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精选12篇)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篇1
摘要: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会组织在民族团结、和谐校园的构建中起着关键作用。我们要增加对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会组织的认识, 充分发挥它在民族地区高校的作用, 找到存在的一些问题, 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同时, 这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少数民族,高校,学生会,素质教育
我国民族地区高校是党和国家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解决少数民族问题而建立起来的综合性高等院校, 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在这些高校中, 校园文化也是促进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美国学者富瑞特维尔在《校园活动》中所讲:每个校园都有两所大学, 一个是教授所传授的课程, 一个是传统的课堂之外的学生活动。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会组织是由各民族学生组成的, 它是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载体, 也是广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团队活动的平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会组织是在校学工办或团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 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维护校园稳定和民族团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族地区高校在地理位置、历史传统、人员主体及发展状况等方面与一般高校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学生会组织存在的问题也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因此, 我们要根据民族地区高校的特殊性, 找到适合解决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会组织存在问题的措施。
一、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会组织的特殊作用
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会组织不仅要认真执行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学院的有关精神, 对同学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宣传教育, 维护同学的正当权益, 参与学院的日常管理, 还在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和谐校园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 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会组织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民族地区高校复杂的民族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地理位置, 使民族地区高校比一般高校的内外部环境更为复杂, 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首要的位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数采取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教育, 并开展集中教育学习、报告会、座谈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这些思想政治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有的脱离了学生的掌握程度, 有的缺乏创新和吸引力, 再加上少数民族学生本身基础知识的薄弱和语言的障碍, 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较低。校园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还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学生会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不仅落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引导着社会的正能量, 还发展了各民族学生的才能和特长, 促进了各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会组织在维护校园稳定, 加强民族团结方面的作用
民族地区高校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民族文化背景, 它的内外部环境比较复杂。一方面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 校园内部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由不同的民族组成, 并且少数民族会占多数。一些民族地区高校为了促进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 共同进步, 实行了民汉合宿、民汉合班等, 但是由于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 每个民族也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这些差异会导致在校园中出现文化的对抗和不协调性。学生会组织作为高校稳定工作的重要力量, 他们会经常性地走访民汉合宿的宿舍、民汉和班的班级, 经常与他们沟通, 了解他们的心理,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加强了民族团结, 维护了校园稳定。
二、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会组织和其他高校一样, 由于学生会同学自身的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等呈现出的一些问题,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会成员综合素质不高, 学生会民汉比例失调, 学生会同学缺少公信力, 学生干部培训机制不完善。
(一) 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会成员民汉比例失调, 成员综合素质与内地高校相比有待提高
众所周知, 因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缓慢和高考加分政策等原因, 民族地区高校生源一直都不是特别理想, 学生整体综合素质都不是很高, 学生会同学也不例外, 他们缺少一些大局意识, 站不到一定的高度, 很难自主并创新地完成一件事情, 只是按照老师的吩咐去做, 同时缺少和普通学生的沟通, 缺乏服务意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构成的总体特征是少数民族同学较多, 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相差较大, 因此在管理中既要注意群体的同一性, 又要根据不同民族进行个性化的管理。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会的成员中就应该有不少的少数民族同学。 然而现实往往不是这样的, 少数民族同学因为自卑、语言难以沟通、经济困难等很少加入学生会, 使学生会成员民汉比例失调, 这样很不利于学生会工作的开展。
(二) 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会部分成员缺少公信力
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会干部缺少公信力主要体现在学生会干部选举的不民主、学生会干部学习成绩不够优秀、一些学生会干部摆设化等。高校学生会成员的选举过程大多是民主的, 但不可否认有些高校的民主只是形式上的民主。在民族地区高校中, 一般被选为学生会干部的, 汉族学生占多数, 少数民族学生占少数。因为汉族学生的能力相对较强一些, 指导老师总是喜欢找他们做一些工作, 久而久之就熟悉了, 在干部选举过程中, 指导老师肯定会选拔和自己熟悉的学生。学生会的同学大多重视实践活动, 他们在理论学习上不是很重视, 抱着60 分万岁的态度, 稍不努力就会挂科。还有一些学生会同学加入学生会的动机不纯, 服务学生意识很差。种种原因, 使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会的同学缺少公信力。
(三) 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会干部培训机制不完善
在管理方面, 民族地区高校对学生会干部管理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培养, 对待学生会干部一般都是重使用, 轻培养。有的团委老师就认为学生会的同学在学生会组织不会待太长的时间, 花太多的时间去培训是不值得的, 参加学生会本身就是对学生自身的一种锻炼;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物质条件匮乏, 专职人员又忙于应付学校各个部门所下发的通知及日常的管理, 很难大规模地针对学生干部进行正规的培训。虽然也有一些培训, 但是理论性较强, 没有贴近实际。于是, 学生会的同学就在摸爬滚打中前进, 缺少毅力的同学往往很快就退出了学生会。
三、改进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措施
(一) 加强民族地区高校与兄弟高校的交流
民族地区高校地理位置偏僻, 与兄弟院校相隔甚远, 因此要加强网络等其他方式的联系。不仅要加强与兄弟院校的联系, 还要加强与其他民族地区高校的联系, 让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会同学学习到先进的理念, 提高创新的意识, 从而提高学生会同学的综合素质。在学生会成员中, 指导老师应该多和少数民族学生交往, 去发现一些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 多鼓励他们, 重点培养, 让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工作。
(二) 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会同学的公信力
首先, 要加强学生会的民主化建设。学生会的民主不仅体现在学生会干部中, 还体现在学生会成立后的内部运作上。在学生会干部的选拔过程中, 指导老师尽量不要插手, 要充分发挥广大同学的积极性, 保证选举本身的民主。学生会成立后, 学生会干部和成员都有发言的权利, 保证学生会同学的民主权利。学生会民主化了, 就赢得了广大学生的信任和拥护。其次, 要提升学生会同学的自主管理能力。学生会的同学要先服从学校的管理, 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在各方面做出表率。再次, 提高学生会的服务意识。指导老师要经常提醒学生会的同学不仅要完成老师安排的工作, 更要记住学生会的宗旨, 以学生为本, 服务广大学生, 维护学生的权益。这样, 才能赢得广大学生的支持。
(三) 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会同学的培训工作
首先, 每年的开学季, 一般也是新一届学生会成立的时期, 对学生会的全体成员要先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培训, 引导其掌握好党的方针、政策及民族地区的一些特点, 了解民族地区高校与一般高校的异同点和本校的管理制度。其次, 安排学校和本系优秀的学生会干部对新一届的学生会成员进行具体工作事项的培训, 让新一届的学生会成员尽快胜任学生会的工作。再次, 对一些优秀的学生会干部可以选派到国家、自治区举办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等参加学习。
除此之外, 还要强化学生会组织的团队意识, 加强对学生会干部的管理激励和考核, 努力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干部, 使学生会组织变得更加强大, 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本领。
参考文献
[1]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上册)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篇2
推进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招生制度改革
作者: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2年第11期
