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变化(精选10篇)
收入变化 篇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新疆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本文在历史回顾的基础上, 对新疆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等进一步增加新疆农民收入的路径。
关键词:农民收入变化特征,纯收入,农民增收,新疆农民
新疆地处祖国西部边陲, 是一个多民族聚积的地区。2009年末全区总人口2158.63万人, 其中, 乡村人口1298.42万人, 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0.15%。自改革开放以来, 新疆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温饱问题彻底解决, 新农村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119元增加到2010年的4642.67元, 增加了38倍, 平均每年增加141元。本文将在对新疆农民增收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提高新疆农民收入的路径。
一、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民收入增长的历程
第一阶段:1978—1993年。该时期新疆农民收入处于稳步较快增长阶段,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9元增加到778元, 增加了658元, 增长6.5倍, 年平均增长13.3%。
第二阶段:1994—1997年。这期间, 新疆农民收入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78元增加到1505元, 增加了727元, 增长近两倍, 年平均增长18.0%。
第三阶段:1998—2000年。这几年间, 新疆农民收入增速明显减慢, 1999年首次出现负增长, 增长速度比上年下降8.0%。总体来看处于徘徊不前、增收困难阶段。
第四阶段:2001—2010年。进入21世纪, 新疆农民收入又进入了恢复性稳步增长阶段。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 达到4642.67元, 比2000年增加3024.59元, 增长1.87倍。但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919.01元, 新疆当年在全国的排名为第24位。
二、新疆农民收入变化主要特征
总体上看, 改革开放以来, 新疆农民收入变化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一) 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来自家庭经营收入
统计数据表明:1985年新疆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343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7.0%, 2010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3649.98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8.61%, 比1985年增长9.64倍,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下降了8.39个百分点, 而2010年全国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为2832.80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仅为47.8%。可以看出, 农村经济在适应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 新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跟不上全国, 逐渐拉大了收入差距。
(二) 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第一产业收入, 增收渠道单一
统计数据表明:1985年新疆农民人均第一产业纯收入319元, 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93.1%, 2010年农民人均第一产业纯收入为3311.77元, 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90.73%, 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重只下降了2.37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农民人均第一产业纯收入为2331.01元, 占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为82.29%。
(三) 农民继续增收难度加大, 工资性收入增长缓慢, 二、三产业收入比重低
统计数据表明:1985年新疆农民工资性收入40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0%, 2010年新疆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556.26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1.45%, 比1985年增长12.9倍, 所占比重提高了1.45个百分点, 而同期全国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则由1985年的72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2431.05元, 增长了32.8倍。1985年新疆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是全国的54.9%, 2010年新疆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只有全国的22.88%。2010年新疆农民第二、三产业收入为338.21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28%, 比1985年提高了1.28百分点, 但只有全国水平的56.2%。同期全国农民第二、三产业收入为601.79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17%。
(四) 农民收入呈增长趋势, 但与全国的差距及城乡差距均在扩大
首先, 与全国的差距在扩大。数据表明, 改革开放以来, 新疆农民收入一直低于全国水平, 差距也在不断扩大。200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153.17元, 2010年为5919.09元, 而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2009年为3883.1元, 2010年为4642.67元, 其差额分别为1270.07元和1276.42元。其次, 城乡差距在扩大。2010年新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5421.59元,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当年扩大到3.32:1, 超过了改革初期1978年的2.68:l。
(五) 农民现金收入增长对收入的增长贡献远远超过了实物收入
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促进了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 商品率的提高又促进了农民收入中现金收入比重的逐步加大。统计资料表明:1990年新疆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58.3%, 2010年现金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为85.36%, 2010年比1990年提高了27.06个百分点。2010年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7088.76元, 新疆为7517.22元, 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六) 劳动力文化程度高低与收入呈现正相关关系
据新疆农村住户调查资料, 2007年, 按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分组, 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户人均纯收入2432元, 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户为2765元, 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户为3654元, 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户为3698元, 分别比1985年增长了5.7倍、5.8倍、7.3倍和6.0倍。同时, 随着整个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高, 高文化程度的户数在农户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2010年, 农村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占4.1%, 比1985年增加了3.6个百分点;高中文化程度占7.5%, 比1985年增加了0.7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占49.5%, 比1985年增加了30.5个百分点;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8.8%, 比1985年下降了35个百分点。不难看出, 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户收入越高。
(七) 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保障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近年来, 国家逐步取消农业税, 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同时国家还实行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地膜补贴、农机补贴等一系列的稳农、惠农补贴政策, 极大地调动了新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增加新疆农民收入的路径分析
(一) 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2007年, 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人数为70.9198万人, 占农村总就业人员的16.68%, 而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主要以从事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为主。可见, 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不仅能促进农民增收, 也是农村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应该加快新疆当地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和壮大, 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 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此外, 发展二、三产业必须以新疆当地资源为基础, 立足于农副产品的深加工, 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 提高农产品的增值能力。不断提高来自二、三产业收入比重, 使其成为新疆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 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市场化程度
通过举办和参加各类展销会、农展会和农技110、农民信箱等信息平台, 加强产销对接、市场流通、市场空间拓展, 积极构建农产品现代营销体系, 加快农产品商贸流通, 促进新疆农民增收。
(三)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培训和对口培训
如前所述, 新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 2010年农民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比重高达88.3%。显然, 受教育年限短、技能水平偏低是导致新疆农民转移就业难、工资低的主导性因素, 要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水平, 就必须加大对新疆农民的培训力度。应该采取多种措施, 完善多层次的技能培训体系, 丰富培训内容, 把职业技能培训和非技能综合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切实提高新疆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融入现代文明的能力。除此之外, 要不断创新培训方式, 大力发展订单式培训, 把农村劳动力培训与促进就业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新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通过培训, 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成为新疆农民增收致富的中坚力量。
(四) 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 继续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
政府应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 坚决把过高的化肥、种子、农用柴油等农资和农业用电、机械作业价格降下来, 减少农民的负担。继续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直接补政策, 加大粮食直补、良种补贴、以及大中型农机具的补贴力度。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综上所述, 正确认识新疆农民收入变化的主要特征, 努力探索增加新疆农民收入的路径, 对确保新疆农民增收,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改革开放三十年新疆城乡人民生活[》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2]黄明风.对新疆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J].统计与咨询, 2007, (06) .
[3]韩永贵.改革开放30年新疆农民收入变化及对策建议[J].新疆财经, 2009, (06) .
[4]历年:新疆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5]历年:新疆调查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收入变化 篇2
结合自己家庭生活状况的变迁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教育、科技、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30年。在教育方面,高考制度刚刚恢复时,全国录取大学新生仅有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录取大学新生达到了567万名,全国受过高等教育人员的比例在大幅度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成为世界高精尖人才;在科技方面,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再到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这些航天科技方面的成就,体现出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在体育事业方面,从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后,中国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更是将金牌总数猛增到了51枚,取得了骄人成绩。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融入世界、影响世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30年。从 1978年开始,中国开启了与世界沟通、交往、合作的大门,我们不断学习和吸收世界先进的文明成果,也为世界文明不断作出贡献;在世界影响中国的同时,中国也在影响世界。至今我国的综合国力已大幅提升,世界上90%以上的国家已同我国建交,我国在国际事务和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体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缺点和不足,看到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和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要清
醒地意识到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还要冷静地思考,下一个30年我们要如何定位、如何发展!子曰:“三十而立。”中华民族用改革开放30年的征程,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百年梦想!
