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与坚守(共9篇)
融合与坚守 篇1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传统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已成为必然,对于传统广播而言,目前最普遍的融合方式是把录好的节目放到互联网上播出。但是目前互联网音频以大数据为支撑,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的能力较强,有着较快的成长速度和发展势头,因此传统广播媒体不应仅仅把新媒体作为自制节目的一个播放平台,应改变这种原始的媒体联合方式,借助传统媒体的先天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运用互联网思维,真正去致力于创造适用于网络的音频节目和互联网产品,发挥不同媒体各自的优势和长处,实现渠道和内容的融合,台网的真正融合。
一、传统广播的先天优势
首先,在泛媒体时代,虽“处处是媒体,人人是记者”,但公信力缺失是制约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发展的最大障碍。传统媒体所播出内容的可靠度和可信度是当下一些新媒体无法企及的,也将成为传统广播转型升级的重要优势。其次,传统广播根植于本地文化和风土民情,让受众更有亲近感和认同感,可与受众进行深度互动与沟通,也可作为解决民生问题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主流平台。另外,虽然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但广播直播的时效性和迅捷性等传统优势仍然存在,移动媒体和车载媒体的市场空间可以进一步开发。最后,传统广播作为主流官方媒体具有先天性平台优势,相对于互联网新媒体,有更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既可以整合地方政府资源,又可以整合区域产业和本地用户资源,这些都为传统广播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传统广播的发展困境
第一,市场有限,技术滞后。对于多数传统广播而言,因地域产业和市场容量限制,广告投放有限,因此资金、人才和资源方面的先天不足,使得传统广播尤其是地方广播在节目竞争中一直受到多重局限。多数传统广播的制播设备和技术平台严重落后,业务流程有待改革创新,用户数据库和服务平台等方面也亟须优化升级。第二,内容局限,受众出走。近年来,在互联网和新媒体冲击下,品牌广告投放纷纷转向强势媒体与互联网新媒体,然而节目竞争日渐加剧,节目制作成本逐年攀升。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广播尤其是地市广播,除了本土新闻和线下活动外,节目的质与量都难以保证,内容变现能力急剧下降,节目的影响更是逐步边缘化,节目内容和收听方式难以吸引和满足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需求,必然导致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快速转移,传统广播和主流受众也必然渐行渐远,甚至面临“失联”的危险。第三,机制僵化,人才流失。受事业体制影响,传统广播结构板结,机制僵化,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导致管理运营、发展模式和人事结构变革困难。另外由于地域局限,传统广播对优秀人才吸引力天生不足,“干部能上不能下、人员能进不能出、待遇能高不能低”的僵化机制,更加剧了现有人才的流失。
三、传统广播“互联网+”的融合重建
(一)跨界融合,重塑结构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生态。“+”就是产业创新,跨界融合,是具有开放性的变革,也是一种结构的重塑融合。媒介融合在几年前就被提上日程,但多数传统广播的融合仍然只是单纯的平台互动和联合,而互联网“+”所提出的融合包含身份的融合,广播制作的不再是节目而是要投放到市场上的产品,而客户消费被转化为投资,媒介与受众成为伙伴,受众不仅是服务对象,更要参与产品的创新和升级。
(二)基站普及,覆盖率广
传统广播在各地市普遍采用1KW调频发射,覆盖面积60km左右,这种方式只能满足听众收听本地区的广播,而移动互联网的各个移动运营商在城市之外所建立的基站,其发射功率大多为5KW,覆盖面积大约为30~35km,虽然单体覆盖率不及传统广播,但所建的基站多,总体覆盖率更为广泛。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上网比例高达90.1%。网络环境的逐步完善和手机上网的迅速普及,使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需求不断被激发,因此传统广播只有真正进入互联网,为网络量身定制音频节目才能真正实现媒介融合。
(三)内容丰富,选择多样
就传统广播而言,听众的选择受到时间和内容的多重限制,只能在特定时间被动接收既定内容。如今,人们很少有机会专程守候在收音机前,而对于移动互联网而言,通过移动手机终端收听广播打破了广播的地域特性,开放性的服务于全球受众,在任何提供数据服务的地方均能选择收听自己喜欢的频道和节目。现在很多广播APP都能提供数千个电台,数万个节目,用户可以在任何时段选择自己心仪的节目。
(四)多元渠道,互动灵活
在“互联网+”时代,广播的基础设施和接收设备都发生了明显改变。相对传统的无线电广播,移动互联网应用实现了4G网络、智能手机、局域无线网络,甚至车载移动互联网等多平台传播的叠加效果,并且平台搭建成本低,使用范围广。如今,微信公众平台和各类APP后台快速发展,图片、视频辅助文字、语音大大丰富了互动方式,提高了互动效率,同时降低了互动成本。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小巧轻便的移动终端已经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在现在以及不久的将来,当移动互联网能够提供更强大的数据服务,更加注重用户体验,进一步提升智能化,加强互动性和参与性,那么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用户收听体验必然会更优于传统广播,受众的收听习惯也自然会随之改变。传统广播理应抓住媒介融合这一机遇,利用自身的权威性、时效性等优势,同时吸取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优点,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更加重视用户体验,创造能够切实满足受众需求、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以期实现真正的媒介融合。此外,移动互联网应用不能只着眼于现在,应在时刻关注技术革新的同时,第一时间关注受众的反馈。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体融合已成为传统媒体的必然选择,在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各传统媒体都在积极探索融合转型之道,转型被提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传统广播也不例外。本文将从传统广播的优势、“互联网+”的特征、广播生态圈的融合重建及面临问题等方面来探讨传统广播如何困境突围。
关键词:传统广播,“互联网+”,新媒体,广播生态圈,融合重建
融合与坚守 篇2
夜,很深了,夜色很浓,夜很安静,坐在屏幕前的我依然没有一丝睡意,熟悉的音乐循环播放着,任思绪神游,任心情泛滥,任一颗心天马行空、自由放纵。
很久了,不敢轻易成文,时常一个人发呆,总会感触多多,心灵最深处那最柔软的地方总会在不经意间就被触碰,于是,不再心静如水;于是,心湖微澜暗动;于是喜,于是悲,于是欢欣,于是消沉;于是开阔爽朗,于是矛盾纠结。
谁不希望生活会多姿多彩?谁不盼望爱情温馨圆满?谁不渴望自己的人生可以不同?梦想,以它光鲜亮丽的姿态诱惑着多情而又善感的心灵,每一个有梦的人都拒绝不了那份浪漫的.情怀,现实与梦想之间总是隔着遥远的距离,而我们每一个人不都是在不停的追逐?