要让边疆少数民族省区民众一起享受改革开放和国家进步的成果,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但是,现在的高校考试招生和培养模式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需求不匹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和保留都存在困难;高等教育资源不足与政策倾斜力度不够双向挤压人才成长空间。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制度革新。进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规划,设立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专项财政资金;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制定少数民族地区专项考试招生机制;设置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优秀学生奖学金,鼓励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众接受高等教育。
2.学校建设。建立少数民族专业人才培养预留名额制度;开展符合边疆少数民族教育需求的学科设置和专业设计;在各省教学能力较为充分的高校,建立边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基地,以国家、省级专项拨款为主,社会筹措、高校自筹和学生缴纳为辅,通过专项的考试和录取机制,面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专项人才的非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篇3
摘 要: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学生在审美方面存在较多缺陷,审美取向单一、审美趣味较低、审美理想不够完善;同时,民族地区高校学生还存在着尊崇本民族文化、排斥他族文化现象,这些对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都有很大影响。对此应从课堂、校园环境等方面予以积极引导。
关键词:审美缺失;图像化叙事;大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250-03
在近些年的美学教学中,感受到高校学生在审美素养方面有了诸多提升的同时,也不断发现他们在审美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比如不知美到底为何物、不知如何入手把握对象的美,比如审美取向单一、审美趣味低俗等现象,这对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不良影响。
一、审美缺失现象的表现
大学校园毕竟远离社会的喧嚣与骚动,远离社会的现实与功利,这是个能够很好地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净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确实在不断的提升当中,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面对纷繁的世界、人生以及众多艺术品时,大学生在审美方面的缺陷和失误也鲜明地彰显出来。
(一)审美取向单一,审美趣味世俗化
近几年课堂教学多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通过给学生欣赏各样的图片及影视艺术片段等音频视频形象化地展示各类艺术品,以此来帮助学生感受和欣赏文学艺术。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表现出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当说到某部电视剧或影片时,学生大都看过,而说到影视剧改编而来的文学作品时,学生大都不曾真正阅读过纸质文字。视觉文化占据着大众视线的潮流也直接体现在大学生身上,学生们更喜欢以图像化的方式如影视作品去理解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而在欣赏各种艺术品如影视作品时,学生们更喜欢能给人更多视觉享受的作品。导演黑泽明的《罗生门》在世界电影史上地位卓著,但学生看片时仍时感遗憾,黑白片总觉色彩单调,引不起观看的欲望。对学生来说,视觉享受的魅力胜过作品的内涵。刘震云是当下很热的一个作家,他的《温故一九四二》被导演冯小刚改编成为电影。但学生在看片后的讨论中直言,如果不是老师推荐,他们不会去看这部片子,内容压抑,令人感伤,学生们更喜欢内容轻松娱乐,画面华丽精致的片子。这样的审美取向使他们在选择审美对象时对流行文化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好莱坞大片、韩剧、欧美流行音乐常常是他们的首选。他们关注唯美浪漫的爱情、赏心悦目的画面、打动心曲的音乐,他们注重的是形式的精美,而不过多关注内容的深度、人性的深度。这使他们错失了欣赏很多精品的机会,他们总是跟着潮流在走,缺少辨识良莠的意识和能力,审美停留在较低的层面上,审美趣味世俗化。
(二)审美理想缺失
审美理想是欣赏者在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对美的理想形态认识,也是审美的最高标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往往有着不同的审美理想,它在人们的审美欣赏中占据着重要的指导性位置,决定着人们选择怎样的审美对象、做出怎样的审美判断,影响着人们的审美需求、审美趣味。不能说大学生没有对美的需求和设想,但显然他们的审美理想是不够完善的。“什么是美,美是什么”,这是自古美学家哲学家争论的难题,但美的对象应该会有什么特点,审美中主体应该具有怎样的审美态度这都是大致已有定论的。而因为缺乏审美理想,即便面对上佳的文艺作品也很难获得审美享受,不时还会表现出不该在审美时出现的功利性态度,这更加远离了审美。审美需要的是人与对象的直觉交流,进而达到精神层面的沟通。从欣赏者而言,在审美时当然需要摆脱生活的功利性进入审美状态,缺少真正审美经验的学生们在这一点上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的。具有了审美态度后,若缺少审美理想,即较完善的审美标准,也难以对作品做出准确的把握。这主要表现在对对象的表层感受上,缺少对作品的深层次体会。这在欣赏经典作品时表现得更为突出。课上欣赏经典雕塑《欧米哀尔》时,许多学生直接表现出对这一丑陋女性的厌恶之情,他们把在生活中对丑的态度直接带进了审美中。不曾把对象当做艺术品,自然也不知“丑”有何美可言。什么是真正的美,在他们的头脑里没有清晰的轮廓。油画《梦娜丽莎》美在何处,小说《1942》怎样震撼,他们并没太大的兴趣,也不会去真正思考。审美时缺少真正的审美感受体味,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审美积极性,对美的审视不甚了了。这种状态体现在生活中,就是对美丑现象识别的误区,标榜个性,以丑怪为美,迷失了自我。
(三)审美能力较低,审美视野狭窄
以上两点原因,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审美视野,他们的审美局限在有限的范围内。而在民族地区高校中,有不少纯粹少数民族学生。他们或来自牧区或主要是少数民族居住区,从小接受的是民族语言教学,接触的是少数民族文化,然而在大的教学环境之下,他们要接受全国性质的高考,所以他们也在学习与普通汉族学生一样的初高中语文、历史等教学内容。也许他们有幸接触到两种民族文化,但他们恰恰在这种学习中出现了很多不好的后果,既对汉民族文化了解有限,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也是限于皮毛。他们在审美方面比较汉族学生明显体现出审美能力较低、审美素养较差的现象。对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诸如鲁迅的小说、唐代杜甫的三吏、三别等诗歌甚至毫无印象,这使他们在学习上、审美上明显落后于同时期的汉族同学,这也是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非常苦恼的问题。
二、原因探析及解决策略
(一)图像化叙事的影响
文学艺术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人类的传播媒介也经历了口语媒介阶段、文字媒介印刷媒介阶段、电子媒介阶段三个主要阶段。当代是电子媒介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电子媒介强调技术化,艺术借助电子媒介这一介质获得了最大程度的受众。视觉文化占据了主流地位,图像化叙事成为最主要的叙事方式,它能提供给观众强烈而丰富的视觉、听觉和心理上的感受。这对民众的审美取向产生了主要影响,即从传统的专注纸质文本阅读转向视觉文本阅读,纸质阅读逐年下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从阅读本数来看,2013年,中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仅为4.77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少得多。大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喜欢并追逐着图像化叙事为主的文化样式,如影视作品、装帧精美附有大量图片的图书、杂志,能提供视觉、听觉享受的网络。这使当代大学生比以往学生接触了更多的文艺作品,视野较从前学生开阔,但这并未真正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他们的审美仍然主要体现在对图像的表面化解读上。endprint
这和大众文化的影响有直接关系。大众文化贴近民众日常生活,以娱乐大众为主要目的,侧重浅层次的信息发布。与精英文化相比,大众文化并不追求对问题的深度解读,产品具有娱乐性、通俗性的特点。电子媒介是大众文化最主要的传播媒介,也正是电子媒介使大众文化成为了能被群众接受的最主要的艺术消费对象,大众文化在当下有着无可比拟的主要的位置,这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状态有关。在此情形下浅阅读成为阅读的主要方式。大学生们生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大众文化的审美诉求深深地影响着他们。所以即使面对可称为精英文化的文学艺术经典,依然采用大众文化的感受模式去审视,这对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显然是没有帮助的。
面对以上的审美现实,首先需要提高大学生的读图能力。相对于传统的文字媒介,图像化为读者提供了相对完整的形象,这是图像化叙事的优势,也是它的劣势。它节省了读者的想象力、感受力,但也在削弱读者的想象力和感受力。长久阅读后,读者的审美感官能力被弱化,审美鉴赏力自然也会退化。面对视觉文化占据主位这一现实,受众应对的主要策略是提高自身的读图能力,这需要更为敏锐的艺术感受力、想象力和理解力。这时“读”不是简单地浏览画面内容,还要充分调动起视觉以外的感官如听觉、触觉等,感受画面形象及由之传达的深层信息;不但看到图像,还要理解图像的形式策略、技术手段,进而把握内在的意味传达。这需要教师选择精品,在课堂上运用专业知识加以讲解,对学生的学习和审美给予引导。如曾经大热的犯罪电影《七宗罪》,学生们除了看到一个惊悚的故事外,是否还能够感受到画面设计中阴雨连绵的背景渲染、经典音乐的配乐,是否真正思考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身上可能犯过的贪吃、嫉妒等错误或是罪过。具备较高的读图能力,需要慢慢强化学生不仅见形式更见意义的能力,即高级的审美直觉能力,从而使学生逐渐学会区分视觉文化的良莠,其审美趣味就会日趋健康高雅,审美理想在这一过程中会逐渐明晰。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大众文化的特点,与精英文化相比,大众文化总体呈现出通俗性、平民性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大众文化就是庸俗的、缺少文化品位的。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盛行的波普艺术,充满那个时代的流行文化因素,现在看来,很多作品是值得关注并具有艺术品位的。如波普艺术的代表性人物安迪·沃霍尔的油画《200灌康柏牌罐头》和《玛丽莲·梦露》,显然不仅是对人或物的简单重复与复制。其次,通过开阔审美视野改变学生审美取向单一、审美能力较低的状况。学生在阅读视觉文本时,随着其读图能力的加强,逐渐对作品有较完整地把握,在此基础上,引导其阅读相关的纸质文本,如由电影而至小说文本的阅读,使其渐渐将兴趣点转向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雅文化。电视剧《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那么在有趣的情节背后,到底作者有怎样的艺术匠心?教师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小说片段,感受小说人物个性,领会丰富内涵,学会思考。比如《西游记》广受欢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个性化的人物形象,还是洋溢其中的童真童趣?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分子,大学生应该更多关注高雅文化,感受和思考有益于社会和人生、甚至人类发展的问题,在专业知识的引领下,通过对其他文化内容的审视,建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育体制之憾