改革开放30年,可以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最快的时期,也是我国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条件变化最大的时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恰如一夜春风,吹开了千树红蕾、万村新绿,不用说30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变化有多大,仅从我们身边日常的衣、食、住、行的变化,就能体会和领略到改革开放大潮的滚滚涛声。衣:
从款式单调到品种繁多
开平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说,改革开放前,人们的衣着虽比解放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长期实行布料定量供应,人们衣着的款式仍很单调,多数以棉布为主。每人拥有的衣服为数也不多,一件衣服要穿好多年,兄姐长大了,留给弟妹穿,舍不得丢弃。贫穷之家有姐妹共用一条裤、兄弟共穿一件衣的。如今,30年过去了,每个家庭不分男女老少,每人都有很多套衣服,春夏秋冬齐备,而且不断更新品种,更新款式。服装的品种越来越多,档次越来越高,一进服装市
场,男女老少各种成衣,品种繁多,款式各异,任由选购,价格也便宜,比到裁缝店订制还合算,很多家用的缝衣机成了家庭陈列品。如今在人群中再也见不到有人穿补丁衣服了。
改革开放前,人们身上佩带各种装饰品的为数极少。如今,不少妇女都佩带了各式各样的金、玉、珍珠、玛瑙等首饰,男士也有佩带金项链等。不少老年人带上了玉手镯和玉戒指。这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之后所追求的一种美的享受,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时尚。食:
从定量供应到极大丰富
“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之前,开平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相当一部分人仍处在半饥半饱的状态。由于粮食和副食品严重不足供不应求,政府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机关干部、城镇居民实行口粮和其他副食品(包括大米、猪肉、鱼、油、糖、豆等)凭证定量供应,煤炭、火柴、肥皂、草纸等也要凭证购买。那时,经常出现买物排长龙的现象。同时,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忽视多种经营,强调劳力归田,不准农民外出经商,限制农民超量饲养“猪牛羊”,造成农村长期以来处在百业凋零、集体经济薄弱、农民生活贫困的状态。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连年获得丰收。粮食的充裕带动了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农村呈现一派“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喜人景象。市场繁荣,物产丰富,品种齐全,除了鱼肉蛋菜之外,还有鲜活、熟食、丸类、腌制品和各种小食、水果、烟茶酒以及鱼胶、鱼翅、燕窝等高档
食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大大满足了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需要。30年过去了,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人们对饮食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巧。不少家庭为了图方便,省时间,逢年过节、做生日、办喜事,全家人上酒楼品尝美味佳肴。家里来了客人,电话一拨,饭菜送上门,方便又省事。煮饭炒菜,过去用煤炭炉,现在用煤气炉。农村也如此,这是很大的进步。再说买药,过去中药铺很少,药品又欠缺不全,包一剂中药,缺二欠三,有的还要经领导批,如今,药铺的药品样样齐全,随到随包,十分方便。各种滋补药品,比比皆是,不用“走后门”随时都可选购。
住:
从人均几平方米
到人均几十平方米
改革开放前后对比,人们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前,有不少家庭全家人挤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子,人均面积只有几平方米。子女长大了势必分床,只好搭了“双人高低铺”,男女同挤一间房。有的利用楼阁或厅角,设置临时移动床位。住房既狭窄又没有厕所,到厕所要走远路。有的青年男女要结婚因没有房子而苦恼,有的只好再三延缓婚期,有的厚着脸皮向亲友借住或不惜用高价租用。
改革开放后,随着开平城市和农民的发展,先后兴建了一大批商住楼和私人住宅。尤其是市区,规模之大、速度之快空前未有。一大批商住楼的建成,大大缓解了住房的紧张状况,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
积由改革前几平方米增至20多平方米。室内的装修及家具、电器,由低级到高级,客厅的陈设由木制的沙发换成高级红木或真皮沙发。电视机从黑白到彩色,由小到大,由电子式的到液晶、等离子式的,一家拥有二三台电视机的家庭为数不少。人们所谓的“三大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逐步升级,上世纪70年代是自行车、缝衣机、收音机,80年代是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90年代是摩托车、电脑、空调器。不少家庭还有电饭锅、消毒柜、音响、录像机、微波炉等等。各家各户普遍安装了电话,很多人有手机。一些家庭还购置了小汽车。行:
从“水泥路”到水泥路
改革开放使开平交通建设空前大发展。改革开放前,开平的路况很差,路面狭窄,都是泥土路和沥青柏油路,人们现在还笑称那时的是“真正的水泥路,一下雨就只有水和泥,难走得很”。那时遇上雨天,车辆行驶十分困难,摇来摆去如跳“摇摆舞”。如今,开平已形成以市区为中心,外通省内外,内连镇乡村并深人边远山区的交通运输网络,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汽车可直通各乡村。路面普遍进行拓宽,基本实现水泥路面化。车辆种类繁多,有豪华大巴、中巴、大中小型客车、的士、公共汽车等。人们外出探亲、出差办事或旅游,既方便早快捷。以前开平到广州,需要5-6小时才能到达,如今乘豪华大巴,不用2小时就到了,既快捷又舒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享受大自然风光,欣赏祖国锦绣河山,成为人们追求的新时尚。上面列举的衣食住行的巨大变化,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得到的,都
收入变化 篇3
关键词:收入差距;城镇化;泰尔指数一、前言
我国收入分配不平衡日益凸显,收入差距扩大是大趋势,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最令人关注。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考虑城镇社会保障福利,城乡收入差距的情况更严重。
二、文献综述
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一是刘易斯等从理论上论证了城镇化对城乡差距具有缩小作用。潘文轩、曹裕、贺建清等得出城镇化在短期和长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二是城镇化拉大城乡收入差距。谢云得出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拉大。三是城镇化短期拉大城乡收入差距,长期缩小直至消除差距。吴先华发现城镇化长期通过影响市民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短期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向关系。四是符想花研究表明:时间数据,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正相关,横截面数据,各地区差距与城镇化负相关。
前人研究单从城镇化研究收入差距研究较少,多数实证研究未对城镇化与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探讨。
三、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与理论分析
(一)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城乡收入差距大体上分为几个阶段来分析:
1、(1978-1984),差距呈缩小趋势。2、(1985-1993),差距呈扩大趋势。3、(1994-1998),差距呈缩小趋势,农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4、(1999-2015),差距再次扩大。
(二)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
1、要素价格影响收入差距。要素价格决定收入差距大小,劳动报酬偏低是主要原因。劳动力相对过剩,工薪收入普遍偏低。其次,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高收入者的投资使收入增速快于低收入者,地价收入远超劳动,造成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2、经济发展、自然环境与产业结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资源、环境以及交通等条件不均衡。农村还以农业为主,农产品需求弹性小,农业增长必落后第二、三产业发展,导致了城乡收入增速不同,拉大收入差距。3、城乡二元经济与户籍制度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之前,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农村发展受阻,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乡户籍制度,阻碍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制度不均衡,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4、财政投入与政策性倾向影响城乡收入差距。财政支出用于农村较少。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发展重心转向城市,使得城乡在收入、就业等享受不同的待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度量
(一)城乡收入差距泰尔指数。将中国分为城镇和农村两个组别,利用泰尔指数公式测算出1978年至2015年中国的泰尔指数。图1城乡间泰尔指数走势图
(二)中国城镇化率。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计算历年城镇化率。
改革开放后,城镇化整体呈上升趋势,自1978年到2015年,城镇化率从17.92%上升到了56.1%,发展趋势不错。当城镇化处于30%-70%时,城镇化高速发展,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城镇化仍快速发展。
五、城镇化与收入差距的动态关联
第一,单位根检验(ADF检验)。利用EVIEWS7分别对泰尔指数、城镇化率以及其一阶差分进行单位根检验。泰尔指数和城镇化率均非平稳,其一阶差分均平稳,二者均一阶单整。
第二,协整检验。两序列均同阶单整,以泰尔指数incgap为被解释变量,城镇化率urban为解释变量,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模型。
Incgap=0.237016urban (1)
incgap和urban存在协整关系,城乡泰尔指数与城镇化率长期均衡正相关。
第三,Granger因果检验。用eviews7对incgap与urban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
城镇化率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第四,构建误差修正模型。探求短期城镇化率波动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结果显示当期城乡收入差距变动不是因为当期城镇化率的变动,短期关系不明显。
六、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通过对中国1978-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到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两者之间正相关;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到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是单向的因果关系,城镇化是城乡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反向关系是不存在的;短期波动影响构建的误差修正模型从统计上看是不显著的,说明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短期波动不明显。
(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建议。新型城镇化,以现代化为目标,以人为本,市场主导,内外需牵引,创新驱动,内涵增长为重点,适度聚集为原则,三化互动,实现低成本、高收益,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现在中国正需要推进新型城镇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1、“人的城镇化”。首先推进户籍改革,消除户籍歧视。消除城乡壁垒,促进劳动力流动,扩大农村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其次,改革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提高土地产出和规模;第三,解决农民工住房难问题,构建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供给体系;最后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2、城乡一体化。农民顺利就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个健康、健全的劳动力市场非常重要,建设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打破城乡分割格局。建立健全城乡各级劳动力市场,对农村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进城人力资本存量,实行平等就业制度,消除不利农民就业收入的限制规定,提高收入。
3、政府与市场作用相结合。推进城镇化需要资金建设基础设施,为了吸引资金,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靠全社会来推进新型城镇化,但市场作用有盲目性,因此需要政府的引导作用,由政府引导,与市场相结合,促进新型城镇化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文轩.城市化与工业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2):20.
[2]曹裕.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0(3):29.
[3]贺建清.城镇化、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J].新疆社会科学,2012(4):28.
[4]龚新蜀,王雪峰.城镇化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性问题研究[J].宏观经济,2007(3):90.
[5]赖晓东.东西部收入差距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2.
