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渠道

2024-09-13

增收渠道(精选7篇)

增收渠道 篇1

近日, 记者从浙江省相关部门获悉, 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 (浙江) 基地通过科技部验收, 浙江中药以及相关产业得以有效拉动。据统计, 2008年浙江实现中药产业总产值205亿元, 其中中药工业186.7亿元, 中药农业18.34亿元。浙江中药产业化为浙江农民增收架起了新的桥梁。

浙江省西南、中部山区的中药材资源极为丰富, 中医药生产历史也颇为悠久, 浙八味、杭白菊等更是盛名在外。但是, 由于浙江中药产业化进程缓慢, 既造成了中药材资源的浪费, 又不利于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2005年, 浙江省启动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 各级政府和企业先后投资总额达23亿元, 极大促进了浙江中医药产业化的发展。截止到目前, 浙江省已建成26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 “浙八味”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 约占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的46%。

增收渠道 篇2

郊区区委、区政府围绕如何抓好全区“十二五”农民收入翻番进行认真的讨论研究,下决心立足郊区定位,在“十二五”期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跨越发展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带动,建设三个基地(新型钢铁和电力基地、新能源和新材料基地、现代农业和特色旅游基地),立足“四区”定位(建设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引领区、建设生态文明先导区),突出四个重点(创新思路、创优环境、创建和谐、创造辉煌),实现五个翻番(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入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再造一个全市领先、全省一流的新郊区。全力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切实将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民生落到实处。

一、强化工业支撑,为农民增收提供财政支持

工业是郊区经济的主导力量。通过建设新型钢铁和电力基地、建设新能源和新材料基地两大基地,全力抓好首钢长钢2座3200立方米高炉建设,使钢产量达到1000-1200万吨规模,产值达到500亿元,成为全省最大钢铁企业。建设好漳电2*1000MW超临界

发电机组、国电4*300MW热电联供、霍家沟2*300MW煤矼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成为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第一县区。培育壮大潞安太阳能光伏产业垂直一体化项目,薄膜太阳能、万吨电子硅、晨洋120MW太阳能等项目,形成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创优发展环境、加大工业投入、提升服务水平、实现转型跨越,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财力支持和产业支撑。

二、加快园区建设,提升园区功能定位

一是依托现有的富民农业生态园区、中科南华农业生态园区、黄南宜翔农业生态园区,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促进高优农业向适宜生态区和具有竞争优势的地区集中,发展长北干线农业综合开发园区,带动农民增收。二是依托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长治湿地公园、漳泽水库、老顶山农家乐、漳泽水库乐等休闲旅游资源,培育亮点,加快发展农业休闲旅游业,在目前160余家农家乐和水库乐的基础上,加快农家乐特色村、特色点建设,规范提升农家乐服务水平,打造老顶山神农文化生态经济园区,实现农民就地立业,门前增收。“十二五”末,发展农家乐400家,年净收入4000万元,人均增收150元。

三、狠抓龙头培育,扩大龙头企业规模

我们坚持把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调整的总抓手,采取以奖代助、以小钱引大钱的办法,积极扶持龙头企业,不断扩大龙头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在扶持和培育好雄丰养殖、富民饲料、杏林饮片、新埔木糖等优秀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出台优惠政策,创优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知名上市公司、农业集团、资源型企业转产农业到我区投资兴业。“十二五”末,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0家,实现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和销售总额双翻番目标。

四、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

围绕服务城市,保障城市蔬菜供应,建设市民的“菜园”目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向土地要效益,立足土地搞增收,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步伐。“十二五”末,发展设施蔬菜2万亩,年实现产值40000万元,人均增收1500元。

五、围绕三产服务,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一是依托长北干线农业综合开发园区、老顶山神农文化生态经济园区、针漳综合物流园区、环湖经济生态园区、汽贸园区、长治新区服务园区、影视园区等园区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餐饮、住宿、消费、休闲等服务业。二是发挥郊区优越的自然地理优势

和雄厚的工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郊区一日游,打响“东山西水”游、神农文化游、红色文化游、潞商文化游、生态农业游和新型工业有品牌,以旅游业为中心拉动相关产业。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使广大农民群众在服务行业中做强做大,实现充分就业和收入增加。

