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

2024-10-07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通用12篇)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 篇1

一、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

1. 促进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个性化和特色化。

“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话。同样, 只有具有民族特色的, 才是民族地区的教育。通过利用和开发民族学前教育资源, 形成民族性的和民族特色的学前教育, 才是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以铜仁市为例, 铜仁地区作为一个民族地区, 聚集了侗、苗、土家、瑶、布衣、回、仡佬等24个少数民族。其中, 人口较多的民族包括苗族、侗族、土家族等, 如侗族的“舞龙灯”、土家族的“摆手舞”、苗族的“四面花鼓”等是很有特色的民族教育资源。对各个民族的文化资源的利用, 将其利用到学前教育中来, 能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个性化和特色化。

2. 丰富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内容。

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利用和开发, 形成学前教育资源, 如铜仁地区特有的“吃蕨粑”等风俗习惯整合到学前教育内容中来, 能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 让学生一方面学习到民族的风俗习惯, 另一方面, 能进一步认知和形成特色的民族化的知识内容。

二、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困境

1. 教师不能有效地利用学前教育资源。

(1) 教师不能恰当运用现有的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到课堂之中去。在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过程中, 一些教师不能正确利用民族特色的教育资源来进行教学, 不能充分将民族特色的内容内化到课堂教学中去。 (2) 在非正式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也不能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资源进行教学。

2. 教师不能充分地进行学前教育的资源开发。

在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过程中, 教师不能开发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资源, 不能将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民族地区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的文化不能进行利用, 如德江县的土家族文化、玉屏县的侗族文化、松桃县的苗族文化等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被遗弃在教育资源之外, 得不到利用, 更甭提民族学前教育资源开发。

三、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困境的产生原因

1.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开发观的缺失。

在以往的学前教育中, 我们更多地是采取以书本为本, 以教学大纲为纲的教学模式, 将学前教育小学化, 误认为学前教育就是识字教育。因此, 从孩子来到学前的第一天, 我们就开始教学生写字, 让学生成为知识学习的工具, 因而没有将具有民族特色的学前教育资源开放和利用的观念。可见, 传统的学前教育观在影响着教师学前教育资源观。当然, 民族地区学前教师也毫无例外地不具备学前教育资源开发观。

2. 民族地区学前教师能力的局限。

在当前的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过程中, 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学历偏低、职称低以及综合素质不高。[1]那么, 以铜仁市为例, “全市1530名民办幼儿园教师中, 学历合格率不高, 绝大多数为中专学历”。可见, 民族地区学前教师综合素质不高, 也势必会形成教师能力相对不高, 导致其不能充分认识到民族学前教育资源的价值, 也不能进行利用和开发。

3. 民族文化受到忽视。

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过程中, 民族文化资源往往受到忽视。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过程中, 教师因为没有教育资源观, 也没有形成一定的教育资源开发观, 往往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有效地将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开发为教育资源。

四、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1. 树立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的开发观。

(1) 树立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资源意识。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 民族地区学前教师需要树立教育资源意识, 充分认识到教育资源的观念。笔者认为, 学前教育资源主要是指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学前教学要素来源以及学前教学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特指学前课程资源。 (2) 树立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开发的观念。不仅需要具有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资源观, 教师更加需要具有学前教育资源开发的观念。一方面, 民族地区学前教师需要具有发现民族学前教育资源的观念、方法、知识与能力;另一方面, 民族地区学前教师需要具备开拓和扩展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的能力。

2. 掌握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开发的多元方法。

(1) 整合学前教育资源。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开发的方法是多元的, 其中, 整合学前教育资源是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学前教育资源整合, 教师将民族的、特色的、个性化的学前教育资源纳入到学前教育资源中来, 从而扩展学前教育资源的范围。 (2) 适当利用外来学前教育资源。一方面, 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倾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指出:“公共教育资源要向民族地区倾斜。中央和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教育支持力度。”[2]另一方面, 发达地区的支援和帮扶。发达地区通过帮扶和援助等方面, 加强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学前教育的合作。

3. 提高民族地区学前教师教育资源开发的能力。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的开发涉及到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个开发主体, 但是, 教师是其中最重要和最直接的主体。 (1) 民族地区学前教师需要具备学前教育资源开发的知识。民族地区学前教师需要构建教育资源开发的知识结构, 以便为教育资源开发打好前提基础。 (2) 民族地区学前教师需要形成教育资源开发的能力、懂得信息技术等工具、深刻了解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懂得学前教育资源开发的流程等, 从而形成发现、利用和拓展学前教育资源的能力。

4. 加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的研究。

加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的研究对促进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是有必要的。通过研究, 进一步让教师形成学前教育资源观, 这让教师能清楚认识到加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所以, 加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的研究, 一方面, 需要加强其理论研究, 从而构建民族地区学前教师的教育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 加强实证研究, 让民族地区学前教师了解学前教育资源开发的现状, 从而更加针对性地进行学前教育资源开发。

摘要: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在于促进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个性化和特色化和丰富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内容。但是, 目前,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诸如教师不能有效地利用学前教育资源等困境。其产生的原因, 主要在于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开发观的缺失、民族地区学前教师能力的局限等方面。为此, 需要采取注入树立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资源开发观、掌握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开发的多元方法等策略。

关键词: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价值,困境,原因,策略

参考文献

[1]胡玉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师资之困如何破解[J].中国民族教育, 2012, (6) :17-19.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N].中国教育报, 2010-07-30 (002) .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 篇2

青海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经营浅析

文章就青海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作了探讨,认为在西部大开发中,由于缺乏与现代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和人力资源,青海经济面临着发展乏力的困境。只有通过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培养和开发自己的人才队伍,才能促进民族经济向规模化发展。

作 者:许光中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8 刊 名: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GHAI NATIONALITIES INSTITUTE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1 28(4) 分类号:F063 关键词:民族地区   人力资源   开发经营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 篇3

关键词:民族地区 思想政治教育 资源

一、资源的含义与特点

人们对于资源的理解随着人类历史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农业社会时期,人口少、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人们对资源的理解大多是水、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资源含义明确,但内涵狭窄;随着加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种类日益繁多,资源也进入了市场。工业社会时期的到来刺激了人们的需求水平,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迅速上升,并且使资源的范围延伸到了社会资源的领域。人们开始依靠科技、人才、资本等资源。王子平的《资源论》将资源定义为:“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着,能够为人类开发利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经由人类劳动而创造出财富或资产的各种要素”[1];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多的依靠知识、信息等资源,拓宽了资源使用的领域及其内涵。科尔曼认为“资源是那些能满足人们需要和利益的物品、非物品(例如信息)以及事件(例如选举)(1990)”。[2]这种界定不再局限于经济学,而包含了教育学、政治学等各学科、领域。

因此,本文认为对于资源含义的理解必须坚持一条原则即将资源的理解置于动态过程中,对于资源含义的理解应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去考察。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所谓资源是指某一历史时期内,能够被利用主体开发、利用的,并且能够实现利用主体期望目标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资源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过程性。资源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其形成具有历史性,资源的含义也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改变越来越丰富、分类越来越精细,因此,对于资源概念的使用应有一定的实效限制。二是相对性。由于当前社会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所能开发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但从长远来看人们所能利用的资源又是无限的,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长的。因此,资源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是相对的。三是相关性。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资源之间也不例外。在使用某种资源时,必然会同时带动或消耗另外一种或多种资源,这也是资源系统性的一种体现。

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含义与特点

目前,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定义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陈华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各种要素的总和。”[3];陈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是指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具有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功能和价值的,且被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切存在。”[4]罗洪铁教授将其定义为“在阶级社会中,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而产生并不断丰富的,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利用并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目标的实施产生重要作用的物质、精神因素的总和。”[5];傅安洲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则是一个国家政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政治主体可以用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形成最广泛的政治共识,维系政治体系和政治秩序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性资源。”[6]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方面,每个定义都有其侧重。陈华洲、陈清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思想性、教育性,而傅安洲等人则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然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定义既不能只侧重于教育性,也不能只侧重于政治性。另一方面,每一个定义几乎都精简的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本质,但对于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确切指什么没有明确阐述。因此,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做以抽象的概括后,应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含义作明确界定。故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内,能够被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物质和精神要素的总和。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则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能被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助于培育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和精神要素的总和。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应具备以下特性:一是阶级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的,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内容服务的资源也必须与阶级利益相统一。二是教育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只有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并且能够融入到一定教育方式中才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服务。三是超越性。这是相对于资源在经济学领域中的消耗性来阐述的,经济学中要想创造一定的财富,就要以耗损一定的资源为前提。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一旦挖掘出了相应资源,在今后反复利用资源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只会越发强大。

