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与融合

2024-09-05

差异与融合(精选12篇)

差异与融合 篇1

摘要:媒介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变化早已改变了社会环境,“媒介融合”应时而生,它已经成为当前各种媒体发展必然面对的媒介生态。这一概念的提出,在媒介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预见了传媒业的新趋势,在推动传播媒介的变革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媒介融合”不仅是一种概念及理论,而且它是一种现象与实践。本文将以日本媒介为例,就“媒介融合”和“融合媒介”的涵义进行探讨,对两者的不同形态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且浅析不同趋势的现状及其影响。

关键词:媒介融合,融合媒介,差异,日本媒介

一、“媒介融合”与“融合媒介”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是目前传媒学界和业界广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最早提出“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学者是浦尔,他最初提出此概念是基于技术的发展进程之上。在这基础上,戈登对“媒介融合”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与分析,并归纳了当时美国社会普遍盛行的几种“媒介融合”的类型:如,所有权、策略性、结构性、信息采集、新闻表达等五种融合类型与现象。这是在考察当时美国社会的媒介融合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媒介融合的发展水平。

在国内,较早对此概念作出阐释的学者是蔡雯①。蔡雯对国内的媒介融合研究有三大贡献:一是将媒介融合作为一种研究领域,认为它是涉及到传媒业、信息业等各个领域的广泛的研究领域。二是对美国的媒介发展状况进行了颇深的探讨,这对国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与借鉴。三是对媒介融合的研究对象进行了创造性的解析。他认为媒介融合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种媒介的内部属性和外部环境,并涉及到媒介机制与实际运营,新闻传播等各个角落。

另外,喻国明对媒介融合研究也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他在《传媒经济学教程》中提出了较明确的概念。喻国明对媒介融合研究有两大重要贡献:一是将媒介融合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认为媒介一体化,功能一体化的趋②势是必然的结果,它负载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和意识形态传播效果。二是对于各种信息的属性进行了整合,认为媒介技术改变了语言、现象、数据三种基本信息的整合空间及时间,在同一平台上确保了全新面貌的整合。此种整合的目的主要在于,促进不同形式的媒介结合,进一步加强各种信息的互文性(Intertexuality),包括媒介之间的互联性与互换性。

一方面,对于“融合媒介”(Convergence Media)这一概念,学界有多种不同的见解,一般不会区别“媒介融合”与“融合媒介”两个概念的含义。美国新闻学研究者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③”。Andrew Nachison的概念主要强调不同媒介之间的战略性联盟与合作关系。另外,姜卫玲在《融合媒介的空间特性及其社会影响》中认为,融合媒介“在本质上是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媒介形态集于一体的一种互动性新型媒介形态,是表现媒介融合过程的最终物质形态④”。媒介形态的双重属性,指的是其物质属性与精神属性。融合媒介的精神属性还具有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由此,“媒介融合”与“融合媒介”的差异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媒介融合”是过程,“融合媒介”是结果。

以理论的方式探讨“媒介融合”的含义,它是一种具有对实践的规范功能的传媒现象和趋势。并且此种传媒现象是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并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因此“媒介融合”呈现出两方面的态势:一是传统媒介的主动式或被动式的融合化过程。传统媒介主要依赖于固定受众群的呼应,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功能与效率,积极谋求媒介一体化的战略性经营方式,以求实现与各种媒介之间的新的整合。二是新媒体的超前式融合化过程。新媒体主要利用自身在传播机制上的优势,充分发挥自身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多媒体性,最终形成新的媒介融合。

另外,“融合媒介”是“媒介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融合媒介”的呈现加快了“媒介融合”的重构,使媒介融合空间显示出空前未有的区别于传统媒介空间的新特征。“媒介融合”是大众传媒业的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它整合并利用处于单一或混合形态所有权之下的各种媒体,以增加信息平台的范围,并使稀少的媒体资源得到最佳配置的时候才能实现“融合媒介”的理想状态。

第二,“媒介融合”是指将各种媒介形态相互“融合”,产生“质变”,改变传统媒介的基本模式,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极大丰富媒介的传播优势。

“媒介融合”将改变新闻选择的基本模式与报道的整体流程,对媒体市场营销策略与管理经营形成了巨大变革。相反,“融合媒介”具有强调各种媒体功能的性质,其核心是坚持不同媒介的相对独立性。“融合媒介”的相对独立的媒体性质,受众方的多元需求以及网络文化的新技术水平造成了媒介主体的自由切换。这是“融合媒介”的重建空间所特有的性质。在此背景下,“媒介融合”的最高阶段是各种媒介形态的完整结合。相反,“融合媒介”的最高阶段为不同媒介形态的有机融合。

二、日本媒介融合的现象和趋势

日本总务省在2004年公布了“u-Japan政策”,2010年已建成了世界领先的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国家。日本一直试图以信息和通信产业为支柱产业,努力构筑“Ubiquitous网络社会⑤”。为了实现Ubiquitous网络社会建构的重要目标,日本不断加快信息网络设备与设施的全面升级,通过各种媒体的数字化,信息网络的宽带化与IP化,加剧了网络和媒介的有机结合。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的“媒介一体化,功能一体化”趋势日益显著,面向不同通信服务的“平台服务运营商”快捷兴起,并且有望成为合理的“Ubiquitous网络平台”。

当然,从内容方面来分析,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与普及使大量违法,造假的有害信息得以急速地流传,给日本社会造成消极影响与负面作用。从媒介市场营销方面来看,相互独立,边界明确的各种媒介一直受到不同的市场监督与规制,并以这种方式维持市场内部的竞争秩序。随着媒介融合的进一步发展,超越媒介物理特点的跨领域,跨界限的新媒体服务不断增多,从客观上要求突破传统的或相互封闭的规制壁垒,允许各种媒介较轻松地进入各类媒介市场,这对日本实行的以媒介物理特点为基础的市场规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受众及用户的角度来看,随着媒介融合化步伐的加速,电视受众群、互联网用户群、手机用户群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传统社会里,媒介主体只是一部分的特权群体,而在互联网飞速普及的现代信息社会中,几乎所有的受众及用户都有了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机会与能力。日益变为融合化的信息通信网络上,他们正在获取各类信息,发布各种反馈意见。这就要求媒介融合的发展,能够建立起所有受众的权利可以得到保护的政策体系。

田島泰彦认为,传统的媒介法制,通信法规对信息发布的服务要求并不高,并面对公民发表权和公共利益的维护度也偏低⑥。在越来越多社会成员参与信息发布的媒介融合环境下,急迫需要制定最低限度的法规制度与相关政策,这样可以营造出较宽松的媒介融合发展空间。

例如,日本通信企业与广播公司之间的合作动向较为显著。但是围绕着广播节目的网络传送法与版权处理的议论还未进行,如果充分进行广播节目的第二次利用,将有可能进一步促进两者之间的健康有效的融合。另外2009年开始在东京与大阪两地进行了数字收音机广播,便使用了通过个人电脑进行的视听节目传送,游戏软件的传送和电子书籍和宣传动画的传播等。

三、融合型媒介法制下的日本社会

对于“融合媒介”这一概念,学界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学者们也是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这种现象。其实融合媒介作为传媒业的一种发展结果,很难概括清楚其含义,而且随着媒介生态的变化和不可预测的实践冲击下,无法全面准确地阐述“融合媒介”的内涵。

日本曾经提出的建立起融合型媒介法制的基本构思,在谋求开展新的媒介融合的今天,如何从整体上控制其基本理念、基本结构和基本准则的问题已成为首要任务。如IPTV,视频分享网站,手机电视等融合型服务的作用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日本融合型媒介法制的基本构思与实行不仅提出了媒介融合的新的出路,而且适应数字创意产业结构由纵向统合向横向分离转变这一新趋势,从内质,传播情境,层级关系等几方面阐明了日本媒介法制的新的思路和理念。其基本构思,打破了传统媒介法制的限制,进行了合理评价,重视差异,统一分类的构想。例如,关于通信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内容,是否要公开,可以采取两种服务方式。对于不需要公开的一些内容,即较保守的信息内容,继续对其通信提供最大限度的法律保护。对于一些公开性内容,又将其分成两类:一是属于广播电视信息或可能归入于媒介信息范畴的各类内容传送服务,将其称为“媒介服务”。二是属于公开性内容,但不能归入“媒介服务”的一部分信息,将其称为“开放式媒介内容”。日本的融合型媒介法制规定的“媒介服务”可以保证少数群体的言论自由,消除特定媒介的垄断地位,解除媒介对信息的控制与支配,这对形成健康,合理的媒介思想与理念的自由市场具有积极作用。

