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收入

2024-08-04

牧民收入(精选7篇)

牧民收入 篇1

牧民收入是“三牧”问题的核心, 也是牧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关键。近几年, 由于受自然灾害、牧业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上升、畜牧业产品收购价格不稳等影响, 牧民收入增长不稳,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一、内蒙古城乡收入对比

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 (2000年—2014年) 相关数据, 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均呈上升趋势, 但从增长幅度和速度来看, 内蒙古城镇居民收入高于牧民收入。首先, 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分析, 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 从2000年的5129元提高到2014年的28350元, 增长了23221元。但与全国相比, 远低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其次, 内蒙古牧民人均纯收入虽呈逐年上升趋势, 但与城镇居民相比, 上升缓慢, 增长幅度小。2000年—2014年间从3254元增长到14094元, 增长了10840元。非常接近全国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水平, 但与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差距仍不能忽视。再次从城乡收入对比看, 城乡收入差距在2000—2004年间呈现缩小趋势, 即从0.634降至0.440;到2005年收入差距增至0.475;2006年—2011年间城乡收入差距呈现较稳趋势, 到2012年城乡收入差距再一次拉大, 达到0.543, 之后两年2013、2014年又呈现缩小趋势, 为0.509、0.497。

二、内蒙古牧民收入来源分析

牧民家庭年均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2000年—2014年, 牧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虽逐年下降, 从2001年的96.34%下降到2005年的74.37%, 再下降至2014年的58.86%, 但始终占据牧民总收入中的主导地位, 是牧民纯收入的支柱来源。牧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主要来源于畜产品的销售, 其中, 肉类、奶类和皮毛产品为主要出售产品。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 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差距。财产性收入近几年变化不大, 而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有了明显提高, 这与国家近几年对牧民的补贴政策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有关。

三、内蒙古牧民支出分析

随着收入水平的变化, 牧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着变化。2000年, 牧民生活性消费结构序列为食品、居住、娱乐教育文化服务、交通通讯、衣着、医疗保障和其他商品及服务等;到2014年时已变为食品、交通通讯、居住、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医疗保障、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和其他商品及服务。这说明, 牧民人均消费支出逐年提高, 且各项消费指标呈稳定增长趋势, 牧民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但因消费能力的影响, 牧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还未完善, 消费序列中“吃”仍然是第一位。

在2014年牧民人均消费结构中, 牧民的交通和通讯通信消费支出、医疗保健支出、教育服务支出占牧民人均纯收入的40.12%, 而城镇居民这三项的支出仅占23.79%。从此可以看出, 牧区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牧民而言非常重要。便捷的交通和通信不仅有利于牧民的生产和生活, 同时, 对于降低牧民消费支出, 缩小城乡差距也有着重要作用。对于牧区的牧民而言, 为了获得基本的教育医疗服务必须承担更多的消费支出, 从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四、内蒙古牧民收入增长障碍因素

(一) 以家庭为单位的简单单一生产方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导致生产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从牧区收入结构看, 牧民收入来源渠道较少, 牧业和牧区经济结构单一, 牧区第二、三产业不发达, 牧民家庭经营收入主要依托传统牧业, 牧民收入结构仍存在不合理之处。牧区始终未能改变第一产业独大的单一结构, 第一产业中的牧业收入在牧民收入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但由于牧业的脆弱性, 特别是近年来为改善生态所采取的草畜平衡、禁牧轮牧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牧民生产成本压力, 从而使第一产业的增收功能有所减弱。虽然近几年我区加大了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使牧业供求关系有所好转, 非牧产业逐步启动, 但效果仍然不佳, 牧民收入仍呈现以牧业为主的低层次结构特征。

(二) 牧区小城镇自身经济基础薄弱, 多地区仍未形成特色经济, 吸纳剩余劳动力能力不强。内蒙古牧区城镇化建设虽然较快, 但产业经济发展较落后, 三次产业结构仍存在不合理之处。粗放型的第一产业、自然资源开发式的第二产业和传统服务型的第三产业, 很难形成有效的、合理的产业布局吸引更多的外资投资及牧区劳动力的转移, 从而影响了牧民的收入水平。

(三) 牧区金融体制的不健全影响着牧民收入的增长。对牧区经济发展而言, 来自金融部门的有力扶持对保证牧区经济发展和牧民减贫脱贫, 从传统牧业转向现代牧业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然而, 随着牧业生产的变化与发展, 牧区缺乏资金的持续投入。而牧区信用社贷款手续繁杂、借贷额度偏低、归还期限比较短等问题困扰着牧户。而农业银行及其他商业银行, 涉牧贷款少, 牧民融资困难, 影响着牧区经济的发展和牧民收入的提高。内蒙古地域广阔, 自然灾害频繁, 而目前我区牧业保险项目涉及面小, 牧业保障体系还未健全, 牧业保险保障及服务跟不上牧业生产的需求, 使牧民收入缺乏保障而波动性大。

(四) 牧民教育程度低, 影响就业及增收。内蒙古地区城乡教育资源的分布极不平等, 牧区居民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 与城市受教育水平相差较大, 造成牧区劳动力转移不畅, 大量劳动力滞留在牧区, 就业难度增大, 收入偏低。

五、内蒙古牧民收入增长路径选择

现阶段, 增加牧民收入的重点应该考虑如何降低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和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公共基础设施的建立本身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而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关键在于提高牧区市场化程度和加大生产投资。

(一) 进一步保护天然牧草地和建设人工饲料地, 降低牧民生产成本

对牧民来说生产支出的快速增加是造成他们成本压力和生活困境的主要因素。而其中最主要的生产支出是购买饲草料。牧草是持续发展畜牧业的基础和保障。牧草是第一性的生产, 只有有了牧草才能饲养牲畜, 大量增产牧草就能扩大牲畜的饲养规模。所以先增产牧草后才能增养牲畜, 这是畜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由此可见, 内蒙古畜牧业能否有序良好发展, 与保护和建设牧草地的生态环境有直接关联。

(二) 促进畜牧业产业化, 发展牧区特色经济

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是为了促进牧民生产效率的提高。牧区地广牧民分散, 乳、肉、皮、毛等畜产品具有鲜活特点, 抗风险能力不强, 在短时期, 全部集中到大、中加工企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在牧区发展大、中、小型企业, 促使牧民适度规模经济, 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链。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要体现区域化特征, 鼓励牧民通过对草原地区的传统文化进行宣传, 依托草原, 发展地区特色经济, 努力打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及地区特色的畜产品。

(三) 建立健全牧区金融组织体系, 解决牧区资金短缺问题

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组织的杠杆作用, 最大效率地使用“涉牧”资金, 帮助牧民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资金短缺问题。针对牧区金融需求特点, 依据牧民易于接受的消费信贷种类, 放宽金融市场准入条件, 实现金融机构的多样化, 允许有组织的民间借贷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内对牧区进行金融服务, 引导和鼓励及监督民营小额信贷组织、合作金融及村镇银行等多种民营金融结构健康发展, 使其合法化、公开化、规范化。