追逐是快乐的,坚守是寂寞的,当现实打击理想,诱惑挑战平淡,在追逐的一路奔跑中,有多少人还能坚守最初的方向,不会迷失了自己?忙碌而又浮躁的世界里,那份天真执着的坚守显得如此孤独。
人的本性中,总会有一种不知足,因此注定会一生追逐;人的品质中,总该有一个准则,所以必然要执着于坚守。得到、失去;追逐、坚守,任何时候、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规则和平衡,幸福和痛苦有时候也不过就在一念之间。追得热烈,在追逐中张扬生命的精彩;守得执着,在坚守中凝固那一处最好的风景。
——前世回眸几相顾,弱水三千盼同渡。
融合与坚守 篇3
1 同题报道存在多处事实差异
有比较才有区别。2015年12月7日, 两年一度的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相继公布, 这成为全国媒体关注的重点。次日, 武汉地区7家主要纸媒都在版面上给予了显著且充分的报道。比较这些报道发现, 存在一些事实上的差异。
1.1 新增的是院士还是两院院士
《湖北日报》:我省喜添8位院士
《长江日报》:新增8名两院院士
《楚天都市报》:我省新增8位院士
《楚天金报》:湖北喜增8名两院院士
《武汉晚报》:湖北一夜之间多了8位院士
《武汉晨报》:武汉地区新增8位两院院士
《长江商报》:湖北新增8院士
湖北此次新增的是8名院士还是8名两院院士?这实际上是不同的。在我国,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被统称为两院院士。这次院士增选的实际情况是, 湖北有4人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另有4人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较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新增8名院士。
如果笼统地称新增8名两院院士则存在歧义。这可以理解为新增的8名院士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同时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因为, 确实存在有人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情况。例如, 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 是湖北唯一的两院院士。他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4年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新华社2015年12月12日播发的《两院院士建议建立降低南水北调水量水质风险的保障机制》的消息稿中, 对李德仁的介绍即为“两院院士”。
1.2 湖北目前共有多少位院士
《湖北日报》:截至目前, 我省两院院士共计71人。
《楚天都市报》:我省两院院士已达71人。
《武汉晚报》:截至目前, 我省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1名, 中国工程院院士40名, “两院”院士共计71名 (70人) , 其中李德仁是两院院士。
《楚天金报》:我省院士总人数达71人。
《武汉晨报》:截至目前, 湖北两院院士总人数已达71人。
上述这些表述, 又让人比较凌乱。具体表现在, 除没有严格区分院士与两院院士外, 在计算院士总人数时表述上存在冲突。这次院士增选之后, 湖北到底有多少位院士, 是70人还是71人?具体情况是, 此次院士增选之后, 湖北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1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40人, 但李德仁是“两院院士”。如, 统计湖北院士总人数为71人, 则应说明李德仁是“两院院士”, 即重复统计了一次。如果笼统地称湖北院士总人数达71人不太严谨, 《武汉晚报》处理上较为巧妙。
1.3 院士增选结果创了什么纪录
《湖北日报》:这是18年来湖北新当选院士人数最多的一年。
《长江日报》:武汉地区新当选两院院士人数最多的一年是1995年, 当年共9人当选。
《楚天都市报》:18年来最多。
《楚天金报》:为18年最多。
《武汉晚报》: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各4位创历史纪录。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 新闻表述应该有出处和依据。湖北此次院士增选创了什么纪录?看了不同媒体的表述, 让人有些犯糊涂。《武汉晚报》标题上提“创历史纪录”, 但正文没有相应解释。《湖北日报》头版消息用的是“据悉”;《长江日报》《楚天金报》《武汉晚报》稿件正文均没有交代信息来源;《楚天都市报》的依据是“记者从湖北省科技厅、湖北省科协和武汉市科协获得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1.4 谁是新增院士中最年轻的?
《湖北日报》:今年刚满50岁的他 (注:指王永良) 是我省新增选院士中两名最年轻的院士之一。
《楚天都市报》:50岁的他 (注:指毛新平) 成为湖北新增4名工程院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
湖北此次一共新增了8位院士, 谁是最年轻的?简历都是公开的, 记者核对应该不难。媒体上出现了两位不同的“最年轻”, 虽然表述有差异, 但有些不应该。
1.5 湖北这么长时间没有院士?
《长江日报》:2008年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裘法祖去世后, 武汉地区医学类院士一直是个“空白”。此次华中科技大学肝脏外科专业陈孝平当选院士, 填补了这一7年的“空白”。
《武汉晚报》:“荣誉也是压力, 但这只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 今后又是一个新起点。希望不久的将来能有第二个、第三个 (院士) ……”。
《武汉晨报》:“院士不仅是一种荣誉, 更是动力和压力, 要在科学界有更多的付出和贡献, 才不负院士之名。湖北省这么长时间无院士, 对湖北省来说是缺憾, 今后一定还要、还能出更多的院士, 帮助推动湖北省医疗水平的提高。”
同济医院陈孝平当选为院士, 改变了湖北7年来无医学院士的历史。“希望不久的将来能有第二个、第三个 (院士) ”“湖北省这么长时间无院士”作为直接引语, 放在特定的语境下虽然也能理解其含义, 但有失严谨。陈孝平的话显然仅仅是指7年来湖北没有医学院士, 而非“湖北省这么长时间无院士”。
“2008年, 裘法祖院士去世, 也使我省失去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唯一的医学院士。”“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使我省失去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唯一的医学院士”, 《楚天金报》的表述, 也可能会引起裘法祖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误解。
2 稿件多数还停留在发布层面
201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后, 不少媒体已通过其“两微一端”第一时间进行了发布, 不少用户在次日纸媒刊发报道之前, 均已了解或阅读到湖北此次院士增选结果信息。在这样的现状下, 传统纸媒的报道又该怎么做?仔细阅读这7家纸媒刊发的报道发现, 多数还停留在信息的简单发布层面上, 有的甚至还存在“硬伤”。
2.1 内容同质化比例较高
为用户提供独家、优质内容, 应该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对于这次院士增选结果的报道, 武汉地区七家主要传统纸媒所刊发的内容同质化比例较高。有的可能直接用的是新闻通稿, 或者是院士所在单位提供的材料。
2.2 人物报道多系事迹介绍
此次院士增选结果的报道, 媒体基本上采取的是“消息+人物”的报道模式;消息是对总体情况的介绍, 人物是对新增院士特写式的报道。总体上, 各媒体对每个具体人物的报道都较为枯燥, 可读性不强。有些媒体刊发的仅仅是事迹介绍, 外加一些学术及科研成果。
2.3 记者采访多数无突破
仔细阅读这些见报稿件, 看不出记者深入采访痕迹。有的仅仅是做了电话连线采访, 有的是院士本人婉拒了采访。没有采访, 就没有发现;没有发现, 就没有新闻。院士人物报道枯燥, 堆砌材料, 与记者采访没有突破有很大的关系。有的媒体在稿件的署名上为记者整理, 这说明采访确实没有突破。还有的媒体无奈之下, 最后仅刊发了院士一段简历了事。
2.4 新闻稿件写作不规范
新闻稿件写作不规范, 在这次院士增选结果的报道中也较为突出。例如, 院士被作为人物消息或人物小通讯呈现时, 多家媒体刊发的稿件时间要素缺失, 其中《湖北日报》5篇、《长江日报》3篇、《楚天都市报》4篇、《楚天金报》5篇、《武汉晚报》5篇、《武汉晨报》5篇、《长江商报》2篇均无时间要素。
2.5 稿件存在事实性差错
“今年59岁的丁烈云是个老武汉, 1982年从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本科毕业, 1987年武汉工学院硕士, 2002年同济大学博士, 先后任职于湖北城建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大学。”《武汉晨报》见报的这段话中, 除“1987年武汉工学院硕士”“2002年同济大学博士”表述不严谨外, “任职于湖北城建学院”系事实性差错。丁烈云的公开简历中为曾在武汉城建学院任职, 并非湖北城建学院。
3 为什么稿件没有被广泛传播
互联网时代, 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 如果传统纸媒生产的稿件还仅停留在依靠固定的订户、依靠纸上阅读的方式传播, 无疑已远远滞后于时代。院士增选结果公布次日, 武汉地区七家主要纸媒《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长江商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虽然都给予了重点报道, 但通过检索得知, 这些报道在互联网上没有获得广泛的传播。
这些稿件没有获得广泛传播也不奇怪。细读这些见报稿件, 存在内容同质化比例较高、人物报道多系事迹介绍、记者采访多数无突破、新闻稿件写作不规范、稿件存在事实性差错等值得商榷的问题。此外, 所刊发的内容没有独家发现, 也没有独到的观察与分析。试问, 这样的内容又怎么可能在互联网上获得广泛的传播呢?武汉地区七家主要纸媒的情况, 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是一个全国共性问题。
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布仅是传播的开始。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的本质是什么?是分享, 是用户出于对内容的认可自发的分享。用户自发分享的越多, 越能形成最为广泛的传播, 有了广泛的传播才有影响力。用户是挑剔的, 也是苛刻的, 这就要求媒体提供的内容一定是新鲜的, 是优质的, 是独特的, 是能够吸引人的, 是能够打动人的, 是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总之, 不能是已有材料的堆砌, 还要有点“干货”才行。移动互联网时代, 传统媒体人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4 为什么这些稿件被广泛传播
每一次的院士增选情况都十分受关注,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类媒体都会做报道。2015年的院士增选, 媒体的哪些报道获得了广泛传播?这些获得广泛传播的报道有什么特点?对于传统媒体从业者又有什么启示?
