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资源创新发展论文

2024-11-05

共享资源创新发展论文(精选12篇)

共享资源创新发展论文 篇1

昊华华东国际塑化城是一个新型的现代服务业项目, 是一个以塑料、化工为主导产品的大型交易平台, 是昊华集团总公司为系统内外企业拓展长三角市场构建的战略支撑点, 也是应对金融危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

昊华华东国际塑化城位于上海近邻的江苏太仓港区, 距上海市中心45公里, 距虹桥机场40公里, 是上海核心地段的延伸, 是中昊化工交易中心功能的延伸, 被列为江苏省重点项目、重点物流基地, 规划用地1500亩, 目前已建成商铺700套93000平方米, 仓库两座10000平方米, 还有配套办公及住宅用房65000平方米。

太仓港是国家一类口岸, 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海关总署、财政部、税务总局和外汇管理局联合发文批准设立太仓港保税物流中心, 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 已建成1.39平方公里, 2009年4月21日正式封关运作。

太仓市政府给予了昊华华东国际塑化城特定的政策扶持, 相关职能部门为塑化城建立了服务的绿色通道。

最近, 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在审批昊华国际塑化城申请的PVC期货交割库, 已报国家证券会, 可望本月底得到审批!塑化城将成为华东地区PVC现货交易与期货交割的集散地, 多家期货公司正在积极筹建PVC金融研发中心, 以便发布PVC太仓价格。

国家相关部门的政府采购中心也正在塑化城考察洽谈合作, 使塑化城成为政府采购的一个新平台。

在一个机遇汇集的地方, 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在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 昊华华东国际塑化城将成为华东地区集产品交易、仓储物流、期货交割、研发加工、金融配套以及商务商住、展览、休闲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基地。目标:交易额第一年50亿元;第二年100亿元;第三年超200亿元。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攻坚战中, 中国化工系统企业, 借助于昊华华东国际塑化城, 共享平台, 共享资源, 能得到下列服务与增值:

1、利用塑化城的平台, 进行集中采购与集中销售, 实现原料与产品的集约化管理, 降低经营成本, 拓展市场, 特别是长三角市场。

2、充分享受政府的财税奖励补贴政策, 即按所交税金奖励返还增值税12%、所得税25%、营业税30%—70%、高管个调税50%。上海浦东中昊交易中心10年来, 上百家会员单位受益。其中今天参会的副会长单位上海和氏璧化工有限公司, 每年实得500万以上返还奖励。现浦东优惠政策逐步弱化, 太仓市政府进行了对接, 中昊交易中心的功能就延伸到太仓!而且硬件设施更为完善、平台更加宽广, 可进一步供化工企业共享。

3、便于利用PVC期货交割库进行套期保值等期货及现货交易, 并借助仓单质押等金融创新工具, 突破企业瓶颈。

4、可直接共享政府采购中心的公共资源。正在与南非标准基金进行洽谈, 争取1:10资金配比支持商户。

5、能得到塑化城商铺与仓储的优惠支持。董事会确定:年内注册企业3年内免租金提供101平方米/套的商铺。

昊华华东国际塑化城, 今年6月27日正式启动运营, 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台湾台塑、韩国三星、浙商控股、辽宁盘锦等海内外著名化工企业开始纷纷抢滩入驻。我们欢迎500强企业到塑化城访问、考察、合作。让我们把握历史机遇, 共享崭新平台, 实现创新, 共谋发展。

共享资源创新发展论文 篇2

“创新发展”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2、发展新空间: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推进重点地区一体发展,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加快开放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强国。

3、发展新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

4、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5、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

6、构建发展新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总量调节和定向施策并举、短期和中长期结合、国内和国际统筹、改革和发展协调。

“协调发展”

1、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

2、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

“绿色发展”

1、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2、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坚持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倡导合理消费,反过度包装;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开放发展”

1、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2、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人民币成为可兑换、可自由使用货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维护国际公共安全,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共享发展”

1、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政府购买服务,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缩小收入差距,规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五大任务去产能 去库存 去杠杆 降成本 补短板

“五大任务”是性的,主要针对明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包括“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具体分解为“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扩大有效供给”、“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去产能”,去掉的就是无效供给,依法为实施市场化破产程序创造条件,本着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的原则。

“去库存”,去掉房地产库存要在供给侧与需求侧同时发力 “去杠杆”,强调的是防范经济风险。“降成本”,体现了制度供给能力的提高,降低企业成本。“补短板”,体现了要尽快弥补在劳动力供给、技术供给上的欠缺,通过打好脱贫攻坚战、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培育发展新产业、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继续抓好农业生产等方面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4个歼灭战和4条主线

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成本、消化地产库存和防范金融风险是最为关键的4个“歼灭战”。

供给侧改革应分别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4条主线上推进。

一、优化劳动力配置: 一是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二是户籍制度改革并发展服务业,促进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动,同时也能消化地产库存、稳定就业;三是促进扶贫注重教育,从而提升人力资本。

二、优化土地和资本配置:

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确权和加速农地流转,从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抑制地产泡沫。资本要素改革的核心在于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盈利,淘汰落后产能,国企是主要承担者。

三、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首先是构建激励机制,提升创新意愿,这有赖于资本市场的建设和直接融资的发展。其次是鼓励“两众两创”,提升创新转化,为企业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提升创新转化率。

四、政府自身落实供给侧改革

一是通过改革行政体制、反腐、打破垄断、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国企改革,通过合并重组提升绩效,为经济提供动力。

1.国务院决定,从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患政策。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政策对此类汽车供求的影响是(注:D、S为变动前,D1、D2为变动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国家积极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用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低碳生活方式。这表明 A.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理念的更新 B.要坚持物质消费与栉祌消费相协调的消费观 C.国家提倡以可持续性消费为核心的绿色消费 D.消费行为的更新推动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3.目前,我国已确定将器官移植作为大病救助的主要项目纳入医保范畴,成为全民享受的基本医疗权利。包括移植费用和移植后的维持费用,都由政府财政负担。这表明 ①生产要索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 ②运用再分配调节机制促进社会公平③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④商业保险提供的是驻本生活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5年12月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闭幕。会议提出,要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房地产库存问题。下列调节手段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进城落户→增加住房需求量 ②严格土地审批→减少土地供应量→减少新增商品房数量 ③降低银行利率→降低贷款购房成本→增加商品房购买量 ④征收房地产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近年来,我国高铁全方位拓展海外市场,其影响力和发展力不断提升。中国高铁“走出去” ①增强了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的能力

②避免了我国与其它国家的贸易摩擦

③提高了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④是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 规划的建议中,首次系统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从实际情况看,“五大发展理念”,既是对过去30多年科学发展理念的继承,也是下一个周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理论上的飞跃,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战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自主创新,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破解发展难趙,厚植发展优势,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接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析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1)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理念上是怎样“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9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怎样才能走好创新之路。(9分)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材料一: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先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1)结合材料一说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经济意义。(8分)

材料二:某省把扶贫开发作为最大任务,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主攻方向,集聚各方资源,多点发力,共同给力,形成全社会扶贫攻坚的译大合力.该省坚持分类施策,将贫困户纳入省级创业促进就业扶持政策和创业贷款担保基金支持范围,落实搬迁安置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降低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起付线,探索扶贫线和农村低保线合一的 实施办法„„举抽分门别类、细致入微,“四个一批”扶贫行动扎扎实实落了地。(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该省是如何实施扶贫的?(6分〉 1A 2C 3C 4 A 5C 6.(1)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五大发展理念是根据中国30多年的实际发展状况而提出的,是对中国30多年发展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大指导作用。(3分)