日本TFM等企业从1995年开始进行可视广播,并且,从2000年12月1日开始进行数码卫星广播。BS数码广播的出现,将对所有传统广播体系实施数码化改革,这种现象也是日本融合媒介的必然趋势。另外,2005年3月,利夫道尔公司通过收购股票的方式,力图与富士电视台合作;10月,东京秋叶原的乐天网络公司收购东京广播公司(TBS)的股票,并力求与之合作。这个潮流能在日本兴起有两种原因。一是,日本传媒公司的媒介技术环境发生了巨变。随着因特网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与因特网公司共同开展业务的机会与日俱增,而且伴随着技术革命,传统媒体的保守形态将变成效率型企业形态,这种变化就是因特网公司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的原动力。日本传媒公司也自然难以抗拒这种时代趋势的影响。二是,在日本《电波法》的规制下,其它行业加入传媒业经常受到种种限制,而已进入广播电视业的公司,就能享受垄断式的地位。因此,小林庆一郎认为,“因特网企业与传媒融合可能会损害新闻报道的公正性⑦”。

至今,因特网公司还不属于新闻机构的范畴。日本社会的传播情境是,因特网公司通过收购股票的方式,力求与传统媒体的融合。虽然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网络公司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各种弊端。

四、结语

根据现有的现象来看,日本媒介融合有以下几种特性。一是信息的融合。在网络社群,微博等新载体的影响下,从信息内容上进行融合;二是媒介形态的结合。各类不同媒介,包括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新媒介间的结合,传统媒介间的合并等;三是传媒集团间的整合。这也是日本媒介融合最常见的表现形式。这几种特性都是基于融合媒介的结果来探讨的,融合媒介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最终结合和汇聚等。

例如,3.11日本大地震之后,网络社群,微博等新媒体成为传递信息的主要窗口。Twitter、Facebook、Mix等网站成了震后很多日本公众交互信息的重要载体。事实上,震后日本三大电信社NTT-Docomo,KDDI-au,Yahoo-Softbank均限制了语音服务。一部分媒体工作人员在SNS网站上发出倡议,提醒居民减少非紧急呼叫外的通话,转向网络发布讯息。新媒体使得信息的发布、分享、传达更具效率。在Facebook网站上,很多用户将自己的处境等相关信息告知给家人;在Twitter的热门话题中,大部分的内容与地震及海啸有关,参与过灾后救援的居民也通过Twitter发布各种紧急状况,例如海啸警报、余震警报、交通信息、临时避难所等。在日本居民公布灾情,寻求援助,寻找亲人以外,网络在震后也为政府与公共服务机关提供了重要信息。事实证明,网络实现了话语权向公众的转移,他们通过新闻跟帖,个人博客,随时随地传达信息,表达意见。因此,在日本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各阶层民众进行利益表达,维护基本言论自由的“发声”平台。

在当代社会,难以离开媒介融合的作用,而媒介融合使媒体对社会公众,群体集团与个人的影响力越来越显著,它已改变了公众的生活样式、组织结构、社会价值观、人际交流方式、思考方式等各个方面。

媒介融合与融合媒介的差异并不是很明显。在新媒体与新传播情境下,媒介融合的影响范围与日俱增。同时,社会的融合媒介化现象更加深入全面。虽然目前学界和业界对媒介融合与融合媒介的涵义并没有提出明显的区分,但是日本社会媒介融合的实践与融合媒介的发展却一直在进行,而且这一趋势将会持续下去。对于一个没有定论的概念,关于媒介融合以及融合媒介所有相关的要素都是今后值得探讨的研究课题。因为理论具有对现象及实践的解释功能,以理论的方式探讨媒介现象研究,这也是媒介融合研究的一种要求。

差异与融合 篇2

?

?

差异与融合 篇3

关键词:茶;咖啡;中西文化;差异;融合;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茶作为中国的代表性饮品承载了很多的中国的文化元素,也可以这样说,他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代表。而咖啡,是西方文化的的代表,也是西方一种精神的代表,与西方的文化生活中的热情开放和自由息息相关。茶叶清香沁人,喝茶的时候那种清新淡雅的意境让人陶醉,咖啡给人的感觉则是一种香醇,也是很让人如痴如醉的,可以让人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

一、起源和发展

(一)茶的起源。秦汉年间,我国的四川地区就已经开始盛行饮茶。西汉,茶就已經成为四川的特产了,曾经通过进贡被带到长安,古代的川东鄂西其实就是茶树的起源发祥地。在《神农百草经》中曾写道:“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在那个植被很茂盛,茶叶至今还很是茂盛的环境,神农尝百草绝对是可能的。在我国的汉代以前,川东鄂西等地区,由于那里盛产茶叶,所以那里的生产和利用茶叶传播文化的事业已经是相当的发达。

宋初明末时,茶的文化已经发展到一种巅峰的状态,赐茶、贡茶和斗茶流行在世。清朝时,茶的文化更是深入发展,戏曲也开始进入茶馆表演。清朝的对外贸易中,茶的地位已经超出了普通水平,随着历史的发展更是,在茶的各种活动中,人们不断地丰富与充实着茶文化的发展。

(二)咖啡的发展与起源。在西方,并没有神农氏这样的人存在,也没有相关的记录,所以,有关咖啡的传说各不相同。关于它的起源就要追溯到公元850年,在波斯的回教《古兰经》上,默罕默德曾在执行某个任务时睡着了,天使就用咖啡将他唤醒,咖啡的力量很是强劲,让他一口气就将40个人拿下。

15世纪,就有很多参加朝圣的教徒将咖啡带回居住的地方,使得咖啡逐渐流传到埃及、伊朗和土耳其等国家。

到1683年,第一家咖啡店在欧洲的威尼斯建成。1720年,圣马可广场的佛罗伦咖啡馆是当时最为著名的。在英国,有无数的咖啡屋,并在社交场所中很受绅士们的欢迎。咖啡的文化也对巴黎的市民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茶与咖啡文化的不同

(一)茶的特点。中国的茶文化源于有着悠久历史的华夏文化,蕴含了美学、哲学、历史和伦理学等等,在生活中可算是一种极其奇特的文化景观。不论是产茶区还是非产茶区,茶文化的传承一直是经久不息的。茶文化的形式包括了茶的历史发展、饮茶的习俗、千姿百态的茶类和茶道茶艺以及茶的科技等等文化艺术的形式。茶文化的历史久远,主要是因为它的内涵厚重。

(二)咖啡文化的特点。西方的咖啡文化与东方经过岁月的洗礼的茶相比,它的特点主要就是洋溢浪漫、自有理性、热情奔放和方便快捷。咖啡文化是一种烂漫情调和享受生活的惬意的那种感觉。对于西方人来说,咖啡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毕竟它蕴含了很丰富的文化内涵。

众所周知,西方人认为上帝就是一切,认为上帝看中的是人的灵魂,而人的灵魂和肉体与自然之间都存在着相互抵抗的关系。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西方的人都有很强的竞争和为个人奋斗的意识。对他们而言,生活就像是在煮咖啡,如果对所有的事都没有了新鲜感,那就干脆换一种新的冒险和品位。这就跟咖啡被泡过一次后就失去了原本的味道,在味道上就会变得清淡无味,既然这样,就换掉再重新拿新的开始煮,重新感受它的味道,重新体验。

三、两者的传播与交流

咖啡与茶叶的传播交流都是一种传播文明的大事,直到现在,咖啡虽然还没有在国内普及,但是茶叶已经成为了西方人享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早期,由于茶和咖啡都是从民间传到贵族生活里的,所以它们都带有等级色彩。

(一)茶入西船。茶叶传到西方时,已经是16世纪以后的事了。在16世纪前后,茶叶在肯尼亚已经是十分普遍的,它的颜色和种类不尽相同,是通过丝绸之路有帆船等方式传到西方的。开始时,供不应求,它的价格及其昂贵,普通的老百姓是喝不起的,茶仅仅作为贡品被献进皇室。在那时,人们觉得喝茶是对身份的炫耀,是品位的提升,人们彼此争相炫富。饮茶之风也随着人们的口味和追求等欲望逐渐增长,几乎已经发展到狂热的程度了,很对的贵妇人都很痴迷于饮茶,几乎都是整日的沉浸在饮茶的社交活动中,甚至有些抛弃了家业。

(二)咖啡的到来。关于咖啡的传入有很多的说法,清初,中国还没有接触咖啡,清中中国有没有咖啡也还不能定论。

根据专家的考证,最早的咖啡一词,大概出现在民国初的《中华大字典》里,意思就是西洋饮料,跟中国的茶差不多。在此之后,《辞源》也收录了咖啡一词,并且将这个词翻译的又准确又详尽。由此看来,咖啡一词在民国时期已经很流行了。

大约在清末,中国已经开始出现了咖啡馆。此外,咖啡的种植也已经传播到了中国,在1884年就被引种到台湾,1908年被引种到海南,到后来就相继被引进大陆。可以肯定的是,咖啡的栽培与生产在中国的民国前夕以及以后的民国时代就有了。解放后,它的种植就渐渐地发展起来。

改革开放后,咖啡馆和喝咖啡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直到现在,中国在不断地扩大咖啡的种植,而咖啡的消费也在中国的发展中逐渐起重要作用,开始成为都市潮人的一种消费时尚。

四、结语

中西方的文化逐渐的渗透到双方的文化生活中,茶和咖啡两种不一样的饮品分别承载了不同的文化精神。中国的茶讲究的是中庸,而西方的咖啡文化则是强调理性。随着中西方文化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交流,不同的文化交流也显得犹为活跃,遍布各国的茶馆,咖啡馆见证了各国文化的发展与交流,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莲.从茶叶与咖啡看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融合[J].艺术文化研究, 2012,15(2):74-77.

