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收入(共6篇)
国税收入 篇1
2 0 1 0年广东国税收入再创新高, 完成税收6 7 9 6.3 2亿元, 同比增长2 5%, 增收1360.54亿元, 连续16年居全国国税系统首位。
去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广东国税收入中海关代征税收收入完成2 0 2 0.4亿元, 增长3 1.9%;剔除海关代征税收收入后, 国内税收收入完成4 7 7 5.9 2亿元, 增长22.3%, 增收871.75亿元, 超额完成国家税务总局和广东省下达的收入任务, 实现了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满堂红”。
2010年广东省国税系统税收收入首次突破6000亿元, 收入规模再上新台阶。有10个地级以上市国税收入总额超过100亿元。其中广州市收入总额首次突破2000亿元, 达2057.5亿元;深圳市收入总额接近2000亿元, 达1954.63亿元, 佛山市收入总额首次超过500亿元, 东莞市超过4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 国内增值税收入占税收收入比重首次降到四成以下, 企业所得税收入规模迅速扩大。国内增值税收入完成2678.18亿元, 占税收收入比重为39.4%, 比“十一五”的前四年下降3.3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收入完成1139.54亿元, 占税收收入比重达16.8%, 比“十一五”的前四年提高2.1个百分点。
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2010年共为企业减免各类税金超过330亿元。此外, 全年共办理出口产品退税1836.68亿元, 增长25.3%, 增退税款371.17亿元。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11年01月04日)
国税收入 篇2
一、上半年国税税收完成情况
(一)全口径税收完成情况上半年,国税收入完成58621万元,同比增长28.45,增收12984万元,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
(二)济南市国税局计划口径完成情况
1、分级次完成情况:上半年,完成市局计划口径税收54535万元,占
济南市局下达计划104505万元的52.18%,同比增长25.38%,增收11040万元。其中:中央级39764万元,占全年计划的52.19%,同比增长25.54%,增收8090万元;省级836万元,占全年计划的54.08%,同比增长24.40%,增收164万元;市以下级13935万元,占全年计划的52.07%,同比增长24.99%,增收2786万元;市本级2872万元,占全年计划的52.53%,同比增长26.63%,增收604万元;县区级11063万元,占全年计划的51.95%,同比增长24.57%,增收2182万元。
2、分税种完成情况(见表一):增值税完成44663万元,占计划的51.49%,同比增长24.05%,增收8660万元;消费税完成791万元,占计划的65.92%,同比增长82.26%,增收357万元;企业所得税完成5680万元,占计划的51.64%,同比增长25.11%,增收1140万元;涉外企业所得税完成1678万元,占计划的69.92%,同比增长73.17%,增收709万元;个人利息所得税完成1654万元,占计划的52.34%,同比增长7.47%,增收115万元;车辆购置税完成69万元,同比增长590%,增收59万元。
(三)免抵调库收入完成情况
上半年,共办理税收“免抵调库”收入4086万元,同比增长90.76,增收1944万元。
二、国税税收情况分析
上半年所有税种齐头并进,均占全年计划的50%以上,全面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但存在四个方面的不平衡。
(一)税种增幅不平衡。各税种均呈现同比增长态势,但税种间收入增幅不平衡。不考虑车辆购置税,消费税增幅最高,同比增长82.26%,其次是外企所得税,同比增长73.17%;利息所得税增幅最低,同比增长7.47%,高低相差74.79个百分点。
(二)基层分局收入不平衡。受个别重点税源企业影响,基层分局收入不平衡,收入进度快慢差别较大。收入进度较快的单位,上半年已完成全年计划的59.13%,而进度慢的仅完成33.24%。
(三)季度税收增幅不平衡。2季度计划口径税收完成31728万元,月均税额突破亿元,再次刷新历史最高水平,但同比增长幅度不大,仅为15.5%。主要是受上年宏观税负分析影响,上年同期通过宏观税负分析评估入库税款4930万元。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收入不平衡。(详见表二),集体经济呈下降趋势,涉外企业税收则大幅增长,上半年完成8177万元,同比增长106.02%,增收4208万元。主要是外企所得税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三、主要增减收因素分析
(一)增收因素:
1、从分产业角度看(详见表三),第三产业增幅较小,仅为8.53%;第二产业则大幅度增长,增幅达31.72%。
主要增收企业:(1)华电**发电有限公司:上半年入库增值税4695万元,同比增长124.1%,增收2600万元;企业所得税入库879万元,同比增长13%。主要由于今年3、4号机300MW已投产发电和1、2号机电价提价所至(1、2号机电价由原来的0.345元/千瓦时提价为0.3559元/千瓦时)。(2)**市供电公司:上半年入库增值税1742万元,同比增长43.14%,增收525万元。主要增收原因:从年初开始该公司抄表周期改变,今年同期比去年同期实际延长半个月。另外,原来由济南市供电公司直管的济南钢铁集团耐火材料厂、山东明水化工有限公司、埠村煤矿下划由**市供电公司管理,同时随着引进引办企业陆续投产达效,本期供电量增加。2、从分税种完成情况看,外企所得税入库1678万元,同比增长73.17%。主要有以下几个增收企业:
(1)济南圣泉海沃斯化工有限公司:上半年完成税收收入977万元,同比增收253万元。其中外企所得税完成436万元,同比增长65.15%,增收172万元。
(2)雅博色彩科技(济南)有限公司:上半年入库外企所得税107万元,同比增长33.75%,增收27万元。原因是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原材料的大幅上涨,以及国家安全部门对此行业监管力度的加大,2004年以来新上的一些小企业相继退出,该公司抓住时机,调整销售策略和产品结构。上半年,公司销售收入达1794万元,同比增长80%,相应的增值税、所得税指标均有较大增幅。
(3)山东明水汽车配件厂:上半年入库增值税收入401万元,同比增长88.26%,增收188万元。增收原因主要是:今年以来,该厂抓住市场机遇,努力进行新产品研发,主要生产技术含量高、产品利用率高、价值大的新型制动产品,中国重汽、陕汽、北汽福田、重庆红岩等几家大厂都与该厂签
定订购合同,市场份额扩大,销售收入增长。
3、从引进引办企业税收入库情况来看,通过加强对该部分企业的征收管理,体现在国税收入上,增幅明显。
(1)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上半年入库增值税2737万元;1月份“发动机部”入库增值税52万元,“重汽集团动力有限公司”上半年实际入库2789万元。由于该企业2006年投产达效较晚,上半年收入同比属净增长。