(四) 加大牧区教育投入, 培育新型职业牧民

提高牧民素质才是提高牧民收入问题的前提条件。因此, 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加大对牧区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 加强牧区教育基础设施, 保证城乡居民拥有相同的发展机会。依据牧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 开展实用技术、生产管理能力的培训, 提高牧民的市场意识、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发展牧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增强牧民就业能力, 鼓励外出务工牧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自主创业。

牧民收入 篇2

一、农牧民收入现状

2011年,全乡总人口6033人、1428户,其中,农业人口5024人,占83.3%;非农业人口1009人,占16.7%。农业人口中,农民2672人,占53.2%;牧民2352人、占46.8%。全乡耕地总面积为5万亩,人均9.95亩;天然草场1040.84万亩。截止6月初,全乡牲畜存栏11.6万头只,人均牲畜23头只。

2011年,我乡上报农牧民人均收入为6391元,比上年增收696元,增长10.9%,其中:农民人均收入为6170元,同比增长6%;牧民人均收入6551元,同比增长13.1%。根据我想实际测算,全乡农牧民人均收入为14033.4元。

1、人均收入构成入下图所示:

林业收入, 0,0.00%种植业收入,1987.59,14.16%畜牧业收入,5974.2,42.57%政策补助,2188.77,15.60%第二产业收入,第三产业收入,29.8567,1811.11,0.21%12.91%劳务收入,2041.86,14.55%种植业收入政策补助劳务收入第三产业收入第二产业收入畜牧业收入林业收入 据图所示,我乡目前农牧民人均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种植业、畜牧业、政策补助和劳务收入,占86.88%,是目前我乡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2、人均增收1563元构成如下图所示:

第三产业105.46 5%畜牧业 300.1415%劳务收入112.77 6%种植业795.509 40%第二产业11.86 1%政策补助647.06 33%畜牧业劳务收入政策补助第二产业种植业第三产业

据图所示,我乡农牧民增收中,政策补助占53%,劳务输出、畜牧业和种植业比重虽有所下降,但增收数额也较高。存在问题:

1、收入差距有逐年拉大的趋势。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农牧民内部群体间收入差距逐年拉开,并有逐年增大的趋势,这也是造成我乡实际测算人均收入(14033元/人〃年)高于多数农牧民收入的主要原因。建议统计、农经部门组织开展调查有关农村收入差距系数调查。

2、社会保障水平偏低。由于近年来物价水平持续增加,生活成本逐年上升,目前已有农村合作医疗、低保、养老保险等社保水平偏低,影响到弱势群体生活水平提高。

二、制约我乡农牧民增收的因素

1、生产资料总量外延式扩增空间受限。一是受水资源和国家政策法规限制,耕地总量已难以实现规模化增加。2004年以来,我乡耕地总面积由1998年二轮土地承包的近1万余亩,增加到目前的5万亩,基本达到水资源供应饱和平衡点,难以再大幅度增加耕地总量。二是受天然草原草畜平衡机制的限制,我乡目前已完成禁牧176.49万亩,休牧539.81万亩,全乡草原畜牧业牲畜总量难以实现大幅增加。

2、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滞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一是农牧产品加工比例低,以初级产品形态销售的占95%以上,农牧民无法分享到农产品加工增值环节上的效益。二是农牧民组织化水平偏低,导致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偏低、农牧产品标准化程低,土地产出潜力利用有限。三是大部分产品是通过外地农牧产品商贩收购,压级压价情况比较普遍,流通销售环节的大量效益被中间商获取,农牧民难以有效分享。

3、农牧业生产成本逐步增加。随着燃油、化肥、农药、薄膜、人工等各种要素价格上涨,推动了农牧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国家支农惠农补贴等政策给农牧民带来的实惠,削弱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能力。

4、二、三产业发展滞后。本地加工企业严重缺乏,旅游业、商贸业、服务业尚未起步,导致农牧民非农领域收入难度大。

5、农牧民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劳务增收困难重重。我乡少数民族农牧民占81.4%,受“双语”能力、教育程度和就业理念限制,农牧民转移就业意愿不强烈,长期稳定转移就业比例小,劳动力在劳务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6、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我乡河谷现有耕地1.2万亩,但因南北干渠建设早,设计不合理、老化严重,防渗比率低,导致供水不畅、土地盐碱化严重。

三、农牧民增收近期、远期目标和措施

2012年,按照上级下达的增收目标,我乡农(牧)民人均收入预计为7629元,同比增长1238元,增幅为16.2%。(其中,农牧民自食牲畜3289头只,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和节水灌溉补助合计729万元,归入固定资产统计范畴,不计入收入。)按照我乡实际测算,农牧民人均收入为16009.8元。

2012年xxxxxx农牧民人均收入构成分析

第三产业, 1916.57,12%第二产业, 41.72, 0%政策补助, 2835.84,18%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劳务收入政策补助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种植业, 2783.09, 17%林业, 3.58, 0%劳务收入, 2154.63,13%畜牧业, 6274.33, 40%

十二五期间xxxxxx农牧民增收目标

******201220***695639***2010000

(一)2012年主要增收的措施:

1、加大种植业科技投入,提高土地产出率。今年我乡在河谷耕地实施移动式滴管4000亩,亩效益可增加15%-20%。

2、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利用去冬今春农闲时节,我乡共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25期988人,开设7个专业,预计今年完成劳动力培训1200人次,劳动力转移1100人,新增产业工人109人,其中长期400人,短期700人,创劳务收入1042万元。

3、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扶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化。加强与打瓜、食葵等主要农产品一级经销商和龙头企业对接,绕开中间商,提高产品销售价格、提高产品流通环节价值。

4、抓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目前全乡共有各类支农惠农政策17项,预计今年可发放资金为1458.52万元,其中草原生态保护奖励一项可发放929.82万元现金,人均增收1850元。

(二)十二五期间我乡农牧民增收主要措施

1、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牧民转移就业步伐。充分利用好我县农牧民技能培训政策,加大未就业初高中和大中专毕业生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扎实做好劳动力技能培训,持续提高农牧民就业竞争素质,加快农牧民转移就业和进城务工步伐,不断减少直接从事农牧业生产的人员数量。

2、加大农牧业生产科技投入力度,充分释放现有生产资料的产出潜力。目前,全乡农牧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很粗放,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很差,基础设施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改善,这对保持第一产业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产生了直接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大对农牧业科技的投入,通过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实现农牧业生产效益大幅提高,增加产出,达到提高收入的目的。

