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幼儿园

2024-10-07

公立幼儿园(共12篇)

公立幼儿园 篇1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服务范围的7所公立幼儿园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2013年六一儿童节前夕, 我中心抽调医务人员对所辖社区的公立幼儿园3 183名儿童进行集中体检,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中心所辖7所公立幼儿园2013年六一儿童节体检的健康儿童资料。检查儿童3 183例, 受检率100.00%, 年龄2.5~7.4岁。

1.2 方法

体检项目和方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教育部和省市有关文件规定执行。其中, 体格发育和营养发育参照WHO-2005年制定的标准进行判定[1], 营养不良分为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 年龄、性别、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正常值的均数减2个标准差为低体重, 年龄、性别、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正常值的均数减2个标准差为发育迟缓, 身高、性别、体重低于同身高同性别人群正常值的均数减2个标准差为消瘦。肥胖诊断按身高标准体重值超过20%以上者。龋齿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龋齿的标准[2]。贫血按《儿科学》[3]诊断标准。视力不良按《儿童保健学》[4]诊断标准。双裸眼远视力均在5.0及以上者为视力正常, 低于5.0为视力不良。

2结果

2.1 营养不良状况

共发现营养不良儿童15例, 患病率0.47%, 其中, 低体重9例, 患病率0.28%, 3~4岁患病率最高;消瘦8例, 患病率0.25%, 4~5岁患病率最高;发育迟缓4例, 患病率0.13%, 3~4岁患病率最高;肥胖136例, 患病率4.27%, 5岁以上患病率最高;详见表1。

2.2 龋齿、贫血等疾病检出状况

共检出龋齿儿童1 368例, 患病率42.98%, 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增加;贫血患儿71例, 均为轻度贫血, 患病率2.23%, 3~4岁患病率最高;视力不良儿童254例, 患病率7.98%;患上呼吸道感染儿童78例, 患病率2.45%, 4岁以下患病率较高;沙眼儿童41例, 患病率1.29%, 各年龄组患病率无明显差异;隐睾患儿1例, 患病率0.03%;包茎患儿7例, 患病率0.22%;疝气患儿15例, 患病率0.47%;鞘膜积液患儿3例, 患病率0.09%, 各年龄组患病率无明显差异。见表2。

3 讨论

参加体检的幼儿园3 183名儿童中, 共发现患有不同疾病儿童2 111例, 占66.32%, 说明幼儿园儿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应引起幼托机构和家长的重视, 加强对儿童卫生保健的防治工作, 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3.1营养不良情况

本次体检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较低, 提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儿童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蛋白质摄入量增加。低体重患病率0.28%, 3~4岁患病率最高;消瘦患病率0.25%, 4~5岁患病率最高;发育迟缓患病率0.13%, 3~4岁患病率最高;低于2006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的调查结果[5]。3~4岁低体重患病率高, 提示这部分儿童入园后, 饮食结构与家庭喂养悬殊, 出现短期营养不良, 幼托机构应调整这部分儿童饮食, 增加优质蛋白质比例;消廋4~5岁患病率最高, 可能与这部分儿童零食、挑食、偏食等有关, 加强这部分儿童教育, 改善不良饮食习惯;发育迟缓3~4岁患病率最高, 可能与这部分儿童本来就营养不良有关, 幼托机构和家长应加强这部分儿童膳食营养。

3.2 肥胖情况

肥胖患病率4.27%, 5岁以上患病率最高, 低于2006年第3次全国儿童肥胖流行病学研究报告的7.20%水平, 提示这部分儿童是防治肥胖的重点, 应加强运动、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避免过量饮食等等。

3.3 龋齿情况

龋齿患病率42.98%, 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增加。龋病俗称虫牙、蛀牙, 是细菌性疾病, 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 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病变继续发展, 形成龋洞, 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 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因此, 应加强防治, 包括减少甜食、养成口腔卫生习惯等等。

3.4贫血情况

贫血患病率2.23%, 均为轻度贫血, 3~4岁患病率最高。贫血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营养不良性疾病, 与儿童膳食结构、患病有密切关系, 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本次体检结果说明3~4岁儿童身体免疫功能差, 容易患上感等疾病, 加之膳食不能满足需要, 因此, 这部分儿童发病率相对较高, 应增加儿童含铁食物、优质蛋白的比例, 定期检查, 发现问题, 及时治疗。

3.5 视力不良情况

视力不良患病率7.98%, 儿童视力不良除了与遗传、先天发育有关外, 与环境密切相关, 视功能于6岁前未发育成熟, 及时发现视力不良, 及时纠正可取得较好效果。因此, 应定期检查。

3.6 沙眼情况

沙眼患病率1.29%。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 除了针对这部分儿童进行治疗外, 加强防护是必要的, 要注意玩具消毒、一巾一帕消毒、个人手卫生等等, 以阻止传播途径。

3.7其他疾病情况

上呼吸道感染患病率2.45%, 4岁以下患病率较高;隐睾患病率0.03%;包茎患病率0.22%;疝气患病率0.47%;鞘膜积液患病率0.09%。针对这部分儿童, 因为其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因此, 应督促家长及时带其到大医院专科就诊, 及时治疗。

摘要:目的:了解辖区公立幼儿园儿童健康状况, 为幼托机构进一步做好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辖区7所公立幼儿园3 183名儿童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营养不良15例, 患病率0.47%, 其中, 低体重9例, 患病率0.28%, 3~4岁患病率最高;消瘦8例, 患病率0.25%, 4~5岁患病率最高;发育迟缓4例, 患病率0.13%, 3~4岁患病率最高;肥胖136例, 患病率4.27%, 5岁以上患病率最高;龋齿1 368例, 患病率42.98%, 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增加;轻度贫血71例, 患病率2.23%, 3~4岁患病率最高;视力不良254例, 患病率7.98%;上呼吸道感染78例, 患病率2.45%, 4岁以下患病率较高;沙眼41例, 患病率1.29%, 各年龄组患病率无明显差异;隐睾1例, 患病率0.03%;包茎7例, 患病率0.22%;疝气15例, 患病率0.47%;鞘膜积液3例, 患病率0.09%, 各年龄组患病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定期对幼儿园儿童进行健康体检, 对促进幼儿园加强保健和卫生管理, 维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公立幼儿园,儿童体检,分析

参考文献

[1]刘湘云, 陈荣华.儿童保健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 2006:395-396.

[2]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02-203.

[3]沈晓明, 王卫平.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49.

[4]黎海芪, 毛萌.儿童保健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46-226.

[5]刘爱东, 赵丽云, 于东梅, 等.中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研究[J].卫生研究, 2008, 37 (3) :324.

公立幼儿园 篇2

2、加强对幼儿的常规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随时检查幼儿鞋带、异物,发现隐患,及时处理解决。要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教会幼儿知道幼儿园的名称、家庭地址、父母姓名等防止意外事故。

3、带幼儿外出活动,请示领导,选好安全场地,有组织有纪律地进行。要随时清点人数,走路时注意幼儿不离队,不掉队。

4、建立健全幼儿接送制度,传达室门卫人员要有责任心,工作时间不能脱岗,外人不得随意来园,不得进班,有事可在传达室等候接待。

5、认真贯彻有关食品卫生规定,严防食物中毒。粥、菜汤、开水等要进行降温才能进入幼儿的活动区,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6、药物必须妥善管理,放在幼儿摸不到的地方,吃药时必须认真核对,消毒药品,剧毒物品要专人管理,并放在幼儿不易接触的地方,药物一定有专人管理。

7、灭火器要放在显眼的地方,教职工掌握使用方法,灭火器要定期检查、更换,确保使用。离园后应有专人检查门窗水管电灯电扇录音机空调等,防止意外发生。

8、保证幼儿园房屋、场地、煤气、电器、电线线路、家具、玩具、生活用品以及体育器械的使用安全,定期由专人检修,避免摔伤砸伤,烫伤走失触电失火溺水中毒等事故发生。

9、工作人员要保证幼儿的安全生活,园内出现各种事故,要进行分析,作好记录,追究责任,根据情节大小进行相应的处罚,对于重大事故,要及时上报,不得延误。

拯救公立医院 篇3

10月底,在上海召开的一个公立医院改革的会议上,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院长说,财政拨款只占该院每年开支的4.8%,还不够离退休人员的工资。挣钱和筹钱成了院长们最操心的事情,业务管理反而退居其次。

这位院长一邊历数自己主持下进行的规模庞大的扩张计划,一边语气激动地说,“现在的问题不是如何改革公立医院,而是如何拯救公立医院。”

亏损的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真的到了需要拯救的地步吗?

尽管院长们叫苦连天,但业内众所周知的是,少数一些著名的三甲医院不仅不需要拯救,而且活得很好。这些年来,医院不停地扩建,大型医疗设备陆续引进,一些医院的硬件已经媲美甚至超过世界一流医疗机构。实际上,政府投入远远不足以满足大医院硬件升级所需的费用,绝大部分经费是医院自己筹集的;筹集方式不外乎自身利润与贷款两种,顶多再辅以少量捐赠。

放眼全国,公立医院作为一个行业,整体似乎也仍在盈利。有数字表明,2006年,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实现收入4849亿元,支出4705亿元,收支结余144亿元。但这组数字很有可能掩盖了真相。实际上,大多数公立大医院深陷债务和亏损泥潭难以脱身。另有一组数字表明,2006年,全国范围内的公立医院的亏损面和亏损额都在扩大,共有820家医院亏损额大于1000万元,其中46家医院亏损在5000万到1亿之间,另有16家医院亏损额大于1亿元。许多医院负债扩张,导致负债规模持续增大,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2006年,全国公立医院的平均负债率为27.6%,不少医院负债率高于50%,还有2%的医疗机构资不抵债——从财务角度来看,这些医院已经破产,的确到了需要“拯救”的地步。

少数著名大医院的超级盈利能力,和大多数同行勉力维持、陷入亏损乃至资不抵债的情形,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行业整体盈利充其量只是说明公立医院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拉大。

院长们必须而且已经学会安慰自己了。“我有一个信念”,一位三甲医院的院长说,“医院是政府办的,政府不会看着医院倒台。”

投入问题

有人抱怨说,现在的公立医院不应该叫公立医院,而应该叫“公立民营医院”。因为10多年来,中国政府对医疗机构的投入的绝对数额尽管有所增长,但占医院开支的比重几乎没有变化。在1995年,全国医疗机构的总收入里,政府投资占10%强,到了2006年,这个比重是9.1%,反而略有下降。