三、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含义与特点

对于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定义,徐柏才等人将其定义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能够被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开发利用以更好实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各种因素。”[7]然而,本文更加赞同佟斐将其定义为“在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本民族地区所特有的,能够被教育主体开发和利用,在一定条件下对本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施及其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意义或潜在价值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因素。”[8]这样的定义更加透彻、全面。本文认为,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内,能够被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发利用的,具有少数民族特性的,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物质和精神要素的总和。

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除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一般特征外,还有其自身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地域性。我国国土广袤,不同的地理位置、季节气候决定了不同地区具有不同地域文化、风土人情、民俗礼仪等。东南部与西北部所能利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就相差很大。二是民族性。不同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和积淀下来了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必然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三是多样性。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仅包括本地、本民族的特有资源,还包括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因此,相对于一般地区来说其资源更加丰富多样。四是易接受性与持久性。对于民族地区的受教育者来说,利用本地区、本民族的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感觉更加亲切且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接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这样的资源始终伴随着受教育者,只有利用此类资源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为其所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才会真正见到实效,也才会内化于心。五是科学与非科学相结合。这里的非科学主要指宗教资源。少数民族地区的受教育者大多具有宗教信仰且信仰坚定,若能合理利用宗教资源,对于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王子平,冯百侠,徐静珍.资源论.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8.

[2]Coleman,J.s.:Foundations of SocialTheor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32.

[3]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4.

[4]陈清.思想政治工作资源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36.

[5]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基础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55.

[6]傅安洲,阮一凡,王兴.高度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体系建设.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5,(7).

[7]徐柏才.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學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282.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 篇4

新疆有13个世居民族, 而其中12个世居民族在伊犁河谷地区都有集中居住地, 而每一个民族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和延续的, 这就形成了各民族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和传统。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 伊犁河谷地区的幼儿教育课程资源配置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幼儿教育课程资源配置总量短缺与浪费现象并存

在调查中, 我们列出了18种资源 (教材和教参、教师、幼儿、网络、活动材料、教的材料、学的资料、课外书籍、教学仪器、挂图、音像资料、教学案例、园内各种设施、民俗名胜等乡土资源、家长、专家、各种场馆设施等社会资源、自然资源) 。让伊犁河谷地区的城乡幼儿园和民汉幼儿园的420名幼儿教师 (其中, 汉族教师210名, 少数民族教师210名) 根据自身常用的资源进行排序, 结果, 被调查幼儿教师认为最重要的前5位资源排序是教材和教参、教师、学生、网络及活动与游戏材料。而伊犁河谷地区自身所具有的丰富的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分别排在了第16位和17位;并且, 各民族的民俗、名胜等乡土资源排在第18位。少数民族和汉族幼儿教师之间没有差别 (结果见表) 。

此项调查反映出幼儿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识别能力较差, 认识较为肤浅, 教师重视教科书 (教材和教参等) 甚至将教科书当成唯一的资源;教师重视了教材和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而忽视园外资源尤其是各民族的民俗名胜等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于是, 就导致绝大部分幼儿园使用和开发的课程资源是一致的, 即来源于教材和网络等资源。从而使得课程资源配置总量短缺。另外, 在调查中还发现, 有些幼儿园结合自身实际开发出独具特色的课程资源, 但他们将此作为构建幼儿园特色和招生的法宝, 因此, 他们所开发的这些课程资源也就由他们独自享用, 这就造成课程资源的浪费。

(二) 幼儿教育课程资源的利用范围窄, 深度不够

由表1可以看出, 民汉和城乡的幼儿教师均把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和各民族的民俗、名胜等乡土资源分别排在第16位、17位和第18位。而把教材放在首位。由此可以看出, 幼儿教师把教材作为惟一的课程资源, 眼光紧紧盯住现有教材, 很少利用身边的重要的课程资源, 轻视民俗名胜等乡土资源, 忽视幼儿资源, 远离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环境资源。因此, 幼儿园就没有开发多少课程资源, 更谈不上共享和分配课程资源。

(三) 幼儿教育课程资源配置结构失衡

幼儿教育课程资源优化配置中人力资源是关键, 课程人力资源主要是幼儿教育中的所有参与者, 包括课程资源开发中幼儿教师、幼儿、管理者、实施者、家长以及其他参与人员。幼儿课程人力资源的配置在幼儿教育、教学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幼儿教育目标向科学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就伊犁河谷地区幼儿教育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来看, 出现了与伊犁河谷地区幼儿教育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人力资源配置状态。

1. 伊犁河谷地区幼儿教师学历结构现状

由图1可知, 目前, 所调查的幼儿教师的本科学历占3.6%, 并且都集中在城市, 专科学历为56%, 也是大多集中在城市, 而高中或高中以下的幼儿教师占到了40.4%, 大多集中在农村或偏远地区。而这种师资结构远远不能满足幼儿教育的需求, 因此伊犁河谷地区幼儿教师的学历结构急需提升和优化。

2. 幼儿教育课程人力资源的职称结构

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共分为四级:幼教一级、二级、三级和高级 (含特级) 。抽样地区有70.9%的幼儿园教师已有专业技术职称, 但仍有29.1%的幼儿园教师没有专业技术职称。并且, 职称偏低, 城乡和民汉幼儿园差距大。这无形中拉大了城乡和民汉幼儿园的差距。

3. 伊犁河谷地区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情况分析

幼儿教育人力资源进行继续教育, 是提高广大幼儿教师和幼儿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还会提高幼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开发和利用幼儿教育课程资源的能力。

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 幼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较少, 这不利于幼儿教育的深化改革和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调查还发现, 85%的幼儿教师都有接受继续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他们认识到进行继续教育不仅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自己学习、教学、科研水平继续提高的必由之路。

4. 伊犁河谷地区民族幼儿园教师汉语水平情况

语言是各族幼儿教师交流和分享课程资源的媒介, 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汉族幼儿教师和少数民族幼儿教师交流的深度和广度。这也会影响到教育资源的分配和开发利用。

经过对伊犁河谷地区抽样的210名幼儿教师调查发现, 少数民族幼儿教师HSK水平偏低, 5级以下 (包括未定级) 的占到了39.5%。这严重影响了伊犁河谷地区幼儿教育课程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 幼儿教育课程资源配置与区域发展失调

在调查中发现, 偏远地方和农村幼儿园以及少数民族幼儿园的唯一课程资源就是教材, 一方面缺乏对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 另一方面又不和其他幼儿园合作。另一方面, 调查也发现本地区许多城市幼儿园与发达地区幼儿教育机构有密切的合作, 但也存在对本地丰富资源开发较少的情况。由于幼儿园自身缺乏开发教育资源的意识或条件, 同时幼儿园之间也缺乏资源的统整和优化配置的意识, 导致与伊犁河谷地区资源的丰富性相矛盾, 同时也加剧了农村幼儿园和民族幼儿园与整个伊犁河谷地区幼儿教育发展失调。

二、伊犁河谷地区幼儿教育课程资源配置出现问题的原因探讨

(一) 过分依赖教育资源的计划配置

我们调查发现, 不少幼儿园还满足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计划配置。并且, 许多教师眼中只有教材, 只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 缺乏开发、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这就导致了“你等、我等、大家等”的格局。

(二) 教育投入不足

本地区大多数幼儿园都是私人办园, 他们在对幼儿园进行投资时, 奉行的是“投入与产出比”, 多以盈利为目的, 所以他们对开发、利用和配置课程资源的投入极少。

(三) 缺乏园际合作

在幼儿教育经费的短缺和幼儿教育发展滞后而带来的教育硬件配备参差不齐、教师素质良莠并存的情况下, 幼儿园之间又缺乏合作。所以, 这必然导致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又“各自为政”, 开发主体取向上“过于单一”, 缺乏整合的优势, 导致课程资源成果闲置。