国际收入准则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篇4
一、国内外应用收入准则研究简述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改组前发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18号(IAS 18)及其解释公告SIC 27、SCI3 15,在适用IASC收入准则和美国一般会计准则(USAGAAP)6的期间,因为相关指引与实务操作的差距性,有关收入确认的讨论之声从未间断。总的来看,国外学者更偏重于新收入准则变化的理论研究。
国内收入准则以财政部1998年和2006年出台的管理文件为标志,大体分为两个阶段。1998年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填补了当时施行的会计制度的某些空白,如明确规定了年报中应予以披露的具体收入事项。国内学者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收入准则确认与计量的研究,如对收入内容是否扩大、确认标准是否具体化、会计原则运用是否贴切、收入计量是否科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收入准则涉及的法律法规、财税管理研究也日渐增多,如收入准则与《合同法》联系性的研究,就涉及的风险与报酬界定问题的探讨。2006年财政部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准则》(CAS 14),较1998年版更为详细地规范了收入的会计核算。此后,学者们从收入定义、计量、实务处理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收入准则实务化的深入探讨:(1)收入定义方面,CAS 14重新定义了收入,突出了“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主要收入准则特征。不少学者针对收入定义的变化展开讨论,如葛家澍(2012)认为企业确认收入的实现以三种现金净流入相关的方式存在:已实现、可实现和未实现。(2)计量方面,收入准则规定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公允价值的差额采用实际利率法计入当期损益。(3)收入实务处理方面,一些学者对经常性损益调整的详细会计处理规定表示认同,指出非经常性损益的会计处理方向仍有待研究。(4)收入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因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存在差异性,一些研究者将递延方式分期付款与视同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差异纳入了财税处理研究范畴。
随着2010年IASB和FASB继续联合推动收入准则的意见征集与实质发展,国内学者再次将目光投向完善我国收入准则制度的研究,如收入定义是否适宜当下的会计环境,收入概念的界定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等。2014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IFRS 15,对收入确认规则做了创新性调整,引来各方学者广泛关注。国内外研究的重点逐渐从收入确认创新性的探讨转移至收入确认有效应用的研究。本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国内外收入准则变化历程做了梳理和归纳,从应用角度明晰了收入准则变化内容,深入分析了其对部分主要相关行业的具体影响,据此对国内收入准则适应国际趋同理念提出了合理建议。
二、国内外收入准则发展历程及新变化
不同的会计环境对于收入准则制定组织和准则适用主体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明晰收入准则发展变化脉络,准确总结IFRS 15版主要特征,本文首先对收入准则历次版本做了系统梳理。
(一)国内外收入准则发展历程
从表1国外收入准则修订的频率,讨论的范畴,意见反馈的重视程度等可以得知国外对收入准则适用效果非常关注,以IASB和FASB两大组织为代表形成了趋同思路,即制定组织上步调一致,核心内容上明确了“资产—负债观”,以得到国际资本市场上更多认同。例如,IASC的IAS 18所规定的收入确认方法并不具体,导致会计人员在处理复杂业务时缺乏合适的指引,如多要素交易时价格的分配问题;而FASB的第五号概念公告虽然根据不同行业的特征对收入确认实务给出了较为详细的指引,但过于繁琐导致相同经济业务实质的同类交易适用不同会计处理。考虑到这些版本存在的缺陷及分歧,IASB和FASB于2002年正式合作,致力于制定符合国际趋同的国际会计准则。两大会计准则制定组织多次发布征求意见稿明确了趋同的新收入确认核心原则:确认收入的方式应体现企业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服务的模式,确认收入的金额应反映企业预计因交付商品或服务而有权获得的金额。
较之国际收入准则发展,我国的会计准则发展起步较晚,如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仅对收入等会计要素进行了基本定义,缺乏更为详细的应用指引,如适用范围、计量方法等。此后,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市场体系,收入准则制定基于国内实情体现务实原则,又更多借鉴国际准则内容,体现国际趋同的特点。2006年财政部借鉴国外收入准则内容制定的CAS 14版,提出了国内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38项会计准则弥补了1992版的不足之处,准则中“合同或协议价”与“公允价值计量”等术语的运用显示了CAS 14与国际接轨的迹象,但也存在着与IAS 18类似的缺陷,如同样缺乏多要素安排的指引。2006年之后,随着IFRS 15等国际会计准则的有效推进,国内会计准则研究人员、适用收入准则的会计主体以及相关利益者对此保持高度关注。财政部陆续对公允价值、财务报表列报等CAS准则进行修订。因此,随着2014年IFRS 15正式发布,基于“国际趋同”的理念,财政部将会对CAS 14进行适应性修订,以减少因财务问题所导致的企业发展困境,使企业更好适应国际市场规则。
(二)国内外收入准则的新变化
FRS 15将于2018年全面取代或更新由IASB或FASB发布的收入准则。由于准则变化对企业经营产生直接影响,IASB允许其使用范围内的会计主体在2018年之前提前适用IFRS 15,而USGAAP适用者则可以在2018年12月15日之前采用新准则,两者都允许会计主体进行全面追溯调整或修正追溯调整。因此为深入了解收入准则确认对各行业经营效益的具体影响,需要对比分析IF 15、IAS 18、CAS 14,以更好地理解新准则变化,指导企业更好的适用准则,为国内准则接轨国际修订提供合理指引。在此从适用范围、收入定义、收入确认条件、计量、披露五个方面对比新旧准则,如表2。
对比IFRS 15和IAS 18可知,IFRS 15发生了以下重要改变:首先,适用范围更为广泛,IFRS 15将与客户签订的合同作为主要的会计主体,解决了IAS 18、IAS 11处理复杂经济业务时会计处理指引不足的问题。其次,收入定义更加明确,IFRS 15从资产负债的角度重新定义了收入的概念,明确了收入是在会计期间由于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导致的所有者权益增加。收入在实务中指的是源自与客户签订的合同的交易价格,确定交易价格涉及识别单个合同的履约义务、识别非同质合同以及合同执行中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再者,收入确认更加详细化,IFRS 15提出合同识别五步法,即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识别合同中的履约义务、确认交易价格、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单独履约义务以及履行每一项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IFRS 15将商品的控制权转移与否视为收入确认的主要限制条件,针对或有对价的情况下收入确认的标准为“75%的极可能”。此外,计量更加实务化,IFRS 15对收入的期间确认与时点确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实务化的指引,如不能在一段时间内确认时才考虑在时点确认的原则,确保满足未来义务的成本可以资本化,但有可能造成收入的延迟确认。最后,在披露方面更加透明,IFRS 15要求企业披露充足的信息以满足财报使用者的需求,如合同的金额、收入确认的时点、收入的不确定性、合同的现金流、划分交易价格的方法等信息。
对比CAS 14与IFRS 18,可以看出CAS 14对IAS 18的借鉴,如收入定义与收入确认条件都与之相似。CAS 14未来的修订很可能会在基于国内实际情况基础上,借鉴IFRS 15一些新的理念,如基于资产负债理念着手收入定义、基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增加相关性披露等。笔者认为今后CAS 14修订可以参照IFRS 15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在适用范围上,考虑到国内仍在发展中的相关法律法规,参考IFRS 15制定的CAS 14修订版在短期内取代收入、建造合同等系列准则的可能性并不高,因此国内研究应考虑收入准则修订版适用范围是否需要扩展至所有与客户签订的合同。在定义方面,IFRS 15基于资产负债观理念明确了收入因资产、负债变化而导致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定义,修订版需要明确“日常活动”中的收入与“会计期间”的收入之间的差异以及所有者权益变动与资产、负债的逻辑关联。在收入确认方面,CAS 14中“劳务交易结果可靠估计”强调了可靠性,这与收入费用观所要传递的可靠性会计信息有关。但由于国际收入准则制定理念已从“收入费用观”转向了“资产负债观”,即使国内转变需要一定的时间,CAS 14修订版所要传达的会计信息也应考虑资产负债观理念所要求的相关性,即相关性优于可靠性。对CAS 14修订版的确认条件转化可以先从判断控制权转移方面进行修订。在计量方面,CAS 14采用了公允价值,体现了其向资产负债观转化的发展意图,将合同价或协议价作为计量适用的公允价值,同IFRS 15计量适用的交易价格在本质上相似。然而在并不具备全面更改收入确认条件的情况下,CAS 14修订需要结合本国国情,明确合同价格分摊等实务处理向资产负债观发展方向转化。在披露方面,CAS 14和IFRS 15的差异在于披露内容的多少。由于财务报告使用者需要更多高质量的披露信息来预估企业发展趋势,且更多合理的披露可以帮助企业健全其发展流程,因此CAS 14修订版应适当地扩展其披露要求,如披露收入确认中不确定性的内容、完工过程中现金流的性质、金额等。
三、国际收入准则变化对相关行业的影响
IFRS 15明确指出适用IFRS的会计主体需要对其报告使用者提供收入确认的方式和时点,进行包含更多相关性信息的披露。由于行业收入特征的不同,如单一提供商品或捆绑提供商品和劳务,适用IFRS 15使得不同行业面临各自的挑战。考虑到施行IFRS 15对电信行业捆绑式销售、建造行业完工百分比法以及油气行业合同分成的影响较大且具有代表性,而医疗行业、保险行业、房地产行业的附赠或折扣销售模式与电信行业捆绑销售的本质近似,软件行业专利权的探讨与IFRS 15合同创新式收入确认的关联性较小,所以本文选择电信、建造和油气三个典型行业来解释实务操作过程中很可能面临的困难。
(一)施行IFRS 15对电信行业的影响
电信行业捆绑销售的营销政策使其在适用IFRS 15变化时受到的影响较大,如交易价格的估量和履约义务的识别在实务操作中对收入确认的影响。因口头合同和隐含合同均列入收入确认的合同范围,电信行业中团体消费的折让和减免现象则加剧了客户合同识别和履约义务识别的工作,如大客户业务较普通客户优惠力度大,其间小客户的“拼单”业务和业务办理中或办理后的突发“退单”加重了合同交易对价的会计处理工作。合同交易对价仍存在估量和后期调整的实务疑问,IASB和FASB的收入过渡小组在第五次会议时也讨论了类似合同估计时可以使用的方法。笔者认为应当限制交易价格估价方式,如对类似经济业务的合同进行估计交易价格出现不同结果时,依照资产或负债的基本理念进行业务识别更符合IFRS 15一致性与相关性的理念。此外,对比IAS 18以商品和服务风险报酬的转移为确认条件,不区分商品和服务的账面价值,以同一性质的业务进行计量的规定,IFRS 15将收入确认的关注点转向与客户签订的合同,以控制权转移为收入确认条件,遵循收入确认五步法的顺序进行收入确认。上述收入确认方式的变化可能导致电信行业收入确认的延迟,如电信的售后保修归属服务业务,分摊后的交易价格应在履约义务实现的一段时间或时点进行收入确认,因而可能导致收入确认的延迟。
(二)施行IFRS 15对建造行业的影响
IFRS 15创新性的收入确认五步法加大了建造行业会计处理的难度,企业会计人员业务处理思路应由“预测或评估工程进度”转变到“基于合同衡量收入”。因此会计人员要辨别收入确认的加权价格或经验价格等可能性门槛,高度重视单独履约义务的识别和合同交易价格的估量。以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为例,工程周期超过6个月以上时,需要设立“常设机构”作为项目所在国的责任主体,该“常设机构”作为主体的预算与决算均涉及到工程周期中复杂的总承包合同。工程勘察设计、项目监理等工程周期中的环节以分包合同呈现,因此需要更加注重识别履约义务的收入确认环境和收入计量方法的选取。例如设备采购等工程周期较长的合同,在进行收入确认时,在完全抛开建造合同中的完工百分比法来判断是否构成“单项履约义务”的情况下,比较可行的方法是依据工艺流程的完工节点来确定。这就需要项目施工管理、监理以及项目业主根据合同规定确定工程量单,在此基础上确认“单项履约义务”。而对于工艺流程过于复杂,工期跨度时间大的,由于收入确认核心的指标“完工进度”很可能无法精确计算,仍应按照完工百分比法进行收入成本确认,才能更科学、合理的进行项目收入确认。也能防止实务操作中企业可能蓄意安排工程进度以满足确认条件或通过调整“完工进度”来操纵利益,从而难以从收入方面反映经济行为的实质。确认交易价格方方面,IFRS 15取代IAS 18后,收入的确认不再以“金额可以可靠计量”为标准,建造合同由于工期长,环节多的特点使得其交易价格的确认多适用估量的方法,如设备采购过程中零部件的交易价格直到最终销售前都无法直接确认,因此,估计交易价格需要慎重且采用相关性高的信息,使估量价格更具参考价值。