②坚持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我们党对发展提出新的理念,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体现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客观规律的有机结合。(3分)③在实践中追求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的认识也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我们党提出新的发展理念正是建立在30多年改革实践基础上的新认识,也说明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分)(2)①走好创新之路,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3分)②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走好创新之路,必须继承过去发展理念,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自主创新。(3分)

③走好创新之路,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需求,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3分)7.(1)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分)

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2分)

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2分)

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利于扩大就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2分(2)①善于抓主要矛盾,抓重点。该省善于抓工作重点,把扶贫开发作为最大任务,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主攻方向。(2分)

②依据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该省坚持分类施策,举措分门别类,落实“四个一批”扶贫行动,做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分)

共享资源创新发展论文 篇3

鼓楼区,是南京市的中心成区,集中有南京大学等20所高等院校、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等71家科研院所;有外国驻华商社、办事机构28家,省人民医院等大医院9个,金陵饭店、玄武饭店等五星级酒店7家,还有南京一流的体育设施。在鼓楼区居住的人口中,有1/3接受过高等教育。鼓楼区的幼儿园和中小学也拥有一大批南京首屈一指的名校、名师,是“全国教育实验示范区”和“全国文化先进区”。

鼓楼区经济发达,商贸繁荣,机构云集,配套完善。近年来,鼓楼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不断提升经济总量和运行质量,财政收入一直保持南京市六城区之首。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2.2亿元,完成财政收入75.6亿元。区域内拥有大中型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30余家,星级宾馆32家。众多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和省属大企业都将总部或地区总部设在鼓楼区。

近年来,鼓楼区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以扩大消费为目标,实现容量扩展,随着凤凰国际广场的落成和乐业村片区、金陵饭店二期建设、虹桥新城市中心二期建设、凤凰西街特色商业街建设等项目的推进,不断提升原有商业业态,增强综合商业、休闲、购物等功能。以湖南路商圈为代表,加上新街口商圈、盐仓桥商圈、龙江商圈等四个商圈的集聚,全区消费性服务业进一步繁荣。

鼓楼区以发展总部经济、民营经济和现代商务为重点,努力构建高端化的产业服务体系。目前,吸引了富登投资担保、百思买、博世、西门子、利丰、菲亚特、金盛人寿保险等一批世界500强和著名总部或分支机构。中国石油江苏分公司、省电信、省电力公司等大型集团也将总部设在区内。通过与周边城区合作,置换整合中央路沿线相关资源,积极推进绿地广场、国际商城和南汽地块嘉里中心项目建设,努力构建中央路商务金融区;加快推进中山北路特色商业街改造,将该路段沿线打造成以历史文化景观为特色,及商务办公、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商务休闲街区。

鼓楼区将进一步整合科教资源,加快自主创新,把更多的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科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科研优势突出。全区驻有科技人员10多万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47名,占全江苏省的一半,占南京市近一半。依托大学科技园,着力将模范马路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创新街区,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影响,加快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在鼓楼区,以软件外包、应链外包、跨国公司研发外包、工程技术和工业设计服务外包企业形成集聚,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初具规模,作为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区,区内的省重点服务外包企业13家,占南京的一半,江苏省的18%。截至2010年底,全区累计相关服务外包企业79家。

鼓楼区被认定为首批“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中的“南京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占地1.17平方公里,园区建设及首期的8.8万平方米的南京国际服务外包大厦将作为承接服务外包企业的重要载体。

鼓楼区注重挖掘整合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使历史文化与时代精神相互融合、交相辉映。颐和路民国公馆区作为南京乃至全国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民国建筑群,第12片区保护改造工程已完成,将着力引进著名中外企业和跨国公司;以600年前郑和造船厂的原址为核心,郑和国际广场、郑和宝船及航海主题文化体验区,滨江风光带建设不断推进;在秦淮河沿线,拥有鬼脸城、颜鲁公祠、扫叶楼等数十处历史文化遗迹,将建设秦淮河石城文化创意产业带。

热忱欢迎来鼓楼区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在这里,人们将亲身感受和了解鼓楼辉煌的昨天、富有生机的今天和充满希望的明天。

南京市鼓楼区招商服务中心

主要职责:鼓楼区政府为便于吸纳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和优势企业落户鼓楼,大力发展鼓楼经济,加强全区综合经济部门的协调功能,增强对区域内企业体现综合服务功能而设立的招商服务工作的综合协调机构和办事窗口。

服务宗旨:通过简化政府审批程序,实施项目全程“代办式”零收费服务,实现外商投资与招商项目信息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整合。

政策导向:放宽领域,放活政策,放低门槛,放手发展外向型经济,牢固确立亲商、安商、富商的意识,举全区之力招商引资。在执行好现有国家、省、市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结合鼓楼实际,通过更加优惠、更具竞争力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投资者的要求,降低外商来鼓楼投资的门槛。

重点外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制度:凡成功引进重大项目入驻鼓楼区的主引荐人,将给予适当奖励;对区内重点企业的高管人员,在其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优先照顾。

(南京市侨办荐稿)

共享经济的发展与创新 篇4

根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共享经济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估测8100亿美元,并涌现出了一批“独角兽”企业。2015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19560亿元。这样的一个体量可见共享经济的发展不容小觑。

前不久,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报道,微信朋友圈里晒出了一张某在线辅导老师的课程清单,授课老师一小时实际收入高达18842元,这个薪资甚至超过当下火热的网络女主播。从清单上可以看到,2617名学生购买了一节单价9元的高中物理在线直播课,扣除20%的在线平台分成后,授课老师一小时实际收入高达18842元。资料显示,该老师开设的7节课,听课总人数达到9479人,课程总收入约8.4万元,如果按在线教育平台扣除20%分成计算,该老师7个小时的实际总收入超过了6.7万元,几乎是一个普通学校教师一年的收入。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公办教师是否可以进行网上有偿授课”?尚且不论这样的做法是否妥当,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共享经济带来的双赢效应,教师利用了自身的空余时间创造了更多价值,学生则利用更低廉的价格获得了优质教育。根据速途研究院发布《2015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报告》显示,2014年起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增长率持续上涨,2015年达到9640万人,预计2016年在线教育用户将突破1.2亿。在线教育市场拓展速度加快,预计2016年市场将达到1885.9亿元。果壳网CEO姬十三创造的一款教育培训类软件最近也很火,该软件让各行各业的人可以利用自己熟悉的知识技能传授给他人,创造价值,利用的是个体的知识和技能,致力于构建一个交易知识、经验、技能的个体聚集起来的“淘宝”。,教育行业的共享经济模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风口。

根据商务部统计2015年上半年O2O市场规模达3049.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80%,O2O外卖行业已经向万亿市场迈进。外卖是商品也是服务,而配送无疑是外卖服务的核心。如何提高外卖配送效率,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更多的人力。外卖巨头们曾经为此绞尽脑汁,而众包模式则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难题。将闲置的人员集中起来,谁有空谁就可以接单,。在饭点的时候,我们经常能看见那些忙碌的众包人员的身影,而如今他们已经成了外卖配送的主力。不仅是外卖,从外卖到快递、广告创意、知识分享。共享经济模式已经在很多行业十分火热。