通过检索, 这次院士增选的报道中, 现代快报2015年12月10日刊发的《一门三兄弟个个是院士80字家训传承百年》获得了较为广泛的传播。百度检索显示, 这篇报道的相关网页超过2.9万个。媒体还根据这篇报道刊发了《“一门三院士”, 知识改变命运归去来兮》《“一门三院士”离不开好家风》《“一门三院士”折射家风与信仰的力量》等多篇评论。
这篇独家报道从祖籍为江苏泰州的华中科技大学李德群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入手, 新闻切入点的选取十分自然;以李德仁和李德毅这对亲兄弟以及堂弟李德群皆为院士为报道主线, 新闻具有较高的显著性和关注度;报道以李氏家训贯穿其中, 既增强了报道的厚度, 又弘扬了价值观这一时代主题。
这篇报道虽然也有对材料的运用, 但并非是材料的简单堆砌。记者采访到了李德群的堂妹李佩璜, 同时还在泰州市姜堰区溱潼古镇的院士旧居, 见到了悬在厅堂的李氏80字家训, 并在见报时一并刊发。这些都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这篇获得广泛传播并产生影响的报道, 值得媒体从业者思考, 尤其是武汉地区的媒体从业者思考:这篇独家报道为什么出自江苏同行之手?要知道, 李德仁与李德群已在武汉求学、工作、定居数十年了。看到李德群当选为院士, 有没有想到他与李德仁的关系?公开简历上, 二人都是江苏泰州人, 如果能追问一下二者的关系, 也许就会有不同的发现。
2015年12月8日, 《长江日报》也有李家“一门三院士”的线索, 但因采访没有突破, 最终没有成稿也就没有见报。这令人遗憾。
当日, 《长江日报》获知的另外一条线索, 记者连夜投入采访, 次日见报的《武大同班同学同赴清华读研同一个寝室走出3位院士》也获得了广泛的传播, 百度搜索显示相关网页多达32.5万个。
《长江日报》的“一屋三院士”的报道与现代快报“一门三院士”的报道, 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两篇稿件之所以都能获得广泛的传播, 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如, 都是独家报道、事情都很典型等。如果这两篇报道都能12月7日或8日就第一时间发布, 效果或会更佳。
5 传统纸媒人今天该如何坚守
当前, 传统纸媒面临的现状可谓是“内外交困”。一方面广告经营正在遭遇至今仍不见底的“断崖式”下跌;另一方面信息传播平台已从传统的纸质介质转向了以手机为代表的屏端介质, 传统纸媒的传播渠道优势不复存在。此外, 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带来的冲击, 一批昔日优秀的传统媒体人纷纷离职, 这进一步冲击了传统纸媒昔日牢固的根基。传统纸媒未来该何去何从?
5.1 应确保所刊发的内容符合规范, 事实准确
这应该是一条基本的原则和底线。但从这次院士增选的报道来看, 情况并不容乐观, 如稿件时间元素缺失, 新闻事实层面的差异, 甚至事实差错等。媒体对新增院士报道的排序也不完全相同, 出现了好几个不同的排序方式, 有的按学科, 有的按姓名, 有的按单位, 有的按人物的显著度, 且都没有做说明, 显得有些杂乱。无论时代怎么变化, 媒体和媒体人身上多年以来形成的优良作风不能丢。新闻生产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记者、编辑、发稿人、审稿人都应恪尽职守, 真正做到在其位尽其责。
5.2 采访要力求突破, 要为用户提供优质内容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不看报了?原因之一是报纸刊发的内容都是“旧闻”。比如, 这次院士增选报道, 有些媒体所报道的内容基本上没有超越之前“两微一端”推送的内容范畴, 甚至没有超越之前互联网上存在的信息。采访有突破, 报道才能有收获, 才能为用户提供独家、优质且网上没有的内容。这应该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人的追求。这也是纸媒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这次院士增选报道中获得广泛传播的两篇稿件, 无疑都为用户提供了新鲜的优质内容。
5.3 应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的业务导向作用
院士增选报道中出现的不良现状, 不应该成为新闻生产的常态。要改变这种情况, 应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的新闻业务导向作用。稿分、星稿、好稿等应倾向于那些有采访、有发现并获得广泛传播的好作品。对于没有采访, 直接在新闻通稿或通讯员稿件上署名的现状, 应该从制度层面遏制和扭转。
6 传统纸媒人坚守中又如何创新
“这是最好的时代, 也是最坏的时代”。对于传统媒体人来说, 坚守很不易, 创新也很难, 但需要认识到, 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构建, 源于日常新闻生产中每一天、每一次的坚守与创新。创新, 如今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传统媒体人在坚守中如何创新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6.1 加强新闻生产的组织与策划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两年一度的院士增选, 增选结果何时公布, 都可预测;再加上, 此前有效候选人都已公示, 投票之后各种“小道消息”已开始流传, 这都为媒体事先做好这方面的报道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回顾这次院士增选报道, 鲜见有哪家媒体事先做足了充分准备、有独到的新闻策划, 基本上都是增选结果正式公布之后临时组织新闻生产。事实上, 很多院士所在单位在增选结果正式公布之前, 已准备好了新闻通稿。加强日常新闻生产的组织与策划, 既要求条口记者、战线记者积极主动, 也要求采访部门能提前谋划, 还要求编辑部层面要在当日的采前会、编前会上提前进行部署。
6.2 把新媒体作为发布的首要平台
传统纸媒24小时的生产周期, 已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即时发布与传播的现实要求。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 应该成为传统纸媒新闻生产发布的首要平台;不能说报纸记者采写的内容第二天见报后, 再在新媒体平台发布。新媒体平台的信息发布除强调时间要快外, 切莫忽视找准信息传播的“引爆点”。如果新媒体平台错失首发的第一落点, 更应该努力通过新闻发现或整合创造新的传播点。院士结果增选公布当日中午, 长江日报官方微信在本地率先推送《武汉新增4名院士, 华科大校长评上了, 在汉工程院院士达36人!》, 点击阅读超过1.2万人次。该文标题上突出“华科大校长评上了”, 这是因为在这4人中华科大校长的身份信息最为显著。后来推送的《这才是史上最牛寝室!一屋三院士, 武汉父母看看学霸们是怎样炼成的》, 在报纸见报稿件的基础上, 通过重新梳理与整合创造了新的传播, 微信上点击阅读超过1.4万人次, “家长一百”“亲子团”“武汉家庭教育”等微信公众号还进行了转载。
6.3 创新内容的呈现方式和手段
传统纸媒报道除时间上不够及时外, 还存在内容呈现方式和手段单一等弊端, 带给用户的仅仅是文字和图片, 体验感、交互感无从谈起。这次院士增选报道, 传统纸媒版面都较为陈旧, 甚至版面编排多年依旧。移动互联网时代, 传统纸媒如何在有限的版面上创新呈现方式和手段, 不仅必要而且重要。视觉不仅仅就是版面上文字和图片的摆放, 需要通过创新带给用户阅读新体验, 变“阅”读为“悦”读。计算机动画技术以及二维码的广泛应用, 都为创新内容的呈现方式和手段提供了可能。比如, 介绍院士的成就时可以通过3D动画的形式呈现, 还可以植入院士语音, 这些不仅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 还可以通过二维码与报纸的用户进行有效连接。