(2)丰汇集团:上半年入库增值税13万元,企业所得税512万元,合计524万元;“丰汇设备技术”上半年入库增值税214万元,企业所得税323万元,合计537万元;“丰汇贸易”入库企业所得税124万元。上述3家企业累计入库1185万元,同比净增。
(3)济南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上半年入库285万元,其中:增值税267万元,所得税18万元,同比净增。
(4)中集车辆(山东)有限公司:上半年缴纳增值税329万元,同比增长46.88%,增收105万元。主要增收原因,一是生产效率提高,06年10月份自卸车生产线改造后效率比原先有了很大提高。二是产销量增加,改装车行业一般每年3-6月份是自卸车市场的旺季,而今年从1月下旬开始,生产定单就开始加大。2006年1-6月份实现2030台各类车的改装销售,而2007年1-5月份就实现了4262台的销售
4、从重点税源企业入库情况来看,通过加大重点税源监控力度,收入大幅度增长。
5、从增值税几个重点品目来看(详见表四),大多数较上年同期均呈现增收态势。从表中可以看出,酒类和造纸行业增值税增势强劲。
(1)酒类行业增值税入库198万元,同比增长106.25%,增收102万元。主要是山东百脉泉酒业有限公司市场销量增加,加之最近主要产品价格上调,使销售收入大幅度增加。
(2)造纸行业增值税上半年入库410万元,同比增长266.07%,增收298万元。主要增收企业为**华饰纸业,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8189万元,同比增长57%,入库增值税282万元。
6、税收分析预警系统试点工作成效显著。自3月下旬开始,由省国税局组织开发实施的税收分析预警系统开始试点,**局成为三个试点单位之一。截止目前,共计评估约谈和实地核查企业502户,有问题户数271户,评估税款775万元,调减所得税亏损额462万元,对提高征管质量和确保上半年收入目标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减收因素:
1、煤炭行业大幅减收。从表四数据可以看到,“煤炭”本期入库4137万元,同比下降16.03%,减收790万元;表三数据中“采矿业”本期完成4571万元,同比下降9.81%,减收497万元。主要是部分矿井因资源枯竭关停,同时部分煤矿由于可开采资源的逐步减少,产量不断下降,投入进一步加大,进项税额增加,税负率下降。如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埠村煤矿:2007年上半年入库增值税1496万元,同比减收270万元,下降15.27%。济南明水热电有限公司明皋三号煤矿:本期入库税款1.5万元,比去年同期减收107万元。主要原因是资源枯竭,已停止生产,并已注销税务登记证。**矿业有限公司本期入库税款657万元,同比减少265万元,原因是所属煤矿今年以资源整合、系统改造为主,投资较大,产量下降。
2、政策性减收。按照政策规定,**市热力公司2006年至2008年向居民收取的采暖收入免征增值税,该企业2006年缴纳税款于今年1月份办理退库176万元;**市新华书店,按照规定自2006年至2008年对全国县及县级以下新华书店在本地销售的出版物免征增值税,该企业2006年在本地销售的出版物已纳增值税54元,于2007年1月份办理退库。总的来说,2007年上半年各项税收指标与上年同期比较均有大幅度增长,实现了“双过半”目标。但个别征收单位收入进度与全年计划差距较大,下半年还需办理资源综合利用退税2200余万元。下一步,将加强税收计划调度,按照应收尽收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欠税清缴力度,加大税源控管,认真贯彻收入考核办法,不断提高组织收入工作水平。
国税收入 篇3
截至3月4日,湖北省应城市国税局共组织入库税收6712万元,增收4548万元,同比增长210%,全面突破了近几年收入“开局难”瓶颈,取得了开局收入新飞跃。
年初以来,该局认真分析经济税收形势,不断夯实基础、创新举措,加大组织收入力度,为实现一季度国税收入“开门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局大力宣传税收优惠政策,科学测算“税收贡献率”,招商引资企业税收同比增收424.72万元,同比增长168%。对主体税源采取“二级监控、分级挂点”的跟综负责制,抱好“西瓜税”,重点企业入库税金同比增收3011万元;抓好旺季市场征收,捡好“芝麻税”,个体税收同比增收62万元,增长43%;对用票异常、申报异常、税负异常的纳税人开展纳税评估,挖掘“潜力税”,共评查入库280余万元。
国税收入 篇4
1-3月份,我局共组织税收收入21065万元,同比增收2184万元,增长11.57%,完成qy市局下达年度税收收入任务115000万元的18.32%,比时间进度慢了6.68个百分点。同时,我局共办理出口退税2444万元,同比多退1777万元,增长2.66倍。其中,市县级收入4259万元,同比减收94万元,下降2.5%,完成地方政府下达我局市县级收入任务33003万元的12.91%。
一、主要税种分析
(一)国内增值税收入情况。1-3月份,国内增值税收入为8872万元,同比减收2021万元,下降18.55%。造成国内增值税收入下降的行业主要是建材行业1-3月份入库增值税1709万元,同比减收4389万元,下降71.97%。主要减收因素:
1.xx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入库203万元,同比减收438万元。主要减收情况:虽然该企业1-3月份产量、销量及水泥价格、销售收入同比都有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销项税金同比只增加了154万元,而本期进项增加592万元(其中,2010年期末留抵进项税额同比增加213万元;1-3月份,购进煤同比增加2.51万吨,且煤的平均价上升了21元/吨,购进煤进项税额同比增加379万元)。增减相抵共计减收增值税438万元。
2.xxx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入库121万元,同比减收1482万元。主要减收原因:该企业产量和销量同比增长,1-3月销量同比增 1
加11万吨,水泥价格同比上升了18元/吨,1-3月份销售收入同比增加5957万元,增长15.25%,销项税金同比增加1010万元,而1-3月份本期进项税额同比增加2492万元(其中,2010年期未留抵进项税额同比增加326万元;1-3月份该企业购进煤同比增加2.08万吨,且原材料煤的平均价格上升了61.23元/吨,造成该企业购进煤的进项抵扣税额同比增加608万元),增减情况相抵共计增值税减收1482万元。
3.xxxxx(yd)有限公司入库277万元,同比减收2367万元。主要减收情况:一是产量和销量下降造成税收减收。1-3月份该企业产量同比减少10万吨,水泥价格虽然同比上升了62元/吨,但由于产量减少,造成1-3月份销售收入同比减少10892万元,下降21.21%,造成销项税金减收534万元;二是1-3月份原材料煤的平均价格上升了187.67元/吨,增长30.6元%,造成该企业购进煤的进项抵扣税额同比增加822万元;三是2010年期末留抵进项税额同比增加1011万元。三项共计增值税减收2367万元。
国内增值税除建材行业出现大幅下降外,其他行业均出现较好增长趋势。如电力行业、商业、采矿业、有色金属等重要行业分别同比增长53.18%,41.63%、1.98倍、91.67%。