共享经济创造了很多全新的就业模式,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促进了消费需求,对经济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几乎每个行业都面临产能过剩问题,而我们国家也已经从短缺经济状态走到供应过剩的经济状态,所以现在国家进行供给侧改革。但供需的不平衡也给共享经济提供了物质基础,“分享”是大势所趋。2015年12月,习总书记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演讲中首倡“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分享经济”。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瑞士达沃斯论坛、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在博鳌亚洲经济论坛等重要场合多次提倡促进“分享经济”发展。未来十年“分享经济”的发展对中国是巨大的历史性的机遇。

二、共享经济的本质

共享经济归根结底是将闲置的、可利用的资源集中起来,去满足现有的需求,释放碎片化时间的价值,释放闲置资产价值。深入分析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会发现其无非是三种类型:

1. 信息共享。

举个例子:小张周末看电影,在电影院旁边兜兜转转都没找到一个停车位,而实际上在电影院旁边的一家公司的收费停车场就有空的车位,但是他不知道。现在,借助停车位共享平台软件他快速地知道了离他最近的可停车的地方。对于停车场而言,原本就是对外有偿开放的,但是由于信息发布渠道有限,大多数有停车需求的用户没有掌握这一信息。而共享平台则将这种信息整合到了一起,使得有停车需求的人能够快速获取有用信息。共享平台提供这种信息是免费的,对于信息的整合并免费提供是平台的核心价值,但通过平台进行的在线交易则是共享平台的一种盈利模式。另外还有像“知乎”这样的知识共享型网站,通过信息共享来获取流量从而也是一种盈利模式。

2. 私有物品共享。

举个例子:小张平时喜欢登山,因此购买了多套登山运动装备。而同在一个小区的小周有一次要去参加登山活动,但没有登山装备。小周觉得专业的登山设备太贵,买了不常用划不来,租又嫌麻烦。通过共享平台他知道了同小区的小张有闲置的登山设备,向他租借了该物品。这是私有物品的共享,其实这种将闲置状态的私有物品有偿共享的本质就是一种暂时让渡使用权的租赁行为。

3. 服务共享。

服务共享的本质一方面是利用个人碎片化的时间再创造价值,举个例子:医院的张医生在下班后会打开某医疗软件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用户提供医疗咨询,这样的行为使得张医生的个人空闲时间创造了社会价值。另外一方面是价值的充分化,小张从上海浦东去松江,通过共享平台知道了附近的小周要从浦东送一个东西去松江,于是小周顺路带过去了东西。对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来说,人们的时间是碎片化的,最重要的是时间。我们很难抽出整块的时间去做一件事。而共享经济相当于是集聚了每个人的碎片化时间进行协作。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没有额外增加总的时间成本,一方面在同样的基础上创造了更多价值,顺风车、拼车也是基于同样的理念。

共享经济的关键是“共享”,社会价值观中共享的理念很重要。从资源的私有化走向共享,是思想的开放,社会的进步。从前是你有一本书,我有一本书,我们各有一本书。而现在是你有一本书,我有一本书,我们有两本书。从占有物品到租用物品,从完全占有到租赁盈利,这样的转变不仅能够节约资源、提供物品流通效率,降低工作及生活成本,提高总社会价值,使社会资源充分得以利用。如今共享的时代已经到来,从财务、知识、时间都可以共享。可以预想,有一天我们会进入一个真正的全民共享时代。

当然这一切都是基于互联网,共享经济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是“互联网+”,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能触及的受众面无限制,信息获取的渠道多样化,获取信息的成本是大大降低,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信息不对称。

三、共享经济的发展与问题

共享经济是借助平台将我们的供需整合到了一起,是为供需双方提供信息交易的平台。但是现在的共享经济大多数集中在高频、刚需、价值比较高的行业。还有更多的资源没被充分的利用。共享经济应当碎片化、本地化、高效地解决用户需求。例如在高校学生手中的书籍,二手书屋几乎是高校的必备,这实际上也是共享经济平台的一个可能的发展方向。对于二手书屋来说并不能收集所有的人的所有二手书,但是共享平台理论上可以做到,当然前提是假设每个拥有闲置书籍资源的人都会在此平台上注册并录入信息。在二手书店购买的书籍如果被购买后经过一段时间会再次流入二手书店,则会继续增加书籍的流通成本和使用成本。而建立一个开放的书籍共享平台组建成一个虚拟的图书馆,遍布各个学生寝室,平台作为一个信息交换中心可以让学生们在这个庞大的图书馆中相互借阅各种书籍。除此之外,几乎每个人都会有闲置的东西,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共享。还有很多自由职业者,以及人们的业余的爱好都可以去创造更多价值。

实际上,虽然共享经济在快速发展,但是共享经济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一方面,是信用的问题。当共享平台服务于更多的供方和需方,但是如何处理好双方的信任关系,保证任何一方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如果单纯地为了扩大信息的容量,提升平台服务的优势而忽略了对相关用户的信用考核,那么必然会造成很多问题。之前也爆出很多黑车司机变专车司机的新闻,如果我们选择出租车,出租车是受到监管的,司机是受过专业培训的,但是如果选择共享平台的车,平台也很难保证服务的质量。Airbnb也曾经发生过租客盗取房东财物的事件发生。信用是任何以平台模式运营所要面对的最关键问题。作为信息平台,应当建立合适的信用监管体系,设立门槛,保障平台的用户质量,并对用户的线上线下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与奖惩。

其次,任何创新都是对传统的挑战,共享经济这种颠覆式创新更不例外。共享经济与传统经济存在不公平竞争现象,引发了众多社会冲突。由于共享经济发展迅速,许多国家还没有明确是否应允许其合法化,更不用说制定政策促使其正规化发展。在这段政策暧昧期,共享经济的发展事实上逃避了正规经济应该负担的税收、社保等义务,对正规经济构成了不公平竞争,对正规经济从业者的利益造成了较大冲击,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法国、英国等国家曾发生了多起针对Uber的抗议行动。

共享经济的部分从业者也缺乏必要的职业保障。因为共享经济的相当一部分从业者属于自由职业,从业者没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障。一旦行业发生严重的负面冲击,缺乏保障的劳动者将付出较大的代价。

对于租赁行为来说,租用过程中的损耗与损坏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作为共享平台如何制定这种问题处理的标准,分清交易双方及平台的责任,对客户最合理最满意的答复,这对平台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另外,基于LBS的本地化共享平台还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避免买卖双方建立联系后直接绕过平台进行交易,保证自身的价值。从这一点上可以学习淘宝的信用支付,通过建立信用体系让用户自觉使用平台交易。因为对于理性的消费者而言,获取平台的交易保证、规避直接交易风险远比省了中间的环节好。

四、共享经济的创新

共享经济的创新,可以从平台的运营角度出发。很多移动互联网应用通过一项业务满足用户的刚需而达到了庞大的用户规模,从而发展其它可盈利业务。共享平台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转变思维。在Uber上打车的用户很多与司机结成了朋友,这其中也出了很多热点的话题。让原本的打车软件变成了社交平台,为共享平台创造这样的社交属性一方面能为平台带去吸引力,同时也能为其创造新的盈利方式。对于共享经济而言,平台运营方需要为自身创造很多的基因,单一的平台属性所能产生的价值十分有限。

