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的策略

2024-10-07

增收的策略(精选11篇)

增收的策略 篇1

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东部深山区的某两个村, 耕地6 196亩, 人均2.9亩, 海拔2 300~2 700米之间, 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 年均气温4.3℃, 昼夜温差大, 无霜期90~110天。种植作物主要有小麦、洋芋、豆类等, 农民人均纯收入1 000元左右, 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近年来, 县乡政府加大对种植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力度, 两村领导班子立足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的实际, 因地制宜, 引导群众积极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大力发展洋芋产业。农业科技人员广泛深入地开展技术宣传和专题培训、示范及田间指导, 使两村的洋芋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2004年两村洋芋种植面积达到3 822亩, 占耕地面积的62%, 户均7.93亩。其中种植地膜洋芋1 180亩, 洋芋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洋芋总收入达353万元, 纯收入211.8万元, 户均4 394元, 人均1 005元。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劣势变优势, 巧打时间差

两村地处高寒山区, 往年种植小麦、豆类等作物亩产只有150~250公斤, 亩收入不过200~300元, 但种植洋芋亩收入在600~800元, 而推广种植地膜洋芋成熟较早, 产量高, 效益更好, 这里的地膜洋芋成熟上市期正值川水区早熟洋芋收售结束, 而山区大面积洋芋尚未成熟的市场空档期, 因而客商争相收购, 价格较高, 今年地膜洋芋沟水地种植的平均亩产2 500公斤, 亩产最高达到3 200公斤, 旱地种植的亩产也在2 000公斤, 最高的可达2 800公斤, 较露地洋芋亩增产500公斤左右, 销售价格混装每公斤0.68元, 精品每公斤1.1元, 0.2公斤以上大洋芋每公斤0.8元, 亩收入1 200~1 500元, 较露地洋芋亩增收300~500元。

二、订单种植, 以销促产

今年在地膜洋芋种植期间, 镇村干部及洋芋协会就及早通过腾胜公司与广州、深圳等地客商广泛联系, 签订订单, 以销促产, 收获期为客商提供便利条件组织收购运销。同时发动群众整修农路, 方便车辆拉运, 使当地洋芋得以全部销售, 买了好价钱。马铃薯种植专业户采取订单方式, 大规模种植脱毒马铃薯, 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还优化了镇农业产业结构, 对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积极引导能人大户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扩大马铃薯订单种植面积, 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三、强化技术宣传培训, 提高群众生产技能

县乡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走村串户, 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和田间指导, 印发“地膜洋芋种植技术方案”, 选建科技示范户示范带动, 使这里群众普遍掌握了地膜洋芋栽培技术, 有效提高了生产技能。农村基层农技人员是农业系统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农技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直接影响党的各项农业农村政策的实施效果和政府决策的落实。我们要担负着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加强基层农技组织建设的重任。能不能得到上级的信任、农民的认可, 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汗水、具备更高的素质。多年来, 我市在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工作中, 技术力量薄弱, 自身素质不高, 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这都是多年来存在的突出问题。目前就是应该要着眼于新形势, 解决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认清形势, 理清思路, 制定措施;就是要以更加科学的态度、更加长远的眼光, 促进“三农”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学习知识 (如马铃薯晚疫病和早疫病的区分和防治, 马铃薯不宜摘心打叉和薅锄等) 及时用来解决示范户和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示范户和农民增收致富靠科技, 而我们正是传播技术的桥梁, 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较全面的种植马铃薯的技术、丰富的国家对农业、农村和马铃薯产业的政策理论和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使我们增强了对马铃薯示范户服好务的信心和决心。

四、选用优良品种, 实行规范化种植

选用渭薯1号、8号及陇薯3号等中晚熟高产优良品种在沟水地进行地膜种植, 另外, 改河洋芋协会从陕北定边引进洋芋良种“定边1号”, 在祁家沟村18户耕地进行地膜种植40亩。播前一次性施足底肥, 亩施腐熟的优质农家肥3 000公斤左右, 磷酸二铵20公斤, 尿素20公斤, 当地温稳定在6℃时播种, 采用双行垄作, 幅宽80厘米, 垄面宽40厘米, 垄高25厘米, 株距35厘米, 单垄双行对空播种, 播深10厘米, 亩保苗4 700株, 边播边覆膜。选用抗旱高产的216-10及渭薯系列品种在旱地进行地膜种植, 播前一次性施足底肥, 适当早播, 抢墒播种, 幅宽80厘米, 垄面宽40厘米, 株距38厘米, 亩保苗4 300株, 播后立即覆盖地膜, 并按无公害马铃薯生产标准要求防治病虫害, 生产的马铃薯商品率达90%, 比露地洋芋提高了10%。

总之, 应用科学技术, 大力发展地膜洋芋, 实现了产销双赢, 为高寒山区群众依靠科技治贫致富树立了典范。在种植结构调整大潮中要做认真细致地调查研究, 摸清底子, 立足实际, 积极应用农业科学技术, 发展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区域特色产业, 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再创新亮点。

参考文献

[1]李善才, 方玉川, 李霞.陕西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建议[J].农业科技通讯.2011, (06) .

[2]祁华, 温渊丽.横山县马铃薯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 (07) .

[3]杨海鹰, 云庭.浅谈我国马铃薯种薯市场发育现状与发展思路[J].中国马铃薯.2010, (05) .

[4]常俊江.榆阳区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 (上半月刊) .2010, (19) .

[5]吴清亮, 高凤宏, 雷斌, 方玉川.靖边县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 (07) .