此外,IFRS 15的新变化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合同法律法规的完善。由于建造合同周期较长和空间跨度较大,合同变更使得其收入确认难度加大。IFRS 15在合同变更问题上偏重于得到合同双方的同一意见后进行合同具体更改。这一改变限制了合同收入确认条件,体现了新准则的务实性,强调了财务信息的高度相关性。然而合同双方的“同一意见”在很多情况下涉及政府间的协调,进行变更的可能性较小,并且变更往往会增添附加条件,这会造成收入确认的不确定性。因此,笔者认为,海外建筑合同变更时需要考虑合同的剩余权与剩余履约义务,力求变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则,降低收入确认不确定性。
(三)施行IFRS 15对油气行业的影响
随着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上升至超过60%,石油行业的海外发展引起社会各界的注目。对石油合同和相关会计准则的探讨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对准确评估石油公司的海外业务提供有力支撑。IFRS 15基于合同对价进行收入确认的方法适用于所有与客户签订的合同,也包含石油合同相关的会计处理指引。实际业务中,石油合同的签订涉及方方面面,尤其是国际石油合同,东道国政府、合同者、银行和相关资源机构都对合同的签订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且石油矿区的开发过程包含诸多特殊环节:如取得探矿权、地质勘探与开发、矿区财产的转让及相关交易、披露等,由于石油地质资源估量的不确定性、开发中涉及多国法律法规等不可控因素,所涉及的合同完成周期可能非常长,收入确认是在一段时间内还是某个时点需要富有经验的会计人员进行判定。而且对于合同续存过程中的跨期会计处理和会计信息记录很可能需要估计其现金流,因此会计账目如何如实地反映经济信息需要进一步研究,谨慎选择估计方法。由于IFRS 15重新定义了收入等关键术语的概念,企业管理人员有必要探讨开发期间不同类型的石油合同,如租让制合同和产品分成合同,以便在收入确认实务操作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注意商品互换交易时客户合同的识别,谨慎估计换入和换出资产的交易价格,降低同质商品互换产生较大金额差异的可能性。此外,IFRS 15的某些改变有可能造成收入确认的延迟且该延迟将会影响合同原定履约义务下的经济业务市值等具体经济实务。基于石油行业的战略地位,其会计主体的确认需要更为慎重,提前研究和试行IFRS 15将会使企业更为稳健地渡过会计政策的变更时期。
除上述三个代表性行业涉及的收入准则适用事项以外,施行IFRS 15也可能涉及一些通用的会计处理注意事项,导致部分企业现有的经营系统或成套信息系统的调整,可能会导致企业经营策略的变更或对企业运营活动中的部分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如薪资评定、税务筹划等。因此,需要全面研究IFRS 15为行业适用新收入准则变化提供更多实用信息,规避不利因素。
四、对我国试行新准则的相关建议
国际资本市场的复杂性日益加深,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发展的大方向是国际趋同,为此采取合适的机制有效推进企业提前适应国际准则新变化,有利于我国“走出去”的企业早日在国际资本市场发挥自己的优势,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本文从政府、财务信息使用者、会计研究人员三位一体的角度思考施行收入新准则,以有效推进各行业适应新准则变化。
(一)政府的大力引导与支持
IFRS 15将在2018年1月1日正式取代IAS 11、IAS 18等一系列相关会计准则及指引。鉴于我国会计准则发展保持合理的国际趋同化路线,我国修订相应准则亦是趋势使然。会计准则发展需要制定者的大力推动,如IASB在发布IFRS 15之前、FASB发布Topic606之前,进行了系列的以收入核心原则和实务操作为主要内容的征求意见稿,其中IASB由不同国家会计职业团体和利益相关组织代表构成、FASB是美国制定财务报告准则的指定私营机构,而国内资本市场并无其他营利或非营利会计准则制定组织或机构,会计准则制定者是隶属政府工作部门的财政部,其国内权威性远高于IASB和FASB。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修订的组织经验,我国政府在准则制定方面应当强调其权威性和强制性,充当适当且理性的引导者与倡导者,采用研讨、问卷、函询等多样化的调查方法进行修订意见征集。建议政府大力支持相应的会计准则研究机构,突出研究个体,为“走出去”企业适用IFRS 15提供实用性建议,对国内会计准则趋同路线提供更多有效研究信息。
(二)财务信息使用者的理解
新会计准则作为新生事物必将经过抵制、倡导、再抵制、再倡导的反复过程,直至其成为日常会计处理规则。因此,对于财务信息内外部使用者而言,他们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转变财务信息使用思维,知晓准则变化的必须性和有益性,及时适用收入确认新准则。但是当财务信息使用者意识到收入准则从签订合同的角度保障了自己的既得利益时,即使准则变化可能带来行业合同知识、相关法律和公司制度方面的新挑战,且加重了工作任务,他们也能逐渐理解并接受,这也进一步推动IFRS 15的施行和发展。因此,对适用新收入准则的企业而言,及时发布解读和适用指南可以帮助内部财务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准则发展方向,将IFRS 15准则应用于实际工作,减少更换会计政策带来的工作负担和压力。对外部信息使用者,及时披露符合IFRS 15要求的会计信息,可以使他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企业财务变化的原因,减少企业披露不及时给财务信息使用者带来的信用风险。
(三)会计研究人员的合理探讨与规划
IFRS 15发布以来,大量会计研究人员等对于施行IFRS 15和修订CAS14进行了深入讨论,内容涵盖了解析IFRS 15和探讨其相关影响,但是对于国内收入准则修订只是形成基本共识“保持国际趋同”。为更好的推动收入准则修订,要从管理者和研究者两个层面进行合理的研究规划。对于以政府和行业协会为代表的管理者来讲,应当考虑设置专项研究经费、制定研究项目指南,推动社会研究。并集思广益,适时发布收入准则意见征集稿,反复推演理论创新与实务操作可能效果。从研究者层面,相关研究人员应当借助管理者发布的课题,利用大数据或实际财务数据在假设环境下对IFRS15施行可能的后果进行预评,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提出新收入准则应用的合理建议。
摘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14年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IFRS 15),对会计收入确认带来较大影响。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会计收入准则历次调整历程,着力分析其适用范围、收入确认、收入计量与披露等方面,然后探讨了IFRS 15对部分行业的具体影响,为国内收入准则如何适用准则新变化,保持国际趋同路线提供了可行思路。
关键词:收入确认,准则变化,履约义务,行业影响
参考文献
[1]葛家澍:《企业收入实现及“实现”概念探析——论企业收入的已实现、可实现和未实现》,《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年第1期。
[2]唐滢滢、汪祥耀:《IFRS 15“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解析及启示》,《财会通讯》2014年第25期。
收入变化 篇5
都晓宇 2008国际经济与贸易专科二班
岫岩满族自治县是山区农业大县,全县总面积4507平方公里,拥有耕地83万亩。掩映在崇山峻岭间的岫岩新甸镇新甸村坐落在鞍山最南部,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近年来,这个村无论是群众生活水平还是村容村貌,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脱颖而出。在新甸村曾经流行这样一句话,“中间只隔一条道,道东道西两重天”。道东的大山村比较富裕,许多农民搞起多样致富产业,还有一些人在鞍轮集团上班;而道西的新甸村则贫穷落后,农民不善于搞产业调整,也不愿意到企业打工,只守着自家一点土地过活。落后的观念让新甸村越来越贫穷。
为了更好的了解我的家乡农民收入的变化情况,我在家里的亲人和乡镇府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并做了一份报告总结。
一、村民的就业现状
为了让村民转变观念,村主任邱里波带领村干部帮助村民联系到鞍轮集团以及大连等地企业去打工,现在全村600户农民中几乎家家都有人外出打工赚钱,每人年均可增收8000元以上。而村里的地则由少数人承包起来,形成了规模效益。村里刚建成占地4000平方米的现代化蔬菜加工厂,每年可以对6000吨蔬菜进行加工。经过3年发展起来的2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也实现了机械化自动排灌,生产出来的蔬菜绝大部分经蔬菜加工厂加工后卖到大连、鞍山等各大城市的超市,年产值可达300多万元,仅蔬菜一项全村人均收入提高近1000元。找到致富良方的新甸村农民,人均收入从不到2000元一举升到4660元。村里还多方筹资,新建了1500平方米的小学教学楼,修建便民桥6座,村组道路20余公里,实现了组组通桥涵,9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电话,近300户富裕农民先后住进了楼房。2000余农户经营以温室山野菜为主的“苦味产业”,年户均收入达到2.2万元以上。正如该县经营“四味产业”的农民所说:“政协主意好,政府抓得实,农民的好日子没个跑。
二、新甸镇新农村建设新视点
用新的视野把握大局,用新的视点思考现实,切实定位工作的出发点,找准结合点、挖掘切入点,明确落脚点,是当前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2009年,新甸镇将抓住机遇,用足用活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动员一切力量实现农业产业化要有新进展、农民收入要有新提高、农村改革要有新突破、社会事业要有新发展、社会风气要有新变化、党的建设要有新举措。农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0000万元,比去年增长10%,农民人均收入增长8%。
(一)一转多变
“一转”就是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按照“工业化”的思维方式经营“三农”。要用工业化的视点思考农业产业化,推进单一农业向复合高效农业转变。要切实克服规模就是产业化的落后观念,把科技和效益放在第一位,用延长农业产业链和单位面积最大效益吸引规模,实现农业产业化。
“多变”,就是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上,方法要多,变数要多。一是“粮变肉(蛋)”。大力发展畜禽产业,加速推进粮食过腹转化,到2009年底,全镇要有30%的粮食转化为肉蛋,猪、牛、羊、鸡饲养量要增加40%。二是“小变大”。以无公害蔬菜基地为代表,通过发展合作经济、推进土地流转和专业化生产,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逐步整合成大规模、大生产,形成规模效益。三是“少变多”。充分发挥各家各户优势,通过依靠科技发展多种经营,实现由“一元”增收向“多元”增收转变。四是“粗变精”。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精细种植业和精深加工业,全力加大出口麻栎、出口蔬菜的种植面积,新上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五是“农变工”。通过对二、三产业的加速发展,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实现由农民向市民、向工人的转变。2009年农业劳动力工人化要达到60%,外来打工人员要增加到4500人。
(二)一策多略
“一策”,就是坚决贯彻“打造三力,强镇富民”的指导思想。“打造三力”就是打造新甸建设气势上的活力,经济上的实力,环境上的魅力。狠抓集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实力--强镇;狠抓个体经济和致富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富民。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为新甸发展服务。
“多略”就是在具体的工作方式上,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目
