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产增收(精选11篇)
农民增产增收 篇1
贵州省习水县作为全国重点产粮大县, 粮食生产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自2004年粮食增产工程项目在全省启动实施以来, 习水县积极向省、市争取粮食增产工程项目, 连续组织实施、累计完成面积超过150万亩。该项目在省、市领导及专家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 在全县广大农技干部共同努力、扎实工作下, 取得显著成效。尤其近五年, 省农委下达习水县粮食增产工程项目实施面积90万亩, 实际完成104.6万亩, 超计划16.24%, 其中:水稻增产工程项目计划67万亩, 实际完成69.61万亩, 平均亩产384.6kg, 比当年同生态类型非项目区增产14.71%;玉米增产工程项目计划33万亩, 实际完成34.99万亩, 平均亩产333.9kg, 比当年同生态类型非项目区增产16.16%, 项目的实施有力促进了全县粮食稳产增产, 为粮食丰收作出了巨大贡献。2009年、2012年习水县两次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1 促粮丰收调结构, 增收脱贫提素质
1.1 促进粮食持续稳产、高产
2013年实施粮食增产工程项目24.05万亩, 总增产816.19万kg。其中:水稻增产工程项目16.4万亩, 平均亩产为391.7kg, 比全县非项目区平均单产354.9kg增产36.8kg, 增产率10.37%, 总产量增加603.52万kg。玉米增产工程实施完成7.65万亩, 验收亩产291.5kg, 比非项目区常规栽培平均单产263.7kg增产27.8kg, 增产率10.5%, 总产量增加212.67万kg。通过粮食增产工程项目的实施, 在遭受大旱的情况下, 全县粮食总产量仍达26.05万t, 保证了全年粮食生产任务完成, 确保了粮食安全。近五年来, 在全县累计实施粮食增产工程104.6万亩, 实现粮食增产1 512.3万kg, 为全县粮食连续稳产高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1.2 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按照省、市农委对实施粮食增产工程项目重点向边远贫困地区推进的要求, 近五年来, 习水县粮食增产工程项目在边远贫困地区和中、低产地区累计实施面积达85.1万亩, 占总实施面积的80%以上。其中:水稻增产工程在边远贫困地区实施56.3万亩, 平均亩产363.5kg, 比该类地区非项目区平均亩产320.24kg增产43.26kg, 总增产1 957.72万kg。玉米增产工程在边远贫困地区实施28.79万亩, 平均亩产317kg, 比该类地区非项目区平均亩产285.74kg, 增产31.26kg, 总增产875.99万kg。参与水稻、玉米两个工程项目实施的贫困农户, 人均增粮42kg。粮食产量的增加既解决了温饱, 又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近三年, 有力助推双龙、官店、坭坝等12个贫困乡镇陆续整体脱贫。
1.3 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粮食增产工程项目的实施, 提高了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稳定粮食总产量的同时, 积极提高耕地资源的产出效益, 调整耕地发展高效经济作物, 全县粮经比从6∶4调整为5∶5, 正逐步向4∶6过渡,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1.3.1 有机红粮产业不断壮大
依托茅台、习酒等赤水河白酒工业集聚区的天然产业优势, 发展工农一体化, 打造全县酿酒有机原料产业基地。加强有机红粮基地的建设, 实行订单种植, 合同收购, 发展有机红粮17万亩, 为茅台酒厂等提供优质有机酿酒原料2.5万t, 产值1.8亿元, 种植农户3.8万户, 户均收入4 730元, 成为全县一大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1.3.2 有机烟叶种植进展良好
全县有习酒、回龙、桑木、良村四个乡镇种植有机烤烟, 签订合同种植1.65万亩, 并通过南京国环有机认证, 生产有机烟叶2.37万担, 均价8元/kg, 比普通烟叶高出4元, 亩均高出800元, 烟叶总产值2 792万元, 烟农亩收入达3 001元。在十二五期间, 全县的有机烟叶种植面积将发展到10万亩, 极大地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
1.3.3 蔬菜生产发展加快
在稳定扩大东皇、同民、土城等传统优势蔬菜产业带的基础上, 新发展程寨乡石门村、醒民镇钢铁村、二郎乡江边村、庆丰村和马临经济区五一村蔬菜基地5个, 示范面积1 000亩以上。全县商品蔬菜种植面积达20万亩, 总产值9.37亿元, 为全县农民增收提供了一个稳定渠道。
1.3.4 种草养羊效益日益显现
全县新发展种草养羊农户1 018户, 上栏母羊1 600只, 全县羊存栏达28.3万只, 出栏23万只, 习水“黔北麻羊”品牌效应日益扩大。
1.4 促进农业适用技术推广普及
在粮食增产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 通过办点示范、辐射带动的推广模式, 促进双杂良种、水稻旱育稀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技术的集成配套综合推广应用, 提高技术到位率和普及率, 全县双杂交良种、水稻旱育稀植、玉米育苗移栽、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普及率达100%,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率达95%以上。
1.5 提升农业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
通过粮食增产工程项目实施, 集聚全县的农业技术人员, 为其发挥专业特长提供平台和机遇。全县农技人员加强专业培训学习, 深入农业生产一线, 将理论与技术应用到生产中, 抓培训办示范, 在生产中积累实践经验, 提升专业理论素质, 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 全县农技人员主持获得省农业丰收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 农业系统48人成功晋升为高、中级职称, 涌现出多位获得国务院表彰的“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和省表彰的“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等殊荣的优秀农技人员代表, 粮增工程年年被省、市表彰。
2 综合集成配套技术推广, 促进粮食生产增产增效
2.1 推广优良品种, 提高良种普及, 发挥良种高产潜力
县内偏远贫困地区由于受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长期以来种植技术落后, 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以前杂交水稻还没有完全普及, 普及率只有87.8%, 推广还有差距, 实施粮食增产工程重点向贫困地区推进, 使贫困区双杂交良种普及率达100%, 比项目实施前提高了12.2%, 优质稻普及率提高16.5%。项目区杂交水稻主要推广Ⅱ优602、中优808、Q优5号、准两优527、冈优900、科优21、Y两优5845、宜香725、香早优2017等品种。杂交玉米主要推广遵玉8号、遵玉3号、遵玉9号、黔单100、正大999、金玉306、裕玉207、中单808、黔单18、卓玉818、安玉2166、腾龙1号等品种。
2.2 抓住关键环节, 培育壮秧壮苗, 为夺高产打基础
在水稻增产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 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 重点抓好苗床培肥、床土消毒、适时早播、控制播量、强化温湿调控等关键环节, 配套推广旱育保姆、无纺布培育壮秧, 为夺取水稻高产打基础。项目实施区推广旱育稀植面积69.6万亩, 普及率达100%。在旱育稀植技术推广中不断更新完善技术体系, 改传统旱育秧为生态旱育秧, 推广沼渣沼液肥床、沼液浸种、沼液喷苗的面积39.67万亩, 占项目面积的57%。2013年习酒镇新园村县级示范点110.4亩全部采用生态旱育秧技术, 秧苗素质好, 发根力强, 分蘖多, 移栽大田早发优势强, 病虫发生率低, 产量高, 经验收, 该示范点平均亩产653.5kg, 亩节省农药、肥料成本28.6元, 节本增收明显。
在玉米增产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 推广普及玉米育苗移栽技术, 培育壮苗, 提高秧苗质量, 增加群体密度, 形成合理的高产群体结构。把好“适时早播、营养土配制、苗床管理、适时分类移栽、科学施肥、田间管理”六大关键环节。在项目区实施营养球、营养块育苗, 连片示范样板上100%采用营养球育苗, 培育壮苗, 做到球肥苗壮, 减轻根系损伤, 使移栽大田后返青快, 植株生长健壮。项目区玉米育苗移栽面积35万亩, 技术覆盖率达100%, 其中营养球育苗移栽面积33万亩, 覆盖率为94.8%。
