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效率

2024-06-14

收入效率(精选9篇)

收入效率 篇1

0 引言

收入差距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 当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超出合理范围时, 就会形成突出的社会矛盾, 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 一直以来收入差距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学界关注。收入是分配产生的结果, 人们在讨论收入差距合理性时, 必然会关注收入分配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所以收入差距与收入分配制度效率问题常常同时出现在研究者的视野之中。查阅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 由于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 经济发展模式不同, 政治体制与运行机制不同, 国内外研究收入差距与收入分配制度效率问题的视角、方法以及结论也有所不同。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我们也认识到, 研究中国收入差距问题时需要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研究方法, 需要了解国外收入差距与分配制度效率研究的现状与特点, 并与我国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比较, 这些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价我国收入差距现状和收入分配制度效率。因此, 有必要对国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本文从行业收入差距现状、影响行业收入差距的因素、行业收入差距测度方法、收入分配制度效率四个方面对国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归纳, 得到了一些研究结论。

1 行业收入差距状况研究

国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世界范围内的行业收入差距现状进行了研究, 他们发现行业间工资差异是一个普遍存在并且持续性存在的现象。行业收入差距存在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工种之间 (Krueger&Summers, 1986) [1]。研究者以不同国家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进一步证实了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的事实。Rosser等人 (2003) [2]研究了18个国家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研究发现这些国家都存在着多重均衡。从行业收入差距来看, 由于在要素禀赋、技术特点和创新程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可能会带来垄断等高收入行业达到高水平的均衡点, 而一般竞争性低收入行业收敛于低位置的均衡点, 也就是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会达到一种具有持久性的均衡状态, 这种均衡状态一旦形成, 就表明两极分化已经发生。Tien Dung Nguyen、Misuo Ezaki (2005) [3]以越南为例研究了地区经济整合及其在增长、贫穷和收入分配方面的影响。Srikanta Chatterjee、Nripesh podder (2007) [4]对新西兰改革前后少数民族收入分配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Carlos Gradin (2006) [5]研究了乌拉圭80年代后期的收入分配和收入来源情况, 发现总体收入分配是稳定的, 但是这种稳定是掩藏在收入的代际转移中的。80年代末期, 在所有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呈现出明显的两极趋势, 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在于退休金福利和工资上, 而20世纪90年代期间, 他们的研究发现收入更加朝着两极化趋势发展, 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Chamarbagwala (2006) [6]用非参数方法考察了印度的工资差距, 发现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正在扩大, 而且形成了多重均衡和双峰分布的格局, 技术工人的收入向高水平均衡收敛, 非技术工人收入向低水平均衡收敛。Birchenall (2001) [7]对哥伦比亚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的收入差距进行研究, 也发现了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工资收入的两极分化现象。Baiocchi (2006) [8]研究了意大利的区域收入分布情况, 发现20世纪50年代初, 意大利21个省级行政区的收入分布呈现出单峰分布的格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向双峰分布转化的趋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全部省份的收入分布明显呈现出双峰的形态, 说明意大利的区域收入分配已经发生了两极分化。Dutta等人 (2001) [9]对英国居民收入的变动性进行了研究。此外, Xiaojuan Jiang, Hui Li (2006) [10]还研究了实际收入差距与名义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 他们通过价格调整后的研究发现实际收入差距比名义收入差距要小。

中国收入差距问题也引起了国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研究结果一致认为中国收入差距正日益扩大。Maskus (1997) [11]在对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进行研究时发现, 中国的总体不平等程度的增加是所有国家中最大的。Gibson, J等 (2001) [12]分析了中国收入分配的差距状况, 认为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按照国际标准来看是较大的。Quah Danny (2002) [13]研究发现中国在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 收入的不平等程度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总体上来看, 中国的收入分配呈现出差距过大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趋势又突出地表现在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三个方面。

2 行业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研究

在古典经济学框架下, 亚当·斯密[14]从市场、政府和社会三个方面对行业收入差距进行了综合考察, 他认为人们的偏好不同影响了劳动供给, 政府以及政府的一些政策都会对行业工资差别产生影响。影响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因素主要有垄断因素、制度因素、对外开放因素、产业与企业因素以及其它因素如家庭因素、性别因素等。

(1) 垄断因素。研究发现垄断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是显著的。垄断的标志性指针是市场集中率。Pugel (1980) [15]研究认为, 行业工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行业的市场集中率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与个人特征有紧密的关系, 因为当个体特征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后, 市场集中率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变得不再显著。但这样的结论被Dickenz和Katz (1987) [16]的研究否定了, 他们研究发现即使人力资本因素被控制, 市场集中率对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仍然是显著的。Neven (1996) [17]等研究认为垄断是造成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2) 制度因素。制度是垄断形成的主要原因。Dennis Raphaela等 (2005) [18]研究认为, 制度因素是造成行政垄断的原因, 而行政垄断又导致了政府权力的经济化, 进而导致了行业收入的差异。 (3) 对外开放因素。Carsten Ochsen和Heinz Welsch (2005) [19]研究了1976-1994年间西德的科技、贸易因素对收入分配的影响。Kanbur和Zhang (2005) [20]研究认为开放程度对地区间收入差距具有正向的影响。Zhang (2005) [21]通过采用以FDI为表征的开放程度衡量指标研究对外开放与地区收入差距的关系, 证实了Kanbur和Zhang (2005) 的结论。但是并不是所有学者的研究都支持这一观点, Wei和Wu (2001) [22]通过研究贸易依存度的大小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时发现, 对外开放的程度越高, 城乡收入差距却是越小的。Sun (1996) [23]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他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是导致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和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因素。 (4) 产业与企业因素。产业利润率与企业自身的劳动效率是带来行业收入差距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利润率是影响行业收入大小的重要因素。利润率高的行业要比利润率低的行业工资收入偏高。Knight和李实 (2004) [24]的研究也表明, 企业的盈亏能力会对职工工资水平产生显著性影响。 (5) 其它因素。Claudio Quintano等 (2006) [25]认为单身家庭已经成为了一种现实社会中的主要现象, 作者对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等欧洲四大经济体的单身家庭收入分配差距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Benabou (2000) [26]从信贷市场的角度分析了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认为在信贷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 穷人和富人在借贷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从而带来了收入分配的非均衡态势。Di Nardo和Tobias (2001) [27]对美国女性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了有效性分析, 研究表明, 女性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呈多峰分布格局, 最低工资标准实际效果较差。

3 行业收入差距测度研究

在收入差距测度研究的方法上, Richard E.Lucas和Ulrich Schimmack (2009) [28]指出, 目前比较常用的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有8种, 主要包括基尼系数、行业工资变异系数、熵指数、行业工资极值差和极值比、行业工资增长率、阿特金森指数等指标。费景汉-拉尼斯 (Fei and Rainis) 分解方法[29]也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方法。Dorothée Boccanfuso等 (2008) [30]通过CGE仿真模型研究了贫穷、收入分配的函数关系, 他们发现对数正态分布、帕累托、β分布等经验分析方法与FGT贫困指数的估计在收入分配模型中的使用和在FGT贫穷指数中使用是一样的。作者进行了调查, 并且提供了更好的用于贫穷分布分析的函数方法标准。为了达到这一点, 作者应用参数估计了7个功能函数形式, 并且比较了这种纯粹经验式的研究结果, 发现没有一种函数形式能够适合所有的模式, 建模方法的选择应该基于最佳拟合与近似估计检验的基础上来进行;分配函数选择不当, 将带来贫穷分析结果的有偏性。Di Nardo和Tobias (2001) [31]对美国女性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的有效性分析是借助了非参数的密度估计方法。Oaxaca (1976) [32]在研究收入差距的时候, 将其分解为可解释部分和歧视部分, 并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两组人群进行分别回归, 结果发现行业收入中的绝大部分是不能被解释的。