不可否认应试教育在当下学校教育中占据着主要地位,虽然在革除应试教育的弊端方面,国家不断出台新的政策,但这无法从根本上改观以学习成绩、以分数选拔生源的现实,尤其是初考、高考。面对这一现实,直观的数据是中国人出国留学人数在逐年攀升中,中国已经成了世界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甚至在2013年约有百万高中生弃考。固然这有中国人物质生活提升的原因,但根本原因主要在于教育之痛。从教学内容方面看,以语文教育为例,语文教师、家长对学生读书的重视从未冷却过,但学生读书时间有限是一个客观现实。此外,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引人深思。学习生字词、分析文章结构、单元知识点讲解把握、试题练习以不同方式贯穿在教学中,而引导学生感受文字之美、文学之美,则不在主要教学范围之内,一切教学都是为了应对考试。当学生进入大学后,我们发现,学生学了11年的语文,空有着关于语文的干巴巴的知识,却无法切实感受一篇文章的诗意美感。一篇文章总是被学生解读得生硬、僵化,无非是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主题而已。应试教育抹杀了大多数学生感受文学魅力的可能。应试教育之弊也体现在音乐美术体育教学上。走过小学后,学生很难在课堂上接触到艺术了,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校园外面的艺术类兴趣班从来不乏生源。民众认识到艺术对于培养孩子素养的作用,却也在利用这一兴趣为孩子在应试教育的激烈竞争中提供又一个砝码。学生们一次次与最佳的审美途径擦肩而过。
所以,对大学生而言,在可以真正充分塑造自我、提升自我的大学校园里,必须面对自己11年教育中的缺憾,多多读书,多多投入艺术的怀抱,全身心感受文艺之美。而最切实可行的改变就是大学课堂,这是大学生丰富自身的最佳途径。现在国学复兴,很多大学都开设了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比如《〈论语〉研究》《史记》,此外文艺类如《英文电影赏析》《戏剧研究》等(赤峰学院公选课),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够用相对专业的眼光去欣赏文艺作品,提高审美素养。其次,调动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对学生的引领作用。校园歌手大赛,甚至于迎新送老晚会上的多样节目,都是对学生审美的一次潜移默化的教育。
很难想象,盲目追随潮流在走,不知真正美为何物的人会有怎样良好的素质。大学时代,需要什么,相信什么,追求什么,这些明确以后,大学生才有可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肩负国家社会重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审美修养,才能成为具有诚信、友善、爱国、敬业的合格公民,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篇4
在人的内心深处, 存在积极和消极两股抗争的人格力量。消极的人格力量让人压抑、恐惧、贪婪、自私, 常导致人处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的人格力量让人喜悦、希望、宽容、仁慈, 有助于保持人的心理健康。 这两股力量谁都可能战胜谁, 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 将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 关键是看个体自身到底是在给哪一股力量不断注入新的能量, 在给哪一股力量创造适宜的生存心理环境。
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素质的提升, 不仅依赖于消极人格力量的消除, 更依赖于积极人格力量的培育和增长。正如积极心理学所认为的, 只有人所固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 人性的消极面才能被消除或抑制, 才有助于人格和谐、健康地发展。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 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发展状况进行测量和研究, 以期为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大学生积极人格教育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从广西西部民族地区某高校选取498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经剔除无效问卷后, 用于统计分析的数据共482 人, 其中男生206 人, 女生276 人;城镇学生187 人, 农村学生295 人;大一学生132 人, 大二学生126 人, 大三学生118 人, 大四学生106 人。
2. 研究工具
本次调查的积极人格问卷采用Park和Peterson等人编制的成人版人格力量测量量表。 该量表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孟万金教授翻译并修订, 共有240个问题, 反映了24 种积极人格品质。 每种积极人格品质由10个问题构成, 每个问题采用5 点记分, 从1 分~5 分别表示非常像我、像我、不确定、不像我、非常不像我。 每种品质的平均得分越高, 表示该人格品质越趋向积极的一端。
在本次研究中, 该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90, Cronbachα 系数为0.92;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各个维度的Cronbachα 系数在0.62~0.88 之间, χ2/df=2.64, RMSEA<0.05, NFI、TLI、CFI均在0.82 以上, 说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3. 数据搜集与处理
调查问卷由心理学专业教师现场发放和回收, 学生回答时间约40 分钟。 所有数据的处理均在计算机上完成, 采用SPSS17.0 for windows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
1. 民族地方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总体情况
表1 结果显示, 在本研究中,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各维度的平均得分在3.22~3.88 之间, 都在中点值3 分以上, 提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发展良好;其中, 积极人格品质得分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爱与被爱、友善、公正、感恩、美的欣赏, 排在后五位的依次是自我控制、领导力、毅力、社交智慧、勇气。
2. 民族地方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性别差异
注:* 表示P<0.01, ** 表示P<0.05, 下同
表2 结果显示,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在洞察力、友善、爱与被爱、宽容、美的欣赏和自我控制等六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其中, 在友善、爱与被爱、宽容、美的欣赏等方面, 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洞察力、自我控制等方面的得分高于女生。
3. 民族地方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城乡差异
表3 结果显示, 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差异主要表现在判断力、热情、社交智慧、谨慎和幽默等五个方面。其中, 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在判断力、热情、社交智慧和幽默等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 而在谨慎方面, 农村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
4. 民族地方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年级差异
表4 结果显示, 不同年级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好学、自我控制、美的欣赏和感恩等方面。 进一步通过LSD多重比较检验发现, 在好学和自我控制方面, 大四学生的得分高于大二学生, 且存在显著差异;在美的欣赏方面, 大三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而在感恩方面, 大一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
四、分析与讨论
1. 关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发展状况
在本研究中,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各维度的平均得分在3.22~3.88 之间, 都在中点值3 分以上, 提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发展良好。 其中, 表现最为突出的五种积极人格品质分别是爱与被爱、友善、公正、感恩、美的欣赏;最不突出的积极人格品质分别是自我控制、领导力、毅力、社交智慧、勇气等, 这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2. 关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性别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 在爱与被爱、友善、美的欣赏、宽容等积极人格品质方面, 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而在洞察力、自我控制等方面, 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这可能与男女性别的心理特征有关。 已有研究认为, 在性别差异方面, 女性在友善、爱、美的欣赏等反映“ 心灵”情感层面的积极人格品质显著高于男性;而男性在自控、洞察力等反映“ 理性”层面的积极人格品质方面得分高于女性。 一般情况下, 女性青春期较男性来得早, 她们更早关注个人的仪容、体型等, 审美能力发展较快;女性通常具备良好的爱心和友善等心理品质, 在人际交往中更能够宽容别人。 男性一般比较理性, 善于自我控制, 具备较强的洞察力。
3. 关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城乡差异
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差异主要表现在热情、谨慎、幽默、判断力和社交智慧等五个方面。在判断力、热情、社交智慧和幽默等方面, 城镇学生的表现明显优于农村学生, 在谨慎方面, 农村学生表现较好。 这些差异, 可能与他们的社会生活环境有关。 城镇一般经济发达, 交通方便, 信息通畅, 生活在城镇的大学生能够较早接触社会文化, 接受社会影响, 对社会知识和信息的了解比较多, 他们甚至能够通过微信、微博、QQ群等参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 这使得他们眼界开阔, 思想开放, 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能够热情主动, 且具有幽默感, 表现出较好的判断力和社交智慧。 而农村大学生从小生活环境闭塞, 信息不畅, 对社会了解不多, 遇事往往小心谨慎。
4. 关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年级差异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差异主要表现在好学、自我控制、美的欣赏和感恩等方面。 多重比较检验结果显示, 大四学生在好学和自我控制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 原因可能是大四学生直接面临实习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 他们发现自身专业能力发展上存在的不足, 能够主动进行自我控制加强专业学习, 以尽快适应实习和就业工作岗位的要求。 在美的欣赏方面, 大三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 这与大三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不断提升有关, 他们越来越关注美的事物, 不仅关注事物的外在美, 也关注事物的内在美。
五、结束语
在感恩特质方面, 大一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 这一结果应该引起注意。 究其原因, 可能是大一学生在高考备考过程中接受了较多的感恩教育, 高中学校往往以感恩作为推动学生积极备考的巨大动力。大二学生更多地受到社会不良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影响, 感恩意识有所下降。 民族地区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 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任俊, 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4) .