六、发挥主人翁优势,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经营的先进有效组织形式。在继续抓好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的同时,对现有合作社进行科学指导和严格规范,促其健康发展。并且培养和扶持一批高素质的农民经纪人队伍,为农产品流通服务。“十二五”末,完成全区行政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全覆盖任务,力争发展到400家以上,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翻番,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值达到30000万元,人均产值增加1875元,人均增收1125元。

七、加强农民培训,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针对郊区人多地少,劳力资源丰富的特点,建立和实施“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新机制,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和劳动技能水平。一要实施“阳光工程”,政府牵头组织每年对16--50岁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免费培训。经过培

训后,都能掌握务工职业技能,确保农民人均掌握2—3项农业实用技术,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培训。二要根据本地工矿企业,民营企业,旅游服务等用工需要,联系企业,免费按需为企业培训技术工人;三要建立劳动力有序转移机制,合理安排劳动力有序转移,区乡设立劳动力转移工作机构,具体进行劳务输出的联络和服务,形成比较稳定的输入输出合作关系; 四是加强劳动力中长期技能培训和在岗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能力。“十二五”末,培训农民3万余人,转移农民1万余人,新增收入20000万元,人均增收750元。

八、开展惠农行动,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实行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直补、综合补贴,完善各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和报销标准,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快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进度。确保公共财政投入足额到位,做到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总量、增量均有提高。“十二五”末,实现农业各项补贴翻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并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和报销标准翻番。

九、促进土地流转,确保农民财产性收入

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意见》(郊委发[2010]1号)文件精神,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对承包土地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合理、规范的流转,促进土地相对连片集中,把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规模经营结合起来,壮大经营主体规模,提高种养业的规模效益,确保农民分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十二五”末,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0万亩,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户均流转面积2亩,户均收益2000元。

十、推广以企帮村模式,开辟农民就业渠道

增收渠道 篇3

目前,永吉县全县农村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40多个,其中在工商部门登记并冠名为合作社的有67个,涉及到粮食、果品、苏子产品、肉葫芦、食用菌、苗木、中药材、鹿产品、黄牛、生猪、家禽等产业。

2. 永吉县专业合作组织类型及取得的成效

2.1大户领办型 由经纪人和种养殖大户利用自身生产、经营、购销优势领办。如永吉县马鹿沟黑木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于忠臣多年从事黑木耳栽培,能够主动带领村民种植黑木耳,发展本村50多户农民种植黑木耳,为村民增加效益240万元。

2.2支部领办型 利用农村党支部的优势,把大家组织起来,共同致力于发展一个产业。如永吉县鹏博稻米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永吉县罗圈沟葡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都是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发展起来的,这种“支部+合作社”的工作模式,实现了农村党组织建设与经济工作的对接,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2.3企业带动型 由龙头企业发起,组织农户共同参与一种经济利益联合体。如吉林市三安万昌农民稻米专业合作社依托北京三安公司,入社社员900多人,主要种植有机水稻,大大提高了社员的经济收入。

2.4职能部門领办型 由职能部门根据自身多年形成的生产、销售网络体系优势而领办。如一拉溪镇供销社领办的永吉县海达苏产品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苏子产品出口韩国的途径,带动5000多户农户种植苏子3000多公顷,建立产品加工厂7家,为农民增加收入400余万元。

2.5股份合作型 由企业和农户采取股份合作形式。如岔路河镇恒成号村的股田制绿色水稻协会,与吉粮集团合作,农户按照企业要求种植水稻,再把水稻高于市场价格卖给企业,企业拿出利润与农民分红;协会与德润生米业公司合作,把恒成号村六社的土地租给企业,农户享受国家各种补贴,同时稻草归农户,农户到公司打工。把风险留给企业,实现农户零风险。

3.进一步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效措施

3.1立足产业化 要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组织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促进作用,积极推进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同时,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村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要用企业经营的理念、组织结构、营销方式和管理方法影响合作组织,引导它们向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