数字显示,财政投入在上海三甲医院总开支中的比重,普遍不会超过5%。医院收入主要来自财政投入、药品收入和医疗服务收入。财政投入不足、诊疗费用由国家限价,药品和检查项目就必须成为医院收入的大头。

无论是盈利丰厚的医院,还是严重亏损的医院,“以药养医”的局面都没有本质上的不同。2006年国家出台了不少措施,力图压制过高的药品价格,医院在药品结余一项上比上年减少了26个亿。尽管如此,全国医疗机构的药品收入仍然结余193亿元,有效弥补了其他项目下的亏损。

“以药补医”不是从上一轮医改才有的思路。当年周恩来就曾做出指示,允许医院以高于市场价15%的价格销售药品。这个药品差价政策一直执行了几十年。

15%的利润空间有多大?2006年,在北京等地试行药品“零差价”政策,一些医院的收入竟然锐减几千万元之多。

时至今日,所谓“以药补医”和“以药养医”政策的底线已经暴露无遗:国家对公立医院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自费药物和检查项目实际上支撑了医院的运行。换句话说,是病人代替政府对公立医院进行了投资。

新医改方案已经承诺要解决药费太高的问题,而解决的思路即是“医药分离”。“医药分离”之后,医院在药品方面的利润空间逐渐减少,这让院长们忧心忡忡。

“在投入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朱正纲说,“推行医药分开只会适得其反。”

一组数据似乎证实了朱正纲的担心。2007年1月到9月,上海的公立医院一共亏损3.8亿,全年亏损预计要达到5个亿。有人担心,随着国家对药品价格的深入调控,3年后上海的大医院将面临全面亏损的窘境。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看到,“以药养医”的社会成本已经越来越高昂。从1980年到2004年,平均门诊费用从1.62元增长到127元,增长77倍,平均住院费用从40元增加到4462元,增加了116倍。如此高倍数的医疗费用增长,主要不是靠政府投入,而是靠社会成员自费承担下来的。尽管这25年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分别增长了18倍和14.3倍,但他们承担的医疗费用却从30.4亿猛增至4071亿,增长了133倍。到2005年,中国的卫生总费用占当年GDP的比重为4.73%,其中只有17%是由政府埋单的。 医疗的公平性差,已经成了中国医疗制度的痛中之痛。这决定了“以药养医”的模式越来越难以持续。

公立医院的两极分化

朱正纲也提到,投入问题是两面的,既有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也有医疗资源利用是否合理的问题。

有限的政府投入一直在向城市医院、尤其是城市中的大医院倾斜。上海医学会会长刘俊说,中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三分之二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医院。一组数据显示,从1993年到2000年,农村卫生费用支出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下降了12.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从1990年到2005年,城市医院的支出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32.76%上升到了50.09%——这决不是利益均沾,而是两极分化的过程,因为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所占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只有三级医院/大医院所占的比重在上升。

大医院一直在负债扩张。尽管乡镇卫生院和专科医院的亏损面要比城市综合医院更广,但巨额的亏损都发生在城市综合医院,亏损1亿元以上的医院则无一例外,全部是大医院。医院院长一直在向医政部门要求管理权,而从某些方面来看,他们的权力已经大到可以决定几千万甚至上亿的项目能否上马。

大医院一直在抱怨病人太多,一直在抱怨太多的常见病占用了宝贵的医疗资源;这些常见病本来应该在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里进行诊疗。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病人向大医院集中是政府资源导向性的投入和大医院扩张的必然结果。实际上,蜂拥而至的不光是病人,还有医生。大医院里的医生已经超编严重,但医学生从收入和学术前途考虑,还是很少有人愿意进社区医院做全科医生,这导致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迟迟得不到提升。

公立幼儿园 篇4

关键词:公办幼儿园,瞄准机制,办学标准,政策研究

在西方, 许多国家的观念认为儿童的保育和教育是私人的事情而非公共责任, 政府参与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的抚养, 被视为对父母权利和责任的干涉, 除非其家庭被认为是“需要”社会扶持的。因此在大多数西方国家, 幼儿教育服务主要是由市场提供的, 政府通过税收减免等方式补贴中高收入家庭的学前教育支出, 而政府直接提供或者购买的幼儿教育服务仅仅瞄准那些“处于危险中”的、贫困的或者受虐待的儿童。为了保证这些目标群体能够进入政府供给的范围, 发达国家一般从进入机制和退出机制两方面来设计“瞄准”制度。

一、进入机制设计

“进入机制”是指公民获得公共服务需要符合的条件。政府可以通过设置“门槛”来限制服务的范围, 保证目标人群能够获得公共服务。西方国家公立幼儿教育的“进入机制”存在着两种方式:瞄准社区和瞄准家庭。

1. 瞄准社区

在大多数城市中, 经济收入不同的人群呈现出一定的聚居趋势, 居住在同一社区的人往往具有相似的生活方式。因此, 通过瞄准那些处境不利的社区, 为这类社区中的所有居民提供公共服务, 也能够间接地瞄准低收入家庭。“确保开端” (Sure Start) 计划便是采用的这种进入方式。

“确保开端”计划是英国政府为改善处境不利地区儿童的生活环境、消除贫困和预防社会排斥而采取的行动。该项目是一项综合策略, 它为条件不利家庭提供包括医疗保健、儿童保育、早期教育以及家庭支持等多项服务内容, 并为政府承诺的“到2010年前将贫困儿童人数减少一半”的目标而努力。最早的“确保开端”计划实施于1998年, 英国财政大臣宣布将拨款4.52亿英镑主要针对欠发达地区提供早期教育、保育、健康和家庭支持服务。该计划的一大特点是以社区为基础, 被选中参与该计划的每个社区都会建立儿童中心, 社区里3岁、4岁的儿童可享受每周5天、每天2.5小时的免费早期教育 (英国5岁以上儿童的教育属义务教育) 。从2010年9月起, 这一免费的早期教育小时数将增加至每周15小时[1]。

为了使服务能够覆盖所有的目标群体, “确保开端”计划对于选择合适的社区参与该计划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早期的“确保开端”计划以处境不利地区的儿童和家庭为主要资助对象, 因此由环境、运输和地区部 (Department of the Environment, Transport and the Regions, DETR) 设计的地区剥夺指数 (The Index of Local Deprivation, ILD) 便成为“确保开端”计划选择项目地区的重要基础。该指数在失业率、住房拥挤、缺乏康乐设施、低收入、汽车拥有率和17岁的全日制在校生六大方面为每一个社区评分, 加上另两个儿童相关指数——出生低体重和少女怀孕率, 成为“确保开端”计划选择项目地区的标准。

2000年, 地区剥夺指数被复合剥夺指数 (The Overall Index of Multiple Deprivation, IMD) 所取代, 复合剥夺指数则主要在七大领域进行评分:收入, 就业, 健康剥夺和残疾, 教育、技术和培训, 住房和服务障碍, 犯罪, 居住环境。此外还有两个单独列出的补充指标:收入剥夺影响儿童的指数, 以及收入剥夺影响老人的指数。复合剥夺指数的计算将为七大领域赋予不同的权重, 以2007年为例, IMD的权重分配如下[2]:

“确保开端”计划以一个地区的剥夺指数为标准选择项目地区, 开展儿童中心, 为地区里的每一个家庭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一定程度的免费早期教育。“确保开端”计划的目标群体是弱势群体的儿童, 但其并非通过瞄准贫困家庭来寻找项目对象, 而是以社区的贫困程度代替家庭成为选择目标, 一旦选中某一个社区, 社区内的所有家庭都成为项目的目标群体。以社区为基础已成为“确保开端”计划的显著特征。

2. 瞄准家庭

不同于英国“确保开端”计划瞄准社区的做法, 美国“提前开端” (Head Start) 计划则是通过直接瞄准家庭来覆盖目标群体。二战以来由于贫困, 不少低收入家庭的子女 (多为黑人家庭和少数民族族裔家庭的子女) 往往被排除在教育, 特别是学前教育之外。由于很难获得与一般儿童同等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机会, 这些孩子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等到他们进入义务教育的年龄阶段时, 常常处于一种明显不利的地位。于是, 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掀起了一场引人注目的“幼儿补偿教育运动”, “提前开端”计划便是这场运动中持续时间最长, 影响最广的社区行动计划。美联邦政府自1964年起开始实施提前开端计划, 规定90%参与该计划的儿童必须来自低收入家庭。

“提前开端”计划是以家庭收入为标准来瞄准目标群体的。收入是指现金总收入, 包括劳动收入、部队收入 (包括工资和津贴) 、退伍军人福利、社会保障福利、失业补偿金以及社会援助福利。提前开端的办事处将核查每个申请参与该计划的儿童的家庭年收入, 从而决定其是否能获得参与计划的资格。提前开端法对于儿童参与该计划的资格及审查的程序有着详细的规定———参与提前开端计划的儿童年龄须达到3岁, 其家庭年收入须低于联邦的贫困线;提前开端的工作人员在核查家庭年收入时须完成两个步骤:首先核查申请者的个人所得税、W-2表单 (由雇人单位提供, 证明其工资收入中有多少支付给了社会保障, 以及地方、州和联邦税收) 、工资单、由雇佣单位提供的证明申请者目前接受公共援助的书面报告或材料。其次, 确认申请者的家庭人数, 提前开端法对家人也有明确的定义, 即指生活在同一住址, 由申请儿童的父母或监护人的收入支持生活, 并与其有血缘、婚姻或收养关系的人。根据以上信息, 提前开端的工作人员可以计算出申请者的家庭年收入, 从而决定申请者是否具有参与该计划的资格。[3]

2009年, 美国本土48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贫困线如下[4]:

当人数超过8人, 则每增加一人, 收入线增加$3, 740。一旦获得参加提前开端计划的资格, 儿童可免费参加半日制的提前开端中心, 有些社区也经营全日制的中心;儿童还可获得免费的医疗服务;同时家长也可以参与到一些培训课程中, 例如儿童养育、健康和营养知识、职业培训等, 从而享受社区的免费资源。

通过以联邦贫困线为标准来筛选低收入家庭的儿童, 提前开端已为超过两千万的贫困儿童提供了教育、医疗和各种家庭服务。2010年提前开端计划的财政预算达到79.95亿美元, 除了贫困儿童外, 无家可归的儿童、残疾儿童等在提前开端计划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3. 两种进入制度之比较