增收的策略 篇2

——钦北区减少农民数量促进农民增收纪实

近年来,钦北区通过推进城镇化建设,发展非农产业,加强教育培训等措施,有效地带动一大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减少农民务农数量,促进农民增收。2004年,全区农民创非农产业收入5.4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3%。今年上半年,全区农民在非农产业创业达16.3万人,创非农收入2.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2%和10.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478元,同比增长8.8%。

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

钦北区把打造“农民城”作为转移农民进城创业来抓,以全新理念经营城镇,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为农民在非农产业领域就业搭建平台。钦北区对新城区及小城镇进行全方位统筹规划,对全区12个集镇进行总体规划修编。以小董、大寺、那蒙和大垌镇为重点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产业协调、发展有序的城镇新格局,为农民进城置业作出科学规划。2004年,该区投入城镇建设资金9263万元,新开发小董商贸小区、大垌环城路小区等4个商住小区,新建住房415栋,建筑面积103750平方米,又吸引600多户农民进城购房创业。

增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载体

钦北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资源性产品加工业、重点工业等形式,提升非农产业经济总量,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岗位。

该区把发展乡镇企业放在首位,加快乡镇企业改革的步伐,通过租赁、拍卖、兼并等形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确保原有的就业岗位。在此基础上,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近年来新发展以矿产加工、机砖制造、烟花炮竹等一批劳动密集型的乡镇企业近100家,每年可安排农村劳动就业1.5万人,仅大垌镇机砖制造厂就有28家,每年可安排就业4500人,每人月工资400至700元。

该区加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并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大转移农民的产业载体,延伸农民增加收入的产业链条。运用政策引导、股份合作、招商引资等手段,增加了以木器加工、果疏加工、竹草编织等为主的一批重点企业,每年可安置农民就业1.2万人,创劳务收入8300多万元。

该区加快发展工业步伐,打造工业发展平台,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成功引进一批工业项目落户钦北。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有23家,可安置农民工就业8000多人。

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

“增收助理”助农民增收等 篇3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水泉镇前不久决定向各村选派一名带富能力强的优秀机关干部作为“增收助理”,帮助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年初与这些“增收助理”签订目标责任状,年底严格检查验收,并将工作业绩作为每名干部工资待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山东 刘明祥)

转变职能好 喇叭促增收

“毛田村现有大量金头大蒜和白皮大蒜上市,每公斤就地成交价10元”。这是贵州省务川县砚山镇广播站前不久转变职能、服务“三农”播出的一则信息。过去,农民在喇叭里听到的常常是“催粮催款”之类的东西,如今,喇叭里除了发布市场信息外,还举办农技讲座。(贵州 杨多莉)

墙头板报成了农民的好帮手

在河南省邓州市裴营乡,到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农民在茶余饭后围着墙头屋角,观看被誉为“墙头科技报”的黑板报。目前,全乡28个村都办有黑板报,各村的农业技术员是“墙头科技报”的主编。他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不定期地更新内容,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河南 赵光选)

梅川镇不发文件发信息

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镇近来把过去靠发文件来督促农民从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为发信息给农户,推动他们实行产业结构调整。他们把品种、技术、供求等信息采用发册子、发单子和广播宣传的方法,让信息及时进村入户,镇里将从网上采集下来的供求信息,也及时打印好发给村里的农户。(湖北 彭水华)

盐城农民乐为超市种田

江苏省盐城市通过对农民培训、能人带动等方式,成功地与市区的众多超市对接,催生了专为超市种田的农民1000余人,他们种出了667公顷农产品,平均每公顷增收15000余元。昔日路边菜场的农产品进了超市后,身价高了许多,很多过去论斤卖的变成论个儿卖。(江苏 张华)

牡丹江农民靠信息发洋财

200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农民借助移动通信信息发了洋财。据不完全统计,牡丹江千余名农村经济人全年借助于移动通信信息做成了3000万美元的跨国经商买卖,不仅个人发了洋财,而且使当地的农民增收30%以上,凡与经济人签订合同的农户平均每户增收500元以上。(黑龙江 刘加勇)

第六届全国肥料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将举办

时间:2004年6月23 ~ 25日

地点:武汉科技会展中心(洪山区珞瑜路548号)

主办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27-87395206,87393039

传真:027-87395206

试论新形势下农民增收的策略 篇4

1 当前农民增收缓慢的障碍因素分析

1.1 体制性因素

1.1.1 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限制了农民增收的渠道。

长期以来, 我国走的是一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工农二元产业结构的路子。这种政策导致城乡分离、工农分离、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单一、人口素质低下, 是我国农村经济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 也是农民收入渠道拓展的最大障碍。

1.1.2 农业投资需求压力大, 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农业投资具有风险大, 投资报酬率低等特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本的趋利性使投资流动方向的利润导向性明显, 农业所需资金无法得到保障。在投资主体中, 有能力对农业投资方向进行干涉的主要是政府。由于国家财政能力仍不雄厚, 以及国民经济全局发展的需要, 政府财政用于农业发展的份额从相当长时期看仍是十分有限的。

1.1.3“非组织化”现象普通存在。

我国农民虽然人口众多, 占全国人口的70%左右, 但主要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分散在全国的各地及各个角落, 没有统一的组织或协会, 无法形成价格同盟, 不能像其他行业的业主一样, 自发或自觉地组织起来, 制定统一行业自律价格, 避免盲目竞争, 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1.1.4 当前的土地制度存在弊端。

家庭承包责任制使土地被分割成小块难以采用规模化耕作手段, 小农户与大市场、小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显得日益突出。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农户在资金投入、承担市场风险、把握新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上力量也十分薄弱。另外, 土地分配权缺损也导致农户无法形成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长期预期, 对土地的经营行为必然短期化。

1.2 发展性因素

1.2.1 加入WTO对农民增收的冲击。

加入WTO后, 我国按照国际贸易规则, 逐步开放了国内市场, 只能通过关税措施对农产品进口予以限制, 但是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 一些主要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 导致国内农产品过剩, 价格接近或超过国际市场, 使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缺乏空间, 抑制农民收入提高。