3、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小浆果产业。结合地区和我县大力发展小浆果产业的机遇,依托小浆果龙头企业带动,在我乡恰布拉平台规划建设万亩大果沙棘基地,通过林草兼作、发展林下产业,打造农民和定居牧民新的收入增长点。

4、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推动二产发展,缩短产业链条,增加农牧产品附加值。努力推动区域性种养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牧业外延效益,我乡计划选择本地几种优势经济作物和畜产品,设立乡镇加工企业,开展初深加工,提高农牧产品附加值,就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5、加大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和筹措资金,加大水、电、路、设施、通讯等方面的投入,增强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牧民收入 篇3

城乡分割、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长期影响农牧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根本症结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农牧业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粮食和畜产品总量及人均占有量都跃居全国先进行列,农牧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是,随着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制约农牧民增收的体制性障碍越来越凸显出来。解决好这一问题,使农牧民收入随着农牧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得到持续快速增长,再像20世纪80年代初那样通过单项突破的改革已很难做到,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从根本上消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精神,高度重视农牧区经济发展,切实把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三农三牧”的中心任务,并提出加快城乡经济发展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带动战略,这是既符合内蒙古实际、又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正确决策。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结合内蒙古农牧区经济发展状况,就进一步深化农牧区经济体制改革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要把工业拉动作为战略重点

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在农牧区经济结构调整中,必须把工业拉动作为战略重点。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农牧区经济必将由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其特征为农牧业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逐步下降,农畜产品加工业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农牧民收入来源由过去主要依靠农牧业经营转向主要依靠非农产业经营。目前,内蒙古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偏高,第二、三产业比重偏低。2002年内蒙古第一产业增加值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为215%,全国平均为145%,内蒙古比全国高出了7个百分点。尤其是旗县级以下工业化程度更低,大部分旗县仍是第一产业起支撑作用,农畜产品加工业滞后,农牧业整体效益不高。从2001年内蒙古乡村劳动力从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占820%,第二产业占67%,第三产业占113%,分别比全国第一产业高147%、第二产业低80%、第三产业低67%。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占84%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8个百分点;来自第二、三产业的为17%左右,来自工资性收入占16%左右;而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仅占50%左右,来自二、三产业的在44%以上,来自工资性收入也在31%以上。这就说明内蒙古农村牧区第二、三产业很不发达,工业化及城镇化水平低下,农民的经营对象与收入来源还主要集中于农牧业特别是种养业。加之内蒙古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正处在起步、发展时期,农牧区经济发展不仅缺乏工业的有效拉动,而且农牧民的内部就业岗位也严重不足。在大力推进农牧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把工业拉动作为战略重点,统筹城乡经济,打破二元经济结构,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势在必行。

依靠工业拉动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就要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和方法谋划农牧业发展,走“为工而养,为养而种”的路子。要从内蒙古各地的特点和资源优势出发,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坚持抓好大项目与激活中小企业并举。在具体实施中应着重把握好这样几个层面:一是在产业发展上要突出重点。把大力推进农畜产品加工业作为主攻方向,集中打造绿色、特色品牌,辅之以其他产业的发展,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农牧区工业化之路。近年来,内蒙古以农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的农村牧区工业发展方兴未艾,一批以农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正处于高速扩张期,有力地拉动了农牧区经济和农牧民收入的增长。呼和浩特市2002年仅牛奶一项收入,农民人均达706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5%。同时,各地陆续兴起的肉类加工、家禽饲养、有机食品、绿色蔬菜、中药材生产等一批产业,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二是在企业规模上要形成大、中、小竞相发展的格局。有条件搞大项目的地方力争把企业做大做强,更多的地方应培养一批“新、特、专、精”的中小企业,形成优势集群,有利于吸纳更多的农牧区劳动力就业。三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非公有制为主,积极发展股份制、合作制经济。通过加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农牧区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促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同时也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创造有利条件。

二、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的程度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工业化进程中,农牧区向城镇化的转变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据初步统计,到2003年底,内蒙古城镇化率为4268%,比全国平均水平(3609%)高659个百分点,但并不能说明城市现代化水平高。城镇化的实质是产业结构转型,就业结构优化,非农就业岗位增加。目前内蒙古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城镇数量少,规模小,中小城市占90%,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占50%;城镇结构和体系不完善,难以发挥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城镇多为资源开发型,缺乏工业项目拉动和产业支撑,经济社会效益低,经济实力差,很难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功能不健全,人居环境与生活质量不高。2000年内蒙古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268%,其中林场、矿山、国营农场的人员虽注册为城镇人口,但实际上许多人仍在从事农牧业。由于城镇化程度低,其辐射带动作用小,影响着农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农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也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增加,抑制了农牧区消费需求的扩展与增强,大量的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难以向外转移,导致农牧业劳动生产率不高,农牧民就业门路少,增收困难。

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防止片面追求城镇化速度而忽视质量,导致无工业化人口盲目膨胀带来许多新问题。应当以解决“三农三牧”问题为重点,与生产力布局相结合,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城乡互动。一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着力于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城镇化要以工业化为主导,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必将同二、三产业的发展形成互动、互促、互补的格局,城镇化产生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推动工业化发展;工业化的集中、规模生产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扩张带动农牧业产业化的形成,而农牧业产业化又能够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充足的原料及其它资源。要加强城镇的规划工作,合理配置资源,做到城乡互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要特别注意在中小城镇发展中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为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创造更大的空间。二是要统筹兼顾,合理布局。衡量一个城镇的发展水平,既要看经济指标,也要看人文、社会等指标,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统筹规划,全面发展。推进城镇化要布局合理,抓住重点。要优先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心的城市,通过技术服务、产业转换、信息传播等多种途径,带动周围小城镇的发展;各旗县要重点抓好县城所在地和建制镇建设,避免“遍地开花”,使其成为上联中心城市、下联农牧区的桥梁和纽带。三是以人为本,提高城镇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要利用市场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公共服务、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功能,根据城镇不同群体的需求,注重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维护城乡居民的合法权益。要提高土地利用率,控制城市建设的用地规模,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使用管理制度。要高度重视环保问题,防止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出现新的污染。通过对城镇科学、综合的管理,努力把各城镇实力做强、功能做优、品位做高、形象做美,全面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和人居环境质量。