新闻“播”与“说”的差异和融合 篇4

播新闻是用播报的方式对书面新闻稿件进行有声语言再创作的过程, 特点是语言朴实、节奏明快、吐字清晰、语调平稳、准确规范、圆润集中。播音员端庄稳重、严肃认真, 代表党和政府形象, 不允许有过多的个人情感和观点。播新闻是我国新闻节目长期以来沿用的传播方式。说新闻是指用日常生活中谈话的语体传播新闻, 特点是口语化, 句式短, 交流感、服务性强。主持人状态松弛, 语调自然, 采用口语讲述、还原生活的语态。说新闻更加生活化, 能够缩短传、受双方的心理距离, 让受众在接受资讯时感到亲切、自然、舒适。

一、播新闻与说新闻的差异

1.时代背景不同

1940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 标志着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播音的开始。在延安精神的影响下, 新华广播电台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洗礼, 逐渐形成了新中国播音的播报风格, 带有浓厚的战时色彩和无产阶级当家做主的时代新风。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 宣传思想工作要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上取得新进展。遵循这一要求, 中宣部把“三贴近”作为改进和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在新闻宣传上要求播音员的播报要贴近群众, 体现出亲和力和服务性。说新闻由此开始成为一种播报方式被官方认可。

2.从业人员社会角色不同

播新闻的稿件内容以时政新闻为主, 播音员被界定为党的“喉舌”, 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 代表党和政府形象, 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播报方式必须具有公信力, 形象端庄严肃, 给人真实可信的感觉。

说新闻内容以社会新闻、财经新闻、体育新闻、民生新闻、娱乐新闻等非时政新闻为主, 节目主持人和观众平等交流, 更接近生活中的传播语态。

3.人才培养方式不同

播音主持是我国特有的一门学科, 和国际并不接轨。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为代表的播音学院派, 将我国传统戏曲理论的吐字发声技巧和西洋声乐美声唱法的用气呼吸方法相结合, 通过四年本科的系统化训练, 培养出上手能力很强的专业人才, 特点是纯正的普通话和鲜明的“播音腔”。

而说新闻采用口语讲述、还原生活的语言风格, 不追求语音的完美, 更注重语意的表达。以邱启明、陈鲁豫为代表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完全凭借个人感悟和生活中的说话状态来进行新闻播音。这种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打破了“字正腔圆”、“千人一面”的理论束缚, 一经出现就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4.稿件写作方法不同

播新闻的稿件是书面语, 特点是长句子多, 抒情式的形容词少, 采用叙述为主的“倒金字塔”式传统新闻写作方式。这种文体只有播报才能与之匹配。而说新闻的稿件是口语化写作, 短句多, 贴近日常生活的语言风格, 本身就适合说。

欧阳夏丹、郎永淳亮相《新闻联播》, 这预示着说新闻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播报方式正在被央视认可。

5.艺术审美标准不同

播新闻更注重语音的准确、清晰、饱满、悦耳, 追求声音的外在形式美, 要求音色优美、表达流畅、字正腔圆。说新闻更注重语意的传播, 强调对稿件内容的理解感受。主持人通过对内容的诠释表达, 达到与观众交流、沟通、互动的效果, 不刻意追求音色的优美、清晰。这种对形式和内容的不同审美追求, 反映了我国播音语言艺术学院派和实践派两种创作态度的分歧。

6.传播语境不同

从大众传播学角度来看, “播”与“说”最大的区别在于“播”是“一对多”, 播音员尽量不带个人情感对受众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说”是“一对一”, 主持人对家庭或个人传播新闻资讯, 表达个人感受。“播”是大众传播的语境, 强调语言的准确、清晰、流畅, 尽量减少衰减;“说”是小众人际交流的语境, 而人际交流最需要语言的通俗化和感染力。

7.镜头前状态不同

播音员面对镜头要精神振奋、信心十足、端庄严肃、稳重大方, 播报意识强烈, 具有强烈的宣传责任感和党性原则。《新闻联播》播音员罗京、李瑞英的镜头前状态堪称楷模, 树立了一个时代的行业标准, 把播报新闻变成了艺术享受, 在观众心中留下永恒记忆。

主持人是为受众服务的资讯传播者, 在状态上应该轻松愉快、热情服务, 特别强调服务性、亲和力, 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主持意识要明显, 尤其要有全局掌控力。凤凰卫视新闻节目《凤凰午间特快》主持人胡一虎的主持意识非常强烈, 给观众的感觉是非常的投入、积极, 有一种驾驭节目的气场, 观众不知不觉就会受到他的感染。美国福克斯有线电视新闻网主持人约翰·戴维斯认为, “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该有个性、有人格魅力, 让观众喜欢你。”

8.情感变化幅度不同

时政新闻往往淡化感情色彩, 叙述语言多, 书面语、长句子多, 形容词少, 语势的起伏不大。这就决定了播音员情感起伏的幅度很小, 用事实说话。

说新闻的写作借鉴了国际新闻界通行的“见人、见情、见故事”的报道原则, 提倡口语化, 故事化, 情感化, 尽量吸引观众, 所以情感的注入要更多。这种情感变化通过声音载体传播形成有声语言后, 直接导致语势的起伏。主持人说新闻如果情感不跟随稿件的变化处在运动状态, 语势就没有变化, 没有起伏, 直线型的语势听着毫无特色, 白开水一样的平平淡淡, 难以引起观众的兴趣。这种缺乏情感的说新闻, 主持人看起来面部僵化, 缺乏个性, 不够投入, 播讲欲望不强, 与播报区别不大。央视民生新闻《24小时》前主持人邱启明的情感随着稿件内容变化十分明显, 针对具体新闻事件的评论也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 个性化风格突出。

9.语势起伏不同

播新闻内容真实、客观、公正, 以叙述式语言为主, 情感变化小, 语势也比较平淡, 直线型的语势听长了容易让人疲劳。说新闻在表达过程中自然地融入了个人的思考体验和情感, 在思考体验中刺激自己的大脑对文字所表达的内容作出人性化的反应, 把文字信号转化成情感体验并通过有声语言表达。情感变化导致了有声语言的表达上语势起伏较大, 在听觉上容易刺激观众, 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10.语速不同

播新闻在语言技巧上注重字正腔圆, 每个字都要发得清晰、饱满;关于党的重大政策、文件、通知的新闻更要放慢语速采用宣读式以凸显重要性、严肃性, 所以语速稍慢。说新闻语速偏快, 注重语意的表达, 加强了句群之间的联系, 还原生活中的语速, 听起来亲切、自然。

11.语调不同

播新闻和说新闻的语调都在话声区。播新闻内容以时政新闻、国际新闻为主, 题材重大, 语调比日常谈话稍高, 能够体现出内容的重要性和形式的庄重性。说新闻语调比播新闻稍低, 采用小实声, 15平米房间2个好友私下聊天的感觉。央视《24小时》主持人董倩的语调不高, 这种语调有利于主持人调节音量、控制表达, 体现出状态松弛、语调自然、口语讲述、还原生活的说新闻语言风格。

12.态势语言的运用不同

播新闻没有态势语言的运用, 完全靠有声语言的播报向观众传达资讯。说新闻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进行稿件内容的辅助表达, 是一种人际化的传播方式, 更加生动、自然, 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增强了传播效果。

13.语言表达技巧的应用不同

播新闻注重对语言表达内部技巧 (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 和外部技巧 (停连、重音、语气、节奏) 的运用, 追求语言朴实、节奏明快的播报风格。说新闻不刻意追求表达技巧的运用, 忌讳夸张的语言表达和事先设计, 语言表达技巧服从于稿件内容, 根据稿件内容自然融入情感, 更贴近生活中的说话状态。

二、播新闻和说新闻的融合

说新闻和播新闻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 为二者逐渐融合奠定了基础。

1.语言表达的规范和精炼

说新闻用生动的口语讲述新闻内容, 但话语的表达要有所控制, 不能!嗦累赘。它是在提供有效信息量的前提下, 在有声语言传播特性的制约下, 摒弃日常口语的随意性、冗余性等缺陷, 保有口语通俗性、简洁性、生动性、灵活性的特点, 同时兼有书面语规范性、集中性、有序性的长处。就是生活中的书卷式精粹口语。

2.强调理解、感受在备稿中的作用

播新闻、说新闻都要在稿件内容上下功夫, 不是在形式上使劲, 刻意为播而播、为说而说。有声语言的表达是一种语言的深层次转化, 顺序是看稿——理解——感受——播报。浅层转化就是见字出声, 是文字语音的浅层语言符号转换, 看稿——播报, 没有理解感受的过程, 应当避免。