同样是为处境不利的儿童提供免费的早期教育, 英美两国的幼儿教育项目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了不同的“瞄准”制度。瞄准家庭和瞄准社区两种方式有着各自的优劣。瞄准社区的方式操作相对较为简便, 筛选的制度成本较低, 一旦选中某个社区, 社区里所有家庭的适龄儿童都能参与到计划中, 从而保证项目能够覆盖社区里的所有贫困儿童, 同时还能避免将贫困儿童贴上“标签”。但这种方式也会将社区里可能存在的非贫困儿童纳入到计划中, 存在着一定的瞄准偏差。而瞄准家庭的方式, 直接指向贫困儿童, 瞄准的精度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然而操作相对复杂, 制度成本较高, 且须保证项目信息能够充分传达到目标群体, 防止贫困家庭因缺乏信息而被隔绝在资格申请之外, 这一点也正是多年来“提前开端”计划的研究报告一直强调的问题。

二、退出机制设计

除了通过进入机制的设计使目标群体进入政府供给幼儿教育的范围, 发达国家还通过退出机制的设计, 将非目标群体排斥在供给范围之外, 这是辅助瞄准的一种间接措施。退出机制的原理在于, 民众对幼儿教育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的, 高收入家庭愿意为孩子接受高质量、个性化的幼儿教育支付更多的费用, 如果政府仅仅提供基准水平的幼儿教育服务, 那么他们将从公办园退出, 选择收费较高、提供多样化服务的私立幼儿园。

在美英等国家, 私立教育机构往往是高质量教育的代表, 是选择性的, 而政府提供的免费或低收费的幼儿教育服务则是保障性的。确保开端的儿童中心仅为不利地区的儿童提供最基本的早期教育服务, 其供给内容被称之为“核心服务” (core offer) , 包括以下内容:为父母提供多方面的建议和信息, 包括如何照顾婴幼儿, 如何利用社区的保育服务;为父母、保育人员和儿童提供的公开咨询会和活动;扩展服务和家庭支持服务, 包括在婴儿2个月时进行家访;儿童及其家庭的健康服务, 包括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专业医师的服务;与提供培训和就业咨询的就业中心联系;社区保育员以及儿童照看网络的支持。这些是所有确保开端儿童中心必须提供的服务, 而服务于30%最贫困社区的儿童中心还需要提供最少每年48周, 每周5天, 每天10小时的整合性的儿童教育和保育服务, 其他地区的儿童中心则不必提供全日制的儿童保育, 除非该地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5]

“提前开端”计划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满足其基本需求的综合性服务, 以改进其教育的、社会的和健康的状况, 为其在学校的成功作好准备。“提前开端”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健康问题, 提供的综合健康项目包括免役、医疗、牙齿、精神健康, 并且提供营养服务。在教育方面, “提前开端”计划加入了发展适应性课程, 以满足3~4岁儿童当前的需要, 使他们在幼儿园和学校中获得成功。课程包括一些课外活动, 鼓励积极的游戏和各种社会活动, 以促进认知的、社会的、情感的和身体的发展。“提前开端”还十分关注家长的参与, 给家长提供咨询或是工作机会和信息, 提高家长的能力和家庭的生活质量, 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境地。[6]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 “确保开端”和“提前开端”计划为目标群体所提供的服务, 主要仍是为了帮助父母就业, 为儿童提供基本的保育服务, 以及为儿童将来入学做准备, 这些是贫困家庭及其儿童的生存型需求。公立幼儿园的这种供给水平能够使对幼儿教育有发展型需求的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自动从公立幼儿园中退出, 选择能够更好地满足其需求的其他幼儿园。

三、国外幼儿园“瞄准”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不久前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 “未来政府增加的投入应重点发展面向城乡贫困家庭、低收入家庭儿童、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等各类弱势群体的公办幼儿园”[7], 将政府供给幼儿教育的对象确定为社会弱势群体。然而, 目前我国的公办幼儿园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即服务对象和服务标准的定位不清。公立幼儿园提供的高质量服务往往被一些高收入家庭和特殊群体获得, 造成幼儿教育投入的不公平和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我们须借鉴国外公立幼儿园的“瞄准”经验, 对新增幼儿园的瞄准制度做出妥善的设计, 才能引导公共资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1. 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进入机制

参照国外幼儿园的进入制度, 两种方式各有长短, 我们需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方式。如果直接瞄准家庭, 那么公办园应当拿出一定的学额优先为家庭收入符合标准的儿童服务;如果采取瞄准社区的方式, 那么需制定合理的筛选指标, 选择处境不利社区建立公办园, 提供免费服务。值得一提的是, 社区建设是未来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式, 而在我国今后五年的学前教育改革目标中也写明要逐步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因此, 笔者认为, 处境不利社区应当成为我国新增公办园的瞄准对象, 政府可以通过选择在“两限房”、廉租房等区域兴办公办幼儿园, 使得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向不利群体倾斜。不久之前, 限价房遭遇私立幼儿园的新闻曾引起各方的关注, 家庭年收入低于8.8万的限价房小区, 其配套幼儿园却是月收费高达2400元的私立幼儿园[8]。事实上, 这些小区正是瞄准社区制度下公办园应该覆盖的区域。

2. 合理制定公办园的服务标准

在公共服务领域, 政府以保障所有国民都享有一定标准以上的基本公共服务为政策目标, 被称为“底线均等”。公立园也应该是底线均等的保障者, 为目标群体提供基准化的服务, 高于一般质量标准的需求则留给市场或非盈利组织来满足。公办幼儿园的服务标准定得过高会加剧高收入阶层与普通市民对优质早期教育资源的争夺, 老百姓会感到自己的需求总是得不到满足。同时公共资源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 也将为私立幼儿园的发展留出空间, 引导他们提供中高端的、个性化的早期教育服务, 避免了公办资源对民办资源的“挤出”。所以, 政府必须严格控制新增公办园的办学标准, 防止公办园的过度建设, 把提高服务质量的冲动转移到为更多的儿童提供基本服务的努力上。

通过对公办幼儿园进入机制和退出机制的设计, 形成一套瞄准制度, 不但可以确保不利群体儿童能够获得基础的幼儿教育, 提高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 而且能够引导市场和民间的力量为公众提供更多高质量、个性化的幼儿教育, 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幼儿教育供给体系。因此, 瞄准制度应当进入政府的政策视野, 以利于我国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Early Years Funding Reform.[EB/OL].http://www.dcsf.gov.uk/everychildmatters/earlyyears/fundingreform/fundingreform/

[2]The English Indices of Deprivation2007[EB/OL].2007.11http://www.communities.gov.uk/documents/communities/pdf/576659.pdf

[3]Income Eligibility for Enrollment in Head Start and Early Head Start Programs[EB/OL].http://www.acf.hhs.gov/programs/ohs/policy/pi2010/acfpihs_10_02.html

[4]2009Poverty Guidelines for the48Contiguous States and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EB/OL].http://aspe.hhs.gov/poverty/09poverty.shtml

[5]Sure Start Children's Centres.Fifth Report of Session2009-10[EB/OL].http://www.publications.parliament.uk/pa/cm200910/cmselect/cm-chilsch/130/130i.pdf

[6]周采.美国先行计划的现状与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 2001, (10) :51~53.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北京公立幼儿园咨询电话 篇5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中介,因此,幼儿园课程应以实现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目标,要具有全面性。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北京公立幼儿园咨询电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京公立幼儿园咨询电话

1、北京市东城区大方家回民幼儿园(国职分园)。

电 话:65255007。

2、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幼儿园。

电 话:67011142。

3、北京市东城区大方家回民幼儿园(春松分园)。

电 话:65212090。

4、北京市东城区大方家回民幼儿园(站东分园)。

电 话:65288100。

5、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幼儿园。

电 话:65254467。

6、东华门幼儿园分园。

电 话:65256497。

7、北京市第二幼儿园本部。

电 话:64035990。

8、北京市东城区东四五条幼儿园(分部)。

电 话:64017401。

9、北京市第二幼儿园(小班部)。

电 话:69945979。

10、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吉祥分园。

电 话:64035619。

11、北京市第一幼儿园。

电 话:64041825。

上公立幼儿园需要的手续:

1、户口本:部分重点幼儿园会要求是本区的`户口。

2、出生证:这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准备。

3、独生子女证:一般好的幼儿园会优先考虑独生子女,如果没有,出示二胎证明也是可以的。

4、幼儿户口所在地产证或者屋居住证明:有些幼儿园会要求屋租赁需要三年以上。

改变公立课堂 篇6

但个性化学习方式受限于规模化,一个事实在于为每名学生都配上一位老师,这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到了2012年之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公司、出版商和教育机构有了更多的解决方案,数字课程、在线课堂以及O2O家教等创业公司开始大量出现,它们都在提供能满足学生个人需求的一对一教学。

和围绕课后服务的教育公司有所不同,成立于2012年的盒子鱼科技以传统的公立学校为切入点,建立了一套基于移动终端设备的免费K12教学系统,并让公立学校的老师们以此为备课标准。截至目前,超过1万所公立中学和小学使用了盒子鱼应用,其中包括70%的北京城区学校,比如北京四中、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等。

这款移动应用将K12教育阶段需要学习的单词、语法、口语和阅读知识点,分解成1万个10分钟左右的课时。盒子鱼没有将课本看成不同章节内容的集合,而是将特定主题的每个不同拆开,变成移动应用中的一个个小部分,并称之为“灵活课本”。如此一来,教师和学生就能够搭建自己的学习模式。相比之下,传统课本—即便是电子版本的传统课本—提供的功能就很有限。

“1万个课时可以想象成是1万块砖,每个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组合这些知识点,每个学生可以给它们组合出自己的道路。”盒子鱼创始人黎小说对《第一财经周刊》说。依靠软件的帮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选择适合他们优缺点的内容来学习,而老师们能根据学生在后台反馈的学习数据,更为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知识结构。

师生关系以及课堂本身将得到重塑,这就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黎小说认为在理想的情况下,学生应该在课堂之外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老师只需要在特定时候出面帮助那些需要解答的学生。你可以将盒子鱼理解为是对传统教育内容的补充,但它又不仅局限于课程学习,黎小说更愿意将盒子鱼描述成一种新的移动教育系统—互动、充满趣味性并且个性化。