2.3 强化规范移栽, 构建合理群体结构, 实现增产目标
实行规范移栽, 合理增加移栽密度是提高单产的重要措施。据调查统计:项目实施前水稻平均移栽密度仅为1万窝/亩左右, 玉米平均移栽密度仅为2 500~3 000株/亩左右, 移栽密度普遍偏稀, 严重制约了单产水平的提高。因此, 项目区水稻移栽时狠抓东西向、宽窄行、两粒谷规范化移栽, 玉米抓拉绳定向规范移栽, 全面提高移栽密度, 增加基本苗, 构建丰产群体。项目区规范化移栽覆盖率达到100%, 水稻平均移栽密度1.2~1.4万窝/亩, 玉米亩栽3 000~4 000株 (紧凑型3 500~4 000株;半紧凑型3 200~3 500株;平展型3 000株左右) 。项目区玉米规范化定向移栽技术覆盖率达100%。2010年土城镇水稻示范点面积62.7亩, 平均密度12 463窝/亩, 较上年增加2 463窝/亩。经验收, 示范平均单产达652.8kg/亩, 与相邻对照 (9 800窝/亩) 单产624.5kg/亩相比, 新增单产28.3kg/亩, 增产4.5%, 实现示范目标产量。
2.4 推广秸秆还田和配方施肥, 培肥改良土壤, 科学施肥提高产量
粮增工程项目区积极推广秸秆还田和旱地绿肥种植, 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五年来, 在项目区累计推广旱地绿肥种植11.6万亩, 有效促进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 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项目区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100.6万亩, 覆盖率达96.2%, 县、乡镇两级示范点全部采用测土配方施肥, 覆盖率达100%。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农业生产实际, 提出“项目区以有机肥 (圈肥) 为主, 有机、无机相结合, 氮、磷、钾平衡施用, 适量补充微肥”的施肥理念, 制定不同区域水稻和玉米的配方施肥方案。通过测土配方施肥, 改变传统偏施氮肥过多、盲目施肥和不合理施肥方式。通过测土配方施肥, 农民的施肥观念有了重大改变, 增产效果明显。2012年, 在民化乡沙溪村70.5亩乡级示范点, 县土肥站通过土壤取样测试, 实行配方施肥, 农技干部指导农户适时施分蘖肥、穗肥, 使产量得到较大提高, 验收平均单产达642.5kg, 与相邻田块对照常规施肥平均单产599.6kg/亩相比, 新增单产42.9kg/亩, 增产率7.2%。
2.5 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 开展统防统治, 确保实现目标产量
由植保站统一牵头, 会同其它部门,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一是选用抗逆性较强的优质杂交品种, 实施健身栽培, 增强抗病虫害能力;推广包衣种子和旱育保姆包衣播种;推广应用频振式杀虫灯, 物理诱杀害虫, 减少虫源基数。二是加强项目区病虫预测预报, 了解病虫发生的严重度、发生时间和防治适期, 在项目区建立病虫监测点5个, 累计发布中短期病虫情报53期, 为科学防治病虫鼠害提供依据。三是在项目区采取加大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宣传、发动、培训和指导, 增强以农民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观念。项目区共开展田间病虫防治技术培训会160次, 受训人员1.2万人 (次) , 发放病虫防治资料2.5万份。四是建立机防队, 实行联防联治:项目区建立22个机防队, 配备154台机动喷雾器, 示范点全部由机防队实行统防统治, 项目区全面实行机防队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 按照“统一用药时间、统一用药品种、统一用药剂量、统一施药方法”的原则开展统一防治, 覆盖率达100%, 及时、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 确保粮增工程项目目标产量的实现。
2.6 实行农机农艺结合, 减少农民劳动投入, 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农机农艺结合是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五年来, 在项目实施区推广机械化耕地44.7万亩, 占实施面积的42.9%;机收面积45.75万亩, 占项目实施面积的43.7%。通过机械化耕种和收割, 减少农民在田间弯腰弓背的劳作时间, 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平均每亩减少劳动力投入2个, 增加了农民季节性务工收入。
3 强化项目组织实施, 有力提升工作成效
3.1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切实加强组织实施
习水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粮食增产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 县成立了粮食增产工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农业副县长担任, 副组长由县农牧局局长担任, 县发改局、财政局、气象局、扶贫办、供销社、审计局、统计局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技术指导小组由县农牧局局长任组长, 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 县农技站、土肥站、植保站、种子站等局属有关单位的主要技术骨干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粮食增产工程项目组织领导, 研究决定粮食增产工程项目计划的分解落实、资金安排等问题, 组织检查督导、测产验收, 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拟定全县粮食增产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办点示范, 开展大面积测产验收和项目总结等工作。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技术指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技站, 负责日常工作。各项目乡镇 (区) 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技术实施小组。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强化对粮食增产工程项目的领导和组织实施力度, 做到技术人员适时到位、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关键技术指导到田, 确保全县粮食增产工程项目的实施完成。
3.2 狠抓技术培训, 办好示范样板
为了保证工程项目各项技术的到位率, 实行“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快速示范推广机制, 每年的春耕生产期间, 都会抽调技术骨干组成工作组, 分赴全县24个乡镇 (区) 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 五年来, 累计抽派技术干部246人 (次) , 印制了近4万份技术手册发放到所有涉农干部、村组干部、科技示范户、种粮大户手中, 培训乡镇技术骨干530人 (次) , 开展农民技术培训3 864期 (次) , 培训农民近40万人 (次) 。同时还通过县电视台、县远教办播放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旱育稀植技术、旱育保姆的应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以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让农民听得懂、看得着、学得会, 熟练掌握应用各项关键重要技术环节, 保证各项技术指标的超额完成, 对全县农业实用技术的巩固和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把办点示范作为推广农业适用技术、提高粮食单产的突破口, 认真扎实地抓好、抓实。全县县、乡、村三级联动, 独立办点, 五年来累计办各类示范点1 650个 (年均办县级点2个、44个镇 (乡) 级、260个村级示范样板) , 通过县、乡、村三级示范办点, 形成高标准的示范样板网络, 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3.3 充分整合项目资源, 开展技物配套服务