3.2坚持自主化 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民办就是要以农民为主体,自愿组建,进退自由;民管就是让农民真正参与管理,组织内部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重大事项由会员大会决定,实行一人一票制;民受益就是指农村合作组织对外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对内不以盈利为目的,通过有效服务、优惠价供给、保护价收购、二次返利、按股分红等办法,使会员从合作中得到实惠。

3.3鼓励多样化 永吉县各乡镇经济发展不平衡决定了农村合作组织在合作方式、合作内容、合作程度等方面的多样性。在引导发展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兴办不同特色、不同规模的合作组织。在组建方式、合作方式、利益联结上允许多种形式存在。

3.4推进协同化 协同化就是指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合作组织之间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关系。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组织保证作用,积极参与、引导合作组织建设,完善内部组织体系;通过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为合作组织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发挥宣传动员作用,广泛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动员群众转变观念;要通过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农民生产经营成本,增强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有机联系,解决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相互脱节的矛盾,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实现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城乡之间、产业之间、区域之间要素的自由流动,发挥联动功能,提高整体效益。

3.5倡导品牌化 要引导合作组织根据市场需要和订单要求,把科技创新和推广实用技术全面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要帮助合作组织与大专院校、农技部门结成对口服务关系,完善农村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合作组织推行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要引导同一产业的合作组织注册和使用同一产品品牌,做大品牌规模,加大品牌推介力度,鼓励和支持合作组织注册商标、申请绿色认证和申请专利。

增收渠道 篇4

11月16日, 英德市农机服务人员阳光工程培训开班典礼暨第一期培训班在英德市区域性推广站隆重举行, 省农机推广站站长谭恩胜、副站长刘胜敏出席了开班仪式, 谭恩胜站长作了重要讲话, 并殷切鼓励农民朋友学好技术、早日致富, 为广大群众做好农机服务。此次阳光工程培训由英德市农机事业管理局主办, 英德市惠民农机培训公司承办, 参加开班仪式还有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南华技工学校有关人员, 参加第一批培训班的有购机大户、“平安农机”示范村代表等58名学员, 市农机局局长邹五平作了动员讲话, 分别对培训教师和学员提出了明确要求。

今年, 英德市农机局把实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纳入重要日程, 坚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广泛参与的原则, 要求思想上更加重视, 机制上更加完善, 教学上更加规范, 真正让学员学有所知、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原则, 采取贴近“三农”、送教下乡、集中教学等方式, 依托惠民农机培训有限公司、市南华技工学校等教学资源, 在市区域性推广站和英西、英东等中心乡镇开展轮流培训。集中培训约10天时间, 通过教师因材施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进一步增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创业、就业创收能力, 促进农机科技全民化进程, 为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 推进农业现代化, 繁荣农村经济, 建设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广东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增收渠道 篇5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汇报

2005年,我县积极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进一步加大,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农村二、三产业继续较快发展,农村小康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民纯收入在去年实现较快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现根据调查提纲的要求

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05年农民收入水平、构成及特点

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35.4元,比上年增长11.6。农民收入的四大基本构成项目中,工资性纯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和转移性纯收入均分别为2380.7元、2025.2元、122.93元、306.59元。农民收入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支撑。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380.7元,比上年增收386.1元,增长19.4;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9.2,比上年增加3.1个百分点。从工资性收入的主要构成项目来看,在本乡区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是主要的来源,人均达1112.3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32.9元,增长42.7,占工资性收入的47;外出从业(县外)得到的收入位居第二,人均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1099.3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9.3元,增长11;村干部和教师的工资等非企业组织得到的劳动收入列第三,人均169.1元。

(二)家庭经营纯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体。作为农民收入主渠道之一的农民家庭经营收入,2005年农民人均达2025.2元,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仍占主导地位,占比41.9。由于因灾因农资价格上涨以及禽流感等因素的影响,家庭经营收入比上年减收113.7元,下降5.3。其中:家庭经营的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1303.8元,比上年下降9.7;家庭经营的二产纯收入人均为246.3元,比上年增加5.5元,增长2.3。家庭经营的三产纯收入人均为475.1元,比上年增加21.1元,增长4.7。