(四) 市场配置方式不完善, 缺乏相应的实施条件

市场配置方式能够比较好地解决资源配置效率问题, 但在伊犁河谷地区幼儿教育课程资源的配置中, 市场还未显现出其高效率特点,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市场机制对幼儿教育课程资源配置所发挥的作用有限。幼儿教育具有公益性质, 它还带有作为准公共事业的特点。其次, 幼儿园之间尚未形成普遍认同的市场规则, 缺乏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等。最后, 教育行政部门缺乏宏观调控和正确的引导。

三、伊犁河谷地区幼儿教育课程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选择

(一) 加大农村幼儿教育和民族幼儿教育经费投入

在有限的教育经费中分配给农村幼儿教育和民族幼儿教育的经费比例要进一步加大, 加大经费投入是缩小城乡以及民汉幼儿教育差距、解决幼儿教育课程资源优化配置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农村幼儿园尤其是农村民族幼儿园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而农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又主要是因为体制上的原因。

(二) 加强农村师资和学前双语教师队伍建设

由表3可以看出, 少数民族幼儿教师的汉语水平低, 这直接影响着民族幼儿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 也制约了民族幼儿教育的质量。因此, 要提高现有幼儿教师的水平, 激励教师积极性, 从招生方面扩大生源, 从教学方面改善教学质量, 从待遇方面解决教师编制问题。同时也可以利用对口支援、城乡幼儿教师轮岗和在读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顶岗实习等措施来缓解幼儿教师不足、汉语水平低等问题。

(三) 改善农村幼儿园教育尤其是民族幼儿园教育的办学条件

农村幼儿园教育办学条件落后, 设施设备老化和缺少, 音体美等教学设备缺乏、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奇缺等等。这都需要投入大量经费改善农村幼儿教育办学条件。为此, 需要调动全社会的资源渠道, 激活社会资本, 提高融资水平, 突破教育投入的制约瓶颈, 使幼儿教育的资金市场释放出更大的能量和活力;需要实现城乡和民汉幼儿园教育资源共享, 如通过多媒体软件教学、优秀幼儿教师支教等多种方式, 把城市幼儿教育的优质资源, 通过这种手段间接输送到农村幼儿教育和民族幼儿教育中。

(四) 优化园际资源配置

优化园际资源配置主要是指组建幼教联盟, 走集约发展之路。幼儿教育联盟是幼儿教育资源共享, 促进幼儿园与企业、高校以及其他幼儿园优势互补的幼儿教育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 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升学 (升入学前班或小学) 密切结合的现代化幼儿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组建幼儿教育联盟, 是整合教育资源的杠杆, 是实现优质教育的根本途径, 它可以优化幼儿教育资源的配置, 做大做强幼儿教育, 具有开放性大, 通用度高, 共享性强的特点。通过组建幼儿教育联盟, 可以加强城乡、校企、高校与幼儿园、幼儿园之间的全方位合作, 促进资源集成和共享, 可以使成员幼儿园尽快达到同类幼儿园的较高水平。

(五) 建立幼儿教育课程资源库

幼儿教育课程资源库是指根据伊犁河谷地区实际, 将各幼儿园和幼儿教育联盟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聚集到一起以备各幼儿园使用。

(六) 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有效干预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 并注重培训的实效性, 例如新疆正在推行的学前双语教师培训;加强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通过行政有效干预促使园园合作, 加强城市幼儿园对农村和民族幼儿园的帮扶;对学前教育教师的素质做出明确的规定, 提高幼儿教师素质。

参考文献

[1].隗峰.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策略[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基础教育版) , 2007, (4) .

[2].邢利娅, 鲍艳辉.内蒙古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中凸显民族性、地域性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 2008, (5) .

[3].孙艳华.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科研论坛, 2007, (3) .

[4].芦艳, 邢利娅.浅析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J].前沿, 2006, (12) .

[5].沈丽华.幼儿园课程开发中社区资源的整合[J].学前教育研究, 2010, (5) .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 篇5

[参考文献]

[1] 李杰.我国的民族文献及其建设.图书馆,1992(5).

[2] 包金玲.加强民族地方文献建设.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

[3] 陆建芳.地方文献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

[4] 彭延炼.论民族地方文献的采集.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1).

[5] 乔惠萍.浅议地方文献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2).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 篇6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保护;经济发展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地区的旅游资源相继得到开发,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民族地区更是如此。在一些民族地区更是凭借民族文化的吸引力,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然而各个民族地区对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态度持不同的态度,简要概括为以下三种常见的倾向:一是强调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改善社会生活水平;二是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但过于强调民族文化的原生态保护,甚至不主张开发;三是主张开发民族文化旅游,强调开发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造成的破坏可以调控。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土家族民俗文化沉积深厚,自古以来就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随着西部开发和中部战略的推进,为恩施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条件。

二、文献综述

(一)文化产业。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国内模式,曾引起了国内很多学者关注,如胡攀在《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比较》(2009)中分析指出:世界上主流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分为三种:第一种以韩国与澳大利亚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强调政府在国家层面上明确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以确定“文化立国”的国家战略,再由国家组织、发动和协调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各方社会力量;第二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发展模式,即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基础上,按照产业规律经营文化产业;第三种是以英国、法国为代表的资源依托模式,即依托一定的人文历史资源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文化产业①。

(二)文化保护。在国内学者中阮仪三较早的涉足了文化资源保护研究领域,《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995)主要围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进行研究,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保护内容与方法以及各国的保护制度等进行了论述②。张晓宇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011)明确指出民族地区旅游文化所依赖的资源具有特殊性。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要进行保护性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旅游业开发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注重经济效益有机结合,以推动少數民族地区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③。

三、恩施民族文化旅游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恩施旅游业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随着交通改善,发展较为迅速。从表一旅游综合收入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旅游业已经逐渐成为恩施的一个重要产业,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

四、恩施民族文化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文化被过度商业开发。在引入旅游业后,恩施民居建筑、服饰、饮食等方面出现了汉化和洋化现象,在市区尤为明显。另外土家族民俗本身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时令性,为了迎合旅客,将民俗文化开发成特色产品搬上了舞台,抛弃了文化自身的意义,将民族文化变的低级化和庸俗化。

(二)土家族民族价值观被侵蚀。少数民族价值观就好比少数民族文化的灵魂。随着商业化演变,恩施当地土家族居民的价值观越来越受到来客的商业文化和金钱利润的习染。在旅游者的强态势文化影响下,在土家族内沿袭千百年来传承的文化传统发生了变化。

(三)土家族文化资源破坏严重。许多土家族文化遗址、建筑物等长期曝露在外,缺乏相应的保护,磨损较为严重。地方政府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意识不足,在文化区进行施工建设时,毁坏了民族文化遗址和建筑物。

五、恩施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对策

(一)政府应该起保护民族文化的主导作用。土家族民族文化资源是恩施地区旅游业的灵魂。通过健全有关制度条文,完善监督机制,并由政府引导和大力宣传,号召本地人都能投入到保护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来。

(二)保持土家族文化特色,深挖民族文化内涵。土家族民族文化特色是恩施与其他旅游地区的本质差别,也是在吸引游客的竞争优势,是实现恩施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开发土家族民族文化时,应该持发展的眼光认识民族文化,透过表象深挖民族文化内涵,拒绝对民族文化的过度“包装”。

(三)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策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局部开发,限制游客”的旅游区开发模式。对不同的区域进行不同程度的开发,实行分类管理,在发展旅游业与传承、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

注释

①胡攀.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比较[J]. 改革,2009,06:145-147.