为实施好粮食增产工程项目, 县农牧局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并整合农推、土肥、植保等部门的项目。五年来, 组织杂交水稻种13.65万kg、杂交玉米种62.25万kg, 旱育保姆42.2万kg, 农膜50.5万kg、无纺布5 300m、专用复合肥3 825万kg、农药53万kg等农用物资, 到项目区开展技物配套服务, 累计整合补贴各类资金近950万元, 提高技术的到位率、成功率, 确保粮食增产项目全面实施完成。
3.4 加强项目督导检查, 严格兑现奖惩措施
为确保项目实施和任务的完成, 项目领导小组在生产的各个重要环节, 分4个小组对全县项目进行4次检查、督促、指导, 确保各项技术措施到位。每次检查结束后, 项目领导小组都对项目进行总结, 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对检查结果进行评比, 并将结果进行通报, 引起乡镇领导的重视, 促使工作没有到位的乡镇及时加强工作力度, 促进各项技术措施到位。县农牧局与各项目乡 (镇) 签订实施合同, 将任务分解到乡、到村、到组、到户、到田块, 将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将工作压力传递到人, 实行领导包村、干部包组, 行政干部负责落实面积, 技术干部负责技术培训和指导的双向承包责任制, 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奖惩到人, 增强全县基层干部和农技推广人员参与并实施好粮增工程项目的责任心, 为粮增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完成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农民增产增收 篇2
上洋镇的主要经济作物是荔枝和西瓜,粮食作物是水稻。但近几年来却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特别是荔枝,在2004年最低收购价竟然只有0.5元/斤,已跌破成本价0.7元。果农辛苦了一年,虽然增产,却不增收,严重挫伤了果农的积极性。在这里面,虽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有许多原因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解决的。现就上洋镇的实际情况来谈一谈如何解决增产增收的问题。
一.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调整,提高效益
在对市场需求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努力改善农产品内在质量,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注意发挥资源、科技、市场和人才优势,贯彻宜果则果、宜粮则粮、效益优先的原则。在具体品种上,引导农民瞄准市场变化,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如西瓜在上洋就应该推广黑美人系列品种,坚决淘汰“金钟冠龙”等旧品种。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比如荔枝,可以开发一些加工产品,如荔枝干、荔枝酒、荔枝罐头等。重点扶持一些有规模、有水平、有带动能力的种植大户,大力推进以公司带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方式,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二.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品牌农业
立足于本地实际和优势,发展自己的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发挥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区域比较优势。集中发展本地优势农产品,狠抓不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如上洋的“双肩玉荷包”荔枝,是优良的中熟品种,果大、色泽鲜红、肉嫩多汁、风味绝佳,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是上洋典型的特色农业,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品牌。同时也要打响上洋的西瓜品牌,让品牌创造更多的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三.搞好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培育具有本地资源特色的市场容量大、竞争力强,对农业生产具有带动作用的农产品深加工业,加快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并使这些企业逐步发展成为龙头企业,进而形成市场、企业、基地、农户紧密相连的经营体系,使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广大农民,一头连着广大消费者,具有经营规模大、购销网络多、市场信息灵的优势,向生产者反馈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结构,协助农民引进优质品种,帮助农户发展生产。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积极收购本地优质产品,与农民互相合作,搞好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四.强化服务,研究政策,提高农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认真研究制订农业结构调整对策,促进土地优化组合和使用;各部门加大对农业投入;信用社对种植大户、农户提供信贷支持,简化手续,优质服务;严格执行上级政策,控减不合理的农民负担。按照
“民有、民办、民管”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创立能人领头、以销农副产品为主的专业合作专业协会,如上洋西瓜协会。发展各种中介代理组织,把生产和流通有机衔接起来,让其带领农民调整结构,组织生产,化解自然和市场风险。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稳定农业服务人员,提高服务水平。
五.坚持科技兴农,拓展增收渠道
农业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搞好开发,增加品种,提高农产品品质,高标准建设农业科技示片,树立典型,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顺利发展。实施良种工程,引进优良品种,改良现有品种质量,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同时结合支柱产业的发展,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教育水平,增强农民对市场化的适应能力。
六.搞好农村市场建设,畅通销售渠道
农民增产增收 篇3
9月1日,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在长春市召开2012年全国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现场会,交流各地在新品种展示示范过程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布署下步重点工作。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局长张延秋,副局长马淑萍、宋文军,吉林省农委副主任于文波等出席会议。
于文波副主任代表吉林省农委对会议代表莅临长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吉林省是农业大省,也是种业大省。全省目前共有各类种子经营业户4325户,其中注册500万元以上种子企业141户,注册3000万元以上的种子企业25户,有全国种业骨干企业2个。全省种子企业资产总额已超过20亿元,种子经营量达到3.5亿斤。
吉林省高度重视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全省已形成以省、市、縣三级种子管理机构为主体、以农业科研单位和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为补充、与粮油高产创建深度结合的新品种展示示范体系。2012年全省建成展示示范区(点)70个,展示玉米新品种150多个,示范面积达到3200多亩。目前全省主要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三大作物优质品率达到80%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3%。