(二)企业所得税收入情况。1-3月份,企业所得税入库10170万元,同比增收2925万元,增长40.37%。其中:
1、内资企业所得税。入库4177万元,同比增收2549万元,增长1.57倍。主要增收情况是金融行业入库企业所得税3122万元,同比增收2652万元。
2、涉外企业所得税。入库5993万元,同比增收376万元,增长6.69%。主要增减情况:一是xx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入库企业所得税2073万元,同比减收38万元。减收因素:该企业2010年第四季度原材料煤的价格比2009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长8.67%,营业成本同比增加,利润率同比下降,造成企业所得税减收;二是xxx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入库企业所得税2362万元,同比增收947万元。增收因素:该企业“两免三减半”税收优惠政策2009年12月到期,2010年恢复按适用税率25%征收,造成企业所得税增收;三是xxxx(yd)水泥有限公司入库企业所得税1154万元,同比减收698万元。减收因素:该企业2009年12月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延长,1-11月份多提的折旧6300万元在12月冲减相应的管理费用,造成2009年第四季度利润大幅增加,而2010年第四季度则不受此因素影响。
二、税收收入主要特点
(一)企业所得税和车辆购置税成为税收增长的主要支撑。1-3月份,在企业所得税和车辆购置税大幅增长的带动下,税收收入保持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同比增长5.86%。其中,企业所得税拉动总体税收增长18.13%,车辆购置税拉动总体税收增长5.05%,成为本季税收收入增长的主要支撑。
(二)省级税收收入增长较大。1-3月份,受财政体制调整
和企业所得税大幅增长的双重影响,省级收入2037万元,同比增长57.66%,增收745万元。
(三)国内增值税下降明显。受1-2月份国内增值税下降34.42%的影响,1-3月份国内增值税下降趋势明显,主要是建材行业增值税同比下降71.97%,同比减收4389万元。
(四)市县级收入呈下降趋势。1-3月份,受主体税种增值税市县级收入同比下降18.55%,减收505万元的影响,市县级收入略有下降,收入形势不容乐观。
(五)出口退税增长强劲。1-3月份,办理出口退税同比增长3.24倍,增长强劲,主要是国际经济形势向好发展,出口企业的订单增多,出口额增大,从而促进出口退税大幅增长。
三、影响税收收入的主要增减因素
(一)经济增长促进税收增长。据统计,1-2月,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30亿元,同比增长33.3%。同时,全市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国内增值税奠定了坚实的经济税源基础;外贸出口总额3220万元,同比增长12.5%,带动出口退税增长明显;金融类企业利润大幅增长带动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36.61%。
(二)政策因素影响税收的增长。受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第一季度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市县级收入同比增收346万元;受征收权下放翘尾调整影响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等因素影响,车辆购置税收入同比增长18.51倍,增收1222万元。
(三)依法治税,不断提高征管质效促进税收收入增长。第一季度,我局以“目标管理与考核年”为契机,按照xx市局提出的组织收入思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强化考核,不断夯实税收管理,切实抓好重点税源监控管理、税收预测和分析、征管质量考核、税收执法考核和定期通报,税务检查和纳税评估、认真查找税收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大力清理欠税,严格控制新欠发生,确保税款足额及时入库,大大提高了税收征管质效和组织收入考核质量,严厉打击了各种涉税违法犯罪行为,营造规范有序的税收秩序,同时积极做好税收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优化纳税服务,大力配合地方政府做好招商引资,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为税收增长提供有效的保障。1-3月份,全市共检查企业2户,查补税款、罚款和滞纳金入库320万元;开展纳税评估283户,自查补税入库116万元,调减亏损523万元;大力清理欠税,共清理本年新欠80万元。
四、加强组织收入落实措施
(一)按照xx市局提出的“目标管理与考核年”的工作主线及“三个立足”的组织收入工作思路,坚持依法治税,深入开展税源调查及税收分析预测工作,重点做好年纳税10万元以上纳税户的税源调查摸底工作;
(二)要继续加强重点税源监控,进一步健全完善监控体系,强化水泥行业、电力行业、采矿业、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的税收管理;
(三)强化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对零税负和税负偏低的企
业进行评估分析,同时积极开展各项专项检查,以查促收;
(四)进一步夯实征管基础,加强薄弱环节的税收管理;
(五)抓好企业所得税管理,积极开展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
(六)严格控制新欠的发生,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国税收入 篇5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 福建省税收收入持续呈高速增长的态势, 同时因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GDP也在高速增长。一般理论认为税收收入与经济情况、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税收征管以及教育等因素之间有着积极和显著的关系。当经济活动活跃时, 税收收入也在增长。Romer发现无论税收的法制多复杂, 税收变化都基于以下四个因素:抵消经济的其他影响、政府支出、预算赤字、为经济长期增长服务。税收收入增长对经济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 如果不进行全面的考察, 有时会产生偏差及错误。
通常可以使用税收弹性系数来判断经济税收是否协调发展, 它被定义为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反应程度, 即税收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按照经济学理论, 如果税收弹性系数为1, 则表示税收增长比例和经济增长比例相同, 是比较完美和协调的增长形势。福建省这些年税收弹性系数维持在0.9~1.7之间, 有的年份超过2。