(三)非经营性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5年农民获得的转移性和财产性等非经营性收入人均429.5元,同比增加258.1元,增长150.5。其中农民获得的利息、租金、股息、红利、土地征用补偿收入等财产性收入人均122.9元,同比增加111.4元,增长970.2;农民获得的粮食直补、救济款、赔款和亲朋好友的赠送收入等转移性收入人均为306.6元,同比增加146.6元,增长91.7。

(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2005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1162元,城市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2.31倍。从增幅看,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为12.1,比农民人纯收入增幅高出0.5个百分点。

二、2005年农民生产性支出、生活消费性支出和其它税费支出情况

2005年100户调查资料表明,人均家庭总收入8538.78元,其中工资性收入2380.69元、家庭经营收入5614.99元、财产性收入122.93元、转移性收入420.17元。人均总支出8467.1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53.17元,增长14.21,主要体现在:

(一)农民生产性支出持续增长。

1、人均家庭经营费用支出3126.30元,同比增0.38,其中第一产业生产费用支出2698.39元,同比减少12.26元。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增长6.1,其中机械化农具增长12.8,化学肥料增长10.9,农药及农药械增长1.2。第二产业生产费用支出175.17元,同比减少73.68元。第三产业生产费用支出252.74元,同比增加97.67元,增长62.98。从三个产业的支出情况看,农民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农用物资等中间消耗的费用也有所增长。

2、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大量增加。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人均697.61元,增加176.92元,增长33.98。

3、税费支出大幅度减少。全县认真落实税费改革政策,农业税及附加在降低3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去年全面实行免征,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税费人均43.57元,比上年减少43.09元,减幅49.72。

(二)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大幅度增长。

2005年,全县生活消费支出人均3647.3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73元,增长14.90元,增幅比上年提高15.8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为3077.37元,比上年增加520.3元,增长20.35,现金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84.4,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在消费水平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在渐变中趋于优化,生活方式正逐步向城市靠近。

1、由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型向追求生活质量提高型转变。在生活消费支出迅速增长的同时,消费结构更趋合理。一是生存型消费比重下降。2005年农

民吃、穿、住这三项支出人均1928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2.9,较上年降低了2.2个百分点。二是享受与发展型消费比重上升。2005年农民人均文化教育与娱乐、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三项合计1086.4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9.8。

2、农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居住支出的持续增长,草危房

改造工作的完成,农村居民居住条件快速改善。2005年末全县农民人均住房面积54.28平方米,较上年末净增加0.02平方米,从住房结构来看,农村居民人均钢筋混凝土和砖木结构面积44.48平方米,较上年末净增加5.83平方米;从住房类型上看,农村居民人均楼房面积43.3平方米,较上年末净增加1.8平方米。农村居民楼房面积占住房面积的比重为79.8,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在人均居住面积增加的同时,居住质量也有较明显的提高。农村居民住房有卫生设施的户数、有空调设施和安全饮用水的户数比重均有明显提高,家庭室内装饰装修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3、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加。耐用消费品的拥有状况是衡量生活水平重要标志之一。目前自行车、电风扇等中低档耐用消费品在农民家中已基本普及,摩托车、空调、电冰箱、热水器、洗衣机、抽油烟机等较高档耐用消费品已在农村越来越多家庭中使用,手机、计算机、数码产品等一大批时尚用品也不断进入农家。2005年农村居民每百人拥有电冰箱15台,较上年增加4台;洗衣机18台,较上年增加1台;空调机6台,较上年增加1台;抽油烟机3台,较上年持平;热水器14台,较上年增加4台;摩托车23辆,较上年增加1辆。

4、通讯现代化程度快速提高。受收入水平较快增加和通讯工具价格不断下跌的双重影响,农村居民通讯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2005年末,全县农村居民每百人拥有电话机25部,比上年末增加2部;拥有移动电话27部,比上年末增加11部。

5、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2005年全县农村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人均682.31元,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8.7,较上年提高了2.7百分点。文化型、娱乐型消费品快速进入居民家庭,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2005年末每百人拥有彩色电视33台,比上年增加7台,增长25.8;影碟机6台,比上年增加2台,增长56.7。数码照相机、家庭影院、中高档乐器、电脑等也开始进入一些农民家庭。

