是实现全州有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通过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把游牧民定居作为一个“平台”,积极转变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不断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先进的牧业生产技术,通过规模化和集约化牧业生产,促进合理开发利用草原资源,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围栏圈养和人工草地种植,暖季放牧、冷季舍饲,能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还可以增强牧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解决游牧民靠天吃饭问题,把自然灾害的损失减到最小。保护草原生态环境,逐步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提高绿色畜产品 的附加值,从而实现“牧业增效、牧民增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州畜牧业。从根本上改变牧民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力、加快发展,尽快缩小东西部差距,还可使广大游牧民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成果。

4.游牧民定居建设是实现全州城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产业支撑,全州城镇吸纳劳动力的空间十分有限,自我发展力和综合承载力较弱,制约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农牧民收入水平低,资金积累量少,导致城镇化发展进程缓慢,影响社会的转型。通过实施游牧民定居,把游牧民定居作为一个提高城镇化水平的“突破点”,可以使牧区富余劳动力从传统的牧业生产中转移出来,发展多种经营。通过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提高绿色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商品贸易和发展旅游,促进民族地区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游牧民收入,增强藏区游牧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5,游牧民定居建设是全州民族教育全面发展,提升民族整体素质的切入点

与全国其他地方的基础教育教学和成人相比,与其他藏区民族教育教学相比,我州教育基础设施,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及群众受教育水平和受教育年限都存不同程度的差别。通过实施游牧民定居,尽量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各种差别,积极改善教育基础设施,让牧民的孩子能就近享受到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让游牧民享受较高水平的城镇教育和公共资源,尽快融入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而实现全州民族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6,游牧民定居建设是实现我州干部群众思想大解放的有力抓手

黄南州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起步晚、基础差,干部群众思

想不够解放、观念相对滞后,对外开放的领域、层次和水平较低。尤其是游牧民群众长期居于封闭的边缘牧区,思想僵化落后,影响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实施游牧民定居,能够拓宽农牧民群众的视野,减少游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运输成本,增加牧民创业的门路,改变干部群众旧有的观念,使干部群众较快融入市场经济发展潮流。二,游牧民定居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减轻草场负担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为了转变游牧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增加牧民收入,提高牧民生活质量,州委州政府对游牧民定居建设十分重视,游牧民定居工程进展顺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入住率低,利用效益差。据调查,2009年全州游牧民定居工程3920户,入住户只有1593户,入住率为40.64%。2010年全州游牧民定居工程4570户,入住户只有1285户,入住率为28.12%。入住率较低,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影响了藏区优惠政策的全面落实和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游牧民群众入住的积极性不高,许多游牧民家庭仅将老人和小孩住在定居点,青壮年劳力仍然在原有的牧场生产和生活。其次,入住后群众感觉生产和生活存在较多的不方便,有的游牧民群众就采取冬天派老人和小孩住在定居点,夏天则到原牧场和定居点生产和生活,就出现了夏季定居点入住率更低得情况。最后,定居点一般修建在离城镇边缘地带,有的定居点距离城镇中心地带两至三公里的地方甚至更远的地方,小孩上学、老人看病、买菜买米需要步行很吃力,有的牧民又把小孩接回去了,没有设立学前幼儿园和医疗室游牧民感觉生产和生活存在诸多不便,也使定居点入住率无法得到提高的主要原因。

(二)后续产业发展滞后。游牧民定居后,生产方式开始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过渡,游牧民不能再一如既往地完全依赖草原从事畜牧业生产,必须相应转变生产方式。但黄南州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由于自然条件和生产技能的限制,游牧民的畜牧业生产活动并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摈弃传统的游牧方式,而另一方面相关产业尚未形成,产业链的培育和发展也相对滞后,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到限制,从而对全州游牧民生产方式的转变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水、电、路、卫生、教育等配套设施没有一次性到位,影响了游牧民定居的积极性和就近创业的难度。其次,我州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享受游牧民定居工程的群众基本上都是贫困户,缺乏自主创业的资金,原有的牧区村委会没有集体经济,加之定居点城镇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游牧民群众虽然搬迁到了定居点,但是生产无以为继,终日无所事事,许多年青人又回去原来的草场放牧,影响到生产方式的转变、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难以形成。最后,部分年青人在定居点所在城镇就近打工挣钱,因为语言不通、思想不活、缺乏技术,劳务输出难度很大,日常生活都难以为继,不得不从原来的定居点拿来生活必需品进行生活,难以实现提高游牧民生活质量的愿望。

(三)缺乏必需的公共管理。定居点规模大小不同,就小规模定居点涉及二三百户牧民,五六百人,涉及各个方面复杂的群众问题,需要及时成立必要的公共管理体系,解决各种矛盾,防止矛盾复杂化或矛盾升级。首先,搬迁到新的定居点后,各种问题陆续呈现出来,一些党员牧民需要寻找党组织,党支部要成为凝聚党心民心的主心骨,一些涉及群众琐碎的小事需要群众团体及时出面解决,急需成立各种社

会管理体系,而目前我州许多定居点仅仅有村支书、村长等两三个村干部,他们难以解决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其次;而且,定居点的以宜居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建立,有的定居点离乡镇中心较远,群众刚刚搬迁到新的环境,一些急需处理的涉及生活的事项如用水、用电、买菜买面买百货、买药等涉及日常生活必需物品的事项纷纷出现,一些问题单靠群众个人的力量则无力解决,需要以政府或组织的身份出现才能得以解决,这时如果出现政府缺位,会让群众感觉失去了依靠。最后,目前群众在定居点急需政府对牧民进行产业支持,脱贫致富、劳务输出等涉及国计民生的事项,而不是简单的将牧民群众集中居住在一起只解决其居住问题,这些大的事项需要政府替群众分忧解难尽快得以解决。

(四)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我州游牧民定居点建设是一项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坚持为群众办实事,解决游牧民群众存在的困难是这项民心工程的宗旨所在,结合我州实际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按新标准目前尚有九万多名农牧民没有脱贫致富,其中牧民占80%以上。搬迁到定居点的游牧民基本上赋予贫困户,他们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2010年,全州社会保障水平还没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新农保制度还未实现全覆盖,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游牧民定居点,游牧民的户口仍然在原来的定居点,群众看病需要报销依然要到原来的村、乡镇去,尤其是居住于离乡镇较远,异地居住的游牧民来说,困难更大。其次,我州养老金覆盖面很小,基础养老金在年龄上的限制很大,定居点的老人享受的人数很少,一些老人年龄上达不到享受养老金的条件,但他已丧失了劳动能力,迁移到新的地方后又没有新的合适的岗位,生活确实艰难,成为定居定突出问题之一。最后,因为修建定居点需要游牧民自筹,数目不仅相同,少的5000元,多的1400元,对于条件稍好的牧民家庭来说,卖出一些牛羊就可以解决问题,可是我州游牧民家庭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两千多元多,这笔自筹就造成游牧民家庭一段时间的生产和生活困难,甚至造成他们再次返贫。