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对近几年税收收入增长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安体富认为应采取一定的减税措施。马明娟则认为“分税制”体制尚不健全, 财政调节能力较为有限, 税收体系和财政收入分配体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需要进行深度改革。史耀斌认为GDP增长速度和税收增长速度不存在直接的、量的对应关系, 两者不能简单地比较, 影响税收收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应作具体分析。胡乃武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投资与融资相联系、财政与金融相协调的角度, 认为需要利用税收收入建立一个完整的政府投资体系, 从而促进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分析国内已有的诸多理论文章, 主要有几个方面可以进行改进。一是在使用传统经济计量模型时, 没有处理好非平稳经济指标引起的“伪回归”的问题;二是大部分文章倾向于使用定性分析方法结论, 往往具有概括性和较浓的思辨色彩, 较少使用基于建立模型和统计分析的定量分析方法;三是使用的税收收入数据与GDP数据统计口径有差异;四是较少深入分析地区的税收负担问题。
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选取了分税制改革以来福建省税收收入和GDP的数据, 运用平稳性检测及协整检验方法, 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 模型显示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线性调整机制。同时进行了税收数据的因果关系分析。研究的结果有利于全面把握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 文章提出了对今后税收工作的建议和启示。
一、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
税收收入是国家预算资金的重要来源。实行低税收的政策表面看似乎有利于“民富”, 其实未必是正确的。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巴基斯坦, 其长期实施低税收政策 (相比邻国及其他类似国家) , 导致低福利、低覆盖、弱执法、弱审计, 甚至导致政府缺乏足够的资金实施合理的发展项目。Aisha Ghaus Pasha教授研究了近20年影响巴基斯坦税收收入的各个因素, 总结出正是错误的税改制度导致巴基斯坦进入了低税收—低GDP的陷阱 (Low Tax-to-GDP Trap) 。他提供了一个税改的策略, 提出使用激进的、平衡的税收结构才可能增强国家的税收收入并摆脱陷阱。
ERIC ENGEN及JONATHAN SKINNER使用了三种方法研究了税收改革对宏观经济的长期影响, 同时综合考虑了劳动力资源、投资需求以及生产力的发展。GARETH D.MYLES通过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揭示在一定范围内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极其微弱。CAROLA PESSINO构建了税收负担模型, 研究了96个国家的现状, 分析了税收收入和GDP、进出口贸易、教育之间积极和显著的影响。并且阐述了税收收入和CPI、收入分配、税收征管及腐败等之间的联系。
在分析税收收入的经济因素时, 学者们发现GDP是一项重要的指标。GDP可以使用国内各种生产要素所得来估计, 有如下公式:
也可以使用最终用途衡量法来估计GDP:
二、实证分析
本部分将对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的福建省税收负担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判断福建省国税收入TAX与GDP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其次, 用Granger检验法对时间序列TAX和GDP进行因果关系检验。
(一) 相关性检验
通过统计软件分析发现, 目前为止, 经济因素仍是影响福建省税收收入的最主要因素。
从图1可以看出, 福建省税收收入水平与GDP密切相关, 税收收入水平随着GDP的增加而增加, 两者大体呈线性变化趋势。通过统计工具可以获得它们的相关系数 (如下所示) :
输出的相关系数r=0.998771表明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性达到了99.8771%, 是高度正相关的。
(二) 平稳性及单整性检验
在宏观经济计量分析领域, 如果时间系列是非平稳的, 例如具有随机趋势或确定趋势, 则在进行时间系列分析时容易产生“伪回归”的问题。但是, 在现实经济中的时间系列通常是非平稳的, Granger提出了协整方法, 指出两个或多个非平稳 (non-stationary) 的时间序列的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或是较低阶单整, 并且可以通过线性误差修正模型 (ECM) 刻画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线性调整机制, 这个协整方法已成为了分析非平稳经济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的最主要工具之一。
下面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1994分税制改革后福建省税收负担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我们使用回归模型TAXt=α+β*GDPt+μt和Ln TAX=α+β*ln GDP+μ。为了防止在协整分析时出现“伪回归”现象, 需要进行平稳性检验。我们使用ADF检验方法进行平稳性检验, 测试自回归模型是否存在单位根 (unit root) , 结果 (如表2所示) :
在1%、5%、10%三个显著性水平下, GDP二阶差分的单位根检验的临界值分别为-4.728363、-3.759743、-3.324976, 上述检验统计量值-19.61560小于相应DW临界值, 从而拒绝H0, 表明1994—2012年度福建省GDP序列二阶差分是平稳序列。同理, TAX二阶差分、Ln GDP一阶差分、Ln TAX一阶差分是平稳序列。
(三) 协整关系检验
从单位根检验得知:Ln GDP和Ln TAX是同阶单整序列, 因此可以对它们进行协整检验。首先我们求出长期趋势方程:
此时需要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残差为平稳序列, 那么我们所建立的协整方程是有效的。否则, Ln GDP和Ln TAX并不存在协整关系。通过Eviews对残差项μt进行平稳性检验, 得到如下一阶自回归方程: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t检验统计量值为-1.621923, 大于相应临界值, 从而拒绝H0, 表明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 是平稳序列, 进而说明Ln GDP和Ln TAX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四) 误差修正模型