[2]周炎根.浅谈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J].教育探索, 2011 (04) .
[3]Park N, Peterson C.Moral competence and char-acter strengths among adolescents: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values in action inventory of strengths for youth.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06 (29) .
[4]郑祥专.地方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发展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 2009 (06) .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篇5
4.1 第一种方式
对民族地方文献的主要载体形式--纸质文献可采用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KD3.0(标准版用户)系统,通过扫描将纸制文档变成图像存放到计算机里,并借助OCR识别系统,把图像还原成文字,然后再进行编辑、排版、标引等深加工,从而将大量的民族地方文献数字化。
4.2 第二种方式
由于民族地方文献形式和语言文字的多样性,为保持碑文、木刻、图片、手稿、族系家谱等版本原貌,应通过扫描,以图像存贮方式作为原版显示,并录入必要的检索标引字段,作为建库的知识点,从而达到高质高效地完成各种载体的文献信息数字化。虽然这种方式要占用较大的存贮空间,但保留住民族文献的原貌风格,能真实反映出地方文献的特色。
4.3 建立专题文献数据库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篇6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210—02
职业道德教育是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的工作,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民族地区高校培养的是促进民族地区繁荣进步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民族地区高校深入开展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重大、长远而又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民族地区高校职业道德教育事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民族地区高校应该结合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需求合理定位,坚持民族特色,切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劳动者,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促进民族地区高校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民族地区高校正转变到以内涵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科学发展轨道上来,坚持“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服务”的特色办学宗旨,结合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需求合理定位,坚持民族特色,努力创办高水平的特色型大学。对民族地区高校来说,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劳动者,事关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学校科学、和谐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青年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更关系到青年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调查显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在充分肯定职业道德重要性的同时,对将来要从事的行业的职业道德了解不多,学生知晓的基本为职业道德的共性要求。在与用人单位访谈中,就证实了这一点,用人单位表示目前大部分学生对职业道德的了解多为共性的内容,而对将要从事的职业岗位的职业道德了解甚少,甚至完全不清楚所从事岗位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因此,民族地区高校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是大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顺利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然要求。
二、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路与举措
(一)提高民族地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教师是学生最信赖的人,也是学生经常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和职业作风等对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关系到职业道德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民族地区高校要建立健全教师道德规章制度,只有进行科学的教师道德管理,搞好师德建设,提高教育、教学管理
人员的师德修养,教师的道德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而教师的
立业、敬业、勤业、创业和乐业精神,正是师德高尚的重要表现,能对学生起到耳濡目染的表率作用和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认知水平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激发大学生的职业道德需求,应该转变传统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对保守的教育方法,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把职业道德教育过程看作教育者和大学生不断互动的过程,只有通过这种平等交流的互动过程才能真正激发大学生内在的职业道德需求,指导学生找准自己的职业位置,立足根本,引导学生认识到工作无高低贵贱之分,行行出人才的职业意识,引导学生把个人需要和自身价值实现同社会需要及“敬业、奉献”联系起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职业理想。通过这样的主体性教育,使大学生不再把各种职业道德知识仅仅当作一般的需要了解的知识理论,而把它们当作自身的行为准则,用来规范自己的职场行为,这样的职业道德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三)以职场要求为导向,实施企业化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不仅是一种规范性知识,更是一种实践能力,只有当撞击到具体的实践问题时,才能真正彰显其意义。职业道德的养成和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只有在职业道德规范指导下,在环境的熏陶和职业道德的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要让学生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更好地了解社会对自己的要求。只有不断融入社会,把自己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到实践中去领悟、体会和感受职业道德,让学生在职业实践中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同,增强道德选择能力,从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职业道德品质。因此,民族地区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实践中来进行。高校和用人单位在职业道德教育上进行合作,搭建校企互动的职业道德教育平台,将行业规范和企业要求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在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高校的优势在于可以进行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论教育,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规划等,企业则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实习实践过程中渗透职业规范教育,如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等,从而使职业道德教育走向具体化。可见,实施企业化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也是用人单位选拔毕业生的重要途径。
(四)典型示范
典型示范就是利用榜样激励、利用典型引路、利用典型的人和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去学习、对照和仿效。典型示范的特点是将抽象的说理变成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来进行教育,从而激发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在被激励、同化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的需要,进而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对照和仿效。利用典型示范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运用先进典型高尚的精神激发学生敬业爱岗、乐业勤业、艰苦创业的意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典型,能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并把这种情感升华为理性的认识。在典型示范的教育過程中,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并可以监督和激励自己朝着典型榜样的方向努力,最终将职业道德牢固地变成自己的乐意的行为。
(五)引入优秀企业文化提升学生职业道德
民族地区高校作为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培养大量从业人员的重要培养基地,在民族地区高校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提升学生职业道德,对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民族地区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有效途径,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积极思考和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模式、新特点,促进校园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提升校园文化精神,打造校园文化精品,美化校园文化环境,努力创设和谐、健康的高职校园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民族地区高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民族地区高校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从而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三、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既要保证在当前较短的时间取得明显的成效,也要做好长期的规划;既要考虑到职业道德教育共性,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个性;既要保证教育的导向性,又要做到亲和自然。
(一)统筹规划,科学设计
民族地区高校要把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到学校科研、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要在具体的教学管理服务中充分体现实践职业道德教育,形成全校上下关心支持参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合力,形成全校教育资源主动导向职业道德教育的局面。
(二)师生互动,情理共进
民族地区高校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师生互动。在教育中也要注意理论与学生情感的有机融合,专题的讲述和案例分析是必要的,但是一定要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和认同,做到理论统领情感,情感深化理论,二者互相促进。
(三)把握关节,注意技巧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最终都要落实到各个具体的教育活动载体中去,而各个活动載体也是由各个环节构成,每一个环节对活动主题的实现都非常重要,而不能有任何闪失。因为一个环节不到位就有可能伤及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导致相反的结果。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共同做好职业道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罗姗,郑永廷.论我国职业道德传统与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7,(5).
[2]张丽宏,张丽娟.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张国宏.职业素质教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4]于加洋.高校多渠道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7).