张延秋局长指出,今年农业部在全国设立了500个新品种展示示范点,展示新品种3000多个,新品种示范片750个,示范面积达150万亩,形成了国家、省、市、县、乡五级多方联动、相互补充的品种展示示范网络,取得了显著成效。张延秋局长强调,各地种子管理部门要做好种子的生产和供应,抓好种子市场监管,谋划好明年的工作,做好信息调动,扶持优势企业,全面推进种子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与农民增产增收 篇4
1 阻碍农民增产增收的原因
1.1 小农经济的农民生产意识过强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 我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使得农民拥有了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 耕作方式、耕种作物等都是农民自主决定, 这就存在着小农生产的短期行为, 由于耕地得不到合理利用, 而造成农民效益下降。
1.2 无耕地永续利用规划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民对土地疏于管理, 缺少必要的整地、养地措施, 只是一味的施用化肥, 很少或者是完全免施农家肥, 造成土地板结;二是没有合理的作物轮作制度, 把土地耕作视为短期行为, 只是依据上年作物市场价格来决定每年种什么作物, 导致作物重迎茬现象及病虫害发生严重, 例如:前几年油葵市场价格好, 个别乡、镇政府把油葵种植当做是振兴乡镇经济的法宝, 连年大面积推广种植, 虽在短期内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但好景不长, 3年后不仅菌核病大发生, 而且伴有向日葵茎腐病、断头等现象严重发生。再如, 由于近年玉米市场价格连年攀升, 全市玉米面积剧增。因玉米连作导致2013年玉米黑粉病及玉米螟等病、虫害大发生, 尤其是易感品种发病最为明显。在这种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低水平的生产条件下农民根本得不到可持续增高的经济收入。
1.3 农民生产过程科技含量低
通过“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的高稳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 农田基础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 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目前仍有70%的农田属中低产田, 这部分农田仍处于“靠天吃饭”的现状, 特别是坡岗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更弱, 基本上处于“雨养农业”的状况。另外, 农户种植结构较为单一, 传统生产方式仍占主导。与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 传统种植结构仍占主导地位, 农业生产整体科技含量不高, 先进实用技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生产力水平低。多数农民对改变种植结构和科学种植等新事物接受较慢, 仍以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效益低下。
1.4 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够,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据农业普查, 全市农民初中文化程度以下占90%, 对新科技、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 阻碍了农业科技推广的进程;农业科技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的0.1%, 同时现有的农业科技人员中, 大部分属于产中服务型人才, 缺乏综合性、多学科方面的知识, 难于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农技服务机构设备简陋, 服务手段落后, 特别是乡镇农技部门的办公条件和服务手段更为简陋和落后。
2 农民增产增收的对策
2.1 充分发挥阜丰集团的玉米加工优势
坚持走“农业稳市”之路, 以市场为导向, 以资源为依托, 进一步巩固粮、油两大基础产业, 合理调整粮经结构, 坚持土地种养结合。在扎兰屯市积温区2100℃以上乡镇实施玉米-大豆-高粱为轮作方式。
2.2 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品牌申报认证, 开展深加工型蔬菜种植业 (如:辣椒、西红柿等烘干类蔬菜种植) , 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避免种植风险。在积温区2100℃以下乡镇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 可实施早熟玉米-早熟大豆-蔬菜轮作方式。
2.3 因地制宜多种类种植
不仅要依托哈慈药厂带动全市中草药种植, 还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扩大马铃薯加工规模, 带动马铃薯作物种植, 发展沙果等地方果品的生产规模, 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2.4 重视农业新技术的配套推广
农民增产增收 篇5
粮食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工作对引导粮食种植,指导农民选择优良品种,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可保证粮食质量及品质稳定,为粮食生产和加工服务,为政府掌握粮食质量信息,制定宏观政策提供重要依据,为粮食企业收购、储存、销售等经营活动的决策提供质量信息。
一、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的作用与地位
1.有利于粮食增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目前,我国粮食总产每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但每年的粮食消费也在1万亿斤以上,粮食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加之,粮食持续增产难度加大。一方面,粮食生产基础薄弱,后劲不足,科技支撑乏力等根本性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另外,还存在一些严重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等不利于生产的不确定因素。另一方在,由于农资价格上涨,粮食生产成本逐步上升,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不断下降,直接影响到农民种粮积极性。因此,开展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时,向农民和市场推荐高产、优质、高效的粮食品种尤为重要,而选择的依据就是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通过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不同的品种进行比较,从而选择适合当地土壤、季节、气候、水系的合格品种,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达到增产增收,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同时,开展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有利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可以及时掌握粮食真菌素感染、重金属及无机砷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粮食污染造成危害,达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之目的。
2.有利于农民增收,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问题高度重视,执行最低价格收购政策,维护农民利益。去年下发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明确提出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号不能变,要求不能松,支持不能减。今年国家又提出了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格。这充分说明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和对种粮农民的关心。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的最有效办法是种粮收入的提高,而种粮收入提高的关键在粮食的平均产量和质量。只有向农民推介产量高、质量好、品质佳、营养高、香味浓的粮食品种,使之成为市场上适销对路,消费者喜爱的新品种,才能让农民在增产的前提下,卖一个好价钱,从而调动农民持续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也只能通过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国家可以根据不同品种的品质状况,制定合理的收购价格,保护农民利益,更好地执行国家保护价政策,防止坑农、骗农事件的发生。