(五)群众精神生活极度匮乏。丰富充实的精神文明生活方式对于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就我州定居点的游牧民群众来说精神生活极度匮乏。首先,我州属于群众基本信仰宗教地区。藏传佛教在我州群众精神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基本上是村村有寺庙,家家有佛龛,而搬迁到新的定居点后群众没有可以朝拜的地方,群众感觉精神生活很匮乏。其次,日常生活中总会有婚丧嫁娶的事物。我州农牧区在老人去世后一般会进行天葬,但是,新定居点没有可以举行天葬的地方,因此老人在新的定居点过的不踏实,有病的老人家人又会把他送往原有的定居点。有婚嫁的家庭,因为亲戚朋友多在原来的定居点,所以也会回到原定居点办理婚嫁事宜。最后,年轻人要享受正常的文化娱乐活动,定居点没有图书室、影剧院、演艺厅等场所,由于目前一些定居点通电、通水、通路等配套设施尚没有完成,年轻人就不愿意居住,有的出外打工,有的人又回到原来的定居点了。

三,对策

实施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实现黄南州游牧民定居,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牧民居住难、行路难、用电难、吃水难、通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实际问题,也能使广大牧民平等地享受国家提供的交通、供电、供水、通讯、教育、医

疗、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可见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对于南 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长远意义。因此要通过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这样一个载体,转变农牧区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农牧民重大改革,把游牧民定居建设作为“牛鼻子”来牵,牵出新的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牵出农牧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由逐水草而居转变到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科学发展方式,实现农牧业的增产、增效,农牧民的增收,真正把游牧民定居建设项目做为得民心、顺民意的德政工程,为构建和谐黄南做出更大的贡献。

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把游牧民定居工程与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及农村危房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定居点建设中统筹考虑供水、供电、医疗卫生设施、教育设施等生产生活必需的基础设施,切实让游牧民“住得下,稳得住,能发展”。在认真总结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四通(通水、通电、通路、通邮)、五有(有饲料地、有宅基地、有棚圈、有牲畜、有住宅)、六配套(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视、商业网点配套)”的要求,认真做好定居点的选址以及定居房屋、配套设施的设计工作。选择的定居点既要安全、防灾,适合居住,方便生产生活,充分考虑定居点牧民最低户数与配套公共设施的合理性,又要考虑长远发展,不能搞二次搬迁。一是要尽可能多地争取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要向国家有关部委充分反映藏区的特殊困难,尽可能多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提高游牧民定居工程中央财政承担的比例。同时,利用国务院对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发展的有关政策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定居点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的资金支持。二是积极争取省财政逐年加大对游牧民定

居工程的投入,包括对定居点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的投入。三要积极向上反映我州藏区的特殊困难,积极争取各类贷款、退耕还草、生态畜牧业、人畜饮水安全、牧区道路交通、国家能源沼气、抗震安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与牧民定居工程建设资金捆绑使用。四是适当利用银行中长期贷款。可根据地方财政状况适度利用银行中长期贷款来解决地方配套资金不足问题。在定居工程完成后,再从地方财政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分偿还银行贷款。

(二)抓好定居点社会管理工作。游牧民定居点无论大小都是居住小区,需要有效管理。一是及时成立定居点村党委村委会,设立办公机构和办公地点,成立党支部和其他必要的社会团体,共同管理村委会的各项事宜。二是将定居点牧民纳入社区管理。一方面可以使广大游牧民能享受到医疗卫生、教育培训、公共设施等城镇化的完善服务和现代文明的成果,积极为游牧民群众外出务工和群众投资搞畜产品加工、商业贸易牵线搭桥。另一方面社区管理也有利于促进定居点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牧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加强对游牧民定居点住房的管理,制定类似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管理政策,对定居点住房的买卖、转让、馈赠等进行一定限制。四是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积极解决群众用水、用电、儿童入学、孤寡老人病患及便民服务等群众维持日常生活的社会服务事项。

(三)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的后续保障能力

作为影响牧区发展的长久大计,游牧民定居工程并不是一个短期工程,它必须依靠社会各界的长期努力。定居工程只有依靠持续和强有力的后续保障,才能不断扩大工程 的实施范围,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这也是定居工程实施过程必须思考的问题。一是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与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紧密结合。积极倡导现代生活新模式,推行生产区与生活区相分离,生产区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生活区实行集中化高标准建设,统筹规划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在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牧民、发展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要继续加大国家各项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游牧民群众及时了解国家支持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各项政策和优惠措施,使藏区游牧民真正体会到党和国家对游牧民定居的关心和支持。同时要强化草场退化危害性、保护生态重要性和退牧定居必要性的宣传,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转变游牧民游牧的思想观念,引导其自愿定居下来。三是建立对定居游牧民进行文化教育、科技知识、城镇生活及工作技能培训和藏汉双语培训的制度体系,帮助游牧民顺利完成由草原分散游牧向城镇集中定居的转变。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尤其是对游牧民自筹资金渠道的拓展。可以建议相关金融机构按照自主自愿的原则,从建房户的实际还债能力出发,因户制宜,科学合理地为游牧民发放贷款,以切实减轻农牧民的筹资难问题。五是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与生态畜牧业建设紧密结合。通过草场流转、牲畜入股使富余的牧民群众能在城镇有房住,安心从事二、三产业。既注重解决牧民定居、就医、子女上学等现实民生问题,又始终坚持“住得下、留得住、可发展、能致富”为目标,真正实现安居乐业。五是引导鼓励定居户富余劳动力就地创业,投入到二、三产业,开办商业网点,从事交通运输、民俗民间文化艺术、草原生态旅游、手工艺品加工、奶业生产和短期劳务等,努力提高牧民收入。

(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完善的全面的社会保障体是改善游牧民生产和提高游牧民生活质量的条件。一是加强定居点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在定居点建立学前幼儿园,适龄幼儿可以就近入学。建立定居村医疗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建立,服务水平稳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药费垫付直报制度在定居点全面推行,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便民服务点,群众卫生服务保障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加强定居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计划指标内,提高游牧民人口质量;二是积极争取资金,进一步扩大定居点养老保险覆盖面,社会保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特别困难群众依法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三是通过实施整村推进、易地扶贫、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使定居点游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基本解决定居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五)积极建立发展定居点文体广电事业。河南县赛马场等体育设施,新建黄南州热贡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文物库房和热贡文化广场,改建黄南州影剧院、体育健身中心,一是全面建成定居点综合文化站,实施“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程,提高定居点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二是定居点村委会每年夏季举行赛马会、拉伊大赛等游牧民群众喜爱的群众节庆活动,积极的把群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新的定居点上来。三是在定居点建立图书室、棋牌室、歌舞厅、影剧院、农牧民科技示范点,吸引中青年牧民学习新的科技知识,健康向上的精神追求。四是针对游牧民定居点群众普遍信仰宗教的特征,依法积极引导群众信仰宗教,依法组织群众进行佛事活动。五是积极引导群众在

牧民定居点 篇6

关键词:藏区,牧民定居,社区构建,效益

1. 前言

藏族牧区人口的生计系统, 历史上是以游牧业为主, 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面对全球化的无处不在, 牧民传统的生存模式以及生计观念, 已无法与外界相适应。由于居住的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等诸多原因, 导致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社会文化适应能力较弱, 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使得他们的生活、收入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从而也制约着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牧民定居的实施, 是传统游牧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环节, 也是少数游牧民聚居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较好, 并逐渐形成村落化、城镇化进程中的最初阶段。为了解和掌握藏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本文从牧民定居到社区构建, 以及社区构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

2. 桑科新村定居的现状

桑科乡位于夏河县城西部, 是夏河县最好的草原之地, 即桑科草原。这里水草肥美、山清水秀, 履之令人陶醉。全乡总户数1130户, 5815人, 全是藏族。平均海拔3050米。交通便利, 地理位置优越, 历来是藏族群众“浪山”之地。到拉卜楞寺旅游的游客已经把桑科草原作为“歇脚之地”, 可以在定居点承办的牧家乐感受到独特的民族风情。因此, 发展旅游业是促进桑科乡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也是桑科乡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之一。