标,多角度、多渠道地谋划工作新方略。一是传统创新的方略,在科技成果运用上下功夫。就是要提升、加快科研成果和实用新技术在传统产业上的推广应用,重点在粮、畜、果、菜、食用菌产业上实现新突破,通过科技联姻、技术指导、资金扶持、市场销售等全方位服务,切实把传统产业资源转化为效益。二是产业延伸的方略,在农副产品加工上下功夫。通过大力发展粮、菜和食用菌等农副产品加工业,牵动产业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走向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三是统筹协调的方略,在开放联合上下功夫。广泛宣传,广交朋友,广用人才,在鞍轮附属企业、龙头企业、农民致富产业、服务行业等领域,加快同工业和城市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对于“彩色飞碟”等一批具有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的新项目,要放开手脚招商引资,全面推进农业企业化、工业集团化的实现。四是政策保护的方略,在政策运用上下功夫。要切实运用好国家各项扶持“三农”政策,敢于设想,敢于争取,敢于碰硬,敢于拼抢。通过对政策的积极争取和灵活运用,不断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后劲,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2009年将围绕这一发展策略,紧紧抓住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落实的有利时机,更多地把项目和资金的“协调”、“争取”作为主攻方向。既要把计划中的项目找准落实,又要把自身优势开发成新的项目,做到项目开发下有底线,上不封顶。尤其是要重点围绕鞍轮集团、小城镇建设、区位环境、人文环境等投资优势寻求更新更多的开发项目。2009年计划中的底线建设开发项目是:利用惠农政策千方百计支持鞍轮集团的发展;投资500万新上保营机械设备配件厂;投资300万元新上大福修配维修中心;投资300万元扩建木工机械设备厂;投资300万元启动镇砖瓦厂;投资200万元扩建新鑫无公害蔬菜基地;投资200万元构建腰岭村养殖基地;投资300万元扩建面向冰峪风景区服务的“饮食服务小区”;投资100万元扩建卫生院;投资300万元完善中心校为标准寄宿式学校;投资50万元完成金矿村4公里柏油路工程。
(三)一局多式
“一局”就是要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全镇工作的一盘棋。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指挥部署;各行各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多式”,就是在具体的工作方法上,要科学整合社会资源,按照社会资源的范围、产业、功能的不同来确定不同的经营和管理模式。一是“三农”联动式资源整合。就是充分整合农村、农业和农民这三大基本社会资源。充分认识和利用农村现实的机遇地位,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揽新甸全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推进新甸改革。要充分认识和利用农业现实的项目和资金地位,围绕新甸区位、资源、环境等特殊优势,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坚持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发展方向,集中发展外向型蔬菜加工厂、两个缫丝厂和粮食酒厂,带动农副产品和农户走向市场。要充分认识和利用农民现实的政策地位,积极稳妥地做好土地流转和转让工作,切实抓好生产基地建设。要按照标准化、专业化、区域化和服务系列化的生产要求,继续扩大“新鑫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完善其余8个专业村的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架起基地与农民之间紧密相联的桥梁和纽带。二是“三产”联衡式经营方略。就是要用发展的观点、快富的观点科学处理好新甸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实现“强镇、发商、富民”。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要把新上工业项目与新上龙头企业、农事企业、致富项目等同对待,用工业化的管理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要确定第三产业对一二产业的服务和促进地位,正确把握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与第三产业的平衡关系,重点解决好农副产品批发、饮食商贸提档、休闲场所齐全、环境秩序文明等急需解决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把鞍轮集团定位在牵动新甸一二三产业加速发展的核心地位。三是“三轮”联转式功能驱动。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镇、村、户三个建设主体的功能,实现三个轮子一起转。要充分发挥镇级的主驱动功能、村级的传带功能和农户的“旋转”功能,切实把镇级的发展愿望化为村、户的发展热情,落实在具体的发展项目和成果上。要结合新甸实际,充分运用政策和典型的引导、科技和服务的指导、荣誉和利益的诱导,切实调动全镇上下的积极性,让镇、村、户三个主体以大功率、大作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奋勇前进。
三、新甸镇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一)新甸镇积极落实惠民政策 促进农业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近日,新甸镇党委、政府召开全镇各村、各单位负责人及全体机关干部参加的工作会议,传达上级有关惠民政策。要求全镇紧跟市、县工作思路,发展农村
经济,落实好惠民政策,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2009年全镇将新建标准化温室大棚 500 座,每座大棚将享受市、县补贴1万元,此项工作现已全面展开。预计这项工作完成后,会使新甸镇农民收入增加200余万元,将会带动新甸镇农业经济的新一轮大发展。
(二)庭院经济已成为该县农民增收新的亮点
岫岩县是山区大县,有着发展庭院经济的诸多优势,许多农民在自家庭院内,充分利用每一块空间发展种养项目增加收入。新甸镇腰岭村村民石成明利用家住山坡间,山上有林,山下有水的有利地势,发展养鸡业,如今已建设鸡舍30余间,发展存栏蛋鸡5000多只,年收入达到4万多元。杨家堡镇苏家堡村村民王银刚,在自家庭院内建起标准化猪舍育肥猪,年收入达2万多元。一个并不算大的院子,能创造出如此可观的经济收益,被越来越多农民看好。如今,岫岩县新甸镇农民们在发展种养短、平、快致富项目的同时,又把目光盯在了发展绿色养殖、种植业上,收入倍增。随着种养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作用,广大农民在以住宅为中心发展庭院经济的基础上,又利用自留地扩大了庭院经济的种养规模。庭院经济的发展,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增加了农民收入的同时,又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更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四、岫岩县新甸镇未来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一)理清发展思路。鞍轮企业要发挥自身与市场结合紧密的优势,针对结对新甸镇的特点,大力提供智力支持,帮助村支两委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计划。
(二)发展经营项目。鞍轮企业要结合实际,发挥优势,为结对新店镇发展一定的经营项目,帮助发展集体经济。搞好村企合作,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引导企业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
(三)搞好农民培训。企业要着眼于农民素质的提高,在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思想文化建设等方面,积极想办法、出主意、拿措施,必要时采取捐资助学、结对帮扶等方式,力所能及地帮助农民解决教育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四)提供就业岗位。鞍轮等企业要多方搜集就业信息,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企业也可根据自身实际,安排一定的后勤、餐饮、保洁、保管、保
安等就业岗位,吸纳本地农民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
(五)兴办好事实事。企业要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从农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做起,大力支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尽快改善农村落后面貌。
总之,通过此次调查我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家乡,更了解了农民的收入情况,也对我们家乡的发展更加充满了信心。未来几年我的家乡将会更好的发展。
天门市农村居民收入变化分析 篇6
2005—2009年,天门市农村经济取得了稳步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呈持续、缓慢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变化趋势及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从2005—2009年,天门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4 828元、5 082元、6 000元、6 910元和7 553元,呈持续增长,累计增长达2 725元。增幅分别为11%、5%、18%、15%、9%,平均增幅约为12%。2005年、2006年农民人均总收入增长较为缓慢,特别是2006年,增长率下降到一位数。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增长幅度达到18%和15%,增长速度较快,但到2009年增速又下降到一位数。农民总收入虽有增长,但增长速度较为不稳定。
2005—2009年,天门市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农业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品质结构逐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初步形成,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主导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稳步增长,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步伐得到加快,政府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从事第二、三产业工作。各级政府及相关机构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使得农民负担大幅降低,收入稳步提高,农民生产、生活环境逐步改善。2009年,天门市被确定为国家级双低油菜标准化示范,粮食总产62万吨,增长8.96%;棉花总产4.72万吨,增长9.77%;油料总产11.2万吨,增长19.15%。各项惠农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发放补贴资金1.2亿元,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
(二)农民收入结构不断变化
农民收入主要是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组成,其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是天门市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占总收入比重很大。
1. 工资性收入是推动天门市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制定以及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企事业单位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了调整,劳动力价格水平有所提高,推动了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同时,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劳动力的转移,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天门市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由2005年的799元,增长到2009年的1 967元,五年共增长1 168元,涨幅达到146%。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也由2005年的17%上升到2009年的26%(见表1)。
