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2024-09-24

幼教发展模式创新研究(精选5篇)

幼教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篇1

摘要:通过借鉴商业模式创新理念, 从魏朱六要素商业模式模型剖析了幼教市场存在的瓶颈问题, 并以此为着眼点, 将政府、幼教单位应尽职责和工作方法进行论述, 期望培养一支行业规范、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和管理团队, 进而推进幼教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幼教业,发展

无论多先进的技术, 只有以某种形式与适当的商业模式结合, 才能体现价值;而同样的技术, 采用不同的商业模式, 创造的价值也不同。幼教业成长迅速, 作为教育行业的特种兵, 如何在全新的竞争环境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如何在同等技术条件下挖掘更多的潜在价值, 需充分借鉴商业模式创新理念, 促进幼教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商业模式概述

商业模式首次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 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使用和传播。一个商业模式, 是对一个组织如何行使其功能的描述, 是对其主要活动提纲挈领的概括, 它定义了企业的客户、产品和服务, 提供了有关企业如何组织以及创收和盈利的信息, 描述了企业的产品、服务、客户市场以及业务流程。商业模式与战略一起, 主导了企业的主要决策。

按照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魏炜、朱武祥的魏朱六要素商业模式模型的描述, 商业模式由定位、业务系统、盈利模式、关键资源能力、现金流结构、企业价值等六个要素组成。定位指企业满足客户需求的方式;业务系统指企业选择哪些行为主体作为其内部或外部的利益相关者;盈利模式指以利益相关者划分的收入结构、成本结构以及相应的收支方式;关键资源能力指以支撑交易结构背后的资源和能力;现金流结构指以利益相关者划分的企业现金流流入的结构和流出的结构以及相应的现金流的形式;企业价值指未来净现金流的贴现。

在商业模式的基础上, 商业模式创新在中国商业界逐步成为流行词汇, 其重要性已经不亚于技术创新等。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价值创造提供基本逻辑的创新变化, 它既可能包括多个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变化, 也可能包括要素间关系或者动力机制的变化。通俗地说, 商业模式创新就是指企业以新的有效方式赚钱。电子信息、咖啡、航空等不同行业不同程度的引入商业模式创新, 并取得巨大成功。

二、幼教业发展的瓶颈

中国即将迎来一个全民早教时代, 早期教育俨然成为年轻父母的刚性需求, 这也使得越来越多有营销头脑的商家将眼光投向这块芬芳诱人的“大蛋糕”。由此, 作为近些年来一个初露锋芒的新兴行业, 早教市场的问题日渐凸显, 制约着幼教业的发展。

1.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整体来看, 幼儿教师队伍门槛较低, 只要擅长音乐、绘画、舞蹈、英语, 有爱心, 具有一定沟通能力即可。工作中, 若非严重不适合幼教事业, 均可长期保留岗位。这就直接造成教师队伍参差不齐, 制约幼教业发展。

2.早教市场无序影响幼儿成长。年轻父母“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强有力支撑起早教市场, 很多特色班、实验班、兴趣班、开发班大行其道, 在未获得审批的情况下私自营业, 其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场所缺乏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 为初入社会学堂的幼儿揭开错误一页。

3.长辈的过渡溺爱限制幼儿自主能力。新一代的独生子女, 周围至少围绕六位家长, 特殊待遇、过分注意、包办代替、当面袒护等过度溺爱行为, 使幼儿不仅难以具备勇敢精神, 甚至连起码的自立能力都逐步丧失, 直接摧残着幼儿身心健康。

4.以女性为主体的教师队伍造成幼儿性格缺失。一个幼儿园里若没有男性教师, 幼儿面对的是一个女性的群体, 他们丧失了性别认同对象, 不可避免的形成了“娘娘腔”, 男教师的缺失对于男孩的性别角色社会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困难。有学者甚至说:“男教师的教师群体是个残缺的社会群体, 而社会群体的残缺也就不可避免造成儿童人格的残缺”。

5.幼教行业的大型交流平台有限。开放的经验交流, 对于成长中的幼教业至关重要。通过大型的交流平台, 可将不同区域、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幼儿园齐聚一堂, 彼此研讨园本文化、课程设计、营养膳食、安全管理等经验, 给同行以启迪, 给自身以反思。当下, 类似的大型交流会少之又少。