②阮仪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③张晓宇.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 前沿,2011,09:118-120.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研究 篇7

一、加强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重要性

加快发展旅游业, 成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而旅游活动的开展必须以一定的旅游资源作为基础, 因此, 应当加强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保护, 保存好旅游资源和保持旅游资源的高品质, 为民族地区旅游业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条件。

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进行保护, 可以采用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多种方式, 由于法律具有规范性和普遍性的特征, 能够对人的行为起到指引、评价和强制作用, 因此法律保护方式成为诸多保护方式中最为稳定、最强有力的保护方式。各项旅游资源保护方法最终都应通过国家立法以成文法律的方式确定下来, 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 才能保证旅游资源保护的各项措施行之有效。通过对旅游资源保护进行立法, 对破坏旅游资源的行为作出界定并使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赋予旅游资源保护措施以法律强制力, 规避各种破坏旅游资源的行为来防止出现对旅游资源的实际破坏。此外, 通过法律的指引与教育功能, 培养、提高人们的自觉保护旅游资源的法律意识, 引导人们依法行为。正如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所言:在使环境与发展的政策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中, 国家的法律和规章是最重要的工具, 它不仅通过命令和控制的手段予以执行, 而且它还是经济计划和市场运行的规范性框架。

二、现行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不足

目前我国初步建立起了一系列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到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的与旅游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制度, 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 但是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存在诸多问题, 使得我国现行法律在保护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方面捉襟见肘。我国现行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旅游基本法缺失。

我国现阶段虽然有一批与旅游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但缺少一部专门的、统领全局的、效力层次较高的旅游基本法律, 与旅游资源保护有关的法律条文主要散见于各种环境与资源单行保护法律法规中。旅游基本法的缺失使得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地方性立法缺少可以参照的典范和制定依据, 影响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立法的质量。

2. 旅游资源保护专门立法薄弱, 不利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从目前已经制定颁布的一系列有关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来看, 立法保护工作则显得较为单薄。以我国西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截至2009年, 新疆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8个, 各类的自然保护区35个,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处,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3处, 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从立法保护上看, 全疆关于旅游资源的立法保护截至2004年底不足10项, 显得有些单薄。特别是对于极具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的立法保护工作更为薄弱, 对于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机制, 这将极易导致新疆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逐渐丧失。旅游资源保护立法的不足将影响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3. 立法形式单一, 缺乏民族性和地方性。

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更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因此, 在进行管理和保护的过程中, 特别是在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立法中, 应当突出这一特点, 着眼于国家立法不能解决的民族地方的特殊问题, 这样立法的质量就高, 更具有实用性。而现实中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立法在制定的时候往往缺少对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规定, 所制定出的条例与国家和其他地方的条例具有高度相似性, 缺乏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针对性, 实际操作中难以有效实施。

4. 立法缺乏可操作性, 法律责任与违法后果不相当。

法律的制定最终是要实现静态的制度向动态的实施转变的, 既保护守法者正当的权利, 也让违法者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目前西部民族地区颁布的旅游资源相关法律规定太原则, 缺乏可操作性。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管理条例》有7章46条中大多都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 在法律责任一章中规定的处罚方式是行政处罚和罚款。由于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执行, 同时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的单位和个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与其破坏行为产生危害后果不相当, 无法从根本上起到保护旅游资源的作用。

5.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的执法力度仍有待加强。

严格执法是保护旅游资源的重要环节。正如有学者所说:法律的生命在于它的执行。法律实施是实现立法目的、发挥法律作用的前提, 是实现法的价值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法律制裁的方式使违法者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才能使旅游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变成制约人们行为现实规范。目前我国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管理权责不明, 各部门只顾经济利益, 推卸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 导致旅游资源保护法规不能落到实处。违法者违法成本不高, 以至于部分单位和个人铤而走险, 肆意破坏珍贵的旅游资源。同时, 从相关管理部门的执法者素质不高, 不能切实依法行政, 严格执法, 切实保证法律法规的实施。

三、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对策

由于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容易破坏, 而现行旅游资源立法在保护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方面又存在诸多不足, 因此加强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工作显得尤为紧迫。

1. 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保护立法理念

旅游资源是民族地区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旅游资源是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处理好民族地区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的关系, 应该采取“保护优先”原则, 实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旅游资源保护坚持严格保护、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 实现协调监管、合理利用、科学发展的目标。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当开发条件不具备或不充分时, 应主要突出旅游资源的保护, 切忌对旅游资源的盲目、无序、掠夺式开发。同时禁止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进行掠夺式经营, 决不能以破坏资源为代价, 采取“杀鸡取卵”的做法来发展。而应在旅游资源得到保护的前提下科学规划与开发、合理利用, 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 完善旅游资源保护法律体系

(1) 制定国家旅游保护基本法, 统领国家层面的旅游资源保护立法。旅游资源涉及范围广泛, 根据《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规定, 既包括已开发的各类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地质、森林、风景名胜、水利、文物、城市公园、科教、工农业、湿地、海岛、海洋等各类旅游资源, 也包括未开发的具有旅游利用价值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资源, 因此需要一部具有较高效力层次的基本法律。在制定国家旅游基本法的基础上, 构建国家层面的旅游资源保护法律体系, 为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立法保护提供上位法依据。而目前我国仅有一部由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 属于部门法规, 效力层次较低, 不适应旅游资源保护实际的需要。因此国家立法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开展论证, 争取早日出台《旅游资源保护法》。 (2) 以地方旅游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地方立法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富含旅游资源的民族地区而言, 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短期内无法出台的情况下, 地方立法机关应该根据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 主动立法, 完善地方旅游资源立法保护工作。在民族地区地方立法中要注意立法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避免与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发生冲突。同时要注重立法的可操作性, 争取建构比较完整、可操作性强的地方旅游资源保护法律体系。

3. 理顺旅游资源管理体制, 加强旅游保护执法工作

《旅游资源保护法》应当理顺旅游资源保护管理体制, 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权和职责及相互关系, 地方行政法规应当根据《旅游资源保护法》规定明确地方政府保护旅游资源的职权职责。同时, 还应根据旅游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具体结合民族地区自身实际情况开展执法保护。执法保护还可以弥补立法保护的不足, 在执法过程中, 根据实际需要, 可以采取一些没有法律规定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有积极效果的变通、补充措施。

结论

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 必须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 加强旅游资源的法律保护, 避免重蹈工业发展中“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参考文献

[1]李崇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的法理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 2009, (2) .

[2]付健.西部旅游资源保护中政府管理职能的法律探析[J].改革与战略, 2007, (10) .

[3]黄沙.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08, (1) : (下) .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 篇8

来凤县以凤凰飞临的传说而得名,清乾隆元年(1736年)年建县。其远处湖北省西南边陲,地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鄂湘渝三省(市)要冲,南邻湖南省龙山县,西接重庆市酉阳县,东北与本省宣恩县、咸丰县相连,有湖北“西大门”之称。来凤县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众多土特产堪称物华天宝,名扬天下。建州以来,县城城区面积从1.5 平方公里发展到10 平方公里,形成五纵六横棋盘式格局,建有大型专业市场40 多个,被誉为“武陵明珠”。来凤县辖5乡3 镇,185 个村、11 个社区。来凤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居住着土家、苗、瑶、汉等17 个民族。土家族是本地世居民族,自称“毕兹卡”,是古代巴人后裔,有着悠久的历史。

二、来凤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课题组深入地方调研的结果显示,来凤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农村人力资源丰富、外出务工劳动力比重大、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劳务输出缺乏竞争力等方面。来凤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特点直接影响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具体表现如下。

1、发展特色农业难以成型

(1)缺乏统一的引导和规划。革勒车乡位于来凤县西北部,辖17 个村,全乡总人口19203 人,5773 户,其中非农业人口603 人,农业人口18600 人,居住着土家族、苗族、汉族、回族、彝族、壮族、布衣族、满族、瑶族、黎族、畲族、水族、京族等民族。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的77.03%,是湖北省唯一一个以土家语命名的乡镇。境内土地肥沃,气候湿润,盛产水稻、玉米、薯类、豆类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主要有烟叶、茶叶、金银花、魔芋、黄连、白术、桔梗、半夏、杜仲、黄柏、干鲜果。林业资源较为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0.3%,树木主要有杉、松、柏、油桐、生漆、楠竹,植被群落种类繁多,有乔木237 种,灌木128 种,木质藤本20 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植物25 种。

革勒车乡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乡镇,却没有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进行合适的规划和引导,为广大的群众创造经济利益。药材是革勒车乡经济支柱之一,以金银花为例,由于气候条件适应金银花的生长,每到金银花的收获季节,漫山遍野皆是。当地政府意识到这是一个为民增收的途径,也在当地建立了一个金银花的生产基地,但在后续的销售环节却并没有相应的举措跟进,金银花的销售仍然是零买零卖的原始做法,难以实现当地村民的最大经济利益。每到赶集日,当地村民便将自己采摘晾晒的少量产品拿到一些私人收购药材的小摊上去卖,最好的价格也只能卖到6 元/ 斤,而在武汉等地却能卖到30 元/ 斤。据革勒车乡的一个领导介绍,当地政府也想通过某种渠道,直接与外面的药材公司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却受条件和信息方面因素的制约,一直未能实现。