摘要:当前, 传统纸媒面临的现状可谓是“内外交困”。一方面广告经营正在遭遇至今仍不见底的“断崖式”下跌;另一方面信息传播平台已从传统的纸质介质转向了以手机为代表的屏端介质, 传统纸媒的传播渠道优势不复存在。此外, 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带来的冲击, 一批昔日优秀的传统媒体人纷纷离职, 这进一步冲击了传统纸媒昔日牢固的根基。对于传统媒体人来说, 坚守很不易, 创新也很难, 但需要认识到, 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构建, 源于日常新闻生产中每一天、每一次的坚守与创新。创新, 如今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传统媒体人在坚守中如何创新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本文结合2015年院士增选报道具体分析了我国报业转型与融合背景下的坚守与创新的路径。在坚守上应确保所刊发的内容符合规范, 要能为用户提供优质内容, 另外还应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的业务导向作用;在创新上应加强新闻生产的组织与策划, 把新媒体作为发布的首要平台, 创新内容的呈现方式和手段。
放弃与坚守美文 篇4
像是一杯历经千年依旧醇香的美酒,苏轼的词依旧在我耳畔回荡着一抹余音袅袅的浪漫,想必是想让后人看看他的豪迈风姿,他放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仿佛看见他的背影盛开在烟火四射的夜幕。
他奔波官场,正如他从未放弃过雄心壮志的夙愿,依旧坚守在淡泊的仕途,屡次被贬,抹不去他追逐的背影。
唱着一曲波澜不惊的小调,风抹净的是尘埃,雨荡漾的是人心。
几十年后,昔日黄花早已凋尽,杜子美蹒跚着脚步,拖着病弱的身体流离人世。但他依旧是几十年前忧国忧民的子美,他苦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子美不似苏轼,他不够豪迈,所以他活得很辛苦,但他又何尝放弃过报国为民的心?
我们踩过的土地,可有一寸是当年子美奔波过的?细嗅一片泥土,光阴早就湮没了血汗之泪,但依旧铭记的是那一心为民的背影,依旧熠熠生辉。
但我们拥有一个贯彻一生的信念时,坚守便成了家常便饭,而放弃却成了一种禁忌。
我依然相信,你可以为了信仰坚守数十年换得一次赏识;我依然相信,你可以为了信仰面对官场残酷意志坚定。
那么为何要放弃呢?
信仰是值得我们去坚守的,正如邓稼先放弃留美的机会,留守在中国,最终完成了信念,成为了“两弹元勋”;正如勤勤恳恳的海军一样,坚守在国家的边线,即使归心似箭,仍不忘坚守祖国的重责;正如我们周围的很多人一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先,坚守的是一片拳拳真诚之心……
融合与坚守 篇5
一、坚守——优良传统需要传承, 媒体蜕变需要担当, 坚守方能创造奇迹
2014年, 国内十几家媒体关张歇业, 众多媒体人带着伤痕累累的遗憾, 依依不舍地离开曾经为理想而奋斗的媒体业。面对变革, 伤感和泪水不能给我们带来力量, 思变寻求重生, 坚守方能创造奇迹。尤为重要的是:新闻媒体的优良传统需要坚守者传承。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党报编辑经历的新闻宣传工作者, 这一点对笔者来说, 尤其有“舍我其谁”的感受。那么, 我们要坚守传统媒体的什么优良传统?笔者认为:
一是要坚守党报新闻工作者的一份责任, 三个意识, 即“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责任和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1996年9月26日, 江泽民视察人民日报社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舆论导向正确, 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 是党和人民之祸。”在2002年1月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 胡锦涛则强调“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一定要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努力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发出“好声音”、宣传“正能量”;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宣传思想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 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所以, 在社会主义中国, 不管身处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 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有定力、有恒心, “一份责任、三个意识”不能丢。
二是要坚守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2014年, 由中国记协组织的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评选工作执行了严格的审核标准, 除了对参评作品的舆论导向、新闻价值、写作逻辑、结构等进行严格审核外, 对作品中的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多字、落字等情况, 也毫不含糊。以上错误出现两次以上 (含两次) 的, 建议撤销评选资格。2014年“两奖”评选发生的这一变化, 其实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现在的新闻作品存在的问题。难怪近年来出现了“高校新闻系不敢把获奖作品当作范文”的现象;也难怪中国记协主席田聪明会说, “从全国数以亿计的新闻作品中评选出来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如果有瑕疵, 这绝对不可接受!”不仅如此, 近年来新闻界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等四大公害现象, 严重破坏了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的形象。为此, 中央决定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 以加强新闻战线自身建设、解决突出问题, 内强队伍素质、外树队伍形象, 改进新闻宣传、提高引导水平。这一系列举措都表明, 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 其从业人员本身所应具备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业务素养和职业道德, 是必须的。
三是要坚守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我在重庆日报从业20多年的编辑经历, 眼中看到身边人甘于寂寞、默默付出的事例不胜枚举。编辑这个工作, 跟外界少有交道, 可以说默默无闻, 他们的名字, 只有在报纸角落那毫不起眼的地方才能找到。每天面对的, 就是记者的一篇篇稿件。每天的工作时间, 都在夜晚, 在别人进入梦乡的时候。甚至有时候, 是迎着朝阳, 走在下班的路上。第二天清晨, 当一张张散发着墨香的报纸呈现在读者面前时, 读者可能会记住作者的名字, 而其中包含着多少编辑的心血, 却很少有人知晓。但是, 一张报纸, 编辑岗位却不可或缺, 必须有人来干。或许有人会认为, 编辑不过是ctrl+c再ctrl+v, 一味地“剪切+粘贴”, 而出版就是把一堆稿件堆砌到版上形成版面就行了。事实上, 编辑这个职业, 就像一个厨师, 把好多很不起眼的素材或者鱼肉蛋奶拼凑一桌让人养眼的可口的宴席。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 领导和老编辑们曾不止一次地告诉我, 夜班是报纸编辑的最后一道关口, 出了这个关口, 一切就都会变成白纸黑字, 也就是说如果有问题, 那便是无可挽回。因此, 一定要真真正正做到“守土有责”。事实上, 就一张党报来说, 少差错、不惹事, 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政治上不出纰漏、导向上不出问题才是最大的平安。我和同事们, 可以说天天如履薄冰, 慎之又慎, 丝毫不敢有所大意。因为我们知道, 一旦出了错, 受影响的不仅是本人, 更是报纸的声誉。有时候, 经常是回家躺在床上突然想到是不是某个地方不妥, 赶紧起床再核对一次带回家的大样。每天一上班, 就开始编辑处理各方面来稿;根据当天广告量、稿件预告情况调整、增加第二天见报版面;协调各采访部门, 与广告、发行、印刷厂等相关部门联系出版……忙而有序的生活日复一日。熬夜, 常年的阴阳颠倒, 不但让夜班编辑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也使我们失去了许多与家人在一起的宝贵时光。为了支持我们的工作, 我们部门有不少同事的另一半都辞职在家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