三、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

2005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35.4元,较上年增长11.6,与2000年的增幅2.2,2001年的增幅5.3、2002年的增幅6.5、2003年的增幅6.6相比,出现了跨越性的增长,然而,对照“小康”进程指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主要有:

1、农民文化素质较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调节的比重日益加大,农业生产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处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且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增大了他们经营的风险,使他们很难对诸多的市场供求信息做出较准确判断,对市场需求的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在生产上往往一涌而上,造成同一品种的农产品在某一时段的供给大量增加,最终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另外,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用于农业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大量涌现,要求农民加强对这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学习,并将其运用到经营中去,而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对此则有些无所适从,很难选择到先进适用且市场需求空间较大的新品种和新技术运用到生产经营中,迅速转变生产力。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既严重影响了农民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使农业生产经营效益不高,也严重制约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最终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据典型村调查剖析,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力中初中文化的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70,高中占13.2,小学占12,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员是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

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直接影响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是我县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来源主体。决定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纯收入水平的因素有很多,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是制约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最主要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一项权威调查资料显示,化肥价格每上涨10,生产投入将增长3,种粮纯收益将下降2.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也侵蚀了农产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实惠。自2003年以来,农产品价格开始上涨,且这一态势一直持续到今天,而农产品价格上涨,也重新燃起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这种农业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会使农民对农业投入的需求增加,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在随后也开始同步上涨,甚至上升幅度超过农产品价格上升幅度。这样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却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农产品行情看涨带来的好处。

3、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资金积累又不多,影响了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我县农村市场不发达,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全、流通不畅。农民依然是重农轻商,从事农产品生产的人多,全县从事一产的劳力约21万人,占农村劳力38.8,而从事流通的农民,尤其是比较了解国内农产品市场的经纪人太少,农民难以按照市场供求状况组织生产,从流通领域赚钱也太少。另外,资金短缺也制约了农民开拓非农产业的能力。农民积累资金并不多,积累的一点资金也是用于建房、子女上学等方面的支出,没有能力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或投资其他生产领域。因此,农民作为农村经济活动的主体,在增收方面被动又盲目,单家单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及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限制,决定了农民缺乏对资金、项目、技术、信息、市场、交通等方面的全面了解,特别是在生产投资所需资金方面,农民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各级政府及中介组织对农民提供的针对性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没有形成具有层次性的、统一规范协调一致的面向“三农”服务的信息咨询、发布市场。农民势单力薄闯市场,糊糊涂涂去增收,收效当然不明显。

4、对农业和农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税费改革后筹资筹劳数减少,农村基层特别是村级集体进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和兴办农村公益事业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是河道淤积严重,灌排能力下降,全县有57的三级河、83的四级河流急需疏浚。全县一、二、三、四级河淤积土方量还有4900万方。二是桥梁失修。全县有3294座农村桥梁,这些桥梁大多建于六、七十年代,建造时的荷载标准偏低,已年久失修,有1006座急需维修改造。三是车口设施老化,渠道质量极差。不少车口进出水池开裂,渠道以土渠为主,渗漏严重。

5、城乡二元分割,制度设计不合理。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在我国由来以久,城市和农村的不平衡、市民与农民的不平等,是影响农民增收的制度原因。其

一、国家重工轻农的指导思想,形成了多种“剪刀差”,低价收购农产品,把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利润,将农村储蓄等渠道获取大量的资金积累投入城市工业。其

二、农业和工业部门的交易条件对农业不利。农产品的附加值低,而工业产品的附加值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高。随着资本和技术的聚集,工业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而农业由于缺乏资本和技术,生产效率低,农民以低附加值的农产品来换取附加值不断提高的工业品,农民收入如何能增加?其

三、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造成农民和市民的社会福利产生较大差距。在保障、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在城市都是由政府承担,而在农村基本都是由农民自己来承担。其