资料来源:天门市统计局《天门统计年鉴》(2005—2009)。
2. 工资性收入中,外出从业所得收入所占比重最多,平均比重超过70%(见表2)。
政府积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并为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工作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良好的环境。促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打工。2005—2007年,外出从业所得收入占工资性收入比重稳步增加,2007年达到75%,但由于2008年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外出农民工回流,2008年、2009年所占比重有所降低,但外出从业所得收入涨幅仍然很大,分别是20%、13%。
3. 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最大,是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最主要来源。
2005—2009年,天门市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较为缓慢,由2006年的0.69%,上升到2009年的7.8%。
家庭经营收入主要来自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收入。2005—2009年,第一产业收入由3 630元增长到4 743元,其占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由94.6%下降到92%;第二产业收入由78元增长到328元,其占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由2%上升到6.4%;第三产业收入由128元减少到84元,其占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由3.4%下降到1.6%。
由此可见,第一产业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比重最大,且收入稳定增加。由于国家对农业的各项政策的扶持以及农业税的减免,农业补贴的发放,调动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第一产业的增加值由2005年的29.12亿,上升到2009年的47.96亿。第一产业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平均比重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同时,在第一产业收入中,天门市农民还是以传统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农业收入、牧业收入的增加,有效带动了天门市农民第一产业收入的增加(见表3)。除林业收入外,其他收入都有所增长。林业收入在2008年之后开始下降,2009年人均林业收入仅有4元。随着农产品的物价水平不断上升,大大激发了农民种植和销售农产品的积极性,农民收入也随之增加。期间,天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府通过实施土地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5万亩。特色农业加快发展,花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4万亩以上;杨树产业启动了“绿色长廊”建设,实施了“林水结合”工程,大力发展杨树产业;新建万头养猪场,新增标准化“150”养猪模式农户;罗非鱼养殖发展到1 600亩以上。
4. 家庭经营收入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收入所占比重很小。
第二产业收入由2005年的78元,上升到2009年的328元,五年总共增长仅有250元,虽然2006年的增幅达到123.01%,但2009年增幅仅为10.17%,其占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由2%增长到6.4%。2005—2009年,第三产业收入不增反减,由2005年的128元,减少到2009年的84元,其占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也从3.4%下降到1.6%。虽然第二、三产业对农村居民收入的促进作用略显乏力,对总收入的贡献率极小,但仍然是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影响收入持续增长分析
1.农民总体收入水平低。虽然近年来,天门市农村居民收入有所增加,但总体收入水平仍然偏低。农产品物价上涨,虽然带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由于国家对棉花、粮食收购体制进行了改革,并严格控制农产品价格上涨,加之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农民纯收入有限。同比2005年,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14.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43.8%。由于生活消费产品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的同时涨价,给农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农民收入相对增长缓慢。2009年,农民人均总收入达到了7 552.46元,但全年人均纯收入仅为5 325.93元,差距较为明显。
2.产业结构单一。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农村居民总收入的最重要的部分。在天门市,第一产业收入占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比重达到了92%以上,然而,第一产业中传统的种植业和畜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这类传统农业,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附加值极低,他们并不能保证农村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然而第二、三产业这些能给农民带来收入增长的产业,由于本地工业、第三产业规模小,农民对其重视度较低,在当地发展趋势极其缓慢。2009年,第二、三产业收入分别仅占家庭经营性收入的6.4%和1.6%。天门市农村产业结构不均衡,有待优化。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首先,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文化和技术水平较低,即使是外出务工,也只能从事技术含量和工资待遇相对较低的工作,收入水平仍然很低。2009年,天门市农民人均外出务工收入仅为1 410元。其次,由于天门市本地非农产业发展缓慢,能提供的工作岗位有限,且本地工业收入极低,吸收劳动力效果差,并不能完全转移剩余劳动力。
4.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制约农业经济发展。虽然天门市在不断改进农业基础设施,但基础设施仍然很薄弱。2009年,天门市主要的水利工程有引汉灌区、彭麻泵站、大观桥水库、绿水堰水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但由于原有设备老化、损坏严重,新建水利设施也不能完全解决水土流失、中低产田改造、小流域综合治理问题。金融机构也由于各种限制,对于农业的投入也极其有限。
5.农村劳动力水品偏低,阻碍农民增收。首先,农村居民文化程度偏低。2009年乡村幼儿入园率为98.6%,比起城镇幼儿100%的入园率,仍有一段距离。虽然2008年教育资源结构和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小学学龄人口在校人数为79 022人,普通中学学生在校人数为109 681人,但农村居民文化水平仍然很低,他们掌握农业科学技术的能力低,对发展现代农业,并没有许多帮助,因此增加农业收入难度大。其次,一部分农村居民思想较为禁锢,观念陈旧。他们一直保持着小农经济的思想,同时又贪图安逸、享乐,爱好打麻将、打扑克,乐于不劳而获。这样的思想状况,必然难以增加农民收入。
三、增加农民收入对策
为了有效促进天门市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应采取以下措施:
1.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首先是调整农业结构,扩大优质稻、优质棉、优质油菜等传统农业板块基地规模。其次,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棉花及棉副产品、畜禽、果蔬、杨树等四大农林产品深加工特色产业,力争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超过2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还要加大对龙头企业扶持力度,着力培育棉花、油料、果蔬、杨树、畜禽、水产六大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绿色农业。
2.大力招商引资,通过各种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首先,大力吸收各项资本的投资,进行招商引资。千方百计争取国家投资,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加强项目策划,同时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其次,加快将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从而加快非农产业的发展。
3.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一是加强农民创业培训和指导。乡政府可以组织农民集中学习,并聘请专业教授指导农民创业。二是落实鼓励农民创业的各项政策,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创业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大力营造农民返乡创业的良好环境。降低准入门槛,放宽出资限额,降低创业成本。促进“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重点完成各项水利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继续实施沉湖流域治理工程,完成彭麻泵站跟新改造、引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清水垱、十堰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维修改造50个小型泵站,解决1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给农民提供充足卫生的水源,提高防灾抗旱能力。同时对土地进行整理和开发,改造10条农村公路桥梁,改善电网结构。二是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项目,继续整合涉农项目,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5.加强农村教育的投入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的提升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加强对农民文化水平和农业技术的培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培训活动,尽快的提高其文化水平以及生产技术。其次,政府要在引进和推广外来先进技术中起积极作用,同时出资聘请专业教师和农业各领域专家,推进教育业和农业科技的发展。最后,加强完善义务教育体制,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学校信息化水平,让每个农村的孩子有书读,读好书,提高其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慧.论农村工业化与区域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1).
[2]田秋生.增加农民收入的几条建议[J].民进信息,2004,(35).
[3]中国农村贫富分化的成因分析[EB/OL].爱农网,2004-01-07.
[4]张晓山.农民增收问题的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5]何建洪.政府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等问题分析[J].商业时代,2009,(20).
[6]习江平.中国农村居民收入趋同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09,(5).