3.播说结合得到广泛应用

差异与融合 篇5

工业软件是“两化”的融合剂,工业软件是能够使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生产装备,具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特征的核心技术。它不是一般意义的软件,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一个系统工程,其最终目标是提供一个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PLM)的网络化、协同化、开放式的产品设计和制造平台。

近年来,制造业在中国得到快速的发展。中国制造业正在面临着制造业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中国的制造业正朝着有自主产品、自主技术、自主专利的方向走;正朝着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方向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制造业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整合外部资源、加快产品创新速度、缩短交货时间以提高竞争力。

PLM提高企业竞争力

《“十一五”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强调我国制造业要走自主创新型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努力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更多的制造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广泛推广和深化PLM相关技术应用,全面提升制造业企业的产品创新和研发管理能力,在提高设计创新和研发管理等方面进行寻求进一步的提升,努力探索从“制造”走向“创造”的成功之路。

PLM技术和解决方案是继CAD/CAM之后发展起来的新一代产品创新和协同管理解决方案,不仅可以帮助企业产生关于产品的各种信息,同时也可以管理、共享和重用这些产品数据。PLM本质上是以制造企业的产品数据为核心,解决从用户需求、订单信息、产品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制造、维护维修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的不同类型数据的综合管理、过程管理以及跨部门、跨区域和供应链协同工作的问题;以信息化为手段改变企业传统的设计、制造和经营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产品创新全过程的信息集成和业务协同的统一平台,从而保证企业产品数据的安全性以及知识管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增强企业响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缩短产品研制周期,在降低研制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不同模式实施重点各异

近年来,在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中,除了PLM外,ERP成为另一个热点。PLM与ERP一起成为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两个主要方向,并已得到全球信息科技业与制造业界的普遍认同。PLM是企业以产品创新为中心的业务策略,侧重在兴利,创造价值;而ERP则是企业以资源管理为中心的业务策略,侧重在除弊,节约成本。据调查,在不同行业的制造企业中,两者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PLM在产品外形复杂、零配件众多的各种离散制造业中的应用尤为突出。

PLM和ERP分别侧重服务于不同类型的制造业。ERP侧重在流程制造业,如钢铁、石油、电力、制药等,而PLM更侧重在离散制造业,如飞机、汽车、装备、3C产品(通讯、消费品和计算机)等。中国典型的离散制造业的应用场景有以下两种模式:

第一,离散制造业量产模式。生产的产品如汽车、3C产品、电子/电器、家电、钟表等,其特点是:产品数量大、种类繁多,产品年产量上万件甚至几十万件,而且企业每年生产的产品有几十甚至上百个品种,每种产品的生产都是按照市场要求进行改型设计,局部创新,其余部分则按照标准化制造。离散制造业量产模式的典型流程是:首先销售部门调研市场对新产品的需求;其次,设计部门根据产品需求从企业原有产品设计中挑选出近似的产品进行改型设计,然后完成新产品的设计、并经过有关部门评审;再次,工艺部门生成整个新产品制造的工艺文件;最后生产部门进行原料采购、新产品批量生产等。

第二,离散制造业单件小批量模式。生产的产品如飞机、航天、机车、装备、生产线等,离散制造业单件小批量模式的特点是:产量不大,一般为单件小批量,不超过几百件,而每件产品的结构较复杂,价格相对也较高。离散制造业单件小批量模式的典型流程是:首先,销售部门与特定的用户沟通,了解产品的需求、报价和展现产品的能力,拿到产品的订单;其次,设计部门根据用户的订单要求,从企业原有设计中挑选近似的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和改型设计,完成产品的设计并经过相关部门的评审;之后,与离散制造业量产模式的流程一样完成产品的工艺、采购和制造。和量产模式不同的是,制造企业需要到用户现场对新产品进行安装调试。

差异与融合 篇6

摘 要: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在教育目标、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工作方法以及工作主体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同时,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问题往往是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相互交织。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的对策主要包括: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有机结合;综合利用教育资源,形成立体教育网络模式;培养高校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加强思想政治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建立心理档案,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依据与技术支持;不同社会文化的冲击下,健全完善学生人格。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差异;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74-02

目前,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错误理解:一种是片面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把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乃至政治观念上的问题,都归因于心理健康教育范畴,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万能的;另一种是将大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统统视为思想道德问题,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能替代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事实证明,二者存在多方面的差异,在大学生教育上各自起到不同的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并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德、智、体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纵观二者的概念不难看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但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显著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或互相替代。二者在教育目标、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工作方法以及工作主体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

(一)教育目标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人的内心世界,把学生看作一个“个性化”的人,强调“内省”,关注人与外界的协调,体现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着重把学生当作“社会人”,使学生树立顺应社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被社会所认同,符合当今社会需要的利益要求,强调“社会外化”。

(二)理论基础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以心理学理论,如精神分析、行为分析及认知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原理具体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三)基本内容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更好地融入社会,关注人的内心感受,看重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分好坏美丑,强调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力争提高内心幸福感;思想政治教育是按照社会的需要培养塑造人才,重在改造人的观念,评判标准是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规的要求,强调规范个人行为以保障、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四)工作方法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强调自愿,运用心理咨询相关技术,辅助以数据分析,甚至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注重“助人自助”,注意保密;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以理服人,运用政治原理通过分析形势进行说服,教育工作中有明确的价值导向,通常具有透明性、公开性。

(五)工作主体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者需要经过心理咨询专业培训,具有心理咨询专业技能和水平。思想政治工作者须经过政治理论培训,具备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理论、能力和方法。

所以,既不能想当然地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以心理健康教育取代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应该看到,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问题往往是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相互交织,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都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应该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各司其责,并能相互借鉴与提高,互为补充,因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非常必要。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对策

(一)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有机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都是为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而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问题与心理障碍问题往往同时存在,要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很重要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借助思想品德教育途径,重视在意识层次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二者在教育目标和内容上的有机结合。例如,针对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步入社会的信心不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讲清社会形势、介绍国家政策、引导学生积极就业,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可以利用心理测量,团体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信心,提高挫折承受力,正确面对就业。

(二)综合利用教育资源,形成立体教育网络模式

我国高校一直非常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在高校建立了比较成熟全面的网络系统,且都有较完善、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机构和人员配置。目前,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主要有班主任、辅导员、专职干部、德育专业教师等。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系统,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心理知识,增加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了解,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保健的同时也学会借助心理咨询等外力支持系统。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还应加强与辅导员以及班级心理委员的联系,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干预。

(三)培养高校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

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群体为我国大学生政治素质教育做出巨大贡献,同时在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对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一些心理咨询的技巧,提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性和有效性,例如借鉴心理咨询中的“关注”“同感”等技巧, 体现教育人性化,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双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增进其工作成功率。思想政治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技能,可以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鉴别能力,敏锐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因此可以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心理咨询资格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培养

思想政治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除了具备合格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能力素质以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随时掌控学生的心理动态,又能够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相关理论去审视和观察教育对象,从而在解决纷繁复杂的大学生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时从容面对。因此,培养一支既懂得思想政治教育又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五)建立心理档案,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依据与技术支持

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个性、智力发展,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提供了依据。高校心理健康中心可以借助于心理测评工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进行全面了解,建立个人心理档案,对那些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或者有明显缺陷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进行行为矫正。并可以进行定期的跟踪调查,及时收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信息,在不违反保密原则前提下及时和辅导员进行沟通和联系,使辅导员能明确地把握学生各个阶段的心理状况,特别是测评数值明显超出正常范围的学生,以便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成效。

(六)不同社会文化冲击下,健全完善学生人格

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理论的核心——社会建构论认为,一切知识都是社会建构的,通过社会过程获得它们的意义,而这些意义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存在超越社会群体之上的普遍性。把心理疾病和问题都看作是一种文化的建构而不是独立的现实,所谓的“功能障碍”、“焦虑”、“压抑”、“痛苦”等都被看作是社会的观念。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按照这种标准,只有符合社会主流文化趋向的是“常态”的表现,而不符合主流文化的则是“非常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非主流文化”的巨大挑战,因此应该敞开胸怀,以包容的姿态,摆脱“主流文化”影响下的单一真理,允许主流和非主流并存,真正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存在物,帮助大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学习,重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感,主动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发展完善个性和人格,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赋予生活崭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济川.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J].宁德师专学报,2003,(2):55.

[2]陈耕春,刘翠娟,王琦.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差异及融合的分析与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6):130.