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的黎小说并无更多的教育行业背景,他此前的职业经历是一名图书出版人,经营着一家年收入过千万元的出版公司。盒子鱼是他的第二次创业,回到2011年这个时期,当人们在讨论iPad带来的便捷性时,黎小说却被移动电子终端的互动方式所吸引。在他看来,通过点击视频和图片学习英语,这几乎颠覆了传统教材的纯文字形式,而互动正是未来教育的重 点。

年轻一代在移动电子设备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黎小说很快就知道了自己想要实现的想法,那时候苹果应用商店教育排行榜第一位大都被背单词工具应用占据,他觉得可以创建一款将英文单词和图片、声音相结合的工具型应用,以此切入移动教育市场。

之后黎小说卖掉了北京三环附近的房子,说服了几名教育出版行业的同事辞掉工作,加入团队担任联合创始人。他们在一间破旧的居民楼里研发了数个月,到了2012年年初,团队上线了第一款产品单词画廊,在没有市场推广的情况下,两周之后单词画廊冲到了苹果应用商店综合类应用排行50名左右的位置。

当时,整个团队都认为接下来上线的收费版应该会有一个不错的收入。但是真正上线之后,大家渐渐发现情况很不乐观,黎小说记得在他去东南亚度假的第一天,团队成员告诉他收费版可能撑不下去了,“上线后发现转化率特别可怜,当时我们就卖6元,这是收费应用中最便宜的价钱了,但统计了一下付费转化率,可能1000个人中只有1个人愿意付费。”黎小说回忆道。

半年之后,黎小说宣布停止对这款产品的开发。单词画廊的失败让他意识到一个问题,工具型产品很难形成核心竞争力,一是内容容易被抄袭,此外仅仅做单词学习,后续的盈利模式很难突破。他们不得不创建一个全新的产品,于是团队决定将单词画廊转型为一项系统化的移动教材课程,将内容从单词延伸至口语、阅读、听力等方面。

到了2012年夏天,盒子鱼团队开始研发教材课程。那段日子并不轻松,期间他们试图开发网页版课程,后来发现体验并不好,在青少年眼中,个人电脑就像他们父母那代人眼中的黑白电视机,随后他们又花了一段时间回到对移动终端课程的开发上。“刚开始特别慢,感觉人都快绝望了。我们最初只有五六个人,3个月后什么都没干出来,也没拿到投资,2013年前全是靠我之前的积蓄在支撑,甚至最后都卖了房子。”

2012年的下半年,黎小说找到一家托福培训机构合作,对方愿意提供机会让老师和学生使用盒子鱼的1.0版本。这个版本的盒子鱼内容还是按照传统教材来编排的,为了得到前线学生的使用反馈,黎小说自愿当了两个月的培训老师,每天6点前往培训中心,在托福班讲上10个小时的课。

这让团队确实看到了一些此前忽视了的用户需求。在年轻的学生们看来,学习英文的动力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不仅是学习一种应试技巧。一名报考托福的学生曾经向黎小说寻求帮助,怎样用英语口语拒绝别人,或是怎样跟女生说话显得得体。

在黎小说看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好奇心是盒子鱼的核心。“怎样拒绝别人”以及“怎样跟女生说话显得得体”,这些话题不会出现在传统的教材中,但盒子鱼却将它列为生活场景的话题。现在的技术可以实现更多的一对一教育资源配对,但在盒子鱼的教育系统设计中,更为重要的一个思考在于怎样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以此激发他们不断学习的进取心。

“课堂教学形式一般都是老师在讲课,学生在听课,内容是不是足够吸引他,事实上很难去评估。”黎小说认为这是传统教育一直面临的问题,而教育的未来实际上取决于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

nlc202309091254

盒子鱼的学习内容全部以视频、图片和对话的方式呈现,此外,每一节课的时长保持简短,控制在10分钟之内,并且加入单词关联记忆、生活场景视频和口语互动,在学生端的设计上,他们也增添了积分、金币和排行等激励机制,以此让学生更加有积极性。

可以确定的是,转型为教学系统的盒子鱼远远比之前工具版的单词画廊更有效果。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试点的托福培训班的平均分提高了50分,另一方面,托福班学生也愿意为此付费。到这里,盒子鱼似乎已经找到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以培训机构为目标用户,通过学员和家长的口碑传播,加上广告的传播推广,将模式快速复制到全国各个城市。

但是,黎小说拒绝了以培训模式继续发展。某种程度上来看,他并不希望盒子鱼的角色只是课后服务的培训中心,在公司内部开会时,他提了一个看法,为什么市面上那么多英语培训机构?他认为真正的原因是现有英文课堂形式的低效率,因此让盒子鱼进入到中小学校的课堂才是一件值得做的颠覆性的事情。

黎小说拿着商业计划书找了数十家投资机构,投资人都认为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行。首先,投资人质疑涉及到听力、阅读、口语、单词的内容课程制作是一种极其缓慢的重模式,并且盈利模式也并不清晰,简单来说,以传统的公立学校为目标用户,实际上很难实现大规模 化。

“这个产品可以一个一个学校卖,但是这不是互联网的产品,不会有学校大规模使用你的东西。”一位投资人当时劝说黎小说赶紧换个方向,用互联网思维去做在线教育平台。对于早期的创业公司来说,它们所面临的一大困境在于获取用户只能依靠投入大量资金,比如从应用渠道和搜索引擎上购买流量,而转型到平台模式,可以提供大量免费资源,吸引用户使用。

投资人的质疑并非不明智。在线教育市场的初创公司成立数量在2013年开始急速增长,并在2014年达到了515家。在这段爆发期,平台、服务、工具、O2O等多种在线教育模式逐渐兴起,其中以课程表和题库考试为代表的轻模式公司受到了投资机构的追捧。

黎小说坚持让盒子鱼做移动教材的内容重模式,继续投入了700万元的个人积蓄,维持着盒子鱼的开发运行。在他看来,题库、O2O和少儿直播创业公司的大量涌现,使得很多此类初创公司的产品都开始趋同,“但是你要明白你得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并且这类核心竞争力不是别人想超就能超越的,这样的公司才有可能成功。”黎小说表示。

盒子鱼一直保持着不到30人的规模,这使得公司渡过了融资困难阶段,在最艰难的2013年,盒子鱼只推了10所学校,并且集中在北京城区的重点学校,包括北京四中、人大附中等知名学校。他们希望以名校试点的小范围覆盖,深入优化符合公立课堂的教材内容。另一方面,重点中学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即便是在数量不多的名校中取得了好口碑,也容易促使其他重点中学对盒子鱼产品产生兴趣。

但他们也必须面对一个简单的事实:教育机构本质上是保守派,这种转变的进展将非常缓慢。在这一年中,团队发现在公立学校推广,最难改变的不是学生,是老师这一群体。“有些老师说你们的课时内容设计得挺好的,但是跟我们这个‘韩梅梅传统课本’的内容能结合吗?这些并不能全部替换我们的教材,那我们该怎么办呢?”黎小说回忆说。

2014年之前,盒子鱼采用的是付费制,一套系统定价在十几万元,后来他们发现一家家去谈很难。黎小说还记得盒子鱼进入第一家学校的情景,当时前前后后见了几十次校长,但是对方就是不认可。

到了2014年,当时北京只有10所学校在用盒子鱼的产品,而黎小说原定的目标是100所,这也促使他重新审视自己的商业模式。最初他们认为公立学校有一定的商业模式,是因为学校有一部分的信息化预算,事实上,即便卖给了学校,产品也很难真正应用起来,这样就进入了“做决定的人并不是最终使用的人”的局面,也导致了很难在老师群体中形成影响力和好口碑。

怎样让老师使用盒子鱼成了一个关键问题。在2014年,盒子鱼团队决定为公立学校的老师做免费培训。有一次人大附中的老师在观看观摩课后,集体站起来热烈鼓掌,这让黎小说感到充满信心。另一件让团队看到希望的事情是,2014年5月的一堂观摩课后,创新工场决定投入200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

越来越多的公立学校开始对盒子鱼教材感兴趣,之后黎小说决定实行免费,盒子鱼也在一年之内进入北京地区超过200所初中。这时候黎小说认为可以扩张到全国范围了,各个省的重点学校成为他们的目标,当时他亲自飞去每个学校为老师培训,有时候甚至达到一天一个城市的节奏。

当重点学校网络逐渐形成后,盒子鱼组建了市场团队,以名校的试点案例在更多的学校推广。2015年下半年,在没有任何广告投入的情况下,过了一个暑假和一个学期的时间,外地学校的数量超过了北京城区内学校的数量,达到2000所,这时候团队顺利拿到了B轮3000万美元的融资。

现在投资人有了不同的看法,盒子鱼已经覆盖了1万所公立学校,这意味着海量的学生用户,更难得的是,和其他在线教育平台相比,盒子鱼不需要烧掉大量的现金获取用户流量,这等于降低了大部分成本。事实上,寻找可以获利的盈利模式,一直是在线教育创业公司普遍面临的问题。截至2015年年底,在线教育平台能实现盈利的比例仅为5%,亏损的平台占到70%。

接下来,他们需要考虑营收的问题,盒子鱼的挑战在于如何从产品变成教育平台。今年9月,一对一的直播课程开始在盒子鱼平台上推出。开始两个月中,直播课程的内测版只开放给了部分用户,但已经积累了几千名付费用户。“同质化的产品容易陷入疯狂烧钱的模式,当红利时期过去后,你会越来越艰难,成为唯一和最有价值的公司才能成长为独角兽。”黎小说表示。

公立幼儿园 篇7

一、研究方法

根据已有研究,改编《衡水市公立幼儿教师灾害教育观现状》调查问卷,包括幼儿教师个人基本情况、幼儿教师的灾害教育意识、灾害教育态度、灾害教育方式及幼儿园针对幼儿教师灾害教育的培训情况等,共计25题。分别在衡水市抽取两所公立幼儿园幼儿教师共100名进行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94份,有效回收率为94%, 针对衡水市公私立幼儿园教师展开对比性调查,以获取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最后利用Excel程序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被调查幼儿教师的基本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就学历而言,公立幼儿教师87%集中于大专和本科学历层, 还有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的学历只有中专水平,幼儿教师的文化水平层次分布不均。就工作年限而言,公立幼儿园教师工作五年以下占到15.6%,5~15年占到15.6%,15~25年占到37.5%,25年以上占到31.3%。对公私立幼儿园教师基本情况分析得出公立幼儿园教师工龄长,教学经验丰富,学历以大专本科为主,工资待遇好。