1.2.2 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

主要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区域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区域性结构不同程度地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农产品质量不高, 名优产品比例低;一般性品种多, 专用品种少, 初级产品多, 加工产品少, 精深加工产品更少。由于结构调整滞后, 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 从而导致部分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 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1.3 外部环境因素

1.3.1 城市下岗职工增加, 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阻。

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 部分企业大量减员分流, 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机会骤减, 体力劳动的就业岗位也有相当一部分被下岗失业人员所取代, 加上受自身文化素质及技能因素的制约, 农民进城增收的门路越来越窄。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 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 这是造成农民增收困难的根本原因之一。

1.3.2 乡镇企业效益下滑, 吸纳就业能力下降。

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市场秩序日益规范的情况下, 乡镇企业机制灵活的特点已不再具有比较优势, 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加上国家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政策力度, 使一些污染大、对生态损害严重、资源浪费大的乡镇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受到严重制约, 许多乡镇企业不得不进行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 因此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下降, 很多乡镇企业打工的农民不得不重新加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行列, 从而导致乡镇企业支撑农民增收的力度逐渐减弱。

1.4 农民主体性因素

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目前, 我国每万人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不到4人, 不足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 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对低下, 农村科技文化落后必然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反应迟钝, 缺乏相应的接纳、消化、吸收能力, 造成先进的农业技术成果和机械设备无法推广应用, 从而影响农业科学生产水平和农业科技进步。同时, 由于科学文化素质低下, 许多农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不能科学、准确地判断市场变化规律, 把握市场需求, 始终处于激烈竞争的弱势地位, 导致其经济利益受损。

2 当前农民增收的途径

2.1 政策措施

2.1.1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合理调整国家资源分配制度, 加大财政对农业的补贴是增加农民收人、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方法。根据我国目前国情应尽快纠正国民收入“重城市轻农村”的分配偏向, 增加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 财政支出要重点向农村倾斜, 使农民公平地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财政支农的最终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 逐步提高对农民的直接补贴的比重;致力于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 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体来说, 支农的重点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以保障农业稳定发展、高效运转;二是支持涉农服务体系的建设, 因为它是实现农业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基础;三是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 从而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竞争力, 这也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2.1.2 实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

我国目前农村的情况是土地规模普通偏小、流转困难, 导致家庭经济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按照现行农村土地政策, 在尊重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 土地使用权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流转, 使土地资产化, 从而为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农户增加土地资产的收益, 这对于相当多的农户是增加收收入的一个捷径。实现土地使用权流转, 不仅可促进土地向种养大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 形成集中规范化生产和实现合理的经营规模, 还可使农民从上述土地流转形式中取得租金、转包费、入股分红、利息等财产转移性收入。地方政府要在政策上扶持建立“土地银行”等土地流转中介组织, 帮助农户合理使用土地资产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2.1.3 统筹规划农村剩余劳动力分流。

解决农民收入问题, 必须坚持城乡统筹, 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 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要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战略高度,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全面的、多层次的规划, 积极探索合理的区域分流,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第三产业, 形成合理的产业分流。

调整城乡就业结构, 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 应坚持把发育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作为调控的基点和方向, 鼓励农民与城市居民平等竞争, 以逐步消除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

2.2 发展措施

2.2.1 依靠农业科技力量以驱动农民增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形势的根本性变化, 农业竞争优势的发挥程度越来越取决于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程度, 取决于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程度。因此, 必须下大力气从体制与机制上切实解决科教兴农、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产业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要在组织上把农业院校、农业科研机构、专业化农业合作组织和农民四个基本方面有机地联结起来,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广泛开展技术合作, 培育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科技示范户。全面实施科技入户、测配方施肥、超级稻推广、农业标准化等工程, 逐步形成县、乡、村、户四级联动、齐抓共管、规范运作的新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机制。

2.2.2 切实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生猪母猪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 落实退耕还林、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惠农政策, 严格实行“一卡通”, 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民手中。加强农民负担监管, 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2.2.3 完善农村教育体系,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在影响中国农村未来发展的诸多因素中, 农村人口素质低下最为突出。农村人口的素质则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育观、农村人口的数量, 而且直接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由于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 很难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 也就必然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教育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水平, 培养和发展农民技能的最佳途径, 为此, 必须夯实教育在农民增收问题解决系统中的基础性地位, 提高整个农村教育水平, 切实解决农村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贫困地区学龄青少年辍学率高、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文化和职业教育, 提高劳动力素质, 增强农民的生产技能。着力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市场意识的新农民, 以增强就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促使农民收入增加。

2.2.4 整产业结构,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关于农民增收致富的思考 篇5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增收致富 问题 措施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土地荒置增多,农产品变现缓慢的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对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棕溪镇农民收入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农民收入,谈几点意见。

1. 目前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此次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从我镇20个行政村,117个村民小组中抽取了10个行政村、60个村民小组作为调查样本对我镇农民收入情况进行研究,。调查发现,农民收入多寡与其兼业状况密切相关。

1.1以种植业为主

从这次调查看,当前农村中仍有一成左右农民以从事种植业为主。他们多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的中老年人。由于受山地地形限制土地贫瘠,加上今年来南水北调工程大量耕地退耕还林,人均占有耕地1.26亩,种植粮食收入极为有限,正常年份仅能维生活,持如遇个天灾人祸就入不敷出,生活比较窘迫。目前,这类低收入家庭在我镇还占有一定比例。

1.2劳务输出产业

由于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且收入微薄,造成外出务工农民不断增加。调查发现半数以上农户家庭至少有一人通过外出打工或在周边企业干活来改善生活条件。且发现,农村条件好的,能盖起楼房的多是通过外出打工才实现的。可见外出务工也是农民致富的一条出路。改革开放以来,外出务工农民对农村的稳定、农业的发展、农民的致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3经济作物

调查中发现,当前农村中有一部分家庭以发展经济作物为主要收入来源.他们以种植烤烟、蚕桑、黄姜为主。粮食都是自给自足,经济作物维持家庭开销供子女读书,如果收成好价钱好的话还有一部分结余。目前,这类家庭在农村属于中等收入家庭.