3.有利于提供原料,加速推進粮食产业化经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粮食又在整个农产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些年,我们积极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把粮食生产当作粮食加工的第一车间,开展深加工,从而提高了粮食制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在开展粮食质量检查和品质测报时,根据粮食产业化企业加工的要求,向农民和市场推介粮食加工专用粮食品种,并要求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与种粮农民实行订单生产,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化链条,达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农企双赢目标。
二、完善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的环节与内容
1.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以县为单位,各粮食局在当地县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县粮食质量的调查和测报工作,仓储科和粮油质检站负责开展收获质量调查采样、收获质量统计工作。对本县生产的主要粮食有重点选择3—5个品种进行质量调查和品质测定,不仅要测定其质量,而且要测定其产量,主要从供种、生产、收获、收购、加工、消费六个环节进行跟踪连环测定。同时对居民食用情况进行调查,听取消费者对该品种粮食的评价情况,对主要质量指标进行检测和统计分析,并与上年情况进行对比。
2.县粮食局要将分品种粮食跟踪调查的质量、产量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及时撰写年度粮食分品种质量调查报告上报市粮食局,县粮食局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根据自己测定的分品种粮食的质量、产量调查情况,并结合上级反馈的意见,组织专家对本地分品种粮食的质量、产量情况进行评定,确定哪些品种是向农民推荐,可考虑在没有替代品种的前提下暂时种植的;哪些品种是建议农民不种或减少种植的。县粮食局要利用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确保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重点要把握种子供应、农民购种、消费三个环节。首先是种子供应环节,要提前让种子部门知道和了解哪些品种是市场上适销对路且消费者喜爱的,哪些品种是市场滞销,消费者淘汰的,让种子供应部门在采种的过程中选择前者,淘汰后者;其次是农民购种环节,县粮食局要在每年粮食播种前,把粮食品质测报的信息发布给种粮农民,让他们按照政府的指导,在市场上选购质量好、产量高的粮食种子;其三是消费环节,一方面是向市场和粮食购买商发布粮食品质测报结果,让市场和购买商选择不同质量不同价格的粮食品种进行销售,另一方面向消费者发布粮食品质测报结果,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口味与爱好选择不同质量和价格的粮食品种进行消费。开展粮食品质测报的发布要把握“四性”,一是准确性,即测定和发布分品种粮食的质量和产量情况要准确,不能有误差;二是指导性,县粮食局每年发布的粮食品质测报,其推荐的品种应该是农民愿意种植、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其要求减少的品种要逐步达到少种和不种的效果;三是权威性,要让农民逐步将粮食品质测报结果成为调整结构、提高生产、引导消费的晴雨表;四是严肃性,县粮食局,特别是仓储科和粮油质检站人员要以科学、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粮食品质测报工作,并扎实做好每一个品种、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数据的分析汇总工作,确保其准确性、指导性与权威性。
三、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的对策
1.加大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信息发布力度。应采取多种方式发布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信息。如用电视、电台广播媒体、专业培训和宣传单、宣传条幅等多种形势,大力推广粮食品质测报推出的优良品种,让农户了解各优良品种及品种质量检验数据,增加粮种产品可比性和选择性,农业技术推广及种子管理部门应根据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报告,组织权威种子专家下乡宣传,讲解优良粮种种植特性、管理要点及销售渠道,以更好地服务“三农”。
2.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要为加快优质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服务。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推介优质品种,通过优质品种示范作用实现户带村、村带乡、乡代县,用典型经验鼓励和引导农民按标准组织生产,实现粮食优良品种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质品种,形成不同品质特征的粮食种植区域,提高优质品种种植规模化程度。
3.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要为加快订单农业的发展服务。通过建立“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企业联系农户,按标准统一提供良种,统一收购,统一组织生产、加工,统一包装、销售。创建粮食优质品牌,以工业发展反哺农业,实现工、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订单种植可以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价格波动的不利影响,使生产的农产品有比较稳定的销售渠道,可获得较好的收益。农民为了获得订单,并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得在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加强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上努力。
4.注重比较和跟踪,加大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面。粮食质检部门要对上一年度推介的粮食品种进行产量品质销售状况的跟踪调查、对比分析,通过比较看效果。对品质指标达不到优质标准的品种,要请有关专家进行会诊分析,以便改良种子,改善粮食品质。粮食品质测报工作要加大测报覆盖面,各级粮食质检机构要充分掌握辖区内粮食种植品种的质量信息,便于对品种间、地域间的粮食质量进行比较分析,更好地为农民推荐优质粮食新品种。
农民增产增收 篇6
农业电视专题节目, 对于宣传推广农业科技具有成本低、覆盖面大、速度快、农民方便易学的特点, 通过电视这一当今最大媒介指导农业生产、推广农业科技、传达农业政策、传播致富经验、提供农业信息, 是实现农业部门职能转变的一种新的农业服务方式, 其效果是明显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快了农业科技推广步伐, 促进了农民素质的提高
开办农业电视节目, 利用农村电视普及的优势找到了农技推广与农业生产的最佳切合点, 既促进了农业科技推广, 又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我县2008年制作的《大棚桃、杏种植管理技术》播出后, 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应农民要求又重播了三次。薄庄村农民薄金培利用学到的知识建起了三个高标准的日光温室, 种植大棚杏、大棚油桃, 年收益5万元以上。2006年制作的《要想收入多, 棉瓜搞间作》电视专题片, 在全县引起了强烈反响, 当年棉瓜间作面积突破了20万亩, 棉花不少收, 西瓜效益高, 农民亩增效益600余元。2010年制作播出的《金银花加工技术》科教片, 广大农民通过电视学到了金银花新的加工技术, 利用小烤房、先进的技术加工的金银花不仅色泽好, 而且品质优, 价格比用传统的加工方法的每市斤高出13元左右, 仅此一项, 全县农民增收4000余万元。