(二)具体情况

1.对灾害教育的了解程度。调查发现 ,被调查的公立幼儿教师面对“灾害教育概念的了解”这一问题,58.8%的幼儿教师“有一定的认知”,20.6%的幼儿教师“听说过 ,但不是很了解”,20.6%的幼儿教师“非常了解”,说明公立幼儿教师关注灾害教育这一热点实事,部分教师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

2.灾害意识。调查表明 ,面对“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最重视的事情”,97.1%的幼儿老师最重视“幼儿安全”,2.9%的幼儿教师最重视“讲公开课”;面对“幼儿教师在工作中最在乎的事情”这一问题,67.6%的幼儿教师最在乎“幼儿安全”,20.6%的幼儿教师最在乎“工资待遇”,11.8%的幼儿教师最在乎“发展前景”,从这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公立幼儿园教师在幼儿日常生活中侧重幼儿安全,最值得重视的是幼儿安全,但忽视灾害发生的潜在隐患。

3.关于实施灾害教育的看法。52.9%的教师每学期对幼儿进行灾害教育五次以上。认为对幼儿对进行灾害教育的最佳时机体现在很多方面。针对“您认为对幼儿开展灾害教育的最佳形式”这一问题的回答,58.8%的教师选择“在实际生活中渗透灾害教育、灾害演习”。99%的教师认为针对教师进行的灾害教育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自身发展的, 并能应用于实践,而且无论是公立幼儿园教师还是私立幼儿园教师都注意到了灾害对幼儿的影响和发展。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问题

1.幼儿教师灾害教育意识需要增强。通过对在公立幼儿教师灾害教育意识等维度的调查发现, 其尚需要增强对幼儿的灾害教育意识。不仅了解灾害、灾害教育对自身及幼儿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在对幼儿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强化灾害教育的意识。

2.幼儿园管理者需要强化教师灾害教育培训。幼儿教育管理部门对幼儿教师灾害教育观的不重视,导致很多幼儿教师忽视自身灾害教育观的发展,并把这种观念转嫁给幼儿。尚需幼儿园管理者加强对幼儿教师灾害教育的重视与培训力度。

3.幼儿家长应转变陈旧的幼儿教育观。家长应与幼儿教师相互信任、增强联系,共同树立科学的灾害教育观,为幼儿健康成长一起努力。

(二)建议

1.幼儿教师应树立科学的灾害教育观。幼儿教师要不断寻求自我发展,在教育管理部门和幼儿园良好环境的作用下,幼儿教师要具备科学的灾害教育观念, 用正确和积极的心态教育幼儿,改进灾害教育观,提高灾害教育质量。

2.幼教管理部门积极制定促进幼儿教师灾害教育观成长的相关政策。幼教管理部门或幼儿园应组织面对全体幼儿教师进行灾害教育培训,从而提高幼儿教师灾害教育观。幼儿园要重视幼儿教师的学习与成长, 为每一个幼儿教师的个人成长创造机会,提供灾害教育进修与培训机会,抓住园内资源,进行有效管理,调动幼儿教师积极性,使幼儿教师之间互帮、互学,争取共同进步,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素质。

公立幼儿园 篇8

周小渔确实动手不晚。早在去年6月份, 她就谋划着怎么把孩子送到一家她看中的公立园亲子班, 民间说法叫占坑, 现在比较流行, 相当于幼儿园预科, 以后有可能直升该幼儿园。为保险起见, 周小渔还同时给儿子在另外几个幼儿园都报了名。其中一家是每月交费4 500元的私立园, 她觉着, 用它保底应该没问题。

可是, 周小渔还是陷入困顿。

从今年4月起, 周小渔3岁的儿子就奔走在他人生的第一轮面试中。而周小渔第一次面试是22岁大学毕业找工作那年。把孩子折腾了一溜够, 周小渔才听知情者向她透露, 那些一级一类幼儿园的面试, 几乎全都是走过场, 无非借面试的名义, 筛掉那些没有“条子”的孩子, 入园的名单其实早就内定了。

更让周小渔糟心的是, 那家原以为可以保底的、高收费的私立园也因为名声在外, 早就满员, 今年只对外招十几个孩子。很多家长在孩子刚出生就去报名了, 也就是说, 至少两三年前就在幼儿园挂号了。周小渔排在了后面, 至今没有接到入园通知。

为了孩子上幼儿园的事, 只是北京普通工薪阶层的周小渔夫妇已经动用了自己全部的社会关系, 纠结了一年多。对周小渔一家来说, 已经深切体会了上一家好幼儿园的艰难, 但在一些长期关注学前教育的专家那里, 他们早已经预料到了今天全社会所面临的入园难的局面, 因为过去十多年间, 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及关注几乎是整个教育链上最薄弱的环节。

能上好公立园的家庭非富即贵

在北京, 好的公立幼儿园的定义是门口挂有教育部门颁发的“一级一类”的牌子, 早就有热心的家长把这些幼儿园的名单、地址、电话、网址等信息汇集成册放在网上。而更好的是“示范园”。经过一年的奔波, 周小渔才搞明白, 普通人家的孩子根本甭想进入示范园, 如果说公立园是稀缺资源的话, 示范园则是稀缺资源里的极品, 能进去的家庭非富即贵。

以自己家为圆心, 两千米为半径画个圆, 周小渔早就对自己家附近有哪些“一级一类”幼儿园及示范园了如指掌。她最心仪的是离自己家只有半站地的一家示范园, 除了离家近外, 那家幼儿园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硬件软件都堪称一流, 幼儿园古色古香的外观足以让这家幼儿园在胡同低矮的平房中鹤立鸡群, 而这也满足了周小渔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虚荣心。

4月中旬一个周末的两天里, 近500个孩子参加了该园的面试。

整个过程不超过两分钟, 周小渔陪在旁边。儿子在回答老师问题中表现不错。周小渔有理由有信心:一是她家是片内的, 该优先考虑。二是周小渔听说, 幼儿园每年能给亲子班一些表现好的孩子升入小班的名额。儿子是亲子班出勤率最高的孩子, 即便是年初的那几场大雪, 儿子都没缺课。

后来事实教育了周小渔:第一, 跟小学招生不一样, 幼儿园根本不讲什么片内片外, “条子和钞票垄断一切”。和周小渔儿子一块上亲子班的一个孩子, 他家就和幼儿园一墙之隔, 照样进不了这家示范园。第二, 亲子班能有孩子升入小班纯属亲子班招生时的噱头。

落选后, 周小渔便挨个询问了刚认识的一同面试的孩子家长。凡是像她一样没有条子的都没有接到通知, 而那些告诉她找了人的, 都在准备给幼儿园交捐资助学费了。

有知情人告诉周小渔, 前几年, 这家幼儿园确实会从亲子班或是面试表现突出的孩子中招那么十几个, 但今年, 园长手里还有一二十张条子没解决呢, 所以没有对外招一个孩子, 那些没条子的面试孩子纯粹在陪绑。

一位老幼教向记者透露, 条子排队园长也要火眼金睛。

一般来说, 区里领导、市里领导直接批的条子肯定是要解决的, 但中间要甄别一下, 究竟是领导自己的关系, 还是领导身边的人, 比如司机借领导之名要解决自己的孩子。如果不是领导直接的关系可以往后放, 如果名额多再考虑。第二层面要考虑的是和教育机构有业务往来机构的条子, 比如说供电、供水、税务部门的关系。这些年, 优势的教育资源也会对能大力捐资助学的家庭开口。曾有一个园长在家长会上赤裸裸地说:“今天能坐到这里的家长都是非富即贵的。”

私立幼儿园两极化让工薪层够不着

连续遭遇陪绑面试后, 周小渔只好带着孩子转战民办园。让她没想到的是, 稍微好一点的也都成了不愁嫁的皇帝女儿。

每个月4 500元的费用差不多是这个工薪家庭一多半的收入, 周小渔咬紧牙才去报名, 这天价收费的幼儿园都早就满员了。

在另一家私立园, 不仅孩子参加了面试, 周小渔本人也被要求完成一份有十几页的调查问卷。一位比较熟悉这家幼儿园的朋友告诉周小渔, 这家幼儿园筛选孩子的方法, 就是通过测试家长来决定要不要这个孩子。孩子落选肯定是周小渔没通过面试, 她的问卷答得不好。

为什么稍微好点的私立园收费都不低?一位园长告诉记者, 首先, 私立园都是按照赢利的商业机构在运作, 不仅要租场地, 还要打广告, 做形象宣传, 而这些都是公立园不需要的。这些费用势必转嫁到家长身上。

其次, 政府部门并不审核私立园的收费, 只是备案。说白了就是私立园想怎么收就怎么收, 而现在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部分家长贵就是好的逻辑, 完全抛弃了教育的公益性, 不断地上调价格, 把自己定位成为权贵服务的机构。

据专家介绍, 目前私立幼儿园已经呈现出两头大, 中间小的格局。一头是收费高昂的天价幼儿园, 这些幼儿园几乎都是有钱人家的专属, 喝的牛奶是特仑苏, 吃的蔬菜是无公害, 连老师也净是外国人。另一头是大量散落在城乡结合部的山寨幼儿园, 这些幼儿园在解决进城打工人员子女入园问题上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也存在安全隐患。

不管贵族幼儿园如何地异化了教育, 也不管山寨幼儿园存在的各种问题, 私立幼儿园这两极化的发展都以他们各自的特色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但工薪阶层的入园难问题不是它们能解决的。

学前教育早已成为教育链上最薄弱的环节

今年该上幼儿园的孩子大多是2007年出生的所谓金猪宝宝。北京16万宝宝大军都要入园。面对今年的入园难, 一开始有人归结于当年父母们的扎堆生孩子, 可是随着几组数字浮出水面, 人们才意识到, 上幼儿园难是因为幼儿园和适龄孩子之间的供求关系早已失衡。

以北京为例, 官方披露的数字是, 全市共有各类幼儿园1 253所, 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这个数字是3 000多所。

按照规划, 1 253所幼儿园能够提供学位25万个, 而据统计, 2007~2009年, 北京市常住人口的新生儿有41.575万人。做个简单的计算, 1 253所幼儿园能提供25万个在园指标, 如果以每个幼儿园有3个年级计算, 那么每年能接纳新生8万多人。