三、幼教业的创新性发展

幼教是幼儿成长必不可少的阶段, 虽然面临众多困境, 但发展幼教事业、提高幼教水平的趋势锐不可当。基于魏朱六要素商业模式模型, 可通过明确定位、改进运行机制、提升企业价值等方面着手, 扬长避短, 实现幼教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1.双管齐下的定位。幼教业既是一个产业, 也是一面旗帜, 需要政府与幼教单位共同努力, 把产业做大, 把旗帜高举。 (1) 政府借助行政手段筑牢幼教进入壁垒与管理机制。政府相关部门从实际出发, 制定、完善行之有效的幼教行业规范、发展规划、资助途径, 并严格审批制度, 从源头严把进驻关。办公场所、师资力量、法人资格、办学章程等环节层层审核, 确保园所持照经营, 杜绝“黑户”出现在幼教市场。教育、卫生、安全等监管部门定期、不定期开展幼教单位检查工作, 从专业角度发现隐患, 督促整改, 对于不合格园所给予闭园处理, 真正做到预防第一、管理规范、科学有序。 (2) 幼教单位发挥自我监督与相互监督作用。在幼儿园, 起主导作用的不是园舍和设施等物质条件, 而是要把幼儿培养成怎样的人。幼教单位明确的办园思路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幼儿对人生、社会和家庭等方面的认知, 所以, 从领导到班长, 从班长到老师、保育员, 都要承担起所负职责, 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 积极探索新思路, 并实时监督, 针对问题不断改善, 不断发展。为促进幼教市场的整体进步, 行业内单位间需相互监督, 敢于将违法、违规、违例事项及时曝光, 纠正不正之风, 保持行业的透明度。

2.内外兼修的机制。 (1) 以考核为牵引, 强化教师队伍素质。“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而教师水平正是幼教单位的“关键资源能力”。为人师表, 一定以师德为重, 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在师德建设方面, 重在建立规范和引导机制, 教育和引导教师履行岗位职责, 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和作风建设;在教师专业素质方面, 一是要招聘专业对口、有一定特长的新教师;二是注重日常培养, 为教师提供再教育、培训、交流学习的机会;三是在教师队伍中树立标杆, 用真实的人、熟悉的人、优秀的人感召教师不断提升;在考核评价方面, 坚持家长满意第一、日常表现为辅、兼顾公平的原则, 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晋升、薪酬挂钩, 并敢于解聘不适合教师岗位的职工。教师能力的提升, 就极大带动幼教“关键资源能力”的提升。 (2) 以适度为标准, 倡导幼儿自主能力。首先, 要适度关爱。家长、老师要充分信任幼儿, 给予幼儿自主操作、探索的机会, 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 这样获得的经验知识才是幼儿自己的、内化的。绝对不能将幼儿的事大包大办, 一味溺爱, 扼杀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其次, 要适度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具有阶段性, 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 在适宜的年龄学习适宜的知识。教师引导家长不要盲目跟风, 切勿将各类特长班充斥幼儿课外时间, 拔苗助长的教育把家长的焦虑转移给孩子, 死板的教育扼杀了孩子的天性, 让他们失去了天真的童年。最后, 要适度鼓励, 避免称赞、礼品、大餐等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的转化, 变相导致幼儿对鼓励的需求无限性扩大, 成为一个不懂得满足和感恩的人。 (3) 以培养为原则, 打造优异男教师团队。男教师作为幼教行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其出现、成长、壮大都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更是形成幼教单位间竞争的“资源焦点”。男教师有着自身的特点, 幼儿园要正确对待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 不总拿来与女教师进行对比, 要让他们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去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任务。要安排男教师进行带班工作, 这样使男教师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的规律, 亲密接触幼儿, 了解幼儿的性格特点, 熟悉幼儿的一举一动和眼神所表现出的需求, 幼儿也清楚的知道教师每个动作或眼神对他们的要求, 这样就使教师和幼儿之间形成一种默契感, 久而久之就有一种感情纽带的形成, 使男教师能更好地投入工作, 但切勿使带班男教师被女教师同化, 失去其自身特色。管理工作使男教师进行换位思考, 若有合适机会, 将男教师纳入幼儿园管理团队, 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更加乐于融入幼教行业。

3.社会导向的价值。幼儿期是人生接受熏陶的开始, 人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 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 性格也在逐步形成。幼教对于孩子, 是至关重要的。幼教单位要树立“教育育人”的奉献理念, 将单位价值与社会责任紧密联系起来, 杜绝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纯商人行为。通过自我教学活动的开展满足社会和家长对幼教行业的需求, 从精神、理念、文化层面提升幼教行业的社会形象, 承担起社会责任。

本文以商业模式创新理念为切入点, 提出幼教单位定位、机制、价值等三方面的改进模式。但幼教行业的发展, 需要社会、幼教单位、家长、幼儿共同努力,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创新思维, 不断推进幼教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炜, 朱武祥.发现商业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2]魏炜.商业模式研究[Z].