2.成为了领导和农业部门指挥和组织农业生产的重要阵地
实践证明, 在当前农村和农业的经营体制下, 通过电视这一媒介去组织和管理农业生产更加有效和事半功倍。2006年, 按照省、市和县委、政府要求, 全民动手, 消灭黄顶菊这一外来杂草, 巨鹿县制作了《全民动手, 彻底清除黄顶菊》电视专题片, 片中详细对黄顶菊的生长特性、危害、防治方法作了详细介绍, 节目播出后, 仅用三天时间, 全县黄顶菊的防治清除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其他如农作物病虫防治, 农事活动, 巨鹿县紧跟农时制作播出的病虫情报, 农事指导栏目及时准确为农民的病虫防治、农事安排提供科学的依据。
3.为农村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产业化提供了导向服务
农民需要科技、科技需要市场, 农业电视节目可以称得上是科技的一个大市场。在这里, 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技术和项目来发展生产, 不仅提高了自身素质和竞争意识, 也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导向服务。巨鹿县种植金银花历史悠久, 但由于品种、技术及加工工艺等方面的问题, 产量始终没有大幅度提升, 农民种植金银花效益较低。巨鹿县农业局经过选育培育出了优良品种——巨花1号, 并编辑制作播出了《要发家种银花》《一个“花痴”的故事》《银花情思》《金银花的加工技术》等专题片, 在农业电视栏目中反复播放, 在全县迅速掀起了种植金银花的热潮, 种植面积由2000年的3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0万亩。其他特色产业如枸杞、杏在电视节目的宣传下, 农民种植的热情日渐高涨,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形成了巨鹿三大特色支柱产业, 同时也成为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巨鹿县也先后被省农业厅评为“河北金银花之乡”“河北枸杞之乡”“河北杏之乡”。
十多年的工作经历我感受颇深, 农业节目对象主要是农民, 由于农村比较贫困落后, 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 这些受众有其特殊性, 为此, 农业节目更应具有直观、形象、可操作性的特点, 使农民一目了然、一听就懂, 看后就能应用,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制作农村节目时需要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节目内容要紧跟农时, 贴近农民, 做农民当前做关心的事。农业电视节目创作要和农业技术人员多沟通、多联系, 把农民正在进行的农事活动弄清楚, 农民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 农民头疼的管理措施弄清楚, 真正了解农民最需要的是什么, 把节目定好位, 提高节目的针对性、时效性。
2.语言运用要朴实、通俗易懂, 节目形式要生活化、故事化。农民普遍接受的语言是:干脆、生动、俚俗、上口, 符合当地农民语言习惯, 充满农村生活气息。农民普遍喜欢的节目形式是:通俗化、生活化、故事化。农业节目的内容有部分是科学和专业用语, 有些词语农民朋友不一定听懂、听得明白。为此, 节目要做到朴实无华、通俗易懂, 尽量使用简单的字句, 有些专业术语, 还可以作简单的解释。同时, 农业节目的图像也较呆板, 因而要通过电视特技等表现形式, 宣传上更应讲究策略, 把大道理、专业技术讲得通俗易懂, 使农民能理解、能接受, 又方便操作, 既要真实感人、亲切动人, 又要寓教于乐、妙趣横生。
3.要有一支懂农业技术、具有一定写作水平的农业电视节目队伍。农业电视节目采编人员要认真学习农业农村政策, 要心系农民、懂得农业、了解农村、真正为“三农”服务。要改变居高临下的视角,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把节目做得有内涵、有深度, 更加贴近农民, 贴近农民生活贴近农村实际。
农民增产增收 篇7
落后的推广思想及意识为影响农机技术推广创新的最大障碍。若无推广思路的创新, 则无行动的创新。若要做好推广思路创新, 关键即需做好日常农机推广工作的四勤, 即“眼勤、脑勤、腿勤、嘴勤”。完全摆脱过去的“推广项目等传达、成果验收等着查 (上级检验) 、推广经费等着拿 (上级拨款) ”的传统方法, 需主动联系项目, 通过政企联合获得经费, 并认真总结, 了解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法规制度, 增强与市场的深入联系, 确保市场需要什么技术, 就为农民推广什么技术, 想方设法主动为农民提供服务。
2 实现农机推广方式创新
一直以来, 农机技术推广都是“技术人员教, 农民学;技术人员讲, 农民听”的模式, 农民由始至终都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状态, 这对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来讲十分不利。因此, 农机技术推广的创新重点就是方式方法上的创新。首先, 需定期调查分析农民需求, 使传统推广模式与农民需求的技术推广相结合;其次, 需展现农机技术推广队伍专业化能力优势, 定期与不定期给予指导、巡视和培训, 使农民掌握农技设备维修、保养与操作技术[1];再次, 创新农机推广宣传途径。开通技术咨询电话, 使农民能够及时将与农机技术相关问题反馈至农机推广部门。也可增设业务网站, 在网站上发布与农机技术推广相关的信息, 农民还可自主登录网站查询或咨询需要的机械技术问题, 展现网站便捷性, 搭建部门与农民交互平台, 增强农机技术推广效率。最后, 依托示范基础带动作用。在农机技术推广中, 结合当地农业产业机构调整状况, 建设专门的技术推广示范基地, 进行新农具、技术的推广与试验, 实现农机、农艺、农业的彼此结合, 拓宽辐射带动范围。
3 实现农机、农艺融合深度的创新
农艺技术若要得到规模化的、标准化的应用推广, 需与农机化技术彼此融合, 方可转变成现实生产力。实现农机与农艺的深度融合, 为农机技术推广的重要研究方向。各级农机技术推广部门需强化与农业推广机构的联系, 了解需求, 增进合作, 主要研究以油茶、玉米、水稻、小麦和马铃薯等为主要农作物的机械化生产、收割技术模式, 从农艺模式、作物品种、种植方法着手, 探究农技与农艺融合新机制, 给出工作方案, 协作开展技术培训、理论研讨等多项活动, 寻求更多农机、农艺融合新路子。
4 实现农机技术推广制度创新
新形势下, 做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还需建立新的体系制度 (包含人事、薪酬、奖励等多方面) , 保障农民利益。如相关部门可制定针对性的法律法规, 站在农民根本利益视角, 建构以农机技术为主, 农民专业合作联合发展, 农业生产、农技科研与培训彼此参与的农业体系, 在工作推进中给予对应的政策辅助与资金保障, 并将政策的执行落实到个人, 为农机技术推广创新提供更多法律保障, 增强可行性。
5 实现农机技术推广队伍建设的创新
目前, 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专业性技术人员与真正掌握现代农机技术的人才缺乏, 不少农机推广人员年龄均已较大, 加上受知识视野限制与基层工作条件的影响, 也没有及时接触新知识, 不满足日新月异的农机技术推广变革要求。因此, 下一步工作重点即相关部门要借助待遇、政策与职称上的倾斜吸引更多优秀的专业性推广人才, 力求留住人才。此外, 还需定期对在岗工作人员实施新理论、新技术的学习与培训, 将培训的长期化、持续性纳入制度管束的范围稳定下来。并建构公正、公平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 使工作能力强、有积极性的推广人员得到肯定与表扬, 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总之, 农机技术推广创新任重道远, 应在认清问题基础上, 主动参与到农机技术推广创新实践活动中, 强化宣传, 提高人员素质, 创新制度体系, 真正以维护农民利益为抓手, 为农民推广更多新技术、新成果, 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农民增产增收 篇8
关键词:灌区,节水,促进,增产,增收
1 灌区概况
乌溪江引水工程是浙江省实现“西水东调”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 引浙江西部乌溪江之水, 解决浙江中西部的金衢两地干旱缺水问题的民心工程。乌溪江引水工程 (金华片) 灌区位于金华市婺城区西部, 引水干渠总长79.79km, 其中金华段24.62km, 引水流量11m3/s。乌引灌区金华片共涉及婺城区的罗埠、洋埠、汤溪、莘畈、蒋堂、白龙桥、琅琊、长山及兰溪市的马达共9个乡镇。灌区总土地面积78.58万亩, 总耕地面积39.01万亩, 设计灌溉面积30.06万亩, 是国家级大型灌区。灌区主要种植水稻、棉花、油菜等作物, 是我省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 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成果