(2)政府分配项目时的倾向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资源、条件相对较差的民族地区很难争取到项目,导致强者日强,弱者愈弱。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有利的政策和适宜的开发环境,而政府的促进和资金的循序跟进更是各个项目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民族地区,特别是亟待开发的民族地区,更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撑和资金的扶持。就目前情形来看,我国政府在分配项目时存在这样一种倾向:有发展前景的项目的立项往往更倾向于那些已经发展很好的地区或已经发展起来的地区,而对那些亟待立项并具备立项条件的地区,却很难争取到相应的项目。

革勒车乡坐拥丰富的农、畜、药、烟叶等资源,可以大力培育的特色农业产业丰富。就拿药材为例,其金银花基地已初具规模,可是要就此立项,却并不容易。从政府的角度出发,申报风险性较大的新项目,是很难引起相关领导注意力的,更不要说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外地大型的企业或公司在当地设站设点,成立规模更大的生产基地了。最终,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不好的地区日渐落后,形成了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不良局面。

2、发展乡镇企业仍显底气不足

(1)观念陈旧,企业品牌战略意识欠缺。宗味食品有限公司是来凤县一家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地方特色大头菜为主导产品的民营企业。公司成立于2002 年4月,厂址位于来凤县翔凤镇万家塘(209 国道旁),占地面积4182 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 平方米,注册资金394 万元。2004 年8 月经国家农发办批准为产业化经营项目单位,公司运用“公司+ 基地+ 农户”的经营模式,生产的宗味牌“陈氏”大头菜年产量达300 吨。其产品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被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并取得绿色食品证书,2004 年公司产品荣获中国农博会最佳畅销产品称号。

而这样一家具有当地特色的企业,却并没有像其简介中描绘的那样享誉盛名,为众家知晓。据我们了解,作为一家在2004 年就跻身于中国农博会最佳畅销产品的企业,至今没有属于公司的网站,甚至与产品有关的图片在网上也找不到,更没有进一步的战略发展构想。充其量也只是在恩施州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很显然,这样一个企业,品牌战略观念是严重缺乏的,要想将企业做大、做强,让特色产品走向世界就无从谈起了。那么,若以该企业为支撑,带动区域内的非农就业问题,其力量也就非常有限了。

(2)县域乡镇企业面临融资困难的发展“瓶颈“。来凤县的宗味食品有限公司等几家企业的负责人就纷纷反映,他们也有过把企业做大做强的想法,但是苦于企业底子薄弱,可利用的资金太少,实在是无力谋求向外发展,而民营的乡镇企业融资又很困难,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融资渠道不畅。企业的融资渠道可分为内源融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三种方式。内源性融资是运用自有资本和留存收益进行投资和再投资。这种融资方式一般适合于企业发展初期,往往不能满足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和进行产业升级等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我国乡镇企业的资金来源状况相反,在企业的总资本增加额中,以流动负债和吸收新投资为主要形式,这两类资金来源占据了总资本来源的90%左右,而由企业内部积累所形成的资金仅为10%左右。这说明在乡镇企业融资中,依赖于外源融资,而内源融资比例较低。

债权融资主要有向金融机构举债和发行债券两种方式。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发行债券受到诸多政策和自身因素的限制。而且,我国企业债券的偿还期一般较短,不能满足企业的长期资金需求。乡镇企业向银行举债也困难重重,现行的银行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为适应国有企业外源融资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这种银行制度对乡镇企业具有很大的排斥性。此外,由于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存在着“隐性担保契约”,国有企业造成的坏账,政府不得不采取债转股、政府核销等手段予以解决,而对于乡镇企业贷款所造成的损失,要商业银行自己“买单”。所以,商业银行在经营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所有制倾斜,在给乡镇企业贷款时慎之又慎。因此,乡镇企业只有依靠内源性融资来解决生存发展中的资金需求,但内源融资受企业自身发展状况的限制,其所能融通的资金也非常有限。

第二,融资渠道单一。国家规定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乡镇企业唯一的贷款机构,这就大大地降低了乡镇企业从正规信用渠道获得贷款的可能性,迫使乡镇企业通过其他非正规渠道来融资,如占用结算资金与获取非正规信用贷款,导致乡镇企业流动负债比例过高。最近几年国家在整顿基层中小金融机构的过程中,许多县、区的城市信用社又被并入由政府控制和管理的城市合作银行,使这些城市信用社的官僚化色彩更重,“民营”特色大大减弱,乡镇企业的贷款比例也相应地减少了许多。有调查表明,城市信用社的贷款对象60%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而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使得乡镇企业融资途径变得更窄,融资困难更大,不利于乡镇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背离了融资的真正初衷。

3、跨区域就业虽有成效,但仍困难重重

(1)培训工作不能因地制宜,达不到预期效果。来凤县有着很大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但是受教育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劳动力的含金量却并不高。要想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最好的办法还是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当地劳动局和人事局也一直在做着这项工作,虽有成效,但培训经费少、培训时间短、培训面窄小、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依然存在。

经费是一切培训工作的基础,也是各层级、各单位普遍关注又难以处理得当的问题。由于农村劳动力水平较低,培训的任务重,而国家通过财政拨付的专项培训资金很有限,导致各培训单位通过缩短培训时间来节约经费开支,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以一名电焊工的培训为例,每培训一名电焊工的花费大概是500 多元/ 月,而国家的“阳光工程”财政补贴标准是每人次100 元,加上地方投入资金一般也不超过每人次200 元,因此一般的培训机构对“阳光工程”学员培训的时数,是难以达到政策规定的培训效果要求的。

另外,在培训的对象上,不仅培训面窄小,而且有跟风的趋势。针对某一个阶段用工需求量大的工种,其培训较多,当大量用工需求时段过去以后,相关培训结构却不能以新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新的培训内容,导致很多工种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适应新的工作需要。同时,在培训课程的设置问题上也不合理,依然是理论课大于实践课,教学过于拘泥教材,太强调理论修养,忽视了对培训者心理需求的引导,以致大多数培训者认为培训只不过是个形式,降低了对培训的热情,也严重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2)就业工作站有待进一步整合和调整。据来凤县劳动就业局的有关领导介绍,该县在广东东莞、浙江义乌分别建有自己的工作站,并且在工作站里,以业务外包的形式雇有专业的技术人才负责工作站的日常管理工作。这两个工作站目前已基本步入正轨,其中,东莞的劳务工作站名下已经在册的农村劳动力有2 万多人,且有12000 多人来自来凤县的革勒车乡,他们所在的街道也被称为“格勒一条街”。并且,这两个工作站的建立和开展工作,也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每年都会在县领导的带领下组织劳动局、就业局、招商局等单位前往工作站所在地考察工作,将外地务工者成功的经验和适宜的发展路径带回来凤。应该说,工作站的建立,确实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提供了一个“异地家园”,在维权和法律服务等方面给这些异地务工者提供了保障。但是,其工作的内容显然太单一,并没有充分发挥其重要的效益。比如在对工作站所在地的务工者的动态管理与跟踪、各工作站之间劳动力资源的互动与共享、市场需求与供给信息的及时传递等方面,都还没有相应的举措,其巨大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发掘。

(3)就业信息沟通不畅,信息化难以实现。来凤县作为一个地处西南边陲,地理位置偏僻,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在信息沟通方面严重滞后,信息化的实现任重而道远。从交通状况来看,以目前的速度,从来凤县乘车到武汉,至少需要12 个小时的时间。从现代化技术手段上来看,来凤县在劳动就业方面,虽然设有异地劳务就业工作站,但劳务输出信息网站却并未设置。在一个以科技和信息化为主导的现代社会,网络的搭建是衡量一个地区信息化的必要标准,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无不与此息息相关。从来凤县外出务工人口的比例来看,出外打工的劳动者占了较大的比重,据了解,这些外出务工人员虽然在县劳动局有注册记录,但是当他们到达就业目的地以后,大都因为换了号码或者是临时更换了工作,便与县劳动就业局失去了联系。另外,当县劳动局有了新的就业信息,一般都是通过在宣传栏处贴告示、或者打电话让下属单位去处理,这都不利于就业需求者及时获得就业信息,争取到适合的工作机会。