可以得出的判断是, 幼儿园能容纳的孩子远远低于适龄的孩子。如果指责那年扎堆出生的孩子父母, 我们可以看看2006年的孩子数量, 12万左右, 也远远超过了幼儿园能容纳的范围。

为什么幼儿园的数量会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3 000多所减到今天的1 253所?一位资深幼教专家解释说, 当时在北京, 不仅有教育系统办的幼儿园, 还有很多部委、厂矿办的幼儿园, 比如说, 当时的国家计委就有4个幼儿园, 那个时候的供求关系是平衡的, 不存在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但一份文件改变了这个局面, 1995年国家教委等8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企业办幼儿园的若干意见》, 要各企事业单位剥离旗下的幼儿园。

但这份文件只对企事业单位剥离幼儿园做出了规定, 并没有规定从企事业单位剥离出来的幼儿园该如何继续生存, 在税收等方面应该享受怎样的优惠。

这位专家说, 这次改革使得新中国成立以来积累了大量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企事业幼儿园被迫停办、变卖。到2000年, 全国的数据是, 各部门办园比1995年减少了32.6%%, 集体办园比1995年减少了近1/3。也就是在那一时间, 很多地方政府在改造过程中未能把幼儿园的发展纳入当地规划中, 为一般工薪阶层服务的集体办园或被撤销, 或自然消亡, 而新建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大多数为收费较高的民办园, 因此带来广大中低收入家庭子女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园困难问题。

公立幼儿园 篇9

1法人治理结构的普遍性

法人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是外来语,又被译作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结构等,是法学和经济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范畴,在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常意义上,它是指所有者、经营者和监督者之间通过公司决策机构,经营决策与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而形成权责明确、相互制约、协调运转和科学决策的联系,并依法律、法规、规章和章程等规定予以制度化的统一机制[1]。

法人治理结构是伴随着法人制度的逐步完善而发展起来的,它形成于无限公司,完善于股份有限公司,实际上是以股份有限公司为基本形态总结出来的。此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法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法人制度的应用越来越广,被引入各类非营利性的组织中,如一些行业协会、事业单位等。法人治理结构中所包含的法人财产权、决策和执行机制,以及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核心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法人制度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对任何一种类别的法人都是有意义的。

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开始对现有事业单位实施分类改革,按不同类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式,原则上监督类从事业单位中分离出去转为行政机构;经营服务类从事业单位中分离出去转为企业;公共服务类事业单位予以保留并进行管理运行机制创新,实行“管办分离”,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由此可见,法人治理结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企业法人和公司法人这些经济型主体,更多的非营利型组织也开始借鉴公司法人治理的理论来研究本身的治理问题,提高自身的治理效率。

公立医院和公立高校作为典型的公共服务类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实施的分类改革中,开始实行“管办分离”,探索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公立医院和公立高校都属公益法人,两者的法人治理结构在目标和价值取向上具有区别于公司特殊性,必须以政治性公益性为重要价值取向,经济利益只是其实现社会效益过程中的一个手段和物质支持。此外,公立医院和公立高校在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关系的处理上也具有相似性,在与政府的关系上,两者都要比公司密切的多,因此两者的法人治理结构的运行机制必须考虑与政府管控的恰当衔接和协调。正是由于公立医院和公立高校的这些相似性,或许我们可以从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研究中获得一些可借鉴之处以构建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2我国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是关于政府、公立医院以及公立医院管理者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的制度化安排。迟宝兰负责的《公立医疗机构改制》课题组调查显示,82.69%的调查对象表示目前所在医院采取的是院长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设有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只占1.92%。有59.6%的管理者认为应当以所有权和经营权为核心建立起具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院长等机构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

总的说来,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实行法人治理结构的情况可概括如下:一是,真正实行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公立医院数量很少,从而也就很少有公立医院实行法人治理结构。二是,现已实行了法人治理结构的公立医院主要是经过股份制改造后的公立医院(社会资本控股),以及由城乡基层医院改制建立的股份合作制医院,极少有国家控股的,国有独资的基本没有。三是,少数实行了法人治理的公立医院其法人治理结构也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出资人虚置,所有权与经营权还没有彻底分离,医院还没有真正的人事自主权;监事会虚设,监督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党委领导和法人治理两者关系没有处理好等。四是,缺乏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公立高校法人治理研究的特点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我国公办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这一规定实际上形成了我国公立高校的行政等级制治理模式。而《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应当设立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这就从法律上明确了民办的教育机构可以设立以董事会为构架的法人治理结构。目前的情况是,我国一些民办高校虽然建立了董事会制度,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公立高校开始意识到现有的行政等级治理模式不利于现代高校的发展,建立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高校制度的实施途径。很多学者对高校法人治理问题进行了理论方面的探讨和研究。

3.1 公立高校存在委托——代理问题,需要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我国公立高校公有产权的性质决定了它存在多级委托——代理关系,在委托代理链上,执政党或政府充当着实际上的初始委托人,它为高校提供财产要素,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委托一定层级的代理人(高校的党委书记或校长)按设定的目标管理高校,委托——代理关系随即成立[3]。既然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就需要和公司、企业一样构建法人治理结构。

现代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就指在多元投资高校中出资人所有权与高校法人经营管理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关于所有者与代理人之间契约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是一种委托——代理制度,它的有效性在于能够提供一组有关权利、责任和义务的规则,具体涉及到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教育经营管理者之间的权责利及相互之间的制衡机制[4]。

3.2 明晰产权是我国公立高校构建法人治理结构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改革公立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并对公立高校进行股份制改造是在国有制的框架下公立高校产权清晰的可行路径。公立高校实行股份制改造后,由一个专职机构,如政府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局)全权行使股东职能,成为公立高校中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收益权的承担主体。国家作为学校的股东和其他股东一样只以其投入学校的资本份额为限拥有所有权和收益权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义务[3]。

3.3 建立董事会构架的内部治理结构

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可以分为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两部分,其中内部治理结构是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大部分学者认为在产权结构多元化的高校,其内部治理结构可借鉴现代企业治理的经验,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校长所构成的组织结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各机构之间既能各负其责,又能相互联系制约。

股东会,是学校的最高决策和权力机构,由产权各方代表组成,负责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教育思想、教育规划、经营战略、利益分配、董事会人选、监事会人选、学校章程以及其他重大问题做出正确决策。

董事会,是由股东会选出董事并由董事组成,是股东会领导下的学校决策和管理的中枢机构,是股东会闭会期间的最高权力机构,行使股东会职权的常设权力机关,对学校的发展经营计划,校长的聘任与解聘等进行决策。董事会成员并非局限在校内,而是体现利益代表的多样性,其成员可包括高校产权各方代表、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党委成员、学生家长、学生代表等。此外还应当有与学校的举办和管理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社会贤达或教育专家出任独立董事。

监事会,是由股东会选出的学校监督机构,是与董事会并立、代表股东会对学校的董事、经营管理者履行职务时违法乱纪行为进行监督,以及监督教育教学行为是否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办学等。其成员可由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党委组成,并且可聘用会计方面的专业人员作为外部监事,对学校的资产、财务状况进行监督。

校长,是由董事会选举任命产生,是学校的行政总长,代表学校行使学校法人的权利,行使对学校法人财产的经营管理权,并对董事会负责。

也有学者把教代会和学生家长会单独也作为法人治理组织结构中的构成部分。教代会是全校教职工民主选举产生的民主与监督机构,对学校董事及董事会、校长及校长机构的全体成员进行民主监督。学生家长会有权参与股东会、董事会及监事会,行使自己的权力,并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4]。

3.4 重构外部治理结构

在新的治理结构中,要重新认识和建立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投资者,在办学权方面,更多地体现在提供服务和制定规则等制度的创新和保障上;在管理权方面,政府不是靠行政命令来管理高校,更多地是靠行政合同使公立高校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使公立高校获得更大的独立自主办学的权力。即真正做到政资分离与政校分离,使公立高校成为独立办学、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办学实体。

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的中介治理机构,通过一系列中介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如资本市场、管理者市场、教育质量评价市场等,重构公立高校管理的外部平台,更好地满足高校法人治理的需要[3]。

4借鉴及启示

4.1 实行出资人制度解决公立医院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的问题

由国资委授权成立一个专职机构——卫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非营利性公司),作为卫生系统国有资产授权的经营主体,负责经营管理医疗卫生单位现有的全部国有资产,履行国有资产所有人的权利,对国资委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国资委及卫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在公立医院中全权行使股东职能,成为公立医院中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收益权的承担主体。卫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作为出资人通过任命公立医院的董事会(或理事会)成员来行使其出资人的权力,使公立医院能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契约制度基础上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4.2 根据公立医院不同的股权结构,构建相应的内部治理结构

国有控股的公立医院实行以董事会为架构的的法人治理结构,设立股东大会作为医院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国有独资的公立医院实行以理事会为架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最高权力机构是国资委以及由国资委授权成立的卫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理事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其结构如图所示。

董事会(或理事会)作为医院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医院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的制定以及医院重大事项的决策,包括院长的任命。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医院董事会(或理事会)决定的事项,政府不再干预和审批。国有控股公立医院的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董事长由出资最多的一方代表担任。国有独资公立医院由国资委及卫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作为出资人采用多种任用形式确定医院理事会理事长和理事。董事会(或理事会)的成员由出资人委托的代表,医院管理人员,医院党委人员、医务人员代表,财务、法律等专业人员担任。董事会(或理事会)可设立若干委员会协助董事会(或理事会)工作,如医院发展委员会、公共关系委员会、人力资源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为了防止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可设独立董事(或理事)。独立董事(或理事)由富有管理经验的专家、专业人士、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教授或社会贤达人士等担任。

在公立医院设立监事会作为医院的监督机构,负责对董事会(或理事会)和医院院长行使职权的活动进行监督,保证医院的利益和业务活动的合法性。监事会应直接向股东大会或国资委及卫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负责。监事会成员可由政府代表、党委书记、医院职工代表、社区代表、银行代表、人大、政协代表以及法律、财会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监事会主席由股东大会或国资委及卫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派驻。监事不得兼任医院董事或院长,并且在董事会(或理事会)召开时要列席会议。

建立以医院院长为代表的管理执行层,院长由医院董事会(或理事会)任命,具有医院的经营管理权,其职责是贯彻执行董事会(或理事会)的决定和决议,具体管理医院的医、教、研、人、财、物等日常工作,对医院董事会(或理事会)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向医院董事会(或理事会)汇报工作进展和绩效,并接受监事会监督[5]。

4.3 重构外部治理结构,满足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的需要

从法律上重新认识和建立政府与公立医院之间的关系。宏观上,政府在公立医院法人治理中,通过制定并执行相关规则来对公立医院进行宏观管理,从既掌舵又划桨转变为只掌舵不划桨。在新的治理结构中,政府不是靠行政命令来管理公立医院,更多地是靠行政合同使公立医院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使公立医院获得更大的独立自主权,真正做政资分离与政医分离。

由于公立医院要面向市场,无论其资本运营、医院效益的评价,还是高级管理人员的聘用等,都需要通过一定的市场,如资本市场,管理者市场,医疗质量评估市场和医院资产评估市场等。因此,需要通过一系列中介市场的建立和完善,重构公立医院管理的外部平台。例如公立医院的院长可进行职业化培训,并面向市场招聘,形成职业化医院院长市场,使院长面临优胜劣汰的考验,促使其努力工作。国资委和卫生主管部门也可联手培育一个专业化、职业化的医院董事(或理事)阶层,专门行使董事(或理事)职能,形成一个院董事(或理事)市场,对于职业道德良好、素质高、成绩突出的理事可对其进行物质和精神激励;而对于不称职的董事(或理事)要通过市场退出机制淘汰掉。

参考文献

[1]福建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课题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研究[J].发展研究,2006;(9):56~59.