论招贴设计中图形的差异与融合 篇7

图形是一个重要的沟通媒介,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各个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其招贴设计中的图形存在不同的特征。然而,在国际化背景下,中、西艺术设计间的交流正在迅速影响和改变着相互间的认识,其招贴设计中图形的差异与融合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

图形,作为视觉艺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各个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有效的图形,不仅通过形象,而且还凭借着图形包含的讯息向观者传达信息。这种沟通的方式更加清晰生动,不再单靠文字去表白,正所谓“一个图形胜过千言万语”。这是对一个好的图形所达到的信息传达效果极中肯的衡量与评价。通常情况下,所谓图形语言的设计领域,如Word,它来自创意。即使它不是作为我们预期的一个图形,但在特定的工作中对一个字或其他形式的形象广泛采用中庸的色彩,还是可以做出各种视觉样式的。图形语言是一个重要的沟通媒介,通常被应用在招贴、书籍、包装、标识方案和以时间作基础的诸多媒体中。在未来,无论多么发达的传媒技术,图形语言都将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图形语言还可以加强移动通信方面的研究和宣传中起到积极作用,这也是由其存在和发展的趋势所决定的。

一、中、西方的美学差异

在中、西方诸如招贴之类的平面设计作品中,图形语言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特征。显然,这与其各自不同的传统文化有关。若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抛开文化背景不谈,我们首先应该了解这两者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抑或中国和西方艺术的传统立场究竟各向哪里倾斜。

(一)中国的现状

中国美学强调一种基本和谐,这也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髓和关键所在,在中国画上有着经典的表现。在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文化体系里,道教是一个主要的本土宗教,它提出的结合对立和相互平衡的理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1],使国人形成了一种惯常思维模式。中国美学就是深受道教的濡染。

综观中国当代,招贴设计的核心任务是沟通与传达。在当前国际化背景下的招贴设计,国内设计师虽然从西方的设计中吸取和研究了很多创意概念和设计方法,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在其图形中不时表现出这一美学特征。所以,从上述两方面的内容可见,这是一种若即若离的阳阴学说在渗透:道可道,非常道!

(二)西方的现状

不同于中国的艺术哲学,西方的艺术家往往单凭直觉将他们的自然世界完全写实呈现在传统的绘画中。他们试图在自己的艺术表达里寻求真正的世界,我们可以从古典主义到印象派绘画直至后来兴起的后现代主义的一些作品之中找到其轨迹。20世纪是艺术领域中表现方式与技术的大发展时代,各种艺术流派应运而生。其结果导致了艺术的概念也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强调心态和意识形态相融合的艺术家越来越多。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当代招贴设计被要求有效地传达信息,服务于社会和民众。本于此目标,艺术设计的灵感来源和作品取向转到了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视觉语言与艺术形式也变得更加国际化。

招贴设计所传达的信息,公众可以通过有效的视觉形式接收到。然而随着日益国际化的趋势,这种传达方式仍存在一些分歧。以招贴中的图形设计来看,它作为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在人们与文化、信息间起着沟通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以发掘更多极具特性的符号,以便更准确的运用符号学原理来进行视觉化的信息传达。例如:在赛车场地中,设计者将转弯处的墙壁涂成黑、黄相间条纹的图案,借以警示车手。这是因为每当人们看到黑、黄相间的条纹时,都会不自觉的产生畏惧感和警惕性,这种感觉不仅仅来自于图案色彩本身具有的视觉特性,也可能与黑、黄色条纹使人们产生对虎或蜜蜂等可能给人带来危险的动物的联想有关。人们对这样的图形的畏惧与警惕是人们共同生活经验中,对老虎或蜜蜂的畏惧与警惕的延续;相同道理,绿色常会使人们产生心旷神怡的愉悦感,仿佛置身于茂密的丛林与清新的空气之中,生命在自然的环境中得以健康的生长。因此,绿色被更多的运用于医药、环保等关于生命领域的设计课题中;而黄色和黑色在某种特定的场合就是一种警示的代表。在招贴的图形设计中我们正在广泛运用的许多手法背后,都隐藏着符号学原理的影子。图形本身是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形象,是视觉传达过程中较直接、较准确的传达媒体,它在人们与文化、信息等方面的沟通中起重要的作用。在图形设计中,符号学的运用影响着图形设计的表形性思维的表诉。也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平面图形设计的信息传达更加科学准确,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

二、差异性融合达到和谐

相对于西方的招贴设计,中国的创意设计有着浓郁的和谐意味,特别是表现在图形语言上。但这并不是说这些招贴丝毫没有对比的手法。相反,中国的招贴设计对比非常突出,选择性的将差异融合,最后达到整体的和谐效果。诚然,中国画的图形或多或少是受传统美学的影响,譬如道教的阴阳鱼形互借其形而交融为一个对立而和谐的整体等等。这些因素影响着今天中国的招贴设计的创意设计,许多海报体现着平衡互惠这一原则[2]。

不同于中国画,西方图形语言设计的特点一般是较强烈的对比,这主要表现在颜色、形状和布局方面。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平面设计师必须尽快利用有效的图形语言吸引受众的目光。作为当代招贴设计师,如果他的作品未能在几秒钟内吸引观众,那么之后一系列的信息传达可能会面临失败的境地。因此,许多设计师大力追求视觉冲击。

有人说,中国美学强调一种基本的和谐,并提出中国画的图形语言创作上也要遵循这种表现风格。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的艺术设计思想,而这些设计思想反过来又影响着传统的审美观念。我们剖析这些影响,肯定其中某些积极的因素,将有助于中国当代的招贴设计理念和创意思维的发展。从2008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招贴等的设计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它们恰到好处地融入了中国传统元素,表达了一种现代设计意念与本土传统文化和谐交融的理念,它们将中华民族璀璨而悠久的传统文化完美地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

一般来说,中国平面设计师常常从反响强烈的环境中寻求动态的内容,然后使它们之间的气氛融合为和谐整体。但这并非是绝对的,许多中国设计师已经用自己的风格采用不同的方式创造出新的图形语言。然而,传统美学思想还是在当代设计师群体中为他们的作品带来或强或弱的影响,并且大多数中国招贴所使用的图形语言仍然保持这种平静淡泊的保守意识。譬如香港设计师靳埭强所设计的水、风、云、山四个颇具中国传统意味的海报,这些作品兼有鲜明的动态对比与平和内敛的静态要素,使水、风、云和山分别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和深邃内涵。这些作品是结合动静相宜之要素,表达和谐之本意的。

相反,许多西方招贴的图形语言则更具现代气息与活力。设计师安排海报内容的每一个部分,并使每个环节都能展现特色,以吸引公众的注意。他们运用独特的方式在描述的内容部分,大胆地使用各种图片,将各种不同领域的点、线、面和色彩介绍并实现于他们的作品中,使我们感受到不同的创作特点。这些因素在西方动态海报中比比皆是。由Jon·西蒙森设计的剧院招贴主要塑造的是舞女形象,其设计中所有图片形成框架,所有字词均为手写,并安排好她的运动轨迹,将不稳定的文字和数字结构达到一种平衡的布局。这个充满活力的海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创作新方法。

三、结论

总体而言,中国化图形语言的特点是内向的而西方则偏于外向。这些差异是源于各自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影响。但我们要认识到,在当今的招贴创意设计中,我们还是需要有效地、有选择地传承传统民族文化,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当代设计之中,在信息时代赋予传统民族文化新的生命力。中国的古典美学、哲学,都对当代的设计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继承并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设计创新的重要前提之一。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设计师的头脑并与现代时尚元素相融合,其本身就是一种设计理念的创新。

艺术设计的真正本质是以人为本、服务公众。而如何使中国的艺术设计更具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的特性,这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立足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中、西艺术设计间的交流正在迅速影响和改变着相互间的认识。招贴的图形语言是一种大众信息,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能有效的在社会与公众间传达信息才有其价值。设计者应把创意设计的诉求放在他们的目标群体上面,从而创造有效的图形语言与他们沟通。

根据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调查,图形语言的有效沟通有五个特点:

(—)强大的传达能力。

图形语言应具有良好的唤醒能力,尽快以其色彩、文字、构成或图像吸引公众的注意。这是平面作品应该遵循的不二法则。

(二)中肯的评价标准。

招贴的终极目的是在其目标群体中迅速而有效的传达讯息。基于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图形会有不同的理解,设计师必须考虑到其受众的年龄、地区、宗教信仰和习俗等,要安排恰当的图形语言,以满足不同受众的感知。

(三)精确地表述。

设计者必须保证他们的图形语言尽可能地精确表达招贴的主题而不被误解。因此,招贴图形的视觉语言应该是具有典型性、合理性及寓意性的,它可以在情感方面感动观者,并令他们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四)完全纯粹的原创。

创新是设计的灵魂。优秀的招贴其图形语言也应是独一无二的,并始终让观众在心中记忆与收藏。

(五)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融合。

招贴的本土化与国际化是不相抵触的,更多的时候它们是需要融合的。招贴设计是一个良好的跨国家、跨民族的文化交流媒介,它在保持艺术的原生魅力的同时,实现国际化的沟通交流目标,这是现代招贴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对其审美或功能而言。

综上所述,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使社会与公众对招贴的创意设计有着不断变化的新需求。在中、西方的招贴创意设计中图形的差异与融合,是值得我们研究、探讨与商榷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汤一介.早期道教史-东方文化集成[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