收入变化 篇7
边疆、民族、山区、贫困是云南的典型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增长速度很快,2011年,云南人均GDP为19265元。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差距如果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不会阻碍甚至可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超过合理范围的城乡收入差距,则有碍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态势(见图一)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各年度)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整理。
由图一可以出,自1997年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在不断扩大。2003年以后,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本趋于稳定,但仍在缓慢提升。2010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开始出现下降态势。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超过了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上年的3.33下降到3.23,2011年又下降到3.13。改变了自1997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迅速扩大或者徘徊不前的局面。
2 云南城乡收入差距的纵向比较分析
笔者将实证分析的起点选在1978年,利用比值法中“城乡居民收入比”(即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来考查云南历年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具体计算结果如表一所示。
从绝对差额上来看(见表一),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人均纯收入多197.10元,1979年和1980年分别增加到237.20元和272.80元,之后略有下降。1983年以后绝对数值方面的差距不断加大,1990年为1025.00元,到2000年增加到4846.04元,2011年云南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2511.4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769.97元,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30%,绝对差额也增加至13854.00元。过去的30多年,云南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70倍。
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来看,云南城乡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1978年,城乡收入差距为2.51∶1,到2011年,云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857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4722.00元,城乡收入比扩大为3.93。由表一的数据变化特征也可以看出,云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978年至1979年,云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1980年至198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城乡收入比从1980年的2.85缩小到1984年的1.96,这是由于农村的率先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迅速增加,历史上居高不下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迅速缩小。1985年至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1984年城镇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云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的比例扩大到2004年的4.76,达到了顶峰。2004年,云南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1%。2005年至2011年,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城乡收入比渐渐缩小,从2004年的4.76,下降到2011年的3.93。
云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绝对数值和比值方面的差距表明,云南城乡间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已很大。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城乡收入比还不能准确地反映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如果再加上城镇居民享有社会保障、各种福利和补贴,城乡收入差距将更大。来自世界银行的有关资料显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之比为1.5∶1,云南的这一比例大大超过了这一水平。
3 2011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城乡收入差距比较
云南的城乡收入比从1994年至2010年,始终在4倍以上。除1978年,云南的城乡收入比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外,以后历年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为3.39,而全国为3.13。从1982年至2004年,云南城乡收入差距绝对值长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2005年开始比全国低,2011年云南城乡差距绝对值为13854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79元。但从整体而言,云南省城乡收入差距要远高于全国。
根据表二统计显示的2011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区的排名来看,云南城乡收入比列全国倒数第二位,远高于最低地区黑龙江2.07;城乡收入差距绝对值位于全国第二十三位,比最低地区黑龙江高出5749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8576元,比最高的上海低17654元,排名第十五位,处于中等水平;而农民人均纯收入4722元,排在倒数第四位,比全国最高地区上海少11332元。可见云南省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地区。
4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规律
由表二的统计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最小,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最大。即地区经济越发达,人均收入越高,其城乡收入差距越小;反之,在欠发达或落后地区,人均收入越低,其城乡收入差距越大,空间二元结构特征越明显。
西蒙·库兹涅茨倒U曲线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1955年提出的旨在反映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过程而变化的趋势,可概括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尤其是在国民人均收入从最低上升到中等水平时,收入分配状况迅速扩大,继而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改善,最后达到比较公平的收入分配状况,即长期变动轨迹呈倒U形状。对这一现象,库兹涅茨的解释为:一方面,增长是储蓄和积累的函数,但储蓄和积累集中于少数富有阶层;另一方面,快速发展的工业部门促进了经济增长,并使这些部门的从业者收入快速提高,从而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为探索我国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笔者利用SPSS软件,对全国各地区城乡收入比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关系做出散点图(如图二所示)。从图二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大致呈现出幂函数的关系,基本符合库兹涅茨倒U曲线的规律。所以,从理论上看,随着法律和政策的干预、人口变动、新兴行业的不断涌现,劳动力更多地从低收入的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部门的转移,云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最终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趋于缩小。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增长速度很快,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超过合理范围的城乡收入差距,有碍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态势进行分析,然后对云南城乡收入差距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最后揭示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云南,城乡收入差距,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熊邓灵,李芳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科学咨询,2011,(04):20-21.
[2]刘亚南.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动: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6-7.
[3]李海波.关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若干问题[J].时代金融,2011,(06):9-9.
[4]施会文.江苏省城乡收入差距成因和变动趋势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08):21-23.
[5]苏允平,董雪.辽宁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2011,(03):63-64.
[6]苏素,宋云河.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05):1-7.
收入变化 篇8
9月15日北京市住建委公布《关于简化本市公共租赁住房备案家庭资格复核工作的通知》,对复核内容、复核流程等进一步规范简化。
《通知》发布后,住房保障部门对家庭的复核内容统一为家庭人口、婚姻、住房是否发生变化,不再复核家庭收入变化情况。但家庭人口、婚姻、住房发生变化时,备案家庭还要按原规定进行全面复核。复核流程简化后,相关情况没有变化的家庭,不必再重复提供相关材料。这将缩短相关家庭从摇号到签约入住的时间,从而加快公租房分配进度,提高承租家庭承租期的稳定性。
收入变化 篇9
一、居民可支配收入来源构成及变化趋势
1. 劳动者报酬收入。
居民劳动者报酬收入等于国内的劳动者报酬收入和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净收入之和, 其中, 国内劳动者报酬利用城乡居民调查中的工资性收入与部分经营性收入的增长速度推算得到, 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根据国际收支表数据计算。在我国, 劳动者报酬收入是居民收入最主要的来源。但是在2001~2011年, 呈现向下走的态势, 与之对应的是总营业盈余的占比逐年上升。
2. 总营业盈余。
总营业盈余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第二大来源。居民收入中的总营业盈余包括农户和城镇个体经营户的营业利润和固定资产折旧。其比重多年来稳定在14%~15%, 近年来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
3. 财产收入。
居民的财产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红利收入以及归属居民的保险准备金投资收益, 财产支出由利息支出和缴纳的资源税等。财产收入减去财产支出的余额即是居民财产净收入。我国目前居民财产收入来源比较单一, 主要来源于利息收入, 利息净收入占财产净收入的70%左右。
4. 经常转移支付。
我国居民的经常转移收入包括社会保险福利、财产险赔付收入、社会补助和从国外获得经常转移收入等;经常转移支出包括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缴款财产险保费支出以及对国外的经常转移支付等。收支相抵之后的净额就是经常转移净收入。
二、居民可支配收入构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 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作为居民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是提高居民收入总水平和改善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关键因素。2000年以来, 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持续下降, 2009年略有反弹后, 2010年、2011年又掉头向下, 下跌到47.5%和47.3%的低点。2000~2008年, 我国居民初次分配占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因此, 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加大居民在初次分配中的政策支持力度, 逐步提高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一要扩大就业渠道, 提高就业水平, 让居民有稳定持续的收入;二是完善最低工资制度, 保障居民生活;三是规范劳动力市场, 打破户籍和养老医疗保险转移的障碍, 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
2. 居民收入在宏观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但是劳动者工资占GDP的比重却是逐年降低。我国目前居民收入在宏观收入分配中的比例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因此, 政府应该加大政策力度, 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一是加大对《劳动法》等相关法律的执法检查力度, 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二是要建立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让劳动者的收入年年有增长;三是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让低收入者和农村居民公平享受国家福利。总之, 要让居民享受我国改革开放和国家经济发展成果。
3. 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较低, 投资渠道狭窄。
进一步拓宽个人的投资渠道。一是要加快债券市场产品多元化进程。债券市场总量的不断扩大、债券品种的不断丰富和品质的不断提升, 不但有利于企业的直接融资, 而且也为银行、保险、金融等机构向市场推出较多的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些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为大量的银行存款实现“搬家”提供了可能。二是严格规范股票市场秩序。加快完善《金融市场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严格执法, 加大监管力度, 规范市场行为, 维护证券市场秩序, 坚决抵制和打击过度投机、类似万福生科等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的不法行为, 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给投资者一个稳定、健全、科学和规范的市场环境, 让投资者通过参与证券市场分享我国改革发展成果。
4. 经常转移规模较小。
在再分配环节, 通过经常转移, 调节收入分配结构, 促进社会公平, 是政府财政的重要职能, 近年来, 我国各级财政部门在增加民生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总体规模还是较小。因此, 我国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大与居民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文化方面的转移支付力度。
参考文献
[1]张东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 (2013) [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3:12.