以上计算结果表明, 可以接受Ln TAX和Ln GDP是协整序列的假设, 并得到协整向量为 (1, 4.806418, -1.233801) 。但根据协整理论, 变量之间虽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但在短期这种稳定关系也许会出现某种失衡。为了弥补这些缺陷, 解决可能存在的短期失衡问题, 我们使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ECM) :
上式可以反映时间序列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前面我们已经得到长期均衡关系式与其随机误差项, 将其作为非均衡误差项带入模型, 运用Eviews软件包, 我们得到下列结果:
从误差修正模型可见, 短期内GDP的变化将引起TAX的同方向变化。若GDP变化1个单位, 则TAX将变化0.201558个单位。
(五) 因果关系检验
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莱夫·格兰杰 (Clive W.J.Granger) 开创了一种试图分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关系的办法, 即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在时间序列情形下, 两个经济变量X、Y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定义为:若在包含了变量X、Y的过去信息的条件下, 对变量Y的预测效果要优于只单独由Y的过去信息对Y进行的预测效果, 即变量X有助于解释变量Y的将来变化, 则认为变量X是引致变量Y的格兰杰原因。在经济学中, 统计意义上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也是有意义的, 对于经济预测等仍然能起一些作用。
我们对福建省税收收入与GDP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 (见表3) :
从上述的检验结果可知, 福建省税收收入与GDP的关系更多表现为GDP对税收收入的因果关系, 而不是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
结论与启示
相对于经济总量, 福建省的税负水平是比较合理的。我们在论文中讨论了福建省税收收入与GDP的协整关系问题, 并且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 (ECM模型) , 对于它们之间的计量关系进行了分析。从最终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看, 福建省GDP的变动对税收收入存在显著的影响, 反过来, 即税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是能够比较好的发挥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税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还稍显滞后, 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 完善和深化税制改革
Jens Arnold曾使用面板分析方法, 探讨了各个经合组织国家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的税收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 发现各税种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的顺序分别是:财产税 (特别是不动产税) 、消费税、所得税。研究结果表明,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宏观调控目标的税收制度改革应更加关注财产税和消费税, 更加合理和科学的征收所得税。
(二)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通过实证分析, 可以显著看出我省税收收入与GDP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因此需要进一步协调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结合福建省的经济特点, 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持稳定的税收收入增长, 根据实际情况均衡税负水平 (包括税负总水平和税负结构水平) , 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三) 优化纳税征管制度
从分析可知, 目前我省还需进一步发挥税收促进经济发展、服务民生的作用。需要落实好鼓励自主创新等税收优惠政策, 加大鼓励和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及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 以实施信息管税为依托, 大力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 不断提升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充分用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和结构性减税政策, 发挥税收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摘要: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 福建省无论经济总量还是税收收入都有了巨大的增长。税收超速增长是否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对分税制改革以来福建省的税收负担和税收弹性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利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深入论证。结果表明福建省税收变动与经济变动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税收变动对GDP变动没有显著影响, 进而对税收与经济协调增长提出建议。
关键词:经济分析,税收收入,协整检验,误差修正,因果检验
参考文献
[1]ERIC ENGEN, JONATHAN SKINNER.TAX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National Tax Journal, 1996, 49 (4) :617-642.