三、大力推进农牧区经营体制的创新

先进的经营组织形式,对促进农牧区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推进农牧区经营体制的创新是深化农牧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发展农牧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具有全局性、方向性的意义。经营体制创新的方向是提高内蒙古“三农三牧”的市场化程度,重点是加速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目前内蒙古农牧区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主要是作为“龙头”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为数不多,大部分农畜产品仍作为原料出售,得不到更高的附加值。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伊利、蒙牛等“龙头”企业虽不断扩张,带动部分地区加速产业化进程,但多数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产业化进程十分缓慢;二是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目前农牧业经营分散、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严重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制约农牧业的市场化进程。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也难以抵御“入世”后对农牧业的冲击。加快组织创新,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已成为带有全局性的重要任务;三是农牧民非农化程度低。内蒙古农牧区人口比重大,占总人口的5732%。农牧民增加收入必须提高非农化。由于二、三产业不发达,农牧区劳动力转移的空间狭窄,加之一些政策因素和农牧民自身素质不高等因素,致使大量农牧民滞留在有限的耕地和草场上。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为30%左右,而内蒙古农牧民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不到2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个百分点。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内蒙古进城务工人员约1196万人,每年劳务收入人均约3000元左右。因此,加快农牧区人口的非农化已成为发展农牧区经济、提高农牧民收入的重点问题。

从各地的实践看,实行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创新经济组织、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形式。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是农牧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拉动力量,也是有效推进农牧业区域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重要途径。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培育“龙头”企业,通过带动农牧户功能较强的大项目进行拉动。“龙头”企业是农牧民走向市场的依托,是新型的市场竞争主体。只有建立起一批“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牧户”的企业,拉长农牧业生产链条,通过技术、服务、产品销售等环节同农牧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才能把千家万户带入大市场,同时使农牧民分享到流通、加工环节的利润,有效增加农牧民收入。从长远看,“龙头”企业同农牧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要逐步由契约、服务型向资产、资本型方向发展,农牧户可以通过土地、草场、资本入股等方式同“龙头”企业进行股份合作,使产业化经营实现新跃升。

祁连县农牧民收入的提高措施 篇4

1 农牧民收入现状

近年来, 祁连县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牧民增加收入若干问题的意见》, 大力调整农牧业经济结构, 积极发展高效畜牧业, 促进农牧区经济健康发展, 农牧民收入不断提高。2009年全年预计完成生产总值81 904万元, 同比增长22.6%;县属固定资产投资84 730万元, 同比增长132.0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 444万元, 同比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 648万元;同比增长2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 563元, 同比增长17.9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1 794元, 同比增长12.4%。

2 存在的问题

(1) 农牧民文化程度低, 思想观念落后。

受文化限制, 农牧民适应新思想的能力差, 对新技术、新方法接受慢, 新科技难以及时转为现实生产力。

(2) 自然条件差。

全县境内山地多, 居住环境恶劣, 信息闭塞, 农牧民增收的基本条件差。

(3) 农牧业结构矛盾仍然突出。

农牧民基础设施薄弱,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特别是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迟缓, 形不成规模, 仍未摆脱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局面。农牧业产业化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缺乏带动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农畜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弱。

3 发展措施

3.1 利用气候特点, 发展高效畜牧业

(1) 结合祁连县实际, 因地制宜发展畜禽业, 调整畜群结构。重点抓母畜比例和良种畜比例的提高。提高仔畜繁活率, 增加出栏率, 实现“三高带三高”的发展局面, 抓畜牧业生产布局调整, 大力发展藏系绵羊和牦牛。在牧区五个乡镇初步形成以央隆、野牛沟、默勒为依托的优质“祁连大白毛”和优质牛羊肉商品生产基地。

(2) 加快构建有利于农牧民增收的产业体系和利益机制。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区域特色优势, 选准有实力的省内外重点企业, 积极引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运销龙头企业。积极扶持牛肉加工企业, 培育和扶持牛羊育肥大户, 重点开发当年牛、当年羔羊肉, 作为本县的特色产品。通过招商引资和政府扶持对初级产品进行精深加工, 既可以扩大就业, 又可以增加收入。

(3) 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 建立羔羊生产, 牛奶的生产, 牛羊育肥等专业协会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加快规划建设与优质农畜产品生产紧密联系, 区域特色突出的交易市场。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人员素质

强化草地生态保护治理和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重大生态项目的实施, 采取封育、封禁、休牧和补播改良综合措施。强化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抓好“草、水、棚”重点工程, 建设发展冷季暧棚饲养。采取“项目争资、招商引资”等办法, 加快建设小城镇, 提高劳动者素质, 加大对农牧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力度。

3.3深化农牧区改革, 加大农牧业投入

(1) 积极推进土地、草场适度规模化经营。

继续稳定家族经营, 积极发展规模化经营。按照有条件适度、自愿、有偿的原则, 鼓励牧户对草场经营权依法转包、出租、入股、抵押, 促进草场向养殖能人、养畜大户和畜产品加销龙头企业相对集中, 发展规模适度的家族牧场, 实现草场规模化经营。

(2) 做好农牧民的减负工作, 以减负促增收。

牧民收入 篇5

不利因素及对策

三农问题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而增加农牧民的收入,迅速提高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

一、现状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乌后旗农牧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农牧民一样有了较大的改善。1978-2009年全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132元增加到5138元,31年中提高了39倍。但是目前与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342元相比差距甚远、我旗农牧民生活水平还偏低,这个问题值得研究.二、农牧民收入结构及特点

随着农牧业生产能力提高和城乡经济的发展,农牧民收入的形态结构不断改善,上世纪80年代初全旗农牧业产品商品率普遍低,一半是实物性收入。随着改革开放的 逐渐深入,80年代中期,农牧民现金收入份额占到了60%以上。进入90年代,现金收入所占比重稳步上升,特别是1998年农牧区实行承包责任以来全旗农牧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至今,农牧民的生产和消费对市场的依赖程度大大加强,现金收入在农牧民收入中的比重也达到了70%以上。随着农牧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家庭经营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稳步下降,但仍是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家庭承包责任制初期、农牧民家庭经营收入在人均纯收入中占据主导地位,牧区尤为明显。