[3]乔为国.商业模式创新兴起缘由[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9:5.

幼教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篇2

1.1科技服务性

科技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组成部分,服务性是其最为明显的特征。科技服务性特征包括两层含义:一它是一种服务活动,其劳动对象是作为服务活动表现出来的;二它是一种以科技产物为服务对象的服务活动。在科技服务业的主体和内容上,同样体现着服务性的特点。科技服务的主体广泛,比如大学、科技型企业、政府机关和科研机构等,科技服务在这些主体之间架设起了一道桥梁,为它们提供科技中介服务。服务的内容具有系统和专业的性质,其服务性在技术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过程中的全方位科技服务中都能体现。

1.2服务综合性

从技术的开发、传播及实际应用的整个过程来考虑,科技服务业提供包括技术开发推广、创业孵化、国际合作、市场开拓、创新培训、产权交易、人才交流、管理及法律等服务,是全方位、多角度覆盖,以知识和科技为基础,集系统化与专业化于一体的科技服务。发展科技服务已成为世界各地实施城市化战略、加速城市现代化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性能的重要内容。科技服务业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主要表现在:为企业提供市场、技术、投融资等方面的信息服务;组织和整合各种资源,帮助企业开发新技术,实现产品的技术开发与推广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的全方位的企业孵化服务,其帮助不仅体现在提供办公场地等共享设施,也体现在为其提供信息咨询、市场营销等软实力服务;科技服务还体现在技术交易过程中,在该过程中科技服务可提供各项技术交易服务;另外,为企业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培训的创新培训服务也是科技服务业的一个重要功能体现。

1.3服务社会性

科技服务机构是面向全社会的社会化组织,它主要是为各类高等院校、企业、政府部门等提供包括科技评估、信息咨询、企业孵化、技术贸易、技术转移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所以,其服务的主要功能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社会开展科技服务。科技服务机构的服务社会化还表现在特定的服务对象上,它可以依据不同的服务对象提供相对应的科技服务,其服务能够充分反映社会要求。

1.4服务延续性

从事科技服务工作的既有专业机构(如专利委托转让代理事务所等),也有非专门机构(如大型科技企业中的科技服务部门),但它们都具有明显的服务延续性特征。科技服务工作是一个在科技成果应用中,解决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并不断完善技术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作为促成科学技术成果转让的“居间人”,科技服务机构需在整个转让过程中提供持续的科技服务。

1.5知识密集性

科技服务业具有典型的知识型服务业的特征,将从业人员的智力当作其获取收益的出发点。科技服务机构所服务的主体与其行业的专业化特点决定了其提供的服务具有高知识程度水平的特点,因此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知识要素。科技创新可以创造新的知识,科技服务可以造成知识流动,科技服务业的目标是引入外部资源补短,形成科研与产业间的强强联合。科技服务机构目前已经在技术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整个过程都对该服务有需求,因此对从业人员知识结构、人际及产业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能胜任。通常情况下,从事科技服务业的人员主要由高学历或有经验的专业人才组成,他们在企业与客户之间充当知识交换的界面,因此从业人员的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科技服务能力的高低。

1.6效益优化性

创新机制 推进区域幼教跨越发展 篇3

整体发力,学前教育资源扩容增量

政府主导,公办园全面覆盖。2011年以前,江夏区只有1所公办幼儿园,部分城区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即使在校内办有附设幼儿园,也基本是以学前班为主。“入园难、入园贵”是彼时江夏区学前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人民群众对于普惠优质幼教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江夏区把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建设“和谐江夏、幸福江夏”的重大民生工程来抓,落实两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投入资金35560万元,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1所,街道中心幼儿园覆盖率达到100%,办园规模达到338个班,可满足10140名幼儿入园,占全区在园幼儿的50%以上,基本形成公办为主、城乡覆盖的学前教育机构布局。