而这种精神, 正是支撑我们《重庆日报》60多年办报历史的报魂。
二、思变——我们的采编流程、机构设置, 越来越与新媒介的运用不相匹配, 全媒体融合发展, 须有破有立
《新闻正 在沦陷》 (Losing the News) 作者阿莱 克斯·S·琼斯认为, 互联网毫无疑问会导致报业的表现形式发生改变, 也就是要从纸质走向网络。这在各种传统媒体那里已经产生了激烈的变革。纽约时报2014年10月裁掉了7.5% 的采编人员, 而与此同时其全部人员规模却不断上升。新增人员几乎全部都是网络开发人员和视频记者等新媒体人员。
据美国新闻编辑协会统计, 2003至2012年间美国新闻业损失了超过1.6万个全职新闻编辑职位。整个传统新闻产业的规模和从业人数都在急剧萎缩。与此同时, 美国纯网络新闻媒体的从业人数也上升到了约5000人。随同以上数据变化的是, 传统媒体新闻生产流程和机构是设置的调整。
2011年8月, 《纽约每日新闻》对“艾琳”飓风进行了创新性的现场报道, 其网站首页换上了现场直播播客“暴风追踪”。《纽约每日新闻》派出配备了相机和手机的记者, 记录所有东西, 包括疏散工作、居民与风暴斗争、风雨本身的影响等等。这些实况报道中穿插着气象、应急等来自市政府的多项服务信息。《纽约每日新闻》的飓风灾难直播取得了成功, 但这其实只是一次误打误撞的成功, 并不是该报推出了新的网站策略, 而只是旧策略的失败。因为《纽约每日新闻》报社在纽约的总部所在地, 洪水泛滥等级为最高级, 在“艾琳”飓风到来那天, 警方严格限制去报社大厦上班的员工数量。虽然传送报纸的数字版似乎没有问题, 但假如记者编辑不去办公室, 就没办法登录新闻内容管理系统。这种特殊境况推动了“风暴追踪”直播播客的上线, 换句话说, 它的推出, 并非采用了在飓风期间向纽约市居民提供信息的新方法, 而仅仅是为了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保持网站运行。诸如此类的案例证明了, 现存的传媒业生产流程是多么不合时宜。
近年来手机媒介的广泛应用, 更让我们看到, 我们的采编流程、采编机构设置, 越来越与新媒介的运用不相匹配, 以印刷媒体为中心的传统新闻工作流程要想适应新闻生产新的现实,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据笔者调查, 2014年, 国内很多媒体进行了一次新闻生产流程再造和相应的机构调整, 大家在全媒体融合发展大局下对内部部门重构做了或深或浅的探索和尝试。
其中, 广州日报中央编辑部在运行一个月后于2014年年底提交的“满月”报告, 引起了同行们的关注。广州日报中央编辑部由广州日报社夜编新闻中心、大洋网、全媒体新闻中心、音视频部、数字新闻实验室等部门组成, 搭建了一个跨越纸媒和新媒体的新闻统筹平台, 把新闻生产带入“滚动采集、滚动发布;统一指挥、统一把关;多元呈现、多媒传播”的融合发展新时代。为了做到这一点, 广州日报各个新媒体平台有了一个全新的面貌:大洋网全面改版, 广州日报新闻APP全新升级, 设立的“数字新闻实验室”, 在大数据中抽丝剥茧, 揭开新闻背后的秘密。在中央编辑部的统筹指挥下, 广州日报“1+N”全媒体矩阵实现24小时滚动发布新闻。
在“统一指挥, 统一把关”的理念指导下, 中央编辑部成立后, 专门从广州日报各个采编部门中招聘了大约5个专职的全媒体编辑, 叫做“基础编辑”, 这5个编辑既不属于全媒体中心, 也不属于大洋网, 而是专门隶属于中央编辑部。基础编辑收取了采访部门提交的全媒体稿件后, 先做进一步加工修改, 一方面是技术上的, 尽量让稿件有些网络特点;另一方面是政治上的, 要确保政治安全。处理之后的稿件提交到“成稿库”, 全媒体新闻中心的编辑和大洋网的编辑分别从“成稿库”里选取适合自己的稿件发在自己所属的端口上。
广州日报中央编辑部成立刚刚一个月, 要下任何结论当然也太早, 但是其中显露出的迹象和发展方向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也给还在谨慎观察的其他传统新闻媒体一个可以参考的样本。结合国内国外的传统新闻媒体变革, 我们在对新闻媒体的未来作设想的时候, 还应该考虑得更远——
(1) 全新的开放的工作流程。目前多媒介的现实意味着, 再造新闻机构时将围绕一个新的、基本的事实来设计工作流程, 即新闻并不是一次性产品, 再也没有日报或总结一天工作的晚间播报。新闻产品将被尽可能重复使用:在其他平台、其他设备, 甚至在其他新闻媒体里。新闻产品管理的焦点不应该是如何在一成不变的工作流程中创造一个最终产品, 而是要聚焦于如何通过高度开放的内容管理系统, 创建可以被无限次利用的内容产品。基于此, 未来的新闻内容管理系统, 需要做更大胆的改变和设计, 甚至是推倒重来。需要鼓励编辑与技术人员合作的管理方式、编辑部门和技术部门可以相互沟通、能够创造出有实用性的简易稳定的工作流程。
(2) 报道素材来源须多元化。正如专业记者的功能主要转向新闻的核实、判断、解释一样, 社交媒体上的对话、大型数据库、草根记者的现场报道等大量涌现, 本质上都展现了21世纪新闻业的信息来源过剩, 这些新来源都可以整合入未来的新闻生产流程。CNN的i Report栏目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开办的, 它由用户主动上传报道内容, CNN设专人负责审核, 审核通过后, CNN会为该内容添加编者按, 以保证新闻生产的品质。通过这种公众和记者的混合报道, 主流新闻机构付出很小的成本就整合了公众自产素材。同样的道理, 传统新闻媒体还拥有一支半专业化的新闻工作团队——为数不少的通讯员队伍, 通过革新的新闻内容管理系统, 分布各地的通讯员未来将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实时发布当地最新资讯。同时, 编辑部必须决定他们的哪部分业务需要商业化。很多简单的清单式报道 (如昨晚的比赛结果、本季度的销售数据等) 可以用新闻聚合或机器来生产。对大多数新闻机构来说, 那些高投入、低价值的事情都应该以自动化或外包形式, 让自己的合作者或用户来做, 再不然就彻底取消。而编辑部需要做的就是把关和审核, 并更加擅长在速度与深度之间权衡, 以不同的方式分别优化两种不同的新闻报道文体的传播。
(3) 真实、生动、鲜活地讲好中国故事。新年前夕, 习近平主席发表的2015年新年贺词, 一瞬间在网上广为传播的, 其中最火的当是如下两句。“为了做好这些工作, 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当然, 没有人民支持, 这些工作是难以做好的, 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蛮拼的”、“点赞”都是网络语言, 尤其“蛮拼的”, 更是2014年新热的网络语言。习主席以生动、平实的语言获得了国民的一致认同, 也获得了网民的一致“点赞”。说到讲好故事, 近期的3D版电影《智取威虎山》值得一提。在这个商业电影云集的市场上, 徐克导演打着“主旋律”招牌的《智取威虎山》为何能成为让三代中国人叫好的电影呢?原因在于徐克做到了文化传承的同时, 不说教, 包装有新意。片中的解放军战士个个侠气凌云, 完全不谈大道理, 这让年轻观众乐于接受。而且运用3D技术加实拍, 拍得好看好玩, 年轻观众自然喜闻乐见。同样的道理, 新闻宣传报道除了挖掘主流价值观之外, 也需要运用“好看好玩”的方式, 以更接地气的生动语言, 以新技术、用现代人的审美去诠释主流价值观, 这样才能让受众乐于接受, 而不是用八股文式的文体把鲜活的典型讲成了“僵尸”典型, 让受众觉得假、大、空。
现在的媒体已经普遍开始重视图片的使用, 而未来, 动画的运用、视频采访甚至是互动式新闻 (如澎湃新闻为甲午120周年制作的专题) , 都是发展方向。在做这些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中, 都需要传统新闻媒体人有勇有谋, 以走前人没走过的路的锐意进取和担当, 来坚守媒体人的新闻理想。
所以说, 在新的时期, 媒体如何坚守行业赋予我们的荣耀, 我们将比以往需要更大的力量与担当。
参考文献
[1]新媒体生态下传媒业的困扰与畅想[Z].新媒体观察.