[5]王莹华.引进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6]郑静静.以就业为导向,加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
[7]李建设.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中应融入现代企业文化[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篇7
关键词:创业教育,高校,农林,西部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比2013年又增加28万, 达到727万人。在社会经济波动造成就业形势严峻和毕业生连续多年增长的双重背景下, 全国高校千方百计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 以实现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的同时提高。与全国其他高校相比, 西部民族地区农林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 具有地处边远地区、民族结构丰富和农林学科专业特色三大特点。因此,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形势, 立足西部民族地区农林高校实际, 研究如何更加有效地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目前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施效果, 讨论进一步提高西部民族地区农林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效果和创业质量的思路和措施。
一、新疆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概况
自2009年, 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教育部门的联合支持下, 新疆高校从乌鲁木齐开始探索大学生创业培训。然后全疆推广了乌鲁木齐市创业培训进高校的经验和做法。近5年来, 新疆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总数约达5. 7万人, 经培训约1. 6万人实现创业, 创业率约达27. 8% 。新疆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点是从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和改善创业环境入手, 使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技能的大学生成功创业。
新疆农业大学先后开展多项工作, 扎实有序地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 取得一定成效。积极组建“新疆 农业大学 就业指导 教研室”, 进行了就业指导教师的挑选和培训; 完成了就业指导课从选修课到必修课的推进工作; 于2010年参与了自治区统编教材《新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编写工作。2009年起与自治区人社厅和乌市人社局合作, 在全校大学生中推广“SYB创业培训”项目, 针对大三和大四学生开展免费培训, 目前已组织培训150个班, 3750名大学生。学生参加创业培训热情高涨, 每年都有1800名左右大学生报名参加, 通过考试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大学生进行创业培训。通过培训, 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创业的热情, 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创业初期的做法和优惠政策, 提高了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二、新疆农业大学创业教育调查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需求, 及时调整现有创业教育体系, 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项目组设计了《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教育调查问卷》学生和老师两套问卷。其中, 学生问卷面向新疆农业大学参加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学生发放, 共有题目30道, 分别有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问答题, 问卷匿名提交, 共收到问卷反馈214份; 老师问卷面向新疆农业大学从事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老师, 共有题目15道, 分别有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问答题, 问卷匿名提交, 共收到问卷反馈8份。
( 一) 调查问卷学生反馈分析
1. 基本情况分析。在参与答题的同学中, 由于课程设置原因主要是大三和大四同学较多, 占到约84% , 具体年级分布为大一9. 35% 、大二6. 54% 、大三31. 78% 、大四52. 34% ;
其中27. 1% 的同学是学生干部; 生源地是城镇或乡村的同学分别为46. 73% 和53. 27% , 比较平均; 学生学科专业分布主要是理学约占38% 、工学约占21% 、农学约占17% 、语言学约10% , 其他约10% ; 按民族和性别划分, 少数民族女学生占12. 62% , 少数民族男学生占10. 28% , 汉族女学 生占44. 39% , 汉族男学 生占32. 71% 。
2. 关于大学生创业问题的反馈分析。通过问卷发现, 99% 的同学认可大学生创业。在回答“您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是”问题时, 约62% 的同学选择“认同, 是实现理想的一个途径”, 约37%的同学选择“应该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约74% 的同学对大学生创业感兴趣, 其中“很有兴趣”的约占32% ; 约90% 的同学认为, 如果就业压力过大时会选择自主创业。
约73% 的同学认为大学专业与打算创业的项目之间的关联不大, 只有约18% 的同学认为关系紧密; 在回答“如果打算创业, 您会选择在何时开始?”时, 约60% 的同学选择“毕业后等待时机合适, 不限时间长短”, 各约15% 的同学选择“在校期间”或“毕业后立即创业”。
在回答“如果您在校期间的创业项目和学业冲突, 您将如何处理?”时, 约69% 的同学选择“边学习边创业”。根据调查问卷数据, 少数民族男生有22. 73% 选择休学创业, 而其他分组最高只有2% 。说明, 首先约70% 的同学考虑兼顾学业和创业; 其次, 约1 /5的少数民族男生的弃学创业选择, 在反映了创业决心大的同时, 也表现出了对目前学业价值的判断。
在回答“如果创业, 您会选择哪个领域?”时, 约62% 的同学选择“启动资金少, 容易开业且风险较低的行业”, 约33% 的同学选择“自己大学所学专业科技涉及的领域”。说明学生对自主创业的风险的控制意识较强。
在回答“您会优先选择在哪里创业?”时, 约45% 的同学选择中小城市, 选择大城市或不限地域的同学都是约17% , 选择城市郊区、乡村的同学分别是5. 6% 和4. 2% 。根据调查问卷数据, 不同生源地学生的选择结构基本相同, 只有在选择大城市时, 城镇生源比乡村生源高15% , 分别为25% 和10% 。
在回答“如果创业, 您会选择哪种形式作为创业的起点?”, 约61% 的学生选择朋友合伙创业, 选择个体独自创业和家庭合作创业分别约为20% 和17% 。根据调查问卷数据, 汉族同学更愿意朋友合伙创业, 具体数据按少数民族女生、少数民族男生、汉族女生、汉族男生, 分别为48. 1% 、45. 5% 、63. 2% 、67. 1% ; 少数民族同学更愿意以家庭合作创业为起点, 具体是少数民族女生、男生选择家庭合作创业的比例分别为29. 6% 和31. 8% , 而汉族女生、男生该选择为18. 9% 和7. 1% 。
在回答“您在我校参加的何种活动有助于您的创业?”问题时, 根据调查问卷数据, 各性别、民族分组回答结构相似, 例如各分组都认为“社会实践”有助于创业。但部分数据差异较大, 分别涉及对“模拟创业活动”、“社会兼职”和“创业项目比赛”。其中认为“模拟创业活动”、“社会兼职”有助于创业的少数民族男、女学生均比汉族男、女生低约20% ; 认为“创业项目比赛”有助于创业的少数民族女学生比其他分组都低约30% 。
3. 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反馈的分析。约95% 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 其中认为非常必要的约36% ; 80% 的同学认为我校存在良好的创业氛围; 71. 5% 的同学表示知道一些各级政府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只有约10% 的同学认为自己很清楚或比较清楚; 约91% 的同学希望多举办一些与创业有关的培训、讲座活动。
约70% 的同学认为我校目前创业教育培训对自己有帮助, 其中约18% 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约94% 的学生认为我校目前应该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外, 单独开设“创业教育”类课程; 62%的学生认为这类课程应该是公共选修课。
在征求学生对我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意见和建议时, 有同学提出: “我们已经大四了, 还刚听说学校有这么一个创业培训, 希望学校能及时通知我们学校已有的一些条件, 培训, 让我们抓紧这些机会。”、“希望我校能多开展一些与创业活动相关的活动。”等想法, 表达了大学生对实践性创业培训的需求旺盛。
( 二) 调查问卷教师反馈分析
1. 基本情况分析。根据问卷, 参加答卷的老师全部为中级和初级职称教师, 比例为各50% , 符合目前从事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关课程教学工作的主要是青年教师的基本情况; 学历为本科和研究生各50% ; 基本都取得了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相关资质证书, 主要有SYB师资培训合格证、高校创业培训师资证、全国高校就业指导人员专业水平证书 ( 中级) 等。
2. 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关问题反馈分析。根据问卷, 100% 的老师对我校就业指导中心组织的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表示满意。其中非常满意为62. 5% ; 87. 5% 的老师对创业教育感兴趣, 其中50%的老师表示非常感兴趣; 对目前就业指导课程中创业教育部分, 75% 的老师认为有收获的学生占听课比例在50% 及以上, 25% 的老师认为在30% 以下。
100% 的老师愿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其中, 愿意指导的项目类型前三位分别是市场服务类、文化创意类和社会公益类项目; 在选择不愿意指导的原因时, 前三位分别是“个人工作忙, 无时间兼顾”、“大学生创业缺乏各种资源, 条件不成熟”、“目前自己不具备指导大学生创业教育所需的能力”。
在回答“您会参与支持在以下哪些创业教育工作?”时, 100%的老师选择讲授创业教育相关课程, 50% 的老师选择为各级各类大学生创业比赛项目提供指导咨询, 不到40% 的老师选择为大学生实际创业项目提供相关指导咨询。
75% 的老师认为我校目前应该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外, 单独开设“创业教育”类课程。但是在开设类型环节, 认为应该开设为必修课、限制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的老师各约占三分之一。
在征求对目前开设的创业类课程 ( 含就业指导课程和SYB等课程) 的建议或意见时, 老师分别提出: “学生认知度较低, 本校教师上课率较低”、“提高课时费”和“给学生指导的足够, 但缺乏孵化基地、透明实用的支持政策”。
在征求对我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见建议时, 老师分别提出:“对参加各类比赛带队获奖的老师予以重奖”、“应在全校学生普及创业基础教育课程, 提高教师创业教育的师资水平”、“学校可以设立基金或有专门的负责人、部门来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或资金途径的后备支持”、“专门场地, 小班授课”、“尽快成立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和“邀请专家解读创业流程和法律问题”。
三、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林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措施建议
1. 突出特色, 建立高校创业实训基地。抓住国家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推动西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契机, 突出地域行业特色, 建设高校创业实训基地, 将创业实训基地建成推动人才创业、发展高端产业的重要载体, 通过学校、企业、政府和投资机构等多方资源共同携手, 形成创新创业“过程辅导 + 引资推动 +基础支持 + 管理咨询”四位一体服务, 建设高质量的产学研实训基地。
2. 优化课程, 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把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 将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 掌握创业技能, 将专业与创业融合教育, 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专业技能, 提高学生专业角度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丰富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文化活动。满足少数民族同学创业教育需要, 突出农林院校科技创新特色, 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 扶持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启动, 同时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科技文化艺术节、挑战杯模拟大赛、社会实践等活动, 通过多种途径将创业创新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西部农林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与内地高校存在较大差距, 但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步加大, 大学生创业愿望日益强烈。只要西部农林高校坚持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 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创业教育, 就一定能够将大学生创业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阿不力克木·艾则孜, 谭刚, 麦买提·乌斯曼, 阿力甫·那思尔.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5) .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篇8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自杀意念,少数民族