4 收入分配制度效率研究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看来, 制度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以及文化、宗教等社会制度[33]。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家从成本与收益的对比来认识制度效率, 他们把制度的成本或制度的运行成本称为交易成本或交易费用, 并用交易成本或交易费用去评价制度的效率[34]。他们认为制度变革过程中的界定、设计、组织等成本和制度运行过程中的组织、维持、实施等费用是制度的成本, 而制度的收益则指制度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外部性和不确定性等的程度。[35]20世纪60年代, 著名的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思[36]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提出了制度效率的概念, 他认为制度效率是指在一种约束机制下, 参与者的最大化行为将导致产出的增加;而制度的非效率则是指参与者的最大化行为将不能导致产出的增加。

5 结论

综观国外关于行业收入差距问题以及收入分配制度效率的已有研究,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世界范围内, 收入差异是一个普遍存在并且持续性存在的现象。行业收入差距存在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工种之间。知识和资金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之间收入差距逐渐扩大, 知识和资金密集型行业收入较高。 (2) 垄断因素是造成行业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因素, 制度因素、对外开放因素、产业与行业、性别因素也是影响行业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的行业垄断主要是由政府干预带来的行政性垄断, 而国外的垄断是指市场竞争性垄断。国外的制度因素主要是指政府的行政垄断, 而国内除了政府的行政垄断外, 还有反垄断法律制度不完善和税收制度对收入分配的调控不力等原因。行业因素包括行业性质、特点、就业规模、劳动效率、劳动强度、复杂程度。而国外的产业和行业因素仅仅是指产业和行业的效率。 (3) 行业收入差距的测度指标主要有行业平均收入、基尼系数、行业工资变异系数、熵指数、行业工资极值差和极值比、行业工资增长率、阿特金森指数等指标。主要的研究方法有费景汉—拉尼斯分解分析方法、回归分析方法等。不同之处在于国内的研究资料主要采用统计年鉴中的行业职工平均年收入, 国外则采用小时工资或调查资料。 (4) 收入分配制度效率的研究主要讨论了公共选择即效率的被接受和适应问题、国家对制度效率的责任问题、规则公平与效率问题、收入分配中的投入与产出问题。

国外学者对行业收入差距问题和收入分配制度效率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 但仍然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 (1) 多以行业全体职工的名义收入作为研究对象, 对各行业实际收入的比较研究不足。 (2) 行业收入差距的研究缺少对行业中典型性群体的聚焦。 (3) 虽然从公平角度对行业间收入差距的程度、引发的原因、不同因素对差距产生的贡献度等进行了分析, 但对于行业间收入差距引发的分配制度效率问题研究不足。

收入效率 篇2

医院财务管理是对医院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的控制和调节,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医院事业的重要保证。加强和完善医院财务管理,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保证医疗、科研、预防等各项任务的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实行全面预算

加强医院预算管理有利于合理配置医院资源、实现收支平衡并协调医院各科室的工作。因此在编制预算时,要灵活运用各种预算编制方法,编制出科学、合理的预算。首先,编制收入预算时要参考以前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收入的增减因素测算、编制收入预算。论文格式应特别注意的是,不得将上年的非正常收入作为编制预算收入的依据。其次,编制支出预算时要周全,重点保证三类支出,即人员费用、基本公用费用如水、电、燃料、药品、材料等的费用、医院发展费用如设备购置费用、修缮费用等,这是医院支出的重点。在编制预算时要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合理安排。再次,建立定期分析检查制度,在费用预算执行过程中,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实际发生额与预算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原因,以便调整及进行重点控制,保证医院预算与实际执行结果的一致。同时,将预算检查结果与奖惩制度挂钩。强化资金收入、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以财务科为资金管理单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资金运行安全。(1)积极合理组织收入,统筹安排资金,为有效投放、合理消耗打下基础。医院的收入包括医疗业务收入、防治防疫收入、药品检验收入等。医院要严格按规定的标准收取各项医疗服务费用,用以补偿医疗服务消耗。(2)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和计划所规定的用途,建立健全必要的支出管理制度和措施,讲求资金使用效果。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制度和开支标准及开支范围。各项资金的使用要划清资金渠道,分别列支。购置大型、贵重医疗仪器设备和大型修缮,要事先进行可行性论证和专家评议,避免盲目购置,造成资金浪费。设备购置和医院修缮时,由总务科和设备科按进度提出用款计划,财务科审核其是否纳入年初预算计划,未列入预算计划的开支必须经医院领导研究,在财务允许的情况下,重新追加预算支出指标,才能办理支出。加强财产物资管理

首先,药品材料是进行医疗业务工作必要的物质条件,药品管理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和经济效益。各医院都应建立药事管理组织,确保用药安全有效。采购、药库管理人员负责全院的药品采购供应工作,根据每月由计算机输出各类药品消耗动态,按时编制药品分期采购计划,经有关领导研究批准后方可采购。特别注意解决药品紧缺与积压两方面矛盾,在保证业务活动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库存占用,节约消耗,加速药品资金的周转。其次,固定资产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应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做好固定资产的维修工作,使固定资产经常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最后,要定期对财产物资进行全面清查盘点,及时发现和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妥

善处理和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账实相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保证医院经营活动合理合法

内部控制制度是医院经营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医院普遍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视不够,对防范财务风险预警监控机制的认识不足,使一些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因此,医院应从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使医院各部门、各岗位相互监督、制约和联系。加强监督及内部审计制度,健全各项经费开支制度,加大约束力,强化资金管理,使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为医院的发展生存,为医院更好地参与社会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医院财务管理网络化的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已被广泛应用于医院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医院财务管理网络系统一般由药品管理系统、收费管理系统、后勤供应及计划财务管理系统等组成。各系统既独立完成各自的工作,又互相监督牵制,构成医院完整的财务管理网络化体系。通过医院财务管理网络化建设,加强医院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使信息资源共享,为医院领导层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财务指标,真正实现医院经济核算的现代化管理。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财务管理水平,对于将财务管理工作推向规范化、科学化的运行轨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加强财务人员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促使其掌握并灵活运用现代财务管理的方法。论文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做到廉洁奉公、依法办事、敢于同一切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作斗争。医疗单位的在职财务人员应自觉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浅析提高非税收入管理效率 篇3

一、非税收入管理现状

近几年来, 耀州区积极推进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 实现非税收入大幅度增长。2008年至2012年, 全区非税收入年均递增率20%。