共享经济的创新还应当思考如何深入发掘闲置的资源,如何最大化地利用资源。提高整体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社会运行成本其实就是共享模式的社会意义与经济价值。

共享经济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共享经济的创新也是再创新。虽然共享经济已经发展得如日中天,但是对于当下面临的诸多问题,共享经济还是需要在自身的发展中寻找到一条适合长久发展的、创造最大价值的路线,创新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摘要:随着共享经济在租车、住宿、家政服务、教育培训等行业的渗透,这种模式已经为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出门打不到车?打开叫车软件随时随地叫车出行。下班回家肚子饿了没做饭?让同小区的阿姨做好可口的家常菜送上门。孩子学习要请家教?上网看看某特级教师的在线辅导……Uber和Airbnb是共享经济最具代表性的两家企业,他们在全球各地区的快速发展让共享经济成为热点。共享经济的发展势不可挡,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瓶颈。未来共享经济将继续渗透新的领域,继续颠覆传统模式,但共享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创新。

企业如何创新发展人力资源与管理 篇5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重要的管理措施,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可以发掘出员工更多的潜力,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本文对创新战略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内涵进行了探析,经过研究发现,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还可以实现企业的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充分发挥出员工的才能,提高员工工作的效率,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另外,企业还要制定绩效考核制度,促进员工之间的良性竞争,这样才能达到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

【关键字】创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必须管理制度进行改进与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重要的管理制度,这项制度可以实现企业的最大化发展,而且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有助于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现代社会,要在创新战略的导向下,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做好对员工的调配以及岗位安排,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生产的效率,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积极推动具有创新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才能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壮大。

一、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的管理者逐渐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而且不断的优化与改进这项管理措施,有效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我国应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时间不长,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应用的经验,而且还要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在创新战略的导向下,可以保证人力资源分配制度的合理性,也可以使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更加完善。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市场经济机制也在不断变化。所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需要不断的改革与创新,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价值。

二、企业创新发展人力资源与管理的途径

1.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对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较大影响,加强信息化建设可以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还可以在企业中建立信息交流的平台。进入信息时代后,企业信息化发展进程越来越快,这有利于促进企业经济经济效益的提升,还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化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统一化管理,可以使管理的模式以及措施更加规范。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必须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还要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增加企业的凝聚力,使员工之间、部门之间更加团结,所以,人力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凝聚人心,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是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2.完善招聘录用与培训系统

招聘录用制度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较大影响,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招聘优秀的人才,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企业间对于人才的竞争也比较激烈。所以,在招聘面试的过程中,招聘人员一定要做好筛选工作,测试应聘者的综合能力,不但要考核其专业能力,还要考察其是否具备创新能力以及与时俱进的精神。为了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还要加强对员工的后期培训,对能力比较强的员工还要进行提拔与奖励,并且要积极为员工提供足够多的机会和足够大的平台来展现自己,扩大员工的发展空间,促使员工与企业一起共同成长。

3.企事业单位员工绩效考核系统

绩效考核系统实施后,企业事业单位通过此可以对员工的具体工作情况进行了解,同时按照了解的情况对员工实施奖励以及惩罚。此外,企事业单位还可以依照绩效考核结果来明确每个员工的具体工作实力,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员工发展规划,争取做到人尽其才,最大程度的挖掘出员工的潜力,所有的考核内容都要用一套考核指标,这样才能保证考核公平合理。员工工作情况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每位员工都找到合适的岗位,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以此促进企事业长久发展。

4.薪资绩效系统

由于员工个体的能力差异,工作效率不同,每个员工最终产生的实际价值是不一样的,通过绩效的考核来确定员工工资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绩效考核评估结果优异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对于长期绩效考核不佳的员工予以辞退。可以有效的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在竞争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薪资绩效系统可以切实的根据员工个人工作情况,给予其符合其劳动成果的薪筹作为报答。绩效优异的员工为企事业单位创造了更高的经济效益,企事业单位也更愿意为这些员工支付更高的薪酬作为报答,实现了企事业单位与员工之间的良性循环,推动了企事业单位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完善薪资绩效系统,制定合理的薪资绩效标准,促进员工个人和合作团队对于工作效率的追求,激发员工更多的创造性劳动,保证企事业单位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为了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一定要在创新战略导向下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实践,要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加强企业部门间的合作,加强员工间的良性竞争与合作,这样才能快速达到企业制定的目标。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需要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要结合社会的发展形势以及企业的发展现状,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与优化,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

参考文献:

[1]杨洁,战梦霞.创新战略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内涵探析[J].生产力研究,2010,(10).[2]周江海.创新战略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内涵探析[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2,(08)

企业如何创新发展人力资源与管理 篇6

【关键字】创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必须管理制度进行改进与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重要的管理制度,这项制度可以实现企业的最大化发展,而且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有助于实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现代社会,要在创新战略的导向下,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做好对员工的调配以及岗位安排,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生产的效率,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积极推动具有创新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才能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壮大。

一、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的管理者逐渐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而且不断的优化与改进这项管理措施,有效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我国应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时间不长,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应用的经验,而且还要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在创新战略的导向下,可以保证人力资源分配制度的合理性,也可以使我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更加完善。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市场经济机制也在不断变化。所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需要不断的改革与创新,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价值。

二、企业创新发展人力资源与管理的途径

1.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对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较大影响,加强信息化建设可以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还可以在企业中建立信息交流的平台。进入信息时代后,企业信息化发展进程越来越快,这有利于促进企业经济经济效益的提升,还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化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统一化管理,可以使管理的模式以及措施更加规范。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必须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还要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增加企业的凝聚力,使员工之间、部门之间更加团结,所以,人力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凝聚人心,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是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2.完善招聘录用与培训系统

招聘录用制度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较大影响,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招聘优秀的人才,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企业间对于人才的竞争也比较激烈。所以,在招聘面试的过程中,招聘人员一定要做好筛选工作,测试应聘者的综合能力,不但要考核其专业能力,还要考察其是否具备创新能力以及与时俱进的精神。为了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还要加强对员工的后期培训,对能力比较强的员工还要进行提拔与奖励,并且要积极为员工提供足够多的机会和足够大的平台来展现自己,扩大员工的发展空间,促使员工与企业一起共同成长。

3.企事业单位员工绩效考核系统

绩效考核系统实施后,企业事业单位通过此可以对员工的具体工作情况进行了解,同时按照了解的情况对员工实施奖励以及惩罚。此外,企事业单位还可以依照绩效考核结果来明确每个员工的具体工作实力,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员工发展规划,争取做到人尽其才,最大程度的挖掘出员工的潜力,所有的考核内容都要用一套考核指标,这样才能保证考核公平合理。员工工作情况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每位员工都找到合适的岗位,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以此促进企事业长久发展。

4.薪资绩效系统

由于员工个体的能力差异,工作效率不同,每个员工最终产生的实际价值是不一样的,通过绩效的考核来确定员工工资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绩效考核评估结果优异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对于长期绩效考核不佳的员工予以辞退。可以有效的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在竞争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薪资绩效系统可以切实的根据员工个人工作情况,给予其符合其劳动成果的薪筹作为报答。绩效优异的员工为企事业单位创造了更高的经济效益,企事业单位也更愿意为这些员工支付更高的薪酬作为报答,实现了企事业单位与员工之间的良性循环,推动了企事业单位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完善薪资绩效系统,制定合理的薪资绩效标准,促进员工个人和合作团队对于工作效率的追求,激发员工更多的创造性劳动,保证企事业单位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为了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一定要在创新战略导向下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实践,要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加强企业部门间的合作,加强员工间的良性竞争与合作,这样才能快速达到企业制定的目标。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需要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要结合社会的发展形势以及企业的发展现状,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与优化,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

参考文献:

[1]杨洁,战梦霞.创新战略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内涵探析[J].生产力研究,2010,(10).