1.4自主创业

我们还发现,农村中有一小部分农户他们较为年轻,且有一定知识水平,以经商、包工或交通运输业等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他们不再从事传统农业生产也不再外出务工,主要精力在家乡自主创业,且多搬到城镇中居住。他们多是农民队伍中的佼佼者,为农村致富开出了一条新路子.

2. 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镇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经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农民稳定增收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产业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退耕还林,生猪养殖、发展经济作物,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普遍存在: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一般性产品多,专用产品少。而且农村多为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不利于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影响新技术、新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由于生产规模小,成本高,不利于产品大批量进入市场,影响了规模效益的发挥。农民的经济收入以种粮为主,二、三产业基本没有发展,增收渠道单一,如遇上天灾人祸,粮食产量低,就只能维持基本生活.。

2.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大多数农村都处于偏远地区,农业设施薄弱。比如我鎮就处于偏远的山区地带,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现在还用的是牛耕种地,不仅效率低而且效果差。且受地形条件限制交通落后,大多数农村与外界联系不便,信息闭塞。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直接导致农民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不足,大多数农民还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

2.3人们思想观念落后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如今农民的小农思想还非常严重,思想不解放.对土地有着严重依赖情结。在2000年初的时候,我镇就开始着手“村村通”工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还需要出让土地。有些思想落后的农民就不配合还百般阻挠,导致有些村子至今还没通路。这不仅损失个人利益还拖累整个村子经济的发展。相对贫困村的村干部,有的思想保守,墨守陈规,面对市场经济束手无策,工作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市场意识不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随着我国加入WTO与国际接轨,相对落后脆弱的农业将直接面对严重的冲击和挑战,农民增收的难度将不断加大。在新形势下,增加农民收入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3. 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

3.1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优化农业结构,就是调整农产品的品种结构、生产布局,不断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使农产品生产适应市场需求,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调整中,我们应该做到: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把市场的开发和研究放在突出位置,根据市场需要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立足原有基础和资源优势,选好主导产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使农业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发展形成规模效应。二是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订单农业,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低成本的各种服务,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提高农业竞争力。三是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在继续抓好种植业、养殖业调整的基础上,鼓励农民外出、经商、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扶持政策,通过发展非农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强农民抵御风险能力。

3.2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关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大思路,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一要鼓励地方投入,以改善农业的基础设施,加快农田水利、农村交通、水、电、气、通讯和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二要吸引农民自身加大投入,积极参加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加大农田水利和乡村道路等生产公益性设施的建设力度。三要对农村、农民实施倾斜和保护政策,坚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增加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

3.3大力提高农民素质

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民素质。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要使这种教育规范化,特别是要防止乱收费现象出现,让绝大部分农民的子女都能上得起学,以防止新的文盲或半文盲的产生;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有专长的新型农民。三是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并完善科技推广体系,扭转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形同虚设的局面。

3.4加快小城镇建设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战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小城镇是乡村的纽带,它可以将城市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传播到农村,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小城镇发展起来了,可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可以缓解农村人口和土地之间的矛盾,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结论

增收的策略 篇6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用城乡统筹的眼光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以城市发展带动农村发展,无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但在推进城乡统筹的进程中还有各种问题有待解决,农民收入偏低问题已成为阻碍城乡统筹顺利推进的主要因素。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进城乡统筹工作的首要任务。

1 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意义

1.1 农民增收与全面小康

2000年底我国已总体实现了小康,但我国的小康是低水平、发展不平衡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没有脱贫,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度远高于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速度。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导致城乡市场需求不旺。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发达的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自1978年开始到2008年,我国城乡差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截至2008年我国农村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54.32%,城镇居民人口不到全国人口的一半。仅靠占全国总人口不到50%的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改善和达到小康水平是无法体现整体的。没有全国一半以上人口的农民富裕是不可能实现全民富裕和全面小康的。

1.2 农民增收与农村消费市场

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缺少市场供需信息的引导,并且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耕地肥力减少导致农民生产成本负担加重,虽然国家已通过实施系列财政政策减免农民税负,但农民收入并未显著改善,制约了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同时农民的收入水平远低于城镇居民,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差距已达到3.32:1,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已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目前农村人口目前已占全国总人口的54%,而农村消费仅占全国总消费比重的还不到30%。可见,农村消费市场具有相当大潜力,只有农村消费市场被激活,才能真正有效地拉动起国内消费需求。农村消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不仅制约了农业生产投资,还制约了为农村消费市场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工业生产投资,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因此在城乡统筹的进程中,如何拉动农村消费需求已成为重中之重。要拉动农村消费需求,关键要不断缩短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民的收入。

2 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措施及政策建议

2.1 推进制度创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工业迅速发展,大量土地被占用导致农民失去土地或失去部分土地而纳入失业人口范畴。目前我国有7亿2千1百多万农民,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已有3亿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与增加农民收入密切相关,只有使更多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中从事非农产业,才能从总体上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

由于目前缺乏相应的城乡统筹就业机制,加之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较差,农村劳动力难以与城镇劳动力在市场中进行公平竞争。农民与市民实行不同的劳动就业制度,受到歧视处于不平等地位。应该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逐步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政策,变城乡分割的劳动就业制度为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规范城乡劳动力市场,为城乡劳动力就业提供平等的交易场所,并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换机制,为城乡劳动力提供准确的劳动力供求信息、职业培训信息和就业政策信息。

2.2 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

我国耕地面积稀少,加上农业种植技术落后,土地肥力不断下降,简单的翻种无法满足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的需要。必须改变不合理的农业经济结构,提高农业产量实现农业生产高效率和高质量。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引进现代化农业技术,加大农业科研投入。通过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效益,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另外,可以通过改变以往较为单一的种植业,发展养殖业、畜牧业和水产业,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在搞好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退耕还林,开发生态旅游资源。这样既可改善环境,又可促进经济良性循环的同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达到使农民增收目的。