四、在农村资源利用上不合理的制度影响农民的既得利益。一亩农村集体土地,国家以几万元(征收耕地每亩土地补偿费和劳力安置费一般为2.7万元)的低价从农民手中拿走,再以几十万、上百万的价格出让。而土地补偿费计算的最高年限只有10年,被征地农民缺少生活来源。

四、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及建议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经济基础,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我县今年农民增收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目标要求,一方面从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入手,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另一方面,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拓宽外部增收空间,努力构筑我县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2006年,我县农民增收的目标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1以上。实现以上增收目标的具体措施是:

(一)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建立财政支持农民增收的有效机制。

一是加大“三农”投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通过财政杠杆,按照“优化增量、盘活存量、发挥总量”的原则,整合农业产业化资金,促进主导产业做优、做大、做强。支持农业科技进步,重点支持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及先进实用技术的转化和推广。进一步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惠农支农政策,促进稳定粮食生产长效机制的形成。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立快速反映机制,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和损失。今年县财政用于农业方面的总预算支出为4450万元,比上年增加396万元,增长10。

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今年县财政将安排资金1500万元,完成二级河4条、三级河43条的疏浚和修建农村危桥80座、村内主干道47公里。加大农业综合整治开发力度,结合土地复垦整理开发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抓好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绿化造林,努力营造农村良好的发展环境,使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农民富裕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支持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继续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支持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支持创新乡村文化建设运行机制,支持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二)大力推动项目农业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项目农业是发展现化农业、高效农业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2006年,我县将进一步强化项目意识,落实工作责任,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全面整合农业生产经营的机制、科技、资金、市场等要素,加快培育农业项目载体,狠抓农业项目招商,继续保持项目农业建设强势推进、强力突破和强劲发展的态势,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使项目农业成为我县农民增收新亮点。

一是培植壮大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不断扩大现有高效农业产业的规模,并通过引导高效产业的兴起、发展,使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

二是培植做大主导产业。依托自身农业资源优势,建设具有如东特色的“两沿三区”高效农业新格局,以区域定特色吸引“三资”投入开发,吸引一批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从而促进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向优势产区布局,形成优势产业带,建成一批专业村、专业镇。

三是培育发展市场体系,搞活农产品流通,抓好市场载体建设。大力发展壮大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通过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来培训和壮大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2006年的具体目标是,在去年基础上,农业项目招商引资新增2000万美元,500万元以上规模项目25个,投入量1.25亿元,三资开发农业新增8个亿,新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个。

(三)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把强力推进民营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

2006年,全县上下继续紧紧围绕加速民营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县这一目标,通过强化思想发动、行政推动、政策驱动和干部带动,大力弘扬创业意识,突破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继续强势推进新一轮全民创业热潮。

一是突出舆论引导,从更深层面上更新创业观点,进一步拓展创业空间,引导更多的干部群众投身和参与创业。大力树立和宣传“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上放手放开”的“六放”创业典型,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民群众蕴藏的创业潜能。

二是明确工作责任、加大考核力度,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氛围。县“两办”专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全县2006民营经济发展重点工作部门目标责任的通知》和关于《印发〈2006全县民营经济发展争先进位竞赛考核评比办法〉的通知》,明确了今年的目标任务和有关部门的工作责任。要求今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8600户、私营企业2500家,新增企业注册资金36亿元,村干部创业率要达到90以上。县委、县政府已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和落实。

三是突出机制创新,大力构建创业载体。以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基地型种植业、基地型养殖业企业和基地型流通企业。组建各类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功能,规范行业管理,带动行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四是突出政策扶持,大力激发创业热情。营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更加高效的服务环境和更加健全的法制环境。

(四)加快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直接有效途径。我县将进一步强化载体建设,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劳务产业发展要求,建立健全劳务市场体系、就业培训体系、维权体系,拓展输出渠道,扩大输出规模,提高输出效益。逐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高效、稳定输出。

一是充分发挥能人效应,充分利用劳动力转移能人的带动作用,通过邻帮邻、亲帮亲,放大劳动力转移的“葡萄串”效应,建成一批有竞争力的劳务转移专业村和专业队伍。

二是广泛建站设点,发展中介机构。为充分发挥民间中介机构的作用,县政府积极鼓励发展民营劳务输出中介服务,县各相关部门对符合条件申办成立“劳动服务公司”的,及时办理有关手续,为中介机构的成立和运作提供宽松的环境。