4、政府职能亟待转变,部门利益给多部门合作造成难以逾越的障碍

当前社会经济整体上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其经济水平还比较落后,如何转变政府职能,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注入鲜活的血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需要认真对待而又必须处理妥当的问题。政府职能的转变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变的。因此,我们认为政府职能的转变,更应该倾向于服务职能的转变。而且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上下级或者是各平行单位合作的机会日益增多,改变传统行政工作的单一方式,处理好各单位之间,特别是平行单位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成为了衡量当代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履行服务群众职责的重要标准。

农村人力资源分类开发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作,单靠某一个单位或者是某一部门是难以做好的。仅培训一项,就涉及到劳动就业局、财政局、扶贫开发办、人事局等相关单位,如果各单位不能改变思想观念、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就无从谈起。事实上,在具体的工作中,多部门合作的实现遇到了这样两个问题。

(1)各相关单位思想意识滞后,服务理念尚未树立。受传统行政思想的影响,我国政府在行政过程中,官本位思想依然存在,某些地区的行政方式依然表现为“管”,行政目标依然体现为对经济效益单方面增长的追逐,而忽视了对人的足够重视。殊不知,我们的政府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就在于为民服务。经济效益的增长是需要依靠人的力量来实现的,只有人得到了发展,经济才能更好、更快、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一级的领导干部并未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导致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其力度、效果均难以顺利实现。实际上,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体现为引导者和服务者两个方面。

(2)受各方利益考量,合作限于口号却无行动。国家为了做好“三农”工作,针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拟定了专门的项目,并设置了专门的财政资金,以保障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有效实施。在这种情况下,各单位纷纷列出了一系列的培训计划,并制定了相应的培训举措,表面上看来所有的培训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最终效果却大打折扣。究其原因,就在于各培训方未能真正把握好培训的主旨,而把注意力集中到利益的考量上了,如培训中的资金折扣,培训成果上的荣誉和光环等等。既然各相关单位之间注重的不是让多少人掌握了培训所得的技能,而是各自从中得到的什么利益,那么谈合作就无异于对牛弹琴了。

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来看,全国很多地方政府还没有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首位,还没有树立起强烈的人才意识,乡镇政府没有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项准公共服务纳入公共财政框架。总而言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严重滞后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不仅是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环节。

摘要:中国的民族地区大都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带,要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首要的就是要注重对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关系着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更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本文以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民族地区实际,通过调查,分析来凤县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分类开发现状及问题,力求为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对策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分类开发

参考文献

[1]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费景汉·古斯塔夫·托尼斯: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M].华夏出版社,1989.

[3]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4]费孝通:珠江模式的再认识[J].瞭望,1992(27/28).

[5]肖畅:信息化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6]肖爱丽:荆州市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长江大学,2013.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 篇9

一、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树立育才观

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 以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己任, 立足于农牧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现实, 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优势课程资源, 建立少数民族教育课程体系, 自觉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自觉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努力克服办学行为和办学效益的急功近利的倾向, 努力摆脱素质教育的城市化模式, 切切实实地为学生全面、持续、终身发展灵活施教, 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培养民族精神。一方面, 学校要发挥地域优势, 引导学生观察民族乡土教材, 让少数民族的新一代能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了解本民族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这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有着深远的意义。另一方面, 学校要努力营造“不求人人升学, 但求个个成才”的情境和氛围, 让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真正成为明理的学堂、求知的圣殿、健体的乐园、成长的沃土和成才的加油站。

二、积极开发体现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适应性为特征的校本课程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 民族性是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开发和建设乡土教材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教材建设要反映出民族的社会发展状况以及民族体育文化、宗教、风俗等内容, 要体现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 使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任何一个民族都生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 共同的地域形成了共同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因此, 教材建设要体现地域特征, 使学生产生亲切感。青少年是鲜活的生命个体, 因此, 教材建设要取材于生活, 从学生需求和认知特点出发, 贴近学生, 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这样才有生命力。要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 寓教于乐, 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兴趣, 才有吸引力。另外, 学校教育以德育为首, 教材建设还应积极挖掘优秀民族体育文化中的德育因素, 寓德育于各种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之中, 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整合课程资源, 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施有民族特色的素质教育

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理念是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是学生本位而不是知识本位。它强调学生、教师、学校、社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使体育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 确立了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主地位, 赋予体育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利和责任, 因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对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仅具有现代体育所具有的竞争性、健身性和文化娱乐性, 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淳朴的民族精神内涵, 使参与者不仅能符合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而且以此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个性需要, 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建设的科学化发展。同时, 弘扬民族文化, 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阳光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 篇10

关键词:民族地区,文化遗产,课程资源

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决定了不同文化场域中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必定需要不同的方法, 不同文化场域中的文化遗产也具有不同的形态, 西南少数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如何使适合区域实际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融入课程, 使文化遗产最大限度地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 这需要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策略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目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目标太宽泛、偏离现实、开发能力有限、文化课程资源管理环节薄弱等。如何提高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使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成为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一项教学生活常规, 是目前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 结合现实, 以贵州省为例, 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1 针对性的小目标化策略

在数学上, 有种先分解问题, 再逐步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叫“逐步逼近法”, “逐步逼近法”给我们的启示是:大目标需要细化成一个个易实现的小目标。一般来说, 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是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从而使全体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同时达到文化传承创新的要求。即实现教学活动中真正的“学生参与”;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资源缺乏的问题;激发和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 调动更多的力量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1]。这些目标都属于方向性的大目标, 我们可以把大目标细化成小目标, 例如, 制定一项文化课程自已开发政策, 学习一项民族工艺比如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了解一种民族风情比如仡佬族敬雀节, 参与一次文化传承创新教育活动比如制作文化遗产日宣传展板, 编撰一册民族文化遗产书籍比如梵净山志, 开展一次实地考察活动比如贵州云山屯古建筑群的考察学习, 加入一个文化遗产保护组织比如德江县傩戏表演协会等。所以, 应结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来设定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 同时应把大的方向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操作、可落实的具有针对性的、易达成的小目标。

2 现实性的生活化策略

“生活化”策略是要尽量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 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 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 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有助于教师进行情境创设, 架起教育材料与现实生活的桥梁, 拉近教育内容与学生的距离, 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具体来说, 教师开发文化课程资源时, 要注意调查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确定学生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 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根据学生的需求, 为学生提供恰当的文化课程资源[2]。金钱杆是贵州省江口县土家、苗、侗、仡佬、羌等少数民族民间艺人世代沿袭传承的歌舞表演形式, 该县附近的高校舞蹈课上可以根据学生需求, 由熟悉金钱杆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表演, 或者让对金钱杆感兴趣的学生通过学习后再进行表演。

民族文化融入课程, 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只注重“宏观文化”的不足, 使课程内容更加适应民族地区学生的现实文化生活, 更加贴近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心理特点, 增强课程对文化多元性及地域民族差异的适应性, 更好地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个性需要, 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

3 持续性的自主化策略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教育的首要作用之一是人类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因此, 教师必须具备自主开发文化课程资源的能力, 即具备自主将民族文化遗产融入课程的能力。自主性开发是培养文化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对教师的必然要求, 教师必须能够“主动参与, 乐于研发, 善于交流与合作”。当然, 需要通过不断探索“为新课程改革所需要、为学校教育发展所服务、为师生所欢迎”的文化课程资源, 例如, 带领学生去梵净山、寨英古镇、西江千户苗寨等遗产地见习或实训, 去进行文化体验, 去读懂文化遗产。通过类似的方式, 不断创新出“实践体验”、“交流互动”等新的开发模式, 增强一线教师开发文化课程资源的动力和兴趣以及能力, 从而改变过去“等、靠、要”的心态, 自主承担起开发文化课程资源的责任。

要实现文化课程资源的自主开发, 我们首先必须建立文化专题研讨制度、文化保护保障制度、文化活动研训制度、文化档案管理制度和文化资源开发评估奖励制度;其次, 建立课题管理机制, 做到课堂教学课题化、教学指导课题化、校本研修课题化;再次, 建立教师开发文化课程资源能力评估机制。建立教学资源库, 及时分享教师开发的文化课程资源信息, 对教师课堂利用文化课程资源的效果进行评估。