2.3 加强农村行政管理监督体制,维护农民合法利益

虽然政府下达了关于取消农业税的行政命令,但乱摊派、乱收费等坑害农民利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造成农民实际收入减少,成为农民负担加重的直接诱因。因此要维护农村的切身利益,在继续完善农村税费改革的基础上,必须从法律上和制度上入手,尽快加强农村行政管理监督体制。改革现有农村行政组织体系,精简机构人员,转变政府职能,减轻财政的压力和农民的负担。同时,还要不断改革完善现有乡镇财政体制,科学地界定乡镇政府的职能和权力范围,合理划分乡镇财政的收支范围,杜绝随意向农民增收各种不合理费用增加农民负担的现象,使农民的合法经济利益得到切实的保证。

3 结语

用“城乡统筹”的眼光去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经过改革开放及建国六十年来艰难探索后提出的一个最优解决思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就是要不断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增进城乡融合。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证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才能体现和谐社会下全民小康的奋斗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胡鞍刚.中国发展前景[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厉以宁.面对改革之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浅谈滩羊羔养殖增收策略 篇7

关键词:滩羊羔,二毛裘皮,养殖利润,增收策略

宁夏为滩羊主产区,也是最适宜养殖区之一,滩羊皮弧度均匀,保暖而不毡结,毛色洁白,光泽悦目,花穗美观,是裘皮中的上品,是宁夏的“五宝”之一,市场前景可观。笔者根据工作经验浅谈滩羊羔养殖增收策略。

1 科学筹划养殖基地

首先是科学选址建场。养殖建场位置以中温带大陆气候干草原和荒漠草原区为主;区域内环境中各种矿物质含量丰富,主要含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水质矿化度较高,土壤偏于盐碱化;可利用植物以耐旱的小半灌木、短花针茅、小禾草及豆科、菊科、藜科等植物为主。其次是科学规划布局羊场(舍)。羊场(舍)应建在地势相对高燥、利于通风排湿、向阳背风的地点最佳;应搭建简易棚圈,以利于羊群躲避风、雨、霜、雪、烈日暴晒等自然灾害;棚圈地面要紧实平整、利于清扫排污,所有粪污、被污染垫料等应归集到羊场下风处统一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置,长期保持羊舍干燥、清洁;在场内僻静处建设兽医卫生室1间、隔离治疗专用舍1~2间,便于随时开展防疫消毒及紧急救治。第三是全舍饲养殖模式应配套建设圈舍3倍以上面积的运动场,确保滩羊羔每天有足够的自然光照与运动,既锻炼其消化机能、促长增重、提高抗病力,又能促使皮毛发育良好、色泽光亮。

2 选优配强父母本系

好良种繁育应在本品种内优选品质上乘、达到种用要求的种公羊、种母羊进行提纯、杂交配育,优良基因固定下来。选种繁育的技术要点是:①种公羊应选择本品种内与当前种群无血缘关系的年轻公羊,具备典型的本品种特征,体况常年维持中上等膘情,保持健壮、精力充沛的体质和良好的种用性能。种公羊宜单圈饲养,勿与母羊合群,以免发生随意乱配,消耗体力,削弱正常配育能力;②种母羊应优选本品种特征明显、皮毛纯白、体格健壮的个体。经培育至性成熟后,在繁育过程中再检验,表现出无任何繁殖障碍性疾病,无畸形、不良发育缺陷,检查乳房发育良好,泌乳机能及母性较强,尤其是表现高产仔率(一胎产2~3只、年半产2胎)、羔羊高成活率的经产母羊是最佳的留种对象;③种羊应严格检疫检验,尤其要避免引进或留用规定疫病检测为阳性的个体。比如:口蹄疫、绵羊痘、小反刍兽疫、羊布病等重大疫病必须严加防范,带病个体坚决不能作为种用,从养殖源头上防止发生垂直传染。同时,要给种羊做好相关疫苗接种,确保上述几种重大疫病的抗体检测合格率达到80%以上,一则可以很好的保护种羊不受重大疫病侵害,二则可以令其后代(新生滩羊羔)获得有效母源抗体保护,大大降低在短期育肥屠宰期间的疫病致死风险。

3 强化妊娠母羊饲养管理

妊娠母羊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与羔羊的成活率、初生重密切相关,滩羊羔的初生重越重,成活率就越高,滩羊皮的质量也越好。因此,妊娠期母羊要实施精细化饲管:①本着节约创收原则,可就地取材,使用当地盛产的粮食,如玉米、小麦等及其秸秆加以综合利用,将精、粗料适当搭配进行饲喂。羊为反刍兽,应以粗纤维性饲料为主,先喂纤维性饲料(铡短秸秆、牧草等),之后再适量补喂少量粮食(可直接投喂玉米粒、麦粒等);有条件的规模养殖场,可将75~80%粗料(粉碎秸秆、铡断牧草等)+15~20%精料(玉米粉、麦面粉)+牛羊专用预混料+风味改善剂,混合均匀后投喂,营养更全价,更有利于母羔健康发育;②滩羊生性胆小,妊娠期间要加强日常护理,切忌暴力驱赶、噪音惊吓、防拥挤、防滑跌等,以免造成意外流产;③产前1~1.5个月应主动将母羊从群众隔离,专舍饲养;待产母羊应增加户外运动时间,或在运动场自由活动,此时宜设置机动草架,随机投喂干草或鲜草;产前5~7d左右,夜间应将母羊放于待产圈中饲养和护理。