[2]GARETH D.MYLES.Tax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Fiscal Studies, 2000, 21 (1) :141-168.
[3]CAROLA PESSINO, RICARDO FENOCHIETTO.Determining countries’tax effort.Hacienda Pública Espa?ola, 2010, 195 (4) :65-87.
[4]Christina Romer, David Rom er.THE MACROECONOMIC EFFECTS OF TAX CHANGES:ESTIMATES BAS ED ON A NEW MEASURE OF FISCAL SHOCK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0 (June 2010) :763-801.
[5]魡sa Johansson, Christopher Heady, Jens Arnold, Bert Brys and Laura Vartia.TAX AND ECONOMIC GRO WTH.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2008.NO.620.
[6]Aisha Ghaus Pasha.Can Pakistan Get Out of the Low Tax-to-GDP Trap.The Lahore Journal of Economics.2010, 15:171-185.
[7]Farhat Hayat Shah, Naila Ashraf Khan, Abdul Malik Jatt, Dr.Sohail Fazlani, Altaf Memon.Tax to GDP Ratio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Syndicate Research Paper.2013.
[8]福建统计年鉴[EB/OL].http://www.stats-fj.gov.cn/xxgk/ndsj/, 2014-08-26.
[9]安体富, 任强.中国收入分配的调节:税收政策的现状、问题和建议[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08, (1) :190-192.
[10]马明娟.关于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问题的一些思考[J].中国经贸, 2012, (2) :44-46.
[11]胡乃武.在改革开放中对财政税收问题的新探索[J].经济纵横, 2011, (9) :125.
国税收入 篇6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特别是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 中国宏观税负水平呈长期上升之势, 税收收入增势明显, 且远远超过同期经济增长速度, 国内学者在探索税收增长率原因方面做了不少努力, 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 运用不同的方式, 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税收增长率保持增速的原因主要是近几年来国内生产总值 (GDP) 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现将国内不同学者观点归纳如下:樊丽明、张斌 (2000) 认为在反映经济增长的实际GDP增量中, 可税GDP的比重是决定税收收入增量的首要因素。原铁忠 (2005) 指出在税收增长因素中非经济增长因素占了很大比重, 剔除非经济因素, 税收增长与经济总量增长基本保持同步。贾康、刘尚希 (2002) 通过分析发现, 当前税收的快速增长, 是许多临时性因素的作用, 并不代表长期趋势。若去掉这些临时性因素, 税收增长和经济增长是大体合适的。曾国安、胡晶晶 (2006) 考察了不同税种与GDP的协调增长关系, 提出税收收入的增长应该服从于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如果税收收入的增长最终导致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税收收入的增长就是合理的。安体富 (2002) 认为税收与经济的增长本质上是协调的, 由于税收征管、税制政策、税款“虚增”等其他因素的扰动, 使得两者失去了协调性, 考虑到这些非经济性因素对税收增长率的影响, 他建议中国应该适当减税,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国企业的投资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其手段是通过改革和完善现行税制来实现。曾康华 (2006) 通过对中国1978-2005年税收变动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 非经济因素对税收收入的变动起较大作用, 同时税收收入增长率的变动自始至终围绕GDP增长率的波动进行。王琦 (2006) 通过对流转税与经济增长之间长期关系的协整检验得出结论, 流转税增长与经济增长是协调的, 但税收超经济增长有可能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负面效应, 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税制结构。胡怡建 (2006) 则通过对时间序列模型的实证分析得出与上述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1978-2006年期间, 经济增长率对税收增长率的解释力度比较小, 税收增速的调整依赖于税收政策的调整和前一期税收增长对下一期税收增长所形成的预期。
以上对于中国税收收入增长的研究, 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税收增长的原因作出了解释, 同时还指出了如何保证税收稳步增长。但是综观这些研究, 尚需进一步深入探讨影响税收增长的因素。一方面现有的研究仅仅基于纯理论的角度, 或者即便运用了某种技术分析, 也只是在选取多种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对税收增长状况进行概述。另一方面, 很少有学者对税收增长率这一概念进行专门研究,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 影响税收增长率的因素越来越复杂。本文基于以上两方面, 在理论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法, 对影响税收增长率的经济因素所产生的效应进行深入探索。
二、税收增长率与经济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
(一) 税收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
在经济因素内涵的界定上, 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是:经济因素应该包括GDP规模、产业结构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 (1) 。这里所说的影响税收增长率的经济因素, 主要是指国内生产总值 (GDP) 变动率对税收收入的影响, 并以樊丽明、张斌的观点为基础, 分析可税GDP变动率对税收增长率的影响程度以及这种效应所带来的最终结果。可税GDP是指可以作为税收课税对象的GDP组成部分。在反映经济增长的实际GDP增量中, 可税GDP的比重是决定税收收入增量的首要因素 (2) 。