[2]周江海.创新战略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内涵探析[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2,(08)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策略 篇7

通常情况下, 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一般是指企业通过对企业的员工进行一定的调控, 并有相关决策人员对企业的员工进行领导以及组织, 从而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合理分配, 创造经济价值。再者, 便是指当企业对招聘新员工时, 对招聘的员工进行合理的考核来补充企业人力资源, 并对入职的员工进行培训以及岗位合理分配。总而言之,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通过合理的分配使企业中的人才所具有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发展的具体策略

一般情况下, 企业在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改革时而不具有创新能力, 往往会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在后期出现问题, 导致企业的运作出现问题。因此, 应当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关创新, 具体创新策略如下所示:

(一)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转变

对于我国当前企业出现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改革, 大多数企业还是会选择传统的改革方式, 所具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并没有得到转变, 不符合当前企业发展的基本需求。所以, 当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应当转变为符合我国企业经济发展的需求, 构建以企业员工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便将企业员工的个人价值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得到最大的实现, 并加强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以及综合能力。而构建以企业员工为本的管理理念, 应当从企业的全局发展进行考虑, 明确当前经济市场的动态以及发展的方向, 从而明确人才市场的具体情况。

(二)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结构调整

在一定程度上, 我国当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构一般存在“尖端”结构, 有一级一级的管理人员自上而下进行管理。但是, 往往这种模式会导致企业存在两级分化状态, 使“尖端”的领导人物和最底下的企业基层员工存在较大的差距, 并缺乏交流与沟通。再者, 此种模式也会造成人力资源相关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差错, 不能得到良好的资源共享的状态, 更使各部门出现独立成派的状况。就此, 企业应当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与创新, 将“尖端”结构转变为“折扇型”结构, 科学合理分配企业人力资源, 使企业的各部门不仅仅能够具备充足的资源, 更能共享更多的人力资源信息。并且此结构不仅仅使企业的各个部门存在着紧密联系, 更能够使企业的信息有效的进行传递, 发挥员工的各层次的能力, 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扩充

当前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职能包括多人才的招聘以及录用, 对企业的员工的工作岗位进行合理的分配与调整等。但是, 我国得大多数企业往往只注重招聘以及录用这两方面, 甚至部分企业只存在这两方面, 对业的员工的工作岗位进行合理的分配与调整等忽视较为严重。所以, 当前企业也需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进行扩充,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 以便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的相关人员“物尽其职”。比如, 在房地产企业, 企业在进行房地产项目投资过程中, 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部门, 对企业中的员工进行工作合理分配, 使企业在投资的各个环节具有相应的专业人才, 使投资的项目能够快速有效的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三、结语

试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 篇8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组织管理,创新

在当今时代, 企业管理水平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企业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的主要方式, 随着时代的变化,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转变, 从而为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服务。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在当今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在不断增加, 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主要表现在人才的竞争力,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就非常明显了, 所以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不断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但是由于受到社会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有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 人员配置不足, 有些企业没有制定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另外一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手段比较落后, 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发挥失效, 最终影响企业的发展。新时期企业要加强自己的管理就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

二、如何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1、观念创新

企业要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首先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进行不断的创新, 在新时期树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首先, 要树立“能本管理”观念,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采取各种管理办法充分挖掘企业员工的工作潜力, 实现企业员工能力的最大化。其次, 要树立全局管理观念,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要认识到目前人才市场的发展规律, 从而在制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方面与整个人才市场形势变化相适应。最后,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使员工的个人成长与企业的发展保持一致, 致力于帮助员工设计自己的职业道路。

2、组织创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市场中的信息瞬息万变, 企业在市场中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 企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组织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企业的发展需要, 要对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进行相应的创新。传统的企业管理组织机构是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 在这种组织结构中, 人员过于庞大, 而且企业上下层之间信息沟通存在障碍。知识经济时代, 要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进行创新就是要发展扁平化的组织机构, 在管理中加强了双方之间的沟通, 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对企业信息的管理和利用也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促进企业实力的增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管理职能创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主要包括吸引、录用、保持、调整以及发展, 在管理中这五种职能之间存在很紧密的联系, 但是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将重心放在人员的招聘、考核以及培训等环节中, 忽视了对人力资源环境的了解, 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进行装新, 丰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 不仅要发挥出人力资源管理的吸引录用等职能, 而且要建立一个高效灵活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加强战略性项目的制定, 将员工的培训教育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制定作为工作的重点, 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形势保持一致。

4、绩效考核创新

绩效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绩效考核的公开公正以及实效性对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很多企业绩效考核中员工的参与度较低, 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要对绩效考核进行创新首先就需要对绩效考核的内容创新, 不仅要考核员工的工作业绩, 而且对员工的工作态度等都应该有涉及。其次, 要制定量化的考核指标, 企业在设置绩效考核指标的时候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需要, 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制定合理的指标, 并且尽量保证绩效考核指标的量化, 从而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保证绩效考核工作的公正性。最后, 在制定绩效考核标准的过程中考核人员与被考核人员之间要相互沟通, 确保绩效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另外, 在绩效考核中还需要注意绩效考核的评价, 帮助员工认识自己的不足, 从而改正。

5、管理手段创新

信息技术在当今时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所以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我们也应该使用先进的技术。建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自动化和集中化, 在企业中建立相应的沟通平台, 为企业全体人员之间的沟通提供条件, 从而了解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另外, 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也可以利用网站加强与人才网站等的联系, 实现电子化的人才资源交易, 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持的物质基础。

三、结论

总之, 要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就需要树立新的管理观念,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建立新的组织管理机构, 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发挥, 重视绩效考核, 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 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闫建军.浅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研究[J].办公室业务, 2012 (03)

[2]桑秀明.浅谈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J].科技信息, 2009 (13)

共享资源创新发展论文 篇9

一、“四定”立规范

第一输油处以精干高效的生产运行机制为出发点, 坚持在优化组织机构、岗位设置、盘活人力资源上下功夫, 积极稳步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定岗位编制。按照“合理、高效、适用”的原则, 设置机关部门和基层站队的组织机构, 实行扁平化管理, 压缩了中间环节, 使生产调度指令能够迅速落实到基层场站, 保证了生产安全平稳运行。

定岗位职责。遵循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将职责分解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上, 使员工明白自己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工作标准, 减少了工作中的交叉扯皮, 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定人员配置。依据基层单位的生产规模、生产运行模式, 合理下达岗位定员, 满足了基层员工参加学习培训、享受年休、疗养假等, 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