4 科学饲管新生滩羊羔

新生羔羊营养以母乳为主,因此要从均衡哺乳母羊全价营养入手,保障母羊足量泌乳;饲管人员要熟练掌握多胎羔羊人工哺乳、寄养等技术,确保弱小羔羊不挨饿;10~15日龄,应主动诱导哺乳羔羊早期开食专用全价饲料,全价料中富含蛋白、能量物质、微量元素(钙、磷、铁等矿质元素,维生素等),是满足羔羊机体生长的必需物质,特别是对促进皮毛发育发挥着重要作用,最有利于达到培植优质二毛裘皮的目的;建议给15~20日龄羔羊投喂1~2剂优质抗生素,最适合羔羊吸收利用、毒副作用最小的抗菌素首选乳酸环丙沙星,目的是净化内源性病原微生物,因为开食后可能摄入一定量的致病菌,净化后可以大大降低消化性、呼吸性疾病的发生率;勤抓羊场(舍)清洁卫生,制度化落实防疫消毒,严格生物安全防范措施,综合防治各种常见病,15~20日龄至少要进行一次体内外寄生虫驱除工作。

5 适时屠宰利用

窑洞里的增收之道 篇8

杨家门村地处运城盆地的旱塬山区, 乡间柏油路刚刚修通, 路边密布成排的窑洞, 窑洞前就是荒草遍布的深沟。如此的环境很难让人相信这里居然就是远近闻名的鸡腿菇栽培专业村, 而更难让人相信的是, 那些帮村民走上致富路的鸡腿菇就长在这些窑洞里。

走进进深100多米的窑洞, 夹杂着蘑菇清香的温湿气息扑面而来, 村民雷抗战正在采摘供应春节市场的鸡腿菇。老雷说, “我已经种了3年鸡腿菇了。以前在旱塬地上种小麦, 每667平方米最多只有150千克的产量, 完全是靠天吃饭, 跟在窑洞里种蘑菇没法比。现在我同时种了3孔窑洞的蘑菇, 4个月能收入5万多块钱。”

但在3年前, 包括老雷在内的大部分当地村民并不相信能在土窑洞里搞出这么大名堂。当时, 在外地做生意的王思明回到家乡, 计划用土窑洞栽培鸡腿菇, 给乡亲们找一条致富路。但他在刚开始打窑洞时就遇到了麻烦:“上面是别人的麦子、别人的树。你在下面打窑洞, 老百姓都有顾虑, 都怕窑塌了。”

为了打消乡亲们的顾虑, 王思明决定自己先垫资干起来, 村民自己打的窑洞不想干的时候, 他就掏钱收回, 谁想干的时候再从他手里买走。在王思明的带动下, 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尝试在窑洞里种植鸡腿菇。可就在这时, 同样是种鸡腿菇的邻村出现了技术问题, 出菇品质不好, 销路不畅, 随之就有100多个农户退出了。无奈之下, 身为村党支部书记的王思明只好“硬逼”着村里的部分党员干部继续干:“我给他贷款, 不让他掏钱, 我们合起来干, 赔了就赔自己的, 好了就给老百姓带富了。”

赔了是自己的, 赚了是大家的。就这样, 顶着风险, 王思明带着几名党员干部成立了合作社, 实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 村民只管打窑洞种植, 其余什么都不用操心。一场艰苦的“地道战”打下来, 大伙终于掌握了在土窑洞里种植鸡腿菇的绝活。与建大棚相比, 打一个土窑洞只要8 000元左右的工钱, 一次投资无限期使用, 一年能种两次腿鸡菇, 每次能收获六七茬, 而且不用担心气候变化。利用窑洞冬暖夏凉的特点, 合作社还修建了节能窑洞冷库。

对于未来的发展, 王思明说:“初步计划明年开办一个深加工厂, 对二等菇、三等菇进行深加工;计划再扩建100多个窑, 后年要达到300个, 全村人均年收入要增加到15 000元。现在, 附近的村庄也开始种植鸡腿菇, 我们已经开始谋划着利用周边的窑洞开发窑洞度假村。”

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路径研究 篇9

引言

2004年1月, 中央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在时隔18年之后, 又一次将中心工作聚焦在“三农”领域, 提出农民增收问题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为了真正把农民增收工作做到实处, 接下来中央又围绕着农民增收问题连续下发了六个一号文件:2005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6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8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010年的《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国建国以来决策层对“三农”的最长关注周期。这些“一号文件”在传递出农民增收问题重要性的信号的同时, 也说明了当前农民增收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农民绝对收入水平很低;第二, 农民相对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第三, 农民收入地区之间不平衡;第四, 农民收入增长的周期性。不论是从绝对收入还是从相对收入来看, 中国农民的收入增长率都不是平稳的, 大约每12年就呈现出一个整周期。农民增收呈现出较强的周期性, 也说明目前中国政府还没有真正找到农民增收的有效路径。同时, 这种周期性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熨平, 更是我们必须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

国外关于农民增收的创造性理论, 对探索农民持续增收的路径选择研究提供了许多思路, 产生了许多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 他们的研究也只是某个领域单方面的经济理论指导, 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联动的整体性指导框架, 而且与中国国情结合还需要一个尝试过程和一个较好的衔接机制。所以, 这些理论还必须进行必要的整合才能应用于分析中国的农民增收问题。国内学者对农民增收问题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 对于研究农民持续增收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但仍然存在某种程度的缺陷。如国内专家学者对农民收入问题从理论到实证进行专业的、系统的、深入的研究并不多见;多数研究还仅仅是依据某一种理论从某个方面来分析农民增收问题, 基本上还没有学者真正系统地、深入地探讨农民持续增收的路径。