4 保障性的政策化策略

《新全国综合开发规划》曾指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会把时间和精力转向文化活动方面, 对文化遗产也越来越关心, 因此, 保护文化遗产已成为极其重要的课题。由此, 民族文化遗产融入课程提上日程, 这是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政策导向。

除了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政策导向外, 还应该有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效果的政策保障。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文化课程资源开发要得到保障, 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各级各类学校校长、以及学校各学科教研室主任等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和业务功底支撑是前提, 作为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主体, 他们必须善于学习, 勤于积累才能适应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 把校长、教导主任、教研室主任等作为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的重点对象, 帮助他们提高文化课程资源主体开发意识。另一方面加大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力度, 建立健全师德评价体系, 重视师德实践环节, 例如, 通过参加“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大捷”、“突破乌江”等红色文化传承创新的体验活动, 使其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增强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责任感, 从而通过言传身教, 去熏陶和影响教育对象。

5 实效性的有序化策略

从耗散结构理论角度看, 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是一个开放系统, 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等的交换, 在引入负嫡流时会抵消系统内部的嫡增。对于潜在的和尚未开发的的文化课程资源, 应该避免出现无序化开发的状态出现。首先, 重视激励开发。文化课程资源建设已经成了课程资源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育行政部门应出面建设一个文化课程资源建设与开发的指导机构, 建立一套与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经济、荣誉、职称评定相联系的激励机制, 赋予一线工作的教师成长发展的平台。其次, 强化协作开发。一线工作的教师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 积累了大量与民族文化相关的教学素材, 不少教师还建立了涵盖文化遗产知识相关的博客。以“文化遗产”和“博客”为名可以搜索到上千条相关的信息, 所以, 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运用示范、评比、奖励等方式引导教师的开发的同时, 建立一套文化课程资源协作开发的机制, 以避免重复开发, 把重文化课程资源数量转变到重视提升文化课程资源开发质量上来。

6 经济性的信息化策略

在开发民族文化课程资源时, 必须勤俭节约, 尽量减少经费支出, 充分利用学校、家乡、学生身边大量免费甚至闲置的文化遗产。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曾说, 人们生活的历史首先是适应他的社区环境的生活和风俗, , 因为从小成长的环境塑造着他的习惯, 形成他的文化信仰。[3]具体来说, 第一, 利用历史文化遗址来充实语文、历史等课程教学资源。例如, 通过让学生了解兴义猫猫洞、普定穿洞、桐梓马鞍山、六枝桃花洞、安龙观音洞出土的骨器角器来认识旧石器时代文化。第二, 利用独特的喀斯特人文景观来充实地理、生物等课程教学资源。例如梵净山古老的地层和优良的生态环境, 使其具有独特的山地风光。据了解是10—14亿年前的古老地层有冰川时期大自然留下的奇迹, 繁衍着2600多种生物, 其中有不少7000万年到200万年前第三纪、第四纪的古老动植物种类, 成为人类难得的生态王国和动植物基因库。让学生惊叹的同时产生自豪感。第三, 利用民族工艺文化充实化学、物理等自然科学课程教学资源。例如向学生介绍民族银饰工艺、染织布艺、陶泥工艺等,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科技文化的同时, 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和热情。第四, 采用馆校合作模式, 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充实有关课程教学资源。例如贵州傩文化博物馆主要陈列了部分明、清时期以来的各类傩神案画、傩面具、傩法器道具、法书以及国内外傩文化研究成果和傩文化活动等图文资料, 通过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最大限度地发掘或拓展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文化课程资源共享及信息化, 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要求采用高科技的信息技术手段, 通过建立馆藏数据库, 组织网络信息, 建立虚拟馆藏资源, 开发馆藏资源, 构建馆藏电子信息资源局域共享体系。但是, 一旦涉及到资源共享, 必然会涉及经济利益, 所以, 应该构建适应本地区本校的经济性的文化课程资源共享信息化模式, 尽量避免耗用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总之, 应该让教师掌握从备课、上课到学生学业评价的各个环节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策略, 使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变成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 才能实现文化课程资源常态化开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段兆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原理与策略[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8) .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 篇11

关键词:开放大学虚拟团队评价机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办好开放大学”。开放大学相对于广播电视大学,在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少数民族地区都有着特殊地缘特征,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少数民族文化背景和教育规律相适应的学习资源及教育技术资源的严重匮乏,如何建设好民族地区开放大学,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需求,提供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需要一支远程教育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做支撑。

“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也是建设开放大学,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支撑力量,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平台的关键环节。

虚拟教学团队是网络信息时代的新型教学团队组织方式。集系统优秀师资资源,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跨时空和组织界限的集学习资源开发、教学组织与管理、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学习资源虚拟团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绩效管理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实现民族地区开放大学学习资源虚拟团队的有效评价和绩效管理必须认真系统地分析民族地区开放大学学习资源虚拟团队的特点,分析和思考影响团队绩效的因素并加以控制。

一、学习资源虚拟团队的特点分析

虚拟团队跨越时间、空间距离和组织边界,更多地依靠信息技术实现团队的沟通和协同。基于任务组建的虚拟团队具有多元性、复杂性和行为的不确定性,约束力的薄弱,管理相对松散,决定了对团队的评价和绩效管理较之普通的教学团队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对于民族地区开放大学学习资源虚拟团队还要承认文化多样性与共同性这一客观存在,考虑主体和非主体文化价值的冲突,探索少数民族文化价值与主体民族文化价值间的切入点。同时吸收少数民族教师为团队成员,了解少数民族学习者学习需求、个性特点,使得教学设计及资源建设更符合少数民族学习者自主学习需求。

学习资源虚拟团队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评价环节,没有构建系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式、会直接影响团队作用的发挥。

二、评价和绩效管理的定义

评价是一个运用标准对事物的准确性、实效性、经济性以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的过程。通过评价者(Evaluators)确立评价标准,设计评价情境和评价手段的一系列步骤,得出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评价对象又被称为评价客体,解决的是“评价谁”的问题。评价主体是具体一次评价活动的实施者,解决的是“由谁来进行评价”的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能够起到导向、改进和激励作用,引导和激励评价主体向预定的目标发展。

绩效管理是管理者为了确保团队和个体绩效的实现而对团队和个人行为进行追踪、评价和改进的管理思想和过程,是制定绩效目标、绩效实施、绩效评价和绩效反馈的循环过程。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绩效结果应用是绩效管理取得成效的关键。

三、民族地区开放大学学习资源虚拟团队评价机制分析

团队评价机制是检验团队建设成果、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有效的团队绩效管理能够实现团队的高绩效运行。构建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民族地区开放大学学习资源虚拟团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个人绩效评价和团队绩效评价并重,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并行

在团队评价机制有序完善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个人绩效评价,也要重视团队整体长期绩效的考核评价,既要重视过程管理更要重视目标管理。

团队绩效分为三个层次:组织绩效、团队绩效和员工绩效。团队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反映出这三个层次。团队成员的评价维度是从团队的评价维度而来的,这样就将团队绩效和成员绩效统一起来,最终保证组织绩效、团队绩效和员工绩效三者的整合。以团队绩效带动个体绩效,实现以个体绩效为团队绩效服务的目的。

过程评价贯穿于学习资源团队建设各个阶段,及时捕捉团队及其成员个体任务完成情况,减小任务分配不合理造成团队目标不能如期实现的风险。重视过程管理能够对团队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保障团队的有效运作。

2、评价标准动态化

团队作为一个滚动向前的可持续发展有机体,其评价标准也应是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和动态变化的。好的评价标准应该是系统的、全面的,对目标的设定、实施、效果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同时不会一成不变,在评价实施的过程中会动态调整。

3、营造良好的以绩效为导向,合作分享的团队文化氛围

形成支持团队绩效评价的氛围。以绩效为导向,合作分享的团队文化氛围会对学习资源虚拟团队绩效的提高产生直接影响。

4、团队成员参与目标和建设规划的制定,参与团队绩效评价

绩效管理使得团队成员参与目标和建设规划的制定,参与团队绩效评价,使团队成员对团队整体及自身有更清晰正确的认识,明确自己的任务目标,提高对团队的认同感。

5、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提高团队绩效最有效的措施。激励理论贯穿于团队工作中。有效的激励措施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团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6、充分利用评价结果