规范扶持,民办园快速发展。在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发展的同时,江夏区还不断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规范管理与办园扶持,使之作为公办学前教育的有益补充。将《关于整顿规范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建议》列为区人大议案,由区政府牵头,组织教育、民政、公安、消防、工商、食药监等部门,定期对全区无证幼儿园进行联合检查,督促整改,对整改不合格的坚决予以取缔。至2016年春季,区内合格民办园达到87所,覆盖全区13个街道,可提供学位10000余个,有效弥补了公办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为广大家长提供了多样化的入园选择。不断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2011年至2015年,市、区两级政府为区内32家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添置保教设备,发放扶持资金,共计投入980余万元,有效激发了民办园的办园积极性。

政策发力,配建园有序移交。江夏区是一个新城区,近年来房地产发展迅猛,但和其他新城区一样,新建小区配建幼儿园工作起步晚、发展慢。为切实扭转这一局面,区政府在组织教育、发改、国土规划、建设、房管等部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住宅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了相关部门的职责与分工,制订了住宅区配套幼儿园规划与审批、建设与验收、移交与接收、使用与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全区配建幼儿园的移交接收工作得以强力推进。上海通用汽车武汉生产基地落户江夏后,其还建小区(金港1号小区)配建的金港幼儿园,于2015年春季移交区教育局,成为全区首个小区配建的公办幼儿园。金澜湾幼儿园、南车幼儿园、天纵水晶郦都幼儿园、保利清能西海岸幼儿园等住宅小区配建幼儿园也将有序移交。

多管齐下,幼教师资素质整体提升

加快引进,补充幼教专业师资。专业幼教师资匮乏,是阻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最大难题。为此,江夏区教育局着力创建师资队伍配置新机制,在中小学教师转岗补充的同时,不断加大专业幼教师资的引进力度。2016年之前,江夏区每年公开招考10名公办幼儿教师、30名人事代理幼师,全部补充到基层幼儿园,成为一线专业教师。从2016年起,实行计划单列,每年公开招考30名公办幼师和30名人事代理幼师,直至全区幼儿园师资达到编制标准为止。健全幼儿教师准入制度,对于临聘幼儿教师,一律要求持证上岗,并依法保障其工资待遇,增强了幼儿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和工作稳定性。

分层培训,整体提升队伍素质。区教育局制定了全区幼儿园园长、教师培训规划,完善幼儿园园长、教师培训体系和课程体系。每年暑期,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要求,对全区公民办幼儿园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对幼儿园课程的把握能力,为幼儿园科学编制课程实施方案,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活动奠定基础。尤其是加大了园长培训力度,每年组织全区公民办幼儿园园长参加规定课时的培训。培训模式采取“1+1+1”方式,即集中培训、网络远程培训和在岗研修相结合。通过培训,帮助园长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动态的管理观,提升园长的领导力、执行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拓展园长的办园思路与教科研水平,逐步打造一支专家型的园长队伍。

四级教研,促进幼师专业成长。区教育局将全区51所公办幼儿园和87所已审批民办园按地域和性质划分为11个片区,健全和完善“区级、区域、园所、教师”四级教研网络。以金口片区为例,该区有9所幼儿园,两所中心园(金港幼儿园、金口中心园)牵头成立幼教联合指导小组,7名骨干教师担任指导小组成员,每周一次,轮流对区域内的其他7所幼儿园进行业务指导;各幼儿园每周定时定点开展园本教研,内容有集中学习、经验交流、外出学习成果汇报等;幼儿教师坚持个人自学,每月汇报一次学习心得,交流一次幼儿活动观察笔记。其他10个片区也和金口片区一样,扎实开展区域、园本和教师个人研修。区学前教育中心在此基础上,定期开展全区性的名师示范、集中研讨、教学比武等活动,在全区幼儿教师中掀起“赶、学、比、超“热潮。四级教研活动助推广大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迅速提升。

规范管理,保育保教水平全面提高

创新机制,强化园所办学主体。根据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江夏区教育局创新机制,加强规范管理和教研指导。2015年秋季,经区编办批准,正式成立“江夏区学前教育中心”,配备专职人员5名,兼职教研员若干名,指导全区幼儿园教育业务和综合管理工作,全区公民办幼儿园从此有了自己的“娘家”。在此基础上,区教育局积极争取区人事、编办等部门支持,将城区小学附设幼儿园和农村中心幼儿园全部实行单设,使其拥有独立办学资格和独立法人地位,强化了办园自主权。幼儿园单设后,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幼儿园教职工有了更大的责任与更高的积极性,全区保教保育水平明显提升。