近年来, 由于超载放牧、草地退化, 严重制约了桑科乡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对牧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2004年起, “桑科乡”被列为《“以工代赈”易地安置工程》之一。2006年8月, 《“以工代赈”易地安置工程》在桑科乡安置区已经建成, 并开始搬迁。通过近两年的努力, 遵循“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扶贫政策”的原则, 完成按自然村计算:地仓35户, 192人;岗杂43户, 241人;日芒40户, 243人;整体搬迁到桑科新村 (安置点) 。其中老人114人、儿童157人、青壮年劳动力405人。调查显示, 拥有1个劳动人口的家庭所占比例为6.5%, 拥有2个劳动人口的家庭比例为40.5%, 拥有3个劳动人口以上的家庭所占比例为51.1%, 不拥有劳动人口的家庭所占比例为1.9%。

在调查时看到, 从草原上搬下来的牧民, 现在已经住进了政府修建的牧民安置点崭新的房子里。每户一座藏式风格的砖木结构瓦房, 户均占地面积333平方米。在搬迁时, 政府平均给每人补助5000元, 牧民也切实享受到了国家对定居的优惠政策。

3. 桑科新村社区构建的经济状况

社区中最基本的社会群体是家庭。家庭是社区经济的基本单位, 是社会关系的起点。在牧业社会中, 有独立意志, 独立经济能力和独立社会地位的个人是微乎其微的。个人利益必然代表家庭的利益, 家属的荣辱也就是个人的荣辱。家庭生活方式构成了社区的经济生活体系, 社区家庭的经济生活状况可以反映社区构建过程中家庭适应变迁的程度。因此, 牧民家庭经济生活的变化及发展对于牧民定居就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定居前, 桑科新村的牧民常年过着游牧生活, 只是在自己的草场附近搭建简单的住所或过着“一顶帐篷, 四季生活”的转场生活。他们对家庭经济状况的衡量标准在于草场面积的大小, 牲畜数量的多寡。定居后, 牧民有了固定的住房, 可拥有的家庭财产种类和形式也开始多样化。在调查时发现, 原有家庭资产积累丰富, 社会适应能力较强的牧民家庭开始使用上了现代化的电器及交通和通讯工具等。

从上表可以看出, 定居后, 家庭财产逐渐多样化, 彩电、VCD和手机这些在牧区无法使用的物品, 现在已经进入牧民家庭。使得家庭经济状况的衡量标准, 开始由牲畜数量转变为可视化的固定财产。这进一步说明, 生活性支出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收入的增加, 社区家庭的生产、生活基本状况及其变化反映了社区经济生活的总体状况及特征。

4. 桑科新村社区构建的经济效益

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 不仅有益于牧区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业产业化, 也有益于牧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并能帮助广大牧民摆脱贫困, 寻求发展。定居后, 在政府的指导下, 有效地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 从事放牧为主的同时, 在安置地发展旅游业、暖棚养畜和种植饲草料等。这样可以缩短育肥周期, 加快牲畜出栏并很好地迎合季节的变化, 从根本上解决畜牧业经济体制中产销脱节的弊端, 实现后续产业的良好发展。

由上表所得:从养殖业来看, 暖棚养羊, 每户每年人均收入1776元。在调查时, 发现牧户多数将弱瘦羊和产羔羊在棚圈饲养。与暖棚养畜相比, 每只成羊在露天卧息平均掉膘2.3公斤左右。仅此一项, 棚圈118户的3.6万羊单位, 可减少损失107.64万元, 户均减少损失5382元。在春季产羔期间, 有暖棚的比露天卧息产羔的成活率平均高2.5个百分点, 每年可多成活羔羊900只, 直接经济收入7.2万元, 户均收入360元, 两项收入户均5742元。在安置区牧家乐旅游点有15个, 按每天接待45人次的规模计算, 安置区每户年均盈利1500元。因此, 定牧民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

5. 结语

牧民定居工作在桑科新村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但夏河牧区的藏族牧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主要表现在牧民群体“纯游牧性”的经济文化类型上。由于他们的文化程度低, 劳动技能和收入来源极为单一, 加上有的牧民仍不适应定居生活等各种客观原因, 使得一部分牧民的生活仍很困难, 后续发展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他们永久性地定居到这个城镇附近, 在适应环境和社会文化变迁方面存在着很多潜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不能仅从正面阐述牧民定居的积极意义, 却在有意或无意中忽略了消极的或潜在的影响及问题。而应通过牧民定居工程来改善牧民的生计方式, 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并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延中, 张荣华.费孝通社会学初探[M].厦门鹭江出版社, 2003.

[2]吴铎, 论社区规划[J].学术文流, 1994, (5) :115-121.

[3]张涛.关于藏族牧民定居模式与效益分析[J].甘肃省社会科学, 2003.

[4]桑科安置区“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试点工程项目背景[Z].2005, 33.

喀什地区牧民定居现状及其对策 篇7

喀什地区畜牧业是典型的农区畜牧业, 草原畜牧业在整个畜牧业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畜牧业经济发展, 尤其是对现代持续高效生态畜牧业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区现有牧业户数61427户, 牧业人口258933人, 其中游牧户23238户, 113518人, 已定居4603户, 22330人, 半定居6642户, 29649人, 未定居11993户, 61539人。他们主要聚居在塔什库尔干县和叶城、莎车、疏附等县的山区及伽师、英吉沙、岳普湖等县边境地区和沙漠边缘草场区域。由于历史的原因, 都在四季游牧, 居无定所, 自然环境恶劣, 生存条件极为艰苦, 放牧转场, 风餐露宿, 历尽艰辛。

牧民定居工作从1996年开始的, 当时只有塔什库尔干县, 利用扶贫资金, 结合下板地水库工程建设, 库区牧民搬迁、抗震安居, 有力地推动牧民定居工作。1999年在塔什库尔干县发生了历史罕见洪水、泥石流灾害, 其中受灾最重的布伦木沙乡, 房屋、土地、林木等基本生活资料几乎损失殆尽。当时地委、行署、塔什库尔干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整体移民搬迁、异地开发建设的决策, 由此成立塔吉克阿巴提镇, 并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把争取来的项目资金、对口帮扶资金, 重点用于塔吉克阿巴提镇的移民搬迁开发建设上。2003年在伽师-巴楚地震后, 平原县结合抗震安居、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又进行了一部分牧民定居工作。2011年, 争取国家和自治区项目资金3300万元, 在塔什库尔干、叶城、莎车等三县1100户实施了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 截止去年11月下旬, 已竣工836户, 计划今年上半年全部竣工入住。目前, 已定居牧户11245户, 其中解决住房, 但没有齐全配套设施的10540户, 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 完成学校、医院、文化、通信、客运等公共设施的705户。总的来说游牧户定居后, 牧区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抗灾保畜能力和牧民生活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 科学养畜含量有所提高, 但应清醒地看到我区牧民定居工作还存在以下几项问题。

2 存在问题

⑴各有关部门对牧民定居系统工程的认识不够。牧民定居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 它是一项将人工草料基地与天然草地、草业与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牧民生活统筹的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打破传统观念束缚的挑战工程。目前, 在牧民定居工程实施过程中, 缺乏可持续发展认识。