重视和强调学习资源虚拟团队对团队工作的反思,也就是对评价结果充分利用,将评价结果与建设决策调整紧密。通过团队反思能够更加准确的把握团队工作进程,并根据工作程作出相应的调整,完成团队的目标任务。对于评价过程要重视,态度要严谨,评价所带来的益处通常具有时滞性,切不可操之過急。

7、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是评价活动的实施者,评价主体应实现多元化,采取专家评价、团队互评和团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团队进行绩效评价。其中自我评价是利用指标来评价团队绩效的关键所在,团队成员作为团队绩效的评价者应不断进行自我评价来提高自身素质。

nlc202309011911

8、团队成员异质性

团队成员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等方面的差异。团队结构是否优化,团队成员之间是否具有知识、技能及个性上的互补性,是否具备与其他成员沟通协作的素质,都对团队的高效运作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虚拟团队异质性程度越高,越能促进团队整体绩效水平的提高。

9、定性考评和定量考评相结合

制定评价标准时,应综合使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即对于可量化的关键绩效指标应尽可能进行定量评价,而对于无法量化或者难以量化的指标则可通过分级描述进行定性评价。从定量考评和定性考评两个角度构建虚拟团队运行监测数据库,分析团队的运行状况和问题,并作出及时的反馈。

四、民族地区开放大学学习资源虚拟团队的评价指标

所谓评价指标就是评价因子,即对评价客体进行评价的各个方面或各个要素。评价指标的设计是一个设计、实施、反馈、调整的长期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从理论研究到教学实践,通过科学的评价引导和鼓励评价客体向预定的目标发展。应根据虚拟团队建设目标和

发展规律,综合分析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及其重要程度,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对评价指标进行可量化,易测量的设计。

设计评价指标的基本方法就是将评价的属性具体化、数字化。完整的指标体系不会因为团队成员的变更而发生太大的变动,团队指标的确定和选择是依据组织战略目标和团队成员应承担的角色而定的。随着环境的变化,应该不断地更新和补充指标体系库,以满足虚拟团队的需要。

绩效评价内容既包括已取得的工作绩效指标,还应包括团队完成未来工作的潜能,诸如存续力、行为结果、创新和学习成长等等。其中,工作绩效是团队效能评价衡量的一个主要内容,评价衡量的主要是团队完成过去工作的效能。而其他的隐性因素,评价衡量的主要是团队完成未来工作任务的效能。各级指标间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形成有机的整体。考虑指标遴选、指标权重设置和计算方法的科学性,确保所选指标能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团队的绩效水平。让团队成员充分参与到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过程,使团队成员对团队整体及自身有更清晰正确的认识,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团队的绩效。

五、结语

构建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民族地区开放大学学习资源虚拟团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从民族地区开放大学虚拟团队建设和发展实际出发,完善评价机制,设计评价指标,才能指引民族地区开放大学虚拟团队向着预定的目标迈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吕培明,刘曙光等.學术团队绩效评价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 2012, 9:13-16.

[2]徐步朝,曹卫峰.高校教学团队绩效评估模型与实证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4):132-133,139.

[3]严亚琴.高校教学团队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4]陈东娇,周兴.团队绩效和团队内成员绩效的评估[J].绿色财会,2007,(10):39-43.

[5]陶宇.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绩效评价与对策[J].企业经济,2013,(3).

[6]李巨光,苗水清.基于科技创新团队绩效评价特点的评价方法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2).

[7]陈蓉蓉,陈婉君.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研究[J].现代物业·现代经济,2013,12(1) :65-66.

基金项目:2012年度国家开放大学一般课题“民族地区开放大学虚拟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的研究——基于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和应用视角”,项目编号:Q0501G-Y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 篇12

一、英语课程资源的利用现状

课程资源的开发对于新的课程改革有重要的意义。可是我们发现, 在少数民族地区,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状况却并不乐观,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 教科书成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2)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依靠非自觉性的外来教辅, 即听任少数学科专家的主观选编和选辑, 并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情需要; (3) 从课程的内容看, 偏重知识资源的利用和训练, 忽略与现实生活的融合与渗透; (4) 在课程资源的载体上教学第一, 对多样化形式的课程资源重视不够。

英语学科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 特别是黔东南地区, 人文和自然景观较为丰富, 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 对于英语课程资源来说, 既广阔而又深厚, 这本身就构成了英语教学的重要资源。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随着旅游业的大力发展, 外国友人的不断涌入, 又为我们打开了学习语言的大门。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讲,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来进行教学实践活动, 从实际出发, 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既完成了教学任务, 又在具体语境中运用了英语, 且还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交流、勇于沟通的健康心态, 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但广大英语教师似乎还未意识到这一点, 只把目光盯在教科书和少量的教辅资料上, 使得英语教学变得枯燥乏味, 且与其他发达地区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越拉越远。

二、有哪些可供挖掘的英语课程资源

1. 常规资源

常规资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一个部分, 它包括教科书和一些教辅资料、教学挂图、录音、录像带、工具书、电脑网络、图书馆等。常规资源是课程资源的主要渠道, 也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 且城乡差距不明显的资源。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各级政府在常规资源上的投入必然会逐步增加, 构建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有效资源。

这部分资源的有效利用, 按常规要求完成就行, 勿需赘言。

2. 特殊资源

所谓特殊资源, 即是指在特定地区和特定环境下 (如某地区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文物古迹等) 具有唯一性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为当地学生所熟悉,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 了如指掌, 如果用英语表达出来, 或说明或介绍或讲解, 都会令他们产生兴奋感, 学生都愿意去学习和运用;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 在接待外宾、制作宣传影视短片等时, 都会对教师自身英语素质的提高提出新的要求和鞭策;第三也可为当地经济发展作贡献, 向外国友人介绍当地情况以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为旅游事业添砖加瓦。

可供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中, 我们要把眼光放开, 不拘一格地选择和挖掘那些有利用价值, 同时又有为社会造福的特殊资源。当城市孩子在各种英语环境中进行学习和训练的时候, 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同样也可以接受英语的有效训练。这些特殊资源具有独特性、唯一性, 开发利用好这些特殊资源更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英语的热情, 有利于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怎样有效挖掘和利用特殊的英语课程资源

首先, 要加强教师的课程理论知识培训, 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的外在性决定了它不会自觉地进入课程领域, 需要教师主体意识去认识和开发。在英语教学实践中, 学生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与能力都很薄弱, 这就需要作为指导者的教师形成开发自觉和文化自觉。因此, 加强教师的理论培训尤显重要, 明白这一点, 教师才有可能将身边的潜在资源转化为现实的学习资源。对教师的培训和提高, 可通过专家讲学、在职培训、开展研讨等多种形式进行。

其次, 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意识, 培养他们合理利用身边资源的能力。

第三, 大力宣传和动员多种社会力量参与到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开发中来, 争取得到当地政府和旅游部门的支持、当地电视台的协助。将各种影视资料、文字资料进行翻译组合利用, 形成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第四, 具体采用课外活动等形式将本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录制成外语节目, 如雷公山景观的介绍, 阳河、杉木河风光的介绍, 芦笙节、姐妹节、牯藏节习俗的介绍等, 由学生将英语配音植入节目中, 再由教师点评和修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制成光盘保留下来, 进行比较学习和参照学习的样本。

第五, 可以通过制作英语手抄报、英语墙报, 介绍本地民族风俗、文物古迹, 由学生合作完成, 教师给予评判, 再交给学校收集、整理成可供教学使用的校本教材。

第六, 课堂教学中, 可利用课前五分钟讲解本地文化掌故, 可由学生事先写好, 教师批改过后再进行简介, 也可使用教师搜集整理好的文化习俗, 如牯藏节的来历、芦笙节的来历、蝴蝶妈妈的传说等, 时间占用不多, 效果却较佳。还可以用英语排演本地戏剧、歌舞等, 尽量形成多渠道的课程资源, 全方位地训练和教育学生, 使其形成英语的运用能力, 提高英语说话与交际能力, 完成教学目标。

上一篇:子宫内膜下一篇:公立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