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民的增收之路(精选7篇)
山区农民的增收之路 篇1
当前, 农民收入问题已由单纯的经济问题转变为社会问题,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而山区由于受到土地因素的制约, 农民增收更成了一件难事。本文从分析影响绩溪农民收入的原因入手, 就实现山区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谈一些看法。
1 影响山区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
绩溪县一个面积只有1000多km2, 人口18万的山区小县, 山多地少, 居住分散。“十一.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成绩来之不易。但相对来说, 农民增收仍显缓慢。从绩溪县的收入情况看, 虽然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幅远大于农民家庭收入的增幅, 并逐渐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但农民家庭收入的比重仍占到61%, 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农民从二、三产业经营中增收较难
二、三产业发展缓慢, 是农村家庭纯收入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由于绩溪县的地理环境, 造成农村村落规模小且分散。加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 农村剩余人口主要集中为老年人和妇女儿童, 文化素质普遍偏弱, 限制了二、三产业在当地农村的发展。从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的数据来看, 全县农民家庭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的比重不足13%, 远远低于平原地区。
1.2 农民增收受到农产品结构的制约
农民收入构成受到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 结构的不合理直接造成收入的不合理。2011年的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显示, 农村家庭收入中, 来自种植业的收入占35%。由于种植业效益低, 受自然因素影响大, 直接制约着农民收入。从农林牧渔业的产品的结构上分析, 传统产业和产品受到市场的影响远远大于新兴产业, 抵制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随着经济发展, 农产品逐步向追求多样化、高档次, 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方面发展较为突出, 但相对而言, 绩溪县优质高效农产品的发展还是较为落后, 仍以传统农业为主, 造成优质农产品供不应求, 而传统农产品量多价低的现象, 农民的劳动价值不能完全实现, 即使农业增产也难以实现农民的增收。
1.3 牧业生产效益低下, 甚至出现亏损的问题
牧业是山区农民家庭收入的一大主要部分, 占到全年收入的25%左右。而生猪生产又是农民家庭牧业生产中的主要产品, 虽然价格从2008年后开始大幅提升, 但从对其投入产出比的调查看, 只达到50%左右, 2010年的价格高峰时, 全县农民人均牧业收入为1475元, 纯收入684元, 收益率为46.4%, 与2009年收益率相比还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在生猪价格大幅上涨的同时, 相对应的仔猪、饲料等配套产品价格增幅高于主产品的增幅。二是农民的生猪养殖以散养为主, 不能形成规模。
1.4 农村合作组织水平低, 对农民增收不能产生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业的组织化程度直接影响其产品竞争力。绩溪县农民的生产经营还是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 还不能形成一定地方特色, 农业组织化程度低, 现有的“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方式并未达到三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在农产品的大市场中, 散户由于信息闭塞, 经营规模小, 加上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理念,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能成为市场主体;龙头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不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农村合作组织缺乏实质性组织作用, 从而造成产品与市场的脱节, 农民的增收得不到保证。
1.5 农民信息化应用水平低, 加大了农民增收难度
由于山区农民在信息化应用上相对落后,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又没有一个实质性的组织 (或是企业) 来引导, 常以当前市场价格信息为导向, 误导农民“追涨”, 导致新的结构雷同, 产品积压, 价格下跌, 影响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加上实质性农村合作组织缺乏, 农民需要的生产要素供求, 特别是良种良法和市场变化趋势的服务不及时, 不准确, 形成调整的盲目性;对生产经营指导不力, 农民的技术需求得不到满足, 尤其是产后服务跟不上, 农户与市场缺少必要的“桥梁”, 加剧了农民增收的难度。
1.6 地方财政在农业投入的不足, 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 中央财政支农资金增长迅速, 农村基础设施大为改善。但山区农业基础设施仍显落后, 难以达到平原地区的现代农业要求。究其原因, 一是地方财政投入有限。由于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平原地区, 财力相对较弱, 对农业的配套投入能力有限, 难以满足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维修、农村合作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投入需求, 影响了农业发展。二是金融投入有限。由于受农业自身的风险性、金融部门的效益性、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农民的诚信度等方面的影响, 使农业信贷投入局限在很小的范围, 难以满足农业生产大面积发展需求;三是农民自身投入能力差。由于农民收入特别是现金收入不高, 加上 (下转P161 (上接P142) 子女就学、就医、人情关系、农资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 导致农民负担加重, 客观上影响了农民对农业的投资能力。
2 实现农民增收的对策
2.1 加快小城镇建设, 加速农民增收
由于山区地广人稀, 城市的辐射能力不强,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仍然被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实践证明, 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契机,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是加快山区小城镇建设, 统筹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城镇带动农村中, 很重要的一点是为当地农产品提供更大的消费市场, 同时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找到一条既符合农民“离乡不离地”的传统观念, 又能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方式。同时, 当地企业的发展壮大, 将大大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 改善地方经济状况, 为当地的民生工程、基础设施投入等提供资金保障, 农民收入也将明显提高。