(一) 创新管理机制, 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

一是建立包抓催缴机制。对于全区非税收入的执收单位, 非税局采取工作人员分包, 并与年终考评相结合。包抓人员及时约谈催缴, 逐项目进行分析, 全面查找缴库不及时原因, 督促其及时缴库。二是规范减、免、缓行为。根据出台的相关管理办法规定, 所有非税收入减、免、缓事项, 必须按规定的权限报同级财政部门会同相关执收部门审批, 进一步从制度上明确了非税收入减免缓的审批程序, 有效地规范了非税收入减免缓征行为。三是坚持非税收入月分析制度。坚持做好收入月分析, 加强对非税收入执行情况及运行特点的分析, 同时不断拓展分析深度, 对比执收单位执收项目征收力度, 紧跟经济形势, 研究分析影响收入的因素, 加强对重点项目收入情况的跟踪, 摸索重点项目实现收入的规律, 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服务。四是严格执行“以票控费”运行机制。各岗位严格把关, 按票据领用、票据核销程序进行, 促进非税收入应缴尽缴, 及时入库。五是加强稽查力度。对全区使用财政票据的单位进行了全面摸底清查, 收回闲散空白票据。清查多个单位使用的内部结算票据, 对属于非税收入的款项, 一律要求上缴入库, 规范结算票据的使用范围。对区级行政事业单位、乡镇 (街道办) 进行了“收支两条线”执行情况检查, 督促非税收入上缴国库。

(二) 深化收缴管理制度改革, 实施电子化收缴

实施“POS刷卡缴款, 款项直接刷入财政专户, 记账信息实时传送”的非税收入收缴改革新模式, 有效解决缴款人到代收银行排队缴款等待时间过长、代收银行录入记账信息容易出错和效率低等问题, 对于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方便缴款人缴款、提高征管工作效率、确保信息和资金的同步性和一致性、深化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三) 完善信息系统, 提高非税收入管理效率

按照全市非税网络收缴平台完善全区非税收入管理信息系统, 以非税征缴系统为触角, 将非税收入信息、收入项目、收缴方式、票据使用监控等引入系统的各个环节, 确保了收入数据的准确性、安全性, 实现了非税收入信息在财政部门、代收银行、主管部门、执收单位和缴款人之间的共享, 实现了以财政票据信息为源头, 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为手段, 适应全面监管要求的非税收入管理信息系统。

(四) 规范票据使用, 从源头上强化非税收入管理

一是从限制使用手工票据入手, 推广使用电脑票据和POS票据, 逐步取消手工票据。二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票据发放、使用、核销和监管等基础管理工作, 落实财政票据管理“月结、季查、年检”制度。三是通过采取凭证领购、分次限量、缴旧领新、征缴同步、票款分离、网上监督和票据年检等措施, 强化财政票据监管, 及时纠正和查处有关票据使用管理中发生的违规行为, 推进财政票据事前审核发放、事中监督、事后检查“三管”齐下的票据监管机制, 充分发挥“以票管收、以票促收”的基础性作用。

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非税收入征管效率有待提高。比如, 行政事业单位的房屋场地出租, 出租信息、实际发生数额等情况不能及时掌握等, 存在着少征、漏征的问题, 不能做到应收尽收。二是非税收入减、免、缓行为仍需进一步规范。相关部门征管的力度不够, 有的部门没有严格执行非税收入征收政策, 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出现擅自减免造成收入流失问题。三是非税收入资金安全管理有待加强。通过转账、电汇等方式直接缴入汇缴户的非税收入, 由于执收单位未及时开具非税票据、代收银行未及时补录记账信息并上传财政部门, 执收单位、代收银行和财政部门间对账不及时等原因, 造成资金滞留, 形成资金安全隐患和风险。四是非税网络平台与代收银行不尽畅通。非税收入不能及时收缴, 无形造成财政收入流失, 另外, 已缴入银行的非税收入不能及时确认等问题, 影响了非税收入的收缴入库。五是往来结算票据有待探讨。村与村之间资金往来没有能使用的正式票据, 特别是村与行政事业单位之间资金往来没有能够使用的规范票据, 使外来资金不能及时到位, 影响村级区域发展。

三、提高非税管理效率, 加强非税收缴管理的途径

(一) 主管部门重视全员共谋非税收入管理工作

非税收入管理将会触动方方面面的利益, 冲击传统的思想观念, 遇到阻力和困难在所难免。各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 不仅能排除干扰、消除阻力, 而且将鼓舞信心, 确保非税收入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 创建“四位一体”的非税收入管理体系

借鉴现行税收征管模式, 结合非税收入特点, 以信息化为基础, 深化“以票控费”运行机制, 强化监督检查, 规范减免缓行为, 加强收入分析, 健全包抓催缴管理, 创建收入月分析、收入时时监控、收入年度评估、收入实时稽查“四位一体”的非税收入管理体系, 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应缴尽缴。

(三) 探索推进国有资产 (资源) 有偿使用收入改革

从收入性质看, 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是政府以资源、资产的所有者身份取得的, 是政府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与行政事业性收费不同, 应当区别对待, 严格征收, 推进财税大厅非税收入的征收有效运行。具体涉及的如房屋场地出租、广告发布等。

(四) 加强非税收入征管执行征收情况分析制度

要结合经济发展、政策执行和征管质量等因素, 深入调查研究, 全面分析非税收入征收、征缴管理和预算执行等情况, 确保非税收入分析报告数据准确、内容全面。通过调研、座谈、培训等方式, 促进与执收单位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不断拓展分析深度, 提高非税收入分析报告质量和预测的整体水平。

(五) 做好代收银行和执收单位相互协调

非税收入网络平台征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涉及代收银行、执收单位的切身利益。只有加强协调, 密切配合, 才能聚合各方力量, 形成合力, 顺利推进非税收入征缴工作。对代理银行, 重点是对代理非税收入收缴业务水平、信息反馈质量、管理协调水平、人员业务素质和银行收缴系统性能等进行协调, 及时发现和解决代收银行在非税收入代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执收单位, 重点是对征缴质量、政策执行情况、票据使用情况、对账情况、向财政部门反馈信息情况、与财政部门协调配合情况等进行协调, 及时发现和解决执收单位在执收非税收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六) 不断完善非税网络系统建设

充分利用非税收入管理信息系统功能, 做好技术维护, 使非税收入及时上缴及时确认;对执收单位、代收银行的非税收入业务实时监控, 实现非税收入收缴信息的自动匹配、票据号码自动核销、收入资金自动对账, 从根本上解决非税收入对账难和汇缴专户资金滞留等问题, 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提高收入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七) 解决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忧患

目前, 村与村之间资金往来很少, 但是, 企业与村之间、行政事业单位与村之间资金往来较多, 但没有规范的票据使用, 使外来资金不能进来, 抑制了地方区域的发展, 甚至助长了不良习气的滋生。如果能有一种规范性票据出现, 那么, 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地方区域发展不会因票据而延误。

(八) 细化财政票据的领发、使用、核销环节管理

在财政票据的领发、核销环节, 坚决贯彻“凭证领购、限量供给、核旧领新”制度, 严格执行“以票控费”运行机制。在财政票据使用环节, 执收单位要做到专人专柜管理、领用台账管理、妥善保管、专票专用、规范填开。防止票据遗失、被盗、损毁, 确保财政票据安全。不得串用、混用、转让、借用、非法代开、非法买卖财政票据, 更不得自制 (购) 收款收据。进一步规范执收单位票据使用行为, 实行电子开票、自动核销、全程跟踪、源头控制, 提高财政票据管理水平。

(九)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不断提高非税收入管理效率

建立检查工作制度, 坚持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 以重点检查和随机检查为辅助, 确保非税收入征收的合法性、完整性, 管理的规范性、有效性。

摘要:政府非税收入是政府通过合法程序获得的除税收以外的用于履行政府职能的财政收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 随着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以及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 需要大力推进非税收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使非税收入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