一、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自杀为:自发完成,故意的行为结果,自杀者完全理解和期待将死亡作为此行为的后果。①心理学界认为,自杀是“由自己造成的,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结束自己的生命”;②自杀意念被认为是自杀行为的开端,伴随着自杀计划的制订,然后自杀准备,最终以自杀威胁、自杀未遂、自杀死亡作为结束。③
大学生的自杀往往更能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学生,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较大,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2014年10月31日晚,广西大学一名女大学生失恋,6日后被发现自杀身亡。2014年11月27日,广西大学西校区21栋7楼一名男生在宿舍割腕自杀,后被同学发现并及时救治。2014年12月26日,广西行健文理学院一名女生因情跳楼自杀。这3起自杀事件在3个月内连续发生,给各自的家庭成员、同学和社会人员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本研究选取广西民族大学全日制在校生作为被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在广西民族大学共发放600份问卷,筛除掉不合格问卷60份,有效问卷数540份,有效回收率为90.0%。其中,男生136人,女生404人;大一206人、大二88人、大三182人、大四60人、硕士4人;文科287人、理科223人、艺术体育类30人;汉族289人、少数民族251人。(表1,表2)
2.研究内容与研究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根据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特点,调查收集被试性别、民族、年级、是否有留守经历、生源地、宗教信仰、家庭情况(家庭关系、家庭收入等)、学习成绩、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一般信息。
(2)自杀意念调查。采用邓成英等编制的大学生自杀意念调查问卷,针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对问卷内容进行少许改动,增加调查大学生民族、家庭经济状况、是否留守等相关条目。
(3)自杀态度调查。自杀态度问卷采用肖水源等制定的自杀态度量表(QSA):计分时分为4个维度:①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②对自杀者的态度;③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④对安乐死的态度。分别计算4个维度的均分,总分的均分无统计学意义。
(4)研究工具。本研究用SPSS17.0数据统计软件对一系列指标运用频率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处理、观察各变量在自杀意念中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调查结果
通过对广西民族大学540名在校学生进行大学生自杀意念和大学生自杀态度的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人口学变量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在样本总体中,29.8%的学生有自杀意念,其中经常有自杀意念的占2.4%,有几次的占16.7%,有一次的占10.7%,经常有自杀意念和有几次自杀意念的学生共占19.1%,只有一次自杀意念的学生自杀意念率介于19.1%~29.8%之间。自杀意念与性别、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压力大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5)。其中男生自杀意念显著高于女生;家庭关系和谐学生自杀意念显著低于家庭关系不和谐学生;人际关系和谐学生自杀意念显著低于人际关系不和谐学生;压力大者自杀意念显著高于压力小者。自杀意念在年级、民族、生源地、留守经历、信仰等变量上差异不显著。(表3,表4)
2.自杀行为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广西民族大学学生自杀行为发生率为9.8%,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显著相关(p<0.01),可知,自杀意念出现次数越多,自杀行为发生率越高。其中,在有自杀意念的同学中,自杀行为发生率8.1%,高于无自杀意念学生的自杀行为发生率1.7%。(表5)
3.自杀态度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广西民族大学学生自杀态度总体上是以持中立和否定的态度居多。自杀态度与自杀意念显著相关(r=0.150,p<0.05),对自杀持中立、否定态度的学生,较持肯定态度的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明显低。
4.压力源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研究数据显示,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的压力源来自人际关系紧张、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人际关系不和谐、学业及就业压力大的大学生自杀意念较高。人际关系不和谐主要集中体现在恋人关系、师生关系、家庭关系不和谐上;压力主要表现在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
四、原因分析与讨论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逐步确立阶段,而他们面临的是多元价值体系的选择,加之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使他们人生观的确立变得困难而复杂、动荡而模糊,错误的人生观往往限制了他们的视野。人际交往的压力以及大学开放式的生活环境使大学的人际环境复杂化。
1.学习、就业压力
学习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的任务,受到家长、老师以及学生的普遍重视,加上全国范围内高校普遍扩招的现象,部分学校过分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往往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特长的发展,仅仅把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的最主要标准,学业压力自然也就成为大学生当下最为普遍的压力源。就业压力是大学生选择自杀的重要原因,随着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巨大的社会变革给大学生心理上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对大学生形成的压力有增无减。严峻的社会现实使大学生承受沉重的心理负担,引发悲剧。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那些专业技能不过硬、综合素质不够高或择业观念保守陈旧的大学生甚至会丧失基本的自信心,最终可能走向绝路。在学业与就业的双重压力下,自杀可能成为许多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的无奈之举。
2.家庭因素
当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对孩子一生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在孩子的早期人格形成阶段,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则会严重阻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而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开朗的个性。因此,仅对存在自杀危机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考虑对其家庭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通过沟通和引导,让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和支持,增进学生与家人情感层面上的交流,缓和家庭成员的紧张关系以及家庭矛盾冲突,以确保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效果。
3.自杀态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将有自杀意念与无自杀意念的样本进行比较,对自杀行为持肯定、认同、理解和宽容态度的,自杀意念存在率高于持其他看法者;反之,自杀意念不易产生。个体对自杀行为持肯定、接纳、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心理契约的形成,为了不违反这一契约,保持自我同一性,个体会坦然接受自杀意念的形成。
4.民族差异不显著原因分析
结果显示:自杀意念的形成在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差异不显著。因本次研究的对象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大学生群体本身所受教育水平较高,故是否为少数民族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影响不大。
五、提出建议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产生自杀意念的大学生犹如迷途羔羊,随时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他们急需得到外界提供的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
1.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许多高校会专门成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在自杀行为发生前及时筛查到学生的自杀意念产生,并将自杀行为杜绝在萌芽状态,减少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学校应支持学生组织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团或组织,安排专职教师开授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等课程,在校园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活动。鼓励大学生加入社团、参与活动,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的内容和流程,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抗压能力、应对危机能力等。
2.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测验,为自杀高风险的学生建档,对有较严重心理应激障碍的大学生给予更多关注并适时对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及领导,应多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强调班级学生干部在与大家日常交往学习中,要关心同学心理状态和思想动向,发现同学存在自杀意念必须及时向老师和辅导员反映,做到师生联合预防,降低高校自杀行为发生率。
3.加强学生工作教师队伍建设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和辅导员开展系统专业培训,以便让他们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自杀意念形成过程,掌握高风险自杀方法的早期评估风险,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和调控心理的能力,降低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和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
针对大学生容易在学习、就业方面感到迷茫的现状,应对其进行学业、就业方面的指导。明确毕业生考研、就业目标,对其择校、择业提出指导意见,关心学生毕业动态。对于择业困难的学生,应及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帮助其明确未来发展就业方向。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阵地。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进师生交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正确看待人生、看待社会。
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中,学生群体以少数民族为主,学校应多开展各少数民族特色的校园活动,增进校园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多民族学生的交往和文化融合,突出少数民族特色的、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从而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环境。
参考文献
[1]翟书涛.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94.
[2]张建东.高校应努力建设预防大学生自杀的系统工程[J].高教论坛,2005(4):9-11.
[3]任若鹏.中国当代大学生自杀问题探讨[J].天府新论,2007(2):153-155.
[4]王希林.我国大学生自杀问题分析[R].长沙:全国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会议,2001.
[5]何兆雄.自杀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249.
[6]张颖.大学生自杀倾向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07.