2.2 发挥产业区域优势, 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虽然山区区域面积不大, 但各区域之间的地理环境和生产要素却有着明显的差异, 正是这种差异形成各地农产品的地方特色, 也实现了农民家庭的特色收入, 但是这种特色产业有很大一部分受到区域或市场的制约不能形成规模, 不能产生最大效益。因此需要财政的扶持和市场的拓展来实施“一村一品”项目, 壮大当地的特色产业。
2.3 壮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为当地经济发展发挥“桥梁”作用
现在山区县的村级已经成立了农村经济合作社, 但很多只是形式上的, 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要加快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 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成为当地经济的一个实体, 充当市场的开拓者、生产的组织者、风险的承担者。只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农业产业才能升级, 农民才能在产业的发展中得到实惠。
山区农民的增收之路 篇2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征
(一)转移渠道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
农村劳动力就业由20世纪80年代初从事“五匠”为主的建筑业到90年代的乡镇企业,逐步向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方向发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呈多元化趋势。
(二)转移层次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用工单位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加,社会各行各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招工录用的农村劳动力中18—3 5周岁,初中以上学历的青壮年占绝大多数。许多农民自费参加驾驶、会计、文秘、电脑、打字员等技工培训,以适应劳务市场的需求。
(三)转移方式逐步由自发择业向市场配置转变
目前城市已初步建立起以城乡一体的就业登记制度、录用备案制度、就业服务平台和劳动力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服务体系,市县基本建立起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各镇也都建立了劳动力职业介绍所,方便了农民就业登记,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信息,搞好服务。
(四)转移地域由本地向异地转变
原来农村劳动力一般在本乡镇、本村企业就业的居多,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和工业集聚区就业空间不断扩大,不少农民进蜮就业并购置房产移居城镇从事二、三产业。
(五)转移方式由受雇打工型向自主创业型转变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劳动力已不再局限到企业打工,一些知识型的农民开始运用积累的资本和学到的技能,自主创业“闯天下”,致富后还带动本地的富裕劳动力就业,为周边的县市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出路问题
目前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有些临时打工如季节性用工的就业岗位不够稳定。要解决这部分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必须拓宽就业渠道,寻找转业的门路。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问题
农村中大部分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已经得到转移,剩余的劳动力一般是文化偏低、年龄偏大。如果在很短的时间内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他们很难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就业。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平衡性问题
凡城镇化进程快、非农产业发展好的地区,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的人数就多,农民在非农产业就业的比例就高。部分地方因工业企业偏少,三产项目不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相对缓慢,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性还是比较突出。
(四)被征地农民的转移问题
有些失地农民没有稳定的职业,有部分失地农民“上班无岗、种田无地”,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虽然已经得到基本解决,要使这些失地民实现增收,关键是要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管理体制问题
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正在以自发为主向市场配置转变,组织管理和服务工作还未完全到位,缺乏统一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管理服务机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就业管理、劳务市场等由相关部门分块运作,难以配合协调,这种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新阶段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情况和新要求。
三、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对于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更好实现农民增收,各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通过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环境,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将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作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要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农村,关键是减少农民。因此必须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繁荣农村经济、致富广大农民的兴农工程,政府引导,社会关注,从上到下形成一股帮助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从事非农产业的合力。
(二)大力发展本地经济,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
乡镇企业、民营企业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经济群体,能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引进外资、发展民营企业重点应在第三产业,这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出路所在,由于第三产业的传统服务业创业资金、技术等门槛低,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对乡镇企业进行必要的产权制度改革,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民企、外资企业流动,完成由“离土不离乡”向“离土又离乡”的身份转变,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