现阶段传统的农民增收措施的能量释放已接近极限, 如何实现农民的持续增收急需破题研究。而且, 在农民增收问题的研究上不能“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如果认为采取一两项具体政策就可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不现实的, 必须进行系统研究, 把农民增收问题放到整个国民经济, 甚至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中去考虑, 才能找出农民增收的有效路径, 才能真正破解农民增收问题。同时, 也应该看到, 尽管国内外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 也很难从中真正找出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最佳路径, 但是对其进行必要的梳理却有助于我们从这些零散的研究中找出进行系统研究的必要的线索。我们可以把国外关于农民增收的各种经济理论分为三个方面:基于“三农”内部, 从农业、农村、农民自身方面采取相关措施实现农民增收;基于“三农”外部, 从工业、城镇 (市民) 、贸易条件等方面采取相关措施实现农民增收;基于政府政策和制度的取消或重新构建来实现农民增收。相应地, 国内关于农民增收的各种学说和政策建议也可以与之一一地对应。如下表所示。

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路径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 农民增收的路径选择问题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进行研究:第一个层次是“三农”内部, 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本身, 这是站在一个“农”字上来看农业、农村和农民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面临什么挑战, 实现增收路在何方;第二个层次是“三农”外部, 即农民增收与非农产业 (工业和服务业, 主要分析工业) 、城镇、市民, 以及国内外贸易条件等的关系。同时, 还要看到, 制度和政策在农民增收中作用于各个环节, 起着重要的促进或限制作用, 所以从政府层面对影响中国农民增收的政策和制度进行研究可以看成是第三个层次。具体说来, 这种分析思路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参考文献

[1].吴云勇.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不同步探因.改革, 2007 (3) :116-119.

[2].吴云勇, 李华.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推拉效应”分析.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 (1) :35-37.

[3].李华, 吴云勇.中国农民增收的内在决定因素研究.贵州社会科学, 2007 (7) :10-15.

[4].袁红, 王广金.三农问题与粮食经济观的新突破.农业经济, 2004 (12) :16-17.

[5].杨菊花.我国经济木桶中的短板: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村经济, 2006 (4) :61-63.

[6].钱纳里.发展的模式1950-1970.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8:31-37.

农村教育:影响农民增收的瓶颈 篇10

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不容忽视。

一、农村教育的现状

(一)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0%,人口素质低,文盲和半文盲占219亿,在农村就业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59%,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72%,每万人大学生数为4%,平均文化程度为4年;这种状况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制约因素。以我国经济发达的浙江省为例,161364万18—45岁的青壮年劳动者中,具有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的占742%(这部分劳动者从农业转移出去的人数量最多),其中18—25岁的劳动者平均受教育834年,7408%的人具有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是全部劳动者中受教育年限最长的。而46岁以上的中老年劳动者中,3542%的人为文盲或认字很少,这部分人将长期留在农业生产中。

(二)目前农村教育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教育不公平问题。城市居民除了承担自己子女的杂费和其他学校收费以外,就不再直接承担任何其他费用,而且非在校学生父母的纳税人也不再直接承担任何义务教育费用。但是在农村,除了学生家长必须缴纳学校杂费等,所有的农村人口还要以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捐集资等形式负担义务教育的费用,而这几种资金是农村学校基建和公用经费的主要来源。

(三)大、中城市与县、乡镇、村之间收入差距和工作、生活条件悬殊,同时又因为农村学校教师工资欠发情况相当严重,即使是在中央三令五申予以制止情况下仍未得到根本解决。造成教师逐级向上流动,而流出的都是骨干教师,又由于教育经费短缺,地方政府和农村中、小学宁愿用代课教师而不用师范学校的毕业生。

(四)最近3年,“教育乱收费”一再蝉联“价格投诉冠军”。权威人士指出,乱收费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形同虚设。法律规定的9年义务教育,在2003年已危及中国超过3亿儿童和他们的家庭利益。广东省价格监测中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就当前教育收费水平而言,广大农民等弱势群体均表示“吃力”。根据家庭的收入情况,将近50%的受访者表示“有些吃力”或“非常吃力”,有42%的受访者甚至认为“完全承受不起”。

(五)目前,我国的户籍制度把全国人民分成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进城的农民不能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和子女教育的权利,难于落地生根。

所以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人力资产存量绝对很低,以小学为主,其次是初中文化,与城镇及其他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相比,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不足就更为显著。

二、农村教育现状的负面影响

我国农村大约有2亿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构成“民工潮”大军的农村劳动力也有近7千万人。能否顺利地移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关系农民增收是否能实现的关键问题。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当前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城市出现大量失业劳动力,但同时某些专业的人才和熟练工人仍很缺乏。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民进城选择合适的工作将越来越困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消化器官”的乡镇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所放慢,甚至出现倒退现象。目前进城务工人员大多只能干些粗、重、脏、累的工作,甚至连这样的工作也找不到。据有关部门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10345个村的调查,在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6%,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9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1%,高中程度的占1310%,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仅占27%。目前的农村教育状况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农民增收就无从谈起。

三、解决农村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大力提高对农村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发展职业教育培训,切实保障进城农民的权益

为了做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一是要将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投入机制。二是把满足市场需求作为出发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三是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方式。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开展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为提高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培训效果,应由农民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政府对接受培训的农民给予一定的补贴和资助。要防止和纠正各种强制农民参加有偿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的错误做法。

(二)加大中央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

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主要来自农村的税费,不足之数由上级政府拨款补助。但是,这几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各地经常有挪用教育经费、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的情形,非常不利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根据粗略的估计和测算:农村义务教育支出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工资的费用。现在中国农村的小学教师有380万人,如果中央政府能够保证这些教师每月500元的收入,即一年6000元,那么需要经费232亿人民币。每月500元工资在东部发达地区可能不够,需要东部发达地区的政府再补贴一点;在中西部地区每月500元的工资基本能够稳定小学教师队伍。全国农村地区的中学教师有223万人,如果中央政府财政保证每月800元的收入,这个工资水平在中西部地区应该能够稳定教师队伍了,东部地区同样需要地方政府再补贴一点,总的费用是214亿人民币。两项加起来是446亿人民币。2002年中央和地方合起来的全国财政总收入是18913亿人民币,446亿只占到23%,财政上是能够承担得起的。即使这笔费用全部由中央政府承担,2002年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是10390亿人民币,也只占到中央政府财政收入的43%,也是中央政府承担得起的,因此由中央落实义务教育的精神,用中央财政来支付义务教育中最大的一笔即教师费用,是完全可行的。做到这一点,才是名正言顺的义务教育,才能够稳定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师队伍。