自1978年以来, 中国经济总量经历了4次周期性波动。第1次经济波动在1978-1985年。在此期间, 前4年中有3年GDP的增长率是下降的, 1979年与1980年的GDP增长率基本持平, 后4年持续回升。谷底在1981年, GDP的增长率为7.6%, 峰顶是1985年, 为25%, 峰顶与谷底的落差有17.4个百分点。第2次经济波动发生在1986-1988年。3年间, GDP增长率有1年下降, 2年回升, 谷底是1986年, GDP增长率为13.8%, 峰顶是1988年, 为24.9%, 落差为11.1个百分点。第3次经济波动发生在1989-1994年, 前2年GDP增长率是下降的, 后4年GDP增长率则明显回升, 谷底是1990年, GDP增长率为9.7%, 峰顶是1994年, 为35.8%, 落差为26.1个百分点。第4次经济波动从1995年至今, 在此期间, 1999年的GDP增长率只有4.7%, 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值, 此后GDP增长率比较平稳, 2006年GDP增长率达到14.4%。可以预计, 如果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不发生较大变动, GDP增长率的平稳趋势还将继续保持。
从图1可以看出, 1978-1996年, 税收增长率的变动比GDP增长率的波动要剧烈得多。变动最大的年份出现在1985年, 这1年的税收增长率为41.9%, 而1986年税收增长率只有4.0%, 落差近38个百分点。另一个变动较大的年份出现在1993年, 这1年的税收增长率为28.6%, 而1992年税收增长率回落到10.5%, 落差有18个百分点。1999-2006年, 税收增长率均高于同期的GDP增长率, 成为自1978年以来税收增长最快最平稳的时期。从GDP增长率与税收增长率的关系来看, 尽管两者差异较大的年份为多, 但增长率的波动趋势基本一致。所以, 从根本上说, 税收收入随GDP的增长而增长, 同时还受税收征管等制度性因素的影响。从宏观税负的角度分析, 1978-2006年中国税收收入占GDP比重的变动, 大致呈非对称凹型。1978-1984年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在12%~14%之间, 1985年“利改税”后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上升到15%, 税收增长率高达101.17%, 无论是增量的绝对数还是增长率, 1985年都是空前绝后的。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在1984年10月1日实施了第二步“利改税”, 同时颁布实施了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盐税、资源税、国营企业调节税等6部新税收条例。之后, 1985年4月又开征了集体企业所得税, 1997年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出现回升迹象, 达到11.1%, 此后几年稳步增长。之后, 这一比重继续上升, 2003年达到17.1%, 2004年为17.7%, 2005年为18.4%, 2006年为19.0%。由此看出, 中国税收增长率与同期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很强的依附关系。
(二) 税收增长率与价格的关系
为了便于分析, 根据税收增长率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我们把价格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最终消费品价格指数Pe, 包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第二种是中间消费品价格指数Pm, 包括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价格指数是相对的概念, 对于特定单位来说, 它的产品价格是最终产品价格, 而对它下游的企业来讲, 则是原材料价格, 因此, Pe和Pm的变动在趋势上应是基本一致的。下文所提到的价格指数, 均以价格代替。
由于税收的增长是受经济增长、征管水平、税收政策调整和价格因素共同影响的, 无法从量上单独考察价格的影响程度, 但是从变动趋势可知 (见表1) , 1997-1998年, 价格指数呈现降低趋势, 同期的税收收入增长率也逐年降低;2000年, 价格指数出现增长, 同期的税收增长率明显提高;2001-2002年价格指数又有所回落, 税收增长比例也随之回落;2003-2004年的价格指数出现了新的增长, 税收增长率也同时出现了增长。除1996年和1999年以外, 其他年度税收增长率变化和价格的变化趋势表现出了明显的一致性, 这说明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
资料来源:表中最终消费品价格指数和税收增长率根据1981-2002年的《中国经济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2006) 有关数据计算得出。其中最终消费品价格指数按1978年=100计算, 而且1986年、1987年、1988年的数字经过了换算。
三、中国税收增长率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
(一) 平稳性检验
根据中国1978-2006年的税收收入总量以及相关统计资料数据, 利用Eviews5.0绘图, 得到图2。
从图2可以看出, 税收总水平除1979年比1978年稍有增加外, 其余年份基本上保持增长趋势。1978-2006年的29年间平均每年增加税收2344.22万元, 年平均增长率为16.2%。尽管税收规模逐年增加, 但税收增长率的波动比较剧烈。一方面, 从中国税收序列的变动特征来看, 显然是一个非平稳序列。通过对税收增长率作一阶差分DTi的序列图, 1979-1993年, DTi表现为近似平稳特征, 但从1994年起, DTi表现为非平稳序列特征。进一步地, 从其二阶差分D2Ti序列图 (略) 也可以看出, D2Ti也表现为非平稳序列。如果用自回归一阶差分或二阶差分模型描述中国税收变动, 由于存在非平稳性, 模型的拟合程度就会大大降低, 参数估计值也是不显著的。另一方面, 为了避免变化趋势的存在导致伪回归现象, 提高对税收收入时间序列平稳性的判断, 采用ADF检验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对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
对变量及变量的一阶滞后差分项进行ADF检验时, 检验形式根据变量趋势图确定是否包含常数项和趋势项。而检验的滞后期由Eviews5.0计量软件根据AIC和SC准则自动确定。检验结果见表2, 其中DT、DGDP、DP分别表示相关变量的一阶滞后差分项。
注: (1) 检验类型中的C和T分别表示计量模型中带有的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 K表示所采用的滞后阶数。 (2) ***表示1%的显著性水平, **表示5%的显著性水平, *表示10%的显著性水平。