(三)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育农民竞争就业的后劲
政府应通过政策和公共服务,为农业富余劳动力的继续转移创造宽松的环境,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各级财政都要安排专门用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实行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使农民进可从事非农产业,退可从事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业生产。同时开展对农民进行文化知识、法律法规意识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活动,普及科学技术教育,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帮助农民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脱贫致富的能力。
(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我国农业的优势产业是劳动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如蔬菜、水果、畜牧、水产品等,人世后如果能大量出口这些产品就意味着大量出口了劳动力,挖掘了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我们应优化品种结构、质量,以增加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大力开发高附加值的特色品种,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增强竞争,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为推进城市化、加快工业化提供良好条件。
(五)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维护农户的切身利益,从而克服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的劣势,吸纳部分农民就业。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能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和生产技术指导,组织农产品的运输与销售,帮助采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为农民提供资金调剂服务,保护农民利益,增强农业保护意识等。国家应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制定合作经济法规,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逐步形成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农产品品牌化,通过提升农业档次,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六)扶持经济薄弱镇、村,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要调整区域经济政策,适当向经济发展缓慢的地方倾斜,尤其是对经济相对薄弱的镇、村予以重点扶持,加快发展二、三产业步伐,缩小地域差别,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转移,使农村劳动力就业稳步趋于平衡。
(七)完善村劳动力就业管理体制、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一是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管理服务机构,统一协调就业登记、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就业管理、劳务市场、中介服务等。二是完善就业管理制度。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公平的就业竞争,清理各类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的政策规定,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三是制定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措施。在流动、择业、投资经营福利待遇、子女受教育等方面,给予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平等地位。四是完善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城乡劳动力平等竞争上岗,同工同酬,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凭借市场机制调节,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
(八)实施被征地农民保护性就业措施,妥善解决好失地农民就业
南部山区农民增收的探索与思考 篇3
关键词:农民增收,分析,思考
农民增收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是“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要目标, 也是今后几年我区农村工作的重点。 当前山区乡镇因特殊的地理、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原因, 农民收人水平普遍偏低, 因此如何缩小山区与平原乡镇的差距, 实现山区农民快速增收, 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思考。
一、山区农民收入偏低的原因分析
我们以平水、 王坛、 稽东三个南部山区乡镇为例。 “十二五”期间, 地方政府致力于三农发展, 山区农民收入增幅均有大幅提高, 但量差依然存在, 2015年最低的稽东镇农民人均收入只有最高的平原乡镇 (杨汛桥镇) 的64%。 从深层次看, 制约山区农民增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 山区自然环境较差
南部三个乡镇除了平水镇中心区域外, 其余多以丘陵为主, 虽已实现“村村”通公交, 但相比之下地处遥远, 对吸引投资带来诸多不利。 同时, 山区乡镇还承担着一定的耕地储备作用。
(二) 缺少致富 “带头人”
目前, 我区的山区现状是, 一些头脑灵活、善于经营、先富起来的人都跳出了“ 山沟沟”, 大都落户在城镇和市区, 余下老人、妇女和儿童留守。 造成已经“出山”的能人不愿回来创业, 而外地人才也很难引入和留住, 人才匮乏。
(三) 工业发展基础薄弱
我区农民收入的特点是以工资性收入为主, 从整个“十二五”期间来看, 工资性收入一直占50%左右, 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在本地企业得到的工资性收入。而现实是山区工业发展基础比较薄弱, 2015 年三个山区乡镇实现规上工业现价产值110.1 亿元, 抵不上一个平原乡镇。
(四) 收入来源单一
从收入来源看, 一部分山区农民收入大量以 “靠山吃山”为主, 收入增长受农产品价格及其收成影响较大; 另一部分还是依赖于外出打工。 单一的收入来源, 使其严重制约收入的有效增长, 尤其是随着农业生产的波动, 还会造成收入的不稳定。
(五) 小城镇带动力欠强
推进小城镇建设, 建立较为合理的社会结构, 不仅可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还可以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 山区乡镇除了平水城镇建设辐射能力较强外, 其他两个小城镇的辐射能力只局限于集镇周边很小的一块, 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拉动山区农民消费有限。
二、带领南部山区全面奔小康的意见建议