收入效率 篇4

2005年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对社会的公平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2006年3月,两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由引起对公平与效率的大讨论。许多学者忧虑,如果不采取措施,中国会步拉丁美洲一些国家收入分配不公、差距较大、贫富两头极端化的后尘。代表性的看法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口号现在可以开始淡出,逐渐向“公平与效率并重”或“公平与效率优化组合”过渡。并且提出了从税收调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设社会保障、消除政府和强势集团侵犯农民和城市居民利益等方面控制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思路和政策建议。对于城乡、居民、地区等三大收入和发展差距拉大问题的解决,除了上述措施外,还有许多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讨论。有的认为,要重点发展农村,推进城市化快速发展,来控制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从而解决经济和社会中的公平问题。针对上述讨论,结合学习的相关理论回答以下问题。

目的:这是一道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效率和公平的现实问题。让学生理清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理解效率与公平的理论,理解我国实施经济发展政策的背景和时机,增加理解经济发展理论的同时,加深我国经济发展政策的理解,在工作中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求:

1.要求认真审题和研读第五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相关内容,深刻理解相关理论;

2.准确描述本题涉及的相关理论内容;

3.认真查找资料,联系我国和世界各国收入分配的实际阐述; 4.字数控制在600字左右。

时间安排:完成微观经济学第五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教学内容后实施。解题思路:

1.什么是效率和公平?

2.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含义。

3.简述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城乡、居民、地区、行业等),分析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4.解决分配不公的对策。

5.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

答:1.什么是效率和公平?

效率就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即允许贫富差距,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主义,因为适当的贫富差距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公平就是保障财富的分配原则及过程公平,以减小贫富差距。2.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含义。

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也译为“劳伦兹曲线”。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分配完的平均程度,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3.简述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城乡、居民、地区、行业等)

城乡、居民、地区、行业差距在拉大,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决定了这种情况,政府为自己制定分配,不受制约,结果人员臃肿,效率低下,需要招纳更多的人来工作,这就需要增加开支,劳动者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大量的行业被政府垄断,肆意涨价、定价,民营企业被压缩在有限的行业中,互相压价,恶性竞争。

4.解决分配不公的对策。

(1)立法。造成分配不公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相应的法律来规范行业收入、差距调整等问题,通过立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2)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解决分配不公问题;(3)尽最大力度消除腐败。

收入效率 篇5

一、就业本质是通过实现他人利益来实现自身利益的劳动

就业应该是属于劳动的过程。在市场经济中, 并不是所有的劳动过程都属于就业。只有那些用于交易或者服务于交易的劳动才是就业;没有进入交易的劳动不属于就业。可见就业既是创造产品的活动也是交易的活动, 是两者的统一。

在市场经济中, 就业大规模发生, 因此就业应该符合交易各方的利益。为了要达成交易, 就业者的劳动就必须符合他人 (雇主或者用户要求的) 利益。同时, 就业也必须符合自身的利益。只有同时符合自身的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劳动力交易才能持续进行。可见就业必须同时符合自身利益和他人利益, 是一种通过实现他人利益来实现自身利益的劳动。

仅仅符合他人利益的劳动从整体来看也仅仅存在于政府的公共产品服务、无偿义工等劳动。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公共产品服务机构的领取工资的工作人员的劳动依然算作就业。在市场经济的规则, 大多数劳动用于商品制造, 必须既符合自身的利益、也符合他人利益, 因此属于就业的范围。不符合自身利益或者不符合他人利益的劳动只能作为就业的一些补充。这些情况用可以用图1表示如下:

二、后工业时代就业是最有效率的收入获得方式

整个社会创造的财富总会以某些形式被社会成员占有。在市场经济中, 社会成员获得收入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 按照获得收入的依据可以分为:按财产获得收入、按劳动获得收入、按身份获得收入三种基本类型。按财产获得收入是指在获得收入时按照财产数量的多少来获得收入, 尽管不是严格按照财产等比例获得收入, 但是一般来说财产多的主体能够获得收入较多的收入。按身份获得收入就是指在获得收入时根据主体的不同身份来决定获得收入的数量, 如失业救济金、社会医疗养老保险等等。按劳动获得收入是指在收入获得收入时根据劳动的时间、强度和质量来获得收入。如前所述, 就业的本质就是通过实现他人利益来实现自身利益的劳动。因此就业是劳动力消费的过程, 同时也是劳动者取得收入或者取得获得收入的权利的过程。对于雇员来说, 取得收入和劳动力消耗的过程同时发生。对于雇主来说, 取得收入和劳动力消耗的过程并不同步, 他们耗费的自身的劳动要等到利润实现时才能实现。在市场经济中凭劳动获得收入一定是劳动力的交易, 而交易的发生必定是既符合他人利益也符合自身利益。可见在市场经济中根据劳动获得收入就是就业。相对相应, 把按劳动获得的收入称为就业收入, 按财产获得的收入称为财产性收入, 把按身份获得的收入称为身份性收入。来自资本市场的收入、房屋出租等取得的收入属于按财产性收入;雇员的薪金收入属于就业收入, 雇主的利润既包括就业收入, 也包括财产性收入;绝大多数国家对居民有失业养老医疗等制度, 这部分属于身份性收入。根据这个分类, 在市场经济中人们获得的收入可以用式子描述为:

总收入=就业收入+财产性收入+身份性收入

在市场经济中, 只要社会制度能够促进交易公平合理, 那么交易产生的结果就应该是有效率的。在这些收入获得方式中, 财产性收入和就业收入都是通过交易来实现。如果交易是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形式, 那么就业采取交易的方式就应该是有效率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形式。相比较而言, 就业收入的效率更大于财产性收入。劳动是人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源动力。给予就业更多的收入, 就相当于鼓励人们发展高效率劳动来获得高收入, 就可以推动社会进步。此外就业收入的公平性也优于财产性收入。就业收入必须是主体努力做出了贡献才能获得。财产性收入不一定能够与主体的贡献和努力相关联。由于财产可以通从先辈继承等与贡献无关的方式取得, 因此一些没有贡献的人可以凭借占有的巨大财产而获得丰厚收入。

可是, 在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 如果只根据劳动贡献来获得收入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市场经济中对特定主体而言, 其获得的、没有被消费或转让的收入就会以财产的形成保存下来。人们就业获得的收入中没有消费的部分也以财产的形式存在。如果劳动者积累的财产不能参与社会经济活动, 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那么一方面劳动者积极性会受到挫伤;另一方面, 财产的闲着也会导致其他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因此不允许凭借财产来获得收入, 最后也不利于鼓励劳动。因此就业收入需要其他获得收入方式来补充, 尤其财产性收入的补充。

三、就业不充分长期存在的条件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始终存在一定程度的就业不充分, 即使是经济形势较好的时候失业依然会存在。就业不充分可以描述为有就业能力的人而没有就业的社会现象。有就业能力的人是指具备劳动能力的人。按照现代社会的一般习惯和法律, 人在达到一定年龄阶段、身心健康、掌握一些劳动技能的人就是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如前所述, 就业的本质是基于他人利益实现自身利益的劳动, 表现形式是凭借劳动从他人取得收入。那么就业不充分是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处于没有任何来自劳动的收入的状况。就业不充分可以区分为两个层次:没有从事劳动;或者从事了劳动但是没有从他人处取得收入, 包括义工、家庭内部劳动等等。