[2]熊铁基.中国道教文化十二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1]黄江鸣.国外传统图形创意设计[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

[2]金晓明、熊玲林.色彩新思维[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耿昌军.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设计在线,2002(6)

中西方网球文化差异比较与融合 篇8

人类在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步掌握的能改善人类生活的知识、能力和习惯创造出“文化”, 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文化在它所涵盖的范围内和不同的层面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流变和整合, 即各种源文化的重组, 求同存异;二是导向, 即推崇和选择何种公认的行为和方式;三是维持秩序, 即认可和遵从确立下来的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四是传承, 即下一代认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根据“文化”的这一概念, 可以把“网球文化”理解为是人们通过从事网球活动所创造和积累的价值及精神财富, 它是网球事业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集中反映, 是人们从事网球运动所总结、创新、发展形成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是网球运动的社会化[1]。

2西方网球文化的渊源与内涵

2.1西方网球形成的历史渊源网球运动的起源可追溯到12-13世纪法国传教士们在教堂回廊里玩的一种“掌球戏”, 即是用手掌击打一种用布包裹着头发的小球的一种游戏, 体现的是上层社会的一种消遣娱乐活动。14世纪中叶, 法国王储赠送网球器材给英国国王亨利五世, 从此这种供贵族消遣的室内活动由法国传入英国。16-17世纪是法国和英国宫廷从事网球活动的兴盛时期, 由于皇家贵族皮肤细嫩, 人们厌倦用手击球, 工匠们便发明了一种介于驾驶手套和棒球手套之间的皮制手套, 几经变革, 手套渐渐演变成板拍, 板拍又变成了球拍, 经历了木制时代、金属时代和后金属时代三个时期。球也由最初用布、头发、羊毛和麻等制成的缺乏弹性的软球, 逐步发展成用皮革、橡胶制成的有一定弹性的网球。器材的变革为近代网球运动的形成带来了第一次革命。“近代网球之父”温菲尔德把早期网球打法加以改进, 1873年出版《草地网球》, 并于1877年首次成功举办温布尔顿男子单打比赛, 从此, 网球运动从娱乐游戏时代进入竞技运动时代。规则的演变给近代网球运动的形成带来了第二次革命。总体来说, 网球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特别是网球器材和规则的演变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离不开比赛的要求, 离不开人的需求, 体现出了人类集体的智慧。

2.2西方网球文化的内涵

2.2.1在物资层面体现出悠久历史与传统西方网球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无论从早期网球的历史演变, 还是近代网球形成与发展, 都体现出来悠久的历史。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是四大满贯赛中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网球赛事, 它以草地网球为媒介, 彰显了文明、高雅、礼仪的英伦贵族血统[2];美国网球公开赛以高额的奖金及美国社会高度商业化, 吸引世界上众多高手前来参赛, 展示出了现代商业的时代潮流;法国网球公开赛慢速红土场成为网球运动的一道独特风景, 集浪漫、休闲、时尚为一体;最年轻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至今已逾百岁, 被誉为孤岛上的全民网球盛宴。这四大网球公开赛每年定期举行, 百年不衰, 其悠久的历史令人惊叹。

网球文化体现出西方传统。首先, 网球文化体现出“绅士”形象。以英国为例, 英国网球运动是以娱乐和社交为目的而建立的, 通过网球运动传承着礼仪性、文化性和文明性, 展现着贵族的血统和高贵的气质;其次, 网球文化体现出“自由、民主”思想。以美国为例, 在美国商业化的推动下, 实现了世界网球运动的流行, 彰显出提倡自由、奔放、张扬个性、博彩的民族传统;另外, 网球文化体现出“完美、神勇”的个人追求。以俄罗斯为例, 俄罗斯是“自尊、勇敢、善战”的民族, 他们认为拥有的聪明才智和健壮体魄为最高品质。网球运动是俄罗斯人展现才华、追求完美和崇尚神勇的最佳平台, 体现出追求进步、永不言败的思想。

2.2.2在制度层面上体现出公平、公正与文明一项运动的推广需要全民的参与, 而能得到大家认可的就是规则的公平和公正性。网球规则规定, 比赛开始前用掷钱币的方法来决定场区的选择权和或首先发球权、接发球权, 获胜者可以首先选择或要求对方选择, 而没有猜中的一方也可以选择, 留给每位运动员选择的机会差不多是一样的。网球每局比赛结束后交换发球权, 而且奇数局后交换场地, 保证了技术含量和外界因素的相对公平。另外, 网球比赛裁判是最多的, 体现了尊重事实的公正性, 借助现代高科技, 进行“人眼”与“鹰眼”的挑战, 体现了网球运动媒介的文化增值。另外, 网球是一项高雅、绅士的运动, 处处体现着现代文明。无论在场上还在场外良好的仪态和得体的礼节是一个网球爱好者好品行、高素养的重要表现, 礼仪本身就是网球这项运动如此充满魅力的原因之一。“尊重网球场上的一切人与物”, 这是球员最起码的行为准则, 也是观众应该做到的;对于球员来说, 要有一个宽容的心, 要输得起球, 输球后不管感觉多窝囊, 都别忘了和对方握个手, 以示礼貌。

2.2.3在精神层面上体现出高雅、激情与坚韧一张球网将彼此分开, 来来往往的球又把彼此联系在一起, 从而共同创造融洽的运动氛围, 那些违背行为规范的人将受到“四级罚分制”的惩罚, 真心地喜欢网球的人, 一定是可以温和地与人相处, 谦卑而不高傲、耐心而不浮躁、坚持而不轻易放弃的人。另外, 网球运动具有动作舒展大方, 娱乐性、观赏性强的特点, 体现出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激烈的竞赛, 将人的速度、力量、柔韧和耐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只有这种坚持、永不放弃的精神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网球, 它在运动中教会你礼貌, 教会你和善, 教会你耐心, 教会你冷静, 也在教你如何做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 敢于挑战自我, 才能在激烈的网球竞赛中体会竞争的压力, 从而磨练百折不饶的意志品质。

3中国网球文化的特征与传承

3.1西方网球文化渗入与中国网球文化的形成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繁衍生息的发展过程中, 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极其丰富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变迁中,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碰撞、融汇, 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从严格意义上说, 网球运动是外来文化“入侵”的产物。1840年以后, 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进驻中国, 随之由英、美、法等国的商人、传教士将这项运动传入中国, 大约是在1885年[3]。最初, 网球是外国商人、官员、白领阶层健身自娱的活动, 随后中国的富裕阶层、教会学校也参与其中, 成立了各种网球会和俱乐部[4], 促进了网球运动在中国的传播。

3.2网球文化中国化的特征

3.2.1在物资层面体现了我国人民的骄傲、自信和追求网球运动记录着我国沧桑变迁的历史:鸦片战争后侵略者将其带入, 传教士将其推广, 被认为是“洋人”的游戏和“达官贵人”的消遣[5]。网球传入我国虽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但在过去一直被视为贵族运动, 参与者极少, 运动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特别是在文革中, 网球被认为是少数上层人士活动健身的“洋玩意”, 扣上资产阶级的大帽子。网球真正被认识和推广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以健康、优雅、时尚的特点, 走进了大众的生活, 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随着我国网球商业比赛和职业赛事的成功举办, 女网成绩的重大突破, 特别是李娜先后两次问鼎法网、澳网最高领奖台, 创造了历史, 是国人的骄傲。网球运动使国人看到了中国的未来, 赶超世界发达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体现了一种无限的追求和自豪感。

3.2.2在制度层面体现了平等、文明和时尚首先, 网球运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在过去, 网球运动是贵族专利, 平民百姓无缘涉足, 体现出地位的不平等。二战后, 网球运动已褪下“贵族运动”的外衣, 不再是贵族阶层的专利, 逐渐趋于平民化和职业化, 逐渐发展成为全世界最热门、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 业余比赛随处可见, 通常出现不同行业、不同职务、不同年龄的人同场竞技, 体现了网球运动平等性、娱乐性和健康性。其次, 网球运动具有艺术美, 体现出具有时代气息的文明与时尚。网球运动把力量美和艺术美、形体美、服饰美、环境美, 以及竞争的激烈性与观众的文明性有机结合在一起, 既反映出人体美、运动形式美, 又激发参与者和欣赏者的审美情感, 可以陶冶现代人的情操, 引导运动者、欣赏者提高审美的能力、趣味和水平。

3.2.3在精神层面体现了完善、坚持和积极进取现代社会是个充满竞争的社会, 机遇与挑战并存, 通过竞争能产生动力, 从而充分调动人的潜能,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 而网球文化所体现的精神符合时代的需求。首先, 网球运动具有技术动作失误就会失分的特点, 要求参与者具备良好的敢斗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在运动中要求具备良好的时空知觉、反应速度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其次, 网球文化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 它是促进儿童青少年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能发展人的适应能力, 在网球运动中学会谦虚和尊重;网球技能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指引人们不断追求, 尽量完善, 正是由于这个特点, 网球参与者克服各种困难, 他们持之以恒的态度和执着的追求, 体现出现代人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和追求完美、进步的精神。