针对当前山区交通投资、基础设施水平较低, 工业基础薄弱、城镇化对经济的带动力较弱, 缺少致富“带头人”及农民发展的思路理念等一系列问题, 按照中央“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的发展理念, 我们认为山区发展应立足自身, 发挥优势, 依托市场, 依靠科技, 加快山区经济的转型升级, 实现经济发展“腾笼换鸟”, 充分开发、利用山区资源潜力, 获得经济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同时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实施政策倾斜, 把山区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一) 统筹规范, 大力推进 “美丽乡村”建设
从地形地貌来看, 绍兴属于一个多山的区域, 其中丘陵和山地为5138 平方千米, 占区域面积的62.23%, 加强对山区的规划、定位, 对发展山区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意义重大。 一是加强空间布局, 推进小城镇建设。 就绍兴南部山区来说, 应依托开发会稽山景区, 保护特色文化村, 发展镇平水副城和镇域建设, 实施“宜游”和“宜住”的战略布局。 减少自然村、搬迁高山村, 实施小城镇建设, 可以提高政府财政资金在社会基础设施投入的效果, 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推动镇域内的生产和消费的繁荣, 方便山区居民就业, 增强经济发展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是做好土地流转, 盘活土地资源。 要加大力度做好空心村的整治工作, 加快土地资源的整合, 优化山区农村环境。 要充分保护农民在林地、耕地上的权益, 征用土地依法给予相应的补偿, 并加大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力度。 允许农民可以土地权益为标的, 参股或抵押, 参与经济建设, 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加大基础投入, 优化发展环境。各级政府要通过财政资金或PPP等模式, 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作用, 增加对山区水利、公路、水电、通信、菜市场等生态和基础设施的有效投入, 优化山区生产生活条件, 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 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四是增加更多便利, 优化山区宜居环境。政府应将社会资源适当向山区倾斜, 鼓励优秀人才到山区就业, 让山区能够就近享受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 要进一步深化政府行政审批改革, 实行权力下移, 将更多的管理职权下放到镇村一级, 方便山区居民家门口办事。
(二) 发挥优势, 大力发展 “生态经济”
山区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资源优势是林业资源发达, 部分山区自然风光得天独厚。 山区经济应坚持“青山绿水也是生产力”的发展理念, 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一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南部山区现存旅游资源人文资源丰富, 会稽湖度假村、若耶溪文化主题公园、刻石山景区的同康竹文化博览园、 世外桃源岩里村、越峰千年香榧林公园、舜王庙庙会大世界、王坛古越梅海景区, 旅游资源比比皆是。作为各级政府部门着重做好规划与宣传工作, 要发动民间资本参与开挥, 串点成线, 拉长产业链, 形成农家乐、民宿休闲、景点旅游、步行道健身融为一体的旅游产业。 二是积极引导发展生态农业。 鼓励成立特色经济合作社, 促进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的深入合作, 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目前, 如同康的竹笋、兰亭的水蜜桃等成立了专门的合作社会开发特色农业, 对提高农民的一产收入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作为政府应加大财政对农业支持力度, 完善农业保险的相关措施。 三是要大力发展 “互联网+山区”经济。 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 加快农村电商建设, 实现信息互动, 促进产业融合, 加速产品结构升级, 实现产品质量提升。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物流配送机制, 畅通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 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工业经济
山区经济要因地制宜, 准确定位, 发挥比较优势。一是实施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影响山区环境, 破坏旅游景区风格的产业坚决不予准入, 对已有的也要严格管理, 不达标的逐步淘汰, 加强科技创新,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二是要加强产业的空间布局。 当前山区企业普遍规模较小, 尤以家庭工业为主, 土地对经济的亩产贡献还较低, 针对山多地少的自然条件, 要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积极引导家庭工业集聚发展。三是要扶持企业做强做大。政府各部门要将国家的各项政策宣传、贯彻好, 尤其是优惠政策要落到实处, 切实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 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竞争力, 发挥企业龙头带动效应, 推动山区特色产业的深入发展。 四是推进农产品的深加工。结合山区旅游特色, 发挥“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激情, 深入挖掘人文资源, 做好农产口向旅游纪念品的华丽转身。 要拉长农产口的工业链, 实现一二三产的深度融合, 使农产品最终以品种繁多的体闲食品出现在广大消费者面前, 提高产品附加值, 目前象稽东香榧的深加工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五是打响山区经济品牌。选择一些开发潜力大的产业为重点, 实施品牌战略, 提升山区经济的软实力。
(四) 以人为本, 大力提升山区劳动力的素质技能
山区农民的增收之路 篇4
一、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调查点选择在江苏溧阳。溧阳是近年来江苏省社会“三资”投资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一个缩影, 是20多个丘陵山区县市开发的典型代表。调查抽样按项目类型的多寡随机抽取, 比如果树项目总体较多, 则多抽取使之在样本中占较大比例。最终样本确定为19家丘陵山区开发项目, 涉及近年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政策支持的多种经营项目, 如经济林果、茶叶、蔬菜、花卉绿化、蚕桑等。在样本中, 各类丘陵山区开发项目规模大小不一, 盈利水平也不一样。从规模来看, 园艺绿化项目规模较大, 平均销售规模达175万元, 经济林、果树项目规模较小;从平均利润率指标来看, 竹笋和经济林盈利水平较高, 分别达到64.38%和68.25%。
二、开发项目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分析
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主要有:开发项目本身通过雇佣农村剩余劳动力, 增加农民就业岗位增加农民家庭工资性收入;开发项目通过租用土地给付农民地租可以与农民共享开发的利益, 从而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当然, 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项目的示范、带动, 影响农户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从而增加农民的家庭经营收入。
1. 农民在开发项目中的工资性收入。
农民工的工资发放标准存在差异。一般来说, 正式男工的工资标准要高于正式女工, 临时男工高于临时女工, 而正式女工又要高于临时男工。取众数, 四者的工资标准分别为30、25、20、15元/人天, 不同职工工资等级分明, 差异非常明显。从项目工资发放水平来看, 蔬菜、果树、茶叶三种项目雇工工资发放水平较高, 分别为500.00、474.86、390.91元/亩, 而花卉和经济林等项目相对较少, 分别只有250.00、50.00元/亩, 特别是经济林项目, 由于全年用工较少故分摊在每亩上的雇工工资也更为有限。