就业不充分长期存在的第一个条件是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从消费角度来看, 整个人类社会长期的需求是无限的;但是就某一个具体时间段来看, 在人口和消费结构一定的条件下, 消费数量是有限度的。这个时间段相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会很短, 但却能够是几年甚至是几十年。而从生产发展的角度来看, 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 生产效率可以不断提高。那么在这个时间段里, 社会的整体生产能力可以超过消费需求, 从而出现总量上有些生产能力闲置。存在生产能力闲置, 相应的劳动力就会被闲置——从总量上来看不使用这部分劳动力, 也可获得使整个社会正常运转的产品。当许多具备劳动能力的人不需要从事劳动的条件下, 这样就使失业现象可以长期存在。并且技术越进步, 就是允许劳动力闲置的比率越来越高, 即脱离生产的劳动力在劳动力总数的比率可以很高。不论有就业能力的人是否自愿, 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将使其长期不就业;

就业不充分长期存在的第二个条件是具体的失业者并不依赖就业收入生存, 而是能够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足以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收入。这些收入获得方式就是财产性收入和身份性收入, 而且身份性收入是失业者的主要收入来源。原因在于财产性收入是的依据是财产, 并且基于市场交易来获得收入 (如租金、利息股息等) , 所以某人要获得财产性收入其前提条件是拥有足够数量的财产, 并且这些财产能够在市场被交易。对于多数失业者来说这样的条件很难达到。而身份性收入通常只要具备一定身份条件, 如居民等, 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收入。多数失业者比较容易达到这个标准。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给予公民较高的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福利。这些政策措施使得很多人失业以后还能够维持基本生活水平。这也是高福利国家有较高的失业率而社会依然稳定的原因。

失业长期存在一方面说明劳动力过剩, 另一方面说明有一部分人不通过就业也获得了支持生活所需的收入, 在他们的生活中就业收入并不占主要地位。至于是否自愿, 并不是失业长期存在的必然条件。

参考文献

[1]、[美]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第十七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

[2]、BenChemiavsky, Tax Policy and Job Creation:Specific Employment Incentive Programs, workingPaper1996

收入效率 篇6

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社会主体在权利、地位和利益的分配上, 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所有领域的完全的平等, 而最重要的是最终结果的平等。而收入分配中的效率, 就是指资源的有效配置。讲求效率的目的就在于, 通过竞争刺激人们去追求更高的经济增长和更快的经济。

在现代经济与社会生活中, 追求效率和追求公平 (即控制最终收入差距) , 不仅应在初次分配中以公平竞争为前提, 通过市场作用实现经济效率, 而且还应强化政府再分配职能, 追求社会公平和社会效率, 从而既充分发挥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作用, 又充分发挥了政府主体的辅助性作用即政府对收入再次分配的宏观调控, 使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公平相互统一, 相互协调, 促进和谐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我国收入分配领域效率与公平现状

在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过程中, 从注重公平、牺牲效率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再到当前的既注重效率和公平, 又更加注重公平, 分配制度改革走过了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这个改革的过程中, 缺乏新的利益协调和整合机制, 政策无法与改革相适应, 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1. 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目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收入差距呈现四种趋势: (1) 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显著拉大。 (2) 地区之间收入差距逐年拉大。 (3) 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且有越拉越大之势。国有垄断行业职工的工资增幅明显快于各行业平均水平。 (4) 高收入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悬殊。这种差距趋势的迅速扩大, 已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和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因素, 严重影响社会公平, 最终会影响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2. 收入分配不公

我国渐进稳妥的经济改革特征, 决定了在当前还不可能完全实现各行业部门间的公平竞争, 完全消除垄断。一些带有垄断性质的行业或部门, 并不是凭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市场中打拼出来的, 恰恰相反, 它们都是在国家政策的“庇护”下成长起来的。这种国家政策的歧视造成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之间未能实现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平等竞争环境, 这必然造成行业间收入的巨大差距, 形成分配不公。此外, 分配不公在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很严重, 表现为工资分配的平均主义。

三、收入分配领域内效率与公平问题的解决途径

针对上述问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途径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1. 健全市场经济体制

实现收入分配中的公平要从初次分配抓起, 要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来规范初次分配行为, 既要建立健全市场机制, 坚持市场导向改革, 以效率为前提, 堵塞不合理的漏洞, 规范不合理收入, 让激励性和效率性收入分配确实到位;又要辅以必要的行政调控手段, 以公平为指导, 切实控制垄断收入, 解决初次分配机会条件不均等所带来的不公, 防止不同部门、地区和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 实现合理的初次分配。

2.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政府必须一方面切实加强经济立法、严格执法, 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营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运行的法制环境, 创造良好的市场运行秩序, 加快市场取向改革, 通过政策、立法的透明性、统一性和可预见性推进市场建设, 严厉打击各种扰乱市场、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及偷逃税的行为, 有效遏制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此外, 在推进市场建设上, 政府要注重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 特别是发挥行业协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同时, 要指导企业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3. 完善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

市场调节的必然结果是收入差距的出现。因而, 现代化市场经济国家都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再分配机制, 来调节由初次分配所造成的过大的收入差距。为此, 在当前应切实强化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 完善税收制度。政府不仅应加强税收征管, 而且应当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个人税收系统, 增加直接税税种。另一方面,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应建立国有资本预算, 集中用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低保, 并覆盖城乡全体居民, 以解决不同地区、行业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和效率的提高。

4. 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政府用来调节居民收入分配, 缩小收入差距的主要政策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 政府在收入的初次分配中, 建立有效的税收监督机制, 使各市场经济主体在受教育、就业、对社会资源占有以及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等方面, 实现分配的起点公平和程序公平。另一方面, 政府在再次分配领域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最优组合。

总之, 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寻到一个有效的结合点, 并供给一套保证公平与效率的社会制度体系, 既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着力解决的问题。

摘要:当前中国作为经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 应正确把握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重点认清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现状,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主体与政府行为主体的作用, 从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实现两者的最优组合。

关键词:公平,效率,收入分配

参考文献

[1]王振中:市场经济的分配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卢嘉睿: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3]蒋永穆 刘承礼:公平与效率组合模式的选择问题研究 [J].当代经济研究, 2006 (1)

[4]许艺凡:对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公平与效率”的理性思考.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3)

收入效率 篇7

一当前我国收入差距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分析

(一) 最适度收入差距理论是模型理论的根本

从最适度收入差距理论中所诠释的收入分配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中看来, 国内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对经济发展效率有着不确定的影响, 究其根本性的原因在于这是一国所处经济发展阶段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我们经常采用基尼指数以及泰尔指数来衡量收入差距, 当收入差距超过0.4时, 政府就会强调公平;而当其低于0.4时, 政府则更加强调经济发展的效率。

自1995年至2008年, 随着我国人均GDP、城镇居民以及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断增加, 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比由之前额的2.71:1上升到了3.31:1。城镇收入差距扩大将对社会与经济稳定发展产生不利, 因此我国政府应当根据当前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采取综合性的有效措施控制最适度的收入差距, 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