三是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充分利用就业培训中心、农广校、职业学校、成教中心以及社会办学力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劳务人员进行就业前培训。在培训内容上,不仅进行上岗技能的培训,还进行法律常识、劳动纪律、安全生产等专题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努力提高农民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就业应变的能力。

四是依靠外引内联,建成一批稳固的劳务基地。通过我县现有的三资企业和规模以上的内联企业及一些中介机构,加强与国内外大型劳务需求企业的合作联系,建立一批稳固的劳务市场;

五是依托资源优势,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特色产业消化劳动力。建筑业、纺织服装业、海洋渔业是我县三大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开展项目竞赛、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通过新办企业吸纳一批、通过拓展建筑市场带出一批、发展农业基地型企业转化一批、中介劳务组织向外输出一批、发展家庭手工业就地消化一批等具体措施的落实,实现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上年增加1.5万人的目标。

(五)进一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激发农民增收活力。

一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以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主要形式,加大农业信贷资金的投入,为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县信用联社正在研究制定支农、扶农的各项政策,2006年已将正大、东方明珠、巴大、金太阳等农业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加大对农业龙头信贷扶持力度。同时,进一步减化信贷审批程序和手续,为发展民营经济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改善全民创业的金融环境。

二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依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舆论宣传、典型引路、加强服务和规范管理,积极引导和推动入股、出租、转包等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高土地规模经营效益。严格执行征用地的有关政策规定,坚决查处纠正各种侵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行为。

三是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强化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责任、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化解乡村债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全面落实好“一取消、三补贴”政策,规范完善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建立健全控减农民负担的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形成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良好环境。

四是深化农村困难群体保障机制改革。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的义务教育制度、公共医疗卫生制度、救济制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从制度上保证农民能够均等地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农民增收具有可靠的保障和坚实的基础。

为了确保以上目标和措施的实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从稳固农业基础的高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努力形成农村基础设施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国家及县以上财政多要向这方面倾钭,并将相关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如我县河道疏竣任务很重,每立方米的疏竣费用至少要6元以上,而省市给我县二、三级河的补助标准仅有2.6元、1.4元,镇村负债多收入少又无力增加投入。

二是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继续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采取更直接、更具体的扶持政策,为农民增收提供更好的体制政策环境。

三是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村级债务化解工作。村级债务化解已成为农村改革过程中必须迈过的一道坎,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要加大各级对村级组织转移力度,加大额对负债村的扶特力度,扩展基层化解债务政策空间。

四是由于我县历史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基数低,市有关部门对我县进行数据评估时要考虑这些因素。

增收渠道 篇6

多年来,汾阳市充分发挥“汾州核桃”历史名优产品的优势,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坚持把“汾州核桃”作为兴农富民的支柱产业来抓,使汾阳成为全国最为知名的优质核桃生产、科技示范、优良苗木培育、核桃加工集散和出口的重要基地,为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奠定了产业基础。

汾阳市委、市政府坚持一手抓政策扶持推动,一手抓规模连片种植,实行工业化管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全市先后建成8个万亩连片基地,核桃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800余万株,形成北起杏花镇武家垣,南达石庄镇后杨寨的百华里核桃林带。正常年景年产量1万吨以上,产区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到4800余元,核桃经济林已经成为汾阳农民收入的“绿色银行”。

汾阳市还组织专家技术人员从品种选育、苗木嫁接、栽植模式等三个方面进行科研和技术攻关,以期进一步提升“汾州核桃”的整体品质。并大力推进优质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全市核桃产区年生产销售优种核桃苗3000万株,除满足本市和周边县市外,还远销华北其他地区,仅此一项可收人2亿余元。

汾阳市积极推动核桃产业化经营,全市建成裕源、特达、阳光、新合作等30余家规模加工企业,年加工核桃3.5万余吨,出口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地区。裕源、特达两家企业被命名为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6万户,间接辐射农户10万户。2012年,“汾州裕源”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国家驰名商标。