2. 农民在开发项目中的土地租金收入。
通过土地流转, 开发项目获得了土地经营权, 而农民则获得了土地租金, 构成农户每年的财产性收入。例如, 溧阳市横涧镇江洪兵家转出14亩旱地用于当地科技示范园建设, 每年获得土地租金5000多元。开发项目用地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集体的山地、坡岗地, 另一种是农户承包经营的耕地。由于土地质量及其他道路交通方便程度等原因, 山地、坡岗地大约在每年每亩50.00元, 而耕地则大约在每年每亩200.00元左右。将19个调查样本所租土地进行汇总发现, 虽然山地、坡岗地每亩租金较低, 但规模较大, 19个样本项目每年可给农户或集体带来71.55万元的收入, 而耕地面积较小, 只有8.21万元。另外, 从土地租期来看, 各类项目主要集中在30年, 50年有一些, 20、40年较少, 更长年份则没有。
三、政策建议
江苏省社会“三资”投资于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不仅可以增加当地农民就业岗位和工资收入, 还可以每年为农民提供一笔流转土地的财产性收入。为了进一步促进社会“三资”投资农业综合开发, 本文建议:
1. 搭建信息平台、发展中介服务组织, 加强项目论证中对
市场因素的考察, 积极引导各地按照比较优势进行经济林果和牧草基地的立项建设。丘陵山区开发应通过选择、设计主导、特色产业或产品, 实行种养加、供产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 推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最终实现全省农业经济的腾飞、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市场调研或预测作为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选择和设计的出发点, 以产品能否在市场转变为商品作为检验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否符合实际的依据。各地要通过搭建信息平台, 发展农民运销队伍及其它中介服务组织, 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当地农民提供信息, 促进产销衔接。
2. 增加农产品加工项目的立项审批数量, 尤其要以名牌农产品的加工产业发展带动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和增加农民收入。
统计显示, 目前我国的粮食、油料、水果、豆类、肉类、蛋类、水产品等产量均居世界第1位, 但产后加工能力仅为3 0%左右, 而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后加工能力达80%。丘陵山区开发要增加农产品加工项目的立项, 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基地建设、科研开发、技术服务、质量标准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及品牌运作与保护。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促进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 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提高增值水平, 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
3. 创新投资机制、改善投资环境, 大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
山区农民的增收之路 篇5
1 做好试验示范, 构建推广平台
(1) 用先进的生产工具代替人力劳动, 提高生产率、降低劳强度, 从而达到增收的目的, 是农机事业发展的要求和目标。然而, 由于地理条件、土壤变化和农作物生长条件的差异以及经济落后的制约, 山区半山区农业机械化程度仍然很低。为了迅速改变这一状况, 只有因地制宜, 多领域多渠道地做好农机试验示范宣传与推广, 引进适宜山区半山区特点的新机具、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通过试验示范, 把先进适用的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到农民手中, 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服务, 充分发挥农机在山区半山区的作用。
(2) 农业机械产品繁多, 型式各异, 不同地方不同农作物需要不同的农机具。特别是山区半山区地理条件复杂、海拔变化大和农作物种植差异大等, 就更需要通过不断试验示范, 并根据当地特点进行必要的改进完善。只有在引进试验示范的基础上, 通过农机部门反复试验示范后推广应用, 才能避免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者盲目引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 山区半山区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缓慢, 农民交通信息闭塞, 对农业机械化认识不足, 通过农机化试验示范建设, 可增强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感性认识, 让农民感受到农业机械是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实现增收节支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
(4) 由于山区半山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者文化基础知识偏低, 并没有专业的农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 通过试验示范宣传培训, 能够让他们进行实地操作, 亲自感受农机作业效果, 掌握农业机械有关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有利于建立农机推广平台, 促进农业机械化进一步发展。
(5) 山区半山区大部分农村经济落后, 政府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通过农机部门引导生产销售厂商实地深入农村, 进行示范宣传推广, 才能集中资金和精力引进先进适用的新机具、新技术。首先进行试验示范, 并在试验示范中加强宣传, 让社会了解支持农机化事业, 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
2 加强培训, 提高使用者素质
自2005年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 昭通市农业机械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兴旺景象, 但是山区半山区仍然处于相对滞后之中, 其主要原因除地理条件、经济薄弱以及过去农机技术落后外, 还有思想观念陈旧, 文化素质低等问题。
(1) 通过农机技术培训, 引导农民转变观念, 从传统经营模式中解脱出来。要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及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首先必须解决农民的认识问题, 要通过带机、带技术深入到农村实地宣传等各种途径和手段, 帮助农民彻底转变观念, 让他们充分认识到, 农业机械化是解放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和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2) 通过农机技术培训, 不断提高农民农机技术水平。山区半山区是农村教育的薄弱环节, 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低, 对农业机械的认识甚少, 很难较好地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低, 往往只注重使用, 而不注重于维护保养和安全操作;农业机械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安全要求, 只有通过培训才能较好地使用操作, 才能较好地发挥机械应有的作用及避免安全隐患。因此, 通过培训提高农民技术素质, 是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农民增收的关键。