(二) 收入差距变动对经济发展效率影响的规律

通过深度剖析收入分配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 我们可以看出, 当社会总收入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就会使得消费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从而有助于社会储蓄率的提高。而社会储蓄率的提高, 对于社会资本形成的扩大是非常有利的, 这同时也将进一步有利于提高社会的供给能力, 社会供给能力的提高将会通过促进劳动力就业、规模经济的实现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等有效途径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在此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对于社会储蓄率的影响会因为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 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将有助于提高社会储蓄率, 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但是当社会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 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将会降低社会储蓄率, 从而对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发展效率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分析收入差距变动对经济效率影响的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 分析收入差距变动对经济效率影响的结论

从上文的分析中,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于经济发展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适度的收入差距有助于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 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而不适度的城镇收入差距将会致使经济增长效率的下降, 从而制约经济的增长。具体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将会导致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毕竟在同一收入水平下, 人们的收入差距越大, 他们的平均消费倾向就会越低。其次,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将会大大加剧社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毕竟社会收入分配不均, 将会使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向着高收入阶层和富裕地区转移。最后,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将会使资本深化的进程加深。近年来,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加快了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的趋势, 从而成为影响我国投资收益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进而又影响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 关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适度控制的政策及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近年来城乡收入差距明显要高于最适度水平, 这剧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的有效举措调节收入分配, 以促进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具体的措施有:

首先, 全面构建相对机会均等的社会环境。社会收入的再分配能够使行为人拥有相对均等的机会, 因此我们应当通过再分配、社会就业以及信贷等政策与措施, 提供居民公平从事经济活动的机会, 这样做既可以有效缓解社会矛盾, 同时也可以对整个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从而达到缩小收入差距的效果。

其次, 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 大力兴办与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加快我国劳动力从农业产业向工业、服务业转移的步伐, 优化国内就业结构, 进一步缩小社会收入与贫富差距。

再次, 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设施与体制的完善, 为国内居民提供更加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积极发展社会培训力量, 以满足社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需要。其中尤其要提高低收入群体的人力资本支持与与投资, 以此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最后, 加快经济发展, 完善制度与政策体系, 改变我国当前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的趋势, 全面促进城市与农村经济的共同发展, 提高农民增收、创收的机会与能力, 从而使城乡收入分配更加的公平与合理化。

三总结

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及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分析, 本文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简要的论述。总的来说, 城乡收入差距变动以及经济发展效率之间的关系, 是一个比较复杂、系统的网络, 需要我们从相关的主体、各环节的影响因素以及内、外部环境等来展开综合性的探讨。本文旨在与相关专业的学习与研究人士以及业内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学术上的沟通与交流, 在此也希望大家给出更多、更加科学合理的建议与指导, 为保障社会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单吉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J].学术交流.2008 (11)

[2]张文婧.基于产业集聚的城市化与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分析[J].发展.2010 (11)

[3]王少国, 王镇.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适度水平的经济效率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9 (06)

收入效率 篇8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中国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 2009年底中国城市化率达到46. 6% , 比1978年提高了27. 8个百分点, 年均提高0. 93个百分点, 其中以1996年为界, 之前平均年增0. 72个百分点, 之后城市化速度加快, 平均年增1. 31个百分点。面对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例如城乡收入差距增大、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区域发展不配套等, 众多学者倾向于通过加速推进城市化来解决。然而这个解决方案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通用的万金油么?当城市的规模增大到一定程度后, 农村人口继续流入城市会对城市的经济发展, 以及人民生活的幸福程度有什么样的影响?

1998年Edward Glaeser在经济视角杂志举办的研讨会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城市正在消亡么?”这为城市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自从Marshall (1920) 时代开始经济学家们就对城市研究产生了兴趣。

什么使城市越来越厚重?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基因是什么?是什么力量使得各种不同的现象集中发生在城市这个狭小的地理空间内?Glaeeser认为在19世纪城市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economic engines) , 早期的城市就是通过发挥这种作用发展起来的;现代城市的增长与发展主要是通过同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 相关的变量来促进的, 城市的作用更倾向于消费城市 (consumer cities) 。城市动态模型的三个相关变量:生活福利设施、房屋价格和工资。总体来说, 人们倾向于聚集到生活设施便利的地区, 即使该区域的房价比较高, 工资比较低。更明确地说人们会对实际工资和便利设施进行权衡取舍。“假如一个城市的房价相对于人民收入来说过于昂贵, 这个城市肯定会有非常好的基础生活设施”。生活便利设施在人们选择定居地是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拿纽约来说, 纽约是一个生活丰富多彩的城市, 近年来人口增长迅速, 虽然在一段时期内曾经因为暴力和犯罪等因素发生滞涨。Glaeser指出“在2000年的时候, 尽管在纽约生活面临着较低的真实工资, 但人们还是愿意在其中定居”, 劳动力现在大量涌入这个城市“尽管高物价抵消了高工资”。

与此同时, Glaeser (1998) 认为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众多优势, 他认为首先集聚产生的规模效应和实体物品运输费用的降低为城市带来竞争上的优势。历史上来说, 城市都会经历作为制造业中心的一阶段过程。因为当大规模经济活动聚集在一个狭小区域后, 能够使更多企业进入更大的市场, 增加的交易额进一步促进专业化发展的管理进步, 从而使平均成本向下移动。与此同时, 货物运输距离的减少和交通情况的改善也降低了交易成本。降低了的成本反过来激励新的企业向城市区域集聚。这种自我增强的正反馈使得城市规模自发增大。

城市的另一个优势通常被认为是在就业成本和人力资本方面。劳动者从事的产业景气状况发生波动时, 厚重的劳动力市场 (thick labor market) 能够减少工人在寻找工作方面的风险。劳动需求随机波动时, 城市经济活动的集聚使得工人有更多的选择并且有机会在相近似的产业找到就业机会。更深更广的劳动市场池也有助于专业分工进一步深化, 提高劳动生产率。

新经济增长理论重点关注经济活动的规模效应, 认为经济活动通过集聚的形式减少资源约束从而获得竞争优势。这个模型非常具有解释力, 但是对于规模效应是否存在这个理论界存在争议, Helliwell and Chung (1992) 、Jones (1995a) 、Pack (1994) 、Grossman and Helpman (1994) 等人认为并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规模效应切实存在。为了摆脱新经济增长模型对于规模效应的依赖, Lucas (1988) 、Jones (1995b) 、Segerstrom (1998) 、Young (1998) 等人对新增长理论进行了一系列改良。然而用传统方式对规模进行测算一般使用总人口规模GDP进行测量, 并没有把空间结构考虑进去。Sedgley and Elmslie (2004) 在这方面迈出了创造性的一步, 把基于人口密度的创新考虑到规模效应中去, 并在美国国家层面上进行验证。

国内对城市规模的研究比较集中于实证领域, 王小鲁和夏小林 (1999) 使用规模收益递增的C-D生产函数表示城市经济集聚的收益, 用政府和居民所负担的外部成本来表示城市规模增加时的总外部成本, 认为我国的城市最佳城市规模区间为50万~200万人。马树才和宋丽敏 (2003) 用熵-DEA分析方法同样总结规模在50万~200万之间的城市是中国最具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金相郁 (2004) 使用经济聚集法和最小成本法分别估算了北京、上海、天津这三个直辖市的最佳城市规模。安虎森和邹璇 (2008) 从农产品贸易成本的角度来研究城市的最佳规模, 分析得出: 城市的实际收入水平与城市规模之间为倒U型关系。

二、模型建立

1.模型的基本假设

(1) 假设只存在三类以收益最大化的为激励的主体:政府机构, 城镇职工和农民。政府部门的目标是追求总收入的最大化。农村传统部门劳动者通过选择留在农村还是迁移到城市来实现其收入最大化。