灌区原有渠系大部分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大多为土渠, 渠道渗漏水现象严重, 建筑物老化且不配套, 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1, 灌溉效益差, 用水效率低等已严重制约了灌区的发展。对此, 我管理处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之大好机遇,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从1999年起, 已实施了五期六个年度的项目建设内容, 使灌区工程硬件得到明显改善, 工程效益衰减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到目前为止, 累计完成投资8300余万元, 共完成渠道防渗衬砌112km, 配套渠系建筑物518处, 泵站技改3处及堰坝4座, 水管理信息化建设14处。工程建设为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为灌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成绩显著。
2.1 灌区设施落后的面貌得到了改变, 农业的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
2.1.1 已配套衬砌后的渠道, 改变了以往塌方、渗漏、淤积和草木丛生等落后面貌。渠道经拓宽加深改造, 过水断面达到了设计要求, 卡脖子地段也得到了彻底的处理, 从而, 改善了配套项目区内农田的灌溉条件。
2.1.2 配套项目实施后, 项目区内水流速度增快, 灌溉时间缩短, 渗漏水减少, 节约了有限的水资源。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41提高到0.51, 渠系水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了0.58, 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和排洪能力。
2.1.3 配套项目区内渠系建筑物的新建与修建 (如闸门、机耕桥、埠头等) 方便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
2.2 灌区实现了“开源、节水、增效”的目的, 逐步从单一的农业供水向农业和城市双层次供水转变。
乌溪江引水工程续建配套工程通过拓宽加深改造, 实现了乌引主干渠与灌区渠系相衔接, 使乌溪江水能够自流灌溉到金华灌区, 每年可向衢州引水2000万m3以上。特别是随着厚大溪及莘畈溪堰坝的建成, 每年可增加引水8700万m3, 两条溪的水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可使多余的水量向企业及城市供水。项目区内灌区的种植面积、种植结构发生调整, 从单一的种植粮食作物向果蔬作物、水产养殖等方向发展, 加快了金华西部开发区的开发建设, 促进了灌区经济的发展。
2.3“乌引”配套工程的实施,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促进了灌区经济的发展。
2.3.1 项目实施后, 新增灌溉面积2.75万亩, 改善灌溉面积16.60万亩。受益区灌溉保证率由70%提高到82%, 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34万kg, 年综合效益为1654.4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每年由3307元提高到5744元。
2.3.2 项目实施后, 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减少灌区上下游用水纠纷, 维护本地区的社会稳定, 促进灌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3 通过节水续建配套项目的实施, 减少了水资源的污染, 促使灌区中草木等植被的生长、灌区的沟渠和塘库不易干涸, 能提高灌区的水质, 改善了灌区的生态环境。
2.4“乌引”配套工程的实施, 灌区防洪抗灾能力大大的提高, 减灾效益明显。
通过五期配套项目的实施, 灌区有4.66万亩提灌面积改为自流灌溉面积, 据统计灌区范围内农民提灌电费成本每亩为30元~60元之间, 这还不考虑机埠的维修及农民的工资等, 按平均45元/亩计算, 年可节约灌溉费用支出68万余元, 这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另外, 灌区内通过横路溪、桐溪等沟溪治理, 解决了灌区部分地段年年涨大水的状况, 减少当地群众每年直接农业损失。
3 对策与建议
灌区渠道防渗衬砌及渠系建筑物的配套, 改善了灌溉条件, 但灌区信息化管理水平还较低, 建议下一步加大灌区信息化系统建设力度, 提高灌区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另外, 灌区配套工程建设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 灌区工程效益发挥是由灌区管理和各级渠系综合形成的, 已实施的工程仅仅是干渠续建改造的一部分, 今后的灌区续建配套任务还十分繁重, 建议国家今后继续对灌区建设给予大力支持, 使灌区能够连续建设, 确保灌区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农民增产增收 篇9
一、积极抢收抢种抢管
现阶段正处于小麦、油菜成熟期,应积极组织农户和农技服务部门做好小麦、油菜等小春作物收获准备;现也正是水稻、玉米苗期,是大春作物栽培管理的关键时期,要抓住农时抢栽水稻、抢种玉米,对于夺取水稻、玉米的稳产高产十分重要。鉴于灾区劳动力缺乏,首先组织灾区老百姓互助抗灾自救,必要时,建议在异地组织突击队到灾区抢栽抢种,确保我省水稻、玉米的生产面积和栽插质量;尽快栽种供应城市受灾群体的各类蔬菜,恢复猕猴桃、梨等果树树体,剪除严重伤枝;在非重灾区安排专门的蔬菜育苗基地,以确保灾区灾后的恢复性生产用种。尽快组织专家深入灾区做好病虫害预测和防控技术培训,加强对水稻、玉米、蔬菜等病虫害的监测预报;调运自动喷雾器和农药作为救灾物资投入灾区,在水稻栽插时实行“带药移栽”,以减少稻瘟病的发生。对迟栽水稻、旱地补种改种、增种间套作物开展农技培训和田间指导,在抢栽抢种时要注重科学引导作物品种和熟期选择,避免“广种薄收”,甚至绝收,第二次伤害农民。
二、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尽快组织排查、修缮田间水利基础设施,挖掘高标准农田生产潜力,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原种植作物和品种结构本身不够科学合理的,利用这次灾后恢复重建,引导重新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优质高效农业,努力降低地震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并发挥长期效益。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力度,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着力打造绿色和特色“双色”农业产业基地,充分发挥产业基地集群效应,推进优势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生产,提高优质农产品比重。当前灾区农户粮食囤放点潮湿,亟需以烘干设备为主的小型农机设备以解燃眉之急。灾后重建要组织实施好政策推动、项目牵动、示范带动、上下联动战略,用先进的农机装备武装农业,用先进的农机化技术改造农业,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要从政策和资金上调动农户购置和使用农机具的积极性。
三、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以灾后重建为契机,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主体,推广“大园区+小业主”及家庭农场等适度规模经营模式,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强做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种植大户,发挥其组织、带动和示范作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培育一批种植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示范户等新型农民,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突出政策引导,重点在融资借贷、税费减免、项目资金提供和管理等方面下工夫,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依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 积极发展专家大院、院县共建等服务模式, 强化科技对灾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健全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中心和农民培训基地, 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围绕市场需求, 进行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科技攻关, 重点推广水肥耦合技术、病虫害物理防治技术、循环种养技术等, 不断提高灾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五、迅速科学编制灾后农业恢复重建规划