[7]杨宏飞.大学生对自杀态度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4):22-283.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篇9
一、目前民族地区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一)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特点
1、目前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仍不够, 普遍表现为创新精神缺乏, 创业意识不强, 创业热情不高。
根据调查结果统计, 对于“大学生是否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问题, 37.5%的大学生表示有兴趣, 但是43.9%的大学生表示一般或者没兴趣。对于“你认为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问题, 62%的大学生认为选择创新创业教育能使自身不断成长和发展, 24.7%的大学生选择创新创业教育是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 10%是大学生选择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成功以后优异的物质生活。
2、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接纳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观意愿不强, 多数人对于经济管理类知识储备较为欠缺, 缺乏足够的商业评估能力和应对能力。
根据调查结果统计, 对于“大学生是否会主动选修学校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问题, 33.1%的大学生表示会, 66.9%的大学生表示不会。对于“大学生是否有创业意愿”的问题, 54.88%表示仍处在迷茫中, 20.56%的大学生表示没有。
3、民族地区高校创新与创业教育发展不平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多数以职业生涯规划或就业指导等理念创新为主, 很少开展创业实践训练项目, 存在重创新教育而轻创业实践的现象。
根据调查结果统计, 对于“你认为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问题, 39.5%的大学生认为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相关课程, 50.5%的大学生认为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培训、创业大赛等, 5%的大学生认为多与成功人士交流是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方式之一。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应怎样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问题, 42.09%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将课程设为公开课, 21.75%的大学生认为应该设为选修课, 16.38%的大学生认为应该设为必修课。而且接近50%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将学分权重倾向于创新创业实践。对于“大学生参与过哪些创新创业教育项目”的问题, 超过50%的大学生表示参与过“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大赛”、“专业技能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或者竞赛, 但是只有不足10%的大学生参与过“创业大赛”、“创业实训”等, 接近40%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参加过任何类型的创新创业活动。
(二)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和师资建设存在薄弱环节
1、民族地区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在少数民族地区, 因地缘、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限制, 如果使得民族地区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形成有效的突破, 还需要在配套机制、资金扶持、师资培训等方面加强。
根据调查结果统计, 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困境”的问题, 有超过45%的教师认为让国家政策尽快落地, 学校政策配套建设是当前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 在民族地区高校, 有18.42%的教师认为高校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开发。
2、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缺乏, 虽然很多任课教师都是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者, 但多数教师都未经过系统的、专业的岗前培训, 缺少必要的实战经历和管理经验, 在讲授知识的时候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同时,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也缺乏与企业的共建, 未能将社会优质资源充分发掘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根据调查结果统计, 在民族地区高校, 有83.33%的任课教师从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工作不到3年, 只有5%的任课教师从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工作超过5年, 而且在这些任课教师里, 只有47.36%的教师接受过系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有超过70%的教师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最好由企事业单位的专业人士来授课, 20%的教师认为应该由学生工作、招生就业的教师授课。
3、当前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陈旧、不科学, 没有融入“全程化”教育理念, 重“理论概念学习”, 缺“实践创新指导”;新课程建设缓慢、缺少相关经费和研究人员的投入和配套, 缺少“校企联动”, 有“闭门造车”之嫌。
根据调查结果统计, 在民族地区高校有35%的高校教师认为应该建立校企联合创新创业基地, 定期组织学生去创新创业基地实训;21.74%的教师认为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启动项目, 创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也是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研究
(一) 立足当前新形势、新机遇的时代要求, 改革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和人才培养体系, 切实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业勇气、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塑造学生创业品质, 这是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应当遵循的改革方向, 民族地区高校应该对创新创业教育在学生的培养目标需要重新定位。据数据调查结果显示, 系统地接受过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的学生, 更容易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取得成功。
(二) 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鼓励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拥有强大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 因此民族地区高校要鼓励本校教师参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创新创业实践, 拓展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视野。另外, 民族地区高校应当充分发掘社会资源, 聘请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担任创新创业的导师, 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目前在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时, 学生往往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专业开展项目申报, 而且缺少创新型企业和科研院所优质资源的介入。同时, 我们也应该鼓励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自由组合, 自由申报, 这样集各家所长更容易获得成功。
(三) 科学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整合社会和企业创新创业资源, 建立校企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民族地区高校需要改革完善现有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 通过网络信息平台, 面向有需要的学生群体提供开放式在线课程, 增加前沿新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内容讲授, 激发学生们的探索求知的欲望, 培养学生们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的意志品格。同时, 也要鼓励和培养校企联合的创新创业项目, 广泛引入社会和企业的优质资源, 共同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为学生的实践创造机会。
三、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需要统筹兼顾的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育人工程, 在民族地区更是驱动民族文化繁荣、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进民族团结和谐的战略工程。民族地区高校要想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就需要充分认识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师资队伍建设的不足、学生认识上的偏差与定位上的局限性等客观因素, 必须更加注重环境氛围的营造, 加大经费投入和制度保障建设, 充分调动社会、企业、高校三方力量形成合力, 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技能, 通过教育实践让创新创业这颗“种子”在学生心中发芽、生根、成长, 让大学生勇于挑战极限, 敢于追求人生理想。
摘要: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民族地区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受到地域、经济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等因素的限制并未取得明显效果。本文以内蒙古高校为例, 对内蒙古的七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 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 以及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软硬件条件建设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对策分析。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杨逸隆, 韩瑞平, 叶德成.高校理工科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与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 (10) :113-114.
[2]韩瑞平, 付建军, 陈立永.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 (05) :154-155.
[3]郝晓亮, 高云, 方志刚.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工科专业大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J].高教学刊, 2016 (20) :3-7.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篇10
一、民族地区高校学风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 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占大多数,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大学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接受蒙古语授课的学生, 另一种情况是与汉族学生一起录取的使用汉语授课的蒙古族学生, 一般录取分数线略低于汉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享受高考加分政策进入普通高校学习, 文化基础相对于汉族学生存在一定差距, 特别是本民族语言授课的学生, 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在入学前都是在民族地区接受基础教育, 使用本民族语言授课。在公选课汉语授课的环境中, 特别是外语、计算机等课程, 学习比较吃力, 虽然求知欲强烈, 想要吸收海量知识同时也容易被“受照顾”的心理影响, 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二) 民族高校中的许多学生来自“老、少、边、穷”的少数民族地区, 经济基础薄弱, 家庭背景条件较差, 收入较低, 少数民族学生贫困生比较多, 进入大学之后很容易发生自我认知偏差, 高校所能提供的勤工岗位有限, 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困难, 生活压力大。进入高校以后, 学习主动性不强, 习惯于被动教育, 学习兴趣不浓, 又因为接受的基础教育, 思维方式, 等存在很多差异, 对高校生活适应性不强, 导致了学习的低效率, 学习压力比较大。很多学生还没有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却把大本分精力集中在课外兼职, 学习缺乏目标性和规划性。
(三) 受外界不良风气影响, 学习氛围不浓, 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 迟到、旷课、考试作弊, 学习成绩一路下滑, 未能修满学分导致重修甚至退学。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多才多艺, 部分学生热衷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文艺演出, 没有合理分配学习和工作的时间, 影响了学习成绩。
二、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 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的研究, 致力于人类积极品质的挖掘。
(一)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 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 积极取向, 消除自卑心理, 正确认知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有效控制和管理学习时间。有针对性地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行为习惯, 形成积极自主的学习习惯,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潜能。
(二) 建立一支懂积极心理学的师资队伍, 应转变理念, 树立“赏识教育观”用积极欣赏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 努力使学生不断发现白身长处和优点, 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力。学习在本质上说是学生的自主行为, 教学不过是激发和培训学生内在的这种自主学习潜能, 教师应善于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大学生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维。少数民族学生基础比较薄弱, 加强和拓宽基础教学, 学生有效巩固了学习基础, 学习欲望、自主性才会得到激发和提升同时为今后的发展留下了更大的空间。
(三) 积极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是民族地区大学生积极进取的不竭动力。建立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 以专业教师为指导, 以朋辈志愿者为主体, 以学生工作者为重要保障的组织构架, 自助学习资源, 组建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小组和兴趣小组, 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 不但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基础课程进行了有效的强化, 培养学习习惯, 激发学习热情, 同时对提升人际交往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为民族地区高校教学改革和学风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针对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借鉴积极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 创造积极的社会环境和学习氛围, 进一步促进优良学风建设。加强民族地区学风建设, 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摘要:民族地区高校是少数民族高等人才的培养摇篮,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骨干力量更是推动本民族前进和发展的骨干力量。本文针对当前民族地区高校校风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运功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积极心理学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 (1988-1998) [R].北京:华文出版社, 1 998.