⑵大部分定居户的定居房简陋。已实现定居的牧户中, 除了塔什库尔干县塔吉克阿巴提镇开发建设705户和去年全地区开工建设的1100户外, 其它都是极为简易的住房, 只能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 离经济实用住房条件相差较远, 不能适应牧民长期定居的需要。

⑶饲草料生产能力及其加工利用率低。我区牧区现有人工饲草料地面积小, 在已实现定居的牧户中, 除了塔什库尔干县塔吉克阿巴提镇实现了全定居, 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比较显著外, 其它定居点自然条件较差, 饲草料地少, 生产水平落后, 加工利用率相对较低, 不能满足牧民定居饲草料地的需要。

⑷滥挖滥采冬季草场植被现象普遍存在。因定居点生活条件较差, 特别是山区牧民用柴十分困难, 滥挖滥采冬季草场植被的行为得不到根本的遏制。虽然国家几乎每年对我区山区投入不少的经费进行人工草场建设, 但由于山区缺少薪炭等客观原因, 牧民不断采挖蒿子、驼绒黎、麻黄等小半灌木植被, 同时破坏周围的冬季草场植被, 加剧季节草场不平衡的矛盾。

⑸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没有得到转变。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是改变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中心环节, 牧民定居可使草原畜牧业由传统的四季游牧方式向暖季放牧、冷季舍饲的生产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但在从前几年实施的牧民定居情况来看, 草原畜牧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低, 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 家畜冬季舍饲等规划目标还没有实现, 牧民们只能基本满足自身的生产生活需求和维持简单的再生产。

⑹牧民科学文化程度较低。牧民定居区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部分定居点远离城镇, 交通不便, 信息不灵, 科技、教育、医疗卫生、通讯、道路 (交通) 等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 科技人员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引导带动作用不大。加上山区畜牧业发展受传统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生产方式粗放, 科技含量低, 先进的畜牧业生产技术未完全推广应用, 需对其加大培训力度, 促其全面掌握科学养畜技能。

⑺牧民定居任务重、数量大。通过几年努力, 全地区已定居游牧户达11245户, 但还有11993户 (占总游牧户的51.6%) 仍然过着游牧生活, 加上已定居游牧户中还有一部分需二次定居或改扩建, 任务很重。

3 主要难点和制约因素

⑴本区牧区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较大, 牧民一直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生存条件艰苦、生产生活水平低下, 农牧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缺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需要国家牧民定居项目资金的大力支持。

⑵草畜发展不平衡。畜均占有草场资源减少, 草场载畜压力增大, 造成草畜不平衡矛盾更加突出, 无法摆脱四季游牧和数量扩展型的传统发展模式。牲畜生产周期长、牲畜死亡率高、经济效益低, 牧民收入水平低, 牧民定居工作进展缓慢, 草场超载过牧和退化现象严重。

⑶本区牧区地处高原, 大部分乡村和夏季牧场地处高山沟谷地带, 交通十分不便, 自古以来牧道就成为牧区农牧民求生存谋发展的基本条件, 由于牧道建设滞后, 造成牧民出行、牲畜转场困难。

⑷山区畜牧业发展受传统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生产方式粗放, 科技含量低, 先进的畜牧业生产技术在山区尚未完全推广应用, 牧民对科学养畜技能还没有掌握。

⑸受特殊地域影响, 如塔县处于地震带上, 建筑设防等级在九度以上, 受传统的四季游牧生产方式影响, 广大牧民居住又分散,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十分脆弱, 所需建筑材料均需从喀什购进, 运距长, 运价高 (每平方米建筑成本在1500元以上) , 加之国家投入资金有限, 农牧民又无力投资住房建设, 造成牧民居住条件简陋, 要实现牧民定居困难较大。

4 对策

⑴各级政府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坚持用可持续发展理念, 抓好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把游牧民定居工程摆到牧区经济建设和草原生态建设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游牧民定居工程的目标责任制, 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⑵高标准做好完全定居工作。严格遵循“政府组织、科学规划、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制定措施、稳步推进”的原则, 和“定居先定畜、定畜先定草、定草先定地、定地先定水”的要求, 保证建设标准不降低。确保牧民定居后, 生产效益明显增加, 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达到“定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

⑶多方筹措, 实施牧民定居。牧民定居是一项多效工程, 涉及方方面面, 不但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结合起来, 还要与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抗震安居工程、人畜饮水工程以及多种地方社会事业建设规划结合起来, 多方争取财政、扶贫开发、抗震安居、退牧退耕还草、草地改良、以及多种支农惠农资金, 确保牧民定居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

⑷努力解决山区牧民燃料问题。截至目前, 我区牧区还没解决牧民生活用柴煤炭问题, 不管是游牧户, 还是定居户里, 普遍采用畜粪当作燃料。因此, 要采取推广沼气, 液化气, 解决煤炭等有效地措施, 尽量解决上述问题, 有效地防止破坏冷季草场植被的行为。

⑸适当扩大饲草料用地面积。解决饲草料地是实现牧民定居的前提和基础, 针对定居户缺少饲草料用地问题, 应尽快立项实施新疆游牧民定居工程饲草料地保障体系建设规划, 要在充分利用好现有国有土地前提下, 乡 (镇场) 根据实际情况, 划拨国有土地或新开发国有土地或调剂集体机动地, 保证每户饲草料用地达到规划应有面积。

⑹努力完善适用技术为主的服务体系。定居后作物种植、草业生产、饲草料加工、牲畜品种改良、疾病防控等适用技术要跟进到位, 全面提升牧民养畜科技含量。

⑺建立健全定居点服务功能。牧民定居点各项配套服务功能直接关系到凝聚人心, 关系到定居后能否“稳得住”。要把配套功能建设摆在与房屋建设同等位置, 结合农村电网改造、公路建设、“村村通”等项目工程, 同研究、同安排、同实现, 确保各项公益设施健全, 协调配套, 功能齐备, 为定居牧民创造一个舒适、便利、卫生、安全和文化生活丰富的生活环境。

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扶持力度, 进一步减轻牧民的自筹资金压力。牧民定居必须要制定长远规划, 明确目标, 为牧民真正提供完善的配套建设, 使“三通四有五配套”真正达标, 让牧民的生活水平有质的提高。搞基础设施的建设, 单靠民族地区自身的经济力量是很困难的, 要努力争取国家专项项目资金, 大力推动牧民定居和牧区水利、饲草料地等基础性项目的建设。

摘要:牧民定居是涉及牧区生产方式变革, 产业结构调整, 生活方式改变, 文化观念更新等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 是促进传统草地畜牧业生产和生活方式变革的一项根本措施, 是牧区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桥梁, 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 也是广大未定居游牧民的最热切的期盼。但因受历史、自然等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未定居游牧民过着四季放牧、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 自然环境恶劣, 生产生活条件艰苦, 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笔者通过本文阐述喀什地区牧民定居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和静县定居牧民人力资源利用研究 篇8

1 和静县牧民定居现状

1.1 人口分布

和静县是畜牧业大县, 牧业人口5 132户、22 200人, 其中蒙古族占98%, 占全县总人口的12%。截至2011年底, 全县已定居牧民1 756户、7 984人, 主要分布巴音布鲁克镇、额勒再特乌鲁乡、巩乃斯乡、巴音郭楞乡、巴音布鲁克牧场、德尔比勒金牧场、伊克扎尕斯台牧场、哈尔努尔牧场、古尔温宿肉牛场、巴伦台镇、克尔古提乡、阿拉沟乡等7个乡镇、5个牧场, 在34个安置点搬迁牧民1 400户5 000余人 (其中搬迁到山下的牧民502户1 955人, 收回流转草场11.61万hm2) 。全县已建成人工草地面积为4.67万hm2。