定工作规范。以岗位职责、作业规程和上岗标准为内容, 编写了《管理制度汇编》、《HSE作业指导书》《岗位操作流程》等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标准化建设、标准化作业”, 达到“让员工知道干什么、怎么干、按什么标准干”的目的。

二、“培训”强素质

第一输油处在培训中坚持采取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典型案例和岗位练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强化“五突出、四注重”, 全面提高员工的岗位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

“五突出”即:一是突出员工培训计划。全面实施两级考核体系, 即处培训部门组织半年度、年度的培训考核, 基层单位负责“一日一题、一周一课、一月一考”的日常考核, 保证员工培训工作长效机制的落实。二是突出岗位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培训。通过组织员工编写《岗位操作规程》《事故预案手册》, 参与理论学习、岗位练兵、各种事故预案演练等活动, 落实“规定动作, 杜绝自选动作。”三是突出实景教学培训。充分利用场站的备用流程, 进行倒换流程、拆装离心泵、更换配件等训练, 提高岗位员工的实际动手能力。四是突出差异化培训。结合员工操作能力的不均衡性, 在基层场站开展了“缺什么、补什么”的自选培训, 达到拾遗补缺目的。五是突出岗位安全文化培训。通过开展学习型、安全型、清洁型、节约型、和谐型的“五型”班组创建活动, 推进了场站安全文化建设。

“四注重”即:一是注重岗位练兵的实效性。在练兵的内容上, 注重实效, 突出薄弱环节, 坚持“干什么、练什么, ”采取专业部门组织与基层场站自主演练相结合的方式, 有效的促进了场站的安全生产。二是注重岗位练兵的灵活性。结合季节生产特点, 创新活动载体, 开展冬季岗位练兵、夏季岗位技能考核、秋季岗位技术比武等活动, 使岗位练兵活动贴近生产, 贴近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三是注重岗位练兵的考核兑现。以场站员工的考核成绩, 作为奖罚依据, 对成绩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对不合格的单位进行处罚, 有效激发了员工的创优意识。四是注重岗位练兵效果评估。通过建立和完善培训评估体系, 依据培训制度和量化考核细则, 结合半年度、年度检查评比, 对基层场站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与业绩奖金挂钩等, 保证了培训效果的落实。

三、“激励”增内力

第一输油处在绩效管理上, 着力加强对中层管理人员、一般管理人员及岗位操作人员的“四项管理”, 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规范的绩效考评体系。

“四项管理”即:一是考核注重业绩合同。制定下发了《基础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及量化考核细则》, 明确规定了考核内容、赋分、结果、奖励及处罚, 为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二是考核注重日常管理。制定下发了《一般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月度绩效考评办法》。重点考评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及工作态度, 为员工的等级评定, 奖金发放、学习培训提供依据, 三是中层管理人员考核注重综合能力。制定下发了《中层管理人员考评办法》。对中层管理人员的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到中层管理人员的续聘、奖惩、晋升、退出, 对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四是奖金发放注重绩效挂钩。制定下发了《奖金与业绩挂钩管理办法》。奖金与业绩指标挂钩, 与“三基”工作挂钩, 有奖有罚, 有效调动了基层单位工作的积极性。

四、“和谐”促发展

第一输油处处以关爱员工、培养员工、依靠员工, 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为目标, 采取五项措施扎实推进员工与企业和谐发展。

一是不断深化以人为本管理。不断完善员工权益保障机制, 建立健康体检、疾病防控、食品卫生管理等系列保障制度, 改善基层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支持工会开展送温暖帮扶活动, 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使员工充分享受企业发展的成果。二是不断拓宽活动载体。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中心任务, 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劳动竞赛、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活动, 鼓励员工立足岗位, 学习新知识, 掌握新技能, 钻研新技术, 为企业发展建功立业。三是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全面落实优秀员工外出学习、考察、疗养等各项奖励措施, 激励员工爱岗敬业、奉献企业。四是为员工搭建发展平台。通过参加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技术比武、授予荣誉称号等, 为员工搭建展示自我, 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五是推进民主管理。全面落实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让员工参与管理, 形成充分反映员工意愿, 广泛集中员工才智, 和谐发展的科学化民主管理机制, 不断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摘要:通过阐述人力资源管理在追求“安全、科技、效益, 营造学习、进步、成就”中对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 表明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工作环境是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策略 篇10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大部分企业人力资管管理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预规范化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较大的差距, 具体存在下几方面的问题:

1. 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的设置

当前多数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 其职能通常是由其他的行政部门兼任。所以较多的企业不能实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设置, 即使部分企业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需要成立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但是该部门仍然兼任许多与人力资源管理关系不大的其他职能[2]。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的设置还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观念和做法, 人力资源管理还是沿袭了部分传统的方法。

2.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配备

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备方面, 多数企业没有配备专业、专职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只是配备了一些基本的档案管理、薪酬、劳保管理人员, 并且仍然按照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进行人力资源操作, 缺少一定的能动性。在一定层面上表明, 企业决策层的思想观念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置有直接的联系, 并且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也有很大的关系。

3.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

在当前这种大环境中, 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并且在不断尝试制定的过程中, 忽视了以人为中心的重点, 而仅仅重视对员工考勤、奖罚制度、薪酬待遇、工作程序等方面的内容, 限制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不能真正实现规范企业员工行为、实现企业员工发展和组织目标。所以在一定意义上, 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存在强制性, 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

4. 人力资源存量的现状

由于我国多数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有较多的劳动力资源, 但是在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方面有待提高。加之多数企业在选择人才时, 存在““任人唯亲”、“任人唯近”的现象, 不能落实有效地奖励机制和激励机制, 导致人力资源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从而导致企业人才流失[3]。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发展策略

1.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应有创新突破

(1) 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就是以人为中心, 应该充分认识人力资源的是不可或缺的资源, 具有不可替代性, 所以企业必须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投入, 从而才能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发展以人为中心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不断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储备。彻底打破传统的人才选拔形式, 推进企业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2)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整体开发理念。始终将人才开发战略与企业的发展保持同步调, 充分发挥人才的力量。在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 从全局出发制定详细的人才规划目标, 凸显人才的重要作用。总之, 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必须遵循统筹兼顾, 细化管理, 确保企业各个层次人员的协调统一性和主观能动性, 进一步促进企业员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 创新企业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构, 必须遵循职级序列管理机制, 严格按照机构设置的人员编制进行操作, 并且结合企业相关规定, 确定规范化、高效化的组织模式, 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升高科学化、专业化、有效化的层面。优势重视对企业基层人力资源的配备, 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扁平化的组织构架, 充分发挥每一位工作人员的作用, 从而提高企业工作质量[4]。

3. 促进知识管理、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管理

当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知识管理、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充分协调和互动, 三者之间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为企业的创新奠定知识、技术基础, 为企业的人才选拔提供新方法, 从而推进企业的经济活动更趋于先进水平。可见, 知识管理的价值是通过技术创新的实践而实现的, 这就需要企业利用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挖掘出好的技术人才, 通过知识的应用与共享, 为企业献计出策。

4. 利用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战略

在企业的自主创新中, 人力资源管理起到了众多的职能, 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的过程中, 人力资源管理担负着提供创新人才的重任。由于企业的自主创新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 存在着多变性。所以现代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进行动态调整, 从而不断地改进、完善、丰富企业自主创新文化及能力。在企业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过程中, 企业必须以自身的实际发展为依据, 创新具有长效机制的管理体系。

5. 使用科学的现代化企业用人机制

面对新时代的市场经济体制, 人力资源的配置必须符合企业发展和市场的真实需求, 只有两者互相配合, 才能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才能使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得到满足。故企业必须确定一个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用人机制, 为企业选择符合自身需要的人才。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并且认识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发展的必要性。企业只有不断积极探索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提高企业竞争力, 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日益突出。然而我国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不容乐观, 出现严重的人力资源利用不充分现象, 并且整体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积极探索的创新互动性。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创新发展, 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 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 实现企业创新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互动,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 促进企业实现自主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

参考文献

[1]庄彪.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措施加.商场现代化, 2012 (1) .