(2) 经济有两个部门:城市现代化部门和农村传统部门。农村传统部门经济效率较低, 而城市现代化部门经济效率较高。其经济效率差异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城市部门因集聚效应的存在而产生的较高经济效率;二是早期城市部门拥有的较高技术水平产生的较高经济效率。

(3) 传统农村部门存在着隐性失业, 即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城乡人口总数L为固定的外生变量。

(4) 假定农村部门的生产函数为C- D 型, 即

其中, Yr是农村部门的总产出, Ar是技术进步率, Kr代表资本存量, α1 ( 0< α1 < 1) 为资本——产出弹性指数, β1 ( 0< β1 < 1) 为劳动——产出弹性指数, LE代表有效劳动力数量, 在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完成前, 假定其为一既定常数。在有效劳动产出弹性不变的情况下, 也可以将农村部门的生产函数写为Yr=ArKundefined。在该生产函数下农村部门的劳动者得到的平均收入为undefined, Lr= (1-k) L 为有效劳动力数量, k为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L为总人口, Lr为农村部门的劳动力数量。

(5) 令城市部门的生产函数为Yc=A (Lc) Kɑ2CLundefined (式2)

这里A (Lc) 是Rabenau城市经济效率指数, A (Lc) =a·Lc/ (b+Lc) 2, a是城市部门的集聚指数, 它由城市外部环境决定;Yc 是城市部门的产出, Kc 代表城市部门的资本存量, 为城市就业的劳动力数量, α2 (0< α2< 1) 是城市的资本——产出弹性指数, β2 ( 0<β2< 1) 是城市的劳动——弹性指数;b是最适人口规模, 它由人口承载力决定, 即b=b0+g (Ib) , b0是城市自然承载力, g (x) 是新增城市人口承载力, 是城市部门政府公共投资Ib的增函数, 即undefined (Ib) > 0。

2.经济主体的决策模型

(1) 农村部门劳动者的个体迁移决策模型。

农业部分劳动者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收入。可获得收入w为:

其中, y为虚拟变量, 它表示农业部门的劳动力的迁移情况。y=0代表该劳动者不迁移至城市;y = 1表示劳动力选择迁移至城市以获得更高的工资性收入。c为农村迁移到城市的成本。 它包括自然迁移成本和政府政策控制两部分, 即c=c0+c (g) 。 劳动者通过对城市和农村两部门工资差额减去迁移成本进行比较, 确定自己的选择D, 确定是否留在农村, 或者迁移到城市。

undefined

我们可以对农村劳动者追求收入最大化的行为进行描述:

这就意味着对于农村部门劳动者来说, 他们的迁移决策取决于迁移成本和城乡收入差距。对于农村部门劳动者个体来说, 如果他们能够支付迁移成本, 则城乡收入差距越大, 他们的迁移动机就越强。这样, 在一定范围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的速度就取决于城乡收入差距和迁移成本。

(2) 政府的收入最大化决策模型。

政府的目标是促进城乡两部门收入之和最大化, max Y=Yc+Yr

其中:Yc=A (Lc) Kɑ2cLundefined, Yr=ArKɑ2rLundefined

所以, 政府的最优化选择模型为:

其中L是城市和农村总的劳动力。因为政府希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移规模与城市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所以农村部门的劳动力迁移不会影响其总产出。

(3) 城市部门收入最大化决策模型。

城市部门的人均收入是由市场决定的, 为了最大限度提高他们的集体收入, 需要将其意愿传递给政府。当这一集体意愿足够强烈, 并且同政府收入最大化目标一致时, 才能够实现。这表明城市部门劳动者集体收入的最大化是政府的收入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3.城乡收入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在没有政府干预条件下, 城乡收入差距变化使得经济效率在城市部门远高于农村部门, 假设初期城市部门人口数为L0 ; 城市工资与农村的差距大于迁移成本c。城乡劳动力迁移过程中, 我们可以把封闭型经济的城市聚集过程分为以下三阶段:

(1) 快速集聚阶段。

这一时期Lc 位于区间[L0, Lg], 城乡收入差距达到最高时城市的人口规模为Lg。当城乡收入差距最大时Lg

(2) 减速集聚阶段。

这一时期以城市部门人均收入为标准, 能够进一步划分为两个阶段, 即:减速集聚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 城市部门的人口规模Lc处于区间 (Lg, Lm], Lm为城市人均收入处于极值点时城市的人口规模。由于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足够大, 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进一步从农村向城市迁移, 尽管相对于第一阶段城市经济效率的提升速度相对减慢, 但仍保持增长态势, 城市的人均收入保持上升。不过在这一时期, 因为城市的人均收入增长速度低于农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 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趋于缩小。如果迁移的人口令城市部门规模达到Lm时, 城市人均收入的增长达到最大, 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达到这一时期最低值。在减速集聚的第二阶段, 城市人口规模Lc处于区间 (Lm, b]。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城市经济的效率仍在改善, 但增长速度再次放缓, 城市规模达到最适度规模b 时达到经济效率的最大值。农村富余劳动力迁移速度相对较快, 所以城市产业的人均收入开始下降, 随着农村部门的人均收入继续改善, 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在此阶段, 由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减少, 农村劳动力迁移速度的下降, 使城市部门的效率增加速度在达到最大值后减缓。

(3) 城市扩散阶段。

在这一时期, 城乡收入差仍然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动力, 城市人口开始超过最优状态, 城市的经济效率和人均收入开始以递减的速度下降。尽管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但其仍然能够为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提供动力, 城市人口继续增加, 城市产业的经济效率降低。

三、实证研究

对2006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城乡收入差额进行分析, 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在城市化率处于 (20%, 40%) 区间内时, 农村居民消费稳步上升,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逐渐下降。这部分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城乡收入差距呈下降趋势, 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效率增加, 这段区域属于城镇化过程。第二阶段 (40%~80%) ,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迅速上升。这部分地区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强大的市场需求极大的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工业产值大幅上升, 由于农村青壮劳动力的流出, 农业经济基本维持原状, 与此同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农民不能分享工业发展带来的好处, 在城镇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的同时, 农民收入并没有明显改善。这种二元经济体制的畸形安排的直接后果就是, 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被迅速拉大, 从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也迅速扩大, 从40%城市化率的6000元到80%时的12000元左右, 整整翻了一番。第三阶段 (80%~90%) ,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维持高位振荡, 收入差距随着城市化率的增加有下降趋势。

数据来源:统计局网站、中经统计数据网

对人均GDP同城市化率之间的关系则如图3所示, 随着城市化率的增加GDP持续增加, 并且增速逐渐增快。城市化率发展到80%左右时发生转折, 北京、上海两地的人均GDP随着城镇人口的进一步增加反而有放缓趋势。这个结果同威廉姆森假说互相验证, Williamson ( 1965) 认为在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相对缺乏的时候, 空间的集聚活动大幅度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当基础设施和市场规模处于相对饱和状态时, 拥挤产生的外部性会使人们更倾向于与在分散的空间内安排经济活动。这一结果表明,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持续深化, 集聚所产生的优势显得越来越不明显。