常态监管,保教行为全面规范。区教育局、学前教育中心加强对全区公民办幼儿园的常态监管,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作息时间、统一班级配备、统一教师培训、统一教研指导。督查各园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严格遏制“小学化”倾向。

结对帮扶,扩大优质幼教资源。针对全区农村幼儿园、民办幼儿园较多、师资水平不均、办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区教育局开展了“手拉手结对共建活动”,建立城区园与农村园、中心园与村级园、公办园与民办园结对帮扶发展网络,采取“一对一帮扶、全方位提升、可持续发展”的共建方式,从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教科研、师资队伍等方面予以帮扶,全面促进全区学前教育整体协调发展。

提升幼教专业水平创新幼教模式 篇4

1 倾听孩子的声音,积极创造幼儿交流表达的机会

幼儿期是语言交流与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口语交际能力贯穿幼儿各个发展时期,因此,教学时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声音,尽可能多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创造机会交流,鼓励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1.1 亲近幼儿,激发交流的欲望

要俯下身子,与幼儿促膝谈心,尽量用幼儿的语气和语调,或是幼儿喜欢的语言,谈论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听取他们对事情的看法和意见等。要面向全体幼儿,尽可能与每个孩子交流。要多组织开展幼儿喜欢的活动和游戏,在自由活动中与幼儿交流往往容易激发幼儿情绪情感的表达。如休息期间走到孩子们当中,与幼儿拉拉家常,听听他们谈论的话题,了解一下幼儿的疑惑和感兴趣的话题等,以激发幼儿表达的欲望。对个别幼儿表达能力差的要给予必要的补充,引导并帮助幼儿理清说的思路并清晰地说出来。

1.2 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了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要尽可能多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和动画片,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看动画片,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进而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产生对文字的兴趣。避免违背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而采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与写字。

1.3 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要教育幼儿爱护图书,把自己喜欢的图书和故事内容讲给别人听。在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逐步培养幼儿自主选择阅读的能力,逐步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鼓励中班和大班的幼儿看图讲故事,并鼓励幼儿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大胆推测、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改编、创编故事,初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2 引导幼儿科学探究

我们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幼儿身边的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不断积累经验,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2.1 走进大自然,认识大自然

我们要经常组织幼儿接触大自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学习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能力。如带领幼儿去动物园和养殖场,根据动物的体型特征和运动特点识别常见的动物,并给动物分类 ;带领幼儿去植物园和农场,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认识各种植物花草,并给植物分类等。

2.2 丰富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要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提出问题,积极动手动脑,探寻问题的答案或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例如,玻璃球从斜面往下滚的时候越滚越快,而且要比在平面上滚动得要远。又如,当水烧开了以后,水壶会冒出很多的蒸气,有时水壶会叫。同时,要经常组织他们参加各种科学活动,创设情境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让他们陶醉在充满乐趣的想象活动中,把内在的创造冲动释放出来。如准备磁铁、回形针、小铁钉、小木块、纽扣、玻璃球等材料组织小朋友研究磁铁能吸住哪些东西 ;利用橡皮泥、盛有水的水盆组织小朋友研究如何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活动中启发幼儿发现问题 :为什么磁铁能吸住铁做的东西?为什么把橡皮泥做成小船就会浮到水面上?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玩一玩、想一想,增强了好奇心,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2.3 既动手,又动脑,玩中学

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感知和理解事物的“数”和“量”, 指导幼儿学习通过对应或数数的方式比较物体的多少。如 :一个太阳,人有2只眼睛,三角形有3个角,小山羊有4条腿等……小朋友拍球、踢毽子时学数数,用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粗细等量的特征,学习使用相应的词汇语描述这些特征。如用我们常见的钮扣、玻璃球、糖果、水果、花生、大豆、玉米粒、瓜子等,让幼儿动手去数一数、摆一摆,比较抽象的数数、认数、比较大小多少的数学问题就变得简单和容易了。这样幼儿在简单的数数、拼拼有趣的操作中轻松、快乐地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记忆很深刻。又如巧妙运用我们常见的扑克牌,帮助幼儿数数、认数、读数效果非常好。

幼教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篇5

1建筑工程管理引入创新模式的原因

1.1 应国内建筑市场发展的潮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面对激烈的竞争,建设单位必须运用创新模式来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世间万物的生存规律是“优胜劣汰”,而创新模式的应用恰恰让建筑企业拥有战胜其他竞争者的优势。