三、当前制约农牧民收入增长的不利因素

(一)干旱荒漠化制约农牧民收入的增长。荒漠化是乌后旗草原上的一道难题、就是干旱地区、草原退化。乌拉特后旗最早是乌拉特三公旗之一的东公旗、已有340多年的历史。当初林草丰美,风吹草底见牛羊。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由于“斧子、筢子、蹄子”等人为因的破坏、昔日的绿洲已被黄沙所吞噬。目前全旗3000多万亩草场退化、其中中度以上退化草场面积达1300多万亩、占可利用草场的42%,植被覆盖率由70年代的30%降至现在的13%。被锐减带来了越来越频繁的自然灾害。牧区草场干旱少雨、日照强烈、蒸发量大、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而蒸发量却3300毫米左右。大风沙尘暴很频繁、草原返青的时间一年比一年来的迟,草地生产力、戴畜能力十分偏低。牧区因草原干旱、沙化牲畜膘情很差、母畜繁殖能力下降,牲畜损失较大畜产品产量减少、产品质量下降、导致收入大幅减少、而牲畜饲草料等各项生产投入逐年上升。农区因大风、沙尘暴的袭击土地被沙压、农作物种子被吹出、土地被吹干农作物枯死,影响了农作物产量、导致农作物产量的减少。制约了农牧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二)生态破坏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生产正常发展。首先1998年农牧区实行“双权一制”政策以来牧区牲畜讯速发展,全旗牲畜总头数从98年的40多万头(只)猛增到70多万头(只),草原严重超载放牧。由于受大陆干旱气候影响牧场潜层水位下降、草场普遍缺水。长期以来、牧民为了生存集中游牧到水草较好的草场上“大会餐”,导致局部草场严重退化,生态破坏程度也很严重减少了可利用草场面积,“蹄子”破坏了生态,造成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破坏了草场植物,制约了畜牧业再生产能力。其次、人为破坏草原生态较严重。长期以来后旗梭梭林并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在十年浩劫中、梭梭林遭到严重破坏。梭梭林由60年代的150万亩下降至92万亩,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被砍樵。不仅后旗当地居民和驻军用梭梭做柴烧,套区各旗县市的人也到边境砍伐,梭梭被当烧柴远销外地赚钱;二是滥挖苁蓉。由于无计划、无组织地破坏、掠夺性采取苁蓉、导致梭梭也逐年死掉、造成杀鸡取蛋的恶果;三是因为梭梭林没有围封保护,大量牲畜在梭梭林牧放、致使梭梭林的生长受到影响。上诉种种因素导致了草原生态的破坏、影响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制约了牧民收入的增长。

(三)信息闭塞、缺乏科学技术,基础设施薄弱制约农牧民收入的增长。在边远牧区部分牧民文化水平扁低,电视、电讯网络、报纸刊物等信息转播等闲塞、缺乏科学养畜知识、思想观念陈旧、产品结构单一化、只有“以畜养畜、靠天生存”的经营方式,因收入来源不足,缺乏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资金,部分牧民的过冬度春的生产基础设施薄弱,加之交通、通讯条件不便造成防灾抵御基础建设力度不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冬春季节成幼畜损失较大,影响牧民增收增效。

(四)缺乏就业意识和勇气,工资性收入偏低。目前全旗实行牧区禁牧政策导致牧区剩余劳动力的逐年增加、这些剩余劳力、大部分是文化程度低,养畜生活陈旧观念难以改变,不敢出去闯、缺乏打工锻炼、缺乏就业意识和勇气。还有一部分剩余劳力是主要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政府和就业局给于优惠政策安直到各企业单位参加工作,但是部分安直人员,就因为缺乏吃苦赚钱,增加收入的意识,就业失败走人。

(五)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目前从全旗农业生产、农民状况看,首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还不够快,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一是农牧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传统的经济结构难以打破,农村家庭工业相对落后;二是农村产业结构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特别是山前农村家庭工业化水平低,造成了家庭工业不适应农业发展需要并对农业进一步发展形成制约的局面。其次、长期以来全旗山前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由于投入水平有限,农业生产条件未能得到根本性改善,农业有效灌溉、机械化程度,防洪 等等措施还完全没有解决落实到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另外农村金融体系薄弱。农村金融体系缺乏有效保护农村发展的机制,农业银行离农倾向严重,农村储蓄大量外流、农业和农村发展资金严重不足。上述种种因素制约农民收入的稳定和提高。

(六)农畜产品销售信息不畅,产品出售价格偏低,生产资料上涨。自从全国各地网络通讯开通以来,农牧区信息网络普及率很低。农牧民掌握信息网络技术较差,出售农畜产品信息不畅。农牧民每年出售农畜产品很难,低价出售给“二道贩子”。而市场燃料、化肥、兽药、农药、运输等农牧业基本生产资料价格普遍上涨,影响了农牧民的增收。

四、增加乌后期农牧民收入的建议与对策

(一)生态不治,旗将不兴。荒漠化危胁着乌后旗草原,如果再不治理、“沙进人退、人不禁牧天禁牧”不再是危言耸听。保护生态、保护草原迫在眉睫,坚持不懈的开展生态建设、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是我们后旗人当前中心任务,也是一代接一代干到底的一张蓝图。其实荒漠化完全可以防治。乌后旗从2002年开始实行“退牧还草工程”,到目前投入6630万元约930多万亩草场实行禁牧,效益很明显。几年来、禁牧区草场覆盖率达到47%,提高了13%。当前、亟待使荒漠化的防治真正成为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关注的问题,让绝大多数人都明白荒漠化正在逼近我们的家园、必须高度重视。

荒漠化防治是一项多学科的综合工程、依靠科技进步是提高防治成效的必要之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还普遍处于低水平,在全旗沙化地区应建立荒漠化监测信息网络、尽快入网、掌握动态、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严防一处治理、多处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等现象。让农牧民尽快走出“贫困———资源破坏、——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

(二)正确认识农牧区现实问题加大投资力度。目前“三农”问题,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尽快解决“三农”问题上取得突破,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事关整个经济发展的全局。因为农牧业规定着农牧民,决定着农牧民的收入水平,关系着农村牧区的繁荣与稳定。我旗在农牧区禁牧政策,扩镇移民工作是事在必行。因为边境地区连年受干旱少雨,草场沙化、缺水、狼害等自然灾害,长期以来,畜牧业生产方面资金匮乏,本来低水平、简单再生产加之严酷的自然灾害的冲击和压力下难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扩镇移民的过程中要抓好禁牧户和移民户的生活安臵和落实工作,出台优惠政策,引导支持他们掌握各种知识,生存之道,抓好抓实农牧民子弟的教育,改变他们的思想陈旧观念,掌握一些科学养殖技术,外出劳动打工谋生技能,允许和鼓励移民户、禁牧户在家乡禁牧区大量发展养驼业和沙产业,让他们尽快转变观念自身行动起来,并从各方面给予帮助走富裕之路,为家庭及当地的经济发展作贡献。

对农牧区生产建设等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业科技含量,一定要抓紧抓实提高牲畜质量,建设“数量少效益高”的畜群点,逐渐淘汰劣质畜种为目的,开展各种牲畜的改良、配育工作,减少牲畜头数,以质量增加畜产品产量,加快出栏周转增收增效。加大“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政策的实施力度,对畜群结构合理调整,最终实现减轻草场压力,改善生态环境,使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我旗农村人口多、人均耕地资源少、生产分散、生产水平落后的特点、但也存在着生产规模小、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等弊端,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调整、应贯彻“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以有利于推动农业集约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为方向、以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为目标。建立合理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制度,促进土地流转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要进一步完善土地法规、扩大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强化农民土地权的保护、特别是要下决心把土地承包权永久地固定给广大农民、使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成为一种包含使用权,转让权、继承权和抵押权的土地财产权。