收入变化 篇10
一、内蒙古自治区牧民收入现状
1. 牧区内牧民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悬殊
内蒙古牧区生态环境恶劣, 牧民以草原畜牧业为主业, 收入来源很单一, 这是长期以来影响牧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全区33个牧业旗共有牧户373 529户, 其中, 年人均纯收入630元以下的低收入户70503户, 占总户数的18.7%.近年来为了恢复草原生态, 牧区实施大规模的休牧禁牧, 要求牧户储备大量的饲草料, 导致饲草料价格不断上涨, 生产经营成本也随之上升。特别是338户极度贫困户, 2002年人均纯收入373元, 仅相当于同期全区水平 (3 052元) 的12%, 有相当一部分牧户每年都靠借债维持生活, 对于这些债务, 多数家庭无力偿还或偿还困难。少数牧户的高收入、高消费某种程度上掩盖了其他牧民的贫困现象。
2. 牧民与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拉大
改革开放20多年来, 虽然牧民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 但其发展态势呈非均衡增长。由于内蒙古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慢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这从图1中这十年来的比较可以明显看出。
一是从绝对数来看, 1978年, 牧民人均纯收入188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01元, 相差113元;1997年牧民人均纯收入1602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102元, 相差1500元;而到2006年, 牧民人均纯收入3342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358元, 相差7016元。
二是从相对数来看, 牧民的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仍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1978年, 牧民人均纯收入占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2.46%;20世纪80年代初期 (1983年和1984年) 内蒙古牧民的人均纯收入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使得二者之间的差距缩小。然而, 这一比例又从1990年的78.44%下降到2000年的65.39%, 仅相当于20年前的水平;2006年, 这一比例又进一步下降到32.28%, 二者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另外, 我们现在所比较的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差距, 仅仅是指货币收入的差距, 或者说是名义收入的差距, 如果把公费医疗、失业保险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 二者之间的差距会更大。
3. 内蒙古贫困牧业旗牧民的收入问题不容忽视
贫困牧业旗的牧民人均纯收入情况不容忽视, 从表1-1可以看出, 贫困牧业旗牧民的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753.5元增加到2955元, 增长了68.52%, 同期, 全区牧民人均纯收入从3354上升到4341元, 增长了29.42%.从两者的增长幅度来看, 贫困牧业旗的增长幅度是全区增幅的2.23倍还多。但是从两者的绝对水平来看, 贫困牧业旗牧民的人均纯收入仍然低于内蒙古牧民人均纯收入, 2000年贫困牧业旗的人均纯收入仅为内蒙古牧民人均纯收入的52%, 2001年为56%, 2002年为64%, 2003年为69%, 2004年71%, 2005年为68%。同样的生存环境和地理特征, 收入却存在如此大的差距, 可见贫困牧业旗牧民的生活状况是很艰难的。
二、影响牧民增收的因素
1. 不利因素
(1) 牧民草地资源占有量逐年下降。天然草地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资料, 其数量是有限的。人口在逐年发展, 牲畜在逐年增加, 人均占有草场和畜均占有草场的数量都在不断下降。2000年全内蒙古牲畜存栏4911万头, 到2006年末已发展到11051.47万头, 草地严重超载过牧, 加之利用上的欠科学以及气候变化和人为破坏等原因导致草场大面积退化。牲畜增多, 天然草场资源生物量下降, 使草地畜牧业发展本底资源基数逐渐缩小, 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这是导致牧民贫困原因之一。
(2) 进人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因农牧户都是单一的个体生产单位, 土地、草场分散, 自主经营, 就像一盘散沙。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 这样的经营方式很难形成合力参与市场竞争。在缺乏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带动的情况下承担市场的风险就会很大, 一旦发生农畜产品价格下跌和自然灾害时农牧户就会受到很大损失。
(3) 牧区基础设施落后。内蒙古大部分牧区社区环境差, 基础设施落后。小城镇建设速度缓慢, 在水、电、路、邮方面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目前仍有一些牧区不通公路、不通邮路、人畜饮水困难。特别是一些偏远落后地区, 交通极不方便, 加上居住分散, 农畜产品流通成本增高, 而且由于地域的限制, 使许多地区的农畜产品流通不畅, 牧民生产的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得不到实现。
(4) 牧业收入增长空间不大。近几年来, 畜牧业迅猛发展, 牲畜头数逐年增多, 畜产品产量逐渐增加, 牧业收入有较大的增长。但从总体上看, 就目前而言, 畜产品市场收购价有增有降, 且价格不稳定, 而牧民从事畜牧业的成本是直线上升。其次, 农民购买的奶牛等牲畜当年难见效, 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说, 牧民牧业收入增长的空间不大, 对牧民纯收入增长的有效作用不一定明显。
(5) 劳动力的质量偏低。由于牧民文化素质偏低, 文盲半文盲比重较大, 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弱, 加之思想观念及交通、资金、技术等条件的制约, 牧民从事非牧产业或外出打工较少, 造成牧区劳动力从业结构的单一化。
2. 有利因素
(1) 国家、自治区高度重视“三牧”问题, 把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牧民增收的政策措施, 必将进一步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 促进结构调整和牧民增收。牧民税费负担的进一步减轻将带动牧民增收。2002年11月18日做出决定, “十五”期间实行牧业税暂时减免政策。先行减免5年牧业税政策一经公布, 立即受到全区广大牧民的欢迎。
(2) 非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有利于农牧民增收。由于近年来在一线工作的农村牧区基层干部、乡村教师和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的政策性工资得到了有效保障, 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另外社会各界的救灾物资、救济款、捐赠与农村牧区亲友来往等得到的实物收入和现金收入部分越来越多, 使牧民的财产收入和转移收入有所增加。因此, 部分非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 将对牧民增收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
(3) 金融部门全力扶持地方经济发展。全区金融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货币信贷政策, 调整信贷结构, 加大信贷投入力度, 2003年一季度,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1728.72亿元, 比年初增加78.22亿元, 同比增长14%。加大对牧业的信贷投入力度。为解决牧业生产资金短缺问题, 人民银行向总行积极申请增加支农再贷款额度, 极大地增强了农村信用社贷款投放能力, 基本满足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需求。
(4) 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有效促进牧民增收。近年来, 随着各地鼓励发展牧区二、三产业政策的出台和实施, 以及小城镇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大批产业园区的兴建有力地促进农村运输业、采矿业、商饮业、娱乐业、信息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从一、二季度的调查情况看, 二、三产业所占份额持续加大。从全年的情况分析, 预期更为乐观, 二、三产业发展将成为牧民增收的又一重要渠道。
(5) 牧业科技含量提高使牧民从中得到实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牧业科技的发展为牧业发展做出了具大贡献。如良种繁育繁殖、配方施肥、防虫防病、养殖配料等牧业科技推广, 提高了畜产品质量和产量, 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牧业的发展、为牧业增产增值、为牧民增收做出巨大贡献。目前, 牧民具有了接受牧业高科技的意识, 随着牧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牧业科技含量将越来越高, 对牧民增收产生一定动力。
三、提高我区牧民收入的对策
1. 草地可持续利用问题, 关系到牧区和谐发展。
草地退化, 并非单一因素所致, 是非控性的自然环境因素与具有人为可控性的社会经济复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社会和政府应重视草原的保护问题, 特别是对人为的可控制的因素的管理, 另外还要防止外来人员占用草场和防止在草原上乱开矿。近几年, 为了保护和建设草原, 国家对草原的投人明显增加了。先后启动了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草原围栏、京津风沙源治理、草种基地建设等重大工程。草原环境的改善有利于促进牧民收入。
2. 大力发展牧区合作经济组织, 努力提高产业化水平。
加快发展牧区经济合作组织, 有利于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 扩大畜牧业生产外部规模, 增强畜产品的竞争力。推动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牧民生活方式的转变, 可有效提高牧民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积极扶持发展各类牧区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提高牧民与市场衔接的程度, 以成立农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种形式的协会为主要经营方式, 使牧民实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经营, 推动分散生产与大市场对接, 提高农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引导牧民以草场、牲畜等生产要素入股, 建立股份经营实体的办法, 优化资源配置, 创新经营模式, 从加工和流通环节分得利润, 促进牧民增收。
3. 努力提高牧民科技素质。
根据内蒙古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大力培养畜牧业基层干部和农牧民科技带头人, 推广普及畜牧兽医实用技术。把农牧区的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 借鉴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的经验, 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和畜禽繁育改良基地、育肥基地、饲草饲料加工基地建设等, 大力推行舍饲圈养、短期育肥、疾病防治等先进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及技术措施, 依靠畜牧业科技进步与创新, 大幅度提高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促进牧民收入增加。
4. 鼓励牧民发展二、三产业。
一是充分发挥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 引导牧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二是对部分面临破产的乡镇企业进行重组, 转变经营方式, 发展以农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 提高竞争力, 焕发企业的生机, 这样不仅解决了产品的卖难问题, 而且对牧区劳动力转移起到很好的作用, 增加牧民收入。三是充分利用国家对牧区商贩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 鼓励牧民从事农畜产品营销活动, 壮大牧区经纪人队伍, 提高带动能力, 使更多的牧民增加收入。尤其是借助经济的高速发展, 引导牧民积极参与“大旅游”龙头产业建设。
5. 加强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牧民基础教育建设, 从长远提高人的素质。
由于地方财力有限, 对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因此逐步改善基础设施差的状况,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这样可以解放一大批牧区劳动力的劳动强度, 使更多的牧民从事二、三产业, 增加外出打工的机会, 增加牧民收入。
总之, 只要我们认真贯彻和执行党的农村牧区方针政策, 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研究稳定增加牧民收入的长效机制, 一切从增加牧民收入为出发点, 着力提高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牧业产业化带动能力, 加强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程, 使增加牧民收入这一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内蒙古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3]马林.内蒙古可持续发展论[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4]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7期.
【收入变化】推荐阅读:
收入差距论文 收入分配论文10-12
会计收入与税收收入的协调10-25
收入处理07-15
利润收入10-17
旅游收入10-17
主营收入10-17
收入效率06-14
事业收入06-26
收入机制07-03
出租收入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