3.3中国网球文化的传承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精辟阐明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为“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网球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它既保留了古代网球中礼貌和高雅的文明, 又增添了现代网球的大众性、时尚性和开放性。正是由于网球文化是人类社会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 必须很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目前, 网球运动正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各地蔓延和传播, 网球文化传承的途径和方式也多种多样,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宣传和教育。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通过媒体的宣传, 可以了解网球;通过教育, 可以传授网球的基本技能, 从而能对网球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和加工, 以继承人类文明成果, 造福当代社会。二是参与和体验。网球运动是一项社会活动, 只有自己亲自参与, 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进步, 体验其中的苦和乐, 才能塑造完美人格, 真正体会网球运动带来的无穷魅力。三是欣赏与分享。欣赏高水平网球赛事, 挖掘比赛中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状态。良好的仪态和得体的礼仪是一个网球爱好者好品质、高素养的体现。现场观看比赛时可以感受现场氛围, 做一名知礼、懂礼、守礼的文明观众, 一起分享网球带来的快乐。在传承网球文化中异国元素的同时, 更应将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元素加以磨练、融合, 构建具有中华民族韵味的网球文化[6]。

参考文献

[1]张智, 张曼.刘晓剑.从中网公开赛和上海大师赛看我国网球文化的发展[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2) :81-84.

[2]王凯军, 董取胜.四大网球公开赛的文化解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8 (11) :27-30.

[3]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8:8.

[4]李菁, 李栩.中国网球沧桑史[J].北方人, 2006, 11:27-29.

[5]吴丽君, 李金龙, 等.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发展史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 2010, 7:3-5.

差异与融合 篇9

一、南、北竹笛类型的差别

南派演奏的竹笛以曲笛为主,笛身偏粗、偏长,发音柔缓、细腻,主要用于昆曲的伴奏与丝竹乐之中。曲笛中的“曲”字体现了曲笛艺术的音乐性与歌唱性,优雅的曲调能勾勒出清新秀丽的江南美景和南方人民的淳朴生活。加之南方河流众多,曲笛在演奏上又富有水乡韵味,清雅秀美之感。

北派演奏的竹笛以梆笛为主,笛身偏短、偏细、音色高亢、硬朗,主要用于北方的梆子戏和吹打乐伴奏中。“梆”字也体现出了梆笛坚定、富有力度的风格,同时表现了北方人民的豪爽气概。

二、南、北竹笛技法和笛曲差异

由于南、北方地域的传统音乐风格和人文审美要求的不同,使得南北地区的笛子乐曲在技巧、节奏、速度和情感表达上也产生了差异。

南派曲笛在演奏技巧上以气息的控制、运用为特点,循环换气、气震音等方法的运用再加上手指技法中的“颤”、“叠”、“打”、“赠”等,形成了我国南派竹笛独特的演奏艺术风格。

主要代表人物是赵松庭、陆春龄老师,其代表曲目有《欢乐歌》、《鹧鸪飞》等,这些曲子的特点是以变奏的旋律发展居多,它有几个支撑点,其它音符围绕支撑点的音上下翻转进行;南方笛曲的旋律风格特点还有连音的运用和泛音的技法,这些技法又与古琴的音乐美感相通,因此,乐曲更具有文人的儒雅气息。

北派梆笛 在演奏技 巧上多有 急促和连 续跳跃的 吐音 ,有强有力 的剁音以 及各种滑 音和花舌 等演奏技 巧 , 也称为“吐”“垛”“滑”“花”等,这四大演奏技巧与南派曲笛的“颤”“叠”“赠”“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梆笛演奏技巧的关键之一是舌头的运用,梆笛演奏往往要求演奏者的舌头能够快速地运动,尤其是二人台笛曲中,持久性和灵巧性在演奏中显得格外重要。乐曲的起伏、变化上大都体现出北方的阳刚之气。

北派竹笛演奏风格最具代表性的人是冯子存老先生,他的竹笛演奏风格是在内蒙古、原察哈尔北部民歌及山西梆子、二人台等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的影响下形成的,在演奏上形成了北方所特有的阳刚气质。例如,北派名曲《喜相逢》(冯子存作曲)就是其中一例,全曲共分为四段,分别用加花、吐音、变奏来加强乐曲的情绪变化,是最具北方特色的一首笛子独奏曲。

由于中原一带多数作品的旋律和演奏都是变奏加花和即兴加花的形式,所以传统北派笛子音乐的风格也形成了固定模式:曲风粗犷、豪放,旋律跳动较大,音乐情绪以上扬为主,乐句干脆简短。

三、南、北派笛艺的融合

在当今社会,融合程度不断提高,地域之间的差异在不断缩小。南、北两派的笛子艺术也在相互学习中不断融合。南、北两派的竹笛演奏技法融合不仅提高了竹笛音乐丰富的表现力,而且增加了笛曲音乐的内涵,增强了竹笛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在实践中,许多音乐创作者和演奏家都力图打破“南北各自守”的观念束缚,大胆吸收南、北两派笛子艺术的精华,进一步丰富了笛曲音乐的表现力。在演奏技法上,如简广义老师在《牧民新歌》一曲中将打音、叠音,颤音等南派竹笛的演奏技巧与吐音、滑音、花舌、飞指等北派竹笛演奏技巧综合运用在一起,此曲既充满了北方人民的阳刚之气,又充满了南方人民的婉约之情。

在竹笛曲的演奏风格上,如赵松庭老师创作的笛曲《早晨》,不仅把南、北笛曲演奏技法融于其中,更是把南、北两派的竹笛演奏风格融于其中,该曲运用南、北两派不同的演奏技法描绘出日出东方的早晨景观和万物复苏的艺术形象,最后运用了飞指与花舌等演奏手法,把热烈音乐情绪推至高潮。

这两首笛曲把南北竹笛演奏的技法和风格有机融合起来,体现了南、北竹笛演奏技法和风格相融合的美妙和意义。

四、结语

差异与融合 篇10

1 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的表现

1.1 球迷文化的差异“内敛”和“狂热”

传统意义上的西方文化是外化的, 受这种文化的影响西方球迷的表现更为张扬。西方人的感情需要外露的宣泄, 当他们看到的结果与自己的愿望相背离时, 有时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与西方球迷不同, 中国球迷则相对内敛。即使是在足球比赛这样火爆的现场, 中国球迷也相对沉稳, 在现场或者球迷组织者的指引下呐喊加油。

1.2 体育传媒的差异“严谨”和“随意”

首先, 西方传媒对于体育赛事的关注更为细致。西方的体育传媒不仅局限于赛事结果的报道, 还会留意赛场内外的其他新闻。而中国媒体更加严谨, 对比赛的结果, 战局的分析会有很详尽的报道。

其次, 中国体育传媒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会尽量做到客观公正, 一般不会把个人的倾向性带到评论中来。西方媒体则更愿意表达出个人的见解, 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都一针见血, 不会拐弯抹角。

1.3 审美情趣不同:人文性与健身性

体育在中国古代的作用不仅是强身健体, 还要寄托很多人文的精神。与之相反, 西方体育受古希腊和罗马神话的影响, 西方人对于“力”和“美”的追求十分执着。西方体育追求“更快、更离、更强”的理念, 追求对抗和竞争。

1.4 追求目标不同:内化性与竞技性

中国传统体育的内化性强, 西方体育的竞技性更强。内化指参与者关注的是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并不过分强调胜负。而西方的体育竞技性特别突出, 因为一堅西方体育项目在规则并不完备的巧始阶段, 失败就意味着死亡, 送一特性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1.5 运动员培养模式不同:专业化与职业化

让适龄儿童直接进入对口的体校, 通过比赛让适龄运动员进入更高水平的运动队。这些运动员日常训练全部由国家或者当地政府出资资助。西方运动员可自主决定自己的运动生涯和参赛计划, 通过比赛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可与一些企业合作进行代言。目前中国知名运动员的赞助合约仍然不能自主选择。

2 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

2.1 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人类文化按照地域特征进行划分, 可以划分为大陆文化、海洋文化和岛国文化。中国文化是典型的大陆文化, 发源于黄河流域, 属于农业文明, 使东方人形成了安分保守, 求同求稳的性格特征, 以和为贵的处世原则。而西方属于海洋文化, 很早就进行了工业革命, 使西方人乐于探险, 性格外向, 具有较强斗争性和自主意识, 奉行独立自由的处世原则。

2.2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国的国土主要以平原、山地和高原地形为主, 东面环海, 西面环山, 地形上比较封闭, 使中国人空间意识薄弱, 思维局限于本国范围之内, 使中国人形成了安守本分的性格, 缺乏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而西方大部分国家地处开阔的海洋环境, 他们的工业、航海业都比较发达, 沿海地区, 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也造就了西方人敢于冒险和不屈的性格。