(四)完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在发展农牧业化经营过程中应考虑构建新的农牧业组织形式,建立新的合作方式和运行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整体竞争力。通过成立各种专业协会、把分散的生产和销售有效的联合起来,提高抗拒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了,有效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和适应问题;实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延长农牧业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农牧业综合效益,使农牧民能够在二、三产业获得利润,增加收入;按照市场机制配臵资源,聚集各类生产要素,吸引技术、资金人才向农牧业集中,构筑新的生产力;提高和带动农牧民应用和推广先进技术,建设优质农畜产品产业带,提高农畜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消除城乡分割,工农牧分离的三元结构,加快城镇化和矿产企业建设,扩大农牧民就业,实现城乡一体,工农牧联动,协调发展。

(五)完善农牧区金融体系改革。加大农业银行支农力度,特别要扭转农业银行“离农”和“非农化”倾向。重新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范围,进一步拓宽支农、支牧领域,真正成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业机构调整,农畜产品进出口的综合性政策银行,从而实现农牧区资金的体内良性循环。建立政策性农牧业保险制度,将农牧业保险作为支持农牧业和保护农牧业的一项政策措施,对规定的农牧业保险产品,根据可能给予相应的财政支持和其他支持。通过农牧区金融体系改革,使农牧民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本,尽快地富裕起来,增收、增效、增值。

(六)加强农牧业基本建设。旗政应按照公共财政原则,在我旗财政收入逐年壮大的情况下,采取财政投入、补贴、贴息等多种方式,逐步增加对农牧业基本建设的投入,因地制宜实施“高效益化畜群、园田化工程”,推动农牧区农田水利化和机械化,提高农牧区抗灾能力,各级政府都应专从财政收入中设立专款用于农牧区基本建设,也可从土地转让收入中提取一定的比重用于农牧区基本建设投入。必要时将各种资金及各方面的捐赠融合在一起形成农牧区建设基金,专门用于各种大型农牧区基本建设。

(七)大力发展高效农牧业组织调动剩余劳力转移积极性。针对目前,我旗农牧区地方优势不突出,发展重点明,产业化程度低,产业产品结构单一化、生产成本高效益低等问题,首先我们要在积累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和手段基础上投放专款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从政策上、从根本上解决农牧民存在的问题。我旗地处北靠草原,南邻套区、发展农牧业极具优势,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定能为我旗发展高效农牧业提供广阔的空间,发展本地适宜优势农牧业项目,通过实施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扶持龙头农牧业产品加工企业和规模经营大户的相结合,提高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以及合理高效的栽培养殖技术、开发名、优、特、新、奇产品,积极发展科技农牧业、出口农牧业、生态农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旗农牧业定能走出低谷,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农牧业增收、增效、农村牧区繁荣的局面。其次从根本上解决农牧区问题关键在于减少农牧民、实现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据统计,目前全旗农牧区总劳动力达1.2万人,其中有900多名剩余劳动力,占总劳动的7.5%。因此,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关系到农牧民增收,它已经成为我旗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全局性问题。

牧民收入 篇6

一、内蒙古自治区牧民收入现状

1. 牧区内牧民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悬殊

内蒙古牧区生态环境恶劣, 牧民以草原畜牧业为主业, 收入来源很单一, 这是长期以来影响牧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全区33个牧业旗共有牧户373 529户, 其中, 年人均纯收入630元以下的低收入户70503户, 占总户数的18.7%.近年来为了恢复草原生态, 牧区实施大规模的休牧禁牧, 要求牧户储备大量的饲草料, 导致饲草料价格不断上涨, 生产经营成本也随之上升。特别是338户极度贫困户, 2002年人均纯收入373元, 仅相当于同期全区水平 (3 052元) 的12%, 有相当一部分牧户每年都靠借债维持生活, 对于这些债务, 多数家庭无力偿还或偿还困难。少数牧户的高收入、高消费某种程度上掩盖了其他牧民的贫困现象。

2. 牧民与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拉大

改革开放20多年来, 虽然牧民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 但其发展态势呈非均衡增长。由于内蒙古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慢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这从图1中这十年来的比较可以明显看出。

一是从绝对数来看, 1978年, 牧民人均纯收入188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01元, 相差113元;1997年牧民人均纯收入1602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102元, 相差1500元;而到2006年, 牧民人均纯收入3342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358元, 相差7016元。

二是从相对数来看, 牧民的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仍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1978年, 牧民人均纯收入占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2.46%;20世纪80年代初期 (1983年和1984年) 内蒙古牧民的人均纯收入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使得二者之间的差距缩小。然而, 这一比例又从1990年的78.44%下降到2000年的65.39%, 仅相当于20年前的水平;2006年, 这一比例又进一步下降到32.28%, 二者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另外, 我们现在所比较的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差距, 仅仅是指货币收入的差距, 或者说是名义收入的差距, 如果把公费医疗、失业保险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 二者之间的差距会更大。

3. 内蒙古贫困牧业旗牧民的收入问题不容忽视

贫困牧业旗的牧民人均纯收入情况不容忽视, 从表1-1可以看出, 贫困牧业旗牧民的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753.5元增加到2955元, 增长了68.52%, 同期, 全区牧民人均纯收入从3354上升到4341元, 增长了29.42%.从两者的增长幅度来看, 贫困牧业旗的增长幅度是全区增幅的2.23倍还多。但是从两者的绝对水平来看, 贫困牧业旗牧民的人均纯收入仍然低于内蒙古牧民人均纯收入, 2000年贫困牧业旗的人均纯收入仅为内蒙古牧民人均纯收入的52%, 2001年为56%, 2002年为64%, 2003年为69%, 2004年71%, 2005年为68%。同样的生存环境和地理特征, 收入却存在如此大的差距, 可见贫困牧业旗牧民的生活状况是很艰难的。

二、影响牧民增收的因素

1. 不利因素

(1) 牧民草地资源占有量逐年下降。天然草地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资料, 其数量是有限的。人口在逐年发展, 牲畜在逐年增加, 人均占有草场和畜均占有草场的数量都在不断下降。2000年全内蒙古牲畜存栏4911万头, 到2006年末已发展到11051.47万头, 草地严重超载过牧, 加之利用上的欠科学以及气候变化和人为破坏等原因导致草场大面积退化。牲畜增多, 天然草场资源生物量下降, 使草地畜牧业发展本底资源基数逐渐缩小, 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这是导致牧民贫困原因之一。

(2) 进人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因农牧户都是单一的个体生产单位, 土地、草场分散, 自主经营, 就像一盘散沙。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 这样的经营方式很难形成合力参与市场竞争。在缺乏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带动的情况下承担市场的风险就会很大, 一旦发生农畜产品价格下跌和自然灾害时农牧户就会受到很大损失。