[2]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赵伟.我国高校学风建设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7.
[4]李力.高校双语教学学生语言能力调查分析与应对策略[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12) :61-63.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篇11
关键词:长三角;高校;辅导员;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培养;方法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迄今为止,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有56个。历史告诉我们,民族稳定则国家稳定。近几年来发生的局部少数民族负性事件告诉我们,少数民族工作事关国家稳定大局。近年来,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推动,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来到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已经成为高校统战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
普通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数量的增长,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加大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力度,既是落实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形势下对学生工作的必然要求。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高校,处于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已经成为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由于经济、文化、教育背景的不同,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着学习上的失落感、交友上的障碍感、消费上的自卑感、文化差异带来的不适应感等群体特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与基础。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工作方案,对不同群体学生进行分类指导与成长导航,对于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了解,细心发现,做到个体关注与群体教育相结合,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工作针对性、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第一线,是与少数民族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辅导员的工作方法将直接影响工作的效果。用“心”工作是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重点。通过四个“心”来开展工作,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思想上的引导、学习上的辅导、生活上的指导、心理上的疏导,是稳步推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工作的有效方法。
一、细心了解学生
1.全面了解学生思想状态,是提高工作针对性的基础。为了把握少数民族学生的整体情况,在学生进校时通过查阅档案、询问师生、个别访谈、摸清家底等,对学生生源地、家庭经济情况、学习情况、宗教信仰、政治面貌等信息进行汇总和归类。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
2.本着“接触就是教育”的理念,有计划地找学生个别谈心,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经常走访学生寝室,了解他们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在长三角地区,在生活习惯及思维模式上与少数民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作为接触少数民族学生的辅导员还应该积极了解少数民族的相关资料,了解并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以便融入少数民族学生。同时通过与少数民族学生群体中心人物的沟通,把握他们深层次的思想动态。通过细心的工作,首先要让学生建立对辅导员的信任,一有问题就会来找辅导员。
二、爱心温暖学生
1.我们从“一个学生就是一个民族”的高度,对待少数民族学生,始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经济条件与内地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这样的差异显得尤为明显。在平时的消费中,少数民族学生往往会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自然而然地与占绝大多数的汉族学生区分开来。在就医时,少数民族学生的经济状况显得更加捉襟见肘。
在经济上的帮助对身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奖学金、勤工俭学岗位、困难补助等经济补偿的发放时,对他们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让他们更多地感受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果,在经济上用爱心温暖学生,让辅导员的工作落在实处。
2.及时发现学生矛盾,引导其顺利解决。由于思维模式的不同,在看待矛盾的角度上,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矛盾解决的方式也不同。辅导员要学会用爱心去化解他们的矛盾,去感动身处矛盾的少数民族学生,把矛盾解决在最初阶段。
三、耐心解决困难
1.目前长三角地区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数来自国家定点开设的少数民族预科班,这是国家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战略安排。但是经过一年或两年的预科教育,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仍然较差。普遍存在学习自信不足、学习能力较弱等问题,再加少数民族学生实行降分录取政策,所以为了帮助学生赶上学习进度,克服学习困难,顺利完成学业,辅导员首先就要对他们的学习状态与成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由于沟通上的问题,少数民族学生与专业老师之间总会有一道或宽或窄的鸿沟。辅导员在这个过程中搭建好沟通的桥梁,必要时组织专业老师对学习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实施面对面、有针对性的结对帮扶工作。通过耐心细致的帮助,改变他们在学习上的不适应,逐步扭转其在学习上的被动局面。
2.在学习上的帮助是一项需要耐心的工作,不光要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还要学会给他们进行心理上的疏导,让他们勇敢地去问,放松地去参加考试,正确面对学习上的困境。辅导员要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时常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
四、责任心成就学生
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如何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是辅导员的责任所在。
1.在政治思想上关心学生的成长,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党建工作。目前的少数民族学生生源分布广,民族成分复杂,生活习惯各异,再加上由于宗教等特有因素的影响,在长三角这个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地区从事少数民族学生的党建工作,对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少数民族学生在学生数量上所占比例不高,但是在他们中间发展党员也是辅导员的职责。注重引导,重点发现,认真考察,适时发展,不能让少数民族学生成为学生党建的盲區。
2.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能力锻炼和素质提高,积极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工作,引导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积极参加各类学生组织的选举,在机遇面前,人人平等。
3.发现并培养文艺特长的少数民族学生,鼓励他们参加学校和学院的活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在暑期社会实践的文化下乡之时,让他们尽情地展示民族特色。
对于长三角地区的高校而言,身处经济发展的前沿,文化多元,思想动态复杂,高校已经不能独善其身。该地区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历史不长但工作重要,积累的经验并不多但情况却很复杂。作为身处第一线的辅导员,对于这项工作的探索空间还很大。
参考文献:
[1]黄羽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构建新探[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3).
[2]刘芬.提高民族预科教学质量 输送民族优秀大学生[J].中国民族教育,2006,(11).
[3]何海燕.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良好心理素质中的作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10).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篇12
一、民族地方高校学分制实施存在的问题
1. 思想观念落后
由于认识上的狭隘, 对学分制的内涵未能进行深入探讨, 导致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对学分制的管理思想、现代高等教育理念仍然缺乏足够的了解。吉首大学从2008年开始实行学分制, 但还是学年学分制, 不是完全学分制, 只是在课程加上学分, 学分成为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门面与装饰, 尽管实行了选课, 大部分也都流于形式, 有的借口学分制实施条件尚不成熟, 墨守旧制, 安于现状, 不愿改革。
2. 课程资源匮乏
实施学分制, 首先, 要开设足够多的选修课, 吉首大学目前选修课开设数量少, 比例低, 而在少量的选修课中, 限定性选修课中必修课比例又较高, 真正供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的任选课更少。通识选修课程要求学生按规定的类别选修, 开设的门数少且课程类别分布又不均衡, 造成学生选课出现抢课现象, 其次, 同一门课要有多名授课教师, 让学生有选择教师的自由。然而就目前情况看, 吉首大学教师并不富余, 个别学院专业课教师缺口较大, 特别是新专业, 学生除公共课能选择教师外, 专业课根本无法选择。
3. 教学管理制度及管理手段不完善
学分制条件下, 学生可以跨专业选课、选教师, 可以提前或推迟毕业, 班级制和学年制被打破, 教学管理的工作量、时效性、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吉首大学实行的是弹性学年学分制, 强调自主确定每个学期修读的课程, 并在“弹性学制”规定的期限内, 自主选择完成学业的年限。而在实际教学中弹性学制其实并不“弹”, 学分在各个学期中的分配较为固定, 不利于提前修满学分, 提前毕业。其次, 学校每年招生的生源来自28个省市, 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 这样给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学分制实施的对策
1. 转变教育思想和办学观念, 深化学校配套管理制度改革
学分制要顺利实施,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念”。因此, 要对学分制加强宣传和专题培训, 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要积极寻求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和相互支持, 形成具有科学性又不乏可操作性的各项管理制度, 保障学分制的顺利推行。吉首大学自2008年以来, 虽然相继出台了50多个教学管理文件, 并制订了一系列激励教学的政策与措施, 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不断完善、还应建立学分制配套的人事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财务管理等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 才能保证学分制的顺利实施。
2. 制订与学分制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 学校每年都应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修订之前应深入调查, 科学论证, 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操作性。以选课制为基础, 允许学生跨学科专业、跨年级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 提前毕业, 逐步向完全学分制过渡。其次, 加大选修课比例。在保证专业基本培养规格的前提下, 教学计划中选修课所占学分比例应大于40%, 尽量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最后, 加强实践教学, 实验、实训、见习、实习等要增加学分, 总学分不少于25%, 以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保证充足的课程资源
一方面学校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形成“人才管理有制度, 人才引进有措施、人才培养有重点、人才使用有成效”的良好局面;还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 加大通识课的课程建设, 增加课程门类和数量, 还要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重点课程, 同时, 学校还应建立相应的教师评价、奖励制度, 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解决师资紧张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厉志红.河北省省属高校学分制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5 (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