[2]清华.对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叨.现代营销, 2013 (12) .

[3]李长禄, 尚久悦.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

共享资源创新发展论文 篇11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

近年来我国各领域都加强了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否落实到位,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时期企业要想实现长久的发展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供科学有效地解决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经营管理与人才密不可分,企业制定的发展目标、经营策略和经济活动都需要人才的介入,人才在企业中占据着核心关键的地位,人才作为资源进行开发是企业发展的必然。因此,对现代企业来说,企业内部管理必不可少,企业员工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吸引人才,培训人才,激发员工潜能,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协调好企业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长期发展的必要支持,使企业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部门,要根据企业实际的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利用人才,以最低的人才成本创造最高的企业效益。但是,很多企业并不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责完全是由总经理办公室或者是行政部来完成。即使设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不能够完全做到专职,还会兼任其他不相干的工作,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于人才的录用,人才的管理,都是企业总经理说了算。

(一)没有明确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条件之一,只有确定了发展战略与目标,才能制定出符合企业生产发展的人员招聘及薪资福利等规划。但是很多企业在设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时,很多都是由之前的人事部改名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没有明确的方向,不知道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到底应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应该如何做。导致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不明确,企业的发展缓慢。

(二)没有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很多企业认识不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不能够正确的认识人力资源管理,认为这个部门是不重要的,只是负责招聘,因此没有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这导致企业员工的管理不完善,员工综合素质比较低,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三)没有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的使命有两个,一个是提高组织绩效,还有一个是提高员工满意度。人力资源部通过机构与岗位设计、人才供给(招聘与培训)与人才激励(薪酬与绩效管理)等工作,确保组织将资源配置在合适的地方、具备足够的组织能力以及促使这些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有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缺乏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这么重要的部门,只有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的职业能力才能胜任

(四)没有一个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

1.招聘随意

由于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不重视,所负责招聘的人不专业,没有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不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要什么样的部门,需要多少人,所以在招聘的时候比较随意。导致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比较低,真正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很少。企业人才的缺乏,是导致企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2.薪酬不合理

很多企业往往是不注重员工的管理,把资金放在了市场和生产上。员工的付出很大,但是工资很低,职位薪酬没有竞争力,造成员工的频繁离职。企业留不住人才,核心竞争力下降,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3.绩效、培训、晋升制度不完善,企业很多方面都是未知数。企业能不能像预想的那样发展,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障碍,会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员工没有归属感,这些对员工来说是有比较大的影响的。为了稳定员工,制定一个完善的绩效、培训、晋升制度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激励员工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策略

(一)企业要有明确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作用很大(虽然无法任免总裁副总裁),在贯彻组织发展方向、提供充足的能力(人才)以及落实激励机制等方面都无法以其他部门来替代,甚至在战略决策层面都有极大的作用。因此,企业在设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明确人力资管理的方向,也就是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唯有人力资源管理找到可遵循的有效依据,才能真正将企业的战略性目标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企业在建立初期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加强这个部门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业的,高职业素质的队伍。为企业招聘一支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综合素质高,有着较高的职业能力的企业员工队伍。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扩展企业的人力资本、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进行管理创新,加快实现劳动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三)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结构

在我国当前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还是类似于“金字塔”模式的管理结构,这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企业的员工数量过多,企业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信息不能得到及时有效传递和分享,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者沟通障碍,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效率。因此,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结构要将传统过于垄断的金字塔形向区域扁平的橄榄球型结构转变,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企业的岗位职责管理分工更为明确,层层递进,增强企业各个部门以及部门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沟通交流,能够有效进行信息和资源的传递,提升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

(四)拓展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通常来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范围包括招聘、录用、调整和发展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但是我国大部分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理解只有招聘环节,对于员工进入企业的后续环节还不够重视。因此,我国企业要不断拓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丰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作用,增强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灵活性。比如说,在某房地产企业制定参与重大地产项目的投资时,可以将工作的中心转移到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在重大的地产投资中涉及到的要素和内容十分广泛,企业的领导人不可能做到对所有过程和知识都能熟练掌握,因此,该房地产企业项目负责人要做好地产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于投标环节、竞标环节、实施环节、后续环节等各个生产流程都要进行合理的人员安排,这样在进行项目工程规划的时候就能够合理有序完成。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给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多新的机遇,但是企业的发展还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人力资源的管理是企业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企业想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要想稳定的发展,必须要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通过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为企业培养出一批不但职业素养良好,还具备专业技能的队伍,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

[1]温汉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策略[J].现代情报,2003(4).

[2]王健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策略[J].人力资源管理,2015(1).

党的治国理政理念创新:共享发展 篇12

一、共享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再深

共享发展, 也就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也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选择。

(一) 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贯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制度。在改革开放的初期, 为了推进生产力快速发展, 我们实行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先富带动后富, 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这个政策的实施, 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积累了丰厚的社会财富。但实施的过程中, 由于过分注重效率, 兼顾公平做的不到位,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 先富未带后富, 造成了贫富差距增大, 使人民群众不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邓小平在1990年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部分先富本身不是目的, 部分先富的目的是通过先富带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 以“共享发展”诠释“共同富裕”, 正是对邓小平同志设计蓝图的忠实执行。共享发展使效率与公平相兼顾, 把发展的速度、效率与公众的共享和普惠结合起来, 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任务的细化安排, 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科学响应。

(二) 共享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十三五”时期的全面小康是在已经确定的目标要求的基础上, 努力实现新的目标要求的小康, 是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 “十三五”时期所建成的全面小康的重点难点就在“全面”二字上, 就是要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全面小康是否实现, 共享是检验的唯一标准, 如果所建成的小康社会只是少数人享受的小康社会, 就背离了发展的本质。只有共同获得感增加了, 人人分享发展的成果, 才算实现真正的小康。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 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未来五年是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 而坚持走共享发展道路, 是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完成的重要保证。

(三) 共享发展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在发展过程中, 为什么人发展、由什么人享有的问题, 是发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也是衡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执政基础是否牢固的试金石。一个政党, 其执政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其执政时越重视人民的利益, 社会成员对其认同感越强, 政党就越具备凝聚力而存在发展潜能。如果执政党不及时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发展成果不能让人民共享, 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就会削弱, 进而产生执政的合法性危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 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在发展过程中, 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因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得到确认, 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不断强化, 由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主人翁”责任感所焕发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性实践, 成为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特别是关于共享发展的决策部署, 提出了诸多新要求、硬指标。全会关于共享发展的各项部署, 无一不是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 积极回应人民的呼声。在家长们“输在起跑线”的忧虑中寻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向, 在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关切中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等等。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政策措施, 描绘了民生新图景。一项一项抓落实, 久久为功惠民生, 就能激发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发展态势, 彰显出人民至上的主体地位。