[2]新闻业的2014:正在低俗?正在沦陷?正在重生?[Z].澎湃新闻.
无望的坚守与挣扎 篇6
2005年8月24日, 甘肃省榆中县新营乡谢家营村。炊烟袅袅升起, 村里显得安详而平静。
18岁的女高中生杨英芳干完农活回到家里, 见父亲杨育祥手里拿了两个小纸团。
杨英芳对上次考试成绩很不满意。从第六名下滑到第十二名, 这让她的心情异常沮丧。然而暑假期间, 她却没法留在学校补课。因为家里太穷, 还得回家干农活。
她在学校里一个月的生活费不到百元。每天早上吃0.5元的菜包子, 中午吃馍馍和土豆丝, 晚餐经常是一包方便面。上初中时她就得了胃病, 高中时经常因胃疼无法上课。可是她从来不知道这与饮食有关。
因为家境贫寒, 杨英芳曾决心要取得奖学金。奖学金是由香港商人投资设立的, 最高可以拿到3000元。但是这个梦没有实现。
二
父亲把她和弟弟杨栋叫过去, 面无表情地说:“家里实在没钱, 你们姐弟两个, 只能有一个上学。抓上的就把学费交了, 没抓上的以后再说。”
父亲说得很含蓄。没抓上的以后再说, 意思是没抓上书就不能再念了。
弟弟杨栋说他不抓, 要是姐姐上不了学, 他也不准备上了。
姐姐对父亲说没必要抓, 先把弟弟的学费交上就是。
当时, 姐弟两个谁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父亲在作弊——两张纸上都没有写字。
三
杨育祥算得上村里有学问的人, 家里有24亩山地, 只种土豆, 靠天吃饭。2005年天旱, 估计可以收到1000元左右, 最好的年景可以收入3000元。他一年外出打工3个月, 省吃俭用可以攒下1500元 (然而今年他只拿回来1000块钱) 。这就是说这个家庭一年最多只能收入4500元, 少时只有2000元左右。而仅两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就需要7000元。
杨英芳的妈妈有心脏病, 一紧张就抖个不停, 可是为了省钱, 始终坚持着, 从来没有看过病。
2005年3月份, 杨育祥要把牲口卖掉一头来让两个孩子上学, 妻子坚决不同意, 因为没有牲口就没法种地。夫妻大吵一架。这次孩子上学, 他本来打算把两头猪娃卖掉, 可是没等交学费, 一头猪娃却死掉了。
因为实在没钱交学费, 杨家夫妇便决定让儿子杨栋继续读书。他们认为男孩子重要些, 多学知识以后可以离开农村。而女孩子早晚要出嫁, 是别人家的人。说到这些, 杨育祥后来号啕大哭道:“我实在没有钱呀!”
眼看着两个孩子都不抓, 杨育祥只好强带笑容说:“你们俩抓一下试试, 只当开个玩笑。”
说着, 父亲先把手伸向女儿杨英芳。看到父亲态度如此坚决, 杨英芳便随意拿了一个纸团。父亲打开看了一眼, 说:“上面没有。”
夫妻俩相对无语, 然后离开了房间。
四
“我想, 我真的再也不能上学了。”杨英芳隐约感到抓阄不公平。可是她什么也没有说。
第二天早上, 杨英芳醒来时, 父母不在家。中午, 两人也没有回来——愧疚使他们不敢面对自己的女儿。
中午, 杨英芳给弟弟做了午饭。弟弟杨栋后来回忆说:“姐姐没有吃。问她为什么不吃, 她说不想吃。”
下午, 杨英芳到地里做农活。当时, 她的一个堂哥也在地里干活。堂哥说, 杨英芳干活时有些心神不定。下午6时许, 堂哥叫她一起回家。她说要再干一会儿, 让堂哥先走。
傍晚, 高高的山梁子上只剩下杨英芳一个人。天黑了, 乌云笼罩在南边的天空, 闪电在乌云中挣扎。杨英芳有些害怕, 站在山梁子上, 身后是300多米深的悬崖。
“不能上学, 人生唯一的出路就断了。”杨英芳曾经这样说过。
她在万般绝望中思前想后, 最终纵身跳下悬崖……
专家
每年因贫困而辍学的青少年数以万计, 他们大多生活在偏远地区, 考学是他们改变命运, 走出人生困境的唯一出路, 因而当这些青少年失去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 也就无异于被剥夺了仅有的希望。
——著名作家张海迪
解析
杨英芳的故事尽管残酷, 却绝不是仅有的特例。
考学, 对于生活在贫困、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意味着什么?也许是生活在城镇的孩子们很难理解和想象的。尽管在这些所谓的城市儿童中也有着大量的农民工子女, 他们的学业也经常因为父母艰难的生计而朝不保夕……
想要走出贫穷、落后的大山远乡, 改变自身的命运, 考学就成为了他们唯一的出路, 仅有的指望。所以这些在困境中苦苦拼搏的学子们的孤注一掷、奋力拼挣, 往往也是城市里的孩子们不能比拟的。
这就让我们理解了杨英芳为什么会在失去了求学的机会后那样的绝望, 那样的无助。
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 这样的打击实在沉痛, 又不是她能够去抗争什么的, 所以走上最后的绝路, 似乎也就成为了一种无法挽回, 更无法避免的必然。
试想, 这样的悲剧能不能阻止呢?
仅靠希望工程的资助, 仅靠爱心人士的援手也许永远不能救助所有的失学儿童和青少年, 年复一年递增的繁重学费也让贫困的家庭越来越力不从心。
如果能够发展更多的爱心人士, 如果学费能够适当的降低调整, 这或许都是为失学儿童和青少年提供求学可能的方法, 如果对比我们和这些孩子的生活, 能让更多的孩子意识到上学机会的来之不易, 能让所谓的“互帮互助”的现象更多地出现, 更加得普遍, 是不是也能解决一些贫困家庭的燃眉之急?