(三)解决进城农民子女的公平受教育问题

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篇11

1 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

1.1 产业结构不合理。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整个农业没能实现产业化, 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程度很低, 农业收入大部分都是种植、养殖等本身的收入, 这与发达国家的农业收入相比相差甚远。

1.2 农业投入低。

历史上我国一直是以“重农”而著称, 但解放后我们却走上了一条主要由农民和农业为国家的工业化提供资金的道路, 利用“剪刀差”来完成工业的资本原始积累。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对农业的投放虽然数字不断增加, 但相对于庞大的财政预算, 实际投入的很少。

1.3 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生产愿望难以调动。

近年来, 特别是2007年来, 农资价格均涨幅较大, 部分产品几乎月月刷新历史纪录。从市场行情来看, 2008年10月份以前, 各种农资的价格涨幅最为明显, 上涨持续时间长, 2008年9月份, 绝大部分农资价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国产复合肥、国产氯化钾、国产磷酸二铵等化肥价格同比涨幅均超过40%, 钙镁磷肥、普通过磷酸钙、进口磷酸二铵等肥料的涨幅也超过了30%, 进口尿素和国产尿素涨幅略低于20%, 农用柴油 (0号) 、饲料、地膜、棚膜的价格涨幅也超过了10%。农资的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大幅提高, 抵销了农民收入增长的成效, 造成增产不增收, 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1.4 综合素质整体较低, 增收手段较为缺乏。

据农业部调查, 在我国农民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 初中文化程度占50.2%, 高中文化程度占9.7%, 中专文化程度占2.1%,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 文化程度普遍在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整体较低, 一方面, 造成了农民难以有效接受一些适用的新技术、新方法, 导致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开拓市场的胆识和魄力;另一方面, 劳动力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外出务工人员在企业的劳作质量和收入水平。因此, 在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的情况下, 劳动力素质的高低成为决定农民收入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

1.5 农业生产环境恶劣, 制约农民增产增收。

自然环境方面, 在我国仍有较大部分农业没有走出“靠天吃饭”的传统, 农业收入水平与生产环境有很大的关联。灾害天气的发生让农业产出率下降。基础条件方面, 虽然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 农业生产投入比例逐年增长, 但我国农业生产基础环境依然薄弱,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多发的自然灾害对农业基础设施的破坏程度较大,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不明显, 农业生产得不到有效保障, 农民增收受到制约, 导致部分农民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 土地抛荒现象日益严重。

2 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2.1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拓宽延长产业链, 实施产业化经营。

要提高农业的产业效益就必须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按照“因地制宜、适应市场、注重效益”的原则, 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实现农业增效。我国农业生产主要是生产初级农产品, 是产业链中的基础, 原料的深加工、精加工不足, 所以必须使农业产业链拓宽延长,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必须通过建立一批高起点、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经营实体, 以带动农户增收。因此,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应该是: (1) 农业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应以国内国际良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为基础; (2) 以市场为导向, 以比较优势为依据, 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 即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 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 (3) 优化品种的品质结构, 大力发展优质农业和绿色食品, 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 (4) 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 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增加农业产业效益的有效途径。农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 应当是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业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农产品价格; (5) 政府给予政策支持。

2.2 多渠道筹资增加对农村的投入。

自1998年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 国家大幅度增加了农口的基本建设投入, 但这些投入大部分用于大江大河治理等大型项目, 县域范围内与农民增收关系密切的小型基础设施的投入还很有限, 难以直接带动农民增收。农村中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乡村道路等设施, 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条件。为此“一号文件”中直接带有资金支持政策占到相当大的比例, 提出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措施, 包括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安排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增加预算内农业科研的投入等等, 给农业以反哺, 被称为是“高含金量”的文件, 其意义就在这里。

2.3 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非农

产业是指农村中的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贸易业、餐饮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形式, 已经成为我国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非农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要增加对农村发展非农产业的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引导社会公众到非农产业中投资, 盘活民间闲散资金, 加大金融系统对农村非农产业投入力度, 让劳动力、土地、房产、资金、科技在非农领域自由流动, 优化组合。各级政府也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二是切实壮大乡镇集体经济。据测算, 农村工业每增加百万元产值, 可直接为农民增加纯收入6~8万元。各地可以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 兴办家庭、集体或民营企业, 通过农村工业化来带动农民增收。三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有力地推进了农村改革进程。新一轮的土地流转改革,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必将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 更多的劳动力逐渐从农业生产中“洗脚上田”。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非农产业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让他们成为新型现代“职业农民”, 或到附近的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中成为产业工人;加大农村职业技能教育, 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 进厂入企, 创业经商, 以实用技术来增收。

2.4 落实惠农政策, 在加大投入中激发农民自主增收。

一是落实惠农各项政策,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坚定不移的将党中央、国务院“四减免四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激发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鼓励农业产业发展。要整合各项产业引导资金, 调整建设重点和投向, 积极扶持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转化。金融机构要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合理调整贷款结构, 适当增加农业贷款总量, 拓展多种担保形式, 对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企业信誉等级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适当扩大授信额度。农村信用合作社要坚持以农户为主要服务对象, 支持农户调整农产品的生产结构, 对发展非农产业予以重点支持。

2.5 建立信息网络使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加入WTO后, 农业信息化对农民的生产销售影响越来越大, 建立信息网络体系, 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政策信息、技术信息、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以及气象信息, 提供中长期市场预测分析, 指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和经营, 解决分散的小农生产和统一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摘要:分析了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 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公立幼儿园下一篇:语文预习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