3 培育作业市场, 提高农机利用率
山区半山区农机作业利用率低, 应想办法提高农机利用率, 增加农机作业效益, 充分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及农民增收中的作用。目前, 山区半山区存在的问题, 一是自有自用的农机户家庭式经营方式、分散的土地、作业市场化程度低、作业规模小及信息的闭塞, 制约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二是农业机械器具闲置率很高, 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三是由于农机具除耕耙作业外, 基本上是针对不同农作物的专用器具, 专一性、单一性很强, 大多数农机具完成一种作业后, 其余时间基本上闲置, 加之由于土地分散经营造成的田块分隔及作物品种不一致, 农机作业无法连续进行, 特别是山区半山区机具转弯及转移较为频繁, 服务效益低, 加上燃油价格不断上涨, 作业成本不断增加,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 甚至出现农机只当家庭劳动工具, 完成承包地作业后就不再进行增收服务的现象。
因此, 农机部门应积极引导农民构建新型合作组织, 适度发展规模经营, 积极引导土地流转, 探索农机发展的新路子, 不失时机地推动农机由家庭经营向合作化经营转变, 由传统、小规模经营向现代化专业合作化转变。
4 提供全方位服务
农民是典型的弱势群体, 特别是山区半山区农民, 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支持下筹集资金购买农机具更不容易。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及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需要各级政府、农机部门和农民的参与。
(1) 监督指导农机产品供应者建立健全售后服务体系, 确保农机产品能及时得到售后维修服务, 同时监督指导农机维修服务质量、农机产品质量。
(2) 建立健全并做好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受理工作, 及时处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 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
(3) 积极争取农用柴油补贴, 协调保障农用柴油供给。
(4) 健立健全市、县 (区) 和乡3级农机化信息网络, 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化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制度, 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及时、全面和准确的农业机械化信息服务。
(5) 充分发挥农机协会作用, 不断提高作业质量和服务水平, 提高农机作业效益。
(6) 在开展农机推广工作中, 农机部门要加强引导和监管, 根据地区实际, 对农机化发展规划进行充分研究, 对部分机具的总体数量适当加以控制, 不能任其盲目发展, 特别要对政策补贴机具可以进行宏观调控、合理布局、平衡发展, 营造一个良好的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只有健康有序的市场, 才能充满活力, 才能持续稳定向前发展, 才能使农业机械化事业在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中充满活力。
5 结语
山区农民的增收之路 篇6
福州市仓山区位于城区南部, 辖闽江入海口处整个南台岛, 面积142平方公里, 下辖5个乡镇、102个行政村。2012年全区户籍人口48.45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18.22万人, 占人口总数37.61%。现有农村抽样调查住户50户, 分布在全区5个乡镇的5个行政村。
福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福州调查队、福州市仓山区统计局相关的年鉴及调查资料为本文主要的数据来源。调查数据客观反映了仓山区农业经济发展及受调查农户的收支状况,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福州市仓山区第一产业经济发展现状
1.1 第一产业总量逐年下滑, 发展后劲极为乏力
2012年, 福州市仓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4.97亿元, 比增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9亿元, 比减0.9%。三次产业比重为0.89∶56.36∶42.75, 从三次产业贡献率及拉动情况看, 第一产业贡献率为-0.07%, 影响GDP0.0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为该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正日益退化。见图1:
1.2 第一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 渔牧业为辅
“十一五”期间, 仓山区第一产业以牧业为重;至2012年, 牧业逐渐消弱, 农业在第一产业中占主导。见图2:
2012年, 农业占第一产业总产值54.69%, 农业生产以蔬菜为主, 占农业产值79.59%;其次是盆景园艺, 占16.02%;水果占2.65%。牧业占第一产业12.69%, 牧业生产构成中奶产品和家禽饲养并重。渔业占第一产业16.87%, 以淡水产品养殖为主。
1.3 第一产业发展速度陷入低谷后呈企稳势头
从第一产业总产值增速上看, 从“十一五”中期的14.44%下滑到后期2010年-13.48%。“十二五”初期有所回升, 到2012年实现4.94%的增长。见图3:
从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上看, 2010年跌入谷底, -14.2%是近六年来最大的环比跌幅, 之后跌幅有所收窄, 但仍在零下徘徊。见图4:
综合以上两图, 仓山区第一产业发展速度呈“V”型走势, 尽管仍成负增长, 但可以预估走出瓶颈的趋势。
2 福州市仓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发展现状
2.1 从总量上看, 呈一高一低发展态势
2007年至2012年, 仓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呈逐年稳步增长态势, 环比增长分别为14.77%、7.62%、11.56%、12.2%、12.59%。从总量上看, 2012年, 仓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福州市24个百分点, 但低于市区近5个百分点。具体分别见表1、图5。
2.2 从发展速度上看, 滞后于福州平均发展水平
2007年至2012年, 仓山区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7%, 分别低于福州市1.1个百分点和市城区0.8个百分点, 发展步伐相对滞后。见图6:
2.3 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2012年仓山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887元, 较2007年增长93.85%;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250元, 较2007年增长74.06%。农民人均纯收入从绝对量和增长速度上与城镇居民收入仍存在较大的剪刀差。见图7。
2.4 从收入结构上看:工资性收入占主导, 一产收入趋零
现行的国家农村住户调查报表制度中, 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指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的费用支出、缴纳税款、上交承包金额后所剩余的部分。这部分纯收入既可以直接用于生产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 也可以用于生活消费支出和储蓄。农户人均纯收入可划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仓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情况, 见图8:
工资性收入:近六年, 该收入比重值在58.71%至65.76%区间, 一直是仓山区农民纯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2012年, 该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为58.71%, 主要为农户在企业中的劳动所得。从近年发展趋势看, 该收入所占比重略有下降。
家庭经营纯收入:该收入是仓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第二大组成部分, 由第一产业纯收入和非农产业纯收入构成。“十二五”期间, 第一产业发展放缓, 2012年, 该区农村调查户中无第一产业收入。从事家庭经营按三次产业划分:2007年, 比重是0.16∶0.11∶0.73;2012年, 该比重是0∶0.25∶0.75。非农产业成为农户经营性收入的来源, 六年间的平均增速为7.02%, 但低于农民纯收入的整体发展水平。
财产性纯收入和转移性纯收入:这两项收入构成比重从“十一五”期间的11~12个百分点提升到“十二五”中期近20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主要包括了租金收入和土地征用补偿收入;转移性纯收入则来源于调查户的离退休金和赡养费。
3 影响仓山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
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从现有的文献研究视角可以概括为三个层面:农户资本要素禀赋、农户经营结构和外部环境。有关资本要素禀赋与农户收入关系的文献主要集中探讨农户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农户经营结构视角的文献主要探讨农户种植业结构、非农活动 (例如兼业、务工) 强度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从外部环境视角研究农户收入的文献关注农户收入与所在地区环境的关系。综合上述因素, 影响仓山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
3.1 耕地等农业资源减少, 农产量增加的空间有限
在城市化进程推动下, 征地拆迁与开发建设步伐加快, 自然资源和生产条件受到制约, 单纯依靠纯农业生产来提高农民收入的可能性很小。以仓山区农业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为例, 可耕地面积急剧减少。据统计, 此两项指标分别从1997年的3.32万亩、0.99万吨降至2010年零耕地零产量。一些农业龙头企业难以扩大生产规模, 只能进行飞地种植。
3.2 农产品生产价格的上涨难以拉动仓山区农民收入大幅增长
近几年, 随着中央惠农政策的推出以及价格因素的影响, 农产品价格一路走高, 农副产品价格上涨10%以上, 特别禽肉类价格上涨20%以上, 但是仓山区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对农民收入贡献较小。
3.3 政策因素的影响, 传统农业结构受到威胁
以福州市现行环保政策来看, 为了控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仓山区已被列为养殖禁养区, 规模化养殖场按规定被拆除淘汰, 这必然影响第一产业的结构和农户的效益。另外, 部分村征地拆迁后, 缺少村财收入, 失地农民数量迅速增加, 缺少再就业的信息、技术、金融等服务支持, 大部分失地农民技能素质与需求不相适应, 存在着较严峻的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矛盾, 再就业形势严峻。
3.4 短期内农业生产效益提高难度大
目前, 仓山区普遍存在着承包者和实际劳动作者分离的状态。农民一般将种植业耕作, 畜牧业圈养, 渔业捕捞等强度大的劳作转包给外来工打理, 外来打工者“小富即安”和“小农意识”制约了社会化大生产, 也不利于产生规划效益, 因此农业效益无法在短时间内大幅提高。
4 仓山区发展非农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农村经济多元化对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产生一定影响。由于福州市正推进东扩南进, 仓山区农业土地资源还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 农民单纯依靠农业生产来增加收入比较困难, 因此发展非农经济就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突破口。
(1) 推行劳力转移社会化, 提高安置就业组织程度。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引导富足劳动力、失地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区有序转移。大力实施“强二进三”发展战略, 健全服务体系, 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就业咨询, 特别针对大量失地农民提供供需对接。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 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2)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依托项目建设特别是龙头企业带动, 提升农村整体发展水平。加快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 进一步扩大和开放个体私营等非公经营领域。以发展特色优势龙头企业为例, 突出发展茉莉花茶, 推进茶叶产业园集中区和茶叶批发市场建设, 形成“基地+产业园区+市场”的农业发展模式, 延伸茶产业链, 打造提升仓山区茶文化品牌, 推动茶旅游及相关产业开发和发展。
(3) 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 打造城市外围新环境。继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利用仓山区特有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人文历史, 因地制宜走“以工兴镇”“以旅游兴镇”“以市场兴镇”等小城镇发展道路, 形成明显的产业特色。仓山区现拥有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以此引导村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完成产业配套, 必将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
(4) 加大非农产业扶持力度, 拓宽非农产业发展道路。鼓励和扶持外出人员回乡创业, 在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 在技术, 信息等方面给予更多服务。提高农民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本领, 为全民创业提供信息、市场、技术、用工等指导服务。制定有利于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加大对农村道路、农村电网、电信, 以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领域的投资力度, 为非农产业发展铺平道路。
(5)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抓住仓山区“城中村”特点, 以旧屋区改造为平台, 在规划制定上积极与市里衔接, 将村庄规划纳入福州市总体规划。坚持生产、民生、生态环境三者并重, 重点突出资产改造提升和人居环境建设项目, 做到近期、中期、远期相衔接, 促进更多项目落地开花。可以引导有条件的村进行留用地开发建设单位, 利用旧厂房建设文化创意园、进行立面改造引进品牌酒店等方式, 加快产业转型, 提升产业档次, 以此摸索一条具有特色的城中村改造之路,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参考文献
[1]福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福州调查队.福州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2]陈锡文.权威解读中央农村发展新政策[J].半月谈, 2010, (2) .