(3) 牧区基础设施落后。内蒙古大部分牧区社区环境差, 基础设施落后。小城镇建设速度缓慢, 在水、电、路、邮方面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目前仍有一些牧区不通公路、不通邮路、人畜饮水困难。特别是一些偏远落后地区, 交通极不方便, 加上居住分散, 农畜产品流通成本增高, 而且由于地域的限制, 使许多地区的农畜产品流通不畅, 牧民生产的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得不到实现。

(4) 牧业收入增长空间不大。近几年来, 畜牧业迅猛发展, 牲畜头数逐年增多, 畜产品产量逐渐增加, 牧业收入有较大的增长。但从总体上看, 就目前而言, 畜产品市场收购价有增有降, 且价格不稳定, 而牧民从事畜牧业的成本是直线上升。其次, 农民购买的奶牛等牲畜当年难见效, 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说, 牧民牧业收入增长的空间不大, 对牧民纯收入增长的有效作用不一定明显。

(5) 劳动力的质量偏低。由于牧民文化素质偏低, 文盲半文盲比重较大, 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弱, 加之思想观念及交通、资金、技术等条件的制约, 牧民从事非牧产业或外出打工较少, 造成牧区劳动力从业结构的单一化。

2. 有利因素

(1) 国家、自治区高度重视“三牧”问题, 把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牧民增收的政策措施, 必将进一步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 促进结构调整和牧民增收。牧民税费负担的进一步减轻将带动牧民增收。2002年11月18日做出决定, “十五”期间实行牧业税暂时减免政策。先行减免5年牧业税政策一经公布, 立即受到全区广大牧民的欢迎。

(2) 非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有利于农牧民增收。由于近年来在一线工作的农村牧区基层干部、乡村教师和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的政策性工资得到了有效保障, 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另外社会各界的救灾物资、救济款、捐赠与农村牧区亲友来往等得到的实物收入和现金收入部分越来越多, 使牧民的财产收入和转移收入有所增加。因此, 部分非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 将对牧民增收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

(3) 金融部门全力扶持地方经济发展。全区金融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货币信贷政策, 调整信贷结构, 加大信贷投入力度, 2003年一季度,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1728.72亿元, 比年初增加78.22亿元, 同比增长14%。加大对牧业的信贷投入力度。为解决牧业生产资金短缺问题, 人民银行向总行积极申请增加支农再贷款额度, 极大地增强了农村信用社贷款投放能力, 基本满足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需求。

(4) 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有效促进牧民增收。近年来, 随着各地鼓励发展牧区二、三产业政策的出台和实施, 以及小城镇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大批产业园区的兴建有力地促进农村运输业、采矿业、商饮业、娱乐业、信息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从一、二季度的调查情况看, 二、三产业所占份额持续加大。从全年的情况分析, 预期更为乐观, 二、三产业发展将成为牧民增收的又一重要渠道。

(5) 牧业科技含量提高使牧民从中得到实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牧业科技的发展为牧业发展做出了具大贡献。如良种繁育繁殖、配方施肥、防虫防病、养殖配料等牧业科技推广, 提高了畜产品质量和产量, 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牧业的发展、为牧业增产增值、为牧民增收做出巨大贡献。目前, 牧民具有了接受牧业高科技的意识, 随着牧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牧业科技含量将越来越高, 对牧民增收产生一定动力。

三、提高我区牧民收入的对策

1. 草地可持续利用问题, 关系到牧区和谐发展。

草地退化, 并非单一因素所致, 是非控性的自然环境因素与具有人为可控性的社会经济复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社会和政府应重视草原的保护问题, 特别是对人为的可控制的因素的管理, 另外还要防止外来人员占用草场和防止在草原上乱开矿。近几年, 为了保护和建设草原, 国家对草原的投人明显增加了。先后启动了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草原围栏、京津风沙源治理、草种基地建设等重大工程。草原环境的改善有利于促进牧民收入。

2. 大力发展牧区合作经济组织, 努力提高产业化水平。

加快发展牧区经济合作组织, 有利于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 扩大畜牧业生产外部规模, 增强畜产品的竞争力。推动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牧民生活方式的转变, 可有效提高牧民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积极扶持发展各类牧区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提高牧民与市场衔接的程度, 以成立农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种形式的协会为主要经营方式, 使牧民实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经营, 推动分散生产与大市场对接, 提高农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引导牧民以草场、牲畜等生产要素入股, 建立股份经营实体的办法, 优化资源配置, 创新经营模式, 从加工和流通环节分得利润, 促进牧民增收。

3. 努力提高牧民科技素质。

根据内蒙古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大力培养畜牧业基层干部和农牧民科技带头人, 推广普及畜牧兽医实用技术。把农牧区的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 借鉴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的经验, 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和畜禽繁育改良基地、育肥基地、饲草饲料加工基地建设等, 大力推行舍饲圈养、短期育肥、疾病防治等先进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及技术措施, 依靠畜牧业科技进步与创新, 大幅度提高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促进牧民收入增加。

4. 鼓励牧民发展二、三产业。

一是充分发挥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 引导牧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二是对部分面临破产的乡镇企业进行重组, 转变经营方式, 发展以农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 提高竞争力, 焕发企业的生机, 这样不仅解决了产品的卖难问题, 而且对牧区劳动力转移起到很好的作用, 增加牧民收入。三是充分利用国家对牧区商贩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 鼓励牧民从事农畜产品营销活动, 壮大牧区经纪人队伍, 提高带动能力, 使更多的牧民增加收入。尤其是借助经济的高速发展, 引导牧民积极参与“大旅游”龙头产业建设。

5. 加强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牧民基础教育建设, 从长远提高人的素质。

由于地方财力有限, 对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因此逐步改善基础设施差的状况,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这样可以解放一大批牧区劳动力的劳动强度, 使更多的牧民从事二、三产业, 增加外出打工的机会, 增加牧民收入。

总之, 只要我们认真贯彻和执行党的农村牧区方针政策, 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研究稳定增加牧民收入的长效机制, 一切从增加牧民收入为出发点, 着力提高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牧业产业化带动能力, 加强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程, 使增加牧民收入这一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内蒙古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3]马林.内蒙古可持续发展论[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4]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7期.