1.2 畜牧业生产

牧民生产方面:一是小规模大群体的鸭鹅、肉羊、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纷纷涌现, 各种畜禽养殖、销售企业渐成气候, 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二是加强本品种选育, 提纯复壮巴音布鲁克羊, 不断扩大巴音布鲁克羊核心群规模。同时, 积极开展新疆牦牛种公牛鉴定组群工作, 提升新疆牦牛畜群比例, 有力地促进了牧民增收[1,2]。

1.3 牧民生活

牧民生活方面:随着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以及各种社会保障机制的逐步完善, 牧民的生活状况明显改善。一是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 牧民生活消费不仅为满足食品、衣着等生存性消费需求, 而且注重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及文教娱乐等发展和享受性消费需求。牧民把更多的钱花在住房装修、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消费方面。二是牧民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一方面得益于牧民收入持续增长, 另一方面得益于转移搬迁对牧区住房结构的改善。三是随着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以及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牧民用于医疗保健和旅游休闲等各项生活服务消费支出呈现全面快速增长态势, 反映出牧民消费从生存需要型向生活质量提高型转变, 从自给型消费转变为商品性、服务型消费转变。

2 和静县牧民劳动力的转移情况

在笔者调研的不少牧业县都存在一定的共性问题, 由于自然环境差及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 牧区还处于单一经营的状况, 产业结构层次低, 尤其是二、三产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 城镇化水平低。而且受语言、技能等的限制, 更多的牧民被束缚在牧业上, 牧民增收渠道少。

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是针对无草无畜户、有草无畜户和有草少畜户。受人力资本存量和职业技能的制约, 牧民大多就地就近转移。牧民劳动力从畜牧业向城市非农牧产业转移, 相当于要实现不同行业和职业层次的人力资本跳跃。一般而言,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和传统产业, 相对人力资本要求相对较低, 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大多属于现代经济部门, 对人力资本要求较高, 如果没有较高的职业技能或较好的人力资本存量, 则转移或分流到非农行业就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或机会成本, 甚至面临各种各样的市场风险、道德风险等, 这就导致大多数牧民为了降低机会成本或生活成本, 减少不确定的风险而选择离家较近的地方就业[3,4]。

3 和静县牧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是和静县牧民多居住在边远山区, 贫困人口集中, 居住方式分散, 区域间距离远, 转移成本高。二是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就业能力偏弱, 文化程度相对普遍较低, 特别是女性, 其平均上学时间为6~9年, 由于文化程度低, 其在学习专业技能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如听不懂、接受能力差, 不知如何使用学到的技术, 因此即使外出务工仍只能从事建筑、农业、餐饮等苦、脏、累且收入较低的工种, 而这种工作常具有季节性, 多数外出务工者可能1年只能工作几个月的时间, 没有工作时还是要回到家乡。当被告知在外工作既艰辛又没有盈利时, 许多具有相同文化和原本打算外出务工者也选择了放弃, 客观上也导致劳动力转移困难。三是在生活习惯上, 民族习惯、生活习俗与汉族居民相比存在众多差异, 也制约了劳动力的跨省转移。

4 应对举措

为妥善处理好劳动力转移, 和静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技能培训等力度, 进一步拓宽牧民就业及转移渠道。坚持农牧结合, 引导牧民转变生产方式, 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以笔者调研的和静县察汗乌苏村为例, 察汗乌苏村位于哈尔莫敦镇的东北部, 距县城43 km, 村现有563户, 2 026人, 均为贫困户, 劳动力926人, 育龄妇女416人, 全村有7个村小组。土地按人均4 666.69 m2的标准分配到户, 在种植经营上, 由村集体实行统一购进农资, 统一种植, 统一管理, 村干部按7个村民小组分片包干, 具体组织实施。年底将种植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扣除后进行利益分红。对于种植以及经营管理产生的费用, 由村上成立民主理财小组进行监督, 并在每个组成立相应的理财小组, 对本组的账目进行管理。村、组理财小组每月定期公布账目明细, 接受群众的监督。积极尝试测土配方实施, 以乡机关干部联户担保方式, 多方协调, 从县农村信用社贷款336万元, 村民自筹2.9万元, 基本解决备耕资金不足的问题;种植实施高标准节水灌溉的272.67 hm2耕地。通过技术指导, 各种作物产量较高。加大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 结合矿业开发和旅游发展需求, 对男性开展以铲车、挖掘机等重型机械驾驶培训为主的技能培训, 对女性开展当地特色菜烹调技术及旅游服务培训, 村民人均收入由定居前到目前增长了近10倍, 虽然收入与其他乡镇相比还是较低, 但农民的满足感很高, 都认为生活会越来越好。

同时调研的巴音布鲁克区域积极开展劳务创收, 组织村民到博斯腾湖采割芦苇, 到金特钢铁公司务工200余人次, 到附近乡镇场打零工180余人次;首次组织87名牧民赴青岛韩国公司进行劳务创收, 使他们进一步开拓视野、更新观念、增加收入, 预计年人均创收1.2万元左右。扶持发展牧家乐29家, 解决就业人员145人;大力发展家庭养殖业, 以青草禽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 建立“公司+牧户”模式, 为贫困牧户免费提供种鸭、种鹅苗累计12 000余羽, 公司全部以订单收购, 极大地增加了牧户收入。以对口帮扶促进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安排全县103个单位对口帮扶363户搬迁贫困户, 帮助发展生态庭院经济, 既改善生态生活环境, 又培育了经济收入增长点。

5 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5.1 多措并举, 按需培训

牧民年龄不同, 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无论是培训的持久性还是培训的管理难度都比较大, 必须多措并举, 对农牧民富余劳动力进行培训前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 了解中青年农牧民的愿望, 切实把握中青年农牧民的需求, 掌握其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规模、培训时间的具体要求, 突出重点,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减少培训的盲目性, 体现按需培训的差异化特征。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农牧民因地制宜从事兼业, 并为其提供切实的帮助和服务。

5.2 创新培训内容, 丰富培训形式

培训是为了让农牧民听得懂、用得上, 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教什么的原则和一户一人学一技的办法进行培训, 也可以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模式, 对口传授农牧业种养技术, 还可以开展以提高中青年农牧民富余劳动力就业技能为重点的摩托车、汽车维修、汽车驾驶、建筑工、混凝土工、钢管工、钳工等项目的技能培训。

5.3 拓宽就业渠道, 为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平台

各乡镇政府应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为富余农牧业劳动力外出就业提供就业平台, 提供真实有效的就业信息, 减少其外出就业的盲目性、自发性。依据和静县的地理优势, 将牧业生产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依托山区旅游、畜牧两大资源优势, 大做旅游与畜牧“产业结合”这篇大文章, 以东归文化为品牌、以草原生态为特色、以牧民创收为根本, 引导广大牧户以个体投资、集体入股等形式, 大力兴办“草原民俗风情园”、“牧家乐”等短、平、快的旅游经济实体, 以旅游畜牧优势互补实现牧民增收致富, 达到了减牧不减收的成效。

5.4 将短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相结合

针对矿产资源相对富集的山地牧区, 防止拿走资源留下污染、谋求财富破坏生态, 确保草原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开都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以此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总体目标。

摘要:结合和静县牧民定居现状和劳动力转移情况, 分析了和静县牧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因素, 并介绍了应对现状行之有效的举措, 提出了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以期为探索定居牧民人力资源有效利用方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牧民,劳动力转移,现状,应对举措,建议,新疆和静

参考文献

[1]鲁大立.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与劳动力转移研究[J].特区经济, 2007 (3) :154-156.