[2]袁广林.我国公立高校治理结构的改革——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2):52~57.

[3]沈有禄.明晰公办高校产权,建立现代高校法人治理结构[J].复旦教育论坛,2004;2(6):71~74.

[4]许树强,杜乐勋.论政府医院向非营利性医院的转变[J].中国卫生经济,2004;23(1):16~17.

公立幼儿园 篇10

关键词:公立医院改革,市场,资源配置,公立医院现代产权制度,三引工程

综观全世界, 医药卫生改革都是一件难度非常大的工作。在我国, 医药卫生改革涉及许多地方、部门和个人的利益, 是一场攻坚战。

近几年, 我们 (导师和6名研究生) 对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中南的20多所三级医院进行了调研, 并且对山东、北京、上海、成都4个医院投资管理公司及其投资医院多次考察, 对上海市10多个民营医院和10余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访问调查。本文对公立医院改革阐述部分观点, 与同道共同讨论。

1 卫生改革要放在中国当下经济社会环境中考量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09年2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指出:中国改革开放, 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 最根本、最具有长远意义的是体制创新。我们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 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我们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把发展民主和完善法制结合起来, 实行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卫生改革时, 要放在中国当下经济社会环境中考量。

1.2 要从市场三个要素出发充分发挥市场对卫生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市场不等于赚钱。市场包括三个要素——人口、购买力、购买愿望, 要从这三个要素出发充分发挥市场对卫生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卫生决策者和管理者不要拒绝市场, 而是要潜心研究市场。在当今, 不能离开市场空谈改革, 对公益性事业也是如此。

2 卫生改革要遵从党的总路线

2002年11月8日, 江泽民总书记作了《中共十六大报告》, 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2003年11月14日,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指出:“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放宽市场准入, 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

2007年10月15日, 胡锦涛总书记作了《中共十七大报告》, 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凡此种种, 中央的政策很明朗, 卫生改革需要在此政策指引下发展, 不妨胆子再大一点, 步子再快一点, 选择三级医院, 作如下改革设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公立医院现代产权制度;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公立医院引进社会资本;进行绩效管理, 实行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3 公立医院的三引工程

上海市卫生局官员金春林在近日撰写的《对深化上海医改的几点思考》中对“关于引入社会资金发展高端医疗服务业问题”发表了看法, 认为:上海曾专门发文吸引社会资金实行多元化办医, 但几年下来除低端的、小规模的社会办医疗机构、个人诊所有所发展外, 上海市社会办的成规模、有品牌的医疗机构凤毛麟角, 这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和亚洲医学中心的地位极不般配。他认为:事实上要想真正吸引社会资金举办高端医疗服务业, 必须逐步关闭现在公立医疗机构开办的特需服务并且今后公立医院不得开展特需医疗服务, 使公立医院让出其目前占有的特需医疗服务市场, 这样才能形成吸引社会资金举办高端医疗服务业。此想法很有思考必要。

我们提出另一种思路——公立医院的三引工程。

3.1 公立医院的三引工程概念

公立医院向社会引进资金、智力、管理, 称为三引工程。引进资金, 搞建筑、购设备;引进智力, 包括人才 (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及技术;引进管理, 包括管理理念和方法。

3.2 三引工程的实质

三引工程其实质是股份制。如上所述, “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中央战略决策。这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现代产权制度的一种形式。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3.3 三引工程的分配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健全绩效管理。

3.4 三引工程成功的关键

三引工程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好五权: (1) 准入权, 包括引入资金的门槛, 人才、设备、技术的准入。 (2) 所有权, 投入主体多元化。 (3) 经营权, 经营主体多元化。 (4) 管理权, 管理主体一元化。 (5) 监督权, 监督主体一元化。

3.5 三引工程的效益

根据我们的研究, 90%以上的三引工程是成功的, 产生的效益是大的。其效益体现在四个方面: (1) 社会效益好。有益于患者, 患者较好地享受到优质资源, 部分缓解了看病难;有益于医院, 有助于提高水平和树立品牌。 (2) 经济效益好, 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提高了绩效。 (3) 技术效益好, 设备和技术都促进了技术的发展。 (4) 员工的需求效益好, 员工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得到不同的满足和提升。

4 结束语

4.1 三引工程闯出了公立医院改革发展新路子

三引工程建立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现代产权制度的一种形式, 这是公立医院在体制改革中的嬗变。这几年的改革, 一再向人们表明:许多深层次的改革最终都需要体制的变革, 否则就会像在沙滩上建大楼。

4.2 三引工程促进医药卫生改革

3年中, 国家准备投入医药卫生改革8 500亿元 (其中中央政府支付3 318亿元) , 基层卫生服务建设不低于900亿元,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超过650亿元, 医疗保障体系超过4 000亿元, 剩余约2 900亿元用于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鉴于此, 有4个问题值得慎重考虑: (1) 全国公立医院要正常运行, 国家到底要投入多少才行? (2) 全国公立医院要发展, 国家到底要投入多少才合适? (3) 经济欠发达地区怎么办? (4) 长期有什么打算?

《2008年世界卫生报告》审视和评估了全世界富国和穷国中卫生保健的组织、融资和提供方式。世卫组织呼吁回归基础 (初级) 卫生保健, 认为在目前, 基础 (初级) 卫生保健的观念、原则和方法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为适用。

三引工程可以减少国家对公立医院的投入, 国家可以把钱多一点用于基础 (初级) 卫生保健, 促进医药卫生改革。当然基础 (初级) 卫生保健的有关卫生机构, 也可以试行股份制或混合所有制, 开展引进资金、智力、管理的三引工程, 这同样可以提高优质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

4.3 三引工程可以扩展优质医疗资源

看病难?主要是患者对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和享受难, 最主要的是一般老百姓看病难。很少看到有权、有钱、有地位和有关系的人看病有多难。

患者要求利用和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到大医院挂专家号, 原本无可厚非, 同时也反应人们重视健康、珍视生命, 是社会的进步。不能一味强调到基层医院看病, 就像一味强调光喝营养素, 而不让人们适当改善生活和下馆子一样。

由陆学艺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如实地指出了当代中国不是人人平等的无阶层社会, 而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高低差别的社会, 这也反映到医疗资源利用。

优质医疗资源的稀缺和人们对其需求是一对矛盾, 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三引工程可以扩展优质医疗资源, 可以部分缓解看病难。上海市卫生改革除了加快基层卫生建设外, 还抓了“5+3+1”工程 (5指依托沪上5家三甲医院在需要的地方各建一分院;3指把3所非中心城区二甲医院发展为三级医院;1指把郊县一所企业医院建设成三级医院) , 这无疑是明智之举。2009年3月, 解放军总后勤部与上海市政府共同建设第二军医大学, 其中一条创新之举是上海市为第二军医大学三所附属医院再共建三所分院, 开创了军地共建的典范, 落实了胡锦涛主席关于“军民结合, 寓军于民, 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战略部署。但是上海市的优质医疗资源不仅仅是上海的, 而且是华东地区甚至是全国的, 我们认为胆子还可以大一些, 步子还可以快一些, 在社会力量的引进上还可大做文章。少数人认为上海三不缺——不缺钱、不缺人、不缺技术。那么, 真的不缺吗?服务全国的意识呢?体制机制的改革呢?拿几所三甲医院转制或建立股份制医院行吗?拿几所三甲医院的特色品牌专科建立股份制专科医院可以吗?这些都可以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朱敖荣.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9, 29 (7) :485.

公立医院改革拉开帷幕 篇11

国信证券分析师认为,公立医院改革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最终的结果必将是逐步地牵引上游医药工业、医药商业企业的竞争行为和格局,优化整个医药、医疗卫生产业链竞争秩序。

中信证券分析师也表示,公立医院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短期成效不会非常显著,投资者应对此形成合理预期。在改革试点的过程中,受影响较大的有几类企业:一是随着对民营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准入的放宽,投资或经营医疗机构的企业将明确受益;二是长期看,在体制逐步理顺的过程中,医药行业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药品采购行为更加规范,行业龙头公司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低价销售的品种生存空间被逐步压缩。

中投证券分析师指出,公立医院改革将对医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产生影响,建议布局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受益的公司:1.医药商业龙头股国药股份、一致药业、复星医药,2.优质仿制和仿创新药生产企业恒瑞医药、恩华药业、人福科技,3.受益于中低端医疗器械需求释放的万东医疗、新华制药、鱼跃医疗,4.中药饮片龙头股康美药业,5.专科连锁医院爱尔眼科。

中信证券分析师认为,短期看,参控股医院的上市公司可能存在主题投资机会,如通策医疗、爱尔眼科、金陵药业、马应龙、康美药业和西南合成等,长期则看好行业龙头上市公司的发展。

民族证券分析师注意到,医院将逐步摆脱对药品收入的依赖,但一些耗材的使用量可能会加大,科华生物、阳普医疗、鱼跃医疗等公司将受益。

行业评判

中投证券钢铁业整体趋势向上

3月末随着工地的逐步开工,钢材需求将会重回上升轨道。3月末是判断“需求好转、库存下降、钢价上升”的时间窗口。未来1—2个季度行业整体趋势向上。建议遵循3条投资主线:1.成长性,推荐新兴铸管;2.深跌品种,如太钢、宝钢、鞍钢和凌钢;3.低价重组股,推荐安阳钢铁。