牧民收入 篇7

1“十一五”期间农牧民收入变化情况和结构特点

1.1 收入情况

2010年巴彦淖尔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8240元, 比“十一五”初的2006年增加3521元, 5年间农牧民收入年均增加704.2元, 年均增长14.9%, 成为历史上农牧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1.2 结构特点

(1) 收入结构趋于合理化, 收入来源趋于多元化。一是农牧民工资性收入比重逐年加大。“十一五”以来, 随着全市农村牧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 广大农村牧区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 加上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外出从业人数的大量增加, 使得全市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大幅增长, 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逐年加大, 已成为推动农牧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二是农牧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不断增长。2010年全市农牧民来自各项政策性的人均转移性纯收入达363元, 比上年增加42元, 增长13.1%;比2006年增长92.1%, 年均增长18.4%。转移性纯收入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 由2006年的4.0%提高到2010年的4.4%, 提高了0.4个百分点。三是家庭经营性收入逐年下降。2010年全市家庭经营性收入为6684元, 比上年减少719元, 下降12.1%;比2006年下降77%, 年均下降15.4%。占总收入比重由2006年的84.1%下降到2010年的81.1%, 下降了3个百分点。

(2) 农牧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大幅提高。据调查, 2010年全市农牧民来自牧业的纯收入人均达2233元, 比上年增加216元, 增长10.7%。

(3) 市场意识增强, 现金收入快速增长。“十一五”以来, 随着全市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 广大农牧民市场经济意识普遍增强, “为卖而种、为卖而养”的观念深入人心, 全市农畜产品的商品率不断提高, 农牧民现金收入迅速增长。

2 制约农牧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2.1 收入来源单一, 阻碍了农牧民收入的增长

农牧民收入增长与收入构成密切相关, 而收入构成又受制于生产经营结构。近年来, 虽然我市根据实际对农牧业经营结构进行了大力的调整, 农牧民纯收入构成进一步趋于合理, 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种植业为主的生产格局, 来自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收入仍然是农牧民收入的主体, 占到农牧民收入的一半以上。

2.2 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 对农牧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难以形成强大的产业推动力

目前我市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比较低, 对农牧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拉动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农畜产品加工的大型龙头企业数量少, 尤其是缺少本地“土生土长”的大型龙头企业。二是龙头企业的优势产品不突出, 形不成本地知名品牌, 对地方经济的拉动潜力不大。三是政府对农牧民引导不够。

2.3 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慢, 外出务工收入有待进一步增长

农村劳动力转移难的主要原因, 一是税费改革后, 种地养殖的费用明显减少, 相应的种养业的收入也较高, 外出打工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外出打工比较辛苦, 而且收入也不高。由于我市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基本上没有受过专业技术培训, 从事的行业也多数是工资较低而劳动时间较长的工作。三是在本地企业打工的农牧民多数具有临时性、季节性的特点, 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劳动就业保障体制, 而且工资也低于当地的收入水平。

3“十二五”期间农牧民增收目标和相应措施

“十二五”期间农牧民纯收入增收目标依次为:2011年9310元、2012年10800元、2013年12200元、2014年13800元、2015年15600元, 平均增幅13%。农牧民纯收入中, 养殖业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比重会逐年上升, 到“十二五”末, 将会与种植业收入的比重持平, 三块收入各占农牧民纯收入的1/3。

3.1 设施农业是农牧民增收的突破口

随着设施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农牧民增收的空间不断扩大。各地本着“高标准、高科技、大规模、大带动”的原则, 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 集中连片发展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2011年全市新增设施农业4.4万亩, 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到8.1万亩, 比上年翻了一番多。“十二五”末, 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到30万亩以上。设施农业亩均纯收入1.6万元, 大约是大田农作物亩均纯收入的20倍。到“十二五”末, 预计新增设施农业可增加收入18.5亿元, 全市农牧民人均可增收1800元。

3.2 规模养殖是农牧民增收的另一个突破口

按照“主攻肉羊, 突破生猪, 加快奶牛, 发展家禽”的发展战略, 依托中央财政支持我市现代肉羊项目和奶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 (场) 建设项目, 通过政策扶持和项目拉动, 重点培育养殖大户、专业小区和公司化养殖场, 引领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2011年新建规模化养殖场127个, 其中, 奶牛存栏200头以上的养殖场32个, 肉羊出栏2000只或基础母羊存栏200只以上的养殖场73个, 生猪出栏500口以上养殖场22个。到“十二五”末, 规模化养殖比例将由目前的60%提高到90%以上。随着规模养殖的大力发展, 使得养殖业收入有较大幅度增加, 成为农牧民增收的另一个突破口。

3.3 工资性收入将是农牧民增收的第三个突破口

随着城镇化和二、三产业的发展, 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速度将会不断加快。预计“十二五”期间, 每年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2万人左右。2011年农村牧区转移劳动力20.5万人, 比上年增加2.37万人, 实现务工收入13.88亿元, 农牧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335元, 占人均纯收入比重的14.3%。到“十二五”末, 劳动力转移人数将达到30万人以上, 农牧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4368元, 占人均纯收入比重的28%。

3.4 继续推广应用农牧业适用生产技术, 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十二五”期间, 全市农牧业系统继续深入开展农牧民科技培训, 组织农牧业专家讲师团, 把节本增效重点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同时利用“农业百科”、电视栏目、“农事通”、“农信通”手机短信以及广播、报纸、远程教育信息网络等多种渠道及时将农牧业新政策、新技术、新品种宣传到位、推广到位, 不断夯实农牧业生产的技术基础, 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技术保障。

3.5 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 主要农产品适销对路, 价格上涨, 效益增加

2011年农作物种植围绕规模养殖和龙头企业加工需求调整结构, 突出体现在玉米种植方面。玉米作为优质饲草料和我市淀粉加工厂及联邦制药厂的主要原料, 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30万亩, 结构有较大调整。今后随着规模养殖的发展和龙头加工企业加工能力的扩大, 种植结构将会进一步优化, 必定会有力地推动农牧民增收。

3.6 惠农惠牧政策扶持和补贴力度不断加大, 确保农牧民增收

随着国家、自治区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惠农惠牧政策补贴的力度, 预计到年末, 转移性收入将达到4.16亿元, 农牧民人均获得的转移性收入达400元, 比上年增加37元, 增幅为10.2%。“十二五”期间, 国家、自治区以及地方政府将继续加大农牧业补贴力度, 惠农惠牧政策补贴涉及粮食直补、生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草原奖补等项补贴。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各项惠农惠牧政策, 完善补贴机制, 可以确保农牧民收入稳定增加。

3.7 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土地和草场流转, 规模化经营的力度不断加大, 有利于农牧民增收

近年来,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 种养大户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逐年加大土地、草场流转力度, 进行规模化经营, 增收渠道不断拓宽。2011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51.5万亩, 比上年增加38万亩, 在新增流转面积38万亩中, 种养大户进行土地流转的有24.5万亩。据测算, 实行规模经营每亩可增收80元。同时, 土地流转的增加使农牧民财产性收入达到1.48亿元, 人均财产性收入达143元, 比上年增加32元, 增幅为28.8%。“十二五”末, 土地流转将达到500万亩以上, 人均财产性收入将增加至312元。

3.8 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有利于促进农牧民增收

上一篇:自主合作模式下一篇:共同成长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