我国现在农村剩余人口大约为5.5亿, 与此同时城市中聚集了大约2亿的外来务工人员, 这意味着如果城市化水平要达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的话, 城市区域必须要创造大约7亿个新的工作岗位, 城市的总人口翻一番, 城市扩张现象会随之而来, 这会阻碍城市部门经济效率的提高, 进而阻碍二元经济的转换, 降低经济的整体效率。这意味着, 城乡收入差距作为劳动力由农村迁向城市的原动力受到最适度人规模的限制。如果城市的人口小于最适规模时,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会带来城乡两个部门经济效率同时提升, 但当城市人口超过最适规模时, 城市部门的经济效率会随着城市扩张迅速下降。目前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城市部门经济效率的提高是整个经济效率提高的主要来源。因此, 城市经济效率的下降, 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整体经济效率的降低。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 是导致城市扩散、经济效率提高受到阻碍的主要原因。为缓解城市扩散的负面影响, 政府可以加大城市人口承载力的建设, 提高城市部门的最适人口规模;也可以加大对农村部门的投资, 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

四、结论

在理解城市化、城市、城乡一体化的关系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模型, 这个模型测试了与城乡人口比例相关的人均GDP和收入差距。发现在城镇化初期, 经济增长同收入差距都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多向着良性发展, 城市发展至一定规模后效率与公平呈现一种权衡取舍的关系, 城市人口比率上升至80%以后城市拥挤带来的弊端将大于集聚所产生的优势。

终上所述, 中国的投资政策在城乡之间分配时必须考虑城乡的实际差距和城市化费用。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 应考虑到自身现有规模同最适人口规模的差异来决定。对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人口已达到或超过最适规模, 进一步城市化的费用高昂, 这一区域的基础设施投资应偏向农村地区, 发展小城镇, 走分散城市化道路。对于省会城市如济南、合肥、南宁等二线城市, 由于其人口接近最适规模, 且城市化费用相对较低, 应在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同时逐步提高劳动力进入门坎, 促进劳动力向三线城市转移。对于三线城市来说, 各级政府要以优惠的政策, 鼓励产业向这些地区集聚, 加快富余劳动力向三线城市转移, 提高其经济效率。以上措施有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且有序的流动,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提高城市经济效率, 进而提高经济整体的效率。

摘要:近年来关于城市方面研究主要放在促进城市化进程,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对于城市规模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人口方面的实证, 对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考虑城市化进程的研究相对处于空白。然而城市真的是越大越好么?本文从城乡一体化角度分析了随着城市相对于乡村发展过程中, 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与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城市化,经济效率,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年猛, 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变化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2, (2) .

[2]许政, 陈钊, 陆铭.中国城市体系的“中心—外围模式”[J].世界经济, 2010, (7) .

[3]黄天柱, 李景霖.现阶段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因与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11) .

[4]Toshihiro Okubo.Ricardian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J],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5 (4) , 620~637, 2011.

[5]Anping Chen, Nicolaas Groenewold.Regional Equality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Is There a Trade-Off?[J], Growth and Change, 2011 (12) .

收入效率 篇9

一、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现状及主要原因

(一) 现状

多年的改革开放, 使我国的经济总量增长迅速、综合国力进步明显, 国家建设的许多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1564亿元①。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虽然成就辉煌, 一些领域也隐藏着不小的危机, 突出表现在收入分配领域。

1.城乡、城乡内部、地区及行业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发展不平衡

2001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是农村的2.92倍, 尽管目前我国已经取消了农业税, 但城乡收入差距由于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及国家财政政策的某些不合理和落实不彻底, 使其进一步扩大。201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是农村的3.23倍。而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在上升,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却在下降。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97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10元。不仅如此, 城乡内部高低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并且大于城乡之间的差距。

随着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 国民经济各行业间的工资水平参差不齐, 主要反映在某些垄断性行业的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其他行业。如通讯、烟草等行业,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 目前, 这些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 而实际的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

2.工薪阶层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领域还存在一个很大的危机, 国家劳动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多劳多得, 但工薪阶层却看不到自己在经济增长中所获得的收益, 甚至对住房、教育、医疗这样最基本的问题也越来越担忧。虽然薪金在增长, 但消费价格增长更快, 有可能完全抵消薪金的增长, 导致相对购买力下降。当一个社会的中坚阶层即工薪阶层不能得到相对稳定的生活, 并且数量在不断减少的时候, 社会系统会出现很大问题。

(二) 主要原因

1.原有的收入分配指导思想已不符合现实的需要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这个分配领域的指导思想在建国初期特定历史条件下,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目前以市场经济为主导, 我们就需要改变这一指导思想, 寻找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点。

2.实践中对效率的片面追求助长了社会分配的不公平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社会实践中, 在效率优先原则的指导下, 人们集中精力搞生产, 围绕中心抓经济, 效率被放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而社会整体发展却不协调, 政府调节职能不能充分发挥, 弱势群体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所以在社会收入分配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 收入差距却不断扩大。

理论上讲, 效率与公平分别存在于生产和分配领域, 两者是可以统一和相互促进的, 但实践中, 社会经济的生产和分配环节是循环往复, 很难划分开的, 所以公平与效率也很难真正的统一起来。即在一定时期内, 公平与效率可能只能注重一方, 这就会相应的牺牲另一方, 重要的是看牺牲的那部分公平或效率是不是合理的。

二、收入分配的经济法调控

(一) 经济法具有再分配功能

“法律是社会利益资源和权利的分配书。”不同法律部门从各自的角度调整社会分配关系。如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重视个人本位, 强调保护个体利益。经济法则具有再分配功能, 在初次分配基础上对社会利益和资源进行再分配, 对解决收入不公、调整分配公平有重要作用。

经济法最本质的属性在于它是国家调节之法。“经济法所规范的国家调节, 是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 针对市场固有缺陷采取的调节, 以更好地保障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协调运行, 维护社会总体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社会化使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这些问题需要经济法对原有的社会资源和财富的分配制度实行某种调整。从这个意义上说, 经济法是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遏制贫富差距过大的有效手段;是消除分配不公所导致的负面影响,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二) 经济法调控措施

1.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

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 不仅强调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 更强调分配起点和分配过程的公平,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并符合我国现状的这一机制有赖于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法律制度。没有法律的介入, 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就没有根本性保障。

2.加快税制改革和税制结构调整

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经济杠杆。尽快完善税收制度, 并保持制度的稳定, 同时加强税收征管, 对于缩小收入差距, 实现社会公平,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解决偷税漏税;通过适当的税率调节收入者的收入差距;规范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秩序, 提升收入分配的透明度以接受公众的监督等。

3.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政府通过社会保障措施发挥再分配职能, 社会保障也是收入分配的重要环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保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初次分配依靠市场的情况下, 让市场来完成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 收入差距的产生是难免的。在贫富差距扩大的压力之下, 对贫困阶层的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程度, 影响着当前的社会稳定。因此, 要把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特别是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多种社会保障。同时, 在我国财力和支付能力增强的基础上, 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及保障水平都应当进一步提高。

摘要:目前,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社会财富急剧增加, 但是收入分配机制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调整, 尤其是原来的效率型分配模式导致我国的收入分配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拟通过分配领域现状的描述, 探求经济法在调控收入分配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经济法,收入分配,公平

参考文献

[1]赵忠璇.论公平、效率与收入分配[J].四川大学学报, 2009, (1) .

[2]张德峰.经济法再分配功能之体现[J].法学评论, 2008, (2) .

上一篇:大学学生社团下一篇:功率曲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