[3]刘豪兴.农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山区农民的增收之路 篇7
1 平房区奶牛经济合作组织现状
首先对平房区畜牧业方面奶牛生产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研。平房区现有两镇、11个村、28个自然屯, 奶牛饲养是目前农民在畜牧业方面增收的一个主业, 饲养奶牛比较集中、发展形势比较好的村有平房镇的哈达村东岱家屯、平房村的平房屯、平新镇的韩祯村、平乐村。在调研工作中发现这几个村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农民们自发形成的“奶牛合作社”在农民致富发展中起到了突出的关键作用。东岱家屯位于平房区的最东端, 全屯现有农户75户, 人口230人, 耕地面积1350亩, 人均占有耕地5.87亩。目前全屯奶牛养殖户35户, 占全屯总户数的47%, 存栏奶牛220头, 户均3头牛, 日产鲜奶2吨多, 每月仅奶资收入就达15万元。仅奶牛一项年可增加收入近100万元。在以奶牛大户的牵头带动下, 养殖户自发地组成了奶牛互助合作社, 经过区、镇有关部门的扶持、引导, 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合作组织的章程, 为奶牛合作社提供信息、技术咨询和各种服务, 在维护奶牛户利益、推广青贮技术、良种繁育改良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韩祯村陈家屯农户156户, 饲养奶牛280头, 奶牛养殖户63户, 全部种植了青贮玉米, 其中32户建设了永久性的青贮窖, 陈家屯青贮事业发展好, 根本原因在于一是农民对科学饲养有了明确的认识, 二是他们的合作组织的团队作用, 建设青贮窖、窖贮青贮是一项团队合作的工程, 非一家一户所能完成的, 在村民代表的带头示范、帮扶指导下, 全屯奶牛养殖户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参与到青贮事业中来, 通过奶牛合作社的牵动作用, 陈家屯的奶牛养殖青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他象平房村、黎明村、平乐村、高潮村等养殖奶牛数量比较集中的村屯, 都成立了不同层次的奶牛经济合作组织, 在为村民服务、谋取经济利益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奶牛合作社”的缺欠
虽然平房区的奶牛合作组织在奶牛事业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目前的“经济合作组织”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的社会需求还有相当大的差别。加入WTO后, 国内外农业同台竞争, 其竞争的实质就是农业经济主体之间和经营规模上的竞争, 我国的国情和农村经济发展体制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状态, 没有自己的产业组织, 不可能在世贸组织原则约束下与国外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农场竞争, 即使在国内经济市场上也常常处于被动的生产经营, 在市场的大潮中随时会被倾覆。由于粮食市场价格上扬, 饲料价格上涨, 农民在饲养奶牛行业中获取的利润下降, 增收步幅减慢。由于奶业市场的无序竞争, 个别收购鲜奶的二道、三道贩子在不正规的鲜奶收购点压质压价, 克扣农民, 严重地挫伤了农民养殖奶牛的积极性, 个体生存的农户无力去与大市场、大公司集团、以及具有一定资本的个体经营户竞争, 只能听天由命, 最后放弃养殖奶牛, 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由于奶价偏低、饲料价格过高、再加上饲养条件始终无法改善、饲养规模停步不前, 部分农户只得放弃饲养奶牛, 还有相当一部分奶农徘徊观望, 对养殖奶牛增收失去了信心。平房区的奶牛合作社是比较低级、幼稚的一种自发的农民合作组织, 它在市场上不具有任何占有份额, 在市场交易中总是处于被动不利局面, 无法分享加工增值和销售利润, 因此只管“生产”仅享受生产中的产品带来的利益, 而在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的进程中, 其他方面带来的更多的利润, 广大农民没有享受到, 因此, 与发达的国家农业合作组织相比, 我们的农民付出的相对要多, 收获得相对要少得多。与国际接轨, 提倡引导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 农民自愿参加为其提供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合作社, 使分散经营的农户在加工、流通、金融等各项领域进行合作, 从而更加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这是我国、我区农民今后努力发展的方向, 也是国际合作社发展的共同经验。
3 发展新型农村奶牛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必由之路
有了一系列国内、国际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的模式和经验, 以及平房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进程, 因此, 加快培育和发展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 尽快形成规模经营, 增强农民的主体地位, 势在必行。党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 要“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胡锦涛同志也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更加进一步明确地指出, 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突出重点, 就是要“根据需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中央1号文件更加进一步提出了鼓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具体政策。这些重要论断和政策, 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高农民的组织化和合作组织的程度, 不仅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而且也是推动农民有效进入市场的关键, 同时也是当前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是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需要;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需要;是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矛盾的需要;是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需要。
【山区农民的增收之路】推荐阅读:
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08-26
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08-30
探索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07-24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考08-01
农民林业增收管理05-10
农民收入增收论文11-15
助推农民增收05-09
农民增收材料09-09
中国农民增收11-12
挖掘增收潜力 促进农民增收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