坚守与改变——论“教育创新” 篇7
天道刚健恒常,执持宇宙秩序,勤耕不辍,此之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道阴柔圆融,承载万事万物,无怨无悔,此之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道之恒常,需要坚守;道之受阻,需要变通,行走偏移需要修正,行走反向需要喝止。
教育的核心任务不是培养一帮只会做标准答案的人,甚至不是驯化一帮具有完全同质的精神信仰的人,而是培养个性鲜明、思维独立,敢于质疑,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为什么有人会到德国疯抢电饭锅,到日本抢购马桶盖,彻夜排队高价购买苹果手机,不少家庭不惜花光多年积蓄送孩子外出求学……这都凸显出当前我国高端产品供给不足、高品质教育供给奇缺。归根结蒂在于我们当前的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人才。
人类的知识和智慧从哪里来?关键就三个字:“天垂象”。古人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近取诸身,远求诸物,进而形成万经之首的《易经》。杜威、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等教育家的教育主张无一不是“教育要贴近生活、贴近自然”。
如果学校的空间成为“仰观雾霾,俯看水泥,远观围墙,近是作业”,成为与外界隔绝的空间,必然自绝于智慧。未来学校不需要富丽堂皇,需要多一些乡土的气息、泥土的芬芳,因为,创新的灵感一定来源于大自然。
小农经济时代,在东方,推行仁政私学,教育是贵族享有的特权,个性化、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工业化时代,在西方,创生出来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标准的考试,统一的答案,流水线式的教育满足了社会对工具性人才的需求,教育不再是贵族的专利,但批量化生产的教育却丢掉了教育的创造性与个性化。
当今教育,如何才能同时满足教育对大众化与个性化的双重需求?大数据时代,云技术让数据发声。“发声的数据”使个性化的大众教育真正地成为了可能。
创新的教育,必定是个性化凸显的教育,数据有助于发现真实的学生,数据有助于让教育从“漫灌”走向“滴灌”。
当今时代,变化太快,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创新的触角延伸至一切领域的所有角落。然而,创新本身不是目的,只有形式创新将会失去灵魂,必然苍白无力,难以为继。
有时候,我在想,在这样一个价值多元,信息暴增,变化多端的时代,我们是否还是要坚守些什么?否则教育将失去独立判断的能力,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不知所踪。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以为“坚守”也是一种创新。“启迪有方”“治学严谨”体现了教学的一体两面,我们需要坚守;“天道酬勤”“勤能补拙”是最朴素的因果关系,我们需要坚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直指教育的本源,我们更需要坚守。坚守优秀传统能让教育处变不惊、保持独立而不迷失方向。坚守优秀传统可以让教育接地气、吸营养,保持肌体强健而不为外界所侵蚀。
学习名师的坚守与表达 篇8
当下我们学习名师,首先要站在研究名师的基石上,在研究中传承他们的教学思想,实践他们的教学主张。学习、研究贵在传承,追求更需要实践。
苏派小学语文名师的鲜明的教学主张所指向的教学实践及物化的教学成果,揭示了“教真正的语文”的本质内涵,承载了“教真正的语文”的实践路径,阐述了“教真正的语文”的思想意蕴,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语文”,启示并引领着小语教学走向“教真正的语文”的回家之“路”,这也是我们之所以要执着地去追寻这些名师的原因。
我们来看这几位名师的教学主张及经典课例等 :(见下表)
研究他们的“教学主张”就是在研究如何“教真正的语文”。斯霞的“随课文分散识字”、于永正的“五重教学”、薛法根的“为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等教学主张无不揭示着“教真正的语文”的本质内涵。我们研习这些多样化的教学主张,也是在研习他们课例得失利弊及如何改进,为我们深入探讨“教真正的语文”最本真的教学过程与最基本的教学范式提供了参考。为我们形成教学主张提供了理论及实践依据。
我们来回眸斯霞老师当年执教的《李闯王渡黄河》教学片断 :
师 :李闯王为什么要渡黄河?哪几个自然段讲了这个问题?
生 :第一小节。
师 :你把第一小结读一读,声音响亮些。(生读第一小节)
师 :这小节告诉我们什么?
生 :这开头一节告诉我们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生 :第一小节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什么人,什么地方,要干什么。
师 :对了,这就是记叙文一般的写法。那么,课文开头一节告诉我们是什么时候?
生 : (齐声回答)明朝末年。
师 :什么叫“明朝末年”?懂吗?
生 :就是说明朝快要结束的时候,清朝快要到来的时候。
师 :明朝是一个朝代,明朝之后就是清朝。这个“末”字就是末了的意思。像有些同学坐在教室的末排。注意这“末”字的写法,它同哪一个字很像,很容易混淆?
生 :“末”字和未来的“未”字很像,上面那一横写得短,下面那一横写得长,就是未来的“未”;上面那一横长,下面那一横短,就是末了的“末”字。
师 :对了,讲得很好!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稍微大意一点就会写错,明朝末年就是明朝快要结束的时候,这就告诉了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呢?
生 :李闯王和他率领的农民军。
师 :地点呢?
生 :在黄河边。
师 :他们去干什么?
生 :去消灭贪官……和地主恶霸。(该生讲得断断续续,因为有字不认识。)
师 :有些地方大家还说不清楚。“去消灭贪官污吏和地主恶霸”,这句话里有几个生字。不认识的字,可以查查字典。什么叫“贪官污吏”,什么叫“地主恶霸”?先查查“贪污”这个词。
生 :(查字典)贪污就是利用职权,非法取得别人的东西。
师 :什么叫“官吏”呢?先查“吏”字。
生 :“官吏”就是旧时代的官员。
师 :旧时代的官员,就是旧时代做官的人,是为反动统治阶级服务的。现在的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的勤务员。那么,“污”本来是什么意思?
生 :“污”字本来的意思是肮脏,不干净。
师 :官吏是肮脏的,这意味着什么?