(四) 共享发展是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经济总量居于世界第二。但从现实来看, 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现实问题, 仍面临着长长的“问题清单”。目前, 中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艰难爬坡期。同时, 在社会结构剧烈变化、社会利益分化趋显的时代, 人们的心灵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焦躁疑惧、迷茫失落、仇富、恨官等情绪和心态也由此而生。不少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后发现, 中国当前所谓的仇富、仇官, 其实人们仇的不是富, 而是不公;仇的也不是官, 而是贪腐。很多情况下, 穷人很难与富人共享同等的权利。这些问题不但涉及经济领域, 也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 已经成为一个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干扰着我国政治稳定, 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

共享发展是一种强调“参与”和“共享”的包容性发展, 是打破束缚和羁绊, 进而形成“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最大限度释放人才红利和制度红利的发展。可以说, 共享发展是党的执政能力面临重大考验时, 又一次把挑战变为机遇和动力的发展新思维。只有坚持发展不动摇, 才能破解发展难题, 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冲刺;只有坚持“共享发展”, 才能在“三峰叠加”的关键时期, 在民族复兴之路的关键进程中, 厚植发展优势, 蹄疾步稳、行稳致远。

二、共享发展的缺失带来的危害

不公则怨, 不平则怒。改革发展成果不能共享, 公平正义缺失给社会带来各种危害, 阻碍了发展的步伐, 影响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一) 共享缺失降低了民众对深化改革的认同度。

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绩斐然, 综合国力跃居世界第二,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人们对改革开放的认同度和共识度却在大大下降, 甚至出现了反对改革的声音。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没有充分实现共享。在近几年的两会调查中, 老百姓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 除了反腐, 就是民生问题。这表明在国家经济取得大步发展之后, 老百姓最关注也是最期盼的是如何分好蛋糕、实现发展成果的公平共享。现实社会中, 广大群众由于以往改革所产生的诸多不公平现象, 对继续深化改革的认同度和参与性已有所弱化, 这就削弱了深化改革的后续推动力, 使深化改革失去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二) 共享缺失削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由于贫富悬殊的增大和收入分配不公, 财富越来越集中。据权威部门调查统计, 占全国人口1/10的富有阶层, 占了全部社会财富的70%以上。2010年, 农民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22%, 但是对经济成果的分享只为3.87%。社会两极分化后, 低收入群体由于收入增长缓慢, 低收入者将收入转向教育、住房等领域, 严重制约了消费能力提高;高收入群体将财富转化为投资和储蓄, 消费需求增长空间不大。失去消费拉动, 中国经济的发展只能依赖外贸和投资。过度依靠投资, 破坏了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 导致产能过剩, 浪费了资源和劳动力, 破坏生态;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形势下出口拉动作用小之又小。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会使部分低收入者对通过勤奋劳动改善处境失去信心, 从而丧失工作和创造的热情, 削弱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三) 共享缺失弱化了执政党的公信力。

发展成果共享是政府的责任和使命,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奋斗动力。政府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 有时存在着偏差和错位。如改革开放初期, 为了加速经济发展, 过分注重效率, 没有很好顾及公平, 导致贫富差距增大。出现此问题后, 也没有及时采取补救政策和措施, 导致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长期不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逐渐对政府失去信心;再加上行使公权力主体———官员的腐败现象, 把共享的发展成果拥为己有, 其影响之恶劣, 极大地降低了政府公信力。政府信用危机位居腐败之后成为障碍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又一因素, 同时, 民众对社会的不信任使得社会管理越来越困难。

(四) 共享缺失影响了社会的和谐。

发展成果不能共享必然危及社会稳定, 影响社会和谐。近年来, 我国的群体事件时有发生, 有的危害极大。在这些群体事件中, 大部分是由于社会的不公, 部分弱势群体在面临利益之争时显得束手无策, 常常沦为受害者。由于缺少正常渠道为自己辩护, 难以争取到本该享有的合法利益和权益, 就容易产生对社会的怨恨情绪, 当“民怨”积淀为“民愤”, “民愤”就极易发酵为“社会泄愤事件”。如最近几年全国各地出现的一些“报复社会案件”, 其实都与“共享缺失”有关, “权力不受制约的不公正感”、“社会保障不足的不安全感”、“发展成果不能共享引发的被剥夺感”是诱发群体事件的三大关键因素。久而久之弱势群体就产生了仇富、仇官心理, 导致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强烈对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 如果发展成果仍然不能实现共享, 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出现剧烈动荡的社会风险, 极大地影响社会的和谐。

三、共享发展必须在发展的实践中实现

要做好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工作, 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 做蛋糕和分蛋糕的问题。做大蛋糕就是解决好发展问题, 为共享发展奠定经济基础;分好蛋糕事解决发展共享的措施, 促进社会有序和谐。

(一) 发展经济, 奠定实现共享发展的物质基础。

实现发展成果共享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最主要的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我国现阶段存在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 许多是发展中的问题。为此, 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进一步把“蛋糕”做大, 通过不断发展来解决问题。十三五规划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如何把规划中提出的民生“硬指示”落到实处, 真正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脚踏实地、不折不扣地兑现承诺。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群众不能被幸福, 增进群众福祉也不能喊在嘴上、挂在墙上, 必须实实在在落地, 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得到、拥有得上。靠实干兑现承诺, 靠实干改善民生。这样, 中央提出的民生“硬指标”, 作出的庄严承诺, 才能真正落实到基层, 群众才能真正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凡是定了的, 就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好;凡是承诺了的, 就要不折不扣地给群众兑现, 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最大限度地丰富社会物质文化资源, 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 全体人民共同建设是实现发展共享的途径。

共享与共建是辩证的统一。共建是共享的基础和途径, 共享是共建的目标和动力。二者相辅相成, 协调发展。正如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吉利斯所言:“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是人民必须是这一过程的主要参与者, 这样才能带来结构的诸多变化。参与发展过程, 意味着享受发展带来的利益, 并且参与这些利益的生产过程。”在共建中享有, 在共享中共建, 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如果只有共建而不重视共享, 就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原则, 与社会主义的本质也背道而驰, 全面深化改革也就失去了意义;但如果只强调共享, 而不以共建为必要的前提条件, 会使部分社会成员养成严重的依赖思想和非劳动意识, 从而违背共享的初衷, 共享也就会变成一座空中楼阁, 甚至可能会演变为共穷。共享共建既是一个历史过程, 也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突出共建, 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的体现, 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 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 建立健全制度是实现发展共享的保障。

制度建设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坚持共享发展, 关键是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 来保障成果共享。“十三五”期间我国对共享发展作出一系列有效的制度安排, 主要涉及八个方面: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 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 增强政府职责, 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 深化教育改革, 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促进就业创业,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鼓励以创业带就业, 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缩小收入差距, 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 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 推进医药分开, 实行分级诊疗, 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八项制度就是要使共享发展有坚实的根基, 确保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四) 补齐短板是实现发展共享的关键。

上一篇:影视文化传播下一篇:网络信息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