农民增产增收 篇10
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精神引导下,延边州专业农场数量快速发展,目前总数已达685家,经营总面积达5.1万公顷,其中流转面积达4.3万公顷,占经营总面积的86%。专业农场在延边州的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专业农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较大贡献。全州619家种植粮食作物的专业农场实现产量24.5万吨,平均每家专业农场粮食产量79万斤; 二是在推广农业新技术中,专业农场发挥了主力军作用。2013年,专业农场共落实推广高光效农作物面积3万多亩,占全州推广面积的40%。敦化市大石头兴发专业农场种植49公顷玉米中有47公顷推广了高光效种植技术; 三是在推广农作物新品种中,专业农场率先垂范。今年,延边州不少专业农场种植了玉米垦单22、水稻五优稻4号等晚熟高产品种,粮食产量获得了较大的增幅。汪清县鑫铭专业农场通过种植水稻五优稻4号晚熟香米品种,粮食单产每公顷增产20%以上,多产3000余斤,增收近万元;四是专业农场通过开展规模经营,加强经营管理,也获得了超额利润。据统计,今年全州专业农场产值6.08亿元,净利润2.5亿元,平均每家专业农场净利润36万元。其中净利润20万元以上的专业农场561家,占全州专业农场总数的82%。
(延边州农委 供稿)
农民增产增收 篇11
1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
克山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 齐齐哈尔市东北部, 幅员面积3320 km2, 总耕地面积302万亩, 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马铃薯等, 全年降雨量500 mm左右, 全年积温2450℃左右, 全年无霜期120天左右。全县90%以上的耕地实行联片耕作, 到2014年全县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57万亩, 占总耕地面积的85%。克山县是全省农机化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程度较高的县份, 现有千万元规模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36个, 农机大户200多个, 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4 121台, 大中型农具8267台 (套) , 农机总动58.5万k W。耕、种、收机械化程度达到98%以上。2014年, 克山县在河南乡大河、二河、公政、学习等相邻5个村建立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实施面积20 433亩, 仁发现代农机合作社为实施主体, 以大机械深松联合整地、大垄双行通透栽培、大机械植保和中耕、大机械籽粒收获和摘穗收获为技术模式, 进行玉米种植全程机械化生产, 并总结示范推广。
2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2.1工艺路线:机械整地→机械精量播种 (同时深施底肥) →机械药剂灭草→机械中耕封垄追肥→机械收获 (同时秸秆粉碎还田) 。
技术模式:机械浅翻深松、耙地、起垄 (秋作业) →种子清选、等离子体处理、包衣处理→机械精密播种、深施肥→机械药剂灭草、中耕管理→机械收获、秸秆粉碎还田。
2.2技术要点和机具选配:
1机械深松联合整地技术。采用机械深松联合整地技术, 主要应用纽荷兰T8040、T8050、迪尔7930型拖拉机配带迪尔512、凯斯530C联合整地机, 采用这些技术含量高的农业机械, 实现深度在30~35 cm的要求, 并一机多用, 减少机车进地次数, 实现整平耙细的农田耕暄要求。
2机械精密播种技术。采用维美德T191、迪尔7930、迪尔8270大型拖拉机配带西格玛、格兰、伊诺罗斯、沃尔等大型精量播种机作业, 采用110 cm大垄双行侧深施肥的高产栽培模式。2014年4月26日开始机械播种, 到5月6日前集中利用10天时间全部完成玉米播种工作任务。同时, 选用适合当地的丰单3号和丰单4号两个优质玉米种子, 播种前等离子处理器进行种子处理后, 再用种衣剂进行包衣, 亩下种量1.25 kg, 亩保苗4800~5000株。亩施化肥量57.5 kg, 其中:玉米专用肥50 kg、尿素7.5 kg。
3机械深施肥技术。在机械精量播种的同时, 进行机械深施肥, 施肥深度15~25 cm, 种床和肥床每公顷施肥量在860 kg左右。
4高效植保技术。采用迪尔4630、凯斯3230液体施肥机进行播后药剂封闭灭草或苗期药剂灭草、喷肥作业, 作业效果达到安全高效的标准。
5机械收获技术。采用迪尔S660、牧神4YZ-4联合收获机于10月初开始收获, 收获质量普遍达到损失率低于2%, 果穗损失率低于3%, 籽粒破碎率低于1%, 茎秆切碎留茬高度低于100 mm的要求。
6机械烘干技术。利用合作社建设成套的谷物干燥设备、仓储设施, 及时对收获的玉米进行烘干作业, 降低含水率, 达到国家安全贮存标准, 提高品质、耐贮性和加工性, 保证粮食优质优价。
3取得的成效
通过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 实行土地连片规模经营, 大机械标准化作业, 降低作业成本, 提高粮食产量,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1提高了经济效益
1增产增收。示范区通过应用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采用深松整地、化肥深施、种子等离子处理、大垄双行精量播种, 高效植保、机械收获等技术, 亩保苗由常规种植的4700株增加到5100株, 亩产量由常规生产方式的710 kg增加到763 kg, 示范区对比亩增产53 kg, 增幅7.46%, 按每千克1.7元计算, 亩增效益90.1元, 总增产效益184.1万元。
2节支增收。一是省时增收。通过大机械精密播种、植保和收获, 提高了作业效率, 缩短了作业时间, 保证了播种、喷药 (肥) 作业都在最佳作业期完成, 作物长势好, 增产效果明显。大机械联合收获, 既提高了作业效率, 还确保了颗粒归仓, 并且质优价高;二是节肥增收。通过机械深施肥, 提高化肥利用率25%以上, 平均每亩节省化肥投入10 kg, 节支30元, 项目区节省化肥投入61.3万元;三是节省作业费支出增收。机械连片作业, 亩作业费节约10元, 项目区节省机械作业费20.43万元, 每亩节支小计57元, 项目区节省资金116.47万元。
3.2解放了农村劳动力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 提高农机化生产水平, 解放了劳动力, 2014年示范区节省劳动力1253人, 外出务工年人均收入1.8万元, 劳动力转移增收达2250余万元。
3.3改善了生态环境
项目采用先进的农机化生产技术, 保护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 保证了土壤耕作的可持续发展, 实行大机械深松作业, 打破犁底层, 形成良好的土壤水库, 达到蓄水保墒的作用, 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 保护耕地;实行秸秆粉碎还田, 增加土壤有机质, 培肥地力;实行化肥深施, 不仅提高了利用率, 而且减少了因化肥用量大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实施该项目对保护土地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深远意义。
4发挥了示范作用
项目区耕、种、管、收机械化程度达到了100%, 带动周边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到98.5%, 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完成玉米全程机械化20余万亩, 全县玉米标准化种植、机械化收获面积较上一年提高23个百分点。
5壮大了服务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