国信证券房地产股有反弹要求

房地产业政策已转向偏紧,今年销售难以达到2009年的水平,预计销售下滑10%以上,这将对房地产股2011年的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今年上半年房地产股难有持续性机会,但考虑到调整时间较长、调整幅度较大、目前动态估值有吸引力,所以短期有反弹要求,维持谨慎推荐的评级。

国泰君安水泥业需求旺季将至

受农民工返城时间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预期3月中旬后水泥将进入需求旺季。去年下半年新开工项目仍将拉动需求,预期3月中旬至5月水泥价格稳定或上涨概率大于下跌。“建材下乡”主题首配江西水泥,“淘汰落后”主题首配冀东水泥和塔牌集团,“区域振兴主题”首配青松建化和天山股份。

申银万国航空业趋势仍然向好

航空业趋势仍然向好,理由是:需求从3月下旬开始进入旺季,上座率有望恢复至近80%;油价短期不会大涨;人民币升值预期仍在;事件性刺激因素将持续,包括南航的定向增发、东航引进战略投资者、国航货航的整合、海航的定向增发等。依次推荐中国国航、ST东航、南方航空和海南航空。

中信证券石化股无系统性机会

油价市场波澜不惊,对上游的业绩拉动贡献有限,下游产品价格虽然有所上涨,成本推动的特征更为明显,需求的恢复尚需时日。行业系统性的投资机会不多。短期应关注具有事件刺激的公司,如辽通化工、沈阳化工等具有新项目投产。中期关注因经济复苏而业绩得以改善的公司,如中化国际。

中金公司集装箱吞吐量创新高

1月份中国集装箱吞吐量再创历史新高。低基数及美国再库存将推动中国出口持续复苏,预期中国实际出口增速将从2009年的-12%转正为2010年的10%。这有利于集装箱港口上市公司。建议关注集装箱业务弹性较高的上市公司,如A股深赤湾及上港集团,H股招商局国际和厦门港务。

投资策略

德邦证券A股今年先抑后扬

全年来看,A股的牛市并没有完全终结。一方面,美元的长期走强并不利于其制造业和出口的复苏,从而阻碍就业岗位的增加,这就意味着美元的走强只是阶段性的。另一方面。中国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与日俱增。在人民币还存在升值压力的情况下,很难断言A股的牛市已经结束。

此外,尽管目前的信贷投放被强行遏制,但总量仍处在天量的水平,在结构上也呈现前低后高的特征。由此推断,A股2010年的行情更可能是先抑后扬的走势。

中原证券后市仍将宽幅震荡

在当前市场背景下,股指能否再度走强,依然要看未来宏观数据及蓝筹股业绩的增长情况,以及春节后资金面紧张的情况能否有效缓解,而欧美市场能否有效止跌企稳同样至关重要。从近期管理层透露的信息来看,节后出台利好政策的概率正在加大。

随着市场做多信心的逐步提升,后市A股保持宽幅震荡的可能性较大。建议投资者逢低关注通胀预期下,基本面比较确定、可能高比例送配的中小盘股票的投资机会。随着经济的持续复苏,受益通胀预期的品种也可适当关注。比如银行、保险、地产、有色金属、煤炭等品种的超跌反弹机会。

东北证券大蓝筹股制约反弹

公立幼儿园 篇12

1公立医院内控体系整体框架研究

1.1公立医院内控体系框架研究萌芽期 (2005年-2009年)

1.1.1内控存在的问题。该阶段的公立医院内控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导致医院内部控制环境宽松, 执行力差; (2) 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流程不完整; (3) 缺乏必要的成本控制和科学的预算控制; (4) 人员素质不高, 风险意识较差[1,2]; (5) 独立的评价监督机制缺乏或力度不够[3]; (6) 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未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4]。 该阶段的问题更多的出现在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上。

1.1.2研究进展。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有了初步的重视。公立医院内控体系框架研究在此阶段呈现出理论基础薄弱, 内控体系不完整的特点。研究直接针对医院出现的问题, 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但并未提出有效的措施, 从实际情况来看,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

在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之初, 学者们已经意识到内控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但对于如何建立适合各家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 学者们众说风云。自2006年有学者首次提出在建立和完善现代公立医院内控制度前要建立良好的内控环境以来[5], 学者们就公立医院是否应该围绕财务和预算控制手段建立公立医院内控体系进行了研究。然而在内控环境上只强调了成立内控办公室、专门的行政办公室监管以及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尚未对内控环境进行完整阐述。也有学者提出在医院尚未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情况下, 仅依靠财务人员的控制手段和方法并不能完全达到内部控制目的, 致使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降低[6]。

从实践角度来说, 设计内部控制制度从来不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事情, 需要院领导牵头, 相关部门参加, 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经过一定的程序才能完成。有学者[7]从业务梳理、 流程整合、再造的角度提出了一条可行性较高、适合不同公立医院的内控体系建立路径。还有学者[8]以内部控制要素为主线, 结合公立非营利性医院内部控制要素的特点提出:从加强基础管理和完善内部控制环境着手, 逐步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强化医院文化建设;从预算控制、成本控制等角度, 尝试加强内部控制活动;从风险防范与控制角度, 加强医院医疗风险评价与控制。

1.2公立医院内控体系框架研究成长期 (2010年至今)

1.2.1内控存在的问题。该阶段的公立医院内控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缺乏健全的内控环境, 包括权责划分、组织机构、价值观、人才招聘机制等方面缺乏健全的制度体系; (2) 风险评估不足, 特别是医院的管理者对单位面临的风险认识不足, 风险评估意识不强, 缺乏有限的风险管理机制; (3) 内部审计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评价作用; (4) 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应用比较薄弱; (5) 缺乏必要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9,10]。随着原卫生部等五部委颁布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强调“建立健全内部控制, 实施内部和外部审计制度”, 各地的公立医院开始探索构建本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在该阶段存在的问题开始出现在内部控制体系的各个方面, 内部控制建设更具有系统性。

1.2.2研究进展。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在该阶段的研究出现了两个新的特点, 首先研究的理论性更强, 出现了采用不同的理论模型构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框架。有学者结合国内企业内部控制的最新政策《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基本框架进行研究, 通过对其及其配套指引的目标、 原则、信息系统等方面的解读强调医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运用信息系统作为内控手段的必然性, 提出该政策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有重要借鉴意义, 但不能采取“拿来主义”[11]。也有学者结合波特“五力”模型, 从监管机构、患者、供应商、医院的角度提出了构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12]。更有学者基于美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发起人委员会 (COSO) 2004年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对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提出重新构建以全面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13], 将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引入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框架之中。

其次研究的问题更加深入, 研究的范围更加集中。有学者专门从内外部因素分析了大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环境现状, 探讨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环境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14]。也有学者聚焦于公立医院文化软约束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通过案例分析提出当两者都处于高效时能够相互影响, 共同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及医院竞争力[15]。 公立医院集团化模式作为解决公立医院法人治理难题的试点途径之一, 近年来也备受关注。有学者就探讨了随着公立医院管理层级的增加, 如何控制集团运营中的代理风险增加的问题。文章从集团管控的视角, 对医院集团管控模式的选择、内部控制组织框架的构建进行探讨, 并从战略、人事、 财务、 投资等不同方面组织实施, 解决了医院集团内部控制中“管什么”和“怎么管”的问题[16]。

1.3研究新趋势

随着风险管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学者们开始结合风险管理谈内部控制体系。这一新趋势越来越重视风险评估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也融入了更多的风险管理的理念, 提出了不同的论点。“构建以全面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13], “建立财务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框架是公立医院规范财务行为的有效途径”[17]、“内部控制是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构建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与可操作规范建设, 以及与之配套的评价标准体系”[18]、“结合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之内”[19]等都对公立医院领域内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做了新的诠释。

对于国内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发展何时才能走到成熟期, 应当以政府出台“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指引” 为标志。当政府能够根据国内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发展制定出适合我国各级公立医院发展现状的内部控制建设指引时, 我国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才算正式步入成熟期。

2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通过综合国内专家学者对国内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相关内容的研究成果, 基本梳理了有关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时间脉络。研究发现国内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过程中有以下4个问题值得大家深思。

2.1从思路到内容上集中度、类似度过高

国内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研究理论基础逐年加深, 逻辑思路逐年清晰, 但是很多现状类的文章从思路到内容上集中度类似度过高, 且由于政策导向的原因, 有很多的文献成果集中在财务会计内部控制。

2.2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

经过多年的实践, 大部分公立医院已经建立起一套内部控制制度, 但由于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起步晚, 至今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框架, 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关的内控建设指引, 致使医院的内部控制仍存在不少问题和漏洞, 甚至有些制度形同虚设, 增加执行成本, 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2.3内控体系构建实践发展缓慢

整体而言, 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未改善, 对于各位学者提出的针对性建议没起到应有的作用, 内控管理现状陷入了“提而不变”的怪圈。

2.4内控办公室的独立性无法保障

对于现阶段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政策导向应该是构建以财务模块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 但国内还有部分学者错误地认为要将财务部门作为内部控制的核心地位, 而不是设置独立的内控办公室, 这不仅不符合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 也不利于内控的审计和监管, 削弱了内审的独立性, 容易产生舞弊和漏洞。

综上所述, 当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工作的重心还是在于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而目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出现问题的根源也在于没有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 核心在于没有构建适合公立医院发展的法人治理结构。虽然现阶段国内正在试点不同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模式, 模仿上市公司设置了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代为履行出资人职责, 但是公立医院依然缺乏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的动力。原因在于, 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接受股东大会和全体股民的监督, 在“经济人”的假设下, 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为了“逐利”有最直接的动力来改善公司的内部控制, 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而公立医院由政府代为履行出资人的职责, 不但公众无法直接对公立医院及政府实施监督, 而且新医改对于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定位使得政府或者类似董事会的决策机构并无改善医院内部控制的直接动力。想要解决当前问题, 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对财务报表等内控信息的披露, 提高公立医院对公众的透明度, 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 加之政策上的问责机制促使公立医院不断改进内部控制。

3构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现实途径

上一篇: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下一篇:增收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