生 :就是做官的人贪污,很坏。
生 :他们剥削人民,压迫人民。
师 :什么叫“地主恶霸”?“地主”我们是知道的,什么叫“恶霸”?大家再查查“霸”字。
生 :依靠反动势力,横行霸道的人。
生 :恶霸就是霸占了一块地方,作恶称霸,迫害人民。
师 :你们看过《白毛女》这部电影吗?里面有一个恶霸就叫……
生 :黄世仁,他抢白毛女,还害死了她的父亲。
师 :对,恶霸就是依仗反动势力,横行霸道,欺压人民,使老百姓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牛马不如的生活的人。所以贪官污吏、地主恶霸都是坏人。 (板书“明朝末年贪官污吏地主恶霸”)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
(生个别读。)
师 :大家把第一小节读一读。(生齐读)
斯霞老师常说 :“讲解每一个字都不能离开词,否则教师便不能讲清,学生也无法理解。在一定情况下,离开了句,词义就无法理解。这就必须结合具体的句来理解词义。”“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是斯霞老师坚守的识字教学的原则,她在教学中不仅运用这一原则,而且善于捕捉儿童的思想,不露痕迹地把问题引向深入。“随文识字”在这节课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节课的成功在相当程度上就是斯霞老师‘通过语文学习语文’坚定信念的体现……这是一种真正的语文。”江苏省教科院彭刚老师的评价一语中的,让我们更深入地领悟到了斯霞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厚重的教学思想及教学主张。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斯霞就从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说话写话、写作、习惯培养等方面进行系统思考,建构了属于斯霞语文教学的完整体系。提出了“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教学主张,倡导“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学用结合”的理念,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 :“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的教学理念吻合。此外,于永正的“五重教学”、薛法根的“为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等教学主张也无不揭示着“教真正的语文”的本质内涵。这不是巧合,这是对“真正的语文”的共同见解与坚持。当下,我们学习名师、研究名师,传承与实践名师教学思想与教学主张,也应当有这样的坚守与担当。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们要学习斯霞、于永正、薛法根、孙双金、陈建先,我们应该把他们当作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没有必要成为他们,也不可能成为他们,我们应该做好“这一个”,而并非这一群、这一帮……就像魏书生所说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我有的你没有,你有的我也没有。”这应该是我们学习他们、追寻他们一个最好的坚守与表达。
立足当前,谁在研究名师,研究他们的教学思想、教学主张及风格?答案是 :专家学者。如苏派教学的发起者成尚荣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因为,绝大多数研究成果是源自他们的研究。一线教师鲜有以“教学思想、教学主张及风格”发出声音,最有资格叙说教学主张及风格的群体反倒成了“沉默的大多数”。研读已有的教学思想、教学主张及风格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内容主要集中于基本理论研究的层面。相反,就如何学习借鉴、传承创新名师教学思想、教学主张及风格的路径策略的个案研究却很少,致使很多优秀教师的教学风格没有得到及时的传承而流失。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教学思想、教学主张及风格不是少数名师的专利,而应是所有教师共同的追求,因为教学主张及风格具有相对性,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事实上,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也有一定的教学特色,问题是,其特点还不清晰,其特色还不鲜明,对教学思想、教学主张及风格的追求还不自觉,如今有名师的引领与感召,我们师承就有“根”,我们的建构就有可能,我们的表达同时也就有了可以参考的范式。
赖志刚的坚守与梦想 篇9
说这句话的是赖志刚——四川康骨医院的院长。
2000年, 赖志刚怀揣梦想复员回到了地方, 创办了这家医院, 开始了从军医到医院管理者的角色转换。十年弹指一挥间, 经过他的不懈努力, 如今的康骨医院不仅医疗质量被当地民众所认可, 而且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万事开头难。在建院初期, 医院的处境十分艰难, 由于地理位置的偏远, 来就诊的患者数量并不多, 病房大量闲置, 一年辛辛苦苦下来, 医院不但没有盈利, 赖志刚反而欠下了40多万元的债务。
回想起当年那段艰辛, 赖志刚感慨道:“那个时候所有的事情都靠自己, 有时候自己已经是累的不行了, 但一接到电话, 我还会骑着自行车, 飞快地赶到医院。”他对记者戏言, “我是一个星期上七天班, 一天上24个小时。”
虽然在奋斗的道路上历尽艰辛, 但赖志刚始终“痛并快乐着”, 默默的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建设一个属于自己的现代化新院区。
当然, 在筹建新院区的道路上, 并非一帆风顺。
“我要尝试那些别人不敢做的事”
“在2005年时, 我定下了目标。10年内一定要有自己的医疗大楼, 经过努力, 我们在2008年买下了现在这块地, 准备建设自己的医疗大楼。”赖志刚告诉记者, “但是, 作为民营医院, 建设资金是制约医院发展的最大瓶颈, 仅仅依靠医院自身是很难做到的”。
面对困难, 赖志刚并没有退缩, 他主动向专家“取经”, 经过不懈的努力, 还真让他摸到了个“窍门, ”那就是“做BOT, 逐步分项, 进行专业化管理。”
所谓BOT (build—operate—transfer) 即建设——经营——转让, 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 (包括外国企业) 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 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 特许权期限届满时, 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还给政府。这种模式在高速公路等基础建设项目中被广泛应用。
赖志刚看准这一点, 不想错过, 他发现许多投资商都注意到了医院的发展潜力, 有意愿参与到医院建设领域中来。他拿出当年创建医院时的那股“疯劲”, 他对记者说, “我要尝试那些别人不敢做的事, 借助这个契机, 有选择性地吸纳相关行业的投资商参与到我们的医院建设团队。当然, 有个原则不能动摇——我是内行, 我来管理, 我来决策。”
赖志刚向记者介绍说, “如果你是地产商, 你可以参与建设医院大楼, 如果你是园林公司, 你可以参与医院的园林建设, 如果你是做信息化的企业, 你可以规划医院的信息化系统, 但有一条, 所有的项目, 决策权和管理权你不能拿走。”
在BOT招标完成后, 赖志刚突然发现自己成为了“甩手掌柜”, “因为各方都是利益共同体的一员, 谁出现了问题, 董事会就启动问责机制, 会根据利益条款对你进行制约。这样一来, 医院的建筑质量有了保证, 材料成本和管理成本也都降了下来。”
“创建自己医院的亮点, 让别人无法复制”
四川康骨医院新院区坐落在成都市内一个大型的湿地公园旁, 在设计伊始, 赖志刚就对建筑设计做了明确的要求:病房要间间看湖——“患者站在新建的大楼里, 欣赏窗外碧波荡漾, 百鸟飞翔或‘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丽景色, 试想他们的心情, ‘病会先好了一半’。”
“创建自己医院的亮点, 让别人无法复制。”赖志刚在选择设计单位时花费了无数心思, “一般在选择设计单位时, 医院都会从企业资质、设计理念和低费用这3个原则出发, 而我在选择时, 又加了一个, 也是最重要的一个, 那就是要求设计单位有迫切希望在成都地区树立形象工程的意向。”
赖志刚告诉记者说, “在设计招标时, 起初我们也找了很多大公司咨询, 但他们不仅报价高, 而且还不把我们这个规模相对小的医院当回事儿。索性我也就不跟他们谈了, 我要找的就是要有迫切希望在四川做样板工程的, 只有这样, 设计单位才会主动地提供优质服务。”
“我的考虑是‘医院要走多远’的问题”
赖志刚与所有筹建医院的院长一样, 对工程造价十分重视, 紧紧守着自己的“荷包”, 但是这并不表明他“抠门”。
例如在设计招标时, 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 设计单位建议做低层建筑, 而不是赖志刚中意的圆弧式造型的高层建筑设计。为此他专门咨询了造价师, 得到的答案是这后一种方案会比原计划增加预算的1%左右。
赖志刚算账了:“新院区基建部分预算是2亿, 预算的1%也就是两百万, 虽然这后一种方案会比低层建筑造价高一些, 但比较起未来的回报和今天的付出, 追加的这两百万是值得的。”
他对记者分析说, “我在未来的两三年内就能在住院费用中把追加的投入收回, 那我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我的考虑是‘医院要走多远’的问题, 如果我局限在工程本身, 以‘成本领先’来做, 那直接盖个板楼算了。”
“我想把医院建设成为智慧化医院”
“我想把医院建设成为智慧化医院, 而不是简单的智能化, 所谓智慧化医院, 说白了, 就是患者想干什么, 医院就能满足他的要求。”谈到新院区的建设目标, 赖志刚给自己设立了个“高门槛”。
“例如探视问题, 大家都知道年轻人现在都很忙, 生活节奏很快, 父母入院后, 24小时守护在医院几乎是不可能的。”赖志刚向记者介绍说, “我们可以想像一下, 每天当他回到家中, 就可以通过无线网络, 足不出户即时了解到父母在医院中的治疗和生活状况, 那他们会多么放心啊。此外, 还有效地解决了由于探视活动所增加的管理成本。”
【融合与坚守】推荐阅读:
坚守与创新08-31
坚守与超越:于漪的生命姿态07-15
教师节演讲稿:用爱与责任坚守三尺讲台07-29
坚守心灵05-30
坚守06-06
坚守品质06-21
坚守“信仰”07-10
坚守奉献06-07
坚守作文07-21
融合与启示05-24