1.2有利于建筑工程的科学管理

由于原有的管理模式造成很多工程物资的浪费,所以建设单位亟须引进创新模式。创新模式要求建设单位利用科学管理的思想对企业进行管理。建设单位必须明确如下问题:一是什么样的科学管理方案能够对建设企业的管理起作用;二是该怎样将这些科学管理方案引进建设企业当中而不引起很强烈的反对;三是怎样让科学管理方案发挥它的效用,让建设单位能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建筑行业的发展上去,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建筑生产,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1.3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

按照以往的管理模式,建筑单位对资源的利用并没有很准确的规定,引进创新模式后,能够规范建筑单位资源的使用人员正确地使用各种建筑物资,避免浪费资源,将多余的资源转移给真正?要这些资源的地方。另外,引进了创新模式以后,建设单位在科学赞即见想的指导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建设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連设单位提髙生产质遗和数量。

2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内容

2.1管理组织的调整

管理组织对整个建筑单位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管理组织要在让建筑单位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对建筑物的需求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因为原有的管理组织忽视了建筑单位成本高的问题,导致建造一个工程要耗费很多的材料物资。对管理组织进行改革后,建筑单位能够更好地达到市场的要求,并且降低了建筑单位的建筑成本,有利于建筑单位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另外,管理组织进行改革之后,要对建设企业的管理体制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新的管理体制的约束下,必须对企业、员工、工程项目进行准确的划分,协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努力弥补建设单位原有管理体制的缺陷。通过改变旧有的管理体制,建设单位对单位内的各种责任、产权进行了划分,有利于加强企业的管理,为后续的生产活动奠定了良好的管理基础。

2.2技术的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原来的建筑工艺已经不能满足建设施工的要求。创新是整个建筑企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为了能让建筑行业不断引进新的元素,必须对建设施工人员进行建设施工方面的再教育,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施工工艺,为我国培养出高级建设施工人员,让我国的建筑企业能够在国外占有一席之地。此外,建筑单位还要投人适当的资金,积极探索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新工艺,改进原有施工工艺的不足,使企业在创新的动力下快速发展。

2.3旧有观念的改变

建设单位在旧的管理模式下,忽视了管理理念的改变,造成很多工程建设施工方面的问题。对于观念的改变,必须从管理者的角度下手。当管理者拥有正确的管理理念以后,管理者为了达到业主对建筑物的要求,去要求自己的下属按照新的管理模式,即施工人员在完整的、与市场契合的组织下,利用改革创新后的技术,对建筑物进行建设施工,最终可以达到业主对建筑物的要求,极大程度上缓解了T:程施工不能按时完成施工任务的问题,减少了施丁.企业与业主之间的矛盾。另外,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进行创新,建设单位树立了正确的管理观念,能够有效地处理建设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的建造费用、工程质量、施工H期和施工安全等问题,努力实现质ffi达标、成本不髙、工期不拖延、建设施工不存在风险的目标,使建设单位与员工、业主之间能够和谐共处。

2.4管理模式的选取

建筑工程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生改变,建设施工单位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与建设单位的生产活动相适应,造成建设施工过程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建设施工过程和建筑物的特性,根据这些特性来寻找一个合适的管理模式,让建设施工的过程更加合理化,建造出拥有建设单位施工特色的建筑物,或者创造出更有特色的建筑物。这有利于建设施工的活动与管理模式达到和谐统一,从而促进建设企业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并且国家也能够对建设单位进行更好的管理。

2.5工程项目的变革

建设施工单位引进了创新模式以后,建设施工单位就要为工程项目的控制作出努力。因此,建设施工单位在建设施工亊前、亊中、事后阶段应加强控制,对组织目标重新拟定计划,该计划能防止出现各种各样的误差,或在发现误差时能够及时对误差进行soe,物不舱业主的要求。

2.6企业文化的改变

文化是民族的魂。对于建设单位来说,文化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纵观中外在建筑行业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企业,其企业文化都是在不断地改变中,才使得企业不断壮大,走向成功。为了让企业能够高速、健康地发展,要随着建设行业的不断进步,改变企业原有的价值观,创造企业鲜活的文化生命力。在企业文化的引领下,企业利用创新的技术,在健全的管理组织下,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建筑物。

3结语

上一篇:人白介素-10下一篇:营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