由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 原始变量T、GDP、P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仍然是不稳定的, 而一阶差分后的变量在5%或1%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显示平稳。所以, 原始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 即为I (1) 过程, 符合进行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
(二) 协整检验及向量自回归模型 (VAR) 的估计
协整理论在研究非平稳时间序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Engle和Granger (1987) 认为, 非平稳变量的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变量, 这种平稳的线性组合称为协整方程, 且可被解释为变量之间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 此检验以VAR模型为基础, 具有非常好的小样本特性。由于协整检验对于滞后阶数的选择非常敏感, 因此, 在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前应首先确定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 本文根据无约束VAR模型的残差序列相关性分析来确定, VAR模型残差序列不存在序列相关的最小长度为2个滞后期, 因此我们选择最优滞后阶数为2。
由于税收增长与价格之间不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因此, 我们只对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的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进行VAR模型估计。为了更客观地表示出两变量之间的关系, 我们对两变量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 即VAR模型估计, 得到估计结果如下:
由模型估计结果 (1) 、 (2) 可以看出, 税收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这两者不仅受到自身滞后数值的影响, 而且当期的税收增长率还受到前几期经济增长率的制约;同时, 现期的经济增长率也受到前几期税收增长率的影响。
(三)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 中国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 但是变量之间相互促进的因果关系并不是很明显, 需要对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格兰杰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这种检验方法通过检验一个变量的滞后变量是否可以引入到其他变量方程中, 从而使解释程度提高。如果一个变量受到其他变量的滞后影响, 那么则称它们之间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 我们采用VAR模型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结果如表3。
由表3可以看出, 对于GDP方程, 在10%的置信水平下, GDP方程的x2统计量值3.10614、3.07610分别大于查表得到的临界值, 同时P值比较小, 这说明经济变动率是税收增长率较高的原因, 税收增长率也是经济变动率的原因, 两者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对于P方程, 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 P方程中T的系数显著为0, 即税收增长率不是价格的Granger因果关系, 而价格是税收增长率的Granger因果关系。因此, 这一结果更加肯定了, 经济增长因素是促进税收保持高增长率的重要原因, 同时税收的高速增长也加速了经济的增长;最终消费品价格对税收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易引起税收的增长变动。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对1978-2006年中国税收增长率的变动情况分析可以看出, 税收增长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增长率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同时以经济增长率和价格水平为解释变量又不能对税收增长率的变动作出完全的解释, 这说明税收增长率的变动还受非经济因素, 比如税收政策、税收管理等方面的制约, 由此归纳出以下几点结论:
1.经济波动决定税收增长率的变动。根据时间序列分析显示, 经济波动与税收增长率变动之间存在一定时差。一般地, 经济增长率波动在先, 随后引起税收增长率的变动, 而且经济增长率的变动要慢于税收增长率的变动。这说明, 影响税收增长率的因素中经济波动是引起税收增长率变动最主要的因素, 而且税收收入的均衡增长取决于GDP的适度增长。要获得税收收入的长期均衡增长, 就必须促使GDP适度增长, 防止税收增长率处于大起大落的变动之中。
2.经济波动与税收增长率变动存在长期均衡变动关系。1978-2006年, GDP的增长率和税收增长率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 这是进行实证分析所得出的基本结论。同时, GDP的年均增长率低于税收收入的年均增长率, 而且税收增长率的变动比GDP增长率的变动要剧烈的解释, 这说明引起税收收入增长率变动的因素除了其他经济因素以外, 也有非经济因素。但是, 税收增长率的变动自始至终围绕GDP增长率的波动进行。
3.中国宏观税负在近30年期间长期偏高的情况在最近几年已经表现十分明显。税收增长率的波动呈现非平稳特征, 所以, 要使中国税收规模均衡增长, 除继续保持经济长期均衡增长、尽快降低宏观税负外, 还要构建和谐的税收征收环境和合理的税收制度, 努力消除影响税收增长的不利因素。
4.价格对税收增长率具有较大影响, 价格还会通过影响经济发展间接地影响税收, 但价格对总体税收的影响是通过对个别税种的影响来实现的, 在具有明显通货膨胀迹象的情况下, 有必要通过提高个别税种的税率或者开征临时性税种以消除物价上涨带来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 中国税收呈现高增长态势。税收增长率远超经济增长率, 税收高速增长以及税收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增长。然而, 影响税收增长率变动的经济因素是多元的, 主要受到经济增长水平、价格水平等影响。实证分析表明, 经济波动决定税收增长率的变动, 经济波动与税收增长率变动存在长期均衡变动关系, 价格对税收增长率也有较大影响。
【国税收入】推荐阅读:
金融危机对国税收入的影响09-11
临县国税局多举措强化组织收入10-04
国税系统08-05
国税税收08-25
国税证明07-26
国税与地税06-19
基层国税工作07-25
国税文化展厅06-10
国税绩效考核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