[2]李彦丽.海西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新思考[J].改革与开放, 2010 (8) :74-75.

[3]冯光娣, 胥传广.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机制与政策研究——基于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分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1) :101-105.

牧民定居点 篇9

四川藏区位于四川的西北部, 幅员辽阔。牧民主要分布居住在三个地区: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总面积约为四川省总面积的51%, 是我国藏族第二大聚居区, 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由于四川藏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中的一部分至今仍在维持着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所谓游牧, 是指终年随水草转移进行游动放牧的一种粗放的草原畜牧业生产生活形态。逐草而牧、傍水而息是游牧民族在传统社会经济文化环境里孕育出来的, 与我国现今快速的发展不匹配。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 在尊重民族习惯的前提下尽可能改善游牧民族居住建筑形态, 提高牧民生活质量, 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由于相对封闭, 其原始文化保留较好, 如何基于其地域文化、传统民族文化以及生产生活方式来构建新型居住建筑形态, 这在建筑学研究中是较易被忽视的一块, 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二、生产生活概况

目前, 四川藏区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大致可划分为:纯游牧、半定居式游牧、农居三大类, 以前面两种为主的牧民生活条件最艰苦, 所以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指纯游牧和半定居式游牧的游牧民族。

纯游牧主要指以单家独户的游牧为主, 没有长久的定居点。牧民分不同季节逐草而牧, 傍水而息, 草场有冬季草场和夏季草场之分, 夏季草场是牧民从春季开始到夏季结束用以放牧的场所, 而冬季草场在夏季时用围栏加以保护, 确保在冬季时为牲畜提供干草。一般来说, 4月份春季开始的时候牧民就将牲畜赶往高山牧场找背风的地方放牧。到了9月份, 牧民就会从山上下来, 将牲畜赶往冬季草场。冬季时, 牲畜则完全在冬季草场度过。每户牧民只能在属于自己的草场内放牧, 以避免放牧时因为资源引发的矛盾纠纷。牧民主要以青稞、酥油茶为主食, 此外在放牧过程中从事牧业生产, 将生产出来的牛奶、酸奶以及牛羊等送到市场上卖掉换取粮食。纯游牧牧民主要居住在帐篷内 (见图1) 。

半定居式游牧是指严寒季节在山沟或平坝上低洼临水的地方有临时定居点, 当地人称之为牧民冬居, 而在暖季到地势较高的草场放牧, 帐篷就成为了这个时期的住所。在冬季, 传统的干打垒石头房就成为牧民的住所, 一般选址在山沟、山坳地带的冬季牧场, 选择靠山、背风、向阳的地方。冬居建筑较简陋, 平面形态一般为方形或矩形, 面积比帐篷大, 以乱石或树枝围合为院子 (见图2) , 院子通常作为牲畜栖息、堆放饲料的地方。这种建筑布局紧凑, 面积不大。

三、现有居住形态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 经验的总结

1. 环境保护

游牧作为一种生产方式, 除了很好地适应草原气候以外, 它对于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不构成太大的压力和破坏, 游牧的流动性缓解了草原的环境压力。传统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使得牧民自古以来就养成了质朴的生态观, 更重要的是这种观念已经积淀到游牧民族的潜意识之中, 形成了良好的环境保护传统。

2. 因地制宜

牧民选址多松散、自由, 布局形式由其生产方式决定。牧区生产活动以家庭为单位, 独立性强, 为了方便看管、安置自家牛羊, 帐篷间距较大, 布局上自由、松散, 临时性很强。牧民冬居建在草场靠近水源、向阳、避风的山间坡地或平地上。牧区民居多选择于草原近水源处, 这样有利于人与牲畜的饮水。

3. 就地取材

川西高原牧民以牧业为主, 因为受经济条件、自然环境的限制, 往往就地取材, 形成本地特有的建筑文化。居住建筑多用牛毛、棉布、木材、草泥作为建筑材料。在寒冷的夜晚, 帐体会紧缩起来, 发挥抵挡风寒的功能;在炎热的天气, 帐体会变得松弛, 从细小的孔隙透进的风, 或将帐幕脚掀起, 利于微风吹入使得空气流通。白帐篷多为夏季游牧临时使用, 他们的构造基本是黑帐篷衍生范式, 帐体是用优质的棉布制作的, 用蓝布镶边, 中间织有如意花饰或宗教题材的纹饰, 这也是白帐篷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见图3) 。石、土、木房, 通常就是牧民冬季收牧的临时居所, 建造形式较为简单, 墙体按照就地取材的原则采用石材或木材、生土等材料。由于宗教信仰的影响, 冬居屋顶上插有经幡 (见图4) 。

4. 节约能源的传统生产生活形态

传统的游牧民对草木有着天生的保护意识, 这从他们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出, 牛、羊、骆驼粪便是他们烧火取暖的全部材料。传统的牧民牛羊圈是由牛羊粪便垒起来的, 一方面为牲畜挡风保暖或起隔离作用, 另一方面它又是烧火材料的储存形式。牲畜粪便这种物质经过利用后变成了灰烬, 这种对草木生长极为有利的肥料再返回草场后, 既没有污染也没有浪费 (见图5) 。

(二) 存在的问题

1. 定居点分布分散, 联系不便

四川藏区海拔高、气候异常, 且牧区面积大, 人口分散, 牧民沿袭着游牧的生产方式。夏秋和冬春要实行大迁移, 大部分的牧民没有定居住房, 造成了分散的生活方式, 各个定居点分布广, 平面距离较大, 联系极为不便。

2. 房屋建设面积小, 建筑质量差

目前已建成的定居点住房大部分为简易住房, 房屋简陋狭小, 大多数房屋无地面层, 室内潮湿, 不洁净, 大部分房屋还不能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 (见图6) 。

3. 卫生状况恶劣

游牧民族全家人共处一室, 待客吃饭、休息都在这一个地方, 使用起来非常不便。牧民常年在草地上迁移, 卫生条件差, 没有上下水, 简陋的厕所、人畜混居, 村里缺少医疗站、教育机构等, 这成为了四川藏区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

4. 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由于牧区绝大多数在高海拔地区, 公路建设难度大, 多数牧区不通公路, 大多数牧业村没有电网 (见图7、图8) , 没有独立的村级电站, 能用上电的牧民仅仅是当地乡政府附近的牧民, 绝大多数牧民靠点酥油灯照明。通讯方面, 由于地理位置和投入不足等因素, 绝大多数牧业村不通电话, 造成信息渠道不通畅, 牧民的牧副产品滞销。

5. 公共服务设施匮乏

大多数牧区缺乏引水设施, 牧民长期饮用河水、溪沟流水, 草场缺乏灌溉设施, 致使产草量低, 导致草场退化和沙化。另外, 大部分牧区无医疗设施、学校。

四、牧民定居点案例规划研究

(一) 甘孜州德格县错阿乡绒岔村日泽达牧区

绒岔村位于德格县境东部, 雀儿山以东地区, 距县城133公里。以牧为主, 平均海拔为3693米。日泽达牧区位于德格县错阿乡绒岔村, 地处317国道和玉曲河以北高山上的一处坡地 (见图9) , 基地面积约8.33平方公里。场地最低海拔3980米, 最高海拔4070米, 高差近100米;场地地形坡度较大, 地形坡向以东南向为主。定居点现状20户56人 (其中8户, 每户5人, 其余为僧侣单户) 共有建筑物28栋 (包括山顶寺庙建筑2处) 。存在的问题如下:

布局非常随意自由, 人口分散, 平面距离较大, 联系极为不便。居住建筑开间为15米, 进深5米, 内部功能简单, 由厨房兼客厅的厅堂和卧室组成, 厅堂置于中间, 卧室置于两侧。没有储藏功能和盥洗功能 (见图10) 。建筑面积小, 质量差, 局部在雨天有漏雨的问题。牧民希望增加储藏和盥洗这两项功能空间;另外, 房间数量较少, 不能满足多人居住需求, 希望能增设一些居住空间。

1. 平面设计思路

优化改造设计后的平面布局 (见图11) , 开间16米, 进深7.5米。平面中最大的房间为厨房兼客厅, 尊重牧民的生活习惯, 中间围有火塘, 它可以与牧民现代生活密切结合起来, 可以在上面烧水、做饭, 牧民边看电视边围着火塘吃饭, 避寒取暖, 其乐融融。火塘、炉灶是藏族民居的核心, 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此外它本身就是主室空间的中心, 影响着居住建筑的平面形态。

经堂设在靠房间偏里面, 开间3米, 进深2米, 是住宅中最庄严、神圣的地方, 是牧民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它与火塘反映了藏族人日常生活中精神和现实两方面的需求, 是牧民居住形态中必不可少的两个元素。

室内卫生间兼有杂物间功能, 开间3米, 进深2米, 纠正了原有设计图纸中卫生间尺度过小的问题。

现有建筑风貌 (见图12) , 三面为土坯, 一面为木材, 平屋顶, 一般为一层;建筑与建筑之间有较大的间隔距离, 外立面多处理为材料的本色, 保持了冬居的单纯性, 没有过多的装饰。

2. 建筑风貌设计思路

藏民的居住建筑, 多采用独院式, 2—3层, 建筑层高在2—2.3米。建筑多采用木构架承重, 墙体材料除碎石、片石、卵石之外, 木板、竹篱、柳条篱亦为多见。民居充分体现出就地取材的特点, 保持了本民族建筑特色与风格的传统性。以当地代表性的民居为设计参考依据, 在装饰图案、立面细部构造、色彩等方面进一步改进修饰, 形成具有德格当地风貌的牧民定居建筑风貌特色 (见图13) 。

(二) 阿坝州阿坝县哇尔玛乡铁穷村

铁穷村牧区位于哇尔玛乡政府北侧, 紧邻乡政府和村小学, 用地现状为缓坡地, 现有碎石路和土路通往各村。铁穷村海拔相对德格县绒岔村较低, 经济状况较好, 所以居住建筑室内空间划分也较为丰富, 一层为院坝、圈舍以及储藏间, 二层主要为卧室和厨房, 卫生间位于墙上一侧, 造型十分特别, 悬挑在楼层室外, 在挑出厕所的下方挖一坑接存粪便, 这种厕所当地人称为挑厕。整个居住建筑形制较为完善、规模较大。

铁穷村定居点地形现状为缓坡地, 南低北高。目前铁穷村用地内有较分散的数十户牧民住宅和一所小学, 除一栋为砖木结构外, 其余均为土木结构, 土坯墙为围护墙, 内部木结构承重, 层数约2—3层。住宅除3户质量较差外, 其余质量完好。

存在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相当滞后, 定居点分布分散, 联系十分不便, 居住建筑破旧不堪, 室内卫生状况恶劣, 人居条件极度差, 牧民牲畜草料、棚圈等配套设施更是不健全。

设计思路:用地内有40余户现状住宅, 除3户已严重破损予以拆除外, 其余均予保留。新规划住宅可分为5个组团, 均结合保留的现状住宅布置, 符合其灵活自由的布局特色。规划形成5个各具特色的牧民生活组团, 每个组团内部又有自己的生态绿地和小型广场 (锅庄坝) , 以提供组团内部的交流和休闲空间, 提高牧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条件。组团与组团之间均有大量的片状绿化、水体景观镶嵌和渗透, 使每户牧居均有非常开阔的生产生活场地及良好的景观视觉。组团中心是保留的小学和大面积的中心公园、锅庄坪坝以及村民活动中心、村委会等公共活动的空间。以最短的交通流线方便各组团参与公共活动, 享受休闲生活。5个组团均向外自由拓展, 像高原上盛开的一朵格桑花, 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 (见图14—18) 。

五、结论

让长期生活在马背上的牧民, 享受到现代文明, 提高他们的生产效率及生活质量是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牧民定居点规划建设需做到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尊重当地牧民的意愿和他们在定居规划研究中的主体地位;各级政府需要积极引导当地牧民走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社会发展道路, 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不因新居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而破坏当地的本土文化资源, 并争取使之转化为可以为当地人带来福利的经济资源, 提高其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水平, 并使当地牧民切实体验到他们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历史与现实价值。

摘要:本文对四川藏区牧民定居规划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四川藏区牧民的生产生活概况以及传统居住形态中积累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基于尊重地域文化和传统民族文化、生产生活形态的前提, 对甘孜州和阿坝州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定居点牧民新居案例进行研究, 解决现有牧民居住建筑形态存在的问题, 充分尊重草原牧民的传统习俗, 使他们的人居条件和生活质量都得到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耀东.中国藏族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李春生.藏族民居.重庆出版社, 2007.

[3]塔双江.穿越在阿坝安多藏族民居之间.草地文学双月刊, 2006 (5) .

[4]宋磊.游牧民族人居环境研究.中国优秀硕士论文, 2003.

牧民定居点 篇10

1新疆哈萨克族牧民定居的情况

目前在我国新疆的哈萨克族牧民共计608199人,121230户,完全定居的人口45994人,9039户,占到牧民总人口的7.56%,另外的92.44%的人口还没有完全实现定居。其中塔城地区的定居人口数量只占到总量的5%左右,处于全疆地区定居人口最低。由于巴里坤县游牧民定居起步较晚,所以人口也仅仅占到总人口的5.35%,而阿勒泰和昌吉州地区的牧民定居人口比例最高。从数量统计来看, 目前新疆哈萨克族牧民定居程度处于一个比较低的阶段。有统计显示伊宁县、额敏县、吉木萨尔县、木垒县及巴里坤县的定居程度还处于起步阶段。综合来讲目前新疆哈萨克族游牧民定居的步伐稍显滞后。

2定居给哈萨克族牧民文体生活带来的变化

新疆哈萨克民族牧民一直以来在周而复始的四季变化中迁徙放牧,逐水草放牧生活,其主要特点就是依赖于大自然。哈萨克族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谚语“人群是靠牲畜来生存的”。他们常年游离分散与各个草场,人口比较分散且没有固定的居所。目前随着社会经济、政策、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促使了牧民定居的必然。这一重大变革对传统生产、生活的牧民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以下就定居对哈萨克族牧民文体生活带来的变化进行分析。