2.3 受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 孔子也被尊称为孔圣人, 遵守儒家学派倡导的“仁、义、理、智、信”和“温、良、恭、俭、让”的人生态度。而西方受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影响, 较早的开始工业革命, 奉行独立、自由、平等的精神, 人们的自我意识较早的觉醒, 具有敢于争先的竞技精神。所以, 西方体育主要发展竞技类体育运动, 而中国古代的竞技体育基本为零, 主要强调体育运动的娱乐性, 重视娱乐精神。

3 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的融合

3.1 中西方体育文化融合的必然性

和谐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 西方体育通过奥林匹克等各类运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向各国延伸, 而中国体育为了扩大国际影响力, 也是积极走出国门。虽然两种体育文化都有一定的排它性, 但它们都是奉行“以人为本”的竞技理念, 此共同点将推动着两种体育文化的交流, 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前进。

3.2 中西方体育文化融合的原则

3.2.1 平等互利性

中国体育文化对西方体育文化的态度, 再不是被动的或“崇洋媚外”的, 而是一种自由的变迁与融合, 自觉自愿、平等互利的双向交流。

3.2.2 多元互补性

当今社会和平发展是主律, 多种体育文化价值观并存, 不同价值取向互补, 共同协调发展是国际社会大环境的要求, 和谐带来和平, 竞争促进发展。

3.2.3 继承与借鉴相结合

一种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向其他文化的借鉴和学习。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应该是继承过去的思想精髓和借鉴其他文化的先进思想, 通过文化的不断积累和沉淀, 最终形成适合时代发展的优秀文化。

3.2.4 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对现代中西方体育文化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论证, 毫不犹豫地去粗取精, 充分考虑现代人类的先进文化, 构建一个崭新的符合现代全球体育发展的需要。

4 结语

中西方体育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它受到经济制度、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未来的体育时代是世界体育的时代, 它的内涵既是东方体育又是西方体育, 既是外来体育又是民族体育, 既是古代体育又是未来体育, 它的概念就是全部人类体育的集合体。

摘要:为了深入解析中西方体育文化, 探究两者之间的差异, 从而更好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理解中西方体育文化, 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的表现, 进而分析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剖析了中西方体育文化融合的必然性与坚守的原则, 以期在明晰差异性、共同性的基础上, 让中西方体育文化实现优势互补, 整合一体化。

关键词: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2]张旭.中西方体育教育思想的比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34 (4) :132-134.

[3]周茜, 张建营, 何源.论东西方体育文化差异中的交融[J].科教文汇旬刊, 2007 (8) :163.

[4]曹继红, 王揖涛, 茹秀英, 等.近现代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及其未来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31 (6) :727-729.

差异与融合 篇11

关键词:差异教学;教学策略;学科特点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技术革新较快,尤其是信息技术发展更是日新月异,社会急需越来越多的计算机专业方面的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教育必须增加信息化课程,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高中信息化教学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教学模式单一,内容枯燥,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很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引入了差异教学的思想。

一、差异教学的含义

所谓差异教学是指,在实际的集体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个体需要和学生各项差异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以实现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挖掘学生潜力的目的。差异教学是一个多元且复杂的教学活动。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

1.学科特点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在进行差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首先,计算机课程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门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接受现代技术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涉及广泛,不仅包含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还包含了环境、审美、数学、逻辑思维等方面的内容。其次,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因此在进行要强化信息技术课程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学习基础、和特质都具有很强的层次性和更新性,因此要求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坚持不断地学习,并且要不断与时俱进,学习先进技术。

2.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我们不断改进,首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主要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多媒体的运用、网络应用与管理、计算机软件编程。课程的设置与国外相比比较单一,且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育,忽视了网络应用管理等专业化较强的知识的教育,最终导致绝大多数高中生的信息技术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实际动手能力差。其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单一,主要的教学模式为演示、操作、讲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枯燥、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体授课仍然是主要的教学形式,无法根据学生的自身特色进行教育,长此以往,学生在繁重的理论学习中力不从心,无法学习到专业性较强的计算机技術。

三、差异教学的策略

1.采用分层教学模式

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性格和信息技术掌握相框的基础上,在高中信息化教学的课堂上按照学生的差异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按照分层的目标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划分,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目标,教师按照学生选择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于完成教学目标的学生给予鼓励,提高他们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丰富教学形式

教师要从思想上改变传统观念,承认学生之间差异的存在,并且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等、自由的课堂环境,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内容并组织教学。按照学生的不同特质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每组学生的特点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于信息技术水平较差和过好的学生要单独进行辅导,在这样的差异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地挖掘学生潜力,提高教学效果。

3.强化实践能力

教师对班级的每个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后,能够更加精炼地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这样能够减少讲解时间,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可以增加具体操作的时间,增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机会,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为了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符合国家需要的人才,要不断加大对高中生的信息技术培养。计息技术作为一个综合性较强、技术更新较快的学科,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学者都在进行不断地探讨和研究。目前被广泛接受的便是差异化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地实现了因材施教,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达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晓鸿.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

差异与融合 篇12

一、从起源与发展来看民族声乐与美声音乐的差异

民族声乐的发展是建立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传统之上的,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不断变化, 民族声乐艺术在汲取其他艺术文化形式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唱腔是建立在三十年代末的秧歌剧的基础之上的, 但是与此同时, 我国的民族声乐又不同于民歌与戏曲说唱, 在继承与发扬了传统音乐的精华基础上, 其有借鉴吸收了西方优秀的唱腔和科学唱法, 形成了具有科学性、民族性和时代特征的民族声乐形式。

美声艺术的发展则是建立在西方古典音乐的基础之上, 在文艺复兴的洗礼下不断地成熟并发展, 从美声艺术的根源来看, 当时的音乐文化是在多声部教堂音乐以及复调音乐的基础上, 在演唱方式上受宗教音乐的影响, 后来随着歌剧艺术的壮大和发展, 美声艺术得到了良好的展示舞台。随着歌剧剧情的发展, 一些情感激烈的戏剧性唱段, 阉人的唱歌满足不了表达剧情激烈发展的需要, 于是歌唱家们努力探索、钻研、改进自己的唱法, 以适应剧情的需要, 这样就产生了今天表现力丰富多彩的美声唱法。[2]

二、民族声乐与美声艺术的文化定位

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提到:“各门艺术都或多或少是民族性的, 它们与某一民族的天然的资禀密切相关。”从中可以看出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 同时在长期的积累下形成了其特定的民族气韵。各个民族多样的思想文化内涵已经在时间的流逝下, 在各自熟悉的文化氛围中深深地植入到的音乐的精髓中去, 从文化的角度上来看中西声乐艺术的差异可以为我们更好地吸收外来音乐品种提供基本的方向性, 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形成具有我国文化特点的美声艺术找到新的接入点。民族声乐艺术背后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民族情感、民族语言、民族的审美等等都是其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它以汉语言作为基础, 以民族文化背景为前提, 以民族审美情趣为依据, 以民族的情感为主, 以情带声, 声情并茂, 以字行腔, 字正腔圆, 韵味浓郁, 唱演均重, 神情兼备, 真切动人。[3]与此同时我国的民族声乐形式是以单线条的轨迹进行发展, 在肌理结构方面更加的纯美和具有意境感, 在进行声乐的演唱时更多地需要演唱者对作品的软性文化进行发掘。美声艺术则是建立在西方的传统文明之上, 与我国的民族音乐完全不同, 美声音乐背后的宗教文化始终对其产生了较长时间的统治, 宗教文化的统治最终的结果便是使人们形成了节制和容忍的民族性格, 因此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得到发展的美声音乐形成了在表达真实情感世界时的既真实又节制的特点。同样地在音乐创作的时候, 西方音乐注重音乐的立体性发展, 其交织的织体结构以及多样的和声旋律形成了其准确的音乐结构, 因此在美声唱法的表演过程中, 演唱者同时也要注意声音表现的准确性。

三、中西声乐艺术的碰撞

美声唱法是四十年代是随着留洋归国的学生而逐渐传入到我国境内, 最初以周小燕、黄友葵、喻宜萱、朗毓秀等为代表。美声唱法的传入为我国当时的民族声乐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美声艺术的科学唱法使得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便得到了宽厚的歌唱技巧, 并为我国的声音艺术带来了科学的演唱方法。美声唱法其中蕴含的科学的训练方法、能够带给人们的强烈的具有震撼力的宏大音量以及圆润的细腻的音色, 为我国的民族声乐发展拓宽了思路, 同时美声艺术表现出作品戏剧性的特点也为我国的民族声乐发展带来了新鲜的血液, 随着时代的发展, 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声乐艺术发展的路线方向, 但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之下应立足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基点进行扩展, 在保持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原滋原味的风格同时, 结合先进的演唱技巧, 才能够使声乐作品保持真正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民族韵味。

参考文献

[1]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2]李晋玮, 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8.

上一篇:实验教学电力电子技术下一篇:企业文化塑造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