经过多年的时间锻炼,汾阳市培养出一批从事核桃生产与管理的技术人员,全年输出技术人员3000余人,有3名农民技术员被山西省林业厅聘为“核桃管理技术专家组成员”,有的甚至远赴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开展技术服务。同时,逐步形成一批专门从事核桃经营销售的农民经纪人队伍,他们架起了农户与全国各地大企业之间的合作桥梁,免除了群众“增产不增效、丰产不丰收”的后顾之忧。

增收渠道 篇7

一、采取多种宣传模式, 多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一) 积极参与各种上街政策宣传咨询活动。上半年主要有配合110联动宣传和在春季招聘会上开展政策宣传咨询活动。

(二) 参与春节后局领导走访前期梳理的重点企业50多家, 了解企业用工和各项保险参保情况, 同时分发工伤保险宣传材料, 直接面对面交流宣传, 敦促未按规定参保的企业参保, 取得较好效果。

(三) 5月初, 印制《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专题问答》500张, 分发给相关企业经办人员, 并组织业务人员到一些施工企业现场分发宣传。

(四) 为做好工伤集中宣传, 提升服务水平, 赶印了《工伤文件汇编》800本, 将注意事项、相关政策及办理指南汇编成小册子, 分发给每个参保单位, 大大方便参保对象办理相关业务, 得到参保企业经办人员和参保职工一致好评。

(五) 按闽劳险局办[2015]5号文的要求, 积极组织干部职工、企业经办和参保职工关注“中国工伤保险”微信公众号, 并参加微信竞答活动, 进一步普及工伤保险政策法规知识, 得到参保单位和职工的积极响应, 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精心组织找准突破口, 多手段狠抓扩面

(一) 有的放矢, 抓住重点行业、重点企业, 推动扩面工作开展。近三年龙海市有76家国有集体企业改制, 参保人数逐渐减少, 而非公企业虽然经济形势不很乐观, 但仍有一定的扩面空间。我们确定以深挖非公企业参保潜力为突破口, 来确保扩面增收。为了摸清底子, 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 我们在劳动监察和就业中心的支持下, 掌握了龙海市大部分企业的用工情况, 将用工多参保少或未参保的企业列为扩面重点;其次, 借助信息手段, 通过信息系统比对养老、工伤保险的参保情况, 将选择性参保的企业列为重点扩面对象。通过精准的排查摸底, 我们迅速发动扩面攻势, 与劳动监察部门配合开展联合行动, 扩面工作收效显著。

(二) 加强沟通协调, 强力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工伤保险工作的开展。闽劳社文[2007]254号文下发后, 建筑施工企业一直以已参加商业险为借口, 不予配合缴交工程险, 我们与住建局沟通也一直未能取得共识。没有住建部门的配合, 工伤团体险很难开展。后经主管局与建设部门多次协调, 并经过我们大力加强宣传才逐渐取得突破性进展, 今年已全部按规范运行, 现龙海市所有工程项目开工, 住建部门都凭工伤保险参保证明才发放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工伤保险实现全覆盖, 对工伤保险的扩面工作贡献巨大, 对今年半年扩面任务的完成助力良多。

三、提升服务水平促进扩面增收

(一) 通过加强一次性告知, 一站式办理服务, 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我们及时全面梳理印制各种宣传材料, 将政策规定、注意事项、办理流程、办理指南等所需材料一次性告知参保企业和职工, 方便参保对象办理相关业务, 让服务对象少走弯路, 提升了服务水平。

(二) 及时准确支付各项工伤保险待遇。1.加强学习培训, 提升业务人员经办能力, 确保业务经办准确无误;2.及时按时限支付各项待遇。结合行政权力清单清理和纳入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契机, 按规定压缩各项业务办事时限, 确保各项工伤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

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 优质、高效、快捷、便利的服务, 获得参保单位与职工广泛认可并为工伤保险扩面带来良性互动。参保单位都时刻关心员工能及时全员参保, 释放用工风险;职工能关心自身权益的保障, 敦促用人单位及时参保, 推动工伤保险的扩面有效开展。

上一篇:武学与导引术下一篇:护理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