2 . 1经济生活上的变化

哈萨克族牧民定居之后其经济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变, 定居前后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在定居之前,人们通常会自发组织各个牧区的牧民,积极的参与传统文化体育活动,但是在定居之后,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科技的进驻,电视媒体、上网等活动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体育活动,也成为牧民了解外界信息不可或缺的窗口。同时由于定居前的文化生活活动项目比较单一,主要依赖于民族时代传承的一些民族体育活动。因此,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居民在平日闲暇之余的生活是比较单调的,依然滞留在传统的生活方式之中。但是随着牧民逐渐开始定居,他们的文化生活也得以丰富,逐步促进了牧民文化素养的提高,拓宽了牧民的信息获取量, 提高了家庭经济收入水平。与定居前相比,在定居之后哈萨克族牧民的文化生活紧密的与现代经济文化活动结合,牧民每家几乎都有了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有的牧民家中也有了电脑。牧民们在平时劳动的同时还可以收听收音机,晚上劳作回家之后则可以在家中看电视。牧民们通过广播、电视媒体逐渐对外界信息更了解, 开阔自己的眼界,并且可以随时与新鲜的文化生活保持接触。

2 . 2态度意识观念上的变化

不同程度的价值观念将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社会活动,而社会的变迁所衍生出来的往往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哈萨克族意识观念发生的变化关键在于哈萨克族牧民社会机制观念的转变。由于长期习惯于游牧生产生活,哈萨克族牧民一直都是重牧轻商、崇拜神灵、宰牲祭祀等,这些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念,已经随着新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传统生活方式的变迁悄然发生着变化。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不仅得到了改变,同时人们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现代化意识,诸如在生产中采用高科技现代化技术。对于哈萨克牧民来说定居对其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效的促进了广大牧民社会价值观与现代化意识的形成。

在定居之前牧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传统的娱乐消遣,而在定居之后很大一部分人群则开始利用公共体育健身设施, 达到增强自身身体健康以及缓节压力。对于传统的牧民而言,消遣娱乐与强身健体是其主要的体育活动意识。但是在牧民定居之后, 随着生活节凑的逐渐加快,人们的压力逐渐增加,有闲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或者参加体育活动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享受,并且再也不存在追求体育锻炼荣誉的意识,更多的是健康意识的形成。

2 . 3政策制度上的变化

就目前我国的国情来看,有效的完成牧民定居工程,其实是一项任务艰巨的浩大工程。游牧生产的经营方式,使牧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牧区牧民的经济收入、子女就业上学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贫困也是困扰牧民的一大难题。国家为了能够有效的对总体经济平衡进行控制,有效的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近年来逐渐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在定居之后,牧民区的经济发展手段主要依赖于宣传和勤劳致富模范典型的树立,由此达到了国家牧民定居工程的主要目的,改变了原有的经济生产方式。同时对于牧民的行为规范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作为约束一个社会群体的共同准则,包括法律、制度、道德、习俗、宗教等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哈萨克族信奉伊斯兰教,从小就受到礼俗的熏陶和影响。但是哈萨克族牧民在定居之后,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意识形态,对于各种遗留下来的文化传统,部分得到了规范化,部分则渐渐被淡化,取而代之的则是新鲜的事物和制度文化。

3哈萨克族牧民的主要体育文化活动

目前在我国新疆地区哈萨克族牧民主要分布在伊犁、阿勒泰、塔城以及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等地区,以下就从竞技、娱乐、祭祀三个方面对新疆地区哈萨克族牧民的主要体育文化活动进行介绍。

3.1竞技活动

在哈萨克族各部落中人们十分喜爱的体育活动就是赛马和叼羊。在伊犁地区最常见的就是以赛颠马为主的赛马活动,这一赛事距离较长,对马的耐力有较高的要求,一般赛场是10~15km。主要由当地年轻人参加,比赛设前八名奖项。叼羊活动则以分组形式进行,参赛者10人为一组,讲究战术。而在阿勒泰地区主要以赛马活动为主,一般参赛选手年龄在12~13岁,赛场5~10km,一般为直线跑法。塔城地区则主要以地靶骑射作为主要的竞技活动,一般参赛人数为20~30人,比赛跑道多是4m宽、0.7m深,90m长的一条沟,共设3个靶位,靶位与靶位之间相距25m,每个靶在高约2m的木垛上挂一个布袋,布袋里装的都是用羊毛搓成的圆球,参赛者骑马进行射箭。

3.2娱乐活动

在伊犁地区哈萨克族牧民开展的主要娱乐活动是掷石运动, 掷石比赛以掷远、掷准定胜负,以树藤为鞭,在100m外设靶,比赛时连鞭带石一同掷出击靶。而在阿勒泰地区,由于部分地区天气严寒多雪,所以在该地区有滑雪活动,滑雪不仅是身体练习项目同时也是一种必备的生存的技能。还有以滑雪运动为基础延伸出来的滑雪舌尖、弹奏以及雪板抓羔羊等体育活动。塔城地区的牧民开展的主要活动是摔跤。摔跤是最为哈萨克族的一种比较普遍的传统民 间娱乐活动,并得到了广大哈萨克牧民的推崇。

3.3祭祀活动

在伊犁地区牧民们主要的祭祀活动是以抱石和敬日为主,阿勒泰地区作为一个养马牧民居多的地区,其存在的祭祀活动离不开马,有举行马上比赛的习俗,一般它以娱乐活动的形式出现在伊斯兰教宗教节日及婚嫁等场合。而在塔城地区,人们在节日、婚嫁庆典活动中,会举行一种名叫卡斯尔毕的舞蹈演绎活动,其在汉语中的意思就是狼舞。

4牧民定居对新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

4 . 1牧民定居对新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物质文化的影响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物质文化,它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法则。那么就必须创造物质产品以及其变现出来的文化,衣食住行是主要的文化要素与景观物质的具体表现。物质文化的分类与定义多种多样,但是究其根本就是与非物质文化相对应的那一部分,它受到人类和环境的直接影响。在人为作用下它体现出来的便是一种具体的文化形式,那么体育的项目、场地、器材与设备、服饰、岩画等新疆哈萨克传统物质文化在牧民定居之后在所难免会发生变化。

4 . 2牧民定居对新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的影响

与物质文化相对的则是精神文化,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意识形态,它完美的体现出了物质文化基础之上的一种无形力量,其主要包括人类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思维方式等。与其他文化不同, 新疆哈萨克族传统的体育文化精神是以其独特的游牧文化为基础发展而成的,在哈萨克牧民定居之后,随着生存空间与社会发展的变化,势必会对新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产生影响。

4 . 3牧民定居对新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制度文化的影响

人类在经历了长久的历史演变之后,为了整合各种社会关系形成了一定的制度文化,其作为阶级国家的社会产物,有效的保证了文化的交流与传递,协调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协调了民族关系,保障了民族的安定团结。那么对于新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而言,牧民定居之后,体育制度文化必定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从而更加满足自己的社会作用。

5结语

新疆哈萨克牧民的游牧生活由来已久,其悠久的存在历史使该族人民传承一种特殊的游牧传统。但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进步,牧民不得不进行定居。这样一来该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发生变化是在所难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且发展趋势一定是顺应社会,造福民族的。

摘要:新疆哈萨克族游牧生活作为其独有的民族文化产物,在当今社会下已经逐渐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实施定居工程。牧民定居对其游牧生活发生变化以及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包括对自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本文探讨了新疆哈萨克族牧民定居的情况,对定居给哈萨克族牧民文体生活带来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哈萨克族牧民的主要体育文化活动,提出了牧民定居对新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

上一篇:质量评测下一篇:供配电系统的优化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